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01211A - 音频输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音频输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01211A
CN108401211A CN201810116408.3A CN201810116408A CN108401211A CN 108401211 A CN108401211 A CN 108401211A CN 201810116408 A CN201810116408 A CN 201810116408A CN 108401211 A CN108401211 A CN 1084012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udspeaker
loudspeaker apparatus
equipment
main
volu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1640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01211B (zh
Inventor
金晟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401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012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012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0121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SSTEREOPHONIC SYSTEMS 
    • H04S7/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Control arrangements, e.g. balance control
    • H04S7/30Control circuits for electronic adaptation of the sound field
    • H04S7/301Automatic calibration of stereophonic sound system, e.g. with test microphon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G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 H03G3/00Gain control in amplifiers or frequency changers
    • H03G3/20Automatic control
    • H03G3/30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3G3/3005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amplifiers suitable for low-frequencies, e.g. audio ampl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2Spatial or 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f 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9/00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R29/001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loudspeakers
    • H04R29/002Loudspeaker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3/12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for distributing signals to two or more 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20/00Details of connection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20/07Applications of wireless loudspeakers or wireless micro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30/00Signal processing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30/01Aspects of volume control, not necessarily automatic, in sound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SSTEREOPHONIC SYSTEMS 
    • H04S2400/00Details of stereophonic systems covered by H04S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S2400/13Aspects of volume control, not necessarily automatic, in stereophonic sound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音频输出系统。该音频输出系统可以包括:第一扬声器设备,被配置为基于第一音量特性输出音频;以及第二扬声器设备,被配置为基于第二音量特性输出音频;其中,响应于第一扬声器设备和第二扬声器设备在彼此联锁的同时进行操作,第一扬声器设备和第二扬声器设备可以彼此共享设备信息,并且音频输出系统可以被配置为基于共享的设备信息识别满足预定条件的主扬声器设备,以及其中,所识别的主扬声器设备可以被配置为发送影响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的至少一个参数,以使另一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与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一致。

Description

音频输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于2017年2月6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7-0016106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公开通过引用而全文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涉及音频输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例如涉及基于另一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来输出声音的音频输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过去,在媒体和广播中,通过第一声道(单声道)或第二声道(立体声)提供音频,但是已经开发了5.1声道等多声道音频,以通过增加三维效果和真实感来提供真实的声音。
在多声道中所包括的扬声器设备具有不同音量特性的情况下,即使声音以相同的音量输出,用户也感觉到通过多个扬声器设备输出的声音不同。因此,提供了用于校准不同音量特性的用户界面,使得用户可以调节音量的平衡。
然而,如果使用用户界面来控制音量特性,则用户手动地控制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是不方便的,并且也会存在用户可能在所规定的范围之外控制音量特性的问题。
因此,需要如下技术:控制具有不同音量特性的多个扬声器设备以输出具有相同或相似音量特性的音频,而无需用户的手动控制。
发明内容
示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音频输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音频输出系统输出音量特性与被识别为主扬声器设备的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相同或相似的音频。
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音频输出系统,该音频输出系统包括:第一扬声器设备,被配置为基于第一音量特性输出音频;以及第二扬声器设备,被配置为基于第二音量特性输出音频;其中,响应于所述第一扬声器设备和所述第二扬声器设备在彼此联锁的同时进行操作,所述第一扬声器设备和所述第二扬声器设备可以彼此共享设备信息,并且所述音频输出系统可以基于共享的所述设备信息识别满足预定条件的主扬声器设备,以及其中,所识别的主扬声器设备可以发送影响所述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的至少一个参数,以使另一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与所述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一致。
设备信息可以是以下至少一项:扬声器设备的类型信息、扬声器设备的布置位置信息、以及扬声器设备的声压级信息。
可以通过顺序地比较所述第一扬声器设备和所述第二扬声器设备的类型、最大声压级以及布置位置来识别所述主扬声器设备。
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可以使用从所述主扬声器设备接收到的至少一个参数来获得所述主扬声器设备与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的音量曲线(其指示在各音量级下的音量增加量)的差异,并使用所获得的差异来校准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的音量曲线。
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可以使用从所述主扬声器设备接收到的至少一个参数来获得所述主扬声器设备与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在各音量级下的输出功率的差异,并使用所获得的差异来校准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的输出功率。
