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179C - 薄条片开卷装置 - Google Patents

薄条片开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179C
CN1085179C CN97118229A CN97118229A CN1085179C CN 1085179 C CN1085179 C CN 1085179C CN 97118229 A CN97118229 A CN 97118229A CN 97118229 A CN97118229 A CN 97118229A CN 1085179 C CN1085179 C CN 108517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n silver
roller
thin
silver
side gu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182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8764A (zh
Inventor
藤本明正
山本英仁
植田道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koku Kakok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koku Kako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koku Kako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koku Kako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87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7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17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17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gistering, Tensioning, Guiding Webs, And Rollers Therefor (AREA)
  • Controlling Rewinding, Feeding, Winding, Or Abnormalities Of Webs (AREA)

Abstract

一种在薄条带作为包装材料的包装机械中、为把卷状条带开卷而使用的薄条带开卷装置,该装置防止薄条带的松驰、折叠、扭曲的状态进入到输送辊。该装置备有旋转自如地支承卷状条带的支承装置和使支承装置支承着的卷状条带被开卷下来的条带挂上去的输送辊子和配置在条带移动路径上输送辊上游一侧部分的条带修正导向装置。

Description

薄条片开卷装置
本发明涉及薄条片开卷装置,更详细一点说,即是:作为包装材料使用薄条片,先使薄条片成管状,后以流食那样的充填物充填其中,再将充填了充填物的管子按相当于一个容器的量的长度分割开,最终将其置于长方体状容器的包装机械中,从卷状薄条片上将薄条片开卷的装置。
作为现有的这种薄条片开卷装置,众所周知它包括有:可自由旋转地支承着卷状薄条片的支承装置;卷挂着支承于支承装置上的卷状薄条片上开卷的薄条片的输送滚子。
可是,在现有包装机械中的薄条片开卷装置,当薄条片的输送速度变化时,由于卷状薄条片的旋转惯性,要产生薄条片松弛现象,从而使包装机械的运转出现故障。
另外,当薄条片被开卷到临近终端时,必须在不使包装机械停转的情况下将旧的卷状薄条片换成新的卷状薄条片,而且必须将后续薄条片的始端部连接到前边薄条片的终端部分。通常这种操作是这样:当在卷状薄条片上的前边的薄条片的残量达到规定量时,将旧的卷状薄条片上的薄条片全部盘出,在将后续薄条片的始端部连接于前边薄条片的终端部分之后,再将新的卷状薄条片支承于支承装置上。可是,在从旧的卷状薄条片上盘出全部薄条片时,由于薄条片的自重在折转处(为使在后边的工序中由薄条片成形的容器容易成形而在薄条片上预设的折痕线)往往产生曲折与重叠,在通过输送滚子时出现部分重叠现象,引起包装机械运转故障。
