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22159A - 一种l字形钢板剪力墙的立柱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l字形钢板剪力墙的立柱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22159A
CN108422159A CN201810253100.3A CN201810253100A CN108422159A CN 108422159 A CN108422159 A CN 108422159A CN 201810253100 A CN201810253100 A CN 201810253100A CN 108422159 A CN108422159 A CN 1084221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b
column
tooling
plate
w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5310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
余晓健
杜刚彪
罗科
喻陈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Iron And Steel Group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Iron And Steel Group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Iron And Steel Group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Iron And Steel Group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5310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2215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422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221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5/00Making specific metal objects b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group in this subclas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3/00Structural elongated elements designed for load-supporting
    • E04C3/30Columns; Pillars; Struts
    • E04C3/32Columns; Pillars; Struts of met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字形钢板剪力墙的立柱的制作方法,其主要通过纵剪分条的方式得到立柱部分使用的原材钢板,这样可以避免采用火焰切割造成的切割锯齿,有利于提高后续焊接的质量,在钢构件立柱部分的外焊缝均采用垫板焊接,水平施焊且保证焊缝宽度8‑10mm,这样更容易焊透,达到一级焊缝的标准。同时在组立立柱部分时结合第一工装和第二工装,将腹板和工装柱的侧面贴合可以有效的防止了腹板的变形,确保钢构件的组立质量,通过端面铣的方式控制立柱部分整体长度和端口连接尺寸,方便安装牛腿筋和现场施用。

Description

一种L字形钢板剪力墙的立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L字形钢板剪力墙的立柱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或抗震墙、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破坏。当前国内民用高层建筑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体系,建造工艺与结构相对较复杂,建造周期相对较长,成本较高。
从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考虑,现多在民用建筑采领域使用钢结构装配式建造技术。在剪力墙部分采用钢板组合式剪力墙,这样钢板剪力墙部分可以实现工厂化制作,工艺质量得到保证,实现规模化后可以大大降低成本,现场进行组装可以较大地缩短工期,形象进度快,污染、噪音等环保因素少,体现绿色施工,是建筑技术的新创新与革命。故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中的钢板剪力墙就是装配式建筑的核心,因此制作好钢板剪力墙就成为创新中的重中之重,其中剪力墙可分为立柱部分以及与立柱部分连接的牛腿筋板部分。