如果所述主扬声器设备的输出功率等于或大于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则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可以将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的输出功率校准为最大输出功率。
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可以使用从所述主扬声器设备接收到的至少一个参数来获得所述主扬声器设备与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在相同输出功率下的声压级的差异,并使用所获得的差异来校准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的声压级。
所述至少一个参数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余量、输入灵敏度、最大功率级、声压级(SPL)、分频频率、增益和扬声器设备阻抗。
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可存储影响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的至少一个参数,并且当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独立于所述主扬声器设备操作时,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可以基于根据所存储的所述至少一个参数的音量特性来输出音频。
第一扬声器设备可以经由无线网络与第二扬声器设备通信。
提供了一种音频输出系统的音量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响应于第一扬声器设备和第二扬声器设备在彼此联锁的同时进行操作,由所述第一扬声器设备和所述第二扬声器设备共享所述第一扬声器设备和所述第二扬声器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一扬声器设备被配置为基于第一音量特性输出音频,并且所述第二扬声器设备被配置为基于第二音量特性输出音频;以及基于共享的所述设备信息识别满足预定条件的主扬声器设备;其中,所识别的主扬声器设备可以发送影响所述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的至少一个参数,以使另一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与所述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一致。
设备信息可以是以下至少一项:扬声器设备的类型信息、扬声器设备的布置位置信息、以及扬声器设备的声压级信息。
可以通过顺序地比较所述第一扬声器设备和所述第二扬声器设备的类型、最大声压级以及布置位置来识别所述主扬声器设备。
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可以使用从所述主扬声器设备接收到的至少一个参数来获得所述主扬声器设备与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的音量曲线(其指示在各音量级下的音量增加量)的差异,并使用所获得的差异来校准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的音量曲线。
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可以使用从所述主扬声器设备接收到的至少一个参数来获得所述主扬声器设备与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在各音量级下的输出功率的差异,并使用所获得的差异来校准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的输出功率。
如果所述主扬声器设备的输出功率等于或大于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则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可以将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的输出功率校准为最大输出功率。
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可以使用从所述主扬声器设备接收到的至少一个参数来获得所述主扬声器设备与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在相同输出功率下的声压级的差异,并使用所获得的差异来校准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的声压级。
所述至少一个参数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余量、输入灵敏度、最大功率级、声压级(SPL)、分频频率、增益和扬声器设备阻抗。
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可存储影响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的至少一个参数,并且当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独立于所述主扬声器设备操作时,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可以基于根据所存储的所述至少一个参数的音量特性来输出音频。
第一扬声器设备可以经由无线网络与第二扬声器设备通信。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以上和/或其他方面、特征和所带来的优点将更加清楚明白,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类似的元件,并且其中:
图1和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实施例的包括多个扬声器设备的示例音频输出系统的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实施例的音频输出系统中包括的扬声器设备的示例配置的框图;
图4是示出了图3所示的扬声器设备的框图;
图5、图6和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主扬声器设备的示例确定方法的图;
图8A和图8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通过音量曲线校准来校准音量特性的示例的图;
图9A和图9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通过输出功率校准来校准音量特性的示例的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实施例的音频输出系统中的示例音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实施例的用于确定主扬声器设备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实施例的用于校准音量特性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简要描述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并且将具体描述各种示例性实施例。
尽管在各个示例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考虑到本公开中的功能在当前被广泛使用的一般性术语,但是这些术语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意图、先例、和新技术的引入而改变。关于在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考虑到本公开的功能来选择当前广泛使用的一般性术语;然而,这些术语可以根据在相关领域中实践的技术人员的意图、新技术的出现等而变化。在具体情况下,术语可以任意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其定义将在相应公开的描述中进行描述。
示例实施例可以改变,并且可以在不同的示例实施例中提供。将参考附图描述各种示例实施例。然而,这并非一定将示例实施例的范围限于具体的实施例形式。相反,可以采用包括在本公开所公开的构思和技术范围内的修改、等同物、代替和替换。在描述示例实施例时,如果认识到关于已知技术的描述会混淆本公开的主旨,则可能省略其详细描述。
在本公开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关系术语可以用于将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区分开,而并不必然暗示这些实体之间的任何实际关系或顺序。
单数术语包括复数形式,除非有意那样写。说明书的术语“包括”、“包含”、“(被)配置为”等用于指示存在特征、数目、步骤、操作、元件、部件或其组合,并且不排除组合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目、步骤、操作、元件、部件或其组合的可能性。
在示例实施例中,“模块”或“单元”可以执行至少一个功能或操作,并且可以实现为硬件(例如,电路)、固件、软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此外,除应当用特定硬件实现的“模块”或“单元”以外,多个“模块”或多个“单元”可以被集成到至少一个模块中并且可以实现为至少一个处理器(未示出)。
以下将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方式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以各种不同形式来实现,不限于本文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此外,公知的功能或构造如果将以不必要的细节混淆本发明,则可能没有对其进行详细描述,并且在整个说明书中,相似的附图标记用于相似的元件。
下面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各种示例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实施例的包括多个扬声器设备的示例音频输出系统的图。
