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66649A - 外罩安装结构体及外罩安装结构体的外罩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外罩安装结构体及外罩安装结构体的外罩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66649A
CN108366649A CN201580085245.1A CN201580085245A CN108366649A CN 108366649 A CN108366649 A CN 108366649A CN 201580085245 A CN201580085245 A CN 201580085245A CN 108366649 A CN108366649 A CN 1083666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outer cover
zipper tooth
mounting structure
cover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8524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66649B (zh
Inventor
张万里
福田夕子
奥山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3666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666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666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666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04Hand wheels
    • B62D1/06Rims, e.g. with heating means; Rim cov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34Stringer tapes; Flaps secured to stringers for covering the interlocking memb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02Slide fasteners with a series of separate interlocking members secured to each stringer tape
    • A44B19/08Stringers arranged side-by-side when fastened, e.g. at least partially superposed string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10Slide fasteners with a one-piece interlocking member on each stringer tape
    • A44B19/12Interlocking member in the shape of a continuous heli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lide Fasteners, Snap Fasteners, And Hook Fasteners (AREA)
  • Dental Prosthetic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Slide Fasteners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外罩安装结构体(100)具备片状的外罩部件(11A、11B)、基体(13)及拉链部件(15)。拉链部件(15)具备第一链牙列(19A)和第二链牙列(19B),第一链牙列(19A)设置在外罩部件(11A、11B)的一端部,第二链牙列(19B)具备能够与第一链牙列的拉链牙啮合的拉链牙。基体(13)沿其表面延伸设置有凹槽(23)。第一链牙列的拉链牙(21A)和第二链牙列的拉链牙(21B)在啮合状态下卡止在凹槽(23)中。凹槽(23)的在与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的最小槽宽小于收纳在凹槽(23)中的拉链牙中的任意一方的拉链牙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2倍。

Description

外罩安装结构体及外罩安装结构体的外罩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外罩部件安装在基体的表面的外罩安装结构体、及外罩安装结构体的外罩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在有可能因与其他部件之间的接触或摩擦而导致在基体表面产生划痕或磨损痕迹的部位处,安装外罩部件,使其具有表面保护及防污的功能。此外,有时也在要求基体表面美观的部位,安装所需的外罩部件以进行装饰,或因翻新而更换安装在基体的外罩部件。作为这样的外罩部件的一例,可以举出安装在汽车的方向盘上的由天然皮革或人工皮革等制成的方向盘套(外罩部件)(参照专利文献1、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0-5300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开昭和61-53269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的外罩安装结构中,将外罩部件的端部插入预先在基体上形成的凹槽中,在凹槽内将端部进行粘接。但是,在这种结构中,外罩部件的粘接工序繁琐,并且直至完全固定住需要很长的加工时间。此外,外罩部件一旦安装在基体上,就不能从基体上拆下,因此,不利于对外罩部件进行清洁和替换。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的结构中,可以通过设置在外罩部件的端部的带拉头拉链,容易地向基体安装外罩部件或从基体拆除外罩部件。即,通过将外罩部件套在在基体上,并利用带拉头拉链将外罩部件的端部彼此接合,将其固定在基体上。由此,基体表面简单地被外罩部件覆盖。
然而,在如专利文献2的结构那样使用拉链将外罩部件安装在基体上时,如图17(A)所示,拉链牙215从覆盖基体211的外罩部件213上露出,形成突起部217。另外,如图17(B)所示,使将上述外罩部件213正反翻转的情况下,同样也会因拉链牙215而形成突起部217。该突起部217导致手触时的异物感及外观缺陷,因此,优选地不要形成。因此,如图17(C)所示,考虑将拉链牙215收纳于基体211上预先形成的凹槽219,以使其不突出基体外侧。
但是,收纳在凹槽219中的拉链牙215需要预设间隙,以使拉头可以通过其周围。因此,凹槽219形成有用于使拉头通过拉链牙215的周围的多余的间隙空间,从而成为一个宽而深的槽。在这样宽而深的凹槽219中,外罩部件213的拉链牙215难以卡止在固定位置。另外,相对于凹槽219,拉链牙215较小,因此,外罩部件213容易横向偏移。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事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因使用拉链部件而产生外观缺陷及异物感,可以将外罩部件简单地安装在基体表面,同时,可以稳定地固定在基体上的外罩部件安装结构体及外罩安装结构体的外罩安装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由下述结构组成。
