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47310A - 一种产品演示机构的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产品演示机构的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47310A
CN108447310A CN201810128956.8A CN201810128956A CN108447310A CN 108447310 A CN108447310 A CN 108447310A CN 201810128956 A CN201810128956 A CN 201810128956A CN 108447310 A CN108447310 A CN 1084473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ing mechanism
rotating wheel
user
rotating bar
interi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2895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亮
全波罗
李春梅
常彦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BE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BE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BE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BE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2895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4731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4473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4731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5/00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 G09B5/02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with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material to be studied, e.g. using film stri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品演示机构的使用方法,包括(A)预备工作,(B)产品展示,(C)结束工作,上述步骤中,包括底座、万向轮,底座上设置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顶部固定连接有悬挂梁,悬挂梁上连接有吊杆,吊杆底端连接有智能头盔,智能头盔上设置有显示器;第二升降机构顶部固定有升降平台,升降平台上安装有控制器;底座设置多个防撞机构和红外线测距仪,防撞机构包括底板、限位板、转动杆、弹簧,转动杆上安装有位于限位板上方的内转动轮。本发明将智能头盔以及其所有零部件安装在本装置上,使得使用者无需佩戴任何装置和设备,在产品展示的过程中更加轻便。

Description

一种产品演示机构的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强现实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产品演示机构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集成的技术,其将原本在现实世界的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通过电脑等科学技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最终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从而被人的感官所获取,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
除了增强感官体验以外,增强现实技术在展现了真实世界信息的同时还显示虚拟信息,例如数据、尺寸,使用者通过佩戴智能头盔或者智能眼镜,能够将真实世界与电脑渲染的图形重叠在一起,使得使用者仅通过智能头盔或智能眼镜便可直观看到储存的物品信息,这种应用通常在产品展示、工地运维等领域使用。
传统的智能头盔由于集中了显示器、话筒、耳机、信号收发装置等多种电子器件,其重量较普通的头盔更重,若长时间佩戴会对使用者造成较重的工作负担,例如,在短则数十分钟,长达几小时的产品展示过程中,使用者若长时间佩戴智能头盔进行演讲,将会非常疲惫;不仅如此,现在的智能头盔主要还是依靠识别手部动作来改变显示屏上的数据,长时间工作后,使用者的手部将非常酸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品演示机构的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头盔在长时间使用后使用者头部、手部、肩部酸痛。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产品演示机构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预备工作:使用者站在底座上,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升降机构降落,以调整智能头盔的显示器与使用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当第一升降机构调整完毕后,显示器应当位于使用者的正前方,且智能头盔与使用者身体没有接触;之后调整第二升降机构以控制升降平台的升起,使得升降平台升至适于使用者放置肘部的位置;
