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48794A - 管形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管形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48794A
CN108348794A CN201680053332.3A CN201680053332A CN108348794A CN 108348794 A CN108348794 A CN 108348794A CN 201680053332 A CN201680053332 A CN 201680053332A CN 108348794 A CN108348794 A CN 1083487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heating device
heating
fire extinguishing
extinguish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533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格·迪克斯迈尔
乌尔里希·希尔特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gtec Brandschutz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Fogtec Brandschutz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gtec Brandschutz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Fogtec Brandschutz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83487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87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5/00Permanently-installed equipment
    • A62C35/02Permanently-installed equipment with containers for delivering the extinguishing substance
    • A62C35/023Permanently-installed equipment with containers for delivering the extinguishing substance the extinguishing material being expelled by compressed gas, taken from storage tanks, or by generating a pressure ga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13/00Portable extinguishers which are permanently pressurised or pressurised immediately before use
    • A62C13/76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00Fire prevention, containment or extinguish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objects or places
    • A62C3/07Fire prevention, containment or extinguish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objects or places in vehicles, e.g. in road vehi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5/00Permanently-installed equipment
    • A62C35/58Pipe-line system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ipe Accessories (AREA)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火系统2,其包括耐压的灭火剂容器4,至少一个位于灭火剂容器4外壁中的开口,以及安置在该开口中的管6。通过使平面加热装置至少部分地围绕该管的外表面提高了作业准备完好程度。

Description

管形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加热装置的灭火系统。
背景技术
在作为本发明对象所包括的移动灭火系统领域中,当使用含水灭火剂时总是存在灭火剂冻结的危险。当使用水作为本发明中的灭火剂时,尤其在本发明中的高压水雾系统中,可能会在温度很低时,尤其低于0℃时出现灭火剂冻结。这导致了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水在结冰时膨胀,由此需担心灭火剂容器、安置在灭火剂容器排放口处的阀门或者灭火系统中的其它装置胀裂的危险。另一方面,当灭火剂冻结时不再能进行灭火。而是需要首先将灭火剂解冻,以使灭火系统处于待作业状态。
