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70492B - 一种室内定位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室内定位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70492B
CN108370492B CN201780003392.9A CN201780003392A CN108370492B CN 108370492 B CN108370492 B CN 108370492B CN 201780003392 A CN201780003392 A CN 201780003392A CN 108370492 B CN108370492 B CN 1083704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indoor positioning
signal strength
signal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339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70492A (zh
Inventor
李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3704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704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704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704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5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33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indoor environments, e.g. build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6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wi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g. for direction or speed determin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220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2205/01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2205/02Indo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室内定位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向第一区域内的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第一信号用于触发第二设备发送信标信号;信标信号携带第二设备的标识;第一设备检测第二设备发送的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第一设备根据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以及信标信号携带的标识确定第一设备相对于第二设备的位置。本方法在不布设基站、不提高用户成本的前提下,针对家庭智能业务和家庭环境特点,利用已有智能家电设备,通过软件控制和算法,实现对用户的室内定位功能,给家庭智能业务提供了很大发展空间和新智能业务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一种室内定位的方法和设备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01月20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710046272.9、发明名称为“一种利用智能家电实现室内定位的方法和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内定位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智能家电的种类越来越多,使得传统家电的功能更加丰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如图1所示,智能家庭系统可以由智能家电、控制终端和云服务器组成。其中,一个智能家庭系统中可以有多个智能家电,智能家电可以具有联网、远程控制、状态上报等功能,也可以具有编程或定时功能;控制终端是控制智能家电运行的设备,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移动的,固定的控制终端可以是开关、操作面板等设备,移动的控制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移动的控制终端可以通过无线局域网、蓝牙、ZigBee或移动通信网络等通信方式与智能家电通信,从而在家庭中或家庭以外都可以实现对智能家电的控制。云服务器,也可以叫IoT(Internet of Things)云服务器,可以存储智能家电的信息,也可以控制智能家电,还可以转发或记录控制终端和智能家电之间消息和命令。可以理解的是,控制终端可以直接控制智能家电,也可以通过云服务器控制智能家电。通常,移动的控制终端,例如智能手机等设备,可以通过其上运行的智能家电管理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来管理智能家电。
室内定位技术也是近年来进步较快、并且正在商用化的技术,随着电子器件在微型化、高性能、低成本和低功耗方面的进步,使得在公共场所建设这类定位系统成为可能。目前主要应用于:室内导航,物流,寻车,商业推广,定向广告,人流分析,医疗救援,VR等。当前室内定位技术的应用主要面向企业、商场等公众场所,成本较高,缺少适用于家庭这种结构复杂、空间小的环境的民用定位技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内定位的方法和设备,利用已有智能家电设备,通过软件控制和算法,实现对用户的室内定位功能。