再者,盘出的薄条片,在与其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有错动时,成了薄条片曲折的原因,它就会产生如下的问题:即在输送滚子的下游侧往往配置有松紧调节滚子与导向滚子,在这些滚子的两端通常设有外伸的突边。而在薄条片上一有了曲折,薄条片就会挂在上述松紧调节滚子与导向滚子的外伸突边上而破损,包装机械不能运转。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新型的开卷装置,它能够防止在薄条片松弛、折叠或曲折状态下供向输送滚子。
本发明的薄条片开卷装置包括有:可自由转动地支承卷状薄条片的支承装置;与卷绕从支承于支承装置上的卷状薄条片上开卷的薄条片的输送滚子,在这样的薄条片开卷装置上,在薄条片移动路径中比输送滚子更靠上游侧的部位配置有薄条片修正装置。
在本发明的薄条片开卷装置中,从卷状薄条片上开卷下来的薄条片,在到达输送滚子之前,由薄条片修正装置对薄条片的松弛、重叠以及曲折进行修正。从而可以防止由于在薄条片上存在的松弛、重叠而引起的包装机械运转故障;同时可以防止因薄条片曲折而引起的包装机械不能运转。
在上述薄条片开卷装置中,薄条片修正装置往往是从薄条片表背两面与(或)薄条片两侧边缘修整或限制薄条片的状态。这时,从卷状薄条片上开卷出来的薄条片,在到达输送滚子之前由薄条片修正装置从薄条片表背两面进行修整,从而修正了薄条片的松弛与重叠。因而,可以防止薄条片通过输送滚子时出现部分重叠现象,包装机械可以无故障运行。
另外,在薄条片到达输送滚子之前,由薄条片修正装置对薄条片两侧进行限制,从而修正了薄条片的曲折。这样,就可以防止薄条片挂在配置于输送滚子下游侧的松紧调节滚子与导向滚子等的外伸突边上,其结果,可防止薄条片的破损。
在上述薄条片开卷装置中,薄条片修正装置由表面侧导向辊以及与表面侧导向辊相对应且与之相平行配置的背面侧导向辊所构成,并从表背两面修整薄条片的状态。
在上述薄条片开卷装置中,薄条片修正装置还由配置于薄条片移动路线两侧相互平行的一对侧导向板所构成,从薄条片两侧限制薄条片的状态。
在上述薄条片开卷装置中,薄条片修正装置包括:配置于薄条片移动路经两侧相互平行的一对侧导向板;设置于两侧导向板间的表面侧导向辊;与表面侧导向辊相对应、设置于两侧导向板间的背面侧导向辊。由表面侧导向辊与背面侧导向辊从薄条片表背两面修整薄条片的状态;同时由一对侧导向板从薄条片两侧限制薄条片。
在上述具有表面侧导向辊与背面侧导向辊的薄条片开卷装置中,两导向辊之间的间隙常常是比薄条片的厚度大3~5mm。这时,可确实保证修整薄条片的松弛与重叠,而且可使对通过薄条片修正装置的薄条片的阻力最小。
在上述具有表面侧导向辊与背面侧导向辊的薄条片开卷装置中,由表面侧导向辊与背面侧导向辊组成的辊对,在薄条片移动方向间隔设置多对。这样可更进一步确保修整薄条片的松弛与重叠。
在上述具有表面侧导向辊与背面侧导向辊的薄条片开卷装置中,由于两导向辊各自绕两导向辊轴线自由转动,这样就更进一步减小了对通过修正装置的薄条片的阻力。
在上述具有一对侧导向板的薄条片开卷装置中,两侧导向板间的间隔要比薄条片的宽度宽2~4mm,这样可确保修正薄条片的曲折,且可以最小的滑动阻力输送薄条片。
在上述薄条片开卷装置中,薄条片修正装置可以以与薄条片移动路径成正交的水平轴线为中心自由摆动。这样,它可以与随着开卷引起的卷状薄条片直径的变化以及大小种类的不同直径的卷状薄条片相适应。
在上述薄条片开卷装置中,在薄条片移动路径上的比输送滚子还要靠下游侧部位配置导向滚子;输送滚子与导向滚子之间配置松紧调节滚子。这样,通过输送滚子的薄条片上可使之作用着大致均一的拉力,不易产生松弛;若是产生了松弛,也可以由薄条片修正装置很快给予消除。
在上述具有导向滚子与松紧调节滚子的开卷装置中,设有多对由导向滚子与松紧调节滚子组成的滚子对。这样,可更进一步对通过输送滚子的薄条片作用均一的拉力。
在上述具有导向滚子与松紧调节滚子的薄条片开卷装置中,常是分别检测出松紧调节滚子的上限位置与下限位置,并调整输送滚子的旋转速度。这样,可使作用于通过输送滚子的薄条片上的拉力变化最小,从而使其难以产生松弛与曲折。
