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45252A - 一种叠料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叠料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45252A
CN108545252A CN201810410320.2A CN201810410320A CN108545252A CN 108545252 A CN108545252 A CN 108545252A CN 201810410320 A CN201810410320 A CN 201810410320A CN 108545252 A CN108545252 A CN 1085452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products
stack
material position
pusher
collection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1032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45252B (zh
Inventor
周铁夫
黎盛华
钟伟民
胡华盛
廖康琳
赖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LMAG RARE-EART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LMAG RARE-EART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LMAG RARE-EARTH Co Ltd filed Critical JLMAG RARE-EART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1032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452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452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452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452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452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5/00Supplying, feeding,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5/30Arranging and feeding articles in groups
    • B65B35/50Stacking one article, or group of articles, upon another before packag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5/00Supplying, feeding,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articles to be packaged
    • B65B35/30Arranging and feeding articles in groups
    • B65B35/40Arranging and feeding articles in groups by reciprocating or oscillatory push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7/00Automatic control, check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7/00Automatic control, check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 B65B57/20Applications of counting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the feed of art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叠料设备,包括:输料机,用于运输待包装的片状产品;集料位,用于收集来自所述输料机的所述片状产品;检测器,用于检测收集于所述集料位的所述片状产品的堆叠数量;第一推料机,所述堆叠数量达到设定值时,所述第一推料机能够动作,以将收集于所述集料位的所述片状产品推离所述集料位;第二推料机和配料组件,所述第二推料机能够将脱离所述集料位的所述片状产品推动至所述配料组件。本发明所提供叠料设备,其叠料过程基本无需人工参与,全程都由机械部件自行运行、完成,自动化程度高,可大幅提高片状产品的堆叠效率;而且,不易出现人工叠料所造成的堆叠数量出错的情形,还可提高准确率。

Description

