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07050B - 循环除湿系统及空气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循环除湿系统及空气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07050B
CN108507050B CN201810364362.7A CN201810364362A CN108507050B CN 108507050 B CN108507050 B CN 108507050B CN 201810364362 A CN201810364362 A CN 201810364362A CN 108507050 B CN108507050 B CN 1085070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air
air inlet
air outlet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6436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07050A (zh
Inventor
朱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lhow Sci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llhow Sci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lhow Sci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llhow Sci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6436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070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07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07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07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070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2003/14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only
    • F24F2003/144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only by conden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循环除湿系统及空气调节装置,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一种循环除湿系统,包括风道系统、冷却系统、水路系统和控制系统,冷却系统具有用于制冷的第一换热器和用于制热的第二换热器。水路系统包括冷媒水箱、冷却水箱设于冷媒水箱内的第一除湿器和设于冷却水箱内的第二除湿器。风道系统包括设于第一区域的第一引流装置、设于第二区域的第二引流装置、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除湿器设于第一通道内,第二除湿器设于第二通道内。控制系统控制循环除湿系统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转换以对于第一区域除湿。一种空气调节装置,采用了上述循环除湿系统。循环除湿系统及空气调节装置除湿效果好,节省成本。

Description

循环除湿系统及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循环除湿系统及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除湿机组主要是采用冷凝除湿,除湿效率低,能耗多,排出的冷凝水仍需要处理排放。普通的转轮除湿成本高,耗电量大,且废热利用率低,不经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除湿系统,其能提高除湿效率,并能提高循环除湿系统的使用寿命,节约大量的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能提高除湿效率,并能提高循环除湿系统的使用寿命,节约大量的成本。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循环除湿系统,包括风道系统、冷却系统、水路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具有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用于制冷,所述第二换热器用于制热。所述水路系统包括第一除湿器、第二除湿器、冷媒水箱和冷却水箱,所述第一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冷媒水箱内部,所述第二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冷却水箱内部。所述风道系统包括第一引流装置、第二引流装置、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引流装置设置于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引流装置设置于第二区域,所述第一除湿器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第二除湿器设置于所述第二通道内,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通过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通过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循环除湿系统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当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除湿器连通于所述冷媒水箱,所述第二除湿器连通于所述冷却水箱,所述第一引流装置用于引导气流通过所述第一通道流入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引流装置用于引导气流通过所述第二通道流入所述第二区域。当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除湿器连通于所述冷却水箱,所述第二除湿器连通于所述冷媒水箱,所述第一引流装置用于引导气流通过所述第二通道流入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引流装置用于引导气流通过所述第一通道流入所述第二区域。所述控制系统连接于所述水路系统和所述风道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风道系统和所述水路系统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和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之间转换。
进一步地,所述水路系统还包括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一水泵连接于所述冷媒水箱,所述第二水泵连接于所述冷却水箱。
进一步地,所述水路系统还包括两个四通阀,所述冷媒水箱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四通阀,所述冷却水箱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四通阀,所述第一除湿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四通阀,所述第二除湿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四通阀,两个所述四通阀均连接于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通过两个所述四通阀控制所述水路系统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和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之间转换。