参考图1,根据示例实施例,音频输出系统1000可以包括多个扬声器设备100-1、100-2、100-3、100-4和100-5。多个扬声器设备100-1、100-2、100-3、100-4和100-5可以连接到相同的网络,或者在彼此联锁的同时操作,或者独立操作。
例如,音频输出系统1000可以包括布置在用户的前侧左右的前方扬声器设备100-1和100-2、布置在前方扬声器之间的中央扬声器设备100-3、以及布置在用户的后侧左右的后方扬声器设备100-4和100-5。
音频输出系统1000可以从多个扬声器设备100-1、100-2、100-3、100-4和100-5当中识别满足预定条件的一个扬声器设备作为主扬声器设备,并且剩余的扬声器设备可以识别为从扬声器设备。主扬声器设备可以是多个扬声器设备100-1、100-2、100-3、100-4和100-5当中音量特性为参考音量特性的扬声器设备,主扬声器设备与其他扬声器设备相比可以具有更好的音量特性,例如更优化的声压等。从扬声器设备可以将从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校准为与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一致,并且从扬声器设备可以具有与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相比相当低的音量特性。将音量特性校准为与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一致可以指,将从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校准为与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相同或相似。另外,将音量特性校准为与主设备的音量特性一致可以指例如将音量特性校准为与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相似,不一定指将从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校准为与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完全相同,而是可以指例如校准整个音量级段中的部分段,或者校准音量特性从而可以减小与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之间的差异。
下面将参照图5、图6和图7更详细地描述确定主扬声器设备的方法。
多个扬声器设备100-1、100-2、100-3、100-4和100-5当中的主扬声器设备可将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信息发送到从扬声器设备。音量特性信息可以是影响音量特性的至少一个参数。
从主扬声器设备接收音量特性信息的从扬声器设备可以使用以下信息来校准音量特性:与该从扬声器设备的独特音量特性信息相关的预先存储的至少一个参数、以及接收到的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信息。此外,从扬声器设备可以根据校准后的音量特性来输出音频。以下将参考图8A、图8B、图9A和图9B更详细地描述用于校准音量特性信息的方法。
音频输出系统1000的元件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目的而添加或排除。例如,如果用户想要使用该系统来收听音乐,则可以将用于再现音乐的再现设备添加到音频输出系统1000,并且可以排除不适于收听音乐的中央扬声器设备100-3。如果用户想要使用该系统来观看图像或视频,则音频输出系统1000可以包括设置在显示装置中的扬声器设备,并且该显示装置可以被视为音频输出系统1000中的多个扬声器设备之一。如果用户想要使用该系统观看电影,例如使用家庭影院观看电影,则音频输出系统1000还可以包括显示装置、诸如DVD播放器之类的图像再现设备、环绕扬声器设备、低音扬声器等。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实施例的包括多个扬声器设备的示例音频输出系统的图。
参考图2,根据示例实施例,音频输出系统1000可以包括多个扬声器设备100-1、100-2、100-3、100-4和100-5。多个扬声器设备100-1、100-2、100-3、100-4和100-5可以经由网络10连接。网络10例如可以(但不限于)是无线通信方法(诸如Wi-Fi、蓝牙等)或者使用电缆等的有线通信方法。
例如,多个扬声器设备100-1、100-2、100-3、100-4和100-5可以包括主扬声器设备100-1和多个从扬声器设备100-2、100-3、100-4和100-5。主扬声器设备100-1可以是多个扬声器设备100-1、100-2、100-3、100-4和100-5当中满足预定条件的扬声器设备。
多个扬声器设备100-1、100-2、100-3、100-4和100-5可以彼此共享扬声器设备的设备信息,并且基于共享的设备信息将满足预定条件的扬声器设备识别为主扬声器设备100-1。设备信息可以包括例如(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多个扬声器设备100-1、100-2、100-3、100-4和100-5中每一个扬声器设备的类型信息、布置位置信息以及声压信息。例如,多个扬声器设备100-1、100-2、100-3、100-4和100-5可以顺序地比较例如(但不限于)多个扬声器设备100-1、100-2、100-3、100-4和100-5中每一个扬声器设备的类型、最大声压级和布置位置,并识别主扬声器设备100-1。下面将参考图5和图7更详细地描述用于确定主扬声器设备的方法。
设备信息不仅可以包括声压级信息,还可以包括影响音量特性的至少一个参数,例如(但不限于)余量(headroom)、输入灵敏度、最大功率级、分频(crossover)频率、增益和扬声器设备阻抗等。在这种情况下,多个扬声器设备100-1、100-2、100-3、100-4和100-5可以使用在多个扬声器设备100-1、100-2、100-3、100-4和100-5中共享的至少一个参数值将具有最佳音量特性的扬声器设备识别为主扬声器设备。
在以上描述中,已经描述了多个扬声器设备100-1、100-2、100-3、100-4和100-5可以彼此共享设备信息并基于共享的设备信息识别主扬声器设备100-1,但是示例实施例不限于此。在示例实施例中,接收多个扬声器设备100-1、100-2、100-3、100-4和100-5的所有设备信息的电子装置可以识别满足预定条件的主扬声器设备100-1。例如,与所有多个扬声器设备100-1、100-2、100-3、100-4和100-5通信的再现设备可以基于多个扬声器设备100-1、100-2、100-3、100-4和100-5的设备信息识别主扬声器设备100-1。
主扬声器设备100-1可以将影响作为主扬声器设备100-1的独特音量特性的第一音量特性的至少一个参数发送到经由网络10连接的多个从扬声器设备100-2、100-3、100-3和100-4。例如,如果主扬声器设备100-1在与多个从扬声器设备100-2、100-3、100-4和100-5联锁的同时进行操作,则主扬声器设备100-1可以向从扬声器设备100-2、100-3、100-4和100-5发送至少一个第一参数,用于使从扬声器设备100-2、100-3、100-4和100-5的至少一个音量特性与主扬声器设备100-1的音量特性一致。同时,在确定主扬声器设备之前,如果在共享的设备信息中包括了影响音量特性的多个参数,则可以跳过主扬声器设备100-1将第一参数发送到多个从扬声器设备100-2、100-3、100-4和100-5的过程。
音量特性可以是扬声器设备的独特特性,并可以是指例如声音强度(音量)的特性,该特性根据扬声器设备的至少一个参数而变得不同。例如,当调节音量时,音量特性可以指例如根据音量级变化的音量变化量,或者可以指例如当提供了输出功率时的音量输出。音量特性可以根据扬声器设备的尺寸或效率而变得不同。
音量特性可以受到至少一个参数的影响。
该参数可以例如(但不限于)是以下中的至少一项:余量、输入灵敏度、最大功率级、声压级(SPL)、分频频率、增益和扬声器设备阻抗。
余量可以指例如音频信号的峰值电平与均方根电平之间的差异,并且一般而言,余量越高,则声音的强度和波动越大。输入灵敏度可以指例如某个音频设备产生额定输出所需的输入电压,并且所需输入电压越低,则输入灵敏度越高。声压级可以例如指示声音的强度(表示为声压),并且声压可以是通过与参考声压比较而获得的比率的分贝值。就分频频率而言,由于难以由一个全频扬声器设备再现可听频率的全部音域,所以从低音域到高音域的音域可以被划分为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并且划分的音域可以被分配给多个扬声器设备,该多个扬声器设备中的每一个可以再现对应的划分音域。分频频率可以指例如划分的音域之间的边界频率。增益可以例如指示输入电压信号的放大级别,并且增益可以是通过将输出电平与输入电平或参考电平进行比较而获得的值,并且增益一般可以以分贝表示。扬声器设备阻抗可以与放大器的输出成反比,如果扬声器设备的阻抗低,则放大器的输出可以增加,并且扬声器设备阻抗可以根据所再现的频带而改变。
扬声器设备在联锁的同时进行的操作可以指例如以下操作:在网络10连接时输入音频再现命令、或者在连接到网络10的多个扬声器设备100-1、100-2、100-3、100-4和100-5通过用户选择被组合时输入音频再现命令。
多个从扬声器设备100-2、100-3、100-4和100-5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预定的第二音量特性,并且可以存储影响预定的独特第二音量特性的至少一个第二参数。因此,如果多个从扬声器设备100-2、100-3、100-4和100-5中的每一个独立于其他扬声器设备操作,则从扬声器设备可根据各个预定的第二音量特性输出音频。此外,即使多个从扬声器设备100-2、100-3、100-4和100-5中的每一个经由相同的网络10与其他扬声器设备连接,如果从扬声器设备不与其他扬声器设备联锁,则从扬声器设备也可以独立地操作。
如果多个从扬声器设备100-2、100-3、100-4和100-5在与主扬声器设备100-1和其他扬声器设备联锁的同时进行操作,则多个从扬声器设备100-2、100-3、100-4和100-5中的每一个可以经由网络10从主扬声器设备100-1接收至少一个第一参数。
多个从扬声器设备100-2、100-3、100-4和100-5中的每一个可以使用至少一个接收到的主扬声器设备100-1的第一参数来校准预定的第二音量特性。例如,多个从扬声器设备100-2、100-3、100-4和100-5中的每一个可以使用至少一个预先存储的独特第二参数和至少一个接收到的主扬声器设备100-1的参数,将预定的第二音量特性校准为与主扬声器设备100-1的第一音量特性一致。
例如,多个从扬声器设备100-2、100-3、100-4和100-5可以将各扬声器设备的音量曲线校准为与主扬声器设备100的音量曲线一致。音量曲线例如可以指示响应于音量级变化的音量变化量。例如,如果多个从扬声器设备100-2、100-3、100-4和100-5中的每一个的音量级与主扬声器设备100-1的音量级相同并且增加三级,则这些扬声器设备的输出音量的增加量可以变得一致。音量增加量可以由输出音频的分贝的差异来标识。下面将参考图8A和图8B更详细地描述用于增加音量曲线的方法。
