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13299Y - 分体式移动终端及防盗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分体式移动终端及防盗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213299Y CN201213299Y CNU2008200484298U CN200820048429U CN201213299Y CN 201213299 Y CN201213299 Y CN 201213299Y CN U2008200484298 U CNU2008200484298 U CN U2008200484298U CN 200820048429 U CN200820048429 U CN 200820048429U CN 201213299 Y CN201213299 Y CN 201213299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rite line
- read write
- electronic tag
- portable terminal
- split ty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包括主机与子机,其还包括一用于记录所述主机或子机唯一身份数据信息的电子标签,及一在一定射频范围内用来与所述电子标签进行数据交互、识别所主机或子机唯一身份数据信息的读写器,所述电子标签安装在主机中同时所述读写器装设在所述子机中,或所述电子标签安装在子机中同时所述读写器装设在所述主机中,所述主机与所述子机无线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分体式防盗系统,采用本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及防盗系统,增强了移动终端的自动识别以及防盗性能,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用户移动终端的遗失。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及防盗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例如手机、掌上电脑(PDA)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移动终端作为当今社会重要的高科技产品,因其具有较高的价值,经常成为偷窃的目标,并且由于用户的疏忽,也可能导致移动终端的遗失,给用户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及信息安全隐患。目前,市场上移动终端的防盗措施主要有纯软件方式、纯硬件方式两种:
纯软件方式:即通过软件设计进行移动终端防盗,该方式更多地是从手机被盗后采取一系列补救措施。如手机被丢失,当它开机后,需要密码提示,即使密码正确,系统判断不是原号码,则锁定所有功能,并把用户重要信息以无线的方式发回到用户指定的接收机中。
纯硬件设备方式:该方式主要从硬件的角度,如手机挂绳,通过它把物品与自己能感觉到的身体部位相连,如挂手腕上、脖子上等;还有一些电子报警装置,当物品离开监控器一定距离,监控器报警。
现有技术中这两种防盗措施存在以下不足:
纯软件方式主要用于防盗事件发生后采取的一系列补救措施,最多只用能保证用户数据别人看不到。用户想要得到这些信息,有的往往要重新靠记忆再输入。有的机器虽然可以把用户重要信息以无线的方式发回到用户指定的接收机中,但这要求用户必须再购买同厂家同系列或同型号的产品。用户还是无法追回自己的东西。
当丢失的产品处于关机状态,尤其是电池被取下时,该软件方式将完全失效。用户信息彻底无法追回。
针对纯硬件性(配置设备)防盗:主要存在以下不足:非报警类(如挂绳)技术含量较低,防盗效果不好;
报警类虽然防盗效果相对较好,但如果手机的电池被取下后,手机虽远离了监控范围,报警器也响起,此时用户只是知道自己东西丢了,且超出了一定范围,但无法知道丢了的东西在何处。
不管软件防盗还是硬件防盗,都很难解决:这个丢失的手机日后某天到了维修点,(比如机主设了开机密码,一般要能到维修点去解锁),维修点无法知道这个原机主是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被监控的移动终端,使其在离开监控范围被切断电源的状态下仍可实时报警,增强了移动终端的自动识别以及防盗性能,可一定程度上避免用户移动终端的遗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包括:主机与子机,其还包括一用于记录所述主机或子机唯一身份数据信息的电子标签,及一在一定射频范围内用来与所述电子标签进行数据交互、识别所主机或子机唯一身份数据信息的读写器,所述电子标签安装在主机中同时所述读写器装设在所述子机中,或所述电子标签安装在子机中同时所述读写器装设在所述主机中,所述主机与所述子机无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分体式防盗系统,其包括移动终端、查询装置,所述移动终端装设一用于记录所述移动终端唯一身份数据信息的电子标签,所述查询装置装设一在一定射频范围内用来与移动终端所述电子标签进行数据交互、识别所述移动终端唯一身份数据信息的读写器,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查询装置无线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一种分体式防盗移动终端及分体式防盗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由于采用了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这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子机或查询装置中的读写器可通过无线方式自动识别主机或移动终端中电子标签的数据信息,并为其提供能量,当无源电子标签离开读写器可控范围之外,便失去能量,进入“休眠”状态,这时对读写器发送的数据无法做出任何反应。