进一步地,所述四通阀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冷媒水箱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个所述四通阀的所述第一接口和另一个所述四通阀的所述第四接口,所述冷却水箱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个所述四通阀的所述第一接口和另一个所述四通阀的所述第四接口,所述第一除湿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个所述四通阀的所述第二接口和另一个所述四通阀的所述第三接口,所述第二除湿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个所述四通阀的所述第三接口和另一个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接口。当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接口连通于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三接口连通于所述第四接口。当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接口连通于所述第三接口,所述第二接口连通于所述第四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道具有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通道具有第三进气口、第四进气口、第三出气口和第四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三出气口和所述第四出气口连通于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和所述第四进气口连通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引流装置靠近所述第二出气口和所述第四进气口设置,所述第二引流装置靠近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四出气口设置。当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三出气口和所述第四进气口关闭,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和所述第四出气口开启。当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三出气口和所述第四进气口开启,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和所述第四出气口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气口内部、所述第二进气口内部、所述第三进气口内部、所述第四进气口内部、所述第一出气口内部、所述第二出气口内部、所述第三出气口内部和所述第四出气口内部均设置有电动风阀,所述电动风阀连接于所述控制系统,所述电动风阀用于选择性地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所述第四进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三出气口或所述第四出气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和所述第三出气口均设置有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压缩机、膨胀阀和干燥过滤器,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干燥过滤器、所述膨胀阀和所述第一换热器依次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于所述压缩机。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除湿系统还包括计时模块,所述计时模块连接于所述控制系统,所述计时模块用于在预设时间向所述控制系统发送操作信号,所述控制系统依据所述操作信号控制所述风道系统和所述水路系统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和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之间转换。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循环除湿系统。所述循环除湿系统包括风道系统、冷却系统、水路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具有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用于制冷,所述第二换热器用于制热。所述水路系统包括第一除湿器、第二除湿器、冷媒水箱和冷却水箱,所述第一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冷媒水箱内部,所述第二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冷却水箱内部。所述风道系统包括第一引流装置、第二引流装置、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引流装置设置于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引流装置设置于第二区域,所述第一除湿器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第二除湿器设置于所述第二通道内,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通过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通过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循环除湿系统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当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除湿器连通于所述冷媒水箱,所述第二除湿器连通于所述冷却水箱,所述第一引流装置用于引导气流通过所述第一通道流入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引流装置用于引导气流通过所述第二通道流入所述第二区域。当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除湿器连通于所述冷却水箱,所述第二除湿器连通于所述冷媒水箱,所述第一引流装置用于引导气流通过所述第二通道流入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引流装置用于引导气流通过所述第一通道流入所述第二区域。所述控制系统连接于所述水路系统和所述风道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风道系统和所述水路系统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和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之间转换。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循环除湿系统及空气调节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循环除湿系统及空气调节装置通过第一换热器的制冷作用使得冷媒水箱中的水降温,通过第二换热器的制热作用使得冷却水箱中的水升温,当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冷媒水箱连接于第一除湿器,第一除湿器则能将第一通道中的气流中的水分冷凝析出,然后通过第一引流装置将气流导入至第一区域,冷却水箱连接于第二除湿器,第二除湿器则能将第二通道内的气流升温,以便于第二通道内的水分的汽化并通过第二引流装置的引流作用排出至第二区域,即能完成第一区域中的除湿作用。