多个从扬声器设备100-2、100-3、100-4和100-5中的每一个可以将该扬声器设备的输出功率校准为与主扬声器设备100-1的输出功率一致。例如,多个从扬声器设备100-2、100-3、100-4和100-5中的每一个可以使用预先存储的输入灵敏度、增益和扬声器设备阻抗来校准输出功率,并且也可以使用从主扬声器设备100-1接收的主扬声器设备100-1的输入灵敏度、增益和扬声器设备阻抗。输出功率可以指在与主扬声器设备100-1的音量级相同的音量级下输出的功率级。
在主扬声器设备100-1的输出功率大于多个从扬声器设备100-2、100-3、100-4和100-5中的每一个的最大输出功率的较高音量级下,多个从扬声器设备100-2、100-3、100-4和100-5中的每一个可以将该扬声器设备的输出功率校准为最大输出功率。下面将参考图9A和图9B更详细地描述用于校准输出功率的方法。
多个从扬声器设备100-2、100-3、100-4和100-5中的每一个可以将该扬声器设备的声压级校准为与主扬声器设备100-1的声压级一致。例如,如果多个从扬声器设备100-2、100-3、100-4和100-5中的每一个的输出功率级与主扬声器设备100-1的输出功率级相同,则每个从扬声器设备可以将声压级校准为与主扬声器设备100-1的声压级一致。
多个从扬声器设备100-2、100-3、100-4和100-5中的每一个可以根据校准后的音量特性来输出音频。
在上面的描述中,为便于描述,描述了提供四个从扬声器设备的情况,但将理解,从扬声器设备可以是三个或少于三个,或者是五个或多于五个。
另外,尽管没有描述,但是音频信号提供设备可以例如(但不限于)是PC、平板PC、MP3、膝上型电脑、TV等,其提供音频信号以从多个扬声器设备100-1、100-2、100-3、100-4和100-5输出,并且可以连接到网络10。从音频信号提供设备提供的音频信号可以经由网络10发送到多个扬声器设备100-1、100-2、100-3、100-4和100-5中的每一个。
如果只有主扬声器设备100-1被提供了音频信号,则主扬声器设备100-1可以经由网络10将音频信号发送到多个从扬声器设备100-2、100-3、100-4和100-5中的每一个。
同时,即使多个从扬声器设备100-2、100-3、100-4和100-5中的每一个的音量特性被校准为与主扬声器设备100-1的音量特性类似,也可以通过用户操作来执行额外的校准。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还可以使用界面来进一步校准多个从扬声器设备100-2、100-3、100-4和100-5中的每一个的音量特性,该界面诸如但不限于是:设置在多个从扬声器设备100-2、100-3、100-4和100-5中的每一个中的触摸屏、或包括在音频输出系统1000中的显示装置(未示出)。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从主扬声器设备接收到的影响音量特性的至少一个参数来将从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校准为与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一致,可以实现这多个扬声器设备之间的平衡,而无需用户的手动控制,并且即使增加了新的扬声器设备,现有的扬声器设备也可以兼容而不改变扬声器设备的设置,因此可以改进用户便利性。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实施例的音频输出系统中包括的扬声器设备的示例配置的框图。
参考图3,扬声器设备100可以包括音频输出单元(例如,包括音频输出电路)110、通信器(例如,包括通信电路)120和处理器(例如,包括处理电路)130。
音频输出单元110可以包括各种音频输出电路并且被配置为输出音频(声音)。音频输出单元110可以根据扬声器设备100的独特音量特性来输出处理后的音频信号。扬声器设备的独特音量特性可以受到至少一个预先存储的参数的影响,并且该参数可以例如(但不限于)是以下中的至少一项:余量、输入灵敏度、最大功率级、声压级(SPL)、分频频率、增益和扬声器设备阻抗。一旦音量特性被校准,音频输出单元110可以基于校准后的音量特性来输出音频。
通信器120可以包括各种通信电路并且被配置为向其他扬声器设备发送数据并从其他扬声器设备接收数据。例如,如果扬声器设备100是主扬声器设备,则主扬声器设备可以将至少一个预先存储的参数发送到其他扬声器设备。其他扬声器设备可以经由网络连接,或者可以与扬声器设备100成组。可以有多个其他扬声器设备。
如果扬声器设备100是从扬声器设备,则该从扬声器设备可从作为主扬声器设备的其他扬声器设备接收该其他扬声器设备的至少一个参数。接收到的该至少一个参数可以影响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
通信器120可以经由电缆或无线地向其他扬声器设备发送数据和从其他扬声器设备接收数据。例如,通信器120可以通过诸如但不限于Wi-Fi、蓝牙等无线通信方法或者通过使用电缆等的有线通信来向其他扬声器设备发送数据和从其他扬声器设备接收数据。如果其他扬声器设备通过有线通信方法连接,则主扬声器设备可以与每个从扬声器设备连接,或者至少一个从扬声器设备可以顺序地与主扬声器设备连接。数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参数、音频输出命令和要输出的音频信号等。
处理器130可以包括各种处理电路并且控制音频输出单元110输出音频。例如,处理器130可以控制音频输出单元110根据扬声器设备100的音量特性来输出音频。音量特性可以受到至少一个参数的影响。
如果扬声器设备100是主扬声器设备,则处理器130可以控制音频输出单元110基于至少一个预先存储的参数根据独特的音量特性来输出音频。如果在扬声器设备100与其他扬声器设备联锁的同时输入了用于操作扬声器设备100的命令,则处理器130可以控制通信器120将至少一个预先存储的参数发送到在与扬声器设备100联锁的同时进行操作的其他扬声器设备。处理器130还可以控制通信器120与该参数一起向其他扬声器设备发送输出命令、要输出的音频信号等。
如果扬声器设备100是从扬声器设备,则处理器130可以例如(但不限于)执行以下操作。
例如,处理器130可以控制音频输出单元100基于至少一个预先存储的参数根据独特音量特性来输出音频。如果在扬声器设备100与其他扬声器设备联锁的同时输入了用于操作扬声器设备100的命令,则处理器130可以控制通信器120从主扬声器设备接收影响该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的至少一个参数,该主扬声器设备通过满足预定条件而被识别为主扬声器设备。
处理器130可以使用至少一个接收到的主扬声器设备的参数来校准扬声器设备100的音量特性,并且控制音频输出单元110根据校准后的音量特性来输出音频。例如,处理器130可以使用至少一个接收到的主扬声器设备的参数和影响扬声器设备100的独特音量特性的至少一个预先存储的参数,来将扬声器设备100的独特音量特性校准为与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一致。
处理器130可以计算(获得)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曲线与扬声器设备100的音量曲线之间的差异,并且使用所计算的(获得的)差异来校准扬声器设备100的音量曲线。音量曲线可以指示在各音量级下的音量增加,并且可以指响应于音量级改变的音量改变量。例如,处理器130可以校准扬声器设备100的增益,以使扬声器设备的音量曲线与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曲线一致。
处理器130可以校准扬声器设备100在各音量级下的输出功率。处理器130可以将音量曲线校准为与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曲线一致,并且校准扬声器设备100在各音量级下的输出功率。下面将参照图8A和图8B更详细地描述音量曲线校准。
例如,处理器130可以获得主扬声器设备与扬声器设备100在各音量级下的输出功率的差异,并且使用所获得的差异来校准扬声器设备100在各音量级下的输出功率。当处理器130计算该差异时,处理器可以将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级设置为与扬声器设备100的音量级相同,并获得相同音量级下输出功率的差异。处理器130还可以调整扬声器设备100的输出功率,并将该输出功率校准为与主扬声器设备的输出功率一致。
如果在相同音量级下主扬声器设备的输出功率等于或大于扬声器设备100的最大输出功率,则处理器130可以将扬声器设备100在对应音量级下的输出功率校准为最大输出功率。输出功率校准将在下面参照图9A和图9B更详细地描述。
处理器130可以校准扬声器设备100的声压级。当处理器130校准声压级时,处理器130可以将各音量级下的输出功率校准为与主扬声器设备的输出功率一致,并校准扬声器设备100的声压级。处理器130可以将主扬声器设备的输出功率设置为与扬声器设备100的输出功率相同,并获得相同输出功率级下声压级的差异,并且将扬声器设备100的声压级校准为与主扬声器设备的声压级一致。
如果扬声器设备100独立于主扬声器设备进行操作,则处理器130可以基于至少一个预先存储的参数根据扬声器设备100的独特音量特性来输出音频。例如,如果当扬声器设备100根据校准后的音量特性输出音频时或者当扬声器设备100在与其他扬声器设备联锁的同时进行操作时,扬声器设备的组合解除或者网络断开连接,则处理器130可以控制音频输出单元110根据独特音量特性输出音频。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从主扬声器设备接收到的影响音量特性的至少一个参数来将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校准为与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一致,可以实现多个扬声器设备之间的平衡,而无需用户的手动控制,并且即使增加了新的扬声器设备,现有的扬声器设备也可以兼容而不改变扬声器设备的设置,因此可以改进用户便利性。
图4是更详细地示出了图3所示的扬声器设备的框图。
参考图4,扬声器设备100可以包括音频输出单元(例如,包括音频输出电路)110、通信器(例如包括通信电路)120、处理器(例如,包括处理电路)130、存储单元140、显示器150、视频处理器(例如,包括视频处理电路)160、音频处理器(例如,包括音频处理电路)170以及按钮180。
音频输出单元110、通信器120和处理器130的操作可以与图3中所示的相同,将不重复对这些操作的描述。
存储单元140可以存储操作扬声器设备100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例如,如果显示器150设置在扬声器设备100中,则存储单元140可以存储用于创建各种UI的程序和数据,所述UI提供在显示器150上显示的用户界面窗口。存储单元140还可以存储影响扬声器设备100的音量特性的至少一个预定参数。扬声器设备100的音量特性可以是扬声器设备100的独特的音量特性。此外,存储单元140可以存储经由通信器120接收到的影响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的至少一个参数。
