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62291A - 一种电机机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机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62291A
CN108462291A CN201810305756.5A CN201810305756A CN108462291A CN 108462291 A CN108462291 A CN 108462291A CN 201810305756 A CN201810305756 A CN 201810305756A CN 108462291 A CN108462291 A CN 1084622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fin
outer end
cover plate
ring
upp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057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素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30575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6229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4622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6229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8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ribs or fins for improving heat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erical values, range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r similar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机机座,包括机座主体,机座主体的外壁周向均布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第一散热片位于机座主体的外壁中间处,第一散热片的前后两端均设第二散热片,第二散热片的外端通过上盖板和下盖板包覆,上盖板和下盖板为半圆形结构,上盖板的内壁贴合设抵住第二散热片的外端面的上密封垫,下盖板的内壁贴合设抵住第二散热片的外端面的下密封垫,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外端面通过螺旋拧入机座主体外端外壁的顶头压紧,位于顶端中心的一个第二散热片为封闭式的,其余第二散热片上均设一个介质流通孔,上盖板的顶部设介质进口管和介质出口管,介质进口管和介质出口管分别位于封闭式的第二散热片的两侧。本发明冷却效果好,方便清理。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机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机座。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机机座为了提高冷却效果采用水冷或油冷的方式,其结构为在电机机座的外壁浇铸或焊接形成一个储存液体冷却介质的空间,该空间内部通过一根根隔条隔开形成多个小空间,液体冷却介质依次通过一个个小空间进行冷却,该类电机机座的结构如中国专利号为201720793282.4的一种油冷电机机座、中国专利号为201420203979.8的一种水冷电机机座的冷却系统结构,该类电机机座存在以下问题:
一、长期使用后储存液体冷却介质的空间内会积累大量的污垢杂质,而该空间为浇铸或焊接形成,内部不易清洗;
二、其后期采用焊接成形,内部的一根根隔条与后期焊接的外罩之间无法保证密封,导致液体冷却介质不会沿着隔条依次通过一个个小空间,会出现窜流(直接从一个小空间进入相隔较远的小空间)现象;
三、该类电机机座没有散热片,需要长时间流通液体冷却介质才能保证冷却效果,外部的输送液体冷却介质的动力装置长时间工作能耗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机机座,冷却效果好,方便清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机座,包括机座主体,所述机座主体的外壁周向均布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位于机座主体的外壁中间处,第一散热片的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二散热片,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之间贴合设有内安装环,所述内安装环的外径大于第二散热片的外径且内安装环的外径小于第一散热片的外径,所述第二散热片的外端贴合设有外安装环,所述外安装环的外径等于第二散热片的外径,外安装环和内安装环的内缘均贴合在机座主体的外壁上,所述第二散热片的外端通过上盖板和下盖板包覆,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均为半圆形结构,上盖板的内壁贴合设有抵住第二散热片的外端面的上密封垫,所述下盖板的内壁贴合设有抵住第二散热片的外端面的下密封垫,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内端均形成一个内径增大的压接环,所述上密封垫和下密封垫的内端向外竖直延伸形成顶边部,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内端面通过顶边部抵住内安装环的外端面,所述内安装环的顶端中心设有定位方槽,所述上盖板的压接环内壁顶端设有伸入定位方槽的方形定位凸块,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