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63618A - 轴向活塞马达的操作方法以及轴向活塞马达 - Google Patents

轴向活塞马达的操作方法以及轴向活塞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63618A
CN108463618A CN201780006455.6A CN201780006455A CN108463618A CN 108463618 A CN108463618 A CN 108463618A CN 201780006455 A CN201780006455 A CN 201780006455A CN 108463618 A CN108463618 A CN 1084636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ompressor
outlet valve
axial piston
piston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64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乌尔里希·罗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TAS Gesellschaft fuer Themodynamische Antriebssysteme mbH
Original Assignee
GETAS Gesellschaft fuer Themodynamische Antriebssysteme 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TAS Gesellschaft fuer Themodynamische Antriebssysteme mbH filed Critical GETAS Gesellschaft fuer Themodynamische Antriebssysteme mbH
Publication of CN108463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636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3/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of pumps for charging or scavenging
    • F02B33/02Engines with reciprocating-piston pumps; Engines with crankcase pumps
    • F02B33/06Engines with reciprocating-piston pumps; Engines with crankcase pumps with reciprocating-piston pumps other than simple crankcase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B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OR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TYPE, e.g. STEAM ENGINES
    • F01B3/00Reciprocating-piston machines or engines with cylinder axe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1B3/04Reciprocating-piston machines or engines with cylinder axe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the piston motion being transmitted by curved surfa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3/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of pumps for charging or scavenging
    • F02B33/02Engines with reciprocating-piston pumps; Engines with crankcase pumps
    • F02B33/28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rankcase pump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subgroups F02B33/02 - F02B33/26
