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19250B - 一种原位收集沉水植物根系分泌物装置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原位收集沉水植物根系分泌物装置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19250B
CN108519250B CN201810346832.7A CN201810346832A CN108519250B CN 108519250 B CN108519250 B CN 108519250B CN 201810346832 A CN201810346832 A CN 201810346832A CN 108519250 B CN108519250 B CN 1085192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nd core
resin column
core funnel
resin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4683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19250A (zh
Inventor
周巧红
王川
吴振斌
王会会
徐栋
武俊梅
张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81034683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192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19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192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19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192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10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liquid or fluent stat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Hydroponics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收集沉水植物根系分泌物装置及使用方法,砂芯漏斗通过聚四氟乙烯管与带阀三通活塞分接头相连,带阀三通活塞分接头连接树脂柱,树脂柱下通过软管接入蠕动泵,软管通过玻璃管连接聚四氟乙烯管,聚四氟乙烯管进入箱体;砂芯漏斗上铺设玻璃棉,树脂柱底部有砂芯,聚四氟乙烯管转弯处用玻璃管连接,砂芯漏斗下方接有微生物滤膜。方法是:1)预处理:将石英砂经氯化氢溶液侵泡,高温灭菌;2)填充:在箱体隔板铺设石英砂和沉积物,注入湖水;3)植物种植;4)分泌物收集:植物移栽,进行分泌物收集;5)分泌物鉴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决了根系烂根、分泌物易受到微生物的分解、取样易损伤根系且重复性不好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原位收集沉水植物根系分泌物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位收集沉水植物根系分泌物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原位收集沉水植物根系分泌物装置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将5%-21%的光合作用固定的碳从根系分泌输出,这些根系分泌物介导了植物根系和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根系分泌物作为植物根区研究的核心而不断被探索。根系分泌物是指植物正常生长过程中向外界环境中释放的一系列化学物质,高分子量化合物包括粘液,蛋白质等,低分子量有机化合物包括氨基酸,有机酸,糖类,酚类和次生代谢产物等。根系分泌氨基酸、糖类化合物可以作为化学引诱剂吸引植物促生菌(PGPR)的定殖,这些PGPR中的某些物种可以利用根系分泌的色氨酸,合成植物生长激素。根系分泌物在促进植物生长、养分活化、改善环境胁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关于根系分泌物的收集方法多以为陆生植物为对象。根据植物根系所在的培养系统,可将根系分泌物的收集方法分为:溶液收集法、土培收集法、基质( 蛭石、沙培、琼脂培) 收集法。溶液收集法是将植物种植在水培液中,进行胁迫处理,收集分泌物,再进行过滤、浓缩,最后进行分离鉴定。土培收集法是将植物种植在土壤中,生长一段时间之后直接获取根际土壤,将其与无菌水按一定的比例混合,震荡或离心,过滤,所得滤液,即为根系分泌物。或将生长一段时间后的植株根系用蒸馏水淋洗,所得根系淋洗物为植物的根系分泌物。基质收集法与土培收集法具有相似性,不同之处在于根系生长的介质不同。
