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89761A - 粉状物防外喷装置 - Google Patents

粉状物防外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89761A
CN108489761A CN201810228149.3A CN201810228149A CN108489761A CN 108489761 A CN108489761 A CN 108489761A CN 201810228149 A CN201810228149 A CN 201810228149A CN 108489761 A CN108489761 A CN 1084897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th
seal cylinder
soft seal
reverse
so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2814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89761B (zh
Inventor
张然
李辰飞
宋大勇
刘长利
王阳
张家维
韩钟国
王赫
刘维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N Energy Grou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d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d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d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2814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897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89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897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897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897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10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liquid or fluent st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16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 F16J15/18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moving surfaces with stuffing-boxes for elastic or plastic packing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11/00Measuring steady or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a fluid or a fluent solid material by mea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G01L7/00 or G01L9/00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Nozzles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粉状物防外喷装置,包括:密封操作室,其上设置有取样孔连接口、伸入口和操作手口,取样孔连接口用于对应容器的取样孔,伸入口与取样孔连接口位于密封操作室的相对两侧;用于穿过取样装置或测压管的可扭转软质密封筒,可扭转软质密封筒位于密封操作室的外部,可扭转软质密封筒的一端与伸入口密封连接;扭转驱动部件,设置于可扭转软质密封筒上,用于驱动可扭转软质密封筒的两端相对扭转,使可扭转软质密封筒的软质筒身发生扭转并挤压包覆于取样装置或测压管的外部。整个取样或检测过程中,取样装置或测压管被可扭转软质密封筒挤压包覆密封,容器中的粉状物被阻止在密封操作室中,不会向外喷,从而保护了人身安全和周围环境。

Description

粉状物防外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状物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粉状物防外喷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容器中的粉状物进行取样或检测容器内压力的过程中,由于有些容器内存在正压,因此,粉状物会通过取样孔或检测孔向外喷,造成环境污染以及对人员身体造成伤害。
以燃煤火电厂取煤样为例进行说明,为了检测用于燃烧的煤粉的成分,工作人员需要对煤粉管中的煤粉进行取样。传统的取样方式是工作人员打开煤粉管管壁上的取样孔的孔盖,手持取样枪通过取样孔直接伸入煤粉管中进行取样,由于煤粉管中通常为正压,因此,在煤粉取样或测量压力时粉煤会通过取样孔向外喷,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的同时,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粉状物在取样或测量压力过程中向外喷的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状物防外喷装置,以防止粉状物在取样或压力检测的过程中向外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粉状物防外喷装置,包括:
密封操作室,所述密封操作室上设置有取样孔连接口、伸入口和操作手口,所述取样孔连接口用于对应容器的取样孔,所述伸入口与所述取样孔连接口位于所述密封操作室的相对两侧,所述操作手口用于工作人员的手伸入所述密封操作室中;
用于穿过取样装置或测压管的可扭转软质密封筒,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位于所述密封操作室的外部,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的一端与所述伸入口密封连接;
扭转驱动部件,设置于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上,用于驱动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的两端相对扭转,使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的软质筒身发生扭转并挤压包覆于所述取样装置或测压管的外部。