但现有钢板剪力墙生产过程中多用火焰切割薄板得到钢板原材,这样钢板在切割过程中会因受热会产生收缩变形,且切割口不规则,极易造成切割锯齿,不利于保证后续熔透焊节质量,且钢板剪力墙使用的钢板原材一般较长,一旦搭设组装不当构件易产生变形,钢板与钢板之间的主要焊缝易难以达到一级焊缝的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L字形钢板剪力墙的钢构件的制作方法,首要解决的问题是保证L字形立柱在组立焊接钢板的变形量合格,次要解决的问题是保证各钢板间的焊缝达到一级焊缝标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L字形钢板剪力墙的立柱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第一工装对构成L字形立柱长臂部分的两个腹板进行装夹限位,使其形成水平相对的竖向布置,并完成该两个腹板与二者之间的竖隔板的焊接固定,以及将在两个腹板上端面设置的盖板焊接固定得到第一预制件,该过程中较短的一腹板下端使用垫块定位,使得两个腹板的上端面齐平,下端面相差至少一个腹板厚度的距离;然后将第一预制件整体移入第二工装,依靠第二工装对较长的腹板的外侧面限位并使得第一预制件维持在第一工装限位时的形状不变,在较短的该腹板下方插入一个构成L字形立柱短臂部分的靠外一侧面板的腹板并焊接固定,再焊接固定构成L字形立柱短臂部分靠内一侧面板的腹板,接着焊接该端端面的盖板得到L字形立柱;其中,所述腹板是指用于构成L字形立柱长臂部分以及短臂部分的外侧面的板,竖隔板是指垂直固定与相对的两个腹板之间的板,盖板是指构成L字形立柱两端端面的板。
这样,通过第一工装装夹固定L字形长臂端的两腹板,将两腹板水平相对的竖向布置,通过第一工装装夹避免钢板自身变形,第一工装和第二工装的限位可以有效确保不同钢板间相互垂直或平行,使其相互间的位置关系正确。通过工装便于控制L字形立柱的确保整体尺寸正确,按顺序的拼装方便有效的控制尺寸和预留足够的宽度以供焊接。进而确保焊接质量达标。
作为优选,L字形立柱的各腹板间,腹板与对应的盖板间构成的位于L字形立柱周向节点上的接口均采用垫板焊焊接。
这样,垫板焊接可以控制方便控制焊缝宽度,也更容易焊透,达到一级焊缝的标准。
作为优选,腹板、盖板与竖隔板的厚度均为5-8mm。
这样,上述制造方法有效避免了在组立时钢板的变形,即在验算确保结构强度合格的情况下,降低钢板厚度可以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同时5-8mm钢板方便采购和纵剪分条。
作为优选,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 下料,采用纵剪分条机剪切钢板得到L字形立柱使用的钢板,其按尺寸大小区分为腹板、竖隔板和盖板;腹板包括第一腹板、第二腹板、第三腹板、第四腹板,其中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为构成立柱长臂部分使用的钢板,第一腹板宽度大于第二腹板的宽度,且其差值为第三腹板的厚度,第三腹板和第四腹板构成L字形立柱短臂部分使用的钢板,其中第三腹板的宽度大于第四腹板的宽度;
B 对上述钢板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逐件检验,确保形状和尺寸合格;
C 栓钉加设,所有盖板、腹板、竖隔板需先按深化图进行放线在一侧面上加设栓钉;
D 焊接垫板,在第一垫板的一侧焊接垫板,垫板沿第一腹板长度方向设置且沿第一腹板宽度方向超出对应的长边8-10mm,其中垫板和栓钉位于第一腹板的同一侧,在第二垫板上焊接垫板,其设置方式与第一腹板上的设置方式一致,在第三腹板的两长边焊接垫板,两块垫板位于第三腹板的同一侧,垫板沿第三腹板长度方向设置且沿第三腹板宽度方向超出对应的长边8-10mm,其中垫板和栓钉位于第三腹板的同一侧,在第四腹板上焊接垫板,其设置方式与第三垫板上的设置方式相同;
E 获取第一工装,所述第一工装包括至少两根平行铺设的第一底板,第一底板水平设置且其上表面共面,第一底板上竖向设置至少有两个第一工装柱,两个第一工装柱相对的内侧面垂直于第一底板且其间距为L字形立柱长臂部分的宽度,两个第一工装柱的内侧面和第一底板的上表面构成一个凹型安装空间,多个第一工装上的凹型安装空间正对设置;
F 将第一腹板的未加设栓钉的一侧面与第二腹板未加设栓钉的侧面分别与第一工装柱和第一底板构成的凹型安装空间的两竖向侧壁贴合,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未焊接垫板的一侧均向下设置,第二腹板下端设置有垫块,垫块上表面与第二腹板的下端面贴合,垫块的下表面与第一底板的上表面贴合,垫块的厚度等于第三腹板的厚度,第一腹板的下端面与第一底板的上表面贴合,将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沿长度方向对齐,然后将第一腹板与第二腹板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工装柱连接,在第一腹板与第二腹板件间固定焊接竖隔板,焊接前将竖隔板加设栓钉的一侧面朝下,竖隔板垂直第一腹板设置,焊接完成后在竖隔板的另一侧面上架设栓钉,完成竖隔板焊接后,在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的上端加设焊接第一盖板,第一腹板、第二腹板、竖隔板和第一盖板构成第一预制件;
