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58015A - 一种具有减小蹲底冲击力的电梯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减小蹲底冲击力的电梯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58015A
CN108358015A CN201810292510.9A CN201810292510A CN108358015A CN 108358015 A CN108358015 A CN 108358015A CN 201810292510 A CN201810292510 A CN 201810292510A CN 108358015 A CN108358015 A CN 1083580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elevator
movable part
impact force
driv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9251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文静
王明怀
赵子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n Lida Intelligen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n Lida Intelligen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n Lida Intelligen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n Lida Intelligen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9251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5801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58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580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16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减小蹲底冲击力的电梯防护装置,涉及电梯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轿厢、导靴、导轨和驱动装置。本发明通过将导轨设计成相互平行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第一导轨由固定部和活动部组成,驱动装置与安装在电梯的井壁上且位于活动部远离第二导轨的一侧,导靴安装在轿厢的外周且沿第二导轨滑动。当电梯出现故障快速下坠时,驱动装置推动活动部的活动端向靠近第二导轨的方向转动一定角度,使活动部与第二导轨之间的距离沿从上到下的方向逐渐变小,轿箱在下落的过程中,滑靴受到的压力逐渐增大,电梯下滑的过程中经过多次活动部与导靴的摩擦,能够逐渐降低电梯下滑的速度,当电梯蹲底时速度已降低到很小,冲击力也很小。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减小蹲底冲击力的电梯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减小蹲底冲击力的电梯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经济和城市生活的发展,电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电梯性能的好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曳引式电梯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电梯,曳引式电梯是由曳引机驱动,依靠曳引轮和钢丝绳之间摩擦力带动轿厢沿垂直轨道运行。电梯安全是电梯八大组成部分的重要环节之一,关系着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电梯在故障时容易发生快速下坠而蹲,蹲底时由于冲击力巨大容易对人体造成致命的伤害。
如何减小电梯发生蹲底时的冲击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小蹲底冲击力的电梯防护装置,通过驱动装置推动第一导轨的活动部与导靴摩擦,解决了现有的电梯蹲底时冲击力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具有减小蹲底冲击力的电梯防护装置,包括轿厢、导靴、导轨和驱动装置;
所述导轨竖直设置在电梯井的井壁上;所述导轨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平行,所述第一导轨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活动部间隔设置,所述活动部的上端转动设置在电梯井的井壁上;
所述导靴固定安装在所述轿厢的外周,且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导靴一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导轨靠近所述第二导轨的侧壁之间设有缝隙;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电梯井的井壁上且位于所述活动部远离所述第二导轨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为2或4个,所述导轨分布在所述电梯井一相对的两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气缸,所述液压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活动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轨为T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部通过销钉与所述电梯井的井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部的两端均设有圆弧形倒角。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或无线连接。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导轨设计成相互平行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且第一导轨由固定部和活动部组成,驱动装置与安装在电梯井的井壁上且位于活动部远离第二导轨的一侧,导靴沿第二导轨滑动。当电梯出现故障快速下坠时,通过驱动装置推动活动部的活动端向靠近第二导轨的方向转动一定角度,使活动部与第二导轨之间的距离沿从上到下的方向逐渐变小,轿箱在下落的过程中,滑靴经过活动部与第二导轨之间时,受到的压力逐渐增大,导靴受到的摩擦力也增大,会对电梯产生一定的减速效果,如此,电梯下滑的过程中经过多次活动部与导靴的摩擦,能够逐渐降低电梯下滑的速度,当电梯蹲底时速度已降低到很小,冲击力也很小,如此,可以减轻冲击力对人体的伤害。