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98802A - 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制备方法及在手机盖板等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制备方法及在手机盖板等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98802A
CN108398802A CN201810321601.0A CN201810321601A CN108398802A CN 108398802 A CN108398802 A CN 108398802A CN 201810321601 A CN201810321601 A CN 201810321601A CN 108398802 A CN108398802 A CN 1083988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grating
transparent
lens board
dimensional stere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2160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成旺
常青山
杨军
杨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32160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988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98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988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制备方法及在手机盖板等的应用。所述透镜板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透明保护层、透明填充层和光栅层;所述光栅层的上表面排布有多个柱形球冠状凸点,下表面具有压纹图案;所述透明填充层填平所述光栅层的上表面;所述透明填充层与所述保护层之间粘接。本发明具有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避免了采用印刷油墨图案而导致的产品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容易老化褪色,保证了其三维立体效果的长期稳定性;同时具有清晰的三维立体效果,且表面不易被划伤损坏。

Description

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制备方法及在手机盖板等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立体装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制备方法及在手机盖板等的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用于手机和家电等三维立体装饰的产品,是通过将印刷好的三维立体光栅贴纸粘贴在所要装饰的物体的某一表面来实现,例如,图1为用常规三维立体材料对手机进行装饰时,立体光栅片材与手机结合的示意图,在光栅层110的底部印刷有处理过的图案112,通过光栅层110的点状光栅111可以将图案112显示三维立体效果;用双面胶120将印刷好的三维立体光栅片粘贴在手机130背面,以达到装饰的效果。
这种三维立体光栅贴纸,往往采用将图案印刷在光栅层下表面的方式,而印刷的油墨图案在以后产品的使用过程中易于老化褪色,无法保证其三维立体效果的长期稳定性;且在产品的制备过程中图案采用印刷的工艺较为复杂,相关设备的投入较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制备方法及手机盖板等。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所述透镜板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透明保护层、透明填充层和光栅层;
所述光栅层的上表面排布有多个柱形球冠状凸点,下表面具有压纹图案;
所述透明填充层填平所述光栅层的上表面;
所述透明填充层与所述透明保护层之间粘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柱形球冠状的凸点规则排布;
所述压纹图案,为凹进下表面或凸出下表面的立体图案;
所述立体图案包括多个连续的单元图案,或为一整体图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续的单元图案的排列角度与所述凸点的排列角度一致;
所述排列角度,为所述上下两列中对应位置的单元图案或凸点之间连线相对于预设的垂直基准线的夹角。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光栅层的厚度h的大小等于:
h=F=R×n1/(n1-n2)
上式中,所述F为所述多个柱形凸点形成的点状光栅的焦距,R为所述凸点的球冠半径,n1为所述点状光栅的折射率,n2为所述透明填充层的折射率,所述点状光栅的折射率大于述透明填充层的折射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具有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还包括颜色镀膜层;
