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52958B - 用户设备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户设备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352958B CN108352958B CN201680064258.5A CN201680064258A CN108352958B CN 108352958 B CN108352958 B CN 108352958B CN 201680064258 A CN201680064258 A CN 201680064258A CN 108352958 B CN108352958 B CN 10835295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s
- user equipment
- common control
- control channel
- transmis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9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0
- 230000010267 cellular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10000004027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1
- 208000028626 extracranial carotid artery aneury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5
- 201000000913 Duane retraction syndrom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0162 direct recoil spectrosco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101000577696 Homo sapiens Proline-rich transmembrane protein 2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7
- 102100028840 Proline-rich transmembrane protein 2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0678 band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264655 Enterobacteria phage T4 y12B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264657 Enterobacteria phage T4 y12D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0744882 Homo sapiens Zinc finger protein 185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50039363 SIB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40032 Zinc finger protein 185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677 aggregate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94 confocal Raman spectrosco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500 cytoreductive surg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17 excl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1 othe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92 self-diagno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common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multiple users or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04J11/0079—Acquisition of 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s, e.g. detection of cell-I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04W72/232—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the control data signalling from the physical layer, e.g. DCI signal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传输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装置、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监测指示子帧(SF)#(n‑1)和SF#n的下行(DL)间隔的第一公共控制信道,监测指示SF#n和SF#(n+1)的DL间隔的第二公共控制信道,以及基于所述第一公共控制信道的检测结果和第二公共控制信道的检测结果来在SF#n中执行DL接收过程。当对所述第一公共控制信道的所述检测失败,对所述第二公共控制信道的所述检测成功,并且SF#n的所述DL间隔是SF#n的一部分时,在SF#n中,仅允许进行第一物理信道/信号的检测过程。所述第一物理信道/信号包括发现参考信号(DRS)。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户设备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移动业务由于智能装置的普及而爆炸式增长,一直难以处理针对仅通过常规授权频谱或者LTE授权频带来提供蜂窝通信服务而增加的数据使用。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非授权(可替代地,未经授权的、未授权的、或者授权不必要的)频谱或者LTE非授权频带(例如,2.4GHz带、5GHz带等)来提供蜂窝通信服务的方案已经被设计为频谱短缺问题的解决方案。
然而,与通信服务提供商通过非授权带中的过程(诸如,竞拍等)确保专有频率使用权的授权带不同,当仅遵守预定级别的相邻带保护规则时,可以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同时使用多个通信设施。因此,当在蜂窝通信服务中使用非授权带时,难以保证在授权带中提供的级别的通信质量,并且可能会发生关于使用非授权带的常见无线通信装置(例如,无线LAN装置)的干扰问题。
因此,需要优先进行对关于常规非授权带装置的共存方案和用于高效共享无线电信道的方案的研究,以便在非授权带中解决LTE技术。即,需要开发稳健的共存机制(RCM),以防在非授权带中使用LTE技术的装置影响常规非授权带装置。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一直致力于提供一种一种用户设备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用户设备。在本发明中期望实现的技术目的不限于前述目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从以下公开中清楚地理解上文未描述的其它技术目的。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用于用户设备在蜂窝通信系统中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包括:监测指示子帧(SF)#(n-1)和SF#n的下行链路(DL)间隔的第一公共控制信道;监测指示SF#n和SF#(n+1)的DL间隔的第二公共控制信道;以及基于第一公共控制信道的检测结果和第二公共控制信道的检测结果来在SF#n中执行DL接收过程,其中,当对第一公共控制信道的检测失败,对第二公共控制信道的检测成功,并且SF#n的DL间隔是SF#n的一部分时,在SF#n中仅允许进行第一物理信道/信号的检测过程,其中第一物理信道/信号包括发现参考信号(DRS)。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一种在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用户设备包括:无线通信模块;以及处理器,其中,处理器配置为监测指示子帧(SF)#(n-1)和SF#n的下行链路(DL)间隔的第一公共控制信道;监测指示SF#n和SF#(n+1)的DL间隔的第二公共控制信道;并且基于第一公共控制信道的检测结果和第二公共控制信道的检测结果来在SF#n中执行DL接收过程,其中,当对第一公共控制信道的检测失败,对第二公共控制信道的检测成功,并且SF#n的DL间隔是SF#n的一部分时,在SF#n中仅允许进行第一物理信道/信号的检测过程,其中第一物理信道/信号包括发现参考信号(DRS)。
当对第一公共控制信道的检测失败,对第二公共控制信道的检测成功,并且SF#n的DL间隔是SF#n的一部分时,在SF#n中,可以省略第二物理信道/信号的接收过程,其中第二物理信道/信号不包括DRS。
第二物理信道/信号可以包括用于下行链路传输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增强型PDCCH(EPDCCH)、和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
可以在SF#(n-1)中监测第一公共控制信道,并且可以在SF#n中监测第二公共控制信道。
可以将SF#n包括在期望进行DRS接收的时间窗口中。
期望进行DRS接收的时间窗口可以包括DRS测量时序配置(DMTC)。
可以在非授权带的小区中配置DMTC。
第一公共控制信道可以指示可用于在SF#(n-1)和SF#n中的DL传输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数量,并且第二公共控制信道可以指示可用于在SF#n和SF#(n+1)中的DL传输的OFDM符号的数量。
第一和第二公共控制信道可以包括通过公共控制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CC-RNTI)利用循环冗余校验(CRC)进行加扰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
[有利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具体地,蜂窝无线通信系统及其设备)中高效地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进一步地,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特定频带(例如,非授权带)及其设备中高效地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
在本发明中获得的效果不限于前述效果,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从以下公开中清楚地理解上文未描述的其它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帮助理解本发明,包括进来作为详细说明的一部分的附图提供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详细说明一起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问题。
图1图示了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系统中使用的物理信道以及使用物理信道的通用信号传输方法。
图2图示了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无线电帧结构的一个示例。
图3图示了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下行链路(DL)/上行链路(UL)时隙结构的一个示例。
图4图示了下行链路子帧(SF)的结构。
图5图示了上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图6是用于描述单载波通信和多载波通信的示意图。
图7图示了应用跨载波调度技术的示例。
图8图示了发现参考信号(DRS)传输。
图9至图11图示了用作DRS的参考信号的结构。
图12图示了授权辅助访问(LAA)服务环境。
图13图示了在LAA服务环境中用户设备和基站的部署场景。
图14图示了在非授权带中操作的传统通信方案。
图15至图16图示了DL传输的先听后说(LBT)过程。
图17图示了非授权带中的DL传输。
图18图示了非授权带中的DRS传输。
图19图示了用于LAA DRS传输的参数和基于LBT的DRS传输方法。
图20和图21图示了DMTC中的LAA DRS+PDSCH同时传输。
图22图示了现有的辅同步信号(SSS)。
图23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下行接收过程。
图24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户设备和基站的配置。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考虑本发明中的功能,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尽量采用目前广泛使用的通用术语,但是根据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的意图、习惯、和新技术的出现,可以改变该术语。进一步地,在特定情况下,存在由申请人任意选择的术语,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在本发明的对应描述部分中将描述它们的含义。因此,本发明旨在表明应该分析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该分析不只基于该术语的名称,还基于该术语的实质意义和贯穿本说明书的内容。
贯穿本说明书和随后的权利要求书,当描述元件“耦合”至另一元件时,可以通过第三元件将该元件“直接耦合”至其它元件或者“电气耦合”至其它元件。进一步地,除非明确地进行相反的描述,词语“包括”和变形(诸如,“包括(comprises)”或者“包括(comprising)”)将被理解为意指包含陈述的元件,但不排除任何其它元件。而且,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适当地分别用“大于”或者“小于”来替代限制,诸如,基于特定阈值的“等于或者大于”或者“等于或者小于”。