    • F02B33/30Control of inlet or outlet po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26Engines with cylinder axe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shaft axis; Engines with cylinder axe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tangentially to a circle centred on main-shaft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28Engines with two or more pistons reciprocating within same cylinder or within essentially coaxial cylind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28Engines with two or more pistons reciprocating within same cylinder or within essentially coaxial cylinders
    • F02B75/282Engines with two or more pistons reciprocating within same cylinder or within essentially coaxial cylinders the pistons having equal strok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ompressor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轴向活塞马达,其中,燃料和压缩的燃烧介质在燃烧室中连续地燃烧,以便转变成为工作流体并被连续地输送到工作缸。为了对于操作所述轴向活塞马达使压缩尽可能的有效,将压缩机出口阀中的至少一个以正控制的方式闭合并通过在相应压缩缸中积聚起来的压缩机压力打开。

Description

轴向活塞马达的操作方法以及轴向活塞马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操作轴向活塞马达的方法,在该方法中,燃料和压缩的燃烧介质在燃烧室内持续燃烧以产生工作介质,并输送到连续的工作缸,工作活塞在工作缸内往复运动,工作活塞依次驱动动力输出装置和压缩机活塞,压缩机活塞在压缩缸内往复运动,燃烧介质在压缩缸内被压缩,其中,燃烧介质通过压缩机进口阀被吸入,且压缩的燃烧介质被压缩缸通过压缩机出口阀输送到所述燃烧室。同样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轴向活塞马达,其具有燃烧室,其持续燃烧压缩后的燃烧介质和燃料以产生工作介质,该燃烧室具有工作缸,其通过能够循环地打开和闭合的喷射线路与燃烧室连接,且工作活塞在工作缸内往复运动,具有压缩机活塞往复运动于其中的压缩缸,压缩机活塞由工作活塞驱动,并且还具有至少一个燃烧介质进料管线,燃烧介质进料管线从压缩缸的压缩机出口阀通向燃烧室,其中,压缩机出口阀中的至少一个具有闭合部件,该闭合部件远离所述压缩缸打开并与阀驱动件相互作用。
背景技术
这种操作方法和轴向活塞马达例如在EP 1 035 310 A2或WO 2011/00943 A2中是已知的。就这一点而言,EP 1 035 310 A2公开了一种陶瓷球,所述陶瓷球由存在于压力室或在燃烧介质进料管线中的压力压靠在其阀座上,并作为压缩机出口阀的闭合部件。在这种方法中,只要压缩机活塞中的压力低于压力室中的压力或低于相应的燃烧介质进料管线的压力,则出口阀保持关闭。若所述压缩缸中的压力上升超过燃烧介质进料管线或压力室中的压力,则由陶瓷球形成的所述压缩机出口阀的闭合部件打开并冲击定位螺钉。因而,通向压力室的路径是敞开的。WO 2011/009453 A2也公开了一种压缩机出口阀的这种被动控制,其使用构造为半球形的阀盖,所述阀盖与阀盖压力弹簧相互作用,以使得这个压缩机出口阀最终也通过压缩缸和燃烧介质进料管线之间的压力差来控制,其中阀盖下压弹簧的弹簧力最终仅与该压力差平行地作用。
DE 602 25 683 T2公开了一种连控轨道(desmodromic)阀控制,其中,阀被强制地打开和关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轴向活塞马达的操作方法以及轴向活塞马达,在该方法和马达中进行尽可能有效的压缩。
本发明的任务通过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特征的轴向活塞马达的操作方法并通过轴向活塞马达得以完成。在从属权利要求和随后的说明书中可找到另外的有利实施例、也可能是与这些权利要求相互独立的实施例。
因此,在所述类型的方法的情况中,如果这种方法的特征在于压缩机出口阀中的至少一个以正控制闭合并通过在相应压缩缸中积聚的压缩机压力打开,则可能会进行最有效的压缩以用于轴向活塞马达的操作。通过这种方式,只要在压缩缸中可以找到足够的压缩机压力,则将燃烧介质从压缩缸输送到燃烧室,同时通过正控制闭合过程可以确保没有燃烧介质流回到压缩缸中,燃烧介质流回到压缩缸中会相应地带来损失。
应当理解的是,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多段压缩,其中,离开压缩机的燃烧介质不会被直接输送至燃烧室中,而是例如通过另外的压缩段(例如另外的压缩缸)间接地输送至燃烧室。
在上文解释的方法中,压缩和工作是分开的,以便在尽可能最低的温度下进行压缩。