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内定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向第一区域内的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用于触发第二设备发送信标信号,所述信标信号携带有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一设备检测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以及所述信标信号携带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区域包括多个第二区域,多个所述第二设备处于所述多个第二区域中;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以及所述信标信号携带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具体包括: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及所述标识确定和所述第一设备相距不超过第一距离的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与找到的第二设备处于相同的第二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及所述标识确定和所述第一设备相距不超过第一距离的第二设备,具体包括:从所述多个第二设备分别发送的信标信号中,选择出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阈值的信标信号;将所述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阈值的信标信号携带的标识表征的第二设备确定为所述和所述第一设备相距不超过第一距离的第二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具体包括: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及所述标识确定和所述第一设备距离最近的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处于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或附近。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及所述标识确定和所述第一设备距离最近的第二设备,具体包括:从所述多个第二设备分别发送的信标信号中,选择出信号强度最大的信标信号;将所述信号强度最大的信标信号携带的标识表征的第二设备确定为所述和所述第一设备距离最近的第二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具体包括: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及所述标识确定和所述第一设备距离最近的至少2个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处于所述至少2个第二设备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及所述标识确定和所述第一设备距离最近的至少2个第二设备,具体包括:从所述多个第二设备分别发送的信标信号中,按照信号强度从高到低的顺序选择出(信号强度最大的)至少2个信标信号;所述至少2个信标信号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值不超过第二阈值;将所述至少2个信标信号各自携带的标识表征的至少2个第二设备确定为所述和所述第一设备距离最近的至少2个第二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第一设备连接到的网络以及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到的网络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则确定第一设备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控制指令;确定所述语音控制指令匹配的第二设备;所述匹配的第二设备被配置有所述语音控制指令待控制的功能;判断所述语音控制指令是否指示出待控制的第二设备,如果没有指示,则将所述语音控制指令匹配的第二设备中距离所述第一设备最近的第二设备确定为所述待控制的第二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设备是移动终端,所述第二设备是智能家居设备。
通过上述室内定位的方法,在不布设基站、不提高用户成本的前提下,针对家庭智能业务和家庭环境特点,利用已有智能家电设备,通过软件控制和算法,实现对用户的室内定位功能,给家庭智能业务提供了很大发展空间和新智能业务的可能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内定位的设备,该设备包括:所述室内定位设备向第一区域内的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用于触发第二设备发送信标信号,所述信标信号携带有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所述室内定位设备检测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所述室内定位设备根据所述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以及所述信标信号携带的标识确定所述室内定位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区域包括多个第二区域,多个所述第二设备处于所述多个第二区域中;所述室内定位设备根据所述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以及所述信标信号携带的标识确定所述室内定位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具体包括: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及所述标识确定和所述室内定位设备相距不超过第一距离的第二设备,所述室内定位设备与找到的第二设备处于相同的第二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及所述标识确定和所述室内定位设备相距不超过第一距离的第二设备,具体包括:从所述多个第二设备分别发送的信标信号中,选择出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阈值的信标信号;将所述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阈值的信标信号携带的标识表征的第二设备确定为所述和所述室内定位设备相距不超过第一距离的第二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室内定位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室内定位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具体包括: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及所述标识确定和所述室内定位设备距离最近的第二设备,所述室内定位设备处于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或附近。