所述颜色镀膜层覆盖于所述光栅层下表面之上。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颜色镀膜层为氧化锆或三氧化二铝。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光栅层为光学树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填充层为UV树脂涂布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透明保护层,为下述材料中的一种:
钢化玻璃、透明树脂和PC塑料。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填充层与所述透明保护层之间通过光学胶膜OCA粘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填充层和所述透明保护层之间设置有覆膜层。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制备光栅层,所述光栅层上表面排布有多个柱形球冠状凸点且下表面设置有压纹图案;
在所述光栅层的上表面涂布透明填充层,直至填平所述凸点间隙;
对所述透明填充层进行覆膜后固化;
将覆膜去除后,在所述透明填充层之上粘接透明保护层;或在覆膜之上粘接透明保护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制备光栅层,包括:
将熔融状态的光学树脂通过正面辊和底面图案辊压延成所述光栅层;
所述正面辊设置有与所述多个柱形球状凸点对应的凹点;
所述底面图案辊设置有与所述压纹图案对应的图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正面辊和底面图案辊之间的间隙为:
h=R×n1/(n1-n2)
上式中,R为所述正面辊上凹点的半径,n1为所述光栅层的折射率,n2为所述透明填充层的折射率,所述光栅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透明填充层的折射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粘接透明保护层,包括:
使用光学胶膜OCA粘接下述材料中的一种:
钢化玻璃、透明树脂和PC塑料。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化,包括:紫外固化。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固化后和粘接透明保护层之前,或在粘接透明保护层之后,还包括:
采用真空镀膜或磁控溅射工艺为所述光栅层的下表面镀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覆膜,包括:
将塑料薄膜与所述透明填充层上下双辊压黏合在一起。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将覆膜去除,可通过真空吸附去除覆膜的方式实现。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具有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在手机盖板、家电面板、家具、包装材料上的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制备方法及在手机盖板等的应用中,光栅层上表面排布有多个柱形球冠状凸点,下表面采用压纹图案,避免了采用印刷油墨图案而导致的产品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容易老化褪色,保证了其三维立体效果的长期稳定性;且采用压纹的方式将图案压在光栅层的下表面,避免了图案印刷这一较为复杂的环节和相关设备投资。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透镜板及其制备方法,在透明填充层填平光栅层的上表面后,再粘接透明保护层,由于透明填充层和透明保护层的保护作用,可以避免像现有立体光栅贴纸那样,由于光栅层直接作为最上层,所带来的表面凸凹不平、导致手感不好、容易产生漫反射进而影响清晰度、容易划伤等问题。使得其三维立体显示效果更为清晰,且其表面更易于清洁,还避免了清洁过程对表面的损坏。
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制备方法及在手机盖板等的应用中,光栅层下表面的压纹图案,为凹进或凸出下表面的立体图案,透过光栅层上表面上的凸点,可以进一步增强三维显示的立体效果。
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制备方法及在手机盖板等的应用中,光栅层下表面的单元图案与上表面的凸点排列方式相对应,透明填充层的折射率低于光栅层点状光栅的折射率,光栅层的厚度与其点状光栅的焦距相等,使得图案始终能够显示在光栅层的焦平面上,保证了其三维立体显示的清晰度。
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制备方法及在手机盖板等的应用中,颜色镀膜层可以为氧化锆或三氧化二铝等金属化合物,遮光性好,使得透镜板下部的光线不会进入人眼,镀膜后从透镜板正面观察,可观察到金属感的清晰立体效果;同时由于该层还可以采用彩色镀膜工艺,从而使本发明产品可以体现各种绚丽色彩,提升装饰效果。
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适用范围广泛,可广泛应用于手机盖板、家电面板、家具、包装材料等,在应用于防伪图案时,还可以起到装饰和防伪的双重作用。
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的制备方法中,为透明填充层覆膜可避免后续制备过程中对透明填充层的损坏,后续可以去除或者保留,既可保证产品品质、提升生产效率,又能大大增加产品生产的灵活度。
