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47577A - 屏蔽帘防护装置、方法、设备及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屏蔽帘防护装置、方法、设备及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47577A
CN108447577A CN201810438310.XA CN201810438310A CN108447577A CN 108447577 A CN108447577 A CN 108447577A CN 201810438310 A CN201810438310 A CN 201810438310A CN 108447577 A CN108447577 A CN 1084475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tain
shielding curtain
shielding
rolling shaft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3831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47577B (zh
Inventor
张龙
洪明志
梁晋宁
黄清萍
张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c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uc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c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uc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3831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475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47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475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475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475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FPROTECTION AGAINST X-RADIATION, GAMMA RADIATION, CORPUSCULAR RADIATION OR PARTICLE BOMBARDMENT; TREATING RADIOACTIVELY CONTAMINATED MATERIAL; DECONTAMINATION ARRANGEMENTS THEREFOR
    • G21F3/00Shielding characterised by its physical form, e.g. granules, or shape of the materia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5/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the use of ionising radiation, e.g. of natural or induced radioactivity
    • G01V5/20Detecting prohibited goods, e.g. weapons, explosives, hazardous substances, contraband or smuggled objects
    • G01V5/22Active interrogation, i.e. by irradiating objects or goods using external radiation sources, e.g. using gamma rays or cosmic ra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Curtains And 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屏蔽帘防护装置、方法、设备及检测系统,该屏蔽帘防护装置包括:屏蔽帘轨道,为回转轨道;两个以上的屏蔽帘组件在屏蔽帘轨道的延伸方向上相互间隔设置于屏蔽帘轨道,并能够沿屏蔽帘轨道移动;所述屏蔽帘组件包括卷帘轴和连接在卷帘轴上的屏蔽帘,卷帘轴能够自转,以使屏蔽帘在卷帘轴上能够在收卷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切换。本发明公开的屏蔽帘防护装置、方法、设备及检测系统,能够消除待测物品进出检测设备的相对阻力,减少屏蔽帘与待测物品之间的摩擦,并提高屏蔽效果,同时实现屏蔽帘的有效固定,显著的降低加工难度,提高加工效率,且避免屏蔽帘发生下垂,进一步提高屏蔽效果,以及能够提高检测设备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屏蔽帘防护装置、方法、设备及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全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屏蔽帘防护装置、方法、设备及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安检机是一种借助X射线对行李、包裹等进行非侵入式检测的电子设备,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对行李箱、包裹等内部物品的检测,从而被广泛应用于车站、地铁、机场、海关、港口、核电站、政府机关、邮检中心、法院、会议场所等。
为了避免安检机工作时产生的X射线对周围人群产生危害,通常是在安检机安检通道的两端安装铅门帘作为屏蔽帘,为安检通道屏蔽X射线,防止X射线泄露。
当前实际应用的安检机,基本上都是将两个铅门帘分别固定悬挂于安检通道的进口处和出口处,检测物品通过传送带的拖动顶开进口处铅门帘进入检测区域,检测完毕后再次通过传送带的拖动顶开出口处的铅门帘离开检测区域。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铅门帘本身比较沉重,对于一些质量较轻的检测物品无法顶开铅门帘进入到检测区域,从而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除此之外,当铅门帘被顶开时,不可避免的会造成X射线的泄露。
