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34814A - 单侧双层污水处理器 - Google Patents

单侧双层污水处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34814A
CN108434814A CN201810464925.XA CN201810464925A CN108434814A CN 108434814 A CN108434814 A CN 108434814A CN 201810464925 A CN201810464925 A CN 201810464925A CN 108434814 A CN108434814 A CN 1084348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eatment box
filter screen
connecting plate
side wal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6492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34814B (zh
Inventor
逯亚静
李翠萍
孙永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JIAYUAN RUN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6492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348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348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348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348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348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01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flat filtering elements
    • B01D29/03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flat filtering elements self-suppor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5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 B01D29/56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in series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62Regenerating the filter material in the filter
    • B01D29/64Regenerating the filter material in the filter by scrapers, brushes, nozzles, or the like, acting on the cake side of the filtering element
    • B01D29/6469Regenerating the filter material in the filter by scrapers, brushes, nozzles, or the like, acting on the cake side of the filtering element scrapers
    • B01D29/6484Regenerating the filter material in the filter by scrapers, brushes, nozzles, or the like, acting on the cake side of the filtering element scrapers with a translatory movement with respect to the filtering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62Regenerating the filter material in the filter
    • B01D29/66Regenerating the filter material in the filter by flushing, e.g. counter-current air-bum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62Regenerating the filter material in the filter
