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58284B - 一种防脱层、脱色的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脱层、脱色的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58284B
CN108558284B CN201810226185.6A CN201810226185A CN108558284B CN 108558284 B CN108558284 B CN 108558284B CN 201810226185 A CN201810226185 A CN 201810226185A CN 108558284 B CN108558284 B CN 1085582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water
layer
hole
silicon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2618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58284A (zh
Inventor
陈启超
蔡建利
林永刚
游义才
王元彤
汤春林
周晓龙
曹立荣
刘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uiyuan Steel Construction Assembly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uiyuan Steel Construction Assembly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uiyuan Steel Construction Assembly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uiyuan Steel Construction Assembly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2618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582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582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582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582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5828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00241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 C04B2111/00284Materials permeable to liqu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00474U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 C04B2111/0075U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for road 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脱层、脱色的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环保领域。透水砖,其包括互相连接的面层、透水层以及底层,面层与透水层连接,透水层靠近面层的一侧具有多个凸起,透水层设有蜂窝状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两端分别与面层以及底层连接,底层具有蜂窝状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轴线与第一通孔的轴线平行,第二通孔的周径大于第一通孔的周径。面层的原料包括颜料,第一陶瓷废料,环氧树脂,水泥,碎石,水,玻璃碎渣,水玻璃,以及增稠剂。该透水砖使用寿命长,有效防止使用过程中发生脱层的现象,同时有效防止面层脱色,同时其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可控,有效降低制作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防脱层、脱色的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防脱层、脱色的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大多数城市相继出现地下水资源缺乏、热岛效应等。研究发现,这些问题都与城市建设中自然土壤植被不断被建筑物及各种不透水地面覆盖有关。国内许多城市的不透水地面比例已超过70%,改变了原有的天然地面可渗透性的属性,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
