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44895B - 一种高效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获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获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44895B
CN108444895B CN201810614577.XA CN201810614577A CN108444895B CN 108444895 B CN108444895 B CN 108444895B CN 201810614577 A CN201810614577 A CN 201810614577A CN 108444895 B CN108444895 B CN 1084448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ess
dimension
pore
soil
particle volu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1457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44895A (zh
Inventor
吴健华
钱会
高燕燕
李培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ang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61457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448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44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448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448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448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 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获取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不同干密度下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的变化规律;根据黄土体的颗粒体积分维和孔隙分维之间的关系,确定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黄土体的孔隙分维;根据进气值关于干密度的公式,确定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进气值。本发明采用分形理论揭示了不同干密度下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的变化规律,揭示了黄土体孔隙分维可以用颗粒体积分维代替,颗粒体积分维也可以用来验证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精确度,即给出了一种简便的黄土介质孔隙分维的获得方法,提供一种简单的非饱和黄土渗透参数的获取方法,能够方便地获得不同干密度黄土的非饱和渗透参数。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获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黄土学及地下水运移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高效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获取方法。
背景技术
黄土在我国分布广泛,由于黄土本具有易侵蚀的特性,丘陵沟壑成为其主要的地貌类型,即便在黄土塬区也存在大量大规模的冲沟,并且冲沟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日趋紧张。为了满足需要,黄土地区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填沟平地的工程,产生了大量的黄土填筑体。由于黄土具有湿陷性,填筑体中水分的运移规律对工后沉降的预测至关重要。而非饱和带黄土的渗透系数是影响填筑体中水分运移规律分析的关键因素之一。
非饱和带渗透系数模型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是求解模型中的参数仍然比较困难。20世纪中后期曼德勃罗特(Benont B.Mondelbrot)提出了分形理论。他将部分以某种形式与整体相似的形状称为分形,用新的观念、新的手段来处理和揭示隐藏在复杂现象背后的规律、局部和整体之间的本质联系。Watabe、Pachepsky、Rigby、Arya、Tyle等学者的研究表明土壤等多孔介质的微观几何结构(如土壤的颗粒分布、孔隙分布等)在一定的尺度范围内均具有统计意义上的分形特征,因此用分形几何研究介质非饱和带的水力特征成为一种新的方法,回避了直接测量非饱和渗透系数所面临的巨大的困难。利用分形理论求解非饱和带渗透参数设计两个参数孔隙分维和最大孔径对应的进气值。孙大松等对多个土样用水银压入法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回归得到了孔隙分维和最大孔径对应的进气值,将两者进行对比,发现两种方法得到的参数基本一致,所以在没有孔隙分布的情况下,孔隙分布的分维和进气值可以通过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来确定。但是填筑黄土体的压实度不均一,逐个测试非饱和黄土体的非饱和渗透参数工作量很大。研究土壤分形的目的是根据黄土的分形来表征土壤水力特征参数,但实际工作中由于黄土颗粒小、具有是湿陷性,测定黄土的孔隙分布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获取困难,且精确度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获取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获取困难,且精确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获取方法,包括:
确定不同干密度下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的变化规律;其中,所述变化规律,包括:不同干密度下黄土体的孔隙分维近似,以及不同干密度下黄土体的进气值随干密度呈线性增加关系;
将黄土体的颗粒体积分维和黄土体的孔隙分维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黄土体的颗粒体积分维和孔隙分维之间的关系;其中,所述黄土体的颗粒体积分维和孔隙分维之间的关系,包括:黄土体的孔隙分维可以用黄土体的颗粒体积分维代替;
根据黄土体的颗粒体积分维和孔隙分维之间的关系,采用黄土体的颗粒体积分维代替黄土体的孔隙分维,确定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黄土体的孔隙分维;