一种叠料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片状产品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的叠料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片状产品的生产线上,片状产品的堆叠包装主要是靠人工完成,人工不仅要对片状产品进行堆叠,以形成一摞,同时,还要计算、统计每摞产品的片数,就需要占用大量的人力资源,增加人力成本。而且,采用人工堆叠片装产品还存在堆叠效率低、容易出错等缺陷。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叠料设备,以取代人工操作,进而提高片装产品的堆叠效率,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叠料设备,该叠料设备可以取代人工操作,以大幅提高片状产品的堆叠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叠料设备,包括:输料机,用于运输待包装的片状产品;集料位,用于收集来自所述输料机的所述片状产品;检测器,用于检测收集于所述集料位的所述片状产品的堆叠数量;第一推料机,所述堆叠数量达到设定值时,所述第一推料机能够动作,以将收集于所述集料位的所述片状产品推离所述集料位;第二推料机和配料组件,所述第二推料机能够将脱离所述集料位的所述片状产品推动至所述配料组件。
本发明所提供叠料设备,通过输料机将待包装的片状产品运送至集料位,并通过检测器检测收集于集料位的片状产品的堆叠数量,在堆叠数量达到设定值时,第一推料机可将片状产品推离集料位,然后由第二推料机动作,以将上述的片状产品推动至配料组件进行配料。
在上述叠料过程中,基本无需人工参与,全程都由机械部件自行运行、完成,自动化程度高,可大幅提高片状产品的堆叠效率,而且,不易出现人工叠料所造成的堆叠数量出错的情形,还可提高准确率。
此外,本发明所提供叠料设备采用两个推料机对片状产品进行推动,单个推料机所需的推动行程可大幅缩短。例如,对于第一推料机而言,其只需要将片状产品推离集料位,即可回复至原始位置,整个动作过程耗时较少,基本不会对集料位的下一次集料造成耽搁,可更大程度地提高叠料效率。
经过试验验证,本发明所提供叠料设备的叠料速度可以达到4-7片/秒,远远超过现有技术中的人工叠料,且叠料过程基本不会出现堆叠数量出错的情形,可大幅提高叠料的准确性。
可选地,所述输料机为皮带机,所述皮带机的送料皮带的下料端的上方设置有压板,所述片状产品自所述下料端卸下时,所述压板能够抵压所述片状产品,以减少所述片状产品的后端上翘;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于所述送料皮带的下料端,并位于所述送料皮带的下方,以对所述送料皮带进行支撑;所述皮带机的下料头的高度小于所述片状产品前后方向的长度。
可选地,还包括集料台和设于所述集料台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输料机的下料端的前方;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输料机的下料端相对的端面为第一阻挡面,所述第一阻挡面与所述下料端正对的部分与所述集料台围合形成所述集料位;还包括设于所述集料台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具有第二阻挡面,脱离所述集料位的所述片状产品能够与所述第二阻挡面相抵;与所述第二挡板相抵接的所述片状产品能够被所述第二推料机推动,且推动过程中所述片状产品与所述第二阻挡面相贴合。
可选地,所述堆叠数量达到设定值时,收集于所述集料位的所述片状产品中,最上层的所述片状产品能够对来自输料机的所述片状产品进行阻挡;所述第一推料机的第一推头动作,以推动所述片状产品脱离所述集料位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推头能够对来自输料机的所述片状产品进行阻挡,直至所述第一推头回复至原始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推头的行程大于所述片状产品的横向宽度,使得脱离所述集料位的所述片状产品不阻挡所述集料位的下次集料;刚刚脱离所述集料位的所述片状产品能够和缩回至原始位置的所述第一推头相配合,以对收集于所述集料位的所述片状产品的横向两侧壁进行限位。
可选地,所述集料位与所述第二阻挡面之间还设有缓冲位,所述集料位的所述片状产品能够被所述第一推料机推动至所述缓冲位,原本处于所述缓冲位的所述片状产品被来自所述集料位的所述片状产品推动至与所述第二阻挡面相抵。
可选地,所述配料组件包括第一盘体,所述第一盘体为转动盘,其盘面设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若干叠料口,所述第二推料机能够将所述片状产品推入相应所述叠料口;还包括叠料盒,所述叠料盒安装于所述叠料口,且沿所述叠料口的连通方向,所述叠料盒相对的两端设有开口;所述第二推料机能够自所述开口将所述片状产品推入所述叠料盒内。
可选地,所述配料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盘体间隔设置的第二盘体,推动至所述叠料口的所述片状产品能够与所述第二盘体相抵,以避免所述片状产品自所述叠料口掉落。
可选地,所述第二盘体为固定盘,所述第一盘体能够相对所述第二盘体转动,所述第二盘体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一盘体转动至所述叠料口与所述出料口正对时,所述叠料口内的所述片状产品能够自所述出料口被推离所述配料组件,且与所述出料口正对的所述叠料口内的各片状产品沿横向堆叠。
可选地,还包括第三推料机和储料槽,所述第三推料机能够将所述叠料口内的所述片状产品推入所述储料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叠料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输料机与集料台、第一推料机、第二推料机、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简化俯视图;
图4为图2的简化正视图;
图5为图1中配料组件与储料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盘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提供叠料设备与机械手配合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机械手与储料槽的局部放大图。