(1)一种外罩安装结构体,其具备:片状的外罩部件;基体,其表面被该外罩部件覆盖;及拉链部件,其用于将所述外罩部件安装于所述基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链部件具备:
第一链牙列,其设置在所述外罩部件的一端部,且沿所述一端部的端缘具备多个拉链牙,该拉链牙具有啮合头部;及
第二链牙列,其具有多个拉链牙,该拉链牙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链牙列的拉链牙啮合的啮合头部,
所述基体具有沿其表面延伸设置的凹槽,
所述第一链牙列的拉链牙和所述第二链牙列的拉链牙在所述啮合头部彼此啮合地收纳在所述凹槽中的状态下卡止在所述凹槽卡中,
所述凹槽在与该凹槽的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的最小槽宽小于收纳在所述凹槽中的所述拉链牙中的任意一方的拉链牙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2倍。
(2)根据(1)所述的外罩安装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小槽宽为所述拉链牙中的一方的拉链牙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1.6倍以上。
(3)根据(1)或(2)中所述的外罩安装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与所述最小槽宽相比位于底面侧的最大槽宽尺寸,为收纳在所述凹槽中的所述拉链牙中的任意一方的拉链牙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1.6倍以上、2.5倍以下。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外罩安装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具有为所述拉链牙的高度的0.5倍以上、1.5倍以下的槽深。
(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外罩安装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牙列的拉链牙设置于拉链带,所述拉链带安装在所述外罩部件的所述一端部。
(6)根据(5)中所述的外罩安装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链牙列的拉链牙设置于拉链带,所述拉链带安装在所述外罩部件的所述一端部。
(7)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外罩安装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牙列的拉链牙直接安装在所述外罩部件的所述一端部。
(8)根据(7)中所述的外罩安装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链牙列的拉链牙直接安装在所述外罩部件的所述一端部。
(9)根据(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外罩安装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链牙列设置在所述外罩部件的与所述外罩部件(11A)的设置有所述第一链牙列的所述第一端部不同的位置处的端部。
(10)根据(9)中所述的外罩安装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部件以包围所述基体的外周的方式配置,在与所述一端部相对的另一端部设有所述第二链牙列,所述第一链牙列的拉链牙和所述第二链牙列的拉链牙分别卡止在所述凹槽中。
(11)根据(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外罩安装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其具备多个所述外罩部件,
所述基体形成有与所述多个外罩部件的所述拉链牙对应的所述凹槽,
同一位置的所述凹槽中分别收纳有彼此不同的外罩部件的所述拉链牙。
(12)根据(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外罩安装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在相对配置的槽侧面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所述宽度方向的槽宽从开口端部向槽底面侧缩小的倾斜面。
(13)根据(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外罩安装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具有比所述最小槽宽更宽的槽底面。
(14)根据(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外罩安装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为汽车的方向盘,
所述外罩部件为覆盖所述方向盘的外侧的方向盘套。
(15)一种根据(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外罩安装结构体的外罩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外罩安装结构体的外罩安装方法包括:
第一工序,在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上一处,将所述第一链牙列的部分拉链牙和所述第二链牙列的部分拉链牙设置成所述啮合头部彼此啮合地收纳在所述凹槽中的状态;
第二工序,以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上的一处为起点,一边将所述外罩部件向所述凹槽按压,一边将处于未啮合状态的剩余拉链牙以朝着所述凹槽的延伸设置方向使所述啮合头部彼此形成啮合状态的方式收纳于所述凹槽,以使所述第一链牙列和所述第二链牙列的拉链牙卡止在所述凹槽中。
(16)根据(15)中所述的外罩安装结构体的外罩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工序中,一边将被自由旋转地支撑的按压辊在所述拉链部件上向所述凹槽按压,一边使其沿所述凹槽的延伸设置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按压辊在所述拉链部件上转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通过外罩部件覆盖基体表面,而不会因使用拉链部件而产生外观缺陷或异物感,同时,外罩部件能够稳定地固定在基体表面,而不会偏移。
附图说明
图1为外罩安装结构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表示切断外罩安装结构体的外罩部件的一部分,在凹槽中收纳有拉链牙的状态的局部剖面立体图;
图3为图2的A-A线剖面图;
图4(A)、(B)、(C)为表示向基体安装外罩部件的步骤的一方式的工序说明图;
图5为示意性表示将外罩部件的第一链牙列和外罩部件的第二链牙列的各拉链牙插入凹槽中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6为图5的B-B线的向视剖面图;
