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91244B - 一种来电转移方法、移动终端、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来电转移方法、移动终端、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91244B
CN108391244B CN201810163095.7A CN201810163095A CN108391244B CN 108391244 B CN108391244 B CN 108391244B CN 201810163095 A CN201810163095 A CN 201810163095A CN 108391244 B CN108391244 B CN 1083912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con
mobile terminal
fixed
telephone
c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630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91244A (zh
Inventor
李涛
杜凯
张锐华
熊菲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6309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912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912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91244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76090 priority patent/WO2019161801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912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912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6Communication-related supplementary services, e.g. call-transfer or call-ho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4Arrangements for diverting calls for one subscriber to another predetermined subscrib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8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received calls from one subscriber to another; Arrangements affording interim conversations between either the calling or the called party and a third par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24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using a network of reference devices, e.g. beac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2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features of supplementary services
    • H04M2203/205Broadcas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2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features of supplementary services
    • H04M2203/2094Proxim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7/00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 H04M2207/20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hybrid systems
    • H04M2207/206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hybrid systems composed of PSTN and wireless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来电转移方法、移动终端、系统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当移动终端接到来电或者已接听来电时,获取预设范围内Beacon信标的消息并上传到服务器;服务器根据Beacon信标的发送功率的强度从高到低依次进行排列,获取第一个匹配固定座机号码的Beacon信标,并将固定座机号码发送到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发送携带有固定座机号码的SIP转移消息到电话拨出端,控制移动终端断开与电话拨出端的通话,同时建立固定座机和电话拨出端的通话连接。本发明通过来电转移的方式使得用户在接收到来电后,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将来电快速转移到固定座机上,方便用户接听来电。

Description

一种来电转移方法、移动终端、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来电转移方法、移动终端、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的功能繁多,部分移动终端都可以用来接听和拨打电话,以手机为例,手机在收到来电的时候,一般是通过接听后直接进行通话,但是手机通话和座机通话的效果不一样,手机的信号取决于附近的基站信号,可能会出现通话质量不如固定电话好,并且手机辐射比座机大,另外手机使用的舒适度不如座机,比如手机在打电话的时候容易发热,尤其是在夏季,很多用户反馈在接听的时候会出现接听的耳朵到面部因为太热而出现汗渍的情况。
那么,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我们看到周边有座机,就希望对方呼叫到该座机,或者能将来电转移到座机上进行接听,但现有技术中还未能实现。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来电转移方法、移动终端、系统及存储介质,旨在通过移动终端收集周边Beacon信标的广播消息,把收集到的广播消息上传服务器,根据服务器上记录的Beacon信标和固定电话的映射关系,可获取Beacon信标对应的固定电话号码,然后把来电根据SIP协议转移到固定电话上,以达到快速转移来电,方便用户使用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来电转移方法,其中,所述来电转移方法包括:
当移动终端接到来电或者已接听来电时,获取预设范围内Beacon信标的消息并上传到服务器;
服务器根据Beacon信标的发送功率的强度从高到低依次进行排列,获取第一个匹配固定座机号码的Beacon信标,并将固定座机号码发送到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发送携带有固定座机号码的SIP 转移消息到电话拨出端,控制移动终端断开与电话拨出端的通话,同时建立固定座机和电话拨出端的通话连接。
所述的来电转移方法,其中,所述当移动终端接到来电或者已接听来电时,获取预设范围内Beacon信标的消息并上传到服务器之前还包括:
预先在固定座机上设置Beacon信标,当设置完成后,服务器将Beacon信标与固定座机的映射关系进行标注。
所述的来电转移方法,其中,所述当移动终端接到来电或者已接听来电时,获取预设范围内Beacon信标的消息并上传到服务器具体包括:
当移动终端检测到正在来电或者来电已经处于被接听的状态时,所述移动终端开启搜索Beacon信标的功能;
所述移动终端获取预设范围内的Beacon信标的消息,并将所述Beacon信标的消息上传到服务器。
所述的来电转移方法,其中,所述预设范围为1-3米。
所述的来电转移方法,其中,所述服务器根据Beacon信标的发送功率的强度从高到低依次进行排列,获取第一个匹配固定座机号码的Beacon信标,并将固定座机号码发送到移动终端具体包括: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Beacon信标的消息后,根据Beacon信标的发送功率的强度从高到低依次进行排列;
所述服务器根据Beacon信标与固定座机的映射关系,获取第一个匹配固定座机号码的Beacon信标;
当所述服务器匹配到发送功率最强的固定座机后,获取固定座机号码并发送到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的来电转移方法,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携带有固定座机号码的SIP 转移消息到电话拨出端,控制移动终端断开与电话拨出端的通话,同时建立固定座机和电话拨出端的通话连接具体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固定座机号码后,所述移动终端将携带有固定座机号码的SIP转移消息发送到电话拨出端;
当所述SIP转移消息发送完成后,所述移动终端断开与电话拨出端的通话,所述电话拨出端根据所述SIP转移消息建立与固定座机的通话连接。
所述的来电转移方法,其中,所述控制移动终端断开与电话拨出端的通话,同时建立固定座机和电话拨出端的通话连接基于SIP协议完成。
一种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总线;
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
所述通信总线实现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来电转移方法中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来电转移方法的步骤。
一种来电转移系统,用于实现来电转移方法,包括服务器、电话拨出端以及固定座机,其中,所述来电转移系统还包括如上所述的移动终端;
当移动终端接到来电或者已接听来电时,获取预设范围内Beacon信标的消息并上传到服务器;服务器根据Beacon信标的发送功率的强度从高到低依次进行排列,获取第一个匹配固定座机号码的Beacon信标,并将固定座机号码发送到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发送携带有固定座机号码的SIP 转移消息到电话拨出端,控制移动终端断开与电话拨出端的通话,同时建立固定座机和电话拨出端的通话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来电转移方法、移动终端、系统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当移动终端接到来电或者已接听来电时,获取预设范围内Beacon信标的消息并上传到服务器;服务器根据Beacon信标的发送功率的强度从高到低依次进行排列,获取第一个匹配固定座机号码的Beacon信标,并将固定座机号码发送到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发送携带有固定座机号码的SIP 转移消息到电话拨出端,控制移动终端断开与电话拨出端的通话,同时建立固定座机和电话拨出端的通话连接。本发明通过来电转移的方式使得用户在接收到来电后,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将来电快速转移到固定座机上,方便用户接听来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来电转移方法的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来电转移方法的较佳实施例中步骤S10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来电转移方法的较佳实施例中步骤S20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来电转移方法的较佳实施例中步骤S30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来电转移程序的较佳实施例的运行环境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来电转移系统的较佳实施例的功能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的来电转移方法,如图1所示,一种来电转移方法,其中,所述来电转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当移动终端接到来电或者已接听来电时,获取预设范围内Beacon信标的消息并上传到服务器。
具体地,所述步骤S10之前还包括:预先在固定座机上设置Beacon信标,当设置完成后,服务器将Beacon信标与固定座机的映射关系进行标注。
目前室内定位的主要技术为Beacon技术,该技术利用Beacon信标的信号强度来确定终端的位置,以苹果的iBeacon和Google的Eddystone为例,这两种技术比较接近,都是Beacon信标广播消息里包含公司ID、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通用唯一识别码)、Major(通常指建筑物)、Minor(建筑物里的位置信息)、Tx Power(发送功率),通过公司ID、UUID、Major、Minor可以获取到Beacon信标的位置、通过Tx Power可以判断出终端到该Beacon信标的距离,距离该终端最近的Beacon信标的Tx Power应该是最大的。
具体过程请参阅图2,其为本发明提供的来电转移方法中步骤S10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所述步骤S10包括:
S11、当移动终端检测到正在来电或者来电已经处于被接听的状态时,所述移动终端开启搜索Beacon信标的功能;
S12、所述移动终端获取预设范围内的Beacon信标的消息,并将所述Beacon信标的消息上传到服务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范围为1-3米。
步骤S20、服务器根据Beacon信标的发送功率的强度从高到低依次进行排列,获取第一个匹配固定座机号码的Beacon信标,并将固定座机号码发送到移动终端。
具体地,在Beacon布局的时候,在有固定座机的位置,尽量在其附件有安装Beacon信标,并把该Beacon信标和固定座机的映射关系在服务器上标注起来,这个时候,当用户在通话时,上传其目前获取到的Beacon信标的消息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其Tx Power强度从高到低排列,找到第一个有匹配固定电话号码的Beacon信标,并把该固定电话号码发送给移动终端(如手机)。
具体过程请参阅图3,其为本发明提供的来电转移方法中步骤S20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所述步骤S20包括:
S21、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Beacon信标的消息后,根据Beacon信标的发送功率的强度从高到低依次进行排列;
S22、所述服务器根据Beacon信标与固定座机的映射关系,获取第一个匹配固定座机号码的Beacon信标;
S23、当所述服务器匹配到发送功率最强的固定座机后,获取固定座机号码并发送到所述移动终端。
步骤S30、移动终端发送携带有固定座机号码的SIP 转移消息到电话拨出端,控制移动终端断开与电话拨出端的通话,同时建立固定座机和电话拨出端的通话连接。
具体地,移动终端转移到发现的固定座机号码,这里的来电转移,对用户来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来电振铃时用户转移,一种是来电接通后的通话转移,在SIP协议上,可以通过SIP扩展方法Refer来实现,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是一项类似于HTTP的基于文本的网络传输协议,会话初始协议是一个协议栈,集合了注册、呼叫、接听、挂断等相关协议;用于初始、管理和终止网络中的语音和视频会话,具体地说就是用来生成、修改和终结一个或多个参与者之间的会话。SIP的业务模式是一个点对点协议,其中有两个要素——SIP用户代理和SIP网络服务器。用户代理是呼叫的终端系统元素,而SIP服务器是处理与多个呼叫相关联信令的网络设备。用户代理本身具有一客户机元素(用户代理客户机UAC)和一服务器元素(用户代理服务器UAS)。客户机元素初始呼叫而服务器元素应答呼叫。这允许点到点的呼叫通过客户机-服务器协议来完成。
SIP通话的核心特点集中在SIP的设计目标之一是提供类似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中呼叫处理功能的扩展集,在这个扩展集中,实现类似日常电话的操作:拨号,振铃,回铃音或者忙音,只是实现方式和术语有所不同,SIP也实现了许多信令系统7(SS7)中更高级的呼叫处理功能,尽管这两个协议相差很远,SS7是一个高度集中处理的协议,其特点表现为高复杂度的中心网络结构和无智能的哑终端(传统的电话机)。SIP则是一个点对点协议,所以它只需要一个相对简单的(因此也高度可扩展的)核心网络,而将处理工作下放给连接在网络边缘的智能端点(装有硬件或软件的终端设备)。SIP的许多功能在端点中实现。而协议的其他特点还有它是一个文本协议,所以易于调测,结构灵活;而且它是一个中性的底层传输协议,可用TCP或UDP(推荐UDP);同时呼叫和媒体信息同时传送:媒体信息的传送由SDP传送。
SIP协议凭借其简单、易于扩展、便于实现等诸多优点越来越得到业界的青睐,它正逐步成为NGN(下一代网络)和3G多媒体子系统域中的重要协议,并且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的支持SIP的客户端软件和智能多媒体终端,以及用SIP协议实现的服务器和软交换设备。
SIP通话是一种非常成功的VoIP应用,它的优势如下:
1、SIP通话基于现在的因特网系统,接入方便、覆盖面广,需要的设备也非常简单,其它类似技术基本上都不具备以上条件;
2、传统电话在拨打国内国际长途电话时收费高,而使用SIP通话只需支付市内电话以及相应的服务费就可拨打国际或国内长途;由于VoIP需要的投资少,对线路资源占用的少,所以电信部门对VoIP长途业务的收费是非常低廉的,用户在 使用后会感到巨大的经济实惠;
3、IP电信业能够提供多样化的通信服务,如:电话到电话、电脑到电话、传真到传真、传真到传真信箱、传真信箱到传真机、传真信箱到网页、PC文件(Excel、Word、E-mail)或图像到传真机、多点视频会议系统、网页电话等等;SIP正是一 种IP电信业务,所以它的应用方式非常灵活,功能十分丰富;
4、VoIP的通话质量比较好,传统电话线路由于技术方面的先天缺陷,无法避免失真现象,而且失真相对严重;VoIP利用互联网进行数字式传输,保证IP电话有比较良好的通话质量。
具体过程请参阅图4,其为本发明提供的来电转移方法中步骤S30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所述步骤S30包括:
S31、当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固定座机号码后,所述移动终端将携带有固定座机号码的SIP转移消息发送到电话拨出端;
S32、当所述SIP转移消息发送完成后,所述移动终端断开与电话拨出端的通话,所述电话拨出端根据所述SIP转移消息建立与固定座机的通话连接。
也就是说,所述控制移动终端断开与电话拨出端的通话,同时建立固定座机和电话拨出端的通话连接基于SIP协议完成。
举例如下:
Transferor:主动发起Call Transfer(通话转移)的角色;
Transferee:被动接受Call Transfer的角色;
Transfer Target:固定座机,Call Transfer的目标;
实现过程为:Transferee打电话给Transferor,Transferor接听后决定让Transfer Target和Transferee之间通话,Transferor发送SIP Refer消息到Transferee,并且该消息携带Transfer Target的Contact信息,这样后续Transferee会尝试呼叫Transfer Target,并且断开与Transferor的通话。
例如,当用户在室内通过手机接听来电时,如果遇到手机信号不好、通话音质差、以及其他不舒适的原因时,希望把该通电话在身边的固定座机上继续进行时,可通过本发明来实现,通过本发明来实现也避免了手动查询(或者去咨询)身边固定电话的号码的过程、查询和告知对方这个过程用户操作体验会非常差,本发明避免了用户查询座机号码的过程,方便用户转移来电。
如图5所示,基于上述来电转移方法,本发明还相应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10、存储器20及显示器30。图5仅示出了移动终端的部分组件,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的实施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
