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60947A -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自动监管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自动监管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60947A
CN108460947A CN201710087071.3A CN201710087071A CN108460947A CN 108460947 A CN108460947 A CN 108460947A CN 201710087071 A CN201710087071 A CN 201710087071A CN 108460947 A CN108460947 A CN 1084609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ervision
assets
information
electronic tag
wr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870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应成
潘宇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WESTVALLEY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WESTVALLEY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WESTVALLEY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WESTVALLEY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8707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609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4609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609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22Electrical actuation
    • G08B13/24Electrical 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electromagnetic field distribution
    • G08B13/2402Electronic Article Surveillance [EAS], i.e. systems using tags for detecting removal of a tagged item from a secure area, e.g. tags for detecting shoplifting
    • G08B13/2451Specific applications combined with EAS
    • G08B13/2462Asset location systems combined with E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008General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reading of electronic memory record carriers, independent of its reading method, e.g. power transfer

Abstract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自动监管系统和方法,利用智能手机向门禁卡口处的控制计算机,发送将某个电子标签登记为“监管”或“条件监管”,或解除监管的指令,或直接通过手机在电子标签中写入“监管”或“条件监管”的信息或清除相关信息。门禁卡口处的计算机通过与之连接的电子标签读写器,对经过卡口的每一个电子标签进行鉴别,任何处于监管或符合条件监管的电子标签经过卡口时,系统将立即启动报警程序,同时通知资产监管人。系统还利用新一代电子标签多频道协同工作技术,解决了对快速移动海量电子标签流进行识别的难题,从而实现了对各种资产,包括儿童,枪支,车辆,特别是在小区内或旅途中候车室等场合,随身携带个人财产的自动监管。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自动监管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手机与电子标签读写器以及与电子标签之间的通信,涉及门禁卡口处对快速移动的海量电子标签流的自动识别管理,以及资产自动监管和防盗技术。
背景技术
如何防盗是从古到今所有个人或社会都面临的一个难题。传统的做法是人工监管和使用机械锁固定资产位置的方法,这种做法不仅劳民伤财,效果非常有限,而且在许多情况下难于实现,更不用说对与资产自身相关信息的监管了,例如冷链运输中物品的温度必须满足一定要求,离开小区的车辆只能由车主或车主的家人,或车主授权的人开离小区,携枪人与所带枪支必须在一起,塔式吊机只有在有专门的安全人员在场的情况下才能运行,特殊环境下工作人员只能在一定的位置范围内工作等的自动监管。而小区电瓶车的失窃,车站候车室行李的丢失,儿童被拐卖等已成为令人们头疼而又无可奈何的大问题。
