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68485A - 一种房车门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房车门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68485A
CN108468485A CN201810506043.5A CN201810506043A CN108468485A CN 108468485 A CN108468485 A CN 108468485A CN 201810506043 A CN201810506043 A CN 201810506043A CN 108468485 A CN108468485 A CN 1084684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
car door
handle
door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060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68485B (zh
Inventor
肖和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Three Jo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Three Jo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Three Jo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Three Jo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0604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684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68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684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684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684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36Locks for passenger or like doors
    • E05B83/44Locks for passenger or like doors for recreational vehicles, e.g. caravans or camper va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34Protection against weather or dirt, e.g. against water ingres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9/00Mounting or connecting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10Connections between movable lock parts
    • E05B79/20Connections between movable lock parts using flexible connections, e.g. Bowden cab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9/00Mounting or connecting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10Connections between movable lock parts
    • E05B79/22Opera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handles, sill buttons or lock knobs and the lock unit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房车门锁系统,包括栓接在车门边缘的上部的上锁体、栓接在车门边缘的下部的下锁体、栓接在车门中部的车门外把手、车门内把手以及与车门外把手栓接的传动系统,所述上锁体包括第一锁舌机构,所述第一锁舌机构通过第一拉绳与所述传动系统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系统通过第二拉绳与所述下锁体的第二锁舌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车门外把手包括外把手开锁机构及外把手锁止机构,所述外把手开锁机构及外把手锁止机构分别与所述传动系统传动连接;所述车门内把手包括内把手传动机构,所述内把手传动机构与所述传动系统传动连接;所述房车门锁系统具有锁死车门更加牢靠、能够同步开锁及锁死、高度集成、结构紧凑且操作简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房车门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房车门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房车门锁系统。
背景技术
房车,又称“车轮上的家”,兼具“房”与“车”两大功能,但其属性还是车,是一种可移动、具有居家必备的基本设施的车种。
房车是由国外引进的时尚设施车种,其车上的居家设施有:卧具、炉具、冰箱、橱柜、沙发、餐桌椅、盥洗设施、空调、电视、音响等家具和电器,可分为驾驶区域、起居区域、卧室区域、卫生区域、厨房区域等,房车是集“衣、食、住、行”于一身,实现“生活中旅行,旅行中生活”的时尚产品。
房车雏形是吉普塞人的大篷车,在欧洲,旅居房车被叫做:caravan,说是大篷车的意思。一次世界大战末,美国人把帐篷、床、厨房设备等加到了家用轿车上。1920年,一些人把木结构的简易家具加在T型底盘上。到1930年,房车运用了飞机的结构设计,在车上安装了舒适的床、便利的厨房、供电供水系统。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发达的公路系统使房车工业迅猛发展。到1950年,从小型的DIY式到豪华的30英尺长的拖挂式房车均走向了成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许多美国人利用汽车开启他们的露营岁月。带上帐篷、床、炊具,开着汽车就踏上了旅程。二十世纪20年代,许多房车先驱开始制造车轮上的家。他们在自家的后院里用木头制作简单的房屋,然后再把房屋固定到汽车T型的底盘上。房车露营俱乐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罐罐旅行者”。之所以这样称呼他们是因为这些房车先驱在美国众多穿越全国的公路还没有铺设时就已经开始了穿越美国大陆的旅行,开着破旧的汽车,不顾一路坎坷泥泞勇敢地上路了。他们常常就在路边露营,吃的是用汽油炉加热的罐装食品,喝的是凉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房车开始利用飞机式的构造,而且已经装备了床,餐桌椅,而且具备供电供水的功能。随着房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对设齐全的房车营地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汽车的普及,更多的美国人开始寻求移动的生活,房车业也随之繁荣起来。到1950年,拖挂型房车已经由原来自制的小型罐装房发展到30英尺长的豪华别墅。
申请公布号为CN104169510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涉及一种汽车门锁,其包括一个在锁紧位置上闭合的锁紧部件,一个在释放锁紧部件方向上预受力的旋转锁闩,一个在锁紧位置上与旋转锁闩锁紧在一起的定位销,所述旋转锁闩不能向开启方向移动,定位销的一个连接部位与驱动件移动连接,定位销锁紧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移动,在该位置上定位销与旋转锁闩脱离,旋转锁闩可移动到开启方向,通过本发明的一种设计简单,节省材料,工作可靠且结构小巧的汽车门锁解决了现实问题,所述门锁可以通过一个低能耗的电机驱动,定位销只有在锁紧位置上受力,在该力的作用下使定位销与旋转锁闩锁紧。所述门锁虽然具有小巧可靠的优点,但是由于安装于车门的中部,只能够从车门的中部锁死车门,不能够从车门的上下两处锁死车门,对于房车、冷藏车等高度较高的车门而言,单纯从中部锁死车门往往导致车门锁死不够牢靠,车门容易上下晃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房车门锁系统,所述房车门锁系统包括上锁体、下锁体及位于中部且与上锁体及下锁体传动连接的门锁传动系统,所述门锁传动系统通过上锁体以及下锁体同时锁死所述车门,使得车门被锁死的更加牢靠,不易出现晃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房车门锁系统,包括栓接在车门边缘的上部的上锁体、栓接在车门边缘的下部的下锁体、栓接在车门中部的车门外把手、车门内把手以及与车门外把手栓接的传动系统,所述上锁体包括第一锁舌机构,所述第一锁舌机构通过第一拉绳与所述传动系统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系统通过第二拉绳与所述下锁体的第二锁舌机构传动连接;
所述车门外把手包括外把手开锁机构及外把手锁止机构,所述外把手开锁机构及外把手锁止机构分别与所述传动系统传动连接;
所述车门内把手包括内把手传动机构,所述内把手传动机构与所述传动系统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锁体包括安装基板,所述第一锁舌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基板上的锁止机构以及带动所述锁止机构解锁的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与所述锁止机构相传动连接;所述下锁体的结构与所述上锁体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系统包括开锁传动机构以及与所述开锁传动机构相连动的锁止传动机构,所述第一拉绳与所述开锁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拉绳与所述开锁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所述外把手开锁机构与所述开锁传动机构相传动连接,所述外把手锁止机构与所述锁止传动机构相传动连接;
所述内把手传动机构与所述锁止传动机构相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述开锁传动机构包括方形且水平的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侧面固定有与拉绳相连接的拉绳传动机构,所述拉绳传动机构连接有第三回位机构,所述拉绳传动机构与第三传动销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传动销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安装板的第一传动孔伸出;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侧面设有沿所述第一传动孔上下滑动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上部设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栓接,所述第三传动销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限位板的第六圆孔后抵止于所述上盖板的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沿所述上盖板的下表面开设。
