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44074B - 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44074B
CN108444074B CN201810179785.1A CN201810179785A CN108444074B CN 108444074 B CN108444074 B CN 108444074B CN 201810179785 A CN201810179785 A CN 201810179785A CN 108444074 B CN108444074 B CN 1084440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air conditioner
electric heater
compressor
thresh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7978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44074A (zh
Inventor
谷彦涛
李超
刘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7978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440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44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440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440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440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2/00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 F24F12/001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 F24F12/002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using an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fluid
    • F24F12/003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using an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fluid using a heat pump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1/00Details of electric heating devices
    • H05B1/02Automatic switch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apparatus ; Control of heating devices
    • H05B1/0202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1/00Details of electric heating devices
    • H05B1/02Automatic switch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apparatus ; Control of heating devices
    • H05B1/0227Applications
    • H05B1/0252Domestic applications
    • H05B1/0275Heating of spaces, e.g. rooms, wardrobes
    • H05B1/028Airconditio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30Veloc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6Heat recovery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检测空调中的压缩机是否处于停止运行状态;当检测到压缩机处于停止运行状态时,采集制冷剂在空调管路中的高压压力;根据高压压力,对空调中热回收器中电加热器进行开闭控制。由此,通过在空调压缩机处于停止运行状态时,根据高压压力控制电加热器开启、关闭,实现了智能的对热回收器进行加热控制,避免了热回收器被冻坏,保证热回收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带有热回收系统的空调机组有了广泛的应用。具有热回收功能的空调热泵机组中,压缩机和四通换向阀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热回收器,热回收器的出水口与一热水箱连接,热回收器的进水口与进水管连接。压缩机运行时,通过热交换对热回收器中的冷水进行加热,进而将加热过的热水保存在热水箱中,提供生活用热水。
实际应用中,在压缩机未运行的情况,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如果热回收器中的冷水没有放掉,容易导致热回收器被冻坏,影响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通过在空调压缩机处于停止运行状态时,采集高压压力,并根据高压压力控制电加热器开启、关闭,实现了智能的对热回收器进行加热控制,提供热回收器中所存储的水的温度,避免在环境温度较低时冻坏热回收器,保证热回收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本发明的第六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空调中的压缩机是否处于停止运行状态;
当检测到所述压缩机处于停止运行状态时,采集制冷剂在空调管路中的高压压力;
根据所述高压压力,对所述空调中热回收器中电加热器进行开闭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通过检测空调中的压缩机是否处于停止运行状态,进而当检测到压缩机处于停止运行状态时,采集制冷剂在空调管路中的高压压力,进一步根据高压压力,对空调中热回收器中电加热器进行开闭控制。本实施例中,根据采集到的制冷剂在空调管路中的高压压力的实际情况,智能地控制热回收器中电加热器的开启或者关闭,使得加热过程更加符合高压压力的实际情况,避免出现当高压压力显示不需要加热时但是却开启了加热器的情况下,对热回收器造成损害的损害,以及在高压压力显示需要加热时却未开启加热器,导致低温环境冻坏热水器的问题。由此,根据高压压力实现了对热回收器加热的智能控制,保证热回收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高压压力,对所述空调中热回收器中电加热器进行开闭控制,包括:将所述高压压力与预设的第一压力阈值和第二压力阈值比较;其中,所述第一压力阈值低于所述第二压力阈值;如果所述高压压力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压力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二压力阈值,则控制所述电加热器间歇性开启;如果所述高压压力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压力阈值,则返回执行所述检测空调中的压缩机是否处于停止运行状态。
