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33642A - 一种双盘式电磁复合制动器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盘式电磁复合制动器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33642A
CN108533642A CN201810608034.7A CN201810608034A CN108533642A CN 108533642 A CN108533642 A CN 108533642A CN 201810608034 A CN201810608034 A CN 201810608034A CN 108533642 A CN108533642 A CN 1085336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brake
double plate
disc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0803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仁
张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60803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33642A/zh
Publication of CN1085336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336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14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1/00Type of actuator operation force
    • F16D2121/18Electric or magnetic
    • F16D2121/20Electric or magnetic using electromagne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盘式电磁复合制动器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内制动盘、外制动盘、连接轴、双盘制动钳和电磁组件,内制动盘、外制动盘均垂直安装在连接轴上,内制动盘、连接轴、外制动盘同轴线,双盘制动钳、电磁组件均与内制动盘和外制动盘间隙配合。本发明具有三种工作模式:纯电磁制动模式、半负荷复合制动模式和全负荷复合制动模式,可以适应不同的制动工况;提高了磁场的利用率,有效缓解了常规电磁制动和盘式制动由于长时间使用引起的过热带来的性能衰减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双盘式电磁复合制动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制动器,尤其涉及一种双盘式电磁复合制动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的制动主要有盘式制动和鼓式制动两种,盘式制动器散热快、重量轻、构造简单、调整方便。特别是高负载时耐高温性能好、制动效果稳定,现在大部分轿车前轮制动器均使用盘式制动器,以使汽车有较高的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虽然盘式制动器具有诸多的优点,但是频繁或长时间摩擦制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造成摩擦片过热,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出就会导致制动效能衰退,严重的会发生制动力完全失效的情况。同时,传统的盘式摩擦制动需要定期维护,更换摩擦片,增加了车辆的运行成本。
为了解决盘式制动器温度升高带来的制动性能下降的问题,“德尔福公司的双盘盘式制动器”([J].汽车与配件,2004(52):24-26)中介绍了德尔福公司研发的双盘制动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盘式制动器制动发热的问题。
中国专利“一种车用电磁制动与摩擦制动集成系统”(申请号:201310626552.9),包括一套摩擦制动器和一套电磁制动装置组;电磁制动装置组可以辅助产生一定的辅助制动力矩,有利于减少摩擦片的磨损,但是没有解决电磁制动装置普遍存在的长时间制动发热影响性能的问题。中国专利“一种双盘片结构的摩擦与电磁集成制动器”(申请号:201210131074.X)设置了多组电磁制动装置,多组线圈绕组和铁芯对称分布在第二制动盘两侧,在线圈通电时,只通过第二制动盘的转动产生辅助制动力矩,磁场利用率低,结构复杂;多组线圈绕组一定程度上分担了提供所需电磁制动力产生的热量,但所有线圈绕组电流的通断一起控制,容易带来第二制动盘过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盘式制动器存在的制动时发热及摩擦片损耗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双盘式电磁复合制动器及其控制方法。