进一步地,所述拉绳传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侧面的L形的第一转动臂及L形的第二转动臂,所述第一转动臂及第二转动臂均为片状,所述第一转动臂及第二转动臂位置对称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侧面的两侧,所述第一转动臂的一端开设有第四圆孔,所述第二转动臂的一端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长条状的运动槽,所述运动槽位于所述第四圆孔的上部,所述第四圆孔下部的第一安装板上开设有方形的第一传动孔,所述第三传动销的一端从所述运动槽、第四圆孔及第一传动孔穿出。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第三传动销包括一体成型的细轴和粗轴,所述细轴从所述运动槽、第四圆孔及第一传动孔穿出,所述粗轴一端的端面抵止在所述第一传动孔上,所述粗轴的另一端从所述第六圆孔伸出并抵止于上盖板的限位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为方形板,所述限位板朝向所述第一传动孔的下底面一体成型有方形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位于所述第一传动孔内,所述第一凸块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孔的左右两侧面相互抵止;所述第一凸块开设有贯穿所述限位板的第六圆孔,所述第六圆孔的一侧固定有长块体状的限位板传动柱,所述限位板传动柱与所述第一凸块一体成型且向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侧面延伸;沿所述限位板的右侧面的后端开设有水平向右延伸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贴合于所述第一安装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回位机构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转动臂的上部,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有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沿所述连接板的右端的边缘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二连接口连接有所述第一拉绳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转动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口,所述第二连接口连接有所述第二拉绳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通过自攻螺钉将与所述上盖板一体成型的柱孔、第一安装板的螺孔、卡接有转轴的转动臂的转孔栓接在一起,将所述转动臂及上盖板同时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转孔与所述转轴间隙配合,所述转动臂可旋转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传动机构包括一端开设有第二拉杆安装孔的锁止臂,所述第二拉杆安装孔与所述拉钩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锁止臂的另一端一体连接有抵止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第四柱孔,所述第四柱孔内插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一体成型固定于所述上盖板的下表面,所述第四柱孔夹设于所述上盖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锁止臂夹设于所述上盖板和方形板状的锁止滑块之间,所述锁止臂的一端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锁止滑块之间伸出。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传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的锁止滑块,所述锁止滑块包括锁止滑块本体以及位于所述锁止滑块本体右侧的第二齿条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齿条右侧的限位块,所述锁止滑块本体贴合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表面的右部,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形成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二齿条沿所述锁止滑块本体的右端面的后侧向右一体开设,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限位块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传动机构还包括贯穿所述上盖板的锁芯孔,所述锁芯孔位于所述上盖板的右侧,所述锁芯孔与第二锁孔柱的上端旋转固定,所述第二锁孔柱向下延伸并通过所述连接板的第五圆孔穿出,所述第二锁孔柱位于所述第二齿条的前部。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传动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锁孔柱的上部的弧形片状的回位联动臂,所述回位联动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锁孔柱一体成型,所述回位联动臂夹设于所述上盖板及限位块之间,所述回位联动臂上开设有弧形的过孔;所述限位块的上部固定有与所述限位块一体的第一传动销,所述第一传动销位于所述过孔内部;所述回位联动臂的另一端从所述上盖板伸出且与第四扭簧的一端固定,所述第四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相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的下部的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二传动孔,所述限位块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第四传动销,所述第四传动销位于所述第二传动孔的内部,所述第四传动销的前后两侧抵止于所述第二传动孔。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滑块本体朝向所述第二齿条的一端固定有所述第二传动销,所述第二传动销与所述锁止滑块本体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所述锁止臂的中部开设有传递孔,所述第二传动销位于所述传递孔内部。
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三传动销从所述第六圆孔穿出时,所述锁止臂的后部的圆弧面与所述第三传动销相互抵止。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第二齿条下方的第一插槽内部,所述限位板垂直于所述锁止滑块及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位于所述第二凸块的前部,所述第二锁孔柱位于所述第二齿条的前部。
进一步地,沿所述连接板的左端的边缘垂直设置有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上开凿有用于卡接所述第一拉绳的第三卡槽;所述第一侧壁上开凿有用于卡接所述第二拉绳的第二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车门外把手包括外壳体及外把手本体,所述外把手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外壳体的一端旋转铰接,所述外把手本体的另一端连接有外把手开锁机构,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外把手锁止机构,所述外把手锁止机构位于所述外把手本体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车门外把手与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栓接,所述外把手锁止机构与所述锁止传动机构的第二锁孔柱传动连接;所述外把手开锁机构与所述开锁传动机构的限位板传动柱相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车门内把手包括凹槽状的内壳体及内把手本体,所述内把手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内壳体可旋转铰接在一起,所述内把手的连接端固定有内把手传动机构,所述内把锁传动机构通过拉杆与所述锁止传动机构的锁止臂的一端相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基板包括方形水平的下底板,所述下底板的一端固定有与所述下底板垂直的卡绳板,所述下底板的另一端固定有与所述下底板垂直的第一固定板,所述下底板的侧边边缘上垂直固定有第二固定板。
