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41397A - 一种终端、基站和数据传输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基站和数据传输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41397A
CN108541397A CN201580085661.1A CN201580085661A CN108541397A CN 108541397 A CN108541397 A CN 108541397A CN 201580085661 A CN201580085661 A CN 201580085661A CN 108541397 A CN108541397 A CN 1085413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domain symbol
terminal
base station
data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856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41397B (zh
Inventor
唐浩
周国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541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413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413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413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7Scheduling of signalling, e.g. occurrenc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04L1/0013Rate matching, e.g. puncturing or repetition of code symb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的数据传输的技术。在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中,基站将终端的调度周期内用于数据传输的时域符号中的一部分分配给该终端,该终端基于这些分配的时域符号进行数据传输。该方法通过将该调度周期内原本属于该终端的时域符号进行打孔,避免了终端每次调度都占用该调度周期内所有用于数据传输的时域符号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因此可以根据时延和带宽的需求实现无线资源的灵活分配,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基站和数据传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终端、基站和数据传输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网络中,以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ton time interval,TTI)为单位对终端进行时频资源的分配,即以TTI为周期对终端进行调度,该调度模式称为TTI调度模式,是一种常规的调度模式。在不同的网络配置中,TTI在时间上的值可能不同,通常一个TTI在时间上等于1毫秒(millisecond,ms),。在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网络中,从基站发送数据到终端再到终端反馈应答的时间为8ms,即从基站发送数据到基站获知数据发送是否成功存在8ms的延迟。
随着LTE网络的普及,各种诸如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业务正高速发展。这些业务的出现对于LTE网络提出了更高带宽和更低延迟的需求。在LTE网络中,时域上一个子帧(sub frame)对应一个TTI,一个子帧由2个时隙(slot)构成,每个时隙各占用0.5ms。一个时隙由多个符号(symbol)组成。当配置普通循环前缀(normal cyclic prefix)时,一个时隙包括7个符号,当配置扩展循环前缀(extended cyclic prefix)时,一个时隙包括6个符号。鉴于此,为了降低延迟,提出了一种新的调度模式:短TTI(shorter TTI)调度模式,即以小于一毫秒的时间,例如1个slot或者1个symbol,为周期对终端进行调度。在LTE FDD网络中以一个symbol为周期对终端进行调度为例,从基站发送数据到终端再到终端反馈应答的时间缩短为8个symbol,即从基站发送数据到基站获知数据发送是否成功有8个symbol的延迟,从而使得延迟小于1毫秒。可见,运用短TTI的调度模式后,延迟时间大幅缩短。
当上述两种调度模式存在于同一个LTE网络时,会导致无线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描述了一种终端、基站和数据传输的方法,用以提高无线资源的利用率,尤其可以提高存在不同调度周期的无线网络的无线资源的利用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基站发送第一时域符号配置信息至第一终端;其中,该第一时域符号配置信息用于指示调度周期内分配给第 一终端的第一时域符号;该基站基于分配给该第一终端的第一时域符号与该第一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其中,该调度周期包括多个用于数据传输的时域符号,所述多个用于数据传输的时域符号包括上述第一时域符号和未分配给第一终端的第二时域符号。换而言之,基站将调度周期内用于数据传输的时域符号的一部分分配给第一终端,并基于分配给第一终端的时域符号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发送数据至第一终端,或者从第一终端接收数据。该方法在终端的调度周期内,并未将所有时域符号分配给该终端,而是分配部分的时域符号给该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相当于,对原本属于该终端的时域符号进行打孔,让终端占用没有打孔的时域符号进行数据传输,可以灵活的为该终端在调度周期内分配部分时域符号进行数据传输,避免了资源浪费。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基站可以在第一时域符号或者第二时域符号上发送参考信号至第一终端。通过这个设计,可以兼容原有参考信号的发送方式,能够保障第一终端的传输质量。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基站还可以发送第二时域符号配置信息至第二终端。其中,第二时域符号配置信息用于指示该调度周期内分配给第二终端的时域符号,例如可以将上述第二时域符号分配给第二终端,也可以将上述第二时域符号中的一部分分配给第二终端。通过这个设计,可以充分利用无线资源,避免无线资源的浪费。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时域符号或者第二时域符号的数量可以根据第一终端或者第二终端的传输需求确定,例如带宽和时延的需求。通过该设计,可以合理分配无线资源。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终端在该调度周期的传输块大小可以根据第一时域符号的数量确定。同样的,第二终端在该调度周期的传输块大小可以根据分配给第二终端的第二时域符号的数量确定。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时域符号配置信息可以被携带在下行控制信息中发送至第一终端。通过该设计,可以在每次调度该第一终端时发送时域符号配置信息,增加了分配符号的灵活性。同样的,第二时域符号配置信息也可以被携带在下行控制信息中发送至第二终端。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时域符号配置信息可以携带在信令消息中发送至第一终端,例如携带在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广播消息中等。在该设计中,第一终端可以保存收到的时域符号配置信息,在每次被调度时,使用该时域符号配置信息确定被分配的时域符号,后续再次收到时域符号配置信息后可以更新本地保存的时域符号配置信息。通过该设计实 现了时域符号的半静态调度,节约了信令开销。同样的,第二时域符号配置信息也可以携带在信令消息中发送至第二终端。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终端上可以预置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域符号的不同配置,例如配置1:“符号1-3”,配置2:“符号3-10”。