对不同干密度下黄土体的进气值与干密度的线性增加关系进行拟合,得到进气值关于干密度的公式;
根据进气值关于干密度的公式,确定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进气值。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不同干密度下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的变化规律,包括:
对原状黄土和不同干密度下的重塑黄土进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测试;
利用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公式对测试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行拟合,得到原状黄土和不同干密度下重塑黄土的孔隙分维和进气值;
采用分形理论对原状黄土和不同干密度下重塑黄土的孔隙分维和进气值进行分析,得到孔隙分维和进气值随干密度的变化规律。
进一步地,所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公式为采用介质孔隙分形公式所推导出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表达式;且所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1696564140000031
其中,θ为介质的体积含水率,θs为介质的饱和含水率,
Figure BDA0001696564140000032
为基质势,
Figure BDA0001696564140000033
为进气值,D为介质的孔隙分维。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不同干密度下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的变化规律,还包括:采用黄土体的颗粒体积分维验证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精确度。
进一步地,所述黄土体的颗粒体积分维,包括:对黄土体的颗粒体积分布进行分析,采用颗粒体积分形公式进行拟合,得到黄土体的颗粒体积分维;且所述颗粒体积分形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1696564140000034
其中,ri和R分别为土壤颗粒的某一粒径和最大粒径,V和VT分别代表大于某一粒径的土壤颗粒的体积和土壤颗粒的总体积,Dv为土壤颗粒的体积分维。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高效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获取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采用分形理论揭示了不同干密度下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孔隙分维和进气值)的变化规律,发现不同干密度下孔隙分维差别不大,进气值与干密度呈线性关系;由于黄土颗粒分布比较容易测得,同时揭示了黄土体孔隙分维可以用颗粒体积分维代替,颗粒体积分维也可以用来验证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精确度。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布不同干密度下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的变化规律,同时给出了一种简便的黄土介质孔隙分维的获得方法,提供一种简单的非饱和黄土渗透参数的获取方法,能够方便地获得不同干密度黄土的非饱和渗透参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同干密度下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获取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原状和重塑马兰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黄土进气值随干密度变化曲线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黄土颗粒分布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黄土包气带中含水率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野外实测结果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效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获取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1,确定不同干密度下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的变化规律;其中,所述变化规律,包括:不同干密度下黄土体的孔隙分维近似,以及不同干密度下黄土体的进气值随干密度呈线性增加关系。
进一步地,对于步骤1,所述确定不同干密度下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的变化规律,包括:
(1)对原状黄土和不同干密度下的重塑黄土进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测试。
(2)利用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公式对测试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行拟合,得到原状黄土和不同干密度下重塑黄土的孔隙分维和进气值。
(3)采用分形理论对原状黄土和不同干密度下重塑黄土的孔隙分维和进气值进行分析,得到孔隙分维和进气值随干密度的变化规律。
(4)采用黄土体的颗粒体积分维验证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精确度。
其中,所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公式为采用介质孔隙分形公式所推导出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表达式;且所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1696564140000051
其中,θ为介质的体积含水率,θs为介质的饱和含水率,
Figure BDA0001696564140000052
为基质势,
Figure BDA0001696564140000053
为进气值,D为介质的孔隙分维。
步骤2,将黄土体的颗粒体积分维和黄土体的孔隙分维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黄土体的颗粒体积分维和孔隙分维之间的关系;其中,所述黄土体的颗粒体积分维和孔隙分维之间的关系,包括:黄土体的孔隙分维可以用黄土体的颗粒体积分维代替;