美国专利US2005/0185757A1公开了一种滚筒式循环往复运动形式的铅门帘装置,将铅门帘固定在传送带上,通过传送带带动铅门帘随着检测物品同步运动,从而适用于质量较轻的检测物品的检测。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一方面,将铅门帘有效固定在传送带上并不容易,不适合批量生产;另一方面,传送带上的铅门帘在自重的作用下势必会发生严重下垂,从而造成物品传送以及X射线屏蔽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屏蔽帘防护装置、方法、设备及检测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屏蔽帘防护装置、方法、设备及检测系统,通过将屏蔽帘连接在卷帘轴上,并设置于屏蔽帘轨道,能够实现屏蔽帘的有效固定,显著降低加工难度,提高加工效率,同时避免屏蔽帘发生下垂,提高屏蔽效果;通过屏蔽帘在卷帘轴上进行收卷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的切换,能够使装置具有较低的高度和较小的体积,节约安置空间,还能够实现屏蔽帘轨道的均匀受力,提高检测设备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通过处于展开状态的屏蔽帘跟随其前方的待测物品移动,消除了待测物品进出检测设备的相对阻力,减少屏蔽帘与待测物品之间的摩擦,并能够提高屏蔽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检测系统的屏蔽帘防护装置,包括:屏蔽帘轨道,为回转轨道,屏蔽帘轨道至少具有相继分布的第一运行段和第二运行段;屏蔽帘组件,两个以上的屏蔽帘组件在屏蔽帘轨道的延伸方向上相互间隔设置于屏蔽帘轨道,并能够沿屏蔽帘轨道移动;屏蔽帘组件包括卷帘轴和连接在卷帘轴上的屏蔽帘,卷帘轴能够自转,以使屏蔽帘在卷帘轴上能够在收卷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第一运行段至少包括收卷段,将屏蔽帘卷绕于卷帘轴上,在第二运行段至少包括放卷段,将屏蔽帘从卷帘轴上伸展开而由收卷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屏蔽帘防护装置进一步包括驱动组件,以驱动卷帘轴在收卷段和放卷段自转。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轮,设置于每个卷帘轴的端部;牵引件,设置于收卷段的预定位置和放卷段的预定位置,并沿卷帘轴的运动轨迹延伸布置;通过驱动轮和牵引件的传动配合,以驱动卷帘轴自转。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二运行段进一步包括屏蔽帘工作区段,放卷段、屏蔽帘工作区段及收卷段相继分布,且屏蔽帘工作区段分别与放卷段及收卷段呈预设角度,预设角度为90度~180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屏蔽帘防护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挡板,在屏蔽帘轨道的放卷段侧、与放卷段相对且间隔设置;和/或,第二挡板,在屏蔽帘轨道的收卷段侧、与收卷段相对且间隔设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屏蔽帘轨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定位部件,以对卷帘轴形成限位配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屏蔽帘轨道与屏蔽帘组件一并界定中空空间;屏蔽帘防护装置进一步包括传动组件,设置于中空空间,通过传动组件带动屏蔽帘组件在屏蔽帘轨道上移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屏蔽帘防护装置进一步包括:支撑平台,设置于中空空间;驱动单元,设置于支撑平台,以驱动传动组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屏蔽帘组件还包括具有空腔的壳体,壳体上开设有收放帘口与空腔连通,卷帘轴设置于空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收放帘口和/或屏蔽帘上设置有止挡部,以使处于收卷状态的屏蔽帘的自由端位于空腔外侧。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屏蔽帘防护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带动屏蔽帘组件沿屏蔽帘轨道回转运动;屏蔽帘组件移动至屏蔽帘轨道的收卷段,则以使卷帘轴自转,将屏蔽帘卷绕于卷帘轴上;屏蔽帘组件移动至屏蔽帘轨道的放卷段,则以使卷帘轴自转,将屏蔽帘从卷帘轴上伸展开而由收卷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屏蔽帘组件在第二运行段上继续移动预定距离,以使处于展开状态的屏蔽帘进行屏蔽工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处于展开状态的屏蔽帘的数量至少有一个。
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屏蔽帘防护设备,包括:支撑框架,形成有检测通道;屏蔽帘防护装置,在支撑框架上、位于检测通道顶部设置,屏蔽帘防护装置为如上所述的屏蔽帘防护装置,处于展开状态的屏蔽帘能够落入检测通道内而实现防护作用。
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检测系统,包括: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组件和检测区,检测组件设置于检测区,以检测待测物品;屏蔽帘防护设备,两个以上的屏蔽帘防护设备沿预定的轨迹相邻设置,每相邻两个屏蔽帘防护设备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检测装置,屏蔽帘防护设备为如上所述的屏蔽帘防护设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检测系统的屏蔽帘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检测系统的屏蔽帘防护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蔽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卷帘轴的轴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壳体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蔽帘组件与传动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蔽帘防护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非为了限定本发明。
为了简便,本文仅明确地公开了一些数值范围。然而,任意下限可以与任何上限组合形成未明确记载的范围;以及任意下限可以与其它下限组合形成未明确记载的范围,同样任意上限可以与任意其它上限组合形成未明确记载的范围。此外,尽管未明确记载,但是范围端点间的每个点或单个数值都包含在该范围内。因而,每个点或单个数值可以作为自身的下限或上限与任意其它点或单个数值组合或与其它下限或上限组合形成未明确记载的范围。
