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84206B - 一种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材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84206B
CN108384206B CN201810205386.8A CN201810205386A CN108384206B CN 108384206 B CN108384206 B CN 108384206B CN 201810205386 A CN201810205386 A CN 201810205386A CN 108384206 B CN108384206 B CN 1083842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haft
connecting pipe
piece
fl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0538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84206A (zh
Inventor
王俊龙
何强
蒋红亮
杨广慧
邹湘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Helf Advanced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Helf Advanced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Helf Advanced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Helf Advanced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0538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842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842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842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842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842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2Flame or fire retardant/resista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08L2205/02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hierarchy C08L, and differing only i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y, comonomer 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材料,其中,方法包括,将PET、PCT、阻燃PET、阻燃PCT干燥后混合,再加入抗氧剂、酯交换抑制剂,搅拌混合,获得混合物;将混合物投入挤出机,在250~290℃下挤出造粒,获得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高温兼具阻燃特性的材料,具备良好的阻燃性能(高氧指数),同时又有较高的熔点(>245℃)。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材料。
背景技术
PET(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树脂一般为乳白色半透明或无色透明体,力学性能、电绝缘性优良,耐化学品性稳定,成本低廉,但容易水解,耐温不够,纺丝后整理时,容易变形收缩,同时容易燃烧低落,极易引发火灾,且不能有阻止火灾的蔓延。因此也的阻碍了聚酯纤维的应用范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传统的纺织面料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使用需求了,特别是在航空、航天、军队、消防、石化、电气、燃气乃至赛车等领域,由于其特种作业的需求,往往需要一种能够耐高温又阻燃,同时制备又简单的纺织面料。
涤纶又称PET聚酯纤维,具有许多优良的纺织性能和服用性能,用途广泛,可以纯纺织造,也可与棉、毛、丝、麻等天然纤维和其他化学纤维混纺交织,制成花色繁多、坚牢挺括、易洗易干、免烫和洗可穿性能良好的仿毛、仿棉、仿丝、仿麻织物。涤纶织物适用于男女衬衫、外衣、儿童衣着、室内装饰织物和地毯等。由于涤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蓬松性,也可用作絮棉。在工业上高强度涤纶可用作轮胎帘子线、运输带、消防水管、缆绳、渔网等,也可用作电绝缘材料、耐酸过滤布和造纸毛毯等。用涤纶制作无纺织布可用于室内装饰物、地毯底布、医药工业用布、絮绒、衬里等。
目前市场上的改性聚酯纤维,具备耐高温可纺丝能力时却不具备阻燃的功能,而具备阻燃功能时,材料的耐温性能有下降。同时,市场目前的易燃织物的整理改性通常利用涂布、喷淋、浸渍等方式将阻燃剂粘结在织物表面,虽然能够获得一些阻燃效果,但是阻燃效果会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另外一种是共混改性法,对PET材料添加有卤阻燃剂等,具有较好阻燃性,但是燃烧后具有很大毒性,对人体无益处。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的材料性能方面的技术空白,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原料配方总质量为100%,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纯PET 60%~95%
阻燃PET 0%~25%
PCT 5%~15%
阻燃PCT 0%~8%
抗氧剂 0.1%~0.2%
酯交换抑制剂 0.1%~0.2%;
将所述PET、所述PCT、所述阻燃PET、所述阻燃PCT干燥后混合,再加入所述抗氧剂、所述酯交换抑制剂,搅拌混合,获得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投入挤出机,在250~290℃下挤出造粒,获得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
作为本发明所述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干燥,其是在120~140℃下干燥4~8h。
作为本发明所述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纯PET,其特性粘度为0.6~0.85dL/g。
作为本发明所述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阻燃PET,其磷含量为1500~20000ppm,特性粘度为0.6~0.8dL/g。
作为本发明所述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PCT,其特性粘度为0.6~0.8dL/g。
作为本发明所述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阻燃PCT,其磷含量为2000~15000ppm,特性粘度为0.6~0.75dL/g。
作为本发明所述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搅拌混合,其是在20~300rpm下搅拌2~5min。
作为本发明所述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抗氧剂包括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300按1:1~4复配。
作为本发明所述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酯交换抑制剂包括正硅酸乙酯和磷酸二异辛酯按1:1~2复配。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及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配方总质量为100%,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纯PET 60%~95%
阻燃PET 0%~25%
PCT 5%~15%
阻燃PCT 0%~8%
抗氧剂 0.1%~0.2%
酯交换抑制剂 0.1%~0.2%。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高温兼具阻燃特性的材料,具备良好的阻燃性能(高氧指数),同时又有较高的熔点(>245℃)。