另外,基于保护频率资源的考虑,各种新的有源电子标签标准,都要求有源电子标签必须采用按需工作,而不是周期性主动向外发射无线信号的方式。为此,现有有源电子标签一般都只能采用周期性睡眠,苏醒后监听信号一瞬间的工作方式。当需要电子标签工作时,需要先由读写器将其唤醒后才工作。然而由于现有有源电子标签只在单一频道上以半双工的方式工作,因而唤醒标签和读取标签ID信息只能分两步进行,因而无法实现对连续不间断的海量电子标签流的识别及信息读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自动监管系统,包括:安装在被监管资产上的电子标签,安装在门禁卡口或网络监管点处的电子标签读写器和联动报警装置;与电子标签读写器和联动报警装置连接的控制管理计算机或具有相同功能的CPU,用于储存和管理被监管资产上电子标签的ID及相关信息,并控制所述联动报警装置;所述控制管理计算机与网络连接,也可独立工作;智能手机及资产监管APP,所述智能手机APP用于向所述控制管理计算机,发送将所述资产上的电子标签登记为“监管”或“条件监管”,或解除监管状态的指令信息,或直接在所述资产上的电子标签中写入“监管”或“条件监管”的信息,或清除所述监管信息;所述“监管”信息至少包括所述资产上电子标签的ID和所述资产监管人的联系信息;所述“条件监管”的信息,除了所述电子标签ID和所述资产监管人的联系信息外,还包括与“条件监管”相关的信息;所述手机APP还用于接收所述控制管理计算机发来的报警信息;所述电子标签读写器将读取每一个经过门禁卡口或网络监管点的电子标签ID信息以及相关监管信息,如果发现任何登记为“监管”,或不能满足“条件监管”要求的登记为“条件监管”的电子标签经过卡口或网络监管点时,所述控制管理计算机将立即启动报警程序,包括但不限于发出报警信号和通知资产监管人的动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是有源电子标签,所述有源电子标签采用了周期性睡眠,苏醒后在预先指定的无线通信频道上监听信号一瞬间的工作方式;所述电子标签读写器,具有至少两个无线收发机,一个用于连续不间断地向经过卡口的所有有源电子标签发射唤醒及工作指令信号,另一个或多个无线收发机用于在不同于电子标签监听频道的其它频道上,接收被唤醒后的有源电子标签返回的ID及其他相关信息;所述有源电子标签读写器向有源电子标签发射的唤醒及工作指令信号是同一个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是有源电子标签,所述有源电子标签采用了周期性睡眠,苏醒后主动向电子标签读写器发送自身ID,及其它监管信息,或者在周期性睡眠,苏醒后向电子标签读写器发送自身ID信号的同时,还采用了周期性监听来自智能读写器指令信号的工作方式,这里所述的两种睡眠周期可以不一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特征在于,为了增加所述电子标签读写器处理海量电子标签流的能力,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收发机用于在不同于电子标签监听频道的其它频道上,接收被唤醒后的有源电子标签返回的ID及其他相关信息”的方法,是这样来实现的,即系统根据标签流量的大小,由电子标签读写器通过向其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所有有源电子标签广播的唤醒及工作指令中,安排所有电子标签按照自身ID号的差异,分别跳转到指令中指定的多个不同的频道上向读写器返回信息;与此同时,电子标签读写器也在电子标签返回信息的这多个频道上,预先设置了多个接收机在相应的频道上来接收返回的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是无源电子标签或二维码等其他身份标识,而所述电子标签读写器是无源电子标签读写器或二维码扫描器等相应的读写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特征在于,资产监管人向所述控制管理计算机,发送将所述资产上的电子标签登记为“监管”或“条件监管”,或解除监管状态的指令信息,或直接在所述资产上的电子标签中写入“监管”或“条件监管”的信息,或清除所述监管信息,以及接收来自所述控制管理计算机发来的报警信息时,采用了不同于手机的,包括但不限于一般计算机和写卡器等其它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自动监管方法,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在需要进行监管的资产上安装可被自动识别的ID身份标识硬件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子标签;
2)在能够控制或监管资产移动的门禁卡口点或网络监管点,安装可对经过卡扣或监管点的任何需要监管资产上的ID标识进行识别的设备,以及与之连接的控制管理计算机;
3)资产监管人将被监管资产的身份标识ID,必要时包括与被监管资产相关的其它监管信息,通过手机或其他手段,传给与所述ID标识识别设备连接的控制管理计算机;或将需要被监管资产的身份标识ID,必要时包括与被监管资产相关的其它监管信息,直接写入被监管资产的身份ID标识的硬件设备;采用同样的方式,也可以通过手机或其他手段解除对所述资产的监管;