图1-8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输料机、11送料皮带、12刮板、13压板、14支撑板、15带轮;
2第一堆料机、21第一推头、22缓冲板;
3第二推料机、31第二推头;
4配料组件、41第一盘体、411叠料盒、411a开口、42第二盘体、421出料口;
5集料台、51检测器、52第一挡板、521第一阻挡面、53第二挡板、531第二阻挡面、54限位板;
6基座;
7第三推料机、71第三推头;
8储料槽;
9支架;
A片状产品、B集料位、C出料通道、D机械手、E缓冲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文中所述“若干”是指数量不确定的多个,通常为两个以上;且当采用“若干”表示某几个部件的数量时,并不表示这些部件的数量相同。
本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等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结构相同或相类似的两个以上的结构或部件,并不表示对顺序的某种特殊限定。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叠料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输料机与集料台、第一推料机、第二推料机、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简化俯视图,图4为图2的简化正视图,图5为图1中配料组件与储料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第一盘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所提供叠料设备与机械手配合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机械手与储料槽的局部放大图。
本文中所述“前”、“后”、“上”、“下”、“横向”等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相对于输料机1的送料方向进行定义,具体可参考图4,送料方向的前方为前,送料方向的后方为后;在水平面内,与前后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为横向;在竖直面内,远离地面的方向为上,靠近地面的方向为下。
为便于描述,可将堆叠至设定数量(即下文中的设定值)的片状产品A称之为堆叠产品,可以理解,该堆叠产品是由多个片状产品A所组成的一摞产品。上述设定数量可根据实际包装需要而定,在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叠料设备,包括输料机1,用于运输待包装的片状产品A,输料机1的前方设有集料位B,来自输料机1的片状产品A能够沿上下方向逐层堆叠于集料位B。该叠料设备还包括检测器51、第一推料机2、第二推料机3及配料组件4。上述片状产品A是指形状呈方形、矩形或者其他异形的片状工件,其材料可以为磁钢等金属,也可以为塑料等非金属材质。
检测器51可以安装于集料位B,以直接检测收集于集料位B的片状产品A的堆叠数量;也可以安装于输料机1的下料端,以统计自输料机1卸下的片状产品A的数量,并将该数量作为上述的堆叠数量。或者,该检测器51也可以用于检测收集于集料位B的片状产品A的高度,进而通过该高度值来间接判断片状产品A的堆叠数量。
当堆叠数量达到设定值时,检测器51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例如,通过控制器)向第一推料机2发送信号,第一推料机2的第一推头21能够伸出以将收集于集料位B的堆叠产品推离集料位B,然后第一推头21可以缩回至原始位置,以将集料位B空出,输料机1可以在集料位B开始下一次的叠料。而第二推料机3则能够将脱离集料位B的堆叠产品推动至配料组件4,以为下一次叠料完成后的堆叠产品腾挪空间。
在上述叠料过程中,基本无需人工参与,全程都由机械部件自行运行、完成,自动化程度高,可大幅提高片状产品A的堆叠效率。而且,不易出现人工叠料所造成的堆叠数量出错的情形,可提高准确率。
此外,本发明所提供叠料设备采用两个推料机对片状产品A进行推动,单个推料机所需的推动行程可大幅缩短。以第一推料机2为例,其只需要将片状产品A推离集料位B,即可回复至原始位置,以图3为视角,对于呈矩形的片状产品A,第一推头21的运动行程可以稍大于该横向宽度,整个动作过程耗时较少,基本不会对集料位B的下一次集料造成耽搁,可更大程度地提高叠料效率,同时,已经推离集料位B的片状产品A也不会对集料位B的下次集料造成阻挡,以保证叠料设备的连续运行。
经过试验验证,本发明所提供叠料设备的叠料速度可以达到4-7片/秒,远远超过现有技术中的人工叠料,且叠料过程基本不会出现堆叠数量出错的情形,可大幅提高叠料的准确性。
需要指出,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各推料机(包括后文中的第三推料机7)的行程范围,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实际应用中,为有效控制各推料机的动作行程,可以设置专用的限位板54。仍以第一推料机2为例,可参照图2,第一推料机2可以设置缓冲板22,缓冲板22可以随第一推头21同步动作,在第一推头21的动作路径上可以设置两限位板54,当第一推头21动作时,两限位板54可以对缓冲板22形成阻挡,以避免第一推头21伸出或缩回过量;或者,也可以通过特定的控制程序,来限定各推料机的动作行程。
在具体的方案中,上述输料机1可以为皮带机,由于皮带机所用皮带通常为橡胶制品,不易对片状产品A的表面造成刮痕,可有效避免叠料过程对片状产品A所造成的表面损伤,有利于保证片状产品A的质量。该输料机1也可以为滑道等其他形式的输料装置。