步骤3,根据黄土体的颗粒体积分维和孔隙分维之间的关系,采用黄土体的颗粒体积分维代替黄土体的孔隙分维,确定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黄土体的孔隙分维;
步骤4,对不同干密度下黄土体的进气值与干密度的线性增加关系进行拟合,得到进气值关于干密度的公式;
步骤5,根据进气值关于干密度的公式,确定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进气值。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中黄土体的颗粒体积分维,包括:对黄土体的颗粒体积分布进行分析,采用颗粒体积分形公式进行拟合,得到黄土体的颗粒体积分维;且所述颗粒体积分形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1696564140000061
其中,ri和R分别为土壤颗粒的某一粒径和最大粒径,V和VT分别代表大于某一粒径的土壤颗粒的体积和土壤颗粒的总体积,Dv为土壤颗粒的体积分维。
实施例1:
制作三种或三种以上不同干密度下的重塑黄土,并对其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行测试。利用土水特征曲线公式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行拟合,得到不同干密度下的孔隙分维和进气值。对黄土进行颗粒分析,并利用颗粒体积分形公式对结果进行拟合,得到黄土颗粒分维。对比黄土的颗粒分维和不同干密度下的孔隙分维,验证测得的非饱和渗透参数的准确性。将不同干密度黄土的进气值与干密度的关系进行拟合,得到进气值关于干密度的公式。进而得到其它干密度下的进气值。其它干密度下的孔隙分维与黄土颗粒体积分维相同。不同干密度下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的获取时,对于颗粒分布相同或者相近的黄土可以用同一个进气值与干密度的关系式,不需要进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测定,大大降低了工作量。其中,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可以采取水分计和吸力探头组合的方法或者滤纸法进行测定。
进一步地,发现原状黄土的非饱和渗透参数与相近干密度的重塑黄土相差不大。不同干密度下黄土体的孔隙分维差别不大,进气值随干密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的趋势。
进一步地,发现同一种黄土体的孔隙分维与颗粒体积分维差别不大。实际工作中可以用颗粒体积分维代替孔隙分维,在部分工作中解决了实测孔隙分布的难题,同时颗粒体积分维也可以用来验证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的准确性。
实施例2:
不同干密度下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变化规律步骤(1)~(3):
(1)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选取姚志华等采用TDR水分计和Fredlund热传导吸力探头组合测得的原状和重塑马兰黄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图2所示)。
(2)利用土水特征曲线公式,对(1)中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行拟合,得到不同干密度下黄土的孔隙分维和进气值,如表1所示。
表1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拟合结果表
Figure BDA0001696564140000071
(3)对比不同干密度下的孔隙分维和进气值,发现原状黄土的非饱和渗透参数与相近干密度的重塑黄土相差不大。不同干密度下黄土体的孔隙分维差别不大,进气值随干密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的趋势,对其进行线性拟合,如图3所示。
黄土体颗粒体积分维与孔隙分维的关系步骤(4)~(6):
(4)用Bettersize 2000激光粒度分布仪对黄土的颗粒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见图4,利用颗粒体积分形公式对其分析结果进行拟合,得到颗粒体积分维为2.44。
(5)对(4)中干密度为1.5g/cm3的黄土体进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测定,并利用土水特征曲线公式进行拟合(图4所示),得到该黄土体的孔隙分维为2.45,与颗粒体积分维的结果基本相同,相差仅0.01。由此可见,用黄土的颗粒体积分维来代替孔隙分维是可行的。同时,若(5)中黄土与(1)中黄土相同,还可以用(5)中所测得黄土颗粒体积分维和(2)中所测得得孔隙分维对比来验证(1)中所测得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可靠性。若(5)中黄土颗粒体积分维与(2)中孔隙分维差别较大,说明(1)中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测试误差较大,需要重新测试。
(6)为了验证(5)中黄土非饱和渗透参数的可靠性,用条件模拟法对该种黄土体中的包气带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用地面以下1m、2m、3m、4m处的野外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对比结果见图5,如图所示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十分接近,计算误差一般在6%以内。说明(5)中测得的非饱和渗透参数是可靠的。
获取不同干密度黄土非饱和渗透参数步骤(7):
(7)本发明以步骤(1)中的黄土为例,若获取干密度为1.4g/cm3的该种黄土体的非饱和渗透参数,其孔隙分维可以取为表1中各种土体孔隙分为的平均值2.42或者进行颗粒分析用颗粒体积分维代替;其进气值用图3中的线性公式进行计算,为2.27m。另外,对于颗粒分布相同或者相近的黄土可以用同一个进气值与干密度的关系式,不需要进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测定,大大降低了工作量。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4)

1.一种高效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不同干密度下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的变化规律;其中,所述变化规律,包括:不同干密度下黄土体的孔隙分维近似,以及不同干密度下黄土体的进气值随干密度呈线性增加关系;
所述确定不同干密度下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的变化规律,包括:
对原状黄土和不同干密度下的重塑黄土进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测试;