传统上,本发明中也是这样,在灭火系统中使用至少一个灭火剂容器,其中存放有灭火剂,例如水。在此有两种系统,这两种系统也包含在本发明中,一方面是所谓的单瓶系统,在这些单瓶系统中灭火剂一直在加压条件下存储在灭火剂容器中。这种系统可以独立激发,而不需要泵或者其它推进剂来将灭火剂从灭火剂容器中排出。在所谓的双瓶系统中,在一个瓶中不加压地存储有灭火剂并且第二个瓶储存推进剂,尤其是推进气体,例如加压氮气。在激发的情况下打开两个瓶之间的阀门,这样推进剂将灭火剂从灭火剂容器中排出。
但在这两种系统中都存在灭火剂冻结的危险,这种危险必须得到处理。如今,这通常通过安置在灭火器容器外壁上的加热垫来解决。但在传统上所用作灭火剂容器的钢瓶,即所谓的压力钢瓶中必须首先加热钢瓶,然后才能加热存储在该钢瓶内部的灭火剂。因为在钢瓶内部,内壁上通常设置有所谓的“内衬”,也就是位于内部的塑料层,在加热垫和待加热的灭火剂之间还存在另外的一个隔离层。这一方面增加了用于加热灭火剂的能耗,另一方面延长了直至灭火剂加热所需的时长。此外,内衬也限制了待吸收的能量,因为过高的能量流动可能导致内衬的损坏。
尤其在本发明所包含的在轨道车辆中的应用中,灭火系统的作业准备完好程度却必须在轨道车辆启动时立即得到保证。如果车辆例如在寒冷中静置过夜并且灭火剂冻结,则必须在运行起动时等待一段不必要的长的时间,轨道车辆才能够真正地用于人员运输,即,当灭火系统可用时,也就是说灭火剂解冻时才可以。
发明内容
由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更快地建立灭火系统的待作业状态并且高能效地使灭火介质保持为液态。
在本发明中,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系统来解决。
这里,灭火系统包括耐压灭火剂容器。这种灭火剂容器一方面例如可以为钢瓶,灭火剂,例如水,可以在加压条件下或者不加压地储存在该钢瓶中。钢瓶中可以存在所谓的内衬,该内衬保护钢瓶内壁不被腐蚀。此外,灭火剂容器例如也可以是复合材料容器,例如由塑料复合材料制成,优选由塑料纤维复合材料制成。这里,4型复合材料容器是尤其适合的。纤维复合材料例如可以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或者碳纤维复合材料。
灭火剂容器中优选布置有至少一个开口。该开口通常设定为瓶颈上的排出口,但优选在复合材料容器中可以设置在灭火剂容器所有其它任意位置上。该开口可以不仅仅设计为排出口,同样可能的是,本发明中的开口为输入口或者仅形成为维护开口,加热装置和/或传感器通过该开口引入灭火剂容器中。通过输入口可以将灭火剂输入灭火剂容器中或者在双瓶系统中将推进气体推入灭火剂容器中,以将灭火剂从灭火剂容器中排出。
在该开口中优选安置有管。当该开口为排出口时,该管在灭火剂容器内部优选形成为升液管,通过该升液管可以将灭火剂从灭火剂容器中排出。该升液管汇入该开口处的转接件中并转换为灭火剂容器外部的排出管。升液管和排出管可以形成为一件也可以形成为多件。该转接件可以优选设计为管在开口处的密封件,这样将管压力密封地引入容器内部。
在本发明中还意识到,对灭火剂的加热最好在灭火剂本身存储的位置进行,也就是说直接在灭火剂处。为此建议加热装置安置在灭火剂容器的内部。但是,为了优化灭火剂容器的耐压强度,当在灭火剂容器上设置尽可能少的开口时是有利的。因为排放开口总归要设置在灭火剂容器上,所以优选在位于开口中的管上装备加热装置,这样出现了由加热装置和管组成的套管,该套管通过该开口被引入灭火剂容器的内部。
加热装置直接安置在管上,由此管和加热装置优选构成组件。平面加热装置安置在管的外表面上并至少部分地围绕该外表面。加热装置优选形成为扁平件,该扁平件在统一的基板中敷设有至少一个加热电阻。该加热装置在展开时可以为扁平件,其可以围绕在管上。在加热装置的内部优选至少在某些区域中没有空隙,这样可以将加热装置紧固在开口处,尤其通过转接件,以由此能够使开口相对于加热装置包括管密封。
已经意识到,当将加热装置形成为加热套时,用全平面接触的加热装置来围绕管是有利的。加热套可成型为平面构件,该构件优选由实心材料构成。在该实心材料中能够以加热螺旋丝的形式敷设至少一个加热电阻。
根据一个实施例建议,加热套完全包围管。通过这种完全的包围,尤其在沿着管纵轴的部分中,尤其在开口区域中,可以确保开口可以密封。此外,通过包围,为灭火剂的加热提供了尽可能大的加热套面积。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加热装置也可以由围绕该管的加热丝形成。该管优选为升液管。该加热装置可以以丝状加热装置围绕在管的外表面上。该丝状加热装置也可以至少铺设在管的内部的一些部分中并固定。
该加热套也可以至少在开口区域以及在灭火剂容器内部包围该管。如果加热套在灭火剂容器内部包围该管,则使得有效加热面积最大化。如果加热套在开口区域包围该管,则如前所示,实现了将灭火剂容器在加热套和开口的内周之间气体密封和/或液体密封地封闭。
根据一个实施例,管可以和加热装置形成双壁管。加热装置可以是环绕管安置的外管,其中在管和外管之间优选形成有环形空间。外管优选由金属构成,并且在管和外管之间的该环形空间中敷设有至少一个,优选两个加热电阻。加热电阻优选盘绕在管和外管之间的环形空间中。
根据一个实施例建议,环形空间中没有通过加热电阻填满的体积以不导电的材料填充。这里,不导电的金属合金或者金属氧化物优选为适合的,尤其镁合金或者镁氧化物或者各相应合金的氧化物。
根据一个实施例建议,加热装置由平面基体和至少一个安置在该平面基体中的加热电阻构成。加热装置优选为实心材料制成的扁平件,在该实心材料中敷设有加热电阻。为此,可将加热电阻嵌入基体的实心材料中。基体的实心材料优选是不导电的。
