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71984A - 磁共振成像设备和用于检测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差错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磁共振成像设备和用于检测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差错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71984A
CN108471984A CN201780007219.6A CN201780007219A CN108471984A CN 108471984 A CN108471984 A CN 108471984A CN 201780007219 A CN201780007219 A CN 201780007219A CN 108471984 A CN108471984 A CN 1084719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asing circuit
period
time
circuit
monit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721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珍燮
拉格哈维德拉.普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4719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198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2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G01R33/36Electrical details, e.g. matching or coupling of the coil to the receiver
    • G01R33/3671Electrical details, e.g. matching or coupling of the coil to the receiver involving modulation of the quality factor of the RF coi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2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G01R33/36Electrical details, e.g. matching or coupling of the coil to the receiver
    • G01R33/3628Tuning/matching of the transmit/receive coi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2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G01R33/36Electrical details, e.g. matching or coupling of the coil to the receiver
    • G01R33/3642Mutual coupling or decoupling of multiple coils, e.g. decoupling of a receive coil from a transmission coil, or intentional coupling of RF coils, e.g. for RF magnetic field amplification
    • G01R33/3657Decoupling of multiple RF coils wherein the multiple RF coils do not have the same function in MR, e.g. decoupling of a transmission coil from a receive coi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44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 G01R33/48NMR imaging systems
    • G01R33/58Calibration of imaging systems, e.g. using test probes, Phantoms; Calibration objects or fiducial markers such as active or passive RF coils surrounding an MR active material
    • G01R33/583Calibration of signal 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for optimal RF excitation power or frequenc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磁共振成像(MRI)设备和检测MRI设备的差错的方法。MRI设备包括:射频(RF)线圈,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RF信号;偏置电路,被配置为对RF线圈进行调谐和解调谐;监测电路,被配置为基于监测模式监测偏置电路的偏置电压和偏置电流之中的参数。MRI设备还包括: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确定标准和被监测的参数来确定偏置电路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并且所述监测模式和所述确定标准中的一个或两者基于偏置电路的状态而变化。

Description

磁共振成像设备和用于检测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差错的方法
技术领域
与示例实施例一致的设备和方法涉及磁共振成像(MRI)设备和检测MRI设备的差错的方法,更具体地,涉及MRI设备和检测MRI设备的偏置电路的差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磁共振成像(MRI)设备使用磁场对对象进行成像,并且由于磁共振成像(MRI)设备能够以期望的角度示出骨骼、腰椎盘、关节和神经韧带的立体图像,因此被广泛用于疾病的准确诊断。
MRI设备被配置为获取磁共振(MR)信号并将获取的MR信号重构为将被输出的图像。MRI设备可以通过使用射频(RF)多线圈、永磁体和梯度线圈来获取MR信号。
详细地,通过使用用于生成RF信号的脉冲序列,RF信号可以经由RF多线圈被施加到对象,并且可以通过对响应于施加到对象的RF信号而生成的MR信号进行采样来重构MR图像。
已经研究了在屏蔽室中的机架与操作室中的中央控制器之间的无线通信。通过在屏蔽室中执行MR信号的数字转换,可以降低由于模拟电缆生成的噪声。也就是说,中央控制器可以无线地控制RF线圈的去耦和MR信号的接收,可以在屏蔽室中执行对通过RF线圈接收的MR信号的放大、解调和数字转换,然后可以通过无线信道向中央控制器和信号处理器发送转换后的数字信号。
当由于故障、问题、缺陷或劣化而在MRI设备中出现差错时,MR图像的质量可能变坏。此外,差错可能影响在MRI设备中正被扫描的病人以及正在控制MRI设备的用户。
发明内容
技术方案
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磁共振成像(MRI)设备,包括:射频(RF)线圈,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RF信号;偏置电路,被配置为对该RF线圈进行调谐和解调谐;以及监测电路,被配置为基于监测模式监测偏置电路的偏置电压和偏置电流之中的参数。所述设备还包括: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确定标准和被监测的参数来确定偏置电路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并且所述监测模式和所述确定标准之一或两者基于偏置电路的状态而变化。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描述示例实施例,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将更加清楚。
图1是一般磁共振成像(MRI)系统的框图。
图2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通信接口的框图。
图3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MRI设备的框图。
图4A、图4B和图4C是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确定MRI设备是否处于异常状态的方法的时序图。
图5A和图5B是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监测偏置电路的偏置电压的监测时段的时序图。
图6是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监测偏置电压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的监测时段的时序图。
图7是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监测偏置电路的监测时段的时序图。
图8A、图8B和图8C是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偏置电路的硬件差错状态和软件差错状态的时序图。
图9A、图9B和图9C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MRI设备的示意电路图。
图10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检测MRI设备的差错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的检测MRI设备的差错的方法的流程图。
最优实施方式
示例实施例可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和/或缺点以及以上未描述的其他缺点。此外,示例实施例不需要克服上述缺点,并且可以不克服上述任何问题。
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磁共振成像(MRI)设备和检测MRI设备的差错的方法。
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磁共振成像(MRI)设备,包括:射频(RF)线圈,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RF信号;偏置电路,被配置为对RF线圈进行调谐和解调谐;以及监测电路,被配置为基于监测模式监测偏置电路的偏置电压和偏置电流之中的参数。所述设备还包括: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确定标准和被监测的参数来确定偏置电路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并且所述监测模式和所述确定标准中的一个或两者基于偏置电路的状态而变化。