4)所述自动资产ID身份标识识别装置,将始终处于对经过卡口或监管点的ID身份识别标识进行不间断的识别,必要时包括更多信息的读取,如果识别到处于被监管资产的身份标识ID,或读取到的信息与资产监管人预先设置的资产监管信息不相吻合时,卡口控制管理系统将启动报警程序,包括发布报警信号并通知资产主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被自动识别的ID身份标识硬件设备是有源电子标签,所述有源电子标签采用了周期性睡眠,苏醒后工作一瞬间的工作方式,所述工作一瞬间的工作方式可以是发射,监听或发射监听的组合;所述发射监听组合工作方式中的发射或监听工作频道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电子标签采用了周期性睡眠,苏醒后在预先指定的无线通信频道上监听信号一瞬间的工作方式;所述电子标签读写器,具有至少两个无线收发机,一个用于连续不间断地向经过卡口的所有有源电子标签发射唤醒及工作指令信号,另一个或多个无线收发机用于在不同于电子标签监听频道的其它频道上,接收被唤醒后的有源电子标签返回的ID及其他相关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将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长期困扰人们的电瓶车,汽车等资产的防盗问题,资产综合信息自动监管,以及儿童防拐卖的难题。社会意义非常大。它将解决许多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难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系统结构及工作示意图;
图2为电子标签采用周期性睡眠苏醒后监听信号一瞬间的工作方式示意图;
图3为使用多频道协同技术对快速移动海量电子标签流的读写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自动监管系统,简单灵活的资产自动监管手段。使得资产监管人在任何他认为需要的时候,都可以利用他随身携带的手机,通过网络,向能够监管他资产的门禁卡口或网络监管点处的控制管理计算机,例如小区,幼儿园或各种园区的门禁,候车室进出口,交通要道口等,发送将他资产置于自动“监管”或“条件监管”,或解除相关监管状态的指令信息;或直接通过手机在电子标签中写入“监管”或“条件监管”的信息或清除相关信息。门禁卡口处的电子标签读写器,对经过卡口的每一个电子标签进行身份识别,包括读取与条件监管有关的信息。任何处于“监管”或符合“条件监管”的电子标签经过卡口时,系统将立即启动报警程序。这里的报警程序可以包括发布报警信号,例如警灯闪烁,警笛鸣响,拦截,通知资产监管人等。系统还利用新一代电子标签多频道协同工作技术,解决了对快速移动海量电子标签流进行识别的难题,从而实现了对各种资产,包括儿童,枪支,车辆,特别是在小区内或旅途中候车室等场合,随身携带个人财产灵活方便的自动监管。(参见附图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自动监管系统中,对资产的条件监管,是指除了对资产本身的监管外,还对资产的位置权限,状态及监护条件等进行了监管。例如,冷链运输中物品的温度必须满足一定要求,这就要求电子标签与温度传感器连接,读写器还会读取与电子标签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的信息;离开小区的车辆只能由车主或车主的家人,或车主授权的人开离小区,携抢人与所带枪支必须在一起,幼儿只能在家长的陪伴下才能离开幼儿园,塔式吊机只有在有专门的安全人员在场监护的情况下才能运行等,这就要求电子标签读写器必须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同时读到两个或多个相互捆绑的电子标签ID信息,处于条件监管的资产,例如车辆,才能经过门禁卡口,塔式吊机才能启动运营;如果要求特殊环境下工作人员只能在一定的位置范围内工作,这就要求被监管的电子标签只能出现在它被赋予的位置权限范围内。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资产监管人通过智能手机,向卡口控制管理计算机发送将某个电子标签登记为“监管”或“条件监管”的指令信息时,往往还需要对发送指令信息的手机进行权限认证。即发布指令的手机必须对与该电子标签ID捆绑的资产具有监管权。权限认证的方式有多种,我们就不在这里阐述了。
另外,这里的电子标签既可是有源电子标签,也可是无源电子标签,还可以是其他用于身份识别的标识,例如二维码,条码等;相应的电子标签读写器也就换成与之对应的读写器或扫描枪等,读取的手段也将有所变化,例如从自动方式变成人工方式。
系统结构
本发明包括安装在被监管资产上或儿童身上的电子标签,必要时电子标签中还需要嵌入与电子标签读写器工作指令对应的软件。电子标签的ID与被监管资产或儿童捆绑对应,如果使用有源电子标签,为了监管方便起见,有源电子标签中还可安装一个蜂鸣器,或者与需要监管的信息相关的传感器等;安装在门禁卡口或网络监管点处的电子标签读写器;联动报警装置;与电子标签读写器连接的控制管理计算机或具有相同功能的CPU,用于储存和管理被监管资产的电子标签ID及相关信息,并控制门禁卡口或网络监管点的联动报警装置;控制管理计算机与网络连接,也可独立工作;智能手机及安装在智能手机中用于资产监管的APP,用于通过网络向卡口或网络监管点处的控制管理计算机,发送将某个电子标签登记为“监管”或“条件监管”,或解除监管的指令,或直接在电子标签中写入“监管”或“条件监管”的信息或清除相关信息。这里“监管”或“条件监管”的指令信息中至少包括电子标签ID和资产监管人联系信息,例如手机号码信息。智能手机APP,还用于接收来自门禁卡口及网络监管点处控制管理计算机发来的报警信息。这里的电子标签读写器将读取每一个经过门禁卡口的电子标签ID信息以及相关监管信息。
这里的电子标签可以是有源电子标签,也可以是无源电子标签。我们这里仅以有源电子标签的情况来加以说明。
