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86947A - 能适时稳定内压的微孔雾化器总成 - Google Patents
能适时稳定内压的微孔雾化器总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386947A CN108386947A CN201810333130.5A CN201810333130A CN108386947A CN 108386947 A CN108386947 A CN 108386947A CN 201810333130 A CN201810333130 A CN 201810333130A CN 108386947 A CN108386947 A CN 1083869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 container
- entraining pipe
- air entraining
- micropore atomiz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889 atomis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6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9
- 230000037361 pathwa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03595 mi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40000005373 Panax quinquefolius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5000003140 Panax quinquefoliu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44000251953 Agaricus brunnescen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5000001674 Agaricus brunnescen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195 synerg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424 Flood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02 inf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992 reflux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6/12—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forming water dispersions in the ai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Nozzles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能适时稳定内压的微孔雾化器总成,包括用于雾化液体的微孔雾化器,微孔雾化器包括盛液容器和微孔雾化片,盛液容器具有用于让补充液体进入到盛液容器内的进液通道和用于输出被雾化液体的液体输出通道,微孔雾化片衔接于液体输出通道;微孔雾化器总成还包括用于稳压的稳压器,稳压器包括中间过渡容器和第一引气管;当在微孔雾化器内配置正常用量的被雾化液体时,在被雾化液体的上面形成有稳压空气腔;第一引气管的上端管口连通稳压空气腔,下端管口连通中间过渡容器内的上部空间;在中间过渡容器的壁体上设置有通气孔,通气孔连通中间过渡容器的上部空间。这样有利于盛液容器的内压维持在基本稳定的状态,有效地减少或避免液体泄漏到外部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雾化器,所述雾化器能够把液体雾化为水雾并吹送到外部空间中。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能适时稳定内压的微孔雾化器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雾化片分为压电陶瓷雾化片和微孔雾化片。所述压电陶瓷雾化片需要放置到液体当中并在驱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产生高频谐振,将液态水分子结构打散而产生自然飘逸的水雾。而所述微孔雾化片的工作环境和雾化原理则完全不同。在所述微孔雾化片中心区域内设置有许多锥形微孔,所述锥形微孔起着储存液体的作用。工作时让所述微孔雾化片的内侧面与盛液容器内的水接触,而外侧面外露于外部空间中。这样所述锥形微孔也就连通所述盛液容器和外部空间。工作时在高频电路驱动下,所述微孔雾化片高速弯曲振动将储存于所述锥形微孔中的液体弹射出去,所述微孔雾化片每振动一个周期均经历弹射和补液两个阶段,弹射和补液两个阶段重复进行,使液体从所述微孔雾化片的微孔中喷出形成雾。为了保证所述微孔雾化片具有恒定的出雾量,如何使所述盛液容器内的气压和外部气压维持恒定是关键因素。因为当所述盛液容器内出现压力不平衡时,例如所述盛液容器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时会导致出雾量的减少;而当所述盛液容器内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时,内部气压会逼使液体从所述锥形微孔中泄漏出来,出现滴水现象。
在中国发明专利201410492905.5中提出了解决方案。该专利提出了一种自动调节气压的微孔雾化加湿器,包括底座1和储水瓶2,在所述底座1内安装有电路板3,在所述底座1的侧壁开设有喷雾出口101,在所述喷雾出口101内侧通过雾化头4安装有与电路板3电连接的微孔雾化片5。在所述底座1的内腔上部固定有连接套筒6,储水瓶2倒立后通过瓶嘴201与所述连接套筒6密封旋接。在所述连接套筒6的底部还开设有进水口601,所述进水口601通过连接管组件7与所述微孔雾化片5连通。在所述连接管组件7上通过进气支管8安装有自动单向进气阀9,通过所述自动单向进气阀9的单向进气及时向所述储水瓶2内补充气体。
发明内容
对上述专利201410492905 .5中的微孔雾化加湿器进行分析发现,所述自动单向进气阀只允许外部气体进入到所述储水瓶内,而不允许所述储水瓶内的气体排放到外部空间。这样的设置使得所述微孔雾化加湿器并不适用于对易挥发性液体例如香薰液进行雾化。因为香薰液比较容易挥发,当应用环境温度比较高例如夏天的时候,香薰液非常容易挥发出大量气体使得所述储水瓶内的气压急剧提升,而此时所述自动单向进气阀却不能让内部气体排放到外部空间,随着内部气压增加最终会迫使香薰液通过所述微孔雾化片的微孔泄漏出来。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能适时稳定内压的微孔雾化器总成,包括用于雾化液体的微孔雾化器,所述微孔雾化器包括用于盛装被雾化液体的盛液容器和用于雾化液体的微孔雾化片,所述盛液容器具有用于让补充液体进入到所述盛液容器内的进液通道和用于输出被雾化液体的液体输出通道,所述微孔雾化片衔接于所述液体输出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雾化器总成还包括用于稳压的稳压器,所述稳压器包括中间过渡容器和第一引气管;当在所述微孔雾化器内配置正常用量的被雾化液体时,在被雾化液体的上面形成有稳压空气腔;所述第一引气管的上端管口连通所述稳压空气腔,所述第一引气管的下端管口连通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的上部空间;在所述中间过渡容器的壁体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中间过渡容器的上部空间。
其中,所述微孔雾化片衔接于所述液体输出通道,上述特征定义了所述微孔雾化片和所述液体输出通道之间的位置关系,所述微孔雾化片可以设置于所述液体输出通道内,或者设置于所述液体输出通道外并封堵于所述液体输出通道的输出口上。这样,所述微孔雾化片能够对由所述液体输出通道输出的被雾化液体进行雾化处理。