偏置电路还可以被配置为在RF信号发送模式下对RF线圈进行解调谐,并且在RF信号接收模式下对RF线圈进行调谐,并且所述监测模式和所述确定标准中的一个或两者可以在RF信号发送模式和RF信号接收模式之间变化。
监测电路还可以被配置为在RF信号发送模式下在比RF信号发送模式的持续时间更短的第一监测时段期间监测偏置电压和偏置电流之中的参数,并且在RF信号接收模式下在比RF信号接收模式的持续时间更短的第二监测时段期间监测偏置电压和偏置电流之中的一个或两者。
第一监测时段可以在RF信号发送模式开始之后的第一延迟时段之后开始,并且第二监测时段可以在RF信号接收模式开始之后的第二延迟时段之后开始。
第一延迟时段可以比第二延迟时段更长。
第一监测时段可以在偏置电路被断开之后开始,并且第二监测时段可以在偏置电路被接通之后开始。
偏置电路可以处于稳定状态或者转变状态,并且监测电路还可以被配置为监测处于稳定状态的偏置电路的偏置电压和偏置电流之中的参数。
控制器还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偏置电路处于稳定状态,通过将偏置电压和偏置电流之中的被监测的参数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来确定偏置电路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并且响应于偏置电路处于转变状态,通过将被监测的参数的上升时段和下降时段与第二阈值进行比较来确定偏置电路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控制器还可以被配置为通过将偏置电压和偏置电流之中的被监测的参数与阈值进行比较来确定偏置电路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偏置电路可以处于稳定状态或转变状态,并且监测电路还可以被配置为监测处于转变状态的偏置电路的偏置电压和偏置电流之中的参数。
控制器还可以被配置为基于偏置电压和偏置电流之中的被监测的参数的上升时段和下降时段来确定偏置电路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控制器可以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上升时段和所述下降时段的变化趋势来确定偏置电路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偏置电路可以处于稳定状态或转变状态,并且监测模式和确定标准中的一个或两者可以在稳定状态和转变状态之间变化。
控制器还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偏置电路处于稳定状态,基于偏置电压和偏置电流之中的被监测的参数的幅值来确定偏置电路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并且响应于偏置电路处于转变状态,基于被监测的参数的上升时段和下降时段来确定偏置电路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控制器还可以被配置为基于所述上升时段和所述下降时段的变化趋势来确定偏置电路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偏置电路还可以被配置为在RF信号发送模式下对RF线圈进行解调谐,并且在RF信号接收模式下对RF线圈进行调谐,并且监测电路还可以被配置为在RF信号发送模式下的第一监测时段期间、在RF信号接收模式下的第二监测时段期间以及在偏置电路正在RF信号发送模式和RF信号接收模式之间被切换时的第三监测时段期间监测偏置电压和偏置电流之中的参数,其中,第一监测时段和第二监测时段分别比RF信号发送模式的持续时间和RF信号接收模式的持续时间更短。
偏置电路在第一监测时段期间和第二监测时段期间可以处于稳定状态,并且在第三监测时段期间可以处于转变状态。
偏置电路可以包括正-本征-负二极管。
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差错的方法,其中,所述磁共振成像设备包括发送和接收射频(RF)信号的RF线圈以及对RF线圈进行调谐和解调谐的偏置电路。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监测模式监测偏置电路的偏置电压和偏置电流之中的参数,并且基于确定标准和被监测的参数来确定偏置电路是否处于异常状态。监测模式和确定标准中的一个或两者基于偏置电路的状态而变化。
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存储使计算机执行所述方法的程序。
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磁共振成像设备,包括:射频(RF)线圈,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RF信号;以及偏置电路,被配置为对RF线圈进行解调谐以发送RF信号,并且对RF线圈进行调谐以接收RF信号。所述设备还包括:监测电路,被配置为在RF线圈的解调谐开始之后的第一延迟时段之后的第一监测时段期间监测偏置电路的偏置电压和偏置电流之中的参数,并且在RF线圈的调谐开始之后的第二延迟时段之后的第二监测时段期间监测所述参数。所述设备还包括: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在第一监测时段期间被监测的参数在第一阈值范围之外来确定偏置电路处于异常状态,并且基于在第二监测时段期间被监测的参数在第二阈值范围之外来确定偏置电路处于异常状态。
监测电路还可以被配置为在偏置电路正在RF线圈的解调谐和调谐之间切换时的第三监测时段期间监测所述参数,并且控制器还可以被配置为基于被监测的参数的第三监测时段大于阈值来确定偏置电路处于异常状态。
监测电路可以包括:有源元件,被配置为将被监测的参数与第一阈值范围或第二阈值范围进行比较,以确定被监测的参数是否在第一阈值范围或第二阈值范围之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更加详细地描述示例实施例。
在以下描述中,即使在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号也被用于相同的元件。提供在描述中定义的事物(诸如详细的结构和元件)以帮助全面理解示例实施例。然而,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那些具体定义的事物的情况下实施示例实施例。此外,因为众所周知的功能或结构会由于不必要的细节使描述变得模糊,因此可不对它们进行详细描述。
现在将简要描述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然后将详细描述示例实施例。
包括在本文中使用的描述性或技术性术语的所有术语可以被解释为具有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含义。然而,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意图、先例或新技术的出现,这些术语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此外,一些术语可以由申请人任意选择,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所选择的术语的含义将在详细描述中被详细地描述。因此,必须基于这些术语的含义连同贯穿说明书的描述一起来定义在本文使用的术语。
在本公开中,可以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括.......的”、“包含......的”和“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叙述的特征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或组件。此外,示例实施例的术语“单元”是指软件组件或硬件组件(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并且执行特定功能。然而,术语“单元”不限于软件或硬件。“单元”可以被形成为处于可寻址存储介质中,或者可以被形成为操作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因此,例如,术语“单元”可以指诸如软件组件、面向对象的软件组件、类组件和任务组件的组件,并且可以包括进程、功能、属性、程序、子例程、程序代码的段、驱动程序、固件、微代码、电路、数据、数据库、数据结构、表、数组或变量。由组件和“单元”提供的功能可以与较少数量的组件和“单元”相关联,或者可以被划分为另外的组件和“单元”。
在本公开中,“图像”可以指由离散图像元素(例如,二维(2D)图像中的像素和三维(3D)图像中的体素)组成的多维数据。例如,图像可以是对象的由X射线设备、计算机断层扫描(CT)设备、磁共振成像(MRI)设备、超声诊断设备或另一医疗成像设备捕获的医学图像。
在本公开中,“对象”可以是人、动物或者人或动物的一部分。例如,对象可以是器官(例如,肝脏、心脏、子宫、大脑、胸或腹部)、血管或其组合。在本公开中,“对象”可以是体模。体模是指具有与有机体的密度、有效原子序数和体积大致相同的密度、有效原子序数和体积的材料。例如,体模可以是具有与人体相似的特性的球形体模。
在本公开中,“用户”可以是但不限于医疗专家,诸如医疗医生、护士、医学实验技术人员和修理医疗设备的技术人员。
在本公开中,“MR图像”是指通过使用核磁共振原理获得的对象的图像。
在本公开中,“脉冲序列”是指由MRI设备重复施加的信号的连续性。脉冲序列可以包括射频(RF)脉冲的时间参数,例如,重复时间(TR)或回波时间(TE)。
在本公开中,“脉冲序列示意图”示出了在MRI设备中发生的事件的顺序。例如,脉冲序列示意图可以是根据时间示出RF脉冲、梯度磁场、MR信号等的示图。
在本公开中,“调谐”是指在通过RF线圈正接收MR信号时设置或调整MRI设备的RF线圈的谐振频率。MR信号的信号强度可能小于由MRI设备生成并发送的RF信号的信号强度。可以通过调谐在谐振频率的RF线圈有效地接收MR信号。“调谐”可以被称为“耦合”。
在本公开中,“解调谐”是指控制RF线圈以防止其被RF信号损坏。例如,解调谐可以涉及切断向RF线圈的供电,生成阻止到RF线圈的电流的高阻抗,或者将接收信道的频率或RF线圈的接收频率设置或调整到与RF信号不同的另一频率。
在本公开中,“偏置电路”是指用于上述调谐和解调谐的电路,并且可以被称为“解调谐电路”或“调谐电路”。偏置电路可以由有源电路和/或无源电路来实现。有源电路使用外部电源进行操作,并且无源电路在没有外部电源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并且无源电路可以通过由RF信号感应的电压进行操作。
MRI系统是一种用于通过以对比度比较表现MR信号相对于在具有强度的磁场中生成的射频(RF)信号的强度来获取对象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像的设备。例如,如果瞬间朝向放置在强磁场中的对象发射仅使特定原子核(例如,氢原子核)共振的RF信号并且随后停止这种发射,则从所述特定原子核发射MR信号,并且因此MRI系统可以接收MR信号并获取MR图像。MR信号表示从对象发射的RF信号。MR信号的强度可以根据对象的预定原子(例如,氢)的密度、弛豫时间T1、弛豫时间T2和血液流动等来确定。