根据一个实施例建议,加热装置是金属加热套。由于加热套是金属的,可以在套和开口的内周之间特别简单地对开口进行密封,因为例如利用压合接头或者O形环能够以与传统上对安置在开口中的升液管进行密封的相同的方式对金属加热套进行相应密封。
该加热套尤其由不导电的金属合金或者不导电的金属氧化物,例如用镁组件构成。在加热套的材料中优选安置有加热电阻,优选嵌入并完全由加热套的材料包围。
加热套或者加热电阻以及加热套的材料优选由可无损塑性变形的材料构成。该可变形性尤其允许加热套无损地围绕管的外周。由此该管或者管径决定了加热套材料实现的最小弯曲半径。加热套优选绕该管弯曲或者盘绕。在将加热套围绕在管上之外还可以将管在灭火剂容器内部弯曲。与管一起,加热套由此也在灭火剂容器的内部弯曲。该管优选朝灭火剂容器外壁方向弯曲。
如已经提到的,通常在灭火剂容器中设置升液管,尤其当开口为排放开口时。在此,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管为升液管。
根据一个实施例建议,加热装置至少安置在开口区域以及在灭火剂容器中安置在管上。在开口区域中的设置实现了简单的密封,其中在灭火剂容器内部的设置实现了加热装置对灭火剂的直接作用。
根据一个实施例建议,在优选为灭火剂排出口的开口上安置有阀门。升液管或者灭火剂容器内部的管尤其通过转接件汇入该阀门中。通过该阀门可以打开和关闭该管。从该阀门出发,加热装置可以通过开口沿着该管延伸至灭火剂容器内部。由此,加热装置从阀门经开口到达灭火剂容器的内部。在灭火剂容器外部,尤其在阀门或者转接件区域中可以进行加热电阻的电连接。
加热装置优选如此形成,使得其首先具有馈电线,该馈电线具有比需进行加热的区域中更小的电阻。由此该加热装置优选具有馈电区域和加热区域,其中该两个区域优选以同样的方式安置在管上,但具有不同的电阻。馈电区域向容器内部延伸优选至管长的10%,尤其至15%。当容器仅以小于100%,尤其约90%的填充度进行填充时,这是尤其有意义的。因此,如此设计加热装置,使得在上部区域中不进行加热,也就是在运行中不与灭火介质相接触的上部区域。馈电区域中的电连接应具有最小的电功损失。
根据一个实施例建议,管和加热装置直接彼此贴靠安装。直接彼此贴靠的意思是尤其在管和加热装置之间不存在空隙。优选在加热装置和管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胶粘剂,该胶粘剂借助于加热装置在管上的粘附或者粘合产生密封。
为了能够用灭火液体填充灭火剂容器而不必担心灭火液体流出,并且此外为了能够例如在灭火剂容器中建立气压,开口的密封是必需的。管本身优选通过阀门封闭。必须将加热套的外壁相对于灭火剂容器的开口进行密封。这种密封根据一个实施例优选是液密和/或气密的。
根据一个实施例,加热装置与管一起构成了双壁圆柱体。加热装置的外表面在开口处引导通过密封圈。由此实现了加热装置外表面和开口或者开口的内周之间的密封,由此该灭火剂容器在密封圈处得以液密和/或气密地密封。
如已经提到的,加热装置优选为加热电阻。该加热电阻可以根据一个实施例设置有位于灭火剂容器外部的电连接处,由此能够通过该电连接处在加热电阻上施加电功。
为了解决该目的,给出一种灭火系统,在该系统中加热装置具有至少两个可独立于彼此连接的加热电路。已经认识到,通过两个可独立于彼此连接的加热电路,灭火剂的加热可根据各个相应的环境条件来进行。这里通常可能的是,通过相对较小的功率输入来避免灭火剂的冷却。用50W至几百W的电加热功率就已经足够在冰点附近的环境温度下防止灭火剂冷却。
同样建议,为加热装置供给不同的加热功率,其中该加热功率自动匹配于环境条件。
然而当优选移动式的灭火设备,例如在轨道车辆中的灭火设备,长时间静置时,便不再能够在很低的温度下保持灭火剂的液体状态。这时灭火剂就会冻结并且必须迅速解冻以快速建立灭火系统的待作业状态。为此可以接入第二加热电路或者为其供应电能,该第二加热电路可以比第一加热电路以更高的电功率来运行。加热电能的输送也可以根据情况与环境条件匹配地进行。
尤其可以运行具有不同导线截面积的加热电阻的加热电路。具有较小导线截面积的加热电阻可设计用于较小电功率并通过其相应的电阻率在较小的电功率下也可以高效地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具有较大导线截面积的加热电阻的加热电路可以用于快速加热。在这种情况下,具有较小导线截面积的加热导体中的电流强度会过大并且该导体会被损毁。因此第二加热电路是为更高的电流强度而设计的。
这两个加热电路可以独立于彼此连接,但也可以同时施加以电功率,以由此达到可达到的最大的加热功率。
根据一个实施例建议,加热电路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加热电阻。加热电阻优选为具有分别匹配于加热功率的电阻率和/或导线截面积的加热丝。导线截面积对于电流承载能力尤其重要,两个加热电阻中的电流承载能力优选是不同的。
根据一个实施例建议,第一加热电阻具有相对于第二加热电阻更小的电阻率。具有较小电阻值的加热电阻承载更高的电流并优选以更高的电功率运行。在该加热电阻上,经加热电阻转化为热功率的损耗功率比在具有更大电阻率的加热电阻上更高。
这两个加热电阻优选为分别施加在其上的电加热功率或者电功率所设计,这样其熔点优选彼此不同。借助于不同的加热电阻实现了使加热功率与各自的加热功率,尤其分别输入的电功率相匹配。
如已经提到的,两个加热电路可以分别以不同的加热功率,尤其不同的电功率来运行。在此有利的是,将第一加热电阻与第一电源连接,并且将第二加热电阻与第二电源连接。优选这些电源中的至少一个为直流电源。
如已经说明的,根据本发明的灭火系统尤其适用于在不同的情况下加热灭火液体,由此有利的是,这些电源在不同的电压上运行,由此在加热电阻上施加不同的电压。这里,电压优选是直流电压。
