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7105B - 上行傳輸方法、裝置、終端設備、接入網設備及系統 - Google Patents
上行傳輸方法、裝置、終端設備、接入網設備及系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97105B TWI797105B TW107105083A TW107105083A TWI797105B TW I797105 B TWI797105 B TW I797105B TW 107105083 A TW107105083 A TW 107105083A TW 107105083 A TW107105083 A TW 107105083A TW I797105 B TWI797105 B TW I797105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ource
- type
- resource set
- sets
- uplink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108010076504 Protein Sorting Signals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101150071746 Pbsn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54 s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27 coher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0—Negotiating bandwid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種上行傳輸方法、裝置、發送端、接收端及系統,涉及通訊領域,所述方法包括:終端設備確定至少兩個資源集合,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每個資源集合內的資源單元中存在至少兩個資源單元的頻域位置不同;終端設備接收接入網設備發送的配置訊號;終端設備根據配置訊號在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確定第一類資源集合和第二類資源集合,第一類資源集合用於傳輸上行控制通道中的上行控制訊息,第二類資源集合用於傳輸上行控制通道中的上行參考訊號;終端設備發送上行控制通道。
Description
本申請實施例涉及通訊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上行傳輸方法、裝置、終端設備、接入網設備及系統。
在長期演進(Long-Term Evolution,LTE )中,物理上行控制通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用於承載從使用者設備(User Equipment,UE)到演進型基站(eNodeB, eNB)的上行控制訊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UCI包括用於回饋物理下行共用通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傳輸的確認(ACK)和非確認(NACK),以及通道狀態訊息(Channel-Slate Information,CSI)等。
傳統的PUCCH在位於系統頻寬的邊緣處分配的實體資源塊(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中發送,頻域佔用12個子載波,時域佔用7個符號。但是在5G 新型無線電(New Radio,NR)系統中,為了滿足低延遲和快速回饋的新設計需求,同時支援兩種時間長度的PUCCH,即短PUCCH(short-PUCCH)和長PUCCH(long-PUCCH)。其中,短PUCCH包括1或2個時域符號,長PUCCH包括至少4個時域符號。對於短PUCCH的參考訊號(Reference Signal, RS)與UCI的傳輸設計目前尚不存在解決方案。
為瞭解決目前對於短PUCCH的RS和UCI的傳輸設計尚不存在解決方案的問題,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上行傳輸方法、裝置、終端設備、接入網設備及系統。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上行傳輸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終端設備確定至少兩個資源集合,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每個資源集合內的資源單元中存在至少兩個資源單元的頻域位置不同;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接入網設備發送的配置訊號;
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配置訊號在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確定第一類資源集合,所述第一類資源集合用於傳輸上行控制通道中的上行控制訊息;
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所述上行控制通道。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配置訊號在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確定第二類資源集合,所述第二類資源集合用於傳輸所述上行控制通道中的上行參考訊號。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上行參考訊號所採用的參考訊號序列長度Q,相等於與所述上行參考訊號對應的一個所述第二類資源集合中的資源單元數量;或,所述上行參考訊號所採用的參考訊號序列長度Q,相等於與所述上行參考訊號對應的一個所述第二類資源集合在單個資源塊內的資源單元數量。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包含的資源單元數量相同。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內的資源單元在時域上屬於一個時域單元。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內的資源單元在頻域上屬於一個資源塊。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內的資源單元在頻域上屬於多個資源塊,所述上行控制通道通過所述多個資源塊進行傳輸。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內的屬於一個時域單元的資源單元在頻域上等間隔分佈。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按照先頻域再時域的順序進行索引;或,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按照先時域再頻域的順序進行索引;或,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在每個資源塊中按照先頻域再時域的順序進行索引,再按照所述資源塊之間的昇冪或降冪索引;或,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在每個資源塊中按照先時域再頻域的順序進行索引,再按照所述資源塊之間的昇冪或降冪索引。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資源集合的集合劃分方式是預定義的或預配置的。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存在至少一個第一類資源集合是用於傳輸所述UCI的集合;每個所述第一類資源集合用於傳輸1個UCI調製符號;
每個所述UCI調製符號經展頻後映射到所述第一類資源集合內的所有資源單元上傳輸。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上行傳輸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入網設備確定至少兩個資源集合,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每個資源集合內的資源單元中存在至少兩個資源單元的頻域位置不同;
所述接入網設備向終端設備發送配置訊號,所述配置訊號用於在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配置第一類資源集合,所述第一類資源集合用於傳輸上行控制通道中的上行參考訊號;
所述接入網設備接收所述上行控制通道。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配置訊息還用於在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配置第二類資源集合,所述第二類資源集合用於傳輸所述上行控制通道中的上行參考訊號。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上行參考訊號所採用的參考訊號序列長度Q,相等於與所述上行參考訊號對應的一個所述第二類資源集合中的資源單元數量;或,所述上行參考訊號所採用的參考訊號序列長度Q,相等於與所述上行參考訊號對應的一個所述第二類資源集合在單個資源塊內的資源單元數量。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包含的資源單元數量相同。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內的資源單元在時域上屬於一個時域單元。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內的資源單元在頻域上屬於一個資源塊。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內的資源單元在頻域上屬於多個資源塊,所述上行控制通道通過所述多個資源塊進行傳輸。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內的屬於一個時域單元的資源單元在頻域上等間隔分佈。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按照先頻域再時域的順序進行索引;或,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按照先時域再頻域的順序進行索引;或,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在每個資源塊中按照先頻域再時域的順序進行索引,再按照所述資源塊之間的昇冪或降冪索引;或,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在每個資源塊中按照先時域再頻域的順序進行索引,再按照所述資源塊之間的昇冪或降冪索引。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資源集合的集合劃分方式是預定義的或預配置的。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存在至少一個第一類資源集合是用於傳輸所述UCI的集合;每個所述第一類資源集合用於傳輸1個UCI調製符號;