可以在各种无线接入系统中使用以下技术,诸如,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单载波FDMA(SC-FDMA)等。可以通过无线电技术(诸如,通用地面无线接入(UTRA)或者CDMA 2000)来实现CDMA。可以通过无线电技术(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用于GSM演进的增强型数据速率(EDGE))来实现TDMA。可以通过无线电技术(诸如,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演进型UTRA(E-UTRA)等)来实现OFDMA。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是使用演进型UMTS地面无线接入(E-UTRA)的演进型UMTS(E-UMTS)的一部分,并且高级LTE(A)是3GPP LTE的演进版本。主要是为了进行清楚描述来描述3GPP LTE/LTE-A,但是本发明的技术精神不限于此。
图1图示了在3GPP系统中使用的物理信道以及使用物理信道的通用信号传输方法。用户设备通过下行链路(DL)从基站接收信息,并且用户设备通过上行链路(UL)向基站传输信息。在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发送/接收的信息包括数据和各种控制信息,并且各种物理信道根据在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发送/接收的信息的类型/目的而存在。
当用户设备的电源开启或者用户设备以新的方式进入小区时,用户设备执行包括与基站同步等的初始小区搜索操作(S301)。为此,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主同步信道(P-SCH)和辅同步信道(S-SCH)以与基站同步并且获得包括小区ID等的信息。其后,用户设备从基站接收物理广播信道以获得小区内广播信息。用户设备在初始小区搜索步骤中接收下行链路参考信号(DL RS)以验证下行链路信道状态。
完成初始小区搜索的用户设备根据加载在PDCCH上的信息来接收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和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以获得更详细的系统信息(S302)。
当不存在用于初始接入基站或者信号传输的无线电资源时,用户设备可以执行针对基站的随机接入过程(RACH过程)(S303至S306)。为此,用户设备可以通过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来传输前导(S303),并且通过PDCCH和与其对应的PDSCH来接收针对前导的响应消息(S304)。在基于竞争的RACH的情况下,还可以执行竞争解决过程。
其后,用户设备可以接收PDCCH/PDSCH(S307),并且传输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S308)作为通用过程。用户设备通过PDCCH来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CI包括针对用户设备的控制信息(诸如,资源分配信息),并且格式根据使用目的而变化。将用户设备向基站传输的控制信息指定为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UCI包括肯定应答/否定应答(ACK/NACK)、信道指令指示符(CQI)、预编码矩阵索引(PMI)、秩指示符(RI)等。可以通过PUSCH和/或PUCCH来传输UCI。
图2图示了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无线电帧结构的一个示例。图2A图示了用于频分双工(FDD)的帧结构,并且图2B图示了用于时分双工(TDD)的帧结构。
参照图2,帧结构可以具有10ms(307200Ts)的长度并且可以由10个子帧(SF)构成。Ts表示采样时间并且被表示成Ts=1/(2048*15kHz)。各个子帧可以具有1ms的长度并且可以由2个时隙构成。各个时隙具有0.5ms的长度。将用于传输一个子帧的时间定义为传输时间间隔(TTI)。时间资源可以通过无线电帧号/索引、子帧号/索引#0至#9、和时隙号/索引#0至#19来区分。
可以根据双工模式来以不同的方式配置无线电帧。在FDD模式下,通过频率来将下行链路传输和上行链路传输区分开,并且无线电帧仅包括针对特定频带的下行链路子帧和上行链路子帧中的一个。在TDD模式下,通过时间来将下行链路传输和上行链路传输区分开,并且无线电帧包括针对特定频带的下行链路子帧和上行链路子帧中的二者。TDD无线电帧进一步包括用于下行和上行切换的特殊子帧。该特殊子帧包括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保护时段(GP)、和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
图3图示了下行链路/上行链路时隙的结构。
参照图3,时隙包括时域中的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和频域中的多个资源块(RB)。OFDM符号也意味着一个符号周期。根据多址方案,可以将OFDM符号称为OFDMA符号、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等。在一个时隙中包括的OFDM符号的数量可以根据循环前缀(CP)的长度进行各种修改。例如,在标准CP的情况下,一个时隙包括7个OFDM符号,并且在扩展CP的情况下,一个时隙包括6个OFDM符号。将RB定义为时域中的NDL/UL symb(例如,7个)连续OFDM符号和频域中的NRB sc(例如,12个)连续子载波。将由一个OFDM符号和一个子载波构成的资源称为资源元素(RE)或者音调。一个RB由NDL/UL symb*NRB sc资源元素组成。
可以将时隙的资源表示成由NDL/UL RB*NRB sc子载波和NDL/UL symb OFDM符号构成的资源网格。资源网格中的各个RE由各个时序的索引对(k,1)唯一地定义。K表示在频域中用0至NDL/UL RB*NRB sc-1给定的索引,并且1表示在时域中用0至NDL/UL symb-1给定的索引。此处,NDL RB表示下行时隙中的资源块(RB)的数量,并且NUL RB表示UL时隙中的RB的数量。NDL RB和NUL RB分别取决于DL传输带宽和UL传输带宽。NDL symb表示下行时隙中的符号的数量,并且NUL symb表示UL时隙中的符号的数量。NRB sc表示构成一个RB的子载波的数量。每个天线端口设置一个资源网格。
图4图示了下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参照图4,子帧可以由14个OFDM符号构成。根据子帧设置,将前1至3个(可替代地,2至4个)OFDM符号用作控制区域,并且将剩余的13至11(可替代地,12至10个)OFDM符号用作数据区域。R1至R4表示用于天线端口0至3的参考信号。分配给控制区域的控制信道包括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I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等。分配给数据区域的数据信道包括PDSCH等。当设置增强型PDCCH(EPDCCH)时,在数据区域中通过频分复用(FDM)对PDSCH和EPDCCH进行复用。
将作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PDCCH分配给子帧的前n个OFDM符号,用PCFICH表示作为1(可替代地,2)或者更大的整数的n。PDCCH向各个用户设备或者用户设备组宣告与作为传输信道的寻呼信道(PCH)和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的资源分配相关联的信息、上行链路调度许可、HARQ信息等。通过PDSCH来传输PCH和DL-SCH的数据(即,传输块)。除了特定控制信息或者特定服务数据之外,基站和用户设备中的每一个通常通过PDSCH来传输和接收数据。
传输了指示将PDSCH的数据传输给哪个用户设备(一个或者多个用户设备)的信息、指示用户设备如何接收PDSCH数据并且对PDSCH数据进行解码的信息等,同时将这些信息包括在PDCCH/EPDCCH中。例如,假设利用称为“A”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和关于通过使用称为“B”的无线电资源(例如,频率位置)和称为“C”的DCI格式传输的数据的信息(即,通过特定子帧来传输传输格式信息(例如,传输块大小、调制方案、编码信息等))对PDCCH/EPDCCH进行CRC掩蔽。在这种情况下,小区中的用户设备通过使用其RNTI信息来监测PDCCH/EPDCCH,并且当提供具有“A”RNTI的一个或者多个用户设备时,用户设备接收PDCCH/EPDCCH,并且通过关于接收到的PDCCH/EPDCCH的信息来接收用“B”和“C”表示的PDSCH。
图5图示了上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参照图5,可以将子帧划分成频域中的控制区域和数据区域。将PUCCH分配给控制区域,并且PUCCH携带UCI。将PUSCH分配给数据区域,并且PUSCH携带用户数据。
可以使用PUCCH来传输以下控制信息。
-调度请求(SR):用于请求UL-SCH资源的信息。通过使用开关键控(OOK)方案来传输SR。
-HARQ-ACK:对PDCCH的响应和/或对PDSCH上的下行链路数据分组(例如,码字)的响应。码字是传输块的编码格式。HARQ-ACK指示是否成功接收到PDCCH和PDSCH。HARQ-ACK响应包括肯定ACK(简单地,ACK)、否定ACK(NACK)、不连续传输(DTX)、或者NACK/DTX。DTX表示用户设备丢失PDCCH(可替代地,半持续调度(SPS)PDSCH)并且NACK/DTX指的是NACK或者DTX的情况。HARQ-ACK与HARQ-ACK/NACK和ACK/NACK混合使用。
-信道状态信息(CSI):关于下行链路信道的反馈信息。与多输入多输出(MIMO)相关的反馈信息包括RI和PMI。
表1示出了PUCCH格式与UCI之间的关系。
[表1]
在下文中,将描述载波聚合。载波聚合意味着无线通信系统将多个频率块用作一个较大逻辑频带,以便使用较宽频带的方法。当通过载波聚合扩展整个系统带时,通过分量载波(CC)单元来定义用于与各个用户设备通信的频带。
图6是用于描述单载波通信和多载波通信的示意图。图6A图示了单载波的子帧结构,并且图6B图示了载波聚合的多载波的子帧结构。
参照图6A,在单载波系统中,基站和用户设备通过与其对应的一个DL带和一个UL带来执行数据通信。将DL/UL带划分成多个正交子载波,并且各个频带在一个载波频率下操作。在FDD中,DL和UL带分别在不同的载波频率下操作,并且在TDD中,DL和UL带在相同的载波频率下操作。载波频率指的是频带的中心频率。
参照图6B,将载波聚合与通过使用一个载波频率在划分成多个子载波的基频带中执行DL/UL通信的OFDM系统区分开,这是因为载波聚合通过使用多个载波频率来执行DL/UL通信。参照图6B,将三个20MHz CC聚集在UL和DL中的每一个中,以支持60MHz的带宽。CC可以在频域中彼此相邻或者彼此不相邻。为了方便起见,图6B图示了UL CC的带宽和DL CC的带宽彼此相同并且彼此对称,但是可以独立地决定相应CC的带宽的情况。进一步地,UL CC的数量和DL CC的数量彼此不同的非对称载波聚合也是可用的。为各个用户设备独立地分配/配置(多个)DL/UL CC,并且将针对用户设备分配/配置的(多个)DL/UL CC指定为对应的用户设备的(多个)服务UL/DL CC。
基站可以启动用户设备的一些或者全部服务CC或者禁用一些CC。当基站将(多个)CC分配给用户设备时,如果完全重新配置对用户设备的CC分配或者如果用户设备没有进行切换,则不禁用针对对应的用户设备配置的(多个)CC中的至少一个特定CC。将始终启动的特定CC称为主CC(PCC),并且将基站可以任意启动/禁用的CC称为辅CC(SCC)。可以基于控制信息来区分PCC和SCC。例如,特定控制信息可以被设置为仅通过特定CC发送/接收,并且可以将特定CC称为PCC,并且可以将剩余的(多个)CC称为(多个)SCC。仅在PCC上传输PUCCH。
在3GPP中,使用小区的概念来管理无线电资源。将小区定义为DL资源和UL资源的组合,即,DL CC和UL CC的组合。小区可以仅由DL资源或者DL资源和DL资源的组合来配置。当支持载波聚合时,可以用系统信息来指示DL资源(可替代地,DL CC)的载波频率与UL资源(可替代地,UL CC)的载波频率之间的链接。例如,可以用系统信息块类型2(SIB2)链接来指示DL资源和UL资源的组合。载波频率指的是各个小区或者CC的中心频率。将与PCC对应的小区称为主小区(PCell),并且将与SCC对应的小区称为辅小区(SCell)。与PCell对应的载波是下行链路中的DL PCC,并且与PCell对应的载波是上行链路中的UL PCC。类似地,与SCell对应的载波是下行链路中的DL SCC,并且与SCell对应的载波是上行链路中的UL SCC。根据用户设备能力,(多个)服务小区可以由PCell和0个或者多个SCell构成。对于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但不具有载波聚合的任何配置或者不支持载波聚合的用户设备,存在仅由PCell构成的唯一一个服务小区。
图7图示了应用跨载波调度的示例。当配置跨载波调度时,通过第一CC传输的控制信道可以通过使用载波指示符字段(CIF)来调度通过第一CC或者第二CC传输的数据信道。CIF被包括在DCI中。换言之,配置了调度小区,并且在调度小区的PDCCH区域中传输的DL许可/UL许可调度调度的小区的PDSCH/PUSCH。即,多个分量载波的搜索空间存在于调度小区的PDCCH区域中。PCell基本上可以是调度小区,并且可以通过上层将特定SCell指定为调度小区。
在图7中,假设将三个DL CC聚合。在本文中,将DL分量载波#0假设为DL PCC(可替代地,PCell),并且将DL分量载波#1和DL分量载波#2假设为DL SCC(可替代地,SCell)。进一步地,假设DL PCC被设置为监测CC的PDCCH。当禁用CIF时,根据LTE PDCCH规则(非跨载波调度和自载波调度),相应DL CC可以在没有CIF的情况下仅传输调度其PDSCH的PDCCH。相反,当通过UL特定(可替代地,UL组特定或者小区特定)上层信令启用CIF时,特定CC(例如,DLPCC)可以通过使用CIF(跨载波调度)来传输调度DL CC A的PDSCH的PDCCH和调度另一CC的PDSCH的PDCCH。相反,在另一DL CC中,不传输PDCCH。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8至图11描述授权带中的DRS传输。图8图示了DRS传输,并且图9至图11图示了在DRS中使用的参考信号的结构。为了方便起见,将授权带中的DRS称为Rel-12 DRS。DRS支持小型小区开启/关闭,并且除了DRS周期性传输之外,可以关闭针对任何用户设备未启动的小区。而且,基于DRS,用户设备可以获得小区标识信息、测量无线电资源管理(RRM)、并且获得下行链路同步。
参照图8,发现测量时序配置(DMTC)指示用户设备期望接收DRS的时间窗口。将DMTC固定在6ms。DMTC时段是DMTC的传输时段,可以是40ms、80ms、或者160ms。DMTC的位置由DMTC传输时段和DMTC偏移(以子帧为单元)指定,并且这些信息被通过较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传输至用户设备。DRS传输在DMTC内的DRS时机发生。DRS时机具有40ms、80ms或者160ms的传输时段,并且用户设备可以假设每个DMTC时段存在一个DRS时机。DRS时机包括FDD无线电帧中的1至5个连续子帧和TDD无线电帧中的2至5个连续子帧。经由较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将DRS时机的长度传递至用户设备。用户设备可以假设在DRS时机中的DL子帧中的DRS。DRS时机可以存在于DMTC中的任何地方,但是用户设备期望从小区传输的DRS的传输间隔是固定的(即,40ms、80ms、或者160ms)。即,DMTC中的DRS时机的位置是每个小区固定的。如下配置DRS。
