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88130B - 一种控制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88130B
CN108488130B CN201810479506.3A CN201810479506A CN108488130B CN 108488130 B CN108488130 B CN 108488130B CN 201810479506 A CN201810479506 A CN 201810479506A CN 108488130 B CN108488130 B CN 1084881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valve
hole
spool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795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88130A (zh
Inventor
邵立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Nanjing national agricultural hi tech Industry Demonstration Zone Development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Nanjing Baima Modern Agricultural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Nanjing Baima Modern Agricultural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Nanjing Baima Modern Agricultural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7950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881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88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881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881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881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3/00Details of servomotor systems ; Valve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13/02Fluid distribution or supply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daptation to the control of servomo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控制阀装置,包括:阀体,第一溢流阀,第二溢流阀,第一阀芯,第二阀芯,第一左端盖,第一右端盖,第二左端盖,第二右端盖,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阀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以实现双缸翻转犁的自动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门,尤其指一种控制阀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开始推广应用液压翻转犁。用翻转犁进行耕翻作业,具有无开闭垄、生产效率高、节能等优点。液压翻转犁是利用拖拉机的液压系统来控制左右两套犁体交替作业,以达到无开闭垄的目的。目前,对于小型翻转犁一般采用单油缸的控制方式,而对于大型翻转犁则采用双油缸的控制方式。采用双油缸控制的液压翻转犁主要包括提升油缸和翻转油缸,两个油缸由拖拉机的液压系统控制,犁处于工作状态时,提升油缸和翻转油缸都处于最大的伸长状态。在需要翻转换向时,需要先控制提升油缸缩短将犁提起,当提起到位后再控制翻转油缸缩回带动犁梁向上翻转,当犁梁旋转到接近垂直位置时,再控制翻转油缸伸出,使犁梁越过“死点”位置,在油缸推力及及重力的作用下继续旋转,直到翻转油缸完全伸出,然后再控制提升油缸完全伸出。目前,国内外用于控制双油缸的翻转控制阀主要是手控液压翻转控制阀。手控式是由拖拉机驾驶员直接操纵手动滑阀控制提升油缸油路使双向犁先抬起,然后再操纵手动滑阀换向控制翻转油缸开始翻转,犁在越中位置拨动拨叉带动一个转阀使油缸油路转换,而完成翻转换向,然后再手动操纵滑阀控制提升油缸伸出,这种翻转控制阀在地头转弯时拖拉机驾驶员除操纵方向盘、提升犁之外,还要操纵翻转控制阀,在很短时间要完成这几种动作是十分紧张而忙乱的,劳动强度增加;同时需采用三个控制滑阀(用于提升油缸控制的1个滑阀,用于翻转控制的滑阀2个)不仅构造复杂、成本也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以实现双缸翻转犁自动控制的控制阀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控制阀装置,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1上具