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结合氧原子组成,并且人由70%以上的水组成。因此,氢原子核的MR信号强度大于其他原子核的MR信号强度。可以基于氢原子核的MR信号生成MR图像。
MRI系统包括不同于其他成像设备的特征的特征。与根据检测硬件的方向获取图像的诸如CT设备的成像设备不同,MRI系统可以获取朝向任意点的2D图像或3D容积图像。与CT设备、X射线设备、位置发射断层摄影(PET)设备和单光子发射CT(SPECT)设备不同,MRI系统不会将对象或检查者暴露于辐射下,可以获取具有高软组织对比度的图像,并且可以获取用于精确捕获异常组织的神经图像、血管内图像、肌肉骨骼图像和肿瘤图像。
图1是一般MRI系统的框图。
参照图1,一般MRI系统可以包括机架20、信号收发器30、监测器40、系统控制器50和操作部分60。
机架20防止由主磁体22、梯度线圈24和RF线圈26生成的电磁波的外部发射。在机架20的腔中形成静磁场和梯度磁场,并且RF信号朝向对象10进行发射。
可以沿机架20的预定方向来排列主磁体22、梯度线圈24和RF线圈26。所述预定方向可以是同轴圆柱体方向。可以将对象10布置在能够沿圆筒的水平轴线被插入到圆筒中的台体28上。
主磁体22生成用于使对象10的原子核的磁偶极矩沿恒定方向对准的静磁场或静态磁场。由于由主磁体22生成的磁场是强且均匀的,因此可以获得对象10的精确且准确的MR图像。
用于生成静态磁场的磁体的示例可以包括永磁体、室温电磁体或超导电磁体,但是不限于此。产生强而高度均匀的场的超导电磁体可以主要用作主磁体22。当人体中的氢原子被置于由主磁体22生成的静态磁场内时,氢原子的核的磁偶极矩可以沿静态磁场的方向对准以转变到低能态。为了保持热平衡状态,处于低能态的原子核的数量可以大于处于高能态的原子核的数量。原子核在不同能态之间的能量差与磁场的强度成比例,并且与拉莫尔频率相应。例如,如果由主磁体22生成的磁场具有1特斯拉的强度,则氢原子的核在磁场中具有大约42.58MHz的拉莫尔频率。
梯度线圈24包括用于沿以直角彼此相交的X、Y和Z轴方向生成梯度磁场的X线圈、Y线圈和Z线圈。梯度线圈24可以通过根据对象10的区域有所不同地感应共振频率来提供对象10的每个区域的位置信息。
RF线圈26可以向病人发射RF信号并接收从病人发射的MR信号。详细地,RF线圈26可以朝向包括在病人中并具有旋进运动的原子核发送具有与旋进运动的频率相同的频率的RF信号,停止发送RF信号,并且随后接收从包括在病人中的原子核发射的MR信号。
例如,为了将原子核从低能态转变为高能态,RF线圈26可以生成并且向对象10施加具有与原子核的类型相应的RF的电磁波信号,例如,RF信号。当由RF线圈26生成的电磁波信号被施加到原子核时,原子核可以从低能态转变为高能态。然后,在RF线圈26停止生成电磁波之后,被施加电磁波的原子核从高能态转变为低能态,从而发射具有拉莫尔频率的电磁波。换言之,当停止向原子核施加电磁波信号时,原子核的能级从高能级改变为低能级,因此原子核可以发射具有拉莫尔频率的电磁波。RF线圈26可以从包括在对象10中的原子核接收电磁波信号。接收的电磁波信号可以被称为自由感应衰减(FID)信号。
可以将RF线圈26实现为具有生成具有与原子核的类型相应的RF的电磁波的功能和接收从原子核发射的电磁波的功能两者的一个RF发送和接收线圈。可选地,可以将RF线圈26实现为具有生成具有与原子核的类型相应的RF的电磁波的功能的发送RF线圈和具有接收从原子核发射的电磁波的功能的接收RF线圈。
可以将RF线圈26固定到机架20或者RF线圈26可以是可拆卸的。当RF线圈26是可拆卸的时,RF线圈26可以是针对对象的一部分的RF线圈,诸如头部RF线圈、胸部RF线圈、腿部RF线圈、颈部RF线圈、肩部RF线圈、腕部RF线圈或脚踝RF线圈。
RF线圈26可以经由有线和/或无线地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并且还可以根据通信频带执行双调谐通信。
RF线圈26根据结构可以是鸟笼式线圈、表面线圈或横向电磁(TEM)线圈。
RF线圈26根据发送和接收RF信号的方法可以是发送专用线圈、接收专用线圈或者是发送和接收线圈。
RF线圈26可以是多通道RF线圈,诸如16通道线圈、32通道线圈、72通道线圈和144通道线圈。
机架20还可以包括布置在机架20外部的显示器29和布置在机架20内部的显示器。机架20可以通过分别布置在机架20的外部和内部的显示器29和显示器向用户或对象10提供预定信息。
信号收发器30可以根据预定的MR序列来控制在机架20内部(即,在腔中)形成的梯度磁场,并且控制RF信号和MR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信号收发器30可以包括梯度放大器32、发送和接收开关34、RF发送器36和RF接收器38。
梯度放大器32驱动包括在机架20中的梯度线圈24,并且可以在梯度磁场控制器54的控制下向梯度线圈24提供用于生成梯度磁场的脉冲信号。通过控制从梯度放大器32向梯度线圈24提供的脉冲信号,可以对沿X、Y和Z轴方向的梯度磁场进行合成。
RF发送器36和RF接收器38可以驱动RF线圈26。RF发送器36可以将拉莫尔频率的RF脉冲提供给RF线圈26,并且RF接收器38可以接收由RF线圈26接收的MR信号。
发送和接收开关34可以调整RF信号和MR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方向。例如,发送和接收开关34可以在发送模式期间通过RF线圈26向对象10发射RF信号,并且在接收模式期间通过RF线圈26从对象10接收MR信号。可以通过由RF控制器56输出的控制信号来控制发送和接收开关34。
监测器40可以监测或控制机架20或者安装在机架20上的装置。监测器40可以包括系统监测器42、对象监测器44、台体控制器46和显示器控制器48。
系统监测器42可以监测并控制静磁场的状态、梯度磁场的状态、RF信号的状态、RF线圈26的状态、台体28的状态、测量对象10的身体信息的装置的状态、供电状态、热交换器的状态以及压迫器的状态。
对象监测器44监测对象10的状态。详细地,对象监测器44可以包括用于观察对象10的移动或位置的相机、用于测量对象10的呼吸的呼吸测量仪、用于测量对象10的电活动的心电图(ECG)测量仪或用于测量对象10的温度的温度测量仪。
台体控制器46控制放置对象10的台体28的移动。台体控制器46可以根据序列控制器52的序列控制来控制台体28的移动。例如,在对象10的移动成像期间,台体控制器46可以根据序列控制器52的序列控制连续地或间断地移动台体28,并且因此可以以比机架20的视场(FOV)更大的视场(FOV)拍摄对象10。
显示器控制器48控制布置在机架20外部的显示器29和布置在机架20内部的显示器。具体地,显示器控制器48可以控制显示器29和布置在机架20内部的显示器打开或关闭,并且可以控制屏幕图像输出在显示器29和布置在机架20内部的显示器上。此外,当扬声器位于机架20内部或外部时,显示器控制器48可以控制扬声器打开或关闭,或者可以控制声音经由扬声器输出。
系统控制器50可以包括用于控制在机架20中形成的信号的序列的序列控制器52以及用于控制机架20和安装在机架20上的装置的机架控制器58。
序列控制器52可以包括用于控制梯度放大器32的梯度磁场控制器54和用于控制RF发送器36、RF接收器38以及发送和接收开关34的RF控制器56。序列控制器52可以根据从操作部分60接收的脉冲序列控制梯度放大器32、RF发送器36、RF接收器38以及发送和接收开关34。这里,脉冲序列包括用于控制梯度放大器32、RF发射器36、RF接收器38以及发送和接收开关34的所有信息。例如,脉冲序列可以包括关于施加到梯度线圈24的脉冲信号的强度、施加时间和施加时序的信息。
操作部分60可以在控制MRI系统的整体操作时向系统控制器50请求发送脉冲序列信息。
操作部分60可以包括用于接收和处理由RF接收器38接收的MR信号的图像处理器62、输出接口64和输入接口66。
图像处理器62可以处理从RF接收器38接收的MR信号以生成对象10的MR图像数据。
图像处理器62接收由RF接收器38接收的MR信号,并且对接收的MR信号执行诸如放大、频率变换、相位检测、低频放大和滤波的各种信号处理中的任意一个。
图像处理器62可以将数字数据排列在可被称为傅里叶空间或频率空间的K空间中,并且执行二维或三维傅立叶变换以重构图像数据。
图像处理器62可以对图像数据执行合成处理或差异计算处理。合成处理可以是对像素执行的加法处理或对像素执行的最大强度投影(MIP)处理。图像处理器62不仅可以将重新排列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器或外部服务器中,还可以将被执行了合成处理或差异计算处理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器或外部服务器中。
图像处理器62可以并行地对MR信号执行任意信号处理。例如,图像处理器62可以对由多通道RF线圈接收的多个MR信号并行地执行信号处理,以将所述多个MR信号重新排列(rearrange)为图像数据。
输出接口64可以向用户输出由图像处理器62生成或重新排列的图像数据。输出接口64还可以输出用于用户操纵MRI系统的信息,诸如用户界面(UI)、用户信息或对象信息。输出接口64可以是扬声器、打印机、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显示面板(PDP)、有机发光装置(OLED)显示器、场发射显示器(FED)、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真空荧光显示器(VFD)、数字发光处理(DLP)显示器、平板显示器(FPD)、三维(3D)显示器、透明显示器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熟知的其他各种输出装置中的任意一种。
用户可以通过使用输入接口66输入对象信息、参数信息、扫描条件、脉冲序列或关于图像合成或差异计算的信息。输入接口66可以是键盘、鼠标、轨迹球、语音识别器、手势识别器、触摸屏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熟知的其他各种输入装置中的任意一种。
信号收发器30、监测器40、系统控制器50和操作部分60在图1中是单独的组件,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信号收发器30、监测器40、系统控制器50和操作部分60的各自的功能可以由另一组件来执行。例如,图像处理器62将从RF接收器38接收的MR信号转换为图1中的数字信号,但是可选地,MR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可以由RF接收器38或RF线圈26来执行。
机架20、RF线圈26、信号收发器30、监测器40、系统控制器50和操作部分60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地彼此连接,并且当它们无线连接时,MRI系统还可以包括用于在其间同步时钟信号的设备。机架20、RF线圈26、信号收发器30、监测器40、系统控制器50和操作部分60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使用高速数字接口(诸如低电压差分信令(LVDS))、异步串行通信(诸如通用异步收发器(UART))、低延迟网络协议(诸如误差同步串行通信或控制器区域网络(CAN))、光学通信或者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熟知的任意其他各种通信方法来执行。
MRI系统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
图2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通信接口70的框图。