G 获取第二工装,第二工装包括水平设置第二底板以及在第二底板上竖向设置的第二工装柱,多个第二工装上的第二工装柱正对间隔设置成一纵列;
H 将第一预制件从第一工装上取下,将第三腹板上未焊接垫板的一侧面与第二底板的上表面贴合,将第一预制件中第一腹板的外侧面与第二工装柱的竖向侧面贴合,并使得第一腹板的下端面与第二底板的上表面贴合,将第一腹板固定在第二工装柱上,推动第三腹板使得第三腹板上一侧的垫板与第二腹板内侧面相抵,焊接第二腹板与第三腹板接头处,在第二腹板外侧面上划线,吊装第四腹板,对位使得第四腹板的垫板侧边与划线对齐,第四腹板设置有垫板的一侧面朝向第三腹板,第四腹板垂直所述第二腹板,焊接第四腹板与第二腹板的接头处,吊装第二盖板使其竖直,且第二盖板下端面与第二工装底板上表面贴合,第二盖板一侧面与第三腹板和第四腹板上的垫板接触相抵,焊接第二盖板与第四腹板的接头处,第二盖板设置有栓钉的一侧朝向第二腹板;
I 断开第一腹板与第二工装的连接,取下上述步骤形成第二预制件,移动所述第二预制件使得第三腹板与第二盖板的接口处,第三腹板与第一腹板的接口处均水平,然后水平施焊;
J 矫正,对上述步骤形成的L字形立柱中因焊接过程中而变形的部位进行矫正;
K 端面铣平,对L字形立柱两端面进行端面铣,确保L字形立柱的端口连接尺寸及单件长度控制。
这样,传统火焰切割薄板后,因受热会产生收缩变形,且切割口不规则,极易造成切割锯齿,不利于保证后续熔透焊节质量,现采用纵剪分条,减少因热切割造成的应力变形,保证切口质量,且效率提高3-5倍。检测依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11;《钢板剪力墙技术规程》(JGJ/T 380-2015)标准执行。在焊接第一预制件的时候,第一工装使得组装时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与第一工装柱贴合,有效的避免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的变形,多个第一底板间隔设置提供给焊接人员操作工位,方便竖隔板的架设和焊接。在第二工装上组装确保各个腹板平直,且确保焊缝的宽度在8-10mm,且焊接时焊缝为平焊缝这样更易焊透,达到一级焊缝的标准。盖板的加设通过清根方式进行,确保焊缝宽度和质量。这样完成了钢构件立柱部分的组装,确保了各腹板平直,且焊接质量达标。通过端面铣确保端面整齐且立柱部分长度达标,方便后续装配立柱底板和牛腿版。通过该方法可以确保在组立焊接钢板的变形量小且合格,各钢板间的焊缝达到一级焊缝标准。需要说明的是在固定连接腹板与工装柱时,可以采用点焊的方式连接,还可以在腹板上加设耳板然后通过耳板与工装立柱焊接。
作为优选,在步骤F中,当第一腹板宽度和第二腹板的宽度大于或等于800mm,先从第一腹板的中间位置处开设加设第一竖隔板,然后按设计间隔以第一竖隔板为起始由下至上加设竖隔板,加设完一侧后翻转将未加设竖隔板一侧朝上,然后重复加设。
这样,当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太宽时,由于第一腹板的阻隔,从最下侧开始安装工人并没有焊接的角度和位置实际操作有困难。
作为优选,在步骤H中,在第一腹板和第三腹板的同侧端部焊接有斜向的支撑条;在第四腹板和第二腹板间加设有用于定位第四腹板的外拉板。
这样,斜向设置的支撑条具有定位第二腹板和第三腹板的作用,还可用于定位第四腹板时长度方向的端部对齐,可以确保其垂直的位置关系不在调运过程中改变,外拉板亦起到相同作用。
作为优选,步骤J中,采用局部火焰加热法矫正,火焰加热温度为650~850℃,采用三角形加热。
这样,具体使用中性焰,火焰加热矫正便于在钢结构表面上实施,较正时同一部位只能加热一次,避免多次加热,空冷影响钢板强度。
作为优选,在步骤I中,焊接第三腹板分别与第一腹板和第一盖板的接头处时采用双人同时对称焊接。
这样,双人同时对称焊接可以有效的控制热影响的变形量,使其在控制范围内,避免钢板变形量过大。
作为优选,在步骤H中,在焊接第四腹板前,先在第三腹板上表面竖向焊接竖隔板,利用该竖隔板的上表面定位第四腹板。
这样,此处加设竖隔板可以有效的增强结构强度,且在定位第三腹板时可以先将竖隔板设置在第三腹板上,亦可以方便定位第四腹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L字形钢板剪力墙的立柱的制作方法实施例步骤F对应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L字形钢板剪力墙的立柱的制作方法实施例步骤H对应的示意图(支撑板和外拉板未示出)。
