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90785B - 通信加速方法、装置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通信加速方法、装置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90785B
CN108390785B CN201810150477.6A CN201810150477A CN108390785B CN 108390785 B CN108390785 B CN 108390785B CN 201810150477 A CN201810150477 A CN 201810150477A CN 108390785 B CN108390785 B CN 1083907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acket
time delay
ack msg
access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504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90785A (zh
Inventor
刘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5047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907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907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907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907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907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2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 H04L41/08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for increasing network spe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5Maintenance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加速方法、装置及终端,属于通信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应用处理器检测终端中运行的应用程序具有低时延属性时,向基带芯片发送确认字符ACK数据包发送请求;基带芯片根据ACK数据包发送请求在RLC层生成ACK数据包;基带芯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ACK数据包,该ACK数据包用于维持终端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RRC连接。本申请通过当应用处理器终端检测到终端中运行的应用程序具有低时延属性时,通知基带芯片在RLC层生成ACK数据包并向接入网设备发送ACK数据包维持终端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RRC连接,解决了重建RRC连接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导致业务时延较大的问题,降低了终端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通信时延,提高了低时延属性的应用程序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通信加速方法、装置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信加速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具有低时延属性的应用程序是指对通信时延敏感的应用程序,例如,具有点赞功能或实时通信功能的应用程序。
相关技术中,终端通过空口和接入网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接入网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和服务器建立连接。应用程序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方法为:应用程序的数据包通过终端发送至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将数据包转发至服务器。
由于相关技术中终端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通信具有通信时延,因此对运行在终端上的低时延属性的应用程序影响较大,降低了具有低时延属性的应用程序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加速方法、装置及终端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终端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通信具有时延,从而降低了具有低时延属性的应用程序的工作效率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加速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中,所述终端包括应用处理器和基带芯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应用处理器检测所述终端中运行的应用程序具有低时延属性时,向所述基带芯片发送确认字符ACK数据包发送请求;所述低时延属性是指对通信时延敏感的属性;
所述基带芯片根据所述ACK数据包发送请求在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 层生成ACK数据包;
所述基带芯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ACK数据包,所述ACK数据包用于维持所述终端和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加速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终端中,所述终端包括应用处理器和基带芯片,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应用处理器检测所述终端中运行的应用程序具有低时延属性时,向所述基带芯片发送确认字符ACK数据包发送请求;所述低时延属性是指对通信时延敏感的属性;
处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基带芯片根据所述ACK数据包发送请求在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层生成ACK数据包;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基带芯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ACK数据包,所述ACK数据包用于维持所述终端和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资源控制 RRC连接。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的通信加速方法。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条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的通信加速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为:
通过当应用处理器终端检测到终端中运行的应用程序具有低时延属性时,通知基带芯片在RLC层生成ACK数据包并向接入网设备发送ACK数据包维持终端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RRC连接,解决了重建RRC连接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导致业务时延较大的问题,降低了终端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通信时延,提高了低时延属性的应用程序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通信加速方法所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承载的协议层构成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通信加速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通信加速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通信加速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通信加速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为了方便理解,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进行解释。
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是终端中处理数据的芯片,终端可通过应用处理器运行系统、应用程序等,也可以通过应用处理器监控系统、应用程序等。
基带芯片(Baseband Processor,BP):是终端中处理通信的芯片,其负责网络底层传输协议的实现,终端可通过基带芯片的调制解调器(Modem)生成并发送数据包。
确认字符(Acknowledgement,ACK):是数据通信中接收方发给发送方的一种传输类控制字符,表示发送方发送的数据已确认接收无误。
低延时属性:是指应用程序对通信时延敏感的属性。低延时属性的应用程序的工作状态对通信速度依赖较高,例如,具有点赞功能的社交软件。若通信时延较大,则用户在完成点赞行为较长时间后服务器才会接收到该点赞请求从而导致反馈时间较长,用户体验较差。
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是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中的无线承载的协议层。在LTE中,RLC层位于介质访问控制(MediumAccess Control,MAC)层之上,属于无线承载的协议层的一部分,为用户和控制数据提供分段和重传业务。
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是LTE无线接入无线承载的协议层的第三层,负责处理终端和接入网设备之间控制平面的第三层信息。
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是数据包在分层网络结构中传输时每一层协议栈所加载的信息。
连接态(connected):是终端随时可以进行数据传输的工作状态。
空闲态(idle):是终端有数据传输需求的时候,需要首先建立连接然后进行数据传输的工作状态。
对于用户来说,感受到应用程序网络时延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1)服务器处理数据带来的延迟,从收到应用程序的数据包到返回耗费的时间;(2)终端本地对于各种数据运算,画面渲染,处理用户交互行为等工作所耗费的时间; (3)通信时延,包括从终端通过空口到接入网设备的时延,以及从接入网设备传输数据包到服务器的时延。
通信时延是用户感受到网络时延的最主要原因,申请人通过大量的试验和计算,研究得到,通信时延的主要原因是终端处于空闲态时需要不断与接入网设备重新建立RRC连接从而导致时延较长。
若终端当前处于连接态,且在预设超时时长内未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数据包,则接入网设备会释放与终端之间的RRC连接。此时,终端从连接态切换至空闲态。当终端需要传输上行数据时,终端需要请求与接入网设备重新建立RRC连接,在RRC连接重建后终端从空闲态切换至连接态。
在上述方法中,终端与接入网之间的RRC连接释放后,重建RRC连接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导致业务时延较大。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将会针对终端在空闲态时需要不断和接入网设备重新建立RRC连接所导致的通信时延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终端和接入网之间的通信速度加速。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通信加速方法所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移动通信系统包括:终端110、接入网设备120和服务器130。
终端110可以是指与接入网设备120进行数据通信的设备,其包括应用处理器和基带芯片。终端110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 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终端110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例如,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Remote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终端(User Device)、或用户装置(User Equipment,UE)。可选地,终端110还可以为中继(Relay)设备,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终端110可以通过与接入网设备120之间的无线连接,接收接入网设备120发送的信令。
接入网设备120可以是基站,该基站可用于将接收到的无线帧与IP分组报文进行相互转换,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本发明实施例对接入网设备120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加以限定。可选地,接入网设备120还可以包括家庭基站(Home eNB,HeNB)、中继(Relay)、微微基站Pico等。
接入网设备120和终端110通过无线空口建立无线连接。可选地,该无线空口是基于4G标准(LTE系统)的无线空口。接入网设备120可以通过无线连接向终端110发送的信令。
服务器130是预先设置的第三方服务器。该服务器130用于接收终端110 通过接入网设备120发送的ACK数据包。