有源电子标签的工作方式可以有多种。一般采用周期性睡眠,苏醒后:1)在预先指定的无线通信频道上,监听来自读写器工作唤醒及指令信号一瞬间的工作方式,2)主动发射自身ID的工作方式,3)周期性主动发射ID加周期性监听信号的混合方式。
当有源电子标签采用上述第一种工作方式,即周期性监听信号的工作方式时,系统中的电子标签读写器,具有至少两个无线收发机,一个用于连续不间断地,在有源电子标签的监听频道上,向经过卡口的所有有源电子标签发射唤醒及工作指令信号,另一个或多个无线收发机用于在不同于电子标签监听频道的其它频道上,接收被唤醒后的有源电子标签返回的ID及其他相关信息。(参见附图2)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无线通信频道,还可以理解为在相同频段上的不同通信信道(码分通信)。但当电子标签采用上述第2)或3)种工作方式时,电子标签读写器也可使用单一一个无线收发机工作。
系统工作原理
由于有源电子标签的第2)和第3)种工作方式大家都比较熟悉,我们这里主要针对第1)种工作方式来加以说明。采用这种工作方式时,系统中的有源电子标签采用了周期性睡眠,苏醒后在预先指定的统一无线频道上监听信号一瞬间的工作方式,而有源电子标签读写器,则采用在有源电子标签的统一监听频道上,连续不间断重复地向外发射读取有源电子标签ID等信息的唤醒及工作指令信号,同时在另一个或多个工作频道上等待接收被唤醒后的有源电子标签返回的信息。这里有源电子标签读写器向有源电子标签发射的唤醒及工作指令信号是同一个信号,即电子标签在被唤醒的同时也就接收到了具体的工作指令信息。系统还可通过调整读写器发射唤醒及工作指令信号的发射功率,和自身接收信号的接收灵敏度,以及向电子标签发射的指令信号来调整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通信距离,以控制电子标签读写器的信号覆盖范围。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卡口处往往有大量的标签流不间断地快速通过卡口,为了提高卡口电子标签读写器的读写能力,电子标签读写器在向有源电子标签连续不间断地广播唤醒及工作指令时,可根据标签流量大小,在发射的工作指令中就可要求接收到唤醒及工作指令信号的有源电子标签,立即按照自己身份ID的差异,例如单号双号等的差异等,分别跳转到两个或更多不同的频道上,采用防碰撞的方式,例如CSMA方式,向电子标签读写器返回自身的ID及相关信息。(参见图3)
如果系统采用的是向门禁卡口处控制管理计算机,发送将某个电子标签登记为“监管”或“条件监管”指令信息的方式来对资产进行自动监管时,例如,针对小区或园区内车辆的防盗管理,系统可以有两种选择:
1)系统可以要求车主在停放好自己的车辆后,通过自己的手机APP通知门禁控制管理计算机,将安装在自己车辆中的电子标签ID,登记为“监管”状态,小区门禁处的电子标签读写器,将读取经过门禁卡扣的每辆车上电子标签的ID信息,如果发现有登记为“监管”状态车辆标签ID来到门禁卡口,系统将启动报警程序,例如,发出报警信号,并对该车进行拦截,与此同时,系统将通过网络通知车辆主人。当车主自己或其他授权的人需要使用车辆时,车主可通过手机APP通知门禁控制管理计算机解除对该车的监管。
2)为了提高监管力度,系统还可以要求车主在停放好自己的车辆后,通过自己的手机APP和网络通知门禁控制管理计算机,将安装在自己车辆中的电子标签ID登记为“条件监管”的状态,即车主在发给控制管理计算机的“条件监管”信息中,包括有与这个车载电子标签ID本身捆绑的其他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的ID信息。这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由车主或其他可以驾驶这个车辆的人携带,例如车主本人,车主亲人或朋友,只有当门禁卡口处的电子标签读写器,同时读到进出门禁的车载电子标签ID和至少一个与之捆绑的,由车主本人,亲人或朋友携带的电子标签ID时,车辆才可通过门禁卡口。
为了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以上两种方式可以同时使用。这种监管方式同样适用于对特定区域内的其他资产,例如枪支,4S店的车辆,银行抵押的资产,幼儿园内小孩的监管等。
系统还可采用直接通过手机在电子标签中写入“监管”或“条件监管”的信息或清除相关信息。信息写入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利用手机NFC功能,或使用可与标签直接通信的手机插件等方式。采用这种方式,一方面便于对资产进行定位跟踪,另外,还可以避免许多地方因为计算机无法联网或因为临时断网带来的麻烦。为了更加保险可靠起见,我们可以同时采用在控制计算机中预先进行监管登记和直接将监管信息写入电子标签两种方式。但这种直接将监管信息写入标签的方式,目前只适用于有源电子标签或无源电子标签,而不适用于二维码等其它身份标识。
系统中的有源电子标签也可采用周期性睡眠,苏醒后主动向外发射自己ID及相关信息,或周期性主动向外发射ID的同时,也周期性的监听信号包括回执信号的工作方式,例如低功耗蓝牙方式。但采用这种主动发射ID信号的方式,在标签数量较大时,将会因为信号相互干扰而无法工作。
系统的可实施性
本发明所使用的电子标签技术已经变得非常成熟,特别是新一代有源电子标签技术。新一代有源电子标签平常并不向外发射任何射频信号,只在卡口处被唤醒后发射非常短暂的ID及相关监管信息后立即进入低功耗监听状态,其功耗非常低,因而可以使用一般纽扣电池供电。每个有源电子标签使用我们自己开发的芯片时,其成本最终只需一美元左右。最重要的是,本发明系统中所使用的多频道协同工作的模式,即标签被统一唤醒后,可根据工作指令跳转到多个不同频道上,同时向电子标签读写器中工作在不同对应频道上的多个接收模块,发射ID等信息而不会相互干扰。因而解决了其它RFID技术无法解决的,对快速移动的海量电子标签流ID信息的读取问题,例如上下班时间门禁卡口处人流身份ID的读取,十字路口快速移动的海量电子车牌的读取等实际难题。