其中,被雾化液体的正常用量,是指在所述微孔雾化器总成正常工作,特别是为了不影响所述稳压器的稳压功能而向所述微孔雾化器添加的标准液量。当在所述微孔雾化器内配置的被雾化液体超出正常用量时将不能在被雾化液体的上面形成稳压空气腔或淹没所述第一引气管的上端管口而影响到所述稳压器的稳压功能。此时,破坏所述稳压器的稳压功能的被雾化液体的用量不为正常用量。所以在所述微孔雾化器内配置正常用量的被雾化液体,是所述稳压器能够正常稳定内压的必要条件。
其中,在被雾化液体的上面形成有稳压空气腔。上述特征定义了所述稳压空气腔的布局位置,所述稳压空气腔布置在所述被雾化液体的之上。所述稳压空气腔是没有填充被雾化液体的空腔。
其中,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的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是按照相对方位给予的定义,正放所述微孔雾化器总成时,把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所盛装的液体最高水位之上的内部空间定义为上部空间,相对的内部空间定义为下部空间。所述第一引气管的下端管口连通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的上部空间,这样,能够避免在正放所述微孔雾化器总成时出现所述第一引气管的下端管口被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的液体封堵的情况。
其中,所述第一引气管的上端管口连通所述稳压空气腔,所述第一引气管的下端管口连通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的上部空间。这样,所述稳压空气腔通过所述第一引气管连通所述中间过渡容器,气体能够在所述稳压空气腔和所述中间过渡容器之间流动。
其中,在所述中间过渡容器的壁体上设置有通气孔。这样,所述中间过渡容器通过所述通气孔连通外部空间,气体能够在所述中间过渡容器与所述外部空间之间流动。
其中,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中间过渡容器的上部空间。这样,储存在所述中间过渡容器的下部空间内的液体不能通过所述通气孔泄漏到外部空间。所述通气孔通过所述中间过渡容器的上部空间间接连通所述第一引气管。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引气管的上端管口和下端管口是按相对方位给予的定义,把其中一端定义为上端管口,相对地把另一端则定义为下端管口。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由于所述第一引气管连通所述稳压空气腔和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的上部空间,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中间过渡容器的上部空间。这样,当所述稳压空气腔的内压增大时,集聚在所述稳压空气腔内的气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引气管进入到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然后通过所述通气孔排放到外部空间,从而降低所述稳压空气腔的内压。而当所述稳压空气腔的内压减小时,外部空间中的气体又能够通过所述通气孔进入到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继而通过所述第一引气管补充到所述稳压空气腔内增大所述稳压空气腔的内压。如此,在所述通气孔和所述第一引气管的协同作用下,所述稳压空气腔的气压与外部气压维持在基本平衡的状态,进而有利于所述盛液容器的内压维持在基本稳定的状态。
2.由于所述第一引气管的下端管口连通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的上部空间。这样,所述中间过渡容器能够承接由所述第一引气管引导出来的液体,有效地减少或避免液体泄漏到外部空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第一引气管连接到所述中间过渡容器的顶部壁体或侧壁的上部壁体并让其下端管口连通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的上部空间,所述第一引气管并未延伸到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这样所述第一引气管的下端管口不会被集聚在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的下部空间的液体淹没,其次为排放出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的全部液体提供可行的实现基础。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有第二引气管,所述第二引气管的外端管口连通所述通气孔,所述第二引气管的内端管口伸入到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连通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的上部空间。其中,在所述第二引气管的作用下,所述通气孔间接连通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的上部空间。所述第二引气管可以穿过所述中间过渡容器的顶部壁体、底部壁体或侧壁让其内端管口伸入到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这样,所述第二引气管的内端管口与其所穿过的所述中间过渡容器的壁体之间具有一定的高度差。当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的液体集聚于所述第二引气管的内端管口所在一侧空间时,在所述第二引气管的内端管口高于液面的情况下,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的液体将难以通过所述第二引气管泄漏到外部空间。由此可见,所述第二引气管具有一定的防漏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引气管的外端管口和内端管口是按照相对方位给予的定义,把所述第二引气管上的与中间过渡容器内的上部空间连通的一端定义为内端管口,相对地把另一端定义为外端管口,所述外端管口可以设置在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部空间或外部空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通气孔设置在所述中间过渡容器的顶部壁体上,所述第二引气管位于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所述第二引气管的外端管口连通所述通气孔,所述第二引气管的内端管口向下延伸。这样,正放所述中间过渡容器时,在合理控制所述第二引气管的内端管口的位置让其处于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的液面之上时,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的上部空间仍然可以通过所述第二引气管连通所述外部空间。当倒置所述中间过渡容器时,在所述第二引气管的内端管口高于液面的情况下,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的液体将难以通过所述第二引气管泄漏到外部空间。另外,由于所述第二引气管的内端管口向下延伸,如此在正放所述中间过渡容器时,从所述第一引气管上滴落下来的液体并不会直接落入到所述第二引气管内而泄漏到外部空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通气孔设置在所述中间过渡容器的底部壁体上,所述第二引气管位于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所述第二引气管的外端管口连通所述通气孔,所述第二引气管的内端管口向上延伸;所述第二引气管的内端管口与所述第一引气管的下端管口在水平方向上错位设置。这样,当正放所述中间过渡容器时,在所述第二引气管的内端管口高于液面的情况下,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的液体将难以通过所述第二引气管泄漏到外部空间。当倒置所述中间过渡容器时,即使所述第二引气管的内端管口浸没在液体中,液体也难以沿所述第二引气管向上爬行而泄漏到外部空间。另外,由于所述第二引气管的内端管口与所述第一引气管的下端管口在水平方向上错位设置,这样正放所述中间过渡容器时,从所述第一引气管上滴落下来的液体并不会直接落入到所述第二引气管内而泄漏到外部空间。