如果显示器150设置在扬声器设备100中,则处理器130可以使用存储在存储单元140中的程序和数据在显示器150上显示用户界面窗口。此外,当用户输入操作命令时,处理器130可以执行与操作命令对应的操作。例如,如果显示器150是触摸屏,则处理器130可以执行与用户在显示器150上显示的用户界面窗口的特定区域上的触摸对应的操作。同时,用户可以使用遥控器等直接操作扬声器设备100,并且可以通过与扬声器设备100连接的单独的显示器来输入操作命令。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器130可以执行与通过通信器120输入的用户操作命令相对应的操作。
处理器130可以包括例如(但不限于)RAM 131、ROM 132、CPU 133、图形处理单元(GPU)134和总线135。RAM 131、ROM 132、CPU 133和图形处理单元134可以经由总线135连接。
CPU 133可以访问存储单元140并使用存储在存储单元140中的O/S来执行引导,并且使用存储在存储单元140中的程序、内容和数据来执行各种操作。
ROM 132可以存储用于引导系统的命令字集等。如果输入了开启命令并提供电力,则CPU 133可以根据ROM 132中存储的命令字将存储在存储单元140中的O/S拷贝到RAM 131中,并通过执行O/S来引导系统。当完成引导时,CPU 133可以向RAM 131拷贝存储单元140中存储的各种程序,并执行拷贝到RAM 131中的程序以及执行各种操作。
当完成扬声器设备100的引导时,GPU 134可以在显示器150上显示UI。例如,GPU134可以使用计算单元(未示出)和呈现单元(未示出),产生包括各种对象(例如,图标、图像、文本等)的屏幕。计算单元可以获得诸如坐标值、形状、大小、颜色等属性值,各对象使用上述属性值与屏幕的布局相符地进行显示。呈现单元可以基于由计算单元获得的属性值来生成包括对象在内的各种布局的屏幕。在呈现单元中生成的屏幕(或用户界面窗口)可以被提供给显示器150,并被显示在主显示区域和子显示区域上。
显示器150可以显示扬声器设备100的信息,并且显示用于接收用户调节操作的输入的用户界面窗口。例如,显示器150可以显示用于接收音量调节操作的输入的用户界面窗口。显示器150可以实现为各种形式的显示器,例如(但不限于)液晶显示器(LC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LED)、等离子显示面板(PDP)等。显示器150还可以包括驱动电路以及背光单元等,驱动电路可以实现为a-si TFT、低温多晶硅(LTPS)、TFT、有机TFT(OTFT)等。显示器150还可以实现为柔性显示器。
显示器150可以布置在扬声器设备100的小区域中,或者可以布置在扬声器设备100的前侧的大区域中。在显示器150布置在扬声器设备100前侧的情况下,扬声器设备100的示例可以例如(但不限于)是PC、平板电脑、膝上型电脑、TV等。如果用户想观看电影,则显示器150可以显示由视频处理器160处理的图像信号。
如果显示器150设置在扬声器设备100中,则视频处理器160可以包括各种视频处理电路并且被配置为处理经由通信器120接收到的内容或者存储在存储单元140中的内容中包括的视频数据。视频处理器160可以执行诸如解码、缩放、滤噪、帧速率转换、分辨率转换等各种图像处理操作。
音频处理器170可以包括各种音频处理电路并且被配置为处理经由通信器120接收到的内容或者存储在存储单元140中的内容中包括的音频数据。音频处理器170可以对音频数据执行各种处理操作,例如(但不限于)解码、放大、滤噪等。此外,音频输出单元110可以输出由音频处理器170处理的音频数据的声音。
按钮180可以是各种形式的按钮,例如(但不限于)形成在扬声器设备100的主体外部的诸如前部、侧部和后部等一些区域上的机械按钮、触摸板和滚轮。按钮180可以包括音量控制按钮和控制按钮,音量控制按钮设置在主体外部的前部、侧部和后部中的至少一个上并且能够调节音量,控制按钮用于对用户想要播放的音乐进行选择、再现、停止、暂停等。
根据扬声器设备100的形式,扬声器设备100还可以包括麦克风、拍摄单元、GPS芯片等,或者可以不包括显示器150、视频处理器160、GPU 134和按钮180等。
图5、图6和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确定主扬声器设备的示例方法的图。例如,可以通过顺序地在各音量级下比较彼此联锁的同时进行操作的多个扬声器设备100-1、100-2、100-3、100-4和100-5中每一个的类型、最大音量级以及布置位置,来识别音频输出系统1000的主扬声器设备100-1。例如,如果在彼此联锁的同时进行操作的多个扬声器设备100-1、100-2、100-3、100-4和100-5中的一个是条形音箱(soundbar),则主扬声器设备100-1可以是条形音箱100-1’,并且如果多个扬声器设备100-1、100-2、100-3、100-4和100-5不是条形音箱,而是不同类型的扬声器设备,则主扬声器设备100-1可以是具有最高声压级的扬声器设备。如果多个扬声器设备100-1、100-2、100-3、100-4和100-5不是条形音箱,而是相同类型的扬声器设备,则主扬声器设备100-1可以是前方扬声器设备。如果存在多个前方扬声器设备,则主扬声器设备100-1可以是多个前方扬声器设备中的左扬声器设备。
例如,根据图5,音频输出系统1000可以包括条形音箱100-1’和多个后方扬声器设备100-4和100-5。
条形音箱100-1’例如可以是长条状扬声器设备,并且可以被实现为集成了如下扬声器设备的一个扬声器设备:布置在用户前方的左侧和右侧的前方扬声器设备、和布置在前方扬声器设备之间的中央扬声器设备。条形音箱100-1’还可以包括低音扬声器和次低音扬声器,并且可以利用声音的反射角度来实现三维声音。
如果条形音箱100-1’包括在音频输出系统100中,则条形音箱100-1’可以被识别为主扬声器设备,并且条形音箱100-1’可以向作为从扬声器设备的多个后方扬声器设备100-4和100-5发送与音量特性相关的至少一个参数。
多个后方扬声器设备100-4和100-5中的每一个都可以从条形音箱100-1’接收至少一个参数,并且将音量特性校准为与条形音箱100-1’的音量特性一致。
图6和图7示出了音频输出系统1000不包括条形音箱的示例实施例。
根据图6,音频输出系统1000可以包括多个前方扬声器设备100-1和100-2、中央扬声器设备100-3以及多个后方扬声器设备100-4和100-5。通常,前方扬声器设备可具有比中央扬声器设备和后方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更好的音量特性,并且因此,前方扬声器设备之一可被识别为主扬声器设备。
根据示例实施例,左前扬声器设备100-2和右前扬声器设备100-1可以是不同类型的扬声器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前方扬声器设备中具有更好的音量特性的前方扬声器设备识别为主扬声器设备。例如,可以基于声压级、效率等来识别主扬声器设备。
如图6所示,如果右前扬声器设备100-1的声压级高于左前扬声器设备100-2的声压级,则右前扬声器设备100-1可以被识别为主扬声器设备。
被识别为主扬声器设备的右前扬声器设备100-1可以将与音量特性有关的至少一个参数发送到作为从扬声器设备的左前扬声器设备100-2、中央扬声器设备100-3以及多个后方扬声器设备100-4和100-5。
左前扬声器设备100-2、中央扬声器设备100-3以及多个后方扬声器设备100-4和100-5中的每一个可以从右前扬声器设备100-1接收至少一个参数,并且将音量特性校准为与右前扬声器设备100-1的音量特性一致。
图6示出了右前扬声器设备100-1的尺寸可以大于左前扬声器设备100-2的尺寸,以指示右前扬声器设备100-1的类型不同于左前扬声器设备100-2的类型,但是示例实施例不限于此。即使具有较好音量特性的扬声器设备的尺寸小于另一扬声器设备的尺寸,该扬声器设备也可被识别为主扬声器设备。
根据图7,音频输出系统1000可以包括多个前方扬声器设备100-1和100-2、中央扬声器设备100-3以及多个后方扬声器设备100-4和100-5。通常,前方扬声器设备可具有比中央扬声器设备和后方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更好的音量特性,并且因此,前方扬声器设备之一可被识别为主扬声器设备。
根据示例实施例,左前扬声器设备100-1和右前扬声器设备100-2可以是相同类型的扬声器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布置在左侧的前方扬声器设备可以被识别为主扬声器设备,但是示例实施例不限于此。布置在右侧的前方扬声器设备也可以被识别为主扬声器设备。
如图7所示,在相同类型的前方扬声器设备100-1和100-2之间,布置在左侧的左前扬声器设备100-1可以被识别为主扬声器设备。
被识别为主扬声器设备的左前扬声器设备100-1可以将与音量特性有关的至少一个参数发送到作为从扬声器设备的右前扬声器设备100-2、中央扬声器设备100-3以及多个后方扬声器设备100-4和100-5。
右前扬声器设备100-2、中央扬声器设备100-3以及多个后方扬声器设备100-4和100-5中的每一个可以从左前扬声器设备100-1接收至少一个参数,并且将音量特性校准为与左前扬声器设备100-1的音量特性一致。
如上所述,通过将具有最佳音量特性的扬声器设备确定为主扬声器设备,共享从主扬声器设备接收到的影响音量特性的至少一个参数,并且将从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校准为与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一致,可以实现多个扬声器设备之间的平衡而无需用户的手动控制,并且即使增加了新的扬声器设备,现有的扬声器设备也可以兼容而不改变扬声器设备的设置,因此可以改进用户便利性。
图8A和图8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通过校准音量曲线来校准音量特性的示例的图。
扬声器设备可以使用至少一个预定参数和从主扬声器设备接收的至少一个参数来获得该扬声器设备的音量曲线与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曲线之间的差异。音量曲线可以指示响应于音量级变化的音量变化量,并且可以基于增益随音量级变化的变化来测量。
参考图8A,作为参考扬声器设备的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曲线与作为校准扬声器设备的扬声器设备的音量曲线之间可能存在差异。
例如,如果音量级在0和17之间,则参考扬声器设备的音量曲线可能与校准扬声器设备的音量曲线相似,但是如果音量级在17和45之间,则响应于音量级的增加,校准扬声器设备的音量增加量可能相对低于参考扬声器设备的音量增加量。