外端超出第二散热片的外端,所述上密封垫的外端超出上盖板的外端,所述下密封垫的外端超出下盖板的外端,所述上密封垫超出上盖板外端的部分和下密封垫超出下盖板外端的部分通过卡环卡紧,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外端面通过螺旋拧入机座主体外端外壁的顶头压紧,位于顶端中心的一个第二散热片为封闭式的,其余第二散热片上均设有一个介质流通孔且相邻两个第二散热片的介质流通孔为前后错开设置,所述上盖板的顶部设有介质进口管和介质出口管,所述介质进口管和介质出口管分别位于封闭式的第二散热片的两侧,所述上盖板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上凸板,所述下盖板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下凸板,所述上凸板和下凸板贴合且通过紧固件连接。
所述下凸板的内侧端设有直槽,所述下密封垫的左右两端外壁向外水平延伸形成压边部,所述压边部的长度与下凸板的长度相等且压边部贴合设在直槽上,压边部的厚度大于直槽的深度,压边部的上端面通过上凸板压接。
所述紧固件包括配套的螺栓和螺母,所述上凸板上沿其长度间隔设有多个上穿孔,所述下凸板上沿其长度间隔设有多个与上穿孔上下相对的下穿孔,所述螺栓穿过对应的上穿孔和下穿孔并通过螺母拧紧固定。
所述上凸板和下凸板的贴合面上通过垫条进行密封,所述垫条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垫条分别位于紧固件的内外侧,垫条的长度与上凸板、下凸板的长度相等。
所述压接环的内壁贴合内安装环的外缘且两者之间压接O型圈,所述O型圈的数量为两个且间隔设置,两个O型圈分别位于定位方槽的前后两侧,所述方形定位凸块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小于定位方槽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方形定位凸块的左右方向的宽度等于定位方槽的左右方向的宽度。
所述外安装环的外缘设有卡环槽,所述卡环伸入卡环槽。
所述顶头包括一体成型的顶接环、螺纹环和定位环,所述顶接环抵住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外端面,顶接环的外端设有向内竖直延伸的螺纹环,所述螺纹环的内缘设有与机座主体的前端外壁相配的螺纹,螺纹环的外端设有定位环。
所述第一散热片前后两端的第二散热片的数量均与第一散热片的数量相等且前后一一相对,所述第一散热片的高度为第二散热片的高度的2~2.2倍,第一散热片的长度为第二散热片的长度的1~1.1倍。
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外壁设有导向槽。
其中一部分导向槽与第一散热片前后一一相对,其余部分的导向槽与相邻两个第一散热片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前后一一相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密封垫和下密封垫对第二散热片进行密封,液体冷却介质会依次流经每个内部小空间,不会出现窜流现象;通过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分体式可拆卸结构,方便清理内部的杂质污垢;将液体冷却和风冷冷却相配合,冷却效果好,能耗低,同时选择多样化,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机座主体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局部左视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4的局部爆炸图;
图7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D处的放大图;
图9为图7中E处的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两个上盖板的俯视图。
图中:机座主体1、第二散热片2、第一散热片21、介质流通孔22、外安装环3、内安装环31、卡环槽32、卡环33、定位方槽34、上盖板4、下盖板41、上密封垫42、下密封垫43、导向槽44、介质进口管45、介质出口管46、上凸板47、下凸板48、垫条49、螺栓410、螺母411、压边部412、直槽413、顶边部414、压接环415、O型圈416、上穿孔417、下穿孔418、方形定位凸块419、顶头5、顶接环51、螺纹环52、定位环5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10所示,一种电机机座,包括机座主体1,本发明中沿着机座主体1的中心向前后两端方向延伸均可称为“向外”,沿着机座主体1的前后两端方向向中心靠拢均可称为“向内”,这就是下面表述中所描述的“内端”和“外端”。
所述机座主体1的外壁周向均布第一散热片21和第二散热片2,所述第一散热片21位于机座主体1的外壁中间处,第一散热片21的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二散热片2,第一散热片21和第二散热片2之间贴合设有内安装环31,所述内安装环31的外径大于第二散热片2的外径且内安装环31的外径小于第一散热片21的外径,所述第二散热片2的外端贴合设有外安装环3,所述外安装环3的外径等于第二散热片2的外径,外安装环3和内安装环31的内缘均贴合在机座主体1的外壁上(实则为一体成型),具体为,全部的第二散热片2的内端面均直接贴合“熔”入内安装环31的外端面,全部的第二散热片2的外端面均直接贴合“熔”入外安装环3的内端面,全部的第二散热片2的外缘围成一个间断的圆轮廓,该圆轮廓的外径与外安装环3的外径相等。
所述第二散热片2的外端通过上盖板4和下盖板41包覆,所述上盖板4和下盖板41均为半圆形结构,两者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圆结构并对第二散热片2外缘进行包覆,本发明的上盖板4和下盖板41的数量均为两个。