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及所述标识确定和所述室内定位设备距离最近的第二设备,具体包括:从所述多个第二设备分别发送的信标信号中,选择出信号强度最大的信标信号;将所述信号强度最大的信标信号携带的标识表征的第二设备确定为所述和所述室内定位设备距离最近的第二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室内定位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室内定位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具体包括: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及所述标识确定和所述室内定位设备距离最近的至少2个第二设备,所述室内定位设备处于所述至少2个第二设备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及所述标识确定和所述室内定位设备距离最近的至少2个第二设备,具体包括:从所述多个第二设备分别发送的信标信号中,按照信号强度从高到低的顺序选择出(信号强度最大的)至少2个信标信号;所述至少2个信标信号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值不超过第二阈值;将所述至少2个信标信号各自携带的标识表征的至少2个第二设备确定为所述和所述室内定位设备距离最近的至少2个第二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室内定位设备还包括:判断所述室内定位设备连接到的网络以及所述室内定位设备检测到的网络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则确定室内定位设备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室内定位设备还包括: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控制指令;确定所述语音控制指令匹配的第二设备;所述匹配的第二设备被配置有所述语音控制指令待控制的功能;判断所述语音控制指令是否指示出待控制的第二设备,如果没有指示,则将所述语音控制指令匹配的第二设备中距离所述室内定位设备最近的第二设备确定为所述待控制的第二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室内定位设备是移动终端,所述第二设备是智能家居设备。
通过上述室内定位的设备,在不布设基站、不提高用户成本的前提下,针对家庭智能业务和家庭环境特点,利用已有智能家电设备,通过软件控制和算法,实现对用户的室内定位功能,给家庭智能业务提供了很大发展空间和新智能业务的可能性。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内定位的系统,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该系统可用于执行第一方面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执行第一方面的方法。
通过上述方案,在不布设基站、不提高用户成本的前提下,针对家庭智能业务和家庭环境特点,利用已有智能家电设备,通过软件控制和算法,实现对用户的室内定位功能,给家庭智能业务提供了很大发展空间和新智能业务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家庭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家庭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终端和智能家电的内部模块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家电分布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APP和智能家电交互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根据信号强度进行定位计算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根据信号强度进行定位计算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根据信号强度进行定位计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获得其他实施方式,这些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目前,室内定位技术大多是无线定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蓝牙定位——通过在室内分布一定数量的蓝牙基站,用户手持终端(如智能手机)通过三角定位的方法测量相对基站的位置,可达亚米级精度。
2)超宽带(UWB)定位,也是通过室内分布基站,发射超宽带信号,对移动中的标签进行定位,精度可达亚米级。
3)WiFi、Zigbee等无线信号定位,虽然使用的信号不同,效果和成本也有差别,但原理上都是对室内多个信号源(基站)进行测量,通常需要根据定位的精度、范围分布放置基站。
以上这三种定位技术普遍采用射频多基站组网技术形成无盲区的覆盖,通过接收机对周边信号的检测和信号强度测量,计算自身位置。但这类技术的缺点也是明显的:首先是成本高,需要布设大量基站,通常使用在比较开放的环境,如仓库、商场,需要在天花板、墙壁、柱子上每隔几米到十几米设置基站,布线、安装、维护都很复杂;其次是无线信号需要开阔的传播环境,不适合家庭这种使用环境,即使基站非常多,也不能解决覆盖盲区,并且会形成有害干扰;要形成定位功能还需要专业建设,即首先要工程施工布设足够多的蓝牙发射机,再通过工程测量把每个发射机的信号覆盖转换成定位信息,最终开发出软件才能完成定位功能。因此这些方案只适合商业或工业应用,不适合家庭使用。
另外,还有一类非电磁波无线定位技术,这些技术各有特点,同时缺点也非常明显,限制了实际应用,如:(1)超声波定位,移动终端通过对多个超声波发射器的测量定位自身位置。这种技术成本不高,但因为存在声波阻挡和反射,通常只能用于接近检测,如倒车雷达之类。(2)LED定位,通过灯具发射编码信号,移动终端检测出不同灯具发出的信号实现定位,只能用在需要开灯的环境,而且需要改造灯具,成本也非常高,而且需要特制的终端,不适合个人应用。
此外,还可以不采用通过信号强度计算位置的方法,通常用于特定环境,并不是专用于定位功能,如:(1)门禁定位,通过在通道上放置标签检测装置,判断需要定位的人或物处于哪个房间内,不但精度低,还需要进行基础设置的建设;(2)视觉定位,通过摄像头对物体进行识别,判断所在的位置和距离,需要无盲区的视频监控和高性能图像处理,成本也很高。这两种定位技术定位能力差,很少单独作为定位技术应用。