进一步地,所述解锁机构包括固定于下底板中部的L形的开启臂以及带动所述开启臂回位的回位机构,所述开启臂包括垂直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开启臂以及平行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下开启臂,所述上开启臂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的端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所述回位机构包括第一弹簧以及固定于上开启臂上的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位于所述凹槽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固定块上固定有第一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固定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基板上还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所述缺口开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下底板的连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背向所述下底板的一侧的侧壁上的下棘爪,所述下棘爪包括不规则片状的下棘爪本体及与所述下棘爪本体的一端一体连接的长条状第一挡片,所述第一挡片穿过所述缺口伸入所述第一凹槽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能够与所述下棘爪本体固定连接的锁舌装置,所述锁舌装置固定于所述下棘爪本体的一侧,所述锁舌装置上开设有锁扣;所述锁舌装置为弧形片状的下棘轮包塑,所述下棘轮包塑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背向所述下底板的一侧的侧壁上,沿所述下棘轮包塑的一侧边缘向内凹陷形成弯曲状的锁口,所述锁口贯穿所述下棘轮包塑的上下表面;所述下棘轮包塑的上表面铆接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与所述下棘轮包塑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棘爪本体的另一端为卡扣端,所述下棘轮包塑的另一侧边缘依次向内开设有第一限位口和第二限位口,所述锁口、第一限位口及第二限位口按照逆时针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卡扣端抵止于所述锁口与第一限位口之间的下棘轮包塑的弧面上;所述下棘爪本体的卡扣端设置有三角形的尖锐的卡头。
进一步地,所述缺口处的下底板上开设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下底板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齿条上套设有减震套,开门状态下,所述减震套从所述缺口伸出且所述减震套与所述下棘轮包塑的第二限位口相抵止。
进一步地,沿所述卡绳板的上部边缘的中部向下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下开启臂的自由端开设有贯穿所述下开启臂的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连接有房车门锁传动系统的拉绳的一端,所述拉绳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上固定;所述开启臂、下棘爪、下棘轮包塑均铆接在所述安装基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所述的房车门锁系统,所述房车门锁系统包括上锁体、下锁体及位于中部且与上锁体及下锁体传动连接的门锁传动系统,所述门锁传动系统通过上锁体以及下锁体同时锁死所述车门,使得车门被锁死的更加牢靠,不易出现晃动,所述房车门锁系统安装简易牢固,适用于各种房车门、冷藏车门等大型车门。
2、本发明所述的房车门锁系统,所述房车门锁系统的结构设置使得上下锁体实现同步开锁及锁死,省去现有的房车门锁系统分别解锁或开锁的繁琐操作。
3、本发明所述的房车门锁系统,所述房车门锁系统高度集成、结构紧凑且操作简便。
4、本发明所述的房车门锁系统,所述第一锁孔柱、第二锁孔柱及锁芯本体的结构设计具有防水防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上锁体的结构示意图1;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上锁体的结构示意图2;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上锁体的结构示意图3;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的安装有报警机构的上锁体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所述的车门外把手的结构示意图1;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所述的车门外把手的结构示意图2;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4所述的车门内把手的结构示意图1;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4所述的车门内把手的结构示意图2;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4所述的车门内把手的结构示意图3;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5所述的房车门锁系统的的传动系统的爆炸结构示意图1;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5所述的房车门锁系统的传动系统的爆炸结构示意图2;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5所述的房车门锁系统的的传动系统的爆炸结构示意图3;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5所述的房车门锁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其中,1-下底板;11-卡绳板;12-第一固定板;13-第二固定板;14-第一卡槽;15-下开启臂;16-第一连接口;17-第一铆钉;18-上开启臂;19-缺口;110-第一固定块;111-第一齿条;112-减震套;113-第一挡片;114-下棘爪本体;115-下棘轮包塑;116-锁口;117-第一弹簧;118-第一限位口;119-第二限位口;120-卡扣端;121-第一扭簧;122-第一凹槽;123-第二铆钉;2-第三铆钉;21-第三固定板;22-开关本体;23-压片;24-触头;25-塑料压块;26-电源;27-报警单元;3-外壳体;31-外把手本体;32-外手柄开启臂;34-第一拨头;35-第二拨头;36-弧形臂体;37-左臂体;38-右臂体;39-第三拨头;310-第四拨头;311-第一旋转轴;312-第二旋转轴;313-第二扭簧;314-锁芯本体;315-第一锁孔柱;4-内壳体;41-内把手本体;42-内手柄开启摇臂;43-第一弧形孔;44-第一螺钉;45-第二弧形孔;46-第二螺钉;47-第四弧形孔;48-第三螺钉;49-第三弧形孔;410-第一拉杆安装孔;411-第三旋转轴;412-第三扭簧;413-橡胶挡片;414-内手柄连动杆;415-连动杆运动孔;5-第一安装板;51-第一侧壁;52-第二侧壁;53-第二卡槽;54-第三卡槽;55-第一传动孔;56-第五圆孔;57-第二传动孔;58-限位板;59-限位板传动柱;510-第二凸块;511-锁止滑块本体;513-第二齿条;514-限位块;515-第一传动销;516-第四传动销;517-锁止臂;518-传递孔;519-第四柱孔;520-第二传动销;521-第二拉杆安装孔;522-上盖板;523-第三柱孔;524-第一柱孔;526-锁芯孔;527-限位槽;528-第二锁孔柱;529-回位联动臂;530-过孔;531-第一转动臂;532-第二连接口;533-第一转轴;534-第三传动销;535-连接板;536-第二转轴;537-第二转动臂;538-第三连接口;539-第二柱孔;540-第三转轴;541-第六圆孔;542-第一转孔;543-第二转孔;544-第一自攻钉;545-第二自攻钉;546-运动槽;547-第二弹簧;548-第一凸块;549-第四扭簧;550-第一螺孔;551-第二螺孔;552-第三螺孔;6-上锁体;61-第一拉绳;62-传动系统;63-拉杆;64-车门外把手;65-车门内把手;66-下锁体;67-第二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3及图13所示,一种房车上锁体6,所述上锁体6包括栓接在车门边缘的上部的安装基板,固定于所述安装基板上的锁止机构以及带动所述锁止机构解锁的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与所述锁止机构相机械连接。
其中,所述安装基板包括水平方形的下底板1,所述下底板1栓接在车门边缘的上部,所述下底板1的一端固定有与所述下底板1垂直的卡绳板11,沿所述卡绳板11的上部边缘的中部向下开设有第一卡槽14,所述开槽用于卡接拉绳61,所述拉绳61上栓接有2个螺母,2个螺母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卡槽14的两侧,2个所述螺母从所述第一卡槽14的两侧抵制住所述卡绳板11,防止所述拉绳61受力作用时晃动;所述下底板1的另一端的一侧固定有与所述下底板1垂直的第一固定板12;所述下底板1的侧边边缘上垂直固定有第二固定板13;所述下底板1、卡绳板11、第一固定板12及第二固定板13均为不锈钢材质且一体成型加工而成。
所述解锁机构包括在所述下底板1的中部通过铆接或其他方式固定的L形的开启臂以及带动所述开启臂回位的第一回位机构,所述开启臂包括垂直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板12的上开启臂18以及平行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2的下开启臂15,所述上开启臂18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板12的一端的端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122。
所述第一回位机构包括第一弹簧117以及固定于上开启臂18上的第一固定块110,所述第一固定块110位于所述凹槽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固定块110上固定有第一弹簧117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117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固定板13上。
所述安装基板上还开设有缺口19,所述缺口19与所述第一凹槽122相对,所述缺口19开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2与所述下底板1的连接处。
所述锁止机构包括通过第二铆钉123与所述第一固定板12铆接的下棘爪,所述下棘爪包括不规则片状的下棘爪本体114及与所述下棘爪本体114的一端一体连接的长条状第一挡片113,所述第一挡片113穿过所述缺口19伸入所述第一凹槽122内;还包括能够与所述下棘爪本体114固定连接的锁舌装置,所述锁舌装置固定于所述下棘爪本体114的一侧,所述锁舌装置上开设有锁口116。
所述锁舌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下棘爪的一侧的不规则片状的下棘轮包塑115,所述下棘轮包塑115铆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12背向所述下底板1的一侧的侧壁上,沿所述下棘轮包塑115的一侧边缘向内凹陷形成弯曲状的锁口116,所述锁口116贯穿所述下棘轮包塑115的表面,正常开门状态下,所述锁口116一侧的下棘轮包塑115从门的侧面伸出形成的锁舌,当用力关门时,所述锁舌受到固定于外门框处的锁环撞击而转动;沿所述下棘轮包塑115的另一侧边缘依次向内开设有第一限位口118和第二限位口119,所述锁口116、第一限位口118及第二限位口119按照逆时针方向依次设置,所述下棘爪本体114的另一端为卡扣端120;所述下棘轮包塑115的上表面铆接有第一扭簧121,所述第一扭簧121的一端与所述下棘轮包塑11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扭簧1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12固定连接,开门状态下,所述卡扣端120抵止于所述锁口116与第一限位口118之间的下棘轮包塑115的弧面上,所述下棘爪本体114的卡扣端120设置有三角形的尖锐的卡头,当关门时,所述锁舌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所述卡头卡入第一限位口118或第二限位口119中,所述卡头在第一扭簧121的反作用力下与所述下棘轮包塑115抵止在一起。