如图4所示,该皮带机可以包括两个带轮15和环绕两带轮15的传送皮带,两带轮15之间还可以设有若干的支撑辊,以对传送皮带进行支撑,当然,该支撑辊也可以不设置,以便简化皮带机的结构。
以两带轮15为界限,传送皮带可以包括位于带轮15上方的上方皮带和位于带轮15下方的下方皮带,上方皮带用于送料,而下方皮带用于回绕,为便于区分,可将上方皮带称之为送料皮带11。可以理解,上述的上方皮带、下方皮带并非固定的一条皮带,在带轮15转动过程中,下方皮带将不断地回绕至带轮15的上方,而上方皮带也将不断地转动至带轮15的下方,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仅是将皮带机运行过程中、位于两带轮15上方的用于送料的传送皮带称之为送料皮带11。
送料皮带11的上方可以设有刮板12,该刮板12具体可以设置在皮带机的中间位置,其下端面与送料皮带11上端面的间距可以在一层片状产品A的厚度和两层片状产品A的厚度之间,即该间距可以大于一层片状产品A的厚度、并小于两层片状产品A的厚度。如此,当送料皮带11上出现了两层以上的层叠产品时,刮板12可以对该层叠产品进行刮除,以保证片状产品A向下料端移动时均保持为一层,可较大程度地避免检测器51在检测集料位B的堆叠数量时出错。上述刮板12具体可以采用软质橡胶材料制备,以避免对片状产品A的表面造成刮痕,同时,也可较大程度地防止在刮除层叠产品时造成的皮带卡死现象。
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压板13,仍以图4为视角,压板13可以设于送料皮带11的下料端(附图中的左端),并位于送料皮带11的上方。压板13的下端面与送料皮带11上端面之间的距离可以略大于一层片状产品A的厚度,如此,当片状产品A自下料端卸下时,压板13能够配合送料皮带11对片状产品A的上下两端面进行抵压,以尽可能地减少片状产品A的后端上翘,从而可以尽量地保证片状产品A能够水平下料,以有效避免片状产品A在下料时的“跳水动作”,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卡料现象。压板13也可以采用软质橡胶等材料制备,以减少对片状产品A的刮痕。
送料皮带11的下方还可以设有支撑板14,该支撑板14同样可以位于送料皮带11的下料端,以对靠近下料端的送料皮带11进行支撑,使得该位置的送料皮带11可以尽可能地保持水平状态,从而使得送料皮带11可以更好地配合压板13对下料端的片状产品A进行抵压,以保证片状产品A能够水平下料,并防止卡料。支撑板14可以为硬质物料,例如,可以为铁板、钢板等硬质的金属板材。
更进一步地,还可以调整皮带机下料头的高度,该下料头的高度是指皮带机下料端的带轮15的直径与两层皮带厚度的加和。仍以图4为视角,下料头(包括带轮15和缠绕在带轮15上的皮带)呈半圆形,受其自身结构影响,当集料位B堆叠的片状产品A的厚度达到下料头高度的一半时,如果继续堆叠片状产品A时,继续堆叠的各片状产品A的后端容易与下料头上半部分的弧形面相靠近,各片状产品A的后端可以组合形成近似下料头弧形面的弧形结构,从而导致片状产品A的后端堆叠不整齐。而且,下料头的高度越大,后端堆叠不整齐的片状产品A的数量也就越多。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优选采用高度较小的下料头,而皮带的厚度变动范围不大,因此,对下料头高度的调整通常体现在对下料端带轮15直径的调整上,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皮带机下料端要采用直径较小的带轮15。
另外,请继续参考图4,可以理解,当集料位B的片状产品A的堆叠厚度超过下料头高度的一半时,堆叠的各片状产品A的后端和下料头上半部分的弧形面之间会形成卡槽,当片状产品A随皮带移动至其重心(长度方向的一半)跨过下料头的最高点时,片状产品A的前端会向下倾斜,此种条件下,如果片状产品A的长度小于下料头的高度,片状产品A的前端存在掉入上述卡槽的风险,从而引发卡料。为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将该下料头的高度设置为小于片状产品A前后方向的长度,当片状产品A的重心(即片状产品A长度方向的一半位置)跨过下料头的最高点时,片状产品A的前端可以容易地搭接在集料位B的片状产品A的上表面,以较大程度地避免卡料。
更为优选地,可将下料头的高度进一步地缩小,以使得该下料头的高度小于片状产品A前后方向长度的一半,如此,不仅可以较大程度地克服收集于集料位B的片状产品A的后端堆叠不整齐,还可基本避免卡料现象。例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片状产品A前后方向的长度在40mm左右,则下料头的高度可以设置为小于20mm,优选为10-20mm之间。
需要说明,如果前述的堆叠数量的设定值较大,即集料位B处片状产品A的堆叠高度较大,且已经超过下料头高度时,可以将下料头的安装位置适当提高,以满足堆叠数量的要求,例如,可以在下料头的下方设置支撑块,以调高下料头的安装位置;为配合调整下料头的高度,下料端的带轮15直径也不会过大,但是,设置于其他位置的带轮15的直径并不作限定,具体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而无论各带轮15的直径如何设置,需尽可能地将送料皮带11保持在水平状态,以避免卡料。
如图2所示,并结合图4,本发明所提供叠料设备还可以包括集料台5和设于集料台5的第一挡板52,第一挡板52可以位于输料机1的下料端的前方,前述的检测器51可以安装于该第一挡板52。第一挡板52与输料机1的下料端相对的端面,即第一挡板52朝向输料机1的端面为第一阻挡面521,第一阻挡面521与下料端正对的部分与集料台5可以围合形成集料位B,自输料机1卸下的片状产品A能够收集于该集料位B。上述“第一阻挡面521与下料端正对的部分”是指自输料机1落下的片状产品A能够和第一阻挡面521相抵接的位置。