沉水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成分,在维持浅水湖泊清水稳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沉水植被的恢复是受污染湖泊生态恢复的主要任务和重要标志。植被恢复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如繁殖体萌发、内源污染控制这些过程的发生与植物根区有密切联系,因而有必要针对沉水植物根际区域开展研究,以期为沉水植被的恢复策略提供更有力的科学支持,加快建立并长效保持湖泊清水草型稳态。
然而对于植株全部沉于水下的沉水植物而言,还没有系统的根系分泌物收集方法,目前沉水植物根区根系分泌物的研究受制于该生态型植物根系分泌物的收集,因而建立一种完善的沉水植物根系分泌物收集装置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原位收集沉水植物根系分泌物的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几乎还原了原位生长的环境,解决了根系烂根、分泌物易受到微生物的分解、采样空间小、取样易损伤根系且重复性不好的问题,同时填补了沉水植物根系分泌物收集装置的空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原位收集沉水植物根系分泌物装置的使用方法。其中微生物滤膜可拆,防止循环路径堵塞。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原位收集沉水植物根系分泌物装置,它由第一树脂柱砂芯、第二树脂柱砂芯、第一软管、第二软管、第一蠕动泵、第二蠕动泵、第一XAD-4树脂、第二XAD-4树脂、第一树脂柱、第二树脂柱、第一带阀三通活塞分接头、第二带阀三通活塞分接头、第一聚四氟乙烯管(第一段)、第二聚四氟乙烯管(第一段)、第一微生物滤膜、第二微生物滤膜、第三微生物滤膜、第四微生物滤膜、第一漏斗砂芯、第二漏斗砂芯、第三漏斗砂芯、第四漏斗砂芯、第一玻璃棉、第二玻璃棉、第三玻璃棉、第四玻璃棉、第一砂芯漏斗、第二砂芯漏斗、第三砂芯漏斗、第四砂芯漏斗、第一T型带螺纹玻璃管、第二T型带螺纹玻璃管、第一聚四氟乙烯管(第二段)、第二聚四氟乙烯管(第二段)、沉积物层、有机玻璃箱体、有机玻璃隔板、实验植物、石英砂层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有机玻璃箱体中间设有隔板,有机玻璃箱体底部设有第一砂芯漏斗、第二砂芯漏斗、第三砂芯漏斗、第四砂芯漏斗,在第一砂芯漏斗、第二砂芯漏斗、第三砂芯漏斗、第四砂芯漏斗上铺设第一玻璃棉、第二玻璃棉、第三玻璃棉、第四玻璃棉,在第一砂芯漏斗、第二砂芯漏斗、第三砂芯漏斗、第四砂芯漏斗下端分别连接第一微生物滤膜、第二微生物滤膜、第三微生物滤膜、第四微生物滤膜,第一微生物滤膜、第二微生物滤膜、第三微生物滤膜、第四微生物滤膜分别与第一聚四氟乙烯管(第一段)、第二聚四氟乙烯管(第一段)连接,第一聚四氟乙烯管(第一段)、第二聚四氟乙烯管(第一段)分别再与第一带阀三通活塞分接头、第二带阀三通活塞分接头相连,第一带阀三通活塞分接头、第二带阀三通活塞分接头的下端磨口分别插入第一树脂柱、第二树脂柱中,第一树脂柱、第二树脂柱底部设有第一树脂柱砂芯、第二树脂柱砂芯,第一树脂柱砂芯、第二树脂柱砂芯上装满第一XAD-4树脂、第二XAD-4树脂,第一树脂柱、第二树脂柱的下端接入第一软管、第二软管,第一软管、第二软管的中间压入第一蠕动泵、第二蠕动泵,第一软管、第二软管分别通过第一T型带螺纹玻璃管、第二T型带螺纹玻璃管与第一聚四氟乙烯管(第二段)、第二聚四氟乙烯管(第二段)相连,第一聚四氟乙烯管(第二段)、第二聚四氟乙烯管(第二段)分别从侧面进入有机玻璃箱。有机玻璃箱体下面连接装置在有机玻璃隔板两侧对称分布,有机玻璃箱底部铺设石英砂,石英砂上面铺设沉积物,然后注入湖水,形成石英砂层,沉积物层和水层。其中聚四氟乙烯管转弯处用L型带螺纹玻璃管连接。实验植物移植在第二砂芯漏斗、第四砂芯漏斗的上方。
上述的技术措施中最关键的为L型带螺纹玻璃管和微生物滤膜。L型带螺纹玻璃管其特征在于连接聚四氟乙烯管拐弯处,避免具有一定硬度的聚四氟乙烯管强制弯转形成折痕导致管子堵塞;微生物滤膜其特征在于,尽可能收集更多根系分泌物的同时,防止其被微生物快速分解,可拆换的结构可以防止滤膜堵塞后及时更换。
现有根系分泌物收集装置对象多为陆生植物,该发明在提供原位生长环境的基础上解决了水生植物根系分泌物的收集问题。通过分析测定,分泌物类型包括糖类,有机酸,氨基酸,酚类,醛类等,其中每个类型又包含多种化合物,通过该收集装置,可以收集并鉴定出50-70种根系分泌物。
一种原位收集沉水植物根系分泌物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1) 实验材料预处理:将石英砂经2mol/L氯化氢(HCl)溶液侵泡22-26h,冲洗干净至中性;沉积物及上覆水经120℃高温灭菌;第一XAD-4树脂、第二XAD-4树脂经甲醇淋洗浸泡后用超纯水洗净(3-6次)。
2) 实验材料填充:在有机玻璃箱体中的有机玻璃隔板两侧铺设相同厚度的石英砂(4-5cm)和沉积物(9-10cm),然后注入湖水(20-30cm),形成石英砂层,沉积物层和湖水层。