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的制备方法中,利用正面辊和底面图案辊,将熔融状态的光学树脂压延成光栅层,将图案压在光栅层的下表面,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印刷图案这一较为复杂的环节和相关设备的投资;同时一体压延成型也简化了制备工艺,提高了制备精度,进而也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8、由于光栅层恰到好处的厚度,是保证产品三维立体清晰度的关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的制备方法中,可以通过精确地调整正面辊和底面图案辊之间的间隙,实现对透镜板厚度的精确控制,保证光栅层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提高产品良率,且操作起来比较简单。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三维立体装饰使用的层状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具有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层状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光栅层上表面的凸点排列布局的示意图;
图4为点状光栅显示的光学原理示意图;
图5A为点状光栅片材在空气中厚度说明示意图;
图5B为点状光栅片材在非空气介质中厚度说明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具有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的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三维立体光栅的三维立体效果不够清晰,长期稳定性较差,且在产品的制备过程中图案采用印刷的工艺较为复杂,相关设备的投入较大,光栅表面易于被划伤损坏等等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制备方法及在手机盖板等的应用。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具有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自上而下依次至少包括下述几层:透明保护层、透明填充层和光栅层;其中,光栅层的上表面排布有多个柱形球冠状凸点,下表面具有压纹图案;透明填充层填平光栅层的上表面;透明填充层与透明保护层之间粘接。
本实施例一提供的透镜板,光栅层上表面排布有多个柱形球冠状凸点,下表面采用压纹图案,避免了采用印刷油墨图案而导致的产品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容易老化褪色,保证了其三维立体效果的长期稳定性。另外,在光栅层的上表面依次设置有透明填充层和透明保护层,由于透明填充层和透明保护层的保护作用,可以避免像现有立体光栅贴纸那样,由于光栅层直接作为最上层,所带来的表面凸凹不平、导致手感不好、容易产生漫反射进而影响清晰度、容易划伤等问题。使得其三维立体显示效果更为清晰,且其表面更易于清洁,还避免了清洁过程对表面的损坏。
作为本发明一种具有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图2为一种具有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的层状结构爆炸图,图2中所述的透镜板自上而下依次至少包括:透明保护层210、胶膜220、覆膜层230、透明填充层240、光栅层250和颜色镀膜层260,其中光栅层250具有上表面251和下表面252。
光栅层250为本实施例三维立体显示的核心层,为裸眼三维立体光栅片,用于显示三维效果。在一个实施例中,光栅层上表面251的多个柱形球冠状凸点规则排布,紧密排列布满上表面251,例如如图3所示的排布方式:凸点排布的倾斜方向相对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α,α可以为0~90度的任意角度;光栅层下表面252的压纹图案,可以为凹进下表面或凸出下表面的立体图案,透过光栅层上表面上的凸点,可以进一步增强三维显示的立体效果;立体图案包括多个连续的单元图案,或为一个整体图案,也可以是多个相同或者不同的单元图案。
当立体图案为多个连续图案时,根据莫尔条纹原理可知,莫尔条纹是由两个空间频率相近的周期性光栅图形叠加而形成的光学条纹,为了产生莫尔条纹,使透镜板显示较好的三维立体效果,在一个实施例中,透镜板下表面252连续的单元图案的排列角度与上表面251凸点的排列角度应尽可能一致;上述排列角度,为上下两列中对应位置的单元图案或凸点之间连线相对于预设的垂直基准线的夹角。
图4为点状光栅显示的光学原理示意图,由图4可知,光栅图像41位置在点状光栅42的焦平面上时,图像会最清晰的平行进入人眼,所以将点状光栅42的厚度设定为其焦距F,就可以得到合适厚度、清晰度最佳的光栅产品。
图5A和图5B分别为点状光栅在空气中的焦距图和点状光栅在其它介质中的焦距的示意图。其中:
参照图5A所示,点状光栅在空气(折射率为1)中的焦距F(标准)计算公式如下:
F(标准)=R×n1/(n1-1) (1)
上式(1)中,R为点状光栅的凸点半径,n1为点状光栅的折射率。
参照图5B所示,点状光栅在折射率为n2的介质(非空气)中的焦距F(非常规),计算公式如下:
F(非常规)=R×n1/(n1-n2) (2)
上式(2)中,R为点状光栅的凸点的半径,n1为点状光栅的折射率,n1>n2。