可选地,所述控制所述电加热器间歇性开启之后,还包括:继续采集所述制冷剂在空调管路中的所述高压压力;如果所述高压压力升高到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三压力阈值,则控制关闭所述电加热器;所述第三压力阈值大于所述第二压力阈值;如果所述高压压力未升高到预设的第三压力阈值,则控制述电加热器返回继续间歇性开启。
可选地,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采集所述空调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当所述高压压力低于所述第一压力阈值时,将所述环境温度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环境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时,则控制所述电加热器间歇性开启。
可选地,所述控制所述电加热器间歇性开启之后,还包括:继续采集所述空调所处环境的所述环境温度;如果所述环境温度升高到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则控制关闭所述电加热器;如果所述环境温度未升高到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电加热器继续间歇性开启。
可选地,所述检测空调中的压缩机是否处于停止运行状态,包括:采集所述空间中所述压缩机的运行状态信息;根据所述运行状态信息,判断所述压缩机是否处于停止运行状态。
可选地,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判断出所述压缩机未处于停止运行状态,则控制关闭所述电加热器。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空调中的压缩机是否处于停止运行状态;
采集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压缩机处于停止运行状态时,采集制冷剂在空调管路中的高压压力;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高压压力,对所述空调中热回收器中电加热器进行开闭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装置,通过检测空调中的压缩机是否处于停止运行状态,进而当检测到压缩机处于停止运行状态时,采集制冷剂在空调管路中的高压压力,进一步根据高压压力,对空调中热回收器中电加热器进行开闭控制。本实施例中,根据采集到的制冷剂在空调管路中的高压压力的实际情况,智能地控制热回收器中电加热器的开启或者关闭,使得加热过程更加符合高压压力的实际情况,避免出现当高压压力显示不需要加热时但是却开启了加热器的情况下,对热回收器造成损害的损害,以及在高压压力显示需要加热时却未开启加热器,导致低温环境冻坏热水器的问题。由此,根据高压压力实现了对热回收器加热的智能控制,保证热回收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系统,包括:
控制器、压缩机、压力传感器、热回收器、设置在所述热回收器内部的电加热器、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部件;
其中,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缩机、压力传感器和电加热器连接;所述泠凝器通过空调管道分别与所述热回收器和所述节流部件连接,所述蒸发器通过所述空调管道分别与所述节流部件和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制冷剂在所述空调管道中的高压位置点;
所述控制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检测空调中的压缩机是否处于停止运行状态;
当检测到所述压缩机处于停止运行状态时,采集制冷剂在空调管路中的高压压力;
根据所述高压压力,对所述空调中热回收器中电加热器进行开闭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系统,通过检测空调中的压缩机是否处于停止运行状态,进而当检测到压缩机处于停止运行状态时,采集制冷剂在空调管路中的高压压力,进一步根据高压压力,对空调中热回收器中电加热器进行开闭控制。本实施例中,根据采集到的制冷剂在空调管路中的高压压力的实际情况,智能地控制热回收器中电加热器的开启或者关闭,使得加热过程更加符合高压压力的实际情况,避免出现当高压压力显示不需要加热时但是却开启了加热器的情况下,对热回收器造成损害的损害,以及在高压压力显示需要加热时却未开启加热器,导致低温环境冻坏热水器的问题。由此,根据高压压力实现了对热回收器加热的智能控制,保证热回收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可选地,所述的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环境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空调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五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六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计算机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电子设备、程序产品及存储介质。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01,检测空调中的压缩机是否处于停止运行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采集空调中压缩机的运行状态信息,并根据运行状态信息,判断压缩机是否处于停止运行状态。例如,通过数据采集技术采集压缩机的运行电流、转速频率等运行状态信息,当运行电流为零且转速频率为零时,判断压缩机处于停止运行状态。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压缩机上设置振动传感器,以检测空调中的压缩机是否处于停止运行状态。例如,当振动传感器检测到振动时,判断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当振动传感器未检测到振动时,判断压缩机处于停止运行状态。
在实际应用中,空调压缩机制冷时,可以通过排气显热和部分冷凝潜热对热回收器中的冷水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热水保存在热水箱中,从而为日常生活提供热水。而当空调压缩机未运行时,由于无法通过排气显热和部分冷凝潜热对热回收器中的冷水进行加热,就会导致热回收器中的水的水温较低,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如果热回收器中的冷水未放出,容易导致热回收器被冻坏,因此,需要先检测空调中的压缩机是否处于停止运行状态,以进一步在压缩机处于停止运行状态时,对空调中的热回收器进行相应的加热控制,以防止热回收器被冻坏。