优选地,至少一个压缩机出口阀的闭合过程在相关的压缩机活塞到达其上死点之前开始。确实,在这个时间点,被压缩的燃烧介质仍然从压缩缸流出至燃烧室。然而,其以相对轻微的体积质量流发生于上死点附近处,使得由闭合的压缩机出口阀产生的较小阀容量并不是关键的并且只会不明显地阻碍流动。
优选地,压缩机出口阀中的至少一个的闭合过程在相关的压缩机活塞到达其上死点之前,以不迟于5,优选不迟于7°时开始。
就这一点而言,特别应当考虑的是,为了闭合压缩机出口阀,压缩机出口阀的闭合部分必须加速并且必须穿过一定的路径距离直到压缩机出口阀随后最终闭合。由于及时地开始了闭合过程,可以确保相应的压缩机出口阀也及时地闭合了,特别是还将公差考虑在内。
就这一点而言,在开始闭合过程以后,强制的或受正控制的闭合过程在某些情况下会通过压缩机出口阀的其中一个的移动质量而最终进行,并且这特别地允许遵守可能存在的公差,特别是由于相关压缩机活塞一到达其上死点就会使压缩机出口阀通过压力差而保持闭合。在这一点上,不是绝对必要的是,当将相应的压缩机出口阀紧密地密封时,其主动地将下压装置向下压或与压下装置接触至某点上。在这一点上,在闭合过程开始之后,如果压缩机出口阀中的至少一个或多或少地以弹道方式通过其自身重量自由地闭合,则有利的。
因此,当相关的压缩机活塞到达其上死点时,如果压缩机出口阀中的至少一个是闭合的则是有利的。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从燃烧介质进料管线出来的燃烧介质可能回流至相应的压缩缸中;如已经在上文所指出的,这也可以由第二压缩机段所中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压缩的燃烧介质的损失降低至最小或完全防止,因为在压缩机活塞到达上死点以后,其直接具有抽吸效应。
因为事实上压缩机出口阀中的至少一个是由通过相应压缩缸积聚起来的压缩机压力而打开,所以一旦在压缩缸中存在充足的压力,燃烧介质就可以立即被输送给燃烧室。
为了能够以可靠的方式确保对应压缩机出口阀对应的、压力控制的打开,如果在相应压缩缸中的压缩过程之前将压缩机出口阀的至少一个释放,则是有利的。这已经可以例如在填装(priming)期间进行。特别地,在相关的压缩机活塞到达其上死点之后,这已经可以以不迟于12°,优选不迟于10°时进行,因为最终,燃烧介质进料管线和压缩缸之间的压力差然后已经保证了对应压缩机出口阀保持紧密闭合。
特别地,压缩机出口阀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被机械式驱动,并且这允许了驱动的特别精确的形式,这在构造方面来说是容易实现的。
优选地,如果将压缩机出口阀中的至少一个与轴向活塞马达的动力输出装置同步地驱动,其中应理解的是,如果必要的话,轴向活塞马达的动力输出装置和压缩机出口阀的驱动件之间的相位可以随着相应操作状态而调整。
在所述类型的轴向活塞马达的情况中,如果该马达的特征在于与阀驱动件相互作用的闭合部件反向于限制装置打开,且如果该阀驱动件可以沿着打开方向释放,则可以进行最有效的压缩。一方面,当这是有利的时,这允许了闭合部件的针对性闭合,并且另一方面,当在压缩缸中存在足够的压力时,这允许了闭合部件的打开。
累积地或备选地,在所述类型的轴向活塞马达的情况下,如果该马达的特征在于与阀驱动件相互作用的闭合部件反向于限制装置打开,并且该阀驱动件仅仅沿着打开方向作用在闭合部件上,则可以进行最有效的压缩。一方面,当这看起来有利时,这也允许了闭合部件的强制性闭合,同时在如果压缩缸中存在燃烧介质的足够压力,闭合部件可以打开。
同样地,在所述类型的轴向活塞马达的情况中,压缩和工作是分开的,以使得压缩以尽可能最低的温度进行。
优选地,阀驱动件构造成机械式的,并且这允许了闭合部件的简单和精确的控制。
在具体的实现方式中,阀驱动件可以具有作用在闭合部件上的下压装置,从而可以在构造方面以特别简单的方式使得阀驱动件仅沿着打开方向作用在闭合部件上。在具体实现方式中,该阀驱动件可以沿着打开方向释放,因为下压装置从闭合部件被移走。
因此,下压装置和限制装置可以位于公共的控制模块上,以便通过控制模块的位移使下压装置或限制装置移动到相应的位置,并且可以以这种方式控制相应的压缩机出口阀。
优选地,将下压装置和限制装置在控制模块上相对于彼此一体成型,并且这在构造方面带来了特别简单的构造。
特别地,控制模块可以在压力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位,其中,在压力位置处优选下压装置且在释放位置处优选限制装置均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定位,即它们可以与闭合部件相互作用。因此,可以确保的是,在压力位置处,下压装置作用在闭合部件上以相应地将其下压,同时在释放位置处,只有限制装置沿着打开方向限定阀路径。例如可以发生相对应的移位,因为控制模块经受对应的推动运动。同样地,也可以提供倾斜操纵杆等的例如倾斜运动或旋转运动,控制模块通过倾斜运动或旋转运动在压力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变化,并在每个示例中均为闭合部件提供下压装置或限制装置以用于相互作用。
如果需要的话,下压装置和限制装置也可以构造成相同的;这可以例如在下压冲头、电枢或倾斜操纵杆的情况中特别地实现。
