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96275A - 层叠式天线模块 - Google Patents

层叠式天线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96275A
CN108496275A CN201780007788.0A CN201780007788A CN108496275A CN 108496275 A CN108496275 A CN 108496275A CN 201780007788 A CN201780007788 A CN 201780007788A CN 108496275 A CN108496275 A CN 1084962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ion pattern
flexible sheets
stacked
anneta modu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778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96275B (zh
Inventor
孟柱承
林琪祥
卢振元
白亨
白亨一
金范镇
黄容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 Mo Technology Co Ltd
Am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 M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 M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 Mo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496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962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962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962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208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associated with components used in interrogation type services, i.e. in systems for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an interrogator/reader and a tag/transponder, e.g. i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62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 broadside radiating helical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0Radiating elements coated with or embedded in protectiv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01Q1/526Electromagnetic shiel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7/00Loop antennas with a substantially uniform current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loop and having a directional radiation pattern in a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loo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7/00Loop antennas with a substantially uniform current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loop and having a directional radiation pattern in a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loop
    • H01Q7/06Loop antennas with a substantially uniform current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loop and having a directional radiation pattern in a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loop with core of ferromagnetic material
    • H01Q7/08Ferrite rod or like elongated core
    • H04B5/26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13Electrical arrang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1/0216Reduction of cross-talk, noise 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 H05K1/0218Reduction of cross-talk, noise 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by printed shielding conductors, ground planes or power plan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6Printed circuits incorporating 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e.g. printed resistor, capacitor, inductor
    • H05K1/165Printed circuits incorporating 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e.g. printed resistor, capacitor, inductor incorporating printed i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73Shielding materials