利用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公式对测试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行拟合,得到原状黄土和不同干密度下重塑黄土的孔隙分维和进气值;
采用分形理论对原状黄土和不同干密度下重塑黄土的孔隙分维和进气值进行分析,得到孔隙分维和进气值随干密度的变化规律;
将黄土体的颗粒体积分维和黄土体的孔隙分维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黄土体的颗粒体积分维和孔隙分维之间的关系;其中,所述黄土体的颗粒体积分维和孔隙分维之间的关系,包括:黄土体的孔隙分维可以用黄土体的颗粒体积分维代替;
根据黄土体的颗粒体积分维和孔隙分维之间的关系,采用黄土体的颗粒体积分维代替黄土体的孔隙分维,确定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黄土体的孔隙分维;
对不同干密度下黄土体的进气值与干密度的线性增加关系进行拟合,得到进气值关于干密度的公式;
根据进气值关于干密度的公式,确定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进气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公式为采用介质孔隙分形公式所推导出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表达式;且所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2555597030000011
其中,θ为介质的体积含水率,θs为介质的饱和含水率,
Figure FDA0002555597030000022
为基质势,
Figure FDA0002555597030000023
为进气值,D为介质的孔隙分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不同干密度下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的变化规律,还包括:采用黄土体的颗粒体积分维验证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精确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黄土体的颗粒体积分维,包括:对黄土体的颗粒体积分布进行分析,采用颗粒体积分形公式进行拟合,得到黄土体的颗粒体积分维;且所述颗粒体积分形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2555597030000021
其中,ri和R分别为土壤颗粒的某一粒径和最大粒径,V和VT分别代表大于某一粒径的土壤颗粒的体积和土壤颗粒的总体积,Dv为土壤颗粒的体积分维。
CN201810614577.XA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高效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获取方法 Active CN1084448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14577.XA CN108444895B (zh)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高效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获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14577.XA CN108444895B (zh)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高效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获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44895A CN108444895A (zh) 2018-08-24
CN108444895B true CN108444895B (zh) 2020-08-25

Family

ID=63207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14577.XA Active CN108444895B (zh)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高效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获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448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1756B (zh) * 2018-10-31 2020-11-03 湖北工业大学 基于vg模型的变形土进气值预测方法
CN112182872A (zh) * 2020-09-23 2021-01-0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黄土浸水孔隙变化影响下的渗流特性的分析方法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50249A (ja) * 1998-02-26 1999-09-17 Minolta Co Ltd カラー画像特徴抽出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記録媒体
US7538069B2 (en) * 2002-11-20 2009-05-26 Blucher Gmbh Spherical active carbon
CN102277859A (zh) * 2011-05-16 2011-12-14 河海大学 基于分形理论的爆破堆石料颗粒级配的优化方法
WO2012103479A3 (en) * 2011-01-27 2012-11-01 Schlumberger Canada Limited Gas sorption analysis of unconventional rock samples
CN103134906A (zh) * 2013-01-24 2013-06-05 河海大学 一种基于分形理论的粗粒料缩尺方法
CN103473781A (zh) * 2013-09-22 2013-12-25 长安大学 一种公路岩体边坡图像中节理裂纹的分割方法
CN103775078A (zh) * 2014-02-14 2014-05-07 武汉科技大学 幂律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有效粘度的预测方法
CN103913407A (zh) * 2013-12-26 2014-07-09 中国人民解放军63653部队 一种基于土三轴仪的非饱和土气体渗透率测量方法
CN104537232A (zh) * 2014-12-23 2015-04-22 天津大学 考虑Lisse现象的浅层地下水位预测方法
CN104573198A (zh) * 2014-12-23 2015-04-29 长江大学 基于随机分形理论的数字岩心及孔隙网络模型重构方法
CN104834807A (zh) * 2015-03-18 2015-08-12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形理论的应力敏感储层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