上盖板4的内壁贴合设有抵住第二散热片2的外端面的上密封垫42,所述下盖板41的内壁贴合设有抵住第二散热片2的外端面的下密封垫43,通过上密封垫42和下密封垫43实现对全部的第二散热片2的外缘处进行密封,使得机座主体1的外壁、第二散热片2、外安装环3、内安装环31、上密封垫42和下密封垫43配合形成一个个供液体冷却介质流通的小空间,该液体冷却介质可以为水或油,且每个小空间均能保证密封,不会出现直接窜流的现象。
所述上盖板4和下盖板41的内端均形成一个内径增大的压接环415,所述上密封垫42和下密封垫43的内端向外竖直延伸形成顶边部414,所述上盖板4和下盖板41的内端面通过顶边部414抵住内安装环31的外端面,即顶边部414被贴合压接在不包括压接环415在内的上盖板4或下盖板41的内端面和内安装环31的外端面之间,该内安装环31的外端面为内安装环31超出第二散热片2外缘部分的外端面,该顶边部414能确保第二散热片2的内端处不会泄漏。
所述内安装环31的顶端中心设有定位方槽34,所述上盖板4的压接环415内壁顶端设有伸入定位方槽34的方形定位凸块419,所述方形定位凸块419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小于定位方槽34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方形定位凸块419的左右方向的宽度等于定位方槽34的左右方向的宽度,这样安装时先将上盖板4从上往下放入,使得方形定位凸块419插入定位方槽34,此时上盖板4便无法旋转,方便安装定位,同时方形定位凸块419可在顶头5的压力作用下前后移动,方便调节密封。
所述上盖板4和下盖板41的外端超出第二散热片2的外端,所述上密封垫42的外端超出上盖板4的外端,所述下密封垫43的外端超出下盖板41的外端,同时上密封垫42和下密封垫43的外端均不超出外安装环3的外端,上盖板4和下盖板41的外端位于外安装环3的正上方且不超出外安装环3的前后范围。
所述上密封垫42超出上盖板4外端的部分和下密封垫43超出下盖板41外端的部分通过卡环33卡紧,所述外安装环3的外缘设有卡环槽32,所述卡环33伸入卡环槽32。卡环槽32能够防止卡环33移位,由于上密封垫42和下密封垫43不是一个完整的圆形的密封垫(两者中间有断开),因此即便通过卡环33卡紧,依旧有可能在断开处产生泄漏(只是几率较小),卡环33的设置只是加强没有断开的部位上的密封效果,而第二散热片2的外端的密封通过压接在上盖板4或下盖板41的外端内壁和外安装环3的外壁之间的那部分上密封垫42或下密封垫43实现。
所述上盖板4和下盖板41的外端面通过螺旋拧入机座主体1外端外壁的顶头5压紧,所述顶头5包括一体成型的顶接环51、螺纹环52和定位环53,所述顶接环51抵住上盖板4和下盖板41的外端面,优选顶接环51的外径与上盖板4和下盖板41的外径相等,这样整体更美观。
顶接环51的外端设有向内竖直延伸的螺纹环52,所述螺纹环52的内缘设有与机座主体1的前端外壁相配的螺纹,通过螺纹环52实现螺纹连接配合,螺纹环52的外端设有定位环53,定位环53的外壁可以是各种与工具适配的形状,这样便可通过专用工具套入定位环53的外壁进行螺旋拧入或拧出,定位环53的内壁不与机座主体1的外端外壁接触,方便螺旋拧入拧出,通过顶头5的拧入,使得顶边部414被彻底压紧,确保密封效果。
位于顶端中心的一个第二散热片2为封闭式的(即没有在该第二散热片2上开设介质流通孔22),其余第二散热片2上均设有一个介质流通孔22且相邻两个第二散热片2的介质流通孔22为前后错开设置,这样液体冷却介质流通时的路径更长,冷却面积更广。
所述上盖板4的顶部设有介质进口管45和介质出口管46,所述介质进口管45和介质出口管46分别位于封闭式的第二散热片2的两侧,具体为:介质进口管45连通封闭式的第二散热片2和与该封闭式的第二散热片2相邻的一个第二散热片2之间的小空间,介质出口管46则连通相对称的一侧的另一个小空间,这样液体冷却介质只能一端进,另一端出,且流经所有的内部区域。
所述上盖板4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上凸板47,所述下盖板41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下凸板48,所述上凸板47和下凸板48贴合且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紧固件包括配套的螺栓410和螺母411,所述上凸板47上沿其长度间隔设有多个上穿孔417,所述下凸板48上沿其长度间隔设有多个与上穿孔417上下相对的下穿孔418,所述螺栓410穿过对应的上穿孔417和下穿孔418并通过螺母411拧紧固定。所述上凸板47和下凸板48的贴合面上通过垫条49进行密封,所述垫条49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垫条49分别位于紧固件的内外侧,垫条49的长度与上凸板47、下凸板48的长度相等。即本发明共有4个垫条49,每侧分布两个,垫条49实则为辅助性密封,进一步加强密封效果,实质对上凸板47和下凸板48起决定性密封的部位为压边部412。本发明通过上盖板4和下盖板41的分体式可拆卸结构,方便对附着在第二散热片2和机座主体1外壁等部位上的杂质进行清理。
所述下凸板48的内侧端设有直槽413,所述下密封垫43的左右两端外壁向外水平延伸形成压边部412,所述压边部412的长度与下凸板48的长度相等且压边部412贴合设在直槽413上,压边部412的厚度大于直槽413的深度,压边部412的上端面通过上凸板47压接。通过压边部412实现了上盖板4和下盖板41交界处的良好密封,上密封垫42的左右两侧端部可以是靠近上盖板4的左右两侧端部,即不与上盖板4的左右两侧端部齐平也不超出上盖板4的左右两侧端部(参照图5),这样不会对压边部412造成干涉。
所述压接环415的内壁贴合内安装环31的外缘且两者之间压接O型圈416,所述O型圈416的数量为两个且间隔设置,两个O型圈416分别位于定位方槽34的前后两侧,O型圈416起到进一步确保第二散热片2的内端处的密封效果的作用。
所述第一散热片21前后两端的第二散热片2的数量均与第一散热片21的数量相等且前后一一相对,所述第一散热片21的高度为第二散热片2的高度的2~2.2倍,第一散热片21的长度为第二散热片2的长度的1~1.1倍。第一散热片21较高,这样便可借助穿过机座主体1的轴上附带的风叶吹拂第一散热片21进行散热。本发明的第一散热片21一直处于散热状态,而且第一散热片21是直接从机座主体1的外壁延伸而来,因此是最先直接接触热量的部位(与那种从上盖板4或下盖板41的外壁延伸出来的散热片有本质区别,目前市面上尚没有从上盖板4或下盖板41的外壁延伸散热片的结构),由于第一散热片21的存在,本发明不需要长时间通液体冷却介质,减轻了外部设备的能耗,在没有流通液体冷却介质时,通过内部的残留液体冷却介质辅以第一散热片21进行散热就可达到一定的冷却效果,当散热条件苛刻时可水冷或油冷配合风冷一起进行,能满足各种恶劣工况的需求。