当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冷媒水箱连接于第二除湿器,第二除湿器能将第二通道内的气流中的水分冷凝析出,然后通过第一引流装置将气流导入至第一区域,冷却水箱连接于第一除湿器,第一除湿器则能将第一通道内的气流升温,以便于第一通道内的水分的汽化并通过第二引流装置的引流作用排出至第二区域,即能完成第一区域的除湿作用。通过两个工作状态的循环,能保证对于第一区域的除湿效果,并能同时延长第一除湿器和第二除湿器的使用寿命,节约大量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风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水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标:11-第一区域;12-第二区域;100-冷却系统;110-压缩机;120-第一换热器;130-第二换热器;140-干燥过滤器;150-膨胀阀;200-水路系统;210-冷媒水箱;220-冷却水箱;230-第一除湿器;240-第二除湿器;250-第一水泵;260-第二水泵;270-四通阀;271-第一接口;272-第二接口;273-第三接口;274-第四接口;300-风道系统;310-第一通道;311-第一进气口;312-第二进气口;313-第一出气口;314-第二出气口;320-第二通道;321-第三进气口;322-第四进气口;323-第三出气口;324-第四出气口;330-第一引流装置;340-第二引流装置;350-电动风阀;360-过滤网;400-控制系统;410-计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循环除湿系统(图未标),其能对第一区域11中的空气进行除湿作用,并将水分排出至第二区域12。循环除湿系统能提高除湿效率,并能提高循环除湿系统的使用寿命,节约大量的成本。
其中,循环除湿系统包括冷却系统100、水路系统200、风道系统300和控制系统400。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冷却系统100包括压缩机110、膨胀阀150、干燥过滤器140、第一换热器120和第二换热器130,其中压缩机110、第二换热器130、干燥过滤器140、膨胀阀150和第一换热器120依次连接,并且第一换热器120连接于压缩机110。其中,制冷剂在压缩机110、第二换热器130、干燥过滤器140、膨胀阀150和第一换热器120进行循环,并且制冷剂依次流经压缩机110、第二换热器130、干燥过滤器140、膨胀阀150和第一换热器120。其中压缩机110用于压缩制冷剂,以使制冷剂变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当高温高压中的制冷剂进入至第二换热器130中时,通过第二换热器130与外界的热交换即能使得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变成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即制冷剂在第二换热器130中时向外散发热量,即使得第二换热气用于制热。气态的制冷剂流经干燥过滤器140的干燥作用流动至膨胀阀150,经过膨胀阀150的节流后,制冷剂便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当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流动至第一换热器120中,通过第一换热器120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即制冷剂在第一换热器120中时吸收外界的热量,使得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即使得第一换热器120用于制冷。然后制冷剂则流回压缩机110进行下一次的循环。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采用压缩机110、干燥过滤器140和膨胀阀150的设置方式。即能通过其他的方式使得第一换热器120用于制冷,第二换热器130用于制热,例如,第一换热器120中持续地通入冰水,第二换热器130中持续地通入高温水等。
请参阅图2,水路系统200包括第一除湿器230、第二除湿器240、冷媒水箱210、冷却水箱220、第一水泵250、第二水泵260和两个四通阀270。其中,第一换热器120设置于冷媒水箱210中,第二换热器130设置于冷却水箱220中,即,通过第一换热器120的制冷作用使得冷媒水箱210中的水呈低温状态,通过第二换热器130的制热作用使得冷却水箱220中的水呈高温状态。其中低温状态中的低温指代的是低于常温的温度,高温状态中的高温指代的是高于常温的温度。
第一水泵250连接于冷媒水箱210,以通过第一水泵250的作用将冷媒水箱210中的水抽出,以向冷媒水箱210中的水的流动提供动力。第二水泵260连接于冷却水箱220,以通过第二水泵260的作用将冷却水箱220中的水抽出,以向冷却水箱220中的水的流动提供动力。
在本实施例中,冷媒水箱21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四通阀270,冷却水箱220的两端连接于两个四通阀270,第一除湿器23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四通阀270,第二除湿器24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四通阀270。其中两个四通阀270均连接于控制系统400,以通过控制系统400的控制使得冷媒水箱210连通于第一除湿器230,冷却水箱220连通于第二除湿器240,或者,使得冷媒水箱210连通于第二除湿器240,冷却水箱220连通于第一除湿器230。
其中,四通阀270具有第一接口271、第二接口272、第三接口273和第四接口274。冷媒水箱21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个四通阀270的第一接口271和另一个四通阀270的第四接口274;冷却水箱22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个四通阀270的第一接口271和另一个四通阀270的第四接口274;第一除湿器23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个四通阀270的第二接口272和另一个四通阀270的第三接口273;第二除湿器24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个四通阀270的第二接口272和另一个四通阀270的第三接口273。其中,通过控制系统400的控制能使得第一接口271连通于第二接口272,第三接口273连通于第四接口274,即使得冷媒水箱210连接于第一除湿器230,冷却水箱220连接于第二除湿器240。或者,使得第一接口271连通于第三接口273,第二接口272连通于第四接口274,即使得冷媒水箱210连接于第二除湿器240,冷却水箱220连接于第一除湿器230。
请参阅图1,风道系统300包括第一通道310、第二通道320、第一引流装置330和第二引流装置340。其中,第一除湿器230设置于第一通道310内部,第二除湿器240设置于第二通道320内部。其中,第一通道310和第二通道320并行设置,即第一通道310的延伸方向和第二通道320的延伸方向相平行。其中,第一区域11和第二区域12通过第一通道310连通,同时,第一区域11和第二区域12通过第二通道320连通,即使得第一区域11内的气流能通过第一通道310或者第二通道320与第二区域12中的气流进行交换。其中,第一引流装置330设置于第一区域11内,并且第一引流装置330用于将气流导入至第一区域11;第二引流装置340设置于第二区域12内,并且第二引流装置340用于将气流导入至第二区域12。