每個所述UCI調製符號經展頻後映射到所述第一類資源集合內的所有資源單元上傳輸。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上行傳輸裝置,所述上行傳輸裝置包括至少一個單元,該至少一個單元用於實現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所提供的上行傳輸方法。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該上行傳輸裝置,包括:
確定單元,用於確定至少兩個資源集合,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每個資源集合內的資源單元中存在至少兩個資源單元的頻域位置不同;
接收單元,用於接收接入網設備發送的配置訊號;
所述確定單元,用於根據所述配置訊號在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確定第一類資源集合,所述第一類資源集合用於傳輸上行控制通道中的上行控制訊息;
發送單元,用於發送所述上行控制通道。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確定單元,還用於根據所述配置訊號在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確定第二類資源集合,所述第二類資源集合用於傳輸所述上行控制通道中的上行參考訊號。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上行參考訊號所採用的參考訊號序列長度Q,相等於與所述上行參考訊號對應的一個所述第二類資源集合中的資源單元數量;或,
所述上行參考訊號所採用的參考訊號序列長度Q,相等於與所述上行參考訊號對應的一個所述第二類資源集合在單個資源塊內的資源單元數量。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包含的資源單元數量相同。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內的資源單元在時域上屬於一個時域單元。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內的資源單元在頻域上屬於一個資源塊。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內的資源單元在頻域上屬於多個資源塊,所述上行控制通道通過所述多個資源塊進行傳輸。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內的屬於一個時域單元的資源單元在頻域上等間隔分佈。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按照先頻域再時域的順序進行索引;或,
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按照先時域再頻域的順序進行索引;或,
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在每個資源塊中按照先頻域再時域的順序進行索引,再按照所述資源塊之間的昇冪或降冪索引;或,
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在每個資源塊中按照先時域再頻域的順序進行索引,再按照所述資源塊之間的昇冪或降冪索引。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資源集合的集合劃分方式是預定義的或預配置的。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存在至少一個第一類資源集合是用於傳輸所述UCI的集合;每個所述第一類資源集合用於傳輸1個UCI調製符號;
每個所述UCI調製符號經展頻後映射到所述第一類資源集合內的所有資源單元上傳輸。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上行傳輸裝置,所述資料傳輸裝置包括至少一個單元,該至少一個單元用於實現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所提供的上行傳輸方法。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該上行傳輸裝置,包括:
確定單元,用於確定至少兩個資源集合,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每個資源集合內的資源單元中存在至少兩個資源單元的頻域位置不同;
發送單元,用於向終端發送配置訊號,所述配置訊號用於在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配置第一類資源集合,所述第一類資源集合用於傳輸上行控制通道中的上行參考訊號;
接收單元,用於接收所述上行控制通道。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配置訊息還用於在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配置第二類資源集合,所述第二類資源集合用於傳輸所述上行控制通道中的上行參考訊號。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上行參考訊號所採用的參考訊號序列長度Q,相等於與所述上行參考訊號對應的一個所述第二類資源集合中的資源單元數量;或,
所述上行參考訊號所採用的參考訊號序列長度Q,相等於與所述上行參考訊號對應的一個所述第二類資源集合在單個資源塊內的資源單元數量。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包含的資源單元數量相同。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內的資源單元在時域上屬於一個時域單元。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內的資源單元在頻域上屬於一個資源塊。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內的資源單元在頻域上屬於多個資源塊,所述上行控制通道通過所述多個資源塊進行傳輸。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內的屬於一個時域單元的資源單元在頻域上等間隔分佈。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按照先頻域再時域的順序進行索引;或,
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按照先時域再頻域的順序進行索引;或,
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在每個資源塊中按照先頻域再時域的順序進行索引,再按照所述資源塊之間的昇冪或降冪索引;或,
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在每個資源塊中按照先時域再頻域的順序進行索引,再按照所述資源塊之間的昇冪或降冪索引。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資源集合的集合劃分方式是預定義的或預配置的。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存在至少一個第一類資源集合是用於傳輸所述UCI的集合;每個所述第一類資源集合用於傳輸1個UCI調製符號;
每個所述UCI調製符號經展頻後映射到所述第一類資源集合內的所有資源單元上傳輸。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種終端設備,所述發送端包括處理器、記憶體、發射器和接收器;所述處理器用於存儲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指示為由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處理器用於實現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所提供的上行傳輸方法。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該終端設備,包括:
處理器,用於確定至少兩個資源集合,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每個資源集合內的資源單元中存在至少兩個資源單元的頻域位置不同;
接收器,用於接收接入網設備發送的配置訊號;
所述處理器,還用於根據所述配置訊號在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確定第一類資源集合,所述第一類資源集合用於傳輸上行控制通道中的上行控制訊息;
發送器,用於發送所述上行控制通道。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處理器,還用於根據所述配置訊號在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確定第二類資源集合,所述第二類資源集合用於傳輸所述上行控制通道中的上行參考訊號。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上行參考訊號所採用的參考訊號序列長度Q,相等於與所述上行參考訊號對應的一個所述第二類資源集合中的資源單元數量;或,
所述上行參考訊號所採用的參考訊號序列長度Q,相等於與所述上行參考訊號對應的一個所述第二類資源集合在單個資源塊內的資源單元數量。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包含的資源單元數量相同。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內的資源單元在時域上屬於一個時域單元。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內的資源單元在頻域上屬於一個資源塊。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內的資源單元在頻域上屬於多個資源塊,所述上行控制通道通過所述多個資源塊進行傳輸。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內的屬於一個時域單元的資源單元在頻域上等間隔分佈。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按照先頻域再時域的順序進行索引;或,
