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15814A - 一种自充气的气动三轮车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充气的气动三轮车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15814A
CN108515814A CN201810292829.1A CN201810292829A CN108515814A CN 108515814 A CN108515814 A CN 108515814A CN 201810292829 A CN201810292829 A CN 201810292829A CN 108515814 A CN108515814 A CN 1085158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ion cylinder
air
power
compression
tricy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928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15814B (zh
Inventor
徐振法
王银凤
梁利东
谢正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29282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158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158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158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158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158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3/00Devices for measuring, signalling, controlling, or distributing tyre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tyre inflating devices on vehicles, e.g. of pumps or of tanks; Tyre cooling arrangements
    • B60C23/00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al wheel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3/00Devices for measuring, signalling, controlling, or distributing tyre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tyre inflating devices on vehicles, e.g. of pumps or of tanks; Tyre cooling arrangements
    • B60C23/001Devices for manually or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or distributing tyre pressure whilst the vehicle is moving
    • B60C23/003Devices for manually or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or distributing tyre pressure whilst the vehicle is moving comprising rotational joints between vehicle-mounted pressure sources and the ty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1/00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1/005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brake elements, e.g. fastening of brake blocks in their hol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2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 B62L3/023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acting on fluid pressure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1/0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 B62M1/1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involving devices which enable the mechanical storing and releasing of energy occasionally, e.g. arrangement of