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34687A - 一种基于光斑位移变化的锚碇结构位移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光斑位移变化的锚碇结构位移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34687A
CN108534687A CN201810426831.3A CN201810426831A CN108534687A CN 108534687 A CN108534687 A CN 108534687A CN 201810426831 A CN201810426831 A CN 201810426831A CN 108534687 A CN108534687 A CN 1085346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t
anchoring
displacement
bar
err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2683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34687B (zh
Inventor
蓝章礼
张洪
鲍芳芳
周建庭
王庆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Traffic Engineering Quality Inspection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42683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346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34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346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346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346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基于光斑位移变化的锚碇结构位移监测装置,包括平行设置在锚室内的锚固检测杆及误差检测杆,锚固检测杆一端连接在锚固面上,锚固检测杆能够随着锚固面的形变沿锚固检测杆自身轴线方向移动,锚固检测杆另一端可滑动的安装在激光发射装置的滑槽内,误差检测杆靠近锚固面的一端通过一固定杆与锚室侧壁相连接,另一端与激光发射装置的一端铰接,激光发射装置的另一端朝向一个光斑检测靶,光斑检测靶与光斑位移监测装置相连接,光斑位移监测装置还与位移监测计算机相连接,位移监测计算机用于计算锚碇结构位移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能够在长时间内精确监测锚室内锚固面的形变,且不受锚室深度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光斑位移变化的锚碇结构位移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斑位移变化的锚碇结构位移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悬索桥是最常用的特大型、大型桥梁桥型之一,这些大型桥梁都处于各个交通要道,投资巨大,投资和维护费用为各种桥型之冠。运营过程中,车流量很大,负荷繁重,对国民经济建设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这些桥梁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稳定都将造成严重的后果。由于悬索桥锚碇承受着来自主缆的水平力和竖向反力,是主要承载结构之一。一旦锚碇结构发生破坏,会造成桥毁人亡的特大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悬索桥锚固区进行安全监测十分必要,需要针对悬索桥锚固区,开展监测与技术状况评价、预警技术与装置研发。
悬索桥锚固区的受力与变形采集对评判桥梁的技术状况至关重要。对结构应力进行监测,需要布设许多应变片或光纤、智能传感器,成本很高;而对结构位移进行监测,只需在锚固区中布设少数控制点就可以反演锚碇结构的受力与损伤情况。根据有限元模拟和实际观测,锚室内变形区域为锚固区,其它部位基本不变形,因此通过锚固区的变形和蠕动监测,可探知桥梁的变化情况。现有专利中,利用激光进行锚碇结构位移监测的方法(201210399733.8)存在随着时间的延长激光器会发生扭转,导致光斑形状和位置产生改变,对监测结果造成较大误差的问题,利用压力差进行锚锭结构位移监测的方法(201210394633.6)不适用于较深的锚室,当压力差量程增大时,监测精度会随之降低。