对应的,第一时域符号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时域符号配置标识,该标识用于识别预置在第一终端上的配置。这样可以减少信令开销。同样的,该设计也可应用到第二时域符号配置信息。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对于下行传输,所述用于数据传输的时域符号不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占用的符号。换而言之,不会将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占用的符号分配给第二终端。通过该设计,可以确保控制信息能够正确发送至第一终端。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对于上行传输,所述用于数据传输的时域符号不包括解调参考信号占用的符号。换而言之,不会将解调参考信号占用的符号分配给第二终端。由于解调参考信号是该调度周期所属的终端发送给基站的参考信号,通过这种设计可以使基站正确对该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进行解调或者对信道质量进行估计。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从基站接收时域符号配置信息;其中,该时域符号配置信息用于指示调度周期内分配给第一终端的第一时域符号;该第一终端基于该第一时域符号进行数据传输;其中,该调度周期包括多个用于数据传输的时域符号,所述多个用于数据传输的时域符号包括上述第一时域符号和未分配给第一终端的第二时域符号。换而言之,基站将调度周期内用于数据传输的时域符号的一部分分配给第一终端,第一终端基于分配的时域符号在调度周期内与基站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发送数据至基站或者从基站接收数据。通过该方法,实现了终端在调度周期内部分的时域符号上进行数据传输,因此终端在该调度周期内的数据传输更加灵活,有利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第二方面中,相关的可能的设计可以参考第一方面中各种可能的设计,此处不做赘述。
在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该基站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方法中基站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基站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收发机,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基站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收发机用于支持基站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向终端发送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信息或者指令。所述基站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基站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方法设计中终端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所述模块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该终端可以和第三方面的基站一起实现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数据传输的方法。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的结构中包括收发机和处理器,所述收发机被配置为支持终端接收上述基站发送的时域符号配置信息。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收发机根据所述时域符号配置信息所指示的第一符号与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方面所述的基站和终端。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基站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终端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在终端的调度周期内,并未将所有时域符号分配给该终端,而分配部分的时域符号给该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相当于对原本属于该终端的时域符号进行打孔,终端占用没有打孔的时域符号进行数据传输,而打孔的时域符号可以分配给其他终端,使得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在调度周期内更加灵活,因此可以根据时延和带宽的需求实现无线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网络的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涉及的LTE网络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LTE网络的时频资源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为终端分配的下行传输的时频资源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为终端分配的下行传输的时频资源的示意图;
图4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再一种为终端分配的下行传输的时频资源的示意图;
图4d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又一种为终端分配的下行传输的时频资源的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图;
图5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架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网络的架构图。如图1所示,终端可以通过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以及核心网(core network,CN)接入外部网络(external network)。随着技术的发展,终端也可以通过无线接入网直接接入外部网络。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在时域上可以对无线资源有划分的通信网络。该通信网络的架构可以如图1所示。该通信网络可以是采用各种无线接入技术的无线通信网络,例如采用码分多址,频分多址,时分多址,正交频分多址,单载波频分多址等接入技术的网络,以及各种后续的演进网络,如4.5G(generation)网络、5G网络、物联网等。
本申请中,名词“网络”、“无线网络”和“系统”经常交替使用,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其含义。
本申请中,“多个”所表达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所涉及到的终端(terminal)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TE)等等。为方便描述,本申请中,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终端。
本申请所涉及到的基站(base station,BS)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中用以为终端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所述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接入点等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LTE网络中,称为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简称:eNB或者eNodeB),在3G网络中,称为节点B(Node B)等等。为方便描述,本申请中,上述为终端提供无线通 信功能的装置统称为基站或BS。
