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75914A - 用于断开交流电的电路 - Google Patents

用于断开交流电的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75914A
CN108475914A CN201780007396.4A CN201780007396A CN108475914A CN 108475914 A CN108475914 A CN 108475914A CN 201780007396 A CN201780007396 A CN 201780007396A CN 108475914 A CN108475914 A CN 1084759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controllable switch
controller
voltage
alternating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739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75914B (zh
Inventor
J·约翰逊
H·博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i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rix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475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59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759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59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26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difference between voltages or between currents; responsive to phase angle between voltages or between currents
    • H02H3/28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difference between voltages or between currents; responsive to phase angle between voltages or between currents involving comparison of the voltage or current values at two spaced portions of a single system, e.g. at opposite ends of one line, at input and output of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02Details
    • H02H3/021Details concerning the disconnection itself, e.g. at a particular instant, particularly at zero value of current, disconnection in a predetermined ord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08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excess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1/00Details of 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1/0007Details of 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concerning the detec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2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excess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38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both voltage and current; responsive to phase angle between voltage and current
    • H02H3/385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both voltage and current; responsive to phase angle between voltage and current using at least one homopolar quantit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 H02J3/1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by switching loads on to, or off from, network, e.g. progressively balanced loading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51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 H03K17/56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3K17/687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the devices being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02Details
    • H02H3/025Disconnection after limiting, e.g. when limiting is not sufficient or for facilitating disconn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02B70/3225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22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 Measurement Of Current Or Voltage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断开交流电的电路(100),该电路(100)包括:输入(102),其被布置成接收交流电(AC);输出(104),其被布置成向至少一个电负载(200n)提供交流电(AC);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其联接在输入(102)和输出(104)之间;阻抗网络(Z),其联接在输入(102)和输出(104)之间;控制器(110),其与控制器(110)和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共用的参考地(112)联接,其中控制器(110)被布置成测量阻抗网络(Z)的节点与参考地(112)之间的至少一个测量电压(V1;V2)并控制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从而基于所测量的至少一个测量电压(V1;V2)的值来控制对提供给至少一个电负载(200n)的交流电(AC)的断开。

Description

用于断开交流电的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断开交流电的电路。
背景技术
用于断开交流电(AC)的电路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
一种解决方案是众所周知的熔断器,如果施加的电流大于标称值,即过电流,则熔断器断开电流。当熔断器的金属线或金属条由于过电流而熔化时,所施加的电流被断开。
本领域中已知的另一种解决方案是断路器,其布置用于保护电路(包括电负载)免受由过电流引起的损坏。与熔断器不同,断路器能够手动或自动复位以恢复正常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其减轻或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缺点和问题。