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按照先時域再頻域的順序進行索引;或,
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在每個資源塊中按照先頻域再時域的順序進行索引,再按照所述資源塊之間的昇冪或降冪索引;或,
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在每個資源塊中按照先時域再頻域的順序進行索引,再按照所述資源塊之間的昇冪或降冪索引。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資源集合的集合劃分方式是預定義的或預配置的。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存在至少一個第一類資源集合是用於傳輸所述UCI的集合;每個所述第一類資源集合用於傳輸1個UCI調製符號;
每個所述UCI調製符號經展頻後映射到所述第一類資源集合內的所有資源單元上傳輸。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種接入網設備,所述接入網設備包括處理器、記憶體、發射器和接收器;所述處理器用於存儲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指示為由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處理器用於實現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所提供的上行傳輸方法。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該接入網設備,包括:
處理器,用於確定至少兩個資源集合,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每個資源集合內的資源單元中存在至少兩個資源單元的頻域位置不同;
發送器,用於向終端設備發送配置訊號,所述配置訊號用於在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配置第一類資源集合,所述第一類資源集合用於傳輸上行控制通道中的上行參考訊號;
接收器,用於接收所述上行控制通道。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配置訊息還用於在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配置第二類資源集合,所述第二類資源集合用於傳輸所述上行控制通道中的上行參考訊號。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上行參考訊號所採用的參考訊號序列長度Q,相等於與所述上行參考訊號對應的一個所述第二類資源集合中的資源單元數量;或,
所述上行參考訊號所採用的參考訊號序列長度Q,相等於與所述上行參考訊號對應的一個所述第二類資源集合在單個資源塊內的資源單元數量。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包含的資源單元數量相同。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內的資源單元在時域上屬於一個時域單元。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內的資源單元在頻域上屬於一個資源塊。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內的資源單元在頻域上屬於多個資源塊,所述上行控制通道通過所述多個資源塊進行傳輸。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內的屬於一個時域單元的資源單元在頻域上等間隔分佈。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按照先頻域再時域的順序進行索引;或,
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按照先時域再頻域的順序進行索引;或,
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在每個資源塊中按照先頻域再時域的順序進行索引,再按照所述資源塊之間的昇冪或降冪索引;或,
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在每個資源塊中按照先時域再頻域的順序進行索引,再按照所述資源塊之間的昇冪或降冪索引。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資源集合的集合劃分方式是預定義的或預配置的。
在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中,存在至少一個第一類資源集合是用於傳輸所述UCI的集合;每個所述第一類資源集合用於傳輸1個UCI調製符號;
每個所述UCI調製符號經展頻後映射到所述第一類資源集合內的所有資源單元上傳輸。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種電腦可讀媒介,所述電腦可讀媒介存儲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指令,所述指令用於實現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所提供的上行傳輸方法。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種電腦可讀媒介,所述電腦可讀媒介存儲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指令,所述指令用於實現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所提供的上行傳輸方法。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種上行傳輸系統,所述上行傳輸系統包括終端設備和接入網設備,所述終端設備包括如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任意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所提供的上行傳輸裝置,所述接入網設備包括如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中任意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所提供的上行傳輸裝置。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種上行傳輸系統,所述上行傳輸系統包括終端設備和接入網設備,所述終端設備是如上述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中任意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所提供的終端設備,所述接入網設備是如上述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中任意一種可選的實現方式所提供的接入網設備。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通過將用於傳輸短PUCCH的資源劃分為至少兩個資源集合,由接入網設備向終端設備配置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第一類資源集合和/或第二類資源集合,終端根據接入網設備的配置來發送上行控制通道,使得能夠動態調整短PUCCH中的RS開銷及結構,從而獲得更好的PUCCH解調性能。
為使本申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圖式對本申請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在本文提及的“模組”通常是指存儲在記憶體中的能夠實現某些功能的程式或指令;在本文中提及的“單元”通常是指按照邏輯劃分的功能性結構,該“單元”可以由純硬體實現,或者,軟硬體的結合實現。
在本文中提及的“多個”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和/或”,描述關聯物件的關聯關係,表示可以存在三種關係,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單獨存在A,同時存在A和B,單獨存在B這三種情況。字元“/”一般表示前後關聯物件是一種“或”的關係。
請參考圖1,其示出了本申請一個實施例提供的移動通訊系統的結構示意圖。該移動通訊系統可以是第五代移動通訊技術(5th-generation,5G)系統,又稱新型無線電(New Radio,NR)系統。該移動通訊系統包括:接入網設備120和終端140。
接入網設備120可以是基站。例如,基站可以是5G系統中採用集中分散式架構的基站(gNB)。當接入網設備120採用集中分散式架構時,通常包括集中單元(central unit,CU)和至少兩個分佈單元(distributed unit,DU)。集中單元中設置有分組資料彙聚協定(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層、無線鏈路層控制協議(Radio Link Control,RLC)層、媒體存取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層的協議棧;分佈單元中設置有物理(Physical,PHY)層協議棧,本申請實施例對接入網設備120的具體實現方式不加以限定。可選地,接入網設備還可以包括家庭基站(Home eNB,HeNB)、中繼(Relay)、微微基站Pico等。
接入網設備120和終端140通過無線空口建立無線連接。可選地,該無線空口是基於第五代移動通訊網路技術(5G)標準的無線空口,比如該無線空口是新型無線電(New Radio,NR);或者,該無線空口也可以是基於5G的更下一代移動通訊網路技術標準的無線空口。
終端140可以是指向使用者提供語音和/或資料連通性的設備。終端可以經無線接入網(Radio Access Network,RAN)與一個或多個核心網進行通訊,終端140可以是移動終端,如行動電話(或稱為“蜂窩”電話)和具有移動終端的電腦,例如,可以是可擕式、袖珍式、掌上型、電腦內置的或者車載的移動裝置。例如,訂戶單元(Subscriber Unit)、訂戶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動站(Mobile Station)、移動台(Mobile)、遠端站(Remote Station)、存取點(Access Point)、遠端終端機(Remote Terminal)、接入終端(Access Terminal)、使用者裝置(User Terminal)、使用者代理(User Agent)、使用者設備(User Device)、或使用者終端(User Equipment)。