区别于料槽等具有固定尺寸的传统集料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第一挡板52与集料台5组合形成的集料位B,一方面,在结构上大幅简化,可降低使用成本,另一方面,在使用时,可通过调整第一挡板52与下料端的间距方便地调整集料位B的大小,以适应具有不同尺寸的片状产品A的收集,可快速地切换产品线,尤其适用于批量小、产品种类多、需要经常切换产品线的厂商使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通过调整上述集料台5的高度,以使得收集于集料位B的片状产品A的堆叠数量在达到设定值时,堆叠产品最上一层的片状产品A能够与输料机1下料端即将卸下的片状产品A大致处在同一高度上,该最上一层的片状产品A可以对来自输料机1的片状产品A进行阻挡,以阻止片状产品A的继续下落。当第一推料机2推动堆叠产品离开集料位B时,第一推料机2的第一推头21又能够与来自输料机1的片状产品A相抵,以阻止片状产品A下料,直至第一推头21缩回至原始位置、腾出集料位B时,来自输料机1的片状产品A才能够下料。如此,基本可从根本上杜绝堆叠数量出错的情形,以保证叠料的准确率。
在实际使用中,也可以通过其他控制措施来保证叠料的准确率。例如,可以在输料机1内设置封板,当集料位B的片状产品A的堆叠数量达到设定值时,该封板可以对输料机1的下料端进行封堵,以阻止片状产品A继续卸下,同样能够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或者,也可以通过对输料机1的上游供料机构进行控制,以限制其单批次下料的数量,也能够起到防止堆叠数量出错的技术效果。
请继续参考图2,并结合图3,集料台5还可以设有第二挡板53,第二挡板53具有第二阻挡面531,脱离集料位B的堆叠产品能够与第二阻挡面531相抵,当堆叠产品与第二挡板53相抵接时,第二推料机3的第二推头31能够动作,以将该堆叠产品推至后续的配料组件4进行配料,且在推动过程中,堆叠产品将始终与第二阻挡面531相贴合,以保证堆叠产品的移动方向。
第二挡板53、第二推料机3等设备与集料位B之间可以具有较大的横向距离。如此,在集料位B与第二挡板53之间还可以设有若干的缓冲位E,如图3所示,脱离集料位B的堆叠产品将沿各缓冲位E逐次被推动至与第二阻挡面531相抵。上述各缓冲位E均由第一阻挡面521与集料台5围合形成,也就是说,堆叠产品在逐渐被推动至与第二阻挡面531相抵接的过程中,可以与第一阻挡面521相贴合,该第一阻挡面521还相当于导向面,能够导引堆叠产品的移动方向。
具体而言,集料位B的堆叠产品能够被推动至缓冲位E,且刚刚进入缓冲位E的堆叠产品配合已经缩回至原始位置的第一推头21,能够对收集于集料位B的片状产品A的横向两侧壁进行限位,可对收集于集料位B的片状产品A进行整料,以较大程度地避免集料位B的片状产品A出现横向堆叠不整齐的现象。可以理解,刚刚进入缓冲位E的堆叠产品和已经缩回至原始位置的第一推头21之间的距离,即为第一推头21的动作行程,该动作行程可以稍大于片状产品A的横向宽度,例如,动作行程可以比横向宽度大10mm左右,以适应于输料机1卸下的片状产品A不整齐,同时,又能够对片状产品A的横向两端进行限位。
以图3为视角,并结合图4,刚刚脱离集料位B的堆叠产品、缩回至原始位置的第一推头21、第一阻挡面521以及已经堆叠在集料位B的片状产品A的上端面能够围合形成集料腔,该集料腔横截面的形状与片状产品A相类似(横向尺寸略大于片状产品A),可对进入该集料腔的片状产品A的姿态进行控制,进而可较大程度地保证集料位B的片状产品A的堆叠整齐。
在第一推头21推动集料位B的堆叠产品进入缓冲位E时,原本处于缓冲位E的堆叠产品将被推动至与第二阻挡面531相抵接。如此,已经堆叠成摞的各堆叠产品A可以相互推抵、限位,以保证各堆叠产品的横向堆叠整齐。
在此,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上述缓冲位E的数量,具体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而定;在优选的方案中,上述缓冲位E的数量至少可以为两个以上,以增加位于缓冲位的堆叠产品的摞数,从而增大缓冲位E处堆叠产品A与集料台5上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以更好地对集料位B处的片状产品A进行阻挡限位。在图3实施例中,缓冲位可以设置为三个,堆叠产品在脱离集料位B后,可以进入第一个缓冲位,然后在后续堆叠产品的推动(实际上还是第一推料机2在施加作用力)下,堆叠产品可以进行横向位移,以在各缓冲位之间移动位置,直至离开最后一个缓冲位,并与第二阻挡面531相抵接。
第二阻挡面531与第一挡板52之间可以形成出料通道C,该出料通道C的横向尺寸可以与片状产品A的横向尺寸相适应。具体来说,可以稍大于片状产品A的横向尺寸,以保证片状产品A可以自该出料通道C顺利通过,同时,该出料通道C又能够对片状产品A进行良好的导向、限位,以保证片状产品A具有设定的出料方向,进而可保证与后续配料组件4的精准配合。
仍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提供叠料设备还可以包括基座6,前述的输料机1、配料组件4及集料台5等部件均可以安装于基座6,且为了调整各部件的安装高度,各部件与基座6之间还可以设置支架9。
针对上述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叠料设备,以下本发明实施例将就配料组件4的具体结构对本发明所提供叠料设备进行更为详细地描述。
如图5、图6所示,并结合图1,该配料组件4可以包括第一盘体41,第一盘体41为转动盘,其盘面上可以设有若干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叠料口,第二推料机3能够将堆叠产品自出料通道C推入叠料口中进行收集。具体工作过程中,当一个叠料口被放入堆叠产品后,第一盘体41可以转动,以使得下一空置的叠料口与出料通道C相对,以便接收第二推料机3的下一次来料。