可选的,服务器130与接入网设备120之间通过通信网络相连。可选地,通信网络是无线网络或者有线网络。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承载的协议层构成图。其中,接入网设备120 和终端110 各自对应配置一个无线承载的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PDCP)层、RLC层、MAC层以及物理(Physical,PHY) 层,在无线传输时,一条信令或数据通过该无线承载从接入网设备120传输到终端110中时,在接入网设备120依次经过PDCP层、RLC层、MAC层以及 PHY层处理后,通过接入网设备120的射频单元发送至终端110,由终端110 中的射频单元接收,并依次经过终端110中的PHY层、MAC层、PLC层以及 PDCP层进行处理。相应的,一条信令或数据通过该无线承载从终端110传输到接入网设备120时,各协议层处理顺序与上述顺序相反。
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通信加速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如图所示,该方法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终端110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应用处理器检测终端中运行的应用程序具有低时延属性时,向基带芯片发送ACK数据包发送请求。
可选的,应用处理器监控终端中运行的应用程序,当检测到终端中运行的应用程序传输的数据包具有低时延属性时,则确定传输该数据包的应用程序具有低时延属性,向基带芯片发送ACK数据包发送请求。
可选的,应用处理器监控终端中运行的应用程序,当检测到具有低时延属性的应用程序启动时,则向基带芯片发送ACK数据包发送请求。
可选的,应用处理器向基带芯片发送的ACK数据包发送请求中携带有预定时间间隔,和/或,发送时间。
其中,预定时间间隔是连续两次传输PING数据包之间的时间间隔,发送时间是发送ACK数据包的持续时间。通常预定时间间隔要小于发送时间。
示例性的,发送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预先设置,例如,当用户通过应用程序在一个时段内间隔发送收集点赞的活动,该活动持续的时段就是发送PING数据包的发送时间。
步骤302,基带芯片根据ACK数据包发送请求在RLC层生成ACK数据包。
基带芯片接收到应用处理器发送的ACK数据包发送请求后,根据该发送请求在RLC层生成ACK数据包。
步骤303,基带芯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ACK数据包,该ACK数据包用于维持终端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RRC连接。
通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ACK数据包,使终端和接入网设备之间始终处于连接态,维持终端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RRC连接。
示例性的,数据包在分层网络结构中传输时每经过一层协议栈,该协议栈都会在数据包中加载该层的PDU。RLC层的具有重传机制,接入网设备的缓存中存储有服务器和终端发送的数据包,当接入网设备接收到从终端侧发送的数据包后,会解析该数据包中的PDU,若该数据包的RLC层的PDU中的校验信息为有效的,则接入网设备会将该数据包对应的数据包删除,若该数据包中RLC 层的PDU中的校验信息无效,则将重新发送对应的数据包。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利用RLC层的重发机制,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的ACK 数据包中,RLC层的PDU包括无效的校验信息,或,不包含校验信息,使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该ACK数据包后,由于该ACK数据包携带的校验信息无效或没有携带校验信息,因此RLC层校验时触发RLC层的重传机制,维持终端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RRC连接,使终端处于连接态。
可选的,若ACK数据包发送请求中携带有预定时间间隔,基带芯片则每隔预定时间间隔向接入网设备发送ACK数据包。
示例性的,当应用程序需要较长时间保持低时延的通信环境时,可通过在 ACK数据包发送请求中携带预定时间间隔,基带芯片根据ACK数据包发送请求中携带的预定时间间隔,向接入网设备每隔预定时间间隔发送ACK数据包持续性的保持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RRC连接降低通信时延。
可选的,若ACK数据包发送请求中携带有发送时间,基带芯片则在发送时间内向接入网设备发送ACK数据包。
示例性的,由于长时间保持连接态会导致终端能耗较大,针对该问题,可通过在ACK数据包发送请求中携带发送时间,基带芯片根据ACK数据包发送请求中携带的发送时间,在发送时间内向接入网设备发送ACK数据包,当发送 ACK数据包持续时间达到发送时间时,停止向接入网设备发送ACK数据包,在发送时间内降低了通信时延的基础上,降低了终端的能耗。
可选的,若ACK数据包发送请求中携带有预定时间间隔和发送时间,基带芯片则在发送时间内每隔预定时间间隔向接入网设备发送ACK数据包。
示例性的,终端可通过应用处理器在ACK数据包发送请求中携带有预定时间间隔和发送时间,基带芯片根据ACK数据包发送请求中携带的预定时间间隔和发送时间在发送时间内每隔预定时间间隔向接入网设备发送ACK数据包,在发送时间内通过持续性发送ACK数据包保持RRC连接降低通信时延的基础上,降低了终端的能耗。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当应用处理器终端检测到终端中运行的应用程序具有低时延属性时,通知基带芯片在RLC层生成ACK数据包并向接入网设备发送ACK数据包维持终端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RRC连接,解决了重建RRC连接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导致业务时延较大的问题,降低了终端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通信时延,提高了低时延属性的应用程序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RLC层生成的ACK数据包中,RLC 层的PDU包括无效的校验信息,或,不包含校验信息,使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该ACK数据包后,在RLC层校验时触发RLC层的重传机制,维持了终端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RRC连接,使终端处于连接态。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ACK数据包发送请求中携带预定时间间隔,基带芯片根据ACK数据包发送请求中携带的预定时间间隔,向接入网设备每隔预定时间间隔发送ACK数据包持续性的保持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RRC 连接降低了通信时延。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ACK数据包发送请求中携带发送时间,基带芯片根据ACK数据包发送请求中携带的发送时间,在发送时间内向接入网设备发送ACK数据包,当发送ACK数据包持续时间达到发送时间时,停止向接入网设备发送ACK数据包,在发送时间内降低了通信时延的基础上,降低了终端的能耗。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应用处理器在ACK数据包发送请求中携带有预定时间间隔和发送时间,基带芯片根据ACK数据包发送请求中携带的预定时间间隔和发送时间在发送时间内每隔预定时间间隔向接入网设备发送ACK 数据包,在发送时间内通过持续性发送ACK数据包保持RRC连接降低通信时延的基础上,降低了终端的能耗。