3) 实验植物种植:将预先培养好的待收集根系分泌物植株根系固定在有机玻璃隔板一侧第二砂芯漏斗11B、第四砂芯漏斗11D上方。
4) 分泌物收集:植物移栽后约10天,便可进行分泌物收集。需打开第一蠕动泵、第二蠕动泵及阀门开关,使其循环,根系分泌物经过循环被吸附在第一树脂柱、第二树脂柱中。
5) 分泌物鉴定:洗脱树脂,获得根系分泌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分析,鉴定出50-70种根系分泌物,得到沉水植物根系分泌物的物质组成与含量。
通过上述五个步骤的技术措施:其特征在于添加了湖水层,基本还原了沉水植物的生长环境,填补了水生植物根系分泌物收集装置及方法的空白。通过循环系统连续收集,最终可检测出多达70种的根系分泌物类型。操作简单方便。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装置只有箱体及底部连接装置两部分组成,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本发明装置解决了沉水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原位收集,且收集过程中维持了根系机械阻力,所得根系分泌物的种类与含量与实际分泌情况更为接近。通过该收集装置,可以收集并鉴定出50-70种根系分泌物。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原位收集沉水植物根系分泌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A-第一树脂柱砂芯、1B-第二树脂柱砂芯、2A-第一软管、2B-第二软管、3A-第一蠕动泵、3B-第二蠕动泵、4A-第一XAD-4树脂、4B-第二XAD-4树脂、5A-第一树脂柱、5B-第二树脂柱、6A-第一带阀三通活塞分接头、 6B-第二带阀三通活塞分接头、7A-第一聚四氟乙烯管(第一段)、 7B-第二聚四氟乙烯管(第一段)、8A-第一微生物滤膜、8B-第二微生物滤膜、 8C-第三微生物滤膜、 8D-第四微生物滤膜、9A-第一漏斗砂芯、 9B-第二漏斗砂芯、 9C-第三漏斗砂芯、9D-第四漏斗砂芯、10A-第一玻璃棉、10B-第二玻璃棉、10C-第三玻璃棉、10D-第四玻璃棉、11A-第一砂芯漏斗、11B-第二砂芯漏斗、11C-第三砂芯漏斗、11D-第四砂芯漏斗、12A-第一T型带螺纹玻璃管、12B-第二T型带螺纹玻璃管、13A-第一聚四氟乙烯管(第二段)、13B-第二聚四氟乙烯管(第二段)、14-沉积物层、15-有机玻璃箱体、16-有机玻璃隔板、17-实验植物、18-石英砂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原位收集沉水植物根系分泌物装置,它由第一树脂柱砂芯1A、第二树脂柱砂芯1B、第一软管2A、第二软管2B、第一蠕动泵3A、第二蠕动泵3B、第一XAD-4树脂4A、第二XAD-4树脂4B、第一树脂柱5A、第二树脂柱5B、第一带阀三通活塞分接头6A、第二带阀三通活塞分接头6B、第一聚四氟乙烯管(第一段)7A、第二聚四氟乙烯管(第一段)7B、第一微生物滤膜8A、第二微生物滤膜8B、第三微生物滤膜8C、第四微生物滤膜8D、第一漏斗砂芯9A、第二漏斗砂芯9B、第三漏斗砂芯9C、第四漏斗砂芯9D、第一玻璃棉10A、第二玻璃棉10B、第三玻璃棉10C、第四玻璃棉10D、第一砂芯漏斗11A、第二砂芯漏斗11B、第三砂芯漏斗11C、第四砂芯漏斗11D、第一T型带螺纹玻璃管12A、第二T型带螺纹玻璃管12B、第一聚四氟乙烯管(第二段)13A、第二聚四氟乙烯管(第二段)13B、沉积物层14、有机玻璃箱体15、有机玻璃隔板16、实验植物17、石英砂层18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有机玻璃箱体15中间设有隔板16,有机玻璃箱体15底部设有第一砂芯漏斗11A、第二砂芯漏斗11B、第三砂芯漏斗11C、第四砂芯漏斗11D,在第一砂芯漏斗11A、第二砂芯漏斗11B、第三砂芯漏斗11C、第四砂芯漏斗11D上铺设第一玻璃棉10A、第二玻璃棉10B、第三玻璃棉10C、第四玻璃棉10D,在第一砂芯漏斗11A、第二砂芯漏斗11B、第三砂芯漏斗11C、第四砂芯漏斗11D下端分别连接第一微生物滤膜8A、第二微生物滤膜8B、第三微生物滤膜8C、第四微生物滤膜8D,在第一微生物滤膜8A、第二微生物滤膜8B、第三微生物滤膜8C、第四微生物滤膜8D分别与第一聚四氟乙烯管(第一段)7A、第二聚四氟乙烯管(第一段)7B连接,在第一聚四氟乙烯管(第一段)7A、第二聚四氟乙烯管(第一段)7B分别再与第一带阀三通活塞分接头6A、第二带阀三通活塞分接头6B相连,在第一带阀三通活塞分接头6A、第二带阀三通活塞分接头6B的下端磨口插入第一树脂柱5A、第二树脂柱5B中,在第一树脂柱5A、第二树脂柱5B底部设有第一树脂柱砂芯1A、第二树脂柱砂芯1B,在第一树脂柱砂芯1A、第二树脂柱砂芯1B上装满第一XAD-4树脂4A、第二XAD-4树脂4B,在第一树脂柱5A、第二树脂柱5B的下端接入第一软管2A、第二软管2B,在第一软管2A、第二软管2B的中间压入第一蠕动泵3A、第二蠕动泵3B,在第一软管2A、第二软管2B分别通过第一T型带螺纹玻璃管12A、第二T型带螺纹玻璃管12B与第一聚四氟乙烯管(第二段)13A、第二聚四氟乙烯管(第二段)13B相连,在第一聚四氟乙烯管(第二段)13A、第二聚四氟乙烯管(第二段)13B分别从侧面进入有机玻璃箱15。有机玻璃箱15底部铺设石英砂,石英砂上面铺设沉积物,在沉积物中注入湖水,在有机玻璃箱15底部形成石英砂层18、沉积物层14和水层,石英砂层为避免循环水路堵塞,沉积物层和水层形成水生植物的原位生长环境。实验植物17移植在第二砂芯漏斗11B、第四砂芯漏斗11D的上方。