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电梯正常运行时导靴与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电梯出现故障下滑时第一导轨活动部与导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导轨活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导靴与轿厢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轿厢,2-导靴,3-驱动装置,4-第一导轨,5-第二导轨,6-固定部,7-活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厚度”、“一侧”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4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具有减小蹲底冲击力的电梯防护装置,包括轿厢1、导靴2、导轨和驱动装置3;
导轨竖直设置在电梯井的井壁上;导轨包括第一导轨4和第二导轨5,第一导轨4和第二导轨5平行,第一导轨4包括固定部6和活动部7,固定部6与活动部7间隔设置,活动部7的上端转动设置在电梯井的井壁上;如此,可以保证活动部7在受到水平外力的作用时能够向靠近第二导轨5或远离第二导轨5的方向转动。
导靴2固定安装在轿厢1的外周,且与第二导轨5滑动连接,导靴2一外侧壁与第一导轨4靠近第二导轨5的侧壁之间设有缝隙,如此,保证了导靴2在沿第二导轨5滑动时不会受到第一导轨4的影响;驱动装置3安装在电梯井的井壁上且位于活动部7远离第二导轨5的一侧,如此,为活动部7向第一导轨4靠近的方向转动提供动力。
具体实施时,当电梯出现故障快速下滑时,通过驱动装置3推动活动部7的活动端向靠近第二导轨5的方向转动一定角度,使活动部7与第二导轨5之间的距离沿从上到下的方向逐渐变小,轿箱在下落的过程中,滑靴经过活动部7与第二导轨5之间时,受到的压力逐渐增大,导靴2受到的摩擦力也增大,会对电梯产生一定的减速效果,如此,电梯下滑的过程中经过多次活动部7与导靴2的摩擦,能够逐渐降低电梯下滑的速度,当电梯蹲底时速度已降低到很小,冲击力也很小,如此,可以减轻冲击力对人体的伤害。
其中,导轨为2或4个,导轨分布在电梯井一相对的两侧壁上,如此,可以保证轿厢1运行时更加平稳。
其中,驱动装置3为液压气缸,液压气缸的活塞杆与活动部7固定连接。
其中,第二导轨5为T形结构,如此,保证了导靴2在沿第二导轨5滑动的过程中不会脱落。
其中,活动部7通过销钉与电梯井的井壁连接。
其中,活动部7的两端均设有圆弧形倒角,如此,保证了活动部7在受到驱动装置3推动向靠近第一导轨4的方向转动时不会被相邻的固定部6阻挡,方便活动部7转动。
其中,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驱动装置3电连接或无线连接,如此,方便对各个驱动装置3进行控制,间接对活动部7的转动角度和转动方向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导轨为4个每2个为一组分成两组分别竖直设置在电梯井的一相对井壁上,导轨包括第一导轨4和第二导轨5,第一导轨4和第二导轨5平行,第一导轨4包括固定部6和活动部7,固定部6与活动部7间隔设置,活动部7的上端转动设置在电梯井的井壁上,活动部7可以通过销钉与电梯井的井壁连接也可以通过别的方式进行转动连接,活动部7的两端均设有圆弧形倒角,如此,可以方便活动部7转动不会受到固定部6的影响。请参考图4,导靴2的个数为8个,每4个为一组固定安装在轿厢1的一相对外周,轿厢1每一外周的4个导靴2又分为上下两组,每2个导靴2均位于同一直线上。导靴2与第二导轨5滑动连接,导靴2一外侧壁与第一导轨4靠近第二导轨5的侧壁之间设有缝隙。驱动装置3安装在电梯井的井壁上且位于活动部7远离第二导轨5的一侧,为了更容易使活动部7被推动,可以将驱动装置3安装在靠近活动部7的下端。驱动装置3的数量与活动部7的数量相同,驱动装置3可以是液压气缸也可以是电动伸缩杆。当驱动装置3为液压气缸时,液压气缸的活塞杆与活动部7固定连接。液压气缸通过控制器来控制,当电梯出现故障快速下滑时,控制器控制液压气缸工作,推动活动部7的活动端向靠近第二导轨5的方向转动一定角度,使活动部7与第二导轨5之间的距离沿从上到下的方向逐渐变小,轿箱在下落的过程中,滑靴经过活动部7与第二导轨5之间时,受到的压力逐渐增大,导靴2受到的摩擦力也增大,会对电梯产生一定的减速效果,如此,电梯下滑的过程中经过多次活动部7与导靴2的摩擦,能够逐渐降低电梯下滑的速度,当电梯蹲底时速度已降低到很小,冲击力也很小,如此,可以减轻冲击力对人体的伤害。危险解除后通过液压气缸的气缸杆回缩将活动部7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具有减小蹲底冲击力的电梯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1)、导靴(2)、导轨和驱动装置(3);
所述导轨竖直设置在电梯井的井壁上;所述导轨包括第一导轨(4)和第二导轨(5),所述第一导轨(4)和所述第二导轨(5)平行,所述第一导轨(4)包括固定部(6)和活动部(7),所述固定部(6)与所述活动部(7)间隔设置,所述活动部(7)的上端转动设置在电梯井的井壁上;
所述导靴(2)固定安装在所述轿厢(1)的外周,且与所述第二导轨(5)滑动连接,所述导靴(2)一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导轨(4)靠近所述第二导轨(5)的侧壁之间设有缝隙;所述驱动装置(3)安装在电梯井的井壁上且位于所述活动部(7)远离所述第二导轨(5)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小蹲底冲击力的电梯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为2或4个,所述导轨分布在所述电梯井一相对的两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小蹲底冲击力的电梯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为液压气缸,所述液压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活动部(7)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小蹲底冲击力的电梯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轨(5)为T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小蹲底冲击力的电梯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7)通过销钉与所述电梯井的井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小蹲底冲击力的电梯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7)的两端均设有圆弧形倒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小蹲底冲击力的电梯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装置(3)电连接或无线连接。