参照图2,可以将通信接口70连接到从图1的机架20、信号收发器30、监测器40、系统控制器50和操作部分60中选择的至少一个。
通信接口70可以向医院中的通过图片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连接的医院服务器或者另一医疗设备发送数据并且从医院中的通过图片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连接的医院服务器或者另一医疗设备接收数据,并且根据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COM)标准来执行数据通信。
如图2所示,通信接口70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地连接到网络80以与服务器92、医疗设备94或便携式设备96进行通信。
详细地,通信接口70可以通过网络80发送和接收与对象的诊断相关的数据,并且还可以发送和接收由诸如CT设备、MRI设备或X射线设备的医疗设备94捕获的医学图像。此外,通信接口70可以从服务器92接收对象的诊断历史或治疗安排,并且使用对象的诊断历史或治疗安排来诊断对象。通信接口70不仅可以与医院中的服务器92或医疗设备94执行数据通信,还可以与便携式设备96(诸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或医生或病人的膝上型计算机)执行数据通信。
此外,通信接口70可以通过网络80向用户发送关于MRI系统的故障或关于医学图像质量的信息,并且从用户接收关于所述信息的反馈。
通信接口70可以包括能够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至少一个组件。例如,通信接口70可以包括局域通信接口72、有线通信接口74和无线通信接口76。
局域通信接口72是指用于在预定距离内与设备执行局域通信的接口。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局域通信技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无线局域网(LAN)、Wi-Fi、蓝牙、ZigBee、Wi-Fi直连(WFD)、超宽带(UWB)、红外数据协会(IrDA)、蓝牙低功耗(BLE)和近场通信(NFC)。
有线通信接口74是指用于通过使用电信号或光学信号执行通信的接口。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有线通信技术的示例包括使用双绞线电缆、同轴电缆和光纤电缆的有线通信技术以及其他公知的有线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接口76向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基站、外部设备和服务器中选择的至少一个发送无线信号并且从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基站、外部设备和服务器中选择的至少一个接收无线信号。这里,无线信号可以是语音呼叫信号、视频呼叫信号或根据文本/多媒体消息的发送和接收的各种格式中的任意一种格式的数据。
图3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MRI设备100的框图。
参照图3,MRI设备100可以包括RF线圈110、偏置电路120、监测电路130和控制器140。
MRI设备100可以被包括在以上通过参照图1描述的MRI系统中。当MRI设备100被包括在图1的MRI系统1中时,MRI设备100的RF线圈110、偏置电路120和监测电路130可以与图1的MRI系统1的元件相应或者被包括在图1的MRI系统1的元件中。
经由MRI设备100的RF线圈110,由MRI设备100生成的RF信号被发送,并且从对象发射的MR信号被接收。当MRI设备100在RF信号发送模式下操作时,通过RF线圈110发送RF信号,并且当MRI设备100在RF信号接收模式下操作时,通过RF线圈接收MR信号。
MRI设备100的RF线圈110可以包括整体线圈(WBC)和多通道表面线圈(MCSC)。可以基于MRI设备100的操作模式对RF线圈110进行调谐或解调谐。例如,可以在RF信号发送模式下对RF线圈110进行解调谐并且在RF信号接收模式下对RF线圈110进行调谐。可以通过偏置电路120对RF线圈110进行调谐或解调谐,并且偏置电路120可以被电连接到RF线圈110。
偏置电路12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开关元件。例如,开关元件可以是二极管,例如,正-本征-负(PIN)二极管。偏置电路120可以基于RF信号是否通过RF线圈110被发送或接收来对RF线圈110进行调谐或解调谐。可以通过被切断的偏置电路120对RF线圈110进行解调谐,并且通过被接通的偏置电路120对RF线圈110进行调谐,反之亦可。可以基于RF信号的发送和接收通过PIN二极管来切换MRI设备100的偏置电路120。
根据示例实施例的MRI设备100的偏置电路120可以是有源电路。例如,作为有源电路的偏置电路12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PIN二极管。可以通过由直流(DC)电源供电的PIN二极管来切换偏置电路。
根据示例实施例的MRI设备100的偏置电路120可以是无源电路。例如,作为无源电路的偏置电路120可以包括并联地背对背连接的至少两个PIN二极管。可以使用由在RF信号发送模式下发送的RF信号感应出的电压通过两个PIN二极管来切换偏置电路。
偏置电路120的切换要求可以基于偏置电路120的元件、元件之间的连接性、连接到偏置电路的电源的大小或类型等而不同。
监测电路130可以监测偏置电路120。监测电路130可以监测偏置电路120的偏置电压和偏置电流之一或两者。对偏置电路120的偏置电压或偏置电流进行监测,使得可以确定偏置电路120是否适合操作以对RF线圈110进行调谐或解调谐。
控制器140可以基于监测电路130的监测结果来确定偏置电路120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当偏置电路120处于异常状态时,可以不通过偏置电路120对RF线圈110进行调谐或解调谐。
病人或用户可能受到具有未被适当调谐或解调谐的RF线圈的MRI设备的影响。例如,由MRI设备生成的MR图像的质量可能变坏,或者MRI设备的寿命可能减少。MRI设备可能会危害病人或用户的安全。
根据示例实施例,MRI设备100可以确定偏置电路120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因此,病人或用户可以避免潜在的危险。
控制器140可以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控制器140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单器(CPU)、多核处理器、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中的任意一个或任意组合,但不限于此。
存储器可以存储软件和/或固件应用以及用于控制器140的数据。存储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有形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根据示例实施例,MRI设备100还可以包括高电压控制电路。当确定偏置电路120处于异常状态时,高电压控制电路可以向偏置电路120施加电压。当向偏置电路120施加电压时,偏置电路120可被反向偏置从而被断开。
图4A、图4B和图4C是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确定MRI设备是否处于异常状态的方法的时序图。
根据示例实施例,MRI设备可以在RF信号发送模式和RF信号接收模式之间进行交替。基于RF信号发送模式和RF信号接收模式,施加到偏置电路的栅极信号400可以在高和低之间或者在接通和断开之间进行交替。例如,参照图4A,当栅极信号400的状态为低时,MRI设备可以在RF信号发送模式下操作,并且当栅极信号400的状态为高时,MRI设备可以在RF信号接收模式下操作。
根据示例实施例,可以基于RF信号发送模式和RF信号接收模式来切换MRI设备的偏置电路。例如,参照图4A,可以在RF信号发送模式下断开偏置电路,并且在RF信号接收模式下接通偏置电路。
根据示例实施例,可以基于RF信号发送模式和RF信号发送模式对偏置电路的DC偏置410进行正向偏置或反向偏置。例如,参照图4A,可以在RF信号发送模式下对偏置电路的DC偏置410进行正向偏置,并且在RF信号接收模式下对偏置电路的DC偏置410进行反向偏置。
在附图中以及图4A中示出的DC偏置410可以是偏置电路的偏置电压和/或偏置电流。例如,DC偏置410可以是偏置电压、偏置电流、处于正向偏置的偏置电压和处于反向偏置的偏置电流,反之亦可。
可以通过DC电源对偏置电路进行偏置。可以通过由DC电源提供的恒定电压或恒定电流对偏置电路进行偏置。用于对偏置电路进行正向偏置或反向偏置的恒定电流和恒定电压的幅值和方向可以基于偏置电路的元件、元件之间的连接性、连接到偏置电路的电源的大小或类型等而不同。
根据示例实施例,参照图4A,可以在RF信号发送模式和RF信号接收模式的时段期间监测偏置电路。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可以在RF信号发送模式和RF信号接收模式的时段期间监测偏置电路的DC偏置410。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可以在RF信号发生模式和RF信号接收模式的时段期间监测偏置电路的偏置电压和偏置电流中的一个或两者。
参照图4A,可以基于在RF信号发送模式和RF信号接收模式的时段期间监测DC偏置410的结果来确定偏置电路是否处于异常状态。例如,可以确定DC偏置410是否超过预定的阈值范围,以确定偏置电路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在图4A中突出示出了预定阈值范围420a。因为在RF信号发送模式和RF信号接收模式的时段期间DC偏置410未超过突出显示的范围420a,所以可以确定出偏置电路未处于异常状态。当差错状态490a为低时,可以确定出偏置电路处于异常状态。此外,当差错状态490a为高时,可以确定出偏置电路未处于异常状态,即处于正常状态。阈值范围可以被预先存储在MRI设备中。
参照图4A,可以在RF信号发送模式和RF信号接收模式的时段期间基于阈值范围来监测偏置电路。如果正向偏置后的DC偏置410下降一定程度或者反向偏置后的DC偏置410上升一定程度,则即使DC偏置410依然在阈值范围内,偏置电路也可能不适合于对RF线圈进行调谐或解调谐。
根据示例实施例,参照图4B,可以在RF信号发送模式和RF信号接收模式的时段期间基于第一阈值范围430b和第二阈值范围432b来确定偏置电路的差错状态490b。
参照图4B,当偏置电路被偏置并且DC偏置410处于稳定状态时,确定DC偏置410是否超过第一阈值范围430b和第二阈值范围432b。因此,可以在发送和接收RF信号时检查偏置电路是否能够适合对RF线圈进行调谐或解调谐。
然而,如图4B所示,在偏置电路处于转变状态以被接通或断开的时段492b、494b、496b和498b期间,可以确定出偏置电路处于异常状态。也就是说,当正在切换偏置电路并且DC偏置410处于转变状态时,可以确定出偏置电路处于异常状态,而此时偏置电路实际并未处于该状态。
根据示例实施例,参照图4C,可以在RF信号发送模式和RF信号接收模式的时段期间基于第三阈值范围430c和第四阈值范围432c来确定偏置电路的差错状态490c。