在地面铺设透水砖对提高环境质量、减少燥热、保留水资源等具有显著的作用。目前,路面透水砖大多采用水泥与砂石为基本原料,经计量、加水搅拌、成型并养护加工而成。虽然现在许多城市的停车位、人行道等路面都铺设了透水砖、吸水砖等,但由于技术或骨料选择等问题,致使这些砖在渗水、保湿和抗压强度之间很难平衡。同时,使用过程中易脱层,到时使用寿命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脱层、脱色的透水砖,此使用寿命长,有效防止使用过程中发生脱层的现象,同时有效防止面层脱色。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脱层、脱色的透水砖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可控,有效降低制作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防脱层、脱色的透水砖,其包括互相连接的面层、透水层以及底层,面层与透水层连接,透水层靠近面层的一侧具有多个凸起,透水层设有蜂窝状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两端分别与面层以及底层连接,底层具有蜂窝状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轴线与第一通孔的轴线平行,第二通孔的周径大于第一通孔的周径。
面层的原料包括0.3-0.5重量份的颜料,2-3重量份的第一陶瓷废料,0.05-0.5重量份的环氧树脂,2-2.3重量份的水泥,11-13重量份的碎石,0.6-0.8重量份的水,1-2重量份的玻璃碎渣,0.01-0.03重量份的水玻璃,以及0.02-0.05重量份的增稠剂。
本发明提出一种上述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将底层的原料混合,将透水层的原料混合,将面层的原料混合,压制成型。
本发明实施例的防脱层、脱色的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是:
凸起的设置增大了透水层与面层之间的结合面积,增大了二者之间的结合力度,有效防止使用过程中脱层现象的发生。蜂窝状的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使透水效果佳。
环氧树脂以及水玻璃配合,使得各原料牢固的粘接在一起,同时上述比例条件下,面层具有足够的空隙用于雨水的进入。同时环氧树脂、水玻璃以及颜料互相配合,有效防止颜料的颜色脱色,同时通过凸起的结构设置,进一步使得面层与透水层之间紧密结合,有效防止使用过程中脱层的发生。同时第一陶瓷废料、玻璃碎渣以及碎石等在上述条件下配合,有效增强面层的强度,进而进一步防止脱色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防脱层、脱色的透水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防脱层、脱色的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脱层、脱色的透水砖,如图1所示,其包括互相连接的面层、透水层以及底层。
其中,面层与透水层连接,透水层靠近面层的一侧具有多个凸起,凸起的设置增大了透水层与面层之间的结合面积,增大了二者之间的结合力度,有效防止使用过程中脱层现象的发生。
为了使透水效果佳,透水层设有蜂窝状的第一通孔(图未示),第一通孔的两端分别与面层以及底层连接,底层具有蜂窝状的第二通孔(图未示),第二通孔的轴线与第一通孔的轴线平行,第二通孔的周径大于第一通孔的周径,透水效果佳。
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优选地,面层的厚度为透水砖厚度的5-20%,例如6-18%、10-15%或11-17%等。优选地,透水层的厚度为透水砖厚度的50-65%,例如52-60%、55-65%或57-59%等。优选地,底层的厚度为透水砖厚度的20-30%,例如21-29%、24-28%或23-17%等。面层、透水层以及底层的厚度在上述范围内,透水性更佳。
其中,面层的原料包括0.3-0.5重量份的颜料,2-3重量份的第一陶瓷废料,0.05-0.5重量份的环氧树脂,2-2.3重量份的水泥,11-13重量份的碎石,0.6-0.8重量份的水,1-2重量份的玻璃碎渣,0.01-0.03重量份的水玻璃,以及0.02-0.05重量份的增稠剂。
其中,颜料优选为陶瓷颜料,其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第一陶瓷废料优选为彩色的陶瓷废料,玻璃碎渣优选为彩色玻璃碎渣,其与第一陶瓷废料配合,有效防止脱色。同时环氧树脂以及水玻璃配合,使得各原料牢固的粘接在一起,同时上述比例条件下,面层具有足够的空隙用于雨水的进入。同时环氧树脂、水玻璃以及颜料互相配合,有效防止颜料的颜色脱色,同时通过凸起的结构设置,进一步使得面层与透水层之间紧密结合,有效防止使用过程中脱层的发生。同时第一陶瓷废料、玻璃碎渣以及碎石等在上述条件下配合,有效增强面层的强度,进而进一步防止脱色的发生。
为了使得面层中存在的空隙足够透水,陶瓷废料以及玻璃碎渣不宜过小,优选地,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陶瓷废料的粒径为6-11目,玻璃碎渣的粒径为6-11目。
优选地,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透水层的原料包括1.8-2.3重量份的水泥,0.2-0.5重量份的环氧树脂,10-13重量份的碎石,1-2重量份的第二陶瓷废料,0.5-1重量份的硅砂,0.5-0.8重量份的水,0.01-0.1重量份的聚合物纤维,以及0.02-0.05重量份的增稠剂。
其中,环氧树脂进一步有效粘接透水层的原料,同时由于透水层与面层均含有环氧树脂,进一步有效增强二者之间的结合力度。碎石以及第二陶瓷废料、水泥,硅砂互相配合,有效增强透水层的强度,聚合物纤维有效增强透水层的强度以及抗拉伸性能。增稠剂有效降低透水层的收缩,显著提高其体积稳定性,防止因收缩率不同导致的分层。
可选地,第二陶瓷废料的粒径为3-5目,有效提高透水层的强度。
优选地,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底层的原料包括0.05-0.2重量份的聚合物纤维,10-13重量份的碎石,2-2.5重量份的水泥,0.1-0.3重量份的微硅粉,0.01-0.1重量份的纳米碳酸钙,0.5-0.9重量份的水,以及0.02-0.06重量份的增稠剂。