(2)仅需利用普通的PET/阻燃PET(氧指数<21,极易燃烧)进行改性,通过添加特定粘度的PCT/阻燃PCT后,进行分子连段间的穿插或缠绕,即可使材料达到耐高温及阻燃的要求。兼具阻燃和耐高温性能(氧指数>28),工艺又简单,填补现有材料性能及工艺上面不能兼具的空白,其适用性将会得到非常大的拓展。
(3)挤出颜色均为材料本色,不会因为温度过高而发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实施例10中涉及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0中涉及到的挤出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1中涉及到的整体结构侧面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1中涉及到的进料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1中涉及到的进料单元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1中涉及到的动力组件及第一承托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1中涉及到的第二承托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2中涉及到的减速箱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12中涉及到的液压传动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12中涉及到的管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12中涉及到的紧固件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12中涉及到的紧固件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12中涉及到的液压推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12中涉及到的活动块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12中涉及到的承载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12中涉及到的第一卡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12中涉及到的固定环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12中涉及到的推板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12中涉及到的外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实施例12中涉及到的卡合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及其爆炸示意图。
图21为实施例12中涉及到的液压第一连接件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2为实施例12中涉及到的第一嵌合轴和第二嵌合轴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23为实施例12中涉及到的卡套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实施例12中涉及到的第一活动流通道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5为实施例12中涉及到的液压传动单元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6为实施例1~9中涉及到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以质量百分数计,原料配方为纯PET 94.6%、PCT 5%、抗氧剂0.2%。(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300按1:2复配)
所述纯PET,其特性粘度为0.7dL/g;
所述PCT,其特性粘度为0.8dL/g。
将纯PET、PCT在130℃下干燥6h后混合,再加入抗氧剂、酯交换抑制剂,在200rpm下搅拌5min,投入挤出机,在250~290℃下挤出造粒,获得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挤出颜色均为材料本色,其制作的工艺流程图如图26所示。
对制得复合材料进行性能测试,熔融温度使用DSC差热分析仪进行测试,氧指数测试则按FZ/T 51007-2012标准测试。
实施例2
以质量百分数计,原料配方为纯PET 89.6%、PCT 10%、抗氧剂0.2%。(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300按1:2复配)
所述纯PET,其特性粘度为0.7dL/g;
所述PCT,其特性粘度为0.8dL/g。
将纯PET、PCT在130℃下干燥6h后混合,再加入抗氧剂、酯交换抑制剂,在200rpm下搅拌5min,投入挤出机,在250~290℃下挤出造粒,获得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挤出颜色均为材料本色,其制作的工艺流程图如图26所示。
对制得复合材料进行性能测试,熔融温度使用DSC差热分析仪进行测试,氧指数测试则按FZ/T 51007-2012标准测试。
实施例3
以质量百分数计,原料配方为纯PET 91.6%、阻燃PCT 8%、抗氧剂0.2%。(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300按1:2复配)
所述纯PET,其特性粘度为0.7dL/g;
所述阻燃PCT,其磷含量为2500ppm,特性粘度为0.65dL/g。
将纯PET、阻燃PCT在130℃下干燥6h后混合,再加入抗氧剂、酯交换抑制剂,在200rpm下搅拌5min,投入挤出机,在250~290℃下挤出造粒,获得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挤出颜色均为材料本色,其制作的工艺流程图如图26所示。
对制得复合材料进行性能测试,熔融温度使用DSC差热分析仪进行测试,氧指数测试则按FZ/T 51007-2012标准测试。
实施例4
以质量百分数计,原料配方为阻燃PET 89.6%、PCT 10%、抗氧剂0.2%、酯交换抑制剂0.2%。(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300按1:4复配、酯交换抑制剂为正硅酸乙酯和磷酸二异辛酯按1:2复配);
所述阻燃PET,其特性粘度为0.75dL/g;
所述PCT,特性粘度为0.6dL/g。
将阻燃PET、PCT在120℃下干燥8h后混合,再加入抗氧剂、酯交换抑制剂,在300rpm下搅拌2min,投入挤出机,在250~290℃下挤出造粒,获得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挤出颜色均为材料本色,其制作的工艺流程图如图26所示。
对制得复合材料进行性能测试,熔融温度使用DSC差热分析仪进行测试,氧指数测试则按FZ/T 51007-2012标准测试。
实施例5
以质量百分数计,原料配方为纯PET 74.6%、阻燃PET 25%、抗氧剂0.2%、酯交换抑制剂0.2%。(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300按1:4复配、酯交换抑制剂为正硅酸乙酯和磷酸二异辛酯按1:1复配);
所述纯PET,其特性粘度为0.85dL/g;
所述阻燃PET,其磷含量为5000ppm特性粘度为0.8dL/g。
将纯PET、阻燃PET在120℃下干燥8h后混合,再加入抗氧剂、酯交换抑制剂,在300rpm下搅拌2min,投入挤出机,在250~290℃下挤出造粒,获得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挤出颜色均为材料本色,其制作的工艺流程图如图26所示。
对制得复合材料进行性能测试,熔融温度使用DSC差热分析仪进行测试,氧指数测试则按FZ/T 51007-2012标准测试。
实施例6
以质量百分数计,原料配方为纯PET 64.6%、阻燃PET 25%、PCT 10%、抗氧剂0.2%、酯交换抑制剂0.2%。(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300按1:4复配、酯交换抑制剂为正硅酸乙酯和磷酸二异辛酯按1:2复配);
所述纯PET,其特性粘度为0.85dL/g;
所述阻燃PET,其磷含量为5000ppm特性粘度为0.8dL/g。
将纯PET、阻燃PET在120℃下干燥8h后混合,再加入抗氧剂、酯交换抑制剂,在100rpm下搅拌5min,投入挤出机,在250~290℃下挤出造粒,获得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挤出颜色均为材料本色,其制作的工艺流程图如图26所示。