如图4C所示,第三阈值范围430c和第四阈值范围432c比第一阈值范围430b和第二阈值范围432b更宽,从而增加对于在偏置电路正被切换并且DC偏置410处于转变状态的时段期间是否发生了差错的确定的精度。至少,可以确定出偏置电路在分别比图4B的时段492b、492b、496b和498b更短的时段492c、494c、496c和498c期间处于异常状态,并且可以提高对于是否发生了差错的确定的精度。
图5A和图5B是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监测偏置电路的偏置电压的监测时段的时序图。
根据示例实施例,MRI设备可以在RF信号发送模式和RF信号接收模式之间进行交替。基于RF发送模式和RF接收模式,施加到偏置电路的栅极信号(500)可以在高和低之间或者断开和接通之间进行交替。例如,参照图5A,当栅极信号500的状态为低时,MRI设备可以在RF信号发送模式下操作,并且当栅极信号500的状态为高时,MRI设备可以在RF信号接收模式下操作。
根据示例实施例,参照图5A,可以在RF信号发送模式的持续时间的部分时段542和544期间以及在RF信号接收模式的持续时间的部分时段552和554期间监测偏置电路,并且可以基于监测偏置电路的结果来确定偏置电路的差错状态590a。可以将在RF信号接收模式下监测到的DC偏置510与阈值或阈值范围进行比较,其中,在该阈值范围内,被反向偏置的偏置电路预期正常运行或者能够正常地运行。类似地,可以将在RF信号发送模式下监测到的DC偏置510与阈值或阈值范围进行比较,其中,在该阈值范围内,被正向偏置的偏置电路预期正常运行或者能够正常地运行。根据示例实施例,当偏置电路未被监测时,可以确定出偏置电路处于正常状态。
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可以基于MRI设备的默认或设置、MRI设备的状况或其用户来确定部分时段542、544、552和554的起始点。可以基于MRI设备的默认或设置、MRI设备的状况或其用户来确定部分时段542、544、552和554的结束点。
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所述部分时段542、544、552和554可以从RF信号发送模式或RF信号接收模式的开始或结束、栅极信号500的状态改变或者偏置电路的切换的时刻开始或结束,或者在从RF信号发送模式或RF信号接收模式的开始或结束、栅极信号500的状态改变或者偏置电路的切换的时刻之前或之后开始或结束。
在本公开中,RF信号发送模式的持续时间的部分时段542和544可以被称为第一监测时段,并且RF信号接收模式的持续时间的部分时段552和554可以被称为第二监测时段。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参照图5A,第一监测时段542和544以及第二监测时段552和554可以在偏置电路被断开或接通之后开始。偏置电路被断开或接通的时刻可以与偏置电路准备好对RF线圈进行调谐或解调谐的时刻相应。偏置电路被断开或接通的时刻至少可以与在确定出偏置电路的DC偏置510离开转变状态或进入稳定状态之后的时刻相应。在第一时段542和544以及第二时段552和554期间,偏置电路可以处于稳定状态。
根据示例实施例,可以在准备好对RF线圈进行调谐或解调谐之后开始监测偏置电路,并且因此偏置电路可以比在RF信号发送模式和RF信号接收模式的整个时段期间被监测时被更有效地监测。
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参照图5A,第一监测时段542和544可以在RF信号发送模式开始之后的第一延迟时间DT1之后开始,并且第二监测时段552和554可以在RF信号接收模式开始之后的第二延迟时间DT2之后开始。可以基于MRI设备的默认或设置、MRI设备的状况或其用户来确定第一延迟时间DT1和第二延迟时间DT2。
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第一延迟时间DT1和第二延迟时间DT2可以从RF信号发送模式或RF信号接收模式的开始或结束、栅极信号500的状态改变或偏置电路的切换的时刻开始或结束,或者在从RF信号发送模式或RF信号接收模式的开始或结束、栅极信号500的状态改变或偏置电路的切换的时刻之前或之后开始或结束。
第一延迟时间DT1和第二延迟时间DT2可以是发送延迟时间和接收延迟时间。发送延迟时间可以比接收延迟时间更长。
根据示例实施例,在发送延迟时间和接收延迟时间之后监测偏置电路,并且因此可以在发送和接收RF信号时监测偏置电路。因此,可以有效地实现MRI设备的监测。
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参照图5B,监测偏置电路的第一监测时段和第二监测时段可以分别被选择为正偏置监测窗口570和负偏置监测窗口560,并且可以基于在窗口560和570内进行监测的结果来确定偏置电路的差错状态590b。
参照图5B,基于在窗口560和570内进行监测的结果所确定的偏置电路的差错状态590b可以是软件差错状态。
图6是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监测偏置电压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的监测时段的时序图。
根据示例实施例,参照图6,可以在RF信号发送模式的持续时间的部分时段642和644期间以及在RF信号接收模式的持续时间的部分时段652和654期间监测偏置电路的与栅极信号600相应的DC偏置610。在监测偏置电路的部分时段642、644、652和654期间,偏置电路可以处于转变状态。监测偏置电路的部分时段642、644、652和654在偏置电路正被切换时可以是连续的。可以基于监测偏置电路的结果来确定偏置电路的差错状态690。
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在RF信号发送模式期间可以监测用于偏置电路的偏置从反向偏置转变为正向偏置的时间。类似地,在RF信号接收模式期间可以监测用于偏置电路的偏置从正向偏置转变为反向偏置的时间。用于偏置电路的偏置进行转变的时间可以被称为基于转变方向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
所使用的时间可以与被预期或估计用于正常状态下的偏置电路的阈值或阈值范围进行比较。所述阈值和阈值范围可以被预先存储在MRI设备中。根据示例实施例,当偏置电路未被监测时,可以确定出偏置电路处于正常状态。
根据示例实施例,可以基于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的变化趋势来确定偏置电路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参照图6,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的变化趋势可以指关于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是缩短还是延长的趋势。在RF信号接收模式下,可以基于将部分时段642的下降时间和部分时段644的下降时间进行比较来确定下降时间的变化趋势。在RF信号发送模式下,可以基于将部分时段652的上升时间和部分时段654的上升时间进行比较来确定上升时间的变化趋势。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当变化趋势比阈值更快时,可以确定出偏置电路处于异常状态。例如,当从监测确定出上升时间或下降时间缩短比一速度更快时,可以确定出偏置电路处于异常状态。当从监测确定出上升时间或下降时间延长比一速度更快时,可以确定出偏置电路处于异常状态。
图7是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监测偏置电路的监测时段的时序图。
根据示例实施例,可以基于至少两个标准来确定偏置电路是否处于异常状态。例如,可以使用偏置电路的DC偏置是否超过阈值或阈值范围,以及偏置电路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是否超过阈值或阈值范围来进行确定。例如,可以使用偏置电路的DC偏置是否超过阈值或阈值范围,以及偏置电路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的变化趋势是否超过阈值或阈值范围来进行确定。此外,可以使用所有这三个标准来进行确定,并且可以使用更多的标准来进行确定。
参照图7,可以在RF信号发送模式和RF信号接收模式下的部分时段744、754和748期间使用关于偏置电路的与栅极信号700相应的DC偏置710的幅值的标准进行确定,并且可以在RF信号发送模式和RF信号接收模式下的其他部分时段742、752、746和756期间使用关于偏置电路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的标准进行确定。RF信号发送模式和RF信号接收模式中的每一个模式下的部分时段(诸如在RF信号发送模式下的部分时段742和744)在图7中被示出为是不连续的,但是RF信号发送模式和RF信号接收模式中的每一个模式下的每个部分时段可以是连续的。可以基于监测偏置电路的结果来确定偏置电路的差错状态790。
根据示例实施例,当RF信号发送模式和RF信号接收模式中的每一个模式下的每个部分时段是连续的时,可以在RF信号发送模式和RF信号接收模式的整个时段期间监测偏置电路。
因此,在RF信号发送模式和RF接收模式的整个时段期间可以一直监测偏置电路,因此可以监测偏置电路并且可以在偏置电路正被使用时实时检测偏置电路的差错。
图8A、图8B和图8C是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偏置电路的硬件差错状态和软件差错状态的时序图。
图8A示出解释处于负偏置的偏置电路的硬件差错状态880a和软件差错状态890a的时序图,图8B示出解释处于正偏置的偏置电路的硬件差错状态880b和软件差错状态890b的时序图。
根据示例实施例,可以确定偏置电路是否处于硬件异常状态以及偏置电路是否处于软件异常状态。
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可以基于栅极信号800的状态和偏置电路的偏置来确定偏置电路的硬件差错状态。例如,当栅极信号800转变为高时,可以确定出处于反向偏置的偏置电路处于正常状态。参照图8A,栅极信号800已经转变为高,但是由于下降时间882a或884a使得偏置电路的反向偏置延迟。因此,在下降时间882a或884a期间硬件差错状态880a为低。
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可以基于窗口信号860和硬件差错状态880a来确定偏置电路的软件差错状态890a。例如,当硬件差错状态880a和窗口信号860两者均为高时,软件差错状态890a也可以为高,这意味着偏置电路处于正常状态。即使在栅极信号800转变为低之后,软件差错状态890a也可以保持高一段时间。该时间可以是如图8A示出的第一延迟时间DT1。也就是说,RF信号接收模式期间的软件差错状态890a可被延长第一延迟时间DT1。类似地,RF信号发送模式期间的软件差错状态890a可被延长第二延迟时间DT2。
参照图8B,当栅极信号800转变为低时,可以确定出处于正向偏置的偏置电路处于正常状态。关于图8A的解释可以应用于图8B,因此省略重复的解释。
图8C示出一起示出了的图8A和图8B的硬件差错状态880a和880b以及软件差错状态890a和890b的时序图。如图8C所示,通过将图8A的处于负偏置的软件差错状态890a与图8B的处于正偏置的软件差错状态890b组合在一起,可以示出软件差错状态890c。软件差错状态890c可以在RF信号发送模式和RF信号接收模式的整个时段期间为高。也就是说,可以确定出偏置电路在所述整个时段内处于正常状态。