本申请涉及的数据传输是指利用数据信道进行的数据传输。数据传输分为上行数据传输和下行数据传输。上行数据传输是指由终端发送数据至基站,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无线资源可以称为上行数据资源,上行数据传输是上行传输的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是指由基站发送数据至终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无线资源称为下行数据资源,下行数据传输是下行传输的一种。在LTE网络中,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数据信道是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数据信道是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需要说明的是,在无线网络中一些控制信道,既可以传输控制信息也可以传输数据。可选的,这些控制信道也可以被认为是数据信道。另外,数据信道在不同的无线网络中的称谓可能不同,例如数据通道,数据隧道,数据承载,数据连接等。再者,一个无线网络可能存在多个数据信道用于上行数据传输或者用于数据下行传输。相对的,利用控制信道进行的控制信息的传输称为控制信息传输。
本申请中,将时域上的符号称为时域符号,有的时候也会简称为符号。一般而言,根据不同的用途,时域符号可以分为用于数据传输的时域符号和用于控制信息传输的时域符号,根据不同的接入技术,时域符号可以分为对应不同接入技术的时域符号,例如(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和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符号。时域符号在不同的无线网络中可以不同,在同一个无线网络中也存在不同的时域符号。例如在LTE网络中,下行传输所涉及的时域符号为OFDM符号,上次传输所涉及的时域符号为SC-FDMA符号。
本申请中涉及的调度,是指对终端进行上行资源或者下行资源的分配,以便于终端基于所分配的无线资源进行数据传输。调度周期,是指对一次调度涉及到的无线资源在时域上的范围。例如在LTE网络中,TTI调度模式下,调度周期为1个TTI,在短TTI调度模式下,调度周期小于一个TTI,例如调度周期可以是1个slot或者1个symbol。本申请对调度周期的具体举例不构成对于调度周期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知,本申请提供的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时长的调度周期。
在本申请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基于时域符号进行数据传输,是指在该时域符号所在的时间范围内进行数据传输。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书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以LTE网络为例进行说明。在LTE网络中,演进的UMTS陆面无线接入(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网作为无线接入网,演进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作为核心网。 需要说明书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图2以无线接入网为LTE网络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在该场景中包括终端A、终端B和基站。终端A支持TTI调度模式,因此终端A的调度周期为TTI,终端B支持短TTI调度模式,假设终端B的调度周期为1个symbol。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调度周期的值不作限制,例如调度周期可以是2个TTI或者可以是2秒等。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实施例以调度周期为1个TTI和调度周期为1个symbol为例进行说明。
在LTE网络中,无线资源通常以时频资源示意图的方式来表达。如图3所示,纵轴代表频域,横轴代表时域。频域上的每一格表示一个子载波,时域上的每一格表示一个符号,由一个子载波和一个符号组成的方格表示一个资源元素(resource element,RE),资源元素也可以称为资源粒子,资源单元。通常,一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在频域上包括连续的12个子载波,在时域上包括连续的7个符号,因此一个RB包括84个RE。一个子帧包括一个偶数时隙和一个奇数时隙。一个RB占用一个时隙。两个RB构成一个RB对(RB pair),一个RB对在时域上占用1个子帧,即占用一个TTI。两个RB可以占用同一个频域范围,或占用不同的频域范围。对于TTI调度模式,基站在频域上以RB为最小分配单位在上/下行带宽中确定分配给终端的频域资源,在时域上,每次分配的资源占用1个子帧,即1个TTI。对于短TTI调度模式,基站在频域上以RB为最小分配单位在上/下行带宽中确定分配给终端的频域资源,在时域上每次分配的资源的占用小于一个TTI。
图4a为在图2的场景下基站为终端A分配的下行传输的时频资源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在频域上用不同的RB来表示不同的频域范围。图4a中包括两个不同的频域范围,一个是RB m,另一个是RB m+1。实际上基站在每次为终端A分配时频资源时,在频域上可以分配多个RB,为了便于说明,在图4a中仅以为终端A在频域上分配一个RB来进行说明。由于终端A的调度周期为1个TTI,即一个子帧,因此基站每次为终端A分配时频资源时,分配的时频资源在时域上的长度为1个子帧。横轴上的0-13表示在该子帧n内的时域上的14个符号,纵轴上的0-11表示在RB m或者RB m+1内的频域上的12个子载波。如图4a所示,符号0和符号1被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占用,PDCCH主要用于传输控制信息。在某些场景下,PDCCH也可以占用符 号0-3。图4a中,符号2-13用于进行数据传输,称为用于数据传输的时域符号。在图4a中,基站为终端A分配了RB m。由于终端A的调度周期为1个TTI,因此终端A在时域上会占用整个子帧内所有用于数据传输的符号来进行数据传输,即符号2-13。因此,终端A会占用如图4a中右斜线的RE来进行数据传输。
终端B的调度周期为1个符号,因此每次分配的时频资源在时域上的长度为1个符号。在频域上,可以为该终端B分配在频域上分配多个RB。为了合理利用图4a中频域上的资源,可以考虑在同一个子帧内,为终端B分配时频资源。如图4b所示,在频域上将RB m+1分配给终端B,在时域上可以将符号13分配给终端B。因此,终端B会占用如图4b中灰色的RE来进行数据传输。
假设优先考虑终端B的低延迟和高带宽的传输需求,需要在子帧n+1的第一个用于数据传输的符号发送剩下所有的数据给终端B(例如剩下所有的数据需要占用24个RE),如图4c所示,基站将子帧n+1的符号2分配给终端B。在图4c的情况下,终端B在子帧n+1的符号2占用了频域上的两个RB的所有子载波,导致终端A无法在子帧n+1进行数据传输,因为终端A的调度周期为一个子帧,需要占用一个子帧中所有用于数据传输的符号来进行传输,即占用子帧n+1的符号2-13来进行数据传输。
假设优先考虑终端A的需求,在下一个子帧n+1优先传输终端A的数据。如图4d所示,终端A在子帧n+1继续在频域上的RB m进行数据传输。为尽可能满足终端B数据传输的需求(例如终端B还需要在1个符号内传输占用24个RE的数据),基站会为终端B在子帧n+1内分配符号2和符号3,在频域上分配RB m+1。可见,终端B最快将在2个符号后完成数据传输,导致终端B的数据传输不满足延迟的要求。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时域符号打孔技术。在终端的调度周期内,在用于数据传输的时域符号中选择部分的时域符号进行打孔。被打孔的时域符号可以不用于该终端进行数据传输,或者可以分配给其他终端用于进行数据传输,这样可以实现该周期内时域符号的灵活分配。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基于该方法的基站和终端。基站向终端发送时域符号配置信息,该时域符号配置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在调度周期内的用于数据传输的时域符号中分配给该终端的时域符号(其中,分配给该终端的时域符号可以理解为该调度周期内未打孔的时域符号,未分配给该终端的时域符号可以理解为该调度周期内打孔的时域符号),当终端收到该时域符号配置信息后,会在该时域符号配置信息指示的时域符号上进行数据传输,即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因为该终端和基站在该调度周 期内对于分配的时域符号做了约定,因此该终端不必在该调度周期内所有用于数据传输的时域符号上进行数据传输。基站可以在指示给该终端的时域符号上与该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即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或者发送数据给该终端。基站在分配时域符号时,可以将该调度周期内部分的用于数据传输的时域符号分配给终端,因此可以在该调度周期内实现无线资源的灵活分配,有利于提高无线资源的利用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包括用于执行该方法中基站的功能的功能模块、芯片或者部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包括用于执行该方法中终端的功能的功能模块、芯片或者部件。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在LTE网络中应用的示意图。图5a对图4c和图4d中的子帧n+1中时频资源的分配作了说明。图5a示出了下行传输的场景。