其中,底层的聚合物纤维与透水层的聚合物纤维优选为同一种聚合物纤维,在此不做限定,同一种聚合物纤维的收缩度一样,有效提高透水层以及底层连接的稳定性。微硅粉以及纳米碳酸钙左右填料,有效优化底层的微观结构,使得底层的稳定性更佳,同时底层使用的增稠剂与透水层使用的增稠剂为同一种,有效降低透水层的收缩,显著提高其体积稳定性,防止因收缩率不同导致的分层。
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微硅粉包括第一微硅粉、第二微硅粉以及第三微硅粉,第一微硅粉的粒径为15-20um,第一微硅粉占微硅粉的质量百分比为60-70%;第二微硅粉的粒径为10-15um,第二微硅粉占微硅粉的质量百分比为15-30%;第三微硅粉的粒径为21-30um,第三微硅粉占微硅粉的质量百分比为5-15%。通过优化级配,有效提高底层的稳定性,进一步防止脱层的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提及的环氧树脂均为亲水性环氧树脂,可直接于市面购买,在此不做限定。
综上,上述透水砖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能,可使雨水迅速渗入地下,补充土壤水和地下水,保持土壤湿度,改善城市地面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可吸收水分与热量,调节地表局部空间的温湿度,表面呈微小凹凸,吸收噪音,同时,色彩丰富,自然朴实,经济实惠,规格多样化。有效防脱层、脱色,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将底层的原料混合,备用,将透水层的原料混合,备用,将面层的原料混合,备用,通过将混合后底层的原料、透水层的原料以及面层的原料通过现有的设备以及方法的压制成型,并通过现有的方法养护即可。
优选地,面层的原料混合时,先将水泥、玻璃碎渣、第一陶瓷废料、碎石、一半水搅拌30s,然后加增稠剂、环氧树脂以及水玻璃搅拌60s后,加入剩余的水,搅拌120s,有效提高防脱色的效果。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防脱层、脱色的透水砖,其是将底层的原料混合,将透水层的原料混合,将面层的原料混合后,压制成型。
其中,面层的原料混合采用先将水泥、玻璃碎渣、第一陶瓷废料、碎石、一半水搅拌30s,然后加增稠剂、环氧树脂以及水玻璃搅拌60s后,加入剩余的水,搅拌120s。
其中,面层、透水层以及底层依次连接,面层与透水层连接,透水层靠近面层的一侧具有多个凸起,透水层设有蜂窝状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两端分别与面层以及底层连接,底层具有蜂窝状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轴线与第一通孔的轴线平行,第二通孔的周径大于第一通孔的周径。
面层的厚度为透水砖厚度的1cm。透水层的厚度为透水砖厚度的6.5cm。底层的厚度为透水砖厚度的2.5cm。
其中,面层的原料包括0.3重量份的颜料,2.5重量份的第一陶瓷废料,0.1重量份的环氧树脂,2.2重量份的水泥,11.5重量份的碎石,0.7重量份的水,1.5重量份的玻璃碎渣,0.01重量份的水玻璃,以及0.03重量份的增稠剂。第一陶瓷废料的粒径为7目,玻璃碎渣的粒径为7目。
透水层的原料包括2.1重量份的水泥,0.3重量份的环氧树脂,12重量份的碎石,1.5重量份的第二陶瓷废料,0.7重量份的硅砂,0.7重量份的水,0.1重量份的聚合物纤维,以及0.02重量份的增稠剂。第二陶瓷废料的粒径为5目。
底层的原料包括0.1重量份的聚合物纤维,13重量份的碎石,2.5重量份的水泥,0.2重量份的微硅粉,0.05重量份的纳米碳酸钙,0.8重量份的水,以及0.03重量份的增稠剂。微硅粉包括第一微硅粉、第二微硅粉以及第三微硅粉,第一微硅粉的粒径为15-20um,第一微硅粉占微硅粉的质量百分比为65%;第二微硅粉的粒径为10-15um,第二微硅粉占微硅粉的质量百分比为20%;第三微硅粉的粒径为21-30um,第三微硅粉占微硅粉的质量百分比为15%。
实施例2
一种防脱层、脱色的透水砖,其是将底层的原料混合,将透水层的原料混合,将面层的原料混合后,压制成型。
其中,面层的原料混合采用先将水泥、玻璃碎渣、第一陶瓷废料、碎石、一半水搅拌30s,然后加增稠剂、环氧树脂以及水玻璃搅拌60s后,加入剩余的水,搅拌120s。
其中,面层、透水层以及底层依次连接,面层与透水层连接,透水层靠近面层的一侧具有多个凸起,透水层设有蜂窝状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两端分别与面层以及底层连接,底层具有蜂窝状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轴线与第一通孔的轴线平行,第二通孔的周径大于第一通孔的周径。
面层的厚度为透水砖厚度的2cm。透水层的厚度为透水砖厚度的6cm。底层的厚度为透水砖厚度的2cm。
其中,面层的原料包括0.3重量份的颜料,3重量份的第一陶瓷废料,0.3重量份的环氧树脂,2.3重量份的水泥,12.5重量份的碎石,0.7重量份的水,1重量份的玻璃碎渣,0.02重量份的水玻璃,以及0.04重量份的增稠剂。第一陶瓷废料的粒径为8目,玻璃碎渣的粒径为6目。
透水层的原料包括2重量份的水泥,0.3重量份的环氧树脂,12重量份的碎石,1.5重量份的第二陶瓷废料,0.8重量份的硅砂,0.6重量份的水,0.05重量份的聚合物纤维,以及0.04重量份的增稠剂。第二陶瓷废料的粒径为5目。
底层的原料包括0.1重量份的聚合物纤维,12重量份的碎石,2.3重量份的水泥,0.2重量份的微硅粉,0.05重量份的纳米碳酸钙,0.7重量份的水,以及0.05重量份的增稠剂。微硅粉包括第一微硅粉、第二微硅粉以及第三微硅粉,第一微硅粉的粒径为15-20um,第一微硅粉占微硅粉的质量百分比为70%;第二微硅粉的粒径为10-15um,第二微硅粉占微硅粉的质量百分比为20%;第三微硅粉的粒径为21-30um,第三微硅粉占微硅粉的质量百分比为10%。
实施例3
一种防脱层、脱色的透水砖,其是将底层的原料混合,将透水层的原料混合,将面层的原料混合后,压制成型。