采用双盘制动器与电磁制动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已有的两个制动盘,利用三组线圈与两个制动盘间隙配合产生电磁制动力矩。在车辆非紧急制动情况下,优先使用电磁制动,减少了摩擦制动的使用频次,降低摩擦片的磨损。同时,通过分别控制线圈电流的大小及通断,实现了不同工作模式的切换。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盘式电磁复合制动器,包括内制动盘、外制动盘、连接轴、双盘制动钳和电磁组件;所述内制动盘和外制动盘均垂直安装在连接轴上,所述双盘制动钳、电磁组件均与内制动盘和外制动盘间隙配合;所述电磁组件包括连接架、设置在连接架上的线圈铁芯及绕在线圈铁芯上的线圈,所述连接架由连接架底板、外侧支架、中间支架和内侧支架组成,外侧支架、中间支架和内侧支架固定安装在连接架底板上,总体呈“E”字型;外侧支架、中间支架和内侧支架上分别设置第一线圈铁芯、第二线圈铁芯和第三线圈铁芯,第一线圈铁芯、第二线圈铁芯和第三线圈铁芯分别绕有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级第三线圈;所述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均按照相同的绕线方向分别缠绕在第一线圈铁芯、第二线圈铁芯和第三线圈铁芯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线圈铁芯为圆柱形,其中心且靠近中间支架处设有通风孔。
上述方案中,所述外侧支架、中间支架、内侧支架和连接架底板均为非导磁材料。
上述方案中,所述双盘制动钳为“E”字型,其上设置有内摩擦片、中间摩擦片和外摩擦片。
一种双盘式电磁复合制动器的控制方法,所述制动器具有三种工作模式:纯电磁制动模式、半负荷复合制动模式和全负荷复合制动模式;纯电磁制动模式下,控制器控制第二线圈常通电,第一线圈和第三线圈按照一定时间间隔t交替通电;半负荷复合制动模式下:第二线圈常通最大工作电流,第一线圈和第三线圈按照一定时间间隔t交替通最大工作电流,同时中间摩擦片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在液压制动管路的控制下,分别压向对应的制动盘,产生摩擦力;全负荷复合制动模式下:第二线圈、第一线圈和第三线圈均通最大工作电流,同时中间摩擦片、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在液压制动管路的控制下,分别压向对应的制动盘,产生摩擦力。
进一步,纯电磁制动模式所能提供的最大制动力矩为T,驾驶员需要的制动力矩为T0,当T0<T时,单独使用纯电磁制动模式;在非紧急制动工况且T0>T时,使用半负荷复合制动模式,此时常规的盘式制动的制动力矩为T0-T;在紧急制动工况下,使用全负荷复合制动模式,使用最大的电磁制动力矩配合常规的盘式制动器联合制动。
本发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非接触的电磁制动分担了部分制动力矩,可有效减少摩擦片的磨损,延长制动器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提供了纯电磁制动模式、半负荷复合制动模式及全负荷复合制动模式三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可以适应不同的制动工况;在纯电磁制动模式下,线圈按照一定时间间隔t交替通电,未通电的线圈可以用来散热,配合第二线圈铁芯上设置的通风孔,有效缓解了常规电磁制动和盘式制动由于长时间使用引起的过热带来的性能衰减问题;在全负荷复合制动模式,线圈均通电,保证了电磁制动力矩的最大化,提高了磁场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线圈铁芯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双盘制动钳,2-中间摩擦片,3-内摩擦片,4-内制动盘,5-连接轴,6-第一线圈,7-第一线圈铁芯,8-第二线圈,9-通风孔,10-第二线圈铁芯,11-连接架底板,12-第三线圈,13-第三线圈铁芯,14-外制动盘,15-外摩擦片,111-外侧支架,112-中间支架,113-内侧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1作以下详细说明:如附图1所示,一种双盘式电磁复合制动器包括内制动盘4、外制动盘14、连接轴5、双盘制动钳1和电磁组件;所述连接轴5与汽车上的轮毂和半轴固连,内制动盘4、外制动盘14均垂直安装在连接轴5上,且内制动盘4、连接轴5和外制动盘14同轴线;所述双盘制动钳1为“E”字型,其上设置有内摩擦片3、两个中间摩擦片2和外摩擦片15,且双盘制动钳1与内制动盘4和外制动盘14间隙配合;具体的,所述内摩擦片3设置在内制动盘4右侧的双盘制动钳1上,所述中间摩擦片2设置在内制动盘4与外制动盘14之间的双盘制动钳1上,所述外摩擦片15设置在外制动盘14左侧的双盘制动钳1上。