家庭内的室内定位和公共场所的室内定位有一定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成本要求严格,要求不增加或尽量少增加成本,不能通过大量布点的方式实现;精度要求低,通常定位到某个房间或接近某种设备就能满足要求;用户数量少,不需要考虑同时大量用户的情况,通常家里只有少数几个用户;空间分隔小,家中房间通常只有几到几十平米,现有的技术不适合应用在这些环境中;技术实现迫切,要求在近期就能进入实际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在不布设基站、不提高用户成本的前提下,针对家庭智能业务和家庭环境特点,利用已有智能家电设备,通过软件控制和算法,实现对用户的室内定位功能,给家庭智能业务提供了很大发展空间和新智能业务的可能性,并且无硬件成本,避免当前各种室内定位技术的缺陷,非常利于推广。
当前智能家电主要通过无线方式联网,包括WiFi和蓝牙等,可以通过软件方式实现定位功能;用于控制智能家电的智能手机也支持WiFi和蓝牙,硬件平台统一;用户需要使用或控制设备时,通常需要使用手机,即定位手机和定位用户有相同的效果。智能手机上运行的客户端软件,通过设计信令控制和算法,既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房间定位能力、大致定位用户在家中的位置,很多与房间有关的业务就能实现,又能通过不断学习,提供精确定位能力,是实现家庭智能化服务的基础。
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适用于家庭内部;可以理解的是,该系统中可以含有多台智能家电。如图3所示,通过在智能终端和智能家电设备内增加软件控制模块,以及两者间的控制命令,实现对设备的控制功能;智能终端软件还内置的定位算法模块,通过计算得到用户所在房间、与设备间距离,以及用户所在位置区域。
实现定位功能过程使用原先智能终端控制家电设备的IoT云通信通道:
1)控制终端发送“信标发送命令”让家庭中所有设备都发送特定的无线信号供控制终端检测,家电设备不需要回复确认消息,以发送特殊编码的SSID作为应答
2)现有的家电设备使用的WiFi模块都支持在接收网络消息的同时发送SSID的功能。在控制完成对所有设备信号强度的测量时,发送“停止信标命令”,家电软件收到后即停止发送
3)终端控制软件随后对收到一系列强度值进行计算,得到自己所处位置信息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是通过智能家居设备对用户的智能终端完成室内定位的方法,这是一种通用方法,可用于各种与用户位置有关的业务,如自动识别用户希望控制的设备、灯光自动开关和音乐自动跟随等功能。
智能家庭中有大量的智能家电设备,目前以无线的WiFi、蓝牙或Zigbee为通信方式为主。图4为一个家庭的示意图,除绿色圆圈中的智能手机(智能用户终端)为移动的客户端,其它都是智能家电设备,使用环境以固定为主(除了智能扫地机器人)。这些家电可以在智能终端控制下,在要求的时候形成室内定位所需的分布式基站,通过控制发送必要的信号,手机就能计算出相对这些家电的位置,进而定位出自身在家庭中的位置。后文以WiFi进行描述,但是用蓝牙控制的家电同样可实现定位功能。
定位功能(以下称为“定位计算过程”)需要通过以下步骤完成:
1)首先,智能终端通过IoT云发送控制命令给家中所有的智能家电,智能家电收到后执行命令、进入无线信标发送状态,发送内容特殊的SSID(网络名),每个设备的SSID都不同,由设备厂家、型号、生产序列号计算得到,每个设备的SSID各不相同,作为设备特征值保存在设备属性中
2)终端中的定位软件(以下简称“定位软件”或“APP”)通过读取家庭中所有设备记录,得到全部设备发送的SSID值的列表,只测量自己家中设备的信号强度。方法是对WiFi网络进行扫描,测量并记录设备的发送上述全部SSID的信号强度。因为各设备SSID不同,定位软件可区分出不同的设备,又因为APP已知家中设备的SSID,当邻居家同时也在进行定位、且信号可以接收时,APP能筛选出自己家中的设备
3)测量完毕(根据WiFi信号环境不同,约1~10秒范围),终端向所有设备发送“停止SSID命令”到各设备,设备结束信标发送。测量过程完毕,下面步骤为位置计算过程
4)定位计算的过程和功能包括以下几种
房间定位:定位软件计算家中所有SSID的信号强度,知道自己所处的房间以及在房间中的相对位置,当信号强度大于门限值(如-50dBm)则初步判断为同一房间设备。对于某些只需要定位到房间的业务,处理到这一步就可以完成了
相对定位:定位软件把所有设备按信号强弱进行排序,作为距离判断的依据。当需要在同一房间内判断和设备距离,或者找出某类设备中距离最近的设备时,完成这一步计算可以达到目的
精确定位:需要用到信号最强的几个设备的信号强度组合,并且需要与以前的记录进行比较,根据这些设备排列顺序和差值,标记为“XX设备附近”(信号最强的设备)、“XX和XX设备之间”(信号最强二个设备相差不大)、“XX、XX和XX设备之间”(信号最强三个设备相差不大)这三种情况。“相差不大”范围初始值取3dB,通过和用户确认当前位置后,调整位置范围。当有3个以上设备的信号强度值相差不大时,按3个设备处理
精确定位的区域命名,用户可修改为自己认为合理的名字,如“餐桌位置”、“电脑旁边”等
定位测量过程为以上1~3步,涉及用户控制终端中的软件、智能家电设备中的控制软件,控制终端通过IoT云向家庭中所有智能家电设备发送控制命令,智能家电执行命令让自身的无线模块发送特定信号、即具有独立特征的SSID,终端无线模块扫描接收所有设备的SSID,并记录每个信号的强度。
完成信号强度的测量后,控制终端再发命令让所有家电停止发送无线信号。则定位过程中智能家电的工作已经完成,下一步是控制终端的软件根据刚才记录的各设备的SSID,对应到各个设备的名称、在家庭中的位置,以及根据信号强度得到相对距离的远近,根据这些信息完成对自身的定位。上述过程如图5所示。
定位计算功能包括3种功能,即房间定位、相对定位和精确定位,根据业务对定位的精度和属性要求,每次可以实现其中一种或多种。
房间定位:因为家电设备信息中已经包含它们在家庭中的房间,所以当终端把测量信号强度按房间分组后,就可以通过绝对门限或相对信号强度的方法判断出当前所处的房间。前者在某个房间内大部分设备(如2/3以上)信号信号强度都大于门限值,如-50dBm,而其它任一房间的设备大于-50dBm的比例都不超过1/3,则认为当前终端位于这个房间内;后者可根据房间内所有信号强度的平均值,以信号最强的一个房间作为自己所在的房间
相对定位:有些业务要求找出离用户最近的设备,此时根据信号强度把设备进行排序,可以找到离终端最近的设备,当信号最强的设备和次强的设备相差大于某个值,如3dB,则认为离某个设备最近,如果两个或多个信号强度比例不满足这个要求,则可能处于两个设备中间、未找到最近的设备。如果指定某类设备,如空调,则需要把所有空调的信号进行排列、而不是家中所有的设备,同样可以找到最近的空调。
精确定位:这种方式用于对用户在家庭中准确位置的计算,需要对测量值最强的几个信号的联合计算,判断出在哪个设备附近或哪几个设备之间,通过划分区域、并对区域命名的方式,计算出终端所在位置。
上述定位计算的示意图如图6、图7、图8所示,根据不同能家庭智能业务的需要,软件灵活选择使用三种定位方式之一。
上述实施例一可带来以下效果:
低成本甚至无成本实现家庭中的室内定位功能,解决智能家庭业务对人员定位的迫切需求
实现房间定位,可实现与房间有关的智能智能家庭业务
实现与到设备距离有关的家庭智能业务
实现需要精确定位的家庭智能业务
与多种业务配合使用,实现家庭智能化
硬件依赖少,能快速商用推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需要设置大量定位基站,基本零成本;适合家庭多房间、小空间特点;位方式多,适合不同业务需要.