在501部分,基站发送时域符号配置信息至终端A。
对应的,在501部分,终端A接收基站发送的该时域符号配置信息。
其中,该时域符号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子帧n+1内分配给终端A的时域符号为3-13,因此终端A可知符号2未分配给终端A。
在LTE网络中,基站可以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通知在频域上分配给终端A的频域范围是RB m和RB m+1。
在502部分,终端A根据该时域符号配置信息在子帧n+1的符号3-13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即终端A在符号3-13从基站接收数据。
对应的,在502部分,基站基于该时域符号配置信息在符号3-13向终端A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即基站在符号3-13向终端A发送数据。
通过501部分和502部分,终端A可以在符号3-13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而不必受到调度模式的限制需要占用所有的用于数据传输的符号2-13来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因此基站可以在子帧n+1分配频域上的RB m和RB m+1给终端A,使得终端A可以充分利用子帧n+1内的时频资源,避免出现了图4c所示的资源浪费的问题,使得终端A与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可以更加高效、灵活,提高了无线资源的利用率。
可选的,被打孔的符号2可以分配给终端B进行数据传输。如503部分所示:
在503部分,终端B在符号2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
对应的,在503部分,基站在符号2向终端B发送数据。其中,基站可以使用现有的机制来调度终端B,例如在符号2的某些子载波中携带控制信息来指示终端B符号2是分配给终端B的。
终端B可以在符号2占用频域上2个RB全部的24个子载波来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 可以满足终端B数据传输的需求,避免图4d所示的终端B数据延迟的问题,提高了无线资源的使用效率。
在501部分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基站可以将时域符号配置信息可以携带在下DCI中发送给终端A。图5b是对图5a的进一步的说明,其中,501’部分是501部分的具体实施方式之一。如图5b所示,在501’部分,基站通过子帧n+1的PDCCH将DCI发送至终端A,即在子帧n+1的符号0-1发送DCI至终端。该DCI中包括时域符号配置信息。基站在DCI中还可以告知在子帧n+1分配给终端A频域上的RB m和RB m+1。所以在502部分,终端A可以根据该DCI确定在子帧n+1被分配的时频资源在时域上占用符号3-13,在频域上占用RB m和RB m+1,并可以在该分配的时频资源上从基站接收数据。通过501’部分,基站可以在每次调度终端A时,动态分配子帧内符号,十分灵活。
在501部分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基站可以在发送至终端信令消息中携带时域符号配置信息。示例性的,该信令消息可以包括广播消息,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消息。图5c是对图5a的进一步的说明,其中,501”部分是501部分的具体实施方式之一。如图5c所示,在501”部分,基站通过广播的方式将时域符号配置信息发送至终端A。在基站需要在子帧n+1调度终端A时,可以通过子帧n+1的PDCCH发送DCI至终端A,该DCI用于告知终端A在子帧n+1内分配给终端A频域上的RB m和RB m+1。所以在502部分,终端A可以根据该DCI和之前接收的时域符号配置信息确定在子帧n+1被分配的时频资源在时域上占用符号3-13,在频域上占用RB m和RB m+1,并可以在该分配的时频资源上从基站接收数据。通过501”部分,基站可以在需要改变时域符号配置信息时,更新终端A的时域符号配置信息,能实现时域符号的半静态分配,节约了信令开销。
可选的,可以在终端A初始配置时,例如在出厂或者初始接入网络时,预置该时域符号配置信息,这样基站可以不用发送时域符号配置信息给终端A。当基站在子帧n+1调度终端A时,基站根据预置在基站的时域符号配置信息在符号3-13发送数据至终端A,终端A根据预置在终端A的时域符号配置信息在符号3-13接收基站发送给的数据。因此,在这种情况下,501部分是可选的。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时域符号配置信息可以用多个比特位来表示。在一种实施方式可以用12个比特位来分别表示子帧n+1中用于数据传输的时域符号3-13。例如“011111111111”,其中“11111111111”表示符号3-13分配给终端A,“0”表示符号2未分配给终端A。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时域符号配置信息可以是子帧n+1内分配给终端A 的时域符号的索引,例如“3-13”。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时域符号配置信息可以是未分配给终端A的时域符号的索引,例如“2”。此时终端A可以确定出符号3-13是分配给终端A的时域符号。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时域符号配置信息可以是子帧n+1的时隙0中分配给终端A的时域符号的索引,例如“4-6”。此时终端A可以根据一定的映射关系,例如对称映射关系,确定出在时隙1中的11-13也是分配给终端A的时域符号,因此终端A可以根据该时域信息确定时域符号“4-6,11-13”是在子帧n+1内分配给终端A的符号。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分别在基站和终端A中预置不同的时域配置方案,例如,配置1:分配符号2-10,配置2:保留符号3-5,配置3:保留第一时隙中的第一个符号,此时,时域符号配置信息可以是时域符号配置标识,该标识用于识别上述预置的配置1-3中的一个。
在上述图5a,5b和5c中,所述基站还可以发送参考信号,例如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ell 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CRS,小区特定参考信号也可以称为小区参考信号),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或者用户特定参考信号(user equipment 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UE-specific RS)。上述参考信号按照不同的配置分布在子帧n+1的不同时域符号。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果基站在子帧n+1内未分配给终端A的符号2发送了参考信号,终端A仍可以在符号2接收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同样,如果基站在子帧n+1内分配给终端A的时域符号发送了参考信号,终端A可以在该符号上接收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对于上述参考信号的处理,可以保证终端A的数据传输质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基站可以根据终端A的传输需求来确定子帧n+1内分配给终端A的符号数量。例如,终端A需要72个RE来传输数据,在终端A可以占用频域上两个RB的场景下,基站可以确定将3个符号分配给终端A。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基站可以根据终端B的传输需求来确定子帧n+1内分配给终端A的符号数量,例如终端B需要48个RE来传输数据,在终端A和B可以占用频域上2个RB的场景下,基站可以将子帧n+1内的2个符号分配给终端B,将其余10个符号分配给终端A。同样,基站可以根据终端B的传输需求来确定子帧n+1内分配给终端B的符号数量,或者可以根据终端A的传输需求来确定子帧n+1内分配给终端B的符号数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子帧n+1内分配给终端A的符号数量可以用来确定终端A在子帧n+1的传输块大小(transport block size,TBS),即子帧n+1内分配给终端A的符号数量是确定终端A在子帧n+1的TBS的参数之一。同样,子帧n+1内分配给终端B的 符号数量是确定终端B在子帧n+1的TBS的参数之一。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从图5a,5b和5c中可知,在下行传输的场景下,可分配给终端A和终端B的时域符号为符号2-13,即子帧n+1内用于数据传输的时域符号,换而言之分配给终端的时域符号不包括被PDCCH占用的符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同样可以应用到上行场景。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在LTE网络中应用的示意图。图6示出了上行传输的场景。