通过上述的具体实施例1可连续收集水生植物根系分泌物,获得最接近原生长环境下所有根系分泌物,以便进行进一步分析。
实施例2:
一种原位收集沉水植物根系分泌物装置的使用方法,其步骤是:
1) 实验材料预处理:将石英砂经2mol/LHCL溶液侵泡22或23或24或25或26h,冲洗干净至中性;沉积物及水经120℃灭菌两小时;第一XAD-4树脂4A、第二XAD-4树脂4B经甲醇淋洗浸泡后用超纯水洗净(3或4或5或6次)。
2) 实验材料填充:在有机玻璃箱体15中的有机玻璃隔板16两侧铺设相同厚度的石英砂(4或5cm)和沉积物(9或10cm),然后注入湖水(20或24或27或30cm),形成石英砂层18,沉积物层14和湖水层。沉积物即底泥,沉积物层和水层构成水生植物的生长环境。
3) 实验植物种植:将预先培养好的待收集根系分泌物植株固定在有机玻璃隔板16一侧第二砂芯漏斗11B、第四砂芯漏斗11D上方。适合于所有根系较发达的水生植物,如苦草,狐尾藻等。
4) 分泌物收集:植物移栽后约10天,待其适应生长环境,便可进行分泌物收集。打开第一蠕动泵3A、第二蠕动泵3B及阀门开关,使其循环,根系分泌物经过循环被吸附在第一树脂柱5A、第二树脂柱5B中。
5) 分泌物鉴定:洗脱树脂,获得根系分泌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分析,得到沉水植物根系分泌物的物质组成与含量。
下面结合实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
收集沉水植物苦草的根系分泌物进行组分鉴定:
1)实验材料预处理后填充入有机玻璃箱体15及第一树脂柱5A、第二树脂柱5B中。
2)将生长良好的沉水植物苦草移入有机玻璃箱体15、有机玻璃隔板16一侧的第二砂芯漏斗11B、第四砂芯漏斗11D上方。
3)培养10天后,打开植物侧第一蠕动泵3A、第二蠕动泵3B开关及第一带阀三通活塞分接头6A、第二带阀三通活塞分接头6B的阀门,使系统循环,根系分泌物被第一XAD-4树脂4A、第二XAD-4树脂4B吸附。
4)洗脱树脂,将收集到的苦草根系分泌物经分离,提纯等预处理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测定。通过比对,检测到苦草中糖类,氨基酸类,有机酸类等物质达50-70种。

Claims (3)

1.一种原位收集沉水植物根系分泌物装置,它包括第一树脂柱砂芯(1A)、第一软管(2A)、第一蠕动泵(3A)、第一XAD-4树脂(4A)、第一树脂柱(5A)、第一带阀三通活塞分接头(6A)、第一聚四氟乙烯管第一段(7A)、第一微生物滤膜(8A)、第一漏斗砂芯(9A)、第一玻璃棉(10A)、第一砂芯漏斗(11A)、第一T型带螺纹玻璃管(12A)、第一聚四氟乙烯管第二段(13A)、沉积物层(14)、有机玻璃箱体(15)、有机玻璃隔板(16)、实验植物(17)、石英砂层(18),其特征在于:在有机玻璃箱体(15)中间设有有机玻璃隔板(16),有机玻璃箱体(15)底部设有第一砂芯漏斗(11A)、第二砂芯漏斗(11B)、第三砂芯漏斗(11C)、第四砂芯漏斗(11D),在第一砂芯漏斗(11A)、第二砂芯漏斗(11B)、第三砂芯漏斗(11C)、第四砂芯漏斗(11D)上铺设第一玻璃棉(10A)、第二玻璃棉(10B)、第三玻璃棉(10C)、第四玻璃棉(10D),在第一砂芯漏斗(11A)、第二砂芯漏斗(11B)、第三砂芯漏斗(11C)、第四砂芯漏斗(11D)下端分别连接第一微生物滤膜(8A)、第二微生物滤膜(8B)、第三微生物滤膜(8C)、第四微生物滤膜(8D),在第一微生物滤膜(8A)、第二微生物滤膜(8B)、第三微生物滤膜(8C)、第四微生物滤膜(8D)分别与第一聚四氟乙烯管第一段(7A)、第二聚四氟乙烯管第一段(7B)连接,在第一聚四氟乙烯管第一段(7A)、第二聚四氟乙烯管第一段(7B)分别再与第一带阀三通活塞分接头(6A)、第二带阀三通活塞分接头(6B)相连,在第一带阀三通活塞分接头(6A)、第二带阀三通活塞分接头(6B)的下端磨口插入第一树脂柱(5A)、第二树脂柱(5B)中,在第一树脂柱(5A)、第二树脂柱(5B)底部设有第一树脂柱砂芯(1A)、第二树脂柱砂芯(1B),在第一树脂柱砂芯(1A)、第二树脂柱砂芯(1B)上装满第一XAD-4树脂(4A)、第二XAD-4树脂(4B),在第一树脂柱(5A)、第二树脂柱(5B)的下端接入第一软管(2A)、第二软管(2B),在第一软管(2A)、第二软管(2B)的中间压入第一蠕动泵(3A)、第二蠕动泵(3B),在第一软管(2A)、第二软管(2B)分别通过第一T型带螺纹玻璃管(12A)、第二T型带螺纹玻璃管(12B)与第一聚四氟乙烯管第二段(13A)、第二聚四氟乙烯管第二段(13B)相连,在第一聚四氟乙烯管第二段(13A)、第二聚四氟乙烯管第二段(13B)分别从侧面进入有机玻璃箱体(15),实验植物(17)移植在第二砂芯漏斗(11B)、第四砂芯漏斗(11D)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收集沉水植物根系分泌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玻璃箱体(15)底部铺设石英砂,石英砂上面铺设沉积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收集沉水植物根系分泌物装置的使用方法,其步骤是:
1) 实验材料预处理:将石英砂经2mol/L氯化氢溶液侵泡22-26h,冲洗干净至中性;沉积物及上覆水经120℃高温灭菌;第一XAD-4树脂、第二XAD-4树脂经甲醇淋洗浸泡后用超纯水洗净3-6次;
2) 实验材料填充:在有机玻璃箱体中的有机玻璃隔板两侧铺设相同厚度的石英砂4-5cm和沉积物9-10cm,然后注入湖水20-30cm,形成石英砂层、沉积物层和湖水层;
3) 实验植物种植:将培养的待收集根系分泌物植株根系固定在有机玻璃隔板一侧第二砂芯漏斗(11B)、第四砂芯漏斗(11D)上方;其中,第一软管(2A)、第二软管(2B)分别通过第一T型带螺纹玻璃管(12A)、第二T型带螺纹玻璃管(12B)与第一聚四氟乙烯管第二段(13A)、第二聚四氟乙烯管第二段(13B)相连,第一聚四氟乙烯管第二段(13A)、第二聚四氟乙烯管第二段(13B)分别从侧面进入有机玻璃箱体(15),实验植物(17)移植在第二砂芯漏斗(11B)、第四砂芯漏斗(11D)的上方;
4) 分泌物收集:植物移栽后10天,进行分泌物收集,打开第一蠕动泵、第二蠕动泵及阀门开关,使其循环,根系分泌物经过循环被吸附在第一树脂柱、第二树脂柱中;
5)分泌物鉴定:洗脱树脂,获得根系分泌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分析,鉴定出50-70种根系分泌物,得到沉水植物根系分泌物的物质组成与含量。
CN201810346832.7A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原位收集沉水植物根系分泌物装置及使用方法 Active CN1085192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46832.7A CN108519250B (zh)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原位收集沉水植物根系分泌物装置及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46832.7A CN108519250B (zh)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原位收集沉水植物根系分泌物装置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19250A CN108519250A (zh) 2018-09-11
CN108519250B true CN108519250B (zh) 2024-02-27

Family

ID=63428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46832.7A Active CN108519250B (zh)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原位收集沉水植物根系分泌物装置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192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6244B (zh) * 2018-12-29 2023-10-10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一种水生植物根系分泌物原位收集装置
CN116793751B (zh) * 2023-08-21 2023-11-14 山西农业大学 一种改良采泥器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3016382A1 (en) * 1992-02-10 1993-08-19 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 Assessment of ion availability in heterogeneous media using ion-exchange membranes
CN1482443A (zh) * 2002-09-11 2004-03-17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一种植物根分泌物连续收集方法及其装置
CN1719220A (zh) * 2005-06-21 2006-01-11 四川省励自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岩生植物根系分泌物和循环液收集装置及收集方法
JP2006034167A (ja) * 2004-07-27 2006-02-09 Hokukon Co Ltd 水生植物植栽装置
CN2859501Y (zh) * 2005-06-20 2007-01-17 华南农业大学 植物根系分泌物收集装置