图1是表示本发明薄条片开卷装置整体构成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同一部分的侧视图;图3是薄条片开卷装置的薄条片修正导向装置的周边部分放大了的背面图;图4是图2的部分放大图;图5是表示随着开卷进行、卷状薄条片直径变小状态下的整体构成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表示更换旧卷状薄条片状态下的整体构成的局部剖视图。
下边,借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而且,在下述说明中,图2的右侧定为前,与其相反的一侧定为后,而左右是指向着纸面前后的方向。
图1与图2示出了本发明薄条片开卷装置的总体构成;图3与图4示其要部。而图5示出了开卷进行中卷状薄条片的直径变小状态下的总体构成;图6示出了更换旧的卷状薄条片状态下的总体构成。
在图1与图2上,薄条片开卷装置放置在向后开口的壳体1内,并具有相互平行的左右一对支承板2,用来支承卷状薄条片c。两支承板2的前缘从靠上端部分向下方、向后方倾斜。在两支承板2的左右方向的外面的上端部,前后方向间隔开安装着上下一对车轮3、4。上下一对车轮3、4夹持着固定于壳体1的左右两侧壁5的里面并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导轨6,同时沿该导轨滚动,结果可使得两支承板2前后自由移动。
两支承板2的下端部分别设有后方突出部7,在其上缘前后方向的对应位置分别形成了嵌入旋转轴用的缺口8。这样,卷状薄条片c的卷心9的旋转轴10的左右两端部就分别嵌入在左右支承板2的缺口8中。
在两支承板2的下方,在不妨碍卷状薄条片c的旋转的原则下,配置有托架11,并被吊持于两支承板2上。
在两支承板2间,在比支承板2的上端稍下一些、比其前端稍后一些的地方,配置着向左右方向伸展的输送滚子12,同时在比两支承板2间的输送滚子12稍前一些的地方,配置着向左右方向伸展、可自由转动的第1导向滚子20,它与输送滚子12大致处在同一高度水准上。而在两支承板2间的第1导向滚子20的前斜上方配置着向左右方向伸展、并可自由转动的第2导向滚子13。另外,在输送滚子12与第1导向滚子20之间以及第2导向滚子13的大致正下方处,分别配置着第1与第2松紧调节滚子30、14,两松紧调节滚子30、14向左右方向伸展、可自由转动,并处在输送滚子12的下方位置。两滚子30、14相互大致处于同一高度水平。从卷状薄条片c上开卷的薄条片W,在输送滚子12处从上侧卷挂、并向下改变其方向;在第1松紧调节滚子30处从下侧卷挂、并向上改变其方向;在第1导向滚子20处从上侧卷挂、并向下改变其方向;在第2松紧调节滚子14处从下侧卷挂,并向上改变其方向;最后在第2导向滚子13处从上侧卷挂;并向后改变其方向。
输送滚子12,通过轴承(图中略)可自由转动地支承于固定在支承板2上的、向左右方向延伸的水平轴15的外周,输送滚子12靠具有马达等的适当的驱动装置16驱动,分高低两级速度变速、旋转。如把每单位时间内薄条片W的输送量叫做标准输送量,则输送滚子12的高低两级转速设定为:当输送滚子12高速旋转、由驱动装置16驱动、输送滚子12所输送的薄条片W的输送量在标准输送量以上;而当其低速旋转、由驱动装置16驱动、输送滚子12所输送的薄条片W的输送量在标准输送量以下。
在输送滚子12靠下一些的地方,配置着将薄条片W推向输送滚子12的向左右方向伸展的推压滚子17。推压滚子17可自由旋转地安装于水平轴19的外周,而水平轴19固定于左右一对摇臂18的顶端。两摇臂18分别在其底端部固定于水平旋转轴21上,并可以水平旋转轴21为中心自由摇动,而水平旋转轴21向左右方向伸展、且其两端可自由旋转地支承于左右支承板2上。水平旋转轴21的左端比左侧支承板2向左边突出,在这里,通过连臂23连接了液压油缸22,由液压油缸22通过连臂23、水平旋转轴21以及摇臂18,推压滚子17将薄条片W推向输送滚子12。
两导向滚子20、13通过轴承(图中略)可自由转动地支承于水平轴40、24的外周,而水平轴40、24其两端部分别向左右方向伸展、并固定于左右支承板2上。另外,两导向滚子20、13的两端分别设有外伸的突边41、25。
第1松紧调节滚子30配置于左右一对摇动板27的靠端部部分间,而该摇动板27其底端分别可自由摇动地支承于左右两侧支承板2外面的下端部且向前方伸展;第2松紧调节滚子14配置于比第1松紧调节滚子30还要更靠摇动板27的端部部分之间。两摇动板27的底端固定安装于水平旋转轴26的外周,而该水平旋转轴26可自由旋转地支承于左右两侧支承板2且向左右方向伸展、向外方突出出来。两松紧调节滚子30、14分别通过轴承(图中略)可自由旋转地支承于水平轴42、28的外周,而该两水平轴42、28固定(渡し止める)于两摇动板(27)的顶端部之间、且向左右方向伸展。在两松紧调节滚子30、14的两端分别设有外伸的突边43、29。
