CN108561247A - 发动机废气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废气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61247A
CN108561247A CN201810269843.XA CN201810269843A CN108561247A CN 108561247 A CN108561247 A CN 108561247A CN 201810269843 A CN201810269843 A CN 201810269843A CN 108561247 A CN108561247 A CN 1085612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dmission
admission hole
engine
cylindrical body
circulatory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6984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建国
祖炳锋
贾新颖
董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Zhong Heng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Zhong Heng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Zhong Heng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Zhong Heng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6984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612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561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612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6/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exhaust gases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e.g. by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EGR] systems
    • F02M26/13Arrangement or layout of EGR passages, e.g. in relation to specific engine parts or for incorporation of accessories
    • F02M26/17Arrangement or layout of EGR passages, e.g. in relation to specific engine parts or for incorporation of accessories in relation to the intake system
    • F02M26/19Means for improving the mixing of air and recirculated exhaust gases, e.g. venturis or multiple openings to the intake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废气循环系统,包括发动机、混合装置、进气装置和排气歧管;发动机具有第一进气孔和第一排气孔,进气装置具有混合通道,混合通道通过第一进气孔与发动机连通,排气歧管设置在第一排气孔上;混合装置具有允许新鲜空气进入的第二进气孔和与排气歧管连通的第三进气孔,以及用以与混合通道连通的第二排气孔。本发明具有能够使发动机的排气歧管排出废气与新鲜空气充分混合后再进入发动机燃烧,进而降低了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中有害气体或其他颗粒物的含量,减少空气污染的优点。

Description

发动机废气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废气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废气循环混合结构已将广泛应用于发动机的制作领域,现有的废气循环混合结构均是采用设置混合通道,并将发动机的排气歧管排出的废气以及新鲜空气引入到混合通道中混合后,使混合后的气体从新进入发动机进行燃烧。采用这样的方式存在发动机排出的部分废气和新鲜空气混合不充分,进而导致混合气体进入发动机后出现不完全燃烧,使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中有害气体或其他颗粒物的含量较高,造成空气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的发动机废气循环系统,能够使发动机的排气歧管排出废气与新鲜空气充分混合后在进入发动机燃烧,进而降低了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中有害气体或其他颗粒物的含量,减少空气污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废气循环系统,包括发动机、混合装置、进气装置和排气歧管;
所述发动机具有第一进气孔和第一排气孔,所述进气装置具有混合通道,并且所述混合通道通过所述第一进气孔与所述发动机连通,所述排气歧管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气孔上;
所述混合装置具有允许新鲜空气进入的第二进气孔和与所述排气歧管连通的第三进气孔,以及用以与所述混合通道连通的第二排气孔,使所述排气歧管能够将所述发动机排出的气体通过第三进气孔导入所述混合装置中,并与从第二进气孔进入所述混合装置内的新鲜空气混合,再通过第二排气孔流经所述混合通道进入所述发动机。
较优地,还包括EGR系统;
所述排气歧管通过所述EGR系统连接在第三进气孔上。
较优地,所述混合装置和所述进气装置一体成型制作或所述混合装置镶嵌在所述进气装置上。
较优地,所述混合装置为中空的筒状体,所述第二进气孔和所述第二排气孔,分别为设置在所述筒状体轴向的两端,所述第三进气孔设置在所述筒状体的侧壁上。
较优地,所述筒状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
较优地,所述第三进气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三进气孔沿所述筒状体的周向依次排布并形成进气孔组。
较优地,所述进气孔组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两个所述进气孔组在沿所述筒状体的轴线方向依次排布。
较优地,所述第三进气孔为圆形孔或多边形孔或腰孔。
较优地,所述第三进气孔为腰孔,在沿所述筒状体的轴向方向,所述腰孔倾斜设置。
较优地,在所述筒状体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能够将所述筒状体的内部分隔成对应所述第二进气孔的进气腔和对应所述第二排气孔的排气腔,所述第三进气孔设置在所述进气腔的侧壁上;
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用以连通所述进气腔和所述排气腔的通气孔,使所述发动机排出的气体在所述进气腔内与新鲜空气混合后通过所述通气孔流经所述排气腔,进入所述混合通道内。
本发明的提供的发动机废气循环系统,采用所述排气歧管能够将所述发动机排出的气体导入所述混合装置中,并与进入所述混合装置内的新鲜空气混合,再流经所述混合通道内进入所述发动机的技术方案,能够使发动机的排气歧管排出废气与新鲜空气充分混合后在进入发动机燃烧,进而降低了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中有害气体或其他颗粒物的含量,减少空气污染。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发动机废气循环系统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后视图;
图3是图1中的进气装置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混合装置第一种结构方式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的混合装置第二种结构方式示意图。