CN1963437A (zh) * 2006-11-10 2007-05-16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土培植物根系分泌物的收集方法和收集装置
CN201933091U (zh) * 2010-12-09 2011-08-17 东北农业大学 一种原位连续收集植物根系分泌物的装置
CN202035323U (zh) * 2011-01-13 2011-11-16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适用于林木苗期根际土壤取样的根箱培养装置
CN102636373A (zh) * 2012-05-07 2012-08-15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一种多通道植物根系分泌物收集系统及其收集方法
JP3192992U (ja) * 2014-06-30 2014-09-11 利也 上原 水中植物栽培システム
CN104749000A (zh) * 2015-04-02 2015-07-01 上海交通大学 沼生植物根际分泌物提取装置及方法
CN204882127U (zh) * 2015-08-24 2015-12-16 成都中医药大学 植物根际土和根际分泌物收集装置
CN105758995A (zh) * 2016-03-02 2016-07-13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用于沉水植物培育和根际微区dgt测试的根箱及其使用方法
CN106153390A (zh) * 2015-04-03 2016-11-23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可移动型植物根系分泌物分类收集装置及收集方法
CN106688666A (zh) * 2016-11-29 2017-05-24 暨南大学 植物根际箱及其在湿地植物根际微域研究方面的应用
CN106769283A (zh) * 2016-11-28 2017-05-31 常州大学 实验用湿地植物根系分泌物连续收集装置和连续收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3016382A1 (en) * 1992-02-10 1993-08-19 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 Assessment of ion availability in heterogeneous media using ion-exchange membranes
CN1482443A (zh) * 2002-09-11 2004-03-17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一种植物根分泌物连续收集方法及其装置
JP2006034167A (ja) * 2004-07-27 2006-02-09 Hokukon Co Ltd 水生植物植栽装置
CN2859501Y (zh) * 2005-06-20 2007-01-17 华南农业大学 植物根系分泌物收集装置
CN1719220A (zh) * 2005-06-21 2006-01-11 四川省励自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岩生植物根系分泌物和循环液收集装置及收集方法
CN1963437A (zh) * 2006-11-10 2007-05-16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土培植物根系分泌物的收集方法和收集装置
CN201933091U (zh) * 2010-12-09 2011-08-17 东北农业大学 一种原位连续收集植物根系分泌物的装置
CN202035323U (zh) * 2011-01-13 2011-11-16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适用于林木苗期根际土壤取样的根箱培养装置
CN102636373A (zh) * 2012-05-07 2012-08-15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一种多通道植物根系分泌物收集系统及其收集方法
JP3192992U (ja) * 2014-06-30 2014-09-11 利也 上原 水中植物栽培システム
CN104749000A (zh) * 2015-04-02 2015-07-01 上海交通大学 沼生植物根际分泌物提取装置及方法
CN106153390A (zh) * 2015-04-03 2016-11-23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可移动型植物根系分泌物分类收集装置及收集方法
CN204882127U (zh) * 2015-08-24 2015-12-16 成都中医药大学 植物根际土和根际分泌物收集装置
CN105758995A (zh) * 2016-03-02 2016-07-13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用于沉水植物培育和根际微区dgt测试的根箱及其使用方法