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实现了上述和进一步的目的。本发明的其它有利实施形式由从属权利要求和其它实施方式限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利用用于断开交流电的电路实现上述和其它目的,该电路包括:
输入,其被布置成接收交流电;
输出,其被布置成向至少一个电负载提供交流电;
至少一个可控开关,其联接在输入和输出之间;
阻抗网络,其联接在输入和输出之间;
控制器,其与控制器和至少一个可控开关共用的参考地联接,其中控制器被布置成测量阻抗网络的节点与参考地之间的至少一个测量电压并控制至少一个可控开关,从而基于所测量的至少一个测量电压的值来控制对提供给至少一个电负载的交流电的断开。
至少一个可控开关和阻抗网络串联联接在输入和输出之间。通过测量阻抗网络处的测量电压,控制器可以检测过电流和/或短路,并因此打开至少一个可控开关,从而避免损坏电路和至少一个电负载。
在用于断开AC的电路的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电路还包括联接在控制器和至少一个可控开关之间的驱动电路,其中驱动电路被布置成将控制器所使用的用于控制至少一个可控开关的控制信号放大。
来自控制器的控制信号通常具有太低的电压或电流,这意味着至少一个开关不能根据需要打开或闭合。驱动电路通过将控制器所发送的控制信号放大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用于断开AC的电路的上述方面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该电路包括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它们彼此串联联接并且布置在输入和输出之间。
在用于断开AC的电路的所述方面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阻抗网络联接在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之间。
在用于断开AC的电路的所述方面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控制器还被布置成测量阻抗网络的第一节点与参考地之间的第一测量电压以及阻抗网络的第二节点与参考地之间的第二测量电压,并且基于第一测量的测量电压和第二测量的测量电压的值来控制至少一个可控开关。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是阻抗网络的不同节点。
通过使用第一测量电压和第二测量电压,控制器可以检测短路(第一测量电压)和过电流(第二测量电压)。由此,改进的检测是可能的。此外,第一测量电压和第二测量电压可以用于确定至少一个负载的功耗模式和/或确定至少一个电负载的类型。
在用于断开AC的电路的所述方面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阻抗网络包括联接在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之间的限制/延迟电路,其中限制/延迟电路被布置成限制/延迟交流电变化的速度。
利用限制/延迟电路,可以在电流已达到损坏水平之前检测过电流并打开至少一个可控开关,因为限制/延迟电路限制/延迟过电流。
在用于断开AC的电路的所述方面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限制/延迟电路包括电感器。根据一个实施方式,限制/延迟是扼流线圈。
在用于断开AC的电路的所述方面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可控开关是场效应晶体管FET。
在用于断开AC的电路的所述方面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可控开关和第二可控开关相对地联接在输入和输出之间。
在第一和第二FET沿相对方向联接的情况下,交流电沿两个方向被阻挡。
在用于断开AC的电路的所述方面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参考地与用于至少一个电负载的地线不同。
通过使得参考地与负载的地线不同,可以使用更小且更便宜的电气部件,因为所述电气部件不必适用于高压,例如230伏和110伏。此外,用于断开交流电的本电路可以联接并安装在传统的断路器中。
在用于断开AC的电路的所述方面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控制器还被布置成:
监测至少一个电负载的功耗模式,
基于所监测的至少一个电负载的功耗模式来控制至少一个可控开关。
在用于断开AC的电路的所述方面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控制器还被布置成:
基于所监测的功耗模式来确定至少一个电负载的类型。
在用于断开AC的电路的所述方面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控制器还被布置成:
基于所确定的至少一个电负载的类型来控制至少一个可控开关。
在用于断开AC的电路的所述方面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控制器还被布置成
将所监测的功耗模式和所确定的至少一个负载的类型发送到另一个控制器或系统。
在用于断开AC的电路的所述方面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控制器还被布置成:
接收与至少一个电负载相关联的至少一个信息元素和至少一个指令中的任一种,
基于至少一个信息元素和至少一个指令中的任一种来控制至少一个可控开关。
在用于断开AC的电路的所述方面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控制器包括无线接收装置和有线接收装置中的任一种,无线接收装置和有线接收装置被布置成接收包括指示至少一个信息元素和至少一个指令元素中的任一种的通信信号。这意味着控制器可以仅包括无线接收装置、有线接收装置、或无线有线接收装置和有线接收装置。
在用于断开AC的电路的所述方面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电负载是家用电器和电加热器中的任一种。电负载可以是与用于断开AC的电路的输出连接以并被配置成被馈送以AC的任何电气设备。
根据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应用和优点将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附图旨在阐明和解释本发明的不同实施方式,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路;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路;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路;
图4a-图4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路;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器;以及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阻抗网络;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路;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晶体管网络;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晶体管网络;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组合电路;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布置;以及
图12a-图12c示出了一些能量收集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断开交流电的电路100。电路100联接到一个或多个电负载200a,200b,...200N(具有索引n=a,b,…,N)。交流电(AC)被馈送到电路100的输入102并经由电路100的输出104被传送到负载200a,200b,...200N。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电流被称为市电交流电。因此,负载200a,200b,....200N可以是家用电器和/或电加热器和/或其它家用电子设备。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断开交流电的电路100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电路100包括布置用于接收电流的输入102,以及布置用于将电流提供给至少一个电负载200n的输出104。电路100还包括联接在输入102和输出104之间的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此外,电路100包括控制器110,其与控制器110和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共用的参考地112联接。控制器110布置成控制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从而控制对经由输出104提供给至少一个电负载200n的电流的断开。参考地112被使用并作为基准电位,用于测量本断路器100中的一个或多个电压差。