对制得复合材料进行性能测试,熔融温度使用DSC差热分析仪进行测试,氧指数测试则按FZ/T 51007-2012标准测试。
实施例7(对比实施例1)
以质量百分数计,原料配方为纯PET99.8%、抗氧剂0.2%。(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300按1:4复配);
所述纯PET,其特性粘度为0.85dL/g;
将纯PET在120℃下干燥8h后混合,再加入抗氧剂,在100rpm下搅拌5min,投入挤出机,在250~290℃下挤出造粒,获得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挤出颜色均为材料本色,其制作的工艺流程图如图26所示。
对制得材料进行性能测试,熔融温度使用DSC差热分析仪进行测试,氧指数测试则按FZ/T 51007-2012标准测试。
实施例8(对比实施例2)
以质量百分数计,原料配方为阻燃PET 99.8%、抗氧剂0.2%。(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300按1:4复配);
所述阻燃PET,其磷含量为5000ppm特性粘度为0.8dL/g。
将阻燃PET在120℃下干燥8h后混合,再加入抗氧剂,在100rpm下搅拌5min,投入挤出机,在250~290℃下挤出造粒,获得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挤出颜色均为材料本色,其制作的工艺流程图如图26所示。
对制得材料进行性能测试,熔融温度使用DSC差热分析仪进行测试,氧指数测试则按FZ/T 51007-2012标准测试。
实施例9(对比实施例3)
以质量百分数计,原料配方为PCT 99.8%、抗氧剂0.2%。(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300按1:4复配);
所述PCT,特性粘度为0.6dL/g;
将PCT在120℃下干燥8h后混合,再加入抗氧剂,在100rpm下搅拌5min,投入挤出机,在250~290℃下挤出造粒,获得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挤出颜色均为材料本色,其制作的工艺流程图如图26所示。
对制得材料进行性能测试,熔融温度使用DSC差热分析仪进行测试,氧指数测试则按FZ/T 51007-2012标准测试。
将实施例1~9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具体见下表。
Figure BDA0001595748550000081
从上表可看出,实施例1~6与实施例7~9(对比实施例1~3)相比,氧指数明显提高,且起始熔融温度与熔融峰值水平也十分优秀。
实施例10
上述实施例1~9中涉及的挤出机,其采用单螺杆挤出机,其主体结构包括为驱动单元100、进料单元200、控制单元300、支撑单元400和压塑单元500。如图1、2所示,驱动单元100用于驱动螺杆,产生挤料推力,其包括驱动电机101、减速箱102和联轴器103,三者依次进行连接,形成传动机构。进料单元200用于投放物料,其位于所述挤出机的上端。控制单元300为控制电气的操作面板,主要用于控制驱动单元100以及进料单元200的运作行程。支撑单元400用于支撑上部结构,其位于整体结构的底部。压塑单元500包括机筒501、螺杆502和出料口503,螺杆502设置于机筒501的内腔,而出料口503位于压塑单元500的外端口。
进一步地,在驱动单元100中,驱动电机101的输出部分通过带传动的方式与减速箱102相连接,减速箱102与联轴器103相连接。驱动单元100的作用是给螺杆502提供所需的扭矩和转速,使得螺杆502在一定的转速范围内旋转工作,按生产工艺条件要求,保证螺杆502在一定的转矩作用下平稳地旋转,完成原料塑化及被推出机筒的输送工作。其中,驱动电机101作为驱动构件,其通过固定座101a固定于支撑单元400上。减速箱102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减速箱102是一种相对精密的机械,使用它的目的是降低转速,增加转矩。在本实施例中,减速箱102有效提高了转动的扭矩,减少了能量的损耗。而联轴器103是用来联接不同机构中的两根轴(主动轴和从动轴)使之共同旋转以传递扭矩的机械零件。在使用该挤出机的时候,所述压塑单元500的螺杆502通过联轴器103和减速箱102与驱动电机101相配合,驱动电机101带动减速箱102和联轴器103以及螺杆502进行运动,实现整个结构的传动机制。
进一步的,减速箱102包括齿轮支架102a,第一齿轮102b和第二齿轮102c,其中,齿轮支架102a用于第一齿轮102b和第二齿轮102c的安装,且所述齿轮支架102a整体置于减速箱102内,共同固定在支撑单元400上。第一齿轮102b与第二齿轮102c互相配合连接,形成传动,且第一齿轮102b外径小于第二齿轮102c。此外,第一齿轮102b与驱动电机101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二齿轮102c通过联轴器103外接螺杆502,因此根据传动比,螺杆502相对于驱动电机101而言,其转速实现了降低。
进料单元200位于压塑单元500中机筒501的正上方,并与之相通。当使用时,向进料单元200内进行投料,物料落入机筒501内。挤出机设备中的控制单元300主要用来实现挤出机生产工作过程中的螺杆转速、各部位加热温度和塑化料熔体压力等工艺参数的控制。目前挤出机的控制系统多采用仪表控制。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300主要控制驱动单元100以及进料单元200。具体的,控制单元300能够控制驱动电机101的转速,以及进料单元200的进料搅拌速度。此外,压塑单元500内各部位的温度、环境温度等参数的调节也通过控制单元300来进行调控,使得原料在挤出塑化时的工艺温度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保证生产质量。
在本发明中,支撑单元400用于支撑驱动单元100,其上方安装有驱动电机101和减速箱102。支撑单元400还支撑压塑单元500,即压塑单元500通过至少两个固定架504固定于支撑单元400的上表面。此外控制单元300也通过支架固定于支撑单元400上。
压塑单元500中作为整个挤出机装置的主体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把原料从这里经挤压、加热,由固态转变为塑化熔融态,然后从机筒501前端的分流板(也叫多孔板)等量、等压地均匀挤出,进入成型制品模具。其主要结构包括机筒501、螺杆502和出料口503。螺杆502设置于机筒501的内腔,并贯穿始终。机筒501的上端与进料单元200相连接,并互相连通。物料从进料单元200投入,并进入机筒501之后,机筒501内转动的螺杆502将物料挤压、传输到端部。出料口503设置于压塑单元500的外端部,用于输出成型物料。
本实施例具体的工作原理为:整个挤出机装置设置于支撑单元400之上,控制单元300的操作面板控制着挤出机的机械运动和温度水平。当物料通过进料单元200进入机筒501后,被驱动单元100传动连接的螺杆502进行同步旋转,促使物料在机筒501内发生移动,物料在合适的环境温度中受到压力并获得热量发生形态变化,最后通过出料口503排出装置。
在本发明中,采用上述挤出机进行参与制作,有利于使得混合物各组分之间充分融合,充分注塑成型,便于后期成品,提高了整体生产线的工作效率。本发明中所述的挤出机同时兼具控制物料的下料速度,以及整体机构运动速度的功能。
实施例11
参照图3~7,本实施例所需解决的问题是:进料单元200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由上述可知,进料单元200位于机筒501的正上方,并与之相通。
在本发明中,进料单元200包括,动力组件201,包括动力件201a和传料件201b,所述动力件201a设置于所述进料单元200的顶部,且所述传料件201b通过传力杆201c与所述动力件201a进行连接;承托组件202,包括第一承托件202a和第二承托件202b,所述第一承托件202a架设于所述第二承托件202b的上端,所述第一承托件202a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通道D-1,同时,所述第二承托件202b上设置有配合于所述第一通道D-1的第二通道D-2;所述传料件201b固定于所述传力杆201c的下端,并设置于所述第二承托件202b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承托件202a的顶部设置有封盖件203,所述封盖件203的边缘处开设有进料孔203a。所述动力件201a固定于所述封盖件203的上端,其动力输出端竖直向下,且连接有传力杆201c;所述传力杆201c穿过第一承托件202a,并伸至所述第二承托件202b。
所述第一承托件202a包括承接部202a-1,所述承接部202a-1的底端向内延伸有一圈架立部202a-2,所述架立部202a-2的内侧具有竖向开口的衔接部202a-3。所述第一承托件202a还包括第一配合板202a-4,所述第一配合板202a-4设置于所述衔接部202a-3的底端,且所述第一通道D-1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合板202a-4上。其中,所述架立部202a-2为水平设置,且所述第一承托件202a通过所述架立部202a-2以及衔接部202a-3与所述第二承托件202b进行衔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承托件202b区分为第二衔接部202b-1、传料部202b-2以及对接部202b-3,所述第二衔接部202b-1与所述传料部202b-2连接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配合板202b-4,且所述第二配合板202b-4上设置有第二通道D-2。所述传料部202b-2的内部具有通道,且所述传料件201b竖直设置于所述传料部202b-2内部的通道中。