fly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1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non-mechanical gearing, e.g. fluid gea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6/0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with additional source of power, e.g. combustion engine or electric mo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自充气的气动三轮车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气动三轮车领域。本发明包括助力单元、充气单元和车体,充气单元包括储气罐和压缩缸,车体包括调速杆、刹车机构和传动轴,调速杆用于调节供能气罐的供气量,刹车机构用于调节压缩缸的工作效率,刹车机构的刹车执行端和传动轴相配合,刹车执行端贴近传动轴并与传动轴固定,此时充气单元工作,储气罐用于储存压缩缸压缩后的空气,压缩缸通过管道与储气罐相连,压缩气体经管道输送至储气罐,进行充气,将刹车时的动能进行利用完成自充气,更加节能。

Description

一种自充气的气动三轮车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动三轮车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自充气的气动三轮车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助力车是一种介于三轮车和轻型摩托车之间的轻便型交通工具,以其轻便、小巧、廉价的自身优势在竞争激烈的交通工具行业占有一席之地。目前市场上通用助力车一般有两种,即燃油内燃机型助力车和电动助力车。两种助力车各有优势,燃油助力车由于结构简单而采用二冲程发动机,导致燃料燃烧不充分而放出大量的CO、微小碳粒等污染物尾气,这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电动助力车,其耗能不直接来自矿物燃料,而来自冲入蓄电池的电能,另外,电动助力车的环保性还有一处致命伤:那就是蓄电池。目前普遍使用的铅酸蓄电池,虽然有蓄电量大、成本低廉的优势,但其产生的酸雾,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即使是不产生酸雾的新型蓄电池,其中也难免含有大量有害重金属,如铅、铜、汞等,若用后随意丢弃,即极易对水体、土壤等造成严重污染,其害不在燃油内燃机型助力车之下。因此研究开发新的能够替代上述产品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而利用无毒无害且成本低廉的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的气动助力车就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经检索,发明创造的名称为:环保型自充气气动自行车(申请号为:200720037533.2,申请日为:2007.05.14),该申请案涉及一种环保型自充气气动自行车,包括:脚踏杆及踏板、脚踏式高压气筒、自行车车架、连杆、连杆复位弹簧、脚踏杆复位弹簧、气马达、储气罐、鞍座、气筒复位弹簧和压力表,所述脚踏杆及踏板和脚踏式高压气筒有两件,脚踏杆及踏板的脚踏杆一端与自行车车架的底梁铰接,中间与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脚踏式高压气筒的活塞相连,连杆复位弹簧套装在连杆上,脚踏杆复位弹簧的一端与脚踏杆及踏板的脚踏杆中间相连,另一端与车架连接,气马达和储气罐装在车架上,脚踏式高压气筒的出气口与储气罐的进气口相连,储气罐出气口与气马达相连。该申请案虽然可以达到自充气的效果,但是该申请案的不足在于充气效率低,且难以根据路况调节充气效率。
此外,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具有气动式制动储能结构的自行车(申请号为:201711045948.9,申请日为:2017.10.31),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具有气动式制动储能结构的自行车,包括自行车本体,所述自行车本体包括车架、把手、两脚踏板、前轮和后轮,所述车架由若干管体相连形成储气罐;在车架上设有一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为由滑轴控制的三位五通阀;在后轮轴的一端设有一活塞式气泵,所述活塞式气泵包括缸体、曲轴、曲轴臂、活塞、缸座以及端盖;在两脚踏板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一控制电路相连;在控制阀上设有一直线电机,该直线电机的电机轴与滑轴的另一端相连。该申请案虽然能够在自行车刹车过程中自动收集能量并进行存储,但是该申请案的不足之处在于收集的效率无法实时调节,在收集能量的同时难以使车辆行驶保持稳定匀速。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气动三轮车充气过于麻烦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充气的气动三轮车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储气罐与供能气罐串联,刹车时,可调节压缩比的压缩缸向储气罐内压缩空气,进行充气,将刹车时的动能进行利用完成自充气,更加节能,且不会影响供能气罐的正常使用。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自充气的气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助力单元,该助力单元包括供能气罐,供能气罐用于输出气动助力;充气单元,该充气单元包括储气罐和压缩缸,储气罐用于储存压缩缸压缩后的空气,压缩缸通过管道与储气罐相连,压缩气体经管道输送至储气罐进行充气,该储气罐与供能气罐设置有气罐单向气阀;车体,所述车体包括调速杆、刹车机构和传动轴,所述调速杆用于调控助力单元的输出功率;所述刹车机构用于调节充气单元的充气效率,刹车机构的刹车执行端和传动轴相配合,其中刹车机构用于驱动刹车执行端夹紧传动轴,传动轴带动充气单元的压缩缸进行充气。