    • B01D29/70Regenerating the filter material in the filter by forces created by movement of the filter eleme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单侧双层污水处理器的具体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申请具体提供有单侧双层污水处理器的整体结构,包括:下处理箱、限位板、连接板和上处理箱,其中:单侧,指的是“上处理箱位于所述下处理箱顶部的一侧”;双层,指的是“下处理箱内设有第一过滤网”且“上处理箱内设有第二过滤网”。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能够在不拆卸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的前提下,利用调度杆实现调整第二过滤网的角度,完成对第二过滤网的清洁;还能够利用内推板刮去第一过滤网表面残留的残渣,在水流的冲刷作用下,最终实现对第一过滤网的高效便捷清理。

Description

单侧双层污水处理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在不拆卸滤网的情况下,有效清除滤网上残渣的单侧双层污水处理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发展加快,城市生产和生活产生的污水也在逐年增多,尤其是生活污水,因污染源多、排放量大,导致城市污水管道负荷较重,经常遇到积淤堵塞的问题。为了防止污水管道堵塞,现有技术通常是在污染源处安装初级过滤处理装置,将污水进行初步的过滤除渣,以减轻后续污水处理的压力。
但现有的污水处理器通常需要将过滤网拆卸进行除渣清洗,不仅操作繁琐,费时费力,且污水处理器需要停机,影响正常使用。为此,有待对现有污水处理器进行改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ZL2017111571240公开有一种污水处理器,其主体为过滤箱,过滤箱内靠近进水口设置过滤网板,过滤箱一侧设有溢流口,并连接溢流管。过滤箱顶部设置电动缸,电动缸的活塞杆竖向伸入过滤箱内,并固定连接过滤网板,过滤网板随活塞杆运动沿过滤箱内呈竖向滑动,且过滤网板边缘与过滤箱内壁滑动接触。过滤箱内与溢流口相对的一侧面设有水平高度低于溢流口的排渣口,过滤箱内壁设有滑动封闭排渣口的阀板机构,阀板机构包括阀板、阀板座、复位弹簧。初始状态下,阀板密封排渣口,当过滤网板随活塞杆向下运动至过滤箱的储水中时,过滤网板推动阀板打开排渣口,过滤网板实现自动反冲除渣。
虽然上述技术方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但是,其仍然存在以下,即:当过滤网板随活塞杆向下运动至过滤箱的储水中时,虽然可以依靠反冲将其上残渣进行清理,但反冲水流流速有限,清除残渣效果一般,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在不拆卸滤网的情况下,有效清除滤网上残渣的单侧双层污水处理器。
一种单侧双层污水处理器,包括:上端开口的长方体下处理箱,两对称地固接在所述下处理箱上端且直角三角形结构的限位板,跨接在两所述限位板之间且倾斜设置的连接板和跨接在两所述限位板直边且长方体结构的上处理箱;所述限位板的斜边边沿与所述下处理箱的两上边沿固接;所述连接板跨接在两限位板的直角边沿之间;所述上处理箱底部开口且其底部四边分别与两限位板的直边边沿、连接板的上边沿和下处理箱的上边沿固接;所述上处理箱上设有进水口;所述下处理箱上相对靠近连接板的侧壁上设有溢流管;所述下处理箱内倾斜地固接有第一过滤网且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左侧低于其右侧;所述下处理箱上正对应溢流管的侧壁上开设有排出槽且所述排出槽与所述第一过滤网上较低的一端正对应;所述下处理箱上正对应溢流管的侧壁外固接有一圈包围所述排出槽的弹性伸缩套且所述弹性伸缩套的自由端固接有一外排管路,所述外排管路的端口上设有密封翻盖且其侧壁能够与所述下处理箱侧壁固接;所述上处理箱的底部铰接有第二过滤网且所述第二过滤网的自由端固接有暴露在所述上处理箱外的调度杆;所述上处理箱上相对靠近连接板的侧壁上开设有行程槽且所述调度杆能够沿所述行程槽上下移动;所述调度杆能够固定在所述行程槽的顶端;当调度杆位于所述行程槽最下端时,所述第二过滤网与所述第一过滤网平行;所述上处理箱上正对应所述行程槽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渣槽且所述排渣槽与所述第二过滤网上与上处理箱侧壁相铰接的一端正对应;所述排渣槽外固接有一圈包围其的弹性伸缩套且所述弹性伸缩套的自由端固接有一外排管路,所述外排管路的端口上设有密封翻盖且其侧壁能够与所述上处理箱侧壁固接;所述进水口右侧的顶角处设有竖直向下延伸的弥合板,当调度杆位于所述行程槽最上端时,第二过滤网随之旋转至其自由端与所述弥合板的自由端恰好接触;所述连接板上固接有气缸且所述气缸的伸缩杆贯穿所述连接板进入其内部,所述气缸的伸缩杆自由端固接有与所述连接板平行的内推板;所述内推板的底部设有可弯曲的弹性辅助片,当内推板与连接板紧密接触时,所述弹性辅助片呈弯曲状态;当推动内推板向远离所述连接板一方运动时,所述弹性辅助片呈伸展状态且其自由端恰好接触所述第一过滤网上表面。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调度杆的自由端上设有固定套且所述上处理箱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固定套相配接的L型固定杆。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弥合板内部设有有第一空腔且其底部设有开口,所述上处理箱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注入口。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弥合板上与所述调度杆正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凸起。