-在天线端口0处的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见图9):其存在于DRS时机内的所有下行链路子帧中,并且存在于所有特殊子帧的DwPTS中。在子帧的整个带中传输CRS。
-主同步信号(PSS)(见图10):在FDD无线电帧的情况下,其存在于DRS时机中的第一个子帧中,或者在TDD无线电帧的情况下,存在于DRS时机中的第二个子帧中。在子帧的第七个(或者第六个)OFMDA符号中传输PSS,并且将其映射至接近中心频率的六个RB(=72个子载波)。
-辅同步信号(SSS)(见图10):其存在于DRS时机中的第一个子帧中。在子帧的第七个(或者第六个)OFMDA符号中传输SSS,并且将其映射至接近中心频率的六个RB(=72个子载波)。
-非零功率信道状态信息(CSI)-RS(见图11):其存在于DRS时机中的零个或者多个子帧中。根据CSI-RS端口的数量和较高层配置信息来不同地配置非零功率CSI-RS的位置。
图8图示了在用户设备的情况下针对每个频率将DRS接收时间设置为单独的DMTC的情况。参照图8,在频率F1的情况下,每40ms传输长度为2ms的DRS时机,在频率F2的情况下,每80ms传输长度为3ms的DRS时机,并且频率F3的情况下,每80ms传输长度为4ms的DRS时机。用户设备可以通过包括SSS的子帧知道DRS时机在DMTC中的起始位置。此处,分别可以用对应的小区来替换频率F1至F3
实施例:非授权带中的DRS传输方案
图12图示了授权辅助访问(LAA)服务环境。
参照图12,可以向用户提供服务环境,在服务环境中,已经进行了积极地讨论的常规授权带中的LTE技术(11)和LTE非授权(LTE-U)或者作为非授权带中的LTE技术(12)的LAA可以彼此连接。例如,在LAA环境中的授权带中的LTE技术(11)和非授权带中的LTE技术(12)可以通过使用技术(诸如,载波聚合等)来集成,这可以有助于扩展网络容量。进一步地,在下行链路数据量大于上行链路数据量的非对称业务结构中,LAA可以根据各种要求或者环境提供优化的LTE服务。为了方便起见,将授权(可替代地,经授权的或者允许的)带中的LTE技术称为LTE授权(LTE-L),并且将非授权(可替代地,未经授权的、未授权的、不必授权的)带中的LTE技术称为LTE非授权(LTE-U)或者LAA。
图13图示了LAA服务环境中的用户设备和基站的布局场景。LAA服务环境所针对的频带由于高频特征而具有短的无线通信到达距离。考虑到这一点,常规LTE-L服务和LAA服务共存的环境中的用户设备和基站的布局场景可以是重叠模型和共置模型。
在重叠模型中,宏基站可以通过使用授权载波来与宏区域(32)中的X UE和X'UE执行无线通信,并且通过X2接口与多个远程无线电头(RRH)连接。各个RRH可以通过使用非授权载波来与预定区域(31)中的X UE或者X'UE执行无线通信。宏基站和RRH的频带彼此不同,互不干扰,但是需要通过X2接口在宏基站与RRH之间快速交换数据,以便通过载波聚合将LAA服务用作LTE-L服务的辅助下行链路信道。
在共置模型中,微微/毫微微基站可以通过使用授权载波和非授权载波来与Y UE执行无线通信。然而,微微/毫微微基站使用LTE-L服务和LAA服务来进行下行链路传输可能是有限的。根据频带、传输功率等,LTE-L服务的覆盖范围(33)和LAA服务的覆盖范围(34)可能是不同的。
当在非授权带中执行LTE通信时,在对应的非授权带中执行通信的常规设备(例如,无线LAN(Wi-Fi)设备)可以不解调LTE-U消息或者数据,并且通过能量检测技术将该LTE-U消息或者数据确定为用于执行干扰避免操作的一种能量。即,当与LTE-U消息或者数据对应的能量小于-62dBm或者特定能量检测(ED)阈值时,无线LAN设备可以通过忽略对应消息或者数据来执行通信。因此,在非授权带中执行LTE通信的该用户设备可能会频繁地受到无线LAN设备的干扰。
因此,需要在特定时间内分配或者预留特定频带,以便有效地实施LTE-U技术/服务。然而,由于通过非授权带执行通信的外围设备尝试基于能量检测技术进行访问,因此存在难以进行高效的LTE-U服务的问题。因此,需要优先对关于常规非授权带装置的共存方案和用于高效共享无线电信道的方案的研究,以便解决LTE-U技术。即,需要开发LTE-U装置不影响常规非授权带装置的稳健的共存机制。
图14图示了在相关技术中的非授权带中操作的通信方案(例如,无线LAN)。由于在非授权带中操作的大多数装置基于先听后讲(LBT)进行操作,所以执行在数据传输之前感测信道的空闲信道评估(CCA)技术。
参照图14,无线LAN装置(例如,AP或者STA)通过在传输数据之前执行载波感测来检查信道是否忙碌。当在传输数据的信道中感测到预定强度或者更大强度的无线电信号时,确定对应信道忙碌,并且无线LAN装置延迟访问对应信道。将这种过程称为空闲信道评估,并且将用于判定是否感测到信号的信号级别称为CCA阈值。同时,当在对应信道中未感测到无线电信号或者感测到具有小于CCA阈值的强度的无线电信号时,确定信道处于空闲。
当确定信道处于空闲时,具有要传输的数据的终端在延迟时段(例如,仲裁帧间间隔(AIFS)、PCF IFS(PIFS)等)之后执行退避过程。延迟时段指的是终端在信道处于空闲之后需要等待的最小时间。退避过程允许终端在延迟时段之后的预定时间内进一步待命。例如,在信道处于空闲状态期间,终端待命,同时针对与在竞争窗口(CW)中分配给终端的随机数对应的时隙时间减少时隙时间,并且完全耗尽时隙时间的终端可以尝试访问对应信道。
当终端成功访问信道时,终端可以通过信道传输数据。当成功传输数据时,CW大小(CWS)被重新设置为初始值(CWmin)。相反,当未成功传输数据时,CWS加倍。因此,终端分配有在先前随机数范围两倍大的范围内的新随机数,以在下一个CW中执行退避过程。在无线LAN中,只有ACK被定义为接收对数据传输的响应信息。因此,当针对数据传输接收到ACK时,CWS被重新设置为初始值,并且当针对数据传输未接收到反馈信息时,CWS加倍。
如上所述,由于相关技术中的非授权带中的大多数通信基于LBT进行操作,因此LTE还考虑了LAA中的LBT以与常规装置共存。具体地,在LTE中,可以根据LBT的存在/应用方案将非授权带上的信道接入方法划分为以下4个类别。
·类别1:无LBT
-未执行由Tx实体执行的LBT过程。
·类别2:不具有随机退避的LBT
-确定在Tx实体在信道上执行传输之前需要在空闲状态下感测信道的时间间隔。不执行随机退避。
·类别3:具有固定大小的CW的随机退避的LBT
-通过使用固定大小的CW来执行随机退避的LBT方法。Tx实体在CW中具有随机数N,并且通过最小值/最大值来定义CW大小。CW大小是固定的。使用随机数N来确定在Tx实体在信道上执行传输之前需要在空闲状态下感测信道的时间间隔。
·类别4:具有可变大小的CW的随机退避的LBT
-通过使用可变大小的CW来执行随机退避的LBT方法。Tx实体在CW中具有随机数N,并且通过N的最小值/最大值来定义CW大小。Tx实体可以在生成随机数N时改变CW大小。使用随机数N来确定在Tx实体在信道上执行传输之前需要在空闲状态下感测信道的时间间隔。
图15和图16图示了基于类别4LBT的DL传输过程。可以使用类别4LBT来保证利用Wi-Fi进行公平信道接入。参照图15和图16,LBT过程包括初始CCA(ICCA)和扩展CCA(ECCA)。在ICCA中,不执行随机退避,并且在ECCA中,通过使用可变大小的CW来执行随机退避。ICCA适用于在需要信号传输时信道处于空闲的情况,并且ECCA适用于在需要信号传输或者刚刚才执行DL传输时信道处于忙碌的情况。即,通过ICCA来确定信道是否空闲,并且在ICCA时段之后执行数据传输。如果检测到干扰信号并且数据传输失败,则可以在设置了随机退避计数之后通过延迟时段+退避计数来获得数据传输时间点。
参照图15,信号传输过程可以执行为如下。
初始CCA
-S1202:基站验证信道处于空闲。
-S1204:基站验证是否需要信号传输。当不需要信号传输时,过程返回至S1202,并且当需要信号传输时,过程继续进入S1206。
-S1206:基站验证信道在ICCA延迟时段(BCCA)内是否处于空闲。ICCA延迟时段是可配置的。作为实施方式示例,ICCA延迟时段可以由16μs的间隔和n个连续的CCA时隙构成。在本文中,n可以是正整数,并且一个CCA时隙间隔可以是9μs。根据QoS等级,可以以不同的方式配置CCA时隙的数量。通过考虑Wi-Fi的延迟时段(例如,DIFS或者AIFS)可以将ICCA延迟时段设置为适当的值。例如,ICCA延迟时段可以是34μs。当信道在ICCA延迟时段内处于空闲时,基站可以执行信号传输过程(S1208)。当确定信道在ICCA延迟时段期间处于忙碌时,过程继续进入S1212(ECCA)。
-S1208:基站可以执行信号传输过程。当未执行信号传输时,过程继续进入S1202(ICCA),并且当执行信号传输时,过程继续进入S1210。即使在S1218中退避计数N达到0并且执行S1208的情况下,当未执行信号传输时,过程继续进入S1202(ICCA),并且当执行信号传输时,过程继续进入S1210。
-S1210:当不需要附加信号传输时,过程继续进入S1202(ICCA),并且当需要附加信号传输时,过程继续进入S1212(ECCA)。
扩展CCA
-S1212:基站在CW中生成随机数N。N在退避过程期间被用作计数,并且从[0,q-1]中生成N。CW可以由q个ECCA时隙构成,并且ECCA时隙大小可以是9μs或者10μs。在S1214中,CW大小(CWS)可以被定义为q并且可以是可变的。其后,基站继续进入S1216。
-S1214:基站可以更新CWS。可以将CWS q更新为X与Y之间的值。X和Y值是可配置的参数。每当生成N时都可以执行CWS更新/调整(动态退避),并且可以在预定时间间隔内半静态地执行CWS更新/调整(半静态退避)。可以基于指数退避或者二进制退避来更新/调整CWS。即,可以以2的平方或者2的倍数的形式来更新/调整CWS。结合PDSCH传输,可以基于用户设备的反馈/报告(例如,HARQ ACK/NACK)来更新/调整CWS或者基于基站感测来更新/调整CWS。
-S1216:基站验证信道在ECCA延迟时段(DeCCA)内是否处于空闲。ECCA延迟时段是可配置的。作为实施方式示例,ECCA延迟时段可以由16μs的间隔和n个连续的CCA时隙构成。在本文中,n可以是正整数,并且一个CCA时隙间隔可以是9μs。根据QoS等级,可以以不同的方式配置CCA时隙的数量。通过考虑Wi-Fi的延迟时段(例如,DIFS或者AIFS)可以将ECCA延迟时段设置为适当的值。例如,ECCA延迟时段可以是34μs。当信道在ECCA延迟时段内处于空闲时,基站继续进入S1218。当确定信道在ECCA延迟时段期间处于忙碌时,基站重复S1216。
-S1218:基站验证N是否为0。当N为0时,基站可以执行信号传输过程(S1208)。在这种情况下,(N=0),基站可以不立即执行传输,并且在至少一个时隙内执行CCA检查以继续ECCA过程。当N不为0(即,N>0)时,过程继续进入S1220。
-S1220:基站在一个ECCA时隙间隔(T)期间感测信道。ECCA时隙大小可以是9μs或者10μs,并且实际感测时间可以是至少4μs。
-S1222:当确定信道处于空闲时,过程继续进入S1224。当确定信道处于忙碌时,过程返回至S1216。即,在信道处于空闲之后再次应用一个ECCA延迟时段,并且在ECCA延迟时段期间不对N进行计数。
-S1224:N减去1(ECCA递减计数)
图16大体上与图15的传输过程相同/相似,并且根据实施方式方案而与图15不同。因此,可以参照图15的内容来描述详细问题。
-S1302:基站验证是否需要信号传输。当不需要信号传输时,重复S1302,并且当需要信号传输时,过程继续进入S1304。
-S1304:基站验证时隙是否空闲。当时隙空闲时,过程继续进入S1306,并且当时隙忙碌时,过程继续进入S1312(ECCA)。时隙可以与图15中的CCA时隙对应。
-S1306:基站验证信道在延迟时段(D)内是否处于空闲。D可以与图15中的ICCA延迟时段对应。当信道在延迟时段内处于空闲时,基站可以执行信号传输过程(S1308)。当确定信道在延迟时段期间处于忙碌时,过程继续进入S1304。
-S1308:若需要,基站可以执行信号传输过程。
-S1310:当未执行信号传输时,过程继续进入S1302(ICCA),并且当执行信号传输时,过程继续进入S1312(ECCA)。即使在S1318中退避计数N达到0并且执行S1308的情况下,当未执行信号传输时,过程继续进入S1302(ICCA),并且当执行信号传输时,过程继续进入S1312(ECCA)。
扩展CCA
-S1312:基站在CW中生成随机数N。N在退避过程期间被用作计数,并且从[0,q-1]中生成N。在S1314中,CW大小(CWS)可以被定义为q并且可以是可变的。其后,基站继续进入S1316。
-S1314:基站可以更新CWS。可以将CWS q更新为X与Y之间的值。X和Y值是可配置的参数。每当生成N时都可以执行CWS更新/调整(动态退避),并且可以在预定时间间隔内半静态地执行CWS更新/调整(半静态退避)。可以基于指数退避或者二进制退避来更新/调整CWS。即,可以以2的平方或者2的倍数的形式来更新/调整CWS。结合PDSCH传输,可以基于用户设备的反馈/报告(例如,HARQ ACK/NACK)来更新/调整CWS或者基于基站感测来更新/调整CWS。
-S1316:基站验证信道在延迟时段(D)内是否处于空闲。D可以与图15中的ECCA延迟时段对应。S1306中的D和S1316中的D可以彼此相同。当信道在延迟时段内处于空闲时,基站继续进入S1318。当确定信道在延迟时段期间处于忙碌时,基站重复S1316。
-S1318:基站验证N是否为0。当N为0时,基站可以执行信号传输过程(S1308)。在这种情况下,(N=0),基站可以不立即执行传输,并且在至少一个时隙期间执行CCA检查以继续ECCA过程。当N不为0(即,N>0)时,过程继续进入S1320。
-S1320:基站选择N减去1的操作和不使N减小(自延迟)的操作中的一个。可以根据基站的实施方式/选择来执行自延迟操作,并且在自延迟中基站不执行能量检测感测并且甚至不执行ECCA递减计数。
-S1322:基站可以选择不执行能量检测感测的操作和能量检测操作中的一个。当未执行能量检测感测时,过程继续进入S1324。当执行能量检测操作时,如果能量级别等于或者小于能量检测阈值(即,空闲),则过程继续进入S1324。如果能量级别大于能量检测阈值(即,忙碌),则过程返回至S1316。也就是说,在信道空闲之后再次应用一个延迟期,并且在延迟时段内不计算N。
-S1324:过程继续进入S1318。
图17图示了基站在非授权带中执行DL传输的示例。基站可以聚合一个或者多个授权带的小区(为了方便起见,LTE-L小区)和一个或者多个非授权带的小区(为了方便起见,LTE-U小区)。在图17中,假设了聚合一个LTE-L小区和一个LTE-U小区以便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情况。LTE-L小区可以是PCell,并且LTE-U小区可以是SCell。在LTE-L小区中,基站可以仅仅使用频率资源并且根据相关技术中的LTE来执行操作。因此,所有无线电帧可以由具有1ms的长度的常规子帧(rSF)构成(参见图2),并且可以在每个子帧中执行DL传输(例如,PDCCH和PDSCH)(参见图1)。同时,在LTE-U小区中,基于用于与常规装置(例如,Wi-Fi装置)共存的LBT来执行DL传输。进一步地,需要在特定时间内分配或者预留特定频带,以便有效地实施LTE-U技术/服务。因此,在LTE-U小区中,可以在LBT之后通过一个或者多个连续子帧(DL传输突发)的集合来执行DL传输。根据LBT情况,DL传输突发可以以常规子帧(rSF)或者部分子帧(pSF)开始。pSF可以是子帧的一部分并且可以包括子帧的第二时隙。进一步地,DL传输突发可以以rSF或者pSF结束。
在下文中,将描述非授权带中的DRS传输。在非授权带内的载波上使用Rel-12 DRS引入了新的限制。一些地区中的LBT规则将DRS视为短程控制传输,允许在没有LBT的情况下进行DRS传输。但是,在一些地区(诸如,日本),短距离控制传输也需要LBT。因此,需要将LBT应用于在LAA SCELL上的DRS传输。