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通信加速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如图所示,该方法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应用处理器获取终端中运行的应用程序的第一数据包中的第一图片信息和/或第一字符串信息。
应用处理器在监控终端中运行的应用程序时,获取应用程序中传输的第一数据包的第一图片信息和/或第一字符串信息。
可选的,应用程序处理器可通过预设的图像处理算法从第一图片信息中获取字符串信息。
示例性的,应用程序的数据包中会包含图片信息和/或字符串信息,例如在即时通讯应用程序中,不同的用户通过各自的终端发送对话消息,该对话消息可以是仅包含文字的字符串信息,也可以是静态或动态的图片信息,也可以是既包含图片,又包含的文字的信息。用户通过终端发送对话消息数据包时,应用处理器获取该对话消息数据包中的第一图片信息和/或第一字符串信息。
步骤402,应用处理器检测第一图片信息和/或第一字符串信息是否包含预设特征。
示例性的,具有低时延属性的数据包所携带的图片信息和/或字符串信息通常具有特征,例如,当用户在社交软件的社交朋友圈中发布了状态时,该状态的文字中包含“点赞”,或,该状态发布的图片中包含“点击打开”,终端可预存低时延属性数据包的图片信息和/或字符串信息的特征作为预设特征。
应用处理器监控到运行中的应用程序发送第一数据包时,检测第一数据包中的字符和/或图片信息是否包含预设特征。
步骤403,若第一图片信息和/或第一字符串信息包含预设特征,则应用处理器确定第一数据包具有低时延属性。
第一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一图片信息和/或第一字符串信息包含预设特征,则可以确定第一数据包为具有低时延属性的数据包。
步骤404,若应用处理器确定第一数据包具有低时延属性,则确定应用程序具有低时延属性,向基带芯片发送ACK数据包发送请求,该ACK数据包发送请求中携带有预定时间间隔和发送时间。
由于第一数据包为具有低时延属性的数据包,因此传输该第一数据包的应用程序为具有低时延属性的应用程序。
当应用处理器确定应用程序具有低时延属性时,向基带芯片发送ACK数据包发送请求,该ACK数据包发送请求中携带有预定时间间隔和发送时间。
步骤405,基带芯片根据ACK数据包发送请求在RLC层生成ACK数据包。
基带芯片根据ACK数据包发送请求在RLC层生成ACK数据包,其中,该ACK数据包中包括RLC层的PDU,该PDU中包括无效的校验信息,或,不包括校验信息。
步骤406,基带芯片在发送时间内每隔预定时间间隔向接入网设备发送ACK 数据包。
基带芯片根据ACK数据包发送请求中携带的预定时间间隔和发送时间,每隔预定时间间隔向接入网设备发送ACK数据包。在发送ACK数据包的持续时间达到发送时间时,基带芯片停止向接入网设备发送ACK数据包。
步骤407,接入网设备确定在预设超时时长内未接受到终端发送的数据包后,向终端发送RRC连接释放信令。
当在预设超时时长内接入网设备未收到终端发送的数据包后,接入网设备会释放与终端之间的RRC连接,其中,预设超时时长是通信协议中规定的时长。
步骤408,基带芯片将RRC连接的状态从连接态切换至空闲态。
终端根据接入网设备发送的RRC连接释放信令,将RRC连接的状态从连接态切换至空闲态。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当应用处理器终端检测到终端中运行的应用程序具有低时延属性时,通知基带芯片在RLC层生成ACK数据包并向接入网设备发送ACK数据包维持终端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RRC连接,解决了重建RRC连接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导致业务时延较大的问题,降低了终端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通信时延,提高了低时延属性的应用程序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终端中运行的应用程序传输的第一数据包,检测第一数据包中的第一图片信息和/或第一字符串信息是否包含预设特征确定应用程序是否具有低时延属性,提高了终端判断应用程序是否具有低时延属性的准确度。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RLC层生成的ACK数据包中,RLC 层的PDU包括无效的校验信息,或,不包含校验信息,使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该ACK数据包后,在RLC层校验时触发RLC层的重传机制,维持了终端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RRC连接,使终端处于连接态。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应用处理器在ACK数据包发送请求中携带有预定时间间隔和发送时间,基带芯片根据ACK数据包发送请求中携带的预定时间间隔和发送时间在发送时间内每隔预定时间间隔向接入网设备发送ACK 数据包,在发送时间内通过持续性发送ACK数据包保持RRC连接降低通信时延的基础上,降低了终端的能耗。
应用处理器并不需要每次检测应用程序中传输的数据包判断该应用程序是否具有低时延属性,终端可将应用处理器确定的具有低时延属性的应用程序建立低时延应用程序集合,当应用处理器监控终端中运行的应用程序时,可通过检测运行的应用程序是否在低时延应用程序集合中确定该应用程序是否具有低时延属性,从而降低终端的运算量,提高终端的工作效率。通过查询低时延应用程序集合确定应用程序是否具有低时延属性可通过图4的实施例实现。
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通信加速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如图所示,该方法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应用处理器获取终端中运行的应用程序的第一标识。
应用处理器在监控终端中运行的应用程序时,获取终端中运行的应用程序中传输的第一标识。
步骤502,应用处理器在低时延应用程序集合中查询是否存在第一标识。
其中,低时延应用程序集合是终端中预存的低时延应用程序的标识的集合,该集合可以是一个映射,也可以是一个表格。
可选的,低时延应用程序集合可通过以下方式构建:应用处理器获取终端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之前运行的参考应用程序中传输的第二数据包;检测第二数据包是否具有低时延属性;若第二数据包具有低时延属性,则获取所述应用参考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二标识;将该第二标识存储于所述低时延应用程序集合中。
可选的,应用处理器可通过图3实施例中的步骤301至步骤303判断第二数据包是否具有低时延属性。
步骤503,若第一标识存在于低时延应用程序集合中,则应用处理器确定应用程序具有低时延属性。
应用处理器通过在低时延应用程序集合中查询到第一标识确定终端中运行的应用程序具有低时延属性。
步骤504,应用处理器向基带芯片发送ACK数据包发送请求,该ACK数据包发送请求中携带有预定时间间隔和发送时间。