在右侧水平旋转轴26上的比摇动板27还要向右突出的部分上,固定着检测器动作板31的底端部,而该检测器动作板31伸展于水平旋转轴26之径向的向前倾斜的上方。比在右侧支承板2的外面的检测器动作板31的顶端还要靠水平旋转轴26的径向外侧位置,分别安装着上限与下限水平检测器32、33,两检测器32、33位于同一圆周上成间隔配置,能分别检测出两松紧调节滚子30、14的上限位置与下限位置,并分别输出上限水平信号与下限水平信号。两水平检测器32、33分别是:在向着水平旋转轴26一侧的检测端的相对部分上不存在检测器动作板31时为ON,而有检测器动作板31时为OFF。
在薄条片移动路径中比输送滚子12靠上游处配置着薄条片修正导向装置34。薄条片修正导向装置34,如图3与图4所示,包括有:配置于薄条片移动路径的左右两侧、相互平行的左右一对侧导向板35;在薄条片移动方向上成间隔设置于两侧导向板35间的相互平行的一对表面侧导向辊36;与两表面侧导向辊相对应,设置于两侧导向板35间的、相互平行的一对背面侧导向辊37。表面侧与背面侧导向辊36、37分别位于与薄条片移动路经成正交的水平线上。另外,两导向辊36、37成圆筒状,可自由转动地包覆于固定于两侧导向板35间的水平轴44、45的外周,而且,在两侧导向板35间的间隔比较大的情况下,由2个以上的圆筒体可自由转动地包覆于水平轴44、45外周来形成两导向辊36、37也可以。两侧导向板35之间的间隔要比薄条片W的宽度宽2~4mm;表面侧导向辊36与背面侧导向辊37的对应辊子的间隙要比薄条片W的厚度大3~5mm。而且,薄条片W的宽度与厚度因由包装机械要填充包装物的种类、以及最终得到的容器的尺寸而异;但通常是:宽度为150~350mm左右;厚度为0.3~1.0mm左右。两侧导向板35的输送滚子12一侧的端部固定于左右一对支臂38的顶端,该一对支臂38,其底端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支承着推压滚子17的水平轴19上。
在上述这样的薄条片开卷装置中,从卷状薄条片c开卷的薄条片W,首先通过薄条片修正导向装置34的表面侧与背面侧导向辊36、27间、以及两侧向板35间,送至输送滚子12;再经过两松紧调节滚子30、14与两导向滚子20、13,输送到包装机械的下一个部位。这时,薄条片W至少要与薄条片修正导向装置34的表面侧与背面侧导向辊36、37中的水平轴19一侧的表面侧导向辊36相接触。
即使薄条片W的输送速度发生变化,由于卷状薄条片c的旋转惯性而使薄条片W产生松弛,对于薄条片W来说,由于薄条片修正导向装置34的表面与背面侧导向辊36、37将其从表背两面夹持着,所以薄条片上产生的松弛在到达输送滚子12之前即被消除。即,薄条片修正导向装置34靠自重,以水平轴19为中心向下摆动,由于薄条片W在由薄条片修正导向装置34的表面侧与背面侧导向辊36、37从表背两面将其夹持的同时,与水平轴19一侧的表面侧导向辊36相接触,松弛被消除。另外,在薄条片W被送过输送滚子12周围时,防止了发生部分重叠的状态。而且,即使薄条片W产生曲折,由于有薄条片修正导向装置34的两侧导向板35从其两侧夹持着薄条片,在到达输送滚子12之前,这种曲折状态也被矫正。从而,就防止了在配置于输送滚子12下游侧的松紧调节滚子34、14与导向滚子20、13的外伸突边29、25处产生薄条片挂着现象,这样,就防止了薄条片W的破损。
如图5所示,随着薄条片W开卷的进行,卷状薄条片c处的直径变小,从卷状薄条片c到输送滚子12的薄条片移动路径有变化,薄条片修正导向装置34由于薄条片的拉紧而以水平轴19为中心向上方摆动。即使在这种状态薄条片产生松弛,由于前述同样的理由,薄条片所产生的松弛能以消除,曲折也能矫正。即,在卷状薄条片直径大小不同的情况下,靠着薄条片修正导向装置34由薄条片W的拉紧或自重而产生的摆动,可以消除薄条片产生的松弛,同时可矫正曲折变形。