具体的,动力组件201在本发明中具有搅拌和输送物料的作用。动力组件201主要包括括动力件201a和传料件201b。动力件201a用于输送扭矩,其可以采用电机进行实现,动力件201a的转速由控制单元300进行控制。传料件201b用于挤压和传送物料,其为与电机进行传动连接的螺杆。进一步的,传料件201b通过传力杆201c与动力件201a进行连接。传力杆201c为竖直设置的圆杆状构件,其上端连接着传料件201b的动力输出端,下端固定着传料件201b。
承托组件202在本发明中具有承接物料以及进料的作用,其整体为漏斗状。承托组件202包括第一承托件202a和第二承托件202b,第一承托件202a位于上端,而第二承托件202b托住第一承托件202a,两者共同组成投料空间。此外,第一承托件202a底部的第一通道D-1与第二承托件202b底部的第二通道D-2互相对应配合,且两者均为相同的扇形穿孔。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第一承托件202a架设在第二承托件202b上,因此在本发明中,第一承托件202a(连带其上附属的动力组件201)能够绕着承托组件202的竖直中轴线进行旋转。当第一承托件202a旋转到第一通道D-1与第二通道D-2互相重合的位置时,投入承托组件202内的物料即可通过第一通道D-1与第二通道D-2;当两者互相错位的时候,物料便滞留在第一承托件202a内而无法通排。
进一步的,传料件201b在空间上位于第二承托件202b内,且通过竖直的传力杆201c与动力件201a形成动力连接,动力件201a可带动传料件201b和传力杆201c进行转动。此外,在传力杆201c上分布固定有四根清扫件201d,用于旋转清扫滞留在第一承托件202a内侧壁上的物料。清扫件201d主体为杆状,其一端固定于传力杆201c,另一端向外延伸,并在外端部设置有清扫头201d-1,其中,清扫头201d-1与第一承托件202a内侧壁贴合,可采用软质材料。
在本发明中,第一承托件202a的顶部设置有封盖件203,封盖件203的边缘处开设有进料孔203a。在本实施例中,封盖件203主体为板状结构,其结构轮廓可以理解为切除掉一个“穿口”的圆板,此处的“穿口”即为进料孔203a,以作为外界投放物料的入口。封盖件203的弧状外边缘与第一承托件202a的顶部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动力件201a固定于封盖件203的上端面,其动力输出端竖直向下,且连接有传力杆201c,而封盖件203的中间也具有配合于动力件201a动力输出端的穿孔。在本发明中,传力杆201c穿过第一承托件202a,并伸至第二承托件202b。具体的,第一承托件202a包括承接部202a-1、架立部202a-2和衔接部202a-3。其中,承接部202a-1为斗形,上端口与下端口均为圆形,且上端口的尺寸大于下端口。承接部202a-1的下端口向内延伸有一圈架立部202a-2,架立部202a-2为水平设置的圆环状的平台,其外侧边缘与承接部202a-1的下端口衔接,内侧边缘与衔接部202a-3的上端口进行衔接。其中,衔接部202a-3也为斗形结构,竖向开口,其下端口尺寸小于上端口。
进一步的,第一承托件202a还包括第一配合板202a-4,第一配合板202a-4设置于衔接部202a-3的底端,且第一通道D-1设置于第一配合板202a-4上。第一配合板202a-4的主体为“开口”的圆盘结构,其外缘与衔接部202a-3的下端口进行连接。此处的“开口”即为第一通道D-1。在本发明中,第一承托件202a通过架立部202a-2以及衔接部202a-3与第二承托件202b进行衔接。
第二承托件202b区分为第二衔接部202b-1、传料部202b-2以及对接部202b-3,第二衔接部202b-1与传料部202b-2连接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配合板202b-4,且第二配合板202b-4上设置有第二通道D-2。其中,第二衔接部202b-1为配合于衔接部202a-3的部分,其形状与衔接部202a-3一致,但尺寸略大于衔接部202a-3,使得当第一承托件202a放置于第二承托件202b上之后,衔接部202a-3正好能够嵌入第二衔接部202b-1内。由于第一承托件202a中架立部202a-2的存在,使得第二衔接部202b-1的上端口正好能够抵在架立部202a-2的下表面。传料部202b-2用于传料件201b挤压物料时的限位。其为套筒状,内部具有通道,并套设于传料件201b的外围。由于传料件201b竖直设置于传料部202b-2内部的通道中,因此传料件201b旋转时对物料的挤压可以在传料部202b-2内实现传送。传料部202b-2的下端口连接有对接部202b-3,其为水平向外延伸的圆环状结构,用于和进料斗204进行对接固定。
此外,第二衔接部202b-1与传料部202b-2所对接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配合板202b-4,第二配合板202b-4的结构和作用与第一配合板202a-4相同。第二配合板202b-4上也存在配合于第一通道D-1的第二通道D-2。第二通道D-2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一通道D-1相同。当第一承托件202a与第二承托件202b进行结合的时候,第一通道D-1的下表面与第二通道D-2的上表面互相贴合。
在本发明中,第一承托件202a(连带其上附属的动力组件201)相对于第二承托件202b可以绕着承托组件202的竖直中轴线进行旋转。使得当第一承托件202a进行旋转的时候,能够影响第一通道D-1与第二通道D-2的重叠比例。当第一通道D-1与第二通道D-2的重叠部分比较大的时候,即两者的穿孔面积较大,此时有利于物料的向下渗透。当第一通道D-1与第二通道D-2的重叠部分比较小的时候,即两者的穿孔面积较小,此时不利于物料的向下渗透。当两者完全错位而没有交集时,物料停止传输。
较佳的,为便于第一承托件202a整体的转动,第二衔接部202b-1的上端口可以设置一圈滑槽,滑槽内设置若干滑块。同时架立部202a-2的下表面具有配合于滑块的滑槽,这样第一承托件202a通过架立部202a-2架设在滑块上,可进行旋转。此外,考虑到动力组件201在工作时候的稳定性要求,可以在架立部202a-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倒勾,倒勾固定于其滑槽的外侧,而第二衔接部202b-1的边缘等间距分布有配合于倒勾的沟槽,当架立部202a-2的倒勾卡在某一沟槽内,第一承托件202a不能转动,而当其倒勾松开,脱离沟槽,则第一承托件202a能够选择性转动,实现对物料流通量的合理控制。
进一步的,对接部202b-3的下端对接有进料斗204,第二承托件202b的对接部202b-3又通过连接件与进料斗204的上端口进行固定,此处连接件可选择螺栓或其他能够实现固定的构件。进料斗204设置于机筒501的上方,并与其内部形成连通。
具体的,进料斗204用于向机筒501内输送物料,其上端口与对接部202b-3的下端口进行对接,并形成连通,下端口附着在水平设置的机筒501侧壁上,并与机筒501的内部通道形成连通。
在实际生产中,若直接采用进料斗204承接和传送物料,则不能将进料斗204上端口设置太大,否则其内侧壁的缓坡容易造成物料难以下滑,或下滑速度有限,效率低下。而承托组件202的设置,使得进料斗204放宽限制,可设置成陡坡形式,而进料斗204主要用以囤积和投放物料。
综上,本发明中挤出机的进料单元200通过承托组件202的设置可以使得进料斗204能够具有小口径大坡度的结构形式,从而防止物料直接投入进料斗204内时下料不畅的情况。同时,承托组件202内的第一通道D-1与第二通道D-2可通过调节两者的重叠比例来控制物料的传送速度,因此具有高效和稳定的性能。
实施例12
参照图8~25,本实施例不同于上述实施例的是:减速箱102还包括旋转挤压块102d,旋转挤压块102d用于对第二齿轮102c的旋转进行制动。如图8所示,旋转挤压块102d为条形结构,其下端与第一齿轮102b的转轴进行连接(但不进行固定),使得旋转挤压块102d可以绕着第一齿轮102b的转轴进行一定程度的转动,并能压在第二齿轮102c外接的摩擦轴102e上。摩擦轴102e对应于旋转挤压块102d的外侧面上具有一圈摩擦区102e-1,摩擦区102e-1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当旋转挤压块102d按压在摩擦区102e-1时,较大的摩擦力能够对摩擦轴102e以及第二齿轮102c的旋转产生制动效果。
旋转挤压块102d相对于摩擦轴102e的另一侧设置有弹性件102f,弹性件102f可以采用弹簧,其设置于齿轮支架102a内部的导向槽内,弹性件102f的外端还固定有压板102f-1。在本发明中,若无外力的作用,弹性件102f处于自然伸展状态,不存在反弹力,而若使用外力推动压板102f-1,即可实现上述制动过程。