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可以是包括以下的组中的任一种:继电器、晶闸管、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栅极关断晶闸管、晶体管和任何其它类型的可控硅整流器。控制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可以使用联接在控制器110和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之间的控制装置130来执行,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130可以携带控制信号,例如可以具有不同电平的一个或多个不同的控制电压或电流,以用于打开和关闭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如果检测到过电流,则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被打开,从而断开所施加的电流。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断开交流电的电路100的又一个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中的电路100包括两个可控开关,即第一可控开关106和第二可控开关108,它们彼此串联联接并且布置在输入102和输出104之间,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开关106、108是场效应晶体管(FET),其相对地串联联接在输入102和输出104之间。FET阻挡沿一个方向的电流,因此该实施方式中的两个FET相对于电流方向沿相对方向联接。FET具有快速切换时间(用于打开或闭合开关的时间段),这意味着当检测到过电流时,通过FET的电流可以非常快地断开,从而限制或消除对电路和联接到输出104的负载的损坏。优选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使用共用栅极电压用同一控制装置控制两个FET,从而简化了架构。图3中的示例示出了控制器110经由单独的控制装置130控制开关106、108。然而,控制器110还可以如上所述通过的共同的控制装置130控制开关106、10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电路100包括联接在控制器110和可控开关106、108之间的至少一个驱动电路114。驱动电路114布置成将用于通过控制装置130控制开关106、108的控制器110所使用的控制信号放大。这可能是需要的,例如当传输到可控开关的控制电压和电流中的任一个必须被增大时。例如,驱动电路114可以布置成被馈送以10-15伏特并将该电压传输到FET的栅极侧。
在图3中还注意到,参考地112与用于至少一个电负载200n的地线(其在图3中表示为300)不同。至少一个电负载200n通常具有共同的地线,并且在本解决方案中,共同的地线不同于参考地112。
图4a示出了用于断开交流电的电路100的又一个实施方式,其在这种情况下包括联接在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和输入102之间的阻抗网络Z。控制器110布置成用于测量在阻抗网络Z处的至少一个测量电压V1、V2并基于至少一个测量的测量电压V1、V2的值来控制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换句话说,控制器110基于所测量的至少一个测量电压V1、V2的值来控制对提供给至少一个电负载200n的交流电AC的断开。至少一个测量的测量电压V1、V2被测量为阻抗网络Z处的节点与参考地112之间的电位差。控制器110可以使用至少一个测量电压V1、V2来检测短路和/或过电流。因此,通过使用至少一个测量电压V1、V2可以保护至少一个电负载200n和电路。
阻抗网络Z可以被配置成使得至少一个测量电压V1、V2可以在网络Z处测量/检测/提供。一种解决方案是具有测量电阻器(图4a中未示出),通过其来测量测量电压。测量电阻器的电阻的基准值可以是例如约0.01欧姆或比AC市电(例如110伏特或230伏特)更低。可以将测量电压与比较器(图4a中未示出)中的阈值电压进行比较,并且如果测量电压超过阈值电压,则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被控制为处于打开位置,从而防止过电流损坏电路/部件和/或与输出104联接的至少一个电负载。因此,至少一个测量电压V1、V2用于检测过电流。
在图4a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控制器110还可以被设置成测量第一测量电压V1,其是参考地112与阻抗网络Z处的第一节点之间的电压差;并且被设置成测量第二测量电压V2,其是在参考地112和阻抗网络Z处的第二节点之间的电压差。第一测量电压V1和第二测量电压V2的示例示于图6中。
控制器110被配置成基于第一测量的测量电压V1的值和第二测量的测量电压V2的值来控制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第一测量的测量电压V1可以与联接到输出104的负载的变化相关,从而可以指示短路。第二测量的测量电压V2可以与穿过本电路100的电流成正比,从而可以指示过电流。
在图4a所示的电路100的实施方式中,阻抗网络Z联接在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和输入102之间。然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阻抗网络Z可以改为联接在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和输出104之间。根据一个这样的实施方式的电路100示于图4b中。以与图4a所示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图4b所示实施方式中的控制器110被布置成测量阻抗网络Z的节点和参考地112之间的至少一个测量电压V1、V2并基于所测量的至少一个测量电压V1、V2的值来控制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从而控制对提供给至少一个电负载200n的交流电AC的断开。
图4b中所示的阻抗网络Z应该被配置成使得一个或多个测量电压V1、V2可以在阻抗网络Z处测量,如上面参考图4a所述。因此,图4b中所示的控制器110可以被布置成测量第一测量电压V1、第二测量电压V2或者第一测量电压V1和第二测量电压V2两者,并且控制器110可以基于第一测量的测量电压V1的值和/或第二测量的测量电压V2的值来控制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第一测量的测量电压V1可以例如指示短路,第二测量的测量电压V2可以例如指示过电流,如上面参考图4a所述。
图4c示出了用于断开交流电的电路100的又一实施方式,其在该特定情况下包括两个可控开关106,108,其中阻抗网络Z联接在第一可控开关106和第二可控开关108之间。控制器110是因此被布置成测量阻抗网络Z处的至少一个测量电压V1、V2并基于所测量的测量电压V1、V2的值控制第一可控开关106和第二可控开关108。至少一个所测量的测量电压V1、V2被测量为阻抗网络Z处的节点与参考地112之间的电势差。控制器110可以使用至少一个测量电压V1、V2来检测短路和/或过电流。因此,通过使用至少一个测量电压V1、V2可以保护至少一个电负载200n和电路。
阻抗网络Z应被配置成使得一个或多个测量电压V1、V2可以在阻抗网络Z处测量,如上面参考图4a所述。因此,图4c中所示的控制器110可以被布置为测量第一测量电压V1、第二测量电压V2或者第一测量电压V1和第二测量电压V2两者,并且控制器110可以基于第一测量的测量电压V1的值和/或第二测量的测量电压V2的值来控制第一可控开关106和第二可控开关108。第一测量的测量电压V1可以例如指示短路,第二测量电压V2可以例如指示过电流,如上面参考图4a所述。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任何所述实施方式定位的阻抗网络Z包括限制/延迟电路(参见图6)。限制/延迟电路被布置成用于限制/延迟电流(例如过电流)变化的速度。限制/延迟优选地安排为使得控制器110经由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有时间检测过电流并在过电流到达电路或与输出104连接的至少一个电负载之前断开电流。过电流也称为过载,通常是由于短路、电负载过载、电负载不匹配和电气设备故障而造成。
存在许多用于设置限制/延迟电路的不同解决方案。在一个解决方案中,限制/延迟电路包括图6中示为L1的电感器。