图9A、图9B和图9C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MRI设备的示意电路图。
参照图9A,MRI设备100a的监测电路130a可以监测偏置电路120的偏置电压V。参照图9B,MRI设备100b的监测电路130b可以监测偏置电路120的偏置电流I。
MRI设备100a的监测电路130a可以与MRI设备100b的监测电路130b不同。MRI设备100a的RF线圈110、偏置电路120和控制器140可以与MRI设备100b中的RF线圈110、偏置电路120和控制器140相同。
参照图9A,MRI设备100a的监测电路130a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有源元件132a以监测偏置电路120的偏置电压V。例如,有源元件132a可以是电压比较器。可以基于由电压比较器输出的电压来确定偏置电压V是大于还是小于阈值电压。可以基于由电压比较器输出的电压来确定偏置电压V是否在阈值电压范围内。可以将由电压比较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发送到控制器140。
可以通过监测偏置电压V来检测偏置电路120的偏置电压V等于或接近于0的短路。如果偏置电路120的元件处于异常状态,则偏置电路120可短路。因此,可以通过检测偏置电路120的短路来确定偏置电路120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如果偏置电路120短路,则MR图像的图像质量可能变坏。根据示例实施例,可以通过检测偏置电路120的短路来方便地确定偏置电路120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因此,可以抑制MR图像的图像质量变坏。
参照图9B,MRI设备100b的监测电路130b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有源元件132b以监测偏置电路120的偏置电流I。例如,有源元件132b可以是差分放大器。通过差分放大器放大反相输入和非反相输入之间的差值以发送到控制器140。可以基于差分放大器放大的差值以及反相输入和非反相输入之间的电阻来监测偏置电流I。因此,可以确定偏置电流I是大于还是小于阈值电流,和/或偏置电流I是否在阈值电流范围内。可以将由电压比较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发送到控制器140。
可以通过监测偏置电流I来检测偏置电路120的偏置电流I等于或接近于0的开路。如果偏置电路120的元件处于异常状态,则偏置电路120可以开路。偏置电路120可以通过串联扼流圈而开路。因此,可以通过检测偏置电路120的开路来确定偏置电路120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如果偏置电路120开路,则可能伤害使用MRI设备100b的用户或病人。根据示例实施例,可以通过检测偏置电路120的开路来方便地确定偏置电路120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因此,可以确保使用MRI设备100b的用户或病人的安全。
参照图9C,作为图9A和图9B所示的监测电路(即,监测电路132c和134c)的组合的监测电路130c可以同时监测偏置电路的偏置电压V和偏置电流I。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可以更有效地检测MRI设备的异常状态。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可以一起检测偏置电路的短路和开路,从而可以抑制MR图像的图像劣化并且可以确保用户或病人的安全。
图10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检测MRI设备的差错的方法的流程图。
可以将使用图4A、图4B、图4C、图5A、图5B、图6、图7、图8A、图8B、图8C、图9A、图9B和图9C或其组合描述的方法或相应操作应用于图10的方法。
在操作S1000,MRI设备在RF信号发送模式下的第一监测时段期间监测偏置电路。
MRI设备的监测电路可以监测偏置电路的偏置电压和/或偏置电流。
在示例实施例中,第一监测时段可以在偏置电路的偏置被切换之后开始。可以在RF信号发送模式下断开偏置电路,并且第一监测时段可以在偏置电路被断开之后开始。
在示例实施例中,MRI设备的偏置电路可以在第一监测时段期间处于稳定状态。
在示例实施例中,第一监测时段可以比RF信号发送模式的持续时间更短。第一监测时段可以在RF信号发送模式开始之后的第一延迟时间之后开始,第一延迟时间可以是发送延迟时间。
在示例实施例中,RF信号发送模式的持续时间可以是第一监测时段和第一延迟时间的和。
在操作S1010,MRI设备在RF信号接收模式下的第二监测时段期间监测偏置电路。
在示例实施例中,第二监测时段可以在偏置电路的偏置被切换之后开始。可以在RF信号接收模式下接通偏置电路,并且第二监测时段可以在偏置电路被接通之后开始。
在示例实施例中,MRI设备的偏置电路可以在第二监测时段期间处于稳定状态。
在示例实施例中,第二监测时段可以比RF信号接收模式的持续时间更短。第二监测时段可以在RF信号接收模式开始之后的第二延迟时间之后开始,第二延迟时间可以是接收延迟时间。
在示例实施例中,RF信号接收模式的持续时间可以是第二监测时段和第二延迟时间的和。
第一延迟时间可以比第二延迟时间更长。
在示例实施例中,第一监测时段和第二监测时段在偏置电路的偏置正被切换时可以是连续的。这里,偏置电路可以处于转变状态。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第一监测时段和第二监测时段可以与用于偏置电路的偏置被切换的时间一致。第一监测时段和第二监测时段可以在偏置电路的偏置开始切换之前开始,并且可以在完成偏置切换之后继续。
在示例实施例中,当偏置电路的偏置被切换时,可以通过将偏置电压和偏置电流中的一个或两者的上升时间与阈值进行比较来确定偏置电路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在示例实施例中,可以将偏置电压和偏置电流中的一个或两者的下降时间与阈值进行比较。此外,可以将下降时间和上升时间两者与阈值进行比较。
在操作S1020,MRI设备基于操作S1000和S1010的监测结果来确定偏置电路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在示例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将所监测的偏置电压和/或偏置电流与阈值进行比较来确定偏置电路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在示例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将所监测的上升时间和/或下降时间与阈值进行比较来确定偏置电路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基于被监测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的变化趋势来确定偏置电路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例如,当被监测的上升时间逐渐缩短时,MRI设备可以确定出偏置电路处于异常状态。
在示例实施例中,当确定出偏置电路未处于异常状态时,MRI设备可以准备对病人进行扫描。当确定出偏置电路处于异常状态时,MRI设备可以显示不能对病人进行扫描的消息。监测电路的监测结果可以与不能对病人进行扫描的消息一起显示。
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用户和病人使用正常状态的MRI设备,因此,可以确保用户和病人的安全。用户可以基于监测电路的监测结果采取适合的行为。
在示例实施例中,MRI设备可以监测偏置电路并且确定偏置电路在扫描期间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当确定出偏置电路在扫描期间未处于异常状态时,MRI设备可以继续对病人进行扫描。当确定出偏置电路在扫描期间处于异常状态时,MRI设备可以停止对病人进行扫描。MRI设备可以将监测电路的监测结果与扫描停止消息一起显示。
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用户可以在扫描期间检查MRI设备,并且因此可以提高用户或病人的安全性。由于如果确定出MRI设备的偏置电路处于异常状态则MRI设备停止扫描,因此可以防止事故。
在示例实施例中,当MRI设备在扫描期间监测偏置电路时,可以记录偏置电压和/或偏置电流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的日志可被累积。MRI设备可以参照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的记录或日志,并且基于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的变化趋势来确定偏置电路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可以通过检查偏置电压和/或偏置电流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来估计MRI设备的偏置电路的耐久性。因此,可以提高使用MRI设备的用户和病人的安全性。
图11是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的检测MRI设备的差错的方法的流程图。
可以将使用图4A、图4B、图4C、图5A、图5B、图6、图7、图8A、图8B、图8C、图9A、图9B、图9C和图10或其组合描述的方法或相应操作应用于图11的方法。
在操作S1100,MRI设备监测偏置电路。
操作S1100可以与操作S1000基本相同。
在操作S1110,MRI设备确定偏置电路的输出状态。
偏置电路的输出状态可以是稳定状态或转变状态。当偏置电路的输出状态是稳定状态时,偏置电路可以保持其输出。当偏置电路的输出状态是转变状态时,偏置电路的输出会改变。
在操作S1120,当偏置电路的输出状态是稳定状态时,MRI设备基于第一标准来确定偏置电路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在示例实施例中,第一标准可以是将偏置电路的偏置电压和/或偏置电流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第一阈值可以是电压值、电流值、电压范围或电流范围。
在操作S1130,当偏置电路的输出状态是转变状态时,MRI设备基于第二标准来确定偏置电路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在示例实施例中,第二标准可以是将偏置电路的偏置电压和/或偏置电流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与第二阈值进行比较。第二阈值可以是上升时间、下降时间、上升时间范围或下降时间范围。
在示例实施例中,第二标准可以是偏置电路的偏置电压和/或偏置电流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的变化趋势。例如,当上升时间逐渐缩短时,可以确定出偏置电路处于异常状态。
可以将示例实施例写为计算机程序,并且可以在使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执行程序的通用数字计算机中实现示例实施例。