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过滤网包括:外边框和设置在所述外边框内的两层网状过滤层;所述外边框上设有与所述两层网状过滤层之间缝隙正对应的通孔;所述调度杆中空且其内部与所述通孔相连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处理箱上与所述行程槽正对应的侧壁上设有净水口,当调度杆位于所述行程槽最上端时,所述净水口正对应所述第二过滤网。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内推板内部设有第二空腔且其侧壁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内推板靠近连接板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的点入孔,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与所述点入孔正对应且中空的点入柱;当内推板与连接板紧密接触时,所述点入柱恰进入所述点入孔内;所述点入柱贯穿所述连接板且其自由端暴露在所述连接板外。
综上所述,本申请中提供有一种单侧双层污水处理器的具体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申请具体提供有单侧双层污水处理器的整体结构,包括:下处理箱、限位板、连接板和上处理箱,其中:单侧,指的是“上处理箱位于所述下处理箱顶部的一侧”;双层,指的是“下处理箱内设有第一过滤网”且“上处理箱内设有第二过滤网”。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能够在不拆卸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的前提下,利用调度杆实现调整第二过滤网的角度,完成对第二过滤网的清洁;还能够利用内推板刮去第一过滤网表面残留的残渣,在水流的冲刷作用下,最终实现对第一过滤网的高效便捷清理。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申请一种单侧双层污水处理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种单侧双层污水处理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第一过滤网);
图3是本申请一种单侧双层污水处理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第二过滤网且调度杆最低位);
图4是本申请一种单侧双层污水处理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第二过滤网且调度杆最高位);
图5是本申请一种单侧双层污水处理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气缸和内推板);
图6是本申请一种单侧双层污水处理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弹性辅助片和第一空腔);
图7是本申请一种单侧双层污水处理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凸起);
图8是本申请一种单侧双层污水处理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双层过滤层);
图9是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一种单侧双层污水处理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净水口);
图11是本申请一种单侧双层污水处理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点入柱和第二空腔)。
图中:1、下处理箱;2、限位板;3、连接板;4、上处理箱;5、进水口;6、第一过滤网;7、排出槽;8、溢流管;9、弹性伸缩套;10、外排管路;11、密封翻盖;12、第二过滤网;13、调度杆;14、行程槽;15、排渣槽;16、弥合板;17、气缸;18、内推板;19、;20、;21、;22、第一空腔;23、注入口;24、凸起;25、外边框;26、过滤层;27、净水口;28、第二空腔;29、点入孔;30、点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和图11所述的一种单侧双层污水处理器。
所述单侧双层污水处理器,包括:上端开口的长方体下处理箱1,两对称地固接在所述下处理箱1上端且直角三角形结构的限位板2,跨接在两所述限位板2之间且倾斜设置的连接板3和跨接在两所述限位板2直边且长方体结构的上处理箱4;·
上述设计给出了本实施例中的主体结构,即包括:下处理箱、限位板、连接板和上处理箱,其中:
下处理箱,本实施例中的基础部件,一方面,其上能够安装其他组件(限位板、连接板和上处理箱等),另外一方面,其内能够容纳经过本实施例初步过滤的水流。
此外,所述下处理箱1上相对靠近连接板3的侧壁上设有溢流管8;以便经过初步过滤的水流继续向之后的处理装置流动。
限位板,本实施例中的过渡部件,整体为直角三角形,所述限位板2的斜边边沿与所述下处理箱1的两上边沿固接;一方面,其能够与所述下处理箱固接,用于承接其他安装组件(连接板和上处理箱等),另外一方面,其能够通过与连接板的配合,在上处理箱和下处理箱之间形成一过渡空间,以便于安装第二过滤网等组件。
连接板,本实施例中的关键部件,所述连接板3跨接在两限位板2的直角边沿之间,其与所述限位板相配接,一方面能够为上处理箱提供足够的支撑,另一方面,其上能够安装气缸等组件。