图6示出了一个实施方式,其包括相对于输入102和输出104之间的电流沿相对方向串联联接的第一FET 106和第二FET 108。两个FET由同一控制装置130使用相同的控制电压作为栅极电压而控制。电路100还包括联接在FET之间的阻抗网络Z,在阻抗网络Z处测量第一测量电压V1和第二测量电压V2。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阻抗网络Z包括与电感器L1并联联接的第一电阻器R1。第一电阻器R1和电感器L1可以与第二电阻器R2串联联接在一起。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可以省略第二电阻器R2。在参考地112和第一节点的电位之间可得/测量/检测第一电压V1(作为电位差)。第一节点位于第一可控开关106与第一电阻器R1和电感器L1的并联联接之间。这里,参考地112与用于至少一个电负载200n的基准电压不同,其可以是零/中性电压、触地/接地中性电压、保护性触地/接地电压,至少一个负载200n所连接的网络的另一相和/或另一个合适的基准电位。第一电压V1与联接到输出104的负载的变化有关,因此指示短路。
在第二节点和参考地112之间可得/测量第二电压V2(作为电位差)。地线112与用于至少一个电负载200n的基准电压不同,如上所述。第二节点位于第二电阻器R2与第一电阻器R1和电感器L1的并联联接之间。因此,第二电压V2在第二电阻器R2上获得,并且与流过第二电阻器R2并因此也流过交流电断开电路100的电流成正比,并且指示过电流。因此,第二电压V2也适于监测至少一个负载200n的功耗,并且可以用于确定功耗模式。此外,在低频时,交流电AC穿过电感器L1,即电感器L1基本上是短路,第二电阻器R2在这种情况下给出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相等的关系,即V1=V2。如果联接到输出104的一个或多个负载快速变化(可以看作高频信号),则电感器L1具有高阻抗并且用作电流阻断器或制动器。因此,电感器L1上的电压与频率有关,因此可以非常高,因为阻抗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电阻器R1用作电流分流器,以防止电压变得太高。根据一个实施方式,至少一个保护电路(包括例如至少一个具有齐纳功能的二极管)与电感器L1和第一电阻器R1并联联接。
本发明的其它应用可以涉及至少一个电负载的功耗和对至少一个电负载的控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控制器110被布置成监测至少一个电负载200n的功耗模式并基于所监测的至少一个电负载200n的功耗模式来控制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可以通过使用和分析所测量/检测/提供的如上所述的至少一个电压V1、V2来监测功耗模式。因此,控制器110可以根据负载的类型调整馈送到负载的电流。例如,出于安全原因停用负载或提供更高或更低的电流量。而且,控制器110可以被布置成控制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使得如果功耗模式不合理,即功耗模式看起来是非预期的和/或不利的(例如包括瞬态、阶跃(step)或其它突然变化),则可以实施交流电AC的断开。
在这方面,控制器110还可以布置成基于所监测的功耗模式来确定至少一个负载200n的类型。每种类型的负载都具有自身的可以识别的功耗模式。通过使用和分析所测量/检测/提供的如上所述的至少一个电压V1、V2可以确定至少一个负载200n的类型。因此,在该解决方案中,控制器110还具有确定或识别负载类型的能力,这意味着可以基于所确定或识别的负载类型来控制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
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控制器110布置成接收与至少一个电负载200n相关联的至少一个信息元素IE和至少一个指令I中的任一种。在图5中示出了一个这样的实施方式,其中控制器110还布置成基于至少一个信息元素IE和至少一个指令I中的任一种来控制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因此,控制器110包括无线接收装置304a和有线接收装置304b中的任一种,其布置成接收包括至少一个信息元素IE和至少一个指令I中的至少任一种的指示的通信信号。所提及的指令I可以是内部原始功能指令和/或外部输入指令,例如针对控制器110定义工作模式和/或工作常数或变量。信息元素IE和指令I可以通过已知通信协议的控制信令发送。例如,在这方面可以使用3GPP或WiFi或ITU标准。
控制器110还可以布置成将信息元素IE和指令I与至少一个电负载200n的任何监测的功耗模式以及用于控制至少一个电负载所确定的至少一个电负载的类型组合。
控制器110还可以包括发送用有线/无线通信装置,用于将所监测的至少一个电负载200n的功耗模式和/或所确定的至少一个电负载200n的类型发送到其它控制器或控制设备以进行进一步处理。
控制器110可以是独立设备,例如图5中所示的设备,但是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是分布式系统(其中例如控制器110的不同功能位于空间上不同的位置)的一部分。例如,控制器110可以包括主控制器和多个从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智能可以位于主控制器中,其可以说通过无线连接和/或有线连接的适当的通信装置控制从控制器。
控制器110可以是微控制器,并且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管理通信并控制至少一个可控开关和/或从控制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认识到,本控制器110可以包括以例如功能、装置、单元、元件等形式的其它必要能力,用于执行本解决方案。其它此类装置、单元、元件和功能的示例是:处理器、存储器、缓冲器、控制逻辑、发送器、接收器、编码器、解码器、速率匹配器、降速(de-rate)匹配器、映射单元、倍增器、判定单元、选择单元、开关、交叉存取器、去交叉存取器、调制器、解调器、输入、输出、天线、放大器、接收单元、发送单元、DSP、TCM解码器、电源单元、电源馈线、通信接口、通信协议等,它们适当地布置在一起用于执行本解决方案。
特别地,本控制器110的处理器可以包括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处理单元、处理电路、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或其它可以解释和执行指令的处理逻辑的一个或多个实例。因此,表述“处理器”可以表示包括多个处理电路(例如,上述中的任一个、一些或全部,或另一个已知的处理器)的处理电路系统。处理电路系统还可以执行用于数据输入、数据输出和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缓冲)的数据处理功能,和设备控制功能,例如呼叫处理控制、用户界面控制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晶体管网络120可以添加到电路100,其与控制器110一起提供对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的组合控制。图7示出了根据这种实施方式的电路100,其中控制器110和晶体管网络120两者都用于控制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这里,电路100包括根据本文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种的控制器110。该电路还包括晶体管网络120,其包括至少一个晶体管TTN1、TTN2。晶体管网络120布置成控制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从而基于阻抗网络Z的至少一个节点的至少一个电压V1、V2的值来控制对提供给至少一个电负载200n的交流电AC的断开。电路100还包括组合电路150,其设置成基于至少一个电压V1、V2的值通过使用控制器110和晶体管网络120来提供对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的组合控制。由此,提供了使用控制器110和晶体管网络120两者对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的组合控制。晶体管网络120可以与控制器110联接到同一参考地112。
晶体管网络120可以布置成控制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使得可以非常快速地实施对交流电的断开。因此,由于触发切换的电流而造成的对负载200n和/或电路100自身损坏的风险非常低。由晶体管网络120提供的对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的控制可以导致更快的切换,例如,为由包括处理器(例如控制器110)的控制电路提供的控制的100-1000倍的切换。另一方面,控制器110可以布置成控制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使得针对至少一个电负载200n的低功耗触发对交流电AC的断开,例如,当仅由晶体管网络120提供控制时,针对比本应触发对交流电AC的断开的功耗更低的功耗。因此,通过对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的组合控制,使用晶体管网络120和控制器110两者,可以非常快速地并且已经以非常低的功耗实施对交流电AC的断开。