所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自动监管系统的工作过程具体包括:
(1)在需要监管的资产上安装电子标签,并在电子标签中写入与电子标签读写器工作指令相匹配的嵌入式软件。
(2)在智能手机上安装资产监管APP
(3)在门禁卡口或网络监管点处安装电子标签读写器,并将电子标签与电子标签读写器之间的通信距离调整到与卡口控制范围相一致的范围大小。并将读写器与相关的报警设备,栏杆,警笛,以及与网络连接的控制管理计算机等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电子标签读写器联动报警系统。
(4)需要启动对某个或多个资产进行自动监管时,只需利用智能手机APP,向控制管理计算机发送将某个电子标签登记为“监管”或“条件监管”的指令信息,或直接通过手机在电子标签中写入“监管”或“条件监管”的信息。同样,当需要解除某个或某些个资产的监管时,只需利用智能手机APP,通过网络向门禁卡口处的控制管理计算机发送解除监管的指令信息,或直接通过手机清除写入这个或这些个电子标签中的相关监管信息即可。这里“监管”或“条件监管”的指令信息中至少包括电子标签ID和资产监管人联系信息,例如手机号码信息。
(5)与卡口控制管理计算机连接的电子标签读写器将读取每一个经过门禁卡口或网络监管点的电子标签ID及相关的监管信息,如果发现任何登记为“监管”,或不能满足监管条件但登记为“条件监管”的电子标签经过卡口或网络监管点时,控制管理计算机将立即启动报警程序,包括发出报警信号,拦截和通知资产监管人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自动监管方法,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在需要进行监管的资产上安装可被自动识别的ID身份标识硬件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子标签;
2)在能够控制或监管资产移动的门禁卡口点或网络监管点,安装可对经过卡扣或监管点的任何需要监管资产上的ID标识进行识别的设备,以及与之连接的控制管理计算机;
3)资产监管人将被监管资产的身份标识ID,必要时包括与被监管资产相关的其它监管信息,通过手机或其他手段,传给与所述ID标识识别设备连接的控制管理计算机;或将需要被监管资产的身份标识ID,必要时包括与被监管资产相关的其它监管信息,直接写入被监管资产的身份ID标识的硬件设备;采用同样的方式,也可以通过手机或其他手段解除对所述资产的监管;
4)所述自动资产ID身份标识识别装置,将始终处于对经过卡口或监管点的ID身份识别标识进行不间断的识别,必要时包括更多信息的读取,如果识别到处于被监管资产的身份标识ID,或读取到的信息与资产监管人预先设置的资产监管信息不相吻合时,卡口控制管理系统将启动报警程序,包括发布报警信号并通知资产主人。
所述可被自动识别的ID身份标识硬件设备是有源电子标签,所述有源电子标签采用了周期性睡眠,苏醒后工作一瞬间的工作方式,所述工作一瞬间的工作方式可以是发射,监听或发射监听的组合;所述发射监听组合工作方式中的发射或监听工作频道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所述有源电子标签采用了周期性睡眠,苏醒后在预先指定的无线通信频道上监听信号一瞬间的工作方式;所述电子标签读写器,具有至少两个无线收发机,一个用于连续不间断地向经过卡口的所有有源电子标签发射唤醒及工作指令信号,另一个或多个无线收发机用于在不同于电子标签监听频道的其它频道上,接收被唤醒后的有源电子标签返回的ID及其他相关信息。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自动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被监管资产上的电子标签,安装在门禁卡口或网络监管点处的电子标签读写器和联动报警装置;与电子标签读写器和联动报警装置连接的控制管理计算机或具有相同功能的CPU,用于储存和管理被监管资产上电子标签的ID及相关信息,并控制所述联动报警装置;所述控制管理计算机与网络连接,也可独立工作;智能手机及资产监管APP,所述智能手机APP用于向所述控制管理计算机,发送将所述资产上的电子标签登记为“监管”或“条件监管”,或解除监管状态的指令信息,或直接在所述资产上的电子标签中写入“监管”或“条件监管”的信息,或清除所述监管信息;所述“监管”信息至少包括所述资产上电子标签的ID和所述资产监管人的联系信息;所述“条件监管”的信息,除了所述电子标签ID和所述资产监管人的联系信息外,还包括与“条件监管”相关的信息;所述手机APP还用于接收所述控制管理计算机发来的报警信息;所述电子标签读写器将读取每一个经过门禁卡口或网络监管点的电子标签ID信息以及相关监管信息,如果发现任何登记为“监管”,或不能满足“条件监管”要求的登记为“条件监管”的电子标签经过卡口或网络监管点时,所述控制管理计算机将立即启动报警程序,包括但不限于发出报警信号和通知资产监管人的动作。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自动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是有源电子标签,所述有源电子标签采用了周期性睡眠,苏醒后在预先指定的无线通信频道上监听信号一瞬间的工作方式;所述电子标签读写器,具有至少两个无线收发机,一个用于连续不间断地向经过卡口的所有有源电子标签发射唤醒及工作指令信号,另一个或多个无线收发机用于在不同于电子标签监听频道的其它频道上,接收被唤醒后的有源电子标签返回的ID及其他相关信息;所述有源电子标签读写器向有源电子标签发射的唤醒及工作指令信号是同一个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自动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是有源电子标签,所述有源电子标签采用了周期性睡眠,苏醒后主动向电子标签读写器发送自身ID,及其它监管信息,或者在周期性睡眠,苏醒后向电子标签读写器发送自身ID信号的同时,还采用了周期性监听来自智能读写器指令信号的工作方式,这里所述的两种睡眠周期可以不一致。