其中,1为第一腹板、2为第二腹板、3为第三腹板、4为第四腹板、5为竖隔板、6为第一盖板、7为第二盖板、8为第一工装柱,9为第一底板、10为第二工装柱、11为第二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一种L字形钢板剪力墙的立柱的制作方法,利用第一工装对构成L字形立柱长臂部分的两个腹板进行装夹限位,使其形成水平相对的竖向布置,并完成该两个腹板与二者之间的竖隔板5的焊接固定,以及将在两个腹板上端面设置的盖板焊接固定得到第一预制件,该过程中较短的一腹板下端使用垫块定位,使得两个腹板的上端面齐平,下端面相差至少一个腹板厚度的距离;然后将第一预制件整体移入第二工装,依靠第二工装对较长的腹板的外侧面限位并使得第一预制件维持在第一工装限位时的形状不变,在较短的该腹板下方插入一个构成L字形立柱短臂部分的靠外一侧面板的腹板并焊接固定,再焊接固定构成L字形立柱短臂部分靠内一侧面板的腹板,接着焊接该端端面的盖板得到L字形立柱;其中,腹板是指用于构成L字形立柱长臂部分以及短臂部分的外侧面的板,竖隔板5是指垂直固定与相对的两个腹板之间的板,盖板是指构成L字形立柱两端端面的板。
这样,通过第一工装装夹固定L字形长臂端的两腹板,将两腹板水平相对的竖向布置,通过第一工装装夹避免钢板自身变形,第一工装和第二工装的限位可以有效确保不同钢板间相互垂直或平行,使其相互间的位置关系正确。通过工装便于控制L字形立柱的确保整体尺寸正确,按顺序的拼装方便有效的控制尺寸和预留足够的宽度以供焊接。进而确保焊接质量达标。
在本实施例中,L字形立柱的各腹板间,腹板与对应的盖板间构成的位于L字形立柱周向节点上的接口均采用垫板焊焊接。
这样,垫板焊接可以控制方便控制焊缝宽度,也更容易焊透,达到一级焊缝的标准。
在本实施例中,腹板、盖板与竖隔板5的厚度均为5-8mm。
这样,上述制造方法有效避免了在组立时钢板的变形,即在验算确保结构强度合格的情况下,降低钢板厚度可以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同时5-8mm钢板方便采购和纵剪分条。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 下料,采用纵剪分条机剪切钢板得到L字形立柱使用的钢板,其按尺寸大小区分为腹板、竖隔板5和盖板;腹板包括第一腹板1、第二腹板2、第三腹板3、第四腹板4,其中第一腹板1和第二腹板2为构成立柱长臂部分使用的钢板,第一腹板1宽度大于第二腹板2的宽度,且其差值为第三腹板3的厚度,第三腹板3和第四腹板4构成L字形立柱短臂部分使用的钢板,其中第三腹板3的宽度大于第四腹板4的宽度;
B 对上述钢板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逐件检验,确保形状和尺寸合格;
C 栓钉加设,所有盖板、腹板、竖隔板5需先按深化图进行放线在一侧面上加设栓钉;
D 焊接垫板,在第一垫板的一侧焊接垫板,垫板沿第一腹板1长度方向设置且沿第一腹板1宽度方向超出对应的长边8-10mm,其中垫板和栓钉位于第一腹板1的同一侧,在第二垫板上焊接垫板,其设置方式与第一腹板1上的设置方式一致,在第三腹板3的两长边焊接垫板,两块垫板位于第三腹板3的同一侧,垫板沿第三腹板3长度方向设置且沿第三腹板3宽度方向超出对应的长边8-10mm,其中垫板和栓钉位于第三腹板3的同一侧,在第四腹板4上焊接垫板,其设置方式与第三垫板上的设置方式相同;
E 获取第一工装,第一工装包括至少两根平行铺设的第一底板9,第一底板9水平设置且其上表面共面,第一底板9上竖向设置至少有两个第一工装柱8,两个第一工装柱8相对的内侧面垂直于第一底板9且其间距为L字形立柱长臂部分的宽度,两个第一工装柱8的内侧面和第一底板9的上表面构成一个凹型安装空间,多个第一工装上的凹型安装空间正对设置;
F 将第一腹板1的未加设栓钉的一侧面与第二腹板2未加设栓钉的侧面分别与第一工装柱8和第一底板9构成的凹型安装空间的两竖向侧壁贴合,第一腹板1和第二腹板2未焊接垫板的一侧均向下设置,第二腹板2下端设置有垫块,垫块上表面与第二腹板2的下端面贴合,垫块的下表面与第一底板9的上表面贴合,垫块的厚度等于第三腹板3的厚度,第一腹板1的下端面与第一底板9的上表面贴合,将第一腹板1和第二腹板2沿长度方向对齐,然后将第一腹板1与第二腹板2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工装柱8连接,在第一腹板1与第二腹板2件间固定焊接竖隔板5,焊接前将竖隔板5加设栓钉的一侧面朝下,竖隔板5垂直第一腹板1设置,焊接完成后在竖隔板5的另一侧面上架设栓钉,完成竖隔板5焊接后,在第一腹板1和第二腹板2的上端加设焊接第一盖板6,第一腹板1、第二腹板2、竖隔板5和第一盖板6构成第一预制件;
G 获取第二工装,第二工装包括水平设置第二底板11以及在第二底板11上竖向设置的第二工装柱10,多个第二工装上的第二工装柱10正对间隔设置成一纵列;
H 将第一预制件从第一工装上取下,将第三腹板3上未焊接垫板的一侧面与第二底板11的上表面贴合,将第一预制件中第一腹板1的外侧面与第二工装柱10的竖向侧面贴合,并使得第一腹板1的下端面与第二底板11的上表面贴合,将第一腹板1固定在第二工装柱10上,推动第三腹板3使得第三腹板3上一侧的垫板与第二腹板2内侧面相抵,焊接第二腹板2与第三腹板3接头处,在第二腹板2外侧面上划线,吊装第四腹板4,对位使得第四腹板4的垫板侧边与划线对齐,第四腹板4设置有垫板的一侧面朝向第三腹板3,第四腹板4垂直第二腹板2,焊接第四腹板4与第二腹板2的接头处,吊装第二盖板7使其竖直,且第二盖板7下端面与第二工装底板上表面贴合,第二盖板7一侧面与第三腹板3和第四腹板4上的垫板接触相抵,焊接第二盖板7与第四腹板4的接头处,第二盖板7设置有栓钉的一侧朝向第二腹板2;