图7(A)、(B)、(C)为分阶段地表示拉链牙插入凹槽中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8中,(A)为表示安装在外罩部件的一端部的拉链牙的啮合前的状态的剖面图,(B)为表示啮合后的拉链牙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9中,(A)为剖面为矩形的凹槽的剖面图,(B)为槽宽从开口端部向槽底面侧缩小的倾斜面形成于槽侧面的凹槽的剖面图,(C)为具有比开口端部的最小槽宽更宽的槽底面的凹槽的剖面图,(D)为槽侧面具有从开口端部开始形成的倾斜面、和槽宽从槽深中途开始向槽底面扩宽的倾斜面的凹槽的剖面图;
图10(A)~(C)为表示将拉链牙安装在外罩部件的各安装方式的剖面图;
图11为应用外罩安装结构体的结构的方向盘的示意性外观立体图;
图12为包含图11的E-E线剖面的轮圈部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13为表示包含图11的E-E线剖面的轮圈部的其它结构示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14为表示使用夹具将外罩部件安装在前述方向盘的轮圈部上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5为表示在基体表面上安装有外罩部件的安装方式的其它例子的剖面图;
图16为表示在基体表面上安装有外罩部件的安装方式的其它例子的剖面图;
图17(A)、(B)、(C)为表示使用以往的拉链将外罩部件安装在基体上的结构示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外罩安装结构体的基本结构>
首先,对本发明的外罩安装结构体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
图1为外罩安装结构体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表示切断外罩安装结构体的外罩部件的一部分,在凹槽中收纳有拉链牙的状态的局部剖面立体图,图3为图2的A-A线剖面图。
如图1所示,外罩安装结构体100具备:片状的外罩部件11A、11B;基体13,该基体13的表面被外罩部件11A、11B覆盖;及拉链部件15,其将外罩部件11A、11B安装于基体。在本结构中,使用线圈状拉链的拉链牙作为拉链部件15。
基体13由合成树脂、金属、木材等构成,只要具有不妨碍滑动拉链的啮合操作的硬度即可。
拉链部件15具有设置在外罩部件11A的一端部17A的第一链牙列19A、和设置在外罩部件11B的一端部17B的第二链牙列19B。第一链牙列19A沿外罩部件11A的一端部17A的端缘设置,第二链牙列19B沿外罩部件11B的一端部17B的端缘设置。第一链牙列19A、第二链牙列19B分别具备多个拉链牙21A、21B。即,根据图1所示的实施例,拉链牙21A、21B不使用下述拉链带而直接固定于外罩部件11A、11B。
基体13沿其表面延伸设置有凹槽23。图示例的凹槽23为直线状槽,至少具备底面和从底面的两端竖起的一对侧面。另外,凹槽23的长度方向垂直剖面形成为矩形。如图2所示,将设置于外罩部件11A、11B的第一链牙列19A、第二链牙列19B插入该凹槽23。由此,拉链部件15卡止在凹槽23中,外罩部件11A、11B安装于基体13的表面。
在本说明书中,以凹槽23的长度方向为X方向,凹槽23的深度(高度)方向为Z方向,与X方向和Z方向正交的方向为Y方向。凹槽23的Y方向长度简称为“槽宽”。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拉链部件15,即使在拉链牙21A、21B未收纳在凹槽23中的情况下,基于收纳在凹槽23中的状态,有时将拉链牙21A、21B的延伸设置方向称为X方向。
第一链牙列19A和第二链牙列19B为如下所述的线圈状的连续链牙:通过将聚酰胺或聚酯等合成树脂单丝卷绕而成线圈状,并在成形为线圈状的同时,通过冲压,以规定间隔对链牙的一部分进行按压,由此形成宽度大的啮合头部。该线圈状的连续链牙分别安装在作为外罩部件11A、11B的链牙安装部的一端部17A、17B,从而第一链牙列19A和第二链牙列19B一体地设置于外罩部件11A、11B。
更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第一链牙列19A、第二链牙列19B在线圈状的连续链牙的内部插入有芯线25A、25B,通过固定线27被缝合在外罩部件11A、11B上。该缝合由固定线27通过例如双针三线的双线锁缝而成。
线圈状的连续链牙构成为具有多个啮合头部,但在本说明书中,每个啮合头部分别定义为一个拉链牙21A(及21B)的构成部位。因此,线圈状的连续链牙由多个拉链牙21A(及21B)构成,每个拉链牙21A(及21B)上形成有一个啮合头部。但是,本发明中所使用的链牙不限定于线圈状的连续链牙,例如,也可以为多个独立的链牙沿拉链带间隔地一体注塑成型的树脂拉链。另外,也可以为多个独立的链牙沿拉链带间隔地夹固而成的金属拉链。
拉链牙21A(及21B)在Y方向的一端形成啮合头部29,在另一端形成翻转部31,利用上脚部33和下脚部35将这些啮合头部29和翻转部31之间连接,从而形成为线圈状。第一链牙列19A的拉链牙21A和第二链牙列19B的拉链牙21B以相同形状翻转配置,彼此的啮合头部29啮合为交替重叠的状态。
<外罩安装结构体的外罩安装方法>
接着,对外罩安装结构体100的外罩部件11A、11B的安装步骤进行说明。
图4(A)、(B)、(C)为表示向基体13安装外罩部件11A、11B的步骤的一方式的工序说明图。
在本结构的外罩安装结构体100中,外罩部件11A、11B通过拉链部件15连接,连接后的拉链部件15的拉链牙21收纳在基体13的凹槽23中。由此,外罩部件11A、11B被安装在基体13上。
将拉链部件15插入凹槽23中时,首先,如图4(A)所示,在拉链部件15的长度方向上的一处(图示例中为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将拉链牙21A、21B插入凹槽23中。即,在使啮合头部彼此啮合的状态下,将第一链牙列19A的部分拉链牙21A和第二链牙列19B的部分拉链牙21B插入凹槽23中。此时,可以通过从拉链部件15的上方将按压部件39向凹槽23按压,也可以通过用手按压来将拉链牙21A、21B插入凹槽23中(第一工序)。
并且,一边将配置在拉链部件15上(与凹槽23相反的一侧的表面侧)的按压部件39向凹槽23按压,一边使其沿凹槽的延伸设置方向移动。这样一来,如图4(B)所示,第一链牙列19A的拉链牙21A和第二链牙列19B的拉链牙21B依次被收纳在凹槽23中(第二工序)。
通过将拉链牙21A、21B插入凹槽23后,使按压部件39退出(图4(C)),由此,可得到在基体13安装有外罩部件11A、11B的外罩安装结构体100。
接着,使用图5~图7,对拉链牙21A、21B收纳在凹槽23中,外罩部件11A、11B卡止在凹槽23中的状态进行更详细说明。
图5为示意性表示外罩部件11A的第一链牙列19A和外罩部件11B的第二链牙列19B的各拉链牙21A、21B被插入凹槽23中的状态的说明图。另外,图6为图5的B-B线的向视剖面图。图5、图6中所示的P1~P3示出了分阶段地表示第一链牙列19A和第二链牙列19B的啮合状态和插入凹槽23的状态的区域。P1表示处于非啮合状态且未插入凹槽23的状态的阶段,P2表示处于开始啮合状态且正在插入凹槽23的阶段,P3表示处于啮合状态且插入凹槽23的状态的阶段。需要说明的是,图示例的外罩部件11A、11B的端部可以为一个外罩部件的各个端部,也可以分别为不同外罩部件的端部。
图7(A)、(B)、(C)为分阶段地表示拉链牙21A、21B插入凹槽23中的动作的说明图。
在P1阶段,如图7(A)所示,安装于外罩部件11A、11B的第一链牙列19A和第二链牙列19B的各拉链牙21A、21B配置在凹槽23的上方,被上述按压部件39向凹槽23按压。
在P2阶段,如图7(B)所示,通过利用按压部件39进行按压,使各拉链牙21A、21B的一部分插入凹槽23内。此时,拉链牙21A、21B的翻转部31按压至凹槽23的侧面。这样一来,啮合头部29彼此开始向着拉链牙21A、21B的间隔变窄的方向啮合。另外,外罩部件11A、11B也同拉链牙21A、21B一起彼此靠近,外罩部件11A、11B的端缘间的间隙变窄。