优选地,车体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刹车机构的刹车执行端配合,刹车机构通过刹车线驱动刹车执行端与齿轮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助力单元还包括离合传动轮,所述离合传动轮内设开孔,所述传动轴贯穿设置于开孔内,所述刹车执行端与开孔相配合,所述刹车执行端内设有离合机构,该离合传动轮与传动轴上的齿轮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助力单元还包括气动马达,供能气罐通过供气管与气动马达相连,供能气罐通过输出的高压气体驱动气动马达转动,该气动马达通过传动链与传动轴的动力轮相连接,气动马达通过链传动驱动动力轮转动。
优选地,所述离合传动轮通过传动杆与压缩缸上的压缩活塞连接,压缩缸的压缩缸出口通过管道与储气罐连接,储气罐通过管道与助力单元的供能气罐相连,所述压缩缸上端设有调节活塞,所述压缩缸上端设有余隙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活塞与余隙调节机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缩缸设置于车体的踏板下端,所述压缩缸内设置有压缩活塞,该压缩活塞用于对气体进行压缩,压缩缸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活塞,调节活塞可沿压缩缸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压缩缸内设有压缩活塞,所述压缩活塞设置有活塞连接块,所述活塞连接块通过传动杆与离合传动轮上的传动连接块连接,所述压缩缸上端内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下端侧壁内设有第一单向进气阀和第一单向出气阀,所述第一单向出气阀通过压缩缸出气管与储气罐连接。
优选地,所述余隙调节机构包括液压缸和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一端与调节活塞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于液压缸内,所述余隙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压缩缸的容积。
优选地,所述调速杆与刹车机构设置于车体的前轮支架上端,所述前轮支架下端设置有前轮,所述调速杆与开关阀通过调速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单向出气阀设置于压缩缸出口上,所述第一单向进气阀的流向为由装置外通向压缩缸内,所述第一单向出气阀的流向为压缩缸通向压缩缸出气管,所述压缩缸的下端设有第二单向进气阀和第二单向出气阀,第二单向出气阀通过第二出气管与压缩缸出气管连通,压缩缸的下端构成第二气腔。
本发明的一种自充气的气动三轮车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助力模式
储气罐内的压缩气体输送至助力单元,助力单元用于为动力轮输出气动助力;
步骤二、自充气模式
按压刹车机构进行刹车时,助力单元停止输出动力,且充气单元开始回收动力,充气单元的压缩缸对气体进行压缩,压缩后气体经管道输送至储气罐进行充气。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自充气的气动三轮车,包括助力单元、充气单元和车体,充气单元包括储气罐和压缩缸,车体包括调速杆、刹车机构和传动轴,调速杆用于调节供能气罐的供气量,刹车机构用于调节压缩缸的工作效率,刹车机构的刹车执行端和传动轴相配合,刹车执行端贴近传动轴并与传动轴固定,此时充气单元工作,储气罐用于储存压缩缸压缩后的空气,压缩缸通过管道与储气罐相连,压缩气体经管道输送至储气罐,进行充气,将刹车时的动能进行利用完成自充气,更加节能;
(2)本发明的一种自充气的气动三轮车,压缩缸设为双气腔,在一次循环的过程中完成两次压缩,压缩效率更高,且刹车的时候由于全程在压缩空气,刹车效果更好,充分利用刹车余能;
(3)本发明的一种自充气的气动三轮车,传动轴上设有齿轮和飞轮,该飞轮可以将动力轮行程的部分能量储存起来,以克服其他行程的阻力,使动力轮均匀旋转,同时飞轮增大了动力轮的惯性,使得动力轮可以轻易的克服死点位置;
(4)本发明的一种自充气的气动三轮车,压缩活塞的行程H等于离合传动轮的直径D,且压缩活塞的行程L小于限位块与压缩缸底部之间的距离L,使得离合传动轮在带动压缩活塞进行压缩的过程中,压缩活塞不会堵塞压缩缸出气管,且压缩效率更高,离合传动轮在转动时,不会由于压缩活塞的行程过小的而出现装置卡死问题;