优选地,将下压装置、限制装置和/或控制模块弹性地安装。因此,作用在闭合部件上的力可以最小化,以便增加该部件的有效寿命;特别有利地,该闭合部件以轻质的设计构造,例如由非常轻的材料构造成或者内部是中空的。特别是关于下压装置,因而也可以确保阀的可靠闭合,而不受不可避免的制造公差的影响。备选地或累积地,该闭合部件还可以具有相对于下压装置、限制装置或控制模块有效的弹性安装件,以便以这种方式确保对应的释放。而且如果需要的话,如果下压装置即使当该阀闭合并靠在阀上时也压在阀上,则该弹性安装件可以用于均衡公差。
对弹性安装件累积地或备选地,当压缩机出口阀闭合时,下压装置可以距闭合部件一定距离,以通过这种方式允许公差均衡。如果通过某些其它的方式保证压缩机出口阀以操作可靠地方式闭合,则是特别可能的。这可以通过压缩机出口阀借助于压缩机出口阀的固有质量和/或压力差,或利用其它手段(例如通过磁力)来保证。上文提到的弹性安装件然后仍然可以被用于减轻材料压力的目的。
正如已经从现有技术充分已知的那样,燃烧室可以在两个段中是有效的,并且可以具有预燃烧器,其基本上在燃料的主要部分在主燃烧室中与燃烧介质(一般代表空气)接触之前,以热的方式制备燃料的主要部分。应理解的是,具有不同结构的燃烧室也可以容易地使用在相对应的轴向活塞马达中。
如上文已经讲到的那样,燃烧介质进料管线也可以具有相对复杂的结构。因此,可以想到的是,燃烧介质进料管线具有平行构造的多根管线,然后它们例如从单独的压缩缸分开地到达燃烧室。同样,如上文已经讲到的那样,燃烧介质进料管线也可以包括另外的压缩机段,并且因此首先通向另外的压缩机段,然后从后者的压缩机出口阀或多个压缩机出口阀导向燃烧室。而且,可以在压缩缸之后设置压力室作为燃烧介质进料管线的部件,在这些压力室中首先收集由压缩缸提供的燃烧介质并然后在一根或多根进料管线中将其输送至燃烧室。而且,燃烧介质进料管线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热交换器,燃烧介质在进入燃烧室之前利用热交换器调节温度,其中在这里,如现有技术中已知的那样,优选利用来自于工作缸的废气(即其热能)。
优选地,压缩机出口阀的其中一个是盘状阀,该盘状阀的阀盖是闭合部件,并且阀驱动件作用在该盘状阀的阀轴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以结构简单且精确地方式实现相应地轴向活塞马达。另一方面,应理解,可以使用球阀的球或对应的半球作为闭合部件,只要在这里也提供对应的阀驱动件。
特别地,阀驱动件可以具有凸轮盘或凸轮轴,其与轴向活塞马达的动力输出装置是同步的。因此,可以以结构简单且精确的方式实现相应的同步,其中,尤其可能的是以机械方式或通过机械构造的阀驱动件来驱动闭合部件。另一方面,应理解,可以通过凸轮盘或凸轮轴产生电信号、液压信号或气压信号,该信号然后可以相应地用于阀驱动件的同步。
优选地,阀驱动件还驱动另外的压缩机出口阀或压缩机进口阀,并且这会带来对应有效的构造方法,即非常小的构造工作。
活塞在压缩缸和工作缸中的运动方向平行于动力输出轴或作为轴向活塞马达的动力输出装置进行定向。优选地,燃烧室相对于工作活塞居中设置,以使得对于每个工作气缸而言必须穿过相同或非常类似的路径距离,并且轴向活塞马达非常一致地工作。
应理解,如果适用的话,在上文和权利要求中描述的技术方案的特征也可以组合,以能够相应地累积地实现优点。
附图说明
将利用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来解释本发明进一步的优点、目标和特征,示例性实施例还在附图中特别示出。附图示出了:
图1为压缩机出口阀关闭时轴向活塞马达的压缩机气缸盖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为压缩机出口阀打开时根据图1的构造;
图3为轴向活塞马达的示意性横截面,其中,可以使用根据图1和图2的压缩缸;
图4为根据图3的轴向活塞马达的燃烧室和工作缸的示意性横截面;
图5为压缩机出口阀关闭时另一压缩机气缸盖的示意性细节,其可以在根据图3和图4的构造中使用;
图6为压缩机出口阀打开时根据图5的构造;
图7为另一压缩机气缸盖的示意性截面图,其可以在根据图3和图4的轴向活塞马达中使用;以及
图8为另一压缩机气缸盖的示意性截面图,其可以在根据图3和图4的轴向活塞马达中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所示的压缩机气缸盖17可以在图3和图4所示的轴向活塞马达10中使用,并且具有通向压缩缸40的至少一个燃烧介质入口46和一个燃烧介质出口47。
在压缩缸40中压缩的燃烧介质通过往复运动的压缩机活塞45被收集在歧管48中,单独的压缩缸40的燃烧介质出口47通向歧管48。
根据热交换器55的数量而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将多重部分燃烧介质进料管线56构造为三部分,多重部分燃烧介质进料管线56从歧管48经过热交换器55到达燃烧室20,其中,该歧管48也应被看作是燃烧介质进料管线56的一部分。在变体实施例中,该燃烧介质进料管线56可以以更简单或更复杂的方式构造,并且例如也可以通向其他的压缩机段,或者可以由其他的压缩机段中断,其中,如果适用的话,这些压缩机段也可以具有相应的阀和燃烧介质入口和/或出口。
在各个示例中,喷射线路25从燃烧室20开始延伸到工作缸30,喷射线路25由燃烧室20和相应工作缸30之间的喷射通道26所表示,其可以周期性地打开和关闭。取决于该示例性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这可以例如通过围绕工作缸的Burt-McCollum套筒阀、通过控制活塞或者通过相对于燃烧室20同轴设置的旋转阀等来实现。