在本文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以上”、“以下”为包括本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文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接触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内容并不意欲描述本发明中的每个公开的实施方式或每种实现方式。如下描述更具体地举例说明示例性实施方式。在整篇申请中的多处,通过一系列实施例提供了指导,这些实施例可以以各种组合形式使用。在各个实例中,列举仅作为代表性组,不应解释为穷举。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系统的屏蔽帘防护装置,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图1至图9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屏蔽帘防护装置进行详细介绍。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检测系统的屏蔽帘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检测系统的屏蔽帘防护装置的局部示意图。请参照图1至图2,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屏蔽帘防护装置100包括屏蔽帘轨道10和屏蔽帘组件20,通过屏蔽帘轨道10承载屏蔽帘组件20,并引导屏蔽帘组件20的循环运动轨迹。
屏蔽帘轨道10为回转轨道,至少具有相继分布的第一运行段11和第二运行段12。作为一个具体的示例,请参照图1至图2,在第一运行段11包括相继分布的收卷段111和返回段112,在第二运行段12包括相继分布的放卷段121和屏蔽帘工作区段122,收卷段111、返回段112、放卷段121及屏蔽帘工作区段122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回转轨道。
请参照图3,屏蔽帘组件20包括卷帘轴21和连接在卷帘轴21上的屏蔽帘22。卷帘轴21具有足够的刚度,屏蔽帘22可以但并不限于通过螺钉连接在卷帘轴21上,提高连接稳定性且操作方便,显著降低加工难度,提高加工效率。屏蔽帘22采用具有良好屏蔽效果的材料制成,如对X射线进行屏蔽的铅门帘,其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宽屏蔽帘形式,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条状屏蔽帘无缝排列的形式。屏蔽帘22能够卷绕于卷帘轴21上而切换为收卷状态,及能够从卷帘轴21上伸展开而切换为展开状态,使得卷帘轴21上能够在收卷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两个以上的屏蔽帘组件20在屏蔽帘轨道10的延伸方向上相互间隔设置于屏蔽帘轨道10,并能够沿屏蔽帘轨道10移动,使屏蔽帘组件20进行循环回转运动。由于屏蔽帘轨道10对屏蔽帘组件20形成有效支撑,避免了屏蔽帘22因自重作用发生下垂,提高屏蔽效果。
当屏蔽帘组件20移动至第二运行段12的放卷段121,屏蔽帘组件20在沿放卷段121移动的同时,卷帘轴21相对于其自身的轴心线发生自转,将屏蔽帘22按照预定的速度从卷帘轴21上伸展开而逐步切换为展开状态。屏蔽帘组件20进一步沿屏蔽帘工作区段122移动,使处于展开状态的屏蔽帘22进行屏蔽工作。当屏蔽帘组件20移动至第一运行段11的收卷段111,屏蔽帘组件20在沿收卷段111移动的同时,卷帘轴21相对于其自身的轴心线发生自转,将屏蔽帘22按照预定的速度卷绕于卷帘轴21上而逐步由展开状态切换为收卷状态。屏蔽帘组件20进一步沿返回段112移动,并返回至放卷段121,再次将屏蔽帘22切换为展开状态进行循环工作。通过屏蔽帘22在卷帘轴21上进行收卷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的切换,屏蔽帘22在收卷状态下进行回转,使屏蔽帘22不会发生堆叠,使得屏蔽帘轨道10受力均匀,提高装置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同时使装置具有较低的高度和较小的体积,便于搬运、节约安置空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检测系统的屏蔽帘防护装置,能够使屏蔽帘22随待测物品运动,从而消除待测物品进出检测通道时的相对阻力,使质量较轻或窄而高的待测物品也可顺利进入检测通道,同时避免了待测物品进出检测系统时与屏蔽帘22产生摩擦,从而防止因摩擦造成的屏蔽帘22的磨损,提高屏蔽帘22的使用寿命。该装置可以根据屏蔽帘组件20的运动情况进行适应性调整屏蔽帘组件20的数量,使得在检测系统工作的任意时刻,检测通道中总有一个以上的处于展开状态的屏蔽帘22进行屏蔽防护,有效地防止检测系统中危害源如X射线等的泄露,从而有效保证周边人员的人身安全。
屏蔽帘防护装置100进一步包括驱动组件30,以驱动卷帘轴21在屏蔽帘轨道10的收卷段111和放卷段121自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30可以是包括驱动轮31和第一牵引件32,驱动轮31设置于每个卷帘轴21的端部,第一牵引件32设置于收卷段111的预定位置和放卷段121的预定位置,并沿卷帘轴21的运动轨迹延伸布置,通过驱动轮31和第一牵引件32的传动配合,以使卷帘轴21在收卷段111和放卷段121相对于其自身的轴心线发生自转,从而使得屏蔽帘22在卷帘轴21上能够在收卷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作为一个示例,请参照图1和图7,屏蔽帘轨道10包括两个闭合式导向轨道110相对且间隔设置,每个屏蔽帘组件20在两个导向轨道110之间延伸设置,且每个屏蔽帘组件20相对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导向轨道110。在屏蔽帘轨道10的收卷段111,至少一个导向轨道110侧,沿卷帘轴21的运动轨迹延伸固定有预定长度的第一牵引件32,以及在屏蔽帘轨道10的放卷段121,至少一个导向轨道110侧,沿卷帘轴21的运动轨迹延伸固定有预定长度的第一牵引件32。第一牵引件32可以是连接于导向轨道110的内侧,也可以是连接于导向轨道110的外侧,还可以是与导向轨道110之间相间隔设置。卷帘轴21的两个端部的至少一者上连接有驱动轮31,与第一牵引件32能够形成传动配合,以使卷帘轴21转动。第一牵引件32可以是链条,驱动轮31为与链条啮合配合的链轮。屏蔽帘组件20沿屏蔽帘轨道10移动至收卷段111的起始端,卷帘轴21上的链轮开始与链条发生啮合,随着屏蔽帘组件20继续沿收卷段111移动,在链轮和链条的啮合作用下,卷帘轴21相对于其自身的轴心线发生沿第一旋转方向R的自传,使屏蔽帘22逐步卷绕于卷帘轴21上,屏蔽帘组件20同时移动至收卷段111的结束端,继而进入返回段112,并沿返回段112移动至第二运行段12的放卷段121的起始端,同样地,卷帘轴21上的链轮开始与链条发生啮合,随着屏蔽帘组件20继续沿放卷段121移动,在链轮和链条的啮合作用下,卷帘轴21相对于其自身的轴心线发生沿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方向的自传,使屏蔽帘22从卷帘轴21上逐步伸展开而由收卷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屏蔽帘组件20同时移动至放卷段121的结束端,屏蔽帘22刚好展开至预设长度或完全展开,屏蔽帘组件20继而转移至屏蔽帘工作区段122,随着屏蔽帘组件20沿屏蔽帘工作区段122移动,处于展开状态的屏蔽帘22随着前方的物品同步移动,同时发挥屏蔽防护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驱动组件30并不限于上述链轮链条形式。例如,第一牵引件32还可以是齿形带,驱动轮31则为轮缘表面均做成相应的齿形,与齿形带形成啮合配合,以驱动卷帘轴21自转。再例如,第一牵引件32还可以是具有一定摩擦系数的皮带,驱动轮31为皮带轮,通过皮带轮与皮带的摩擦配合,以驱动卷帘轴21自转。