CN201810292510.9A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具有减小蹲底冲击力的电梯防护装置 Pending CN1083580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92510.9A CN108358015A (zh)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具有减小蹲底冲击力的电梯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92510.9A CN108358015A (zh)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具有减小蹲底冲击力的电梯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58015A true CN108358015A (zh) 2018-08-03

Family

ID=63002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92510.9A Pending CN108358015A (zh)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具有减小蹲底冲击力的电梯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5801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03350A (zh) * 2021-03-29 2021-06-22 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电梯安全控制方法以及电梯安全控制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15710A (ja) * 1994-05-26 1995-12-05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ー
CN104176584A (zh) * 2013-05-24 2014-12-03 浙江法斯特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电梯
CN205602912U (zh) * 2015-12-18 2016-09-28 西继迅达(许昌)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电梯系统
CN107473048A (zh) * 2017-10-19 2017-12-15 深圳丰威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防坠升降电梯
CN207108165U (zh) * 2017-09-06 2018-03-16 浙江蒂尔森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超速保护装置
CN208166277U (zh) * 2018-03-30 2018-11-30 迅立达智能装备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减小蹲底冲击力的电梯防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15710A (ja) * 1994-05-26 1995-12-05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ー
CN104176584A (zh) * 2013-05-24 2014-12-03 浙江法斯特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电梯
CN205602912U (zh) * 2015-12-18 2016-09-28 西继迅达(许昌)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电梯系统
CN207108165U (zh) * 2017-09-06 2018-03-16 浙江蒂尔森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超速保护装置
CN107473048A (zh) * 2017-10-19 2017-12-15 深圳丰威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防坠升降电梯
CN208166277U (zh) * 2018-03-30 2018-11-30 迅立达智能装备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减小蹲底冲击力的电梯防护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03350A (zh) * 2021-03-29 2021-06-22 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电梯安全控制方法以及电梯安全控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00446B (zh) 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装置
CN108046081B (zh) 一种电梯断绳防护装置
CN103626004A (zh) 升降式电梯防坠落保护装置
CN103342295B (zh) 塔式起重机及其变幅机构和变幅方法
CN108358015A (zh) 一种具有减小蹲底冲击力的电梯防护装置
CN205367514U (zh) 一种用于起重机械起升机构的防坠落装置
CN208166277U (zh) 一种具有减小蹲底冲击力的电梯防护装置
CN202689644U (zh) 立体停车库的安全保护装置
CN108584603A (zh) 电梯超速保护装置
CN201400530Y (zh) 提升机断绳保护装置
CN107089610A (zh) 渐进式离心制动器
CN107082338A (zh) 一种开门防溜梯双向安全钳系统
CN106800228A (zh) 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布置方法
CN206798897U (zh) 无机房双向限速器
CN205634708U (zh) 塔式起重机变配重机构
CN106276639B (zh) 臂架配重机构和起重机
CN204643039U (zh) 恒扭矩整体式断带抓捕装置
CN108408532A (zh) 一种减小电梯冲顶和蹲底事故冲击力的装置
CN204384669U (zh) 一种对重后置的无机房电梯
CN102107806A (zh) 一种在电梯上安装螺旋桨的保护方法
CN205739902U (zh) 一种电梯缓冲器
CN101654212A (zh) 门机臂架的安全装置
CN101659381A (zh) 一体化弹簧阻尼卷筒
CN112520604A (zh) 塔式起重机电梯
CN111377329A (zh) 一种高速电梯限速器用离心触发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