(B)产品展示:使用者控制万向轮转动并移动至指定位置,使用者依然可以随时调整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以配合使用者的身体状态;红外线测距仪监测时间差范围内是否有物体,若有则向控制器返回停止信号,控制器停止电机运行;当使用者周围出现了会碰撞到的物体时,使用者能够通过声光警告信号了解所处环境,并进行观察,若是需要停止,则开启制动系统减速即可;当本装置不可避免地与其他物体撞击时,防撞机构的外转动轮首先与物体接触,并相对于竖直方向产生一定程度的偏移,之后四个限位板上的弹簧协同作用,大幅卸除冲击力,并在冲力结束后,将转动杆复位至垂直于水平面的位置;
(C)结束工作:关闭红外线测距仪的监测功能,移动至停放区域,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升降机构升起以带动智能头盔离开使用者的头部,之后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升降机构降低,离开底座并盖好防尘罩;上述步骤中,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方设置有万向轮,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顶部固定连接有悬挂梁,所述悬挂梁上连接有吊杆,所述吊杆底端连接有智能头盔,所述智能头盔上设置有显示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顶部固定有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上安装有控制器;底座侧面设置有多个防撞机构和红外线测距仪,所述防撞机构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半球体凹槽,所述半球体凹槽周围设置有四个限位板,相邻两个限位板相互垂直,还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底部为半球体,转动杆底部放置在半球体凹槽内,转动杆与限位板之间通过弹簧连接,转动杆上安装有位于限位板上方的内转动轮,所述内转动轮能够围绕转动杆旋转,转动杆上设置有弧形槽,内转动轮内壁的截面为弧形,内转动轮的内侧面与弧形槽接触,内转动轮外壁上套设有外转动轮,所述内转动轮与外转动轮之间设置有滚珠槽,所述滚珠槽内放置有多个滚珠,外转动轮能够相对于内转动轮旋转;所述控制器与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智能头盔、显示器和红外线测距仪电连接。
随着智能设备的日益普及,智能头盔、智能眼镜相继出现,但是,由于增加了控制系统、信息收发系统、语音设备、显示器等一系列装置,使得这类穿戴式智能设备的重量日益增加,且随着数据精度、智能化的逐步提升,这类设备的重量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轻量化。而繁重的智能设备在长时间持续使用期间,例如产品展示、新品发布等,会给使用者的头部、手部和肩部造成明显的酸痛感,用户体验感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产品展示的演讲小车。该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下方的万向轮,用于演讲小车的移动,优选地,设置有电机以驱动万向轮转动,达到驱动本装置移动的目的,电机与升降平台上的控制器电连接。
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可以是液压驱动机构,也可以是气压驱动机构,优选地,使用液压驱动机构,液压缸固定在底座上,活塞杆上连接悬挂梁或升降平台,油泵安装在底座上。
第一升降机构能够带动悬挂梁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吊杆和智能头盔上下移动,第一升降机构与控制器电连接,使用者能够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升降机构的升起或下降,从而调整显示器与使用者之间的位置和角度。
第二升降机构能够带动升降平台沿竖直方向移动。使用者能够通过控制器调节升降平台距离使用者手部的高度,从而对手部起到支撑作用,在长时间演讲的过程中,可以将肘部放置在升降平台上以缓解肩部的疲乏感。
除了控制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控制器本身还具备现有技术中对智能头盔的操控以及显示器数据的显示。
本发明的操作原理为:使用者在演讲之前,站在底座上,之后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升降机构降落,以调整智能头盔的显示器与使用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当第一升降机构调整完毕后,显示器应当位于使用者的正前方,且智能头盔与使用者本身没有接触;之后调整第二升降机构,以控制升降平台的升起,使得升降平台升至适于使用者放置肘部或者其他让使用者舒服的位置;之后使用者控制本发明移动至指定位置并开始演讲。在讲解过程中,使用者依然可以随时调整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以配合使用者的身体状态。