所述电磁组件与内制动盘4和外制动盘14间隙配合;所述电磁组件包括第一线圈6、第一线圈铁芯7、第二线圈8、第二线圈铁芯10、连接架底板11、第三线圈12、第三线圈铁芯13、外侧支架111、中间支架112、内侧支架113;外侧支架111、中间支架112、内侧支架113从左至右依次垂直固定安装在连接架底板11上,总体呈“E”字型;外侧支架111与中间支架112形成第一间隙,中间支架112与内侧支架113形成第二间隙,外制动盘14部分处于第一间隙中,内制动盘4部分处于第二间隙中;外侧支架111上设置有第三线圈铁芯13,中间支架112设置有第二线圈铁芯10,内侧支架113上设置有第一线圈铁芯7,第三线圈铁芯13、第二线圈铁芯10和第一线圈铁芯7为同轴心的圆柱形;第一线圈6、第二线圈8和第三线圈12均按照相同的绕线方向分别缠绕在第一线圈铁芯7、第二线圈铁芯10和第三线圈铁芯13上。
外侧支架111、中间支架112、内侧支架113和连接架底板11为非导磁材料,使得磁场能穿过内制动盘4和外制动盘14,提高了磁场的利用率;第一线圈铁芯7、第二线圈铁芯10和第三线圈铁芯13为导磁材料;第一线圈6、第二线圈8和第三线圈12均通过控制器与汽车蓄电池相连,控制器可以控制各线圈电流的通断及大小;第一线圈6、第二线圈8和第三线圈12通电时,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第一线圈铁芯7、第二线圈铁芯10和第三线圈铁芯13会产生磁场方向相同的感应磁场,保证了相邻线圈之间的磁场方向为相互吸引。
如附图2所示,第二线圈铁芯10为圆柱形,且靠近中间支架112的位置设有通风孔9,通风孔9有利于散掉第二线圈铁芯10由于第二线圈8通电产生的热量,同时,通风孔9设置在第二线圈铁芯10中间靠中间支架112的位置,方便第二线圈8的布置。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盘式电磁复合制动器的控制方法具三种工作模式:纯电磁制动模式、半负荷复合制动模式和全负荷复合制动模式。
纯电磁制动模式:该模式下,控制器控制第二线圈8常通电,第一线圈6和第三线圈12按照一定时间间隔t交替通电;当第一线圈6或者第三线圈12单独通电的期间,未通电的线圈可以用来散热,有效缓解了常规电磁制动由于长时间使用引起的过热带来的性能衰减问题。
半负荷复合制动模式:该模式是在上述纯电磁制动模式的情况下,加上了常规盘式制动,第二线圈8常通最大工作电流,第一线圈6和第三线圈12按照一定时间间隔t交替通最大工作电流;与此同时,中间摩擦片2、内摩擦片3和外摩擦片15在液压制动管路的控制下,分别压向对应的制动盘,产生摩擦力。
全负荷复合制动模式:该模式下,第二线圈8、第一线圈6和第三线圈12均通最大工作电流;与此同时,中间摩擦片2、内摩擦片3和外摩擦片15在液压制动管路的控制下,分别压向对应的制动盘,产生摩擦力。
为方便描述汽车需要制动力矩时的控制方法,标记纯电磁制动模式所能提供的最大制动力矩为T,驾驶员需要的制动力矩为T0
在非紧急制动工况且T0<T时,单独使用纯电磁制动模式,减少摩擦片的使用;在非紧急制动工况且T0>T时,使用半负荷复合制动模式,此时常规的盘式制动的制动力矩为T0-T;在紧急制动工况下,使用全负荷复合制动模式,使用最大的电磁制动力矩配合常规的盘式制动器联合制动。
另外,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以上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术语“中心”、“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内容不局限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指导思想之内提出其他的实施例,但这些实施例都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盘式电磁复合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制动盘(4)、外制动盘(14)、连接轴(5)、双盘制动钳(1)和电磁组件;所述内制动盘(4)和外制动盘(14)均垂直安装在连接轴(5)上,所述双盘制动钳(1)、电磁组件均与内制动盘(4)和外制动盘(14)间隙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盘式电磁复合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组件包括连接架、设置在连接架上的线圈铁芯及绕在线圈铁芯上的线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盘式电磁复合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由连接架底板(11)、外侧支架(111)、中间支架(112)和内侧支架(113)组成,外侧支架(111)、中间支架(112)和内侧支架(113)固定安装在连接架底板(11)上,总体呈“E”字型;外侧支架(111)、中间支架(112)和内侧支架(113)上分别设置第一线圈铁芯(7)、第二线圈铁芯(10)和第三线圈铁芯(13),第一线圈铁芯(7)、第二线圈铁芯(10)和第三线圈铁芯(13)分别绕有第一线圈(6)、第二线圈(8)级第三线圈(1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盘式电磁复合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6)、第二线圈(8)和第三线圈(12)均按照相同的绕线方向分别缠绕在第一线圈铁芯(7)、第二线圈铁芯(10)和第三线圈铁芯(13)上。