所述存储器2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移动终端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移动终端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2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移动终端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移动终端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 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 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20还可以既包括所移动终端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20用于存储安装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应用软件及各类数据,例如所述安装移动终端的程序代码等。所述存储器20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在一实施例中,存储器20上存储有来电转移程序40,该来电转移程序40可被处理器10所执行,从而实现本申请中来电转移方法。
所述处理器1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一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2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处理数据,例如执行所述来电转移方法等。
所述显示器3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LE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触控式液晶显示器以及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摸器等。所述显示器30用于显示在所述移动终端的信息以及用于显示可视化的用户界面。所述移动终端的部件10-30通过系统总线相互通信。
在一实施例中,当处理器10执行所述存储器20中来电转移程序40时实现以下步骤:
当移动终端接到来电或者已接听来电时,获取预设范围内Beacon信标的消息并上传到服务器;
服务器根据Beacon信标的发送功率的强度从高到低依次进行排列,获取第一个匹配固定座机号码的Beacon信标,并将固定座机号码发送到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发送携带有固定座机号码的SIP 转移消息到电话拨出端,控制移动终端断开与电话拨出端的通话,同时建立固定座机和电话拨出端的通话连接。
所述当移动终端接到来电或者已接听来电时,获取预设范围内Beacon信标的消息并上传到服务器之前还包括:
预先在固定座机上设置Beacon信标,当设置完成后,服务器将Beacon信标与固定座机的映射关系进行标注。
所述当移动终端接到来电或者已接听来电时,获取预设范围内Beacon信标的消息并上传到服务器具体包括:
当移动终端检测到正在来电或者来电已经处于被接听的状态时,所述移动终端开启搜索Beacon信标的功能;
所述移动终端获取预设范围内的Beacon信标的消息,并将所述Beacon信标的消息上传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根据Beacon信标的发送功率的强度从高到低依次进行排列,获取第一个匹配固定座机号码的Beacon信标,并将固定座机号码发送到移动终端具体包括: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Beacon信标的消息后,根据Beacon信标的发送功率的强度从高到低依次进行排列;
所述服务器根据Beacon信标与固定座机的映射关系,获取第一个匹配固定座机号码的Beacon信标;
当所述服务器匹配到发送功率最强的固定座机后,获取固定座机号码并发送到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携带有固定座机号码的SIP 转移消息到电话拨出端,控制移动终端断开与电话拨出端的通话,同时建立固定座机和电话拨出端的通话连接具体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固定座机号码后,所述移动终端将携带有固定座机号码的SIP转移消息发送到电话拨出端;
当所述SIP转移消息发送完成后,所述移动终端断开与电话拨出端的通话,所述电话拨出端根据所述SIP转移消息建立与固定座机的通话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来电转移方法的步骤。
基于上述来电转移方法和移动终端,本发明还相应提供一种来电转移系统,请参阅图6,其包括:服务器101、电话拨出端102、固定座机104以及移动终端103。
其中,当移动终端103接到电话拨出端102的来电或者已接听来电时,获取预设范围内Beacon信标的消息并上传到服务器101;服务器101根据Beacon信标的发送功率的强度从高到低依次进行排列,获取第一个匹配固定座机号码的Beacon信标,并将固定座机号码发送到移动终端103;移动终端103发送携带有固定座机号码的SIP 转移消息到电话拨出端102,控制移动终端103断开与电话拨出端102的通话,同时建立固定座机104和电话拨出端102的通话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当移动终端接到来电或者已接听来电时,获取预设范围内Beacon信标的消息并上传到服务器;服务器根据Beacon信标的发送功率的强度从高到低依次进行排列,获取第一个匹配固定座机号码的Beacon信标,并将固定座机号码发送到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发送携带有固定座机号码的SIP 转移消息到电话拨出端,控制移动终端断开与电话拨出端的通话,同时建立固定座机和电话拨出端的通话连接。本发明通过来电转移的方式使得用户在接收到来电后,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将来电快速转移到固定座机上,方便用户接听来电。
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如处理器,控制器等)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存储器、磁碟、光盘等。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来电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来电转移方法包括:
预先在固定座机上设置Beacon信标,当设置完成后,服务器将Beacon信标与固定座机的映射关系进行标注;
当移动终端接到来电或者已接听来电时,获取预设范围内Beacon信标的消息并上传到服务器;
所述当移动终端接到来电或者已接听来电时,获取预设范围内Beacon信标的消息并上传到服务器具体包括:
当移动终端检测到正在来电或者来电已经处于被接听的状态时,所述移动终端开启搜索Beacon信标的功能;
所述移动终端获取预设范围内的Beacon信标的消息,并将所述Beacon信标的消息上传到服务器;