上述设置将智能头盔以及其所有零部件安装在本装置上,使得使用者无需佩戴任何装置和设备,在产品展示的过程中更加轻便;同时,使用者能够在演讲过程中根据自身需求调整升降平台的高度以防止肘部,避免了长时间通过识别手部动作而操控增强现实操控界面所导致的手部、肩部酸痛的问题,大大延长了产品展示的时间,提高了产品展示的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负荷,具有广泛地推广价值。
在本装置的移动过程中,可能由于使用者全神贯注于现实环境中的产品、显示屏上显示的虚拟数据而忽略周围地形的影响,导致本装置撞上周围的物体,容易造成装置损坏、产生晃动而导致数据不精确,或者对周围物体造成损坏,不利于使用者进行产品展示。
为了解决该问题,本装置还在底座的侧面上设置了多个防撞机构和红外线测距仪,防撞机构经过特殊设计能够朝向任意角度做出自适应的减振,无论是本装置撞击其他物体,还是其他物体撞击本装置,都大大减轻了本装置受到的冲击力,有效地保护了本装置的同时也使得本装置不会产生剧烈的晃动,使得装置的移动更加平稳、安全。
具体地,防撞机构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底板,底板上设置的半球体凹槽与转动杆底部的半球体相匹配,转动杆能够在半球体凹槽中朝同一水平面的各个方向倾斜。设置在半球体凹槽周围的四个限位板能够限制转动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相邻的两个限位板相互垂直意思是从俯视的角度观察,半球体凹槽的圆心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相对设置的两个限位板关于原点对称且同时垂直于坐标系的x轴或y轴,而相邻的两个限位板则分别一个垂直于x轴,另一个垂直于y轴。转动杆与限位板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因此,转动杆在受到外力时,能够受到弹簧从四个方向的拉伸或推动作用。转动杆上安装有内转动轮,内转动轮能够围绕转动杆旋转,内转动轮外壁上还套设有外转动轮,内转动轮的外壁和外转动轮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相匹配共同组成了滚珠槽,并在滚珠槽内放置多个滚珠,并且外转动轮能够相对于内转动轮旋转。上述机构的工作原理为,在本装置移动过程中,若与墙壁或其他物体相撞,首先由外转动轮与墙壁接触,之后外转动轮相对于内转动轮旋转,内转动轮相对于转动杆旋转,外转动轮和内转动轮的相对旋转能够在受力过大导致的内转动轮与旋转杆之间出现卡死时,外转动轮依然能够旋转并沿切向卸力,使物体快速从外转动轮侧面滑过,即,能够做到紧急避险;在碰撞过程中,外转动轮和内转动轮一起带动转动杆向某一方向偏移,之后转动杆受到四个弹簧的弹性力的协同作用,以及内转动轮的转动作用对外力进行自适应调节,大幅减小本装置受到的冲击力,设备运行更加平稳、安全,同时,转动杆的底部不会产生任何应力,因此相对于转动杆直接固定在底板上而言,本装置能够抗击更大的冲击力,不会出现在强冲击下转动杆底部折断的情况;不仅如此,转动杆上设置有弧形槽,内转动轮内壁的截面为弧形,内转动轮的内侧面与弧形槽接触使得内转动轮不再仅能在平行于水平面绕转动杆旋转,内壁与弧形槽的这种弧形设计使得内转动轮能够在撞击中自适应地调节其角度,让内转动轮的外表面更多地与物体贴合,例如,如果撞的不是垂直墙壁,而是倾斜的面,那么内转动轮能够倾斜一定的角度以更好地贴合撞击面,减小压强,进一步提高缓冲效果的同时能够加强对防撞机构的保护。
本发明还在防撞机构的基础上,安装了红外线测距仪,红外线测距仪与控制器连接。优选地,底座的四个侧面上均安装有红外线测距仪,红外线测距仪为现有技术,其原理不再赘述,利用发射端发射红外光与接收端接收红外光的时间差来判断周围是否有物体,当时间差低于预设值时,说明周围存在物体,那么控制器控制电机停止运行,并发出声光警告信号,使用者可以根据声光警告可以选择是否开启制动系统停止装置移动。上述机构为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性地将上述现有技术应用到本装置中来实现了如下目的:首先,当使用者在产品演讲时,讲台上最常见的障碍物是讲台和墙壁,当使用者全神贯注于演讲内容时,红外线测距仪监测时间差范围内是否有物体,若有则向控制器返回停止信号,控制器停止电机运行,从根源上避免了速度的增加,提高了安全性;当使用者周围出现了会碰撞到的物体时,使用者能够通过声光警告信号了解到所处环境,并进行观察,若是需要停止,则开启制动系统减速即可;再次,当使用者在环境较复杂的地方移动本装置时,可以将红外线测距仪的监测功能关闭,以避免频繁的声光警告信号。综上,通过红外线测距仪的使用,能够从根源上避免本装置撞上周围的物体,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移动的安全稳定性。
进一步地,内转动轮内壁弧形的半径小于弧形槽的半径。上述设置能够增大内转动轮的旋转的倾斜角度,进一步提高内转动轮的适应性。
进一步地,所述外转动轮的宽度为内转动轮的宽度的四分之三。作为实用设计,外转动轮的宽度优选地为内转动轮的宽度的四分之三,过长的外转动轮容易导致外转动轮在碰撞过程中断裂。优选地,外转动轮的厚度也为内转动轮的四分之三。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的高度为转动杆高度的三分之二,所述限位板与转动杆的距离为3~5厘米。上述设置使得转动杆的倾斜角度在10~15°,限位板能够起到良好地支撑作用,同时弹簧受到的挤压力不会太大导致复位困难。