有第一阀孔、第二阀孔、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第四油口、第五油口和第六油口,所述第一阀孔沿左右方向贯通所述阀体,所述第二阀孔位于所述第一阀孔的上面且沿左右方向贯通所述阀体,所述第一阀孔包括从左至右依次间隔布置的第一左控腔、第一通流槽、第二通流槽、第三通流槽、第四通流槽、第五通流槽和第一右控腔,所述第二阀孔包括从左至右依次间隔布置的第二左控腔、第六通流槽、第七通流槽、第八通流槽、第九通流槽、第十通流槽和第二右控腔,所述第三通流槽与所述第一油口连通,所述第四通流槽与所述第二油口连通,所述第五通流槽与所述第三油口连通,所述第七通流槽与所述第四油口连通,所述第九通流槽和所述第六油口均与所述第五油口连通,所述第二通流槽通过第一流道与所述第八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五通流槽通过第二流道与所述第十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一通流槽通过第三流道与所述第五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七通流槽和所述第九通流槽均通过第四流道与所述第二左控腔连通,所述第四流道在邻近所述第九通流槽处设有第一阻尼孔;
第一溢流阀和第二溢流阀,所述第一溢流阀设在所述阀体上用于常断开所述第六油口与所述第五油口的连接,所述第二溢流阀设在所述阀体上用于常断开所述第七通流槽与所述第二左控腔的连接;
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所述第一阀芯可左右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阀孔内,所述第一阀芯上设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左控腔的第一盲孔和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右控腔的第二盲孔,所述第一盲孔的开口端设有第二阻尼孔,所述第二盲孔的开口端设有第三阻尼孔,所述第一阀芯的外周壁上具有与所述第一盲孔相对应的第一环槽以及与所述第二盲孔相对应的第二环槽,所述第一阀芯还具有第四阻尼孔、第五阻尼孔、第六阻尼孔和第七阻尼孔,所述第四阻尼孔的一端开口于所述第一盲孔,所述第四阻尼孔的另一端开口于所述第一阀芯的外周壁且邻近所述第一环槽的左侧,所述第五阻尼孔的一端开口于所述第一盲孔,所述第五阻尼孔的另一端开口于所述第二环槽,所述第六阻尼孔的一端开口于所述第二盲孔,所述第六阻尼孔的另一端开口于所述第一阀芯的外周壁且邻近所述第二环槽的左侧,所述第七阻尼孔的一端开口于所述第二盲孔,所述第七阻尼孔的另一端开口于所述第一阀芯的外周壁且邻近所述第二环槽的右侧,所述第二阀芯可左右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二阀孔内,所述第二阀芯具有轴向阀芯孔、开口于所述第二阀芯的外周壁上且与所述轴向阀芯孔的左端连通的第一径向阀芯孔和开口于所述第二阀芯的外周壁上且与所述轴向阀芯孔的右端连通的第二径向阀芯孔,所述第四阻尼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五阻尼孔的孔径;
第一左端盖、第一右端盖、第二左端盖和第二右端盖,所述第一左端盖设在所述阀体上以封闭所述第一阀孔的左开口端,所述第一右端盖设在所述阀体上以封闭所述第一阀孔的右开口端,所述第二左端盖设在所述阀体上以封闭所述第二阀孔的左开口端,所述第二右端盖设在所述阀体上以封闭所述第二阀孔的右开口端;
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设在所述第一左端盖与所述第一阀芯的左端之间用以向右常推动所述第一阀芯,所述第二弹簧设在所述第一右端盖与所述第一阀芯的右端之间用以向左常推动所述第一阀芯,所述第三弹簧设在所述第二右端盖与所述第二阀芯的右端之间用以向左常推动所述第二阀芯;
其中,所述第一阀芯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间和第四位置间可切换,当所述第一阀芯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阀芯处于第五位置,当所述第一阀芯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阀芯处于第六位置,当所述第一阀芯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二阀芯处于第七位置,当所述第一阀芯处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二阀芯处于第八位置。
有利地,当所述第一阀芯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阀芯封闭所述第一通流槽和所述第四阻尼孔,所述第一环槽与所述第二通流槽相对,所述第一阀芯封闭所述第三通流槽并使所述第六阻尼孔与所述第三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二环槽与所述第四通流槽相对,所述第一阀芯封闭所述第五通流槽并使所述第七阻尼孔与所述第五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二阀芯处于第五位置,所述第二阀芯封闭所述第六通流槽,所述第一径向阀芯孔与所述第六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二阀芯使所述第七通流槽与所述第八通流槽连通且所述第二阀芯使所述第九通流槽与所述第十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二径向阀芯孔与所述第十通流槽连通。