因此,如何提供能够在长时间内精确监测锚室内锚固面的形变,且不受锚室深度的影响的技术方案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申请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能够在长时间内精确监测锚室内锚固面的形变,且不受锚室深度的影响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光斑位移变化的锚碇结构位移监测装置,包括平行设置在锚室内的锚固检测杆及误差检测杆,锚固检测杆及误差检测杆是材质、长度、形状均相同的刚性检测杆,锚固检测杆一端连接在锚固面上,锚固检测杆能够随着锚固面的形变沿锚固检测杆自身轴线方向移动,锚固检测杆另一端可滑动的安装在激光发射装置的滑槽内,误差检测杆靠近锚固面的一端通过一固定杆与锚室侧壁相连接,另一端与激光发射装置的一端铰接,激光发射装置的另一端朝向一个光斑检测靶,光斑检测靶与光斑位移监测装置相连接,光斑位移监测装置还与位移监测计算机相连接,位移监测计算机用于基于光斑位移监测装置检测到的光斑位移量计算锚碇结构位移量。
优选地,锚固检测杆与误差检测杆的距离L1小于锚固检测杆与光斑检测靶的距离L2。
优选地,锚室侧壁上设置有一限位吊杆,限位吊杆上设置有两环状结构,锚固检测杆及误差检测杆分别可滑动的穿过两环状结构并保持平行。
优选地,光斑检测靶通过一连接杆与误差检测杆远离锚固面的一端固定连接,使光斑检测靶与误差检测杆的相对位置不变。
一种基于光斑位移量变化的锚碇结构位移监测方法,本方法使用的基于光斑位移量变化的锚碇结构位移监测装置进行锚碇结构位移监测,包括平行设置在锚室内的锚固检测杆及误差检测杆,锚固检测杆及误差检测杆是材质、长度、形状均相同的刚性检测杆,锚固检测杆一端连接在锚固面上,锚固检测杆能够随着锚固面的形变沿锚固检测杆自身轴线方向移动,锚固检测杆另一端可滑动的安装在激光发射装置的滑槽内,误差检测杆靠近锚固面的一端通过一固定杆与锚室侧壁相连接,另一端与激光发射装置的一端铰接,激光发射装置的另一端朝向一个光斑检测靶,光斑检测靶与光斑位移监测装置相连接,锚固面未形变时,光斑位移监测装置还与位移监测计算机相连接,位移监测计算机用于基于光斑位移监测装置检测到的光斑位移量计算锚碇结构位移量,激光发射装置射在光斑检测靶上的光斑的位置为k,锚固检测杆与误差检测杆的距离为L1,锚固检测杆与光斑检测靶的距离为L2,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锚固面未形变时,激光发射装置射在光斑检测靶上的光斑的位置k设为光斑初始位置;
位移监测计算机从光斑位移监测装置获取当前光斑位移值S’;
位移监测计算机基于公式S=S’L1/(L1+L2)计算锚碇结构位移量S。
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基于光斑位移变化的锚碇结构位移监测装置,包括平行设置在锚室内的锚固检测杆及误差检测杆,锚固检测杆一端连接在锚固面上,锚固检测杆能够随着锚固面的形变沿锚固检测杆自身轴线方向移动,锚固检测杆另一端可滑动的安装在激光发射装置的滑槽内,误差检测杆靠近锚固面的一端通过一固定杆与锚室侧壁相连接,另一端与激光发射装置的一端铰接,激光发射装置的另一端朝向一个光斑检测靶,光斑检测靶与光斑位移监测装置相连接,光斑位移监测装置还与位移监测计算机相连接,位移监测计算机用于基于光斑位移监测装置检测到的光斑位移量计算锚碇结构位移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能够在长时间内精确监测锚室内锚固面的形变,且不受锚室深度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使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电容变化的锚碇结构位移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锚室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锚室1、锚固检测杆2、误差检测杆3、锚固面4、固定杆5、激光发射器6、光斑检测靶7、光斑位移监测装置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光斑位移变化的锚碇结构位移监测装置,包括平行设置在锚室内的锚固检测杆及误差检测杆,锚固检测杆及误差检测杆是材质、长度、形状均相同的刚性检测杆,锚固检测杆一端连接在锚固面上,锚固检测杆能够随着锚固面的形变沿锚固检测杆自身轴线方向移动,锚固检测杆另一端可滑动的安装在激光发射装置的滑槽内,误差检测杆靠近锚固面的一端通过一固定杆与锚室侧壁相连接,另一端与激光发射装置的一端铰接,激光发射装置的另一端朝向一个光斑检测靶,光斑检测靶与光斑位移监测装置相连接,光斑位移监测装置还与位移监测计算机相连接,位移监测计算机用于基于光斑位移监测装置检测到的光斑位移量计算锚碇结构位移量。
如图2所示圆柱空腔为锚固安装的锚室,悬索桥的拉索在锚室内展开成多股,然后分散在锚室底部进行固定,固定的面即为锚固区或锚固面,其在强大的拉力下存在缓慢的蠕动和变形。
本申请中使用的基于光斑位移量变化的锚碇结构位移监测装置进行锚碇结构位移监测的方法包括:
从光斑位移监测装置获取当前光斑位移值S’;
基于公式S=S’L1/(L1+L2)计算锚碇结构位移量S。