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的示例包括磁存储介质(例如,ROM、软盘、硬盘等)、光学记录介质(例如,CD-ROM或DVD)等。
虽然已经参照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定义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也就是说,示例实施例仅是示例,并且可以被理解为不限制由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磁共振成像设备包括:
射频(RF)线圈,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RF信号;
偏置电路,被配置为对RF线圈进行调谐和解调谐;
监测电路,被配置为基于监测模式监测偏置电路的偏置电压和偏置电流之中的参数;和
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确定标准和被监测的参数来确定偏置电路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其中,所述监测模式和所述确定标准中的一个或两者基于偏置电路的状态而变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偏置电路还被配置为在RF信号发送模式下对RF线圈进行解调谐,并且在RF信号接收模式下对RF线圈进行调谐,并且
所述监测模式和所述确定标准中的一个或两者在RF信号发送模式和RF信号接收模式之间变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中,监测电路还被配置为:
在RF信号发送模式下,在比RF信号发送模式的持续时间更短的第一监测时段期间监测偏置电压和偏置电流之中的参数;并且
在RF信号接收模式下,在比RF信号接收模式的持续时间更短的第二监测时段期间监测偏置电压和偏置电流中的一个或两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第一监测时段在RF信号发送模式开始之后的第一延迟时段之后开始,
第二监测时段在RF信号接收模式开始之后的第二延迟时段之后开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中,第一延迟时段比第二延迟时段更长。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第一监测时段在偏置电路被断开之后开始,
第二监测时段在偏置电路被接通之后开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偏置电路处于稳定状态或转变状态,并且
监测电路还被配置为监测处于稳定状态的偏置电路的偏置电压和偏置电流之中的参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中,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偏置电路处于稳定状态,通过将偏置电压和偏置电流之中的被监测的参数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来确定偏置电路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并且
响应于偏置电路处于转变状态,通过将被监测的参数的上升时段和下降时段与第二阈值进行比较来确定偏置电路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控制器还被配置为通过将偏置电压和偏置电流之中的被监测的参数与阈值进行比较来确定偏置电路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偏置电路处于稳定状态或转变状态,并且
监测电路还被配置为监测处于转变状态的偏置电路的偏置电压和偏置电流之中的参数。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基于偏置电压和偏置电流之中的被监测的参数的上升时段和下降时段来确定偏置电路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上升时段和所述下降时段的变化趋势来确定偏置电路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偏置电路处于稳定状态或转变状态,并且
所述监测模式和所述确定标准中的一个或两者在稳定状态和转变状态之间变化。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响应于偏置电路处于稳定状态,基于偏置电压和偏置电流之中的被监测的参数的幅值来确定偏置电路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并且
响应于偏置电路处于转变状态,基于被监测的参数的上升时段和下降时段来确定偏置电路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上升时段和所述下降时段的变化趋势来确定偏置电路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偏置电路还被配置为在RF信号发送模式下对RF线圈进行解调谐,并且在RF信号接收模式下对RF线圈进行调谐,并且
监测电路还被配置为在RF信号发送模式下的第一监测时段期间、在RF信号接收模式下的第二监测时段期间以及在偏置电路正在RF信号发送模式和RF信号接收模式之间被切换时的第三监测时段期间监测偏置电压和偏置电流之中的参数,其中,第一监测时段和第二监测时段分别比RF信号发送模式的持续时间和RF信号接收模式的持续时间更短。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中,偏置电路在第一监测时段期间和第二监测时段期间处于稳定状态,并且在第三监测时段期间处于转变状态。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偏置电路包括正-本征-负二极管。
19.一种检测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差错的方法,其中,所述磁共振成像设备包括发送和接收射频(RF)信号的RF线圈以及对RF线圈进行调谐和解调谐的偏置电路,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监测模式监测偏置电路的偏置电压和偏置电流之中的参数;并且
基于确定标准和被监测的参数来确定偏置电路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其中,所述监测模式和所述确定标准中的一个或两者基于偏置电路的状态而变化。
20.一种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的程序。
CN201780007219.6A 2016-01-18 2017-01-16 磁共振成像设备和用于检测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差错的方法 Withdrawn CN10847198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005991 2016-01-18
KR1020160005991A KR101806290B1 (ko) 2016-01-18 2016-01-18 자기 공명 영상 장치 및 자기 공명 영상 장치의 이상을 검출하기 위한 방법
PCT/KR2017/000518 WO2017126852A1 (en) 2016-01-18 2017-01-16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error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1984A true CN108471984A (zh) 2018-08-31

Family

ID=59314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7219.6A Withdrawn CN108471984A (zh) 2016-01-18 2017-01-16 磁共振成像设备和用于检测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差错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310036B2 (zh)
EP (1) EP3383265A4 (zh)
KR (1) KR101806290B1 (zh)
CN (1) CN108471984A (zh)
WO (1) WO201712685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40335A (zh) * 2019-09-23 2021-03-23 西门子医疗有限公司 磁共振断层成像设备中识别故障的失谐电路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89478B1 (en) * 2013-04-23 2023-02-15 Koninklijke Philips N.V. Single coaxial interface for magnetic resonance (mr) coils
US10390200B2 (en) 2016-12-19 2019-08-20 Nxp B.V.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erating a communications device that communicates via inductive coupling
US10721604B2 (en) 2016-12-19 2020-07-21 Nxp B.V.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erating a communications device that communicates via inductive coupling
CN110168393B (zh) * 2017-01-13 2021-08-20 西门子医疗有限公司 低磁场强度下运行的磁共振断层成像设备和局部线圈矩阵
US10382098B2 (en) 2017-09-25 2019-08-13 Nxp B.V.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erating a communications device that communicates via inductive coupling
US10720967B2 (en) * 2017-09-25 2020-07-21 Nxp B.V.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erating a communications device that communicates via inductive coupling
CN111308405B (zh) * 2018-12-12 2022-08-09 西门子医疗有限公司 用于监控局部线圈的方法和设备
US11841758B1 (en) 2022-02-14 2023-12-12 GE Precision Healthcare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pairing a component of a device