有利地,当所述第一阀芯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阀芯使所述第一通流槽与所述第二通流槽通过所述第一环槽连通,所述第四阻尼孔与所述第一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一阀芯使所述第三通流槽与所述第四通流槽通过所述第二环槽连通,所述第六阻尼孔与所述第三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一阀芯封闭所述第七阻尼孔以及所述第五通流槽,所述第二阀芯处于第六位置,所述第二阀芯封闭所述第六通流槽,所述第一径向阀芯孔与所述第六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二阀芯使所述第七通流槽与所述第八通流槽连通且所述第二阀芯使所述第九通流槽与所述第十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二径向阀芯孔与所述第十通流槽连通。
有利地,当所述第一阀芯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阀芯封闭所述第一通流槽,所述第一阀芯使所述第二通流槽与所述第三通流槽通过所述第一环槽连通,所述第四阻尼孔与所述第二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一阀芯使所述第四通流槽与所述第五通流槽通过所述第二环槽连通,所述第六阻尼孔与所述第四通流槽连通且所述第七阻尼孔与所述第五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二阀芯处于第七位置,所述第二阀芯封闭所述第六通流槽,所述第一径向阀芯孔与所述第六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二阀芯使所述第七通流槽与所述第八通流槽连通且所述第二阀芯使所述第九通流槽与所述第十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二径向阀芯孔与所述第十通流槽连通。
有利地,当所述第一阀芯处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一阀芯封闭所述第一通流槽,所述第一阀芯使所述第二通流槽与所述第三通流槽通过所述第一环槽连通,所述第四阻尼孔与所述第二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一阀芯使所述第四通流槽与所述第五通流槽通过所述第二环槽连通,所述第六阻尼孔与所述第四通流槽连通且所述第七阻尼孔与所述第五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二阀芯处于第八位置,所述第二阀芯使所述第六通流槽与所述第七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二阀芯使所述第八通流槽与所述第九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二阀芯封闭所述第十通流槽,所述第一径向阀芯孔与所述第六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二径向阀芯孔与所述第十通流槽连通。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控制阀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的线D-D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中的线E-E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控制阀装置的液压原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控制阀装置的应用场景的液压原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控制阀装置在换向时的一种位置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控制阀装置在换向时的另一位置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控制阀装置在换向时的又一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阀装置。
如图1至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控制阀装置,包括:阀体1,第一溢流阀7,第二溢流阀9,第一阀芯3a,第二阀芯3b,第一左端盖6a1,第一右端盖6b1,第二左端盖6a2,第二右端盖6b2,第一弹簧5a,第二弹簧5b,第三弹簧5c。
具体而言,阀体1上具有第一阀孔、第二阀孔、第一油口P、第二油口V1、第三油口T、第四油口V2、第五油口C2和第六油口C1。
第一阀孔沿左右方向贯通阀体1,第二阀孔位于所述第一阀孔的上面且沿左右方向贯通阀体1。
第一阀孔包括从左至右依次间隔布置的第一左控腔1a1、第一通流槽101、第二通流槽102、第三通流槽103、第四通流槽104、第五通流槽105和第一右控腔1b1。第二阀孔包括从左至右依次间隔布置的第二左控腔1a2、第六通流槽106、第七通流槽107、第八通流槽108、第九通流槽109、第十通流槽110和第二右控腔1b2。