上处理箱,本实施例中的基础部件,所述上处理箱4底部开口且其底部四边分别与两限位板2的直边边沿、连接板3的上边沿和下处理箱1的上边沿固接;所述上处理箱4上设有进水口5。
所述上处理箱,一方面,利用其进水口与外部污水管路相承接,另一方面,其上还可安装诸如:第二过滤网、调度杆等相关组件。
所述下处理箱1内倾斜地固接有第一过滤网6且所述第一过滤网6的左侧低于其右侧;基于此设计,第一过滤网6,专门用于对污水进行二级处理,其倾斜地固接在所述下处理箱内,自然的形成一个角度,方便与其上的残渣在水流的不断冲刷下集中至所述第一过滤网6的左侧。
所述下处理箱1上正对应溢流管8的侧壁上开设有排出槽7且所述排出槽7与所述第一过滤网6上较低的一端正对应。基于此设计,当确定需要多污水处理器进行清洗时,自进水口中冲如清洁的水流后,残渣将自排出槽排出至下处理箱外。
所述下处理箱1上正对应溢流管8的侧壁外固接有一圈包围所述排出槽7的弹性伸缩套9且所述弹性伸缩套9的自由端固接有一外排管路10,所述外排管路10的端口上设有密封翻盖11且其侧壁能够与所述下处理箱1侧壁固接。
在此设计中,弹性伸缩套和外排管路形成的排出管路,一方面,能够对自排出槽排出的混有残渣的水流进行引导,另外一方面,根据污水处理器的处于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时,需要手动将此排出管路进行不同的设置,具体为:
当污水处理器处于污水处理的工作状态时,调整所述外排管路向上翻转至与所述下处理箱侧壁平行且所述密封翻盖扣紧,防止水流外泄。
当污水处理器处于非工作的清洁状态时,调整所述外排管路向下翻转至与所述下处理箱侧壁平行且所述密封翻盖打开。
针对于外排管路与下处理箱的侧壁固接的方式,本实施例并未加以限定,可以在下处理箱上设计卡槽并在外排管路上设计卡扣,利用卡扣和卡槽的配接来实现;亦可以在外排管路上设计挂钩,在下处理箱上设计挂环,利用挂钩与挂环的配接来实现。
一般情况下,仅在调整所述外排管路向上翻转至与所述下处理箱侧壁平行时,需要将外排管路与上处理箱固定,所述外排管路与下处理箱的连接方式不加以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对外排管路的固接即可。
所述上处理箱4的底部铰接有第二过滤网12,所述第二过滤网12的自由端固接有暴露在所述上处理箱4外的调度杆13;基于此设计,第二过滤网12,专门用于对污水进行初级处理,其一端铰接在所述所述上处理箱4的底部,而其自由端上固接有调度杆13。
所述上处理箱4上相对靠近连接板3的侧壁上开设有行程槽14,调度杆,贯穿行程槽并暴露在上处理箱4外。所述调度杆13能够沿所述行程槽14上下移动;所述调度杆13能够固定在所述行程槽14的顶端;当调度杆13位于所述行程槽14最下端时,所述第二过滤网12与所述第一过滤网6平行。
在实际的使用中行程槽的尺寸不宜过大,能够完成工作状态的切换即可,而且,当过滤网在两个不同的状态时,行程槽上开口的部分可以利用其它软质材料堵死,以防止有水流外溅;亦可以制作和行程槽尺寸接近的堵头,将其堵死。
在任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调度杆13的自由端上设有固定套20且所述上处理箱4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固定套相配接的L型固定杆21。
基于此设计,所述第二过滤网一般有两个工作状态,其一是,当调度杆位于所述行程槽的最底端时,此为第二过滤网的工作状态,一般情况下,无需向所述调度杆施加外力,即可保持该状态;其二是,当手动调整调度杆位于所述行程槽的最高端时,此为第二过滤网的清洁状态,因为第二过滤网的一端铰接在上处理箱底部上,在清洁状态下,其自由端必然高于其铰接在上处理箱的一端,即形成了第二过滤网较大的倾斜角度,方便其上残渣汇集至铰接在上处理箱底部的一端,集中清理。
所述上处理箱4上正对应所述行程槽14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渣槽15且所述排渣槽15与所述第二过滤网12上与上处理箱4侧壁相铰接的一端正对应;所述排渣槽15外固接有一圈包围其的弹性伸缩套9且所述弹性伸缩套9的自由端固接有一外排管路10,所述外排管路10的端口上设有密封翻盖11且其侧壁能够与所述上处理箱4侧壁固接。
在此设计中,弹性伸缩套和外排管路形成的排出管路,一方面,能够对自排渣槽排出的混有残渣的水流进行引导,另外一方面,根据污水处理器的处于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时,需要手动将此排出管路进行不同的设置,具体为:
当污水处理器处于污水处理的工作状态时,调度杆位于所述行程槽的最底端,调整所述外排管路向上翻转至与所述上处理箱侧壁平行且所述密封翻盖扣紧,防止水流外泄。当污水处理器处于非工作的清洁状态时,手动调整调度杆位于所述行程槽的最高端,调整所述外排管路向下翻转至与所述上处理箱侧壁平行且所述密封翻盖打开。
针对于外排管路与上处理箱的侧壁固接的方式,本实施例并未加以限定,可以在上处理箱上设计卡槽并在外排管路上设计卡扣,利用卡扣和卡槽的配接来实现;亦可以在外排管路上设计挂钩,在上处理箱上设计挂环,利用挂钩与挂环的配接来实现。
一般情况下,仅在调整所述外排管路向上翻转至与所述上处理箱侧壁平行时,需要将外排管路与上处理箱固定,所述外排管路与上处理箱的连接方式不加以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对外排管路的固接即可。
当第二过滤网处于清洁状态时,第二过滤网7自由端的边沿不可避免地与所述上处理箱侧壁之间存在缝隙,为弥合此缝隙,所述进水口5右侧的顶角处设有竖直向下延伸的弥合板16,当调度杆13位于所述行程槽14最上端时,第二过滤网12随之旋转至其自由端与所述弥合板16的自由端恰好接触。