至于所述稳压空气腔,在具体的应用当中具有多种布局方案,下面提出其中的四种布局方案:
第一种布局方案,所述稳压空气腔形成于备用储液容器内的被雾化液体的上面。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微孔雾化器还包括备用储液容器,所述备用储液容器位于所述盛液容器的侧边并通过互通通道实现连通;当在所述微孔雾化器内配置正常用量的被雾化液体时,至少在所述备用储液容器内的被雾化液体的上面形成有稳压空气腔;所述第一引气管的上端管口连通位于所述备用储液容器内的稳压空气腔。
其中,所述备用储液容器位于所述盛液容器的侧边并通过互通通道实现连通。这样,通过所述进液通道进入到所述盛液容器内的液体能够部分地分流到所述备用储液容器内,从而有利于降低所述盛液容器内的液位高度,减少液体施加于所述微孔雾化片上的液压,从而避免或减少由于液压过大而导致液体从所述微孔雾化片的微孔中泄漏出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气管穿过所述备用储液容器的顶部壁体或侧壁的上部壁体并让其上端管口连通所述备用储液容器内的稳压空气腔。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过渡容器设置在所述备用储液容器的下部,所述第一引气管设置在所述备用储液容器内,所述第一引气管穿过所述备用储液容器的底部壁体后让其下端管口连通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的上部空间。这样倒置所述微孔雾化器总成后,集聚在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的液体将通过所述第一引气管向所述备用储液容器内回流而不会被长期遗留在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做成浪费,也不会逐渐增多而淹没所述第一引气管的下端管口而影响到所述稳压器的稳压效果。另外,所述第一引气管设置在所述备用储液容器内可以使得所述微孔雾化器总成的结构更加紧凑和简洁。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过渡容器的顶部壁体与所述备用储液容器的底部壁体共用同一壁体。
第二种布局方案,所述稳压空气腔形成于所述储液瓶内的被雾化液体的上面。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用于装载雾化液体的储液瓶,雾化工作时所述储液瓶竖立连接到所述进液通道上,当在所述微孔雾化器内配置正常用量的被雾化液体时,至少在所述储液瓶内的被雾化液体的上面形成有稳压空气腔,所述第一引气管的上端管口连通位于所述储液瓶内的稳压空气腔。这样,把所述储液瓶的最大储液量设置为所述正常用量,使用者可以通过所述储液瓶简便、准确地把握配置到所述微孔雾化器内的雾化液体量,避免添加过量的雾化液体而影响到稳压器的稳压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引气管穿过所述进液通道后让其上端管口连通位于所述储液瓶内的稳压空气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引气管穿过所述进液通道后让其上端管口靠近所述储液瓶的瓶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过渡容器位于所述盛液容器的下方,所述第一引气管穿过所述盛液容器的底部壁体后让其上端管口向上延伸到位于所述储液瓶内的稳压空气腔。这样,在倒置所述微孔雾化器总成把所述储液瓶安装到所述微孔雾化器总成上的同时,集聚在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的液体通过所述第一引气管回流到所述储液瓶内。如此,补充液体和回收液体的操作一气呵成,形成连锁动作,避免使用者遗忘回收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的液体而影响所述稳压器的正常使用。
第三种布局方案,所述稳压空气腔形成于所述盛液容器内的被雾化液体的上面。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用于装载雾化液体的储液瓶,雾化工作时所述储液瓶横向连接到所述进液通道上,当在所述微孔雾化器内配置正常用量的被雾化液体时,在所述盛液容器内的被雾化液体的上面形成有稳压空气腔,所述第一引气管的上端管口连通所述稳压空气腔。这样,所述储液瓶横向连接到所述进液通道上的连接方式有利于降低所述雾化器内的总液位高度,减少液体施加于所述微孔雾化片上的液压,从而避免或减少由于液压过大而导致液体从所述微孔雾化片的微孔中泄漏出来。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过渡容器位于所述盛液容器的下方,所述第一引气管穿过所述盛液容器的底部壁体后让其上端管口向上延伸到位于所述盛液容器内的稳压空气腔。这样同样有利于在倒置所述微孔雾化器总成时让集聚在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的液体向所述盛液容器内回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引气管穿过所述盛液容器的顶部壁体或侧壁的上部壁体并让其上端管口连通所述盛液容器内的稳压空气腔。
如果在所述进液通道上没有连接所述储液瓶,为了防止液体从所述进液通道中泄漏出来,可以进一步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用于封堵所述进液通道的盖子。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第一引气管穿过所述盖子后让其上端管口连通所述稳压空气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当在所述微孔雾化器内配置正常用量的被雾化液体时,至少在所述进液通道内的被雾化液体的上面形成有稳压空气腔;所述第一引气管穿过所述进液通道后让其上端管口连通位于所述进液通道内的稳压空气腔。这方案属于所述稳压空气腔的第四种布局方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中间过渡容器位于所述盛液容器的下方,所述第一引气管穿过所述盛液容器的底部壁体后向上延伸并让其上端管口连通所述稳压空气腔。这样同样有利于在倒置所述微孔雾化器总成时让集聚在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的液体向所述盛液容器内回流。
本发明还提出采用第二种技术方案的能适时稳定内压的微孔雾化器总成,包括用于雾化液体的微孔雾化器,所述微孔雾化器包括用于盛装被雾化液体的盛液容器和用于雾化液体的微孔雾化片,所述盛液容器具有用于让补充液体进入到所述盛液容器内的进液通道和用于输出被雾化液体的液体输出通道,所述微孔雾化片衔接于所述液体输出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雾化器总成还包括用于稳压的稳压器,所述稳压器包括中间过渡容器和第一引气管;当在所述微孔雾化器内配置正常用量的雾化液体时,在被雾化液体的上面形成有稳压空气腔;所述第一引气管的上端管口连通所述稳压空气腔,所述第一引气管的下端管口连通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的上部空间;还包括第二引气管,所述第二引气管位于所述中间过渡容器的外面,所述第二引气管的内端管口连通所述第一引气管的管内空间,外端管口连通外部空间并向上延伸。
