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34574A - 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及其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及其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534574A CN108534574A CN201810231115.XA CN201810231115A CN108534574A CN 108534574 A CN108534574 A CN 108534574A CN 201810231115 A CN201810231115 A CN 201810231115A CN 108534574 A CN108534574 A CN 10853457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ddleware
- plural number
- plural
- radiator according
- ar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with tubes having a capillary structure
- F28D15/046—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with tubes having a capillary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pillary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及其散热装置,所述中间件包含:一中间件本体具有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及复数穿孔及一槽结构组,所述槽结构组设置于该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其中任一,该复数穿孔贯穿该中间件本体连通该第一侧面、第二侧面,所述槽结构与该复数穿孔交错或非交错其中任一方式设置,并搭配与一第一板体及一第二板体相互叠合后构成该散热装置,并通过该中间件本体的第一、二侧所设置的复合结构达到稳定的汽液循环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及其散热装置,尤指一种通过一单片中间件本体的上、下侧至少一侧或双侧设置相同或不同的表面结构,以增加毛细力的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及其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行散热装置中通过使用汽液循环的方式进行热传导的散热装置主要具有如热管、均温板等,并随着应用的处空间狭窄如行动装置或智慧手表等,则热管与均温板不得不将整体结构改以轻薄化的设计以符合应用的处的设置空间。
均温板及热管主要通过内部的真空腔室中设置毛细结构及工作液体,并凭借内部的真空腔室的工作液体受热后产生蒸发及冷凝两相变化的方式进行热传导,故提供作为蒸发汽化扩散使用的蒸气通道以及冷凝回水使用的毛细结构则随着薄型化设计成为一改良的重点,但薄型化的设计势必将缩减真空腔室的空间,以及毛细结构与外部板体薄型化后的结构强度等都成为待解决的首重的要点。
均温板及热管最常以铜材质作为制造的材质使用,铜具有热传导快速及高延展性等特性,故薄型化后的铜板或铜管容易产生变形,变形后的均温板及热管的真空腔室则受到压缩缩小或坍塌,令内部填充的工作液体无法进行汽液循环热传导的工作。
又,因薄型化的设计后所产生的真空腔室空间缩减,故设置于真空腔室的毛细结构的选用也成为另一待改善的问题,因烧结粉末较难设置于狭窄的空间中,故有业者选择薄型网格体作为取代烧结粉末作为替代的毛细结构使用,但薄型网格体仍必须与外部的板体或管体的管壁进行烧结结合,使网格体于该腔室中不产生翘曲或滑动的现象发生,但又因真空腔室狭窄令毛细结构与腔室间的烧结固定工作增加困难进行烧结后又产生蒸气通道消失的情事发生。
再者,现有的烧结或网格体编织等毛细结构,设置于空间狭窄的处受到挤压变形后并无法有效控制液体在毛细结构的三维方向(轴向及径向)的流量分布,也无法使气体在毛细结构中脱离,进而无法降低气体或液体间的阻力,将会中断汽液循环工作令所接触进行热传导或散热的热源无法顺利解热产生热当或晶片烧毁等情事发生。并,现有的烧结或网格体编织等毛细结构,无法建构出液气分离的热流架构,然而在均温板中,因蒸气与液体的流相相反,因此容易导致液气间产生飞溅现象,增加液气间的阻力。
上述的各项缺失则为薄型化后的散热装置现行最需改善的缺失。
发明内容
如此,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系提供一种具有较佳毛细力的薄型化毛细结构。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其特征是包含:
一中间件本体,具有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及复数穿孔及一槽结构组,所述槽结构组设置于该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其中任一,该复数穿孔贯穿该中间件本体而连通该第一侧面、第二侧面,所述槽结构组与该复数穿孔交错或非交错其中任一方式设置。
所述的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其中:所述槽结构组具有复数凹槽,该复数凹槽间隔排列并且由该第一侧面向该第二侧面凹设所形成,该复数穿孔与该复数凹槽水平交错排列设置,该复数凹槽间具有至少一连接通道,该至少一连接通道两端串联该复数凹槽。
所述的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其中:所述槽结构组具有复数凸体,该复数凸体彼此间隔阵列设置,并且该复数凸体间形成复数槽道,该复数穿孔与该复数凸体水平交错或垂直对应排列设置。
所述的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其中:该复数槽道沿该中间件本体纵向或横向或纵向横向同时交错其中任一方式设置于该第一侧面。
所述的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其中:该复数槽道纵向或横向或纵向横向同时交错其中任一方式设置于该第一侧面。
所述的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其中:该复数凹槽的横截面呈圆形、椭圆形、方形、菱形、三角形其中任一,所述横截面是指沿该中间件本体的第一侧面或第二侧面的水平方向延伸的截面。