小的直流电压,例如24V或者110V的直流电压适合于在一段长的时间段内保持一定的灭火液体温度。也可将110V的直流电压用于解冻,将24V的直流电压用于液态的保持。两种电压都可例如来自电池。第二直流电压优选为车辆电路的电源供应。第二直流电压可尤其为380V或者400V。较高的电压可以例如为脉冲形式,以调节加热能量。
这些加热电路优选装在加热装置的共同壳体中。加热电路尤其安置在加热套中。加热装置可安置在灭火剂容器之内和/或之上。加热套尤其可以安置在灭火剂容器内部的升液管上。将加热套安置在灭火剂容器外部的侧表面上,尤其以加热垫的形式围绕在灭火剂容器上也是可能的。
加热装置也可以只在转接件或者转接件头上设置在灭火剂容器开口区域中。如果加热装置仅安置在灭火剂容器外部,那么可以使用导热能力更好的管,尤其是升液管以得到更高的传热。处于这种原因建议升液管由金属材料,尤其是铜材料构成,铜材料与不锈钢管相比具有更高的导热性。将加热装置仅布置在转接件头上的此种构造应视作独立的,但可以与其它所有这里所说明的特点相结合。
根据一个实施例建议,在灭火剂容器里或灭火剂容器上安置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借助于温度传感器实现了获取灭火剂容器的温度和/或灭火剂的温度。通过分析由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可以控制加热装置的接入。
出于此原因根据一个有利的实施例建议,控制装置根据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所获得的温度控制对加热电阻电压的施加。可以例如将迟滞作用编程至该控制装置中,由此在低于阈值温度时接入一个加热电路并在超过比第一个阈值温度要高的第二阈值温度时再将该加热电路断开。
为了用在灭火系统,优选高压水雾系统中,灭火剂容器必须是耐压的。这里,尤其5bar,优选50bar,尤其100bar的耐压强度是可能的。
另一个方面是用于运行灭火系统的方法。这里要获取灭火剂容器和/或灭火剂容器中灭火剂的至少一个温度。如果所测量的温度低于第一阈值温度,那么首先仅激活第一加热电路。如果低于比第一阈值温度更低的第二阈值温度,那么将第二加热电路激活。第二加热电路可以与第一加热电路叠加或者替代第一加热电路激活。
通过形成迟滞调节可以在超过第二阈值温度时首先保持第二加热电路激活,直至达到比第二阈值温度更高的第三阈值温度然后才关闭第二加热电路。也可以为第一阈值温度或者第一加热电路建立迟滞调节,这样在超过比第一阈值温度更高的第四阀值温度时才将第一加热电路关闭。
在激活加热电路时,为这些电路分别施加电压。这些电压中的一个尤其可以为轨道车辆的车辆电路电压。
当第一加热电路以比第二加热电路更小的加热功率运行时,对于在不同灭火剂温度下的使用来说是有意义的。
附图说明
接下来借助于示出了实施例的图示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图中:
图1示出了一个灭火系统;
图2示出了具有加热套的管的示意性图示;
图3a示出了加热套的示意性的俯视图;
图3b示出了加热套的剖面图;
图4示出了加热装置另一个设计方案的剖面图;
图5示出了加热装置围绕管的缠绕;
图6示出了加热装置在灭火剂容器上的布置;
图7示出了具有电源供应的电加热装置的图示性排布;
图8示出了包含温度传感器和升液管的排放口的示意性视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灭火系统的运行方式;
图10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灭火系统的轨道车辆的示意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具有灭火剂容器4的灭火系统2。在该灭火剂容器4中设置有升液管6,该升液管通过转接件8汇入阀门10中。转接件8安置在灭火剂容器4的排出开口12区域中并在此优选密封旋紧。
在所示的变体方案中,灭火剂容器4为一个钢瓶,该钢瓶的内表面具有塑料制成的内衬14,以保护灭火剂容器4的材料不受腐蚀。灭火液体16,此处以水的形式,在压缩状态下存储在该灭火剂容器4中。灭火剂容器4优选以超过5bar,优选超过20bar,尤其超过100bar的静压处于待作业模式。通过打开阀门10,将灭火液体16通过升液管8从灭火剂容器4中排出并能将其随后例如通过高压水雾系统或者相应的高压雾化喷嘴喷出。但将此处的灭火系统用在传统的喷洒设备中也是可行的,因为这里同样存在冻结问题。
在所示的灭火系统2中可使用具体的加热装置。
图2示出了升液管6,该升液管由加热套18包围。加热套18直接与管6的外壁相连,例如粘合。加热套18和升液管6之间的连接优选不在该加热套18和该升液管6的外壁之间形成间隙。加热套18和升液管6之间的连接尤其使得该加热套18和该升液管6之间没有气体或者液体可以流动。
正如可以看出的,在加热套18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加热电阻20。加热电阻20封装在加热套18中并在装配完成状态中环绕升液管。加热套18的材料优选为实心材料,其尤其由不导电的金属合金或者不导电的金属氧化物构成。在加热套18的内部将至少一个加热电阻20敷设为加热丝。通过加热套18材料的绝缘特性可以将一个或多个加热电阻20直接敷设在加热套18的材料中。
图3a示出了展开后的加热套18的俯视图。在加热套18中敷设有两个可独立于彼此连接的加热电阻20a,20b。可以看到,加热电阻20a,20b分别具有两个电连接处22(22a',22a"以及22b',22b")。通过分别两个的电连接处22,可以为可实施为加热丝的加热电阻20a,20b分别施加一个电压,该电压也可以不同。输入至加热电阻22a,22b中的电功率可以不同,这样加热电阻22a,22b可以具有不同的加热功率。