其中,所述第二引气管的内端管口连通所述第一引气管的管内空间,外端管口连通外部空间并向上延伸。这样所述第一引气管通过所述第二引气管间接地与外部空间连通,或者说述第二引气管连通所述第一引气管的管内空间和外部空间。另外由于所述外端管口向上延伸,这样,正放所述微孔雾化器总成时,通过所述第一引气管进入到所述第二引气管内的液体也难以沿所述第二引气管向上爬行而泄漏到外部空间。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由于所述第一引气管连通所述稳压空气腔,所述第二引气管连通所述第一引气管的管内空间和外部空间。这样,当所述稳压空气腔的内压增大时,集聚在所述稳压空气腔内的气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引气管进入到所述第二引气管内,然后通过所述第二引气管的外端管口排放到外部空间,从而降低所述稳压空气腔的内压。而当所述稳压空气腔的内压减小时,外部空间中的气体又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引气管进入到所述第一引气管内,继而通过所述第一引气管补充到所述稳压空气腔内增大所述稳压空气腔的内压。如此,在所述第一引气管和所述第二引气管的协同作用下,所述稳压空气腔的气压与外部气压维持在基本平衡的状态,进而有利于所述盛液容器的内压维持在基本稳定的状态。
2.由于所述第一引气管的下端管口连通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的上部空间。这样,所述中间过渡容器能够承接由所述第一引气管引导出来的液体,有效地减少或避免液体泄漏到外部空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第一引气管连接到所述中间过渡容器的顶部壁体或侧壁的上部壁体并让其下端管口连通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的上部空间,所述第一引气管并未延伸到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这样所述第一引气管的下端管口不会被集聚在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的下部空间的液体淹没,其次为排放出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的全部液体提供可行的实现基础。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微孔雾化器上。
附图说明
图1 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微孔雾化器总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为所述微孔雾化器总成的第一种实施方式;
图2 是所述微孔雾化器总成的第二种实施方式;
图3 是采用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微孔雾化器总成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 是所述微孔雾化器总成的第三种实施方式;
图5 是所述微孔雾化器总成的第四种实施方式;
图6 是所述微孔雾化器总成的第五种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能适时稳定内压的微孔雾化器总成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第一种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能适时稳定内压的微孔雾化器总成100,包括用于雾化液体的微孔雾化器,所述微孔雾化器包括用于盛装被雾化液体的盛液容器1和用于雾化液体的微孔雾化片13,所述盛液容器1具有用于让补充液体进入到所述盛液容器1内的进液通道12和用于输出被雾化液体的液体输出通道11,所述微孔雾化片13衔接于所述液体输出通道11。还包括用于装载雾化液体的储液瓶6,雾化工作时所述储液瓶6竖立连接到所述进液通道12上。当在所述微孔雾化器内配置正常用量的雾化液体时,在所述储液瓶6内形成有稳压空气腔2。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所述微孔雾化器的其他空间内形成有另一个稳压空气腔也是可行的。把所述储液瓶6的最大储液量设置为所述正常用量,使用者即可以通过所述储液瓶6简便、准确地把握配置到所述微孔雾化器内的雾化液体量,避免雾化液体过量而影响到稳压器的稳压功能。
所述微孔雾化器总成100还包括用于稳压的稳压器200,所述稳压器200包括中间过渡容器4和第一引气管3。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位于所述盛液容器1的下方,所述第一引气管3依次穿过所述盛液容器1的底部壁体14、所述进液通道12后向上延伸让其上端管口31连通位于所述储液瓶6内的稳压空气腔2并靠近所述储液瓶6的瓶底部。所述第一引气管3的下端管口32连通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内的上部空间40。具体说,所述第一引气管3连接到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的顶部壁体41并让其下端管口32连通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内的上部空间40。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引气管3还可以连接到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的侧壁的上部壁体42上。在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的顶部壁体41上设置有通气孔7,所述通气孔7和所述第一引气管3的下端管口32左右布置。所述通气孔7连通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的上部空间40。这样,当所述稳压空气腔2的内压增大时,集聚在所述稳压空气腔2内的气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引气管3进入到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内,然后通过所述通气孔7排放到外部空间,从而降低所述稳压空气腔2的内压。而当所述稳压空气腔2的内压减小时,外部空间中的气体又能够通过所述通气孔7进入到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内,继而通过所述第一引气管3补充到所述稳压空气腔2内增大所述稳压空气腔2的内压。如此,在所述通气孔7和所述第一引气管3的协同作用下,所述稳压空气腔2的气压与外部气压维持在基本平衡的状态,进而有利于所述盛液容器1的内压维持在基本稳定的状态。另外,由于所述第一引气管3的下端管口32连通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内的上部空间40。这样,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能够承接由所述第一引气管3引导出来的液体,有效地减少或避免液体泄漏到外部空间。