工作活塞35在工作缸30中往复运动;这些活塞在每个示例中均通过活塞杆51与压缩机活塞45连接,其中,活塞杆51与动力输出装置50的凸轮盘52相互作用,该凸轮盘设置在动力输出轴53上。活塞杆51通过大端轴承57(见图7)与动力输出装置50的凸轮盘52相互作用。
压缩缸40、压缩机活塞45、工作缸30、工作活塞35以及活塞杆51以星形同轴地围绕燃烧室20和动力输出装置53设置。
轴向活塞马达10包括壳体16,壳体16具有工作气缸盖15,工作气缸盖15具有喷射通道26以及用于废气36和废气阀的管线,该管线未在一侧详细示出但是充分已知。
同样地,壳体16承载压缩机气缸盖17。
位于燃烧介质进料管线56中的压缩的燃烧介质在连续工作的燃烧室20中用于对燃料进行燃烧之前,废气36被导入到热交换器55中并且废气的热能在热交换器55中被传导给位于燃烧介质进料管线56中的压缩的燃烧介质。事实上,在图3和图4的示意性图示中,仅仅表示了单段燃烧室。在这里应理解的是,也可以提供多段燃烧,特别是具有用于制备燃料的预燃烧器的多段燃烧。
在压缩机气缸盖17中设置的燃烧介质出口47可以通过压缩机出口阀42打开和关闭。
构造为盘状阀80的压缩机出口阀42包括作为阀70的闭合部件71以及对应部件75,该闭合部件71由盘状阀80的阀盖81形成,该对应部件75由压缩机气缸盖17自身形成并且表示盘状阀80的阀座83。该盘状阀80另外包括由阀导向器89导向的阀轴82,以便可以可靠地打开和关闭阀70。就这一点而言,阀导向器89坐落在压缩机气缸盖17中。
通过套筒状的控制模块导向器88而将控制模块65安装在压缩机气缸盖17中以便相对于动力输出轴53可以径向地移位,并且控制模块65通过下压弹簧87压靠凸轮盘61,该控制模块65用作阀驱动件60,其中,该控制模块65承载(在凸轮盘61上运行的)凸轮从动球85以降低摩擦损耗。下压弹簧87在其自身一侧支撑在控制模块导向器88上,并在其另一侧支撑在附接有控制模块65的套筒84上,以使得控制模块65可以通过凸轮盘61而与动力输出轴53的旋转同步地控制,因为该凸轮盘61设置在动力输出轴53上。
控制球86设置在阀轴82和控制模块65之间以便降低摩擦损耗。
控制模块65具有限制装置73和下压装置74,相对于动力输出轴53径向地观察时,二者设置在控制模块65的不同位置处。然后-取决于凸轮盘61的凸轮轨道-可以将限制装置73或下压装置74带入到通过凸轮盘61与控制球86相互作用的位置。
当下压装置74设置在其相对于控制球86的相互作用位置时,从轴向方向观察,下压装置74设置得非常靠近阀座83,以使阀盖81压靠阀座83并且压缩机出口阀42被关闭,如图1所示。
相反,如果将限制装置73设置在其相对于控制球86的相互作用位置,如果压缩缸40中的气体压力超过了燃烧介质出口47中的气体压力,则阀盖81可以沿着打开方向72从其阀座83上打开,如图2的示例所示。
在这种程度上,如果将限制装置73设置在其相对于控制球86相互作用的位置,则控制模块65(即阀驱动件60)在打开方向72上释放阀70。然后,阀自身可以通过气压控制而打开。另一方面,如果通过阀驱动件60使控制模块65的下压装置74被带入到与控制球86的相互作用位置,然后阀70则会被强制性地闭合。
限制装置73和下压装置74设置在控制模块65的弹性臂上,以使得控制模块65与阀70的闭合部件71弹性地相互作用。一方面,这减轻了阀70的材料上的压力,并且另一方面,这用于确保闭合部件71在其对应部件75上的可靠落座,特别是还考虑到不可避免的制造公差。
在这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下压装置74和阀轴82、控制球86或阀座83之间的几何尺寸以这样的方式彼此协调,即当下压装置74被带入到相对于控制球86的相互作用位置时,当压缩机出口阀42关闭时,下压装置74保持与控制球86一定的距离,以便以这种方式将可能存在的制造公差考虑进去。如果压缩机出口阀42由控制模块65相应地沿着闭合方向加速,则该压缩机出口阀42自身以弹道方式闭合,换言之由于其自身的移动和质量而闭合。此外,一旦达到对应压缩机活塞45的上死点,压缩机出口阀42上方的压力差还起到关闭阀的作用。应理解的是,在备选实施例中,如果弹性安装件与公差充分协调,即使在压缩机出口阀42关闭时,下压装置74也可以在其相互作用位置上靠在控制球86上。
在图5和图6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中,将具有电枢91的磁体90用作阀驱动件60;它们还与构造为盘状阀80的阀70相互作用。
阀导向器89凹入铝支撑件93中,该铝支撑件93在电枢91的背离磁体90的一侧承载止动件94,止动弹簧92将电枢91压靠在止动件94。当向磁体90施加电流时,电枢91相反于弹簧92的弹力方向并相反于打开方向72来拉动磁体90。当磁体90关断时,弹簧92能够使电枢91再次沿着打开方向压靠止动件94。
在铝支撑件93的区域中,压缩机气缸盖17的围绕铝支撑件93的区域具有冷却肋条95。
这种构造也使得阀70的闭合部件71仅仅由于压缩缸40和燃烧介质出口47之间的压力差而沿着打开方向且以有限的方式自由地打开,而其可以通过磁体90闭合。在这方面,来与阀70的闭合部件71接触的电枢91的轴既用作限制装置73也用作下压装置74,其中,压缩机出口阀42(即阀70)可以借助于电枢91的吸引而反向于阀70的打开方向72被强制性地闭合。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阀轴81或阀座83和电枢91的轴在它们的几何尺寸方面以这样的方式彼此配合,即,即使当压缩机出口阀42闭合时,下压装置74也靠在阀轴81上。在此,电枢91和磁体90之间可保留有小的间隙以用于均衡公差。备选地,在这里也可以提供压缩机出口阀42的弹道式闭合,因为阀轴81或电枢91的轴构造成相对应地较短,以使得当压缩机出口阀42闭合时,下压装置74不会靠在阀轴81上。