所述的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其中:该复数凸体的横截面呈圆形、椭圆形、方形、菱形、三角形其中任一,所述横截面是指沿该中间件本体的第一侧面或第二侧面的水平方向延伸的截面。
所述的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其中:所述中间件本体是纯钛或钛合金或铜或铝或不锈钢或陶瓷或铝合金或铜合金。
所述的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其中:所述槽结构组具有复数凸体,该复数凸体彼此间隔阵列设置,并且该复数凸体间形成复数槽道,所述中间件本体定义一第一区域及一第二区域及一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两端连接该第二区域、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该复数凸体彼此间的间隔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的该复数凸体彼此间的间隔距离,所述第一区域所设置的该复数穿孔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区域、第三区域所设置的穿孔的孔径,所述第一区域是蒸发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第三区域是冷凝区域。
所述的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其中:所述第一区域所设置的该复数凸体的体积小于该第二区域、第三区域所设置的凸体的体积。
所述的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其中:所述中间件本体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都设置有槽结构。
所述的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其中:所述槽结构组由复数凹槽或复数凸体或复数凹槽与复数凸体混搭间隔排列所组成。
所述的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其中:该穿孔水平方向具有复数连接通道,该连接通道水平方向连接两相邻的穿孔,该连接通道设置于前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其中任一或前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皆同时设置或设置于该中间件本体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之间。
所述的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其中:所述槽结构组表面具有一纳米结构层,所述纳米结构层是纳米晶须或纳米碳化层或纳米氧化层,所述纳米氧化层是氧化铜或氧化钛或氧化铝。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是包含:
一中间件本体,具有一第一侧面、一第二侧面、复数穿孔及一槽结构组,所述槽结构组设置于该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其中任一,该复数穿孔贯穿该中间件本体而连通该第一侧面、第二侧面,所述槽结构与该复数穿孔交错或非交错其中任一方式设置;
一第一板体,具有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
一第二板体,具有一第三表面及一第四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第三表面对应盖合并共同界定一密闭腔室,该中间件本体设于该密闭腔室内,并该密闭腔室内填充有工作流体。
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板体的第一表面具有复数凸部,该复数凸部相对的第二表面处成凹陷状,该复数凸部与该中间件本体的第一侧面对应贴设,所述第二板体的第三表面与该中间件本体的第二侧面对应贴设。
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板体的第一表面具有复数凸部,该复数凸部相对的第二表面处成凹陷状,该复数凸部与该中间件本体的第二侧面对应贴设,所述第二板体的第三表面与该中间件本体的第一侧面对应贴设。
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板体的第二表面为一冷凝面,所述第一表面设有至少一冷凝区,所述第二板体的第四表面为一吸热面,所述第三表面设有至少一蒸发区,所述冷凝区与该蒸发区相互上、下对应设置。
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中间件本体及该第一板体、第二板体是纯钛或钛合金或铜或铝或不锈钢或陶瓷或铝合金或铜合金。
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板体的第三表面设置有一微结构,所述微结构是复数沟槽或复数凹坑与复数凸出面组成的粗糙面或烧结粉末层或镀层,所述镀层为疏水性镀层或亲水性镀层。
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中间件本体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都设置有槽结构。
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板体的第三表面至少一区域为蒸发区,相对该蒸发区的左侧和/或右侧设有一冷凝端。
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槽结构组表面具有一纳米结构层,所述纳米结构层是纳米晶须层或纳米碳化层或纳米氧化层,所述纳米氧化层是氧化铜或氧化钛或氧化铝。
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槽结构组与该第二板体的第三表面对应贴设。