并且,在P3阶段,如图7(C)所示,通过利用按压部件39进行按压,拉链牙21A、21B被进一步压入凹槽23内,拉链牙21A、21B的啮合头部29彼此啮合。另外,拉链牙21A、21B的厚度整体被收纳在凹槽23中。此时,外罩部件11A、11B的端缘彼此接近或抵接,实质上无间隙地覆盖基体13。
根据上述外罩安装结构体100,仅通过将安装在外罩部件11A、11B的端部的拉链牙21A、21B插入基体13的凹槽23中,就可以简单地将外罩部件11A、11B安装在基体13的表面。一旦拉链牙21A、21B在啮合头部29彼此啮合的状态下收纳在凹槽23中,则因与凹槽23的摩擦阻力等而不易脱出。即,拉链牙21A、21B优选地在过盈配合状态下安装在凹槽23中。为了使拉链牙21A、21B形成这样的过盈配合状态,需要根据拉链牙21A、21B的尺寸来设计凹槽23的尺寸。
<凹槽和拉链牙的尺寸关系>
接着,对凹槽23和拉链牙21A、21B的尺寸关系进行说明。
图8(A)为表示安装在外罩部件11A、11B的一端部的拉链牙21A、21B的啮合前的状态的剖面图,图8(B)为表示啮合后的拉链牙21A、21B的状态的剖面图。如各图所示,将与第一链牙列19A、第二链牙列19B的延伸设置方向(纸面垂直方向即X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Y方向)上的拉链牙21A、21B的最大宽度设为La,将距外罩部件11A、11B的拉链部件15的安装面11a的最大高度(Z方向高度)设为LH
另外,如图8(B)所示,在拉链牙21A、21B的啮合头部29彼此啮合的状态(且,未向拉链牙21A、21B施加负荷的状态)下,将上述宽度方向(Y方向)的总宽度设为Lb。拉链牙21A、21B的总宽度Lb为拉链牙中的一方的拉链牙21A(或21B)的最大宽度La的1.7~1.9倍。另外,当将拉链牙21A、21B在弹性变形范围内于宽度方向上最大限度地压缩时,总宽度Lb为最大宽度La的1.6倍左右。
如图3所示,凹槽23为在深度方向挖掘而成的形状,具备底面a和从底面23a竖起的一对侧面23b。侧面23b的上边形成与基体13的上面之间的边界线。另外,虽然图中未示出,但基体13也可以根据其使用方式而具备前面及后面,该前面及后面属于凹槽23的延伸设置方向的两个端侧。前面及后面从底面23a垂直竖起,且配置在一对侧面23b之间。若用上述拉链牙21A、21B的尺寸来表示凹槽23,则在凹槽23的宽度方向(Y方向)上,具有最小宽度的侧壁之间的尺寸(最小槽宽LW)为拉链牙中的一方的拉链牙21A(或21B)的最大宽度La的1.6倍以上且低于2倍。若最小槽宽LW小于1.6倍,则在将拉链牙21A、21B插入凹槽23时,随着塑性变形,拉链牙21A、21B受损。另一方面,若最小槽宽LW为2倍以上,则可能存在拉链牙21A、21B的啮合头部29彼此的啮合错位,在该情况下,不能固定在外罩部件11A、11B的凹槽23中。需要说明的是,最小槽宽LW的最小值“1.6倍”是指,在拉链牙啮合的状态下,将拉链牙21A、21B在弹性变形范围内于宽度方向上最大限度地压缩时的数值化表示。由此,如果换个说法来解释最小槽宽LW的最小值定义的话,就是“在使拉链牙21A、21B啮合的状态下能够插入及收纳在凹槽内的尺寸”。
另一方面,最小槽宽LW的最大值“低于2倍”是指,在拉链牙解除啮合的状态下,拉链牙21A、21B不会形成过盈配合状态的最低值。由此,如果换个说法来解释最小槽宽LW的最大值定义的话,就是“拉链牙21A、21B能够形成过盈配合状态的最低尺寸”。
另外,优选地,凹槽23从基体的外表面至底面的尺寸(槽深LD)为相对于拉链牙21A、21B的最大高度LH的0.5倍以上、1.5倍以下。若凹槽23的槽深LD低于0.5倍,则存在拉链牙21A、21B不能卡止在凹槽23中的情况。另一方面,若槽深LD超过1.5倍,则拉链牙21A、21B的下沉量增大,会存在因外罩部件11A、11B的松弛而产生外观缺陷或从外侧按压时产生异物感的情况。
<凹槽的槽剖面形状>
图9(A)~(D)为表示凹槽23的各种槽剖面形状的剖面图。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说明,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符号进行说明。
凹槽23不限定于如上述图9(A)所示的一对侧面23b分别平坦且彼此平行地延伸设置的剖面为矩形的槽。也可以在侧面23b上形成槽宽从开口端部43向底面23a侧缩小的倾斜面。
例如,可以举出如图9(B)所示的凹槽23A,具备:底面23a;一对槽侧面41,其从底面23a朝向垂直方向(Z方向),平行地延伸设置;在槽侧面41上形成有槽宽从开口端部43向底面23a侧缩小的第一倾斜面47。
第一倾斜面47除了形成在相对配置的一对槽侧面41这两者上之外,也可以仅形成在其中任意一者上。在该情况下,第一倾斜面47构成拉链牙21A、21B插入槽中时的引导件,可以将拉链牙21A、21B顺利导向凹槽23。需要说明的是,在图9(B)所示的结构性示例中,最小槽宽LW为一对第一倾斜面47的下端之间的尺寸(平行延伸的一对槽侧面41彼此之间)。
另外,凹槽也可以具有比开口端部43的最小槽宽LW更宽的槽底面45。例如,如图9(C)所示的凹槽23B那样,可以将一对侧面形成为间隔从开口端部43向槽底面45逐渐扩大的第二倾斜面48,从而形成槽底面45的槽宽LB大于最小槽宽LW的梯形剖面的凹槽23B。即,在较最小槽宽Lw更靠近槽底面的一侧具有作为最大槽宽的槽底面45。在该情况下,最小槽宽LW的垂直方向(Z方向)的范围变窄,可以降低拉链牙21A、21B插入凹槽23时的阻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9(C)所示的结构性示例中,也可以不将第二倾斜面48连续延伸设置到达槽底面45,而在第二倾斜面48的下端和槽底面45之间配置一对平行延伸的侧壁。
而且,凹槽的槽侧面也可以具有多个从开口端部43面向底面23a(45)形成的倾斜面。例如,可以举出如图9(D)所示,具有第三倾斜面50和第四倾斜面52,该第三倾斜面50从开口端部43开始形成;该第四倾斜面52的槽宽从槽深中途向槽底面46扩大。在该凹槽23C中,第三倾斜面50从开口端部43延伸设置至第四倾斜面52的上端的凸部51,第四倾斜面52从第三倾斜面50的下端(凸部51)面向槽底面46延伸设置。
另外,凹槽23C具备从槽底面46朝向垂直方向(Z方向)而平行地延伸设置的一对侧壁53。即,第四倾斜面52形成在一对侧壁53的上端54和第三倾斜面50的下端(所述上端54)之间。
并且,作为第三倾斜面50和第四倾斜面52的连接位置的凸部51,其彼此的间隔形成最小槽宽LW。根据该凹槽23C的形状,拉链牙21A、21B沿第三倾斜面50被引导至凹槽23C内,从而在低阻力下通过凸部51。并且,通过凸部51后的拉链牙21A、21B收纳在凹槽23C内比凸部51更靠近槽底面46的一侧。凸部51在凹槽23C内的深度位置可以适当变更,因此,可以将拉链牙21A、21B固定在上脚部33与槽底面46抵接,翻转部31(参见图3)的下脚部35侧的部位与凸部51抵接的位置。由此,可以使拉链牙21A、21B可靠地支撑在凹槽23C内的固定位置,可以更稳定地将外罩部件11A、11B安装在基体12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9(C)所示的凹槽23B和图9(D)所示的凹槽23C中,槽底面45、46的宽度尺寸(最大槽宽尺寸)为拉链牙中的一方的拉链牙21A(或21B)的最大宽度La的1.6倍以上、2.5倍以下。通过将最大槽宽尺寸设置在该范围内,拉链牙不会意外地脱离,而可以良好地卡止在凹槽23B、23C内,。
<将拉链牙向外罩部件安装的方式>
图10(A)~(C)为表示将拉链牙21A、21B向外罩部件11A、11B安装的各种方式的剖面图。
拉链牙21A、21B除了如图3所示那样直接安装在外罩部件11A、11B的一端部之外,也可以按照图10(A)~(C)所示的方式安装在外罩部件11A、11B上。
