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47532A - 功能访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功能访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47532A
CN108347532A CN201810123835.4A CN201810123835A CN108347532A CN 108347532 A CN108347532 A CN 108347532A CN 201810123835 A CN201810123835 A CN 201810123835A CN 108347532 A CN108347532 A CN 1083475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nction
user
item
function item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2383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47532B (zh
Inventor
张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neConnect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neConnect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neConnect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neConnect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2383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475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475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75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475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75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6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for operating the device by selecting functions from two or more displayed items, e.g. menus or ic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6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for operating the device by selecting functions from two or more displayed items, e.g. menus or icons
    • H04M1/7247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for operating the device by selecting functions from two or more displayed items, e.g. menus or icons wherein the items are sort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criteria, e.g. frequency of 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功能访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该功能访问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访问请求,所述用户访问请求包括访问功能项ID;基于所述访问功能项ID,获取与所述访问功能项ID关联的至少一个埋点的用户行为信息;统计每一所述埋点对应的所述用户行为信息,获取每一所述埋点对应的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基于所述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获取至少一个目标功能项,并在应用程序主界面上显示所述目标功能项。该功能访问方法可根据用户的用户行为信息,快速访问到应用程序中用户常用的功能,提高访问效率,有利于应用程序的推广。

Description

功能访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功能访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应用快速发展,应用在智能手机等终端上的应用程序的功能也随之增多,以满足用户的需求。目前应用程序的部分功能隐藏较深,访问这些功能时需要用户一层一层的查找,访问过程中耗费时间较多,使得用户体验较差,不利于应用程序的推广应用。例如,用户使用微信最多的功能是“收付款”,但是在使用时需要用户点击“我”->“钱包”->“收付款”等步骤,访问过程复杂,耗费时间,导致用户体验差,不利于应用程序的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功能访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以解决目前应用程序的部分功能隐藏较深,访问功能时需要用户一层一层的查找所存在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功能访问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访问请求,所述用户访问请求包括访问功能项ID;
基于所述访问功能项ID,获取与所述访问功能项ID关联的至少一个埋点的用户行为信息;
统计每一所述埋点对应的所述用户行为信息,获取每一所述埋点对应的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
基于所述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获取至少一个目标功能项,并在应用程序主界面上显示所述目标功能项。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功能访问装置,包括:
用户访问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访问请求,所述用户访问请求包括访问功能项ID;
用户行为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访问功能项ID,获取与所述访问功能项ID关联的至少一个埋点的用户行为信息;
使用频次获取模块,用于统计每一所述埋点对应的所述用户行为信息,获取每一所述埋点对应的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