因此,扬声器设备可以将主扬声器设备的增益值与扬声器设备的增益值进行比较,并且校准作为校准扬声器设备的扬声器设备在17和45之间的音量级下的增益值,使扬声器设备的音量曲线与作为参考扬声器设备的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曲线一致。图8B示出了校准扬声器设备的示例音量曲线。
图9A和图9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通过校准输出功率来校准音量特性的示例的图。
扬声器设备可以使用至少一个预定参数和从主扬声器设备接收的至少一个参数来获得该扬声器设备的输出功率与主扬声器设备的输出功率之间的差异。扬声器设备可以通过比较在相同音量级下的扬声器设备的输出功率与主扬声器设备的输出功率来获得差异。
参考图9A,如果作为参考扬声器设备的主扬声器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是80W,并且作为校准扬声器设备的扬声器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是30W,则可能存在在各音量级下的输出功率的差异。例如,由于最大输出功率存在差异,所以当音量级增加时,相同音量级下的输出功率的差异可能变大。
因此,扬声器设备可以将主扬声器设备的输出功率值与扬声器设备的输出功率值进行比较,如图9A所示,扬声器设备可以将作为校准扬声器设备的扬声器设备的输出功率增加为与作为参考扬声器设备的主扬声器设备的输出功率一致。
根据示例实施例,扬声器设备可以基于以下等式获得输出功率的校准值:
等式:
根据图9B,作为校准扬声器设备的扬声器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可以是30W,并且在高于大约42的音量级下,作为参考扬声器设备的主扬声器设备的输出功率可以增加到大于扬声器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因此,扬声器设备可以将高于42的音量级下的输出功率校准为保持最大值。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实施例的音频输出系统中的示例音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根据图10,可以在音频输出系统中输入用于输出音频的命令(S1010)。例如,构成音频输出系统的多个扬声器设备可以连接到网络。
可以识别构成音频输出系统的多个扬声器设备是否在这些扬声器设备彼此联锁的同时进行操作(S1020)。例如,可以识别多个扬声器设备是否经由相同的网络彼此连接,或者用户是否已经将多个扬声器设备组合以在扬声器设备彼此联锁的情况下进行操作等等。
当多个扬声器设备在彼此联锁的同时进行操作时(S1020-Y),多个扬声器设备可以彼此共享设备信息(S1030)。设备信息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参数,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多个扬声器设备中的每一个扬声器设备的类型信息、布置位置信息、以及声压级信息。
音频输出系统可以识别主扬声器设备(S1040)。例如,构成音频输出系统的多个扬声器设备可以基于在多个扬声器设备之间共享的设备信息,将满足预定条件的扬声器设备识别为主扬声器设备。用于确定主扬声器设备的方法可以在下面参照图11更详细地描述。
所识别的主扬声器设备可以将影响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的参数发送到另一扬声器设备(S1050)。另一扬声器设备可以称为从扬声器设备。例如,主扬声器设备可以将至少一个参数发送到另一扬声器设备,以使另一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与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一致。
另一扬声器设备可以基于从主扬声器设备接收到的至少一个参数来校准该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S1060)。例如,另一扬声器设备可以将音量特性(诸如,音量曲线、输出功率级、声压级等)校准为与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一致。将参照图12更详细地描述用于校准音量特性的方法。
另一扬声器设备可以根据校准后的音量特性输出音频(S1070)。
如果多个扬声器设备彼此独立地操作(S1020-N),则多个扬声器设备中的每一个可以基于预定音量特性来输出音频(S1080)。例如,虽然没有示出,但是还可以包括存储影响多个扬声器设备中每一个的音量特性的至少一个预定参数的操作,并且可以基于所述至少一个预定参数根据所述多个扬声器设备中的每个扬声器设备的独特音量特性输出音频。
根据以上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示例实施例,通过使用从主扬声器设备接收到的影响音量特性的至少一个参数来将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校准为与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一致,可以实现多个扬声器设备之间的平衡而无需用户的手动控制,并且即使增加了新的扬声器设备,现有的扬声器设备也可以兼容而不改变扬声器设备的设置,因此可以改进用户便利性。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实施例的用于确定主扬声器设备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例如,为了识别主扬声器设备,可以顺序地比较多个扬声器设备中的每一个的类型、最大声压级和布置位置。
构成音频输出系统的多个扬声器设备可以使用在多个扬声器设备之间共享的设备信息中包括的扬声器设备的类型信息,来识别在彼此联锁的同时进行操作的多个扬声器设备当中是否存在条形音箱(S1110)。
如果在多个扬声器设备中存在条形音箱(S1110-Y),则音频输出系统可以将作为条形音箱的扬声器设备识别为主扬声器设备(S1120)。如果在多个扬声器设备中没有条形音箱(S1110-N),则音频输出系统可以使用在扬声器设备之间共享的设备信息中包括的扬声器设备的类型信息,来识别多个扬声器设备是否是相同类型的扬声器设备(S1130)。
如果多个扬声器设备不是相同类型的扬声器设备(S1130-N),则音频输出系统可以从多个扬声器设备中将具有最高声压级的扬声器设备识别为主扬声器设备(S1140)。另外,如果多个扬声器设备是相同类型的扬声器设备(S1130-Y),则音频输出系统可以使用在扬声器设备之间共享的设备信息中包括的扬声器设备的布置位置信息,来识别是否存在多于一个的前方扬声器设备(S1150)。例如,布置位置信息可以基于在安装扬声器设备时输入的信息、距再现设备的距离等,并且如果扬声器设备通过电缆连接,则布置位置信息可以基于再现设备与每个扬声器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前方扬声器设备可以以布置在靠近再现设备的位置,或者可以布置在用户的前方。
如果只存在一个前方扬声器设备(S1150-N),则音频输出系统可以将该前方扬声器设备识别为主扬声器设备(S1160)。如果存在多于一个的前方扬声器设备(S1150-Y),则音频输出系统可以将左扬声器设备识别为多个扬声器设备当中的主扬声器设备(S1170)。
如上所述,通过基于预定条件确定主扬声器设备,可以参考具有最佳音量特性的扬声器设备来调节多个扬声器设备之间的平衡,而无需用户的任何手动控制。
上述确定方法中用于确定主扬声器设备的操作的顺序可以是用于确定主扬声器设备的优先顺序的一个示例,并且示例实施例不限于此。优先顺序可以通过用户设置来改变。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示例实施例的用于校准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图12示出了用于在扬声器设备是从主扬声器设备接收至少一个参数的从扬声器设备的情况下校准该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的示例方法。
根据图12,扬声器设备可以从主扬声器设备接收参数(S1210)。该参数可以影响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并且可以是以下中的至少一项:余量、输入灵敏度、最大功率级、声压级(SPL)、分频频率、增益和扬声器阻抗。
扬声器设备可以校准该扬声器设备的音量曲线(S1220)。例如,扬声器设备可以基于至少一个接收到的主扬声器设备的参数和影响该扬声器设备的独特音量特性的至少一个预定参数,来将该扬声器设备的音量曲线校准为与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一致。
扬声器设备可以校准该扬声器设备的输出功率(S1230)。例如,扬声器设备可以基于至少一个接收到的主扬声器设备的参数和影响该扬声器设备的独特音量特性的至少一个预定参数,来将该扬声器设备的输出功率校准为与主扬声器设备的输出功率一致。
扬声器设备可以校准该扬声器设备的声压级(S1240)。例如,扬声器设备可以基于至少一个接收到的主扬声器设备的参数和影响该扬声器设备的独特音量特性的至少一个预定参数,来将该扬声器设备的声压级校准为与主扬声器设备的声压级一致。
根据以上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示例实施例,通过使用从主扬声器设备接收到的影响音量特性的至少一个参数来将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校准为与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一致,可以实现多个扬声器设备之间的平衡而无需用户的手动控制,并且即使增加了新的扬声器设备,现有的扬声器设备也可以兼容而不改变扬声器设备的设置,因此可以改进用户便利性。
上面描述的各种示例实施例可以可以使用软件、硬件或其任何组合而实现为计算机或类似于计算机的设备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种示例实施例可以通过使用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来实现:专用处理器、CPU、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件(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和用于执行其他功能的电气单元。在一些情况下,本公开中描述的示例实施例可以被实现为处理器120本身。根据软件方式的实现,诸如本公开中描述的过程和功能的示例实施例可以被实现为分离的软件模块。每个软件模块可以执行本公开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和操作。
上述声音输出系统的控制方法可以存储在非暂时性可读介质上。非暂时性可读介质可以被提供在各种装置中。