当应用处理器确定应用程序具有低时延属性时,向基带芯片发送ACK数据包发送请求,该ACK数据包发送请求中携带有预定时间间隔和发送时间。
步骤505,基带芯片根据ACK数据包发送请求在RLC层生成ACK数据包。
基带芯片根据ACK数据包发送请求在RLC层生成ACK数据包,其中,该 ACK数据包中包括RLC层的PDU,该PDU中包括无效的校验信息,或,不包括校验信息。
步骤506,基带芯片在发送时间内每隔预定时间间隔向接入网设备发送ACK 数据包。
基带芯片根据ACK数据包发送请求中携带的预定时间间隔和发送时间,每隔预定时间间隔向接入网设备发送ACK数据包。在发送ACK数据包的持续时间达到发送时间时,基带芯片停止向接入网设备发送ACK数据包。
步骤507,接入网设备确定在预设超时时长内未接受到终端发送的数据包后,向终端发送RRC连接释放信令。
当在预设超时时长内接入网设备未收到终端发送的数据包后,接入网设备会释放与终端之间的RRC连接,其中,预设超时时长是通信协议中规定的时长。
步骤508,终端根据接入网设备的控制,将RRC连接的状态从连接态切换至空闲态。
终端根据接入网设备发送的RRC连接释放信令,将RRC连接的状态从连接态切换至空闲态。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当应用处理器终端检测到终端中运行的应用程序具有低时延属性时,通知基带芯片在RLC层生成ACK数据包并向接入网设备发送ACK数据包维持终端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RRC连接,解决了重建RRC连接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导致业务时延较大的问题,降低了终端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通信时延,提高了低时延属性的应用程序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终端中运行的应用程序的第一标识,检测第一标识是否存在于低时延应用程序集合中,确定该应用程序是否具有低时延属性,由于不需要通过检测应用程序中传输的数据包,从而降低了终端的运算量,提高了终端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RLC层生成的ACK数据包中,RLC 层的PDU包括无效的校验信息,或,不包含校验信息,使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该ACK数据包后,在RLC层校验时触发RLC层的重传机制,维持了终端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RRC连接,使终端处于连接态。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应用处理器在ACK数据包发送请求中携带有预定时间间隔和发送时间,基带芯片根据ACK数据包发送请求中携带的预定时间间隔和发送时间在发送时间内每隔预定时间间隔向接入网设备发送ACK 数据包,在发送时间内通过持续性发送ACK数据包保持RRC连接降低通信时延的基础上,降低了终端的能耗。
请参考图6,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通信加速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所示,该装置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终端110中,该装置包括发送模块610和处理模块620:
发送模块610,用于通过应用处理器检测终端中运行的应用程序具有低时延属性时,向基带芯片发送ACK数据包发送请求;该低时延属性是指对通信时延敏感的属性。
处理模块620,用于通过基带芯片根据ACK数据包发送请求在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层生成ACK数据包。
发送模块610,还用于通过基带芯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ACK数据包,该 ACK数据包用于维持终端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ACK数据包包括RLC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该RLC层的PDU中包括无效的校验信息,或,该RLC层的PDU中不包括校验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ACK数据包发送请求中携带有预定时间间隔,和/ 或,发送时间;其中,预定时间间隔是连续两次传输ACK数据包之间的时间间隔,发送时间是发送ACK数据包的持续时间。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
发送模块610,还用于通过基带芯片每隔预定时间间隔向接入网设备发送 ACK数据包;或,通过基带芯片在发送时间内向接入网设备发送ACK数据包;或,通过基带芯片在发送时间内每隔预定时间间隔向接入网设备发送ACK数据包。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
发送模块610,还用于在发送ACK数据包的持续时间达到发送时间时,通过基带芯片停止发送ACK数据包;根据接入网设备的控制,将RRC连接的状态从连接态切换至空闲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
处理模块620,还用于通过应用处理器检测应用程序的第一数据包是否具有低时延属性;若第一数据包具有低时延属性,则通过应用处理器确定应用程序具有低时延属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
处理模块620,还用于通过应用处理器获取第一数据包中的第一图片信息和 /或第一字符串信息;检测第一图片信息和/或第一字符串信息是否包含预设特征;预设特征是具有低时延属性的应用程序的数据包所包含的特征;若第一图片信息和/或第一字符串信息包含预设特征,则通过应用处理器确定第一数据包具有低时延属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
处理模块620,还用于通过应用处理器获取应用程序的第一标识;通过应用处理器在低时延应用程序集合中查询是否存在第一标识;低时延应用程序集合是终端中预存的低时延应用程序的标识的集合;若第一标识存在于低时延应用程序集合中,则通过应用处理器确定应用程序具有低时延属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
处理模块620,还用于通过应用处理器获取上述应用程序之前运行的应用程序的第二数据包;通过应用处理器检测第二数据包是否具有低时延属性;若第二数据包具有低时延属性,则通过应用处理器获取上述应用程序之前运行的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二标识;通过应用处理器将第二标识存储于低时延应用程序集合中。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
处理模块620,还用于通过应用处理器获取第二数据包中的第二图片信息和 /或第二字符串信息;通过应用处理器检测第二图片信息和/或第二字符串信息是否包含预设特征,预设特征是具有低时延属性的应用程序的数据包所包含的特征;若第二图片信息和/或第二字符串信息包含预设特征,则通过应用处理器确定第二数据包具有低时延属性。