目标功能项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获取至少一个目标功能项,并在应用程序主界面上显示所述目标功能项。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功能访问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功能访问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功能访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中,先获取用户访问请求,该用户访问请求包括访问功能项ID,以便基于访问功能项ID,获取与访问功能项ID关联的至少一个埋点的用户行为信息,为后续步骤提供技术支持。然后,统计每一埋点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获取每一埋点对应的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以便基于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获取至少一个目标功能项,并在应用程序主界面上显示目标功能项,该功能访问过程,无需用户一层一层查找一些隐藏较深的功能,即可实现快速访问常用的功能,访问简单,提升用户体验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功能访问方法的一流程图。
图2是图1中步骤S20的一具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功能访问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功能访问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功能访问方法的再一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提供的功能访问装置的一原理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4中提供的终端设备的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示出本实施例中功能访问方法的流程图。该功能访问方法可应用在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和其对应的服务器中,用于快速访问应用程序中的功能,操作过程简单,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如图1所示,该功能访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获取用户访问请求,用户访问请求包括访问功能项ID。
其中,用户访问请求是指用户访问应用程序中的功能的请求。访问功能项ID是用于识别应用程序中功能的唯一标识。具体地,当安装该应用程序的终端设备配置有触控屏时,用户可在触控屏上点击应用程序中的表层功能(即在应用程序的主界面上直接显示出来的功能),以输入该用户访问请求并基于该用户访问请求进行访问,此时,用户访问请求中携带有与所点击的功能相对应的访问功能项ID,以便基于该访问功能项ID进行后续的操作。例如,微信的主界面上显示有“通讯录”、“发现”和“我”等功能,用户点击任一个功能即可输入一用户访问请求。
S20:基于访问功能项ID,获取与访问功能项ID关联的至少一个埋点的用户行为信息。
用户行为信息是指用户在应用程序中的访问行为信息。用户行为信息包括存储在数据库中的用户行为数据表,该用户行为数据表中将每一用户访问事件对应的用户访问事件名称和事件发生次数等字段进行存储。埋点是预先设置好的与访问功能项ID相关联的用于获取用户行为信息的访问节点(该访问节点可以是代码或程序)。具体地,每一应用程序对应多个原始功能项,这些原始功能项分级设置,每一上级原始功能项对应至少一个下级原始功能项。并且,每一原始功能项配置一个埋点,用于采集用户访问该原始功能项的用户行为信息。
本实施例中,根据用户访问请求中的访问功能项ID获取到对应的上级原始功能项,再基于上级原始功能项,即可获取预先存储好的与该上级原始功能项关联的至少一个埋点(例如用户点击微信中的“我”这一上级功能项后,即可获取与“我”相关联的下级原始功能项,如“零钱”、“钱包”和“提现”等下级原始功能项,每一上级原始功能项和下级原始功能项均对应一个埋点),以获取用户行为信息,并记录到用户行为数据表中,为后续统计用户行为信息提供技术支持。
S30:统计每一埋点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获取每一埋点对应的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
其中,原始功能项是应用程序中所存储的功能项。具体地,服务器会读取发送该用户访问请求的用户所有的访问日志,获取与每一埋点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并对其进行统计,以获取每一埋点对应的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本实施例中,每一原始功能项对应一埋点,该埋点用于采集对应的原始功能项的历史访问记录(即访问日志)。每一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用户访问该原始功能项的频率或次数。使用频次是一个可以较好地反映用户使用该应用程序的使用习惯的指标。
具体地,统计埋点对应的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可以有如下两种统计方式:一是,根据时间区间来确定每一埋点对应的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即统计用户在预设时间内的用户行为信息,以获取每一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其中,预设时间的选取是由应用活跃度来确定的,应用活跃度越高统计时间越短,应用活跃度越低统计时间越长。可以理解地,若用户使用应用程序的时间越长,证明该用户的活跃度越高,可以只统计较短时间内的用户行为信息即可获取每一埋点对应的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二是,统计用户历史时间内的所有用户行为信息,以获取每一埋点对应的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即统计自用户初次使用该应用程序直至最后一次使用该应用程序的频率或次数。
S40:基于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获取至少一个目标功能项,并在应用程序主界面上显示目标功能项。
其中,目标功能项是用户常用的N个(N为正整数)应用程序中的功能。具体地,通过统计用户行为信息,获取每一所述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并同步存储到用户行为数据表中的事件发生次数字段。通过对用户行为数据表中的事件发生次数进行统计,进而获取用户常用的N个原始功能项作为目标功能项,方便用户下次使用时可以通过应用程序的主界面上直接调用,例如可通过主界面上的浮动按钮一键调起,以实现快速访问的功能,有利于应用程序的推广使用。
具体地,在应用程序的主界面上设预先设置有浮动按钮,该浮动按钮是用于存储目标功能项的按钮。每个原始功能项都包括一预先存储的请求链接,该请求链接中包括查找到应用程序中功能的路径。本实施例中,将目标功能项的请求链接赋值到浮动按钮中,即可在应用程序的主界面上通过该激动按钮一键调起,以显示目标功能项,以使用户快捷访问常用功能,操作过程简单方便,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度。