CN105809680A (zh) * 2016-03-06 2016-07-27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多重分形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拟方法
CN105911257A (zh) * 2016-06-25 2016-08-31 西安科技大学 多状态原状土柱入渗模拟系统及非饱和渗透系数测定方法
CN105928827A (zh) * 2016-04-19 2016-09-07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细粒土击实试验最佳含水率计算方法
CN106092853A (zh) * 2016-06-07 2016-11-09 长安大学 一种土体水‑气湿陷固结渗透联合测定仪
CN205720204U (zh) * 2016-05-11 2016-11-23 长安大学 一种地下水生态模拟实验装置
CN106896047A (zh) * 2017-03-14 2017-06-27 长安大学 一种联合测定土水特征与渗透性曲线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7063967A (zh) * 2017-04-21 2017-08-18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微观孔隙通道的饱和∕非饱和渗透系数预测方法
CN107389519A (zh) * 2017-06-06 2017-11-24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压汞法的土‑水特征曲线两特征参数预测方法
CN107402175A (zh) * 2017-06-06 2017-11-28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变形条件下土‑水特征曲线的分形预测方法
CN107449706A (zh) * 2017-06-06 2017-12-08 湖北工业大学 基于分形理论的变形土体饱和、非饱和渗透系数预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50249A (ja) * 1998-02-26 1999-09-17 Minolta Co Ltd カラー画像特徴抽出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記録媒体
US7538069B2 (en) * 2002-11-20 2009-05-26 Blucher Gmbh Spherical active carbon
WO2012103479A3 (en) * 2011-01-27 2012-11-01 Schlumberger Canada Limited Gas sorption analysis of unconventional rock samples
CN102277859A (zh) * 2011-05-16 2011-12-14 河海大学 基于分形理论的爆破堆石料颗粒级配的优化方法
CN103134906A (zh) * 2013-01-24 2013-06-05 河海大学 一种基于分形理论的粗粒料缩尺方法
CN103473781A (zh) * 2013-09-22 2013-12-25 长安大学 一种公路岩体边坡图像中节理裂纹的分割方法
CN103913407A (zh) * 2013-12-26 2014-07-09 中国人民解放军63653部队 一种基于土三轴仪的非饱和土气体渗透率测量方法
CN103775078A (zh) * 2014-02-14 2014-05-07 武汉科技大学 幂律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有效粘度的预测方法
CN104537232A (zh) * 2014-12-23 2015-04-22 天津大学 考虑Lisse现象的浅层地下水位预测方法
CN104573198A (zh) * 2014-12-23 2015-04-29 长江大学 基于随机分形理论的数字岩心及孔隙网络模型重构方法
CN104834807A (zh) * 2015-03-18 2015-08-12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形理论的应力敏感储层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
CN105809680A (zh) * 2016-03-06 2016-07-27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多重分形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拟方法
CN105928827A (zh) * 2016-04-19 2016-09-07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细粒土击实试验最佳含水率计算方法
CN205720204U (zh) * 2016-05-11 2016-11-23 长安大学 一种地下水生态模拟实验装置
CN106092853A (zh) * 2016-06-07 2016-11-09 长安大学 一种土体水‑气湿陷固结渗透联合测定仪
CN105911257A (zh) * 2016-06-25 2016-08-31 西安科技大学 多状态原状土柱入渗模拟系统及非饱和渗透系数测定方法
CN106896047A (zh) * 2017-03-14 2017-06-27 长安大学 一种联合测定土水特征与渗透性曲线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7063967A (zh) * 2017-04-21 2017-08-18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微观孔隙通道的饱和∕非饱和渗透系数预测方法
CN107389519A (zh) * 2017-06-06 2017-11-24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压汞法的土‑水特征曲线两特征参数预测方法
CN107402175A (zh) * 2017-06-06 2017-11-28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变形条件下土‑水特征曲线的分形预测方法
CN107449706A (zh) * 2017-06-06 2017-12-08 湖北工业大学 基于分形理论的变形土体饱和、非饱和渗透系数预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low, Transport, and Reaction in Porous Media:Percolation Scaling, Critical-Path Analysis, and Effective Medium Approximation》;Allen G. Hunt等;《Reviews of Geophysics》;20171128;第993-1078页 *
《不同尺度下土壤粒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以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例》;赵明月等;《生态学报》;20150731;第35卷(第14期);第4625-4632页 *