另外,第一通道310具有第一进气口311、第二进气口312、第一出气口313和第二出气口314,第一进气口311、第二进气口312、第一出气口313和第二出气口314均连通于第一通道310内部空间。第二通道320具有第三进气口321、第四进气口322、第三出气口323和第四出气口324,第三进气口321、第四进气口322、第三出气口323和第四出气口324均连通于第二通道320内部空间。第一进气口311内部、第二进气口312内部、第三进气口321内部、第四进气口322内部、第一出气口313内部、第二出气口314内部、第三出气口323内部和第四出气口324内部均设置有电动风阀350,多个电动风阀350均与控制系统400连接,控制系统400则能控制电动风阀350选择性地开启或者关闭第一进气口311、第二进气口312、第三进气口321、第四进气口322、第一出气口313、第二出气口314、第三出气口323或第四出气口324。
进一步地,第一引流装置330靠近第二出气口314和第四进气口322设置,即第一引流装置330能将气流通过第二出气口314或者第四进气口322导入至第一区域11。第二引流装置340靠近第二进气口312和第四出气口324设置,即第二引流装置340能将气流通过第二进气口312或者第四出气口324导入至第二区域12。
另外,第一进气口311、第一出气口313、第三进气口321和第三出气口323均设置有过滤网360,以通过过滤网360滤去从第一进气口311、第一出气口313、第三进气口321和第三出气口323导入或者导出的空气中的颗粒物。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引流装置330采用离心式风机,第二引流装置340采用轴流风机。
在本实施例中,循环除湿系统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当循环除湿系统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除湿器230连通于冷媒水箱210,即第一除湿器230能将第一通道310内部的气流进行降温作用,以使得通过第一通道310的气流中的水分析出,即能减少通过第一通道310中气流的水分,实现气流的除湿作用;第二除湿器240连通于冷却水箱220,即第二除湿器240能将第二通道320内部的气流进行升温作用,以便于第二通道320内部的水分汽化,则能便于第二通道320内部的气流带走大量的水分。第一引流装置330用于引导气流通过第一通道310流入第一区域11,即能将水分含量较少的气流导入至第一区域11;第二引流装置340用于引导气流通过第二通道320流入第二区域12,即能将水分含量较多的气流导入至第二区域12。即能使得第一区域11中的水分通过第二通道320排出,并从第一通道310内引入水分含量较少的气流,则能实现对第一区域11的除湿功效。
当循环除湿系统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接口271连通于第二接口272,第三接口273连通于第四接口274。第一出气口313、第二进气口312、第三出气口323和第四进气口322通过电动风阀350关闭。第一进气口311、第二出气口314、第三进气口321和第四出气口324通过电动风阀350开启。
当循环除湿系统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一除湿器230连通于冷却水箱220,以使得第一除湿器230能将第一通道310内部的气流进行升温作用,以便于第一通道310内部的水分汽化,则能便于第一通道310内部的气流带走大量的水分;第二除湿器240连通于冷媒水箱210,以使得第二除湿器240能将第二通道320内部的气流进行降温作用,以便于第二通道320内部的气流中的水分析出,即能减少通过第二通道320内部气流中的水分。第一引流装置330用于引导气流通过第二通道320流入第一区域11,即能将水分含量较少的气流导入至第一区域11;第二引流装置340用于引导气流通过第一通道310流入第二区域12,即能将水分含量较多的气流导入至第二区域12。即能使得第一区域11中的水分通过第一通道310排出,并从第二通道320内引入水分含量较少的气流,则能实现对第一区域11的除湿功效。
当循环除湿系统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一接口271连通于第三接口273;第二接口272连通于第四接口274。第一出气口313、第二进气口312、第三出气口323和第四进气口322通过电动风阀350开启;第一进气口311、第二出气口314、第三进气口321和第四出气口324通过电动风阀350关闭。
其中,控制系统400通过控制四通阀270中第一接口271、第二接口272、第三接口273和第四接口274之间的连通关系以控制水路系统200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转换。控制系统400通过控制电动风阀350选择性地开启或者关闭第一进气口311、第二进气口312、第三进气口321、第四进气口322、第一出气口313、第二出气口314、第三出气口323或第四出气口324,以控制风道系统300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转换。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循环系统还包括计时模块410,计时模块410连接于控制系统400,计时模块410用于在预设时间向控制系统400发送操作信号,控制系统400在接收到操作信号后依据操作信号控制风道系统300和水路系统200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转换。即,当在风道系统300和水路系统200在第一工作状态下工作了预设时间后,计时模块410向控制系统400发送操作信号,控制系统400则将风道系统300和水路系统200转换为第二工作状态;当风道系统300和水路系统200在第二工作状态下工作了预设时间后,计时模块410向控制系统400发出操作信号,控制系统400则将风道系统300和水道系统转换至第一工作状态。
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代替计时模块410。例如,在第一区域11设置湿度检测器,湿度检测器连接于控制系统400,当湿度检测器检测到第一区域11的湿度达到预设值时,向控制系统400发送操作信号,操作系统则依据操作信号控制风道系统300和水路系统200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转换等。
需要说明的是,当循环除湿系统在第一工作状态下持续工作时,由于第一除湿器230上凝结的水分增加,使得第一除湿器230对于第一通道310内部的气流中的水分凝结能力下降,则会使得对于第一区域11的除湿具有影响。此时通过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的切换,使得第一除湿器230或者第二除湿器240上的水分凝结到一定程度时,通过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之间的转换,使得凝结的水分能通过制热作用汽化导出至第二区域12,则能保证对于第一区域11内的空气的除湿作用。提高了对于第一区域11的除湿效果,并能保障第一除湿器230和第二除湿器240的使用寿命,节省了大量的成本。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循环除湿系统通过第一换热器120的制冷作用使得冷媒水箱210中的水降温,通过第二换热器130的制热作用使得冷却水箱220中的水升温,当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冷媒水箱210连接于第一除湿器230,第一除湿器230则能将第一通道310中的气流中的水分冷凝析出,然后通过第一引流装置330将气流导入至第一区域11,冷却水箱220连接于第二除湿器240,第二除湿器240则能将第二通道320内的气流升温,以便于第二通道320内的水分的汽化并通过第二引流装置340的引流作用排出至第二区域12,即能完成第一区域11中的除湿作用。当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冷媒水箱210连接于第二除湿器240,第二除湿器240能将第二通道320内的气流中的水分冷凝析出,然后通过第一引流装置330将气流导入至第一区域11,冷却水箱220连接于第一除湿器230,第一除湿器230则能将第一通道310内的气流升温,以便于第一通道310内的水分的汽化并通过第二引流装置340的引流作用排出至第二区域12,即能完成第一区域11的除湿作用。通过两个工作状态的循环,能保证对于第一区域11的除湿效果,并能同时延长第一除湿器230和第二除湿器240的使用寿命,节约大量的成本。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图未示),其能提高除湿效率,并能提高循环除湿系统的使用寿命,节约大量的成本。其中,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空气调节装置采用了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循环除湿系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循环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系统、冷却系统、水路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具有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用于制冷,所述第二换热器用于制热;