图7和图8所示的构造显示了压缩机进口阀41的可行实施例,压缩机进口阀41也通过凸轮盘61控制,但是凸轮盘61在那里用作凸轮轴62。在这方面,相应的压缩机进口阀41通过操纵杆99控制。
附图标记列表:
10 轴向活塞马达
20 工作气缸盖
16 壳体
17 压缩机气缸盖
20 燃烧室
25 喷射线路(作为示例编号)
26 喷射通道(作为示例编号)
30 工作缸(作为示例编号)
35 工作活塞
36 废气
40 压缩缸
41 压缩机进口阀
42 压缩机出口阀
45 压缩机活塞
46 燃烧介质进口
47 燃烧介质出口
48 歧管
50 动力输出装置
51 活塞杆
52 凸轮盘
53 动力输出轴
55 热交换器
56 燃烧介质进料管线
57 大端轴承
60 阀驱动件
61 凸轮盘
62 凸轮轴
63 控制模块
70 阀
71 闭合部件
72 打开方向
73 限制装置
74 下压装置
75 对应部件
80 盘状阀
81 阀盖
82 阀轴
83 阀座
84 套筒
85 凸轮从动球
86 控制球
87 下压弹簧
88 控制模块导向器
89 阀导向器
90 磁体
91 电枢
92 弹簧
93 铝支撑件
94 止动件
95 冷却肋条
99 操纵杆

Claims (18)

1.轴向活塞马达(10)的操作方法,所述操作方法中,燃料和压缩的燃烧介质在燃烧室(20)中持续地燃烧以产生工作介质,并输送至连续的工作缸(30),工作活塞(35)在所述工作缸(30)中往复运动,所述工作活塞(35)依次驱动动力输出装置(50)和在压缩缸(40)中往复运动的压缩机活塞(45),所述燃烧介质在所述压缩缸(40)中压缩,其中,所述燃烧介质通过压缩机进口阀(41)吸入,并且压缩的燃烧介质由压缩缸(40)通过压缩机出口阀(42)输送至所述燃烧室(2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出口阀(42)中的至少一个利用正控制闭合,且通过在相应的压缩缸(40)中积聚的压缩机压力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出口阀(42)中的至少一个的闭合过程在相关的压缩机活塞(45)到达其上死点之前开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出口阀(42)中的至少一个的闭合过程在相关的压缩机活塞(45)到达其上死点之前以不迟于5°,优选地不迟于7°时开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相关的压缩机活塞(45)到达其上死点时,所述压缩机出口阀(42)中的至少一个闭合。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闭合过程开始以后,所述压缩机出口阀(42)的至少一个通过其自身重量自由地闭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出口阀(42)的至少一个在压缩过程之前释放。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出口阀(42)的至少一个以机械方式驱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出口阀(42)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轴向活塞马达(10)的动力输出装置(50)同步地驱动。
9.轴向活塞马达(10),其具有连续地燃烧压缩的燃烧介质和燃料以生成工作介质的燃烧室(20),具有通过能够周期性打开和关闭的喷射线路(25)与燃烧室(20)连接的工作缸(30),且工作活塞(35)在所述工作缸中往复运动,具有压缩机活塞(45)在其中往复运动的压缩缸(40),所述压缩机活塞由所述工作活塞(35)驱动,并且具有从所述压缩缸(40)的压缩机出口阀(42)向所述燃烧室(20)引导的至少一个燃烧介质进料管线(56),其中,所述压缩机出口阀(42)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远离所述压缩缸(40)打开的闭合部件(71),其特征在于,与阀驱动件(60)相互作用的所述闭合部件(71)相反于限制装置(73)打开,并且所述阀驱动件(60)能够沿着打开方向(72)释放和/或仅沿着打开方向(72)作用在所述闭合部件(7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轴向活塞马达(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驱动件(60)以机械方式构造。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轴向活塞马达(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驱动件(60)具有作用在所述闭合部件(71)上的下压装置(74)。