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可以指存储数据的机器可读介质或设备。例如,可以将上述应用或程序存储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中,诸如(但不限于)紧凑盘(CD)、数字多功能盘(DVD)、硬盘、蓝光盘、通用串行总线(USB)棒、存储卡、ROM等。
前述示例性实施例和优点仅是示例,而不应被理解为限制示例实施例。示例实施例的描述意在是示意性的,而非意在限制由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公开的范围,并且许多备选、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明显的。

Claims (15)

1.一种音频输出系统,包括:
第一扬声器设备,被配置为基于第一音量特性输出音频;以及
第二扬声器设备,被配置为基于第二音量特性输出音频;
其中,所述第一扬声器设备和所述第二扬声器设备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一扬声器设备和所述第二扬声器设备在彼此联锁的同时进行操作而彼此共享设备信息,并且所述音频输出系统被配置为基于共享的所述设备信息识别满足预定条件的主扬声器设备,以及
其中,所识别的主扬声器设备被配置为发送影响所述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的至少一个参数,以使另一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与所述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输出系统,其中,所述设备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扬声器设备的类型信息、扬声器设备的布置位置信息以及扬声器设备的声压级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频输出系统,其中,所述音频输出系统被配置为通过顺序地比较所述第一扬声器设备和所述第二扬声器设备的类型、最大声压级以及布置位置来识别所述主扬声器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输出系统,其中,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被配置为使用从所述主扬声器设备接收到的至少一个参数来获得所述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曲线与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的音量曲线的差异,并使用所获得的差异来校准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的音量曲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频输出系统,其中,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被配置为使用从所述主扬声器设备接收到的至少一个参数来获得所述主扬声器设备与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在各音量级下的输出功率的差异,并使用所获得的差异来校准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的输出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频输出系统,其中,如果所述主扬声器设备的输出功率等于或大于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则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被配置为将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的输出功率校准为最大输出功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频输出系统,其中,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被配置为使用从所述主扬声器设备接收到的至少一个参数来获得所述主扬声器设备与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在相同输出功率下的声压级的差异,并使用所获得的差异来校准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的声压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输出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余量、输入灵敏度、最大功率级、声压级SPL、分频频率、增益和扬声器阻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输出系统,其中,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被配置为存储影响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的至少一个参数,并且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被配置为当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独立于所述主扬声器设备操作时根据基于所存储的所述至少一个参数的音量特性来输出音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输出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扬声器设备被配置为经由无线网络与所述第二扬声器设备通信。
11.一种控制音频输出系统的音量的方法,包括:
由在彼此联锁的同时进行操作的第一扬声器设备和第二扬声器设备,共享所述第一扬声器设备和所述第二扬声器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一扬声器设备被配置为基于第一音量特性输出音频,并且所述第二扬声器设备被配置为基于第二音量特性输出音频;以及
基于共享的所述设备信息识别满足预定条件的主扬声器设备;
其中,所识别的主扬声器设备发送影响所述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的至少一个参数,以使另一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与所述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特性一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设备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扬声器设备的类型信息、扬声器设备的布置位置信息以及扬声器设备的声压级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顺序地比较所述第一扬声器设备和所述第二扬声器设备的类型、最大声压级以及布置位置来识别所述主扬声器设备。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使用从所述主扬声器设备接收到的至少一个参数来获得所述主扬声器设备的音量曲线与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的音量曲线的差异,并使用所获得的差异来校准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的音量曲线。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使用从所述主扬声器设备接收到的至少一个参数来获得所述主扬声器设备与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在各音量级下的输出功率的差异,并使用所获得的差异来校准所述另一扬声器设备的输出功率。
CN201810116408.3A 2017-02-06 2018-02-05 音频输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4012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016106A KR102551012B1 (ko) 2017-02-06 2017-02-06 오디오 출력 시스템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KR10-2017-0016106 2017-02-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01211A true CN108401211A (zh) 2018-08-14
CN108401211B CN108401211B (zh) 2020-12-22

Family

ID=61027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1640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401211B (zh) 2017-02-06 2018-02-05 音频输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15760B2 (zh)
EP (1) EP3358863B1 (zh)
KR (1) KR102551012B1 (zh)
CN (1) CN10840121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1969A (zh) * 2018-10-29 2019-02-1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设备及其音量调节方法、装置、设备、介质
CN111148005A (zh) * 2019-11-11 2020-05-12 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mic顺序的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73190A1 (ja) * 2017-03-23 2018-09-27 ヤマハ株式会社 音響機器、音響システム、及びチャンネル配信方法
US10405097B1 (en) * 2018-06-28 2019-09-03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nd method of utilizing audio orientations