    • H05K9/0081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materials, e.g. EMI, RFI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1Dielectrics
    • H05K2201/0137Materials
    • H05K2201/0154Polyimid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7Electric details
    • H05K2201/0707Shielding
    • H05K2201/0715Shielding provided by an outer layer of PCB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7Electric details
    • H05K2201/0707Shielding
    • H05K2201/0723Shielding provided by an inner layer of PCB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46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ircuits
    • H05K3/4611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ircuits by laminating two or more circuit boards
    • H05K3/4626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ircuits by laminating two or more circuit board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layers or materials
    • H05K3/4635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ircuits by laminating two or more circuit board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layers or materials laminating flexible circuit boards using additional insulating adhesive materials between the boards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执行近距离通信(诸如NFC和MST等)的天线模块。为了在天线模块被安装在具有金属材料后盖的便携终端中时实现与传统天线同等或更高的性能,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层叠式天线模块,在该层叠式天线模块中,电磁波屏蔽片被插置于下层叠柔性片和上层叠柔性片之间,并且分别在该下层叠柔性片和上层叠柔性片上形成的第一辐射图案和第二辐射图案通过连接部彼此连接,该连接部穿过电磁波屏蔽片以沿垂直方向卷绕该电磁波屏蔽片。

Description

层叠式天线模块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层叠式天线模块,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内置于便携终端中以执行近场通信或电子支付的层叠式天线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发展,诸如手机、PDA、PMP、导航仪和膝上电脑之类的便携终端除了提供诸如通话、视频/音乐播放及导航之类的基本功能之外,还提供诸如DMB、无线上网、设备之间的近场通信之类的功能。因此,便携终端包括用于诸如无线上网和蓝牙之类的无线通信的多个天线。
此外,近来有一种在便携终端上应用以下功能的趋势:诸如终端之间的信息交换、支付、车票预订以及通过使用近场通信(即,NFC、磁性安全传输(MST,Magnetic SecureTransmission))搜索等。为此,便携终端安装有用于移动终端的在近场通信方法中使用的天线模块(即NFC天线模块)。此时,所使用的NFC天线模块是电子标签(RFID)之一,并且作为使用约13.56MHz的频带的非接触式近场通信模块,该NFC天线模块在相距约10cm的短距离处的终端之间发送数据。除了支付之外,NFC还广泛用于传送超市或商店中的产品信息以及游客、交通车辆、用于访问控制的锁定设备的出行信息等等。
近来,存在将金属材料的盖(下文中称为金属盖)逐渐应用到诸如平板电脑和手机之类的便携终端中的趋势。此时,如图1所示,当便携终端的整个后盖11由金属材料形成时,存在安装在便携终端的主体12上的NFC天线13的性能难以实现的问题。因此,需要继续进行用于实现NFC天线的性能的研究。
作为示例,如图2所示,应用有金属盖21的传统的便携终端20在金属盖上形成用于实现NFC天线的性能的狭缝(Slit)22(或开口部分),并且安装NFC天线以与狭缝22部分重叠。因此,能够通过狭缝22利用NFC天线和金属盖间的耦合(Coupling)效应来实现NFC天线的性能。
然而,当为了实现NFC天线的性能而形成狭缝或开口部分时,存在以下问题:便携终端的制造工艺变得复杂而导致制造成本增加,并且出现需在外观设计上体现狭缝或开口部分的限制。
同时,如图3和图4所示,随着便携终端的用户环境近来变得多样化,用户对能够沿垂直方向(即,便携终端的侧表面)以及水平方向(即,便携终端的后表面)执行近场通信的结构的需求正在增加。
然而,如图5所示,由于传统的NFC天线30是在铁氧体片31的上表面上以卷绕线圈图案32的形状形成,因而存在难以沿其垂直方向实现天线性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旨在解决上述常规问题,并且本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叠式天线模块,该层叠式天线模块将屏蔽片插置于层叠式柔性片之间,并通过在屏蔽片上形成的通孔连接该层叠式柔性片的辐射图案以在该屏蔽片的垂直方向上形成天线图案。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层叠式天线模块包括:下层叠柔性片,该下层叠柔性片上形成有第一辐射图案;电磁波屏蔽片,该电磁波屏蔽片被层叠在下层叠柔性片的上部;上层叠柔性片,该上层叠柔性片上形成有第二辐射图案并且被层叠在电磁波屏蔽片的上部;以及连接部,该连接部通过穿过电磁波屏蔽片连接第一辐射图案和第二辐射图案。
此外,连接部可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该第一通孔通过穿过电磁波屏蔽片的一侧形成并且连接第一辐射图案和第二辐射图案,该第二通孔通过穿过电磁波屏蔽片的另一侧形成并且连接第一辐射图案和第二辐射图案。连接部可连接第一辐射图案和第二辐射图案以在电磁波屏蔽片的垂直方向上形成天线图案。连接部还可以通过穿过电磁波屏蔽片和上层叠柔性片连接第一辐射图案和第二辐射图案。