图18图示了非授权带中的DRS传输。当将LBT应用于DRS传输时,与在授权带中传输的Rel-12 DRS不同,DRS可能由于非授权带中的LBT失败而不被周期性地传输。如果DRS传输在DMTC内失败,则可以考虑以下两个选项。
-Alt1:可以只在固定时间点在DMTC内传输DRS。因此,当DRS传输失败时,DMTC中不存在DRS传输。
-Alt2:可以在至少一个其它时间点在DMTC内传输DRS。因此,当DRS传输失败时,可以在另一时间点在DMTC内尝试DRS传输。
在下文中,将描述非授权带中的DRS传输。具体地,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基于3GPPLTE Rel-12的DRS的LAA的DRS传输的参数、一种DRS传输方法等。为了方便起见,将现有授权带中的DRS称为Rel-12 DRS或者LTE-L DRS,并且将非授权带中的DRS称为LAA DRS或者LTE-U DRS。
图19图示了用于LAA DRS传输的参数和基于LBT的DRS传输方法。DRS传输时段由DMTC配置,并且Rel-12 DRS中的DMTC时段配置为40/80/160ms(见图8)。然而,当在LAA中传输的DRS基于LBT的情况下传输时间点的信道由于外围干扰等而忙碌时,不可以根据DRS传输时段来传输DRS。因此,如果DMTC时段配置为与LAA DRS中的DMTC时段相同,则可能降低LAA DRS的传输频率。因此,LAA中需要新的DMTC时段,例如,可以将新的DMTC时段配置为40ms或者更短。另外,基站可以尝试至少一次在DMTC时段内传输DRS,并且可以配置持续时间(诸如,DMTC),并且可以配置为在对应的持续时间内传输DRS。因此,由于用户设备期望仅在DMTC中进行DRS传输,因此,仅在对应的DMTC中执行DRS搜索/检测,从而减少了用户设备的功耗和盲检测/解码的负担。当在DMTC中发生DRS传输时,基站在信道在LBT之后空闲时传输DRS配置(例如,具有Rel-12中的CRS/PSS/SSS/CSI-RS的配置)。可以将DRS传输持续时间定义为DRS时机持续时间。可以将Rel-12中的DRS时机持续时间配置为1至5ms。由于LAA基于LBT操作,因此,DRS长度(=DRS时机持续时间)变得更长,可传输时间点减少,并且在较长DRS的情况下,需要进行连续传输,从而使得不会发生空闲持续时间,以便防止其它基站/终端/Wi-Fi装置基于LBT的传输。为了方便起见,图19示出了具有至少一个子帧的长度的DRS时机持续时间,但是DRS时机持续时间的长度不限于此。在LBT之后传输DRS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种。存在Alt1(DRS Alt.1)技术和Alt2(DRS Alt.2)技术,该Alt1(DRS Alt.1)技术允许基于LBT从DMTC中的固定位置(为了方便起见,DMTC起始位置)进行传输,该Alt2(DRS Alt.2)技术允许至少一个其它DRS传输,即使在DMTC中CCA结果信道忙碌并且DRS传输失败。
图20图示了在LAA DMTC中的SF#0/#5中发生LAA DRS+PDSCH的同时传输的情况,并且图21图示了在除了LAA DMTC中的SF#0/#5之外的SF中发生LAA DRS+PDSCH的同时传输的情况。SF#0/#5表示SF#0和/或SF#5。为了说明本发明,虽然附图仅图示了在LAA DMTC中的SF中发生LAA DRS+PDSCH的同时传输的情况,但是可以执行(i)仅LAA DRS传输(DRS单独传输)、(ii)仅PDSCH传输PDSCH单独传输)、以及(iii)LAA DRS+PDSCH同时传输。当针对DRS传输CRS/PSS/SSS/CSI-RS(CSI-RS可以用作DRS,如果其针对DRS被单独配置)时,CRS/PSS/SSS/CSI-RS用于原始目的(例如,L1信道估计(例如,CSI)、数据解调、时间/频率同步等)和RRM测量(L3信道估计),并且当针对非DRS传输CRS/PSS/SSS/CSI-RS时,CRS/PSS/SSS/CSI-RS用于原始目的。因此,当用户设备检测到CRS/PSS/SSS/CSI-RS时,用户设备应该识别CRS/PSS/SSS/CSI-RS是否被作为DRS传输。而且,当从LAA DMTC中的SF传输PDSCH时,PDSCH在SF中映射至其的源(即,RE)的数量/位置根据(i)PDSCH单独传输、或者(ii)LAA DRS+PDSCH同时传输变化。因此,为了正确对PDSCH进行解码,需要用户设备识别PDSCH是被单独传输还是与对应SF中的LAA DRS一起传输。
在下文中,对于非授权带中的DL传输,将描述一种基站的方法和操作,以允许用户设备识别(i)是否存在LAA DRS(和/或LAA DRS是否被单独传输)、(ii)LAA DRS+PDSCH被同时传输、以及(iii)PDSCH是否被单独传输。另外,对于非授权带中的DL传输,将描述一种用户设备的方法和操作,以区分(i)是否存在LAA DRS(和/或LAA DRS是否被单独传输)、(ii)LAA DRS+PDSCH被同时传输、以及(iii)PDSCH是否被单独传输。在下文中,DRS是指非授权带DRS(例如,LAA DRS),除非另有说明。
显式信令方法和隐式信令方法可以作为基站允许用户设备识别是否存在LAA DRS的方法。首先,可以使用以下显式信令方法。
方法1)基站可以在授权带小区(例如,PCell)中通过L1信令(例如,PDCCH(DCI)、公共控制信道、和PHICH)来用信号向用户设备通知是否存在(LAA小区的)DRS。例如,通过在授权频带上的PCell或者PHICH资源中使用UE特定DCI格式或者公共DCI格式,基站可以向用户设备指示是否存在非授权带小区的DRS。
首先,将描述通过使用用户设备特定DCI格式来向用户设备指示是否存在DRS的方法。在跨载波调度中,通过使用包括在PCell PDCCH/EPDCCH中的DL许可DCI格式,基站将非授权带中的DL传输突发(例如,PDSCH)调度到用户设备。因此,通过按照调度非授权带的DL许可DCI格式来包括指示位(例如,指示是否存在DRS),用户设备可以通过对应的指示位来识别在非授权带中的DRS的存在。由此,对于非授权带的SF(或者DL传输突发),用户设备可以确定(i)是否存在DRS(或者DRS是否被单独传输)、(ii)DRS+PDSCH是否被同时传输、(iii)PDSCH是否被单独传输。因此,基站可以考虑到在传输EPDCCH/PDSCH时存在或者不存在DRS来执行速率匹配/资源映射。另外,考虑到存在DRS,当根据存在DRS假设基站速率匹配/资源映射时,用户设备还可以执行EPDCCH/PDSCH解码/解调过程(例如,在解码/解调过程期间包括DRS RE中的信息或者将DRS RE中的信息除外)。
接下来,基站可以通过使用公共DCI来向用户设备通知DRS的存在。由于为了进行RRM测量或者粗略/精细时间/频率同步而按照基站特定(BS特定)方式来传输DRS,因此,通过使用具有通过CC-RNTI对其进行CRC加扰的DCI(即,公共DCI)的控制信道来通知是否存在DRS,使得能够接收基站信号的用户设备共同接收该通知。通过这种信号通知,对于对应的子帧,用户设备可以确定(i)是否存在DRS(或者DRS是否被单独传输)、(ii)DRS+PDSCH是否被同时传输、(iii)PDSCH是否被单独传输。因此,基站可以考虑到在传输EPDCCH/PDSCH时存在或者不存在DRS来执行速率匹配/资源映射。而且,考虑到存在DRS,当根据存在DRS假设基站速率匹配/资源映射时,用户设备还可以执行EPDCCH/PDSCH解码/解调过程(例如,在解码/解调过程期间包括有关DRS RE的信息或者将有关DRS RE的信息除外)。
最后,可以使用授权带中的PHICH资源来向用户设备指示是否存在DRS。对于授权频带中的上行链路传输,由于支持同步和非自适应重传,因此,使用传输HARQ-ACK反馈的PHICH资源。另一方面,对于非授权带中的上行链路传输,由于支持异步和自适应重传,因此,不使用传输的PHICH资源。另一方面,在跨载波调度的情况下,当遵循现有过程时,从传输UL授权的小区传输PHICH。因此,用于非授权带中的SCell(即,LAA SCell)的PHICH资源配置为从授权带中的PCell传输。但是,对于LAA SCell中的上行链路传输,仅通过PDCCH来指示重传,不使用用于PCell中的LAA SCell的PHICH资源。因此,可以通过使用用于PCell中的LAA SCell的PHICH资源来指示是否在LAA SCell中传输DRS。通过这种信号通知,对于对应的子帧,用户设备可以确定(i)是否存在DRS(或者DRS是否被单独传输)、(ii)DRS+PDSCH是否被同时传输、(iii)PDSCH是否被单独传输。因此,基站可以考虑到在传输EPDCCH/PDSCH时存在或者不存在DRS来执行速率匹配/资源映射。而且,考虑到存在DRS,当根据存在DRS假设基站速率匹配/资源映射时,用户设备还可以执行EPDCCH/PDSCH解码/解调过程(例如,在解码/解调过程期间包括有关DRS RE的信息或者将有关DRS RE的信息除外)。
方法2)基站可以通过非授权带小区(例如,LAA PCell)中的L1信令(例如,PDCCH(DCI)、公共控制信道、和PHICH)来用信号向基站通知是否存在DRS。例如,通过在LAA SCell或者PHICH资源中使用UE特定DCI格式或者公共DCI格式,基站可以向用户设备指示是否存在DRS。
首先,将描述通过使用用户设备特定DCI格式来向用户设备指示是否存在DRS的方法。当使用自载波调度时,基站按照非授权带中传输的PDCCH的DL许可DCI格式来包括指示位(例如,指示是否存在DRS),使得用户设备可以通过对应的指示位来识别在非授权带中的DRS的存在。由此,对于非授权带的SF(或者DL传输突发),用户设备可以确定(i)是否存在DRS(或者DRS是否被单独传输)、(ii)DRS+PDSCH是否被同时传输、(iii)PDSCH是否被单独传输。因此,基站可以考虑到在传输EPDCCH/PDSCH时存在或者不存在DRS来执行速率匹配/资源映射。而且,考虑到存在DRS,当根据存在DRS假设基站速率匹配/资源映射时,用户设备还可以执行EPDCCH/PDSCH解码/解调过程(例如,在解码/解调过程期间包括有关DRS RE的信息或者将有关DRS RE的信息除外)。当非授权带中的SCell(LAA SCell#1)跨载波调度非授权带中的另一SCell(LAA SCell#2)时,基站通过使用包括在LAA SCell#1的PDCCH/EPDCCH中的DL许可DCI格式来将LAA SCell#2的DL传输突发(例如,PDSCH)调度到用户设备。因此,通过LAA SCell#1的DL许可DCI格式将指示位(例如,指示是否存在DRS)包括进来,用户设备可以通过对应的指示位来识别在LAA SCell#2中的DRS的存在。由此,对于LAA SCell#2的SF(或者DL传输突发),用户设备可以确定(i)是否存在DRS(或者DRS是否被单独传输)、(ii)DRS+PDSCH是否被同时传输、(iii)PDSCH是否被单独传输。因此,基站可以考虑到在传输EPDCCH/PDSCH时存在或者不存在DRS来执行速率匹配/资源映射。而且,考虑到存在DRS,当根据存在DRS假设基站速率匹配/资源映射时,用户设备还可以执行EPDCCH/PDSCH解码/解调过程(例如,在解码/解调过程期间包括有关DRS RE的信息或者将有关DRS RE的信息除外)。
接下来,基站可以通过在LAA Scell上使用公共DCI来向用户设备通知DRS的存在。由于为了进行RRM测量或者粗略/精细时间/频率同步而按照BS特定方式来传输DRS,因此,通过使用具有在LAA Scell上通过CC-RNTI对其进行CRC加扰的DCI(即,公共DCI)的控制信道来通知是否存在DRS,使得能够接收基站信号的用户设备共同接收该通知。通过这种信号通知,对于对应的子帧,用户设备可以确定(i)是否存在DRS(或者DRS是否被单独传输)、(ii)DRS+PDSCH是否被同时传输、(iii)PDSCH是否被单独传输。因此,基站可以考虑到在传输EPDCCH/PDSCH时存在或者不存在DRS来执行速率匹配/资源映射。而且,考虑到存在DRS,当根据存在DRS假设基站速率匹配/资源映射时,用户设备还可以执行EPDCCH/PDSCH解码/解调过程(例如,在解码/解调过程期间包括有关DRS RE的信息或者将有关DRS RE的信息除外)。
最后,可以使用非授权带中的PHICH资源来向用户设备指示是否存在DRS。对于授权频带中的上行链路传输,由于支持同步和非自适应重传,因此,使用传输HARQ-ACK反馈的PHICH资源。另一方面,对于授权带中的上行链路传输,由于支持异步和自适应重传,因此,不使用PHICH资源。另一方面,在跨载波调度的情况下,当遵循现有过程时,从传输UL授权的小区传输PHICH。因此,用于非授权频带中的调度SCell的PHICH资源配置在非授权带中的调度SCell中。因此,可以在调度SCell中通过使用用于调度SCell的PHICH资源来指示调度SCell中的DRS传输。通过这种信号通知,对于对应的子帧,用户设备可以确定(i)是否存在DRS(或者DRS是否被单独传输)、(ii)DRS+PDSCH是否被同时传输、(iii)PDSCH是否被单独传输。因此,基站可以考虑到在传输EPDCCH/PDSCH时存在或者不存在DRS来执行速率匹配/资源映射。而且,考虑到存在DRS,当根据存在DRS假设基站速率匹配/资源映射时,用户设备还可以执行EPDCCH/PDSCH解码/解调过程(例如,在解码/解调过程期间包括有关DRS RE的信息或者将有关DRS RE的信息除外)。而且,在自载波调度的情况下,当遵循现有过程时,在LAA SCell#1上配置用于从非授权带小区(例如,LAA Scell#1)调度的上行链路传输的PHICH资源。因此,可以通过使用LAA SCell#1上的PHICH资源来指示LAA SCell#1的DRS传输。通过这种信号通知,对于对应的子帧,用户设备可以确定(i)是否存在DRS(或者DRS是否被单独传输)、(ii)DRS+PDSCH是否被同时传输、(iii)PDSCH是否被单独传输。因此,基站可以考虑到在传输EPDCCH/PDSCH时存在或者不存在DRS来执行速率匹配/资源映射。而且,考虑到存在DRS,当根据存在DRS假设基站速率匹配/资源映射时,用户设备还可以执行EPDCCH/PDSCH解码/解调过程(例如,在解码/解调过程期间包括有关DRS RE的信息或者将有关DRS RE的信息除外)。而且,通过使用下面的隐式信令方法,基站可以使用户设备知道存在可以在非授权带中传输的DRS。
方法3)在DMTC中,无论是否从基站传输DRS,用户设备都可以考虑/假设DRS始终/可能存在于可以进行DRS传输的SF中。具体地,针对用户设备配置的DMTC中的用户设备可以假设PDSCH和DRS被同时传输并且假设存在DRS以对EPDCCH/PDSCH执行速率匹配。即,可以在DMTC中对EPDCCH/PDSCH进行解码/解调时始终考虑DRS RE(即,通过考虑DRS RE来执行速率匹配)。因此,用户设备不需要接收有关DRS是否被传输的信令。然而,当用户设备在DMTC中执行一次DRS检测(例如,包括CRS/PSS/SSS/CSI-RS的SF(如果针对DRS单独配置CSI-RS,则CSI-RS可以用作DRS))时,则用户设备假设在SF中发生从基站的DRS传输,使得用户设备在对应的DMTC中的DRS检测之后在对EPDCCH/PDSCH进行解码/解调期间不需要考虑DRS RE(即,不考虑DRS RE来执行速率匹配)。当LBT成功时,由于仅在DMTC内执行一次从基站的DRS传输,因此,当用户设备在DMTC中检测到DRS时,没必要针对由基站传输的剩余DL传输突发的EPDCCH/PDSCH传输考虑DRS存在。因此,当用户设备在DMTC中执行一次DRS检测(例如,包括CRS/PSS/SSS/CSI-RS的SF(如果针对DRS单独配置CSI-RS,则CSI-RS可以用作DRS))时,则用户设备假设在SF中发生从基站的DRS传输,使得用户设备在对应的DMTC中的DRS检测之后在对EPDCCH/PDSCH进行解码/解调期间不需要考虑DRS RE(即,不考虑DRS RE来执行速率匹配)。然而,当尚未在DMTC中执行DRS检测(例如,包括CRS/PSS/SSS/CSI-RS的SF(如果针对DRS单独配置CSI-RS,则CSI-RS可以用作DRS))时,用户设备假设DRS存在于存在DRS传输可能性的SF中,并且根据DRS RE映射来在EPDCCH/PDSCH上执行速率匹配以执行对EPDCCH/PDSCH的解码/解调。