图8和图9示意性地更详细地示出了一些实施方式的晶体管网络120。图8中所示的实施方式包括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而图9中所示的实施方式包括两个可控开关106、108。图8和图9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晶体管网络120包括两个晶体管TTN1、TTN2,其布置成基于阻抗网络Z的至少一个节点的至少一个电压V1、V2来控制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从而控制对交流电AC的断开,如上所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晶体管网络120可以用作自治网络。自治网络布置成仅基于至少一个电压V1、V2来独立地控制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因此,晶体管网络120本身不需要被控制,并且根据一些实施方式,也不需要从外部提供电压以执行对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的控制。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该文献中描述的晶体管网络120还可以布置成用作电压比较器电路,即基于至少一个电压比较来控制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的电路。
晶体管网络120可以包括与至少一个晶体管TTN1、TTN2的控制输入串联联接的至少一个电阻器RTN1、RTN2。如图8和图9所示,晶体管网络120可以包括两个电阻器RTN1、RTN2,各个电阻器RTN1、RTN2与两个晶体管TTN1、TTN2中的每一个的控制输入串联联接。
更详细地,第一电阻器RTN1可以联接在位于阻抗网络Z和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之间的参考地112节点与第一晶体管TTN1的控制输入之间,如图8所示。对于具有两个可控开关106、108的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第一电阻器RTN1可以联接在位于阻抗网络Z和第二可控开关108之间的参考地112节点之间与第一晶体管TTN1的控制输入之间。此外,第一晶体管TTN1的发射极/源极联接到具有与至少一个电压V1、V2的电位对应的阻抗网络Z的至少一个节点。第一晶体管TTN1的集电极/漏极可直接地或通过驱动器和/或逻辑电路间接地联接到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
第二电阻器RTN2可以联接在阻抗网络Z的节点(例如提供至少一个电压V1、V2的第一节点)与第二晶体管TTN2的控制输入之间,如图8和图9所示。此外,第二晶体管TTN2的发射极/源极联接到参考地112节点,其位于阻抗网络Z和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之间。对于具有两个可控开关106、108的图9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第二晶体管TTN2的发射极/源极联接到位于阻抗网络Z和第二可控开关108之间的参考地112节点。第二晶体管TTN2的集电极/漏极可直接地或通过驱动器和/或逻辑电路间接地联接到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
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晶体管TTN1、TTN2可以是双极结型晶体管(BJT),具有基极引脚作为控制输入;或者可以是场效应晶体管(FET),其具有栅极引脚作为控制输入。此外,双极结型晶体管还包括发射极引脚和集电极引脚,而场效应晶体管还包括源极引脚和漏极引脚。
至少一个电阻器RTN1、RTN2可以具有对于至少一个晶体管TTN1、TTN2具有足够高的值的电阻,以防止过电流。至少一个电阻器RTN1、RTN2还可以具有足够低的值的电阻,以减少至少一个晶体管TTN1、TTN2以其线性区域/模式运行的时间周期。
图10更详细地示出了组合电路150的实施方式。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组合电路150可以包括分别从晶体管网络120和控制器110接收控制信号的第一IN1输入和第二IN2输入。组合电路150可以包括分别在第一IN1输入和第二IN2输入之间串联联接的第一RIN1电阻器和第二RIN2电阻器,以及与第一RIN1电阻器和第二RIN2电阻器之间的节点联接的输出。由此,组合控制信号由组合电路150的输出提供给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如图7所示。至少一个驱动电路114可以联接在组合电路150和可控开关106、108之间(图7中未示出)。如上所述,驱动电路114布置成经由控制装置130使用于控制开关106、108的控制信号放大。
如上所述,阻抗网络Z也可以联接在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和输出104之间。因此,对应于图7-图9中所示并且如上所述的实施方式,但具有改为联接在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和输出104之间的阻抗网络Z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这些实施方式的功能对应于上面针对图7-图9中各个实施方式所述的那些,不同之处在于阻抗网络Z的位置不同,即在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和输出104之间。
图1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交流电AC断开装置500。交流电AC断开装置500包括输入102、输出104和根据本文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个的交流电断开电路100。一个或多个电负载200n联接到输出104。此外,交流电AC断开装置500包括电源电路400,其布置成执行能量收集并提供用于驱动交流断开电路100的电力。基本上,电源电路400布置成从交流电AC提取/汲取电力,并且布置成然后将提取的电力提供给需要电源的电路和/或设备。例如,交流电断开电路100在此可以被提供以所提取的电力,从而驱动包括在交流电断开电路100中的部件。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括在电路100中的控制器110需要电力来运行。
如图11所示,电源电路400包括第一寄生装置410,其也可以表示为高功率负载寄生电压装置,被布置成从交流电AC提取第一寄生电压V寄生1。第一寄生装置410可以包括变压器411,其布置成从交流电AC产生第一寄生电压V寄生1。变压器411基本上可以是任何类型的磁变压器,包括例如铁芯和至少一个线圈,适于通过使用感应和在交流电流周围产生的磁场来产生第一寄生电压V寄生1。变压器411可以定位成使得交流电流穿过其芯和/或其初级线圈绕组。例如,变压器可以至少部分地布置成围绕载送交流电AC的导体放置的形成为环的单元/芯/绕组。
电源电路400还包括第二寄生装置420,其也可以表示为低功率负载寄生电压装置,其被布置成从交流电AC提取第二寄生电压V寄生2。第二寄生装置420可以布置成通过提取与交流电AC对应的电压的幅度的一部分(如图12a-图12b中示意性所示)和/或通过提取与交流电AC对应的电压周期的持续时间部分(如图12c中示意性所示)来提取第二寄生电压V寄生2。在图12a-图12c中,从电压信号中提取的部分是短划线部分。如技术人员所认识的,可以使用许多其它方法来提取电压信号的部分以用于能量收集目的。要求保护的电源电路400可以配置成根据这些可行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来提取部分。
电源电路400还包括电压组合器430,电压组合器430布置成将第一寄生电压V寄生1和第二寄生电压V寄生2组合。因此,电压组合器430可以包括两个整流二极管431、432,其分别在它们的输入处联接到第一寄生装置410和第二寄生装置420,以馈送第一V寄生1寄生电压和第二V寄生2寄生电压。两个整流二极管431、432的输出联接在一起以形成组合的寄生电压V寄生_组合,其被提供给交流电断开电路100。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第一寄生装置410和第二寄生装置420可以布置成以单工或双工模式彼此通信440,使得第一寄生装置410和第二寄生装置420中的一个被认为是主单元,其被布置成用于控制第一寄生装置410和第二寄生装置420中的另一个,该另一个则被视为从单元。而且,可以将信息通信440到交流电断开电路100的控制器110。提供给控制器110的信息可以包括例如功耗和/或负载信息。然后,控制器110可以使用该信息在控制器110的活动模式和待机模式之间切换。
第一寄生装置410和第二寄生装置420的组合使用是非常有利的,因为它们彼此非常好地互补。第一寄生装置410有效运行于较高功率,即用于较强的AC电流,因为变压器411非常适于在强电流期间产生第一寄生电压V寄生1。然而,第二寄生装置420对于强电流运行不佳,因为第二寄生装置420使用的电压提取方法可能导致第二寄生装置420的致热和/或可能导致电流/电压瞬变和/或需要过滤的阶跃。如今过滤这种强电流需要一个庞大的滤波器,它通常不适配于交流电断开器。第二寄生装置420有效运行于较低功率,即较弱的AC电流。另一方面,如果电流不够强,则第一寄生装置410通常不能从交流电AC提取有用电压。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第一寄生装置410主要用于在较强电流时间段期间提取第一寄生电压V寄生1,并且第二寄生装置420主要用于在较弱电流时间段期间提取第二寄生电压V寄生2。因此,当组合这两种提取方法时,如根据实施方式所执行的,在一个或多个负载200n消耗功率时,在基本上任何条件下,可以提供可靠且有用的组合寄生电压V寄生_组合作为交流电AC断开电路100的电源。