I 断开第一腹板1与第二工装的连接,取下上述步骤形成第二预制件,移动第二预制件使得第三腹板3与第二盖板7的接口处,第三腹板3与第一腹板1的接口处均水平,然后水平施焊;
J 矫正,对上述步骤形成的L字形立柱中因焊接过程中而变形的部位进行矫正;
K 端面铣平,对L字形立柱两端面进行端面铣,确保L字形立柱的端口连接尺寸及单件长度控制。
这样,传统火焰切割薄板后,因受热会产生收缩变形,且切割口不规则,极易造成切割锯齿,不利于保证后续熔透焊节质量,现采用纵剪分条,减少因热切割造成的应力变形,保证切口质量,且效率提高3-5倍。检测依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11;《钢板剪力墙技术规程》(JGJ/T 380-2015)标准执行。在焊接第一预制件的时候,第一工装使得组装时第一腹板1和第二腹板2与第一工装柱8贴合,有效的避免第一腹板1和第二腹板2的变形,多个第一底板9间隔设置提供给焊接人员操作工位,方便竖隔板5的架设和焊接。在第二工装上组装确保各个腹板平直,且确保焊缝的宽度在8-10mm,且焊接时焊缝为平焊缝这样更易焊透,达到一级焊缝的标准。盖板的加设通过清根方式进行,确保焊缝宽度和质量。这样完成了钢构件立柱部分的组装,确保了各腹板平直,且焊接质量达标。通过端面铣确保端面整齐且立柱部分长度达标,方便后续装配立柱底板和牛腿版。通过该方法可以确保在组立焊接钢板的变形量小且合格,各钢板间的焊缝达到一级焊缝标准。需要说明的是在固定连接腹板与工装柱时,可以采用点焊的方式连接,还可以在腹板上加设耳板然后通过耳板与工装立柱焊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F中,当第一腹板1宽度和第二腹板2的宽度大于或等于800mm,先从第一腹板1的中间位置处开设加设第一竖隔板5,然后按设计间隔以第一竖隔板5为起始由下至上加设竖隔板5,加设完一侧后翻转将未加设竖隔板5一侧朝上,然后重复加设。
这样,当第一腹板1和第二腹板2太宽时,由于第一腹板1的阻隔,从最下侧开始安装工人并没有焊接的角度和位置实际操作有困难。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H中,在第一腹板1和第三腹板3的同侧端部焊接有斜向的支撑条;在第四腹板4和第二腹板2间加设有用于定位第四腹板4的外拉板。
这样,斜向设置的支撑条具有定位第二腹板2和第三腹板3的作用,还可用于定位第四腹板4时长度方向的端部对齐,可以确保其垂直的位置关系不在调运过程中改变,外拉板亦起到相同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J中,采用局部火焰加热法矫正,火焰加热温度为650~850℃,采用三角形加热。
这样,具体使用中性焰,火焰加热矫正便于在钢结构表面上实施,较正时同一部位只能加热一次,避免多次加热,空冷影响钢板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I中,焊接第三腹板3分别与第一腹板1和第一盖板6的接头处时采用双人同时对称焊接。
这样,双人同时对称焊接可以有效的控制热影响的变形量,使其在控制范围内,避免钢板变形量过大。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H中,在焊接第四腹板4前,先在第三腹板3上表面竖向焊接竖隔板5,利用该竖隔板5的上表面定位第四腹板4。
这样,此处加设竖隔板5可以有效的增强结构强度,且在定位第三腹板3时可以先将竖隔板5设置在第三腹板3上,亦可以方便定位第四腹板4。

Claims (9)

1.一种L字形钢板剪力墙的立柱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第一工装对构成L字形立柱长臂部分的两个腹板进行装夹限位,使其形成水平相对的竖向布置,并完成该两个腹板与二者之间的竖隔板的焊接固定,以及将在两个腹板上端面设置的盖板焊接固定得到第一预制件,该过程中较短的一腹板下端使用垫块定位,使得两个腹板的上端面齐平,下端面相差至少一个腹板厚度的距离;然后将第一预制件整体移入第二工装,依靠第二工装对较长的腹板的外侧面限位并使得第一预制件维持在第一工装限位时的形状不变,在较短的该腹板下方插入一个构成L字形立柱短臂部分的靠外一侧面板的腹板并焊接固定,再焊接固定构成L字形立柱短臂部分靠内一侧面板的腹板,接着焊接该端端面的盖板得到L字形立柱;其中,所述腹板是指用于构成L字形立柱长臂部分以及短臂部分的外侧面的板,竖隔板是指垂直固定与相对的两个腹板之间的板,盖板是指构成L字形立柱两端端面的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字形钢板剪力墙的立柱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L字形立柱的各腹板间,腹板与对应的盖板间构成的位于L字形立柱周向节点上的接口均采用垫板焊焊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字形钢板剪力墙的立柱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腹板、盖板与竖隔板的厚度均为5-8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字形钢板剪力墙的立柱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 