所述水路系统包括第一除湿器、第二除湿器、冷媒水箱和冷却水箱,所述第一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冷媒水箱内部,所述第二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冷却水箱内部;
所述风道系统包括第一引流装置、第二引流装置、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引流装置设置于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引流装置设置于第二区域,所述第一除湿器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第二除湿器设置于所述第二通道内,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通过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通过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并行设置,且所述第一通道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平行;
所述循环除湿系统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
当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除湿器连通于所述冷媒水箱,所述第二除湿器连通于所述冷却水箱,所述第一引流装置用于引导气流通过所述第一通道流入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引流装置用于引导气流通过所述第二通道流入所述第二区域;
当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除湿器连通于所述冷却水箱,所述第二除湿器连通于所述冷媒水箱,所述第一引流装置用于引导气流通过所述第二通道流入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引流装置用于引导气流通过所述第一通道流入所述第二区域;
所述控制系统连接于所述水路系统和所述风道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风道系统和所述水路系统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和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之间转换;
所述第一通道具有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通道具有第三进气口、第四进气口、第三出气口和第四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三出气口和所述第四出气口连通于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和所述第四进气口连通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引流装置靠近所述第二出气口和所述第四进气口设置,所述第二引流装置靠近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四出气口设置;
当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三出气口和所述第四进气口关闭,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和所述第四出气口开启;
当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三出气口和所述第四进气口开启,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和所述第四出气口关闭;所述水路系统还包括两个四通阀,所述冷媒水箱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四通阀,所述冷却水箱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四通阀,所述第一除湿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四通阀,所述第二除湿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四通阀,两个所述四通阀均连接于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通过两个所述四通阀控制所述水路系统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和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之间转换;
所述四通阀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冷媒水箱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个所述四通阀的所述第一接口和另一个所述四通阀的所述第四接口,所述冷却水箱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个所述四通阀的所述第一接口和另一个所述四通阀的所述第四接口,所述第一除湿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个所述四通阀的所述第二接口和另一个所述四通阀的所述第三接口,所述第二除湿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个所述四通阀的所述第三接口和另一个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接口;
当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接口连通于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三接口连通于所述第四接口;
当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接口连通于所述第三接口,所述第二接口连通于所述第四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系统还包括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一水泵连接于所述冷媒水箱,所述第二水泵连接于所述冷却水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口内部、所述第二进气口内部、所述第三进气口内部、所述第四进气口内部、所述第一出气口内部、所述第二出气口内部、所述第三出气口内部和所述第四出气口内部均设置有电动风阀,所述电动风阀连接于所述控制系统,所述电动风阀用于选择性地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所述第四进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三出气口或所述第四出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和所述第三出气口均设置有过滤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压缩机、膨胀阀和干燥过滤器,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干燥过滤器、所述膨胀阀和所述第一换热器依次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于所述压缩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除湿系统还包括计时模块,所述计时模块连接于所述控制系统,所述计时模块用于在预设时间向所述控制系统发送操作信号,所述控制系统依据所述操作信号控制所述风道系统和所述水路系统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和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之间转换。