步骤102,当检测到压缩机处于停止运行状态时,采集制冷剂在空调管路中的高压压力。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制冷剂在空调管路中的高压位置点,以采集高压压力。其中,高压位置点可以根据大量实验确定。
可以理解,通常,空调系统中的高压压力指的是排气压力或冷凝压力,当空调管路中高压压力足够大时,通过排气显热和部分冷凝潜热足够维持热回收器中的温度,保证热回收器不被冻坏,此时可以不对热回收器进行加热控制,以节约能源。因此当检测到压缩机处于停止运行状态时,还需要检测制冷剂在空调管路中的高压压力,以根据高压压力确定是否对空调中的热回收器进行相应的加热控制。
步骤103,根据高压压力,对空调中热回收器中电加热器进行开闭控制。
在获取到高压压力后,可以根据高压压力,来确定是否需要对热回收器中的电加热器进行开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设置一个阈值,当高压压力低于该阈值时,说明当前的高压压力不足,无法通过排气显热和部分冷凝潜热足够维持热回收器中的温度,因此,需要开启热回收器中的电加热器,充足,能过通过排气显热和部分冷凝潜热足够维持热回收器中的温度,因此,不需要开启热回收器中的电加热器来补偿水温。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通过检测空调中的压缩机是否处于停止运行状态,进而当检测到压缩机处于停止运行状态时,采集制冷剂在空调管路中的高压压力,进一步根据高压压力,对空调中热回收器中电加热器进行开闭控制。本实施例中,根据采集到的制冷剂在空调管路中的高压压力的实际情况,智能地控制热回收器中电加热器的开启或者关闭,使得加热过程更加符合高压压力的实际情况,避免出现当高压压力显示不需要加热时但是却开启了加热器的情况下,对热回收器造成损害的损害,以及在高压压力显示需要加热时却未开启加热器,导致低温环境冻坏热水器的问题。由此,根据高压压力实现了对热回收器加热的智能控制,保证热回收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上述实施例,下面针对根据高压压力,对空调中热回收器中电加热器进行相应的开闭控制进行详细说明。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201,检测空调中的压缩机是否处于停止运行状态。
步骤202,当检测到压缩机处于停止运行状态时,采集制冷剂在空调管路中的高压压力。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于步骤101、102的解释说明同样适用于步骤201,步骤202,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03,将高压压力与预设的第一压力阈值和第二压力阈值比较。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设置第一压力阈值以及第二压力阈值,其中,第一压力阈值低于第二压力阈值。
步骤204,如果高压压力大于或者等于第一压力阈值且小于第二压力阈值,则控制电加热器间歇性开启。
其中,间歇性开启电加热器对热回收器进行加热,可以避免长时间开启电加热器导致电加热器被烧坏,同时节约了能源。
可以理解,当高压压力大于或者等于第一压力阈值且小于第二压力阈值时,热回收器的温度较低,需要控制电加热器间歇性开启,以对热回收器进行加热,防止热回收器被冻坏。
步骤205,如果高压压力大于或者等于第二压力阈值,返回执行检测空调中的压缩机是否处于停止运行状态。
具体地,在步骤203之后,如果高压压力大于或者等于第二压力阈值,可以认为热回收器的温度较高,不需要进行加热,此时返回执行步骤201。
需要说明的是,在高压压力过低即小于第一压力阈值时,还可以综合考虑当前的环境温度,对空调中热回收器中电加热器进行开闭控制。关于与环境温度结合,对热回收器中电加热器进行开闭控制的过程,在后续实施例中进行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06,继续采集制冷剂在空调管路中的高压压力。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预先设置一个第三压力阈值。进而,在步骤204控制电加热器间歇性开启之后,继续采集制冷剂在空调管路中的高压压力,并实时的将高压压力与第三压力阈值进行比较,以便于根据比较结果对电加热器进行开闭控制。
步骤207,如果高压压力升高到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三压力阈值,则控制关闭电加热器;第三压力阈值大于第二压力阈值。
步骤208,如果高压压力未升高到预设的第三压力阈值,则控制电加热器返回继续间歇性开启。
具体地,在步骤204控制电加热器间歇性开启,以对热回收器进行加热的同时,继续检测高压压力,当高压压力升高到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三压力阈值时,此时的温度能够保证热回收器不被冻坏,关闭电加热器;如果高压压力未升高到预设的第三压力阈值,则控制电加热器返回继续间歇性开启,以对热回收器进行加热控制,防止热回收器被冻坏。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通过预先设置多个压力阈值,并根据高压压力与多个压力阈值之间的数值关系,获得当前高压压力所处区间,以实现对电加热器进行分段控制,使得根据高压压力对热回收器进行加热控制更加多样化。并且,在控制电加热器间歇性开启之后,还可以实时检测高压压力的变化,以根据高压压力的变化及时对电加热器进行开闭控制,进一步提高了稳定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空调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高压压力过低的情况,因此在高压压力过低时,还可以综合考虑当前的环境温度,对空调中热回收器中电加热器进行开闭控制。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301,采集空调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温度计采集空调所处的环境温度,例如电阻温度计、气体温度计等。
步骤302,当高压压力低于第一压力阈值时,将环境温度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进行比较。
其中,第一压力阈值可以根据大量实验确定。当高压压力低于第一压力阈值时,空调系统可能运转不正常,此时根据高压压力不能准确判断是否需要对热回收器进行加热控制,因此可以根据环境温度,对空调中热回收器中电加热器进行开闭控制。
步骤303,当环境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时,则控制电加热器间歇性开启。
可以理解,当环境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时,热回收器容易被冻坏,需要控制电加热器间歇性开启,以对热回收器进行加热,从而避免热回收器被冻坏,保证了热回收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当环境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返回执行检测空调中的压缩机是否处于停止运行状态。