本发明有多种使用方式:一、只安装机座主体1前端的上盖板4和下盖板41,不安装机座主体1后端的上盖板4和下盖板41,这样机座主体1前端通液体冷却介质,机座主体1的后端通过第一散热片21和位于第一散热片21后端的第二散热片2进行风冷散热;二、不安装所有的上盖板4和下盖板41,全靠第一散热片21和第二散热片2进行散热(该状况适用于北方低温环境);三、安装所有的上盖板4和下盖板41,第一散热片21进行风冷散热,第一散热片21的前后两端均通过液体冷却介质散热。这3种情况均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使用。
所述上盖板4和下盖板41的外壁设有导向槽44。其中一部分导向槽44与第一散热片21前后一一相对,其余部分的导向槽44与相邻两个第一散热片21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前后一一相对。即该其余部分的导向槽44夹杂分布在前面所述的其中一部分导向槽44之间,导向槽44能起到导风作用,进一步提升风冷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机机座,包括机座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主体(1)的外壁周向均布第一散热片(21)和第二散热片(2),所述第一散热片(21)位于机座主体(1)的外壁中间处,第一散热片(21)的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二散热片(2),第一散热片(21)和第二散热片(2)之间贴合设有内安装环(31),所述内安装环(31)的外径大于第二散热片(2)的外径且内安装环(31)的外径小于第一散热片(21)的外径,所述第二散热片(2)的外端贴合设有外安装环(3),所述外安装环(3)的外径等于第二散热片(2)的外径,外安装环(3)和内安装环(31)的内缘均贴合在机座主体(1)的外壁上,所述第二散热片(2)的外端通过上盖板(4)和下盖板(41)包覆,所述上盖板(4)和下盖板(41)均为半圆形结构,上盖板(4)的内壁贴合设有抵住第二散热片(2)的外端面的上密封垫(42),所述下盖板(41)的内壁贴合设有抵住第二散热片(2)的外端面的下密封垫(43),所述上盖板(4)和下盖板(41)的内端均形成一个内径增大的压接环(415),所述上密封垫(42)和下密封垫(43)的内端向外竖直延伸形成顶边部(414),所述上盖板(4)和下盖板(41)的内端面通过顶边部(414)抵住内安装环(31)的外端面,所述内安装环(31)的顶端中心设有定位方槽(34),所述上盖板(4)的压接环(415)内壁顶端设有伸入定位方槽(34)的方形定位凸块(419),所述上盖板(4)和下盖板(41)的外端超出第二散热片(2)的外端,所述上密封垫(42)的外端超出上盖板(4)的外端,所述下密封垫(43)的外端超出下盖板(41)的外端,所述上密封垫(42)超出上盖板(4)外端的部分和下密封垫(43)超出下盖板(41)外端的部分通过卡环(33)卡紧,所述上盖板(4)和下盖板(41)的外端面通过螺旋拧入机座主体(1)外端外壁的顶头(5)压紧,位于顶端中心的一个第二散热片(2)为封闭式的,其余第二散热片(2)上均设有一个介质流通孔(22)且相邻两个第二散热片(2)的介质流通孔(22)为前后错开设置,所述上盖板(4)的顶部设有介质进口管(45)和介质出口管(46),所述介质进口管(45)和介质出口管(46)分别位于封闭式的第二散热片(2)的两侧,所述上盖板(4)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上凸板(47),所述下盖板(41)的左右两端对称设有向外水平延伸的下凸板(48),所述上凸板(47)和下凸板(48)贴合且通过紧固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机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凸板(48)的内侧端设有直槽(413),所述下密封垫(43)的左右两端外壁向外水平延伸形成压边部(412),所述压边部(412)的长度与下凸板(48)的长度相等且压边部(412)贴合设在直槽(413)上,压边部(412)的厚度大于直槽(413)的深度,压边部(412)的上端面通过上凸板(47)压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机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配套的螺栓(410)和螺母(411),所述上凸板(47)上沿其长度间隔设有多个上穿孔(417),所述下凸板(48)上沿其长度间隔设有多个与上穿孔(417)上下相对的下穿孔(418),所述螺栓(410)穿过对应的上穿孔(417)和下穿孔(418)并通过螺母(411)拧紧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电机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板(47)和下凸板(48)的贴合面上通过垫条(49)进行密封,所述垫条(49)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垫条(49)分别位于紧固件的内外侧,垫条(49)的长度与上凸板(47)、下凸板(48)的长度相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机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环(415)的内壁贴合内安装环(31)的外缘且两者之间压接O型圈(416),所述O型圈(416)的数量为两个且间隔设置,两个O型圈(416)分别位于定位方槽(34)的前后两侧,所述方形定位凸块(419)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小于定位方槽(34)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方形定位凸块(419)的左右方向的宽度等于定位方槽(34)的左右方向的宽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机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安装环(3)的外缘设有卡环槽(32),所述卡环(33)伸入卡环槽(3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机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头(5)包括一体成型的顶接环(51)、螺纹环(52)和定位环(53),所述顶接环(51)抵住上盖板(4)和下盖板(41)的外端面,顶接环(51)的外端设有向内竖直延伸的螺纹环(52),所述螺纹环(52)的内缘设有与机座主体(1)的前端外壁相配的螺纹,螺纹环(52)的外端设有定位环(53)。