若加热套18以及加热电阻22a,22b的材料为可塑性变形的,加热套18则可以绕着升液管6围绕。尤其可以通过升液管16的外部半径给定最小弯曲半径。加热套18和加热电阻20a,20b的材料应能够无损坏地塑性变形至该弯曲半径。
图3b示出了穿过加热套18的剖面图。可以看到,加热电阻20a,20b的导体截面大小可以是不同的,这导致了不同的加热功率,尤其是不同的电流承载能力。加热电阻20a,20b的材料的熔点也可以是不同的。
图4示出了升液管6上的加热装置24的另一个设计方案。可以看出,加热装置24由外管24a和位于外管24a和升液管6之间的环形空间24b中的填料24c以及至少一个加热电阻20构成。填料24c优选不导电并且因此隔绝加热电阻20。另一方面该材料优选导热性良好,由此加热电阻20的加热功率可以没有大的时间延迟而通过外管24a传递到灭火剂16中。
可以将如图3a中所示的加热套18绕着升液管6以图5中所示的形式盘绕或者缠绕。
也可将加热丝围绕管缠绕。可将单根的加热丝围绕升液管缠绕。加热丝可由具有不导电的氧化物的外层构成,并且在内部具有带有可导电的丝线的原本的加热元件。加热丝优选可塑性变形,其中,丝线能够无损坏地或无损伤地弯曲的弯曲半径可与管的外半径大致相符。加热丝可具有此种弯曲能力,使其能够环绕升液管缠绕。
替代地,也可行的是,丝线不直接安装在管上,而是安装在固定在管上的保持装置上。
加热装置不必一定安置在升液管6上,而是也可以安置在转接件8(未示出)以及安置在灭火剂容器6的外表面上。图6中示出了加热垫26,该加热垫具有两个可独立于彼此连接的电路电阻20(未示出)。通过分别可独立于彼此加载的电连接处22(未示出),加热电阻可以在不同的时间以及以不同的电功率运行,由此根据灭火剂容器6的温度或者存储在灭火剂容器6中的灭火剂16的温度,可仅运行一个加热电阻或者可选地运行两个加热电阻。
对加热电阻20a,20b的电源供应的接通和断开在图7中示出。图7中示出了例如电池形式的24V直流电源28。此外设置了整流器30,其与车辆,例如轨道车辆的电源供应连接并且通过其输出口提供380V或者400V的直流电压。通过各个开关32,34将电池28和整流器30与加热电阻20a,20b(未示出)的连接处22相连。
控制电路36接收来自未示出的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38并对其进行分析。取决于温度信号38的分析,控制电路36将开关32,34闭合或者打开。这样可以在低于第一阈值温度,例如10℃时将开关32闭合,而开关34保持打开。用相对较小的电功率来运行加热电阻20a,并且灭火剂16的温度仅仅是得到保持。但如果外部温度继续降低,这个小的加热功率可能就不再足够。这时灭火剂的温度降至第二阈值温度以下。在两个加热装置完全断开时,例如在车辆运行静止状态中,灭火剂16的温度会降至比第一阈值温度更低的第二阈值温度以下。这样的温度触发相应的温度信号38,该温度信号由控制电路36进行分析,从而使开关34闭合。开关34可以与开关32同时闭合或者替代开关32闭合。
当开关34闭合时,加热电阻20b上施加有整流器30的电功率,其中该整流器的电功率比电池28的电功率明显更高。这就导致了在加热电阻20b中更高的热损耗功率,这使得灭火剂16被更快地加热。尤其是当灭火液体冻结,温度信号38例如发出0℃的温度值时,可以激活这种快速加热。
图8示出了灭火剂容器4上开口4a的细节视图。可以看到,转接件8与开口4的开口嘴旋紧在一起。在转接件8的外部可以安置第一温度传感器40a。在灭火剂容器4的内部可以安置第二温度传感器40b。温度传感器40a,40b可以向控制装置36传递温度信号38。
也可行的是,加热丝在开口4a的区域中与升液管分离,并单独地、密封地通过阀门主体向外导出并在此与能量供应装置相连。位于内部的加热元件、例如加热丝可或者通过阀门主体、或者在升液管内向外导出。加热丝可在阀门上具有用于供应电压的电连接处,其中,可使用压力密封的、具有外侧插头的封闭件。那么,则可在外侧实现电连接。
此外还可以看出,加热套18直接安置在升液管6上。将升液管6与加热套18一起引导穿过转接件8,该加热套优选至少在其外表面上由金属制成。加热套18密封地容纳在转接件8中,这通过O形环8a和8b图示性示出。
密封已经为人熟知因此不再进一步说明。在灭火剂容器4之外设置有电连接处22a和22b,通过这些电连接处可将加热套18的加热电阻20a,20b进行电接触。
为了减小开关频率并且实现冻结的灭火剂4的可靠解冻,以迟滞作用来运行加热电阻20a,20b。图9中温度值以℃在X轴上示出。另外,在Y轴上示出接通状态1和2。接通状态1意思是只有一个加热电阻被激活,且接通状态2的意思是两个加热电阻均被激活,也就是施加有电功率。当温度下降时,例如在达到5℃的温度时激活第一加热电阻。这例如可以是施加有较小的电功率的加热电阻。
只要温度在0和10℃之间移动,第一加热电阻就保持接入状态。当温度超过10℃时,才离开接通状态1并将第一加热电阻重新断开。
但是如果在接通状态1中温度继续下降并达到例如0℃,那么接入接通状态2。在接通状态2中优选在两个加热电阻上都施加电功率,其中在第二加热电阻上施加的电功率比在第一加热电阻上的明显更高。当温度继续下降时保持在接通状态2中。当温度超过5℃时才将第二加热电阻重新关闭。通过这种迟滞作用减小了开关频率。
图10示出了具有管道系统44和水雾化喷嘴46a-c的轨道车辆42。管道系统44连接在两个灭火剂容器4上。灭火剂容器4通过与火灾报警中枢(未示出)相连的中央控制装置36控制。发生火灾时通过中枢36将阀门10打开并且灭火剂从喷嘴46a-c中喷出。
此外,控制装置36监控灭火剂容器4的温度并根据温度控制能源供应装置50,其例如与轨道车辆42的中央能源供应装置相连。灭火剂容器或者其中的加热装置的控制如上述地进行。
附图标记说明
2 灭火系统
4 灭火剂容器
6 升液管
8 转接件
10 阀门
12 排出开口
14 内衬
16 灭火液体
18 加热套
20 加热电阻