与用于下行传输子帧不同的是,在用于上行传输的子帧内,符号3和符号10被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占用,DMRS为终端向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符号0-2、4-9和11-13用于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可以被分配给终端。
在601部分,基站发送时域符号配置信息至终端A。
其中,该时域符号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子帧f内分配给终端A的时域符号为0-2、4、5和11-13。因此终端A可知符号6-9未分配给终端A。
与下行传输相同,基站可以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通知在频域上分配给终端A的频域范围是RB m和RB m+1。
在602部分,终端A根据该时域符号配置信息在子帧f的符号0-2、4、5和11-13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即终端A在符号0-2、4、5和11-13向基站发送数据。
通过601部分和602部分,终端A可以在符号0-2、4、5和11-13发送数据,而不必受到调度模式的限制需要占用所有的用于数据传输的符号0-2、4-9和11-13来发送数据,终端A可以充分利用子帧f内的时频资源,避免出现了类似于图4c所示的资源浪费的问题,使得终端A与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可以更加高效、灵活,提高了无线资源的利用率。
可选的,被打孔的符号6-9可以分配给终端B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如603部分所示:
在603部分,终端B在符号6-9发送数据至基站。
其中,基站可以使用现有的机制来调度终端B,例如分别在符号6-9的某些子载波中携带控制信息来指示终端B符号6-9是分配给终端B的。
终端B可以在符号6-9占用频域上2个RB全部的24个子载波来向基站发送数据,可以满足终端B数据传输的需求,避免类似于图4d所示的终端B数据延迟的问题,提高了无线资源的使用效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与501部分类似,在601部分,基站可以将时域符号配置信息可以携带在DCI中发送给终端A。具体可以参见501部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上行传输的场景中,基站发送DCI给终端与终端发送上行数据至基 站是在不同的子帧内的。在FDD的场景下,如果基站在子帧x发送DCI至终端,则终端将在子帧x+4发送数据至基站。在TDD的场景下,如果基站在子帧y发送DCI至终端,
则终端将在子帧y+k发送数据至基站,其中k=4,5,6或7。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知,k的取值取决于上下行配置和子帧号,该取值可以如表1所示。
表1:k的取值
与501部分类似,在601部分,基站可以在发送至终端信令消息中携带时域符号配置信息,具体可以参考501部分的说明。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与下行传输的场景类似,时域符号配置信息还可以预置在终端中,即在终端出厂时就预置在终端中。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时域符号配置信息的具体实施方式,分配给终端的符号的数量的确定,终端的TBS的确定可以参考图5a、5b和5c的相关说明。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上行传输场景下,可分配给终端A和终端B的时域符号不包括用于传输DMRS的符号。这样DMRS的符号不会分配给终端B,终端A就可以利用DMRS所占用的符号发送DMRS给基站,以便于基站正确解调上行数据或者进行信道估计。
上述实施例以网络中存在2种不同调度周期为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用于网络中存在3种或者3种以上不同调度周期的情况。
上述实施例中,为了尽可能的节约无线资源,将全部的未分配给终端A的符号分配给了终端B。在实际中,可以根据实际传输需求,选择部分未分配给终端A的符号分配给终端B。
上述实施例中,终端A和终端B具有不同的调度周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只有一种调度周期的无线网络,也能够实现资源分配的优 化。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各个网元,例如终端、基站等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发明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为了实现上述图5a、5b、5c和图6所示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和终端。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基站可以是上述图5a、5b、5c和图6中涉及的基站。
如图7所示,基站包括发射器/接收器701,控制器/处理器702,存储器703以及通信单元704。发射器/接收器701用于支持基站与终端之间的上下行传输7。控制器/处理器702执行各种用于与终端通信的功能。在上行传输中,来自终端的上行传输信号经由天线接收,由接收器701进行调解,并进一步由控制器/处理器702进行处理来恢复终端所发送的数据和控制信息。在下行传输中,数据和控制信息由控制器/处理器702进行处理,并由发射器701进行调解来产生下行传输信号,并经由天线发射给终端。控制器/处理器702还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中,例如图5a、图5b、图5c和图6中,涉及基站的处理过程和/或用于本申请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例如控制器/处理器702可以控制发射器/接收器701基于分配给终端的时域符号与该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存储器703用于存储基站的程序代码和数据。通信单元704用于支持基站与其他网络实体进行通信。例如,用于支持基站与图1中示出的核心网进行通信,例如与核心网中的移动管理实体(mobiltiy management eneity,MME),或者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进行通信。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收发机可以集成接收器和发射器的功能,因此图7中接收器/发射器701也可以称为收发机701。
可以理解的是,图7仅仅示出了基站的简化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基站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发射器,接收器,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通信单元等,而所有可以实现本发明的基站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一种可能的设计结构的简化示意图。该终端涉及图5a、5b、5c和图6中的终端A。该终端包括发射器801,接收器802,控制器/处理 器803,存储器804和调制解调处理器805。