在把所述储液瓶6安装到所述微孔雾化器总成100的过程中,需要先把所述微孔雾化器总成100倒置,让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位于上方,然后快速把所述储液瓶6连接到所述进液通道12上。而在此过程中,集聚在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内的液体通过所述第一引气管3回流到所述储液瓶6内,而不会被长期遗留在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内做成浪费。而且还能够通过倒置所述微孔雾化器总成100排出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内的液体,避免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内的液体水位逐渐升高而淹没所述第一引气管3的下端管口32。如此,补充液体和回收液体的操作一气呵成,形成连锁动作,避免使用者遗忘回收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内的液体而影响所述稳压器的正常使用。而为了能够尽量多地把储存在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内的液体送回所述储液瓶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引气管3并未延伸到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内。这样,倒置所述微孔雾化器总成100时,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内的全部液体基本上都能够流向所述第一引气管3的下端管口32并流入到所述第一引气管3内继而回流到所述储液瓶6。
与此同时,为了防止倒置时液体从所述通气孔7中泄漏出来。可以把所述通气孔7设置于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的侧壁的上部壁体42上,并合理设置所述通气孔7的高度,使得无论是正放还是倒置所述微孔雾化器总成100,所述通气孔7都位于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内液面之上。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另一种技术方案,在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的顶部壁体41上设置有通气孔7,在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内设置第二引气管5,所述第二引气管5的外端管口50连通所述通气孔7,所述第二引气管5的内端管口51向下延伸伸入到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内连通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内的上部空间40。这样,所述第二引气管5的内端管口51与所述顶部壁体41之间具有一定的高度差。当倒置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时,在所述第二引气管5的内端管口51高于液面的情况下,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内的液体将难以通过所述第二引气管5泄漏到外部空间。
正放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时,在合理控制所述第二引气管5的内端管口51的位置让其处于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内的液面之上时,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内的上部空间40仍然可以通过所述第二引气管5连通所述外部空间。由于所述第二引气管5的内端管口51向下延伸,从所述第一引气管3上滴落下来的液体并不会直接落入到所述第二引气管5内而泄漏到外部空间。
第二种实施方式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种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具有类似之处,主要区别点在于:所述微孔雾化器还包括备用储液容器8,所述储液容器8包括储液上壳81和储液下壳82,所述储液上壳81和储液下壳82上下对合并超声焊接一起。在所述盛液容器1a上设置有互通通道16a,所述备用储液容器8位于所述盛液容器1a的侧边并通过互通通道16a实现连通。这样,通过所述进液通道12a进入到所述盛液容器1a内的液体能够部分地分流到所述备用储液容器8内,从而有利于降低所述盛液容器1a内的液位高度,减少液体施加于所述微孔雾化片13上的液压,从而避免或减少由于液压过大而导致液体从所述微孔雾化片13的微孔中泄漏出来。当在所述微孔雾化器内配置正常用量的被雾化液体时,在所述备用储液容器8内的被雾化液体的上面形成有稳压空气腔2a。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所述微孔雾化器的其他空间内形成有另一个稳压空气腔也是可行的。
在所述备用储液容器8的下部设置有中间过渡容器4a。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a包括通过超声焊接一起的过渡上壳41a和过渡下壳42a。所述过渡上壳41a一体成形于所述储液下壳82的底部壁体上。这样,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的顶部壁体与所述备用储液容器8的底部壁体共用同一壁体。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的顶部壁体与所述备用储液容器8的底部壁体可以为两个不同的壁体。所述第一引气管3a设置在所述备用储液容器8内,所述第一引气管3a的上端管口31a连通位于所述备用储液容器8内的稳压空气腔2a。所述第一引气管3a穿过所述备用储液容器8a的底部壁体后让其下端管口32a连通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a内的上部空间40a。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让所述第一引气管3a的上端管口31a连通所述稳压空气腔2a,还可以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引气管3a穿过所述备用储液容器8的顶部壁体或侧壁的上部壁体并让其上端管口31a连通所述备用储液容器8内的稳压空气腔2a。
在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a的底部壁体设置有通气孔7a,第二引气管5a位于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内并竖立设置。所述第二引气管5a的外端管口50a连通所述通气孔7a,所述第二引气管5a的内端管口51a向上延伸。这样,当正放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a时,在所述第二引气管3a的内端管口51a高于液面的情况下,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a内的液体将难以通过所述第二引气管3a泄漏到外部空间。当倒置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a时,即使所述第二引气管5a的内端管口51a浸没在液体中,液体也难以沿所述第二引气管5a向上爬行而泄漏到外部空间。另外,所述第二引气管5a的内端管口51a与所述第一引气管3a的下端管口32a在水平方向上错位设置。这样正放所述中间过渡容器总成4a时,从所述第一引气管3a上滴落下来的液体并不会直接落入到所述第二引气管5a内而泄漏到外部空间。
第三种实施方式
如图4所示,第三种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具有类似之处,主要区别点在于:进液通道12c横向设置,雾化工作时所述储液瓶6横向连接到所述进液通道12c上。这样,所述储液瓶6横向连接到所述进液通道12c上的连接方式有利于降低所述雾化器内的总液位高度,减少液体施加于所述微孔雾化片13上的液压,从而避免或减少由于液压过大而导致液体从所述微孔雾化片13的微孔中泄漏出来。
当在所述微孔雾化器内配置正常用量的雾化液体时,在所述盛液容器1c内的被雾化液体的上面形成有稳压空气腔2c。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c位于所述盛液容器1c的下方,所述第一引气管3c穿过所述盛液容器1c的底部壁体14c后让其上端管口31c向上延伸到位于所述盛液容器1c内的稳压空气腔2c。为了让所述第一引气管3c的上端管口31c连通所述稳压空气腔2c,还可以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引气管3c穿过所述盛液容器1c的顶部壁体或侧壁的上部壁体并让其上端管口31c连通所述盛液容器1c内的稳压空气腔2c。