优选地,在上述的粉状物防外喷装置中,所述扭转驱动部件为扭杆,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的一端或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扭杆,当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的与所述伸入口密封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扭杆时,该端与所述伸入口转动密封连接,反之,该端与所述伸入口固定密封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的粉状物防外喷装置中,所述扭转驱动部件为转轮,所述转轮设置于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的远离所述伸入口的一端,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的靠近所述伸入口的一端固定密封连接于所述伸入口。
优选地,在上述的粉状物防外喷装置中,所述扭转驱动部件为转轮,所述转轮设置于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的与所述伸入口密封连接的一端,该端与所述伸入口转动密封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的粉状物防外喷装置中,所述扭转驱动部件为转轮,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转轮,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的靠近所述伸入口的一端转动密封连接于所述伸入口。
优选地,在上述的粉状物防外喷装置中,所述扭转驱动部件包括转轮和扭杆,所述转轮和所述扭杆分别设置于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的两端,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的靠近所述伸入口的一端转动密封连接于所述伸入口。
优选地,在上述的粉状物防外喷装置中,还包括过滤室,所述过滤室与所述密封操作室紧邻设置,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位于所述过滤室内,所述过滤室的相对所述伸入口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的一端密封连接的第二伸入口,所述扭转驱动部件位于所述过滤室的外部或部分露出所述过滤室的外部。
优选地,在上述的粉状物防外喷装置中,当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的靠近伸入口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扭杆时,粉状物防外喷装置还包括过滤室,所述过滤室与所述密封操作室紧邻设置,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位于所述过滤室内,所述过滤室的相对所述伸入口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的一端密封连接的第二伸入口,所述扭转驱动部件位于所述过滤室的外部或部分露出所述过滤室的外部。
优选地,在上述的粉状物防外喷装置中,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为滤布筒。
优选地,在上述的粉状物防外喷装置中,所述操作手口设置有胶皮长袖手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粉状物防外喷装置包括密封操作室、可扭转软质密封筒和扭转驱动部件,密封操作室的取样孔连接口用于与容器的取样孔对准配合,可扭转软质密封筒的一端与密封操作室的伸入口密封连接,扭转驱动部件设置于可扭转软质密封筒上,用于驱动器两端相对扭转。工作时,先将密封操作室的取样孔连接口对接在容器的取样孔上,将取样装置或测压管依次伸入可扭转软质密封筒和密封操作室中,之后,通过扭转驱动部件对可扭转软质密封筒的筒身进行扭转,使筒身挤压包覆于取样装置或测压管的外部,将可扭转软质密封筒与取样装置或测压管之间的通道密封,然后,工作人员的手通过操作手口伸入密封操作室中,打开取样孔的孔盖,之后,将取样装置或测压管伸入容器中进行取样或压力检测,完成后,从容器中取出,之后先关闭取样孔的孔盖,再反向扭转可扭转软质密封筒,使其恢复原状,最后取出取样装置或测压管。
可见,整个取样或检测过程中,取样装置或测压管被可扭转软质密封筒挤压包覆密封,使密封操作室处于密封状态,容器中的粉状物被阻止在密封操作室中,不会向外喷,从而保护了人身安全和周围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粉状物防外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粉状物防外喷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粉状物防外喷装置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密封操作室、101为操作手口、102为取样孔连接口、103为伸入口、2为过滤室、201为第二伸入口、3为扭杆、4为可扭转软质密封筒。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了一种粉状物防外喷装置,防止了粉状物在取样或压力检测的过程中向外喷。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粉状物防外喷装置,其包括密封操作室1、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和扭转驱动部件。其中,密封操作室1为密封室体,密封操作室1上设置有取样孔连接口102、伸入口103和操作手口101,取样孔连接口102用于对应容器的取样孔,伸入口103与取样孔连接口102位于密封操作室1的相对两侧,即伸入口103、取样孔连接口102和取样孔连成一线,优选为同轴布置,以方便取样装置或测压管穿过;操作手口101用于工作人员的手伸入密封操作室1中;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用于穿过取样装置或测压管,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位于密封操作室1的外部,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的一端与伸入口103密封连接,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为软体结构,其筒身能够进行扭转,如同拧毛巾的动作;扭转驱动部件设置于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上,用于驱动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的两端相对扭转,使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的软质筒身发生扭转并挤压包覆于取样装置或测压管的外部。