所述连接板3上固接有气缸17且所述气缸17的伸缩杆贯穿所述连接板3进入其内部,所述气缸17的伸缩杆自由端固接有与所述连接板3平行的内推板18;基于此设计,通过驱动气缸,能够实现对内推板工作状态的调整,驱动伸缩杆伸出,内推板将远离所述连接板;驱动伸缩杆收回,内推板将向靠近连接板的方向运动。
在上述对内推板工作状态进行调整的过程中,所述内推板18的底部设有可弯曲的弹性辅助片19,当内推板18与连接板3紧密接触时,所述弹性辅助片19呈弯曲状态,此时,内推板和弹性辅助片,均为非工作状态;当推动内推板18向远离所述连接板3一方运动时,所述弹性辅助片19呈伸展状态且其自由端恰好接触所述第一过滤网6上表面。此时,内推板和弹性辅助片,均为工作状态;手动推动T型推杆,即可对过滤网上表面的残渣进行清理,有助于整体的清洁过程。
在实际的使用中,若污水处理器处于污水处理的工作状态,调度杆位于行程槽的最下端,内推板与连接板侧壁紧密接触时,分别调整所述两个外排管路13分别向上翻转至与所述上处理箱、下处理箱侧壁平行且所述密封翻盖14扣紧,防止水流外泄,此时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相平行。
若污水处理器处于非工作状态,调度杆位于行程槽的最上端,第二过滤网处于较大角度的倾斜状态;驱动气缸,进而带动内推板向远离连接板侧壁的方向运动;分别调整所述两个外排管路13分别向下翻转至与所述上处理箱、下处理箱侧壁平行且所述密封翻盖14打开。
在此过程中,自进水口中注入水流,能够对第二过滤网进行清洁,结合第二过滤网的倾斜角度,能够实现对第二过滤网上表面的残渣进行清理;而内推板的弹性辅助片与第一过滤网的上表面接触,对其上表面进行清理,结合过滤网的倾斜角度,能够实现对过滤网上表面的残渣进行清理。
在任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弥合板16内部设有有第一空腔22且其底部设有开口,所述上处理箱4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空腔22连通的注入口23。
当第二过滤网处于清洁状态时,基于此设计,通过向注入口内注入清洁剂,能够使得清洁剂进入第一空腔,并经由弥合板底部开口滴落在所述第二过滤网表面,在进水口内注入洁净的水流,能够对第二过滤网进行更加深度的清洁。
在任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弥合板16上与所述调度杆13正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凸起24。
基于此设计,弥合板与调度杆的配合更为吻合。
在任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滤网12包括:外边框25和设置在所述外边框25内的两层网状过滤层26;所述外边框25上设有与所述两层网状过滤层26之间缝隙正对应的通孔;所述调度杆13中空且其内部与所述通孔相连通。
在此设计中,所述第二过滤网中外边框起基本的承接作用,其内设有两层过滤层且两层过滤层之间存在间隙,而所述外边框与二者之间的间隙存在通孔,所述调度杆内部中空且通孔相连通,当第二过滤网处于清洁状态时,基于此设计,通过向调度杆内注入清洁剂,能够使得清洁剂进入调度杆内,并经由调度杆进入两过滤层之间的间隙,在进水口内注入洁净的水流,能够对第二过滤网进行更加深度的清洁。
在任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上处理箱4上与所述行程槽14正对应的侧壁上设有净水口27,当调度杆13位于所述行程槽14最上端时,所述净水口27正对应所述第二过滤网12。
基于此设计,可以直接将洁净管路直接接入净水口,不必再在进水口处切换管路,独立的净水入口清洁效果更好。
在任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内推板18内部设有第二空腔28且其侧壁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内推板18靠近连接板3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空腔28连通的点入孔29,所述连接板3上设有与所述点入孔29正对应且中空的点入柱30;当内推板18与连接板3紧密接触时,所述点入柱30恰进入所述点入孔29内;所述点入柱30贯穿所述连接板3且其自由端暴露在所述连接板3外。
当污水处理器整体处于清洁状态时,基于此设计,在启动气缸之前,先通过向点入柱内注入清洁剂,能够使得清洁剂自点入柱进入点入孔,并进入第二空腔,进而自内推板的侧壁底部排出,滴落在所述第一过滤网表面,在进水口内注入洁净的水流,能够对第一过滤网进行更加深度的清洁。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7)

1.一种单侧双层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开口的长方体下处理箱(1),两对称地固接在所述下处理箱(1)上端且直角三角形结构的限位板(2),跨接在两所述限位板(2)之间且倾斜设置的连接板(3)和跨接在两所述限位板(2)直边且长方体结构的上处理箱(4);
所述限位板(2)的斜边边沿与所述下处理箱(1)的两上边沿固接;所述连接板(3)跨接在两限位板(2)的直角边沿之间;
所述上处理箱(4)底部开口且其底部四边分别与两限位板(2)的直边边沿、连接板(3)的上边沿和下处理箱(1)的上边沿固接;所述上处理箱(4)上设有进水口(5);
所述下处理箱(1)上相对靠近连接板(3)的侧壁上设有溢流管(8);
所述下处理箱(1)内倾斜地固接有第一过滤网(6)且所述第一过滤网(6)的左侧低于其右侧;
所述下处理箱(1)上正对应溢流管(8)的侧壁上开设有排出槽(7)且所述排出槽(7)与所述第一过滤网(6)上较低的一端正对应;所述下处理箱(1)上正对应溢流管(8)的侧壁外固接有一圈包围所述排出槽(7)的弹性伸缩套(9)且所述弹性伸缩套(9)的自由端固接有一外排管路(10),所述外排管路(10)的端口上设有密封翻盖(11)且其侧壁能够与所述下处理箱(1)侧壁固接;