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组件30还可以是采用小型电机驱动,小型电机连接于卷帘轴21的端部,在收卷段111和放卷段121,小型电机工作,驱动卷帘轴21自转。
屏蔽帘轨道10的外侧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定位部件,以对卷帘轴21相对的两端形成限位配合,防止其发生偏移,能够提高驱动轮31与第一牵引件32的配合精确度,提高装置稳定性。
进一步地,屏蔽帘轨道10通过支撑组件进行独立地支撑,以提高支撑强度,特别是避免了将屏蔽帘轨道10连接在装置的外壳体侧壁上,因侧壁外翻等原因造成的屏蔽帘轨道10的偏移,从而使屏蔽帘轨道10具有高的装配精度,使得屏蔽帘组件20由屏蔽帘工作区段122转移至收卷段111时,驱动轮31能刚好与收卷段111的第一牵引件32形成传动配合,以及由返回段112转移至放卷段121时,驱动轮31能刚好与放卷段121的第一牵引件32形成传动配合,以提高配合精确度。
作为一个示例,如图1和图2所示,屏蔽帘轨道10包括两个导向轨道110相对且间隔设置,屏蔽帘轨道10与屏蔽帘组件20一并界定一中空空间70,在中空空间70内设置有支撑平台80,使屏蔽帘轨道10环绕支撑平台80设置。每个导向轨道110通过一组支撑组件进行独立支撑,具体包括,四个立柱90分布于支撑平台80的顶部四角,使每两个立柱90对应支撑一个导向轨道110,立柱90的一端连接于支撑平台80上,另一端连接于导向轨道110,对导向轨道110形成稳定支撑。支撑平台80底部的四角连接有支柱81,可以通过支柱81连接于支撑单元或其他机构上。支柱81上进一步连接有连接部件,该连接部件连接导向轨道110,以提高导向轨道110的支撑稳定性。该导向轨道110具有高的装配精度,从而使驱动轮31与第一牵引件32具有高的配合精度。
进一步地,支撑平台80的四角分别连接有横梁82,横梁82具有相对的两端,一端连接于支撑平台80,另一端远离支撑平台80设置,前述另一端可以通过支柱81连接于支撑单元或其他机构上。支撑平台80承载的压力分散于四个横梁82上,分散受力,有助于提高支撑平台80的稳定性。
为了更好地进行屏蔽防护,又能使装置具有较小的体积,屏蔽帘组件20的分布较为密集,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屏蔽帘轨道10中,屏蔽帘工作区段122分别与放卷段121及收卷段111呈预设角度,该预设角度为90度~180度,优选为大于90度小于180度,使得屏蔽帘22进行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的切换过程中,相邻屏蔽帘22之间能够保持适当的间距,避免屏蔽帘22之间的摩擦与卡滞,防止因摩擦或卡滞造成的如屏蔽帘22的磨损、脱落、屏蔽帘轨道10和传动组件40的使用寿命降低、能量损耗等问题。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2所示,收卷段111、返回段112、放卷段121及屏蔽帘工作区段122依次首尾连接,形成类倒梯形结构的回转轨道,高度低、体积小,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屏蔽帘轨道10包括两个类倒梯形结构的导向轨道110,该两个导向轨道110相对且间隔设置,每个屏蔽帘组件20在两个导向轨道110之间延伸设置,且每个屏蔽帘组件20相对的两端分别可移动地连接于两个导向轨道110。导向轨道110包括套设的两层类倒梯形框1、1’和形成于该两层类倒梯形框1、1’之间的类倒梯形通道2,卷帘轴21相对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于类倒梯形通道2中,通过直接与类倒梯形框1、1’中的一者或两者接触,形成可滑动形式的连接,实现屏蔽帘组件20沿屏蔽帘轨道10的移动。还可以是通过在卷帘轴21相对的两端部设置滚动部件213,如滚动轴承、行走轮等,通过与类倒梯形框1、1’中的一者或两者形成可滚动形式的连接,以减小行走摩擦。请参照图1和图4,两层类倒梯形框1、1’之间通过侧框3连接,且侧框3位于该两层类倒梯形框1、1’的外侧。通过侧框3对卷帘轴21的端部形成定位,防止其发生偏移,以保证屏蔽帘组件20沿屏蔽帘轨道10移动至收卷段111和放卷段121时,其上的驱动轮31能够与第一牵引件32形成准确配合。
可以理解的是,屏蔽帘轨道10和其与屏蔽帘组件20的连接并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对屏蔽帘组件20的运动轨迹提供约束与引导,使屏蔽帘组件20能够进行预设的回转运动即可。例如,导向轨道110为单层的类倒梯形框,在卷帘轴21的两个端部形成有U型槽,类倒梯形框嵌设于U型槽内,形成类似上述的可滑动连接或可滚动连接。还可以理解的是,导向轨道110的数量并不限于两个,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宽轨道形式,或者是三个以上数量的导向轨道110相互间隔设置的方式。
导向轨道110采用具有足够支撑强度的材料制成,因此,导向轨道110引导屏蔽帘组件20的运动轨迹的同时,对屏蔽帘组件20形成有效支撑,保障防护效果的稳定性。
由于屏蔽帘22具有一定的硬度,屏蔽帘防护装置100进一步包括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其中,第一挡板101在屏蔽帘轨道10的放卷段侧,且与放卷段121相对且间隔设置,通过第一挡板101对放卷过程中的屏蔽帘22进行限位,以使展开过程中的屏蔽帘22落入预定区域,及避免屏蔽帘22之间的卡滞。第二挡板102在屏蔽帘轨道10的收卷段侧,且与收卷段111相对且间隔设置,通过第二挡板102对收卷过程中的屏蔽帘22进行限位,以便于屏蔽帘22的收卷。作为一个示例,请参照图1,屏蔽帘轨道10采用类倒梯形结构的形式,放卷段121和收卷段111分别相当于类倒梯形结构的两个腰,第一挡板101形成预定坡度,使朝向屏蔽帘轨道10的表面与放卷段121大致平行,第二挡板102同样形成预定坡度,使朝向屏蔽帘轨道10的表面与收卷段111大致平行。可以通过在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上设置加强筋,以提高第一挡板101和第二挡板102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屏蔽帘组件20进一步包括具有空腔231的壳体23,壳体23上开设有收放帘口232与空腔231连通,卷帘轴21设置于该空腔231中。作为一个示例,请参照图3和图4,壳体23沿其延伸方向具有相对的两端,卷帘轴21包括本体211和连接于本体211两端的端轴212,本体211位于壳体23的空腔231内,两个端轴212分别与壳体23的两端可转动连接,如端轴212可以是通过轴承与壳体23形成可转动连接,本体211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转接件25与两个端轴212连接,两个端轴212分别与屏蔽帘轨道10可移动连接,如上述的可滑动连接或可滚动连接。采用本体211和端轴212配合的形式,便于加工和装配。