现在,由驱动装置16使输送滚子12高速旋转,由于由输送滚子12输送的薄条片W的输送量在标准输送量以上,两松紧调节滚子34、14靠自重下降。其结果是摇动板27随着水平旋转轴26的转动而向下摆动,与此同时,检测器动作板31也向同一方向摆动。当检测器动作板31到达从下限水平检测器33的检测端离开的位置时,下限水平检测器33将其检出,并从该检测器33输出下限水平信号,根据该输出信号,由驱动装置16使输送滚子12切换到低速旋转。这样一来,由于依靠输送滚子12输送的薄条片W的输送量变为标准输送量以下,两松紧调节滚子30、14因薄条片W的拉紧而上升。结果是,摇动板27与检测器动作板31则朝与前述相反的方向摆动,检测器动作板31到达从上限水平检测器32的检测端离开的位置。这样,即由上限水平检测器32将其检测出来,并从该检测器输出上限水平信号,依照该输出信号,由驱动装置16使输送滚子12切换到高速旋转状态。其结果,由输送滚子12输送的薄条片W的输送量再次达到标准输送量以上,两松紧调节滚子30、14靠自重下降。就这样,在下限与上限水平检测器33、32检测的检测器动作板31的位置的范围内,两松紧调节滚子30、14反复上下摆动,而其间常有两松紧调节滚子30、14与摇动板21的自重产生的拉紧力作用于薄条片上。从而,在通过输送滚子12的薄条片W上可以大致作用着均一的拉紧力,在输送滚子12的上游侧薄条片W不易产生松弛,比如即使产生了松弛,也可由薄条片修正导向装置34很快地消除掉。
卷状薄条片c的更换按下列顺序进行。当卷状薄条片c上卷绕的薄条片W的残量还有1~2分的开卷量时,如图6所示,在不包装机械停止工作的情况下,从旧的卷状薄条片c上盘出(手缲リ出ㄧ)全部薄条片W置于筐11内,将支承板2向后方移动,使筐11的后部从壳体1向后方突出出来。接下来,在盘入筐11中的薄条片W未卷绕完前,先在旧薄条片W的终端部分上接上后续薄条片W的始端部分;而后取下旧卷状薄条片c的卷心9,同时将新的卷状薄条片c的卷心9的旋转轴10置入支承板2的缺口内,这样来将新的卷状薄条片c支承于支承板2上。从而,完成了卷状薄条片c的更换。可是,当从旧的卷状薄条片c上盘出全部薄条片W时,由于薄条片自重的原因,在折转处要发生曲折,或者薄条片被盘出,而又从下方顺序使用时,由于上部的薄条片W的重量产生的作用,同样也会使薄条片在折转处产生曲折,但由这些曲折产生的折叠也因与上述消除松弛同样的理由,由薄条片修正导向装置34加以消除。
在上述实施例中,表面侧与背面侧导向辊36、37其轴可自由旋转,如果固定起来也可以;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薄条片修正导向装置34包括有:相互平行的左右一对侧导向板35;在薄条片移动方向间隔开、设置于两侧导向板35间的相互平行的一对表面侧导向辊36;对应于两表面侧导向辊36、设置于两侧导向板35间的相互平行的一对背面侧导向辊37。但是作为上述结构的替代方案,由表面侧导向板与背面侧导向板按与表面侧导向辊36和背面侧导向辊37之间同样的间隔配置于两侧导向板间也可以。再者,作为薄条片修正导向装置也可以用偏平角筒状体。这时,在角筒状体的横截面上的长边部分相互间的间隔做成与表面侧导向辊36和背面侧导向辊37间的间隔一样;而同样,其短边部分相互间的间隔做成与两侧导向板之间的间隔一样。

Claims (13)

1.一种薄条片开卷装置,它包括:可自由转动地支承着卷状薄条片的支承装置;将从由支承装置支承的卷状薄条片上开卷下来的薄条片卷挂起来的输送滚子,其特征在于,
在比薄条片移动路径上的输送滚子更靠上游侧的位置配置有薄条片修正装置。
2.按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薄条片开卷装置,其特征在于,薄条片修正装置是从薄条片表背两面与/或薄条片两侧限制薄条片的状态。
3.按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薄条片开卷装置,其特征在于,薄条片修正装置是依靠表面侧导向辊以及与表面侧导向辊相对应、而且与其相平行配置的背面侧导向辊从薄条片表背两面限制薄条片的状态。
4.按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薄条片开卷装置,其特征在于,薄条片修正装置是通过在薄条片路径的两侧配置的相互平行的一对侧导向板,从薄条片两侧限制薄条片。
5.按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薄条片开卷装置,其特征在于,薄条片修正装置包括有:配置于薄条片移动路径两侧的相互平行的一对侧导向板;设置于两侧导向板间的表面侧导向辊;与表面侧导向辊相对应、设置于两侧导向板间的背面侧导向辊;由表面侧导向辊与背面侧导向辊从薄条片表背两面限制薄条片的状态;同时由一对侧导向板从薄条片的两侧进行限制。