7.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循环除湿系统。
CN201810364362.7A 2018-04-20 2018-04-20 循环除湿系统及空气调节装置 Active CN1085070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64362.7A CN108507050B (zh) 2018-04-20 2018-04-20 循环除湿系统及空气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64362.7A CN108507050B (zh) 2018-04-20 2018-04-20 循环除湿系统及空气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07050A CN108507050A (zh) 2018-09-07
CN108507050B true CN108507050B (zh) 2024-01-19

Family

ID=63382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64362.7A Active CN108507050B (zh) 2018-04-20 2018-04-20 循环除湿系统及空气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07050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81688A (ja) * 2000-09-05 2002-03-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換気装置
CN101014808A (zh) * 2004-09-09 2007-08-0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湿度控制装置
CN102967012A (zh) * 2011-08-31 2013-03-13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调湿装置
CN105276857A (zh) * 2014-06-30 2016-01-27 庄雅凤 温度控制系统
CN105758056A (zh) * 2016-04-22 2016-07-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6016858A (zh) * 2016-05-12 2016-10-12 上海交通大学 空气调节装置
CN206037297U (zh) * 2016-09-06 2017-03-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换热器及除湿机
CN206504596U (zh) * 2016-12-30 2017-09-19 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式除湿烘干机
CN208170571U (zh) * 2018-04-20 2018-11-30 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循环除湿系统及空气调节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76764B2 (en) * 2014-05-28 2018-05-22 Leviton Manufacturing Co.,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ventilation mechanism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81688A (ja) * 2000-09-05 2002-03-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換気装置
CN101014808A (zh) * 2004-09-09 2007-08-0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湿度控制装置
CN102967012A (zh) * 2011-08-31 2013-03-13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调湿装置
CN105276857A (zh) * 2014-06-30 2016-01-27 庄雅凤 温度控制系统
CN105758056A (zh) * 2016-04-22 2016-07-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6016858A (zh) * 2016-05-12 2016-10-12 上海交通大学 空气调节装置
CN206037297U (zh) * 2016-09-06 2017-03-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换热器及除湿机
CN206504596U (zh) * 2016-12-30 2017-09-19 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式除湿烘干机
CN208170571U (zh) * 2018-04-20 2018-11-30 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循环除湿系统及空气调节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07050A (zh) 2018-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39762B (zh) 一种复合开闭式循环热泵干燥系统
CN103062851B (zh) 空调系统及其除湿方法
US9557069B2 (en) Dehumidification system
CN101012618A (zh) 干燥机
JP2018136063A (ja) 冷蔵庫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CN106016545A (zh) 一种动力式热管空调一体机
WO2021239125A1 (zh) 洗涤电器
JPH04110576A (ja) ヒートポンプ式空気調和装置
CN108507050B (zh) 循环除湿系统及空气调节装置
CN208170571U (zh) 循环除湿系统及空气调节装置
CN213273672U (zh) 一种多功能热泵除湿烘干系统
KR200453902Y1 (ko) 냉. 온풍 교차건조기
KR101122725B1 (ko) 히트펌프식 냉난방장치
CN113154547B (zh) 一种新排风分级热回收系统
CN208487887U (zh) 一种闭环双蒸发器烘干热泵
CN214095210U (zh) 一种热泵除湿系统
CN218936956U (zh) 一种开闭一体式烘干机
CN218480853U (zh) 一种用于烘干的闭式除湿热泵机组
CN216244668U (zh) 一种两换热器调温除湿机
CN218821834U (zh) 一种利用热管实现冷热回收的双冷源深度除湿机组
CN218936714U (zh) 一种闭环除湿热泵烘干机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
CN218915824U (zh) 一种开闭一体式烘干机
CN220017646U (zh) 一种双级能量回收新风空调机组
CN110500842A (zh) 节能高效辊温控制系统
CN216716437U (zh) 一种宽应用范围的一体式升温除湿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