如图4所示,第二引气管5c横向连接于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c的侧壁的上部壁体42c上并让其内端管口51c连通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c的上部空间40c,以及让其外端管口50c连通外部空间。
第四种实施方式
如图5所示,第四种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具有类似之处,主要区别点在于:在所述进液通道12上并没有连接有储液瓶6而是设置有用于封堵所述进液通道12的盖子9b。当在所述微孔雾化器内配置正常用量的雾化液体时,在所述进液通道12内的被雾化液体的上面形成有稳压空气腔2b。当然还可以在所述盛液容器1的其他空间内形成另一个稳压空气腔。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位于所述盛液容器1的下方,所述第一引气管3依次穿过所述盛液容器1的底部壁体14和所述进液通道12后向上延伸并让其上端管口31连通所述进液通道12内的稳压空气腔2b。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引气管3还可以穿过所述盛液容器1的底部壁体14而不穿过所述进液通道12连通形成于其他空间内的稳压空气腔。又或者,所述第一引气管3还可以穿过所述盖子9b后让其上端管口31连通所述稳压空气腔2b或形成于其他空间内的稳压空气腔。
第五种实施方式
如图6所示,第五种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具有类似之处,主要区别点在于:当在所述微孔雾化器内配置正常用量的雾化液体时,在盛液容器1d内的被雾化液体的上面形成有稳压空气腔2d。中间过渡容器4d位于所述盛液容器1d的侧旁,第一引气管3d穿过所述盛液容器1d的顶部壁体16d后让其上端管口31d连通所述稳压空气腔2d。所述第一引气管3d连接于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d的侧壁的上部壁体42d上并让其下端管口32d连通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d内的上部空间40d,所述第一引气管3d并未延伸到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d内。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引气管3还可以连接到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的顶部壁体上并让其下端管口32d连通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d内的上部空间40d。所述微孔雾化器总成包括第二引气管5d,第二引气管5d位于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d的外面,所述第二引气管5d的内端管口51d连通所述第一引气管3d的管内空间,外端管口50d连通外部空间并向上延伸。
当所述稳压空气腔2d的内压增大时,集聚在所述稳压空气腔2d内的气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引气管3d进入到所述第二引气管5d内,然后通过所述第二引气管5d的外端管口50d排放到外部空间,从而降低所述稳压空气腔2d的内压。而当所述稳压空气腔2d的内压减小时,外部空间中的气体又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引气管5d进入到所述第一引气管3d内,继而通过所述第一引气管3d补充到所述稳压空气腔2d内增大所述稳压空气腔2d的内压。如此,在所述第一引气管3d和所述第二引气管5d的协同作用下,所述稳压空气腔2d的气压与外部气压维持在基本平衡的状态,进而有利于所述盛液容器1d的内压维持在基本稳定的状态。另外,当侧放所述微孔雾化器总成100d时,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d内的全部液体基本上都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引气管3d的下端管口32d流入到所述第一引气管3d内进而回流到所述盛液容器1d内,而不会被长期遗留在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d内做成浪费。而且还避免所述中间过渡容器4d内的液体水位逐渐升高而淹没所述第一引气管3d的下端管口32d进而影响到所述稳压器200d的稳压效果。
Claims (22)
1.能适时稳定内压的微孔雾化器总成,包括用于雾化液体的微孔雾化器,所述微孔雾化器包括用于盛装被雾化液体的盛液容器和用于雾化液体的微孔雾化片,所述盛液容器具有用于让补充液体进入到所述盛液容器内的进液通道和用于输出被雾化液体的液体输出通道,所述微孔雾化片衔接于所述液体输出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雾化器总成还包括用于稳压的稳压器,所述稳压器包括中间过渡容器和第一引气管;当在所述微孔雾化器内配置正常用量的被雾化液体时,在被雾化液体的上面形成有稳压空气腔;所述第一引气管的上端管口连通所述稳压空气腔,所述第一引气管的下端管口连通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的上部空间;在所述中间过渡容器的壁体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中间过渡容器的上部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适时稳定内压的微孔雾化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气管连接到所述中间过渡容器的顶部壁体或侧壁的上部壁体并让其下端管口连通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的上部空间,所述第一引气管并未延伸到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适时稳定内压的微孔雾化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二引气管,所述第二引气管的外端管口连通所述通气孔,所述第二引气管的内端管口伸入到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连通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的上部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适时稳定内压的微孔雾化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设置在所述中间过渡容器的顶部壁体上,所述第二引气管位于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所述第二引气管的外端管口连通所述通气孔,所述第二引气管的内端管口向下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适时稳定内压的微孔雾化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设置在所述中间过渡容器的底部壁体上,所述第二引气管位于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所述第二引气管的外端管口连通所述通气孔,所述第二引气管的内端管口向上延伸;所述第二引气管的内端管口与所述第一引气管的下端管口在水平方向上错位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能适时稳定内压的微孔雾化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雾化器还包括备用储液容器,所述备用储液容器位于所述盛液容器的侧边并通过互