第三通流槽103与第一油口P连通,第四通流槽104与第二油口V1连通,第五通流槽105与第三油口T连通,第七通流槽107与第四油口V2连通,第九通流槽109和第六油口C1均与第五油口C2连通,第二通流槽102通过第一流道111与第八通流槽108连通,第五通流槽105通过第二流道113与第十通流槽110连通,第一通流槽101通过第三流道114与第五通流槽105连通,第七通流槽107和第九通流槽109均通过第四流道112与第二左控腔1a2连通,第四流道112在邻近第九通流槽109处设有第一阻尼孔8。
第一溢流阀7设在阀体1上用于常断开第六油口C1与第五油口C2的连接。第二溢流阀9设在所述阀体上用于常断开所述第七通流槽107与第二左控腔1a2的连接。
第一阀芯3a可左右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阀孔内。第一阀芯3a上设有开口朝向第一左控腔1a1的第一盲孔3a01和开口朝向第一右控腔1b1的第二盲孔3a02。第一盲孔3a01的开口端设有第二阻尼孔4a,第二盲孔3a02的开口端设有第三阻尼孔4b。第一阀芯3a的外周壁上具有与第一盲孔3a01相对应的第一环槽3a03以及与第二盲孔3a02相对应的第二环槽3a04。第一阀芯3a还具有第四阻尼孔3a3、第五阻尼孔3a1、第六阻尼孔3a2和第七阻尼孔3a5。第四阻尼孔3a3的一端开口于所述第一盲孔3a01,第四阻尼孔3a3的另一端开口于第一阀芯3a的外周壁且邻近第一环槽3a03的左侧。第五阻尼孔3a1的一端开口于第一盲孔3a01,第五阻尼孔3a1的另一端开口于第二环槽3a04。第六阻尼孔3a2的一端开口于第二盲孔3a02,第六阻尼孔3a2的另一端开口于第一阀芯3a的外周壁且邻近第二环槽3a04的左侧。第七阻尼孔3a5的一端开口于第二盲孔3a02,第七阻尼孔3a5的另一端开口于第一阀芯3a的外周壁且邻近第二环槽3a04的右侧。其中,第四阻尼孔3a3的孔径小于第五阻尼孔3a1的孔径。
第二阀芯3b可左右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二阀孔内。第二阀芯3b具有轴向阀芯孔3b2、开口于所述第二阀芯3b的外周壁上且与轴向阀芯孔3b2的左端连通的第一径向阀芯孔3b1和开口于第二阀芯3b的外周壁上且与轴向阀芯孔3b2的右端连通的第二径向阀芯孔3b3。
第一左端盖6a1设在阀体1上以封闭所述第一阀孔的左开口端,第一右端盖6b1设在阀体1上以封闭所述第一阀孔的右开口端,第二左端盖6a2设在阀体1上以封闭所述第二阀孔的左开口端,第二右端盖6b2设在阀体1上以封闭所述第二阀孔的右开口端。
第一弹簧5a设在第一左端盖6a1与第一阀芯3a的左端之间用以向右常推动第一阀芯3a。第二弹簧5b设在第一右端盖6b1与第一阀芯3a的右端之间用以向左常推动所述第一阀芯3a。第三弹簧5c设在第二右端盖6b2与第二阀芯3b的右端之间用以向左常推动第二阀芯3b。
其中,第一阀芯3a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间和第四位置间可切换,当第一阀芯3a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第二阀芯3b处于第五位置,当第一阀芯3a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第二阀芯3b处于第六位置,当第一阀芯3a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时,第二阀芯3b处于第七位置,当第一阀芯3a处于所述第四位置时,第二阀芯3b处于第八位置。
如图1至图3所示,当第一阀芯3a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第一阀芯3a封闭第一通流槽101和第四阻尼孔3a3,第一环槽3a03与第二通流槽102相对,第一阀芯3a封闭第三通流槽103并使第六阻尼孔3a2与第三通流槽103连通,第二环槽3a04与第四通流槽104相对,第一阀芯3a封闭第五通流槽105并使第七阻尼孔3a5与第五通流槽105连通。此时,第二阀芯3b处于第五位置,第二阀芯3b封闭第六通流槽106,第一径向阀芯孔3b1与第六通流槽106连通,第二阀芯3b使第七通流槽107与第八通流槽108连通且第二阀芯3b使第九通流槽109与第十通流槽110连通,第二径向阀芯孔3b3与第十通流槽110连通。
如图6所示,当第一阀芯3a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第一阀芯3a使第一通流槽101与第二通流槽102通过第一环槽3a03连通,第四阻尼孔3a3与第一通流槽101连通,第一阀芯3a使第三通流槽103与第四通流槽通过第二环槽3a04连通,第六阻尼孔3a2与第三通流槽103连通,第一阀芯3a封闭第七阻尼孔3a5以及第五通流槽105。此时,第二阀芯3b处于第五位置,第二阀芯3b封闭第六通流槽106,第一径向阀芯孔3b1与第六通流槽106连通,第二阀芯3b使第七通流槽107与第八通流槽108连通且第二阀芯3b使第九通流槽109与第十通流槽110连通,第二径向阀芯孔3b3与第十通流槽110连通。
如图7所示,当第一阀芯3a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时,第一阀芯3a封闭第一通流槽101,第一阀芯3a使第二通流槽102与第三通流槽103通过第一环槽3a03连通,第四阻尼孔3a3与第二通流槽102连通,第一阀芯3a使第四通流槽104与第五通流槽105通过第二环槽3a04连通,第六阻尼孔3a2与第四通流槽104连通且第七阻尼孔3a5与第五通流槽105连通。此时,第二阀芯3b处于第五位置,第二阀芯3b封闭第六通流槽106,第一径向阀芯孔3b1与第六通流槽106连通,第二阀芯3b使第七通流槽107与第八通流槽108连通且第二阀芯3b使第九通流槽109与第十通流槽110连通,第二径向阀芯孔3b3与第十通流槽110连通。