图10(A)表示拉链牙21A、21B安装在带状的拉链带55A、55B的背面的方式。设有拉链牙21A、21B的拉链带55A、55B在其表面与外罩部件11A、11B的背面重叠的状态下,通过粘贴、缝合或其它固定方式来安装。在该情况下,可以使用市售拉链产品,因此,加工简单,每个拉链牙21A、21B与外罩部件11A、11B侧的接合强度也较高。
图10(B)表示拉链牙21A、21B安装在弯折成U型并翻折后的拉链带55A、55B上,该拉链带57A、57B安装在外罩部件11A、11B上的方式。该拉链带57A、57B为conceal(注册商标)型的拉链的拉链带。因此,从拉链带57A、57B的与拉链牙21A、21B的安装侧相反的一侧的外侧表面看不到拉链牙21A、21B。
图10(C)中,拉链牙21A、21B安装在与外罩部件11A、11B的材料相同、或具有与外罩部件11A、11B接近的质感、颜色、图案等特性的装饰带59A、59B上。装饰带59A、59B与外罩部件11A、11B具有相同或大致相同的厚度,并安装在外罩部件11A、11B的端部。通过该结构,拉链牙21A、21B通过装饰带59A、59B安装在外罩部件11A、11B上。由此,外罩部件11A、11B和基体13之间不会产生间隙,消除了因外罩部件11A、11B的松弛造成的外观缺陷,可以减少从外侧按压时的异物感。
<外罩安装结构体在方向盘上的应用例>
接着,对上述外罩安装结构体100的实际应用例进行说明。首先,示出了将外罩安装结构体用作安装在汽车等的方向盘上的方向盘套的例子。
图11为应用外罩安装结构体的结构的方向盘的示意性外观立体图。
方向盘61具有轮毂部63、从轮毂部63向径向上延伸的轮辐部65、及与轮辐部65的径向外侧连接的轮圈部67。
图12为包含图11的E-E线剖面的轮圈部的局部分解立体图。轮圈部67具备:由钢材构成的芯材69、覆盖在芯材69的外侧的由聚氨酯等合成树脂构成的环形的方向盘主体71、和覆盖方向盘主体71的外侧的片状的作为方向盘套的外罩部件73。
在作为基体的环形的方向盘主体71的内周部,沿圆周方向形成有凹槽75。在外罩部件73的彼此相对的一对端部79A、79B上,分别安装有拉链带77A、77B。拉链带77A具有第一链牙列83A,该第一链牙列83A沿长度方向配置有多个拉链牙81,拉链带77B具有第二链牙列83B,该第二链牙列83B沿长度方向配置有多个拉链牙81。拉链带77A、77B以第一链牙列83A和第二链牙列83B的多个拉链牙81沿外罩部件73的端部79A、79B配置为直线状的方式,安装在外罩部件73的内侧面。
并且,外罩部件73以设置在一端部79A的第一链牙列83A和设置在另一端部79B上的第二链牙列83B沿方向盘主体71的凹槽75配置的方式,套在方向盘主体71上。由此,外罩部件73以包围方向盘主体71的外周的方式配置。
根据上述结构的方向盘61,将外罩部件73套在方向盘主体71上,将一对端部79A、79B的第一链牙列83A、第二链牙列83B的各拉链牙81插入凹槽75中,由此,各拉链牙81收纳在凹槽75中。凹槽75和拉链牙的形状具有前述尺寸关系。因此,当各拉链牙81如图2所示那样被插入凹槽75中时,形成啮合头部29彼此啮合的状态。在该啮合状态下,各拉链牙卡止在凹槽75中,外罩部件73固定在方向盘主体71上。
另外,对于拉链牙81,由于无需使用普通滑动拉链所使用的拉头,因此,没有在形成凹槽75的侧壁、和收纳在凹槽中的拉链牙81之间设置用于穿过拉头的间隙。因此,即使握持外罩部件73,外罩部件73也不会在凹槽75的位置处向内侧凹陷或产生横向偏移。因此,外罩部件73上不会产褶皱或松弛。并且,外罩部件73通过向外罩主体提供张力,同时将端部固定在凹槽75内,从而可以将外罩主体以紧密接合的状态贴附在方向盘主体71的表面,可以消除外观缺陷。
而且,外罩部件73的一对端部79A、79B彼此对接,外罩表面位于同一平面。由此,可以使外罩部件73的接缝不明显,从而消除外观缺陷。另外,由于外罩表面上不会产生突起部,因此,用手接触时,几乎没有异物感。
另外,可以通过解除啮合头部彼此的啮合并从凹槽75内取出拉链牙81,从而将外罩部件73从方向盘主体71拆除,而不会对拉链牙81或凹槽75造成损伤。由此,外罩部件73容易更换。
并且,设置在外罩部件73上的第一链牙列83A、第二链牙列83B即使不设置作为拉链的防止打开部件的下止及上止,由于拉链牙81被凹槽75的相对的一对槽壁面所夹持,因此,不用担心各链牙列83A、83B会不小心打开。由此,可以简化开闭机构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外罩部件73与轮辐部65的连接部,也可以采用上述结构的外罩连接结构体,但也可以通过现有公知的适当的接合方式进行接合,例如,利用固定线缝合或利用粘贴剂粘贴等。
图13为表示包含图11的E-E线剖面的轮圈部的其它结构性示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在此,对与图12相同的部件及部位附加相同的符号,故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本结构的轮圈部67A设有覆盖方向盘主体71的外周的外罩部件73。与图10(C)所示的外罩部件11A、11B及装饰带59A、59B相同地,与外罩部件73具有相同材质的装饰带85A、85B的一端部85a、85b以端面彼此对接的方式安装在外罩部件73的端部79A、79B上。
在图示例中,该装饰带85A、85B通过缝制缝迹87与外罩部件73的端部79A、79B缝合。除设置缝迹87以外,外罩部件73与装饰带85A、85B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接合,如利用粘贴剂接合或溶合等。根据该结构,由于不存在拉链带,因此,可以平整地使外罩部件73和方向盘主体71之间紧密接合,可以加工为无突部的光滑的表面。
<使用夹具向外罩安装结构体安装外罩部件>
图14为表示使用夹具在前述方向盘61的轮圈部67上安装外罩部件73的状态的说明图。
夹具89具备具有U字部的一对框架93、95。一对框架93、95通过U字部93a、95a的一端侧所形成的支承轴90连接,U字部93a、95a的另一端侧通过以支承轴90为中心进行旋转动作而开闭。框架93、95在闭合状态下形成矩形的环状区域。在该环状区域中夹持有轮圈部67的状态下,U字部93a、95a的另一端侧通过图中未示出的螺栓等紧固部件而闭合。
在构成环状区域的框架93的U字部93a上支撑有自由转动的按压辊91,该按压辊91与轮圈部67的凹槽75相对,一边按压轮圈部67一边转动。在框架95的U字部95a上,在与夹持轮圈部67的按压辊91相对的位置处支撑有自由转动的背辊99。该夹具89构成为:当框架93、95的U字部93a、95a闭合时,通过按压辊91和背辊99径向按压轮圈部67。
当使用上述结构的夹具89,在轮圈部67上安装外罩部件73时,首先,在轮圈部67的方向盘主体71上所形成的凹槽75的长度方向上的一处,插入图12所示的设置在外罩部件73上的第一链牙列83A和第二链牙列83B的拉链牙81的一部分,各拉链牙81的啮合头部彼此啮合。由此,啮合头部彼此啮合的部分的拉链牙81收纳在凹槽75中。
接着,在收纳在该凹槽75中的啮合头部彼此啮合的拉链牙81的正上方配置按压辊91,闭合框架95。并且,以该啮合后的拉链牙81的正上方为起点,配置按压辊91,向凹槽75按压外罩部件73。并且,一边维持该按压状态,一边使按压辊91朝向凹槽75的延伸设置方向与轮圈部67相对移动。由此,按压辊91一边将处于未啮合状态的剩余拉链牙81向凹槽75按压,一边转动,使拉链牙81的啮合头部彼此为啮合状态地收纳在凹槽75中。
夹具89和轮圈部67的相对移动可以为使夹具89相对于轮圈部67移动,也可以为使轮圈部67相对于夹具89移动。另外,可以通过将第一链牙列83A的部分拉链牙81和第二链牙列83B的部分拉链牙81插入凹槽75中来使啮合头部彼此啮合,也可以预先使部分拉链牙81的啮合头部彼此啮合,然后插入凹槽75中。
当通过插入凹槽75的操作使拉链牙81的啮合头部彼此啮合时,可以简化组装工序,当使啮合头部彼此啮合之后再插入凹槽75中时,容易准确定位所啮合拉链牙81的位置。
上述结构的夹具89的结构仅为一例,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将辊轮或抹刀等压在凹槽75上的外罩部件上,以将拉链牙81压入凹槽75中。