(5)本发明的一种自充气的气动三轮车的使用方法,包括步骤一、助力模式,储气罐内的压缩气体输送至助力单元,助力单元用于为动力轮输出气动助力;步骤二、自充气模式,按压刹车机构进行刹车时,助力单元停止输出动力,且充气单元开始回收动力,充气单元的压缩缸对气体进行压缩,压缩后气体经管道输送至储气罐,进行充气,将刹车时的动能进行利用完成自充气,更加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自充气的气动三轮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自充气的气动三轮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离合机构断开时的传动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离合机构接触时的传动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自充气的气动三轮车的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00、助力单元;110、供能气罐;111、供气管;120、开关阀;130、气动马达;140、离合传动轮;141、开孔;150、传动链;160、飞轮;170、动力轮;
200、充气单元;210、储气罐;211、气罐连接管;212、气罐单向气阀;220、压缩缸;221、压缩活塞;222、活塞连接块;223、限位块;224、第一单向进气阀;226、第一单向出气阀;227、压缩缸出口;228、压缩缸出气管;229、调节活塞;231、传动杆;232、传动连接块;240、第二气腔;241、第二单向进气阀;242、第二单向出气阀;243、第二出气管;
340、余隙调节机构;341、液压缸;342、液压伸缩杆;350、离合机构;
400、车体;410、调速杆;411、调速线;420、刹车机构;421、刹车执行端;422、刹车线;430、踏板支架;440、横向车架;450、踏板;451、脚踏板;460、座椅支撑杆;470、车厢;480、前轮支架;490、传动轴;491、前轮;492、第一后轮;493、第二后轮;494、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自充气的气动三轮车,包括助力单元100、充气单元200和车体400,所述车体400包括调速杆410、刹车机构420、踏板支架430、横向车架440、踏板450、座椅支撑杆460、车厢470、前轮支架480、传动轴490和前轮491,所述传动轴490上设有齿轮494、第一后轮492、第二后轮493和飞轮160,该飞轮 160可以将动力轮170行程的部分能量储存起来,以克服其他行程的阻力,使动力轮170均匀旋转,同时飞轮160增大了动力轮170的惯性,使得动力轮170可以轻易的克服死点位置;所述齿轮494与刹车机构420的刹车执行端421配合,刹车机构420控制刹车执行端421与齿轮494接触。所述调速杆410和刹车机构420设置于前轮支架480的上端,所述前轮支架 480的下端设有前轮491,所述横向车架440与前轮支架480固定连接。横向车架440远离前轮支架480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座椅支撑杆460,所述前轮支架480一侧固定有踏板支架430,座椅支撑杆460与踏板支架43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踏板450,踏板450内设有脚踏板451,所述踏板450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车厢470,车厢470设有传动轴490。
本实施例的助力单元100包括供能气罐110、开关阀120、气动马达130和离合传动轮 140和动力轮170,气动马达130和脚踏板451同轴转动,所述离合传动轮140内设开孔141,所述传动轴490贯穿设置于开孔141内,所述刹车执行端421设置于开孔141内,所述刹车执行端421内设有离合机构350,所述离合传动轮140与传动轴490上的齿轮494对应设置;所述调速杆410与开关阀120通过调速线411连接,当转动调速杆410时,可以调节开关阀120阀门开度。供能气罐110固定连接于横向车架440的下端,供能气罐110与横向车架440平行设置,供能气罐110通过供气管111与气动马达130相连,该气动马达130设置于踏板450内,所述气动马达130通过传动链150与动力轮170连接,供能气罐110通过供气管111 向气动马达130输送高压气体带动气动马达130转动,气动马达130转动的同时带动动力轮170转动,所述供能气罐110和气动马达130之间设有开关阀120。当装置需要进行助力时,打开开关阀120,供能气罐110内的高压气体流出,对气动马达130进行做工,带动气动马达130转动,气动马达130转动通过传动链150带动动力轮170转动。
本实施例的充气单元200包括储气罐210、压缩缸220和离合传动轮140,所述储气罐 210固定连接于横向车架440的下端,储气罐210与横向车架440平行设置,供能气罐110与储气罐210通过气罐连接管211连接,所述气罐连接管211上设有气罐单向气阀212。压缩缸220固定设置于踏板450的下端,所述压缩缸220水平设置,所述压缩缸220的轴线与离合传动轮140的圆心位于同一水平线。
本实施例的离合传动轮140通过传动杆231与压缩缸220上的压缩活塞221连接,压缩缸220的压缩缸出口227通过管道与储气罐210连接,储气罐210通过管道与助力单元100的供能气罐110相连,所述压缩缸220上端设有调节活塞229,所述压缩缸220上端设有余隙调节机构340,所述调节活塞229与余隙调节机构340连接,控制余隙调节机构340调节压缩缸220的调节活塞229,进而调节压缩缸220的压缩比。压缩活塞221设置有活塞连接块222,所述活塞连接块222通过传动杆231与离合传动轮140上的传动连接块232连接,所述压缩缸220上端内设有限位块223,所述限位块223的下端侧壁内设有第一单向进气阀 224和第一单向出气阀226,所述第一单向出气阀226通过压缩缸出气管228与储气罐210连接。第一单向出气阀226设置于压缩缸出口227上,所述第一单向进气阀224的流向装置外通向压缩缸220内,所述第一单向出气阀226的流向为压缩缸220通向压缩缸出气管228。