如图8所示,当第一阀芯3a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时,第一阀芯3a封闭第一通流槽101,第一阀芯3a使第二通流槽102与第三通流槽103通过第一环槽3a03连通,第四阻尼孔3a3与第二通流槽102连通,第一阀芯3a使第四通流槽104与第五通流槽105通过第二环槽3a04连通,第六阻尼孔3a2与第四通流槽104连通且第七阻尼孔3a5与第五通流槽105连通。此时,第二阀芯3b处于第八位置,第二阀芯3b使第六通流槽106与第七通流槽107连通,第二阀芯3b使第八通流槽108与第九通流槽109连通,第二阀芯3b封闭第十通流槽110,第一径向阀芯孔3b1与第六通流槽106连通,第二径向阀芯孔3b3与第十通流槽110连通。
下面参考附图来介绍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阀装置的工作原理:
为了叙述方便,应用液压原理连接在提升缸G1和翻转缸G2上的液压锁已经省略。如图5所示,应用时,将第一油口P和第三油口T分别和用于控制供油的电磁换向阀15的工作油口A1和B1相连,第二油口V1连接提升缸G1的有杆腔,第六油口C1连接提升缸G1的无杆腔,第四油口V2连接翻转缸G2的有杆腔,第五油口C2连接翻转缸G2的无杆腔。
当翻转犁处于工作状态不需要进行翻转时,电磁阀15处于失电状态,第一油口P、第三油口T通过电磁换向阀15的油口A1、B1回到T1口为卸荷状态。在第一弹簧5a和第二弹簧5b作用下,第一阀芯3a处于如图1所示的位置,第二阀芯3b处于如图1所示的位置,此时第八通流槽108通过第七通流槽107与第四油口V2相连通。
当需要控制翻转犁进行翻转时,使电磁换向阀15带电,则本发明的第一油口P与液压泵14的出口连通,第四油口T与油箱16相连,液压泵14出口的油液由第一油口P依次经第一通流槽103、第六阻尼孔3a2、第七阻尼孔3a5与第三油口T连通,此流动形成压差,第一油口P经第三通流槽103、第六阻尼孔3a2、第三阻尼孔4b与第一右控腔1b1相通,推动第一阀芯3a向左运动到图6所示位置,此时第一左控腔1a1通过第四阻尼孔3a3和第五阻尼孔3a1分别与第三油口T、第二油口V1相通(其中第四阻尼孔3a3的孔径要小于第五阻尼孔3a1的孔径),第一右控腔1b1内的压力与第一油口P压力相等(第七阻尼孔3a5被遮盖住),这样第一油口P与第二油口V1之间因为油液流动产生的压差使第一阀芯3a在提升缸G1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在此位置。液压泵14出口的油液由第一油口P依次经第三通流槽103、第四通流槽104、第二油口V1后进入提升缸G1的有杆腔,推动提升缸G1缩回,则提升缸G1的无杆腔的油液经第六油口C1作用到第一溢流阀7上,打开第六油口C1到第五油口C2的通道,使第一阀芯3a在提升缸运动过程中始终保存此位置;在第三弹簧5c作用下,第二阀芯3b处于如图6所示的位置。
当提升缸G1缩回到头后,油缸的油液不再流动,第一油口P和第二油口V1之间因为油液流动产生的压差消失,第一左控腔1a1和第一右控腔1b1的压力相等,在第一弹簧5a的作用力下第一阀芯3a开始向右运动,在向右运动过程中第六阻尼孔3a2逐渐被遮盖同时第七阻尼孔3a5逐渐露出使第一右控腔1b1的压力小于第一左控腔1a1的压力,直到第一阀芯3a运动到图7所示位置,此时第一右控腔1b1的压力与第三油口T相等,而第一左控腔1a1由于通过第四阻尼孔3a3、第三通流槽103与第一油口P相通,第一左控腔1a1压力大于第一右控腔1a1的压力,第一左控腔1a1和第一右控腔1b1的压差使第一阀芯3a继续保持在图7所示位置,这样第一油口P的油液依次经第三通流槽103、第二通流槽102、第一流道111、第八通流槽108、第七通流槽107、第四油口V2后进入翻转缸G2的有杆腔推动翻转缸G2缩回带动翻转犁开始向上翻转,翻转缸G2无杆腔的油液依次经第五油口C2、第九通流槽109、第十通流槽110、第五通流槽105回到第三油口T,这样翻转油缸G2持续缩回。
当翻转油缸G2缩回到底,也即翻转犁到达死点位置时,第四油口V2的压力迅速上升,当上升到第二溢流阀9的设定压力时,第二溢流阀9开启,油液经第四油口V2、第七通流槽107、第四流道112、进入第二左控腔1a2推动第二阀芯3b向右运动到图8所示位置,此时第二溢流阀9已经关闭,但第一油口P的油液经第三通流槽103、第二通流槽102、第一流道111、第八通流槽108、第九通流槽109、第一阻尼孔8、第四流道112进入第一左控腔1a2使第二阀芯3b保持在图8所示位置,第一油口P的油液依次经第三通流槽103、第二通流槽102、第一流道111、第八通流槽108、第九通流槽109、第五油口C2后进入翻转缸G2的无杆腔推动翻转缸G2伸出带动翻转犁开始向下翻转,翻转缸G2有杆腔的油液依次经第四油口V2、第七通流槽107、第六通流槽106、第一径向阀芯孔3b1、轴向阀芯孔3b2、第二径向阀芯孔3b3、第十通流槽110、第五通流槽105回到第三油口T,这样翻转油缸G2持续伸出带动翻转犁向下翻转。
当翻转油缸G2完全伸出,也即翻转犁完成了整个翻转过程,第五油口C2的压力迅速上升,当第五油口C2的压力上升到第一溢流阀7的设定压力时,第一溢流阀7开启,第一油口P的油液依次经第三通流槽103、第二通流槽102、第一流道111、第八通流槽108、第九通流槽109、第六油口C1后进入提升缸G1的无杆腔推动提升缸G1伸出下放翻转犁,提升缸G1有杆腔的油液依次经第四通流槽104、第五通流槽105回到第三油口T,第一油口P依次经第三通流槽103、第五阻尼孔3a1、第二阻尼孔4a进入第一左控腔1a1,使第一阀芯3a保持在图8所示位置,油液经第一油口P、第三通流槽103、第二通流槽102、第一流道111、第八通流槽108、第九通流槽109、第一阻尼孔8、第四流道112进入第二左控腔1a2使第二阀芯3b保持在图8所示位置,当提升缸G1完全伸出到位,将电磁换向阀15断电即可。
经上述说明,只需要驾驶员对电磁阀15进行通电,即可自动顺序完成提升缸G1缩回提升、翻转缸G2缩回向上翻转、翻转缸G2伸出向下翻转、提升缸G1伸出下放的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无需复杂的电控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阀装置的优点有:
(1)结构简单、集成度高、安装方便、成本低;
(2)只需供油就可以自动顺序实现提升、翻转的控制,无需驾驶员手动操纵,自动化程度高。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控制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上具有第一阀孔、第二阀孔、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第四油口、第五油口和第六油口,所述第一阀孔沿左右方向贯通所述阀体,所述第二阀孔位于所述第一阀孔的上面且沿左右方向贯通所述阀体,所述第一阀孔包括从左至右依次间隔布置的第一左控腔、第一通流槽、第二通流槽、第三通流槽、第四通流槽、第五通流槽和第一右控腔,所述第二阀孔包括从左至右依次间隔布置的第二左控腔、第六通流槽、第七通流槽、第八通流槽、第九通流槽、第十通流槽和第二右控腔,所述第三通流槽与所述第一油口连通,所述第四通流槽与所述第二油口连通,所述第五通流槽与所述第三油口连通,所述第七通流槽与所述第四油口连通,所述第九通流槽和所述第六油口均与所述第五油口连通,所述第二通流槽通过第一流道与所述第八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五通流槽通过第二流道与所述第十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一通流槽通过第三流道与所述第五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七通流槽和所述第九通流槽均通过第四流道与所述第二左控腔连通,所述第四流道在邻近所述第九通流槽处设有第一阻尼孔;
第一溢流阀和第二溢流阀,所述第一溢流阀设在所述阀体上用于常断开所述第六油口与所述第五油口的连接,所述第二溢流阀设在所述阀体上用于常断开所述第七通流槽与所述第二左控腔的连接;
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所述第一阀芯可左右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阀孔内,所述第一阀芯上设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左控腔的第一盲孔和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右控腔的第二盲孔,所述第一盲孔的开口端设有第二阻尼孔,所述第二盲孔的开口端设有第三阻尼孔,所述第一阀芯的外周壁上具有与所述第一盲孔相对应的第一环槽以及与所述第二盲孔相对应的第二环槽,所述第一阀芯还具有第四阻尼孔、第五阻尼孔、第六阻尼孔和第七阻尼孔,所述第四阻尼孔的一端开口于所述第一盲孔,所述第四阻尼孔的另一端开口于所述第一阀芯的外周壁且邻近所述第一环槽的左侧,所述第五阻尼孔的一端开口于所述第一盲孔,所述第五阻尼孔的另一端开口于所述第二环槽,所述第六阻尼孔的一端开口于所述第二盲孔,所述第六阻尼孔的另一端开口于所述第一阀芯的外周壁且邻近所述第二环槽的左侧,所述第七阻尼孔的一端开口于所述第二盲孔,所述第七阻尼孔的另一端开口于所述第一阀芯的外周壁且邻近所述第二环槽的右侧,所述第二阀芯可左右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二阀孔内,所述第二阀芯具有轴向阀芯孔、开口于所述第二阀芯的外周壁上且与所述轴向阀芯孔的左端连通的第一径向阀芯孔和开口于所述第二阀芯的外周壁上且与所述轴向阀芯孔的右端连通的第二径向阀芯孔,所述第四阻尼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五阻尼孔的孔径;
第一左端盖、第一右端盖、第二左端盖和第二右端盖,所述第一左端盖设在所述阀体上以封闭所述第一阀孔的左开口端,所述第一右端盖设在所述阀体上以封闭所述第一阀孔的右开口端,所述第二左端盖设在所述阀体上以封闭所述第二阀孔的左开口端,所述第二右端盖设在所述阀体上以封闭所述第二阀孔的右开口端;
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设在所述第一左端盖与所述第一阀芯的左端之间用以向右常推动所述第一阀芯,所述第二弹簧设在所述第一右端盖与所述第一阀芯的右端之间用以向左常推动所述第一阀芯,所述第三弹簧设在所述第二右端盖与所述第二阀芯的右端之间用以向左常推动所述第二阀芯;
其中,所述第一阀芯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间和第四位置间可切换,当所述第一阀芯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阀芯处于第五位置,当所述第一阀芯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阀芯处于第六位置,当所述第一阀芯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二阀芯处于第七位置,当所述第一阀芯处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二阀芯处于第八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阀芯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阀芯封闭所述第一通流槽和所述第四阻尼孔,所述第一环槽与所述第二通流槽相对,所述第一阀芯封闭所述第三通流槽并使所述第六阻尼孔与所述第三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二环槽与所述第四通流槽相对,所