设误差检测杆与锚固检测杆的竖直距离为L1,锚固检测杆与光斑检测靶的竖直距离为L2,当误差检测杆与锚因检测杆相对位移为S时,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激光光斑在光斑检测靶上的位移S’=S(L1+L2)/L1,通过检测S’的位移大小,即可测得误差检测杆与锚因检测杆的相对位移大小,而此相对位移的大小即为锚固面的位移。测量激光光斑位移的方法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能够在长时间内精确监测锚室内锚固面的形变,且不受锚室深度的影响。
具体实施时,锚固检测杆与误差检测杆的距离L1小于锚固检测杆与光斑检测靶的距离L2。
L1小于L2,则当锚固面发生位移时,光斑的移动距离会大于锚固面的位移距离,通过检测光斑的位移距离来计算锚固面位移距离时,精度会得到提升。
具体实施时,锚室侧壁上设置有一限位吊杆,限位吊杆上设置有两环状结构,锚固检测杆及误差检测杆分别可滑动的穿过两环状结构并保持平行。
本申请采用限位吊杆保证锚固检测杆及误差检测杆平行,为了使锚固检测杆及误差检测杆在环状结构内滑动不受阻,还可在环状结构内安装滑动轴承从而降低摩擦力。
具体实施时,光斑检测靶通过一连接杆与误差检测杆远离锚固面的一端固定连接,使光斑检测靶与误差检测杆的相对位置不变。
本申请公开的基于电容变化的锚碇结构位移监测装置包括两根同材质、长度、形状一样的刚性检测杆,一根为锚固检测杆、一根为误差检测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为:当锚固区在索股拉力下蠕动变形时,锚固检测杆随之运动,发生沿锚室纵向方向的位移,通过对锚固检测杆远端的位移检测可测得锚固区的位移情况。但是,锚固检测杆本身存在热胀冷缩现象,锚固检测杆远端的位移包括了锚固区的位移和自身的热胀冷缩量,因此,必须去除其热胀冷缩带来的测量误差。误差检测杆本身不直接与锚固区连接,而是与锚室侧面连接,根据有限元模拟,锚室侧面不会发生位移变化,因此,误差检测杆的长度变化仅由其自身的热胀冷缩引起。利用锚固检测杆和误差检测杆一样的特点,用锚固检测杆得到的结果减去误差检测杆的结果,即为锚固区位移的结果。为了保证激光发射装置不会因为锚固检测杆与误差检测杆的热胀冷缩而发生位移,导致光斑检测靶上的光斑移动,因此,需要将光斑检测靶与误差检测杆远离锚固面的一端固定连接,使光斑检测靶与误差检测杆的相对位置不变,从而去除因为热证冷缩而出现的误差。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光斑位移量变化的锚碇结构位移监测方法,本方法使用的基于光斑位移量变化的锚碇结构位移监测装置进行锚碇结构位移监测,包括平行设置在锚室内的锚固检测杆及误差检测杆,锚固检测杆及误差检测杆是材质、长度、形状均相同的刚性检测杆,锚固检测杆一端连接在锚固面上,锚固检测杆能够随着锚固面的形变沿锚固检测杆自身轴线方向移动,锚固检测杆另一端可滑动的安装在激光发射装置的滑槽内,误差检测杆靠近锚固面的一端通过一固定杆与锚室侧壁相连接,另一端与激光发射装置的一端铰接,激光发射装置的另一端朝向一个光斑检测靶,光斑检测靶与光斑位移监测装置相连接,光斑位移监测装置还与位移监测计算机相连接,位移监测计算机用于基于光斑位移监测装置检测到的光斑位移量计算锚碇结构位移量,锚固面未形变时,激光发射装置射在光斑检测靶上的光斑的位置为k,锚固检测杆与误差检测杆的距离为L1,锚固检测杆与光斑检测靶的距离为L2,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锚固面未形变时,激光发射装置射在光斑检测靶上的光斑的位置k设为光斑初始位置;
位移监测计算机从光斑位移监测装置获取当前光斑位移值S’;
位移监测计算机基于公式S=S’L1/(L1+L2)计算锚碇结构位移量S。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基于光斑位移变化的锚碇结构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在锚室内的锚固检测杆及误差检测杆,锚固检测杆及误差检测杆是材质、长度、形状均相同的刚性检测杆,锚固检测杆一端连接在锚固面上,锚固检测杆能够随着锚固面的形变沿锚固检测杆自身轴线方向移动,锚固检测杆另一端可滑动的安装在激光发射装置的滑槽内,误差检测杆靠近锚固面的一端通过一固定杆与锚室侧壁相连接,另一端与激光发射装置的一端铰接,激光发射装置的另一端朝向一个光斑检测靶,光斑检测靶与光斑位移监测装置相连接,光斑位移监测装置还与位移监测计算机相连接,位移监测计算机用于基于光斑位移监测装置检测到的光斑位移量计算锚碇结构位移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斑位移量变化的锚碇结构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锚固检测杆与误差检测杆的距离L1小于锚固检测杆与光斑检测靶的距离L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斑位移量变化的锚碇结构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锚室侧壁上设置有一限位吊杆,限位吊杆上设置有两环状结构,锚固检测杆及误差检测杆分别可滑动的穿过两环状结构并保持平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斑位移量变化的锚碇结构位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光斑检测靶通过一连接杆与误差检测杆远离锚固面的一端固定连接,使光斑检测靶与误差检测杆的相对位置不变。