当需要进行动力回收时,离合传动轮140带动传动杆231运动,传动杆231带动压缩活塞221在压缩缸220内上下移动,压缩缸220的下端设有第二单向进气阀241和第二单向出气阀242,第二单向出气阀242通过第二出气管243与压缩缸出气管228连通,压缩缸220 的下端构成第二气腔240,传动杆231带动压缩活塞221在压缩缸220内上下移动,当压缩活塞221想上移动时,第一单向进气阀224由于流向不通关闭,第一单向出气阀226打开,同时,第二气腔240内的第二单向进气阀241打开,第二单向出气阀242关闭,压缩缸220 内的空气通过压缩缸出口227进入压缩缸出气管228,再进入储气罐210;当压缩活塞221向下移动时第一单向出气阀226由于流向不通关闭,第一单向进气阀224打开,外界空气通过第一单向进气阀224进入压缩缸220内,同时,第二气腔240内的第二单向进气阀241关闭,第二单向出气阀242打开,第二气腔240内的压缩空气通过第二单向出气阀242进入第二出气管243,完成一次压缩循环,在一次循环内进行两次压缩,压缩效率更高。
本实施例的调速杆410通过调速线411和开关阀120连接,刹车机构420通过刹车线422 和刹车执行端421连接,当装置的速度较低时,调节调速杆410增大开关阀120开度,同时离合传动轮140与传动轴490断开接触,使得气动马达130转速升高,装置速度加快;当需要进行刹车时,停止调节调速杆410使得开关阀120关闭,刹车机构420控制刹车执行端421和离合机构350,使得离合传动轮140与传动轴490接触,传动轴490带动离合传动轮140 转动,离合传动轮140带动压缩缸220进行压缩,使得气动马达130转速降低,装置速度变慢。
本实施例的余隙调节机构340包括液压缸341和液压伸缩杆342,该余隙调节机构340 与刹车机构420通过刹车线422连接,所述液压伸缩杆342一端与调节活塞229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于液压缸341内,所述余隙调节机构340用于调节压缩缸220的容积。当需要进行减速时,刹车机构420控制离合机构350,使得离合传动轮140与离合传动轮140接触,启动刹车机构420后,刹车机构420的刹车执行端421推动离合机构350向离合传动轮140 运动,从而使得离合传动轮140与离合传动轮140接触;同时余隙调节机构340内的调节活塞229向下移动,减小压缩缸220的容积,增大压缩比,使得离合传动轮140受到的阻力变大,进行减速。
本实施例中的供能气罐110与储气罐210通过气罐连接管211连接,所述气罐连接管211 上设有气罐单向气阀212,所述气罐单向气阀212的流向为从储气罐210通向供能气罐110,供能气罐110内的高压气体随着使用不断减少,当供能气罐110内的气体压力小于储气罐210 内的气体压力时,气罐单向气阀212打开,储气罐210内的气体通过气罐连接管211进入供能气罐110,对供能气罐110进行补充。
所述压缩活塞221的行程H等于离合传动轮140的直径D,且压缩活塞221的行程L小于限位块223与压缩缸220底部之间的距离L。压缩活塞221的行程H等于离合传动轮140 的直径D,当传动连接块232转动到离合传动轮140的最下端时,压缩活塞221运动到压缩缸220的底部,传动杆231与压缩活塞221和离合传动轮140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线,处于死点位置,但是由于飞轮160增大了离合传动轮140的惯性,使得离合传动轮140可以轻易的克服死点位置。压缩活塞221的行程L小于限位块223与压缩缸220底部之间的距离L,使得离合传动轮140在转动时,不会由于压缩活塞221的行程过小的而出现装置卡死问题。
本实施例的三轮车的工作流程如下:在三轮车行驶过程中,当需要助力时,调节调速杆 410增大开关阀120开度,供能气罐110内的高压气体流出,供能气罐110内的高压气体通过供气管111进入气动马达130,高压气体推动气动马达130转动,气动马达130通过传动链150带动动力轮170转动,与此同时,刹车机构420停止工作,离合机构350控制离合传动轮140与传动轴490断开接触,压缩缸220停止压缩,三轮车完成助力加速,且助力效果随着调速杆410的转动幅度而变化,当调速杆410转动幅度变大时,开关阀120开度变大,单位时间内供能气罐110内的高压气体通过供气管111进入气动马达130的量变大,高压气体对气动马达130做功更多,气动马达130转速加快,动力轮170转速更快,三轮车速度加快。当需要刹车减速时,将调速杆410转动复位,此时开关阀120关闭,同时调节刹车机构 420,刹车机构420带动离合机构350和余隙调节机构340,刹车机构420控制刹车执行端421 和离合机构350,使得离合传动轮140与传动轴490接触,传动轴490带动离合传动轮140 转动,离合传动轮140上的传动连接块232随着离合传动轮140的转动而转动,传动连接块 232转动的同时带动传动杆231运动,传动杆231带动压缩活塞221在压缩缸220内上下移动,当压缩活塞221向上移动时,第一单向进气阀224由于流向不通关闭,第一单向出气阀 226打开,压缩缸220内的空气通过压缩缸出口227进入压缩缸出气管228,再进入储气罐 210,进行充气;当压缩活塞221向下移动时第一单向出气阀226由于流向不通关闭,第一单向进气阀224打开,外界空气通过进气口225和第一单向进气阀224进入压缩缸220内,压缩缸220对离合传动轮140转动造成阻碍。且刹车机构420带动余隙调节机构340工作,调节刹车机构420转动幅度可以调节余隙调节机构340上液压伸缩杆342的伸缩长度,进而调节调节活塞229在压缩缸220内的位置,调节压缩缸220的容积,调节压缩比,调节离合传动轮140受到的阻力,进行减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气动三轮车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助力
储气罐210内的压缩气体输送至助力单元100,助力单元100用于为动力轮170输出气动助力;
步骤二、自充气
按压刹车机构420进行刹车时,助力单元100停止输出动力,且充气单元200开始回收动力,充气单元200的压缩缸220对气体进行压缩,压缩后气体经管道输送至储气罐210,进行充气。