步骤304,继续采集空调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
步骤305,如果环境温度升高到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则控制关闭电加热器。
步骤306,如果环境温度未升高到第二温度阈值,则控制电加热器继续间歇性开启。
其中,第二温度阈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具体数值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具体地,在控制电加热器间歇性开启的同时,继续采集空调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并且将环境温度与第二温度阈值实时进行比较。进而,当环境温度升高到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时,此时的温度能够保证热回收器不被冻坏,因此控制关闭电加热器,以节约能源;在环境温度未升高到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电加热器继续间歇性开启,以对热回收器进行加热,防止热回收器被冻坏。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可以在高压压力过低时,采集空调所处的环境温度,进而在环境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电加热器间歇性开启,以对热回收器进行加热,避免热回收器被冻坏。并且,当环境温度高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电加热器关闭,实现了根据环境温度智能的开启电加热器开启或关闭,以保证热回收器安全可靠,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当压缩机运行时,空调系统的排气显热和部分冷凝潜热能够保证热回收器的温度,不需要开启电加热器对热回收器进行加热,从而节约能源,并且避免电加热器长时间开启被烧坏。
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上述实施例,下面结合具体应用场景进行详细说明。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压缩机,高压传感器,部分热回收器,电加热器,环境温度传感器,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其中,控制器分别与压缩机、高压传感器、电加热器、环境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电加热器设置在部分热回收器内部,冷凝器通过空调管道分别与部分热回收器、节流阀连接,蒸发器通过空调管道分别与压缩机、节流阀连接,部分热回收器通过空调管道分别与压缩机、冷凝器连接,高压传感器设置在空调管道中的高压位置处。
在该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系统工作时,首先,控制器检测压缩机是否处于停止运行状态,当检测到压缩机未处于停止状态时,关闭电加热器;当检测到压缩机处于停止运行状态时,通过高压传感器采集制冷剂在空调管路中的高压压力,进而,在高压压力显示不需要对热回收器进行加热时,关闭电加热器;在高压压力显示需要对热回收器进行加热时,控制器控制电加热器间歇性开启,从而避免了环境温度较低时冻坏热回收器。进一步地,当高压压力过低时,通过环境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进而控制器根据环境温度对电加热器进行开闭控制,以提高热回收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示例中,第一压力阈值A取0.5bar,第二压力阈值B取2.0bar,第三压力阈值C取3.0bar,第一温度阈值E取2.0℃,第二温度阈值F取8.0℃。
步骤一:检测压缩机运行状态,若压缩机处于停止运行状态,执行步骤二;若压缩机未处于停止运行状态,执行步骤六。
步骤二:采集高压压力,将高压压力与第一压力阈值进行比较,若高压压力≥A,执行步骤三;若高压压力<A,执行步骤七。
步骤三:将高压压力与第二压力阈值进行比较,若高压压力小于B,执行步骤四;若高压压力≥B,返回执行步骤一。
步骤四:控制电加热器间歇性开启,并执行步骤五。
步骤五:继续采集高压压力,将高压压力与第三压力阈值进行比较,若高压压力≥C,执行步骤六;若高压压力小于C,执行步骤四。
步骤六:关闭电加热器,返回执行步骤一。
步骤七:采集环境温度,将环境温度与第一温度阈值进行比较,若环境温度<E,执行步骤八;若环境温度≥E,返回执行步骤一。
步骤八:控制电加热器间歇性开启,并执行步骤九。
步骤九:继续采集环境温度,并将环境温度与第二温度阈值比较,若环境温度≥F,返回执行步骤六;若环境温度<F,返回执行步骤八。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通过检测空调中的压缩机是否处于停止运行状态,进而当检测到压缩机处于停止运行状态时,采集制冷剂在空调管路中的高压压力,进一步根据高压压力,对空调中热回收器中电加热器进行开闭控制。本实施例中,在空调压缩机处于停止工作状态,且采集到制冷剂在空调管路中的高压压力较低时,间歇性开启电加热器对热回收器加热,避免了热回收器被冻坏的问题;并且,在高压压力较高时,返回继续检测压缩机是否处于停止运行状态,避免出现在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时同时开启加热器的问题,以节省资源而且可以降低对加热器的损害。本实施例中,实现了对热回收器加热过程的智能控制,保证热回收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在高压压力过低时,还可以综合考虑环境温度,对电加热器进行开闭控制,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装置,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装置包括:检测模块71,采集模块72,控制模块73。
其中,检测模块71,用于检测空调中的压缩机是否处于停止运行状态。
采集模块72,用于当检测到压缩机处于停止运行状态时,采集制冷剂在空调管路中的高压压力。
控制模块73,用于根据高压压力,对空调中热回收器中电加热器进行开闭控制。
在图6的基础上,图7提供的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74。
其中,处理模块74,用于将高压压力与预设的第一压力阈值和第二压力阈值比较;其中,第一压力阈值低于第二压力阈值。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73,具体用于:
如果高压压力大于或者等于第一压力阈值且小于第二压力阈值,则控制电加热器间歇性开启;
如果高压压力大于或者等于第二压力阈值,则返回执行检测空调中的压缩机是否处于停止运行状态。
进一步地,采集模块72,还用于继续采集制冷剂在空调管路中的高压压力。
控制模块73,还用于:
如果高压压力升高到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三压力阈值,则控制关闭电加热器;其中第三压力阈值大于第二压力阈值;
如果高压压力未升高到预设的第三压力阈值,则控制电加热器返回继续间歇性开启。
进一步地,采集模块72,还用于采集空调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