需要說明的是,在圖1所示的移動通訊系統中,可以包括多個接入網設備120和/或多個終端140,圖1中以示出一個接入網設備120和一個終端140來舉例說明,但本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在5G NR裡面,出現了一些需要低延遲和快速回饋的新設計需求。例如,一個時槽可以被分成下行鏈路部分和上行鏈路部分,下行鏈路部分和上行鏈路部分之間通過保護間隔(Guard Period ,GP)隔開。其中,下行鏈路部分由一個或多個符號組成,在時槽開始時,由gNB通過該下行鏈路部分向UE發送下行資料及訊號;UE通過保護間隔完成從下行鏈路至上行鏈路的傳輸切換;然後,UE在上行鏈路部分進行上行控制通道及上行共用通道的傳輸。在上行鏈路部分,為了實現快速回饋(最終導致快速的周轉時間),可以要求UE針對當前時槽中的下行鏈路部分攜帶的PDSCH回饋ACK/NACK(以及其它可能的UCI),此時,NR中引入了新的PUCCH,其在時槽的結尾被發送。由於該新的PUCCH可以僅佔用時槽中的最後一個或幾個符號,因此其可被稱為具有短持續時間的PUCCH,或者,短格式的PUCCH,或者短PUCCH。其中,上行控制通道可能具有其他任意可能的名稱,本申請實施例不限定上行控制通道的可能名稱及縮寫。
短PUCCH主要用於回饋ACK/NACK,並且有效載荷可以是1-2位比特或更多,期望的標準設計可以從低有效載荷(1-2位)到高有效載荷(>2位)的良好可擴展性;還期望具有2個符號(或可能>2個符號)的短PUCCH的設計可以從具有1個符號的短PUCCH的設計擴展。需要考慮的方面可以包括頻率分集,功率提升,良好的PUCCH容量,RS開銷等。
為了實現這些要求和期望,用於短PUCCH的資源單元(Resource Element,RE)可以被劃分為若干個資源集合,每個資源集合中的RE在頻率上均勻分佈,每個資源集合中的RE與其它資源集合中的RE交織。每個資源集合可以用於發送上行參考訊號(Reference Signal,RS)或UCI。
用於短PUCCH的RE通常屬於至少一個實體資源塊(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的至少一個時槽單元中。比如:1個PRB的1個時槽符號中的12個RE、1個PRB的2個時槽符號中的24個RE、2個PRB的1個時槽符號中的24個RE、2個PRB的2個時槽符號中的48個RE等等。將用於短PUCCH的時頻資源可以劃分為至少兩個資源集合。
圖2給出了一種示例,用於短PUCCH的時頻資源包括1個PRB中的1個時槽符號中的12個RE,該12個RE被劃分為3個資源集合,每個資源集合中的RE在頻率上均勻分佈,來自每個資源集合的RE與來自其他資源集合的RE交織。其中,資源集合1中的RE可以用於攜帶RS,資源集合2和資源集合3中的RE可以用於攜帶UCI。由於希望RS在頻率中均勻分佈以用於良好的通道估計性能,因此來自各個資源集合的RE被交織在一起。
參考圖3,其示出了一個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上行傳輸方法的方法流程圖。本實施例以該上行傳輸方法應用於圖1所示的移動通訊系統中來舉例說明,終端設備可以是UE,接入網設備可以是gNB。本實施例可以應用於短PUCCH的發送場景,該方法包括:
步驟301,接入網設備確定至少兩個資源集合,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每個資源集合內的資源單元中存在至少兩個資源單元的頻域位置不同;
接入網設備根據預設的集合劃分方式,將用於短PUCCH的時頻資源劃分為至少兩個資源集合。每個資源集合用於傳輸RS或UCI。
在每個資源集合內的RE中,存在至少兩個RE的頻域位置不同。可選地,一個資源集合內的一部分RE的頻域位置相同,另一部分RE的頻域位置不同;或者,一個資源集合內的所有RE的頻域位置均不同。通過盡可能地將一個資源集合內的RE進行離散分佈,當該資源集合用於傳輸RS時,能夠獲得更好的通道估計增益。
步驟302,接入網設備向終端設備發送配置訊號,該配置訊號用於在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配置第一類資源集合和第二類資源集合,第一類資源集合用於傳輸上行控制通道中的上行參考訊號,第二類資源集合用於傳輸上行控制通道中的UCI。
對於某一個資源集合,使用該資源集合用於傳輸RS,還是用於傳輸UCI由接入網設備動態配置。比如:圖2中的資源集合1用於傳輸RS,資源集合2和資源集合3用於傳輸UCI;又比如,圖2中的資源集合1和2用於傳輸RS,資源集3用於傳輸UCI。
根據終端設備的實際上行發送場景,接入網設備為終端設備生成配置訊號。該配置訊號用於在用於短PUCCH的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配置第一類資源集合和第二類資源集合。其中,第一類資源集合用於傳輸短PUCCH中的RS,第二類資源集合用於傳輸短PUCCH中的UCI。第一類資源集合包括一個或多個資源集合,第二類資源集合包括一個或多個資源集合。在不需要發送RS的場景下,第二類資源集合可以為零個。
該配置訊號的具體配置方式可採用如下三種配置方式中的任意一種:
第一,該配置訊號用於顯式配置第一類資源集合,隱式指示第二類資源集合是除第一類資源集合之外的其它資源集合;比如,參考圖2,接入網設備在配置訊號中顯式指示資源集合1是第一類資源集合,則終端根據配置訊號確定資源集合1是第一類資源集合時,將資源集合2和資源集合3確定為第二類資源集合;
第二,該配置訊號用於顯式配置第二類資源集合,隱式指示第一類資源集合是除第二類資源集合之外的其它資源集合;比如,參考圖2,接入網設備在配置訊號中顯式指示資源集合2是第二類資源集合,則終端根據配置訊號確定資源集合2是第二類資源集合時,將除第二類資源集合之外的其它資源集合確定為第一類資源集合,也即將資源集合1和資源集合3確定為第一類資源集合;
第三,該配置訊號用於顯式配置第一類資源集合和第二類資源集合,比如,參考圖2,接入網設備在配置訊號中顯式指示資源集合2和3是第一類資源集合,資源集合1是第二類資源集合,則終端根據配置訊號確定資源集合2和3是第一類資源集合,資源集合1是第二類資源集合。
優選地,採用第二種配置訊號,也即該配置訊號用於顯式配置第二類資源集合,隱式指示第一類資源集合是除第二類資源集合之外的其它資源集合。
可選地,該配置訊號攜帶在高階訊號或下行控制訊號(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CI)中發送,比如,高階訊號可以是無線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重配置訊號。該配置訊號可以是半靜態配置的或動態通知的。
步驟303,終端設備確定至少兩個資源集合,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每個資源集合內的資源單元中存在至少兩個資源單元的頻域位置不同;
可選地,終端設備根據與接入網設備相同的集合劃分方式,將用於短PUCCH的時頻資源劃分為至少兩個資源集合。每個資源集合用於傳輸RS或UCI。
本步驟可以在步驟302之前或與步驟302同時或在步驟302之後執行,或者在步驟304之後執行,本實施例對此不加以限定。
步驟304,終端設備接收接入網設備發送的配置訊號;
步驟305,終端設備根據配置訊號在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確定第一類資源集合和第二類資源集合;
第一類資源集合用於傳輸上行控制通道中的上行控制訊息,第二類資源集合用於傳輸上行控制通道中的上行參考訊號。
步驟306,終端設備發送上行控制通道;
終端設備根據配置訊號,在第一類資源集合的資源單元上發送上行控制訊息,比如ACK/NACK;在第二類資源集合的資源單元上發送上行參考訊號,比如解調參考訊號(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
步驟307,接入網設備接收終端設備的上行控制通道。
接入網設備根據配置訊號,在第一類資源集合的資源單元上接收上行控制訊息,比如ACK/NACK;在第二類資源集合的資源單元上接收上行參考訊號,比如DM-RS。
綜上所述,本實施例提供的上行傳輸方法,通過將用於傳輸短PUCCH的資源劃分為至少兩個資源集合,由接入網設備向終端設備配置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第一類資源集合和第二類資源集合,終端根據接入網設備的配置來發送上行控制通道,使得能夠動態調整短PUCCH中的RS開銷及結構,從而獲得更好的PUCCH解調性能。
在基於圖3的可選實施例中,在一些不需要發送RS的場景中,至少兩個資源集合可以全部被配置為第一類資源集合,此時上述配置訊號僅用於在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配置第一類資源集合,步驟302可被替代實現成為步驟302a,步驟305可被替代實現成為步驟305a,如圖4所示。
在基於圖3的可選實施例中,將用於短PUCCH的時頻資源劃分為至少兩個資源集合的集合劃分方式,可以是由通訊協議預定義(Pre-determined)的,也可以是接入網設備向終端設備預配置(Pre-configured)的。
若集合劃分方式是預定義的,則在步驟301和步驟303中,接入網設備和終端各自根據預定義的集合劃分方式對用於短PUCCH的時頻資源進行劃分;若集合劃分方式是預配置的,則上述步驟303可被替代實現成為步驟303a至步驟303c,如圖5所示:
步驟303a,接入網設備向終端設備發送集合劃分參數;
該集合劃分參數包括:資源集合個數、每個時槽單元中的資源集合個數、每個PRB中的資源集合個數、每個資源集合中的RE個數中的至少一種;
步驟303b,終端設備接收接入網設備發送的集合劃分參數;
步驟303c,終端設備根據集合劃分參數將用於上行控制通道的時頻資源劃分為至少兩個資源集合。
其中,用於上行控制通道的時頻資源可以包括:至少一個資源塊上的至少一個時域單元,該至少一個時域單元是1個或2個時域符號。
其中,根據不同的實施例,集合劃分方式包括但不限於如下三種:
集合劃分方式1:資源塊為T個,時域單元為N個,至少兩個資源集合為P=N*A個;其中,每個時域單元的資源單元分為A個資源集合,P、N、A均為正整數。
示意性的,假設T=2,N=2,參考圖6,用於短PUCCH的時頻資源包括2個PRB中的2個時域符號中的48個RE。將每個時域符號中的12個RE劃分為2個資源集合,共得到P=N*A=2*2=4個資源集合。也即,第一個時域符號中的編號為1、3、5、7、9、11、13、15、17、19、21和23的共12個RE劃分為資源集合a,第一個時域符號中的編號為2、4、6、8、10、12、14、16、18、20、22和24的共12個RE劃分為資源集合b;第二個時域符號中的編號為1、3、5、7、9、11、13、15、17、19、21和23的共12個RE劃分為資源集合c,第二個時域符號中的編號為2、4、6、8、10、12、14、16、18、20、22和24的共12個RE劃分為資源集合d。
其中,第一個時域符號是指相鄰2個符號中位於左側的符號,第二個時域符號是指相鄰2個符號圖中右側的符號。RE的編號是指從上往下的順序編號。
集合劃分方式2:資源塊為T個,時域單元為N個,至少兩個資源集合為P=N*T*B個;其中,每個資源塊中的每個時域單元的資源單元分為B個資源集合,P、N、B均為正整數。