服务器根据Beacon信标的发送功率的强度从高到低依次进行排列,获取第一个匹配固定座机号码的Beacon信标,并将固定座机号码发送到移动终端;
所述服务器根据Beacon信标的发送功率的强度从高到低依次进行排列,获取第一个匹配固定座机号码的Beacon信标,并将固定座机号码发送到移动终端具体包括: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Beacon信标的消息后,根据Beacon信标的发送功率的强度从高到低依次进行排列;
所述服务器根据Beacon信标与固定座机的映射关系,获取第一个匹配固定座机号码的Beacon信标;
当所述服务器匹配到发送功率最强的固定座机后,获取固定座机号码并发送到所述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发送携带有固定座机号码的SIP转移消息到电话拨出端,控制移动终端断开与电话拨出端的通话,同时建立固定座机和电话拨出端的通话连接;
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携带有固定座机号码的SIP转移消息到电话拨出端,控制移动终端断开与电话拨出端的通话,同时建立固定座机和电话拨出端的通话连接具体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固定座机号码后,所述移动终端将携带有固定座机号码的SIP转移消息发送到电话拨出端;
当所述SIP转移消息发送完成后,所述移动终端断开与电话拨出端的通话,所述电话拨出端根据所述SIP转移消息建立与固定座机的通话连接;
所述控制移动终端断开与电话拨出端的通话,同时建立固定座机和电话拨出端的通话连接基于SIP协议完成;
通过来电转移的方式使得用户在接收到来电后,根据自身需求将来电快速转移到固定座机上,方便用户接听来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来电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范围为1-3米。
3.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总线;
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
所述通信总线实现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来电转移方法中的步骤。
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来电转移方法的步骤。
5.一种来电转移系统,包括服务器、电话拨出端以及固定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来电转移系统还包括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
当移动终端接到来电或者已接听来电时,获取预设范围内Beacon信标的消息并上传到服务器;服务器根据Beacon信标的发送功率的强度从高到低依次进行排列,获取第一个匹配固定座机号码的Beacon信标,并将固定座机号码发送到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发送携带有固定座机号码的SIP转移消息到电话拨出端,控制移动终端断开与电话拨出端的通话,同时建立固定座机和电话拨出端的通话连接。
CN201810163095.7A 2018-02-26 2018-02-26 一种来电转移方法、移动终端、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83912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63095.7A CN108391244B (zh) 2018-02-26 2018-02-26 一种来电转移方法、移动终端、系统及存储介质
PCT/CN2019/076090 WO2019161801A1 (zh) 2018-02-26 2019-02-25 来电转移方法、移动终端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63095.7A CN108391244B (zh) 2018-02-26 2018-02-26 一种来电转移方法、移动终端、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91244A CN108391244A (zh) 2018-08-10
CN108391244B true CN108391244B (zh) 2022-01-04

Family

ID=63070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63095.7A Active CN108391244B (zh) 2018-02-26 2018-02-26 一种来电转移方法、移动终端、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91244B (zh)
WO (1) WO20191618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1244B (zh) * 2018-02-26 2022-01-0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转移方法、移动终端、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6001A (zh) * 2002-07-05 2002-12-18 王正伟 一种移动电话呼叫智能转移的实现方法
CN1713772A (zh) * 2004-06-24 2005-12-2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及利用其设置呼叫转移的方法
WO2006010295A1 (fr) * 2004-07-27 2006-02-02 Ivt Software Technology Inc. Procede pour realiser un transfert d'appel oriente de telephones mobiles bluetooth
CN101087154A (zh) * 2006-06-09 2007-1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蓝牙耳机与蓝牙分机、有线电话之间呼叫转移的方法
CN101282506A (zh) * 2007-04-02 2008-10-0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一种电话自动呼叫转移的方法和系统
CN101577880A (zh) * 2008-05-05 2009-11-11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搜索固定电话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3873709A (zh) * 2014-04-11 2014-06-18 上海博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和固话互相转移的方法