在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空气折射率最低,所以n2>1,根据公式(1)和公式(2)可以得出,在空气以外其它介质中,相比在空气中,点状光栅实际焦距会发生变化,确切地说是会变大,由于光栅的厚度等于光栅的焦距时才能得到最佳的观察效果,所以在不同于空气的介质中,光栅厚度应该根据介质的折射率进行相应的调整,也就是相应的加厚,才能使图案平面51位于光栅的焦平面,从而保证在点状光栅处在该介质中仍然可以得到清晰的三维立体效果。
由于本实施例光栅层250不是直接暴露于空气中,其上表面251被透明填充层240所填充,所以,光栅层250所处的介质为透明填充层240。
故,在一个实施例中,光栅层250较佳的厚度h的大小等于:
h=F=R×n1/(n1-n2) (3)
上式(3)中,F为多个柱形凸点形成的点状光栅的焦距,R为凸点的球冠半径,n1为点状光栅的折射率,n2为透明填充层的折射率,点状光栅的折射率大于述透明填充层的折射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光栅层250可以采用光学树脂或类似材料。可选地,光栅层250可以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或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等,也可以是其他高透光率树脂。
本实施例的透镜板,光栅层下表面252的单元图案与上表面251的凸点排列方式相对应,透明填充层240的折射率低于光栅层点状光栅的折射率,光栅层250的厚度与其点状光栅的焦距相等,使得图案始终能够显示在光栅层的焦平面上,保证了其三维立体显示的清晰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透明填充层240和透明保护层260之间设置有覆膜层230。覆膜层230主要用于本实施例的制备过程中,作用为保护涂布树脂后的产品表面,材料可以为PC高透薄膜,后续工序可以去除,也可以保留,不影响产品效果。
透明填充层240,属于特殊光学高透明胶状材料,用于填平光栅层的上表面251,同时用于粘接光栅层250和上覆覆膜层230。在一个实施例中,透明填充层240为UV树脂涂布层。可选的,透明填充层240也可以选用其他高透明的光学树脂材料。
透明保护层210,用于保护底下各层不受外部损坏。透明保护层210可以为钢化玻璃,或具有耐磨和透光特性的其他材料例如。
透明保护层210与透明填充层240之间通过胶膜220粘接。在一个实施例中,透明保护层210与透明填充层240之间可以通过例如光学胶膜(OpticallyClear Adhesive,OCA)无气泡粘接。OCA具有无色透明、光透过率在90%以上、胶结强度良好,可在室温或中温下固化,且有固化收缩小等特点,可选的,也可以通过其他光学胶膜粘接。
颜色镀膜层260,为颜色表现层,用于遮光和反光,颜色镀膜层260覆盖于于光栅层下表面252之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颜色镀膜层260为氧化锆或三氧化二铝,也可以为其他致密的金属氧化物。由于颜色镀膜层260遮光性好,使得透镜板下部的光线不会进入人眼,镀膜后从透镜板正面观察,可观察到金属感的清晰立体效果;同时由于该层还可以采用彩色镀膜工艺,从而使本发明产品可以体现各种绚丽色彩,提升装饰效果。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适用范围广泛,可广泛应用于手机盖板、家电面板、家具、包装材料等,在应用于防伪图案时,还可以起到装饰和防伪的双重作用。
本实施例具有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可以作为手机背板来使用,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为厚度小于1.5mm的裸眼三维立体产品,最佳观察距离为20~30cm,裸眼观察即可获得清晰的深度感,视觉厚度可以达到3~5cm,如同水晶一样晶莹剔透,对手机有极强的装饰性,提高了手机的可观赏性。还可以起到装饰和防伪的双重作用。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具有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制备方法,如图6所示,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S61:制备光栅层,光栅层上表面排布有多个柱形球冠状凸点且下表面设置有压纹图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熔融状态的光学树脂通过正面辊和底面图案辊压延成光栅层;正面辊设置有与光栅层上表面排布的多个柱形球状凸点对应的凹点;底面图案辊设置有与光栅层下表面压纹图案对应的图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正面辊和底面图案辊之间的间隙例如可以为:
h=R×n1/(n1-n2)
上式中,R为正面辊上凹点的半径,n1为光栅层的折射率,n2为透明填充层的折射率,光栅层的折射率大于透明填充层的折射率。
上述间隙可以预先设置或者调整,在生产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光栅检查工位对三维立体图案的检查,在发现不够清晰时,在初步设置的间隙基础上不断调整,使得该间隙的大小达到最佳。
可选的,使用具有对应结构的正面辊和底面图案辊压延成如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光栅层。
可选的,上述步骤中的光学树脂可以选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或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也可以选用其他高透光率树脂。