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所示,该终端包括处理器710、存储器720、接收器730以及发送器740。存储器720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该指令由处理器710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各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加速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通信加速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通信加速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通信加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中,所述终端包括应用处理器和基带芯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应用处理器检测所述终端中运行的应用程序具有低时延属性时,向所述基带芯片发送确认字符ACK数据包发送请求;所述低时延属性是指对通信时延敏感的属性;
所述基带芯片根据所述ACK数据包发送请求在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层生成ACK数据包,所述ACK数据包包括RLC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RLC层的PDU中包括无效的校验信息,或,所述RLC层的PDU中不包括校验信息;
所述基带芯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ACK数据包,所述ACK数据包用于维持所述终端和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CK数据包发送请求中携带有预定时间间隔,和/或,发送时间;
其中,所述预定时间间隔是连续两次传输所述ACK数据包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发送时间是发送所述ACK数据包的持续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芯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ACK数据包,包括:
所述基带芯片每隔所述预定时间间隔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ACK数据包;
或,
所述基带芯片在所述发送时间内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ACK数据包;
或,
所述基带芯片在所述发送时间内每隔所述预定时间间隔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ACK数据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发送所述ACK数据包的持续时间达到所述发送时间时,所述基带芯片停止发送所述ACK数据包;
根据所述接入网设备的控制,将所述RRC连接的状态从连接态切换至空闲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应用处理器检测所述应用程序的第一数据包是否具有低时延属性;
若所述第一数据包具有低时延属性,则所述应用处理器确定所述应用程序具有低时延属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通过所述应用处理器检测所述应用程序的第一数据包是否具有低时延属性,包括:
所述应用处理器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包中的第一图片信息和/或第一字符串信息;
所述应用处理器检测所述第一图片信息和/或第一字符串信息是否包含预设特征;所述预设特征是具有低时延属性的应用程序的数据包所包含的特征;
若所述第一图片信息和/或第一字符串信息包含所述预设特征,则所述应用处理器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包具有低时延属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应用处理器获取所述应用程序的第一标识;
所述应用处理器在低时延应用程序集合中查询是否存在所述第一标识;所述低时延应用程序集合是所述终端中预存的低时延应用程序的标识的集合;
若所述第一标识存在于所述低时延应用程序集合中,则所述应用处理器确定所述应用程序具有所述低时延属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应用处理器获取所述应用程序之前运行的应用程序的第二数据包;
所述应用处理器检测所述第二数据包是否具有低时延属性;
若所述第二数据包具有低时延属性,则所述应用处理器获取所述应用程序之前运行的应用程序对应的第二标识;
所述应用处理器将所述第二标识存储于所述低时延应用程序集合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处理器检测所述第二数据包是否具有低时延属性,包括:
所述应用处理器获取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第二图片信息和/或第二字符串信息;
所述应用处理器检测所述第二图片信息和/或第二字符串信息是否包含预设特征,所述预设特征是具有低时延属性的应用程序的数据包所包含的特征;
若所述第二图片信息和/或第二字符串信息包含所述预设特征,则所述应用处理器确定所述第二数据包具有低时延属性。
10.一种通信加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终端中,所述终端包括应用处理器和基带芯片,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应用处理器检测所述终端中运行的应用程序具有低时延属性时,向所述基带芯片发送确认字符ACK数据包发送请求;所述低时延属性是指对通信时延敏感的属性;
处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基带芯片根据所述ACK数据包发送请求在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层生成ACK数据包,所述ACK数据包包括RLC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RLC层的PDU中包括无效的校验信息,或,所述RLC层的PDU中不包括校验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基带芯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ACK数据包,所述ACK数据包用于维持所述终端和所述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1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通信加速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条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通信加速方法。
CN201810150477.6A 2018-02-13 2018-02-13 通信加速方法、装置及终端 Active CN1083907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50477.6A CN108390785B (zh) 2018-02-13 2018-02-13 通信加速方法、装置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50477.6A CN108390785B (zh) 2018-02-13 2018-02-13 通信加速方法、装置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90785A CN108390785A (zh) 2018-08-10