其中,面层的原料混合采用先将水泥、玻璃碎渣、第一陶瓷废料、碎石、一半水搅拌30s,然后加增稠剂、环氧树脂以及水玻璃搅拌60s后,加入剩余的水,搅拌120s。
其中,面层、透水层以及底层依次连接,面层与透水层连接,透水层靠近面层的一侧具有多个凸起,透水层设有蜂窝状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两端分别与面层以及底层连接,底层具有蜂窝状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轴线与第一通孔的轴线平行,第二通孔的周径大于第一通孔的周径。
面层的厚度为透水砖厚度的2cm。透水层的厚度为透水砖厚度的5cm。底层的厚度为透水砖厚度的3cm。
其中,面层的原料包括0.4重量份的颜料,2.7重量份的第一陶瓷废料,0.15重量份的环氧树脂,2.1重量份的水泥,11.5重量份的碎石,0.6重量份的水,1.5重量份的玻璃碎渣,0.02重量份的水玻璃,以及0.05重量份的增稠剂。第一陶瓷废料的粒径为7目,玻璃碎渣的粒径为8目。
透水层的原料包括2.1重量份的水泥,0.4重量份的环氧树脂,12重量份的碎石,1重量份的第二陶瓷废料,1重量份的硅砂,0.7重量份的水,0.06重量份的聚合物纤维,以及0.03重量份的增稠剂。第二陶瓷废料的粒径为5目。
底层的原料包括0.1重量份的聚合物纤维,12重量份的碎石,2重量份的水泥,0.3重量份的微硅粉,0.05重量份的纳米碳酸钙,0.7重量份的水,以及0.02重量份的增稠剂。微硅粉的粒径为小于20um。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未设有蜂窝状的第一通孔以及蜂窝状的第二通孔。仅为各原料之间具有的间隙用于渗水。
实施例5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面层的原料混合采用全部一起混合,搅拌180s。
试验例
根据JC/T945-2005的方法对实施例1-5提供的防脱层、脱色的透水砖的抗压强度、抗折破坏荷载、耐磨性、保水性和透水系数(水温15℃)进行测试,通过其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实验结果
Figure BDA0001601413760000111
同时,将实施例1-5制得的防脱层、脱色的透水砖,采用同样的方式,置于收集容器的上方,每日不间断进行喷淋浇水2个月,观察发现,实施例1-5均未脱色。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供的防脱层、脱色的透水砖,此使用寿命长,有效防止使用过程中发生脱层的现象,同时有效防止面层脱色。其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可控,有效降低制作成本。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防脱层、脱色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连接的面层、透水层以及底层,所述面层与所述透水层连接,所述透水层靠近所述面层的一侧具有多个凸起,所述透水层设有蜂窝状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面层以及所述底层连接,所述底层具有蜂窝状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通孔的周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径;
所述面层的原料包括0.3-0.5重量份的颜料,2-3重量份的第一陶瓷废料,0.05-0.5重量份的环氧树脂,2-2.3重量份的水泥,11-13重量份的碎石,0.6-0.8重量份的水,1-2重量份的玻璃碎渣,0.01-0.03重量份的水玻璃,以及0.02-0.05重量份的增稠剂;
所述透水层的原料包括1.8-2.3重量份的水泥,0.2-0.5重量份的环氧树脂,10-13重量份的碎石,1-2重量份的第二陶瓷废料,0.5-1重量份的硅砂,0.5-0.8重量份的水,0.01-0.1重量份的聚合物纤维,以及0.02-0.05重量份的增稠剂;
所述底层的原料包括0.05-0.2重量份的聚合物纤维,10-13重量份的碎石,2-2.5重量份的水泥,0.1-0.3重量份的微硅粉,0.01-0.1重量份的纳米碳酸钙,0.5-0.9重量份的水,以及0.02-0.06重量份的增稠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陶瓷废料的粒径为6-11目,所述玻璃碎渣的粒径为6-11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的厚度为所述透水砖厚度的5-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陶瓷废料的粒径为3-5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层的厚度为所述透水砖厚度的50-6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硅粉包括第一微硅粉、第二微硅粉以及第三微硅粉,所述第一微硅粉的粒径为15-20um,所述第一微硅粉占所述微硅粉的质量百分比为60-70%;
所述第二微硅粉的粒径为10-15um,所述第二微硅粉占所述微硅粉的质量百分比为15-30%;
所述第三微硅粉的粒径为21-30um,所述第三微硅粉占所述微硅粉的质量百分比为5-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的厚度为所述透水砖厚度的20-30%。
8.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所述底层的原料混合,将所述透水层的原料混合,将所述面层的原料混合,压制成型。