22 电连接处
24 加热装置
24a 外管
24b 环形空间
24c 填料
28 电池
30 整流器
32,34 开关
36 控制电路
38 温度信号
40 温度传感器
42 轨道车辆
44 管道系统
46 喷嘴
50 能源供应装置

Claims (15)

1.灭火系统,其包括
耐压灭火剂容器,
至少一个位于所述灭火剂容器的外壁中的开口以及
安置在该开口中的管,
其特征在于,
平面加热装置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管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套或者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丝,尤其地,所述加热丝围绕所述管缠绕。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灭火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套完全包围所述管和/或所述加热套在开口区域以及在灭火剂容器内部包围所述管。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灭火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装置由环绕管安置的外管构成,其中所述外管是金属的并且在所述管和所述外管之间的环形空间中敷设有至少一个加热电阻。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灭火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空间以由不导电的材料,尤其金属合金,尤其镁合金制成的填料填充。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灭火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装置由平面基体构成,所述平面基体具有至少一个安置在所述基体中的加热电阻。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灭火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装置为金属加热套,其中所述加热套尤其由不导电的金属合金构成,所述金属合金具有至少一个安置在其中的加热电阻。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灭火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套可无损塑性变形,其中所述加热套围绕所述管弯曲和/或其中所述加热套与所述管一起在所述灭火剂容器内部弯曲。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灭火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为升液管。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灭火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装置至少设置在所述开口区域中以及在所述灭火剂容器内部设置在所述管上。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灭火系统,
其特征在于,
在优选为灭火剂排出口的所述开口上安置有阀门和/或从所述阀门出发,加热装置通过所述开口在所述管上延伸至灭火剂容器内部。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灭火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和所述加热装置直接彼此贴靠,尤其地,所述加热装置粘合在所述管的外表面上和/或所述加热装置容纳在所述开口区域中,并将所述灭火剂容器密封。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灭火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和所述加热装置液密地和/或气密地彼此连接。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灭火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管一起构成了双壁圆柱体并且引导所述加热装置的外表面在所述开口处通过密封圈,由此所述灭火剂容器在所述密封圈处得以液密和/或气密地密封。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灭火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装置在所述灭火剂外部具有所述至少一个的加热电阻的电连接处。
CN201680053332.3A 2015-09-14 2016-09-14 管形加热装置 Pending CN10834879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5115450.1 2015-09-14
DE102015115450.1A DE102015115450A1 (de) 2015-09-14 2015-09-14 Rohrheizung