通通道实现连通;当在所述微孔雾化器内配置正常用量的被雾化液体时,至少在所述备用储液容器内的被雾化液体的上面形成有稳压空气腔;所述第一引气管的上端管口连通位于所述备用储液容器内的稳压空气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适时稳定内压的微孔雾化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气管穿过所述备用储液容器的顶部壁体或侧壁的上部壁体并让其上端管口连通所述备用储液容器内的稳压空气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适时稳定内压的微孔雾化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过渡容器设置在所述备用储液容器的下部,所述第一引气管设置在所述备用储液容器内,所述第一引气管穿过所述备用储液容器的底部壁体后让其下端管口连通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的上部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能适时稳定内压的微孔雾化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过渡容器的顶部壁体与所述备用储液容器的底部壁体共用同一壁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能适时稳定内压的微孔雾化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装载雾化液体的储液瓶,雾化工作时所述储液瓶竖立连接到所述进液通道上,当在所述微孔雾化器内配置正常用量的被雾化液体时,至少在所述储液瓶内的被雾化液体的上面形成有稳压空气腔,所述第一引气管的上端管口连通位于所述储液瓶内的稳压空气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能适时稳定内压的微孔雾化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气管穿过所述进液通道后让其上端管口连通位于所述储液瓶内的稳压空气腔。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能适时稳定内压的微孔雾化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气管穿过所述进液通道后让其上端管口靠近所述储液瓶的瓶底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能适时稳定内压的微孔雾化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过渡容器位于所述盛液容器的下方,所述第一引气管穿过所述盛液容器的底部壁体后让其上端管口向上延伸到位于所述储液瓶内的稳压空气腔。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能适时稳定内压的微孔雾化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装载雾化液体的储液瓶,雾化工作时所述储液瓶横向连接到所述进液通道上,当在所述微孔雾化器内配置正常用量的被雾化液体时,在所述盛液容器内的被雾化液体的上面形成有稳压空气腔,所述第一引气管的上端管口连通所述稳压空气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能适时稳定内压的微孔雾化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过渡容器位于所述盛液容器的下方,所述第一引气管穿过所述盛液容器的底部壁体后让其上端管口向上延伸到位于所述盛液容器内的稳压空气腔。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能适时稳定内压的微孔雾化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气管穿过所述盛液容器的顶部壁体或侧壁的上部壁体并让其上端管口连通所述盛液容器内的稳压空气腔。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能适时稳定内压的微孔雾化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封堵所述进液通道的盖子。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能适时稳定内压的微孔雾化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气管穿过所述盖子后让其上端管口连通所述稳压空气腔。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能适时稳定内压的微孔雾化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当在所述微孔雾化器内配置正常用量的被雾化液体时,至少在所述进液通道内的被雾化液体的上面形成有稳压空气腔;所述第一引气管穿过所述进液通道后让其上端管口连通位于所述进液通道内的稳压空气腔。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能适时稳定内压的微孔雾化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过渡容器位于所述盛液容器的下方,所述第一引气管穿过所述盛液容器的底部壁体后向上延伸并让其上端管口连通所述稳压空气腔。
21.能适时稳定内压的微孔雾化器总成,包括用于雾化液体的微孔雾化器,所述微孔雾化器包括用于盛装被雾化液体的盛液容器和用于雾化液体的微孔雾化片,所述盛液容器具有用于让补充液体进入到所述盛液容器内的进液通道和用于输出被雾化液体的液体输出通道,所述微孔雾化片衔接于所述液体输出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雾化器总成还包括用于稳压的稳压器,所述稳压器包括中间过渡容器和第一引气管;当在所述微孔雾化器内配置正常用量的雾化液体时,在被雾化液体的上面形成有稳压空气腔;所述第一引气管的上端管口连通所述稳压空气腔,所述第一引气管的下端管口连通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的上部空间;还包括第二引气管,所述第二引气管位于所述中间过渡容器的外面,所述第二引气管的内端管口连通所述第一引气管的管内空间,外端管口连通外部空间并向上延伸。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能适时稳定内压的微孔雾化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气管连接到所述中间过渡容器的顶部壁体或侧壁的上部壁体并让其下端管口连通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的上部空间,所述第一引气管并未延伸到所述中间过渡容器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143465 | 2018-02-11 | ||
CN2018101434650 | 2018-02-11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86947A true CN108386947A (zh) | 2018-08-10 |
Family
ID=6307396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527377.6U Active CN208090875U (zh) | 2018-02-11 | 2018-04-13 | 能适时稳定内压的微孔雾化器总成 |