CN104427138A (zh) * 2013-08-29 2015-03-18 湖州沃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微微网的实现充电时对来电呼叫转移的方法及系统
CN106550314A (zh) * 2015-09-19 2017-03-29 深圳市潮流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定位技术的呼叫转移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4755B (zh) * 2006-04-30 2011-04-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实现呼叫转移的方法及电话终端
US8543060B2 (en) * 2011-10-25 2013-09-24 Nokia Corporation Close-proximit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ransfer
CN108391244B (zh) * 2018-02-26 2022-01-0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转移方法、移动终端、系统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86001A (zh) * 2002-07-05 2002-12-18 王正伟 一种移动电话呼叫智能转移的实现方法
CN1713772A (zh) * 2004-06-24 2005-12-2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及利用其设置呼叫转移的方法
WO2006010295A1 (fr) * 2004-07-27 2006-02-02 Ivt Software Technology Inc. Procede pour realiser un transfert d'appel oriente de telephones mobiles bluetooth
CN101087154A (zh) * 2006-06-09 2007-1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蓝牙耳机与蓝牙分机、有线电话之间呼叫转移的方法
CN101282506A (zh) * 2007-04-02 2008-10-0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一种电话自动呼叫转移的方法和系统
CN101577880A (zh) * 2008-05-05 2009-11-11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搜索固定电话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4427138A (zh) * 2013-08-29 2015-03-18 湖州沃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微微网的实现充电时对来电呼叫转移的方法及系统
CN103873709A (zh) * 2014-04-11 2014-06-18 上海博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和固话互相转移的方法
CN106550314A (zh) * 2015-09-19 2017-03-29 深圳市潮流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定位技术的呼叫转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91244A (zh) 2018-08-10
WO2019161801A1 (zh) 2019-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59004B2 (ja) 電話呼をsip等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トコルに基づくダイアログと関連付ける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録媒体
US7653049B2 (en) IP telephone system, IP telephone apparatus and calling method
US7016359B2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hybrid voice and packet data services to a mobile station
KR101031752B1 (ko) 통신 디바이스를 위한 무선 확장을 제공하기 위한 시스템및 방법
JP4957420B2 (ja) 電話システム及び、電話システムの自動転送規制方法
CN103581005B (zh) 一种语音网关系统及实现网络电话寻呼的方法
US20070288600A1 (en)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of initiating file transfers from voice endpoints
CN106550314B (zh) 一种基于蓝牙定位技术的呼叫转移方法
JP2008085838A (ja) 通信メディア自動変換システム
CN108391244B (zh) 一种来电转移方法、移动终端、系统及存储介质
US8983043B2 (en) Data communication
JP5325871B2 (ja)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サーバ
TWI426770B (zh) 語音閘道器及藉由該語音閘道器建立通話之方法
CN104168256B (zh) 桌面分机与移动智能终端捆绑同振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086421A1 (zh) 一种网络电话接通方法及网络电话系统
WO2019061070A1 (zh) 一种r2设备下的用户设备接入方法和装置
US9438726B2 (en) Enterprise phone that can provide professional services during a communication set up on a private cellular phone
CN102185828B (zh) 一种pc软件与sip ua绑定及控制的方法
CN111405121B (zh) 一种基于语音通话的用户行为操作监控方法及系统
GB2553725A (en) Data communication
JP2014207709A (ja) 端末
WO2012052705A1 (en) Data communication
KR101208119B1 (ko) 스마트 카드를 이용한 sip 기반 영상통화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100917927B1 (ko) Ip망의 발신 호에 대한 착신 호 전환 방법 및 이를수행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
JP5677526B2 (ja) 制御装置及び通信履歴管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