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55031B - 一种精轧机入口导卫标高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精轧机入口导卫标高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55031B
CN108555031B CN201810257864.XA CN201810257864A CN108555031B CN 108555031 B CN108555031 B CN 108555031B CN 201810257864 A CN201810257864 A CN 201810257864A CN 108555031 B CN108555031 B CN 1085550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solute altitude
rack
inlet guide
adjustment amount
finishing mi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5786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55031A (zh
Inventor
崔二宝
范建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oug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oug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oug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oug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5786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550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55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550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550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550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8/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measuring, detecting or monito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e.g. position detection, inspection of the produ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9/00Arrangements for mov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controlling its movement,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 B21B39/14Guiding, positioning or aligning work
    • B21B39/16Guiding, positioning or aligning work immediately before entering or after leaving the p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轧机入口导卫标高控制方法,包括:计算机架的相对轧制线标高的初始值P;当机架的轧制线标高变化后,根据机架的相对轧制线标高的初始值P与机架的相对轧制线标高的变化值P1确定机架的标高变化量△P,测量入口导卫的极限位置标高S,根据极限位置标高S及入口导卫的要求标高确定入口导卫的标高调整量△S;根据机架的标高变化量△P与入口导卫的标高调整量△S确定标高调节装置的调整量△h2;标高调节装置根据调整量△h2调整入口导卫的高度。该精轧机入口导卫标高控制方法在每次轧制线标高变化后,保证入口导卫与下工作辊面形成固定的标高差,带钢可以接近对称咬入,避免精轧机薄规格轧制叩头或翘头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精轧机入口导卫标高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精轧机入口导卫标高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精轧机在轧制薄规格时,最重要的环节是头部穿带稳定性。在头部穿带过程中,带钢较薄、速度较快,在后段机架很容易出现头部飞翘现象,导致头部折叠或者下游机架无法正常咬入,一般以F5或F6机架最常见。
精轧机入口导卫高度调节对带钢咬入时的稳定性影响极大,如果带钢咬入轧辊时,在变形区瞬间呈现出不对称咬入状态,将产生异步轧制原理,带钢会因此产生叩头或者翘头趋势。在生产实际过程中,如果本机架出现明显的翘头趋势,其上游机架一般呈现出叩头趋势,反之亦然。
现有技术中的精轧过程在更换支撑辊或工作辊后,轧机轧制线标高会产生变化,导致后段机架容易出现头部飞翘现象,进而导致头部折叠或者下游机架无法正常咬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精轧机入口导卫标高控制方法,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精轧过程在更换支撑辊或工作辊后,轧机轧制线标高会产生变化,导致后段机架容易出现头部飞翘现象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精轧机入口导卫标高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机架的相对轧制线标高的初始值P;
当所述机架的轧制线标高变化后,
根据所述机架的相对轧制线标高的初始值P与所述机架的相对轧制线标高的变化值P1确定所述机架的标高变化量△P,