在描述方法4)之前,将参照图22描述根据在3GPP Rel-8至Rel-12中使用的子帧的辅同步信号(SSS)序列索引。参照图22,SSS序列由分配给SF#0的SSS序列1(SSS1)和分配给SF#0的SSS序列2(SSS2)组成。SSS1和SSS2分别都由序列X和Y组成。序列X和Y被交替地映射至子载波。在SF#0中,首先对序列X进行映射,以及在SF#5中,首先对序列Y进行映射。即,SSS由序列X和Y的组合组成,并且根据SF索引来改变序列X和Y的映射顺序。为了方便起见,假设SSS1由(序列X,序列Y)组成,并且SSS2由(序列Y,序列X)组成。还假设SSS1和SSS2分别具有SSS序列索引1和SSS序列索引2。
方法4)通过检测构成DRS的SSS的索引,用户设备可以识别是DRS传输还是DRS+PDSCH同时传输。首先,将描述配置构成DRS的SSS/CRS/CSI-RS的序列索引的方法(当针对DRS单独配置CSI-RS时,CSI-RS可以用作DRS)(选项1至4)。
选项1)当在DMTC中的SF#0至#4中传输DRS时,可以通过将SF#0的索引应用于3GPPRel-12 SSS/CRS/CSI-RS序列来获取DRS中的SSS/CRS/CSI-RS序列。当在DMTC中的SF#5至#9中传输DRS时,可以通过将SF#5的索引应用于3GPP Rel-12 SSS/CRS/CSI-RS序列来获取DRS中的SSS/CRS/CSI-RS序列。具体地,基于每个SF的SF索引来提供3GPP Rel-12 SSS/CRS/CSI-RS序列。基于SF#0或者SF#5的索引来提供DRS中的SSS/CRS/CSI-RS序列。
作为示例,通过公式1来生成3GPP Rel-12 CRS序列。通过公式2给出CRS序列的初始值。
[公式1]
[公式2]
[表2]
由于基于3GPP Rel-12 CRS序列中的每个SF索引来确定初始值,因此,公式2的ns根据向其传输CRS的SF具有0至19的值。
另一方面,当将CRS用作DRS时,公式2的ns仅如下根据向其传输DRS的SF具有与SF#0或者SF#5对应的时隙索引。
[表3]
作为示例,通过公式3来生成3GPP Rel-12 CSI-RS序列。通过公式4给出CSI-RS序列的初始值。
[公式3]
[公式4]
此处,ns表示无线电帧中的时隙索引,l表示时隙中的OFDM符号索引,由较高层(例如,RRC)配置,并且当不由较高层配置时,等于 表示物理小区ID,并且NCP表示CP类型,1针对正常CP,并且0针对扩展CP。无线电帧中的时隙索引ns如表2中那样与SF索引SF#具有关系。
此外,在将CSI-RS配置为DRS的情况下,可以按照与在用作DRS的CRS中应用在表3中示出的时隙索引ns的相同方式来将在图3中示出的时隙索引ns应用于公式3和公式4。即,当将CRS用作DRS时,公式4的ns仅如表3中那样根据向其传输DRS的SF具有与SF#0或者SF#5对应的时隙索引。
选项2)当在DMTC中的SF#0至#4中传输DRS时,可以通过将SF#0的索引应用于3GPPRel-12 SSS序列(例如,图22的SSS1)来获取DRS中的SSS序列。当在DMTC中的SF#5至#9中传输DRS时,可以通过将SF#5的索引应用于3GPP Rel-12 SSS序列(例如,图22的SSS2)来获取DRS中的SSS序列。另一方面,如在3GPP Rel-12中使用的方法,DRS中的CRS/CSI-RS序列可以使用根据每个SF索引生成的CRS/CSI-RS序列。即,对于作为DRS的CRS,可以根据传输的SF来将表2的时隙索引ns应用于公式2,并且对于DRS的CSI-RS,可以根据传输的SF来将表2的时隙索引ns应用于公式4。
选项3)当在DMTC中传输DRS时,可以通过将SF#0的索引应用于3GPP Rel-12 SSS/CRS/CSI-RS序列来获取DRS中的SSS/CRS/CSI-RS序列。即,与选项1不同,当在DMTC中传输DRS时,可以通过始终将SF#0的索引应用于3GPP Rel-12 SSS/CRS/CSI-RS序列来获取DRS中的SSS/CRS/CSI-RS序列。即,对于作为DRS的CRS,可以根据传输的SF来将表4的时隙索引ns应用于公式2,并且对于DRS的CSI-RS,可以根据传输的SF来将表4的时隙索引ns应用于公式4。
[表4]
选项4)当在DMTC中传输DRS时,可以通过将SF#0的索引应用于3GPP Rel-12 SSS序列来获取DRS中的SSS序列。另一方面,如在3GPP Rel-12中使用的方法,DRS中的CRS/CSI-RS序列可以使用根据每个SF索引生成的CRS/CSI-RS序列。即,对于作为DRS的CRS,可以根据传输的SF来将表2的时隙索引ns应用于公式2,并且对于作为DRS的CSI-RS,可以根据传输的SF来将表2的时隙索引ns应用于公式4。
可以在DRS传输中考虑选项1)至选项4),而不管PDSCH传输。为了区分(i)无论是否存在DRS(或者DRS是否被单独传输)和(ii)DRS+PDSCH同时发送,例如,方法4)可以交换SSS序列索引以使用与在DRS+PDSCH同时传输期间用于DRS的SSS序列不同的索引。因此,在检测到SSS序列索引之后,用户设备可以识别是否在对应的SF中的DL传输突发中执行了DRS传输或者执行了DRS+PDSCH同时传输。因此,通过在基站处的不同SSS序列索引传输和在用户设备处的检测,对于SF(或者DL传输突发),用户设备可以确定(i)是否存在DRS(或者DRS是否被单独传输)、(ii)DRS+PDSCH是否被同时传输、(iii)PDSCH是否被单独传输。因此,用户设备可以对PDSCH执行速率匹配以执行对EPDCCH/PDSCH的解码/解调。
将描述将方法4应用于选项1)的示例。当在DMTC中的SF#0至SF#4中传输DRS时,可以通过将SF#0的索引应用于3GPP Rel-12 SSS/CRS/CSI-RS序列来获取DRS中的SSS/CRS/CSI-RS序列,并且当在DMTC中的SF#5至#9中传输DRS时,可以通过将SF#5的索引应用于3GPPRel-12 SSS/CRS/CSI-RS序列来获取DRS中的SSS/CRS/CSI-RS序列。然而,当在DMTC中执行DRS+PDSCH同时传输时,将在SF#5而不是SF#0中使用的SSS序列索引应用于SF#0至#4的SSS序列(例如,图22中的SSS2),并且可以将在SF#0而不是SF#5中使用的SSS序列索引应用于SF#5至#9的SSS序列(例如,图22中的SSS1)。因此,通过SSS检测,对于SF(或者,DL传输突发),用户设备可以知道是否(i)执行了DRS传输或者(ii)执行了DRS+PDSCH同时传输。
将描述将方法4应用于选项2)的示例。当在DMTC中的SF#0至#9中单独传输DRS时,可以通过将SF#0的索引应用于3GPP Rel-12 SSS序列(例如,图22的SSS1)来获取DRS中的SSS序列。另一方面,当在DMTC中的SF#0至#4中执行DRS+PDSCH同时传输时,可以通过将SF#5的索引应用于3GPP Rel-12 SSS序列(例如,图22的SSS2)来获取DRS中的SSS序列。因此,通过SSS检测,对于SF(或者,DL传输突发),用户设备可以识别是否(i)执行了DRS传输或者(ii)执行了DRS+PDSCH同时传输。当在DMTC中的SF#5至#9中传输DRS时,可以通过将SF#5的索引应用于3GPP Rel-12 SSS序列(例如,图22的SSS2)来获取DRS中的SSS序列。另一方面,当在DMTC中的SF#5至#9中执行DRS+PDSCH同时传输时,可以通过将SF#0的索引应用于3GPPRel-12 SSS序列(例如,图22的SSS1)来获取DRS中的SSS序列。因此,通过SSS检测,对于SF(或者,DL传输突发),用户设备可以识别是否(i)执行了DRS传输或者(ii)执行了DRS+PDSCH同时传输。
将描述将方法4应用于选项3)的示例。当在DMTC中传输DRS时,可以通过将SF#0的索引应用于3GPP Rel-12 SSS/CRS/CSI-RS序列来获取DRS中的SSS/CRS/CSI-RS序列。另一方面,当在DMTC中执行DRS+PDSCH同时传输时,可以通过将SF#5的索引应用于3GPP Rel-12SSS序列(例如,图22的SSS2)来获取DRS中的SSS序列。因此,通过SSS检测,对于SF(或者,DL传输突发),用户设备可以知道是否(i)执行了DRS传输或者(ii)执行了DRS+PDSCH同时传输。
将描述将方法4应用于选项4)的示例。当在DMTC中传输DRS时,可以通过将SF#0的索引应用于3GPP Rel-12 SSS序列(例如,图22的SSS1)来获取DRS中的SSS序列。另一方面,当在DMTC中执行DRS+PDSCH同时传输时,可以通过将SF#5的索引应用于3GPP Rel-12 SSS(例如,图22的SSS2)来获取DRS中的SSS序列。因此,通过SSS检测,对于SF(或者,DL传输突发),用户设备可以知道是否(i)执行了DRS传输或者(ii)执行了DRS+PDSCH同时传输。
方法5)用户设备可以通过对CRS进行盲检测来隐式地检测DRS的存在。例如,在SF#0/#5中,可以考虑允许用户设备通过对CRS进行盲检测来隐式地识别DRS是否存在的方法。然而,在除了SF#0/#5之外的SF中传输DRS的情况下,为了验证是否存在DRS,还需要检测由SF索引给出的CRS序列(例如,选项1)。对CRS进行盲检测的数量会根据SF索引与属于DRS的CRS序列之间的配置增加,但是具有以下优点:除了不需要额外的信令之外,还可以通过对CRS进行盲检测来识别是否传输了DL传输数据突发。
接下来,将描述用于基于EPDCCH的PDSCH传输的用户设备的PDSCH检测操作。当考虑到在DMTC中的SF#0/#5中对DRS和PDSCH进行复用的情况时,用户设备可以在对PDSCH进行解码/解调期间考虑到DRS RE来执行速率匹配。当考虑到在DMTC中的SF#0/#5中对DRS和EPDCCH/PDSCH进行复用的情况时,对于配置为在PDSCH区域中传输的EPDCCH,不可以通过EPDCCH上的L1-信令(例如,DCI)来用信号通知DRS的存在。即,在用于执行针对用户设备的基于EPDCCH的PDSCH调度的传输方法/传输模式中,当通过L1信令来用信号通知是否存在DRS时,这是因为必须在知道是否存在DRS之前执行EPDCCH解码。因此,在EPDCCH解码/解调期间,用户设备可以通过始终考虑可能存在DRS的RE而不管是否存在DRS来执行速率匹配。另一方面,在PDSCH解码/解调期间,用户设备可以基于L1信令根据是否存在DRS选择性地考虑DRS RE来执行速率匹配。
另一方面,基站在DMTC中的SF#0/#5中的传输(例如,(i)DRS单独传输、(ii)DRS+PDSCH同时传输、(iii)PDSCH单独传输)(见图20)可以与对其用户设备的检测不同。另外,基站在除了DMTC中的SF#0/#5之外的SF中的传输(例如,(i)DRS单独传输、(ii)DRS+PDSCH同时传输、(iii)PDSCH单独传输)(见图21)可以与对其用户设备的检测不同。下面描述针对该问题的解决方案。
首先,在假设用于使用户设备能够识别本发明中提出的DRS的存在的方法的情况下,如在图20中示出的,描述了基站在DMTC中的SF#0/#5中的传输(例如,(i)DRS单独传输、(ii)DRS+PDSCH同时传输、(iii)PDSCH单独传输)。当接收到DRS存在于SF#0/#5中的指示时,由于PDSCH传输可能与SF#0/#5的DL传输突发中的DRS同时发生,因此,可能需要用户设备确定DRS传输是否仅在SF#0/#5的DL传输突发中发生,或者发生DRS+PDSCH同时传输。可以在用户设备对PDCCH/EPDCCH进行盲解码时进行该确定。作为PDCCH/EPDCCH盲解码的结果,当存在传输至用户设备的DL许可时,用户设备可以考虑从基站执行DRS+PDSCH同时传输来对DRSRE执行速率匹配以执行对PDSCH的解码/解调。另一方面,作为PDCCH/EPDCCH盲解码的结果,当不存在传输至用户设备发送的DL许可时,用户设备可以确定执行了DRS单独传输并且执行DRS检测。而且,由于在SF#0/#5的DL传输突发中不存在DRS,因此,当由于PDCCH/EPDCCH盲解码而存在传输至对应的用户设备的DL许可时,接收在SF#0/#5中不存在DRS的指示的用户设备可以在不进行如同针对DRS RE的速率匹配的操作的情况下执行对PDFCH的解码/解调。
另外,描述了用于传输(例如,(i)DRS单独传输、(ii)DRS+PDSCH同时传输、(iii)PDSCH单独传输)(见图21)的用户设备的检测方法。接收DRS存在于除了SF#0/#5之外的SF中的指示的用户设备可以首先通过对在除了SF#0/#5之外的SF中的CRS进行盲检测(例如,选项1)来辨别是否执行了DRS单独传输。由于DRS和PDSCH传输可以在除了SF#0/#5之外的SF中的DL传输突发中同时发生,因此,用户设备可以在除了SF#0/#5之外的SF中对PDCCH进行盲解码以对DRS RE进行速率匹配以在存在传输至用户设备的DL许可时执行对PDSCH的解码/解调。或者,用户设备对PDCCH进行盲解码以确定DRS单独传输,并且在不存在传输至用户设备的DL许可时执行DRS检测。而且,由于DRS不存在于对应的SF的DL传输突发中,因此,当由于PDCCH/EPDCCH盲解码而存在传输至对应的用户设备的DL许可时,接收DRS不存在于除了SF#0/#5之外的SF中的指示的用户设备可以在不进行如针对DRS RE的速率匹配的操作的情况下执行对PDFCH的解码/解调。
在LAA操作期间,当将基站配置为在LBT成功之后在LAA SCell上执行下行链路传输时,用户设备通过在LAA SCell上从基站传输的公共控制信令来接收子帧配置信息,并且执行对对应子帧中的物理信道和信号的接收。此处,公共控制信令包括具有用户设备公共DCI的PDCCH,例如,具有通过公共控制RNTI(CC-RNTI)对其进行CRC加扰的DCI的PDCCH。
表5示出了公共控制信令中的子帧配置信息(用于LAA的子帧配置)。该子帧配置信息表示当前子帧和下一子帧的占用OFDM符号配置/号码。在子帧中占用的OFDM符号用于DL物理信道和/或物理信号的传输。
[表5]
当用户设备在LAA SCell的SF#(n-1)或者SF#n中检测到具有利用CC-RNTI加扰的DCI CRC的PDCCH时,对应的用户设备根据在SF#(n-1)或者SF#n中检测到的DCI中的子帧配置信息来假设在SF#(n-1)LAA SCell的SF#中占用的OFDM的数量。当用SF#(n-1)和SF#n的子帧配置信息来指示针对SF#n占用的OFDM符号的配置时,用户设备可以假设SF#(n-1)和SF#n的子帧配置信息指示相同的信息。
另一方面,照惯例,在SF#(n-1)中未检测到公共控制信令,并且在SF#n中检测到公共控制信令。当用SF#n的公共控制信令(即,LAA子帧结构)指示的SF#n的占用OFDM符号的数量小于14时,用户设备不(或者不需要)执行对SF#n的物理信道/信号的接收。从接收下行数据(例如,PDSCH)的视角来看,即使用户设备由于公共控制信号的不匹配而不执行/假设PDSCH接收,HARQ重传也不引起系统性能的重大劣化。对于调度下行数据(例如,PDSCH)的控制信道(例如,具有DL许可DCI的PDCCH)也是如此。然而,从RRM测量和时间/频率同步周期性地或者非周期性地发生的视角来看,如果用户设备由于公共控制信号的不匹配而不执行RRM测量和时间/频率同步,则可能发生系统性能的重大劣化。
为了解决该问题,描述了用户设备根据对公共控制信令和LAA子帧配置信息的接收/检测来执行RRM测量和时间/频率同步的方法。当将DL传输配置为在LBT之后在LAASCell中执行时,可以应用该示例。
首先,将描述RRM测量的DRS传输。当将DL传输配置为在LBT之后在LAA SCell中执行时,用户设备可以不在LAA SCell的SF#(n-1)中检测公共控制信令(例如,指示末尾的部分SF的配置),并且可以仅在LAA SCell的SF#n中检测公共控制信令。此处,末尾的SF基于SF#(n-1)的公共控制信令来指示SF#n。因此,SF#n的配置限于部分SF(即,OFDM符号的数量小于14)。在这种情况下,当SF#n被包括在用户设备的DMTC中时,用户设备可以在SF#n中传输DRS的假设下执行DRS检测,并且根据DRS检测结果来执行RRM测量。此处,DRS信号可以包括PSS、SSS、CRS、和CSI-RS中的至少一个(见图20和图21)。另外,DMTC通过使用DMTC传输时段和DMTC偏移(SF单元)来配置用户设备特性(见图8)。另一方面,在相同条件下,用户设备可以不在SF#n中执行除了DRS之外的物理信道(例如,用于下行链路传输的PDCCH、EPDCCH、和PDSCH)的接收过程(即,省略接收过程)。