此外,电磁波屏蔽片可以形成为具有与下层叠柔性片和上层叠柔性片相同的面积和形状。
此外,上层叠柔性片和下层叠柔性片可以是聚酰亚胺片。
此外,下层叠柔性片可通过第一粘合片层叠在电磁波屏蔽片的下部,第一辐射图案可由多条辐射线组成并且在下层叠柔性片的一个表面上形成。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层叠式天线模块还可以包括下保护片,该下保护片被设置在所述下层叠柔性片的下表面上。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层叠式天线模块还可以包括第二粘合片,该第二粘合片具有附接至所述下保护片的下表面的一个表面和附接至便携终端的后盖或主体的另一表面。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层叠式天线模块还可以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该第一端子由设置成与所述多条辐射线的一侧对应的多个端子组成,并且在下层叠柔性片中形成,该第二端子由设置成与所述多条辐射线的另一侧对应的多个端子组成,并且在所述下层叠柔性片中形成。
此外,上层叠柔性片可通过第三粘合片层叠在电磁波屏蔽片的上部,第二辐射图案可以由多条辐射线组成并且在上层叠柔性片的一个表面上形成。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层叠式天线模块还可以包括上保护片,该上保护片被设置在上层叠柔性片的上表面上。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层叠式天线模块还可以包括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该第三端子由设置成与所述多条辐射线的一侧对应的多个端子组成,并且在上层叠柔性片中形成,该第四端子由设置成与所述多条辐射线的另一侧对应的多个端子组成,并且在所述上层叠柔性片中形成。
此外,第一辐射图案可在下层叠柔性片的下表面上形成,第二辐射图案可在上层叠柔性片的上表面上形成,并且连接部可通过穿过下层叠柔性片、电磁波屏蔽片和上层叠柔性片连接第一辐射图案和第二辐射图案。
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具有如下效果:层叠式天线模块能够将其上形成有辐射图案的层叠片分别层叠在屏蔽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并且通过在屏蔽片和层叠片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的通孔来连接辐射图案以在电磁波屏蔽片的垂直方向上形成天线图案,由此实现了针对应用有金属盖的便携终端的标准所需的NFC天线性能和MST(Magnetic SecureTransmission)天线性能,并且实现了与安装在应用有除金属之外的材料的盖的便携终端上的传统NFC天线模块和MST天线模块同等或更好的天线性能。
此外,具有如下效果:层叠式天线模块能够将其上形成有辐射图案的层叠片分别层叠在屏蔽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并且通过在屏蔽片和层叠片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的通孔连接辐射图案以在电磁波屏蔽片的垂直方向上形成天线图案,由此实现了NFC天线和MST天线沿其垂直方向(即,便携终端的侧表面)以及沿其水平方向(便携终端的后表面)的性能。
此外,具有如下效果:层叠式天线模块能够将其上形成有辐射图案的层叠片分别层叠在屏蔽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并且通过在屏蔽片和层叠片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的通孔连接辐射图案以在电磁波屏蔽片的垂直方向上形成天线图案,由此根据NFC天线和MST天线之间的角度使NFC天线性能和MST天线性能间的偏差最小。
此外,具有如下效果:层叠式天线模块能够将其上形成有辐射图案的层叠片分别层叠在屏蔽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并且通过在屏蔽片和层叠片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的通孔连接辐射图案以在电磁波屏蔽片的垂直方向上形成天线图案,由此实现了比用于在便携终端的侧表面和后表面上进行NFC通信的最小参考多的天线(即,NFC天线、MST天线)特性,而且保持与安装在非金属盖上的天线模块同等或更好的天线性能。
此外,具有如下效果:层叠式天线模块能够将与其上形成有辐射图案的层叠片具有相同面积和形状的屏蔽片插置于层叠片之间,并且通过在屏蔽片上形成的通孔连接辐射图案,从而因辐射图案形成区域可被使用至层叠式天线模块的最外表面而使开放区域(即,无法形成辐射图案的区域)最小。
此外,具有如下效果:层叠式天线模块能够使辐射图案形成区域最大以使开放区域最小,由此增大辐射图案的区域(或长度),从而使天线性能最佳。
附图说明
图1至图5为用于解释传统的NFC天线模块的视图;
图6为用于解释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层叠式天线模块的视图;
图7和图8为用于解释图6的下层叠片的视图;
图9和图10为用于解释图6的上层叠片的视图;
图11为用于解释图6的连接部的视图;
图12图13为用于解释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层叠式天线模块的天线特性的视图;
图14为用于解释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层叠式天线模块的下层叠片的视图;
图15为用于解释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层叠式天线模块的电磁波屏蔽片的视图;
图16为用于解释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层叠式天线模块的上层叠片的视图;以及
图17为用于解释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层叠式天线模块的连接部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为了详细解释以使本公开所涉及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思想,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最优选实施例。首先,应该注意的是,在给每个附图的元件标注附图标记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即使在不同的附图中,相同元件也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在解释本公开时,在对相关的已知配置或功能的详细描述会使本公开的要点模糊不清时,将省略该详细描述。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层叠式天线模块。