4.根据权力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自动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为了增加所述电子标签读写器处理海量电子标签流的能力,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收发机用于在不同于电子标签监听频道的其它频道上,接收被唤醒后的有源电子标签返回的ID及其他相关信息”的方法,是这样来实现的,即系统根据标签流量的大小,由电子标签读写器通过向其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所有有源电子标签广播的唤醒及工作指令中,安排所有电子标签按照自身ID号的差异,分别跳转到指令中指定的多个不同的频道上向读写器返回信息;与此同时,电子标签读写器也在电子标签返回信息的这多个频道上,预先设置了多个接收机在相应的频道上来接收返回的信息。
5.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自动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是无源电子标签或二维码等其他身份标识,而所述电子标签读写器是无源电子标签读写器或二维码扫描器等相应的读写装置。
6.根据权力要求1-6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自动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资产监管人向所述控制管理计算机,发送将所述资产上的电子标签登记为“监管”或“条件监管”,或解除监管状态的指令信息,或直接在所述资产上的电子标签中写入“监管”或“条件监管”的信息,或清除所述监管信息,以及接收来自所述控制管理计算机发来的报警信息时,采用了不同于手机的,包括但不限于一般计算机和写卡器等其它方式。
7.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自动监管方法,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在需要进行监管的资产上安装可被自动识别的ID身份标识硬件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子标签;
2)在能够控制或监管资产移动的门禁卡口点或网络监管点,安装可对经过卡扣或监管点的任何需要监管资产上的ID标识进行识别的设备,以及与之连接的控制管理计算机;
3)资产监管人将被监管资产的身份标识ID,必要时包括与被监管资产相关的其它监管信息,通过手机或其他手段,传给与所述ID标识识别设备连接的控制管理计算机;或将需要被监管资产的身份标识ID,必要时包括与被监管资产相关的其它监管信息,直接写入被监管资产的身份ID标识的硬件设备;采用同样的方式,也可以通过手机或其他手段解除对所述资产的监管;
4)所述自动资产ID身份标识识别装置,将始终处于对经过卡口或监管点的ID身份识别标识进行不间断的识别,必要时包括更多信息的读取,如果识别到处于被监管资产的身份标识ID,或读取到的信息与资产监管人预先设置的资产监管信息不相吻合时,卡口控制管理系统将启动报警程序,包括发布报警信号并通知资产主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自动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被自动识别的ID身份标识硬件设备是有源电子标签,所述有源电子标签采用了周期性睡眠,苏醒后工作一瞬间的工作方式,所述工作一瞬间的工作方式可以是发射,监听或发射监听的组合;所述发射监听组合工作方式中的发射或监听工作频道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自动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电子标签采用了周期性睡眠,苏醒后在预先指定的无线通信频道上监听信号一瞬间的工作方式;所述电子标签读写器,具有至少两个无线收发机,一个用于连续不间断地向经过卡口的所有有源电子标签发射唤醒及工作指令信号,另一个或多个无线收发机用于在不同于电子标签监听频道的其它频道上,接收被唤醒后的有源电子标签返回的ID及其他相关信息。
CN201710087071.3A 2017-02-17 2017-02-17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自动监管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084609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87071.3A CN108460947A (zh) 2017-02-17 2017-02-17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自动监管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87071.3A CN108460947A (zh) 2017-02-17 2017-02-17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自动监管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60947A true CN108460947A (zh) 2018-08-28