当读写器发送数据后,在一定时间内接收不到电子标签的返回信号,即马上开启报警器,提醒用户其移动终端已离开监控范围,增强了移动终端的自动识别以及防盗性能,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用户移动终端的遗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体式防盗移动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体式防盗移动终端工作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体式防盗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体式防盗移动终端及防盗系统读写器/报警器工作流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体式防盗移动终端及防盗系统电子标签工作流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式防盗移动终端第一实施例工作流程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式防盗移动终端第二实施例工作流程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式防盗移动终端第三实施例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
说明: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方案,下面移动终端以人们熟知的手机防盗为例,但并不代表此方案只能用于手机防盗。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体式防盗移动终端结构示意图,包括:主机101与子机201,其还包括一用于记录所述主机101或子机201唯一身份数据信息的电子标签1,及一在一定射频范围内用来与所述电子标签1进行数据交互、识别所主机101或子机201唯一身份数据信息的读写器2,所述电子标签1安装在主机中101同时所述读写器2装设在所述子机201中,或所述电子标签1安装在子机201中同时所述读写器2装设在所述主机101中,所述主机101与所述子机201无线连接。
其中,读写器2具体包括:电源22、读写模块24、射频模块26;
电源22用来给读写器2提供能量,无源电子标签1以电磁感应方式从读写器的射频端发出的射频信号26(电磁波)中获取能量;读写模块24与射频模块26连接用来与电子标签1进行数据交换,向所述电子标签1发送数据信号,并接收所述电子标签1返回的响应数据信号。
电子标签1具体包括:存储器12、控制模块14、射频模块26;
存储器12用来存储所述移动终端唯一身份数据信息;控制模块14分别与所述存储器12及所述射频模块26相连接,用来接收读写器2所述射频模块26发送的数据信号并返回所述数据信号给所述读写器2。
本实用新型分体式防盗移动终端是利用射频识别技术设计的防盗系统,采用以能量提供为基础的事件模型,半双工工作方式运行,即:交替的从读写器2到电子标签1进行数据传输,读写器2到电子标签1的能量传输是连续不断的,并且能量的传输与传输的方向无关。
其中,装设于主机101中的电子标签1采用了RFID技术,并且该电子标签1可在出厂或销售时设置相关的唯一的身份数据,作为该主机唯一的标识,而作为传统身份识别的条型码等印刷性质的识别方法或磁条等形式,如果关键地方被磨划、涂改、或磁性被破坏等,则机器无法识别且记录的信息量有限,而电子标签1采用无线数据交换方式,可工作于油污等恶劣环境或隐蔽环境,同时它的信息存贮容量可达296,约80亿亿亿,其海量的存贮,避免了条形码的各种限制,可让世界上任何一种物品都拥有唯一的身份标识。如果要修改电子标签内的信息,需要有专门的读写器,使用专门的读写器在改数据信息之前也可以读取里面内容。通过电脑连网一查,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能知道物品的信息。
作为防盗的主要报警装置,移动终端还包括一与所述读写器2电连接当所述读写器2接收不到所述电子标签1返回的数据信息时触发响应的报警器3;所述子机201还包括一开关,所述开关用于控制所述读写器2的启动或关闭,报警器3随着读写器2装设开关的开启/关闭同步开启或关闭。
请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体式防盗移动终端工作原理图,其中,子机201中的读写器2可为主机101中的电子标签提供能量,这一过程由读写器中的射频模块监控26来完成,监控范围可在移动终端设计时对电子标签1及读写器2进行设定,例如:工作频率在30KHz~300KHz的为低频,监控范围小于10cm;工作频率在3MHz~30MHz为中频,监控范围小于1m;工作频率在300MHz~3GHz及大于3GHz为高频,也叫微波频段,监控范围可达1~10m或10m以上,具体实施中以2~4m最为典型。当主机101与分机201超出一定范围时,报警器3即可实现报警。报警的过程具体为:
当主机101与分机201在一定射频范围内时,分机201中读写器2装设的电源22依次通过读写器2中的射频模块26以及天线向电子标签1发送能量,送达电子标签1中的能量依次通过电子标签1中的天线以及射频模块26到达控制模块14,与此过程相似的是,读写器2中的读写模块24通过电子标签1和读写器2中的射频模块26和天线对电子标签1中的控制模块14进行访问,控制模块接收到读写器2发送的能量的同时,控制模块14将存储于所述存储器12中的数据通过射频模块26返回到读写器2中的读写模块24,此过程采用的是半双工系统,即能量的传输是持续不断的,而数据信号的传输是交替进行的,这样,主机101与分机201在设定的射频范围内时,读写模块24总能持续的接收到电子标签1中控制模块返回的信号,但超过规定的射频范围时,电子标签因离开读写器可控范围而接收不到读写器发送的能量,进入“休眠”状态,这时主机101对分机201中读写器2发送的数据无法做出任何反应。当读写器2发送数据后,在一定时间内接收不到电子标签1的返回信号,即马上开启报警器3,提醒用户其移动终端已离开监控范围。