本发明的优点是:提供单一薄片状的中间件本体于上、下两侧其中一侧或两侧分别通过穿孔或槽结构彼此交错或非交错其中任一方式设置,令该中间件本体同时提供汽态与液态工作流体汽液循环的复合式毛细结构,并且提供一种将毛细结构与支撑结构整合一体使用的散热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的中间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的中间件的第一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3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的中间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的中间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的中间件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的中间件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的中间件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的中间件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a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的中间件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0a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0b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剖视图;
图11a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的第二板体微结构示意图;
图11b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的第二板体微结构示意图;
图11c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的第二板体微结构示意图;
图11d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的第二板体微结构示意图;
图12a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的中间件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2b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的中间件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中间件本体1;第一侧面11;第二侧面12;穿孔13;连接通道131;槽结构组14;凹槽141;连接通道141a;凸体142;槽道143;纳米结构层144;第一区域1a;第二区域1b;第三区域1c;第一板体2;第一表面21;冷凝区21a;凸部211;第二表面22;蒸发区23;冷凝端24;冷凝端25;第二板体3;第三表面31;蒸发区31a;第四表面32;密闭腔室33;工作流体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本发明的图示各部比例大小是完整清楚呈现各部位技术特征,并不限制各技术特征的实际比例大小。
请参阅图1、图2,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的中间件的第一实施例的两侧立体图,如图所示,本发明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包含:一中间件本体1;
所述中间件本体1具有一第一侧面11及一第二侧面12及复数穿孔13及一槽结构组14,其中所述槽结构组14可设置于该第一侧面11及一第二侧面12其中任一或两侧面都设置,本实施例中该槽结构组14设置于该第一侧面11,该复数穿孔13系贯穿该中间件本体1连通该第一侧面、第二侧面11、12,所述槽结构组14与该复数穿孔13呈交错或非交错其中任一方式设置,本实施例系以相互交错作为说明实施例并不引以为限。
所述槽结构组14具有复数凹槽141,该复数凹槽141间隔排列由该第一侧面11向该第二侧面12凹设所形成,该复数穿孔13与该复数凹槽141可呈水平交错排列或垂直重叠排列其中任一方式设置,本实施例系以水平交错排列作为说明并不引以为限,前述穿孔13系开设于俩俩凹槽141之间的区域,该复数凹槽141间具有至少一连接通道141a,该至少一连接通道141a两端串联该复数凹槽141,并令该复数凹槽141横向及纵向相互连通。
请参阅图3、图4,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的中间件的第二实施例的两侧立体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槽结构14具有复数凸体142,该复数凸体142彼此间隔阵列设置,并该复数凸体142间形成复数槽道143,该复数穿孔13与该复数凸体142水平交错或非交错其中任一方式排列设置(也可呈垂直重叠排列),本实施例系以交错作为说明实施但并不引以为限,该复数槽道143沿该中间件本体1纵向或横向或纵向横向同时交错设置其中任一方式设置于该第一侧面11。
请参阅图5、图6,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的中间件的第三实施例的两侧立体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二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中间件本体1定义一第一区域1a及一第二区域1b及一第三区域1c,所述第一区域1a两端连接该第二区域、第三区域1b、1c,所述第一区域1a的该复数凸体142彼此间的槽道143间隔距离(呈现较为紧密排列)小于所述第二区域、第三区域1b、1c的该复数凸体142彼此间的槽道143间隔距离(呈现较宽松排列),所述第一区域1a所设置的该复数穿孔13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区域、第三区域1b、1c所设置的穿孔13的孔径,所述第一区域1a是蒸发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第三区域1b、1c是冷凝区域,所述第一区域1a所设置的该复数凸体142的体积小于该第二区域、第三区域1b、1c所设置的凸体142的体积,令所述第一区域1a所设的槽道143宽度间隔距离(较为紧密排列)小于所述第二区域、第三区域1b、1c的所设的槽道143间隔距离(较为宽松排列),所述第一区域1a所设置的该复数穿孔13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区域、第三区域1b、1c所设置的穿孔13的孔径。