6.按权利要求3或5所记述的薄条片开卷装置,其特征在于,表面侧导向辊与背面侧导向辊间的间隙比薄条片的厚度大3~5mm。
7.按权利要求3或5所记述的薄条片开卷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表面侧导向辊与背面侧导向辊组成的辊子对,沿薄条片移动方向间隔地设置多对。
8.按权利要求3或5所记述的薄条片开卷装置,其特征在于,表面侧导向辊与背面侧导向辊分别可绕表面侧导向辊的轴线及背面侧导向辊轴线自由转动。
9.按权利要求4或5所记述的薄条片开卷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侧导向板间的间隔比薄条片的宽度宽2~4mm。
10.按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记述的薄条片开卷装置,其特征在于,薄条片修正装置可以以与薄条片移动路径成正交的水平轴线为中心自由摆动。
11.按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薄条片开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薄条片移动路径中的比输送滚子更靠下游侧的部位配置导向滚子;在输送滚子与导向滚间配置松紧调节滚子。
12.按权利要求11所记述的薄条片开卷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多对导向滚子对与松紧调节滚子对。
13.按权利要求11或12所记述的薄条片开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别检测出松紧调节滚子的上限位置与下限位置,来调节输送滚子的旋转速度。
CN97118229A 1996-09-09 1997-09-08 薄条片开卷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517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37994/96 1996-09-09
JP23799496A JPH1087133A (ja) 1996-09-09 1996-09-09 ウェッブ巻き戻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764A CN1178764A (zh) 1998-04-15
CN1085179C true CN1085179C (zh) 2002-05-22

Family

ID=17023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1822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5179C (zh) 1996-09-09 1997-09-08 薄条片开卷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H1087133A (zh)
CN (1) CN1085179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9385B (zh) * 2005-11-03 2011-07-20 Lg电子株式会社 载带产品的检查装置及检查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39753B2 (ja) * 2008-04-10 2010-09-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ウェブ搬送装置及びウェブ搬送制御方法
CN102556723A (zh) * 2011-12-31 2012-07-11 苏州幸福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太阳能背板自动接料装置
CN107758416A (zh) * 2016-08-16 2018-03-06 谭红卫 一种电阻收料机