所述缺口19处的下底板1上开设有与所述下底板1一体成型的第一齿条111,所述第一齿条111上套设有减震套112,所述减震套112从所述缺口19伸出,开门状态下,所述减震套112与所述下棘轮包塑115的第二限位口119相抵止,关门状态下,所述减震套112与所述下棘轮包塑115的第二限位口119相分离,当所述车门由关转为开时,所述卡头与所述第一限位口118或第二限位口119分离,所述下棘轮包塑115在第一扭簧121的作用下逆向转动,所述减震套112抵止所述第二限位口119,减震的同时避免所述第二限位口119过度回位损毁第一扭簧121。
沿所述上开启臂18与所述下开启臂15的连接处通过第一铆钉17将所述开启臂铆接在所述下底板1的中部,所述下开启臂15的自由端开设有贯穿所述下开启臂15的第一连接口16,所述第一连接口16用于连接房车门锁系统的拉绳61,所述拉绳61的一端的挂钩口钩在所述第一连接口16上,当开启车门时,通过车门传动系统62传来的作用力拉动上述拉绳61,所述拉绳61带动所述开启臂围绕第一铆钉17旋转,所述上开启臂18拨动位于其内的第一挡片113移动,所述第一挡片113带动与其一体的下棘轮本体114围绕第二铆钉123旋转,使得所述卡头与所述第一限位口118或第二限位口119分离,进而使得所述下棘轮包塑115在第一扭簧121作用下沿逆时针方向转动,门框上的锁环与所述锁口116脱离,完成解锁过程。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安装基板上还安装有报警机构,所述报警机构与所述锁止机构相机械连接。
其中,所述报警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板12固定连接的固定基板,所述固定基板上连接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锁止机构相机械连接。
所述固定基板包括第三铆钉2,所述第三铆钉2设于所述下棘轮的另一侧,所述第三铆钉2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2背向所述下底板1的一侧,所述第三铆钉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12相铆接,所述第三铆钉2的上端铆接有水平的第三固定板21。
所述报警装置包括锁紧检测开关,所述锁紧检测开关用于检测门锁是否被锁紧,所述第三固定板21上铆接有锁紧检测开关,所述锁紧检测开关包括开关本体22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开关本体22一侧的压片23,所述开关本体22的一侧还固定有触头24,所述触头24位于所述开关本体22与所述压片23之间,所述压片23的另一端位于所述下棘轮包塑115上且与所述第一扭簧121相对,沿所述下棘轮包塑115的上表面固定有方形的塑料压块25,所述塑料压块25位于所述压片23的另一侧。
所述开关本体22的一端与电源26电连接,所述开关本体22的另一端与报警单元27电连接,所述报警单元27为警报灯或蜂鸣报警器,所述报警单元27及电源26安装在所述车门上。
当关门时,所述下棘轮包塑115在锁环的作用下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当关门用力不足,导致所述卡头未与所述第二限位口119相抵止时,所述塑料压块25的位置设置恰好使其不能与所述压片23相接触,因此所述锁紧检测开关的触头24没被压入开关本体22内,所述锁紧检测开关未导通,所述报警单元27不发出警报,表明门未锁死,提醒乘员二次关门。
实施例3
如图5-6、图10及图13所示,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车门外把手64,所述车门外把手64包括外壳体3及外把手本体31,所述外把手本体31的一端与所述外壳体3的一端相旋转铰接,所述外把手本体31的另一端连接有外把手开锁机构,所述外把手开锁机构与房车门锁的传动系统62的开锁传动机构相机械连接,所述开锁传动机构与房车门锁的上锁体6相机械传动连接;所述外壳体3上设置有外把手锁止机构,所述外把手锁止机构位于所述外把手本体31的另一端,所述外把手锁止机构与房车门锁的传动系统62的锁止传动机构相机械传动连接。
所述外把手开锁机构包括L形的外手柄开启臂32,所述外手柄开启臂32的一端与所述外把手的另一端刚性固定连接,所述外手柄开启臂32与所述外把手的另一端相垂直,所述外手柄开启臂3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外壳体3的开孔后伸入所述外壳体3的内侧,所述外手柄开启臂32的另一端刚性连接有长块状的第一拨头34,所述第一拨头34与所述外手柄开启臂32的另一端垂直连接且二者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拨头34的下部抵止有外手柄转换臂,所述外手柄转换臂位于所述外手柄开启臂32的一侧,所述外手柄转换臂连接有第二回位机构。
所述外手柄转换臂包括水平设置的U形臂体,所述U形臂体包括位于其封闭端的弧形臂体36以及与所述弧形臂体36相连接的左臂体37及右臂体38,所述弧形臂体36相对于左臂体37及右臂体38向上弯曲,所述弧形臂体36靠近所述外手柄开启臂3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L形的第二拨头35的一端,所述第二拨头35的另一端位于第一拨头34的下部,所述第二拨头35与所述第一拨头34相上下抵止;所述左臂体37的另一端连接有与其垂直的第三拨头39,所述右臂体38的另一端连接有与其垂直的第四拨头310,所述第四拨头310与所述传动系统62的开锁传动机构相机械传动连接。所述第三拨头39及第四拨头310均为方片状。
所述外把手锁止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外把手的一侧的第一锁孔柱315,所述第一锁孔柱315可旋转安装在所述外壳体3上,所述第一锁孔柱315从所述外壳体3的外表面向所述外壳体3的内部延伸;还包括锁芯,所述锁芯包括端头(未示出)及长方体形的锁芯本体314,所述端头与所述锁芯本体314一体连接,所述端头可旋转安装在所述第一锁孔柱315的底部,所述锁芯本体314从所述第一锁孔柱315的底部伸出。
所述左臂体37的中下部连接有圆柱体状的第一旋转轴311,所述右臂体38的中下部连接有圆柱体状的第二旋转轴312;所述第一锁孔柱315为中空柱体形,所述第一锁孔柱315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对称的第一圆孔(未示出)及第二圆孔(未示出),所述第一旋转轴311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圆孔固定,所述第二旋转轴312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圆孔固定;
所述第二回位机构包括串接于所述第一旋转轴311上的第二扭簧313,所述第二扭簧313位于所述左臂体37的一侧,所述第二扭簧31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外壳体3上,所述第二扭簧313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弧形臂体36的底部。
开锁时,手动向外拉伸所述外把手本体31,所述外把手本体31通过与其相连的第一拨头34下压第二拨头35,所述第二拨头35带动所述外手柄转换臂前端的弧形臂体36相对于所述第一锁孔柱315向下转动,所述外手柄转换臂后端的第三拨头39及第四拨头310跟随所述U形臂体前倾,所述第四拨头310向前推拨房车门锁的传动系统62的开锁传动机构,所述第四拨头310与所述开锁传动机构的限位板传动柱59相抵止,所述第四拨头310带动所述限位板传动柱59移动,所述限位板传动柱59带动所述开锁传动机构拉紧拉绳61,通过拉绳61带动与其相连的所述开启臂旋转(见实施例1),通过所述开启臂带动所述下棘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实现所述下棘轮的卡头与所述下棘轮包塑115的第一限位口118或第二限位口119分离,完成解锁过程。
从外部锁车时,将所述钥匙插入所述第一锁孔柱315并旋转,所述锁芯本体314与所述传动系统的锁止传动机构的第二锁孔柱528(见实施例5)相连接,通过锁芯本体314带动所述第二锁孔柱528旋转,通过第二锁孔柱528将所述传动系统锁死,通过外把手不能够打开所述车门。
实施例4
如图7-9及图13所示,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车门内把手65,所述车门内把手65包括凹槽状的内壳体4及内把手本体41,所述内把手本体41的一端与所述内壳体4可旋转铰接在一起,所述内把手本体41的一端(即铰接端)固定有内把手传动机构,所述内把手传动机构与所述房车门锁的传动系统的锁止传动机构相连接,所述锁止传动机构与所述房车门锁的传动系统的开锁传动机构相机械连接。
所述内把手本体41的一端与所述内壳体4可旋转铰接的方式如下:所述内把手本体41的一端的下部铆接有第三旋转轴411,所述第三旋转轴411与所述内壳体4的侧壁相旋转铆接,所述第三旋转轴411一侧串接有第三扭簧412,所述第三扭簧412的一侧固定串接有橡胶挡片413,所述第三扭簧41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内壳体4上,所述第三扭簧412的另一端抵止在所述橡胶挡片413的一侧,当所述内把手本体41、第三旋转轴411及橡胶挡片413同步旋转时,所述第三扭簧412对所述橡胶挡片413产生反向作用力,当停止旋转所述内把手本体41时,上述内把手本体41、第三旋转轴411及橡胶挡片413在第三扭簧412的作用下反向旋转复位。
所述内把手传动机构包括刚性固定于所述第三旋转轴411的另一侧的内手柄连动杆414,所述内手柄连动杆414为长杆状且与所述第三旋转轴411同步旋转,所述内手柄连动杆414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内壳体4的背面的穿孔后伸出;还包括类似芒果状的内手柄开启摇臂42,所述内手柄开启摇臂42为弧形不规则片体,所述内手柄开启摇臂42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弧形孔43和第二弧形孔45,第一螺钉44通过所述第一弧形孔43与所述内手柄开启摇臂42及所述内壳体栓接,所述第一螺钉44的螺帽卡在所述第一弧形孔43两侧的内手柄开启摇臂42上,第二螺钉46通过所述第二弧形孔45与所述内手柄开启摇臂42及所述内壳体栓接,所述第二螺钉46的螺帽卡在所述第二弧形孔45两侧的内手柄开启摇臂42上;所述内手柄开启摇臂42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拉杆安装孔410,所述第一拉杆安装孔410固定安装有拉杆63的一端,所述拉杆63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传动系统的锁止臂517的一端上(见图10及图13)。
所述内把手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三弧形孔49,所述内壳体4开设有贯穿其自身的第三弧形孔49,第三螺钉48的螺帽卡在所述第三弧形孔49两侧的内壳体4上,第三螺钉48的螺钉部与所述内手柄开启摇臂42栓接;所述第一弧形孔43的长度大于第二弧形孔45,所述第一弧形孔43的长度小于第三弧形孔49;转动所述内手柄开启摇臂42,所述内手柄开启摇臂42围绕所述第一螺钉44及第二螺钉46旋转,所述第一弧形孔43、第二弧形孔45及第三弧形孔49的长度设置使得所述内手柄开启摇臂42的旋转幅度得到有效限制,所述内壳体4上靠近所述第三弧形孔49处开设有贯穿所述内壳体4的长条状的连动杆运动孔415,所述手柄开启摇臂还开设有第四弧形孔47,所述第四弧形孔47位于所述连动杆运动孔415的上方,所述内手柄连动杆414同时穿过所述连动杆运动孔415及第四弧形孔47后伸出。