CN201810226185.6A 2018-03-19 2018-03-19 一种防脱层、脱色的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5582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26185.6A CN108558284B (zh) 2018-03-19 2018-03-19 一种防脱层、脱色的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26185.6A CN108558284B (zh) 2018-03-19 2018-03-19 一种防脱层、脱色的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58284A CN108558284A (zh) 2018-09-21
CN108558284B true CN108558284B (zh) 2021-03-30

Family

ID=63532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2618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558284B (zh) 2018-03-19 2018-03-19 一种防脱层、脱色的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5828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60046516A (ko) * 2014-10-21 2016-04-29 주식회사 대일텍 투수성 보도블럭
CN106348694A (zh) * 2016-08-30 2017-01-25 六蜂王(石狮)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02842A (zh) * 2017-01-03 2017-05-24 鹰牌陶瓷实业(河源)有限公司 一种不脱层的免烧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30799B (zh) * 2017-02-09 2018-12-18 河南弘大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尾矿生态海绵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58284A (zh) 2018-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51117B (zh) 一种透水混凝土
CN1966861B (zh) 复合透水砖
CN108083706B (zh) 一种彩色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56711B (zh) 一种钢渣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CN101671987A (zh) 水泥混凝土透水砖、透水路面及其生产方法
CN107285686B (zh) 一种基于废弃混凝土的环保全透型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48691A (zh) 高使用寿命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40902A (zh) 一种透水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98632A (zh) 高性能环保生态型透水混凝土
CN102775107A (zh) 一种利用沙漠沙作为骨料的新型渗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863231B (zh) 一种防水透气柔性饰面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45922A (zh) 一种双层结构弹性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49951B (zh) 一种变色透水砖的制备方法
CN111908883B (zh) 一种复合粘结剂及其制备的透水面层覆膜颗粒、透水材料
KR102126301B1 (ko) 메틸메타크릴레이트계 혼성 폴리머 콘크리트 그레이팅 및 투수 콘크리트 적층 친환경 가로수 보호판 및 그 제조 또는 시공방법
CN108439889A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环保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92239A (zh) 一种混凝土装饰面保温融合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8558284B (zh) 一种防脱层、脱色的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84877A (zh)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处理道路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5967729A (zh) 一种新型路面透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96612A (zh) 透水透气结构层施工工艺
CN106866031A (zh) 一种复合透水砖
CN106192657A (zh) 生态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及基于该混凝土的垫层结构
CN201169737Y (zh) 一种渗水跑道
CN210712406U (zh) 一种随湿度变色的透水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