5.一种基于光斑位移量变化的锚碇结构位移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使用的基于光斑位移量变化的锚碇结构位移监测装置进行锚碇结构位移监测,包括平行设置在锚室内的锚固检测杆及误差检测杆,锚固检测杆及误差检测杆是材质、长度、形状均相同的刚性检测杆,锚固检测杆一端连接在锚固面上,锚固检测杆能够随着锚固面的形变沿锚固检测杆自身轴线方向移动,锚固检测杆另一端可滑动的安装在激光发射装置的滑槽内,误差检测杆靠近锚固面的一端通过一固定杆与锚室侧壁相连接,另一端与激光发射装置的一端铰接,激光发射装置的另一端朝向一个光斑检测靶,光斑检测靶与光斑位移监测装置相连接,光斑位移监测装置还与位移监测计算机相连接,位移监测计算机用于基于光斑位移监测装置检测到的光斑位移量计算锚碇结构位移量,锚固面未形变时,激光发射装置射在光斑检测靶上的光斑的位置为k,锚固检测杆与误差检测杆的距离为L1,锚固检测杆与光斑检测靶的距离为L2,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锚固面未形变时,激光发射装置射在光斑检测靶上的光斑的位置k设为光斑初始位置;
位移监测计算机从光斑位移监测装置获取当前光斑位移值S’;
位移监测计算机基于公式S=S’L1/(L1+L2)计算锚碇结构位移量S。
CN201810426831.3A 2018-05-07 2018-05-07 一种基于光斑位移变化的锚碇结构位移监测装置 Active CN1085346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26831.3A CN108534687B (zh) 2018-05-07 2018-05-07 一种基于光斑位移变化的锚碇结构位移监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26831.3A CN108534687B (zh) 2018-05-07 2018-05-07 一种基于光斑位移变化的锚碇结构位移监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34687A true CN108534687A (zh) 2018-09-14
CN108534687B CN108534687B (zh) 2019-12-27

Family

ID=63476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26831.3A Active CN108534687B (zh) 2018-05-07 2018-05-07 一种基于光斑位移变化的锚碇结构位移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34687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66727A (ja) * 1999-03-19 2000-09-29 Sumitomo Metal Ind Ltd 浸炭深さ計測方法
JP2004219105A (ja) * 2003-01-09 2004-08-05 Toshiba Corp ひずみセンサおよびひずみ計測方法
CN2938027Y (zh) * 2006-07-24 2007-08-22 同济大学 管片接头张角及构件曲率变化测量装置
CN101317072A (zh) * 2006-12-28 2008-12-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磁性位置传感器
CN104121845A (zh) * 2014-08-12 2014-10-29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岩体位移监测装置及岩体位移预测方法
CN104330037A (zh) * 2014-11-24 2015-02-04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激光投射式锚碇结构位移监测装置及方法
CN106197306A (zh) * 2016-08-31 2016-12-07 中南大学 一种盾构隧道管片接头变形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6767444A (zh) * 2017-01-18 2017-05-31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位移监测系统及相关监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66727A (ja) * 1999-03-19 2000-09-29 Sumitomo Metal Ind Ltd 浸炭深さ計測方法
JP2004219105A (ja) * 2003-01-09 2004-08-05 Toshiba Corp ひずみセンサおよびひずみ計測方法
CN2938027Y (zh) * 2006-07-24 2007-08-22 同济大学 管片接头张角及构件曲率变化测量装置