进一步的,齿轮支架102a的外侧还固定有液压传动单元S,包括,液压传动组件600,其包括管接头601、套管602、紧固件603和液压推体604,所述管接头601与所述套管602一端通过所述紧固件603连接,所述液压推体604设置在第一管接头601的内部;外接组件700,设置于所述管接头601的外侧;液压第一连接件800,与所述套管602另一端相连接,其包括第一连接管801,所述第一连接管801内部为二级台阶孔,且在第一连接管801的第一级台阶孔处凸出于所述第一连接管801的表面;液压第二连接件900,包括第二连接管901,所述第二连接管901内部为二级台阶孔,且在第二连接管901的第一级台阶孔处凸出于所述第二连接管901的表面;以及,卡合连接件1000,包括所述第一嵌合轴1001和所述第二嵌合轴1002,所述第一嵌合轴1001内部嵌合第一移动磁铁1001a,所述第一嵌合轴1001套合于所述第一连接管801上;所述第二嵌合轴1002内部嵌合第二移动磁铁1002a,所述第二嵌合轴1002套合于所述第二连接管901上;
其中,所述第一嵌合轴1001包括第一限位槽1001b和第一限位凸起1001c,所述第二嵌合轴1002包括第二限位槽1002b和第二限位凸起1002c,当所述第一嵌合轴1001和所述第二嵌合轴1002配合时,所述第一移动磁铁1001a抵触至第一连接管801的第一级台阶孔的台阶处,所述第二移动磁铁1002a抵触至第二连接管901的第一级台阶孔的台阶处,所述第一限位凸起1001c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1002c两者之间的凹槽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管接头601,包括嵌入体601a、活动体601b和连接体601c,所述活动体601b位于嵌入体601a与连接体601c之间,且所述活动体601b的外侧靠近所述嵌入体601a的一端设有第一外螺纹T-1,所述连接体601c的外围设有第二外螺纹T-2。所述嵌入体601a嵌入设置于套管602内,且所述嵌入体601a上远离活动体601b的一端设置有加固件601a-1和凹槽601a-2,所述加固件601a-1与凹槽601a-2相邻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603,包括第一稳固环603a和第二稳固环603b,所述第一稳固环603a与第二稳固环603b相连接,所述第一稳固环603a为倒圆台型结构,且所述第一稳固环603a的内侧设有斜坡形凸起603a-1;
其中,通过斜坡形凸起603a-1与加固件601a-1相配合,使得所述套管602卡合于所述紧固件603与所述第一嵌入体601a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稳固环603b内侧设置有第一内螺纹T-3,所述第一内螺纹T-3与第一外螺纹T-1的配合,使得所述紧固件603套合于所述活动体601b上。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推体604,包括活动块604a和推体604b,所述活动块604a与推体604b相连接,所述活动块604a,包括承载体604a-10、第一卡体604a-20、第二卡体604a-3、弹性垫604a-4和固定环604a-5,所述第一卡体604a-20、第二卡体604a-3、弹性垫604a-4和固定环604a-5依次均套设在所述承载体604a-10的第二圆柱体604a-12上,且所述第二圆柱体604a-12上设有第三外螺纹T-4,所述固定环604a-5的内侧设有第二内螺纹T-5;
其中,所述第二圆柱体604a-12上的第一凹槽604a-13和第二凹槽604a-14分别与所述第一卡体604a-20的第一凸起604a-21和第二凸起604a-22相配合;
其中,所述第二圆柱体604a-12上第一凹槽604a-13和第二凹槽604a-14分别与第二卡体604a-3的第二凸起604a-22和第一凸起604a-21相配合;
其中,通过所述第三外螺纹T-4与所述第二内螺纹T-5相配合,使得固定环604a-5套设在所述承载体604a-10上。
进一步的,所述外接组件700,其包括固定凸起701,所述固定凸起701设置于所述外接组件700外侧,且所述外接组件700的第三内螺纹T-6与所述连接体601c的第二外螺纹T-2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卡合连接件1000还包括,卡套环1003,所述卡套环1003内部中空,一端设有限位凸块1003a,另一端设有限位扣1003b,内部设有卡合凸块1003c;所述第一嵌合轴1001和所述第二嵌合轴1002两者相互卡扣好后,所述卡套环1003的限位凸块1003a翘起,所述卡合凸块1003c沿着所述第一限位槽1001b和所述第二限位槽1002b移动,对所述第一嵌合轴1001和所述第二嵌合轴1002限位,直至所述限位扣1003b抵触至所述第二嵌合轴1002的末端。
所述液压第一连接件800,还包括,第一活动流通道802和第一堵塞盖803,所述第一活动流通道802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801中,所述第一堵塞盖803置于所述第一活动流通道802中;所述第一堵塞盖803的外边缘设有第一外螺纹803a,所述第一连接管801的第一级台阶孔内部设有第一内螺纹801a,所述第一内螺纹801a与所述第一外螺纹803a相配合。
所述第一活动流通道802包括第四连接管802a、第一固定磁铁802b和固定片802c,所述第四连接管802a的一端设有第二外螺纹802a-1,所述第一固定磁铁802b套设于所述第四连接管802a,并通过所述固定片802c的第二内螺纹802c-1和所述第二外螺纹802a-1配合,对所述固定磁铁802b限位。
具体的,如图9,液压传动单元S包括液压传动组件600和外接组件700,两个组件相互配合,可实现本发明液压传动的作用,具体的,液压传动组件600,其包括管接头601、套管602、紧固件603和液压推体604,套管602内设有液体,用于传导,管接头601的一端嵌入设置在套管602一端口内,而紧固件603套设于管接头601与套管602的连接处外侧,使管接头601与第一套管602连接稳定,操作简单、方便、快捷,而液压推体604,在本发明中起到传动的作用,其设置在管接头601的内部,传动时,液压推体604在管接头601内移动;而外接组件700,起到将本发明中安装的作用,其设置于所述管接头601的外侧,较佳的,套管602为软管,用于实现柔性传动。
进一步的,管接头601包括嵌入体601a、活动体601b和连接体601c,三者为一体式结构,可通过不锈钢注塑制成,具体的,活动体601b固定在嵌入体601a与连接体601c之间,而活动体601b的外侧靠近嵌入体601a的一端设有第一外螺纹T-1,而连接体601c的外围设有第二外螺纹T-2,嵌入体601a嵌入设置于套管602一端口内,且嵌入体601a上远离活动体601b的一端设置有加固件601a-1和凹槽601a-2,加固件601a-1与凹槽601a-2相邻设置,且加固件601a-1与凹槽601a-2的构件使嵌入体601a具有一定的弹性,其便于嵌入在套管602的端口内,而加固件601a-1与凹槽601a-2的个数大于四个,且加固件601a-1的个数比凹槽601a-2多一个,加固件601a-1和凹槽601a-2的图中个数仅作参考,较佳的,加固件601a-1为倒钩型结构,且加固件601a-1的“钩”型开口方向均一致,其方向对向活动体601b,从而可加强第一套管602与管接头601连接的紧密度。
进一步的,紧固件603,包括第一稳固环603a和第二稳固环603b,第一稳固环603a与第二稳固环603b相连接,较好的,第一稳固环603a为倒圆台型结构,且第一稳固环603a的内侧设有斜坡形凸起603a-1;其中,通过斜坡形凸起603a-1与加固件601a-1相配合,使得套管602卡合于紧固件603与嵌入体601a之间,即可通过渐进的方式实现套管602与管接头601的紧密连接;第二稳固环603b内侧设置有第一内螺纹T-3,第一内螺纹T-3与第一外螺纹T-1的配合,使得紧固件603套合于活动体601b上。
进一步的,液压推体604包括活动块604a和推板604b,活动块604a与推板604b相连接,而活动块604a包括承载体604a-10、第一卡体604a-20、第二卡体604a-3、弹性垫604a-4和固定环604a-5,承载体604a-10由第一圆柱体604a-11和第二圆柱体604a-12组成,第一圆柱体604a-11的直径大于第二圆柱体604a-12的直径,两者可构成“T”型结构,且第一圆柱体604a-11的直径均与活动体601b和连接体601c的内径相等,而第一卡体604a-20、第二卡体604a-3、弹性垫604a-4和固定环604a-5依次均套设在承载体604a-10的第二圆柱体604a-12上,且第二圆柱体604a-12上设有第三外螺纹T-4,固定环604a-5的内侧设有第二内螺纹T-5;其中,承载体604a-10的第二圆柱体604a-12上的第一凹槽604a-13和第二凹槽604a-14分别与第一卡体604a-20的第一凸起604a-21和第二凸起604a-22相配合;其中,承载体604a-10的第二圆柱体604a-12上的第一凹槽604a-13和第二凹槽604a-14分别与第二卡体604a-3的第二凸起604a-22和第一凸起604a-21相配合,即第二卡体604a-3与第一卡体604a-20相对设置,且第二卡体604a-3和第一卡体604a-20的外径均与第一圆柱体604a-11的直径相等,而第一卡体604a-20和第二卡体604a-3上均设置有缺口604b-3,故使第一卡体604a-20和第二卡体604a-3具有一定的形变性能,可减少承载体604a-10的磨损,较佳的,第二卡体604a-3和第一卡体604a-20采用钢性材料;其中,通过第三外螺纹T-4与第二内螺纹T-5相配合,使得固定环604a-5套设在承载体604a-10上,用于防止第一卡体604a-20、第二卡体604a-3和弹性垫604a-4在传动时脱离,而弹性垫604a-4起到弹性密封的作用,优选的,弹性垫604a-4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推板604b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604b-1和第二连接孔604b-2,第二连接孔604b-2,开设在推板604b的顶端,且第二连接孔604b-2与第一连接孔604b-1垂直设置,可实用不同方式的连接,且推板604b为圆柱对称切掉端边的结构。