如图6所示,作为用于近场通信的NFC天线或用于电子支付的磁安全传输(MST,Magnetic Secure Transmission)天线,层叠式天线模块100被配置成包括下层叠片110、电磁波屏蔽片120、上层叠片130和连接部140。此时,下层叠片110、电磁波屏蔽片120和上层叠片130形成为具有相同的形状和面积。此处,下层叠片110和上层叠片130分别对应于在本说明书的权利要求中描述的下层叠柔性片和上层叠柔性片。
下层叠片100由柔性印刷电路板形成,并且被附接至便携终端的后盖(金属盖)或该便携终端主体的后表面上。此时,参见图7,下层叠片110上形成有第一辐射图案112,第一辐射图案由彼此间隔开的多条辐射线组成。本文中,为了方便解释,图7示出了去除设置在第一辐射图案112的下部上的聚酰亚胺片和保护片的情况。
参见图8,在解释切断面(图7的A-A’参考面)时,下层叠片110被配置成包括第一粘合片111、第一辐射图案112、第一聚酰亚胺片113、第一端子114、第二端子115、下保护片116和第二粘合片117。
第一粘合片111被粘附到屏蔽片的下表面。即就是说,第一粘合片111由通常用于配置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粘合材料形成,使得第一粘合片的上表面被粘附到屏蔽片的下表面。
第一辐射图案112被设置在第一粘合片111的下表面上。此时,第一辐射图案112由铜材料形成并且包括多条辐射线,该多条辐射线以预定间隔彼此隔开。第一辐射图案112的上表面被设置在第一粘合片111的下表面上。
第一聚酰亚胺片113被设置在第一辐射图案112的下表面上。即就是说,第一聚酰亚胺片113的上表面被设置在第一辐射图案112的下表面上。此处,粘合片(未示出)可以被插置于第一辐射图案112和第一聚酰亚胺片113之间。
同时,图8示出了第一聚酰亚胺片113被设置在第一辐射图案112的下表面上,但是第一聚酰亚胺片不限于该位置,并且第一聚酰亚胺片113也可以被设置在第一辐射图案112的上表面上。
第一端子114被配置成包括由铜材料形成的多个端子。第一端子114被设置在第一聚酰亚胺片113的下表面的一侧部分上。此时,包括在第一端子114中的多个端子被设置成与构成第一辐射图案112的多条辐射线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第二端子115被配置成包括由铜材料形成的多个端子。第二端子115被设置在第一聚酰亚胺片113的下表面的另一侧部分上。即就是说,第二端子115像第一端子114一样被设置在第一聚酰亚胺片113的下表面上。第二端子115被设置在与第一端子114所设置的一侧部分相对的另一侧部分上。此时,包括在第二端子115中的多个端子被设置成与构成第一辐射图案112的多条辐射线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此处,虽然图8示出了第一端子114和第二端子115在与第一辐射图案112不同的层上形成,但是第一端子114和第二端子115也可以在与第一辐射图案112相同的线(层)上形成。
下保护片116被设置在第一端子114、第二端子115以及第一聚酰亚胺片113的下表面上。此时,下保护片116指的是通常用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覆盖膜(Coverlay)。
第二粘合片117被附接至便携终端的后盖或便携终端的主体的后表面。即就是说,第二粘合片117由通常用于配置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粘合材料形成,并且第二粘合片的上表面被附接至下保护片116的下表面,第二粘合片的下表面被附接至便携终端的后盖或该便携终端的主体的后表面。
电磁波屏蔽片120由电磁波阻挡材料的薄片(例如铁氧体片)组成。此时,可以解释为电磁波屏蔽片120由作为示例但不限于此的铁氧体片组成,并且根据本申请,相对便宜的聚酰亚胺(polymer)片也可以用作电磁波屏蔽片120。
电磁波屏蔽片120形成为与下层叠片110和上层叠片130具有相同的面积和形状。电磁波屏蔽片120的下表面被粘附到下层叠片110的上表面,并且被层叠在下层叠片110的上表面上。此时,电磁波屏蔽片120被粘附到第一粘合片111的上表面,并且被层叠在下层叠片110的上表面上。
上层叠片130由柔性印刷电路板形成,并且被层叠在电磁波屏蔽片120上。此时,如图9所示,上层叠片130形成有第二辐射图案132,该第二辐射图案由彼此间隔开的多条辐射线组成。上层叠片130的下表面被附接至电磁波屏蔽片120,并且被层叠在电磁波屏蔽片120的上表面上。此处,为了方便解释,图9示出了去除设置在第二辐射图案132的上部上的聚酰亚胺片和保护片的情况。
参见图10,在解释切断面(图9的B-B’参考面)时,上层叠片130被配置成包括第三粘合片131、第二辐射图案132、第二聚酰亚胺片133、第三端子134、第四端子135和上保护片136。
第三粘合片131被粘附到屏蔽片的上表面。即就是说,第三粘合片131由通常用于配置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粘合材料形成,并且该第三粘合片的下表面被粘附到屏蔽片的上表面。
第二辐射图案132被设置在第三粘合片131的上表面上。此时,第二辐射图案132由铜材料形成并且包括多条辐射线,该多条辐射线以预定间隔彼此隔开。第二辐射图案132的下表面被设置在第三粘合片131的上表面上。
第二聚酰亚胺片133被设置在第二辐射图案132的上表面上。即就是说,第二聚酰亚胺片133的下表面被设置在第二辐射图案132的上表面上。此处,粘合片(未示出)可以被插置于第二辐射图案132和第二聚酰亚胺片133之间。
同时,虽然图10示出了第二聚酰亚胺片133被设置在第二辐射图案132的上表面上,但是第二聚酰亚胺片不限于该位置,并且第二聚酰亚胺片133也可以设置在第二辐射图案132的下表面上。
第三端子134被配置成包括由铜材料形成的多个端子。第三端子134被设置在第二聚酰亚胺片133的上表面的一侧部分上。此时,包括在第三端子134中的多个端子被设置成与构成第二辐射图案132的多条辐射线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第四端子135被配置成包括由铜材料形成的多个端子。第四端子135被设置在第二聚酰亚胺片133的上表面的另一侧部分上。即就是说,第四端子135像第三端子134一样被设置在第二聚酰亚胺片133的下表面上。第四端子135被设置在与第三端子134所设置的一侧部分相对的另一侧部分上。此时,包括在第四端子135中的多个端子被设置成与构成第二辐射图案132的多条辐射线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此处,虽然图10示出了第三端子134和第四端子135在与第二辐射图案132不同的层上形成,但是第三端子134和第四端子135也可以在与第二辐射图案132相同的线(层)上形成。
上保护片136被设置在第三端子134、第四端子135以及第二聚酰亚胺片133的上表面上。此时,上保护片136指的是通常用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覆盖膜(Coverlay)。
连接部140电连接第一辐射图案112和第二辐射图案132。即就是说,连接部140电连接在下层叠片110上形成的第一辐射图案112和在上层叠片130上形成的第二辐射图案132。
为此,如图11所示,连接部140被配置成包括第一通孔142和第二通孔144。