图中:1、发动机;2、混合装置;21、第二进气孔;22、第三进气孔;23、第二排气孔;24、隔板;241、通气孔;25、进气腔;26、排气腔;3、进气装置;31、混合通道;32、固定结构;4、排气歧管;5、EGR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如图1至5所示,一种发动机1废气循环系统,包括发动机1、混合装置2、进气装置3和排气歧管4。发动机1具有第一进气孔(图未示出)和第一排气孔(图未示出),进气装置3具有混合通道31,并且混合通道31通过第一进气孔与发动机1连通,排气歧管4设置在第一排气孔上。混合装置2具有允许新鲜空气进入的第二进气孔21和与排气歧管4连通的第三进气孔22,以及用以与混合通道31连通的第二排气孔23,使排气歧管4能够将发动机1排出的气体通过第三进气孔22导入混合装置2中,并与从第二进气孔21进入混合装置2内的新鲜空气混合,再通过第二排气孔23流经混合通道31进入发动机1。其中,发动机1可以是柴油发动机,也可以是其它形式的发动机,排气歧管4与第三进气孔22之间可以采用直接或间接连接等任意方式,只要能够实现排气歧管4通过第三进气孔22与混合装置2联通即可。
采用这样的结构方式,发动机1排出的气体可通过排气歧管4进入到混合装置2中,并与进入混合装置2内的新鲜空气在混合装置2中进行一次混合,然后再共同通过第二排气孔23进入混合通道31进行二次混合,通过这两次混合,能够使从排气歧管4排出废气与新鲜空气混合更加充分后,在进入发动机1,使其在发动机1内的燃烧更加充分,进而降低了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中有害气体或其他颗粒物的含量,减少空气污染。需要说明的是进气装置3上的混合通道3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还包括EGR系统5,排气歧管4通过EGR系统5连接在第三进气孔22上。这样可通过EGR系统5将排气歧管4中的气体的工作点达到最佳状况,使其进入发动机1燃烧能够达到最理想的状况。其中,EGR系统5并非是本发明的发明点,而是一种现有技术,本发明只是利用了这一现有技术,并不意图对其进行改进,因此对其结构及工作原理此处不再一一详述。
在实际制作时,如图3所示,混合装置2和进气装置3可采用铸造等方式一体成型制作,也可以分别独立加工后将混合装置2镶嵌在进气装置3上。具体可如图中所示,进气装置3具有固定结构32,混合装置2可以与固定结构32一体成型,也可以镶嵌在固定结构32中,其中固定结构32可以采用能够实现发明目的任意一种结构方式。
具体地,如图3、4、5所示,混合装置2为中空的筒状体,第二进气孔21和第二排气孔23,分别为设置在筒状体轴向的两端,第三进气孔22设置在筒状体的侧壁上。其中,筒状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
如图4、5中所示,第三进气孔2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三进气孔22沿筒状体的周向依次排布并形成进气孔组(图未示出)。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进气孔组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两个进气孔组在沿筒状体的轴线方向依次排布。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可以使排气歧管4中的气体通过多个第三进气孔22分散进入到混合装置2中,进而使其余新鲜空气的混和更加充分。需要说明的是至少两个,第三进气孔22也可无规则地排不在筒状体的筒壁上。
在具体制作中,混合装置2可采用如图4所示的第一种结构方式,即第三进气孔22为圆形孔,也可以采用如图5所示的第一种结构方式,即第三进气孔22为腰孔,但并不仅限于这两种形状,也可以是多边形孔。如图5所示,当第三进气孔22为腰孔时,在沿所述筒状体的轴向方向,所述腰孔倾斜设置。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如图4、5中所示,在筒状体的内部设置有隔板24,隔板24上能够将筒状体的内部分隔成对应第二进气孔21的进气腔25和对应第二排气孔23的排气腔26,第三进气孔22设置在进气腔25的侧壁上。隔板24上设置有用以连通进气腔25和排气腔26的通气孔241,使发动机1排出的气体在进气腔25内与新鲜空气混合后通过通气孔241流经排气腔26,进入混合通道31内。其中通气孔24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这样可通过隔板24的阻挡作用,使发动机1排出的气体与新鲜空气的混合更加充分。
以上实施例使本发明具有能够使发动机的排气歧管排出废气与新鲜空气充分混合后再进入发动机燃烧,进而降低了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中有害气体或其他颗粒物的含量,减少空气污染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废气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发动机(1)、混合装置(2)、进气装置(3)和排气歧管(4);
所述发动机(1)具有第一进气孔和第一排气孔,所述进气装置(3)具有混合通道(31),并且所述混合通道(31)通过所述第一进气孔与所述发动机(1)连通,所述排气歧管(4)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气孔上;
所述混合装置(2)具有允许新鲜空气进入的第二进气孔(21)和与所述排气歧管(4)连通的第三进气孔(22),以及用以与所述混合通道(31)连通的第二排气孔(23),使所述排气歧管(4)能够将所述发动机(1)排出的气体通过第三进气孔(22)导入所述混合装置(2)中,并与从第二进气孔(21)进入所述混合装置(2)内的新鲜空气混合,再通过第二排气孔(23)流经所述混合通道(31)进入所述发动机(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废气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EGR系统(5);
所述排气歧管(4)通过所述EGR系统(5)连接在第三进气孔(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废气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装置(2)和所述进气装置(3)一体成型制作或所述混合装置(2)镶嵌在所述进气装置(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废气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装置(2)为中空的筒状体,所述第二进气孔(21)和所述第二排气孔(23),分别为设置在所述筒状体轴向的两端,所述第三进气孔(22)设置在所述筒状体的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废气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状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发动机废气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进气孔(2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三进气孔(22)沿所述筒状体的周向依次排布并形成进气孔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废气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孔组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两个所述进气孔组在沿所述筒状体的轴线方向依次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发动机废气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进气孔(22)为圆形孔或多边形孔或腰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废气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进气孔(22)为腰孔,在沿所述筒状体的轴向方向,所述腰孔倾斜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发动机废气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筒状体的内部设置有隔板(24),所述隔板(24)上能够将所述筒状体的内部分隔成对应所述第二进气孔(21)的进气腔(25)和对应所述第二排气孔(23)的排气腔(26),所述第三进气孔(22)设置在所述进气腔(25)的侧壁上;