请参阅图7、图8、图8a,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的中间件的第四实施例的两侧立体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中间件本体1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11、12都设置有槽结构组14,所述槽结构组14可为复数凹槽141或复数凸体142其中任一,或为凹槽141与凸体142混搭的组合,本实施例系以都为凸体142作为说明实施例但并不引以为限,另一变化态样是所述凸体142与该等穿孔13混合搭配,且无规则性的随意排列之组合,该凸体142及该穿孔13及该凸体142的形状、大小亦不特别限定(如图8a所示)。
前述各实施例中的该复数凹槽141或凸体142的横截面呈圆形、椭圆形、方形、菱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其中任一,并不引以为限,所述横截面是指沿该中间件本体1的第一侧面11或第二侧面12的水平方向延伸的截面形状,所述中间件本体1是纯钛或钛合金或铜或铝或不锈钢或陶瓷或铝合金或铜合金其中任一。
请参阅图9,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如图所示,所述散热装置,包含:一中间件本体1、一第一板体2、一第二板体3;
所述中间件本体1具有一第一侧面11及一第二侧面12及复数穿孔13及一槽结构组14,所述槽结构组14设置于该第一侧面、第二侧面11、12其中任一,该复数穿孔13贯穿该中间件本体1连通该第一侧面、第二侧面11、12,所述槽结构组14与该复数穿孔13交错或非交错其中任一的方式设置或呈垂直重叠排列设置。
所述第一板体2具有第一表面21及一第二表面22;所述第二板体3具有一第三表面31及一第四表面32,所述第一表面、第三表面21、31对应盖合并共同界定一密闭腔室33,该中间件本体1设于该密闭腔室33内,并该密闭腔室33内填充有工作流体4。
本实施例中的中间件本体1的槽结构组14系选择为复数凹槽141或复数凸体142其中任一态样所组成,并且所述槽结构组14可选择设置于前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11、12其中任一,或第一侧面、第二侧面11、12同时都设置有所述槽结构组14,本实施例系仅于该第二侧面12设置槽结构组14,并该槽结构组14由复数凸体142所组成作为说明实施并不引以为限,所述第一板体2的第一表面21具有复数凸部211,该复数凸部211相对的第二表面22处成凹陷状,该复数凸部211与该中间件本体1的第二侧面12对应贴设,所述第二板体3的第三表面31对应与该中间件本体1的第一侧面11对应贴设。
请参阅图10a、10b,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具有复数凸部211的第一板体2的该复数凸部211与该中间件本体1的第一侧面11对应贴设,所述第二板体3的第三表面31对应与该中间件本体1的第二侧面12对应贴设。
前述散热装置的第一、二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2的第二表面22定义为一可提供冷凝功效的一冷凝面,所述第一表面21至少一区域定义为一冷凝区21a,所述第二板体3的第四表面32定义为可提供吸热的一吸热面32a,所述第三表面31至少一区域定义一为蒸发区31a,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区21a与该蒸发区31a相互上、下对应设置,所述中间件本体1及该第一板体、第二板体2、3是纯钛或钛合金或铜或铝或不锈钢或陶瓷其中任一或前述任二以上的搭配组合。
请参阅图10b本实施例中另一实施态样,是所述中间件本体1的第一侧面11设置有复数凸体142所组成的槽结构组14,并且该槽结构组14表面具有一纳米结构层144,所述纳米结构层144是纳米晶须层或纳米碳化层或纳米氧化层,所述纳米氧化层是氧化铜或氧化钛或氧化铝其中任一,所述该槽结构组14与该第二板体3的第三表面31对应贴设,通过纳米结构层144可提升整体毛细回水或吸水力。
请覆参阅图11a、图11b、图11c、图11d所示,上述散热装置第一及第二实施例中第二板体3的第三表面31设置有一微结构34,所述微结构34可为由复数沟槽所构成(如图11a)或由复数凹坑与凸出面所构成或粗糙面(如图11b)或烧结粉末层(如图11c)或镀层(如图11d)其中任一或任二以上的复合式结构的组合,并不引以为限,所述微结构34可增加含水量,如此提升汽液循环的效率,所述镀层为疏水性或亲水性其中任一,当然也可于该第一板体2的第一表面21设置如前述第二板体3说明的微结构。
本实施例系以微沟槽作为说明实施例,并本实施例将第二板体3的第三表面31中间定义为蒸发区23,而该第二板体3的第三表面31相对所述蒸发区23的左、右两端其中任一或同时定义为一冷凝端24、25,当然也可将左端定义为蒸发区23而其另一端的右端定义为冷凝端24并不引以为限。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这些微沟槽341设置于该蒸发区23间距较小呈现较为密集排列的态样,而设置于冷凝端24、25的微沟槽341呈现较为宽松排列的态样。
如于该第二板体2设置镀层时,设置于蒸发区23系采用亲水特性的镀层,冷凝端24、25则选择设置疏水特性的镀层。
上述微结构34(镀层或微沟槽)主要可增加吸水力有助于蒸发区23的含水量避免产生干烧,所述的这些微沟槽341两冷凝端24、25方向延伸时所述的这些微沟槽341的间距较大,即较为宽松如此可降低冷凝端24、25的压力阻抗,增加冷凝扩散效率。
请参阅图12a、图12b,是本发明散热装置的中间件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不同处在于该穿孔13水平方向具有复数连接通道131,且该连接通道131呈直线或曲线或不规则其中任一方式水平方向延伸连接两相邻的穿孔13,该连接通道131选择设置于前述第一侧面11、第二侧面12其中任一或前述第一侧面11、第二侧面12皆同时设置,本实施例是以设置于第二侧面12作为说明但并不引以为限(如图12a所示),或设置于该中间件本体1的第一侧面11、第二侧面12之间(如图12b所示),所述连接通道131可令该穿孔13水平方向亦可相互连通,即工作流体4转换为汽态时不仅垂直方向进行扩散,水平方向亦可同时扩散。