实施例二:
实施例一的方法存在一个缺陷,定位测量过程需要通知所有的家庭设备,终端需要扫描这些设备发出的信号,时间需要几秒到十几秒,对于有些需要较快响应的业务等待时间较长。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改进。
因为家庭定位功能只在家庭内部使用,此时使用家庭局域网,终端通过路由器的WiFi连接,在进行实施例一的定位时,终端同时记录此时家庭WiFi的网络名(SSID)和信号强度,并对信号值进行平均以取得较精确和稳定数值。当后续需要使用定位功能时,先判断网络是否改变(仍使用同一SSID连接)、路由器的信号强度未明显变化(变化小于5dB),则判断用户没有大幅度移动、仍在同一房间(移动到另一房间时,穿过墙壁数量的改变通常会造成信号强度10dB以上变化),则仍使用上次定位的结果,不再重新测量,可将延迟减小到1秒内。如果路由器的信号强度已经明显变化(大于5dB),就需要重新使用实施例一的过程重新定位。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实施例提供快速重复定位方法,改进性能。判断设备位置未大幅度移动时,可直接使用上次定位结果。
实施例三:
在智能家庭的各种业务中,语音控制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当前语音控制存在不智能、使用效果差的现象,其中一个原因是用户在使用语音命令控制时,通常以自身感知作为已知条件,例如在控制命令中,不指出使用哪个设备,而是以当前离自己最近或可见的设备作为命令的对象,简单用“开灯”之类的命令进行控制。这样对于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因为缺少必要的信息,无法生成控制命令,造成控制失败。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本方法实现的室内定位技术解决:当终端发现用户的语音控制命令没有指明设备,家庭中有多个设备可以匹配时,判断出有没有同一房间的设备,如果有、则以最近的一个作为命令操作的对象(同一房间有多个符合命令中需要控制的设备时,如果同一房间只有一个命令中可以匹配的设备,则不需要判断)。否则还按原先的处理方法,通知用户命令执行失败,原因是“未指明设备”。
实施例三可以通过室内定位技术判断用户所处环境,实现语音控制的智能化。
实施例四:
各种家电设备使用的无线模块发射功率不同、天线性能不同,会造成发送同样距离上接收信号强度不同,使控制终端接收信号强度不同,会影响对距离的判断。为减少这一因素的影响,可以在设备的属性中预置该设备的信号强度补偿值,终端在信号强度表中每个设备加上这个补偿值,使所有设备在同样距离上测得信号强度相同,可以提高距离测量的精确性。
这个补偿值仅与某型号设备有关,只需要在最初引入设备的认证或开发调试过程中测量一次,记录到IoT云服务器中与设备有关的属性中。可以补偿设备间差异,提高定位精度;而现有技术需要使用同型号的基站提供测量参考,不支持不同型号设备作为基站的功能。
本申请各实施例利用家庭现有智能家电设备,通过增加控制命令和控制协议,实现家庭中对用户定位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实现更多家庭智能业务。其改进点在于:
利用智能家电的无线通信电路提供手机或其它智能终端在家庭中的定位功能
功能由智能家电的无线硬件和控制软件,以及手机中的软件共同实现
定位通过测量家电发射的信号强度实现
家电具有房间属性并且手机可以获取
可以定位到用户所在房间、用户到设备距离的功能
通过向用户询问和确认的方式,可以获取更准确的位置
记录的位置和信号强度,供后续定位使用
用户环境感知,实现语音控制的智能化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内定位的方法如下:
一种室内定位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向第一区域内的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用于触发第二设备发送信标信号,所述信标信号携带有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
所述第一设备检测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以及所述信标信号携带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区域包括多个第二区域,多个所述第二设备处于所述多个第二区域中;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以及所述信标信号携带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及所述标识确定和所述第一设备相距不超过第一距离的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与找到的第二设备处于相同的第二区域。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及所述标识确定和所述第一设备相距不超过第一距离的第二设备,具体包括:
从所述多个第二设备分别发送的信标信号中,选择出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阈值的信标信号;将所述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阈值的信标信号携带的标识表征的第二设备确定为所述和所述第一设备相距不超过第一距离的第二设备。
可选的,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及所述标识确定和所述第一设备距离最近的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处于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或附近。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及所述标识确定和所述第一设备距离最近的第二设备,具体包括:
从所述多个第二设备分别发送的信标信号中,选择出信号强度最大的信标信号;将所述信号强度最大的信标信号携带的标识表征的第二设备确定为所述和所述第一设备距离最近的第二设备。
可选的,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及所述标识确定和所述第一设备距离最近的至少2个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处于所述至少2个第二设备之间。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及所述标识确定和所述第一设备距离最近的至少2个第二设备,具体包括:
从所述多个第二设备分别发送的信标信号中,按照信号强度从高到低的顺序选择出(信号强度最大的)至少2个信标信号;所述至少2个信标信号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值不超过第二阈值;将所述至少2个信标信号各自携带的标识表征的至少2个第二设备确定为所述和所述第一设备距离最近的至少2个第二设备。
可选的,上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第一设备连接到的网络以及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到的网络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则确定第一设备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可选的,上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控制指令;
确定所述语音控制指令匹配的第二设备;所述匹配的第二设备被配置有所述语音控制指令待控制的功能;
判断所述语音控制指令是否指示出待控制的第二设备,如果没有指示,则将所述语音控制指令匹配的第二设备中距离所述第一设备最近的第二设备确定为所述待控制的第二设备。
可选的,上述方法中,所述第一设备包括移动终端,所述第二设备包括智能家居设备。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内定位的系统,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第二设备可以有多个,该系统可以执行上述室内定位的方法所述的步骤,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内定位的设备,该设备是上述室内定位的方法所述的第一设备,可以执行如上述方法所述的步骤;或者,该设备是上述室内定位的方法所述的第二设备,可以执行如上述方法所述的步骤。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上述一种室内定位的方法的指令。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执行上述一种室内定位的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规则及方法步骤,能够以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应当理解,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且涵盖相关联地列出的项目中一个或多个项目的任何和全部可能的组合。还将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和/或“包含”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是指定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素和/或部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素、部件和/或其分组。