第一通孔142电连接第一端子114、第一辐射图案112、第二辐射图案132和第三端子134。即就是说,第一通孔142通过穿过第一聚酰亚胺片113、第一辐射图案112、第一粘合片111、屏蔽片120、第三粘合片131、第二辐射图案132和第二聚酰亚胺片133的一侧而形成。第一通孔142通过内部电镀电连接第一端子114、第一辐射图案112、第二辐射图案132和第三端子134。
第二通孔144电连接第二端子115、第一辐射图案112、第二辐射图案132和第四端子135。即就是说,第二通孔144通过穿过第一聚酰亚胺片113、第一辐射图案112、第一粘合片111、屏蔽片120、第三粘合片131、第二辐射图案132和第二聚酰亚胺片133的另一侧而形成。第二通孔144通过内部电镀电连接第二端子115、第一辐射图案112、第二辐射图案132和第四端子135。
此处,虽然图11示出了端子114、115、134、135在与辐射图案112、132不同的层上形成,但是这些端子不限于该位置,端子114、115、134、135也可以被设置在与辐射图案112、132相同的线(层)上。
如上所述,如图12所示,层叠式天线模块100通过通孔连接在下层叠片110和上层叠片130上形成的辐射图案,以形成具有沿电磁波屏蔽片120的垂直方向卷绕的形状的天线图案。
层叠式天线模块100被设置在便携终端的主体的后表面或便携终端的后盖上。此时,如图13所示,虽然金属材料的后盖执行屏蔽功能,但是由从层叠式天线模块100的侧表面辐射的电磁信号沿该后盖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形成辐射场。
因此,层叠式天线模块100可以实现比用于在便携终端的侧表面和后表面上执行NFC通信的最小基准多的天线(即NFC天线、磁安全传输(MST,Magnetic SecureTransmission)天线)特性,并且可以保持与安装在非金属盖上的天线模块同等或更好的天线性能。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层叠天线模块。
层叠式天线模块300被配置成包括下层叠片310、电磁波屏蔽片320、上层叠片330和连接部340。此时,下层叠片310、电磁波屏蔽片320和上层叠片330形成为具有相同的形状和面积。此处,下层叠片310和上层叠片330分别对应于在本说明书的权利要求中描述的下层叠柔性片和上层叠柔性片。
下层叠片310由柔性印刷电路板形成,并且被附接至便携终端的后盖(金属盖)或便携终端的主体的后表面。下层叠片310具有形成有第一辐射图案311的下表面,该下表面被附接至后盖或主体的后表面。此时,第一辐射图案311由彼此间隔开的多条辐射线组成。
参见图14,在解释切断面时,下层叠片310被配置成包括第一辐射图案311、第一聚酰亚胺片312、下保护片313和第一粘合片314。
第一辐射图案311被设置在电磁波屏蔽片320的下表面上。此时,第一辐射图案311由铜材料形成,并且包括多条辐射线,该多条辐射线以预定间隔彼此隔开。第一辐射图案311的上表面被设置在电磁波屏蔽片320的下表面上。
第一聚酰亚胺片312被设置在第一辐射图案311的下表面上。即就是说,第一聚酰亚胺片312的上表面被设置在第一辐射图案311的下表面上。此处,粘合片(未示出)可以被插置于第一辐射图案311和第一聚酰亚胺片312之间。
同时,虽然图14示出了第一聚酰亚胺片312被设置在第一辐射图案311的下表面上,但是第一聚酰亚胺片不限于该位置,第一聚酰亚胺片312也可以设置在第一辐射图案311的上表面上。
下保护片313被设置在第一聚酰亚胺片312的下表面上。此时,下保护片313指的是通常用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覆盖膜(Coverlay)。
第一粘合片314被附接至便携终端的后盖或便携终端的主体的后表面。即就是说,第一粘合片314由通常用于配置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粘合材料形成,并且第一粘合片的上表面被附接至下保护片313的下表面,第一粘合片的下表面被附接至后盖或主体的后表面。
电磁波屏蔽片320由电磁波阻挡材料的薄片(例如铁氧体片)组成,并且被层叠在下层叠片310上。此时,如图15所示,电磁波屏蔽片320被配置成包括第二粘合片321、屏蔽片322和第三粘合片323,该第二粘合片的下表面被粘附到下层叠片310的上表面,该屏蔽片被附接至第二粘合片321的上表面,该第三粘合片的下表面被附接至屏蔽片322的上表面,并且该第三粘合片的上表面被附接至上层叠片330的下表面。
上层叠片330由柔性印刷电路板形成,并且被层叠在电磁波屏蔽片320上。上层叠片330的上表面上形成有第二辐射图案331,该第二辐射图案由彼此间隔开的多条辐射线组成。
参见图16,在解释上层叠片330的切断面时,上层叠片330被配置成包括第二辐射图案331、第二聚酰亚胺片332、第一端子333、第二端子334和上保护片335。
第二辐射图案331被设置在电磁波屏蔽片320的上表面上。此时,第二辐射图案331由铜材料形成并且包括多条辐射线,该多条辐射线以预定间隔彼此隔开。第二辐射图案331的下表面被设置在第三粘合片323的上表面上。
第二聚酰亚胺片332被设置在第二辐射图案331的上表面上。即就是说,第二聚酰亚胺片332的下表面被设置在第二辐射图案331的上表面上。此处,粘合片(未示出)可以被插置于第二辐射图案331和第二聚酰亚胺片332之间。
同时,虽然图16示出了第二聚酰亚胺片332被设置在第二辐射图案331的上表面上,但是第二聚酰亚胺片不限于该位置,第二聚酰亚胺片332也可以设置在第二辐射图案331的下表面上。
第一端子333被配置成包括由铜材料形成的多个端子。第一端子333被设置在第二聚酰亚胺片332的上表面的一侧部分上。此时,包括在第一端子333中的多个端子被设置成与构成第二辐射图案331的多条辐射线具有一一对应关系。此处,第一端子333通过通孔与第二辐射图案331连接。
第二端子334被配置成包括由铜材料形成的多个端子。第二端子334被设置在第二聚酰亚胺片332的上表面的另一侧部分上。即就是说,第二端子334像第一端子333一样被设置在第二聚酰亚胺片332的下表面上。第二端子334被设置在与第一端子333所设置的一侧部分相对的另一侧部分上。此时,包括在第二端子334中的多个端子被设置成与构成第二辐射图案331的多条辐射线具有一一对应关系。此处,第二端子334通过通孔与第二辐射图案331连接。
此处,虽然图16示出了第一端子333和第二端子334在与第二辐射图案331不同的层上形成,但是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不限于该位置,第一端子333和第二端子334也可以在与第二辐射图案331相同的线(层)上形成。
上保护片335被设置在第一端子333、第二端子334以及第二聚酰亚胺片332的上表面上。此时,上保护片335指的是通常用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覆盖膜(Coverlay)。
连接部340电连接第一辐射图案311和第二辐射图案331。即就是说,连接部340电连接在下层叠片310上形成的第一辐射图案311和在上层叠片330上形成的第二辐射图案331。
为此,如图17所示,连接部340被配置成包括在电磁波屏蔽片320的一侧上形成的第一通孔342,以及在电磁波屏蔽片320的另一侧上形成的第二通孔344。
第一通孔342通过穿过第二粘合片321、屏蔽片322和第三粘合片333的一侧形成。即就是说,第一通孔342通过内部电镀电连接第一辐射图案112和第二辐射图案132。