本发明主要通过于板状的中间件本体1上的一侧或两侧同时设置槽结构组14及贯穿该中间件本体1的穿孔13,该槽结构提供工作液体4回流使用,该复数穿孔13则作为工作液体4蒸发汽化的蒸气通道使用,板状的中间件本体1不仅可解决,散热装置薄型化时,内部密闭腔室空间狭窄设置不易的问题,并且该中间件本体1为板状不易卷曲,故该中间件本体1不需烧结固定即可使用,该中间件本体1的复合式结构于单一层基材上实现同时具有气体循环通道以及液体回流的毛细吸力结构的功效,不仅可克服选用不易加工的材料如钛等金属时,无法制成特殊毛细结构如编织网目的缺失,又可快速制成所需的毛细结构,不仅解决材料选用的问题外又可解省制造工时,大幅节省制造成本。
并且所述中间件本体1也可作为支撑使用,令薄型化后的密闭腔室仍保有完整性,不受挤压变形而失去汽液循环工作功效。
再者,通过本发明的毛细结构设置可由单一板状本体同时提供轴向及径向三维的汽液循环通道,不局限于空间狭窄之处,能可保有工作液体具有三维的流动空间,确保汽液循环工作可顺利不间断的循环。并,采用本发明的毛细结构,液体可经由槽道143进行传输,而蒸气于穿孔13表面的半月膜产生,并凭借密闭腔室33进行蒸气扩散,形成液汽分离的热传架构。
Claims (24)
1.一种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其特征是包含:
一中间件本体,具有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及复数穿孔及一槽结构组,所述槽结构组设置于该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其中任一,该复数穿孔贯穿该中间件本体而连通该第一侧面、第二侧面,所述槽结构组与该复数穿孔交错或非交错其中任一方式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结构组具有复数凹槽,该复数凹槽间隔排列并且由该第一侧面向该第二侧面凹设所形成,该复数穿孔与该复数凹槽水平交错排列设置,该复数凹槽间具有至少一连接通道,该至少一连接通道两端串联该复数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结构组具有复数凸体,该复数凸体彼此间隔阵列设置,并且该复数凸体间形成复数槽道,该复数穿孔与该复数凸体水平交错或垂直对应排列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其特征在于:该复数槽道沿该中间件本体纵向或横向或纵向横向同时交错其中任一方式设置于该第一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其特征在于:该复数槽道纵向或横向或纵向横向同时交错其中任一方式设置于该第一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其特征在于:该复数凹槽的横截面呈圆形、椭圆形、方形、菱形、三角形其中任一,所述横截面是指沿该中间件本体的第一侧面或第二侧面的水平方向延伸的截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其特征在于:该复数凸体的横截面呈圆形、椭圆形、方形、菱形、三角形其中任一,所述横截面是指沿该中间件本体的第一侧面或第二侧面的水平方向延伸的截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本体是纯钛或钛合金或铜或铝或不锈钢或陶瓷或铝合金或铜合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结构组具有复数凸体,该复数凸体彼此间隔阵列设置,并且该复数凸体间形成复数槽道,所述中间件本体定义一第一区域及一第二区域及一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两端连接该第二区域、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该复数凸体彼此间的间隔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的该复数凸体彼此间的间隔距离,所述第一区域所设置的该复数穿孔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区域、第三区域所设置的穿孔的孔径,所述第一区域是蒸发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第三区域是冷凝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设置的该复数凸体的体积小于该第二区域、第三区域所设置的凸体的体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本体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都设置有槽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结构组由复数凹槽或复数凸体或复数凹槽与复数凸体混搭间隔排列所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其特征在于:该穿孔水平方向具有复数连接通道,该连接通道水平方向连接两相邻的穿孔,该连接通道设置于前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其中任一或前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皆同时设置或设置于该中间件本体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结构组表面具有一纳米结构层,所述纳米结构层是纳米晶须或纳米碳化层或纳米氧化层,所述纳米氧化层是氧化铜或氧化钛或氧化铝。
15.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是包含:
一中间件本体,具有一第一侧面、一第二侧面、复数穿孔及一槽结构组,所述槽结构组设置于该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其中任一,该复数穿孔贯穿该中间件本体而连通该第一侧面、第二侧面,所述槽结构与该复数穿孔交错或非交错其中任一方式设置;
一第一板体,具有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