进一步地,基于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获取至少一个目标功能项,具体包括如下步骤:若应用程序的功能项显示数量为N,则依次选取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较高的前N个原始功能项作为目标功能项,其中,N为正整数。
其中,应用程序的功能项显示数量是在应用程序的主界面上显示常用功能的数量。具体地,若应用程序的功能项显示数量为N,则依次选取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较高的前N个原始功能项作为目标功能项,其中,N为正整数。本实施例中,应用程序的功能项显示数量可以是应用程序默认的显示数量,也可以是用户自定义的显示数量,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
本实施例中,先获取用户访问请求,该用户访问请求包括访问功能项ID,以便基于访问功能项ID,获取与访问功能项ID关联的至少一个埋点的用户行为信息,为后续步骤提供技术支持。然后,统计每一埋点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获取每一埋点对应的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以便基于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获取至少一个目标功能项,并在应用程序主界面上显示目标功能项,该功能访问方法,可根据应用程序中预设的埋点采集的用户行为信息,快速访问到应用程序中用户经常访问的功能,无需用户一层一层查找一些隐藏较深的功能,有利于提高常用功能的访问效率,提升用户体验感,从而有利于应用程序的推广。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步骤S20中,即基于访问功能项ID,获取与访问功能项ID关联的至少一个埋点的用户行为信息,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基于访问功能项ID,获取对应的上级原始功能项。
其中,上级原始功能项是在应用程序的主界面上显示的功能项。具体地,基于访问功能项ID,获取对应的上级原始功能项,例如用户点击微信中的“我”即可输入一携带访问功能项ID的用户访问请求,基于该用户访问请求即可获取与访问功能项ID相对应的上级原始功能项。
S22:基于上级原始功能项,获取至少一个下级原始功能项,并获取与每一下级原始功能项对应的埋点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
其中,下级原始功能项时在应用的程序主界面上没有直接显示出来的功能项。该下级原始功能项可包括与上级原始功能相对应的直至底层的所有原始功能项,如微信中的“我”这一上级原始功能项即包括“钱包”这一下级原始功能项,又包括“钱包”下的“收付款”这一下级原始功能项。具体地,基于上级原始功能项,即可获取至少一个下级原始功能项,并获取与每一下级原始功能项对应的埋点,通过埋点读取到的用户的用户行为信息。
本实施例中,基于访问功能项ID,获取对应的上级原始功能项,以便基于上级原始功能项,获取在该上级原始功能下的至少一个下级原始功能项,再通过每一下级原始功能项对应的埋点获取到该用户访问相应的下级原始功能项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该获取用户行为信息的过程,只需直接根据用户选择的上级原始功能项,获取至少一个下级原始功能项对应的埋点以及与埋点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提高用户行为信息的获取效率。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用户访问请求还包括用户ID,其中,用户ID是用来识别用户的唯一标识。该用户ID可以是用户登录应用程序的登录账号或者关联的手机号等。在步骤10之后,该功能访问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51:基于用户ID,获取与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
具体地,用户通过登录账号进入应用程序,此时服务器会在用户登录之后,获取用户ID,然后基于用户ID,查询数据库中与该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表,通过读取用户行为数据表,以获取与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
S52:若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时,执行统计每一埋点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获取每一埋点对应的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的步骤。
具体地,若用户行为信息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时,说明用户行为信息的数量足够体现用户登录访问应用程序各功能的访问习惯,通过统计并获取用户的每一埋点对应的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即可执行步骤S30。步骤S52中,限定在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时,执行步骤S30,有助于使每一埋点对应的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可以较准确地反映用户的访问习惯,以使基于该使用频次推荐目标功能项,使得用户可更快访问到其最经常访问的功能。
S53:若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的数量不大于预设数量时,则获取与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画像数据;基于用户画像数据获取与用户ID相对应的相似用户,相似用户的用户行为信息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将相似用户的用户行为信息作为用户本人的用户行为信息,并执行统计每一埋点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获取每一埋点对应的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的步骤。
其中,用户画像数据是指对一个人的地理位置数据、身份数据、消费数据、行为数据和生活方式数据等数据经过数据分析抽象出的一个标签化的用户模型数据。相似用户是与用户ID对应的用户画像数据的匹配率大于预设匹配率的用户。具体地,服务器会预先存储有用户在注册时所填写的个人信息表(即用户画像数据),该个人信息中包括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身份数据、消费数据、行为数据和生活方式数据等数据。