发射器801调节(例如,模拟转换、滤波、放大和上变频等)该输出采样并生成上行传输信号,该上行传输信号经由天线发射给上述实施例中的基站。在下行传输中,天线接收上述实施例中基站发射的下行传输信号。接收器802调节(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以及数字化等)从天线接收的信号并提供输入采样。在调制解调处理器805中,编码器806接收要在上行传输中发送的数据和控制信息,并对数据和控制信息进行处理(例如,格式化、编码和交织)。调制器807进一步处理(例如,符号映射和调制)编码后的数据和控制消息并提供输出采样。解调器809处理(例如,解调)该输入采样并提供符号估计。解码器808处理(例如,解交织和解码)该符号估计并提供发送给终端的已解码的数据和信令消息。编码器806、调制器807、解调器809和解码器808可以由合成的调制解调处理器805来实现。这些单元根据无线接入网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例如,LTE及其他演进系统的接入技术)来进行处理。
控制器/处理器803对终端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由终端A进行的处理。例如用于控制发射器801或者接收器802基于时域符号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时域符号进行数据传输和/或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作为示例,控制器/处理器803用于支持终端执行图5a中的过程501和502,图5b中的过程501’和502,图5c中的过程501”和502和图6中的过程601和602。存储器804用于存储用于该终端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可以理解,发射器801和接收器802可以集成在一起,称为收发机。换而言之,收发机可以实现发射器801和接收器802的功能。控制器/处理器803可以控制收发机基于时域符号配置信息所指示的时域符号进行数据传输。
用于执行本发明上述终端或者基站功能的控制器/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结合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 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用户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用户设备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发明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3)

  1.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发送第一时域符号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时域符号配置信息用于指示调度周期内分配给第一终端的第一时域符号,所述调度周期包括多个用于数据传输的时域符号,所述多个用于数据传输的时域符号包括所述第一时域符号和未分配给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时域符号
    所述基站基于所述第一时域符号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一时域符号或者第二时域符号发送参考信号。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基站发送第二时域符号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时域符号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二时域符号分配给第二终端。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时域符号的数量是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调度周期的传输块大小TBS的参数之一。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发送第一时域符号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基站通过信令消息发送所述第一时域符号配置信息;或者,
    所述基站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发送所述第一时域符号配置信息。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时域符号配置信息包括时域符号配置标识;
    其中,所述时域符号配置标识用于识别所述第一终端上预置的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域符号的配置。
  7.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基于所述第一时域符号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包括: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一时域符号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数据;
    所述多个用于数据传输的时域符号不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所占用的时域符号。
  8.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基于所述第一时域符号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包括:所述基站在所述第一时域符号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
    所述多个用于数据传输的时域符号不包括解调参考信号DMRS所占用的时域符号。
  9. 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机,用于发送第一时域符号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时域符号配置信息用于指示调度周期内分配给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时域符号,所述调度周期包括多个用于数据传输的时域符号,所述多个用于数据传输的时域符号包括所述第一时域符号和未分配给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二时域符号;
    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收发机基于所述第一时域符号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机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时域符号或者第二时域符号发送参考信号。
  11. 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机还用于发送第二时域符号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时域符号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将所述第二时域符号分配给第二终端。
  12. 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时域符号的数量是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调度周期的传输块大小TBS的参数之一。
  13. 根据权利要求9-12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机用于:
    通过信令消息发送所述第一时域符号配置信息;或者,
    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发送所述第一时域符号配置信息。
  14. 根据权利要求9-13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时域符号配置信息包括时域符号配置标识;
    其中,所述时域符号配置标识用于识别所述第一终端上预置的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域符号的配置。
  15. 根据权利要求9-14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收发机在所述第一时域符号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数据;