一第二板体,具有一第三表面及一第四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第三表面对应盖合并共同界定一密闭腔室,该中间件本体设于该密闭腔室内,并该密闭腔室内填充有工作流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的第一表面具有复数凸部,该复数凸部相对的第二表面处成凹陷状,该复数凸部与该中间件本体的第一侧面对应贴设,所述第二板体的第三表面与该中间件本体的第二侧面对应贴设。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的第一表面具有复数凸部,该复数凸部相对的第二表面处成凹陷状,该复数凸部与该中间件本体的第二侧面对应贴设,所述第二板体的第三表面与该中间件本体的第一侧面对应贴设。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的第二表面为一冷凝面,所述第一表面设有至少一冷凝区,所述第二板体的第四表面为一吸热面,所述第三表面设有至少一蒸发区,所述冷凝区与该蒸发区相互上、下对应设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本体及该第一板体、第二板体是纯钛或钛合金或铜或铝或不锈钢或陶瓷或铝合金或铜合金。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的第三表面设置有一微结构,所述微结构是复数沟槽或复数凹坑与复数凸出面组成的粗糙面或烧结粉末层或镀层,所述镀层为疏水性镀层或亲水性镀层。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本体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都设置有槽结构。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的第三表面至少一区域为蒸发区,相对该蒸发区的左侧和/或右侧设有一冷凝端。
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结构组表面具有一纳米结构层,所述纳米结构层是纳米晶须层或纳米碳化层或纳米氧化层,所述纳米氧化层是氧化铜或氧化钛或氧化铝。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槽结构组与该第二板体的第三表面对应贴设。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231115.XA CN108534574A (zh) | 2018-03-20 | 2018-03-20 | 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及其散热装置 |
CN201811109839.3A CN109405608A (zh) | 2018-03-20 | 2018-09-21 | 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及其散热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231115.XA CN108534574A (zh) | 2018-03-20 | 2018-03-20 | 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及其散热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534574A true CN108534574A (zh) | 2018-09-14 |
Family
ID=6348428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231115.XA Pending CN108534574A (zh) | 2018-03-20 | 2018-03-20 | 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及其散热装置 |
CN201811109839.3A Pending CN109405608A (zh) | 2018-03-20 | 2018-09-21 | 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及其散热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109839.3A Pending CN109405608A (zh) | 2018-03-20 | 2018-09-21 | 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及其散热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08534574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93368A (zh) * | 2019-05-15 | 2019-10-01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间件结构制造方法 |
CN112461024A (zh) * | 2020-12-01 | 2021-03-09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均温板结构 |
US11219940B2 (en) | 2018-10-03 | 2022-01-11 |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middle member structure |
US11761710B2 (en) | 2021-01-06 | 2023-09-19 |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 Vapor chamber structure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507683A (zh) * | 2021-06-22 | 2022-12-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蒸发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775013B1 (ko) * | 2006-04-18 | 2007-11-09 | (주)셀시아테크놀러지스한국 | 판형 열전달 장치 |
CN101520286B (zh) * | 2008-02-27 | 2011-05-11 | 贸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均温板内部的支撑体、制法及均温板 |
CN201229543Y (zh) * | 2008-06-27 | 2009-04-29 | 索士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均温板及其支撑结构 |
CN101893401B (zh) * | 2009-05-19 | 2013-02-20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平板式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