第二通孔344通过穿过第二粘合片321、屏蔽片322和第三粘合片333的另一侧形成。第一通孔342通过内部电镀电连接第一辐射图案112和第二辐射图案132。
上述实施例解释了形成具有沿垂直方向卷绕电磁波屏蔽片120、320的形状的天线以操作为,作为示例但并不限于此的MST天线或NFC天线,并且可以通过延伸下层叠片110、310、电磁波屏蔽片120、320和上层叠片130、330附加地形成另一天线。作为示例,当具有沿垂直方向卷绕电磁波屏蔽片120、320的形状的天线操作为MST天线时,可以通过在下层叠片110、310和上层叠片130、330中的至少一个柔性片上形成辐射图案来操作为NFC天线。
此时,附加形成的另一种天线可以在上层叠片和下层叠片中的任一个上形成并且由在层叠式天线模块的一个表面上形成的辐射图案(未示出)组成。
如上所述,具有如下效果:层叠式天线模块能够将其上形成有辐射图案的层叠片分别层叠在屏蔽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并且通过在屏蔽片和层叠片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的通孔来连接辐射图案以在电磁波屏蔽片的垂直方向上形成天线图案,由此实现了针对应用有金属盖的便携终端的标准所需的NFC天线性能和MST天线性能,并且实现了与安装在应用有除金属之外的材料的盖的便携终端上的传统NFC天线模块和MST天线模块同等或更好的天线性能。
此外,具有如下效果:层叠式天线模块能够将其上形成有辐射图案的层叠片分别层叠在屏蔽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并且通过在屏蔽片和层叠片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的通孔来连接辐射图案以在电磁波屏蔽片的垂直方向上形成天线图案,由此实现了NFC天线和MST天线沿其垂直方向(即,便携终端的侧表面)以及沿其水平方向(便携终端的后表面)的性能。
此外,具有如下效果:层叠式天线模块能够将其上形成有辐射图案的层叠片分别层叠在屏蔽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并且通过在屏蔽片和层叠片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的通孔来连接辐射图案以在电磁波屏蔽片的垂直方向上形成天线图案,由此根据NFC天线和MST天线之间的角度使NFC天线性能和MST天线性能间的偏差最小。
此外,具有如下效果:层叠式天线模块能够将其上形成有辐射图案的层叠片分别层叠在屏蔽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并且通过在屏蔽片和层叠片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的通孔来连接辐射图案以在电磁波屏蔽片的垂直方向上形成天线图案,由此实现比用于在便携终端的侧表面和后表面上进行NFC通信的最小参考多的天线(即,NFC天线、MST天线)特性,而且保持与安装在非金属盖上的天线模块同等或更好的天线性能。
此外,具有如下效果:层叠式天线模块能够将与其上形成有辐射图案的层叠片具有相同面积和形状的屏蔽片插置于层叠片之间,并且通过在屏蔽片上形成的通孔连接辐射图案,从而因辐射图案形成区域可被使用至层叠式天线模块的最外表面而使开放区域(即,无法形成辐射图案的区域)最小。
此外,具有如下效果:层叠式天线模块能够使辐射图案形成区域最大以使开放区域最小,由此增大辐射图案的区域(或长度),从而使天线性能最佳。
虽然本公开描述了具体的实施例,但是显而易见,在不脱离如以下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

Claims (14)

1.一种层叠式天线模块,包括:
下层叠柔性片,所述下层叠柔性片上形成有第一辐射图案;
电磁波屏蔽片,所述电磁波屏蔽片被层叠在所述下层叠柔性片的上部;
上层叠柔性片,所述上层叠柔性片上形成有第二辐射图案,并且所述上层叠柔性片被层叠在所述电磁波屏蔽片的上部;以及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通过穿过所述电磁波屏蔽片连接所述第一辐射图案和所述第二辐射图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式天线模块,其中,所述连接部包括:
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通过穿过所述电磁波屏蔽片的一侧形成,并且连接所述第一辐射图案和所述第二辐射图案;以及
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通过穿过所述电磁波屏蔽片的另一侧形成,并且连接所述第一辐射图案和所述第二辐射图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叠式天线模块,其中,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辐射图案和所述第二辐射图案以在所述电磁波屏蔽片的垂直方向上形成天线图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式天线模块,其中,所述连接部通过穿过所述电磁波屏蔽片和所述上层叠柔性片连接所述第一辐射图案和所述第二辐射图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式天线模块,其中,所述电磁波屏蔽片形成为与所述下层叠柔性片和所述上层叠柔性片具有相同的面积和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式天线模块,其中,所述上层叠柔性片和所述下层叠柔性片是聚酰亚胺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式天线模块,其中,所述下层叠柔性片通过第一粘合片层叠在所述电磁波屏蔽片的下部,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辐射图案由多条辐射线组成并且在所述下层叠柔性片的一个表面上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叠式天线模块,还包括下保护片,所述下保护片被设置在所述下层叠柔性片的下表面上。
9.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层叠式天线模块,还包括第二粘合片,所述第二粘合片的一个表面附接至所述下保护片的下表面,所述第二粘合片的另一表面附接至便携终端的后盖或所述便携终端的主体。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叠式天线模块,还包括:
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由与所述多条辐射线的一侧对应的多个端子组成并且在所述下层叠柔性片中形成;以及