所述隔板(24)上设置有用以连通所述进气腔(25)和所述排气腔(26)的通气孔(241),使所述发动机(1)排出的气体在所述进气腔(25)内与新鲜空气混合后通过所述通气孔(241)流经所述排气腔(26),进入所述混合通道(31)内。
CN201810269843.XA 2018-03-29 2018-03-29 发动机废气循环系统 Pending CN1085612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69843.XA CN108561247A (zh) 2018-03-29 2018-03-29 发动机废气循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69843.XA CN108561247A (zh) 2018-03-29 2018-03-29 发动机废气循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61247A true CN108561247A (zh) 2018-09-21

Family

ID=63533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69843.XA Pending CN108561247A (zh) 2018-03-29 2018-03-29 发动机废气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61247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36804A1 (en) * 2009-03-31 2010-10-06 Iveco S.p.A. Gas mixing device particularly for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equipped with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system
CN102182586A (zh) * 2011-04-29 2011-09-1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egr混合器
CN103397956A (zh) * 2013-07-02 2013-11-20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Egr混合器
CN104018958A (zh) * 2013-03-01 2014-09-03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废气再循环装置和具有这种废气再循环装置的发动机
CN104110331A (zh) * 2014-07-09 2014-10-22 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的egr废气均匀混合装置
CN205243684U (zh) * 2015-12-28 2016-05-18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egr系统及具有该发动机egr系统的汽车
CN205805782U (zh) * 2016-06-22 2016-12-14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带内混合功能的分体式进气歧管
CN208122981U (zh) * 2018-03-29 2018-11-20 天津中恒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动机废气循环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36804A1 (en) * 2009-03-31 2010-10-06 Iveco S.p.A. Gas mixing device particularly for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equipped with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system
CN102182586A (zh) * 2011-04-29 2011-09-1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egr混合器
CN104018958A (zh) * 2013-03-01 2014-09-03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废气再循环装置和具有这种废气再循环装置的发动机
CN103397956A (zh) * 2013-07-02 2013-11-20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Egr混合器
CN104110331A (zh) * 2014-07-09 2014-10-22 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的egr废气均匀混合装置
CN205243684U (zh) * 2015-12-28 2016-05-18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egr系统及具有该发动机egr系统的汽车
CN205805782U (zh) * 2016-06-22 2016-12-14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带内混合功能的分体式进气歧管
CN208122981U (zh) * 2018-03-29 2018-11-20 天津中恒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动机废气循环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2012205775B4 (de) Verbrennungsmotor mit abgasrückführungssystem
CN208122981U (zh) 发动机废气循环系统
CN202510253U (zh) 纳米来复式引擎助燃器
CN209781068U (zh) 一种双通道egr混合装置
CN108397311A (zh) 一种气体发动机进气混合腔
CN108561247A (zh) 发动机废气循环系统
CN205127771U (zh) 一种氨气/空气混合器
DE102016208208A1 (de) Verbrennungsmotor und Kraftfahrzeug
CN107559113A (zh) 发动机的进气管及发动机
JPH08319900A (ja) エンジンの排気ガス再循環装置
CN110185558A (zh) 气体混合装置以及发动机进气混合结构
CN203717168U (zh) 一种发动机及其废气再循环系统、排气歧管
CN104110331B (zh) 一种发动机的egr废气均匀混合装置
CN110026101A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汽车排气混合装置
CN202946255U (zh) 一种缸头气道结构
CN104533584A (zh) 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及车辆
CN109488490A (zh) 一种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混合结构
CN108150312A (zh) 一种提高发动机动力与瞬时扭矩的方法
EP2422061A1 (en) Fluid mixing system
CN204755123U (zh) 铈能量引擎助燃器
CN210660361U (zh) 一种进气混合装置及发动机
CN207554235U (zh) 发动机的进气管及发动机
CN106907231A (zh) 一种锥孔形汽车引擎助燃装置
CN202468063U (zh) 发动机用螺旋式叶片天然气混合器
CN208720221U (zh) 一种高效燃气空气混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