Family

ID=63221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87071.3A Pending CN108460947A (zh) 2017-02-17 2017-02-17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自动监管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6094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04689A (zh) * 2023-07-24 2023-09-05 成都西谷曙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无源防盗电子标签系统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124165D0 (en) * 2001-10-09 2001-11-28 Chizari Abolghasem Controlling the movements of articles & personnel
CN1979521A (zh) * 2005-12-06 2007-06-13 上海强领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智能出入口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1236611A (zh) * 2007-02-02 2008-08-06 成都西谷曙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电子标签系统
CN102129579A (zh) * 2010-08-25 2011-07-20 成都西谷曙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iso-18000-7国际标准标签读写方式的系统和方法
US20120235795A1 (en) * 2009-11-30 2012-09-20 Westvalley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Active rfid tag, appl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202615414U (zh) * 2012-01-18 2012-12-19 中国人民解放军96656部队 基于rfid的涉密载体识别管理系统
CN103280043A (zh) * 2013-05-20 2013-09-04 北京天一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rfid技术的资产监控及防盗系统
CN103318133A (zh) * 2013-06-22 2013-09-25 太仓博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动车防盗系统
CN103377531A (zh) * 2012-04-28 2013-10-30 北京中软冠群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贵重资产防盗的设备和方法
CN103729661A (zh) * 2012-10-15 2014-04-16 成都西谷曙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超低功耗有源电子标签读写系统和方法
CN104463258A (zh) * 2013-09-18 2015-03-2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物品管理防盗系统
CN205670312U (zh) * 2016-04-29 2016-11-02 杭州兴弘科技有限公司 工程施工人员智能警示及管理监管系统
CN206711310U (zh) * 2017-02-17 2017-12-05 成都西谷曙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自动监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124165D0 (en) * 2001-10-09 2001-11-28 Chizari Abolghasem Controlling the movements of articles & personnel
CN1979521A (zh) * 2005-12-06 2007-06-13 上海强领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智能出入口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1236611A (zh) * 2007-02-02 2008-08-06 成都西谷曙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电子标签系统