屏蔽帘22连接于卷帘轴21上,并通过收放帘口232进出空腔231而进行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的切换。为了方便屏蔽帘22在壳体23内的卷帘轴21上由收卷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屏蔽帘22切换为收卷状态时,并未全部卷绕于卷帘轴21上,也即,屏蔽帘组件20由收卷段111转移至返回段112的起始端时,屏蔽帘22的自由端位于空腔231的外侧。为了实现该目的,在收放帘口232和/或屏蔽帘22上设置有止挡部230,以使处于收卷状态的屏蔽帘22的自由端被限位于空腔231的外侧。
作为一个示例,请参照图1和图5,收放帘口232具有相对的两侧边沿壳体23的延伸方向延伸,该两侧边上分别连接有壁部233,壁部233沿垂直于壳体23的延伸方向且远离壳体23的方向延伸,两个壁部233之间界定一与空腔231连通的中空区域。屏蔽帘组件20在返回段112,两个壁部233之间的开口向上,屏蔽帘22的自由端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入中空区域,并通过两个壁部233形成止挡,使其不会通过收放帘口232进入空腔231内。作为优选地,上述两个壁部233平行且长度相等,两个壁部233之间通过两侧的连接壁234连接,围成四面封闭的口状结构,提高壁部233的止挡强度。
屏蔽帘22沿收放帘口232的两侧边的其中一个侧边收卷进入空腔231,请参照图5,与该侧边连接的壁部233的内表面与壳体23的内表面相切,以避免屏蔽帘22进出壳体23时发生弯曲,防止产生不必要的摩擦,方便屏蔽帘22的收卷和展开。进一步在壁部233的自由端设置有外折的回弯结构235,由于回弯结构235为圆弧状,表面平整,以尽可能减少屏蔽帘22进出壳体23时产生的摩擦。
屏蔽帘防护装置100进一步包括传动组件40,用于带动屏蔽帘组件20沿屏蔽帘轨道10移动。
传动组件40包括第二牵引件41和驱动第二牵引件41的传动轮42,第二牵引件41为沿屏蔽帘组件20的运动路径延伸的回转结构,如可以是传送带、链条、绳、或其他类似功能的结构。每个屏蔽帘组件20连接于第二牵引件41,通过驱动传动轮42转动,使第二牵引件41相对于屏蔽帘轨道10进行回转运动,以带动屏蔽帘组件20沿屏蔽帘轨道10移动。作为一个示例,如图6所示,第二牵引件41采用传送带,沿传送带的周向相互间隔设置有连接块411,如采用带挡板的传送带,其中挡板作为连接块411,壳体23相对的两端通过第二转接件26连接于连接块411上,即可实现传送带带动屏蔽帘组件20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牵引件4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宽带结构形式,也可以是两个第二牵引件41相对且间隔设置,两个第二牵引件41可以是分别对应屏蔽帘组件20的两端,还可以是在三个以上第二牵引件41相互间隔设置,能够分担对屏蔽帘组件20的支撑力,使传动组件40受力更加均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屏蔽帘防护装置100可以只采用一套传动组件40,能够精减运动部件,减少故障点,降低故障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牵引件41通过两个以上的传动轮42带动,在至少两个传动轮42之间设置张紧组件50,通过调节该至少两个传动轮42之间的距离,对第二牵引件41实现张紧作用,以使第二牵引件41保持张紧状态,从而使第二牵引件41能够平稳地带动屏蔽帘组件20移动。
张紧组件50包括第一张紧支架51和第二张紧支架52,第一张紧支架51上具有抵持面510,第二张紧支架52上连接有抵持件520,抵持件520的抵持部521的长度可调节,抵持部521的自由端抵持于抵持面510。抵持件520可以是螺纹连接于第二张紧支架52上的螺栓,螺纹孔至抵持面510之间的一段螺杆为抵持部521,通过螺栓的旋入、旋出以调节抵持部521的长度。抵持件520还可以是长度可调节的折叠杆或伸缩杆。第一张紧支架51连接于一个传动轮42,第二张紧支架52连接于另一个传动轮42,并将第一张紧支架51和第二张紧支架52中的一者固定,通过调节抵持部521的长度,以推动第一张紧支架51和第二张紧支架52中的另一者,从而将与该另一者连接的传动轮42推远,即可实现传送带的张紧。第一张紧支架51和第二张紧支架52上可以通过设置加强筋以增强强度。
作为一个具体的示例,如图2所示,传动组件40设置于中空空间70。第二牵引件41采用传送带,并通过四个传动轮A、B、C、D使传送带被配置成与屏蔽帘轨道10相适应的类倒梯形的结构,其中,传动轮A、B位于类倒梯形的一个腰的两端,传动轮C、D位于类倒梯形的另一个腰的两端。在传动轮A、B之间、传动轮C、D之间分别设置有张紧组件50。由于设置于传动轮A、B之间、传动轮C、D之间的张紧组件50结构相同,以下以设置于传动轮A、B之间的张紧组件50为例进行说明。张紧组件50中的第一张紧支架51沿其延伸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连接于相对远离支撑平台80的传动轮A,传动轮A相对于第一张紧支架51可转动,第二端上设置有抵持板511,抵持板511朝向第二张紧支架52的一面为抵持面510,并在第一张紧支架51上设置有第一长条孔。相对靠近支撑平台80的传动轮B可转动连接于第二张紧支架52,第二张紧支架52沿其延伸方向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平台80上,第二端上连接有带有螺纹孔的连接耳522,抵持件520采用第一螺栓,第一螺栓螺纹连接于连接耳522上,且其螺杆的自由端抵持于抵持面510上,第二端上还连接有连接部523,并在连接部523上设置有第二长条孔。第一张紧支架51可移动连接于连接部523,并使第一长条孔与第二长条孔对应,将传送带张紧之后,通过第二螺栓将第一张紧支架51连接于第二张紧支架52以固定。第一螺栓的位于连接耳522和抵持面510之间的一段螺杆为其抵持部521,通过第一螺栓在连接耳522上的旋入深度,调节抵持部521的长度,从而调节传动轮A、B之间的距离。同时,通过传动轮C、D之间的张紧组件50,调节传动轮C、D之间的距离。由于传动轮B、C的位置固定,通过调节传动轮A沿预定方向远离传动轮B、传动轮D沿预定方向远离传动轮C,实现对传送带的张紧。