由于第一V寄生1寄生电压和第二V寄生2寄生电压是从与一个或多个负载串联的交流电AC中提取的,所以电源电路400将始终能够在向一个或多个有效负载提供电流时向交流电断开电路100提供电力。而且,当一个或多个负载无效时,泄漏电流I泄露仍然在负载处流向地线/触地线,这通常足以产生至少第一V寄生1寄生电压。因此,还在一个或多个负载200n不消耗功率时,在基本上任何条件下,可以提供可靠且有用的组合寄生电压V寄生_组合作为交流电AC断开电路100的电源。

Claims (15)

1.一种用于断开交流电的电路(100),所述电路(100)包括:
输入(102),其被布置成接收交流电(AC);
输出(104),其被布置成向至少一个电负载(200n)提供所述交流电(AC);
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其联接在所述输入(102)和所述输出(104)之间;
阻抗网络(Z),其联接在所述输入(102)和所述输出(104)之间;
控制器(110),其与对于所述控制器(110)和所述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共用的参考地(112)联接,其中所述控制器(110)被布置成测量所述阻抗网络(Z)的节点与所述参考地(112)之间的至少一个测量电压(V1;V2)并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从而基于所测量的至少一个测量电压(V1;V2)的值来控制对提供给所述至少一个电负载(200n)的交流电(AC)的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110),还包括联接在所述控制器(110)和所述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之间的驱动电路(114),其中所述驱动电路(114)被布置成将所述控制器(110)所使用的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的控制信号放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路(110),包括第一可控开关(106)和第二可控开关(108),所述第一可控开关(106)和所述第二可控开关(108)彼此串联联接并且布置在所述输入(102)和所述输出(10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100),其中,所述阻抗网络(Z)联接在所述第一可控开关(106)和所述第二可控开关(108)之间。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100),其中,所述控制器(110)还被布置成测量所述阻抗网络(Z)的第一节点与所述参考地(112)之间的第一测量电压(V1)以及所述阻抗网络(Z)的第二节点与所述参考地(112)之间的第二测量电压(V2),并且基于第一测量的测量电压(V1)和第二测量的测量电压(V2)的值来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100),其中,所述阻抗网络(Z)包括联接在所述第一可控开关(106)和所述第二可控开关(108)之间的限制/延迟电路,其中所述限制/延迟电路被布置成限制/延迟所述交流电(AC)变化的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100),其中,所述限制/延迟电路(116)包括电感器。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100),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是场效应晶体管FET。
9.根据从属于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的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路(100),其中,所述第一可控开关(106)和所述第二可控开关(108)相对地联接在所述输入(102)和所述输出(104)之间。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100),其中,所述参考地(112)与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电负载(200n)的地线不同。
11.根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100),其中,所述控制器(110)还被布置成:
监测所述至少一个电负载(200n)的功耗模式,
基于所监测的所述至少一个电负载(200n)的功耗模式来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路(100),其中,所述控制器(110)还被布置成:
基于所监测的功耗模式来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电负载(200n)的类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路(100),其中,所述控制器(110)还被布置成:
基于所确定的类型来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100),其中,所述控制器(110)还被布置成:
接收与所述至少一个电负载(200n)相关联的至少一个信息元素(IE)和至少一个指令(I)中的任一种,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信息元素(IE)和所述至少一个指令(I)中的任一种来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可控开关(106;108)。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路(100),其中,所述控制器(110)包括无线接收装置(304a)和有线接收装置(304b)中的任一种,所述无线接收装置(304a)和所述有线接收装置(304b)被布置成接收包括指示所述至少一个信息元素(IE)和所述至少一个指令元素(I)中的任一种的通信信号。
CN201780007396.4A 2016-01-19 2017-01-19 用于断开交流电的电路 Active CN1084759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SE1650057-1 2016-01-19
SE1650057 2016-01-19
PCT/SE2017/050047 WO2017127013A1 (en) 2016-01-19 2017-01-19 Circuit for breaking alternating curr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5914A true CN108475914A (zh) 2018-08-31
CN108475914B CN108475914B (zh) 2021-05-07

Family

ID=5936277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7408.3A Active CN108475915B (zh) 2016-01-19 2017-01-19 用于断开交流电的电路
CN201780007396.4A Active CN108475914B (zh) 2016-01-19 2017-01-19 用于断开交流电的电路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7408.3A Active CN108475915B (zh) 2016-01-19 2017-01-19 用于断开交流电的电路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10978864B2 (zh)
EP (3) EP3406012B1 (zh)
JP (2) JP6900046B2 (zh)
KR (2) KR20180105135A (zh)
CN (2) CN108475915B (zh)
SE (1) SE540833C2 (zh)
WO (2) WO201712701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5276A (zh) * 2019-11-20 2020-02-28 浙江创意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险装置无线控制系统
CN111835236A (zh) * 2019-04-19 2020-10-27 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变频驱动电机连接模块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46384B2 (ja) * 2017-01-19 2022-04-04 ブリクトテック アーベー 遮断回路のための電源供給回路