进一步地,该配料组件4还可以包括叠料盒411,叠料盒411可以安装于叠料口,且沿叠料口的连通方向,叠料盒411相对的两端可以设有开口411a,第二推料机3能够自开口411a将片状产品A推入叠料盒411内。采用这种结构,第一盘体41本身无需较大的厚度,只需使得叠料盒411具有足够的长度,即可保证堆叠产品稳定地置于第一盘体41内,有利于降低第一盘体41的制造成本。
上述叠料盒411具体可以采用插接或焊接等方式固定于叠料口,其开口411a的形状可以与堆叠产品的截面形状相适配,以保证堆叠产品可以顺畅地进入相应的叠料盒411内,同时,还能够对进入其中的堆叠产品产生一定的限位,以避免堆叠产品自第一盘体41掉落。
配料组件4还可以包括与第一盘体41间隔设置的第二盘体42,第一盘体41可以与第二盘体42同轴设置,也可以不同轴设置。当第二推料机3推动堆叠产品至叠料口内时,该堆叠产品的前端能够与第二盘体42相抵,以避免因第二推料机3行程过大而导致的堆叠产品直接被推出叠料口的情形。
第二盘体42可以为固定盘,第一盘体41可以相对第二盘体42进行转动,第二盘体42上可以设有出料口421,当第一盘体41转动至使其叠料口与出料口421正对时,叠料口内的堆叠产品能够自出料口421被推离配料组件4,并进入下级存储装置存放。该出料口42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具体可根据下级存储装置的数量有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出料口421的数量优选为两个以上,以防止某一个(几个)下级存储装置被占用、与之对应的出料口421无法出料时,还可以有其他的出料口421作为备用出料口,有利于保证片状产品A堆叠生产线的连续运行。
上述的下级存储装置具体可以为储料槽8,该储料槽8也可以安装于基座6。还可以包括第三推料机7,当第一盘体41的叠料口与第二盘体42的出料口421正对时,第三推料机7的第三推头71能够伸出,以将叠料口内的片状产品A推入储料槽8中。
如前所述,自出料通道C被推出的堆叠产品是由若干片状产品A沿上下方向逐层堆叠而成,这种堆叠方向所获得堆叠产品,无论是后续通过操作人员手工,还是借助外部的机械手D,都很难将该堆叠产品全部拿起,尤其是最下一层的片状产品A。
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收集于第一盘体41的叠料口的堆叠产品会随着第一盘体41进行转动,直至叠料口与第二盘体42的出料口421相对,也就是说,堆叠产品中各片状产品A的堆叠方向具有一次改变的机会。
如此,可以通过调整出料口421的设置位置,以改变堆叠产品中各片状产品A的堆叠方向。如图5所示,出料口421可以设置在刚刚收集了片状产品A的叠料口需要转动90度(或者270度)才能与之相对的位置,以使得原本沿上下方向逐层堆叠的各片状产品A可以转变为沿横向逐层堆叠,这种堆叠方向所获得的堆叠产品在进入储料槽8后,无论是通过人工,还是通过机械手D,均可容易地将全部的片状产品A自储料槽8中取出。
通过机械手D自储料槽8中夹取堆叠产品的方案可以参照图7、图8,如图所示,通过机械手D可以同时对多组的堆叠产品进行夹取,可更大程度地提高片状产品A的收集效率。
本发明所提供叠料设备的具体叠料过程可参照如下:
输料机1向集料位B运送待包装的片状产品A;
集料位B的片状产品A的堆叠数量达到设定值时,输料机1的片状产品A不能继续向集料位B卸料,第一推料机2可以动作,以将集料位B的片状产品A推离集料位B,以为集料位B的下次集料腾出空间;
脱离集料位B的片状产品A能够与第二挡板53相抵,第二推料机3能够动作,以将与第二挡板53相抵的片状产品A自出料通道C推动至配料组件4的叠料口中;
配料组件4的第一盘体41能够相对第二盘体42转动,以使得第一盘体41的叠料口与第二盘体42的出料口421正对;
第三推料机7能够动作,以将叠料口内的片状产品A自出料口421推出至储料槽8中;
机械手D等机械设备或者人工收取片状产品A。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叠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料机(1),用于运输待包装的片状产品(A);
集料位(B),用于收集来自所述输料机(1)的所述片状产品(A);
检测器(51),用于检测收集于所述集料位(B)的所述片状产品(A)的堆叠数量;
第一推料机(2),所述堆叠数量达到设定值时,所述第一推料机(2)能够动作,以将收集于所述集料位(B)的所述片状产品(A)推离所述集料位(B);
第二推料机(3)和配料组件(4),所述第二推料机(3)能够将脱离所述集料位(B)的所述片状产品(A)推动至所述配料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叠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机(1)为皮带机,所述皮带机的送料皮带(11)的下料端的上方设置有压板(13),所述片状产品(A)自所述下料端卸下时,所述压板(13)能够抵压所述片状产品(A),以减少所述片状产品(A)的后端上翘;
还包括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设于所述送料皮带(11)的下料端,并位于所述送料皮带(11)的下方,以对所述送料皮带(11)进行支撑;
所述皮带机的下料头的高度小于所述片状产品(A)前后方向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叠料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料台(5)和设于所述集料台(5)的第一挡板(52),所述第一挡板(52)位于所述输料机(1)的下料端的前方;
所述第一挡板(52)与所述输料机(1)的下料端相对的端面为第一阻挡面(521),所述第一阻挡面(521)与所述下料端正对的部分与所述集料台(5)围合形成所述集料位(B);