示意性的,假設T=2,N=2,參考圖7,用於短PUCCH的時頻資源包括2個PRB中的2個時域符號中的48個RE。將每個PRB的每個時域符號中的12個RE劃分為2個資源集合,共得到P=T*N*B=2*2*2=8個資源集合。也即,第一個PRB的第一個時域符號中的編號為1、3、5、7、9、11的共6個RE劃分為集合a,第一個PRB的第一個時域符號中的編號為13、15、17、19、21和23的共6個RE劃分為資源集合b;第一個PRB的第二個時域符號中的編號為1、3、5、7、9、11的共6個RE劃分為集合c,第一個PRB的第一個時域符號中的編號為13、15、17、19、21和23的共6個RE劃分為資源集合d;第二個PRB的第一個時域符號中的編號為1、3、5、7、9、11的共6個RE劃分為集合e,第二個PRB的第一個時域符號中的編號為13、15、17、19、21和23的共6個RE劃分為資源集合f;第二個PRB的第二個時域符號中的編號為1、3、5、7、9、11的共6個RE劃分為集合g,第二個PRB的第一個時域符號中的編號為13、15、17、19、21和23的共6個RE劃分為資源集合h。
集合劃分方式3:至少一個資源塊包括:目標資源塊和T-1個其它資源塊(共T個),時域單元為N個,至少兩個資源集合為P=N*C個;目標資源塊中的N個時域單元的資源單元分為C個資源集合,且其它資源塊中的集合劃分方式與目標資源塊相同。
示意性的,假設T=2,N=2,參考圖8,用於短PUCCH的時頻資源包括2個PRB中的2個時域符號中的48個RE。將第一個PRB的每個時域符號中的12個RE劃分為3個資源集合,將第二個PRB採用與第一個PRB相同的集合劃分方式,共得到P=T*N*C=2*3=6個資源集合。也即,第一個PRB的第一個時域符號中的編號為1、4、7、10共4個RE劃分為資源集合a;第一個PRB的第一個時域符號中的編號為2、5、8、11共4個RE劃分為資源集合b;第一個PRB的第一個時域符號中的編號為3、6、9、12共4個RE劃分為資源集合c;第一個PRB的第二個時域符號中的編號為1、4、7、10共4個RE劃分為資源集合d;第一個PRB的第二個時域符號中的編號為2、5、8、11共4個RE劃分為資源集合e;第一個PRB的第二個時域符號中的編號為3、6、9、12共4個RE劃分為資源集合f。
在上述三種集合劃分方式中,集合劃分參數包括:每個PRB中的資源集合數、每個時域符號中的資源集合數、每個PRB中每個時域符號中的資源集合數、集合劃分類型(上述三種劃分方式中的一種)、資源塊位置中的至少一種。
可選地,每個資源集合中的RE分佈滿足如下特徵中的至少一種:
1、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所包含的資源單元數量相同。比如,圖6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包括12個RE,圖7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包括6個RE,圖8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包括8個RE。
2、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內的資源單元在時域上屬於一個時域單元。比如,圖6中的資源集合a內的資源單元屬於第一個時域符號,圖6中的資源集合b內的資源單元屬於第一個時域符號,圖6中的資源集合c內的資源單元屬於第二個時域符號,圖6中的資源集合d內的資源單元屬於第二個時域符號。
3、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內的資源單元在頻域上屬於一個資源塊。比如,圖7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內的RE在頻域上屬於同一個PRB。
4、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內的資源單元在頻域上屬於多個資源塊,上行控制通道通過多個資源塊進行傳輸。本申請中的多個是指至少兩個。
比如,圖6和圖8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內的RE在頻域上屬於2個PRB。
5、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內的屬於一個時域單元的資源單元在頻域上等間隔分佈。
比如,圖6和圖7中每個資源集合內的屬於一個時域單元的資源單元在頻域上等間隔(間隔為1)分佈;圖8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內的屬於一個時域單元的資源單元在頻域上等間隔(間隔為2)分佈。
可選地,每個資源集合具有對應的集合索引。建立集合索引的方式,包括如下四種中的任意一種:
第一種,至少兩個資源集合按照先頻域再時域的順序進行索引;以圖7為例,其資源集合索引順序為{集合a,集合b,集合e,集合f,集合c,集合d,集合g,集合h}。
第二種,至少兩個資源集合按照先時域再頻域的順序進行索引;以圖7為例,其資源集合索引順序為{集合a,集合c,集合b,集合d,集合e,集合g,集合f,集合h}。
第三種,至少兩個資源集合在每個資源塊中按照先頻域再時域的順序進行索引,再按照資源塊之間的昇冪或降冪索引;比如,設圖7中向下的順序為PRB昇冪方向,其資源集合索引順序為{集合a,集合b,集合c,集合d,集合e,集合f,集合g,集合h}。
第四種,至少兩個資源集合在每個資源塊中按照先時域再頻域的順序進行索引,再按照資源塊之間的昇冪或降冪索引;比如,設圖7中向下的順序為PRB昇冪方向,其資源集合索引順序為{集合a,集合c,集合b,集合d,集合e,集合g,集合f,集合h}。
在上述各個方法實施例中,當gNB向UE發送配置訊號時,配置訊號中攜帶有:第一類資源集合的集合索引,或者,第一類資源集合和第二類資源集合的集合索引,或者,第二類資源集合的集合索引。
在上述各個方法實施例中,終端設備在上行控制通道中發送的上行參考訊號包括:解調參考訊號(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和探測參考訊號(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DM-RS是基站用來對上行物理通道(PUSCH和PUCCH)做相干解調而進行的通道估計之用的,因此,DM-RS與PUCCH一起發送。SRS被基站用於估計不同頻率的上行通道狀態。
當終端設備在第二類資源集合內的RE上發送上行參考訊號時,可以發送一個或多個上行參考訊號,每個上行參考訊號採用一個或多個第二類資源集合進行發送。上行參考訊號所採用的參考訊號序列長度Q可採用如下兩種形式中的任意一種:
第一,上行參考訊號所採用的參考訊號序列長度Q,相等于與上行參考訊號對應的一個(或單個)第二類資源集合中的RE數量;比如,以在圖6所示的資源集合a中發送RS時,參考訊號序列長度Q=資源集合a中的RE數=12。
第二,上行參考訊號所採用的參考訊號序列長度Q,相等于與上行參考訊號對應的一個(或單個)第二類資源集合在單個資源塊內的資源單元數量;比如,以在圖7所示的資源集合a中發送RS時,參考訊號序列長度Q=資源集合a中的RE數=6。
可選地,上述的參考訊號序列是Zadoff-Chu序列。同一個上行參考訊號通常在一個第二類資源集合內的RE進行傳輸,但在終端有多個上行參考訊號傳輸的場景下,不同的上行參考訊號可以複用同一個第二類資源集合內的RE進行傳輸。也即,不同的上行參考訊號所對應的第二類資源集合可以是同一個資源集合,也可以是不同的資源集合。
在上述各個方法實施例中,終端設備在上行控制通道中發送的UCI包括:用於回饋PDSCH的ACK/NACK、通道狀態訊息(Channel-Slate Information , CSI)、調度請求(Scheduling Request,SR)中的至少一種。
當終端設備在第一類資源集合內的RE上發送上行控制訊號時,終端設備將UCI進行調製,得到至少一個待發送的UCI調製符號,每個第一類資源集合用於傳輸1個UCI調製符號;終端設備將一個UCI調製符號通過展頻序列進行展頻後,在對應的第一類資源集合內的所有RE上進行傳輸。
可選地,展頻序列的長度相等於與該UCI調製符號對應的第一類資源集合內的RE數。比如,圖7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包括6個RE,當使用資源集合a傳輸一個UCI調製符號時,將該UCI調製符號使用長度為6的展頻序列進行展頻,再映射到資源集合a中的6個RE上進行傳輸。
綜上所述,由於gNB可以根據UE的通道情況和待發送資料量等因素,向UE動態配置用於傳輸UCI的第一類資源集合和用於傳輸RS的第二類資源集合,使得對於短PUCCH的資源劃分實現動態可配,從而取得較好的RS開銷,以及較優或最好的PUCCH解調性能。
以下為本申請實施例的裝置實施例,對於裝置實施例中未詳細闡述的部分,可以參考上述方法實施例中公開的技術細節。
請參考圖9,其示出了本申請一個實施例提供的上行資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該上行資料裝置可以通過軟體、硬體以及兩者的組合實現成為終端設備的全部或一部分。該上行資料裝置包括:確定單元901、接收單元902和發送單元903;
確定單元901用於執行上述步驟303、步驟303c、步驟305a以及其它明示或隱含的至少一個確定步驟的功能;
接收單元902用於執行上述步驟304、步驟303b以及其它明示或隱含的至少一個接收步驟的功能;
發送單元903用於執行上述步驟306以及其它明示或隱含的至少一個發送步驟的功能。
請參考圖10,其示出了本申請一個實施例提供的上行資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該上行資料裝置可以通過軟體、硬體以及兩者的組合實現成為接收端端的全部或一部分。該上行資料裝置包括:確定單元1001、發送單元1002和接收單元1003;
確定單元1001用於執行上述步驟301、步驟303c以及其它明示或隱含的至少一個確定步驟的功能;
發送單元1002用於執行上述步驟302、步驟302a、步驟303a以及其它明示或隱含的至少一個接收步驟的發送功能;
接收單元1003用於執行上述步驟307以及其它明示或隱含的至少一個接收步驟的功能。
請參考圖11,其示出了本申請一個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終端設備的結構示意圖,該接收端包括:處理器11、接收器12、發射器13、記憶體14和匯流排15。
處理器11包括一個或者一個以上處理核心,處理器11通過運行軟體程式以及模組,從而執行各種功能應用以及訊息處理。
接收器12和發射器13可以實現為一個通訊元件,該通訊元件可以是一塊通訊晶片,通訊晶片中可以包括接收模組、發射模組和調製解調模組等,用於對訊息進行調製和/或解調,並通過無線訊號接收或發送該訊息。
記憶體14通過匯流排15與處理器11相連。
記憶體14可用於存儲軟體程式以及模組。
記憶體14可存儲至少一個功能所述的應用程式模組16。應用程式模組16可以包括:確定模組161、發送模組162和接收模組163。
處理器11用於執行確定模組161以實現上述各個方法實施例中有關確定步驟的功能;處理器11用於執行發送模組162以實現上述各個方法實施例中有關發送步驟的功能;處理器12用於執行接收模組163以實現上述各個方法實施例中有關接收步驟的功能。