PCT/EP2016/071675 WO2017046154A1 (de) 2015-09-14 2016-09-14 Rohrheizu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8794A true CN108348794A (zh) 2018-07-31

Family

ID=56943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3332.3A Pending CN108348794A (zh) 2015-09-14 2016-09-14 管形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11147994B2 (zh)
EP (1) EP3349866B1 (zh)
JP (1) JP6474942B2 (zh)
KR (1) KR102001194B1 (zh)
CN (1) CN108348794A (zh)
DE (1) DE102015115450A1 (zh)
DK (1) DK3349866T3 (zh)
ES (1) ES2811910T3 (zh)
PL (1) PL3349866T3 (zh)
WO (1) WO201704615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73089A (zh) * 2018-11-22 2019-02-22 南通星球石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氯化钙溶液在管道内壁易结晶的装置
CN111617424A (zh) * 2020-05-28 2020-09-04 湖北及安盾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灭火装置及灭火系统
CN112856482A (zh) * 2021-01-21 2021-05-28 胡兰英 一种用于农村厨房木材燃烧余渣的灭火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142032A (ja) * 2019-03-08 2020-09-10 ヤマトプロテック株式会社 凍結防止システム及び消火設備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18235A1 (de) * 2005-04-19 2006-10-26 Bombardier Transportation Gmbh Brandbekämpfung in Lokomotiven
GB2449131A (en) * 2007-07-10 2008-11-12 Dean Wilkinson Fire sprinkler assembly
CN101411928A (zh) * 2008-11-28 2009-04-22 四川威龙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带有内置蒸发器的定压贮存式高压二氧化碳灭火装置
CN104024717A (zh) * 2011-10-14 2014-09-03 福士汽车配套部件责任有限公司 具有至少一个带两个连接端部的介质管道的可加热的介质管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55572A (en) * 1964-07-01 1967-11-28 Moore & Co Samuel Composite electrically heated tubing product
DE2235676A1 (de) * 1972-07-20 1974-02-07 Inter Control Koehler Hermann Vorrichtung zur bestimmung der temperatur eines mediums in einem gehaeuse
JPS60211191A (ja) * 1984-04-04 1985-10-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配管用長尺保温材
JPS61200988A (ja) 1984-08-13 1986-09-05 エイチエスシ−・リサ−チ・デイベロツプメント・コ−ポレ−シヨン 螢光測定法のための試薬
JPS61200988U (zh) * 1985-06-05 1986-12-16
DE3938394A1 (de) 1989-11-18 1991-05-23 Preussag Ag Minimax Feuerloeschanlage
JP2000130652A (ja) 1998-10-27 2000-05-12 Inax Corp フレキホース
JP4184647B2 (ja) 2001-10-12 2008-11-19 ホーチキ株式会社 消火器および中和器
JP2003173864A (ja) 2001-12-05 2003-06-20 Ohsin Denko:Kk 凍結防止用加熱体
JP4293081B2 (ja) 2004-07-23 2009-07-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流体加熱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各種の洗浄装置
DE102006032503A1 (de) * 2006-07-12 2008-01-17 Fogtec Brandschutz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randbekämpfu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18235A1 (de) * 2005-04-19 2006-10-26 Bombardier Transportation Gmbh Brandbekämpfung in Lokomotiven