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由与所述多条辐射线的另一侧对应的多个端子组成并且在所述下层叠柔性片中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式天线模块,其中,所述上层叠柔性片通过第三粘合片层叠在所述电磁波屏蔽片的上部,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辐射图案由多条辐射线组成并且在所述上层叠柔性片的一个表面上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层叠式天线模块,还包括上保护片,所述上保护片被设置在所述上层叠柔性片的上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层叠式天线模块,还包括:
第三端子,所述第三端子由与所述多条辐射线的一侧对应的多个端子组成,并且在所述上层叠柔性片中形成;以及
第四端子,所述第四端子由与所述多条辐射线的另一侧对应的多个端子组成并且在所述上层叠柔性片中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式天线模块,其中,所述第一辐射图案在所述下层叠柔性片的下表面上形成,所述第二辐射图案在所述上层叠柔性片的上表面上形成,并且所述连接部通过穿过所述下层叠柔性片、所述电磁波屏蔽片和所述上层叠柔性片连接所述第一辐射图案和所述第二辐射图案。
CN201780007788.0A 2016-01-08 2017-01-06 层叠式天线模块 Active CN1084962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002883 2016-01-08
KR1020160002883A KR101658011B1 (ko) 2016-01-08 2016-01-08 적층형 안테나 모듈
PCT/KR2017/000212 WO2017119773A1 (ko) 2016-01-08 2017-01-06 적층형 안테나 모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96275A true CN108496275A (zh) 2018-09-04
CN108496275B CN108496275B (zh) 2021-02-02

Family

ID=57102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7788.0A Active CN108496275B (zh) 2016-01-08 2017-01-06 层叠式天线模块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80313B2 (zh)
KR (1) KR101658011B1 (zh)
CN (1) CN108496275B (zh)
WO (1) WO201711977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0725A (zh) * 2019-03-28 2021-12-24 高新特殊工程塑料全球技术有限公司 多层片材、制造方法和由其形成的制品
CN114207941A (zh) * 2019-12-12 2022-03-18 株式会社Emw 天线模块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89862B1 (ko) * 2016-12-29 2019-06-17 주식회사 아모텍 휴대 전자기기용 안테나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 전자기기
WO2018124684A1 (ko) * 2016-12-29 2018-07-05 주식회사 아모텍 휴대 전자기기용 안테나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 전자기기
KR101962001B1 (ko) * 2017-01-19 2019-03-25 주식회사 이엠따블유 자성체 시트의 상면 및 하면에 형성된 안테나 패턴을 포함하는 안테나 및 이의 형성 방법
KR101941530B1 (ko) * 2017-04-05 2019-01-23 한솔테크닉스(주) 하이브리드형 안테나 패턴 연결 구조를 가지는 안테나 유닛
KR102115091B1 (ko) 2018-10-22 2020-05-26 에스케이씨 주식회사 안테나 소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2115093B1 (ko) 2018-10-22 2020-05-26 에스케이씨 주식회사 안테나 소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84094A (ja) * 2003-12-16 2005-07-07 Olympus Corp アンテナおよびアンテナの製造方法
US20060262030A1 (en) * 2005-05-06 2006-11-23 Seok Bae Layer-built antenna
CN101232125A (zh) * 2007-01-10 2008-07-30 户田工业株式会社 安装有磁性天线的基板
CN102544708A (zh) * 2010-12-24 2012-07-0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天线装置、带天线的电池组及通信终端装置
EP2648274A1 (en) * 2012-04-05 2013-10-09 LG Electronics, Inc. Antenna and mobile terminal having the same
JP2013222264A (ja) * 2012-04-13 2013-10-28 Yoshikawa Rf Semicon Co Ltd 薄型アンテナコイル
CN103579766A (zh) * 2012-08-09 2014-02-12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天线装置、无线通信装置及天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4025377A (zh) * 2012-01-01 2014-09-0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天线接地平面延展的方法
CN104064318A (zh) * 2013-03-18 2014-09-2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层叠型电感元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WO2015072568A1 (ja) * 2013-11-18 2015-05-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コイルアンテナの製造方法及びコイルアンテナ実装体の製造方法
US20150325918A1 (en) * 2013-12-26 2015-11-12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Antenna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liance