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机构的个数为四个,所述底座的四个角上各固定有一个防撞机构,所述红外线测距仪的个数为四个,所述底座的四个侧面上各安装有一个红外线测距仪。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均为液压缸,第一升降机构的活塞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悬挂梁,第二升降机构的活塞杆顶部固定有升降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滚珠槽内涂覆有润滑剂。因为外转动轮本身就是为了防止内转动轮卡死的情况,因此,润滑剂的使用能够有利于外转动轮相对于内转动轮转动,且滚珠也起到支撑作用,使得外转动轮和内转动轮之间不易卡死。
进一步地,所述滚珠的个数为8个。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智能头盔以及其所有零部件安装在本装置上,使得使用者无需佩戴任何装置和设备,在产品展示的过程中更加轻便;同时,使用者能够在演讲过程中根据自身需求调整升降平台的高度以防止肘部,避免了长时间通过识别手部动作而操控增强现实操控界面所导致的手部、肩部酸痛的问题,大大延长了产品展示的时间,提高了产品展示的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负荷,具有广泛地推广价值;
2、本发明还设置有防撞机构,在本装置移动过程中,若与墙壁或其他物体相撞,首先由内转动轮与墙壁接触,之后内转动轮旋转,并带动转动杆向某一方向偏移,之后转动杆受到四个弹簧的弹性力的协同作用,以及内转动轮的转动作用对外力进行自适应调节,大幅减小本装置受到的冲击力,设备运行更加平稳、安全,同时,转动杆的底部不会产生任何应力,因此相对于转动杆直接固定在底板上而言,本装置能够抗击更大的冲击力,不会出现在强冲击下转动杆底部折断的情况;
3、本发明通过外转动轮和内转动轮的设计,当受力过大,内转动轮与旋转杆之间出现卡死时,外转动轮依然能够旋转并沿切向卸力,使物体快速从外转动轮侧面滑过,即,能够做到紧急避险;
4、本发明通过红外线测距仪的使用,能够从根源上避免本装置撞上周围的物体,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移动的安全稳定性;
5、本发明通过对转动杆和内转动轮的合理设计,使得内转动轮不再仅能在平行于水平面绕转动杆旋转,内壁与弧形槽的这种弧形设计使得内转动轮能够在撞击中自适应地调节其角度,让内转动轮的外表面更多地与物体贴合减小压强,进一步提高缓冲效果的同时能够加强对防撞机构的保护。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防撞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防撞机构的俯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底座,2-第一升降机构,3-第二升降机构,4-悬挂梁,5-吊杆,6-智能头盔,7-显示器,8-控制器,9-升降平台,10-防撞机构,11-底板,12-转动杆,13-限位板,14-内转动轮,15-弹簧,16-滚珠,17-外转动轮,18-红外线测距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产品演示机构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A)预备工作:使用者站在底座上,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升降机构降落,以调整智能头盔的显示器与使用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当第一升降机构调整完毕后,显示器应当位于使用者的正前方,且智能头盔与使用者身体没有接触;之后调整第二升降机构以控制升降平台的升起,使得升降平台升至适于使用者放置肘部的位置;
(B)产品展示:使用者控制万向轮转动并移动至指定位置,使用者依然可以随时调整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以配合使用者的身体状态;红外线测距仪监测时间差范围内是否有物体,若有则向控制器返回停止信号,控制器停止电机运行;当使用者周围出现了会碰撞到的物体时,使用者能够通过声光警告信号了解所处环境,并进行观察,若是需要停止,则开启制动系统减速即可;当本装置不可避免地与其他物体撞击时,防撞机构的外转动轮首先与物体接触,并相对于竖直方向产生一定程度的偏移,之后四个限位板上的弹簧协同作用,大幅卸除冲击力,并在冲力结束后,将转动杆复位至垂直于水平面的位置;
(C)结束工作:关闭红外线测距仪的监测功能,移动至停放区域,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升降机构升起以带动智能头盔离开使用者的头部,之后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升降机构降低,离开底座并盖好防尘罩;上述步骤中,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下方设置有万向轮,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2和第二升降机构3,第一升降机构2顶部固定连接有悬挂梁4,悬挂梁4上连接有吊杆5,吊杆5底端连接有智能头盔6,所述智能头盔6上设置有显示器7;第二升降机构3顶部固定有升降平台9,升降平台9上安装有控制器8;底座1侧面设置有多个防撞机构10和红外线测距仪18,所述防撞机构10包括固定在底座1上的底板11,底板11上设置有半球体凹槽,所述半球体凹槽周围设置有四个限位板13,相邻两个限位板13相互垂直,还包括转动杆12,转动杆12底部为半球体,转动杆12底部放置在半球体凹槽内,转动杆12与限位板13之间通过弹簧15连接,转动杆12上安装有位于限位板13上方的内转动轮14,所述内转动轮14能够围绕转动杆12旋转,转动杆12上设置有弧形槽,内转动轮14内壁的截面为弧形,内转动轮14的内侧面与弧形槽接触,内转动轮14外壁上套设有外转动轮17,所述内转动轮14与外转动轮17之间设置有滚珠槽,所述滚珠槽内放置有多个滚珠16,外转动轮17能够相对于内转动轮14旋转;所述控制器8与第一升降机构2、第二升降机构3、智能头盔6、显示器7和红外线测距仪18电连接;内转动轮14内壁弧形的半径小于弧形槽的半径;所述外转动轮17的宽度为内转动轮14的宽度的四分之三;所述限位板13的高度为转动杆12高度的三分之二,限位板13与转动杆(12)的距离为3~5厘米;第一升降机构2和第二升降机构3均为液压缸,第一升降机构2的活塞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悬挂梁4,第二升降机构3的活塞杆顶部固定有升降平台9;所述滚珠槽内涂覆有润滑剂。