下料,采用纵剪分条机剪切钢板得到L字形立柱使用的钢板,其按尺寸大小区分为腹板、竖隔板和盖板;腹板包括第一腹板、第二腹板、第三腹板、第四腹板,其中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为构成立柱长臂部分使用的钢板,第一腹板宽度大于第二腹板的宽度,且其差值为第三腹板的厚度,第三腹板和第四腹板构成L字形立柱短臂部分使用的钢板,其中第三腹板的宽度大于第四腹板的宽度;
B 对上述钢板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逐件检验,确保形状和尺寸合格;
C 栓钉加设,所有盖板、腹板、竖隔板需先按深化图进行放线在一侧面上加设栓钉;
D 焊接垫板,在第一垫板的一侧焊接垫板,垫板沿第一腹板长度方向设置且沿第一腹板宽度方向超出对应的长边8-10mm,其中垫板和栓钉位于第一腹板的同一侧,在第二垫板上焊接垫板,其设置方式与第一腹板上的设置方式一致,在第三腹板的两长边焊接垫板,两块垫板位于第三腹板的同一侧,垫板沿第三腹板长度方向设置且沿第三腹板宽度方向超出对应的长边8-10mm,其中垫板和栓钉位于第三腹板的同一侧,在第四腹板上焊接垫板,其设置方式与第三垫板上的设置方式相同;
E 获取第一工装,所述第一工装包括至少两根平行铺设的第一底板,第一底板水平设置且其上表面共面,第一底板上竖向设置至少有两个第一工装柱,两个第一工装柱相对的内侧面垂直于第一底板且其间距为L字形立柱长臂部分的宽度,两个第一工装柱的内侧面和第一底板的上表面构成一个凹型安装空间,多个第一工装上的凹型安装空间正对设置;
F 将第一腹板的未加设栓钉的一侧面与第二腹板未加设栓钉的侧面分别与第一工装柱和第一底板构成的凹型安装空间的两竖向侧壁贴合,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未焊接垫板的一侧均向下设置,第二腹板下端设置有垫块,垫块上表面与第二腹板的下端面贴合,垫块的下表面与第一底板的上表面贴合,垫块的厚度等于第三腹板的厚度,第一腹板的下端面与第一底板的上表面贴合,将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沿长度方向对齐,然后将第一腹板与第二腹板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工装柱连接,在第一腹板与第二腹板件间固定焊接竖隔板,焊接前将竖隔板加设栓钉的一侧面朝下,竖隔板垂直第一腹板设置,焊接完成后在竖隔板的另一侧面上架设栓钉,完成竖隔板焊接后,在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的上端加设焊接第一盖板,第一腹板、第二腹板、竖隔板和第一盖板构成第一预制件;
G 获取第二工装,第二工装包括水平设置第二底板以及在第二底板上竖向设置的第二工装柱,多个第二工装上的第二工装柱正对间隔设置成一纵列;
H 将第一预制件从第一工装上取下,将第三腹板上未焊接垫板的一侧面与第二底板的上表面贴合,将第一预制件中第一腹板的外侧面与第二工装柱的竖向侧面贴合,并使得第一腹板的下端面与第二底板的上表面贴合,将第一腹板固定在第二工装柱上,推动第三腹板使得第三腹板上一侧的垫板与第二腹板内侧面相抵,焊接第二腹板与第三腹板接头处,在第二腹板外侧面上划线,吊装第四腹板,对位使得第四腹板的垫板侧边与划线对齐,第四腹板设置有垫板的一侧面朝向第三腹板,第四腹板垂直所述第二腹板,焊接第四腹板与第二腹板的接头处,吊装第二盖板使其竖直,且第二盖板下端面与第二工装底板上表面贴合,第二盖板一侧面与第三腹板和第四腹板上的垫板接触相抵,焊接第二盖板与第四腹板的接头处,第二盖板设置有栓钉的一侧朝向第二腹板;
I 断开第一腹板与第二工装的连接,取下上述步骤形成第二预制件,移动所述第二预制件使得第三腹板与第二盖板的接口处,第三腹板与第一腹板的接口处均水平,然后水平施焊;
J 矫正,对上述步骤形成的L字形立柱中因焊接过程中而变形的部位进行矫正;
K 端面铣平,对L字形立柱两端面进行端面铣,确保L字形立柱的端口连接尺寸及单件长度控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L字形钢板剪力墙的立柱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F中,当第一腹板宽度和第二腹板的宽度大于或等于800mm,先从第一腹板的中间位置处开设加设第一竖隔板,然后按设计间隔以第一竖隔板为起始由下至上加设竖隔板,加设完一侧后翻转将未加设竖隔板一侧朝上,然后重复加设。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L字形钢板剪力墙的立柱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H中,在第一腹板和第三腹板的同侧端部焊接有斜向的支撑条;在第四腹板和第二腹板间加设有用于定位第四腹板的外拉板。