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轴向活塞马达(10),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压缩机出口阀(42)闭合时,所述下压装置(74)与所述闭合部件(71)相距一定距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轴向活塞马达(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装置(74)和所述限制装置(73)位于控制模块(65)上并且优选地彼此一体地构造。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轴向活塞马达(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65)能够在压力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位。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轴向活塞马达(10),其特征在于,下压装置、限制装置和/或控制模块弹性地安装。
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轴向活塞马达(1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出口阀(42)的其中一个为盘状阀(80),所述盘状阀(80)的阀盖(81)为闭合部件(71)并且所述阀驱动件(60)作用在所述盘状阀(80)的阀轴(82)上。
17.根据权利要求9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轴向活塞马达(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驱动件(60)具有与所述轴向活塞马达(10)的动力输出装置(50)同步的凸轮盘(61)或凸轮轴(62)。
18.根据权利要求9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轴向活塞马达(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驱动件(60)还驱动另外的压缩机出口阀(42)和/或压缩机进口阀(41)。
CN201780006455.6A 2016-01-12 2017-01-09 轴向活塞马达的操作方法以及轴向活塞马达 Pending CN1084636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6100439.1 2016-01-12
DE102016100439.1A DE102016100439A1 (de) 2016-01-12 2016-01-12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Axialkolbenmotors sowie Axialkolbenmotor
PCT/DE2017/100010 WO2017121427A1 (de) 2016-01-12 2017-01-09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axialkolbenmotors sowie axialkolbenmoto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63618A true CN108463618A (zh) 2018-08-28

Family

ID=57965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6455.6A Pending CN108463618A (zh) 2016-01-12 2017-01-09 轴向活塞马达的操作方法以及轴向活塞马达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450945B2 (zh)
EP (1) EP3402973B1 (zh)
JP (1) JP2019505718A (zh)
KR (1) KR20180100628A (zh)
CN (1) CN108463618A (zh)
DE (2) DE102016100439A1 (zh)
WO (1) WO201712142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49297A1 (de) * 2018-01-31 2019-08-08 GETAS GESELLSCHAFT FüR THERMODYNAMISCHE ANTRIEBSSYSTEME MBH Axialkolbenmotor
US10465516B1 (en) 2018-11-07 2019-11-05 Hts Llc Opposed piston engine cam shape
US11128197B2 (en) * 2019-09-20 2021-09-21 Hts Llc Linear electric device having reciprocating movement linked to rotational movement of a shaped cam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2504A (en) * 1908-03-23 1910-10-11 Walter F Brown Continuous-combustion heat-engine.