CN101317072A (zh) * 2006-12-28 2008-12-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磁性位置传感器
CN104121845A (zh) * 2014-08-12 2014-10-29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岩体位移监测装置及岩体位移预测方法
CN104330037A (zh) * 2014-11-24 2015-02-04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激光投射式锚碇结构位移监测装置及方法
CN106197306A (zh) * 2016-08-31 2016-12-07 中南大学 一种盾构隧道管片接头变形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6767444A (zh) * 2017-01-18 2017-05-31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位移监测系统及相关监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彦军等: "《大坝安全监测技术》", 31 October 2000 *
蓝章礼等: "基于激光和图像分析的锚碇结构位移监测系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34687B (zh) 2019-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43195A (zh) 一种活动断裂带隧道结构变形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7860538B (zh) 一种广泛适应于多点动挠度校准的可拆卸系统及其应用
CN106959302B (zh) 一种基于低相干干涉技术的桩体完整性检测系统及方法
CN204666090U (zh) 一种适用于悬挑脚手架的综合应变监测系统
CN105699215B (zh) 一种软岩剪切流变仪
CN104155333B (zh) 一种电线电缆线膨胀系数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10440970A (zh) 一种位于千斤顶前端测试锚下预应力的系统及方法
CN102433834B (zh) 桥梁安全—面相感知监测车及其安全评价方法
CN103134701A (zh) 一种焊接钢桁架结构疲劳失效过程的同步监测方法
CN108534652A (zh) 一种基于电感量变化的锚碇结构位移监测装置及方法
CN108592778A (zh) 一种基于电容变化的锚碇结构位移监测装置
CN104174703A (zh) 一种中厚板平直度在线检测装置
CN108534687A (zh) 一种基于光斑位移变化的锚碇结构位移监测装置
KR100879601B1 (ko) 광섬유 센서를 이용한 토목 구조물의 변형 측정 장치 및 그방법
CN103808282B (zh) 一种锚碇结构位移监测装置及方法
CN113701968B (zh) 桥梁动态挠度监测系统
CN109374321A (zh) 铁道车辆制动夹钳单元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7255467B (zh) 用于混凝土连续梁桥节段施工的线形自动测量系统及方法
CN205374167U (zh) 一种测量试样产生的应变的检测装置
De Wulf et al. Procedure for analyzing geome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n EDM calibration bench
KR101266159B1 (ko) 변위 측정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변위 측정시스템
CN205027270U (zh) 一种板材厚度在线检测装置
CN208223436U (zh) 一种h型钢梁高在线检测装置
TWI788182B (zh) 分佈連續式高精度雙向變位光纖量測系統及其量測方法
CN109580397A (zh) 一种测定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04

Address after: No. 132, sikm street, haitangxi street, Nan'an District, Chongqing (1) (2)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Traffic Engineering Quality Inspe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402247 Chongqing West New Town Jiangjin District Fuhao New District Fuxing Avenue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