本发明将智能头盔6以及其所有零部件安装在本装置上,使得使用者无需佩戴任何装置和设备,在产品展示的过程中更加轻便;同时,使用者能够在演讲过程中根据自身需求调整升降平台9的高度以防止肘部,避免了长时间通过识别手部动作而操控增强现实操控界面所导致的手部、肩部酸痛的问题,大大延长了产品展示的时间,提高了产品展示的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负荷,具有广泛地推广价值。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产品演示机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预备工作:使用者站在底座上,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升降机构降落,以调整智能头盔的显示器与使用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当第一升降机构调整完毕后,显示器应当位于使用者的正前方,且智能头盔与使用者身体没有接触;之后调整第二升降机构以控制升降平台的升起,使得升降平台升至适于使用者放置肘部的位置;
(B)产品展示:使用者控制万向轮转动并移动至指定位置,使用者依然可以随时调整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以配合使用者的身体状态;红外线测距仪监测时间差范围内是否有物体,若有则向控制器返回停止信号,控制器停止电机运行;当使用者周围出现了会碰撞到的物体时,使用者能够通过声光警告信号了解所处环境,并进行观察,若是需要停止,则开启制动系统减速即可;当本装置不可避免地与其他物体撞击时,防撞机构的外转动轮首先与物体接触,并相对于竖直方向产生一定程度的偏移,之后四个限位板上的弹簧协同作用,大幅卸除冲击力,并在冲力结束后,将转动杆复位至垂直于水平面的位置;
(C)结束工作:关闭红外线测距仪的监测功能,移动至停放区域,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升降机构升起以带动智能头盔离开使用者的头部,之后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升降机构降低,离开底座并盖好防尘罩;上述步骤中,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下方设置有万向轮,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2)和第二升降机构(3),所述第一升降机构(2)顶部固定连接有悬挂梁(4),所述悬挂梁(4)上连接有吊杆(5),所述吊杆(5)底端连接有智能头盔(6),所述智能头盔(6)上设置有显示器(7);所述第二升降机构(3)顶部固定有升降平台(9),所述升降平台(9)上安装有控制器(8);底座(1)侧面设置有多个防撞机构(10)和红外线测距仪(18),所述防撞机构(10)包括固定在底座(1)上的底板(11),所述底板(11)上设置有半球体凹槽,所述半球体凹槽周围设置有四个限位板(13),相邻两个限位板(13)相互垂直,还包括转动杆(12),所述转动杆(12)底部为半球体,转动杆(12)底部放置在半球体凹槽内,转动杆(12)与限位板(13)之间通过弹簧(15)连接,转动杆(12)上安装有位于限位板(13)上方的内转动轮(14),所述内转动轮(14)能够围绕转动杆(12)旋转,转动杆(12)上设置有弧形槽,内转动轮(14)内壁的截面为弧形,内转动轮(14)的内侧面与弧形槽接触,内转动轮(14)外壁上套设有外转动轮(17),所述内转动轮(14)与外转动轮(17)之间设置有滚珠槽,所述滚珠槽内放置有多个滚珠(16),外转动轮(17)能够相对于内转动轮(14)旋转;所述控制器(8)与第一升降机构(2)、第二升降机构(3)、智能头盔(6)、显示器(7)和红外线测距仪(18)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演示机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内转动轮(14)内壁弧形的半径小于弧形槽的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演示机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动轮(17)的宽度为内转动轮(14)的宽度的四分之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演示机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3)的高度为转动杆(12)高度的三分之二,所述限位板(13)与转动杆(12)的距离为3~5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演示机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2)和第二升降机构(3)均为液压缸,第一升降机构(2)的活塞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悬挂梁(4),第二升降机构(3)的活塞杆顶部固定有升降平台(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演示机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槽内涂覆有润滑剂。