此外,当用SF#n的公共控制信令(即,LAA SF配置)指示的SF#n的占用的OFDM符号的数量不多于可以基于其假设DRS传输的12个OFDM符号时,对于由12个OFDM符号组成的DRS的传输,用户设备可以通过SF配置来识别在SF#n中不从基站执行DRS传输。因此,用户设备不可以假设在SF#n中从基站开始的DRS传输,并且不可以在SF#n中执行DRS检测。即,只有在SF配置信息指示在SF#n中占用的OFDM符号的数量为12或者更多时,用户设备才可以通过假设从基站开始的DRS传输来执行DRS检测。
接下来,将描述执行时间/频率同步的PSS/SSS的传输。当将DL传输配置为在LBT之后在LAA SCell中执行时,用户设备可以不在LAA SCell的SF#(n-1)中检测公共控制信令(例如,指示末尾的部分SF的配置),并且可以仅在LAA SCell的SF#n中检测公共控制信令。此处,末尾的SF基于SF#(n-1)的公共控制信令来指示SF#n。因此,SF#n的配置限于部分SF(即,OFDM符号的数量小于14)。在这种情况下,当SF#n是SF#0/#5时,用户设备可以通过假设SF#n中的PSS/SSS传输来执行时间/频率同步。另一方面,在相同条件下,用户设备可以不在SF#n中执行除了DRS之外的物理信道(例如,用于下行链路传输的PDCCH、EPDCCH、和PDSCH)的接收过程(即,省略接收过程)。
此外,当用SF#n的公共控制信令(即,LAA SF配置)指示的SF#n的占用OFDM符号的数量为七或者更多时,由于可以传输PSS/SSS,因此,用户设备可以只在这种情况下执行PSS/SSS检测。另一方面,当用SF#n的公共控制信令(即,LAA SF配置)指示的SF#n的占用OFDM符号的数量为六或者更少时,用户设备可以识别出可能不能通过SF配置来在SF#n中执行PSS传输。因此,即使SF#n是SF#0/#5,用户设备也不可以执行PSS/SSS检测操作。由于在OFDM符号索引#6处传输PSS,并且在OFDM符号索引#5处传输SSS,因此,当SF#n中被占用的OFDM符号的数量为6或者更少时,用户设备可以假设在SF#n中不从基站传输PSS/SSS,并且可以不在SF#n中执行PSS/SSS检测操作(即,省略PSS/SSS检测操作)。
作为另一示例,当将DL传输配置为在LBT之后在LAA SCell上执行时,无论通过用于SF#0/#5的PSS/SSS传输的公共控制信令(即,LAA SF配置)指示的SF#n的占用OFDM符号的数量怎样,通过假设从基站传输PSS/SSS,用户设备可以在SF#0/#5中执行PSS/SSS检测过程,并且根据PSS/SSS的检测结果来执行时间/频率同步。
图23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下行接收过程。当将DL传输配置为在LBT之后在LAA Scell上执行时,可以应用该示例。
参照图23,用户设备可以监测指示SF#(n-1)和SF#n的下行(DL)间隔的第一公共控制信道(S2302)。可以用OFDM的数量(可用于DL传输)来指示SF#(n-1)和SF#n的DL间隔,并且可以通过使用表4的子帧配置信息来指示SF#(n-1)和SF#n的DL间隔。而且,用户设备可以监测指示SF#n和SF#(n+1)的DL间隔的第二公共控制信道(S2304)。可以用(可用于DL传输的)OFDM的数量来指示SF#n和SF#(n+1)的DL间隔,并且可以通过使用表4的子帧配置信息来指示SF#n和SF#(n+1)的DL间隔。此处,可以在SF#(n-1)中监测第一公共控制信道,并且可以在SF#n中监测第二公共控制信道。而且,可以将SF#n包括在期望进行DRS接收的时间窗口中。此处,期望进行DRS接收的时间窗口可以包括DMTC,并且可以在非授权带的小区上配置DMTC。另外,第一和第二公共控制信道可以包括通过CC-RNTI对CRC进行加扰的PDCCH。
此后,用户设备可以基于第一和第二公共控制信道的检测结果来执行/控制在SF#n中的DL接收过程(S2306)。此处,当用户设备未能检测到第一公共控制信道,对第二公共控制信道的检测成功,并且在通过检测到的公共控制信道的SF#n中用DL子帧配置信息指示的针对SF#n占用的OFDM符号的数量是SF#n的全部OFDM符号的一部分(即,部分SF)时,对于用户设备在SF#n中的下行接收过程,仅允许进行第一物理信道/信号的检测过程。此处,第一物理信道/信号包括DRS。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省略在SF#n中的第二物理信道/信号的接收过程。此处,第二物理信道/信号可以包括用于下行链路传输的PDCCH、EPDCCH、和PDSCH。可以将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PDCCH包括在第一物理信道/信号中。
另一方面,当用户设备未能检测到第一公共控制信道,对第二公共控制信道的检测成功,并且在通过检测到的公共控制信道的SF#n中用DL子帧配置信息指示的针对SF#n占用的OFDM符号的数量为14或者更少,即,SF#n的一部分(即,部分SF)时,对于用户设备在SF#n中的下行接收过程,仅允许进行第一物理信道/信号的检测过程。此处,第一物理信道/信号包括DRS。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省略在SF#n中的第二物理信道/信号的接收过程。此处,第二物理信道/信号可以包括用于下行链路传输的PDCCH、EPDCCH、和PDSCH。
另一方面,当用户设备未能检测到第一公共控制信道,对第二公共控制信道的检测成功,并且在通过检测到的公共控制信道的SF#n中用DL子帧配置信息指示的针对SF#n占用的OFDM符号的数量为12时,对于用户设备在SF#n中的下行接收过程,仅允许进行第一物理信道/信号的检测过程。此处,第一物理信道/信号包括DRS。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省略在SF#n中的第二物理信道/信号的接收过程。此处,第二物理信道/信号可以包括用于下行链路传输的PDCCH、EPDCCH、和PDSCH。
另一方面,当用户设备未能检测到第一公共控制信道,对第二公共控制信道的检测成功,并且在通过检测到的公共控制信道的SF#n中用DL子帧配置信息指示的针对SF#n占用的OFDM符号的数量为12或者更少时,可以省略在SF#n中的包括DRS的其它物理信道/信号的接收过程。此处,除了DRS之外的物理信道/信号可以包括用于下行链路传输的PDCCH、EPDCCH、和PDSCH。
另一方面,如果对第一公共控制信道的检测失败,对第二公共控制信道的检测成功,并且SF#n的DL间隔是全部SF#n(即,全SF),则针对所有信道/信号(例如,DRS、PDCCH、EPDCCH、和PDSCH),可以正常地执行/允许用户设备在SF#n中的下行接收/检测过程。而且,如果成功检测到第一和第二公共控制信道两者,则无论SF#n的DL间隔是否是SF#n的一部分,针对所有信道/信号(例如DRS、PDCCH、EPDCCH、和PDSCH),都可以正常地执行/允许用户设备在SF#n中的下行接收/检测过程。
图24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户设备和基站的配置。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保证是便携式的并且具有移动性的各种类型的无线通信装置或者计算装置来实现用户设备。可以将用户设备称为站(STA)、移动订户(MS)等。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基站可以控制和管理与服务区域对应的小区(例如,宏小区、毫微微小区、微微小区等),并且执行功能,诸如,传输信号、指定信道、监测信道、自我诊断、中继。可以将基站称为演进节点B(eNB)、接入点(AP)等。
参照图24,用户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通信模块120、存储器130、用户接口单元140、和显示单元150。
处理器110可以执行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命令或者程序并且对用户设备100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进一步地,处理器100可以控制用户设备100的相应单元的所有操作并且控制这些单元之间的数据发送/接收。例如,处理器110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建议来接收/处理下行链路信号。(见图1至图23)
通信模块120可以是通过使用移动通信网络来执行移动通信和通过使用无线LAN来执行无线LAN访问的集成模块。为此,通信模块120可以包括多个网络接口卡,诸如,蜂窝通信接口卡121和122以及内部或者外部类型的无线LAN接口卡123。在该附图中,通信模块120被图示为集成模块,但是可以根据电路配置或者不同于该附图的用途独立地设置相应网络接口卡。
蜂窝通信接口卡121通过使用移动通信网络向/从基站200、外部装置、和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发送/接收无线电信号,并且基于处理器110的命令在第一频带处提供蜂窝通信服务。蜂窝通信接口卡121可以包括使用LTE授权频带的至少一个NIC模块。蜂窝通信接口卡122通过使用移动通信网络向/从基站200、外部装置、和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发送/接收无线电信号,并且基于处理器110的命令在第二频带处提供蜂窝通信服务。蜂窝通信接口卡122可以包括使用LTE非授权频带的至少一个NIC模块。例如,LTE非授权频带可以是2.4GHz或者5GHz的带。
无线LAN接口卡123通过无线LAN访问向/从基站200、外部装置、和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发送/接收无线电信号,并且基于处理器110的命令在第二频带处提供无线LAN服务。无线LAN接口卡123可以包括使用无线LAN频带的至少一个NIC模块。例如,无线LAN频带可以是非授权无线电带,诸如,2.4GHz或者5GHz的带。
存储器130存储在用户设备100中使用的控制程序和各种结果数据。控制程序可以包括用户设备100与基站200、外部装置、和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执行无线通信所需的程序。用户接口140包括设置在用户设备100中的各种类型的输入/输出装置。显示单元150在显示屏上输出各种图像。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基站200可以包括处理器210、通信模块220、和存储器230。
处理器210可以执行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命令或者程序并且对基站200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进一步地,处理器210可以控制基站200的相应单元的所有操作并且控制这些单元之间的数据发送/接收。例如,处理器210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建议来传输/处理下行链路传输信号。(见图1至图23)
通信模块220可以是通过使用移动通信网络来执行移动通信和通过使用无线LAN来执行无线LAN访问的集成模块,比如,用户设备100的通信模块120。为此,通信模块120可以包括多个网络接口卡,诸如,蜂窝通信接口卡221和222和内部或者外部类型的无线LAN接口卡223。在该附图中,通信模块220被图示为集成模块,但是可以根据电路配置或者不同于该附图的用途独立地设置相应网络接口卡。
蜂窝通信接口卡221通过使用移动通信网络向/从用户设备100、外部装置、和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发送/接收无线电信号,并且基于处理器210的命令在第一频带处提供蜂窝通信服务。蜂窝通信接口卡221可以包括使用LTE授权频带的至少一个NIC模块。蜂窝通信接口卡222通过使用移动通信网络向/从用户设备100、外部装置、和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发送/接收无线电信号,并且基于处理器210的命令在第二频带处提供蜂窝通信服务。蜂窝通信接口卡222可以包括使用LTE非授权频带的至少一个NIC模块。LTE非授权频带可以是2.4GHz或者5GHz的带。
无线LAN接口卡223通过无线LAN访问向/从用户设备100、外部装置、和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发送/接收无线电信号,并且基于处理器210的命令在第二频带处提供无线LAN服务。无线LAN接口卡223可以包括使用无线LAN频带的至少一个NIC模块。例如,无线LAN频带可以是非授权无线电带,诸如,2.4GHz或者5GHz的带。
在该附图中,用户设备和基站的块在逻辑上划分并且图示装置的元件。根据装置的设计,装置的元件可以被安装为一个芯片或者多个芯片。进一步地,可以选择性地将用户设备100的一些部件(也就是说,用户接口140和显示单元150)设置在用户设备100中。进一步地,可以选择性地将基站200的一些部件(也就是说,无线LAN接口223等)设置在基站200中。若需要,还可以将用户接口140和显示单元150设置在基站200中。
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但是本发明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和操作可以通过使用具有通用硬件架构的计算机系统来实施。
本发明的说明书用于进行说明,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要理解,在不改变本发明的技术精神或者必要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被容易地修改为其它详细形式。因此,前述示例性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可以将描述为单一类型的各个部件实施为分布式部件,并且类似地,描述为分布式部件的部件也可以以组合形式实施。
用下面要描述的权利要求书(而不是详细说明)来表示本发明的范围,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应该被解释为权利要求书的含义和范围以及来自其等效物的所有变化或者修改形式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应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各种通信装置(例如,使用非授权带通信的站、使用蜂窝通信的站、基站等)。
Claims (18)
1.一种用于在蜂窝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监测指示子帧SF#(n-1)和SF#n的下行链路DL间隔的第一公共控制信道,其中,所述n为正整数;
监测指示SF#n和SF#(n+1)的DL间隔的第二公共控制信道;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公共控制信道的检测结果和所述第二公共控制信道的检测结果,在SF#n中执行DL接收过程,
其中,当对所述第一公共控制信道的检测失败,对所述第二公共控制信道的检测成功,并且通过所述第二公共控制信道指示的SF#n的所述DL间隔是SF#n的全部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一部分时,在SF#n中,在所述DL接收过程中,仅允许进行第一物理信道/信号的检测过程,
其中所述第一物理信道/信号包括发现参考信号DRS,