在本文中对本发明的描述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如本在发明的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单数表达形式“一个”、“一种”和“这一”旨在也包括复数表达形式,除非其上下文中明确地有相反指示。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是或者也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是或者也不是物理单元,即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室内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向第一区域内的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用于触发第二设备发送信标信号,所述信标信号携带有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
所述第一设备检测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以及所述信标信号携带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二设备具有房间属性,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预先未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包括多个第二区域,多个所述第二设备处于所述多个第二区域中;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以及所述信标信号携带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及所述标识确定和所述第一设备相距不超过第一距离的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与找到的第二设备处于相同的第二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及所述标识确定和所述第一设备相距不超过第一距离的第二设备,具体包括:
从所述多个第二设备分别发送的信标信号中,选择出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阈值的信标信号;将所述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阈值的信标信号携带的标识表征的第二设备确定为所述和所述第一设备相距不超过第一距离的第二设备。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及所述标识确定和所述第一设备距离最近的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处于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或附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及所述标识确定和所述第一设备距离最近的第二设备,具体包括:
从多个所述 第二设备分别发送的信标信号中,选择出信号强度最大的信标信号;将所述信号强度最大的信标信号携带的标识表征的第二设备确定为所述和所述第一设备距离最近的第二设备。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及所述标识确定和所述第一设备距离最近的至少2个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处于所述至少2个第二设备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内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及所述标识确定和所述第一设备距离最近的至少2个第二设备,具体包括:
从多个所述 第二设备分别发送的信标信号中,按照信号强度从高到低的顺序选择出信号强度最大的至少2个信标信号;所述至少2个信标信号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值不超过第二阈值;将所述至少2个信标信号各自携带的标识表征的至少2个第二设备确定为所述和所述第一设备距离最近的至少2个第二设备。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判断所述第一设备连接到的网络以及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到的网络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则确定第一设备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控制指令;
确定所述语音控制指令匹配的第二设备;所述匹配的第二设备被配置有所述语音控制指令待控制的功能;
判断所述语音控制指令是否指示出待控制的第二设备,如果没有指示,则将所述语音控制指令匹配的第二设备中距离所述第一设备最近的第二设备确定为所述待控制的第二设备。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是移动终端,所述第二设备是智能家居设备。
11.一种室内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室内定位设备向第一区域内的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用于触发第二设备发送信标信号,所述信标信号携带有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
所述室内定位设备检测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
所述室内定位设备根据所述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以及所述信标信号携带的标识确定所述室内定位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二设备具有房间属性,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预先未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室内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包括多个第二区域,多个所述第二设备处于所述多个第二区域中;
所述室内定位设备根据所述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以及所述信标信号携带的标识确定所述室内定位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及所述标识确定和所述室内定位设备相距不超过第一距离的第二设备,所述室内定位设备与找到的第二设备处于相同的第二区域。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室内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及所述标识确定和所述室内定位设备相距不超过第一距离的第二设备,具体包括:
从所述多个第二设备分别发送的信标信号中,选择出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阈值的信标信号;将所述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阈值的信标信号携带的标识表征的第二设备确定为所述和所述室内定位设备相距不超过第一距离的第二设备。
14.如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定位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室内定位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及所述标识确定和所述室内定位设备距离最近的第二设备,所述室内定位设备处于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或附近。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室内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及所述标识确定和所述室内定位设备距离最近的第二设备,具体包括:
从多个所述 第二设备分别发送的信标信号中,选择出信号强度最大的信标信号;将所述信号强度最大的信标信号携带的标识表征的第二设备确定为所述和所述室内定位设备距离最近的第二设备。
16.如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定位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信标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室内定位设备相对于所述第二设备的位置,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及所述标识确定和所述室内定位设备距离最近的至少2个第二设备,所述室内定位设备处于所述至少2个第二设备之间。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室内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及所述标识确定和所述室内定位设备距离最近的至少2个第二设备,具体包括:
从多个所述 第二设备分别发送的信标信号中,按照信号强度从高到低的顺序选择出信号强度最大的至少2个信标信号;所述至少2个信标信号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值不超过第二阈值;将所述至少2个信标信号各自携带的标识表征的至少2个第二设备确定为所述和所述室内定位设备距离最近的至少2个第二设备。
18.如权利要求1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判断所述室内定位设备连接到的网络以及所述室内定位设备检测到的网络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则确定室内定位设备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19.如权利要求11-18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控制指令;
确定所述语音控制指令匹配的第二设备;所述匹配的第二设备被配置有所述语音控制指令待控制的功能;
判断所述语音控制指令是否指示出待控制的第二设备,如果没有指示,则将所述语音控制指令匹配的第二设备中距离所述室内定位设备最近的第二设备确定为所述待控制的第二设备。
20.如权利要求11-19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定位设备是移动终端,所述第二设备是智能家居设备。
CN201780003392.9A 2017-01-20 2017-06-14 一种室内定位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83704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46272 2017-01-20
CN2017100462729 2017-01-20
PCT/CN2017/088259 WO2018133311A1 (zh) 2017-01-20 2017-06-14 一种室内定位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70492A CN108370492A (zh) 2018-08-03
CN108370492B true CN108370492B (zh) 2021-08-20

Family

ID=62907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3392.9A Active CN108370492B (zh) 2017-01-20 2017-06-14 一种室内定位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70492B (zh)
WO (1) WO20181333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187006A1 (en) * 2018-12-06 2020-06-11 Whirlpool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horizing an appliance
CN111246387B (zh) * 2019-01-22 2021-01-15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宽带网络网关获取位置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9788429B (zh) * 2019-01-28 2020-11-24 武汉慧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提高蓝牙定位准确性的优化方法
CN111757463B (zh) * 2019-05-31 2022-11-0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的定位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2083411A (zh) * 2019-06-12 2020-12-15 佐臻股份有限公司 可精确建立空间内图资3d相对及绝对位置的装置
CN110287744B (zh) * 2019-06-17 2020-12-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二维码的方法及装置
CN113616112A (zh) * 2020-05-07 2021-11-09 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扫地机控制方法、系统、扫地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80488B (zh) * 2020-06-29 2022-06-24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获取家电设备位置的方法及装置、设备
CN111880855A (zh) * 2020-07-31 2020-11-03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和分布式语音系统
CN114268379B (zh) * 2020-09-16 2023-03-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感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584997B (zh) * 2020-11-30 2023-09-19 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干扰源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804319B (zh) * 2021-01-04 2023-02-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872711B (zh) * 2021-03-12 2023-11-17 天翼数字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Zigbee协议进行设备位置自动建模的方法
CN115379001B (zh) * 2021-05-06 2023-11-17 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位置的展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405551B (zh) * 2021-06-09 2022-10-04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区域划分的自适应可见光室内定位方法
CN115701032A (zh) * 2021-07-29 2023-0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38786A (zh) * 2021-12-29 2022-04-12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消息推送方法、系统、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WO2024000424A1 (en) * 2022-06-30 2024-01-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hierarchical cooperative positioning