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双盘式电磁复合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圈铁芯(10)为圆柱形,其中心且靠近中间支架(112)处设有通风孔(9)。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盘式电磁复合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支架(111)、中间支架(112)、内侧支架(113)和连接架底板(11)均为非导磁材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盘式电磁复合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盘制动钳(1)为“E”字型,其上设置有内摩擦片(3)、中间摩擦片(2)和外摩擦片(6)。
8.一种双盘式电磁复合制动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器具有三种工作模式:纯电磁制动模式、半负荷复合制动模式和全负荷复合制动模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盘式电磁复合制动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纯电磁制动模式下,控制器控制第二线圈(8)常通电,第一线圈(6)和第三线圈(12)按照一定时间间隔t交替通电;半负荷复合制动模式下:第二线圈(8)常通最大工作电流,第一线圈(6)和第三线圈(12)按照一定时间间隔t交替通最大工作电流,同时中间摩擦片(2)内摩擦片(3)和外摩擦片(6)在液压制动管路的控制下,分别压向对应的制动盘,产生摩擦力;全负荷复合制动模式下:第二线圈(8)、第一线圈(6)和第三线圈(12)均通最大工作电流,同时中间摩擦片(2)、内摩擦片(3)和外摩擦片(6)在液压制动管路的控制下,分别压向对应的制动盘,产生摩擦力。
10.如权利要求8-9所述的一种双盘式电磁复合制动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纯电磁制动模式所能提供的最大制动力矩为T,驾驶员需要的制动力矩为T0,当T0<T时,单独使用纯电磁制动模式;在非紧急制动工况且T0>T时,使用半负荷复合制动模式,此时常规的盘式制动的制动力矩为T0-T;在紧急制动工况下,使用全负荷复合制动模式,使用最大的电磁制动力矩配合常规的盘式制动器联合制动。
CN201810608034.7A 2018-06-13 2018-06-13 一种双盘式电磁复合制动器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85336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08034.7A CN108533642A (zh) 2018-06-13 2018-06-13 一种双盘式电磁复合制动器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08034.7A CN108533642A (zh) 2018-06-13 2018-06-13 一种双盘式电磁复合制动器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33642A true CN108533642A (zh) 2018-09-14

Family

ID=63470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08034.7A Pending CN108533642A (zh) 2018-06-13 2018-06-13 一种双盘式电磁复合制动器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3364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5390A (zh) * 2018-12-29 2019-04-23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制动控制方法、装置、电梯控制设备和电梯
CN111365387A (zh) * 2020-03-25 2020-07-03 江苏理工学院 一种车辆轮边摩擦制动与盘式永磁制动集成装置
CN111907498A (zh) * 2020-07-14 2020-11-10 江苏理工学院 一种智能检测复合制动末端执行装置及其制动方法
CN113027952A (zh) * 2021-02-26 2021-06-25 张中涛 一种磁力式制动机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3591A (zh) * 2011-06-07 2012-01-04 郑霞 磁控刹车