进一步的,外接组件700的第三内螺纹T-6与第二外螺纹T-2相配合,用于实现外接组件700与液压传动组件600的连接,外接组件700包括固定凸起701,固定凸起701设置于外接组件700外侧,而固定凸起701上设置有通孔,用于外接组件700安装。
参照图20~25,液压传动单元S还包括液压第一连接件800、液压第二连接件900和卡合连接件1000,液压第一连接件800,与套管602另一端相连接。具体实施方式为:液压第一连接件800与套管602另一端相连接,而液压第一连接件800包括第一连接管801,第一连接管801用与套管602另一端相连接,其内部设有二级台阶,且第一连接管801第一级台阶孔处凸出于第一连接管801的表面,另一端的端口呈齿状,即端口具有弹性,第一连接管801的外端还设有第三外螺纹801b,外接的软管通过齿状带有弹性的端口插入到第一连接管801内,通过第一连接件804的内螺纹与第三外螺纹801b相配合,将呈齿状的一端的端口已经扩大的直径收缩,从而使得第一连接管801与外接软管相紧扣。
液压第二连接件900包括第二连接管901,第二连接管901与第一连接管801对称和另一根套管602一端相连接,而这个套管602另一端也设置有液压传动组件600和外接组件700,即构成一个完整的液压传动单元S,而第二连接管901内部为二级台阶孔,且第二连接管901的第一级台阶孔处凸出于第二连接管901的表面,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801相类似,通过卡合的方式连接软管,不赘述。
卡合连接件1000包括第一嵌合轴1001和第二嵌合轴1002,第一嵌合轴1001内部嵌合第一移动磁铁1001a,第一嵌合轴1001套合于第一连接管801上,第二嵌合轴1002内部嵌合第二移动磁铁1002a,第二嵌合轴1002套合于第二连接管901上。第一嵌合轴1001和第二嵌合轴1002的结构相同,为方便理解,现以第一嵌合轴1001为例做具体说明,第一嵌合轴1001包括第一限位槽1001b、第一限位凸起1001c和第一沉槽1001d,第一限位槽1001b设于第一嵌合轴1001的表面,自第一嵌合轴1001的一端抵触至第一沉槽1001d的端口,较佳的,与第一嵌合轴1001的母线相平行。第一限位凸起1001c自第一沉槽1001d的端口(第一限位槽1001b的末端抵触至第一沉槽1001d的端口,但所述第一限位凸起1001c中心线与第一限位槽1001b的中心线平行,且不重合)向外凸起后向与设有第一限位槽1001b的反方向延伸。应当说明的是,第一限位凸起1001c自第一沉槽1001d延伸凸出的距离为第一沉槽1001d的2倍,与向外延伸后的方向垂直延伸的距离与第一限位凸起1001c末端1001c-1至与之相邻的第一限位凸起1001c的前端1001c-2的距离相等。与之类似的,第二嵌合轴1002包括第二限位槽1002b、第二限位凸起1002c和第二沉槽1002d,具体结构不赘述。当第一嵌合轴1001和第二嵌合轴1002配合时,第一移动磁铁1001a抵触至第一连接管801的第一级台阶孔的台阶处,对第一嵌合轴1001和第一连接管801限位,第二移动磁铁1002a抵触至第二连接管901的第一级台阶孔的台阶处,对第二嵌合轴1002和第二连接管901限位,此时,第一限位凸起1001c通过第二嵌合轴1002第二限位凸起1002c处的空隙插入第二嵌合轴1002的第二沉槽1002d中,并旋转,使得第一限位凸起1001c和第二限位凸起1002c相互卡合,对第一嵌合轴1001和第二嵌合轴1002的上下方位限位,连接了第一连接管801和第二连接管901。
较佳的,卡合连接件1000还包括卡套环1003,卡套环1003内部中空,一端设有限位凸块1003a,另一端设有限位扣1003b,内部设有卡合凸块1003c。当第一嵌合轴1001和第二嵌合轴1002两者相互卡扣好后,第一限位槽1001b和第二限位槽1002b恰好相对应,为一条滑道,卡套环1003的限位凸块1003a翘起,卡合凸块1003c沿着第一限位槽1001b和第二限位槽1002b移动,对第一嵌合轴1001和第二嵌合轴1002限位,直至限位扣1003b抵触至第二嵌合轴1002的末端,实现对第一嵌合轴1001和第二嵌合轴1002的左右限位,避免第一嵌合轴1001和第二嵌合轴1002通过再相对旋转。
较佳的,液压第一连接件800还包括第一活动流通道802和第一堵塞盖803,第一活动流通道802置于第一连接管801中,第一堵塞盖803置于第一活动流通道802中。其中,第一堵塞盖803的外边缘设有第一外螺纹803a,第一连接管801的第一级台阶处内部设有第一内螺纹801a,第一内螺纹801a与第一外螺纹803a相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活动流通道802包括第四连接管802a、第一固定磁铁802b和固定片802c,第四连接管802a的一端设有第二外螺纹802a-1,第一固定磁铁802b套设于第四连接管802a,并通过固定片802c的第二内螺纹802c-1与第二外螺纹802a-1配合,对固定磁铁802b限位。
初始状态时,当第一嵌合轴1001和第二嵌合轴1002两者相互靠近配合时,以第一嵌合轴1001做具体说明。第一嵌合轴1001往靠近第二嵌合轴1002方向移动时,第一移动磁铁1001a慢慢与第一固定磁铁802b相靠近(两者处于原始状态时,磁极相斥端对应),两个磁铁受到的排斥力越来越大,使得第一活动流通道802恰好被第一堵塞盖803封堵,所有流道都不通。当第一嵌合轴1001和第二嵌合轴1002配合后,因为第一移动磁铁1001a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磁铁802b另一端由于斥力,使得第一活动流通道802远离第一堵塞盖803,管内的液体通过第一活动流通道802与第一堵塞盖803之间的间隙流通过去。较佳的,第一活动流通道802活动范围在第一连接管801的第二台阶处至第一堵塞盖803之间。与之类似的,液压第二连接件900的一端与液压第一连接件800处相同,不赘述。
在本发明中,当液压推体604与压板102f-1固定,且弹性件102f固定于压板102f-1内侧面,因此,当向内推动压板102f-1,即可带动弹性件102f挤压旋转挤压块102d,以此对摩擦轴102e产生制动。
综上,本发明中挤出机的液压传动单元S能够控制摩擦轴102e的转速,进而控制螺杆的挤料速度。当使用者在推动液压传动单元S一端的液压推体604时,其与压板102f-1连接的液压推体604即可对机构的运作产生制动效果,因此本发明能够实现远距离的制动或减速控制。较佳的,液压传动单元S外端的液压推体604可固定于外界,并与电缸的推杆对接,实现自动化控制,无需人工,更具高效和便捷性。

Claims (9)

1.一种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原料配方总质量为100%,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Figure FDA0002694969090000011
将所述PET、所述PCT、所述阻燃PET、所述阻燃PCT干燥后混合,再加入所述抗氧剂、所述酯交换抑制剂,搅拌混合,获得混合物;
将所述混合物投入挤出机,在250~290℃下挤出造粒,获得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
所述挤出机采用单螺杆挤出机,其包括为驱动单元(100)、进料单元(200)、控制单元(300)、支撑单元(400)和压塑单元(500);驱动单元(100)用于驱动螺杆(502),产生挤料推力,其包括驱动电机(101)、减速箱(102)和联轴器(103),三者依次进行连接,形成传动机构;进料单元(200)用于投放物料,其位于所述挤出机的上端;控制单元(300)用于控制驱动单元(100)以及进料单元(200)的运作行程;支撑单元(400)用于支撑上部结构,其位于整体结构的底部;压塑单元(500)包括机筒(501)、螺杆(502)和出料口(503),螺杆(502)设置于机筒(501)的内腔,而出料口(503)位于压塑单元(500)的外端口;
进料单元(200)位于机筒(501)的正上方,并与之相通,其包括:
动力组件(201),其包括动力件(201a)和传料件(201b),所述动力件(201a)设置于所述进料单元(200)的顶部,且所述传料件(201b)通过传力杆(201c)与所述动力件(201a)进行连接;以及,
承托组件(202),其包括第一承托件(202a)和第二承托件(202b),所述第一承托件(202a)架设于所述第二承托件(202b)的上端,所述第一承托件(202a)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通道(D-1),所述第二承托件(202b)上设置有配合于所述第一通道(D-1)的第二通道(D-2);所述传料件(201b)固定于所述传力杆(201c)的下端,并设置于所述第二承托件(202b)的内部;