该粉状物防外喷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工作时,先将密封操作室1的取样孔连接口102对接在容器的取样孔上,优选地,取样孔置于取样孔连接口102内,之后将取样装置或测压管依次伸入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和密封操作室1中,之后,通过扭转驱动部件对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的筒身进行扭转,使筒身挤压包覆于取样装置或测压管的外部,将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与取样装置或测压管之间的通道密封,然后,工作人员的手通过操作手口101伸入密封操作室1中,打开取样孔的孔盖,之后,将取样装置或测压管伸入容器中进行取样或压力检测,完成后,从容器中取出,之后先关闭取样孔的孔盖,再反向扭转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使其恢复原状,最后退出取样装置或测压管。
可以看出,在整个取样或检测过程中,取样装置或测压管被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挤压包覆密封,使密封操作室1处于密封状态,容器中的粉状物被阻止在密封操作室1中,不会向外喷,从而保护了人身安全和周围环境。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体的扭转驱动部件,该扭转驱动部件为扭杆3,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的一端或两端分别设置有扭杆3,扭杆3的一端铰接于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的端部边缘,绕筒身的轴线扭转。为了方便描述,以远离伸入口103的方向为前方,靠近伸入口103的方向为后方,则扭转软质密封筒4的前端或者后端设置一个扭杆3,或者前端和后端均设置一个扭杆3。通过扭杆3对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的端部进行扭转,当设置一个扭杆3时,扭转一个扭杆3即可,当设置两个扭杆3时,则两个扭杆3沿相反方向扭转即可,只要使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的两端发生相对扭转,便可以实现筒身的扭转。当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的与伸入口103密封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扭杆3时,即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的后端设置有扭杆3时,该端与伸入口103转动密封连接,以便使后端的扭杆3对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的后端进行扭转,同时保证后端与伸入口103之间的密封;而当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的后端不设置扭杆3时,该端与伸入口103固定密封连接,仅通过前端的扭杆3进行扭转,使筒身发生扭转。
本实施例提供了第二种具体的扭转驱动部件,该扭转驱动部件为转轮,转轮与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的端部同轴固定连接,转轮的布置形式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为:转轮设置于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的远离伸入口103的一端,即设置在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的前端,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的靠近伸入口103的一端固定密封连接于伸入口103。工作时,通过旋转前端的转轮即可实现筒身的扭转。
转轮的第二种布置形式为:转轮设置于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的与伸入口103密封连接的一端,即设置在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的后端,该端与伸入口103转动密封连接,前端固定不动,通过旋转后端的转轮实现筒身的扭转,同时保证后端与伸入口之间的密封。
转轮的第三种布置形式为: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转轮,即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转轮,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的靠近伸入口103的一端转动密封连接于伸入口103。通过前端和后端的转轮沿相反方向旋转,实现筒身的扭转。
本实施例提供了第三种具体的扭转驱动部件,该扭转驱动部件包括转轮和扭杆3,转轮和扭杆分别设置于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的两端,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的靠近伸入口103的一端转动密封连接于伸入口103。
对于第三种扭转驱动部件,转轮和扭杆3的布置形式有两种,第一种为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的前端设置转轮,后端设置扭杆3;第二种为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的前端设置扭杆3,后端设置转轮。只要转轮和扭杆3的转动方向相反即可实现筒身的扭转。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对粉状物防外喷装置进一步优化,对于以上不在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的后端设置转轮的任意一种情况,粉状物防外喷装置还包括过滤室2,过滤室2与密封操作室1紧邻设置,共用一个壁面,共用的壁面上设置伸入口103,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位于过滤室2内,过滤室2的相对伸入口103的一侧壁面上设置有第二伸入口201,第二伸入口201与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的前端密封连接,扭转驱动部件位于过滤室2的外部或部分露出过滤室的外部,如果扭转驱动部件为转轮,则转轮位于过滤室2的外部,如果扭转驱动部件为扭杆3,则扭杆3的末端露出过滤室2,以方便工作人员对转轮和扭杆3进行转动。设置过滤室2的目的是为了对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进一步密封,同时过滤室2为扭转驱动部件提供安装支撑,方便扭转驱动部件的扭转。当然,也可以不设置过滤室2。
本实施例对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进行优化,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为滤布筒,采用具有过滤作用的布质材料,允许空气通过,对粉状物具有阻碍作用,可在打开容器的取样孔时,气体能够排出,而阻挡粉状物。当然,可扭转软质密封筒4还可以采用其它软质材料,如塑料、纤维等材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操作手口101还设置有胶皮长袖手套,当工作人员的手伸入操作手口101中时,手臂被胶皮长袖手套密封套紧,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操作室的密封性,避免少量粉状物从操作手口101中扩散出来。