此外,記憶體14可以由任何類型的易失性或非揮發性存放裝置或者它們的組合實現,如靜態隨時存取記憶體(SRAM),電可擦除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EEPROM),可擦除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EPROM),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PROM),唯讀記憶體(ROM),磁記憶體,快閃記憶體,磁片或光碟。
請參考圖12,其示出了本申請一個示例性實施例提供的接入網設備的結構示意圖,該接入網設備包括:處理器21、接收器22、發射器23、記憶體24和匯流排25。
處理器21包括一個或者一個以上處理核心,處理器21通過運行軟體程式以及模組,從而執行各種功能應用以及訊息處理。
接收器22和發射器23可以實現為一個通訊元件,該通訊元件可以是一塊通訊晶片,通訊晶片中可以包括接收模組、發射模組和調製解調模組等,用於對訊息進行調製解調,並通過無線訊號接收或發送該訊息。
記憶體24通過匯流排25與處理器21相連。
記憶體24可用於存儲軟體程式以及模組。
記憶體24可存儲至少一個功能所述的應用程式模組26。應用程式模組26可以包括:確定模組261、發送模組262和接收模組263。
處理器21用於執行接收模組263以實現上述各個方法實施例中有關接收步驟的功能;處理器21用於執行確定模組261以實現上述各個方法實施例中有關確定步驟的功能;處理器21用於執行發送模組262以實現上述各個方法實施例中有關發送步驟的功能;
此外,記憶體24可以由任何類型的易失性或非揮發性存放裝置或者它們的組合實現,如靜態隨時存取記憶體(SRAM),電可擦除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EEPROM),可擦除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EPROM),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PROM),唯讀記憶體(ROM),磁記憶體,快閃記憶體,磁片或光碟。
本申請實施例還提供一種上行資料系統,該上行資料系統可以包含終端設備和接入網設備。
其中,終端設備可以包含上述圖9所提供的上行資料裝置,接入網設備可以是包含上述圖10所提供的上行資料裝置。
或者,終端設備可以是上述圖11所提供的接入網設備,接入網設備可以是上述圖12所提供的終端設備。
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該可以意識到,在上述一個或多個示例中,本申請實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體、軟體、固件或它們的任意組合來實現。當使用軟體實現時,可以將這些功能存儲在電腦可讀媒介中或者作為電腦可讀媒介上的一個或多個指令或代碼進行傳輸。電腦可讀媒介包括電腦儲存媒介和通訊媒介,其中通訊媒介包括便於從一個地方向另一個地方傳送電腦程式的任何媒介。儲存媒介可以是通用或專用電腦能夠存取的任何可用媒介。
以上所述僅為本申請的較佳實施例,並不用以限制本申請,凡在本申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申請的保護範圍之內。
120‧‧‧接入網設備140‧‧‧終端301、302、302a、303、303a、303b、303c、304、305、305a、306、307‧‧‧步驟901‧‧‧確定單元902‧‧‧接收單元903‧‧‧發送單元1001‧‧‧確定單元1002‧‧‧發送單元1003‧‧‧接收單元11‧‧‧處理器12‧‧‧接收器13‧‧‧發射器14‧‧‧記憶體15‧‧‧匯流排16‧‧‧應用程式模組161‧‧‧確定模組162‧‧‧發送模組163‧‧‧接收模組21‧‧‧處理器22‧‧‧接收器23‧‧‧發射器24‧‧‧記憶體25‧‧‧匯流排26‧‧‧應用程式模組261‧‧‧確定模組262‧‧‧發送模組263‧‧‧接收模組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圖式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圖式僅僅是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圖式獲得其他的圖式。 圖1是本申請一個示意性實施例提供的移動通訊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申請一個示意性實施例提供的用於短PUCCH的資源的集合劃分示意圖; 圖3是本申請一個示意性實施例提供的上行傳輸方法的方法流程圖; 圖4是本申請另一個示意性實施例提供的上行傳輸方法的方法流程圖; 圖5是本申請另一個示意性實施例提供的上行傳輸方法的方法流程圖; 圖6是本申請一個示意性實施例提供的用於短PUCCH的資源的集合劃分示意圖; 圖7是本申請另一個示意性實施例提供的用於短PUCCH的資源的集合劃分示意圖; 圖8是本申請另一個示意性實施例提供的用於短PUCCH的資源的集合劃分示意圖; 圖9是本申請另一個示意性實施例提供的上行傳輸裝置的結構方框圖; 圖10是本申請另一個示意性實施例提供的上行傳輸裝置的結構方框圖; 圖11是本申請另一個示意性實施例提供的終端設備的結構方框圖; 圖12是本申請另一個示意性實施例提供的接入網設備的結構方框圖。
301、302、303、304、305、306、307‧‧‧步驟
Claims (8)
- 一種上行傳輸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終端設備確定至少兩個資源集合,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每個資源集合內的資源單元中存在至少兩個資源單元的頻域位置不同,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內的資源單元在時域上屬於一個時域單元,且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包含的資源單元數量相同;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接入網設備發送的配置訊號;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配置訊號在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確定第一類資源集合,所述第一類資源集合用於傳輸上行控制通道中的上行控制訊息;以及所述終端設備發送所述上行控制通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終端設備根據所述配置訊號在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確定第二類資源集合,所述第二類資源集合用於傳輸所述上行控制通道中的上行參考訊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行參考訊號所採用的參考訊號序列長度Q,相等於與所述上行參考訊號對應的一個所述第二類資源集合中的資源單元數量;或,所述上行參考訊號所採用的參考訊號序列長度Q,相等於與所述上行參考訊號對應的一個所述第二類資源集合在單個資源塊內的資源單元數量。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內的資源單元在頻域上屬於一個資源塊;或,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內的資源單元在頻域上屬於多個資源塊,所述上行控制通道通過所述多個資源塊進行傳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中的每個資源集合內的屬於一個時域單元的資源單元在頻域上等間隔分佈。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按照先頻域再時域的順序進行索引;或,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按照先時域再頻域的順序進行索引;或,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在每個資源塊中按照先頻域再時域的順序進行索引,再按照所述資源塊之間的昇冪或降冪索引;或,所述至少兩個資源集合在每個資源塊中按照先時域再頻域的順序進行索引,再按照所述資源塊之間的昇冪或降冪索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存在至少一個第一類資源集合是用於傳輸上行控制訊息UCI的集合;每個所述第一類資源集合用於傳輸1個UCI調製符號;以及每個所述UCI調製符號經展頻後映射到所述第一類資源集合內的所有資源單元上傳輸。
- 一種終端設備,其中,包括處理器、記憶體和收發器,所述處理器、所述記憶體和所述收發器之間通過內部連接通路互相通訊,傳遞控制和/或資料訊號,使得所述終端設備執行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WOPCT/CN2017/077143 | 2017-03-17 | ||
PCT/CN2017/077143 WO2018165987A1 (zh) | 2017-03-17 | 2017-03-17 | 上行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及系统 |
CNPCT/CN2017/077143 | 2017-03-1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836393A TW201836393A (zh) | 2018-10-01 |
TWI797105B true TWI797105B (zh) | 2023-04-01 |
Family
ID=63521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105083A TWI797105B (zh) | 2017-03-17 | 2018-02-12 | 上行傳輸方法、裝置、終端設備、接入網設備及系統 |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902836B2 (zh) |
EP (2) | EP3962211A1 (zh) |
JP (1) | JP7027440B2 (zh) |
KR (2) | KR20190127724A (zh) |
CN (2) | CN111050407B (zh) |
AU (1) | AU2017403798B2 (zh) |
BR (1) | BR112019019118A2 (zh) |
CA (1) | CA3056266C (zh) |
IL (1) | IL269359B2 (zh) |
MX (1) | MX2019010849A (zh) |
PH (1) | PH12019502067A1 (zh) |
RU (1) | RU2728281C1 (zh) |
SG (1) | SG11201908421PA (zh) |
TW (1) | TWI797105B (zh) |
WO (1) | WO2018165987A1 (zh) |