GB2449131A (en) * 2007-07-10 2008-11-12 Dean Wilkinson Fire sprinkler assembly
CN101411928A (zh) * 2008-11-28 2009-04-22 四川威龙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带有内置蒸发器的定压贮存式高压二氧化碳灭火装置
CN104024717A (zh) * 2011-10-14 2014-09-03 福士汽车配套部件责任有限公司 具有至少一个带两个连接端部的介质管道的可加热的介质管道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73089A (zh) * 2018-11-22 2019-02-22 南通星球石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氯化钙溶液在管道内壁易结晶的装置
CN111617424A (zh) * 2020-05-28 2020-09-04 湖北及安盾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灭火装置及灭火系统
CN112856482A (zh) * 2021-01-21 2021-05-28 胡兰英 一种用于农村厨房木材燃烧余渣的灭火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811910T3 (es) 2021-03-15
DK3349866T3 (da) 2020-08-24
DE102015115450A1 (de) 2017-03-16
WO2017046154A1 (de) 2017-03-23
EP3349866A1 (de) 2018-07-25
KR20180049096A (ko) 2018-05-10
EP3349866B1 (de) 2020-05-20
KR102001194B1 (ko) 2019-07-17
JP2018534003A (ja) 2018-11-22
US11147994B2 (en) 2021-10-19
US20180250539A1 (en) 2018-09-06
PL3349866T3 (pl) 2020-11-16
JP6474942B2 (ja) 2019-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48794A (zh) 管形加热装置
US6738566B2 (en) Insulated hose for transmitting hot liquids
US2833909A (en) Hose-type paint heater
CN108136238A (zh) 具有两级加热的灭火系统
KR20080030618A (ko) 배기가스 정화용 촉매 컨버터를 위한 환원제 공급시스템 및이를 위한 가열 장치
US10442406B2 (en) Device for heating washer fluid
WO2019231590A1 (en) Internally heated valves
US7036323B2 (en) Cryogenic tank for storing cryogenic fuel in a mot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WO2018071909A1 (en) Multi-segment heated hose having segment-specific heating means
US9395102B2 (en) Self regulating inline heater
CN206411527U (zh) 带温控器的双传感器电加热软管
US4644134A (en) Electrically heated hose having corrugated plastic cover
KR101574940B1 (ko) 초전도 자석을 냉각하기 위한 폐쇄형 냉한제 냉각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5402596B (zh) 一种用于卫星电推进系统氙气加注的中转装置
EP0323734A1 (en) Hosepipe
US20170198852A1 (en) Heatable Tube
CN106774507A (zh) 带温控器的双传感器电加热软管
CN110816757B (zh) 一种化学品船上的液货输送管道
CA2308976A1 (en) Pressure-regulating device for a cryogenic tank and plant for delivering corresponding fluid
CN207230032U (zh) 一种乳制品用室外防冻管道
KR20100060770A (ko) 선박 유체 파이프 보온 장치
CN108591665A (zh) 一种电热钢管复合保温塑胶管装置
US20170211740A1 (en) Heatable Tube
KR100978638B1 (ko) 정유 및 화학플랜트의 사전 제작형 튜브 번들
CN108444190A (zh) 一种蒸发器及管道保护的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3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