《土体渗透变形及渗透破坏过程中分形特征初探》;段祥宝等;《水电能源科学》;20130731;第31卷(第7期);第100-103页 *
《基于分形理论的粉煤灰孔隙结构及渗透率研究》;戴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31129;全文 *
《考虑干密度影响的人工压实非饱和黄土渗透系数的试验研究》;王铁行等;《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1130;第25卷(第11期);第2364-2368页 *
《重塑马兰黄土渗透性的室内试验研究》;高燕燕等;《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61031;第14卷(第5期);第130-13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44895A (zh) 2018-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Vázquez et al. Effect of grid size on effective parameters and model performance of the MIKE‐SHE code
Zhang et al. Rainfall-runoff modelling in a catchment with a complex groundwater flow system: application of the Representative Elementary Watershed (REW) approach
Lassabatère et al. Beerkan estimation of soil transfer parameters through infiltration experiments—BEST
Di Prima et al. Testing a new automated single ring infiltrometer for Beerkan infiltration experiments
Braud et al. Use of scaled forms of the infiltration equation for the estimation of unsaturated soil hydraulic properties (the Beerkan method)
Grayson et al. Towards areal estimation of soil water content from point measurements: time and space stability of mean response
Tromp-van Meerveld et al. Hillslope dynamics modeled with increasing complexity
Mallants et al. Evaluation of multimodal hydraulic functions in characterizing a heterogeneous field soil
CN108444895B (zh) 一种高效黄土体非饱和渗透参数获取方法
Song et al. Variability in the vertical hyporheic water exchange affected by hydraulic conductivity and river morphology at a natural confluent meander bend
CN113189305B (zh) 一种孔隙型可渗透岩石的仿真模拟方法及系统
Qiao et al. Development of pedotransfer functions for soil hydraulic properties in the critical zone on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Kuchment et al. Rainfall-runoff modelling of the Ouse basin, North Yorkshire: an application of a physically based distributed model
Cheng et al. Evaluation of baseflow separation methods with real and synthetic streamflow data from a watershed
Patil et al. Evaluation of water retention functions and computer program “Rosetta” in predicting soil water characteristics of seasonally impounded shrink–swell soils
Nourani et al. Saturated and unsaturated seepage analysis of earth-fill dams using fractal hydraulic conductivity function and its verification
Fan et al. Establishment and verification of the prediction model of soil wetting pattern size in vertical moistube irrigation
CN107145644A (zh)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耦合的土壤盐渍化解译方法
Hayashi et al. A constant-head well permeameter method for measuring field-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above an impermeable layer
Qi et al.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DRAINMOD using soil hydraulic parameters derived by various methods
CN106321087A (zh) 一种获取岩石地层因素的方法
Rahmati et al. Prediction of soil hydraulic conductivity at saturation using air permeability at any individual soil water content
CN110595984B (zh) 一种测量原状土饱和导水率的圆筒入渗仪及其测量方法
Gao et al. Combining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Boussinesq equation with the modified Kozeny–Carman equation for estimation of catchment-scale hydrogeological parameters
CN110346247A (zh) 一种吹填区底泥盐分扩散系数中尺度试验测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