CN201810333130.5A Pending CN108386947A (zh) | 2018-02-11 | 2018-04-13 | 能适时稳定内压的微孔雾化器总成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527377.6U Active CN208090875U (zh) | 2018-02-11 | 2018-04-13 | 能适时稳定内压的微孔雾化器总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208090875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26316A (zh) * | 2019-04-29 | 2019-07-19 | 佛山市南海科日超声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带单向阀的微孔雾化装置 |
CN110141744A (zh) * | 2019-06-30 | 2019-08-20 | 河南省斯科赛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气流雾化器 |
CN110860406A (zh) * | 2019-12-27 | 2020-03-06 | 佛山市南海科日超声电子有限公司 | 应用微孔雾化片进行雾化的雾化系统 |
CN111317409A (zh) * | 2020-04-17 | 2020-06-23 | 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清洁机器人 |
WO2022100341A1 (zh) * | 2020-11-13 | 2022-05-19 |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 雾化器和医疗雾化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8090875U (zh) * | 2018-02-11 | 2018-11-13 | 佛山市科日压电器件有限公司 | 能适时稳定内压的微孔雾化器总成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107684U (zh) * | 2011-05-19 | 2012-01-11 | 山东红星化工有限公司 | 润滑脂压力釜泄压装置 |
CN203184160U (zh) * | 2013-04-09 | 2013-09-11 | 苏州百丰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压电微孔雾化器供水结构 |
CN104329766A (zh) * | 2014-09-24 | 2015-02-04 | 林文杰 | 一种自动调节气压的微孔雾化加湿器 |
WO2017130458A1 (ja) * | 2016-01-27 | 2017-08-03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液体供給設備の液位検出装置、液体供給設備の液位検出方法および当該液位検出装置を備えた液体供給設備 |
CN208090875U (zh) * | 2018-02-11 | 2018-11-13 | 佛山市科日压电器件有限公司 | 能适时稳定内压的微孔雾化器总成 |
-
2018
- 2018-04-13 CN CN201820527377.6U patent/CN208090875U/zh active Active
- 2018-04-13 CN CN201810333130.5A patent/CN10838694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107684U (zh) * | 2011-05-19 | 2012-01-11 | 山东红星化工有限公司 | 润滑脂压力釜泄压装置 |
CN203184160U (zh) * | 2013-04-09 | 2013-09-11 | 苏州百丰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压电微孔雾化器供水结构 |
CN104329766A (zh) * | 2014-09-24 | 2015-02-04 | 林文杰 | 一种自动调节气压的微孔雾化加湿器 |
WO2017130458A1 (ja) * | 2016-01-27 | 2017-08-03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液体供給設備の液位検出装置、液体供給設備の液位検出方法および当該液位検出装置を備えた液体供給設備 |
CN208090875U (zh) * | 2018-02-11 | 2018-11-13 | 佛山市科日压电器件有限公司 | 能适时稳定内压的微孔雾化器总成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26316A (zh) * | 2019-04-29 | 2019-07-19 | 佛山市南海科日超声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带单向阀的微孔雾化装置 |
CN110141744A (zh) * | 2019-06-30 | 2019-08-20 | 河南省斯科赛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气流雾化器 |
CN110860406A (zh) * | 2019-12-27 | 2020-03-06 | 佛山市南海科日超声电子有限公司 | 应用微孔雾化片进行雾化的雾化系统 |
CN111317409A (zh) * | 2020-04-17 | 2020-06-23 | 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清洁机器人 |
WO2022100341A1 (zh) * | 2020-11-13 | 2022-05-19 |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 雾化器和医疗雾化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090875U (zh) | 2018-11-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090875U (zh) | 能适时稳定内压的微孔雾化器总成 | |
CN205993633U (zh) | 一种超声波电子烟雾化芯及雾化器 | |
CN109330029A (zh) | 电子烟雾化器 | |
MXPA03001246A (es) | Tanque receptor para uso en ciclo de refrigeracion, intercambiador de calor con tal tanque receptor y aparato condensador para uso en ciclo de refrigeracion. | |
CN105923253A (zh) | 按压式泡沫泵及其喷量控制方法 | |
CN111790559B (zh) | 一种雾化器 | |
MY127735A (en) | Delivery container | |
CN207341635U (zh) | 一种出浆效果好的胶囊饮品机 | |
CN105339280B (zh) | 起泡器 | |
CN207666945U (zh) | 一种雾化杯 | |
CN217852829U (zh) | 喷淋臂、泵水机构及清洗机 | |
CN211190745U (zh) | 液体雾化单元及液体雾化装置 | |
CN215623918U (zh) | 一种挤压式泡沫泵 | |
CN201267794Y (zh) | 喷雾器 | |
CN207761864U (zh) | 一种可拆卸式喷油嘴结构 | |
CN202588703U (zh) | 香水瓶 | |
CN202708234U (zh) | 蒸汽阀 | |
CN106395120B (zh) | 发胶喷雾器 | |
CN206937978U (zh) | 一种振动压电喷头系统 | |
CN106416965B (zh) | 一种维持恒负压灌水的方法 | |
CN204896301U (zh) | 一种万向定量气雾剂阀门 | |
CN218129375U (zh) | 一种香薰机的回油装置 | |
CN221286418U (zh) | 一种扩香机的精油瓶装配机构 | |
CN211756102U (zh) | 一种精油雾化装置 | |
CN214546791U (zh) | 一种农药雾化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