CN116930857B (zh) * 2023-06-30 2024-03-12 东土科技(宜昌)有限公司 标签定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6169A (zh) * 2013-07-18 2013-12-25 浙江生辉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ed照明装置的室内导航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3500495A (zh) * 2013-10-09 2014-01-08 广东索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遥控系统
CN104155938A (zh) * 2014-07-21 2014-11-1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家居设备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4574899A (zh) * 2014-12-15 2015-04-2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控制方法及其终端
CN204681599U (zh) * 2015-04-29 2015-09-30 辽宁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WiFi和蓝牙的室内融合定位系统
CN105911871A (zh) * 2016-04-13 2016-08-31 杭州聪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技术的智能家居定位控制方法
CN106304324A (zh) * 2015-05-26 2017-01-04 北京恒远创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电器设备、定位终端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33817B2 (en) * 2009-10-21 2014-01-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pping wireless signals with motion sensors
TWI521480B (zh) * 2014-03-28 2016-02-11 D Link Corp 能主動偵測終端裝置所在位置之安全看護系統
CN104159294B (zh) * 2014-08-01 2018-05-25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蓝牙4.0技术的云定位平台
CN105700389B (zh) * 2014-11-27 2020-08-11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庭自然语言控制方法
US9749795B2 (en) * 2015-05-07 2017-08-29 Art B Co,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acting with potential purchasers of art
CN105068046A (zh) * 2015-08-26 2015-11-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的定位方法及网关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6169A (zh) * 2013-07-18 2013-12-25 浙江生辉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ed照明装置的室内导航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3500495A (zh) * 2013-10-09 2014-01-08 广东索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遥控系统
CN104155938A (zh) * 2014-07-21 2014-11-1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家居设备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4574899A (zh) * 2014-12-15 2015-04-2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控制方法及其终端
CN204681599U (zh) * 2015-04-29 2015-09-30 辽宁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WiFi和蓝牙的室内融合定位系统
CN106304324A (zh) * 2015-05-26 2017-01-04 北京恒远创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方法、电器设备、定位终端及系统
CN105911871A (zh) * 2016-04-13 2016-08-31 杭州聪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技术的智能家居定位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70492A (zh) 2018-08-03
WO2018133311A1 (zh) 2018-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70492B (zh) 一种室内定位的方法和设备
EP318063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ting a mobile device
CN106664531B (zh) 基于区段的照明访问
CN107258087B (zh) 位置化信标信号和控制相关信号的时间复用传输
CN102239747B (zh) 用于选择和控制设备的方法
US8743727B2 (en) Driving hybrid location services from WLAN stations using access points
KR20140068809A (ko) 위치 결정 시스템 및 방법과, 계산 장치 어플리케이션들의 위치 기반 수정
WO2016107726A1 (en) Locating a mobile device
WO2011132635A1 (ja) 測位装置及び測位方法
EP3266231A1 (en) Selectively using beacon radio node location to determine user equipment location based on sensed movement of the beacon radio node
US11051128B2 (en) Localization of a mobile device
KR101277277B1 (ko) 근거리 통신을 위한 액세스 포인트 및 조명을 이용한 위치 측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03592622A (zh) 一种信号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
US20180084521A1 (e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based position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5007566A (zh) 一种室内外定位快速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3024661A (zh) 无线定位方法及其系统
KR101623737B1 (ko) 위치 측위 방법, 시스템 및 이를 위한 어플리케이션
KR102084042B1 (ko) Ap 위치 관리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장치
KR20120047539A (ko) 근거리 통신을 이용한 실내 위치 측위 방법과 그를 위한 시스템, 단말기 및 서버
US20180317143A1 (en) An rfid based arrangement for reducing wifi handoff latency
KR20130026924A (ko) 데이터베이스 구축 방법 및 장치
KR101626767B1 (ko) 위치 측위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어플리케이션
CN101272590A (zh) 到达时间-接收强度联合无线定位方法及装置
KR101819109B1 (ko) Ble 비콘 기반의 위치인식을 통한 스마트기기 관리방법
KR101625878B1 (ko) 위치 측위 방법 및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