CN102691737A (zh) * 2012-05-02 2012-09-26 江苏大学 一种双盘片结构的摩擦与电磁集成制动器
CN203130857U (zh) * 2013-02-26 2013-08-14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用于被动力觉再现的磁流变液双盘式制动器
CN103629272A (zh) * 2013-12-02 2014-03-12 江苏大学 一种车用电磁制动与摩擦制动集成系统
CN106246765A (zh) * 2016-10-11 2016-12-21 江苏大学 一种双盘式电磁制动器及其在不同工况时的制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3591A (zh) * 2011-06-07 2012-01-04 郑霞 磁控刹车
CN102691737A (zh) * 2012-05-02 2012-09-26 江苏大学 一种双盘片结构的摩擦与电磁集成制动器
CN203130857U (zh) * 2013-02-26 2013-08-14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用于被动力觉再现的磁流变液双盘式制动器
CN103629272A (zh) * 2013-12-02 2014-03-12 江苏大学 一种车用电磁制动与摩擦制动集成系统
CN106246765A (zh) * 2016-10-11 2016-12-21 江苏大学 一种双盘式电磁制动器及其在不同工况时的制动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5390A (zh) * 2018-12-29 2019-04-23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制动控制方法、装置、电梯控制设备和电梯
CN109665390B (zh) * 2018-12-29 2021-07-16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制动控制方法、装置、电梯控制设备和电梯
CN111365387A (zh) * 2020-03-25 2020-07-03 江苏理工学院 一种车辆轮边摩擦制动与盘式永磁制动集成装置
CN111365387B (zh) * 2020-03-25 2022-03-25 江苏理工学院 一种车辆轮边摩擦制动与盘式永磁制动集成装置
CN111907498A (zh) * 2020-07-14 2020-11-10 江苏理工学院 一种智能检测复合制动末端执行装置及其制动方法
CN113027952A (zh) * 2021-02-26 2021-06-25 张中涛 一种磁力式制动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33642A (zh) 一种双盘式电磁复合制动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2691737B (zh) 一种双盘片结构的摩擦与电磁集成制动器
US20130234542A1 (en) Liquid-Cooled Self-Excited Eddy Current Retarder With A Structure Of Two Salient Poles
CN102678789A (zh) 一种应用于车辆的电涡流与摩擦一体化制动装置
CN103629272B (zh) 一种车用电磁制动与摩擦制动集成系统
CN101814821A (zh) 一种混合型励磁结构
CN206510767U (zh) 一种直动式永磁涡流轮边缓速器
CN208252630U (zh) 一种集成电磁制动和摩擦制动的鼓式刹车装置
CN108895096B (zh) 一种永磁双盘制动器及其制动方法
CN103303150B (zh) 一种挂车用轮边缓速器的控制方法
CN103057428A (zh) 变速箱前置式双凸极液冷电涡流缓速器
CN105914975B (zh) 一种双转子励磁组合缓速器
CN201670680U (zh) 一种电梯曳引机的制动装置
CN208057759U (zh) 一种鼓式双转子电磁摩擦集成制动器
CN102923160A (zh) 一种永磁与电磁复合工作的磁轨制动器
CN203522495U (zh) 一种双定子构造的电磁液冷缓速器
CN202107476U (zh) 曳引机用盘式制动器
CN202094788U (zh) 一种新型电涡流缓速器
CN114056103A (zh) 一种自励式缓速制动车桥
CN207315922U (zh) 电磁盘式制动器及机动车辆
CN203067607U (zh) 一种转筒式电涡流缓速器与鼓式制动器集成的制动器
CN106515465A (zh) 一种直动式永磁涡流轮边缓速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3280944B (zh) 一种加大制动力矩的涡流缓速器
CN213976588U (zh) 一种新型电梯曳引机结构
CN104600954B (zh) 一种双水道构造的自励式液冷电涡流缓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