测量入口导卫的极限位置标高S,
根据所述极限位置标高S及入口导卫的要求标高确定所述入口导卫的标高调整量△S;
根据所述机架的标高变化量△P与所述入口导卫的标高调整量△S确定标高调节装置的调整量△h2;
所述标高调节装置根据所述调整量△h2调整所述入口导卫的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的相对轧制线标高的初始值P=B/2+D+H-δ,其中所述B为所述机架的下支承辊直径,单位mm;所述D为所述机架的下工作辊的直径,单位mm;H为所述机架的下阶梯垫的厚度,单位mm;所述δ为轧机常数。
作为优选,当所述机架为F1机架、F2机架、F3机架时,所述δ为710mm,当所述机架为F4机架、F5机架、F6机架时,所述δ为620mm。
作为优选,所述测量入口导卫的极限位置标高S,包括:
通过所述标高调节装置将所述机架的入口导卫降低至下限位置;
通过水平尺测量所述入口导卫的极限位置标高S。
作为优选,所述通过水平尺测量所述入口导卫的极限位置标高S,包括:
控制所述水平尺的一端放置于所述机架的下工作辊侧,所述水平尺与所述机架的下工作辊面共面;
测量所述入口导卫距离所述水平尺的最小垂直距离,所述最小垂直距离即为所述极限位置标高S。
作为优选,所述根据所述机架的相对轧制线标高的初始值P与所述机架的相对轧制线标高的变化值P1确定所述机架的标高变化量△P,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P=P1-P计算得到所述机架的标高变化量△P。
作为优选,所述根据所述极限位置标高S及入口导卫的要求标高确定所述入口导卫的标高调整量△S,具体包括:
所述标高调整量△S=S-K,所述K为所述入口导卫的要求标高,所述K取值为10~20mm。
作为优选,
所述机架为精轧机的所述F1机架、所述F2机架、所述F3机架时,所述K取值为10~20mm;
所述机架为精轧机的所述F4机架、所述F5机架、所述F6机架时,所述K取值为10~15mm。
作为优选,所述根据所述机架的标高变化量△P与所述入口导卫的标高调整量△S确定标高调节装置的调整量△h2,包括:
根据所述机架的标高变化量△P与所述入口导卫的标高调整量△S确定垂直标高的调整量△h1;
通过换算公式将所述调整量△h1换算成所述标高调节装置的调整量△h2。
作为优选,所述根据所述机架的标高变化量△P与所述入口导卫的标高调整量△S确定标高调节装置的调整量△h2,具体包括:
所述垂直标高的调整量△h1=△S+△P;
所述标高调节装置的调整量△h2=1.66△h1。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当机架的轧制线标高变化后,根据机架的相对轧制线标高的初始值P与机架的相对轧制线标高的变化值P1确定机架的标高变化量△P,测量入口导卫的极限位置标高S,根据极限位置标高S及入口导卫的标高确定入口导卫的标高调整量△S;根据机架的标高变化量△P与入口导卫的标高调整量△S确定标高调节装置的调整量△h2;标高调节装置根据调整量△h2调整入口导卫的高度,即根据入口导卫极限位置标高,测算出每次换辊时轧制线标高变化之后的调整量,再根据机架的标高变化量,确定垂直标高的调整量及标高调节装置的调整量,保证入口导卫与下工作辊面形成固定的标高差,带钢可以接近对称咬入,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也可以动态修正标高值。这样,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精轧过程在更换支撑辊或工作辊后,轧机轧制线标高会产生变化,导致后段机架容易出现头部飞翘现象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每次轧制线标高变化后,保证入口导卫与下工作辊面形成固定的标高差,带钢可以接近对称咬入,避免精轧机薄规格轧制叩头或翘头现象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精轧机入口导卫标高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架的相对轧制线标高与入口导卫的极限位置标高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精轧机入口导卫标高控制方法,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精轧过程在更换支撑辊或工作辊后,轧机轧制线标高会产生变化,导致后段机架容易出现头部飞翘现象的技术问题,通过入口导卫极限位置标高,测算出每次换辊时轧制线标高变化之后的调整量,实现了每次轧制线标高变化后,保证入口导卫与下工作辊面形成固定的标高差,带钢可以接近对称咬入,避免精轧机薄规格轧制叩头或翘头现象的技术效果。
参见附图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精轧机入口导卫标高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计算机架的相对轧制线标高的初始值P;
S2:当机架的轧制线标高变化后,
根据机架的相对轧制线标高的初始值P与机架的相对轧制线标高的变化值P1确定机架的标高变化量△P,
测量入口导卫的极限位置标高S,
根据极限位置标高S及入口导卫的要求标高确定入口导卫的标高调整量△S;
S3:根据机架的标高变化量△P与入口导卫的标高调整量△S确定标高调节装置的调整量△h2;
S4:标高调节装置根据调整量△h2调整入口导卫的高度。
进一步的,机架的相对轧制线标高的初始值P=B/2+D+H-δ,其中B为机架的下支承辊直径,单位mm;D为机架的下工作辊的直径,单位mm;H为机架的下阶梯垫的厚度,单位mm;δ为轧机常数。其中,当机架为F1机架、F2机架、F3机架时,δ为710mm,当机架为F4机架、F5机架、F6机架时,δ为620mm。
进一步的,参见附图2,步骤S2中的测量入口导卫的极限位置标高S,包括:
S201:通过标高调节装置将机架的入口导卫降低至下限位置;
S202:通过水平尺测量入口导卫的极限位置标高S。
其中,步骤S202包括:
S2021:控制水平尺的一端放置于机架的下工作辊侧,水平尺与机架的下工作辊面共面;
S2022测量入口导卫距离水平尺的最小垂直距离,最小垂直距离即为极限位置标高S。
进一步的,参见附图2,根据公式△P=P1-P计算得到机架的标高变化量△P。标高调整量△S=S-K,K为入口导卫的要求标高,K取值为
10~20mm。其中,机架为精轧机的F1机架、F2机架、F3机架时,K取值为10~20mm;机架为精轧机的F4机架、F5机架、F6机架时,K取值为10~15mm。