US10714925B2 (en) * 2017-10-10 2020-07-14 Littelfuse, Inc. Self-powered electronic fuse with storage capacitor that charges with minimal disturbance of load current through the fuse
DE102018106162B4 (de) * 2018-03-16 2020-06-18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Doppelabsicherung der Modulspeicheranbindung
DE112019002590T5 (de) * 2018-05-23 2021-03-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Leistungshalbleitervorrichtung-schutzschaltung und leistungsmodul
ES2929540T3 (es) 2019-02-22 2022-11-30 Future Systems Besitz Gmbh Aparato para la conmutación y protección de una carga
CN110661337B (zh) * 2019-09-09 2020-12-25 江苏伦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can总线通信的馈线自动化系统
ES2967058T3 (es) * 2021-08-05 2024-04-25 Future Systems Besitz Gmbh Aparato de detección de cortocircuito
SE2250744A1 (en) * 2022-06-20 2023-12-21 Blixt Tech Ab Electrical circuit for electrical safety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08249A (en) * 1978-02-14 1979-08-24 Toshiba Corp Testing device of static type trip device
US5703458A (en) * 1995-06-14 1997-12-30 Leviton Manufacturing Co., Inc. Capacitor-type motor speed controller
CN2831570Y (zh) * 2005-05-30 2006-10-25 苏建国 电源电缆的电弧保护装置
CN101048929A (zh) * 2004-10-28 2007-10-03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超低功率备用电源
CN101253591A (zh) * 2005-09-01 2008-08-27 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ac-ac电源的负载检测器
US20100070217A1 (en) * 2008-09-18 2010-03-18 Adapta Strategy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f utility usage
US20120095610A1 (en) * 2007-03-14 2012-04-19 Zonit Structured Solutions, Llc. Smart nema outlets and associated networks
CN102457191A (zh) * 2010-10-21 2012-05-16 联正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非隔离型不间断电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427643A (zh) * 2013-09-07 2013-12-04 郑儒富 一种升降压型驱动电路的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03531634A (zh) * 2012-07-05 2014-01-22 英飞凌科技奥地利有限公司 具有第一和第二功率fet的固态双向开关
US20150054443A1 (en) * 2013-08-22 2015-02-26 Yaskawa America, Inc. Energy saving method for use with active pwm rectifiers in regenerative drives
US20150293570A1 (en) * 2014-04-15 2015-10-15 Metalligenc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ortable energy management device, power management module, and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29339A (en) * 1982-06-21 1984-01-31 Eaton Corporation AC Transistor switch with overcurrent protection
US5164872A (en) 1991-06-17 1992-11-1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Load circuit commutation circuit
JPH08315666A (ja) * 1995-05-12 1996-11-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遮断器および遮断装置
US6969959B2 (en) * 2001-07-06 2005-11-29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JP4150807B2 (ja) * 2001-12-28 2008-09-17 株式会社ブイキューブ 電気機器の遠隔制御方法及び遠隔制御システムと、これに用いるコンセント
HK1049265A2 (en) * 2002-02-27 2003-04-11 Easy Charm Ltd A two-wire power switch with line-powered switch controlling means
JP4048127B2 (ja) * 2003-01-10 2008-02-13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電気機器監視システム
US7196436B2 (en) * 2003-04-03 2007-03-27 Goodrich Corporation Solid state relay for switching AC power to a reactive load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CA2427039C (en) * 2003-04-29 2013-08-13 Kinectrics Inc. High speed bi-directional solid state switch
DE10330285A1 (de) * 2003-07-04 2004-10-28 Siemens Ag Schutzeinrichtung
JP2006084395A (ja) * 2004-09-17 2006-03-30 Shibasoku:Kk 電流制限回路及び試験装置
US20060238936A1 (en) * 2005-04-25 2006-10-26 Blanchard Richard A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ient blocking employing relays
JP4913761B2 (ja) * 2007-02-07 2012-04-11 株式会社ワイ・ワイ・エル 限流遮断器
KR100782300B1 (ko) * 2007-07-23 2007-12-06 이한식 누전 차단시 역류하는 누설전류를 감지하는 누전 차단 장치
US8698466B2 (en) * 2007-09-19 2014-04-15 Clipsal Australia Pty Ltd Start-up detection in a dimmer circuit
US20090256534A1 (en) * 2008-04-14 2009-10-15 Twisthink, L.L.C. Power supply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1442303B (zh) * 2008-12-27 2015-05-13 夏小勇 低损耗交流电子开关电路
US8674544B2 (en) 2009-01-26 2014-03-18 Geneva Cleantech,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and reduction of distortion in and noise in a power supply delivery network