所述上处理箱(4)的底部铰接有第二过滤网(12)且所述第二过滤网(12)的自由端固接有暴露在所述上处理箱(4)外的调度杆(13);所述上处理箱(4)上相对靠近连接板(3)的侧壁上开设有行程槽(14)且所述调度杆(13)能够沿所述行程槽(14)上下移动;所述调度杆(13)能够固定在所述行程槽(14)的顶端;当调度杆(13)位于所述行程槽(14)最下端时,所述第二过滤网(12)与所述第一过滤网(6)平行;
所述上处理箱(4)上正对应所述行程槽(14)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渣槽(15)且所述排渣槽(15)与所述第二过滤网(12)上与上处理箱(4)侧壁相铰接的一端正对应;所述排渣槽(15)外固接有一圈包围其的弹性伸缩套(9)且所述弹性伸缩套(9)的自由端固接有一外排管路(10),所述外排管路(10)的端口上设有密封翻盖(11)且其侧壁能够与所述上处理箱(4)侧壁固接;
所述进水口(5)右侧的顶角处设有竖直向下延伸的弥合板(16),当调度杆(13)位于所述行程槽(14)最上端时,第二过滤网(12)随之旋转至其自由端与所述弥合板(16)的自由端恰好接触;
所述连接板(3)上固接有气缸(17)且所述气缸(17)的伸缩杆贯穿所述连接板(3)进入其内部,所述气缸(17)的伸缩杆自由端固接有与所述连接板(3)平行的内推板(18);
所述内推板(18)的底部设有可弯曲的弹性辅助片(19),当内推板(18)与连接板(3)紧密接触时,所述弹性辅助片(19)呈弯曲状态;当推动内推板(18)向远离所述连接板(3)一方运动时,所述弹性辅助片(19)呈伸展状态且其自由端恰好接触所述第一过滤网(6)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侧双层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杆(13)的自由端上设有固定套(20)且所述上处理箱(4)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固定套相配接的L型固定杆(2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单侧双层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弥合板(16)内部设有有第一空腔(22)且其底部设有开口,所述上处理箱(4)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空腔(22)连通的注入口(2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单侧双层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弥合板(16)上与所述调度杆(13)正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凸起(24)。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单侧双层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网(12)包括:外边框(25)和设置在所述外边框(25)内的两层网状过滤层(26);所述外边框(25)上设有与所述两层网状过滤层(26)之间缝隙正对应的通孔;所述调度杆(13)中空且其内部与所述通孔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侧双层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处理箱(4)上与所述行程槽(14)正对应的侧壁上设有净水口(27),当调度杆(13)位于所述行程槽(14)最上端时,所述净水口(27)正对应所述第二过滤网(1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单侧双层污水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推板(18)内部设有第二空腔(28)且其侧壁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内推板(18)靠近连接板(3)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空腔(28)连通的点入孔(29),所述连接板(3)上设有与所述点入孔(29)正对应且中空的点入柱(30);当内推板(18)与连接板(3)紧密接触时,所述点入柱(30)恰进入所述点入孔(29)内;所述点入柱(30)贯穿所述连接板(3)且其自由端暴露在所述连接板(3)外。
CN201810464925.XA 2018-05-16 2018-05-16 单侧双层污水处理器 Active CN1084348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64925.XA CN108434814B (zh) 2018-05-16 2018-05-16 单侧双层污水处理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64925.XA CN108434814B (zh) 2018-05-16 2018-05-16 单侧双层污水处理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34814A true CN108434814A (zh) 2018-08-24