目前市场上的三维立体装饰的产品,光栅层下表面的图案需要特别的处理和印刷,工艺繁琐;且印刷油墨在阳光照射一段时间后会老化褪色,更加加重三维立体图案的模糊程度。
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将熔融状态的光学树脂通过正面辊和底面图案辊压延成光栅层,将图案压在光栅层的下表面,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印刷图案这一较为复杂的环节和相关设备的投资;同时一体压延成型也简化了制备工艺,提高了制备精度,进而也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步骤S62:在光栅层的上表面涂布透明填充层,直至填平凸点间隙。
步骤S61中制备的光栅层由熔融状态冷却成固态后,其厚度可以是0.3~0.6mm,步骤S61制备的光栅层并不能体现很清晰的三维立体效果,需要在冷却后在其上表面涂布透明填充层,直至填平凸点间隙。
由步骤S61中的公式可知,若换用其他不同的折射率的透明填充层材料,需根据上述公式相应调整正面辊和底面图案辊之间的间隙。
可选的,透明填充层材料可以选用UV树脂,也可以选用其他折射率低于光栅层的折射率的光学高透明胶状材料。
本实施例所述方法,透明填充层的涂布,起到了填充和粘接的双重作用。
步骤S63:对透明填充层进行覆膜后固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塑料薄膜与所述透明填充层上下双辊压黏合在一起,即将透明塑料薄膜紧密压合在被透明填充层涂布填平后的光栅层的上表面。之后进行固化处理。可选的,可以采用紫外(Ultraviolet curing,UV)固化。
可选的,覆膜材料可以选用高透PC薄膜。
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冷却后的光栅层经过涂布树脂和覆膜后以及紫外固化后,光栅层下表面的立体图案被清晰的体现出来。
本实施例中的覆膜,为光栅层上表面和透明填充层提供了保护,使其在后续加工过程中不被污染或损坏,且避免了后续制备过程中为了防止透明填充层被损坏而一些操作无法进行或不能方便的进行,所以覆膜的使用,既可保证产品品质、提生生产效率,又能大大增加产品生产的灵活度。
根据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具有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的结构可知,制备厚度与焦距相对应的光栅片才能保证最终透镜板的三维立体显示的清晰度,这也正是本实施例制备过程的关键点和难点。
因此,本实施例所述制备方法,将熔融状态的光学树脂通过正面辊和底面图案辊压延成光栅层,通过设置正面辊和底面图案辊之间的间隙,使得制得的光栅层的厚度等于其点状光栅的折射率,保证了其三维立体显示的清晰度。
由于正面辊凹点半径测量和制备过程误差的不可避免,故上述步骤制备的光栅层在涂布透明填充层和覆膜且经过紫外固化后,可能发现其三维显示效果不够清晰,这种情况下可以调整正面辊和底面图案辊之间的间隙,直至制备的产品三维显示效果足够清晰。
故,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的制备方法中,可以通过精确地调整正面辊和底面图案辊之间的间隙,实现对透镜板厚度的精确控制,保证光栅层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提高产品良率,且操作起来比较简单。
步骤S64:切割成需要的形状和尺寸。
可以通过激光切割等方法将上述步骤制备的产品分割成需要的形状和尺寸,以满足本实施例制备的透镜板所适用的各种情形下的要求。
步骤S65:将覆膜去除后,在透明填充层之上粘接透明保护层;或在覆膜之上粘接透明保护层。
覆膜的作用为保护涂布树脂后的产品表面,后续工序可以去除,也可以保留,不影响产品效果。故在透明填充层之上粘接透明保护层之前,将覆膜保留或去除都可以。
去除覆膜:
一般可采用真空吸附的方式撕去覆膜,例如使用全自动贴合设备真空吸附去除覆膜。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使用OCA粘接透明保护层。可选的,透明保护层可以为下述材料中的一种:
钢化玻璃、透明树脂和PC塑料或者其他透明的具有一定耐磨性的材质皆可。
例如,可以是粘接1mm左右的钢化玻璃。
步骤S66:为光栅层的下表面镀膜。
在一个实施例中,采用真空镀膜或磁控溅射工艺为所述光栅层的下表面镀膜。可选的,可以镀氧化锆或三氧化二铝等金属化合物。可选的,也可以是其他工艺镀膜。
可选的,可以采用彩色镀膜工艺,从而使本实施例的透镜板可以体现各种绚丽色彩。
步骤S65和步骤S66没有先后顺序,可以先执行其中任何一步。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具有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在手机盖板、家电面板、家具或包装材料上的应用。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也可以应用于所要装饰的其他产品,起到三维立体装饰的作用。
上文的描述包括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举例。当然,为了描述上述实施例而描述部件或方法的所有可能的结合是不可能的,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各个实施例可以做进一步的组合和排列。因此,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的所有这样的改变、修改和变型。此外,就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包含”,该词的涵盖方式类似于术语“包括”,就如同“包括,”在权利要求中用作衔接词所解释的那样。此外,使用在权利要求书的说明书中的任何一个术语“或者”是要表示“非排它性的或者”。