<外罩安装结构体的其它应用例>
接着,对外罩安装结构体的其它应用例进行说明。
上述外罩安装结构体不限定于方向盘,只要为通过外罩部件覆盖基体表面的结构体即可应用。作为其它应用例,例如,可以举出如下应用事例。
(1)安装在椅子的座位部或靠背部上的座套
通过将本结构的外罩安装结构体应用在覆盖椅子的座位部或靠背部的布料的端部等,可以将椅子的布料制成可更换的结构。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作为外罩部件的布料包裹在座位部或靠背部上,根据外罩部件的安装部位的不同,有时最好组合使用多个外罩部件。在该情况下,如图15所示,将设置在一个外罩部件111上的一侧的链牙列113插入凹槽115中,使其与其它外罩部件117的链牙列119的啮合头部彼此啮合。另外,将另一侧的链牙列121插入凹槽123中,使其与其它外罩部件125的链牙列127的啮合头部彼此啮合。即,沿一个外罩部件111的两端的侧缘安装拉链牙。接着,使沿不同外罩部件117的侧缘安装的拉链牙与之前的外罩部件111的拉链牙相对配置,并收纳在特定的凹槽115中。另外,使沿不同外罩部件125的侧缘安装的其它拉链牙与外罩部件111的其它拉链牙相对配置,并收纳在与之前的凹槽115不同的位置处所具备的其它特定凹槽123中。由此,一个外罩部件111固定在不同位置的凹槽115、123中,基体128的表面被各外罩部件111、117、125覆盖。换而言之,在同一位置的凹槽115、123中,分别收纳有彼此不同的外罩部件111、117、125的拉链牙。
(2)汽车的车顶内衬、前柱及中柱等车柱的内衬、设置在车门及扶手上的内衬
例如,在汽车的车顶内衬(外罩部件)上,设于顶面的拉手周边的内衬可能由于与手接触而变脏。因此,将围绕顶面拉手周边的固定区域设置为本结构的外罩安装结构体,从而可以更换内衬。
即,如图16中示意性表示那样,在内衬129所覆盖的基体131的部分上,与可以更换内衬的区域的外缘对应地形成凹槽133。沿该凹槽133预先设置链牙列135。内衬129覆盖凹槽133的外侧区域而设置,凹槽的内侧区域形成开口。另外,内衬片137与内衬129分开准备,且具有被环状的凹槽133包围的形状,其端部设有链牙列139。将该内衬片137的链牙列139插入凹槽133中,并与凹槽133侧的链牙列135的啮合头部彼此啮合。由此,内衬片137可更换地安装在内衬129的开口处。与上述同样地,设置在车柱内衬、车门及把手上内衬也可以设置为容易更换的结构。
(3)设置在建筑物的墙面及天花板上的壁纸、铺设在地板表面的地毯
本结构的外罩安装结构体也可以应用于从住宅及店铺乃至车站及医院等公共设施等的建筑物的屋内外墙面、天花板、地板表面。例如,可以通过将设置在墙面上的壁纸整体或部分更换,可以自由地将脏污特别显眼的部位翻新,或者将墙面变更为所需的颜色、图案或不同材质等。就外罩部件的更换而言,可以如前述图15、图16所示的外罩部件那样,制成可自由拆卸,也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外罩部件来覆盖基体表面的一部分或其整体。
这样一来,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实施方式的各结构的相互组合及说明书的记载以及公知技术进行变更及应用是本发明所能预想到的,它们包含在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上述所说明的第一链牙列、第二链牙列为线圈状的连续链牙,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为不使用拉头,只要是啮合头部能够彼此啮合的拉链牙即可。例如,可以为合成树脂链牙列,该合成树脂链牙列是使用合成树脂进行注塑成形,在一对拉链带或外罩部件的相对侧缘安装注塑型的拉链牙而成的。
符号说明:
11A、11B 外罩部件
11a 安装面
13 基体
15 拉链部件
17A、17B 一端部
19A 第一链牙列
19B 第二链牙列
21A、21B 拉链牙
23 凹槽
19 啮合头部
39 按压部件
41 槽侧面
43 开口端部
45 槽底面
47 第一倾斜面(倾斜面)
50 第三倾斜面(倾斜面)
51 凸部
55A、55B、57A、57B 拉链带
59A、59B、85A、85B 装饰带
61 方向盘
71 方向盘主体
73 外罩部件
75 凹槽
77A、77B 拉链带
79A、79B 端部
81 拉链牙
91 按压辊
100 外罩安装结构体
111、117、125 外罩部件
113、119、121、135、139 链牙列
115、123、133 凹槽
128、131 基体
137 内衬片(外罩部件)。

Claims (16)

1.一种外罩安装结构体(100),其具备:
片状的外罩部件(11A、11B);
基体(13),其表面被该外罩部件(11A、11B)覆盖;及
拉链部件(15),其将所述外罩部件(11A、11B)安装于所述基体(13),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链部件(15)具备:
第一链牙列(19A),其设置在所述外罩部件(11A)的一端部,且沿所述一端部的端缘具备多个拉链牙(21A),该拉链牙(21A)具有啮合头部;及
第二链牙列(19B),其具备多个拉链牙(21B),该拉链牙(21B)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链牙列(19A)的拉链牙(21A)啮合的啮合头部(29),
所述基体(13)具有沿其表面延伸设置的凹槽(23),
所述第一链牙列(19A)的拉链牙(21A)和所述第二链牙列(19B)的拉链牙(21B)在所述啮合头部(29)彼此啮合地收纳在所述凹槽(23)中的状态下卡止在所述凹槽(23)中,
所述凹槽(23)在与该凹槽(23)的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的最小槽宽小于收纳在所述凹槽(23)中的所述拉链牙中的任意一方的拉链牙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2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罩安装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小槽宽为所述拉链牙中的一方的拉链牙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1.6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罩安装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23)的与所述最小槽宽相比位于底面侧的最大槽宽尺寸,为收纳在所述凹槽(23)中的所述拉链牙中的任意一方的拉链牙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1.6倍以上、2.5倍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外罩安装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23)具有为所述拉链牙的高度的0.5倍以上、1.5倍以下的槽深。