还包括设于所述集料台(5)的第二挡板(53),所述第二挡板(53)具有第二阻挡面(531),脱离所述集料位(B)的所述片状产品(A)能够与所述第二阻挡面(531)相抵;与所述第二挡板(53)相抵接的所述片状产品(A)能够被所述第二推料机(3)推动,且推动过程中所述片状产品(A)与所述第二阻挡面(531)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叠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数量达到设定值时,收集于所述集料位(B)的所述片状产品(A)中,最上层的所述片状产品(A)能够对来自输料机(1)的所述片状产品(A)进行阻挡;
所述第一推料机(2)的第一推头(21)动作,以推动所述片状产品(A)脱离所述集料位(B)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推头(21)能够对来自输料机(1)的所述片状产品(A)进行阻挡,直至所述第一推头(21)回复至原始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叠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头(21)的行程大于所述片状产品(A)的横向宽度,使得脱离所述集料位(B)的所述片状产品(A)不阻挡所述集料位(B)的下次集料;
刚刚脱离所述集料位(B)的所述片状产品(A)能够和缩回至原始位置的所述第一推头(21)相配合,以对收集于所述集料位(B)的所述片状产品(A)的横向两侧壁进行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叠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位(B)与所述第二阻挡面(531)之间还设有缓冲位(E),所述集料位(B)的所述片状产品(A)能够被所述第一推料机(2)推动至所述缓冲位(E),原本处于所述缓冲位(E)的所述片状产品(A)被来自所述集料位(B)的所述片状产品(A)推动至与所述第二阻挡面(531)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叠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组件(4)包括第一盘体(41),所述第一盘体(41)为转动盘,其盘面设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若干叠料口,所述第二推料机(3)能够将所述片状产品(A)推入相应所述叠料口;
还包括叠料盒(411),所述叠料盒(411)安装于所述叠料口,且沿所述叠料口的连通方向,所述叠料盒(411)相对的两端设有开口(411a),所述第二推料机(3)能够自所述开口(411a)将所述片状产品(A)推入所述叠料盒(41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叠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组件(4)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盘体(41)间隔设置的第二盘体(42),推动至所述叠料口的所述片状产品(A)能够与所述第二盘体(42)相抵,以避免所述片状产品(A)自所述叠料口掉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叠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盘体(42)为固定盘,所述第一盘体(41)能够相对所述第二盘体(42)转动,所述第二盘体(42)设有出料口(421);
所述第一盘体(41)转动至所述叠料口与所述出料口(421)正对时,所述叠料口内的所述片状产品(A)能够自所述出料口(421)被推离所述配料组件(4),且与所述出料口(421)正对的所述叠料口内的各片状产品(A)沿横向堆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叠料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推料机(7)和储料槽(8),所述第三推料机(7)能够将所述叠料口内的所述片状产品(A)推入所述储料槽(8)。
CN201810410320.2A 2018-05-02 2018-05-02 一种叠料设备 Active CN1085452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10320.2A CN108545252B (zh) 2018-05-02 2018-05-02 一种叠料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10320.2A CN108545252B (zh) 2018-05-02 2018-05-02 一种叠料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45252A true CN108545252A (zh) 2018-09-18
CN108545252B CN108545252B (zh) 2020-05-05

Family

ID=63513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10320.2A Active CN108545252B (zh) 2018-05-02 2018-05-02 一种叠料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4525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8967A (zh) * 2018-11-01 2019-01-22 珠海菲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带叠料装置的冲压产品收集装置及收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67386A (ja) * 1982-10-12 1984-04-17 Nippon Mining Co Ltd 種板シートトリミング装置