US20100294475A1 (en) * | 2009-05-22 | 2010-11-25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High performance heat transfer device, method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and articles comprising the same |
CN102189680B (zh) * | 2010-03-01 | 2013-05-29 | 王勤文 | 均温板及其封边方法 |
TWI407071B (zh) * | 2011-01-18 | 2013-09-01 |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 Thin heat pipe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CN103185476B (zh) * | 2011-12-30 | 2016-05-11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散热单元之散热结构 |
CN103124490B (zh) * | 2012-12-17 | 2015-11-25 | 张文锦 | 中空式均温板 |
CN203132406U (zh) * | 2013-01-31 | 2013-08-14 | 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板形热交换器及其支撑结构 |
CN209295743U (zh) * | 2018-03-20 | 2019-08-23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及其散热装置 |
-
2018
- 2018-03-20 CN CN201810231115.XA patent/CN108534574A/zh active Pending
- 2018-09-21 CN CN201811109839.3A patent/CN109405608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219940B2 (en) | 2018-10-03 | 2022-01-11 |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middle member structure |
CN110293368A (zh) * | 2019-05-15 | 2019-10-01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间件结构制造方法 |
CN112461024A (zh) * | 2020-12-01 | 2021-03-09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均温板结构 |
US11761710B2 (en) | 2021-01-06 | 2023-09-19 |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 Vapor chamber structur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405608A (zh) | 2019-03-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534574A (zh) | 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及其散热装置 | |
CN107401941A (zh) | 一种超薄均热板结构 | |
CN106376214B (zh) | 薄型均温板 | |
US20130014919A1 (en) | Heat pipe | |
US20190285357A1 (en) | Middle member of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and the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 |
US20070277963A1 (en) | Heat pipe | |
CN207214880U (zh) | 一种超薄均热板结构 | |
CN102760709A (zh) | 环路热管结构 | |
US11131508B2 (en) | Middle member of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and the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 |
TWM405558U (en) | Structure improvement of heat pipe | |
CN102564176A (zh) | 热交换器 | |
US20130105131A1 (en) | Flattened heat pipe | |
TW201537134A (zh) | 可變式熱交換器及其製造方法 | |
CN209295743U (zh) | 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及其散热装置 | |
TWI674389B (zh) | 散熱裝置之中間件及其散熱裝置 | |
TWM568349U (zh) | 散熱裝置之中間件及其散熱裝置 | |
CN107306486A (zh) | 整合式散热装置 | |
CN113137886A (zh) | 一种5g手机蜂巢仿生吸液芯的均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 |
TWM636776U (zh) | 立體傳熱裝置 | |
CN210607226U (zh) | 一种相分离结构的逆流双层微细通道群组微换热器 | |
CN103826412A (zh) | 散热装置 | |
JP2009192140A (ja) |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 | |
TW200928689A (en) | Heat sink | |
CN106152811A (zh) | 一种高效热气冷凝装置 | |
CN209745061U (zh) | 板式热交换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