US8664881B2 (en) 2009-11-25 2014-03-04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Two-wire dimmer switch for low-power loads
JP5119503B2 (ja) * 2010-02-25 2013-01-16 Necシステム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電力供給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DE102010024128A1 (de) * 2010-06-17 2011-12-22 Diehl Ako Stiftung & Co. Kg Wechselspannungssteller
US9007186B1 (en) * 2010-07-03 2015-04-14 Best Energy Reduction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ower to a device
FR2985082B1 (fr) * 2011-12-23 2014-02-21 Alstom Technology Ltd Dispositif disjoncteur mecatronique et procede de declenchement associe et application a la coupure de courant continu eleve
CA2865757C (en) 2013-09-30 2020-06-09 Michael Jordan Kadonoff Electrical current meas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08249A (en) * 1978-02-14 1979-08-24 Toshiba Corp Testing device of static type trip device
US5703458A (en) * 1995-06-14 1997-12-30 Leviton Manufacturing Co., Inc. Capacitor-type motor speed controller
CN101048929A (zh) * 2004-10-28 2007-10-03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超低功率备用电源
CN2831570Y (zh) * 2005-05-30 2006-10-25 苏建国 电源电缆的电弧保护装置
CN101253591A (zh) * 2005-09-01 2008-08-27 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ac-ac电源的负载检测器
US20120095610A1 (en) * 2007-03-14 2012-04-19 Zonit Structured Solutions, Llc. Smart nema outlets and associated networks
US20100070217A1 (en) * 2008-09-18 2010-03-18 Adapta Strategy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f utility usage
CN102457191A (zh) * 2010-10-21 2012-05-16 联正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非隔离型不间断电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531634A (zh) * 2012-07-05 2014-01-22 英飞凌科技奥地利有限公司 具有第一和第二功率fet的固态双向开关
US20150054443A1 (en) * 2013-08-22 2015-02-26 Yaskawa America, Inc. Energy saving method for use with active pwm rectifiers in regenerative drives
CN103427643A (zh) * 2013-09-07 2013-12-04 郑儒富 一种升降压型驱动电路的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US20150293570A1 (en) * 2014-04-15 2015-10-15 Metalligenc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ortable energy management device, power management module, and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5236A (zh) * 2019-04-19 2020-10-27 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变频驱动电机连接模块
CN110855276A (zh) * 2019-11-20 2020-02-28 浙江创意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险装置无线控制系统
CN110855276B (zh) * 2019-11-20 2023-09-29 浙江创意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险装置无线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E540833C2 (en) 2018-11-27
EP3406012A1 (en) 2018-11-28
US10978864B2 (en) 2021-04-13
CN108475915A (zh) 2018-08-31
KR20180105135A (ko) 2018-09-27
EP3406011A1 (en) 2018-11-28
EP3406012B1 (en) 2021-03-31
JP6900046B2 (ja) 2021-07-07
WO2017127012A1 (en) 2017-07-27
JP6900047B2 (ja) 2021-07-07
EP3406011B1 (en) 2024-01-03
CN108475914B (zh) 2021-05-07
JP2019505156A (ja) 2019-02-21
EP3406011C0 (en) 2024-01-03
SE1750045A1 (sv) 2017-07-20
CN108475915B (zh) 2020-03-27
EP3406011A4 (en) 2019-09-25
KR20180105137A (ko) 2018-09-27
WO2017127013A1 (en) 2017-07-27
US10978865B2 (en) 2021-04-13
EP3406012A4 (en) 2019-09-25
US20190027922A1 (en) 2019-01-24
JP2019503639A (ja) 2019-02-07
US20190044318A1 (en) 2019-02-07
EP3681003A1 (en) 2020-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75914A (zh) 用于断开交流电的电路
CN105453360B (zh) 用于控制通过通信电缆传输电力的方法和系统
WO2012030963A2 (en) Overvoltage protection for ac power source
CN107394744A (zh) 用于检测故障电流的设备
CN102623947A (zh) 一种带相线切换功能的漏电保护器
CN107769159A (zh) 一种漏电保护装置、漏电检测方法及一种充电设备
CN104253600B (zh) 功率半导体电路
CN104377647A (zh) 漏电保护电路
CN106416054B (zh) 用于变换电机的运行状态的方法和装置、变流器和机动车
CN203632226U (zh) 一种接通电流脱扣器
CN103474955A (zh) 漏电保护插头
CN204967781U (zh) 一种带自分断的固态继电器
CN107404117A (zh) 高压柜供电控制系统和方法
CN206283239U (zh) 一种漏电保护器
CN206713096U (zh) 电磁加热电路及电磁炉
CN203536934U (zh) 漏电保护插头
CN104901090A (zh) 一种转换电压型漏电保护插头
CN211790736U (zh) 一种独立电源脱扣的漏电保护器电路
CN206727637U (zh) 自复式过欠压全自动保护器电路
CN103490238A (zh) 漏电保护插头
CN204089161U (zh) 一种剩余电流保护电路及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KR101292182B1 (ko) Ac 개폐모듈
CN203536653U (zh) 漏电保护插头
CN114035110A (zh) 零线接地的检测方法、零线接地的检测电路和装置
CN103378592B (zh) 接线异常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