TW201547103A (zh) * 2014-06-05 2015-12-16 Wistron Neweb Corp 天線結構及行動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14800B1 (fr) 2007-04-04 2010-09-17 Jacek Kowalski Module nfc, notamment pour telephone mobile
KR101075753B1 (ko) * 2008-12-22 2011-10-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098263B1 (ko) 2011-08-04 2011-12-23 에이큐 주식회사 엔에프시 루프 안테나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84094A (ja) * 2003-12-16 2005-07-07 Olympus Corp アンテナおよびアンテナの製造方法
US20060262030A1 (en) * 2005-05-06 2006-11-23 Seok Bae Layer-built antenna
CN101232125A (zh) * 2007-01-10 2008-07-30 户田工业株式会社 安装有磁性天线的基板
CN102544708A (zh) * 2010-12-24 2012-07-0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天线装置、带天线的电池组及通信终端装置
CN104025377A (zh) * 2012-01-01 2014-09-0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天线接地平面延展的方法
EP2648274A1 (en) * 2012-04-05 2013-10-09 LG Electronics, Inc. Antenna and mobile terminal having the same
JP2013222264A (ja) * 2012-04-13 2013-10-28 Yoshikawa Rf Semicon Co Ltd 薄型アンテナコイル
CN103579766A (zh) * 2012-08-09 2014-02-12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天线装置、无线通信装置及天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4064318A (zh) * 2013-03-18 2014-09-2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层叠型电感元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WO2015072568A1 (ja) * 2013-11-18 2015-05-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コイルアンテナの製造方法及びコイルアンテナ実装体の製造方法
US20150325918A1 (en) * 2013-12-26 2015-11-12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Antenna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liance
TW201547103A (zh) * 2014-06-05 2015-12-16 Wistron Neweb Corp 天線結構及行動裝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国栋,宋跃: "一种宽带宽波束双圆极化天线设计", 《电子科技》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0725A (zh) * 2019-03-28 2021-12-24 高新特殊工程塑料全球技术有限公司 多层片材、制造方法和由其形成的制品
CN114207941A (zh) * 2019-12-12 2022-03-18 株式会社Emw 天线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19773A1 (ko) 2017-07-13
KR101658011B1 (ko) 2016-09-20
US20190020101A1 (en) 2019-01-17
US10680313B2 (en) 2020-06-09
CN108496275B (zh) 202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96275A (zh) 层叠式天线模块
US10923807B2 (en) Combo type antenna module
US9692128B2 (en) Antenna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KR101163574B1 (ko) 무선인식 및 무선충전 겸용 전자파흡수체와 이를 포함하는 무선인식 및 무선충전 겸용 무선안테나, 그것의 제조방법
CN105977613B (zh) 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装置
KR102347784B1 (ko) 안테나 모듈
CN103515698A (zh) 一种近场通讯天线及电子设备
US20160056536A1 (en)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bing Sheet and Antenna Module Having Same
CN108140927A (zh) 近场通信天线模块及具有该近场通信天线模块的便携终端
CN109804501A (zh) 天线模块
KR102022706B1 (ko) 안테나 모듈
CN109216903A (zh) 天线模块及包括该天线模块的电子装置
JP6081783B2 (ja) アンテナ、アンテナ構造体及び電子機器
KR101758133B1 (ko) 적층 구조물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모바일 단말기
KR20130081449A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안테나 장치
CN108701891B (zh) 天线模块
CN106910985A (zh) 新型叠层并联结构nfc天线在移动终端的应用
KR101875443B1 (ko) 안테나 모듈
KR101875444B1 (ko) 안테나 모듈
CN109643842A (zh) 用于近场通信的天线模块
CN106711577A (zh) 天线装置及具备此的移动终端
KR102314729B1 (ko) 적층형 안테나 모듈
KR101567757B1 (ko) 적층형 구조체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613445B1 (ko) 휴대용 전자기기의 안테나 유닛
CN207834575U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