本实施例的方法将刹车时的动能进行利用完成自充气,更加节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某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自充气的气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助力单元(100),该助力单元(100)包括供能气罐(110),供能气罐(110)用于输出气动助力;
充气单元(200),该充气单元(200)包括储气罐(210)和压缩缸(220),储气罐(210)用于储存压缩缸(220)压缩后的空气,压缩缸(220)通过管道与储气罐(210)相连,压缩气体经管道输送至储气罐(210)进行充气,该储气罐(210)与供能气罐(110)设置有气罐单向气阀(212);
车体(400),所述车体(400)包括调速杆(410)、刹车机构(420)和传动轴(490),所述调速杆(410)用于调控助力单元(100)的输出功率;所述刹车机构(420)用于调节充气单元(200)的充气效率,刹车机构(420)的刹车执行端(421)和传动轴(490)相配合,其中刹车机构(420)用于驱动刹车执行端(421)夹紧传动轴(490),传动轴(490)带动充气单元(200)的压缩缸(220)进行充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充气的气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车体(400)包括传动轴(490),所述传动轴(490)上设有齿轮(494);所述齿轮(494)与刹车机构(420)的刹车执行端(421)配合,刹车机构(420)通过刹车线(422)驱动刹车执行端(421)与齿轮(494)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充气的气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单元(100)还包括离合传动轮(140),所述离合传动轮(140)内设开孔(141),所述传动轴(490)贯穿设置于开孔(141)内,所述刹车执行端(421)与开孔(141)相配合,所述刹车执行端(421)内设有离合机构(350),该离合传动轮(140)与传动轴(490)上的齿轮(494)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充气的气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单元(100)还包括气动马达(130),供能气罐(110)通过供气管(111)与气动马达(130)相连,供能气罐(110)通过输出的高压气体驱动气动马达(130)转动,该气动马达(130)通过传动链(150)与传动轴(490)的动力轮(170)相连接,气动马达(130)通过链传动驱动动力轮(170)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充气的气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传动轮(140)通过传动杆(231)与压缩缸(220)上的压缩活塞(221)连接,压缩缸(220)的压缩缸出(227)通过管道与储气罐(210)连接,储气罐(210)通过管道与助力单元(100)的供能气罐(110)相连,所述压缩缸(220)上端设有调节活塞(229),所述压缩缸(220)上端设有余隙调节机构(340),所述调节活塞(229)与余隙调节机构(34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充气的气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缸(220)设置于车体(400)的踏板(450)下端,所述压缩缸(220)内设置有压缩活塞(221),该压缩活塞(221)用于对气体进行压缩,压缩缸(220)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活塞(229),调节活塞(229)可沿压缩缸(220)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压缩缸(220)内设有压缩活塞(221),所述压缩活塞(221)设置有活塞连接块(222),所述活塞连接块(222)通过传动杆(231)与离合传动轮(140)上的传动连接块(232)连接,所述压缩缸(220)上端内设有限位块(223),所述限位块(223)的下端侧壁内设有第一单向进气阀(224)和第一单向出气阀(226),所述第一单向出气阀(226)通过压缩缸出气管(228)与储气罐(21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充气的气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余隙调节机构(340)包括液压缸(341)和液压伸缩杆(342),所述液压伸缩杆(342)一端与调节活塞(229)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于液压缸(341)内,所述余隙调节机构(340)用于调节压缩缸(220)的容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充气的气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速杆(410)与刹车机构(420)设置于车体(400)的前轮支架(480)上端,所述前轮支架(480)下端设置有前轮(491),所述调速杆(410)与开关阀(120)通过调速线(41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充气的气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出气阀(226)设置于压缩缸出口(227)上,所述第一单向进气阀(224)的流向为由装置外通向压缩缸(220)内,所述第一单向出气阀(226)的流向为压缩缸(220)通向压缩缸出气管(228),所述压缩缸(220)的下端设有第二单向进气阀(241)和第二单向出气阀(242),第二单向出气阀(242)通过第二出气管(243)与压缩缸出气管(228)连通,压缩缸(220)的下端构成第二气腔(240)。