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L字形钢板剪力墙的立柱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J中,采用局部火焰加热法矫正,火焰加热温度为650~850℃,采用三角形加热。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L字形钢板剪力墙的立柱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I中,焊接第三腹板分别与第一腹板和第一盖板的接头处时采用双人同时对称焊接。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L字形钢板剪力墙的立柱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H中,在焊接第四腹板前,先在第三腹板上表面竖向焊接竖隔板,利用该竖隔板的上表面定位第四腹板。
CN201810253100.3A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l字形钢板剪力墙的立柱的制作方法 Pending CN1084221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53100.3A CN108422159A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l字形钢板剪力墙的立柱的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53100.3A CN108422159A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l字形钢板剪力墙的立柱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22159A true CN108422159A (zh) 2018-08-21

Family

ID=63159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53100.3A Pending CN108422159A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l字形钢板剪力墙的立柱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2215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14786A (zh) * 2018-08-27 2018-12-18 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钢模块的制造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331A (ja) * 1994-06-20 1996-01-09 Synx Kk 柱梁接合部における溶接方法
CN101372061A (zh) * 2008-09-28 2009-02-25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桥梁支座滑动板总成中镜面薄板的焊接方法
CN103894750A (zh) * 2014-04-09 2014-07-02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钢板剪力墙焊接结构及焊接施工方法
CN104196153A (zh) * 2014-09-12 2014-12-10 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厚板l形钢板剪力墙柱及其制作方法
CN106193620A (zh) * 2016-07-29 2016-12-07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钢板剪力墙柱的加工方法
CN106271461A (zh) * 2016-09-20 2017-01-04 江苏京沪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钢板剪力墙组装工艺
CN205888440U (zh) * 2016-07-29 2017-01-18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l型薄壁双层钢板剪力墙制作工装胎架
CN107060192A (zh) * 2017-05-04 2017-08-18 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由h型钢和钢板组成的钢板组合剪力墙及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331A (ja) * 1994-06-20 1996-01-09 Synx Kk 柱梁接合部における溶接方法