作为优化,操作收口101布置在密封操作室1的侧壁上,更优选设置在左侧壁或右侧壁上。方便工作人员的手臂伸入,且减少从取样孔中喷出的粉状物从操作手口101中窜出。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粉状物防外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密封操作室,所述密封操作室上设置有取样孔连接口、伸入口和操作手口,所述取样孔连接口用于对应容器的取样孔,所述伸入口与所述取样孔连接口位于所述密封操作室的相对两侧,所述操作手口用于工作人员的手伸入所述密封操作室中;
用于穿过取样装置或测压管的可扭转软质密封筒,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位于所述密封操作室的外部,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的一端与所述伸入口密封连接;
扭转驱动部件,设置于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上,用于驱动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的两端相对扭转,使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的软质筒身发生扭转并挤压包覆于所述取样装置或测压管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状物防外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驱动部件为扭杆,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的一端或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扭杆,当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的与所述伸入口密封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扭杆时,该端与所述伸入口转动密封连接,反之,该端与所述伸入口固定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状物防外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驱动部件为转轮,所述转轮设置于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的远离所述伸入口的一端,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的靠近所述伸入口的一端固定密封连接于所述伸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状物防外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驱动部件为转轮,所述转轮设置于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的与所述伸入口密封连接的一端,该端与所述伸入口转动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状物防外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驱动部件为转轮,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转轮,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的靠近所述伸入口的一端转动密封连接于所述伸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状物防外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驱动部件包括转轮和扭杆,所述转轮和所述扭杆分别设置于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的两端,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的靠近所述伸入口的一端转动密封连接于所述伸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粉状物防外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室,所述过滤室与所述密封操作室紧邻设置,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位于所述过滤室内,所述过滤室的相对所述伸入口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的一端密封连接的第二伸入口,所述扭转驱动部件位于所述过滤室的外部或部分露出所述过滤室的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粉状物防外喷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的靠近伸入口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扭杆时,粉状物防外喷装置还包括过滤室,所述过滤室与所述密封操作室紧邻设置,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位于所述过滤室内,所述过滤室的相对所述伸入口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的一端密封连接的第二伸入口,所述扭转驱动部件位于所述过滤室的外部或部分露出所述过滤室的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1-6、8任一项所述的粉状物防外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扭转软质密封筒为滤布筒。
10.根据权利要求1-6、8任一项所述的粉状物防外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口设置有胶皮长袖手套。
CN201810228149.3A 2018-03-20 2018-03-20 粉状物防外喷装置 Active CN1084897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28149.3A CN108489761B (zh) 2018-03-20 2018-03-20 粉状物防外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28149.3A CN108489761B (zh) 2018-03-20 2018-03-20 粉状物防外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89761A true CN108489761A (zh) 2018-09-04
CN108489761B CN108489761B (zh) 2020-08-04

Family