    所述多个用于数据传输的时域符号不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所占用的时域符号。
  16. 根据权利要求9-14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收发机在所述第一时域符号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
    所述多个用于数据传输的时域符号不包括解调参考信号DMRS所占用的时域符号。
  17. 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机,用于接收时域符号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时域符号配置信息用于指示调度周期内分配给所述终端的第一时域符号;所述调度周期包括多个用于数据传输的时域符号,所述多个用于数据传输的时域符号包括所述第一时域符号和未分配给所述终端的第二时域符号;
    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收发机基于所述第一时域符号进行数据传输。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机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时域符号或者所述第二时域符号接收参考信号。
  19. 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在所述调度周期的传输块大小TBS是根据所述第一时域符号的数量确定的。
  20. 根据权利要求17-19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机用于:
    接收信令消息,所述信令消息包括所述时域符号配置信息;或者,
    接收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述DCI包括所述时域符号配置信息。
  21. 根据权利要求17-20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域符号配置信息包括时域符号配置标识;
    其中,所述时域符号配置标识用于识别所述终端上预置的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域符号的配置。
  22. 根据权利要求17-21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收发机在所述第一时域符号接收数据;
    所述多个用于数据传输的时域符号不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所占用的时域符号。
  23. 根据权利要求17-21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收发机在所述第一时域符号发送数据;
    所述多个用于数据传输的时域符号不包括解调参考信号DMRS所占用的时域符号。
CN201580085661.1A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终端、基站和数据传输的方法 Active CN1085413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100202 WO2017113335A1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终端、基站和数据传输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41397A true CN108541397A (zh) 2018-09-14
CN108541397B CN108541397B (zh) 2021-03-30

Family

ID=59224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85661.1A Active CN108541397B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终端、基站和数据传输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615909B2 (zh)
EP (1) EP3397011B1 (zh)
JP (1) JP6606289B2 (zh)
CN (1) CN108541397B (zh)
WO (1) WO201711333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94944A (zh) * 2019-03-29 2020-06-16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池的配置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82397B2 (en) * 2016-11-09 2020-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refinement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s during control symbol
CN110945937B (zh) * 2017-12-01 2023-06-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传输时隙中数据符号的确定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3551A (zh) * 2005-08-12 2008-09-2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多用户调度和mimo传输的传输结构
CN102612090A (zh) * 2011-01-19 2012-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联合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US20140286255A1 (en) * 2013-03-25 2014-09-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plink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in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150334685A1 (en) * 2014-05-19 2015-11-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ynchronous multiplexing and multiple access for different latency targets utilizing thin control
US20150349929A1 (en) * 2014-06-02 2015-12-03 Abhijeet Bhorkar Evolved node-b,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communic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08632B2 (en) * 2007-06-08 2014-12-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interleaving in OFDM systems
US8532066B2 (en) 2007-10-18 2013-09-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structure supporting multi-user scheduling and MIMO transmission
WO2010012239A1 (zh) * 2008-07-30 2010-02-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方法、系统及装置
KR101227740B1 (ko) * 2008-10-01 2013-01-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서브프레임의 무선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WO2011025278A2 (ko) * 2009-08-26 2011-03-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사용자 mimo 전송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8611449B2 (en) * 2010-11-15 2013-12-17 FutureWei Technolog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modulation of a reference signal