其中所述DL间隔表示在DL子帧中占用的OFDM符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当对所述第一公共控制信道的检测失败,对所述第二公共控制信道的检测成功,并且通过所述第二公共控制信道指示的SF#n的所述DL间隔是SF#n的全部OFDM符号的一部分时,在SF#n中,在所述DL接收过程中,省略第二物理信道/信号的接收过程,其中所述第二物理信道/信号不包括DRS。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物理信道/信号包括用于下行链路传输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增强型PDCCH、和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物理信道/信号包括用于上行链路UL传输的PDCC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SF#(n-1)中监测所述第一公共控制信道,并且在SF#n中监测所述第二公共控制信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SF#n被包括在期望进行DRS接收的时间窗口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期望进行DRS接收的所述时间窗口包括DRS测量时序配置DMTC。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MTC被配置在非授权带的小区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公共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公共控制信道包括通过公共控制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CC-RNTI利用循环冗余校验CRC进行加扰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
10.一种在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无线通信模块;以及
处理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监测指示子帧SF#(n-1)和SF#n的下行链路DL间隔的第一公共控制信道,其中,所述n为正整数;
监测指示SF#n和SF#(n+1)的DL间隔的第二公共控制信道;并且
基于所述第一公共控制信道的检测结果和第二公共控制信道的检测结果,在SF#n中执行DL接收过程,
其中,当对所述第一公共控制信道的检测失败,对所述第二公共控制信道的检测成功,并且通过所述第二公共控制信道指示的SF#n的所述DL间隔是SF#n的全部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一部分时,在SF#n中,在所述DL接收过程中,仅允许进行第一物理信道/信号的检测过程,
其中所述第一物理信道/信号包括发现参考信号DRS,
其中所述DL间隔表示在DL子帧中占用的OFDM符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
当对所述第一公共控制信道的检测失败,对所述第二公共控制信道的检测成功,并且通过所述第二公共控制信道指示的SF#n的所述DL间隔是SF#n的全部OFDM符号的一部分时,在SF#n中,在所述DL接收过程中,省略第二物理信道/信号的接收过程,其中所述第二物理信道/信号不包括DRS。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第二物理信道/信号包括用于下行链路传输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增强型PDCCH、和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物理信道/信号包括用于上行链路UL传输的PDCCH。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在SF#(n-1)中监测所述第一公共控制信道,并且在SF#n中监测所述第二公共控制信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SF#n被包括在期望进行DRS接收的时间窗口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期望进行DRS接收的所述时间窗口包括DRS测量时序配置DMTC。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DMTC被配置在非授权带的小区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公共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公共控制信道包括通过公共控制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CC-RNTI利用循环冗余校验CRC进行加扰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20150154354 | 2015-11-04 | ||
KR10-2015-0154354 | 2015-11-04 | ||
KR10-2016-0005498 | 2016-01-15 | ||
KR20160005498 | 2016-01-15 | ||
KR20160005936 | 2016-01-18 | ||
KR10-2016-0005936 | 2016-01-18 | ||
PCT/KR2016/012660 WO2017078463A1 (ko) | 2015-11-04 | 2016-11-04 | 비인가 대역에서 신호 전송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52958A CN108352958A (zh) | 2018-07-31 |
CN108352958B true CN108352958B (zh) | 2020-12-11 |
Family
ID=58662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64258.5A Active CN108352958B (zh) | 2015-11-04 | 2016-11-04 | 用户设备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0542561B2 (zh) |
KR (1) | KR102363016B1 (zh) |
CN (1) | CN108352958B (zh) |
WO (1) | WO201707846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622909B2 (ja) * | 2015-09-25 | 2019-12-18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 ユーザ機器、基地局、データチャネル送信方法、およびデータチャネル受信方法 |
US10630432B2 (en) * | 2015-10-13 | 2020-04-2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ub-frame length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supporting non-licensed band |
CN108352958B (zh) | 2015-11-04 | 2020-12-1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用户设备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
US11296837B2 (en) * | 2016-01-28 | 2022-04-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PBCH)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
KR102474512B1 (ko) | 2016-02-12 | 2022-12-06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제어 정보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US10517021B2 (en) | 2016-06-30 | 2019-12-24 | Evolve Cellular Inc. | Long term evolution-primary WiFi (LTE-PW) |
US11206605B2 (en) * | 2017-08-25 | 2021-12-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iscovery procedures for multi-band operation |
US11457472B2 (en) * | 2017-12-18 | 2022-09-2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itial access block on stand-alone NR unlicensed spectrum |
US11140711B2 (en) * | 2018-08-08 | 2021-10-05 | Acer Incorporated | Method for downlink reception and user equipment using the same |
CN113016220B (zh) * | 2018-08-09 | 2023-10-1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字无线通信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EP4184849A1 (en) * | 2018-08-09 | 2023-05-24 |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 Downlink assignments for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
CN112567827B (zh) * | 2018-08-10 | 2023-04-28 | 韦勒斯标准与技术协会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物理信道和信号的方法以及使用其的装置 |
CN111065164B (zh) * | 2018-10-16 | 2023-09-12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CN111132203B (zh) * | 2018-10-31 | 2021-11-1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处理方法及终端 |
CN118119024A (zh) | 2018-12-21 | 2024-05-3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非授权频段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
CN111416685B (zh) | 2019-01-08 | 2023-02-28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未授权频带中的下行链路接收方法和用户设备 |
SG11202107476YA (en) * | 2019-01-10 | 2021-08-30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nfiguring, sending and receiving discovery reference signal (drs) |
CN111435904B (zh) | 2019-03-27 | 2021-12-2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搜索空间的配置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
CN110856180B (zh) * | 2019-11-08 | 2022-02-11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
US11985643B2 (en) * | 2020-04-10 | 2024-05-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CI design for multi-cross carrier scheduling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058623A1 (ko) * | 2011-10-20 | 2013-04-2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CN104144502A (zh) * | 2013-05-10 | 2014-11-12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物理下行控制信息获取方法、装置、终端和系统 |
CN104488213A (zh) * | 2012-05-11 | 2015-04-01 | 光学无线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特殊子帧配置的参考信号设计 |
CN105164965A (zh) * | 2013-03-21 | 2015-12-1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广播信道方法、用于收发广播信道信号的方法以及支持其的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255585B1 (en) | 2008-03-16 | 2019-05-08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quiring resource allocation of control channel |
GB2477649B (en) | 2011-03-31 | 2012-01-11 | Renesas Mobile Corp | Multiplexing logical channels in mixed licensed and unlicensed spectrum carrier aggregation |
US9591644B2 (en) | 2013-08-16 | 2017-03-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ownlink procedures for LTE/LTE-A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unlicensed spectrum |
US10135586B2 (en) * | 2014-03-20 | 2018-11-20 | Intel IP Corporation | Reference signal enhancement for shared cell |