8.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一种电机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片(21)前后两端的第二散热片(2)的数量均与第一散热片(21)的数量相等且前后一一相对,所述第一散热片(21)的高度为第二散热片(2)的高度的2~2.2倍,第一散热片(21)的长度为第二散热片(2)的长度的1~1.1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电机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4)和下盖板(41)的外壁设有导向槽(44)。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电机机座,其特征在于:其中一部分导向槽(44)与第一散热片(21)前后一一相对,其余部分的导向槽(44)与相邻两个第一散热片(21)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前后一一相对。
CN201810305756.5A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电机机座 Withdrawn CN1084622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05756.5A CN108462291A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电机机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05756.5A CN108462291A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电机机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62291A true CN108462291A (zh) 2018-08-28

Family

ID=63234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05756.5A Withdrawn CN108462291A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电机机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6229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15478A (zh) * 2020-12-04 2021-04-06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一种循环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15478A (zh) * 2020-12-04 2021-04-06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一种循环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77130B (zh) 一种新型水冷散热器
CN108462291A (zh) 一种电机机座
CN104701278B (zh) 通用型功率模块的散热机构
CN207939316U (zh) 一种双重冷却的电机机座
CN207968160U (zh) 一种电机机座
CN207555317U (zh) 一种高散热性能的液体循环散热型led灯
CN108306443A (zh) 一种双重冷却的电机机座
CN209044508U (zh) 一种带泵散热水排及应用其的水冷散热器
CN214978632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激光头
CN210610061U (zh) 一种防水显示屏模组
CN2681215Y (zh) 一种电脑散热装置
CN211669910U (zh) 一种防水散热的3d动态led显示屏
CN207476068U (zh) 一种用于充电装置的散热装置
CN210004222U (zh) 一种易散热的水下灯具
CN108252786A (zh) 水冷摩托车外置式冷却箱
CN207022356U (zh) 液冷散热器
CN205945317U (zh) 一种具有水冷功能的端盖
CN108616190A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机壳体
CN205213242U (zh) 水冷散热装置以及计算机
CN208479345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机壳体
CN206903757U (zh) 一种气缸体水道密封盖
CN210196302U (zh) 一种新型快速散热的离合器盖总成
CN208432126U (zh) 一种油电混合发动机用散热器
CN218603847U (zh) 一种可水冷dc插头端子以及充电枪
CN204858267U (zh) 翅片式微通道梭形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