处理模块74,还用于当高压压力低于第一压力阈值时,将环境温度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进行比较。
控制模块73,还用于当环境温度低于第一温度阈值时,则控制电加热器间歇性开启。
进一步地,采集模块72,还用于继续采集空调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
控制模块73,还用于:
如果环境温度升高到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则控制关闭电加热器;
如果环境温度未升高到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则控制电加热器继续间歇性开启。
进一步地,检测模块71,具体用于:
采集空调中压缩机的运行状态信息;
根据运行状态信息,判断压缩机是否处于停止运行状态。
控制模块73,还用于如果判断出压缩机未处于停止运行状态,则控制关闭电加热器。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装置,通过检测空调中的压缩机是否处于停止运行状态,进而当检测到压缩机处于停止运行状态时,采集制冷剂在空调管路中的高压压力,进一步根据高压压力,对空调中热回收器中电加热器进行开闭控制。本实施例中,根据采集到的制冷剂在空调管路中的高压压力的实际情况,智能地控制热回收器中电加热器的开启或者关闭,使得加热过程更加符合高压压力的实际情况,避免出现当高压压力显示不需要加热时但是却开启了加热器的情况下,对热回收器造成损害的损害,以及在高压压力显示需要加热时却未开启加热器,导致低温环境冻坏热水器的问题。由此,根据高压压力实现了对热回收器加热的智能控制,保证热回收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在高压压力过低时,还可以根据环境温度,对电加热器进行开闭控制,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系统,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81,压缩机82,压力传感器83,热回收器84,电加热器85,冷凝器86,蒸发器87和节流部件88。
其中,电加热器85设置在热回收器84的内部。控制器81分别与压缩机82、压力传感器83和电加热器85连接;冷凝器86通过空调管道分别与热回收器84和节流部件88连接,蒸发器87通过空调管道分别与节流部件88和压缩机82连接;压力传感器83设置在制冷剂在空调管道中的高压位置点。
具体地,控制器81,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检测空调中的压缩机82是否处于停止运行状态;
当检测到压缩机82处于停止运行状态时,采集制冷剂在空调管路中的高压压力;
根据高压压力,对空调中热回收器84中电加热器85进行开闭控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系统还可以包括环境温度传感器,环境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用于采集空调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系统,通过检测空调中的压缩机是否处于停止运行状态,进而当检测到压缩机处于停止运行状态时,采集制冷剂在空调管路中的高压压力,进一步根据高压压力,对空调中热回收器中电加热器进行开闭控制。本实施例中,根据采集到的制冷剂在空调管路中的高压压力的实际情况,智能地控制热回收器中电加热器的开启或者关闭,使得加热过程更加符合高压压力的实际情况,避免出现当高压压力显示不需要加热时但是却开启了加热器的情况下,对热回收器造成损害的损害,以及在高压压力显示需要加热时却未开启加热器,导致低温环境冻坏热水器的问题。由此,根据高压压力实现了对热回收器加热的智能控制,保证热回收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在高压压力过低时,还可以根据环境温度,对电加热器进行开闭控制,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实现如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
图9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计算机设备的框图。图9显示的计算机设备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9所示,计算机设备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计算机设备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系统存储器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28和处理单元16)的总线18。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以下简称: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以下简称: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Association;以下简称: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ion;以下简称:PCI)总线。
计算机设备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计算机设备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以下简称: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计算机设备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9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9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光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 OnlyMemory;以下简称:CD-ROM)、数字多功能只读光盘(Digital Video Disc Read OnlyMemory;以下简称: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存储器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申请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的程序/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计算机设备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计算机系统/服务器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进行。并且,计算机设备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ocal AreaNetwork;以下简称:L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以下简称: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计算机设备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计算机设备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16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前述实施例中提及的方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空调中的压缩机是否处于停止运行状态;