屏蔽帘防护装置100进一步包括驱动单元60,用于驱动传动组件40工作。作为一个示例,如图1所示,驱动单元60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61、减速机62和同步带63,电机61、减速机62设置于支撑平台80上,使得装置结构紧凑。可以理解的是,驱动单元60还可以采用电机和减速机集成为一体的减速电机。传动组件40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条传送带,其中,一条传送带的传动轮与另一条传送带的传动轮一一对称设置,其中两个一一对称设置的传动轮被配置为主动轮,两者通过传动轴43连接。同步带63连接于传动轴43,通过同步带63将驱动力传递于传动轴43上,以带动主动轮转动,进而带动其他传动轮转动,从而驱动两条传送带相对于屏蔽帘轨道10进行回转运动。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屏蔽帘防护装置100的使用方法,包括:带动屏蔽帘组件20沿屏蔽帘轨道10回转运动,当屏蔽帘组件20移动至第二运行段12的放卷段121,屏蔽帘组件20在沿放卷段121移动的同时,卷帘轴21相对于其自身的轴心线发生自转,将屏蔽帘22按照预定的速度从卷帘轴21上伸展开而逐步切换为展开状态。屏蔽帘组件20进一步沿第二运行段12上继续移动预定距离,使处于展开状态的屏蔽帘22进行屏蔽工作。当屏蔽帘组件20移动至第一运行段11的收卷段111,屏蔽帘组件20在沿收卷段111移动的同时,卷帘轴21相对于其自身的轴心线发生自转,将屏蔽帘22按照预定的速度卷绕于卷帘轴21上而逐步由展开状态切换为收卷状态。屏蔽帘组件20进一步沿第一运行段11继续移动预定距离而返回至第二运行段12的放卷段121,再次将屏蔽帘22切换为展开状态进行循环工作。
在检测系统工作的任意时刻,检测通道中总有一个以上的处于展开状态的屏蔽帘22进行屏蔽防护,有效地防止检测系统中危害源如X射线等的泄露,从而有效保证周边人员的人身安全。
屏蔽帘轨道10、屏蔽帘组件20、及屏蔽帘防护装置100的其他细节分别如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屏蔽帘防护设备,请参照图8,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屏蔽帘防护设备200包括:支撑框架201,形成有检测通道202;如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屏蔽帘防护装置100,在支撑框架201上、位于检测通道202顶部设置,处于展开状态的屏蔽帘22能够落入检测通道202内而实现防护作用。
屏蔽帘防护设备200进一步包括传输组件,在支撑框架201上、位于检测通道202底部设置,以输送待测物品。作为一个具体的示例,传输组件包括传输带203和传输辊,至少两个传输辊连接于支撑框架201上,传输带203环绕于至少两个传输辊的外侧表面,通过驱动传输辊带动传输带203运动,以将待测物品由检测通道202的起始端传输至结束端。
屏蔽帘防护设备200进一步还可以包括行走轮204,设置于支撑框架201的底部,其可以是带有自锁功能的万向轮,但并不限于此,方便对屏蔽帘防护设备200的转运。
屏蔽帘防护设备200进一步还可以包括支脚205,设置于支撑框架201的底部,提高屏蔽帘防护设备200安置的平稳性。作为一个示例,在支撑框架201的底部四角分别设置有支脚205,但支脚205的数量并不限于此,还可以是两个、三个、五个、六个等数量。优选地,支脚205的高度可调节,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节一个或几个支脚205的高度,使屏蔽帘防护设备200满足特定的高度和水平度。
带动屏蔽帘组件20沿屏蔽帘轨道10回转运动,当屏蔽帘组件20移动至第二运行段12的放卷段121,屏蔽帘组件20在沿放卷段121移动的同时,卷帘轴21相对于其自身的轴心线发生自转,将屏蔽帘22按照预定的速度从卷帘轴21上伸展开而逐步切换为展开状态,并逐步落入检测通道202的起始端。屏蔽帘组件20进一步沿第二运行段12上继续移动预定距离,带动屏蔽帘22在检测通道202内跟随其前侧的待测物品同步移动,使处于展开状态的屏蔽帘22在检测通道202内进行屏蔽工作。当屏蔽帘组件20移动至第一运行段11的收卷段111,屏蔽帘组件20在沿收卷段111移动的同时,卷帘轴21相对于其自身的轴心线发生自转,将屏蔽帘22按照预定的速度卷绕于卷帘轴21上而逐步由展开状态切换为收卷状态。屏蔽帘组件20进一步沿第一运行段11继续移动预定距离而返回至第二运行段12的放卷段121,再次将屏蔽帘22切换为展开状态进行循环工作。
因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屏蔽帘防护设备200具有上述的屏蔽帘防护装置100,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屏蔽帘防护设备200,同样能够消除待测物品进出检测设备的相对阻力,减少屏蔽帘与待测物品之间的摩擦,并提高屏蔽效果,同时实现屏蔽帘的有效固定,显著降低加工难度,提高加工效率,同时避免屏蔽帘发生下垂,提高屏蔽效果;以及具有较低的高度和较小的体积,节约安置空间,还能够提高检测设备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屏蔽帘防护装置100的其他细节分别如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检测系统,请参照图9,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检测系统300包括:检测装置310,包括检测组件311和检测区312,检测组件311设置于检测区312,以检测待测物品400;如上述第三方面提供的屏蔽帘防护设备200,两个以上的屏蔽帘防护设备200沿预定的轨迹相邻设置,每相邻两个屏蔽帘防护设备200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检测装置310。
作为一个示例,请参照图9,检测系统300包括两端设置的两个屏蔽帘防护设备200,以及安装于两个屏蔽帘防护设备200中间的检测装置310,即通过两个屏蔽帘防护设备200与一个检测装置310共同配合为待测物品400提供完成的检测通道。因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检测系统300具有上述的屏蔽帘防护装置100,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测系统300,同样能够消除待测物品进出检测设备的相对阻力,减少屏蔽帘与待测物品之间的摩擦,并提高屏蔽效果,同时实现屏蔽帘的有效固定,显著的降低加工难度,提高加工效率,同时避免屏蔽帘发生下垂,提高屏蔽效果;以及具有较低的高度和较小的体积,节约安置空间,还能够提高检测设备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屏蔽帘防护装置100、屏蔽帘防护设备200的其他细节如上文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用于检测系统的屏蔽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屏蔽帘轨道,为回转轨道,所述屏蔽帘轨道至少具有相继分布的第一运行段和第二运行段;
屏蔽帘组件,两个以上的所述屏蔽帘组件在所述屏蔽帘轨道的延伸方向上相互间隔设置于所述屏蔽帘轨道,并能够沿所述屏蔽帘轨道移动;
所述屏蔽帘组件包括卷帘轴和连接在所述卷帘轴上的屏蔽帘,所述卷帘轴能够自转,以使所述屏蔽帘在所述卷帘轴上能够在收卷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其中,在所述第一运行段至少包括收卷段,将所述屏蔽帘卷绕于所述卷帘轴上,在所述第二运行段至少包括放卷段,将所述屏蔽帘从所述卷帘轴上伸展开而由所述收卷状态切换为所述展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驱动组件,以驱动所述卷帘轴在所述收卷段和所述放卷段自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驱动轮,设置于每个所述卷帘轴的端部;