ZA (1) | ZA20190607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779211B2 (en) * | 2016-03-28 | 2020-09-1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quiring system information |
CN108282293B (zh) * | 2017-01-06 | 2021-12-0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
CN109152078B (zh) * | 2017-06-16 | 2022-01-04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上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
EP3592082B1 (en) * | 2018-05-10 | 2021-11-0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pucch resour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15835398A (zh) * | 2019-04-11 | 2023-03-21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CN112237044B (zh) * | 2020-09-18 | 2023-10-10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资源映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900027A1 (en) * | 2012-09-24 | 2015-07-29 | ZTE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control signal and controlling signal detect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509344B2 (en) | 2007-08-08 | 2013-08-13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Radio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
WO2010123304A2 (en) | 2009-04-24 | 2010-10-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ultiplexing large payloads of control information from user equipments |
EP2418900B1 (en) | 2009-04-27 | 2017-01-1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for receiving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base station and relay device |
RU2551899C2 (ru) * | 2010-08-20 | 2015-06-10 |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 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индентификации ресурсов формата 3 pucch |
CN102412880B (zh) | 2011-11-03 | 2014-02-05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多天线端口场景下的资源获取方法、配置方法及其设备 |
WO2013070137A1 (en) | 2011-11-10 | 2013-05-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Network node,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thereof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on a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
CN103427940B (zh) | 2012-05-20 | 2017-09-15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CA2889948C (en) * | 2012-11-01 | 2019-12-31 | Kunpeng Liu | Control channel detect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
CN104125040A (zh) | 2013-04-28 | 2014-10-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 |
EP2999282B1 (en) | 2013-06-17 | 2017-10-1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
WO2016093600A1 (ko) * | 2014-12-08 | 2016-06-1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US10045334B2 (en) | 2015-02-13 | 2018-08-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ference signal design for coverage enhancements |
JP6561130B2 (ja) | 2015-03-04 | 2019-08-14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 ハイブリッド自動再送要求−肯定応答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
US10637701B2 (en) * | 2015-06-04 | 2020-04-28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
EP3329634B1 (en) * | 2015-07-30 | 2021-01-20 | Apple Inc. | Ofdma-based multiplexing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
US9854569B2 (en) * | 2015-12-07 | 2017-12-26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Uplink control channel configuration for unlicensed carriers |
KR101927368B1 (ko) * | 2016-02-02 | 2018-12-1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상향링크 제어 채널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사용자 장치 |
CN107027181B (zh) * | 2016-02-02 | 2020-02-0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05722229B (zh) * | 2016-02-05 | 2019-08-27 |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 信道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
US10333674B2 (en) * | 2016-02-26 | 2019-06-2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8834432B (zh) * | 2016-04-15 | 2021-02-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上行数据发送接收方法、用户设备和接入网设备 |
WO2018030416A1 (ja) * | 2016-08-10 | 2018-02-15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CN110073627B (zh) * | 2016-11-03 | 2022-06-03 |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系统中的uci传输 |
KR102104901B1 (ko) | 2016-11-04 | 2020-04-2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과 기지국 간 물리 상향링크 제어 채널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
DK3566371T3 (da) * | 2017-01-05 | 2021-11-15 | Sharp Kk | Udformning af kort fysisk uplink-kontrolkanal (pucch) til 5. generations (5g) ny radio (nr) |
US10455560B2 (en) * | 2017-01-05 | 2019-10-22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Short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design for 5th generation (5G) new radio (NR) |
CA3052126A1 (en) * | 2017-02-02 | 2018-08-09 | Ntt Docomo, Inc. |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
AU2018215307B2 (en) * | 2017-02-02 | 2022-06-09 | Ntt Docomo, Inc. |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