CN201810128956.8A 2018-02-08 2018-02-08 一种产品演示机构的使用方法 Withdrawn CN1084473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28956.8A CN108447310A (zh) 2018-02-08 2018-02-08 一种产品演示机构的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28956.8A CN108447310A (zh) 2018-02-08 2018-02-08 一种产品演示机构的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47310A true CN108447310A (zh) 2018-08-24

Family

ID=63192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28956.8A Withdrawn CN108447310A (zh) 2018-02-08 2018-02-08 一种产品演示机构的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4731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8480A (zh) * 2018-10-18 2019-03-08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一种液压吊车操作台模拟装置
CN110264837A (zh) * 2019-07-15 2019-09-20 湖州师范学院 一种演示平面平行运动的教具
CN110609387A (zh) * 2019-09-10 2019-12-24 南京行者无疆虚拟现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头戴式设备的综合保障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8480A (zh) * 2018-10-18 2019-03-08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一种液压吊车操作台模拟装置
CN110264837A (zh) * 2019-07-15 2019-09-20 湖州师范学院 一种演示平面平行运动的教具
CN110609387A (zh) * 2019-09-10 2019-12-24 南京行者无疆虚拟现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头戴式设备的综合保障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47310A (zh) 一种产品演示机构的使用方法
US10390736B1 (en) Force measurement system that includes a force measurement assembly, at least one visual display device, and one or more data processing devices
EP2446341B1 (en) Virtual reality interface system
CN105781153B (zh) 多自由度协同运动的组合动感舞台
CN107331239B (zh) 一种农用无人机室内飞行练习的辅助装置及训练方法
US9216348B2 (en) Device to control the movement of a virtual player and a virtual ball in a game application
CN105181287B (zh) 模拟拦阻钩撞击甲板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205943156U (zh) 一种9dvr虚拟现实体验平台
CN108433445A (zh) 一种便于产品功能显示装置的运行方法
CN104984533A (zh) 一种移动物体回击平台及回击方法
CN208426624U (zh) 一种vr体感装置
CN207336019U (zh) 一种用于测试碰撞程度的汽车假人测试台
CN108447389A (zh) 一种基于增强虚拟渲染的产品展示装置
CN104361239A (zh) 一种基于Kinect的虚拟拳击沙袋训练的方法和系统
CN114199494A (zh) 一种直升机起降安全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法
CN104743024B (zh) 自平衡车辆
CN108446016A (zh) 基于增强虚拟环境的产品展示方法
CN108447388A (zh) 具备图像渲染功能的物品展示系统
CN108488556A (zh) 一种用于产品展示的智能设备
CN105470888B (zh) 防止架空线缆拉断的保护装置
CN110102064B (zh) 一种可调节的vr一体化游戏平台
CN208703007U (zh) 用于监控报警设备的防撞机构
CN206769357U (zh) 一种摆臂式防坠装置
CN107050856A (zh) 适合用于vr飞行影院的动感平台
CN211836266U (zh) 一种vr虚拟现实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4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