CN108390785B true CN108390785B (zh) 2019-06-28

Family

ID=63069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50477.6A Active CN108390785B (zh) 2018-02-13 2018-02-13 通信加速方法、装置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90785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2449A (zh) * 2009-05-31 2010-12-01 友益(Ux)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之间持续http连接的仿真
CN105657860A (zh) * 2016-01-29 2016-06-08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数据业务响应速度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28924B1 (ko) * 2006-06-05 2007-06-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네트워크 시스템에서 매개 디바이스의 통신 방법 및네트워크 디바이스 관리 시스템
US20160112924A1 (en) * 2014-10-15 2016-04-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Early radio link failure (rlf) declar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2449A (zh) * 2009-05-31 2010-12-01 友益(Ux)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之间持续http连接的仿真
CN105657860A (zh) * 2016-01-29 2016-06-08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数据业务响应速度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90785A (zh) 2018-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31448B2 (en)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a duplication mode of a radio bearer
US881780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low control between RLC and PDCP in a communication
JP4680279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rlcエンティティーの再確立を処理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2387009B (zh) 一种无线链路控制层上行传输的方法和演进的节点b
JP4318707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送信側の再確立時にタイマーを処理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AR062535A2 (es) Un dispositivo y un metodo para controlar selectivamente la purga de datos almacenados en un nodo b y un nodo b para comunicarse con un controlador de red de radio (rnc)
JP2007089177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状態報告信号の伝送速度を改善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JP2008005510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ハンドオーバー後の状態報告を処理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KR102141389B1 (ko) 다중 무선 접속 기술 기반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무선 링크 제어 상태 보고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JP2006311543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で伝送状態をポーリング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13923713A (zh) 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2739375B (zh) 一种用于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CN107360592B (zh) Pdcp下行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其计算机设备
CN108377579A (zh) 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390785B (zh) 通信加速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23041069A1 (zh)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08289149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データ伝送状態をポーリング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8401306A (zh) 通信加速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0831060B (zh) 一种承载数据包的mac ce的方法和设备
JP2006050244A (ja) 無線通信装置
CN108391326A (zh) 管理无线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9565645A (zh) 组播业务传输方法、终端、基站和通信系统
WO2024032352A1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3066106A1 (zh) 数据丢弃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3217009A1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