EP4261549A1 (en) * 2022-04-14 2023-10-18 Nxp B.V. Bias generator testing using grouped bias currents
EP4270036A1 (en) * 2022-04-25 2023-11-01 Koninklijke Philips N.V. A tunable radio frequency receiver coil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31637A (ja) * 1990-02-07 1991-10-15 Fuji Electric Co Ltd 核磁気共鳴装置
US5666055A (en) * 1995-10-02 1997-09-09 Jones; Randall W. Surface coil system for a single channel NMR receiver
CN1301524A (zh) * 1999-11-19 2001-07-04 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 磁共振信号接收装置和磁共振成像装置
US20020180437A1 (en) * 2001-04-11 2002-12-0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me employing an electrostatic relay
JP2005261924A (ja) * 2003-12-04 2005-09-29 Toshiba Corp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およびこの装置での画像生成方法
US20120191383A1 (en) * 2011-01-20 2012-07-26 Steven James Huff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quiring and analyzing coil data
JP2015150053A (ja) * 2014-02-12 2015-08-24 株式会社東芝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CN105143905A (zh) * 2013-04-23 2015-12-09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磁共振(mr)线圈的单个同轴接口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51003B2 (ja) 1988-07-18 1995-06-05 三菱農機株式会社 移動農機の作業機制御装置
JP3615617B2 (ja) 1996-04-18 2005-02-02 ジーイー横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Mri用rfコイル及びmri装置
JP3618173B2 (ja) 1996-06-05 2005-02-09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コ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用電源装置
US6323648B1 (en) 1997-11-26 2001-11-27 Medrad, Inc. Peripheral vascular array
US6362622B1 (en) 2000-02-29 2002-03-26 Philips Medical Systems, (Cleveland)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embed and retrieve attribute information 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oils
US7218106B2 (en) 2003-12-04 2007-05-1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RI with automatic contour-controlled separation between RF coil and object being imaged
JP4420445B2 (ja) 2004-05-31 2010-02-24 株式会社日本製鋼所 水素吸蔵合金容器
CN101573630A (zh) 2006-12-21 2009-11-04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mri系统的失谐电路和失谐方法
DE102009024078B4 (de) 2009-06-05 2013-09-1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Gradientenkabelüberwachung
JP2013017493A (ja) * 2011-07-07 2013-01-31 Hitachi Medical Corp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31637A (ja) * 1990-02-07 1991-10-15 Fuji Electric Co Ltd 核磁気共鳴装置
US5666055A (en) * 1995-10-02 1997-09-09 Jones; Randall W. Surface coil system for a single channel NMR receiver
CN1301524A (zh) * 1999-11-19 2001-07-04 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 磁共振信号接收装置和磁共振成像装置
US20020180437A1 (en) * 2001-04-11 2002-12-0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me employing an electrostatic relay
JP2005261924A (ja) * 2003-12-04 2005-09-29 Toshiba Corp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およびこの装置での画像生成方法
US20120191383A1 (en) * 2011-01-20 2012-07-26 Steven James Huff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quiring and analyzing coil data
CN105143905A (zh) * 2013-04-23 2015-12-09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磁共振(mr)线圈的单个同轴接口
JP2015150053A (ja) * 2014-02-12 2015-08-24 株式会社東芝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40335A (zh) * 2019-09-23 2021-03-23 西门子医疗有限公司 磁共振断层成像设备中识别故障的失谐电路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83265A1 (en) 2018-10-10
US10310036B2 (en) 2019-06-04
EP3383265A4 (en) 2019-08-14
WO2017126852A1 (en) 2017-07-27
KR101806290B1 (ko) 2017-12-07
US20170205481A1 (en) 2017-07-20
KR20170086309A (ko) 2017-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71984A (zh) 磁共振成像设备和用于检测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差错的方法
US20160110904A1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mr image
US947804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onstructing images by displaying user interface indicating image reconstruction modes
CN107110943A (zh) 磁共振成像设备及其图像处理方法
US9886782B2 (en) Medical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KR101788742B1 (ko) 자기 공명 영상 촬영을 위한 파라미터 정보 출력 방법 및 장치
US20140195954A1 (en) Accessories as Workflow Priors in Medical Systems
KR101524466B1 (ko) 대상체를 촬영하기 위한 가이드 정보의 제공 방법, 대상체 추천 방법, 및 의료 영상 촬영 장치
KR101652047B1 (ko) 자기 공명 영상 장치 및 자기 공명 영상 장치를 위한 방법
KR101649275B1 (ko) 자기 공명 영상 생성 방법 및 그에 따른 의료 영상 장치
CN106175766B (zh) 磁共振成像设备和方法
KR20160068476A (ko) 자기 공명 영상 장치 및 자기 공명 영상의 생성 방법
US9977109B2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nd operating method for the same
US20150374247A1 (en) Method of measuring blood flow velocity performed by medical imaging apparatus, and the medical imaging apparatus
US20170199256A1 (en) Rf receiving coil unit for mri apparatus
KR101767214B1 (ko) 자기 공명 영상 장치 및 그에 따른 자기 공명 영상 장치의 쉬밍 방법
US10152793B2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EP3062121A1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mri apparatus
EP2878967A1 (en) Multi-slab imaging with image restoration
CN108697368A (zh) 磁共振成像设备和磁共振成像设备的磁共振图像获取方法
CN107530025A (zh) 磁共振成像(mri)设备和控制mri设备的方法
US20180321348A1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f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