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外罩安装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链牙列(19A)的拉链牙(21A)设置于拉链带(55A),所述拉链带(55A)安装在所述外罩部件(11B)的所述一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罩安装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链牙列(19B)的拉链牙(21B)设置于拉链带(55B),所述拉链带(55B)安装在所述外罩部件(11B)的所述一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外罩安装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链牙列(19A)的拉链牙(21A)直接安装在所述外罩部件(11A)的所述一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罩安装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链牙列(19B)的拉链牙(21B)直接安装在所述外罩部件(11B)的所述一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外罩安装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链牙列(19B)设置在所述外罩部件(11A)的与所述外罩部件(11A)的设置有所述第一链牙列(19A)的所述一端部不同的位置处的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外罩安装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罩部件(11A、11B)以包围所述基体(13)的外周的方式配置,在与所述一端部相对的另一端部设有所述第二链牙列(19B),所述第一链牙列(19A)的拉链牙(21A)和所述第二链牙列(19B)的拉链牙(21B)分别卡止在所述凹槽(23)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外罩安装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其具备多个所述外罩部件(111、117、125),
所述基体(13)形成有与所述多个外罩部件(111、117、125)的所述拉链牙对应的所述凹槽(115、123),
同一位置的所述凹槽(115、123)中分别收纳有彼此不同的外罩部件的所述拉链牙。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外罩安装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23A、23B、23C)在相对配置的槽侧面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所述宽度方向的槽宽从开口端部向槽底面侧缩小的倾斜面(47、50)。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外罩安装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23B、23C)具有比所述最小槽宽更宽的槽底面(45)。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外罩安装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体(13)为汽车的方向盘(61),
所述外罩部件(11A、11B)为覆盖所述方向盘(61)的外侧的方向盘套(73)。
15.一种外罩安装结构体的外罩安装方法,其为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外罩安装结构体的外罩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罩安装结构体的外罩安装方法包括:
第一工序,在所述凹槽(23)的长度方向上的一处,将所述第一链牙列(19A)的部分拉链牙(21A)和所述第二链牙列(19B)的部分拉链牙(21B)设置成所述啮合头部(29)彼此啮合地收纳在所述凹槽(23)中的状态;
第二工序,以所述凹槽(23)的长度方向上的一处为起点,一边将所述外罩部件(11A、11B)向所述凹槽(23)按压,一边将处于未啮合状态的剩余拉链牙(21A、21B)以朝着所述凹槽(23)的延伸设置方向使所述啮合头部(29)彼此形成啮合状态的方式收纳于所述凹槽(23),以使所述第一链牙列(19A)和所述第二链牙列(19B)的拉链牙(21B)卡止在所述凹槽(23)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外罩安装结构体的外罩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工序中,一边将被自由旋转地支撑的按压辊(91)在所述拉链部件(15)上向所述凹槽(23)按压,一边使其沿所述凹槽(23)的延伸设置方向上移动,从而使所述按压辊(91)在所述拉链部件(15)上转动。
CN201580085245.1A 2015-12-02 2015-12-02 外罩安装结构体及外罩安装结构体的外罩安装方法 Active CN1083666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5/083940 WO2017094155A1 (ja) 2015-12-02 2015-12-02 カバー取付構造体、及びカバー取付構造体のカバー取付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66649A true CN108366649A (zh) 2018-08-03
CN108366649B CN108366649B (zh) 2020-12-08

Family

ID=58796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85245.1A Active CN108366649B (zh) 2015-12-02 2015-12-02 外罩安装结构体及外罩安装结构体的外罩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46006B2 (zh)
JP (1) JP6530823B2 (zh)
CN (1) CN108366649B (zh)
WO (1) WO201709415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9610A (zh) * 2019-04-08 2019-09-17 尤江强 汽车方向盘套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89891B2 (ja) * 2017-06-30 2020-11-25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ハンドル
FR3093061B1 (fr) * 2019-02-26 2021-01-29 Autoliv Dev Gaine de volant et volant de vehicule
FR3106327B1 (fr) * 2020-01-16 2024-04-19 Autoliv Dev Volant de véhicule équipé d’une gaine
JP2022030892A (ja) 2020-08-07 2022-02-18 Ykk株式会社 編込み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及びカバー部材
DE102021201052A1 (de) 2021-02-04 2022-08-04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erbundkörper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Verbundkörpers
DE102021000565A1 (de) * 2021-02-04 2022-08-04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erkleidungs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42735A (en) * 1975-09-30 1977-08-16 Yoshid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rpet construction