牵引件,设置于所述收卷段的预定位置和所述放卷段的预定位置,并沿所述卷帘轴的运动轨迹延伸布置;
通过所述驱动轮和所述牵引件的传动配合,以驱动所述卷帘轴自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运行段进一步包括屏蔽帘工作区段,所述放卷段、所述屏蔽帘工作区段及所述收卷段相继分布,且所述屏蔽帘工作区段分别与所述放卷段及所述收卷段呈预设角度,所述预设角度为90度~18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屏蔽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第一挡板,在所述屏蔽帘轨道的所述放卷段侧、与所述放卷段相对且间隔设置;和/或,
第二挡板,在所述屏蔽帘轨道的所述收卷段侧、与所述收卷段相对且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帘轨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定位部件,以对所述卷帘轴形成限位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帘轨道与所述屏蔽帘组件一并界定中空空间;
所述屏蔽帘防护装置进一步包括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中空空间,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屏蔽帘组件在所述屏蔽帘轨道上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屏蔽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支撑平台,设置于所述中空空间;
驱动单元,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以驱动所述传动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帘组件还包括具有空腔的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收放帘口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卷帘轴设置于所述空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屏蔽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帘口和/或所述屏蔽帘上设置有止挡部,以使处于收卷状态的所述屏蔽帘的自由端被限位于所述空腔外侧。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屏蔽帘防护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带动所述屏蔽帘组件沿所述屏蔽帘轨道回转运动;
所述屏蔽帘组件移动至所述屏蔽帘轨道的所述收卷段,则以使所述卷帘轴自转,将所述屏蔽帘卷绕于所述卷帘轴上;
所述屏蔽帘组件移动至所述屏蔽帘轨道的所述放卷段,则以使所述卷帘轴自转,将所述屏蔽帘从所述卷帘轴上伸展开而由所述收卷状态切换为所述展开状态;
所述屏蔽帘组件在所述第二运行段上继续移动预定距离,以使处于所述展开状态的所述屏蔽帘进行屏蔽工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于所述展开状态的所述屏蔽帘的数量至少有一个。
13.一种屏蔽帘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框架,形成有检测通道;
屏蔽帘防护装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位于所述检测通道顶部设置,所述屏蔽帘防护装置为如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屏蔽帘防护装置,处于展开状态的屏蔽帘能够落入所述检测通道内而实现防护作用。
14.一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组件和检测区,所述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检测区,以检测待测物品;
屏蔽帘防护设备,两个以上的屏蔽帘防护设备沿预定的轨迹相邻设置,每相邻两个屏蔽帘防护设备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检测装置,所述屏蔽帘防护设备为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屏蔽帘防护设备。
CN201810438310.XA 2018-05-09 2018-05-09 屏蔽帘防护装置、方法、设备及检测系统 Active CN1084475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38310.XA CN108447577B (zh) 2018-05-09 2018-05-09 屏蔽帘防护装置、方法、设备及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38310.XA CN108447577B (zh) 2018-05-09 2018-05-09 屏蔽帘防护装置、方法、设备及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47577A true CN108447577A (zh) 2018-08-24
CN108447577B CN108447577B (zh) 2024-01-23

Family

ID=63202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38310.XA Active CN108447577B (zh) 2018-05-09 2018-05-09 屏蔽帘防护装置、方法、设备及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4757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06102A1 (zh) * 2021-03-30 2022-10-06 清华大学 射线检查设备、以及检查目标的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27021A (ja) * 1995-11-06 1997-05-16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X線検査装置
CN2480516Y (zh) * 2001-04-30 2002-03-06 深圳市中延实业有限公司 双帘面侧向卷帘门