参见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体式防盗系统结构示意图,其包括:移动终端401、查询装置301,所述移动终端401装设一用于记录所述移动终端唯一身份数据信息的电子标签1,所述查询装置301装设一在一定射频范围内用来与移动终端所述电子标签1进行数据交互、识别所述移动终端唯一身份数据信息的读写器2,所述移动终端401与所述查询装置301无线连接。
查询装置301还包括一与所述读写器2电连接当所述读写器2接收不到所述电子标签1返回的数据信息时触发响应的报警器3。
优选的,所述查询装置301还包括一用于控制所述读写器2启动或关闭的开关。
其中,读写器2具体包括:电源22、读写模块24、射频模块26;
电源22用来给读写器2提供能量,无源电子标签1以电磁感应方式从读写器的射频端发出的射频信号26(电磁波)中获取能量;读写模块24与射频模块26连接用来与电子标签1进行数据交换,向所述电子标签1发送数据信号,并接收所述电子标签1返回的响应数据信号。
电子标签1具体包括:存储器12、控制模块14、射频模块26;
存储器12用来存储所述移动终端唯一身份数据信息;控制模块14分别与所述存储器12及所述射频模块26相连接,用来接收读写器2所述射频模块26发送的数据信号并返回所述数据信号给所述读写器2。
本实用新型分体式防盗移动终端是利用射频识别技术设计的防盗系统,采用以能量提供为基础的事件模型,半双工工作方式运行,即:交替的从读写器2到电子标签1进行数据传输,读写器2到电子标签1的能量传输是连续不断的,并且能量的传输与传输的方向无关。
其中,装设于移动终端401中的电子标签1采用了RFID技术,并且该电子标签1可在出厂或销售时设置相关的唯一的身份数据,作为该移动终端唯一的标识,而作为传统身份识别的条型码等印刷性质的识别方法或磁条等形式,如果关键地方被磨划、涂改、或磁性被破坏等,则机器无法识别且记录的信息量有限,而电子标签1采用无线数据交换方式,可工作于油污等恶劣环境或隐蔽环境,同时它的信息存贮容量可达296,约80亿亿亿,其海量的存贮,避免了条形码的各种限制,可让世界上任何一种物品都拥有唯一的身份标识。如果要修改电子标签内的信息,需要有专门的读写器,使用专门的读写器在改数据信息之前也可以读取里面内容。通过电脑连网一查,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能知道物品的信息。
作为防盗的主要报警装置,移动终端还包括一与所述读写器2电连接当所述读写器2接收不到所述电子标签1返回的数据信息时触发响应的报警器3;所述查询系统301还包括一开关,所述开关用于控制所述读写器2的启动或关闭,报警器3随着读写器2装设开关的开启/关闭同步开启或关闭。
参见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体式防盗移动终端读写器/报警器工作流程图,读写器2中射频模块26为无源电子标签1提供工作能量,读写模块24定时向电子标签1中控制模块14发送确认数据和接收控制模块14返回的数据,当接收不到返回数据时,读写器2即认为主机101已超出监控范围,立即启动位于分机201中的报警器3,提醒用户,主机已经离开监控范围;同样为分体式防盗系统的读写器/报警器工作流程图,读写器2中射频模块26为无源电子标签1提供工作能量,读写模块24定时向电子标签1中控制模块14发送确认数据和接收控制模块14返回的数据,当接收不到返回数据时,读写器2即认为移动终端已超出监控范围,立即启动位于查询装置301中的报警器3,提醒用户,移动终端已经离开监控范围。
参见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体式防盗移动终端电子标签工作流程图,其中,无源电子标签1工作能量由读写器2中电源22通过射频模块26提供。在初始化状态中,无源电子标签1因无能量而处于休眠状态,直到从读写器中获取到能量后开始工作。其主要工作是周期性的获取读写器发送的确认信息,并做出响应,表明其目前正处于一定射频(监控)范围内;同样为分体式防盗系统,电子标签工作流程图,其中,无源电子标签1工作能量由读写器2中电源22通过射频模块26提供。在初始化状态中,无源电子标签1因无能量而处于休眠状态,直到从读写器中获取到能量后开始工作。其主要工作是周期性的获取读写器发送的确认信息,并做出响应,表明其目前正处于一定射频(监控)范围内。
参见图6,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式防盗移动终端第一实施例工作流程图,以用户移动终端(以手机为例)被窃取为例,手机上带有采用RFID技术的有源和无源结合的电子标签,报警器带在用户身上。要说明的是:小偷把报警器和手机同时偷走以及报警器因种种原因不能正常工作的两种情况不含盖在本实施例以内:
通常情况为,小偷偷窃手机后,在未超出监控范围时把手机关机,但电池并未取下(,因取电池动作会引起周围人怀疑),此时小偷开始远离用户,而手机将收不到网络信号,但因电池未被取下,电子标签仍处于工作状态,它收不到监控器发来的监控指令,开始自动开启报警功能。因为有源,所以可以推动喇叭或马达振动工作,告知用户丢失物在何处。
参见图7,为本实用新型分体式防盗移动终端第二实施例:在丢失物品不动的情况下寻找丢失物品的工作流程图,参考案例为:公交车上,小偷偷走手机,在未超出监控范围时把手机电池取下,并开始远离用户,当超出监控范围后,手机因无法工作而接收不到网络信号,连电子标签也处于无源状态。因超出了监控范围,电子标签也无能量,不工作,自然起不到报警功能。但监控器可以工作,假设此时被偷手机仍在车上,用户只要从过道经过,当监控器不报警时,说明手机在监控器监控范围(假设为1米)以内,让1米以内的人逐个远离1米范围,当某个人远离时,监控器开始报警,则说明丢失的手机在这个人身上,避免了搜身的法律问题。