Claims (16)

1.一种具有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板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透明保护层、透明填充层和光栅层;
所述光栅层的上表面排布有多个柱形球冠状凸点,下表面具有压纹图案;
所述透明填充层填平所述光栅层的上表面;
所述透明填充层与所述透明保护层之间粘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柱形球冠状的凸点规则排布;
所述压纹图案,为凹进下表面或凸出下表面的立体图案;
所述立体图案包括多个连续的单元图案,或为一整体图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的单元图案的排列角度与所述凸点的排列角度一致;
所述排列角度,为所述上下两列中对应位置的单元图案或凸点之间连线相对于预设的垂直基准线的夹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层的厚度h的大小等于:
h=F=R×n1/(n1-n2)
上式中,所述F为所述多个柱形凸点形成的点状光栅的焦距,R为所述凸点的球冠半径,n1为所述点状光栅的折射率,n2为所述透明填充层的折射率,所述点状光栅的折射率大于述透明填充层的折射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颜色镀膜层;
所述颜色镀膜层覆盖于所述光栅层下表面之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颜色镀膜层为氧化锆或三氧化二铝。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具有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层为光学树脂。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具有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填充层为UV树脂涂布层;
所述透明保护层,为下述材料中的一种:
钢化玻璃、透明树脂和PC塑料。
9.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具有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填充层与所述透明保护层之间通过光学胶膜OCA粘接。
10.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具有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填充层和所述透明保护层之间设置有覆膜层。
11.一种具有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制备光栅层,所述光栅层上表面排布有多个柱形球冠状凸点且下表面设置有压纹图案;
在所述光栅层的上表面涂布透明填充层,直至填平所述凸点间隙;
对所述透明填充层进行覆膜后固化;
将覆膜去除后,在所述透明填充层之上粘接透明保护层;或在覆膜之上粘接透明保护层。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光栅层,包括:
将熔融状态的光学树脂通过正面辊和底面图案辊压延成所述光栅层;
所述正面辊设置有与所述多个柱形球状凸点对应的凹点;
所述底面图案辊设置有与所述压纹图案对应的图案。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辊和底面图案辊之间的间隙为:
h=R×n1/(n1-n2)
上式中,R为所述正面辊上凹点的半径,n1为所述光栅层的折射率,n2为所述透明填充层的折射率,所述光栅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透明填充层的折射率。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固化后和粘接透明保护层之前,或在粘接透明保护层之后,还包括:
采用真空镀膜或磁控溅射工艺为所述光栅层的下表面镀膜。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包括:
将塑料薄膜与所述透明填充层上下双辊压黏合在一起;
所述将覆膜去除,包括:通过真空吸附撕去所述覆膜。
16.一种具有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在手机盖板、家电面板、家具或包装材料上的应用。
CN201810321601.0A 2018-04-11 2018-04-11 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制备方法及在手机盖板等的应用 Pending CN1083988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21601.0A CN108398802A (zh) 2018-04-11 2018-04-11 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制备方法及在手机盖板等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21601.0A CN108398802A (zh) 2018-04-11 2018-04-11 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制备方法及在手机盖板等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98802A true CN108398802A (zh) 2018-08-14