AU2018216827B9 (en) | 2017-02-02 | 2022-07-14 |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 Short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design for 5th generation (5G) new radio (NR) |
US11716729B2 (en) * | 2017-02-06 | 2023-08-01 | Apple Inc. | Resource mapping and multiplexing of uplink control channel and uplink data channel |
-
2017
- 2017-03-17 SG SG11201908421P patent/SG11201908421PA/en unknown
- 2017-03-17 AU AU2017403798A patent/AU2017403798B2/en active Active
- 2017-03-17 RU RU2019131840A patent/RU2728281C1/ru active
- 2017-03-17 EP EP21195728.7A patent/EP3962211A1/en active Pending
- 2017-03-17 CN CN201911303690.7A patent/CN111050407B/zh active Active
- 2017-03-17 US US16/493,287 patent/US11902836B2/en active Active
- 2017-03-17 KR KR1020197026872A patent/KR20190127724A/ko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03-17 EP EP17901279.4A patent/EP3595376B1/en active Active
- 2017-03-17 CA CA3056266A patent/CA3056266C/en active Active
- 2017-03-17 KR KR1020217031593A patent/KR20210122323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7-03-17 MX MX2019010849A patent/MX2019010849A/es unknown
- 2017-03-17 JP JP2019549524A patent/JP7027440B2/ja active Active
- 2017-03-17 CN CN201780088392.3A patent/CN110463301A/zh active Pending
- 2017-03-17 BR BR112019019118A patent/BR112019019118A2/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7-03-17 WO PCT/CN2017/077143 patent/WO2018165987A1/zh unknown
-
2018
- 2018-02-12 TW TW107105083A patent/TWI797105B/zh active
-
2019
- 2019-09-12 PH PH12019502067A patent/PH12019502067A1/en unknown
- 2019-09-13 ZA ZA2019/06073A patent/ZA201906073B/en unknown
- 2019-09-15 IL IL269359A patent/IL269359B2/en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900027A1 (en) * | 2012-09-24 | 2015-07-29 | ZTE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control signal and controlling signal detection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網路文獻 Intel Corpor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NR uplink control channel", 3GPP TSG RAN WG1 NR Ad-Hoc Meeting R1-1700369, 10 January 2017, https://www.3gpp.org/ftp/tsg_ran/wg1_rl1/TSGR1_AH/NR_AH_1701/Docs/ |
網路文獻 LG Electronics, "Design of one-symbol NR-PUCCH format", 3GPP TSG RAN WG1 NR-AdHoc Meeting R1-1700503, 10 January 2017, https://www.3gpp.org/ftp/tsg_ran/wg1_rl1/TSGR1_AH/NR_AH_1701/Docs/;網路文獻 Intel Corpor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NR uplink control channel", 3GPP TSG RAN WG1 NR Ad-Hoc Meeting R1-1700369, 10 January 2017, https://www.3gpp.org/ftp/tsg_ran/wg1_rl1/TSGR1_AH/NR_AH_1701/Docs/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RU2728281C1 (ru) | 2020-07-29 |
IL269359A (en) | 2022-12-01 |
SG11201908421PA (en) | 2019-10-30 |
AU2017403798A1 (en) | 2019-10-03 |
IL269359B2 (en) | 2023-04-01 |
EP3595376B1 (en) | 2021-10-06 |
JP7027440B2 (ja) | 2022-03-01 |
TW201836393A (zh) | 2018-10-01 |
KR20190127724A (ko) | 2019-11-13 |
EP3595376A4 (en) | 2020-03-04 |
MX2019010849A (es) | 2019-10-30 |
EP3962211A1 (en) | 2022-03-02 |
US11902836B2 (en) | 2024-02-13 |
CA3056266A1 (en) | 2018-09-20 |
EP3595376A1 (en) | 2020-01-15 |
AU2017403798B2 (en) | 2022-06-02 |
CN111050407B (zh) | 2021-04-02 |
CA3056266C (en) | 2022-10-04 |
JP2020515142A (ja) | 2020-05-21 |
CN111050407A (zh) | 2020-04-21 |
WO2018165987A1 (zh) | 2018-09-20 |
ZA201906073B (en) | 2021-04-28 |
CN110463301A (zh) | 2019-11-15 |
PH12019502067A1 (en) | 2020-09-28 |
BR112019019118A2 (pt) | 2020-04-14 |
US20200008103A1 (en) | 2020-01-02 |
KR20210122323A (ko) | 2021-10-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064471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carrier aggregation system | |
TWI797105B (zh) | 上行傳輸方法、裝置、終端設備、接入網設備及系統 | |
US9674749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dedicated core network | |
JP2022516193A (ja) | 超高信頼性低遅延通信のための繰り返し | |
JP2024081662A (ja) | 複数のtrpを介したpdsch送信のためのジョイントharqフィードバック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JP2023523178A (ja) | 複数のtrpへのサイマルpusch送信 | |
CN108632006A (zh) |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
JP2022552296A (ja) | 複数のpdsch送信機会における開始シンボルをシグナリング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
WO2018000929A1 (zh) | 一种子帧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 |
EP2939491A1 (en) | Method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 |
JP2023512770A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多重送受信ポイントからの下りリンクチャネル送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 |
WO2020216314A1 (zh)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
WO2021017765A1 (zh)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
JP2023526735A (ja) | Tci状態のアクティブ化及びコードポイントからtci状態へのマッピング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
EP3520305A1 (en) | Aperiodi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and csi-reference signal (rs) resource pooling | |
CN105684476A (zh) | 用户终端以及终端间通信方法 | |
WO2014094294A1 (en)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cqi) for physical resource blocks having reduced overhead | |
JP7284303B2 (ja) | アップリンク伝送方法、装置、端末装置、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