参见图8,为本实用新型分体式防盗移动终端第三实施例:在监控器不动的情况下寻找丢失移动终端的工作流程图。假设用户在公交车上丢失一部手机,并及时报警,警察来后,发现车上有同样型号的手机5部,因为小偷有可能已换上自己的SIM卡,通常情况下,警察会让失主报出自己手机中的特有信息,然后对照这5部手机逐个检查,但这可样会暴露个人隐私,一些人未必愿意采纳此建议。这时只要他们先后经过失主面前(监控范围以内),谁经过时,报警器不响,就说明此人所持手机为失主的,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法律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及防盗系统,采用了射频识别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子机或查询装置中的读写器可通过无线方式自动识别主机或移动终端中电子标签的数据信息,并为其提供能量,当无源电子标签离开读写器可控范围之外,便会失去能量,进入“休眠”状态,这时对读写器发送的数据无法做出任何反应。当读写器发送数据后,在一定时间内接收不到电子标签的返回信号,即开启报警器,提醒用户其移动终端已离开监控范围,增强了移动终端的自动识别以及防盗性能,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用户移动终端的遗失。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包括主机与子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于记录所述主机或子机唯一身份数据信息的电子标签,及一在一定射频范围内用来与所述电子标签进行数据交互、识别所主机或子机唯一身份数据信息的读写器,所述电子标签安装在主机中同时所述读写器装设在所述子机中,或所述电子标签安装在子机中同时所述读写器装设在所述主机中,所述主机与所述子机无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防盗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一与所述读写器电连接当所述读写器接收不到所述电子标签返回的数据信息时触发响应的报警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防盗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机还包括一用于控制所述读写器的启动或关闭的开关。
4、一种分体式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查询装置,所述移动终端装设一用于记录所述移动终端唯一身份数据信息的电子标签,所述查询装置装设一在一定射频范围内用来与移动终端所述电子标签进行数据交互、识别所述移动终端唯一身份数据信息的读写器,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查询装置无线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查询装置还包括一与所述读写器电连接当所述读写器接收不到所述电子标签返回的数据信息时触发响应的报警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查询装置还包括一用于控制所述读写器启动或关闭的开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0484298U CN201213299Y (zh) | 2008-05-28 | 2008-05-28 | 分体式移动终端及防盗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0484298U CN201213299Y (zh) | 2008-05-28 | 2008-05-28 | 分体式移动终端及防盗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213299Y true CN201213299Y (zh) | 2009-03-25 |
Family
ID=40497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048429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13299Y (zh) | 2008-05-28 | 2008-05-28 | 分体式移动终端及防盗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213299Y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21553A (zh) * | 2011-11-10 | 2012-06-27 | 北京百纳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移动终端的身份证查验方法和移动终端 |
CN103426269A (zh) * | 2013-08-21 | 2013-12-04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室内智能防盗方法 |
CN103442124A (zh) * | 2013-08-01 | 2013-12-11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及其防盗方法及系统 |
TWI498685B (zh) * | 2013-12-17 | 2015-09-01 | ||