当检测到所述压缩机处于停止运行状态时,采集制冷剂在空调管路中的高压压力;
根据所述高压压力,对所述空调中热回收器中电加热器进行开闭控制,其中,将所述高压压力与预设的第一压力阈值和第二压力阈值比较,所述第一压力阈值低于所述第二压力阈值,如果所述高压压力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压力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二压力阈值,则控制所述电加热器间歇性开启,如果所述高压压力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压力阈值,则返回执行所述检测空调中的压缩机是否处于停止运行状态,当所述高压压力低于所述第一压力阈值时,将所述空调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环境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时,则控制所述电加热器间歇性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电加热器间歇性开启之后,还包括:
继续采集所述制冷剂在空调管路中的所述高压压力;
如果所述高压压力升高到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三压力阈值,则控制关闭所述电加热器;所述第三压力阈值大于所述第二压力阈值;
如果所述高压压力未升高到预设的第三压力阈值,则控制所述电加热器返回继续间歇性开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电加热器间歇性开启之后,还包括:
继续采集所述空调所处环境的所述环境温度;
如果所述环境温度升高到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则控制关闭所述电加热器;
如果所述环境温度未升高到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电加热器继续间歇性开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空调中的压缩机是否处于停止运行状态,包括:
采集所述空调中所述压缩机的运行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运行状态信息,判断所述压缩机是否处于停止运行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判断出所述压缩机未处于停止运行状态,则控制关闭所述电加热器。
6.一种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空调中的压缩机是否处于停止运行状态;
采集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压缩机处于停止运行状态时,采集制冷剂在空调管路中的高压压力;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高压压力,对所述空调中热回收器中电加热器进行开闭控制;
处理模块,用于将高压压力与预设的第一压力阈值和第二压力阈值比较,其中,第一压力阈值低于第二压力阈值,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如果高压压力大于或者等于第一压力阈值且小于第二压力阈值,则控制电加热器间歇性开启,如果高压压力大于或者等于第二压力阈值,则返回执行检测空调中的压缩机是否处于停止运行状态,当所述高压压力低于所述第一压力阈值时,将所述空调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环境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时,则控制所述电加热器间歇性开启。
7.一种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器、压缩机、压力传感器、热回收器、设置在所述热回收器内部的电加热器、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部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环境温度传感器;
其中,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缩机、压力传感器和电加热器连接;所述冷凝器通过空调管道分别与所述热回收器和所述节流部件连接,所述蒸发器通过所述空调管道分别与所述节流部件和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制冷剂在所述空调管道中的高压位置点;
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空调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
所述控制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检测空调中的压缩机是否处于停止运行状态;
当检测到所述压缩机处于停止运行状态时,采集制冷剂在空调管路中的高压压力;
根据所述高压压力,对所述空调中热回收器中电加热器进行开闭控制,其中,将所述高压压力与预设的第一压力阈值和第二压力阈值比较,所述第一压力阈值低于所述第二压力阈值,如果所述高压压力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压力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二压力阈值,则控制所述电加热器间歇性开启,如果所述高压压力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压力阈值,则返回执行所述检测空调中的压缩机是否处于停止运行状态,当所述高压压力低于所述第一压力阈值时,将所述环境温度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环境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时,则控制所述电加热器间歇性开启。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
9.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
10.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