从车内部开车门时,向外拉动所述内把手本体41,所述第三连接轴带动与其一体的内手柄连动杆414旋转,所述内手柄连动杆414旋转推动所述手柄开启摇臂正向旋转,所述手柄开启摇臂推动所述拉杆63向前移动,所述拉杆63的另一端与所述锁止传动机构的锁止臂517相连接,所述拉杆63拉动与其相连的锁止臂517正向旋转,所述锁止臂517正向旋转带动与其相连的开锁传动机构运动,所述开锁传动机构通过拉动与其相连的拉绳61完成解锁过程,拉绳61的解锁过程与上述实施例1-3相同;
从车内部锁车门时,向内压低所述把手,所述内手柄连动杆414旋转推动所述手柄开启摇臂反向旋转,所述手柄开启摇臂推动所述拉杆63向后移动,所述拉杆63推动与其相连的锁止臂517反向旋转,所述锁止臂517反向旋转将所述门锁装置的传动系统62反向锁死,通过外把手打不开所述车门。
实施例5
如图1-13所示,在实施例1-4的基础上,实施例5公开了一种房车门锁系统,包括栓接在车门边缘的上部的上锁体6、栓接在车门边缘的下部的下锁体66、栓接在车门中部的车门外把手64、车门内把手65以及与车门外把手64栓接的传动系统62,所述上锁体6包括与锁扣卡合锁止的第一锁舌机构,所述第一锁舌机构通过第一拉绳61与所述传动系统62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系统62通过第二拉绳67与所述下锁体66的第二锁舌机构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系统62通过拉动第一拉绳61完成第一锁舌机构与锁扣的分离,所述传动系统62通过拉动第二拉绳67完成第二锁舌机构与锁扣的分离,实现解锁。
所述车门外把手64包括外把手开锁机构及外把手锁止机构(具体结构见实施例3),所述外把手开锁机构及外把手锁止机构分别与所述传动系统62传动连接;拉动所述外把手开锁机构,所述外把手开锁机构带动所述传动系统62拉紧所述第一拉绳61及第二拉绳67完成开锁。
所述车门内把手65包括内把手传动机构(具体结构见实施例4),所述内把手传动机构与所述传动系统62传动连接;通过外拉或内压所述内把手本体41,实现内把手传动机构与所述传动系统62同步传动,实现开锁或解锁过程。
所述上锁体6包括安装基板,所述第一锁舌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基板上的锁止机构以及带动所述锁止机构解锁的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与所述锁止机构相传动连接,所述上锁体6还安有锁死报警装置(详见实施例1及2);所述下锁体66的结构与所述上锁体6相同,二者只是尺寸上存在区别。同时设置上锁体6及下锁体66,车门锁紧的更加牢靠,且能够实现上下联动进行上锁/开锁操作,过程简单容易。
更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系统62包括开锁传动机构以及与所述开锁传动机构相传动的锁止传动机构,所述第一拉绳61与所述开锁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拉绳67与所述开锁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外把手开锁机构与所述开锁传动机构相传动连接,所述外把手锁止机构与所述锁止传动机构相传动连接;所述内把手传动机构与所述锁止传动机构相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开锁传动机构包括方形且水平的第一安装板5,所述第一安装板5的下侧面固定有与拉绳61相连接的拉绳传动机构,所述拉绳传动机构连接有第三回位机构,所述拉绳传动机构与第三传动销534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传动销534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安装板5的第一传动孔55伸出;所述第一安装板5的上侧面设有能够沿所述第一传动孔55上下滑动的限位板58,所述限位板58的上部设有上盖板522,所述上盖板522与所述第一安装板5栓接,所述第三传动销534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限位板58的第六圆孔541后抵止于所述上盖板522的限位槽527内,所述限位槽527对所述第三传动销534的移动具有限位作用,所述限位槽527沿所述上盖板522的下表面开设。
所述拉绳传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板5的下侧面的L形的第一转动臂531及L形的第二转动臂537,所述第一转动臂531及第二转动臂537均为片状,所述第一转动臂531及第二转动臂537位置对称且分别可转动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板5的下侧面的两侧,所述第一转动臂53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臂537的一端通过第三传动销534串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转动臂531与所述第二转动臂537能够随着所述第三传动销534的前移而同步相向运动,所述第一安装板5上开设有方形的第一传动孔55,所述第一传动孔55位于所述第一转动臂531与所述第二转动臂537的串接端的上部;所述第一转动臂531的一端开设有第四圆孔(未示出),所述第二转动臂537的一端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连接板535,所述连接板535位于第一转动臂531的一端的上部,所述连接板535上开设有长条状的运动槽546,所述运动槽546位于所述第四圆孔的上部,所述第一传动孔55开设于所述第四圆孔下部的第一安装板5上;
所述第三传动销534包括一体成型的细轴和粗轴,所述细轴穿过所述运动槽546、第四圆孔及第一传动孔55后伸出,所述粗轴一端的端面抵止在所述第一传动孔55上,所述粗轴的另一端从所述第一传动孔55伸出并抵止于上盖板522的下表面的限位槽527,所述限位槽527不贯穿所述上盖板522。
所述第一转动臂531、第二转动臂537、第一安装板5及所述上盖板522的一体固定连接方式如下:所述上盖板522包括与其一体成型的第一柱孔524、第二柱孔539及第三柱孔523;所述第一安装板5上开设有与第一柱孔524上下对齐的第一螺孔550,所述第一安装板5上开设有与第二柱孔539上下对齐的第二螺孔551,所述第一安装板5上开设有与第三柱孔523上下对齐的第三螺孔552;所述第一转动臂53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孔550适配的第一转孔542,所述第一转孔542具有与之间隙配合的第一转轴533,将所述第一转轴533卡入所述第一转孔内542;所述第二转动臂537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螺孔551适配的第二转孔543,所述第二转孔543具有与之间隙配合的第二转轴536,将所述第二转轴536卡入所述第二转孔543内;所述第一柱孔524、第一螺孔550、卡入第一转轴533的第一转孔542上下对齐后通过第一自攻钉544栓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转动臂531能围绕所述第一转轴533旋转;所述第二柱孔539、第一螺孔550、卡入第二转轴536的第二转孔542上下对齐后通过第二自攻钉545栓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转动臂537能围绕所述第二转轴536旋转;所述第三柱孔523及第三螺孔552上下对齐后通过所述第三自攻钉栓接在一起。以上述方式,将所述第一转动臂531、第二转动臂537及上盖板522同时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板5上。
所述第一转动臂53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口532,所述第二连接口532连接有所述第一拉绳61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转动臂537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口538,所述第二连接口532连接有所述第二拉绳67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转动臂531及第二转动臂537在传动系统62的作用下相向运动,分别拉动所述第一拉绳61及第二拉绳67,完成解锁过程。
所述第二转动臂537的上部一体成型有第二固定块(未示出),沿所述连接板535的右端的边缘垂直设置有第一侧壁51,所述第一侧壁51位于所述第二转动臂537的一侧,所述连接板535与所述第一侧壁51一体成型;
所述第三回位机构包括第二弹簧547,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有第二弹簧547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547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侧壁51上;所述第一侧壁51上开凿有用于卡接所述第一拉绳61的第三卡槽54,沿所述连接板535的左端的边缘垂直设置有第二侧壁52,所述第二侧壁52上开凿有用于卡接所述第二拉绳67的第二卡槽53;
所述开锁传动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5的另一侧面的限位板58,所述限位板58为方形板,所述限位板58朝向所述第一传动孔55的下底面一体成型有方形的第一凸块548,所述第一凸块548位于所述第一传动孔55内,所述第一凸块548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孔55的左右两侧面相互抵止,保证所述限位板58只能在沿所述第一传动孔55进行有限的上下移动而不能左右移动;所述第六圆孔541的一侧固定有长块体状的限位板传动柱59,所述限位板传动柱59与所述第一凸块548一体成型且向所述第一安装板5的下侧面延伸;沿所述限位板58的右侧面的后端设有向右延伸的第二凸块510,所述第二凸块510贴合于所述第一安装板5。
所述锁止传动机构包括一端开设有第二拉杆安装孔521的锁止臂517,所述锁止臂517为不规则的长片状,所述第二拉杆安装孔521与所述拉钩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锁止臂517的另一端一体连接有抵止于所述第一安装板5的第四柱孔519,所述第四柱孔519内插接有第三转轴540,所述第三转轴540一体成型固定于所述上盖板522的下表面,所述第四柱孔519夹设于所述上盖板522与所述连接板535之间,所述锁止臂517夹设于所述上盖板522和方形板状的锁止滑块之间,这种设计能避免所述锁止臂517上下或左右移动,保证所述锁止臂517可围绕所述第三转轴540转动,所述锁止臂517的一端从所述上盖板522和所述锁止滑块之间伸出;当所述第三传动销534从所述第六圆孔541穿出时,所述锁止传动机构的所述锁止臂517的后部的圆弧面与所述开锁传动机构的第三传动销534相互抵止。
所述锁止传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连接板535固定连接的锁止滑块,所述锁止滑块包括锁止滑块本体511以及位于所述锁止滑块本体511右侧的第二齿条513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齿条513右侧的限位块514,所述锁止滑块本体511贴合于所述第一安装板5的上表面的右部,所述第二齿条513与所述第一安装板5之间形成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二齿条513沿所述锁止滑块本体511的右端面的后侧向右一体开设,所述第二齿条513与所述限位块514一体成型。