所述第一承托件(202a)的顶部设置有封盖件(203),所述封盖件(203)的边缘处开设有进料孔(203a);所述动力件(201a)固定于所述封盖件(203)的上端,其动力输出端竖直向下,且连接有传力杆(201c);所述传力杆(201c)穿过第一承托件(202a),并伸至所述第二承托件(202b);
所述第一承托件(202a)包括承接部(202a-1),所述承接部(202a-1)的底端向内延伸有一圈架立部(202a-2),所述架立部(202a-2)的内侧具有竖向开口的衔接部(202a-3);所述第一承托件(202a)还包括第一配合板(202a-4),所述第一配合板(202a-4)设置于所述衔接部(202a-3)的底端,且所述第一通道(D-1)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合板(202a-4)上;其中,所述架立部(202a-2)为水平设置,且所述第一承托件(202a)通过所述架立部(202a-2)以及衔接部(202a-3)与所述第二承托件(202b)进行衔接;
所述第二承托件(202b)区分为第二衔接部(202b-1)、传料部(202b-2)以及对接部(202b-3),所述第二衔接部(202b-1)与所述传料部(202b-2)连接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配合板(202b-4),且所述第二配合板(202b-4)上设置有第二通道(D-2);所述传料部(202b-2)的内部具有通道,且所述传料件(201b)竖直设置于所述传料部(202b-2)内部的通道中;
所述对接部(202b-3)的下端对接有进料斗(204),第二承托件(202b)的对接部(202b-3)通过连接件与进料斗(204)的上端口进行固定,进料斗(204)设置于机筒(501)的上方,并与其内部形成连通;
所述减速箱(102)包括齿轮支架(102a),第一齿轮(102b)和第二齿轮(102c),齿轮支架(102a)用于第一齿轮(102b)和第二齿轮(102c)的安装,且所述齿轮支架(102a)整体置于减速箱(102)内,共同固定在支撑单元(400)上;第一齿轮(102b)与第二齿轮(102c)互相配合连接,形成传动,且第一齿轮(102b)外径小于第二齿轮(102c);第一齿轮(102b)与驱动电机(101)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二齿轮(102c)通过联轴器(103)外接螺杆(502);
所述减速箱(102)还包括旋转挤压块(102d),旋转挤压块(102d)用于对第二齿轮(102c)的旋转进行制动旋转挤压块(102d)为条形结构,其下端与第一齿轮(102b)的转轴进行连接,使得旋转挤压块(102d)可以绕着第一齿轮(102b)的转轴进行一定程度的转动,并能压在第二齿轮(102c)外接的摩擦轴(102e)上,摩擦轴(102e)对应于旋转挤压块(102d)的外侧面上具有一圈摩擦区(102e-1);
旋转挤压块(102d)相对于摩擦轴(102e)的另一侧设置有弹性件(102f),弹性件(102f)可以采用弹簧,其设置于齿轮支架(102a)内部的导向槽内,弹性件(102f)的外端还固定有压板(102f-1);
齿轮支架(102a)的外侧还固定有液压传动单元(S),包括:
液压传动组件(600),其包括管接头(601)、套管(602)、紧固件(603)和液压推体(604),所述管接头(601)与所述套管(602)一端通过所述紧固件(603)连接,所述液压推体(604)设置在第一管接头(601)的内部;
外接组件(700),设置于所述管接头(601)的外侧;
液压第一连接件(800),与所述套管(602)另一端相连接,其包括第一连接管(801),所述第一连接管(801)内部为二级台阶孔,且在第一连接管(801)的第一级台阶孔处凸出于所述第一连接管(801)的表面;
液压第二连接件(900),包括第二连接管(901),所述第二连接管(901)内部为二级台阶孔,且在第二连接管(901)的第一级台阶孔处凸出于所述第二连接管(901)的表面;以及,
卡合连接件(1000),包括所述第一嵌合轴(1001)和所述第二嵌合轴(1002),所述第一嵌合轴(1001)内部嵌合第一移动磁铁(1001a),所述第一嵌合轴(1001)套合于所述第一连接管(801)上;所述第二嵌合轴(1002)内部嵌合第二移动磁铁(1002a),所述第二嵌合轴(1002)套合于所述第二连接管(901)上;
所述第一嵌合轴(1001)包括第一限位槽(1001b)和第一限位凸起(1001c),所述第二嵌合轴(1002)包括第二限位槽(1002b)和第二限位凸起(1002c),当所述第一嵌合轴(1001)和所述第二嵌合轴(1002)配合时,所述第一移动磁铁(1001a)抵触至第一连接管(801)的第一级台阶孔的台阶处,所述第二移动磁铁(1002a)抵触至第二连接管(901)的第一级台阶孔的台阶处,所述第一限位凸起(1001c)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1002c)两者之间的凹槽相配合;
所述管接头(601),包括嵌入体(601a)、活动体(601b)和连接体(601c),所述活动体(601b)位于嵌入体(601a)与连接体(601c)之间,且所述活动体(601b)的外侧靠近所述嵌入体(601a)的一端设有第一外螺纹T-1,所述连接体(601c)的外围设有第二外螺纹T-2,所述嵌入体(601a)嵌入设置于套管(602)内,且所述嵌入体(601a)上远离活动体(601b)的一端设置有加固件(601a-1)和凹槽(601a-2),所述加固件(601a-1)与凹槽(601a-2)相邻设置;
所述紧固件(603),包括第一稳固环(603a)和第二稳固环(603b),所述第一稳固环(603a)与第二稳固环(603b)相连接,所述第一稳固环(603a)为倒圆台型结构,且所述第一稳固环(603a)的内侧设有斜坡形凸起(603a-1);
通过斜坡形凸起(603a-1)与加固件(601a-1)相配合,能够使得所述套管(602)卡合于所述紧固件(603)与所述第一嵌入体(601a)之间;
所述第二稳固环(603b)内侧设置有第一内螺纹T-3,所述第一内螺纹T-3与第一外螺纹T-1的配合,使得所述紧固件(603)套合于所述活动体(601b)上;
所述液压推体(604),包括活动块(604a)和推体(604b),所述活动块(604a)与推体(604b)相连接,所述活动块(604a),包括承载体(604a-10)、第一卡体(604a-20)、第二卡体(604a-3)、弹性垫(604a-4)和固定环(604a-5),所述第一卡体(604a-20)、第二卡体(604a-3)、弹性垫(604a-4)和固定环(604a-5)依次均套设在所述承载体(604a-10)的第二圆柱体(604a-12)上,且所述第二圆柱体(604a-12)上设有第三外螺纹T-4,所述固定环(604a-5)的内侧设有第二内螺纹T-5;
所述第二圆柱体(604a-12)上的第一凹槽(604a-13)和第二凹槽(604a-14)分别与所述第一卡体(604a-20)的第一凸起(604a-21)和第二凸起(604a-22)相配合;
所述第二圆柱体(604a-12)上第一凹槽(604a-13)和第二凹槽(604a-14)分别与第二卡体(604a-3)的第二凸起(604a-22)和第一凸起(604a-21)相配合;
通过所述第三外螺纹T-4与所述第二内螺纹T-5相配合,使得固定环(604a-5)套设在所述承载体(604a-10)上;
所述外接组件(700),其包括固定凸起(701),所述固定凸起(701)设置于所述外接组件(700)外侧,且所述外接组件(700)的第三内螺纹T-6与所述连接体(601c)的第二外螺纹T-2相配合;
所述卡合连接件(1000)还包括,卡套环(1003),所述卡套环(1003)内部中空,一端设有限位凸块(1003a),另一端设有限位扣(1003b),内部设有卡合凸块(1003c);所述第一嵌合轴(1001)和所述第二嵌合轴(1002)两者相互卡扣好后,所述卡套环(1003)的限位凸块(1003a)翘起,所述卡合凸块(1003c)沿着所述第一限位槽(1001b)和所述第二限位槽(1002b)移动,对所述第一嵌合轴(1001)和所述第二嵌合轴(1002)限位,直至所述限位扣(1003b)抵触至所述第二嵌合轴(1002)的末端;
所述液压第一连接件(800),还包括,第一活动流通道(802)和第一堵塞盖(803),所述第一活动流通道(802)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801)中,所述第一堵塞盖(803)置于所述第一活动流通道(802)中;所述第一堵塞盖(803)的外边缘设有第一外螺纹(803a),所述第一连接管(801)的第一级台阶孔内部设有第一内螺纹(801a),所述第一内螺纹(801a)与所述第一外螺纹(803a)相配合;
所述第一活动流通道(802)包括第四连接管(802a)、第一固定磁铁(802b)和固定片(802c),所述第四连接管(802a)的一端设有第二外螺纹(802a-1),所述第一固定磁铁(802b)套设于所述第四连接管(802a),并通过所述固定片(802c)的第二内螺纹(802c-1)和所述第二外螺纹(802a-1)配合,对所述固定磁铁(802b)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其是在120~140℃下干燥4~8h。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纯PET,其特性粘度为0.6~0.85dL/g。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PET,其磷含量为1500~20000ppm,特性粘度为0.6~0.8dL/g。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中任一项所述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T,其特性粘度为0.6~0.8dL/g。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PCT,其磷含量为2000~15000ppm,特性粘度为0.6~0.75dL/g。