US20120235795A1 (en) * 2009-11-30 2012-09-20 Westvalley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Active rfid tag, appl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02129579A (zh) * 2010-08-25 2011-07-20 成都西谷曙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iso-18000-7国际标准标签读写方式的系统和方法
CN202615414U (zh) * 2012-01-18 2012-12-19 中国人民解放军96656部队 基于rfid的涉密载体识别管理系统
CN103377531A (zh) * 2012-04-28 2013-10-30 北京中软冠群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贵重资产防盗的设备和方法
CN103729661A (zh) * 2012-10-15 2014-04-16 成都西谷曙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超低功耗有源电子标签读写系统和方法
CN103280043A (zh) * 2013-05-20 2013-09-04 北京天一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rfid技术的资产监控及防盗系统
CN103318133A (zh) * 2013-06-22 2013-09-25 太仓博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动车防盗系统
CN104463258A (zh) * 2013-09-18 2015-03-2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物品管理防盗系统
CN205670312U (zh) * 2016-04-29 2016-11-02 杭州兴弘科技有限公司 工程施工人员智能警示及管理监管系统
CN206711310U (zh) * 2017-02-17 2017-12-05 成都西谷曙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自动监管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04689A (zh) * 2023-07-24 2023-09-05 成都西谷曙光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无源防盗电子标签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6164B (zh) 物联网环境下基于射频识别的机动车门禁管理方法
CN101236611B (zh) 智能电子标签系统
CN202183135U (zh) 一种校园访客管理系统
CN106971466A (zh) 一种基于射频识别的无线停车站点以及管理方法
CN202548989U (zh) 物品管理防盗系统
CN103198338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物流运输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3150531A (zh) 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私人物品监控系统
CA2322864A1 (en) Monitoring system
CN104778427A (zh) 物品库存追踪系统和协议
CN102501920A (zh) 开放式自行车安全管理系统
CN201035709Y (zh) 射频识别动态监控系统
CN101295423A (zh) 利用移动电话上的rfid系统防止随身物品丢失的方法
CN103021114A (zh) 一种基于有源rfid技术的防丢失系统
CN104464187A (zh) 一种防丢器
CN104134114A (zh) 汽车驾驶证智能管理系统
CN206711310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自动监管系统
CN201213299Y (zh) 分体式移动终端及防盗系统
JP2008070964A (ja) 携帯情報端末機器による紛失予防システム
ITTV20060040A1 (it) Sistemi e metodi per la localizzazione di oggetti.
CN107704897A (zh) 一种可移动物体防盗抢追踪方法
CN103268532A (zh) 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校园自行车防盗及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8460947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自动监管系统和方法
CN103679222A (zh) 一种基于rfid的自助式物品管理系统
CN102930684A (zh) 基于rfid技术的笔记本电脑防盗报警装置
CN101767554A (zh) 电子车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