10.一种自充气的气动三轮车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气动三轮车,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助力模式
储气罐(210)内的压缩气体输送至助力单元(100),助力单元(100)用于为动力轮(170)输出气动助力;
步骤二、自充气模式
按压刹车机构(420)进行刹车时,助力单元(100)停止输出动力,且充气单元(200)开始回收动力,充气单元(200)的压缩缸(220)对气体进行压缩,压缩后气体经管道输送至储气罐(210)进行充气。
CN201810292829.1A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自充气的气动三轮车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085158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92829.1A CN108515814B (zh)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自充气的气动三轮车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92829.1A CN108515814B (zh)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自充气的气动三轮车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15814A true CN108515814A (zh) 2018-09-11
CN108515814B CN108515814B (zh) 2023-05-23

Family

ID=63431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92829.1A Active CN108515814B (zh)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自充气的气动三轮车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1581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75744A (zh) * 2020-09-25 2020-12-15 湖南省亚玛图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省力手拉行李箱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860A (zh) * 1993-05-05 1994-04-27 刘春华 自行车储能制动器
CN2313839Y (zh) * 1997-12-02 1999-04-14 席根心 非机动车气动助力装置
CN1253607A (zh) * 1997-04-25 2000-05-17 希诺斯控股公司 具有内燃的内燃机内的布置
CN2457005Y (zh) * 2001-01-05 2001-10-31 董千社 储能自助自行车
JP2005035502A (ja) * 2003-07-14 2005-02-10 Yoshio Fujino 制動時の無効運動エネルギーを回収し、これを動力エネルギーに再活用する動力アシスト自転車
CN201046741Y (zh) * 2007-05-14 2008-04-16 赵国平 环保型自充气气动自行车
CN101307580A (zh) * 2008-05-31 2008-11-19 唐铃凤 中浓纸浆输送方法及输送装置
JP2009269418A (ja) * 2008-04-30 2009-11-19 Honda Motor Co Ltd 2輪車用タイヤ空気供給装置
CN202047902U (zh) * 2011-03-22 2011-11-23 曲峰 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CN102381427A (zh) * 2011-06-01 2012-03-21 孟现芳 双能气动自行车
CN102859193A (zh) * 2010-02-17 2013-01-02 维亚内·拉比 其活塞由辊导引并由小齿轮和齿条驱动的双作用活塞式压缩机
TWM451312U (zh) * 2012-10-26 2013-04-21 Univ Nan Kai Technology 環保氣動自行車
CN104828202A (zh) * 2014-08-26 2015-08-12 齐鲁工业大学 气电混合动力自行车
CN204956836U (zh) * 2015-09-16 2016-01-13 廖振勤 一种用圆弧形气动活塞拨动的脚踏车助力装置
CN205524776U (zh) * 2016-04-29 2016-08-31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制动能量回收的自行车助力装置
CN106014675A (zh) * 2016-06-29 2016-10-12 安徽工程大学 二冲程内燃机
CN107792284A (zh) * 2017-10-31 2018-03-13 重庆大学 一种具有气动式制动储能结构的自行车