CN106769283A (zh) * 2016-11-28 2017-05-31 常州大学 实验用湿地植物根系分泌物连续收集装置和连续收集方法
CN106688666A (zh) * 2016-11-29 2017-05-24 暨南大学 植物根际箱及其在湿地植物根际微域研究方面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新型根系分泌物采样装置的介绍与应用;丁爱芳;;土壤通报(第03期);第746-750页 *
植物根系分泌物的组成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刘欣宇;霍姗姗;陈歆;吴琳;陈淼;周楷博;刘贝贝;彭黎旭;;中国热带农业(第03期);第100-10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19250A (zh) 2018-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19250B (zh) 一种原位收集沉水植物根系分泌物装置及使用方法
EP2417243A2 (de) Photobioreaktor sowie verfahren zur kultivation von biomasse mittels photosynthese
González et al. Wastewater nutrient recovery using twin-layer microalgae technology for biofertilizer production
CN112514737A (zh) 一种利用菌根植物联合优势微生物修复水环境污染的方法
CN211497305U (zh) 一种有机废水的高效处理设备
Han et al. Cycling of iodine by microalgae: Iodine uptake and release by a microalgae biofilm in a groundwater holding pond
CN101947541A (zh) 一种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方法
DE4100758A1 (de) Verfahren zur entfernung von schadstoffen aus substraten, vorzugsweise boeden mittels hoeherer pflanzen
CN206814494U (zh) 一种去除铅、锌重金属的燃料电池型人工湿地
Battke et al. A novel method for in vitro culture of plants: cultivation of barley in a floating hydroponic system
EP1972602B1 (de) Verfahren zur Erzeugung von Biomasse unter Verwendung photosynthetischer Algenmischkulturen
CN102699017A (zh) 棕榈酸强化藨草修复石油污染湿地土壤的方法
CN101962231B (zh) 用于微污染水体原位修复的生物菌剂培养及投加装置
CN208505662U (zh) 一种原位收集沉水植物根系分泌物装置
US20200283316A1 (en) Phytoremediation treatment system and containerized method of treating pollutants in water
CN105692914A (zh) 一种利用高效生物膜清除石油污染物的生物滞留池
CN210381991U (zh) 一种探究原位根际PAHs降解功能微生物的试验装置
CN112945651A (zh) 水土共用13co2标记培养-根系分泌物收集装置及其方法
CN106989961B (zh) 植株根系分泌物收集装置和旱生植物根系分泌物的收集方法
Masy et al. Stable biofilms of Rhodococcus erythropolis T902. 1 in draining pavement structures for runoff water decontamination
CN2623365Y (zh) 一种污染土壤生物修复设施
DE102013021526A1 (de) Verfahren zur Hygienisierung und Emissionsminderung innerhalb eines Bioreaktors einer Feststoffvergärungsanlage nach Batch-Verfahren und Verfahren zur Vermeidung von MAP/Struvit-Bildung auf einer Feststoffvergärungsanlage
CN206624692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生物化学水处理装置
CN115156284B (zh) 一种基于边际盐生能源植物甜高粱修复含油盐碱土壤的方法
CN109365523A (zh) 一种用于污染土壤修复的生物反应器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