US3577729A (en) * 1969-03-11 1971-05-04 Glenn B Warren Recipro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constant pressure combustion
WO2001016470A1 (en) * 1999-08-31 2001-03-08 Richard Patto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regenerator and hot air ignition
CN1637281A (zh) * 2003-12-23 2005-07-13 Meta发动机和能量技术公司 活塞式压缩机
US20080202454A1 (en) * 2007-02-27 2008-08-28 Scuderi Group. Llc. Split-cycle engine with water injection
WO2009062473A2 (de) * 2007-11-12 2009-05-22 Ulrich Rohs Axialkolbenmotor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axialkolbenmotors
DE102011018846A1 (de) * 2011-01-19 2012-07-19 GETAS GESELLSCHAFT FüR THERMODYNAMISCHE ANTRIEBSSYSTEME MBH Axialkolbenmotor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Axialkolbenmoto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33172A (en) * 1977-08-03 1979-01-09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Modified Ericsson cycle engine
DE19909689B4 (de) 1999-03-05 2009-07-23 Rohs, Ulrich, Dr.-Ing. Kolbenmotor mit kontinuierlicher Verbrennung
US7201122B2 (en) 2001-05-10 2007-04-10 Philippe Schmidt Device for controlling valve kinematics
WO2003093662A1 (en) * 2002-04-30 2003-11-13 Thomas Engine Company, Llc Single-ended barrel engine with double-ended, double roller pistons
FR2947590B1 (fr) 2009-07-02 2011-07-15 Snecma Moyeu d'helice
EP2456955A2 (de) 2009-07-24 2012-05-30 GETAS Gesellschaft für thermodynamische Antriebssysteme mbH Axialkolbenmotor,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axialkolbenmotors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wärmeübertragers eines axialkolbenmotor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2504A (en) * 1908-03-23 1910-10-11 Walter F Brown Continuous-combustion heat-engine.
US3577729A (en) * 1969-03-11 1971-05-04 Glenn B Warren Recipro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constant pressure combustion
WO2001016470A1 (en) * 1999-08-31 2001-03-08 Richard Patto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regenerator and hot air ignition
CN1637281A (zh) * 2003-12-23 2005-07-13 Meta发动机和能量技术公司 活塞式压缩机
US20080202454A1 (en) * 2007-02-27 2008-08-28 Scuderi Group. Llc. Split-cycle engine with water injection
WO2009062473A2 (de) * 2007-11-12 2009-05-22 Ulrich Rohs Axialkolbenmotor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axialkolbenmotors
DE102011018846A1 (de) * 2011-01-19 2012-07-19 GETAS GESELLSCHAFT FüR THERMODYNAMISCHE ANTRIEBSSYSTEME MBH Axialkolbenmotor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Axialkolbenmoto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21427A1 (de) 2017-07-20
DE112017000339A5 (de) 2018-09-20
US10450945B2 (en) 2019-10-22
JP2019505718A (ja) 2019-02-28
DE102016100439A1 (de) 2017-07-13
KR20180100628A (ko) 2018-09-11
EP3402973A1 (de) 2018-11-21
EP3402973B1 (de) 2019-09-11
US20190017432A1 (en) 2019-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63618A (zh) 轴向活塞马达的操作方法以及轴向活塞马达
KR101115770B1 (ko) 내연 기관 엔진용 밸브 장치
CN100422514C (zh) 用于内燃机的气动阀门
SE422346B (sv) Sett att reglera forloppet i en forbrenningsmotor samt forbrenningsmotor for genomforandet av settet
US5261359A (en) Reciprocating 2-stroke cycl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RU2603946C2 (ru) Двигатель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с масляным контуром и способ его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US10598168B2 (en) Engine compressor unit
JP2011501012A (ja) 内燃エンジンのロータリーバルブ用シール
CN101509404B (zh) 可变气门系统
CN107709703A (zh) 单室多独立轮廓旋转机器
CN101421497A (zh) 筒式发动机气缸体组件
RU2387852C1 (ru) Роторный двигатель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US6273038B1 (en) Rotary distribution system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20090194058A1 (en) Cylindrical valve system
US9518482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7787398B (zh) 用于运行驱动装置的方法和设备、驱动装置、机动车
RU2287694C1 (ru) Роторный двигатель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CN103827452B (zh) 内燃机以及用于运行内燃机的方法
US11293340B2 (en) Engine configuration
US5309871A (en) Rotating exhaust valve
US1362541A (e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JP2022544861A (ja) Erezエンジン-内燃ロータリエンジン
RU2282036C1 (ru) Роторный двигатель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RU2515686C1 (ru) Двигатель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RU78267U1 (ru) Газораспределительный механизм (вариант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