CN108434814B CN108434814B (zh) 2020-08-04

Family

ID=63203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64925.XA Active CN108434814B (zh) 2018-05-16 2018-05-16 单侧双层污水处理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3481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14320A1 (en) * 2006-07-12 2008-01-17 Shih-Hui Liao Small protein skimmer for aquiculture
CN205287799U (zh) * 2015-11-30 2016-06-08 卓舒丹 一种折叠式印刷污水双重处理装置
CN205659468U (zh) * 2016-06-07 2016-10-26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高效的造纸污水处理装置
CN107670397A (zh) * 2017-11-20 2018-02-09 湖州道场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污水处理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14320A1 (en) * 2006-07-12 2008-01-17 Shih-Hui Liao Small protein skimmer for aquiculture
CN205287799U (zh) * 2015-11-30 2016-06-08 卓舒丹 一种折叠式印刷污水双重处理装置
CN205659468U (zh) * 2016-06-07 2016-10-26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高效的造纸污水处理装置
CN107670397A (zh) * 2017-11-20 2018-02-09 湖州道场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污水处理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34814B (zh) 2020-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70397B (zh) 污水处理器
CN108392870A (zh) 单侧单层污水处理器
CN208603907U (zh)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CN207547207U (zh) 一种地下污油罐清洗装置
CN108421290B (zh) 双侧单层污水处理器
CN108434814A (zh) 单侧双层污水处理器
CN202909528U (zh) 一种排泥过滤器
CN207745654U (zh) 一种便于清除内部灰尘的烟气除尘装置
CN212770101U (zh) 一种水生态环境治理的污水回用装置
CN108543339A (zh) 一种便捷的污水再利用水箱
CN107780119A (zh) 一种节水型工业洗衣机
CN209260834U (zh) 一种具有分离作用的卫生管
CN202113652U (zh) 排渣斗冲洗装置
CN220265320U (zh) 一种混凝土废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08003539U (zh) 自动清洗滤芯的净水器
CN220676923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杂质吸附过滤装置
KR200396221Y1 (ko) 대형 정수기의 청소용수의 재활용 장치
CN208799839U (zh) 稳压型前置过滤器
CN112516651B (zh) 可对管道污水净化的环保用过滤装置
CN205442843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18421290U (zh) 一种园林绿化生态修复装置
CN213508748U (zh) 一种钢结构装配式环保公厕废水废气处理装置
CN102179074B (zh) 排渣斗冲洗装置
CN213977177U (zh) 一种生活污水的再利用装置
CN205627323U (zh) 一种脱泥机水冲洗装置的过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10

Address after: Room 518, No.131 Fuyuan street, Jianye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JING JIAYUAN RUN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1-302, yatailan mansion, Wuqing District,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Lu Yajing

Patentee before: Li Cuiping

Patentee before: Sun Yongmei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HELIQI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