ID=63318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28149.3A Active CN108489761B (zh) 2018-03-20 2018-03-20 粉状物防外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89761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30482Y (zh) * 2003-08-09 2004-08-04 赵健茗 一种防喷器
CN201280908Y (zh) * 2008-11-07 2009-07-29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 测井井口双密封防喷器
CN201865614U (zh) * 2010-11-26 2011-06-15 檀志远 抽油杆断脱防喷器
CN202090887U (zh) * 2011-05-26 2011-12-28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井下环空防喷器
CN102561969A (zh) * 2011-12-28 2012-07-11 付吉平 轻便防遇阻式电缆带压下井输送装置
CN202467753U (zh) * 2011-12-14 2012-10-0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水井尾管堵塞器
CN202954087U (zh) * 2012-11-14 2013-05-29 深圳市捷佳伟创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mocvd设备的进料设备
CN203685107U (zh) * 2014-02-10 2014-07-02 姚红芳 一种油田测试防喷装置
CN104232110A (zh) * 2013-06-20 2014-12-24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新建焦炉初装煤前炉体密封方法
CN204460265U (zh) * 2015-02-03 2015-07-08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锅炉制粉系统中煤粉分离系统
CN105350934A (zh) * 2015-12-11 2016-02-24 韩咏利 一种油田钻修井环形防喷器
CN205895197U (zh) * 2016-06-06 2017-01-18 赵振军 一种环保防喷密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30482Y (zh) * 2003-08-09 2004-08-04 赵健茗 一种防喷器
CN201280908Y (zh) * 2008-11-07 2009-07-29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 测井井口双密封防喷器
CN201865614U (zh) * 2010-11-26 2011-06-15 檀志远 抽油杆断脱防喷器
CN202090887U (zh) * 2011-05-26 2011-12-28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井下环空防喷器
CN202467753U (zh) * 2011-12-14 2012-10-0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水井尾管堵塞器
CN102561969A (zh) * 2011-12-28 2012-07-11 付吉平 轻便防遇阻式电缆带压下井输送装置
CN202954087U (zh) * 2012-11-14 2013-05-29 深圳市捷佳伟创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mocvd设备的进料设备
CN104232110A (zh) * 2013-06-20 2014-12-24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新建焦炉初装煤前炉体密封方法
CN203685107U (zh) * 2014-02-10 2014-07-02 姚红芳 一种油田测试防喷装置
CN204460265U (zh) * 2015-02-03 2015-07-08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锅炉制粉系统中煤粉分离系统
CN105350934A (zh) * 2015-12-11 2016-02-24 韩咏利 一种油田钻修井环形防喷器
CN205895197U (zh) * 2016-06-06 2017-01-18 赵振军 一种环保防喷密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89761B (zh) 2020-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89761A (zh) 粉状物防外喷装置
CN206810809U (zh) 一种瓶体清洁装置
CN209725595U (zh) 一种管道端盖的卡箍结构
CN209264382U (zh) 一种球阀式结构的气体收集装置
CN211645230U (zh) 一种取样装置
CN217304535U (zh) 一种压力管道气体取样检测装置
CN213832788U (zh) 一种双重密封的养护剂用包装瓶
CN209782208U (zh) 一种通用型气体样本储存器
CN109080369A (zh) 一种油画教学用绘画装置
CN209255360U (zh) 一种艾草的清洗加工装置
CN212340765U (zh) 一种环境空气检测用取样装置
CN221094143U (zh) 一种微生物发酵设备双管道式管道过滤器
CN220957123U (zh) 一种消除pccp管道管接口密封圈扭曲翻转的组件
CN209640321U (zh) 一种化学合成物纯度检测装置
CN219558911U (zh) 一种过滤洗涤干燥机的出料机构
CN215811813U (zh) 一种管道污水采样装置
CN107505152A (zh) 一种医学检验科室用的病患自主大便采集取样装置
CN212904014U (zh) 一种污泥检测用取样装置
CN210198774U (zh) 一种制药用注射用水取样装置
CN209871162U (zh) 一种pdl1和il-1双联金标试纸
CN208596072U (zh) 一种滤尘装置和烟气分析仪
CN219584963U (zh) 一种混凝土吊罐
CN213275522U (zh) 一种空气质量检测器
CN214789632U (zh) 一种可旋转连接管
CN213312280U (zh) 一种腹膜透析短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0046 fairyland Road, Qixia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No. 10

Patentee after: National Energy Grou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210046 fairyland Road, Qixia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No. 10

Patentee before: GUOD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