述第一阀芯封闭所述第五通流槽并使所述第七阻尼孔与所述第五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二阀芯处于第五位置,所述第二阀芯封闭所述第六通流槽,所述第一径向阀芯孔与所述第六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二阀芯使所述第七通流槽与所述第八通流槽连通且所述第二阀芯使所述第九通流槽与所述第十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二径向阀芯孔与所述第十通流槽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阀芯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阀芯使所述第一通流槽与所述第二通流槽通过所述第一环槽连通,所述第四阻尼孔与所述第一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一阀芯使所述第三通流槽与所述第四通流槽通过所述第二环槽连通,所述第六阻尼孔与所述第三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一阀芯封闭所述第七阻尼孔以及所述第五通流槽,所述第二阀芯处于第六位置,所述第二阀芯封闭所述第六通流槽,所述第一径向阀芯孔与所述第六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二阀芯使所述第七通流槽与所述第八通流槽连通且所述第二阀芯使所述第九通流槽与所述第十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二径向阀芯孔与所述第十通流槽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阀芯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阀芯封闭所述第一通流槽,所述第一阀芯使所述第二通流槽与所述第三通流槽通过所述第一环槽连通,所述第四阻尼孔与所述第二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一阀芯使所述第四通流槽与所述第五通流槽通过所述第二环槽连通,所述第六阻尼孔与所述第四通流槽连通且所述第七阻尼孔与所述第五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二阀芯处于第七位置,所述第二阀芯封闭所述第六通流槽,所述第一径向阀芯孔与所述第六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二阀芯使所述第七通流槽与所述第八通流槽连通且所述第二阀芯使所述第九通流槽与所述第十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二径向阀芯孔与所述第十通流槽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阀芯处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一阀芯封闭所述第一通流槽,所述第一阀芯使所述第二通流槽与所述第三通流槽通过所述第一环槽连通,所述第四阻尼孔与所述第二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一阀芯使所述第四通流槽与所述第五通流槽通过所述第二环槽连通,所述第六阻尼孔与所述第四通流槽连通且所述第七阻尼孔与所述第五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二阀芯处于第八位置,所述第二阀芯使所述第六通流槽与所述第七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二阀芯使所述第八通流槽与所述第九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二阀芯封闭所述第十通流槽,所述第一径向阀芯孔与所述第六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二径向阀芯孔与所述第十通流槽连通。
CN201810479506.3A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控制阀装置 Active CN1084881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79506.3A CN108488130B (zh)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控制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79506.3A CN108488130B (zh)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控制阀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88130A CN108488130A (zh) 2018-09-04
CN108488130B true CN108488130B (zh) 2019-12-24

Family