进一步的,步骤S3包括:
S301:根据机架的标高变化量△P与入口导卫的标高调整量△S确定垂直标高的调整量△h1;
S302:通过换算公式将调整量△h1换算成标高调节装置的调整量△h2。
其中,垂直标高的调整量△h1=△S+△P;标高调节装置的调整量△h2=1.66△h1。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精轧机入口导卫标高控制方法:
选择任意精轧机,参见表1,如F5机架为例:
计算出轧机相对轧制线高度P=B/2+D+H-δ,为934mm。
按照轧机入口导卫极限位置标高测量方法测量出S,为30mm。
标高调整量为△S=S-K=30-10=20mm,K定为10mm。
在工作辊直径变化后,实际轧制线标高变化至P1=951mm,轧制线标高变化量为△P=P1-P=951-934=17mm。
那么此时需要控制的垂直标高的调整量为:
△h1=△S+△P=20+17=37mm
换算为标高调节装置的调整量则为:
△h2=1.66△h1=1.66*37=61mm
在标高调节装置的输入框内输入61mm进行修正即可。
表1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当机架的轧制线标高变化后,根据机架的相对轧制线标高的初始值P与机架的相对轧制线标高的变化值P1确定机架的标高变化量△P,测量入口导卫的极限位置标高S,根据极限位置标高S及入口导卫的标高确定入口导卫的标高调整量△S;根据机架的标高变化量△P与入口导卫的标高调整量△S确定标高调节装置的调整量△h2;标高调节装置根据调整量△h2调整入口导卫的高度,即根据入口导卫极限位置标高,测算出每次换辊时轧制线标高变化之后的调整量,再根据机架的标高变化量,确定垂直标高的调整量及标高调节装置的调整量,保证入口导卫与下工作辊面形成固定的标高差,带钢可以接近对称咬入,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也可以动态修正标高值。这样,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精轧过程在更换支撑辊或工作辊后,轧机轧制线标高会产生变化,导致后段机架容易出现头部飞翘现象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每次轧制线标高变化后,保证入口导卫与下工作辊面形成固定的标高差,带钢可以接近对称咬入,避免精轧机薄规格轧制叩头或翘头现象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精轧机入口导卫标高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机架的相对轧制线标高的初始值P;
当所述机架的轧制线标高变化后,
根据所述机架的相对轧制线标高的初始值P与所述机架的相对轧制线标高的变化值P1确定所述机架的标高变化量△P,
测量入口导卫的极限位置标高S,
根据所述极限位置标高S及入口导卫的要求标高确定所述入口导卫的标高调整量△S;
根据所述机架的标高变化量△P与所述入口导卫的标高调整量△S确定标高调节装置的调整量△h2;
所述标高调节装置根据所述调整量△h2调整所述入口导卫的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轧机入口导卫标高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相对轧制线标高的初始值P=B/2+D+H-δ,其中所述B为所述机架的下支承辊直径,单位mm;所述D为所述机架的下工作辊的直径,单位mm;H为所述机架的下阶梯垫的厚度,单位mm;所述δ为轧机常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轧机入口导卫标高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机架为F1机架、F2机架、F3机架时,所述δ为710mm,当所述机架为F4机架、F5机架、F6机架时,所述δ为62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轧机入口导卫标高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入口导卫的极限位置标高S,包括:
通过所述标高调节装置将所述机架的入口导卫降低至下限位置;
通过水平尺测量所述入口导卫的极限位置标高S。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精轧机入口导卫标高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水平尺测量所述入口导卫的极限位置标高S,包括:
控制所述水平尺的一端放置于所述机架的下工作辊侧,所述水平尺与所述机架的下工作辊面共面;
测量所述入口导卫距离所述水平尺的最小垂直距离,所述最小垂直距离即为所述极限位置标高S。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轧机入口导卫标高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机架的相对轧制线标高的初始值P与所述机架的相对轧制线标高的变化值P1确定所述机架的标高变化量△P,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P=P1-P计算得到所述机架的标高变化量△P。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轧机入口导卫标高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极限位置标高S及入口导卫的要求标高确定所述入口导卫的标高调整量△S,具体包括:
所述标高调整量△S=S-K,所述K为所述入口导卫的要求标高,所述K取值为10~20m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精轧机入口导卫标高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架为精轧机的F1机架、F2机架、F3机架时,所述K取值为10~20mm;
所述机架为精轧机的F4机架、F5机架、F6机架时,所述K取值为10~15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轧机入口导卫标高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机架的标高变化量△P与所述入口导卫的标高调整量△S确定标高调节装置的调整量△h2,包括:
根据所述机架的标高变化量△P与所述入口导卫的标高调整量△S确定垂直标高的调整量△h1;
通过换算公式将所述调整量△h1换算成所述标高调节装置的调整量△h2。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精轧机入口导卫标高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机架的标高变化量△P与所述入口导卫的标高调整量△S确定标高调节装置的调整量△h2,具体包括:
所述垂直标高的调整量△h1=△S+△P;
所述标高调节装置的调整量△h2=1.66△h1。
CN201810257864.XA 2018-03-27 2018-03-27 一种精轧机入口导卫标高控制方法 Active CN1085550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57864.XA CN108555031B (zh) 2018-03-27 2018-03-27 一种精轧机入口导卫标高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57864.XA CN108555031B (zh) 2018-03-27 2018-03-27 一种精轧机入口导卫标高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55031A CN108555031A (zh) 2018-09-21
CN108555031B true CN108555031B (zh) 2019-11-29

Family

ID=63533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57864.XA Active CN108555031B (zh) 2018-03-27 2018-03-27 一种精轧机入口导卫标高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550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14309B (zh) * 2019-12-30 2021-04-23 河北工程大学 一种精轧机组轧制线标高优化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42431A (ja) * 2008-08-18 2010-02-25 Daido Steel Co Ltd ステッケルミル設備のストリップガイド装置
DE102008049179A1 (de) * 2008-09-26 2010-04-01 Sms Siemag Aktiengesellschaft Walzvorrichtung
CN202037187U (zh) * 2011-01-06 2011-11-16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 一种热连轧精轧机入口导卫极限定位装置
CN105127211B (zh) * 2015-09-24 2017-03-22 胡小东 一种金属板带横向仿形矫形方法及装置
CN206392595U (zh) * 2016-12-27 2017-08-11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穿带功能的立式活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55031A (zh) 2018-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09339B (zh) 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
CN103920720B (zh) 一种基于套量偏差的带钢张力动态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CN107363105B (zh) 一种热轧卷头部厚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226697B (zh) 冷连轧机动态变规格速度控制方法
CN107138537B (zh) 一种采用电动和液压压下的铝板热轧机厚度控制方法
CN104511482A (zh) 一种热轧带钢凸度控制方法
CN100413610C (zh) 一种防止带钢在热轧过程中出现头部弯曲的控制方法
CN103418618A (zh) 冷连轧机性能前馈厚度控制方法
CN106984651B (zh) 一种提高轧件厚度控制精度的在线控制系统
CN102601125B (zh) 钢轨断面规格通长波动控制方法
CN104971948B (zh) 一种工作辊非对称窜辊控制冷轧带钢边部减薄的方法
CN102172634A (zh) 焊缝自动控制轧制的方法
CN104874613B (zh) 通过轧机速度补偿实现热连轧机架间秒流量平衡的方法
CN109821909B (zh) 一种宽厚板两侧厚度偏差的控制方法
CN105251778B (zh) 单锥度工作辊窜辊轧机边部减薄反馈控制方法
CN104923568B (zh) 一种防止薄带钢冷轧过程断带的控制方法
CN108555031B (zh) 一种精轧机入口导卫标高控制方法
ITUD20100113A1 (it) Procedimento e dispositivo per il controllo dimensionale della sezione di un prodotto laminato
KR20090085107A (ko) 금속 스트립의 평면성 및/또는 거칠기를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윤활제 도포 장치
CN106914494A (zh) 热轧带钢的板形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3817156A (zh) 一种控制精轧机架穿带中间浪的方法
CN102601124A (zh) 钢轨底宽通长波动控制方法
CN108655182B (zh) 一种全长厚度连续变化的热轧带钢生产方法
CN108367323A (zh) 保持轧制材料的平坦的装置及方法
CN110614274B (zh) 改进的单机架可逆轧机秒流量厚度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