CN110562778A (zh) * 2019-08-13 2019-12-13 徐州轩华丝绸有限公司 一种丝织品自动卷裁防脱落支架
CN114589738B (zh) * 2022-01-26 2023-07-25 鲁东大学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输送导向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8267B (zh) * 1985-11-08 1990-06-06 金井车轮工业株式会社 汽车轮自动装载装置
CN1109440A (zh) * 1993-09-14 1995-10-04 吉第联合股份公司 从装料台卷紧并传送卷筒到一开卷机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8267B (zh) * 1985-11-08 1990-06-06 金井车轮工业株式会社 汽车轮自动装载装置
CN1109440A (zh) * 1993-09-14 1995-10-04 吉第联合股份公司 从装料台卷紧并传送卷筒到一开卷机的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9385B (zh) * 2005-11-03 2011-07-20 Lg电子株式会社 载带产品的检查装置及检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764A (zh) 1998-04-15
JPH1087133A (ja) 1998-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I70552B (fi) Anordning foer retardering av roerelsen av framloepande ark sat foerhindrande av dessas kantskador
EP1125841A1 (en) Apparatus for winding a wrapping film about an article
CN1191179C (zh) 带折叠薄膜装置的载荷缠绕包装机
CN1085179C (zh) 薄条片开卷装置
CN1030900A (zh) 管形带式输送机的扭曲检测器和校正器
JPH05131565A (ja) 細幅帯状体の巻き付け装置
EP0502434B1 (en) A winding apparatus for sheet material web
GB2255770A (en) Winding webs
US6676066B2 (en) Spiral winder wrinkle remover
CN113428709A (zh) 一种用于带状板材印刷的纠偏机构
JPH07503690A (ja) 線状の製品をつば付リールに巻取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2578288Y (zh) 光电气动伺服跟踪收卷装置
WO1980001158A1 (en) Device for guiding knitted or textile fabric flattened or folded in half width
CN210942485U (zh) 一种袋装肥料包装机的成型机构
CN210594483U (zh) 一种对折复卷机对折装置
KR20010094274A (ko) 슬리터 리와인더
JP2774302B2 (ja) アキユームロール装置
US20020139891A1 (en) Web storage device for a packaging machine
KR101896192B1 (ko) 스트립의 가변식 홀딩이 가능한 슬리팅 라인용 리와인더
CN220684204U (zh) 一种可纠偏的张力隔断装置
CN218201326U (zh) 一种张力贮纸后架
CN213326006U (zh) 一种三角折膜机
CN218057758U (zh) 一种预送膜机构
CN216226214U (zh) 一种收卷紧致的冷轧卷料收卷装置
JPH09194089A (ja) 傾き調整ロ−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