7.根据权利要求1、2、4或6中任一项所述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混合,其是在20~300rpm下搅拌2~5min。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包括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300按1:1~4复配。
9.根据权利要求1、2、4、6或8中任一项所述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酯交换抑制剂包括正硅酸乙酯和磷酸二异辛酯按1:1~2复配。
CN201810205386.8A 2018-03-13 2018-03-13 一种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材料 Active CN1083842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05386.8A CN108384206B (zh) 2018-03-13 2018-03-13 一种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材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05386.8A CN108384206B (zh) 2018-03-13 2018-03-13 一种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材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84206A CN108384206A (zh) 2018-08-10
CN108384206B true CN108384206B (zh) 2021-09-17

Family

ID=63066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05386.8A Active CN108384206B (zh) 2018-03-13 2018-03-13 一种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材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842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41915A (zh) * 2022-12-23 2023-05-02 长园长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用反复充放电不起鼓pet套管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537365A1 (en) * 2003-09-08 2005-03-24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Flame resistant polyester resin composition
CN103073855B (zh) * 2012-09-17 2015-10-21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709648A (zh) * 2012-09-29 2014-04-09 青岛欣展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增韧增强的阻燃母粒
CN102877157B (zh) * 2012-10-19 2014-08-27 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阻燃、隔音和隔热涤纶短纤维的制备方法
IN2014DE03298A (zh) * 2013-11-27 2015-09-25 Lanxess Deutschland Gmbh
CN104448733A (zh) * 2014-12-10 2015-03-25 惠州市昌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3d打印pbt的增强增韧剂及其pbt复合材料
CN105482384A (zh) * 2015-12-29 2016-04-13 深圳华力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易成型的pet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33771B (zh) * 2016-12-23 2019-03-15 四川东方绝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磨耐高温阻燃薄膜或片材及其制备方法
CN206465443U (zh) * 2017-02-20 2017-09-05 天津市科润特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吹塑机调量防堵进料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84206A (zh) 2018-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5125B (zh) 一种改性聚乳酸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84206B (zh) 一种具有耐高温和阻燃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材料
CN103950251B (zh) 一种高阻燃性的轻质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板材的配方及制备工艺
CN106087106B (zh) 人造草皮及生产方法
US20110177283A1 (en) PET Carpet With Additive
CN1890415A (zh) 具有聚亚芳基硫醚组份的多组份纤维
US6383622B1 (en) Slider formed of fiber-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resin
RU2081221C1 (ru) Нетканая волокнистая текстурированная пластина и способ ее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варианты)
CN105155023A (zh) 高强度热塑性聚酯/纳米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86801A (zh) 一种高效抗水解的柔性pla纤维的制备方法
KR20130136075A (ko) 내마모성이 향상된 자동차용 친환경 터프티드 카페트
CN101967708A (zh) 缝合用高强度聚四氟乙烯线的生产工艺
CN102080277B (zh) 一种复合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39753A (zh) 一种遮光性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393190A (zh) 耐水解的合成树脂制造的紧扣件产品
CN102505179B (zh) 一种蓄热调温纤维的制备方法
JPH0797750A (ja) 繊維強化複合材料及びラミネートの製造に使用するための編地並びに繊維強化ラミネートの製法
CN111087933A (zh) 一种拉链用加强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KR20020012138A (ko) 강화 스레드 제조 방법
AU6697500A (en) Polyester-staple fibers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CN113293511A (zh) 一种螺旋状双组份纤维无纺布的生产工艺
CN112301577A (zh) 一种阻燃有色弯头纱满铺毯制造方法
CN1670278A (zh) 复合编织材料及生产方法及该复合编织材料编织的地毯
EP1904559A1 (en) Composite material
CN212688386U (zh) 一种转向机构及缝纫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