US20050185757A1 (en) * 2004-02-20 2005-08-25 Kresse David 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nonintrusively inspecting an object
US7050536B1 (en) * 1998-11-30 2006-05-23 Invision Technologies, Inc. Nonintrusive inspection system
CN203572982U (zh) * 2013-11-25 2014-04-30 成都兆益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安检机
JP2016109622A (ja) * 2014-12-09 2016-06-20 アンリツインフィビス株式会社 X線検査装置
CN106066337A (zh) * 2016-08-18 2016-11-02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装置的铅门帘防护装置及屏蔽射线的方法
CN205977056U (zh) * 2016-07-26 2017-02-22 漳州市金安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对开式卷帘门的新型传动装置
CN106429221A (zh) * 2016-11-16 2017-02-22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检机
CN206214116U (zh) * 2016-08-11 2017-06-06 乔俊斌 一种自动升降立位防护屏
CN208240365U (zh) * 2018-05-09 2018-12-14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屏蔽帘防护装置、设备及检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27021A (ja) * 1995-11-06 1997-05-16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X線検査装置
US7050536B1 (en) * 1998-11-30 2006-05-23 Invision Technologies, Inc. Nonintrusive inspection system
CN2480516Y (zh) * 2001-04-30 2002-03-06 深圳市中延实业有限公司 双帘面侧向卷帘门
US20050185757A1 (en) * 2004-02-20 2005-08-25 Kresse David 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nonintrusively inspecting an object
CN203572982U (zh) * 2013-11-25 2014-04-30 成都兆益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安检机
JP2016109622A (ja) * 2014-12-09 2016-06-20 アンリツインフィビス株式会社 X線検査装置
CN205977056U (zh) * 2016-07-26 2017-02-22 漳州市金安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对开式卷帘门的新型传动装置
CN206214116U (zh) * 2016-08-11 2017-06-06 乔俊斌 一种自动升降立位防护屏
CN106066337A (zh) * 2016-08-18 2016-11-02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装置的铅门帘防护装置及屏蔽射线的方法
CN106429221A (zh) * 2016-11-16 2017-02-22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检机
CN208240365U (zh) * 2018-05-09 2018-12-14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屏蔽帘防护装置、设备及检测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06102A1 (zh) * 2021-03-30 2022-10-06 清华大学 射线检查设备、以及检查目标的方法
GB2619880A (en) * 2021-03-30 2023-12-20 Univ Tsinghua Ray inspection device and target inspection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47577B (zh) 2024-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66337B (zh) 用于检测装置的铅门帘防护装置及屏蔽射线的方法
CN208240365U (zh) 屏蔽帘防护装置、设备及检测系统
EP2647575B1 (en) Winding machine for groups of packages
CN108447577A (zh) 屏蔽帘防护装置、方法、设备及检测系统
CN110356893A (zh) 一种纺织用便于组装具有捆扎功能的卷筒设备
CN107654118A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施工防护栅栏
CN107817254A (zh) 一种采用x射线检测技术的用于包装检验的机械装置
CN105866143A (zh) 一种可移动的现场x射线管道滚动拍片装置
PL208212B1 (pl) Teleskopowy dźwig kamerowy
CA2913894C (en) Belt replacement device
CN205529091U (zh) 一种压板装置、连续送料系统及连续垂直电镀生产线
CN209276029U (zh) 水管内水压检测的吊运装置
EP2439335A2 (en) Finger assembly for the embarkment and disembarkment of passengers
DE202010008582U1 (de) Rettungs-Abseilvorrichtung
CN206328616U (zh) 开幅验布机
CN205820425U (zh) 一种门架移动式袋包装船机
US3069732A (en) Power-operated telescoping seating structures
CN208932231U (zh) 滚筒输送机
CN208561182U (zh) 一种一字型连续放线架
CN206038573U (zh) 用于检测装置的铅门帘防护装置
CN207080164U (zh) 气动门帘系统
CN207792020U (zh) 一种钢卷套筒上料装置
CN219045322U (zh) 一种防打结线坠装置
CN217350227U (zh) 一种收放带一体式钢带复绕机
CN220351647U (zh) 一种用于电缆井的升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