DD235216A1 (de) * 1985-03-18 1986-04-30 Immelborn Hartmetallwerk Einrichtung zum fuellen von stapelmagazinen
CH655706A5 (en) * 1984-03-20 1986-05-15 Bobst Sa Method and device for stacking a defined number of folded boxes and for removing the piles of boxes thus formed
EP0591099A1 (de) * 1992-09-30 1994-04-06 B.V. Metaverpa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gebundener Stapel von Erzeugnissen aus Papier
CN205802479U (zh) * 2016-06-30 2016-12-14 江苏健裕健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叠料推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67386A (ja) * 1982-10-12 1984-04-17 Nippon Mining Co Ltd 種板シートトリミング装置
CH655706A5 (en) * 1984-03-20 1986-05-15 Bobst Sa Method and device for stacking a defined number of folded boxes and for removing the piles of boxes thus formed
DD235216A1 (de) * 1985-03-18 1986-04-30 Immelborn Hartmetallwerk Einrichtung zum fuellen von stapelmagazinen
EP0591099A1 (de) * 1992-09-30 1994-04-06 B.V. Metaverpa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gebundener Stapel von Erzeugnissen aus Papier
CN205802479U (zh) * 2016-06-30 2016-12-14 江苏健裕健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叠料推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8967A (zh) * 2018-11-01 2019-01-22 珠海菲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带叠料装置的冲压产品收集装置及收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45252B (zh) 2020-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25330B2 (en) Machine tools and methods for ejecting workpiece parts
CN104418106B (zh) 堆垛设备
WO2014177035A1 (zh) 一种纵向金属板上下料与切割方法及其系统
CN107206614B (zh) 用于分割板状工件的板材分割设备及其运行方法
WO2014177034A1 (zh) 一种钢板组合剪切方法与系统
US8485955B2 (en) Automatic bag handling method for precisely securing a plastic handle to a plastic bag
CN103935551A (zh) 一种泡罩装盒机
US11873181B2 (en) High speed automated feeding system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CN1217693A (zh) 以不同的排列包装系列物品的方法和设备
JPH03176349A (ja) パック用ブランクスタックの運搬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4775277A (en) Manufacturing system for the automatic processing of metallic work pieces
CN207172864U (zh) 垂直式理袋机
CN109502325B (zh) 一种自动送料机
CN107170699B (zh) 一种全自动芯片剥离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10127150A (zh) 一种集拆垛、拆箱与下料一体的烟丝接收生产线
CN108545252A (zh) 一种叠料设备
CN112027204A (zh) 一种物料供应机构
CN203780852U (zh) 一种泡罩装盒机
CN208631628U (zh) 一种自动装料机
CN213568407U (zh) 一种全自动分料机
CN113840789B (zh) 具有机器人单元的基材处理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8750687A (zh) 一种集料机
CN210192019U (zh) 一种用于包装盒的包装膜自动切角机
CN112058682A (zh) 机械式胶囊剔废装置
CN208665722U (zh) 全自动湿巾包装制作装盒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