所述限位块514的下部的连接板535上开设有第二传动孔57,所述限位块514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第四传动销516,所述第四传动销516位于所述第二传动孔57的内部,所述第四传动销516的前后两侧抵止于所述第二传动孔57,保证所述锁止滑块只能左右移动。
所述锁止传动机构还包括贯穿所述上盖板522的锁芯孔526,所述锁芯孔526位于所述上盖板522的右侧,所述锁芯孔526与第二锁孔柱528的上端旋转固定,所述第二锁孔柱528向下延伸并通过所述连接板535的第五圆孔56穿出,所述第二锁孔柱528位于所述第二齿条513的前部。
所述锁止传动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锁孔柱528的上部的弧形片状的回位联动臂529,所述回位联动臂529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锁孔柱528一体成型,所述回位联动臂529夹设于所述上盖板522及限位块514之间,所述回位联动臂529上开设有弧形的过孔530,所述限位块514的上部固定有与所述限位块514一体的第一传动销515,所述第一传动销515位于所述过孔530内部;所述回位联动臂529的另一端从所述上盖板522伸出且与第四扭簧549的一端固定,所述第四扭簧549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535相固定。
所述锁止滑块本体511朝向所述第二齿条513的一端固定有第二传动销520,所述第二传动销520与所述锁止滑块本体511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所述锁止臂517的中部开设有传递孔518,所述第二传动销520位于所述传递孔518内部。
所述连接板535上开设有贯穿所述连接板535的第五圆孔56,所述第五圆孔56位于所述锁止滑块的一侧,所述第二锁孔柱528从所述第五圆孔56穿出;当所述车门外把手64与所述第一安装板5的下表面栓接在一起时,所述锁芯本体314恰好插入与之适配的第二锁孔柱528内部,如上述实施例3所述,所述限位板传动柱59恰好与所述车门外把手64的第四拨头310前后抵止在一起。
所述开锁传动机构以及锁止传动机构的连动方式如下:所述限位板58位于所述第二齿条513下方的第一插槽内部,所述限位板58垂直于所述锁止滑块及第二齿条513,所述第二齿条513位于所述第二凸块510的前部,所述第二锁孔柱528位于所述第二齿条513的前部,即所述第二齿条513位于所述第二凸块510与所述第二锁孔柱528之间。当所述锁止滑块向左移动时,所述限位块514恰好移动至所述第二凸块510的前部,起到阻挡所述第二凸块510向前移动的技术效果,从而阻止所述限位板58在车门外把手64或车门内把手65的作用下向前移动,进一步阻止了与所述限位板58通过第三传动销534相串接的第一转动臂531及第二转动臂537的相向转动,避免拉绳61受力作用,起到锁死所述房车门锁的技术效果;所述第二齿条513的上表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二齿条513一体成型的第一传动销515,所述第一传动销515位于所述限位块514的上部。
通过车门外把手64开锁时,向外拉起所述外把手,所述第四拨头310向前推动所述限位板传动柱59沿所述第一传动孔55移动,所述限位板传动柱59带动与其一体的限位板58沿所述第一传动孔55前移,所述第一传动孔55带动第三传动销534移动,所述第三传动销534带动与其串接的所述第一转动臂531及第二转动臂537相向转动,所述第三传动销534拉动所述第一拉绳,所述第二转动臂537拉动所述第二拉绳,完成解锁的过程。
通过车门外把手64上锁时,将所述钥匙插入所述第一锁孔柱315,转动钥匙,所述第一锁孔柱315带动锁芯本体314、第二锁孔柱528、与第二锁孔柱528一体连接的回位联动臂529同步转动,所述回位联动臂529通过第一传动销515带动所述锁止滑块向左移动时,所述限位块514恰好阻挡所述第二凸块510向前移动,完成对车门的锁死,解锁过程为锁死过程的逆过程;同时,上述第一锁孔柱315、锁芯本体314及第二锁孔柱528相依次连接的锁芯结构设计,与传统的锁芯本体直接插入锁孔柱的锁芯结构相比,本申请的锁芯结构具有防尘防水的优点。
通过车门内把手65开锁时,外拉所述内把手本体41,所述内手柄连动杆414旋转推动所述手柄开启摇臂正向旋转,所述手柄开启摇臂推动所述拉杆63向前移动,所述拉杆63推动与其相连的锁止臂517正向旋转(见实施例4),所述锁止臂517通过后部的圆弧面推动与所述圆弧面抵止的第三传动销534前移,所述第三传动销534带动与其串接的所述第一转动臂531及第二转动臂537相向转动,第一转动臂531及第二转动臂537分别拉动第一拉绳61和第二拉绳67完成解锁的过程。
通过车门内把手65上锁时,向内压低所述内把手本体41,所述内手柄连动杆414旋转推动所述手柄开启摇臂反向旋转,所述手柄开启摇臂推动所述拉杆63向后移动(见实施例4),所述拉杆63推动与其相连的锁止臂517围绕第三柱孔523反向旋转,所述锁止臂517反向推动与其相串接的第二传动销520移动,所述第二传动销520带动与其一体的限位板58向左移动时,所述限位板58的限位块514恰好阻挡所述锁止滑块的第二凸块510向前移动,完成对车门的锁死;通过车门内把手65解锁时,向外拉动所述内把手本体41正常回位,解锁为锁死的逆过程。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0)

1.一种房车门锁系统,包括栓接在车门边缘的上部的上锁体、栓接在车门边缘的下部的下锁体、栓接在车门中部的车门外把手、车门内把手以及与车门外把手栓接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锁体包括第一锁舌机构,所述第一锁舌机构通过第一拉绳与所述传动系统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系统通过第二拉绳与所述下锁体的第二锁舌机构传动连接;
所述车门外把手包括外把手开锁机构及外把手锁止机构,所述外把手开锁机构及外把手锁止机构分别与所述传动系统传动连接;
所述车门内把手包括内把手传动机构,所述内把手传动机构与所述传动系统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车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锁体包括安装基板,所述第一锁舌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基板上的锁止机构以及带动所述锁止机构解锁的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与所述锁止机构相传动连接;所述下锁体的结构与所述上锁体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房车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系统包括开锁传动机构以及与所述开锁传动机构相连动的锁止传动机构,所述第一拉绳与所述开锁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拉绳与所述开锁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所述外把手开锁机构与所述开锁传动机构相传动连接,所述外把手锁止机构与所述锁止传动机构相传动连接;
所述内把手传动机构与所述锁止传动机构相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房车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锁传动机构包括方形且水平的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侧面固定有与拉绳相连接的拉绳传动机构,所述拉绳传动机构连接有第三回位机构,所述拉绳传动机构与第三传动销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传动销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安装板的第一传动孔伸出;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侧面设有能够沿所述第一传动孔上下滑动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上部设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栓接,所述第三传动销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限位板的第六圆孔后抵止于所述上盖板的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沿所述上盖板的下表面开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房车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传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侧面的L形的第一转动臂及L形的第二转动臂,所述第一转动臂及第二转动臂均为片状,所述第一转动臂及第二转动臂位置对称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侧面的两侧,所述第一转动臂的一端开设有第四圆孔,所述第二转动臂的一端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长条状的运动槽,所述运动槽位于所述第四圆孔的上部,所述第四圆孔下部的第一安装板上开设有方形的第一传动孔,所述第三传动销的一端从所述运动槽、第四圆孔及第一传动孔穿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房车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第三传动销包括一体成型的细轴和粗轴,所述细轴从所述运动槽、第四圆孔及第一传动孔穿出,所述粗轴一端的端面抵止在所述第一传动孔上,所述粗轴的另一端从所述第六圆孔伸出并抵止于上盖板的限位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房车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为方形板,所述限位板朝向所述第一传动孔的下底面一体成型有方形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位于所述第一传动孔内,所述第一凸块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孔的左右两侧面相互抵止;所述第一凸块开设有贯穿所述限位板的第六圆孔,所述第六圆孔的一侧固定有长块体状的限位板传动柱,所述限位板传动柱与所述第一凸块一体成型且向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侧面延伸;沿所述限位板的右侧面的后端开设有水平向右延伸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贴合于所述第一安装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房车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