ID=63352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79506.3A Active CN108488130B (zh)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控制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881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7143B (zh) * 2019-06-21 2020-09-22 江苏恒立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量伺服阀、功率伺服阀及变量泵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305835A1 (de) * 1973-02-07 1974-08-15 Danfoss As Hydraulische steuer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lenkeinrichtung
JP2603868B2 (ja) * 1989-04-24 1997-04-23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カウンタバランス弁
DE10202607C1 (de) * 2002-01-24 2003-07-31 Hydac Fluidtechnik Gmbh Steuer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den Einsatz bei hydraulisch arbeitenden Hubeinrichtungen
DE102010005229A1 (de) * 2010-01-21 2011-07-28 Hydac Fluidtechnik GmbH, 66280 Ventilvorrichtung
CN204985138U (zh) * 2015-09-25 2016-01-20 湖州生力液压有限公司 一种带负载反馈的顺序动作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88130A (zh) 2018-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45493A1 (en) Hydraulic plunger pump variable control structur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CN108591156B (zh) 一种油路切换阀
CN108612694B (zh) 一种控制阀
CN108488130B (zh) 一种控制阀装置
CN108626195B (zh) 一种控制阀门
CN108679022B (zh) 一种双缸控制系统
CN108757612B (zh) 一种具有多路阀的双缸控制系统
CN108644417B (zh) 一种用于双缸控制的阀门
CN108644173B (zh) 一种液压阀
CN108626196B (zh) 一种用于双液压缸顺序动作的液压阀装置
CN108757625B (zh) 一种控制阀
CN108679029B (zh) 一种油缸控制阀
CN108591153B (zh) 一种多路阀
CN108591155B (zh) 一种多路换向阀
CN108708882B (zh) 一种用于农机的多路阀
US10359057B2 (en) Valve device and fluid pressure control device
CN108612700B (zh) 插装式翻转控制阀
CN108644418B (zh) 一种用于农机的液压控制装置
CN108612695B (zh) 一种用于单缸的自动换向阀
CN108661973B (zh) 一种自动翻转控制阀
CN108591154B (zh) 一种翻转犁用的自动控制液压阀
CN108799226B (zh) 一种插装式翻转控制阀
CN108547814B (zh) 一种多路阀装置
CN108626190B (zh) 一种插装式控制阀
CN108612693B (zh) 一种具有多路阀装置的双缸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03

Address after: 211200 Baima Town, Lishui District, Jiangsu, Nanjing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Nanjing Baima modern agricultural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5000 188 Jinghua Road, Ningbo high tech Zone, Zhejiang (1493 tower, 041 block B block, modern building, Ningbo harbour).

Applicant before: Ningbo Zhen Ge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11 Baima Avenue, Baima Town, Lishui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1200

Patentee after: Jiangsu Nanjing national agricultural hi tech Industry Demonstration Zone Development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211200 Baima Town, Lishui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Nanjing Baima modern agricultural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