US10383113B2 (en) * | 2014-06-12 | 2019-08-1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blind det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3169006B1 (en) * | 2014-07-07 | 2023-04-19 | LG Electronics Inc. |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in unlicensed ban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1006400B2 (en) * | 2015-01-16 | 2021-05-11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User equipments,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
JP2018050088A (ja) * | 2015-01-29 | 2018-03-29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US10397795B2 (en) * | 2015-01-30 | 2019-08-27 | Mediatek Inc. | Frame structure and data mapping for license assisted access |
JP6736043B2 (ja) * | 2015-01-30 | 2020-08-05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基地局 |
US20180069660A1 (en) * | 2015-03-17 | 2018-03-08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data rate matching in licensed assisted access carri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7660348B (zh) * | 2015-04-08 | 2021-08-13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用于未许可频带中的lte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
US20160302230A1 (en) * | 2015-04-10 | 2016-10-1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rm measurement on unlicensed spectrum |
US10091659B2 (en) * | 2015-05-08 | 2018-10-0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artial subframe transmission and broadcast channel on unlicensed spectrum in a licensed assisted access (LAA) cell |
EP3297202A4 (en) * | 2015-05-12 | 2019-01-02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daptive partial subframe in unlicensed frequency b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viding frame structure,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
WO2016182356A1 (ko) * | 2015-05-12 | 2016-11-1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비면허 대역을 지원하는 무선접속시스템에서 서로 다른 타입의 신호를 전송하기 위한 채널 접속 과정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6185945A1 (ja) * | 2015-05-15 | 2016-11-24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基地局及びユーザ端末 |
US9949169B2 (en) * | 2015-05-22 | 2018-04-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ntrol flow enhancements for LTE-unlicensed |
WO2017010762A1 (ko) * | 2015-07-10 | 2017-01-1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비면허 대역을 지원하는 무선접속시스템에서 디스커버리 참조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7023056A1 (ko) * | 2015-07-31 | 2017-02-09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비면허 대역 채널에서 클리어 채널 평가에 근거한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
US11160091B2 (en) * | 2015-08-05 | 2021-10-26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EP3131223B1 (en) * | 2015-08-11 | 2018-06-27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Improved blind decoding of (e)pdcch for partial subframes |
US10439767B2 (en) * | 2015-08-13 | 2019-10-08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through unlicensed band |
US10727979B2 (en) * | 2015-08-14 | 2020-07-28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Operation methods of communication node in network supporting licensed and unlicensed bands |
JP6560445B2 (ja) * | 2015-09-02 | 2019-08-14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非免許帯域を支援する無線接続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優先順位クラスを考慮して競合ウィンドウサイズを調節する方法及びこれを支援する装置 |
JP2017063324A (ja) * | 2015-09-24 | 2017-03-30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US9979522B2 (en) * | 2015-09-30 | 2018-05-22 | Mediatek Inc. | Multiplexing DRS within a transmission burst for opportunistic spectrum access |
US10630432B2 (en) * | 2015-10-13 | 2020-04-2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ub-frame length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supporting non-licensed band |
WO2017069571A1 (ko) * | 2015-10-21 | 2017-04-2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비면허 대역을 지원하는 무선접속시스템에서 디스커버리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CN106658584B (zh) * | 2015-10-30 | 2022-02-15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信号发送与接收和干扰测量的方法及设备 |
CN108352958B (zh) | 2015-11-04 | 2020-12-1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用户设备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
EP3961968A1 (en) * | 2015-11-06 | 2022-03-02 | Apple Inc. | Partial subframe transmission in licensed assisted access |
US10674535B2 (en) * | 2015-11-13 | 2020-06-02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Device, network,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s with opportunistic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
CN105634710B (zh) * | 2016-01-20 | 2019-03-22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Srs发送方法、srs发送装置和终端 |
-
2016
- 2016-11-04 CN CN201680064258.5A patent/CN108352958B/zh active Active
- 2016-11-04 WO PCT/KR2016/012660 patent/WO2017078463A1/ko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11-04 KR KR1020187012485A patent/KR102363016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8
- 2018-05-01 US US15/968,688 patent/US10542561B2/en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12-06 US US16/706,633 patent/US11064519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058623A1 (ko) * | 2011-10-20 | 2013-04-2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CN104488213A (zh) * | 2012-05-11 | 2015-04-01 | 光学无线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特殊子帧配置的参考信号设计 |
CN105164965A (zh) * | 2013-03-21 | 2015-12-1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广播信道方法、用于收发广播信道信号的方法以及支持其的设备 |
CN104144502A (zh) * | 2013-05-10 | 2014-11-12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物理下行控制信息获取方法、装置、终端和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00112985A1 (en) | 2020-04-09 |
US20180249497A1 (en) | 2018-08-30 |
US10542561B2 (en) | 2020-01-21 |
KR20180064455A (ko) | 2018-06-14 |
WO2017078463A1 (ko) | 2017-05-11 |
CN108352958A (zh) | 2018-07-31 |
KR102363016B1 (ko) | 2022-02-16 |
US11064519B2 (en) | 2021-07-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352958B (zh) | 用户设备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 |
CN108353061B (zh) | 用于在非授权带中传输信号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US11330609B2 (en) | Method for uplink channel access to unlicensed ban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
CN109155720B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对非授权带的上行链路信道接入的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8029142B (zh) | 访问非授权带中的信道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
CN110447298B (zh) | 在非授权带中发送物理信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8476525B (zh) | 用于非授权带中的信道访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KR102465148B1 (ko) | 비면허 대역에서 제어 채널 전송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 |
KR102713431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비인가 대역으로의 상향링크 채널 액세스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
KR20240146113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비인가 대역으로의 상향링크 채널 액세스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27 Address after: No.018, 8th floor, building 6, No.33 yard, middle Xierqi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Applicant before: WILUS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Inc.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