回位机构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转动臂的上部,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有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沿所述连接板的右端的边缘垂直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房车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二连接口连接有所述第一拉绳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转动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口,所述第二连接口连接有所述第二拉绳的另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房车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自攻螺钉将与所述上盖板一体成型的柱孔、第一安装板的螺孔、卡接有转轴的转动臂的转孔栓接在一起,将所述转动臂及上盖板同时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转孔与所述转轴间隙配合,所述转动臂可旋转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房车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传动机构包括一端开设有第二拉杆安装孔的锁止臂,所述第二拉杆安装孔与所述拉钩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锁止臂的另一端一体连接有抵止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第四柱孔,所述第四柱孔内插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一体成型固定于所述上盖板的下表面,所述第四柱孔夹设于所述上盖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锁止臂夹设于所述上盖板和方形板状的锁止滑块之间,所述锁止臂的一端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锁止滑块之间伸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房车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传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的锁止滑块,所述锁止滑块包括锁止滑块本体以及位于所述锁止滑块本体右侧的第二齿条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齿条右侧的限位块,所述锁止滑块本体贴合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表面的右部,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形成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二齿条沿所述锁止滑块本体的右端面的后侧向右一体开设,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限位块一体成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房车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传动机构还包括贯穿所述上盖板的锁芯孔,所述锁芯孔位于所述上盖板的右侧,所述锁芯孔与第二锁孔柱的上端旋转固定,所述第二锁孔柱向下延伸并通过所述连接板的第五圆孔穿出,所述第二锁孔柱位于所述第二齿条的前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房车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传动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锁孔柱的上部的弧形片状的回位联动臂,所述回位联动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锁孔柱一体成型,所述回位联动臂夹设于所述上盖板及限位块之间,所述回位联动臂上开设有弧形的过孔;所述限位块的上部固定有与所述限位块一体的第一传动销,所述第一传动销位于所述过孔内部;所述回位联动臂的另一端从所述上盖板伸出且与第四扭簧的一端固定,所述第四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相固定。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房车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的下部的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二传动孔,所述限位块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第四传动销,所述第四传动销位于所述第二传动孔的内部,所述第四传动销的前后两侧抵止于所述第二传动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房车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滑块本体朝向所述第二齿条的一端固定有所述第二传动销,所述第二传动销与所述锁止滑块本体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所述锁止臂的中部开设有传递孔,所述第二传动销位于所述传递孔内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房车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三传动销从所述第六圆孔穿出时,所述锁止臂的后部的圆弧面与所述第三传动销相互抵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房车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第二齿条下方的第一插槽内部,所述限位板垂直于所述锁止滑块及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位于所述第二凸块的前部,所述第二锁孔柱位于所述第二齿条的前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房车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连接板的左端的边缘垂直设置有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上开凿有用于卡接所述第一拉绳的第三卡槽;所述第一侧壁上开凿有用于卡接所述第二拉绳的第二卡槽。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房车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外把手包括外壳体及外把手本体,所述外把手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外壳体的一端旋转铰接,所述外把手本体的另一端连接有外把手开锁机构,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外把手锁止机构,所述外把手锁止机构位于所述外把手本体的一侧。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房车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外把手与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栓接,所述外把手锁止机构与所述锁止传动机构的第二锁孔柱传动连接;所述外把手开锁机构与所述开锁传动机构的限位板传动柱相传动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房车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内把手包括凹槽状的内壳体及内把手本体,所述内把手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内壳体可旋转铰接在一起,所述内把手的连接端固定有内把手传动机构,所述内把锁传动机构通过拉杆与所述锁止传动机构的锁止臂的一端相传动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房车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板包括方形水平的下底板,所述下底板的一端固定有与所述下底板垂直的卡绳板,所述下底板的另一端固定有与所述下底板垂直的第一固定板,所述下底板的侧边边缘上垂直固定有第二固定板。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房车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包括固定于下底板中部的L形的开启臂以及带动所述开启臂回位的回位机构,所述开启臂包括垂直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开启臂以及平行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下开启臂,所述上开启臂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端的端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所述回位机构包括第一弹簧以及固定于上开启臂上的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位于所述凹槽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固定块上固定有第一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固定板上。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房车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板上还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所述缺口开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下底板的连接处。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房车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背向所述下底板的一侧的侧壁上的下棘爪,所述下棘爪包括不规则片状的下棘爪本体及与所述下棘爪本体的一端一体连接的长条状第一挡片,所述第一挡片穿过所述缺口伸入所述第一凹槽内。