CN101372061A (zh) * 2008-09-28 2009-02-25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桥梁支座滑动板总成中镜面薄板的焊接方法
CN103894750A (zh) * 2014-04-09 2014-07-02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钢板剪力墙焊接结构及焊接施工方法
CN104196153A (zh) * 2014-09-12 2014-12-10 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厚板l形钢板剪力墙柱及其制作方法
CN106193620A (zh) * 2016-07-29 2016-12-07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钢板剪力墙柱的加工方法
CN205888440U (zh) * 2016-07-29 2017-01-18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l型薄壁双层钢板剪力墙制作工装胎架
CN106271461A (zh) * 2016-09-20 2017-01-04 江苏京沪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钢板剪力墙组装工艺
CN107060192A (zh) * 2017-05-04 2017-08-18 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由h型钢和钢板组成的钢板组合剪力墙及制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文元: "《高层建筑钢结构》", 31 October 2017,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江正荣: "《建筑分项施工工艺标准手册》", 29 February 2000,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14786A (zh) * 2018-08-27 2018-12-18 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钢模块的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47803B (zh) 一种预制板柱榫卯式连接节点及安装方法
CN206070742U (zh) 一种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板柱结构榫卯插接体系
CN106948472A (zh) 一种轻型钢结构房屋及其施工方法
CN108625485A (zh) 一种钢筋桁架板端部连接节点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2966033A (zh) 全焊铁路连续钢桁梁多节点弦杆及制造方法
CN210316020U (zh) 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CN108422159A (zh) 一种l字形钢板剪力墙的立柱的制作方法
CN104368916B (zh) 一种钢板剪力墙的制作方法及其临时支撑结构
CN210439527U (zh) 保温隔热彩钢板钢筋桁架楼承板
CN108518022A (zh) 一种装配式异形柱-格构式桁架梁节点的连接结构
CN209384462U (zh) 一种复合墙板的外挂连接系统
CN103495793A (zh) 改进的大吨位铸钢构件复杂节点吊装焊接施工方法
CN106270953A (zh) 大型工字型吊车梁现场组对、焊接方法
CN103437440B (zh) 建筑节能保温系统及建筑保温逆作法施工方法
CN211228887U (zh) 一种木结构建筑装潢用斜撑柱脚节点
CN108466014A (zh) 一种z字形钢板剪力墙的立柱的制作方法
CN111809752A (zh) 叠合楼板处现浇板带小拼缝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4264886B (zh) 一种高强保温蒸压加气砌块
CN208733818U (zh) 一种薄板箱形柱
CN207998931U (zh) 可模块化空间扩展的快装活动房结构
CN207988157U (zh) 预制隔墙连接节点
CN206941800U (zh) 一种自带角钢模的预制柱节点
CN212453130U (zh) 叠合楼板处现浇板带小拼缝施工装置
CN104407094B (zh) 一种水降温可动反力支座及方法
CN105464384B (zh) 箱型钢桁架多接头巨型节点现场焊接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