CN201810179785.1A 2018-03-05 2018-03-05 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84440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79785.1A CN108444074B (zh) 2018-03-05 2018-03-05 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79785.1A CN108444074B (zh) 2018-03-05 2018-03-05 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44074A CN108444074A (zh) 2018-08-24
CN108444074B true CN108444074B (zh) 2021-02-12

Family

ID=63193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79785.1A Active CN108444074B (zh) 2018-03-05 2018-03-05 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440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2665A (zh) * 2019-06-14 2019-10-15 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制冷余能利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0590C (zh) * 2004-07-12 2006-10-18 湖南大学 热水热泵空调装置
KR100550576B1 (ko) * 2004-08-17 2006-02-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습기를 갖는 발전 공조 시스템
FR2894017B1 (fr) * 2005-11-28 2008-02-15 Financ Piscine Equipement Soc Pompe a chaleur de chauffage d'eau de piscine
CN101586853A (zh) * 2008-05-21 2009-11-25 上海阿尔西空调系统服务有限公司 带有热回收的冰蓄冷集中式空调系统
CN104949282B (zh) * 2015-06-30 2017-12-08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压缩机滑块位置的判断方法和装置
CN106288568B (zh) * 2016-07-22 2019-08-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中央空调压缩机的高压保护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765889A (zh) * 2016-11-29 2017-05-31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及其管路防冻控制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44074A (zh) 2018-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05329B (zh) 一种热泵机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热泵机组
JP6548285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及び空気調和機
CN105485856B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制热状态下的异常检测方法
CN107436016B (zh) 空调器及其中冷媒泄漏的检测方法、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N114234486B (zh) 一种热泵除霜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11107B (zh) 四通阀换向异常诊断控制方法、装置及空气源热泵系统
CN110425112A (zh) 防压缩机液击的空调及防压缩机液击的控制方法
WO2023116463A1 (zh)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CN114234366A (zh) 一种防冻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机组及存储介质
CN116558042A (zh) 用于空调器的检测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CN108444074B (zh) 空调中热回收器的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353249B (zh) 用于多联机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多联机空调
CN103912958A (zh)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系统
CN203869825U (zh) 检测系统及空调器
WO2020133915A1 (zh) 空调系统的阀体失效检测方法及空调系统
US20240011655A1 (en) Enhanced heat pump defrost without use of auxiliary heat
CN112050367B (zh) 一种用于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
CN114484742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573025B2 (en) Serv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for a multi-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ncluding grouping of indoor units
CN115523609A (zh) 用于检测冷媒异常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CN114459119B (zh) 一种空调堵塞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00704B (zh) 压缩机电加热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11397162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多联机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0926544B (zh) 一种换热机组用检测设备及其在线自动检测方法
CN110470003B (zh) 用于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