Family

ID=63099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21601.0A Pending CN108398802A (zh) 2018-04-11 2018-04-11 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制备方法及在手机盖板等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98802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75821A (ko) * 2008-07-29 2008-08-19 (주)이노웍스 입체 영상용 평면 렌티큘라렌즈 시트
CN101426147A (zh) * 2008-01-08 2009-05-06 四川大学 复合柱面镜光栅自由立体显示器
CN102269892A (zh) * 2011-07-21 2011-12-07 北京三五九投资有限公司 带光栅的印刷型柔性显示屏
CN206096518U (zh) * 2016-08-03 2017-04-12 绍兴京华激光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膜
CN208092357U (zh) * 2018-04-11 2018-11-13 杨成旺 一种具有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及相关手机盖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6147A (zh) * 2008-01-08 2009-05-06 四川大学 复合柱面镜光栅自由立体显示器
KR20080075821A (ko) * 2008-07-29 2008-08-19 (주)이노웍스 입체 영상용 평면 렌티큘라렌즈 시트
CN102269892A (zh) * 2011-07-21 2011-12-07 北京三五九投资有限公司 带光栅的印刷型柔性显示屏
CN206096518U (zh) * 2016-08-03 2017-04-12 绍兴京华激光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膜
CN208092357U (zh) * 2018-04-11 2018-11-13 杨成旺 一种具有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及相关手机盖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15307A (zh) 玻璃盖板
JP2011131597A (ja) 立体感形成外装材
CN108919406A (zh) 低反射率3d偏光膜、低反射率偏光led及制备方法
KR20060013636A (ko) 장식막, 판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8931857A (zh) 用于led立体显示系统的3d偏振膜及其制作方法
CN208092357U (zh) 一种具有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及相关手机盖板
CN108802886A (zh) 偏光立体片及其制作方法、3dled及其制作方法
CN110753470A (zh) 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8398802A (zh) 三维立体效果的透镜板、制备方法及在手机盖板等的应用
CN104898296A (zh) 一种激光内雕3d图案树脂镜片及其制作方法
KR102464989B1 (ko) 패턴 필름, 이를 제조하기 위한 몰드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532076B (zh) 沿棱边显示的视角多色特性的制品
KR20180129039A (ko) 글라스 장식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6950627B (zh) 裸眼3d成像光栅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53384A (zh) 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的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CN103264608A (zh) 一种具有3d视觉效果的装饰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1054046B (zh) 一种具有图像的水晶玻璃饰品
KR101035201B1 (ko) 표면 처리된 렌티큘러시트
KR101131642B1 (ko) 입체이미지 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167708B1 (ko) 상부에 렌즈와 하부로 패턴이 형성된 사출레진을 포함한 입체시트 및 그 입체시트 제조방법
CN103985326A (zh) 一种具有立体显示效果的发光结构
CN210168077U (zh) 装饰膜和终端
CN206485121U (zh) 一种新型三维立体画结构
CN207281316U (zh) 光学片
CN202230250U (zh) 3d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