US4350721A (en) * 1981-11-17 1982-09-21 Nagase Rubber Co., Ltd. Collapsible indoor sports mats
JPH04215562A (ja) * 1990-12-13 1992-08-06 Mazda Motor Corp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30177734A1 (en) * 1998-10-26 2003-09-25 Gary Reames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interlocked, "flush-to-front" injection molded border and glass sheet
JP2014094728A (ja) * 2012-11-12 2014-05-22 Toyoda Gosei Co Ltd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116794A5 (zh) * 1970-12-08 1972-07-21 Fflb
JPS5247424A (en) 1975-10-08 1977-04-15 Kubota Ltd Running gear for reaper
JPS5563605A (en) * 1978-11-06 1980-05-13 Yoshida Kogyo Kk Gear apparatus of fastener stringer
JPS6153269A (ja) 1984-08-23 1986-03-17 Nippon Synthetic Chem Ind Co Ltd:The 新規なソルビン酸塩
JP2000053000A (ja) 1998-08-05 2000-02-22 Midori Anzen Co Ltd 皮革を被覆した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及びシフトノブ
US9089187B2 (en) 2009-09-11 2015-07-28 Ykk Corporation Fastener stringer for concealed slide fasten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42735A (en) * 1975-09-30 1977-08-16 Yoshid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rpet construction
US4350721A (en) * 1981-11-17 1982-09-21 Nagase Rubber Co., Ltd. Collapsible indoor sports mats
JPH04215562A (ja) * 1990-12-13 1992-08-06 Mazda Motor Corp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30177734A1 (en) * 1998-10-26 2003-09-25 Gary Reames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interlocked, "flush-to-front" injection molded border and glass sheet
JP2014094728A (ja) * 2012-11-12 2014-05-22 Toyoda Gosei Co Ltd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9610A (zh) * 2019-04-08 2019-09-17 尤江强 汽车方向盘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7094155A1 (ja) 2018-06-21
WO2017094155A1 (ja) 2017-06-08
US20180325224A1 (en) 2018-11-15
US10646006B2 (en) 2020-05-12
JP6530823B2 (ja) 2019-06-12
CN108366649B (zh) 2020-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66649A (zh) 外罩安装结构体及外罩安装结构体的外罩安装方法
JP3152100U (ja) 被覆帯付き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CN101992732B (zh) 汽车内饰的平缝结构
JP2010137051A (ja) シート被覆用ソフトカバー
CN105050447B (zh) 附有拉链的物品及附有拉链的物品的制造方法、以及链带及拉链
JP5474073B2 (ja) 隠し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JP4851194B2 (ja) 車両用内装材及び該車両用内装材の製造方法
US6177155B1 (en) Trim assembly f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857058B2 (ja) カーテン用芯地と同芯地を使用するカーテン吊下構造
US6085483A (en) Trim assembly f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50224900A1 (en) Bus seat back tri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US7549708B2 (en) T-member for use in an armrest or interior component of a vehicle
CN107001024A (zh) 车辆用座椅以及其所使用的车辆用座椅的成形方法
CN202774511U (zh) 双色双料按扣结构
JP2010259783A (ja) 被覆帯付き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US1660883A (en) Lamp-shade construction
WO2009104253A1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被着製品
JPS5927200Y2 (ja) 車輛用座席
US7421962B2 (en) Guide for use in making a seam having a T-member
KR20090046311A (ko) 의복용 벨트 및 제조방법
JP2007203957A (ja) 車両用内装材及び該車両用内装材の製造方法
CN117286643A (zh) 一种不同面料的拉链拼接工艺
WO2014066394A1 (en) Upholstery zipper joining method and article made by same
US20190351843A1 (en)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aesthetic coverings for vehicle interior components
CN203157779U (zh) 一种套装于带有突出手柄汽车座椅上的座椅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