CN106161764A (zh) * | 2015-04-24 | 2016-11-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防盗方法及系统 |
CN109429175A (zh) * | 2017-09-04 | 2019-03-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防跟丢方法及系统 |
CN110858319A (zh) * | 2018-08-23 | 2020-03-03 | 珠海汇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监控印章的方法和系统 |
-
2008
- 2008-05-28 CN CNU2008200484298U patent/CN201213299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21553A (zh) * | 2011-11-10 | 2012-06-27 | 北京百纳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移动终端的身份证查验方法和移动终端 |
CN103442124A (zh) * | 2013-08-01 | 2013-12-11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及其防盗方法及系统 |
CN103442124B (zh) * | 2013-08-01 | 2016-05-04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及其防盗方法及系统 |
CN103426269A (zh) * | 2013-08-21 | 2013-12-04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室内智能防盗方法 |
TWI498685B (zh) * | 2013-12-17 | 2015-09-01 | ||
CN106161764A (zh) * | 2015-04-24 | 2016-11-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防盗方法及系统 |
CN109429175A (zh) * | 2017-09-04 | 2019-03-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防跟丢方法及系统 |
WO2019042476A1 (zh) * | 2017-09-04 | 2019-03-07 |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 防跟丢方法及系统 |
CN109429175B (zh) * | 2017-09-04 | 2022-04-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防跟丢方法及系统 |
CN110858319A (zh) * | 2018-08-23 | 2020-03-03 | 珠海汇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监控印章的方法和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213299Y (zh) | 分体式移动终端及防盗系统 | |
CN100493183C (zh) | 远程无线实时彩信安防系统 | |
CN204775605U (zh) | 基于虚拟钥匙的车锁控制系统及包含该系统的智能车锁 | |
CN101942937A (zh) | 一种智能门锁、无线通信终端及智能门锁系统 | |
CN202117430U (zh) | 一种利用手机开门的系统及开门系统 | |
CN103929526A (zh) | 用于射频识别的手机、方法以及系统 | |
CN101212730A (zh) | 一种移动终端防盗防丢失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2501920A (zh) | 开放式自行车安全管理系统 | |
CN104732631A (zh) | 智能指纹密码防盗锁系统 | |
CN105957200A (zh) | 一种智能门 | |
CN201853308U (zh) | 应用rfid技术的物品双卡认证防盗系统 | |
CN201544917U (zh) | 指纹防盗启动且无钥匙进入双重防盗报警系统 | |
CN201498089U (zh) | 一种随身物品防丢防盗装置 | |
CN102930684A (zh) | 基于rfid技术的笔记本电脑防盗报警装置 | |
CN202588671U (zh) | 箱包防盗实时扫描系统 | |
CN202686269U (zh) | 基于rfid的汽车防盗系统 | |
CN100375103C (zh) | 对带电子标签的装置的监护方法 | |
CN102243796A (zh) | 电子防丢防盗装置及其方法 | |
CN203338488U (zh) | 基于rfid的全天候楼宇门禁智能防盗预警系统 | |
CN201544914U (zh) | 一种汽车防盗装置 | |
CN201311686Y (zh) | 基于无线网络的非法入侵监控报警系统 | |
CN204808435U (zh) | 网络报警智能门锁系统 | |
CN206711310U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产自动监管系统 | |
CN202134073U (zh) | 电子防丢防盗器 | |
CN206021400U (zh) | 一种智能门禁控制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25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