WO2012067443A2 (ko) * 2010-11-17 2012-05-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정보 송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단말
WO2013015613A2 (ko) * 2011-07-25 2013-01-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10015691B2 (en) * 2014-10-16 2018-07-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procedure for enhanced component carriers
EP3799501A1 (en) * 2014-11-07 2021-03-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595325B2 (en) * 2015-07-24 2020-03-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terminal grouping information in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cheme
EP3340513B1 (en) * 2015-09-15 2020-08-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US10547427B2 (en) * 2015-12-24 2020-01-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hat supports narrow band IoT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3551A (zh) * 2005-08-12 2008-09-2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多用户调度和mimo传输的传输结构
CN102612090A (zh) * 2011-01-19 2012-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联合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US20140286255A1 (en) * 2013-03-25 2014-09-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plink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in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150334685A1 (en) * 2014-05-19 2015-11-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ynchronous multiplexing and multiple access for different latency targets utilizing thin control
US20150349929A1 (en) * 2014-06-02 2015-12-03 Abhijeet Bhorkar Evolved node-b,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communic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TE: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3,R1-157151》", 22 November 2015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94944A (zh) * 2019-03-29 2020-06-16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池的配置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97011A1 (en) 2018-10-31
EP3397011A4 (en) 2018-12-26
WO2017113335A1 (zh) 2017-07-06
JP2019500817A (ja) 2019-01-10
US20180309539A1 (en) 2018-10-25
EP3397011B1 (en) 2020-02-05
US10615909B2 (en) 2020-04-07
CN108541397B (zh) 2021-03-30
JP6606289B2 (ja) 2019-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180256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958058B (zh) 在异构网中用于通知动态上下行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07027184B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TWI472251B (zh) 行動通訊系統中之用戶設備、基地台裝置、及安裝於其之積體電路、及其通訊方法
CN102355325B (zh) 一种pucch资源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JP7385044B2 (ja) Nrにおけるマルチキャストのためのハイブリッド自動再送要求(harq)機構
CN106413105B (zh) 一种资源传输的指示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CN105393624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KR102195099B1 (ko) 업링크 단축 전송 시간 간격(tti) 전송을 위한 시그널링
WO2018202163A1 (zh)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及装置
TWI797105B (zh) 上行傳輸方法、裝置、終端設備、接入網設備及系統
US20230156798A1 (e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3037517A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系统和基站
WO2018171792A1 (zh)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83493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reference signals to a ue in an lte system
WO2014190792A1 (zh) 灵活子帧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0615909B2 (en)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CN109891969A (zh) 一种调度方法和设备
CN110313205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1435859B (zh) 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EP3577973B1 (en) Dynamic short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spdcch) resources determination
CN108432275A (zh) 一种下行紧急业务传输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及系统
WO2016169479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JP2018517349A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WO2018094712A1 (zh) 无线接入网络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