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房车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与所述下棘爪本体固定连接的锁舌装置,所述锁舌装置固定于所述下棘爪本体的一侧,所述锁舌装置上开设有锁扣;所述锁舌装置为弧形片状的下棘轮包塑,所述下棘轮包塑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背向所述下底板的一侧的侧壁上,沿所述下棘轮包塑的一侧边缘向内凹陷形成弯曲状的锁口,所述锁口贯穿所述下棘轮包塑的上下表面;所述下棘轮包塑的上表面铆接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与所述下棘轮包塑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房车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棘爪本体的另一端为卡扣端,所述下棘轮包塑的另一侧边缘依次向内开设有第一限位口和第二限位口,所述锁口、第一限位口及第二限位口按照逆时针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卡扣端抵止于所述锁口与第一限位口之间的下棘轮包塑的弧面上;所述下棘爪本体的卡扣端设置有三角形的尖锐的卡头。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房车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处的下底板上开设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下底板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齿条上套设有减震套,开门状态下,所述减震套从所述缺口伸出且所述减震套与所述下棘轮包塑的第二限位口相抵止。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房车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卡绳板的上部边缘的中部向下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下开启臂的自由端开设有贯穿所述下开启臂的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连接有房车门锁传动系统的拉绳的一端,所述拉绳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上固定;所述开启臂、下棘爪、下棘轮包塑均铆接在所述安装基板上。
CN201810506043.5A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房车门锁系统 Active CN1084684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06043.5A CN108468485B (zh)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房车门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06043.5A CN108468485B (zh)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房车门锁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68485A true CN108468485A (zh) 2018-08-31
CN108468485B CN108468485B (zh) 2023-12-22

Family

ID=63261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06043.5A Active CN108468485B (zh)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房车门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6848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77702A (zh) * 2018-09-19 2019-01-11 江苏三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房车门以及多功能车帘
CN113338728A (zh) * 2021-07-07 2021-09-03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机械锁装置和包含其的汽车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88130A (ja) * 2003-12-25 2005-07-14 Mitsui Mining & Smelting Co Ltd ドアロック装置
WO2006015481A1 (en) * 2004-08-10 2006-02-16 Magna Closures Inc. Power release double-locking latch
EP2149659A1 (de) * 2008-08-01 2010-02-03 Audi AG Verriegelungsvorrichtung für schwenkbar angelenkte Frontklappen
CN201695762U (zh) * 2010-06-11 2011-01-05 重汽集团专用汽车公司 重型汽车门锁
JP2013014881A (ja) * 2011-06-30 2013-01-24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自動車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CN103883181A (zh) * 2014-03-21 2014-06-25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车内解锁装置
CN203742312U (zh) * 2014-03-17 2014-07-30 江苏旭顺东明汽配有限公司 尾门锁连接传动装置
CN204238696U (zh) * 2014-11-06 2015-04-01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门锁拉线可调结构
CN107060536A (zh) * 2017-03-31 2017-08-18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门锁加强结构和背门
CN208830844U (zh) * 2018-05-24 2019-05-07 江苏三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房车门锁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88130A (ja) * 2003-12-25 2005-07-14 Mitsui Mining & Smelting Co Ltd ドアロック装置
WO2006015481A1 (en) * 2004-08-10 2006-02-16 Magna Closures Inc. Power release double-locking latch
CN101006239A (zh) * 2004-08-10 2007-07-25 马格纳·克劳祖雷斯有限公司 动力释放双重锁定式锁具
EP2149659A1 (de) * 2008-08-01 2010-02-03 Audi AG Verriegelungsvorrichtung für schwenkbar angelenkte Frontklappen
CN201695762U (zh) * 2010-06-11 2011-01-05 重汽集团专用汽车公司 重型汽车门锁
JP2013014881A (ja) * 2011-06-30 2013-01-24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自動車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CN203742312U (zh) * 2014-03-17 2014-07-30 江苏旭顺东明汽配有限公司 尾门锁连接传动装置
CN103883181A (zh) * 2014-03-21 2014-06-25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车内解锁装置
CN204238696U (zh) * 2014-11-06 2015-04-01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门锁拉线可调结构
CN107060536A (zh) * 2017-03-31 2017-08-18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门锁加强结构和背门
CN208830844U (zh) * 2018-05-24 2019-05-07 江苏三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房车门锁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77702A (zh) * 2018-09-19 2019-01-11 江苏三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房车门以及多功能车帘
CN113338728A (zh) * 2021-07-07 2021-09-03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机械锁装置和包含其的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68485B (zh) 2023-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68485A (zh) 一种房车门锁系统
CN107246188B (zh) 一种电机防盗锁
CN208830844U (zh) 一种房车门锁系统
CN206801252U (zh) 新型防盗门锁
CN202055647U (zh) 一种快锁快开电控防盗门锁
CN202139918U (zh) 一种车用闭锁器
CN208236175U (zh) 一种房车车门外把手
CN208830845U (zh) 一种房车车门内把手
CN208106112U (zh) 一种后置离合器的锁具
CN207847295U (zh) 一种智能推拉门锁
CN208137690U (zh) 具有钩舌的锁体
CN208380339U (zh) 一种房车上锁体
CN208310477U (zh) 一种带有锁死报警功能的房车上锁体
CN201649892U (zh) 一种锁
CN200949351Y (zh) 智能机电一体化锁具结构
CN209535076U (zh) 隐藏式座椅及交通工具
CN208137669U (zh) 一种一体式电子锁
CN201334810Y (zh) 一种机械锁
CN2238881Y (zh) 一种卷帘门锁
CN201943460U (zh) 一种电机锁
CN112233256A (zh) 一种能够防盗的停车收费设备
CN201695795U (zh) 遥控防盗锁
CN102071839B (zh) 一种电机锁
CN219081298U (zh) 一种用于房车锁的呆舌传动机构
CN206376627U (zh) 一种四向开防盗锁锁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