KR20210015540A (ko) * 2019-08-02 2021-02-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서라운드 사운드 시스템
WO2021040074A1 (ko) * 2019-08-27 2021-03-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서라운드 사운드 시스템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0431A (zh) * 2010-12-08 2013-08-14 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优化来自用于音频再现的装置的音频信号再现的方法
CN103718574A (zh) * 2011-07-28 2014-04-09 汤姆逊许可公司 音频校准系统和方法
US20150249890A1 (en) * 2014-02-28 2015-09-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udio outputt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audio outputt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40531A (ja) 2002-10-16 2004-05-13 Tamura Seisakusho Co Ltd 音声調整装置
KR20060043992A (ko) 2004-11-11 2006-05-16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홈시어터 시스템의 스피커 채널 자동 선택 장치 및 방법
KR100611993B1 (ko) 2004-11-18 2006-08-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 채널 자동 스피커 모드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KR20060061656A (ko) 2004-12-02 2006-06-08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홈시어터 시스템의 스피커 채널 자동 선택 장치 및 방법
KR20060081424A (ko) 2005-01-07 2006-07-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홈 씨어터 시스템에서의 오디오 출력 레벨 조절방법
KR20070051140A (ko) 2005-11-14 2007-05-17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멀티 채널 시스템의 스피커 출력 장치 및 방법
US8320824B2 (en) * 2007-09-24 2012-11-27 Aliphcom,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to provide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wireless speakers
JP2010093403A (ja) 2008-10-06 2010-04-22 Panasonic Corp 音響再生システム、音響再生装置及び音響再生方法
JP5193076B2 (ja) * 2009-01-19 2013-05-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シンク機器及び無線伝送システム
KR101032521B1 (ko) 2009-08-26 2011-05-06 고려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무선 센서 네트워크를 이용한 음향 시스템
BR112012024309A2 (pt) * 2010-03-29 2016-05-24 Sharp Kk dispositivo de sincronização, dispositivo fonte e sistema de transmissão sem fio
US8611559B2 (en) 2010-08-31 2013-12-17 Apple Inc. Dynamic adjustment of master and individual volume controls
JP5609445B2 (ja) 2010-09-03 2014-10-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制御端末装置、制御方法
US9059669B2 (en) * 2013-09-05 2015-06-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ound control for network-connected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0431A (zh) * 2010-12-08 2013-08-14 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优化来自用于音频再现的装置的音频信号再现的方法
CN103718574A (zh) * 2011-07-28 2014-04-09 汤姆逊许可公司 音频校准系统和方法
US20150249890A1 (en) * 2014-02-28 2015-09-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udio outputt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audio outputting system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1969A (zh) * 2018-10-29 2019-02-1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设备及其音量调节方法、装置、设备、介质
CN109361969B (zh) * 2018-10-29 2020-04-2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设备及其音量调节方法、装置、设备、介质
CN111148005A (zh) * 2019-11-11 2020-05-12 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mic顺序的方法及装置
CN111148005B (zh) * 2019-11-11 2021-07-27 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mic顺序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615760B2 (en) 2020-04-07
CN108401211B (zh) 2020-12-22
KR102551012B1 (ko) 2023-07-05
EP3358863B1 (en) 2023-05-17
EP3358863A1 (en) 2018-08-08
US20180226931A1 (en) 2018-08-09
KR20180091222A (ko) 2018-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01211A (zh) 音频输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6086188B2 (ja) 音響効果調整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KR102614577B1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EP2926572B1 (en) Collaborative sound system
CN103873797B (zh) 电视音频装置和方法
US20140173519A1 (en) Apparatus with an audio equalizer and associated method
TW201113806A (en) A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displaying multimedia data
US20190265943A1 (en) Content based dynamic audio settings
KR102580502B1 (ko) 전자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409376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20220071867A (ko) 오디오와 관련하여 사용자 맞춤형 현장감 실현을 위한 컴퓨터 시스템 및 그의 방법
KR20170106046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US1099227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US20210019113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JP7147742B2 (ja) 端末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KR20140090469A (ko) 영상표시장치의 동작 방법
US20180364972A1 (en) An audio system
JP6285790B2 (ja) チャンネル数変換装置
CN109672956A (zh) 音频处理装置及其音频处理方法
KR20100027713A (ko) 홈시어터 시스템의 사운드 셋팅 장치 및 방법
KR101104063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 및 그의 음향분석방법
KR20040087561A (ko) 홈시어터 시스템의 스피커 음량 조절방법
WO2023239639A1 (en) Immersive audio fading
JP2016195443A (ja) 音響効果調整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0267836A (ja) 電子装置及び電子装置の音響出力変換方法並びに記憶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