CN208053005U (zh) * 2018-03-30 2018-11-06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利用空气压缩刹车的气动三轮车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860A (zh) * 1993-05-05 1994-04-27 刘春华 自行车储能制动器
CN1253607A (zh) * 1997-04-25 2000-05-17 希诺斯控股公司 具有内燃的内燃机内的布置
CN2313839Y (zh) * 1997-12-02 1999-04-14 席根心 非机动车气动助力装置
CN2457005Y (zh) * 2001-01-05 2001-10-31 董千社 储能自助自行车
JP2005035502A (ja) * 2003-07-14 2005-02-10 Yoshio Fujino 制動時の無効運動エネルギーを回収し、これを動力エネルギーに再活用する動力アシスト自転車
CN201046741Y (zh) * 2007-05-14 2008-04-16 赵国平 环保型自充气气动自行车
JP2009269418A (ja) * 2008-04-30 2009-11-19 Honda Motor Co Ltd 2輪車用タイヤ空気供給装置
CN101307580A (zh) * 2008-05-31 2008-11-19 唐铃凤 中浓纸浆输送方法及输送装置
CN102859193A (zh) * 2010-02-17 2013-01-02 维亚内·拉比 其活塞由辊导引并由小齿轮和齿条驱动的双作用活塞式压缩机
CN202047902U (zh) * 2011-03-22 2011-11-23 曲峰 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CN102381427A (zh) * 2011-06-01 2012-03-21 孟现芳 双能气动自行车
TWM451312U (zh) * 2012-10-26 2013-04-21 Univ Nan Kai Technology 環保氣動自行車
CN104828202A (zh) * 2014-08-26 2015-08-12 齐鲁工业大学 气电混合动力自行车
CN204956836U (zh) * 2015-09-16 2016-01-13 廖振勤 一种用圆弧形气动活塞拨动的脚踏车助力装置
CN205524776U (zh) * 2016-04-29 2016-08-31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制动能量回收的自行车助力装置
CN106014675A (zh) * 2016-06-29 2016-10-12 安徽工程大学 二冲程内燃机
CN107792284A (zh) * 2017-10-31 2018-03-13 重庆大学 一种具有气动式制动储能结构的自行车
CN208053005U (zh) * 2018-03-30 2018-11-06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利用空气压缩刹车的气动三轮车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玲纯: "汽车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结构最优化设计"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75744A (zh) * 2020-09-25 2020-12-15 湖南省亚玛图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省力手拉行李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15814B (zh) 202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53550U (zh) 一种便于调节效率的气动助力自行车
CN203381763U (zh) 气动自行车
CN204056190U (zh) 气电混合动力自行车
CN103786826A (zh) 新一代省力自行车
CN107792284B (zh) 一种具有气动式制动储能结构的自行车
CN208053005U (zh) 一种利用空气压缩刹车的气动三轮车
CN108515814A (zh) 一种自充气的气动三轮车及其使用方法
CN208683048U (zh) 一种自充气的气动助力装置
CN103847913A (zh) 一种高压空气动力车
CN108382521A (zh) 一种利用刹车余能的气动助力自行车
CN201046741Y (zh) 环保型自充气气动自行车
CN108482564A (zh) 一种助力自行车刹车余能再利用的方法
WO2024040978A1 (zh) 一种新型环保节能助推器
CN1899915A (zh) 空气动力自行车
CN106808942A (zh) 一种水陆两用电动车
CN208216919U (zh) 用于自行车的驱动机构以及气动自行车
CN203228635U (zh) 一种节能型空气动力车
CN108327843A (zh) 一种采用串联气罐的气动助力装置
CN102582383A (zh) 水陆两用自行车
CN104648602B (zh) 气电混合动力自行车
CN103803003A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
CN2784293Y (zh) 压缩空气动力摩托车或自行车
CN107264706A (zh) 无链式水助力自行车
CN100443365C (zh) 气动自行车
CN204056188U (zh) 多功能气电混合动力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