具体地,若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的数量不大于预设数量时,即用户行为信息的数量不足以体现用户登录访问应用程序各功能的访问习惯,例如新注册的用户,若直接基于每一埋点对应的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进行目标功能项往往不能达到使用户更快访问到其最想要访问的功能的效果。为克服这一问题,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与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画像数据,以便基于用户画像数据获取与用户ID相对应的相似用户,然后将用户行为信息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的相似用户的用户行为信息作为用户本人的用户行为信息,并执行步骤S20,即基于访问功能项ID,获取与访问功能项ID关联的至少一个埋点的用户行为信息的步骤。
本实施例中,基于用户ID,获取与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若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时,则执行步骤S30,获取每一埋点对应的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有助于使每一埋点对应的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可以较准确地反映用户的访问习惯,以使基于该使用频次推荐目标功能项,使得用户可更快访问到其最经常访问的功能。若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的数量不大于预设数量时,则获取与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画像数据,以便基于用户画像数据获取与用户ID相对应的相似用户,将用户行为信息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的相似用户的用户行为信息作为用户本人的用户行为信息,再执行步骤S30,以获取每一埋点对应的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该过程通过为用户行为信息的数量没有达到预设数量的用户推荐相似用户的常用功能,以提升用户的体验度。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步骤S10之前,该功能访问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61:分级配置应用程序的至少两个原始功能项,每一上级原始功能项对应至少一个下级原始功能项。
具体地,开发人员会预先分级配置应用程序中的至少两个原始功能项,每一上级原始功能项对应至少一个下级原始功能项,例如微信中的“我”这一上级原始功能项对应有“钱包”这一下级原始功能项,还对应“钱包”下隐藏的“收付款”这一下级原始功能项。
本实施例中,通过分级配置应用程序的至少两个原始功能项,通过上级原始功能项的上下级关系,一步查找到与上级原始功能项对应的至少一个下级原始功能项,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S62:对每一原始功能项进行埋点设置。
具体地,对每一个原始功能项进行埋点设置,以使每一原始功能项都包括至少一个埋点和对应的埋点ID。其中,埋点是指开发人员在前端代码中加入的统计代码,当用户访问某一原始功能项时,就会触发该段统计代码采集用户行为信息。本实施例中,每一埋点ID对应一统计代码。
具体地,在设置埋点时,基于原始功能项ID对埋点ID进行设置,例如:微信中“我”的功能中包含有“钱包”,将“我”的功能项ID设为A,其对应的埋点ID为B,则“钱包”的功能项ID为A01,对应的埋点ID为B01。这种使原始功能项ID和埋点ID相对设置的方式,可以使后续统计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时,通过统计A01或B01的频次获取用户使用“钱包”功能的频次,提高后续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的统计效率。
本实施例中,埋点设置包括但不限于代码埋点,即在某个功能项被访问时通过执行预先写好的代码,以发送用户行为信息至后台,并通过后台将该用户行为信息写入数据库。例如,要统计应用程序里某个功能按钮的点击次数,则在应用程序的某个功能按钮被点击时,可以在这个按钮对应的OnClick函数里面调用数据发送接口,发送数据至后台,并将该数据写入数据库,以获取用户行为信息。如用户点击登录按钮,前端会上报该登录按钮的埋点数据至后台,并记录用户点击登录按钮的事件,以获取用户行为信息。其中,OnClick函数是在对象(即原始功能项)被点击时所触发的监听函数。
本实施例中,通过分级配置应用程序的至少两个原始功能项,通过上级原始功能项的上下级关系,一步查找到与上级原始功能项对应的至少一个下级原始功能项,可节省时间,并提高效率。然后对每一分级配置的原始功能项进行埋点设置,以达到分级管理埋点的目的,提高后续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的统计效率。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在步骤S10之前,该功能访问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71:分级配置应用程序的至少两个原始功能项,每一上级原始功能项对应至少一个下级原始功能项。
具体地,开发人员会预先分级配置应用程序中的至少两个原始功能项,每一上级原始功能项对应至少一个下级原始功能项,例如微信中的“我”(上级原始功能项),如“零钱”、“钱包”和“提现”(下级原始功能项)。
S72:获取功能项配置请求,功能项配置请求包括配置功能项ID。
其中,功能项配置请求是用户自定义配置应用程序中的功能的请求。配置功能项ID时用来识别应用程序功能的唯一标识。本实施例中,配置功能项ID与访问功能项ID保持一致。
S73:基于配置功能项ID,获取对应的上级原始功能项。
具体地,用户选择应用程序中的某一功能进行配置则输入相应的功能项配置请求,以获取功能项配置请求中的配置功能项ID,以便基于配置功能项ID,获取对应的上级原始功能项,该上级原始功能项即为用户选择的功能。
S74:基于上级原始功能项,在应用程序的配置界面上显示功能项列表,功能列表包括至少一个下级原始功能项。
其中,功能项列表是用于分级展示应用程序中功能的列表。该功能列表包括至少一个下级原始功能项,以便用户基于上级原始功能项,可直接获取对应的至少一个下级原始功能项,提高效率。具体地,基于用户选择的上级原始功能项,在应用程序的配置界面上分级显示功能项列表,以使用户能够直观的看到与上级原始功能项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下级原始功能项,提高功能配置的效率。
S75:基于功能项列表,调整配置与功能项显示数量一致的下级原始功能项。
具体地,用户根据功能项列表,自定义调整配置功能项ID对应的下级原始功能项的功能项显示数量,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本实施例中,通过分级配置应用程序的至少两个原始功能项,每一上级原始功能项对应至少一个下级原始功能项,以应用程序中各功能分级管理提供基础。获取用户功能项配置请求,功能项配置请求包括配置功能项ID,以便基于配置功能项ID,获取对应的上级原始功能项,然后基于用户选择的上级原始功能项,在应用程序的配置界面上分级显示功能项列表,以便用户基于功能项列表自定义调整配置与功能项显示数量一致的下级原始功能项,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进一步地,即基于功能项列表,调整配置与功能项显示数量一致的下级原始功能项,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基于功能项列表,采用拖拽方式或勾选方式调整配置与功能项显示数量一致的下级原始功能项。具体地,用户可基于应用程序配置界面上显示的功能项列表,采用拖拽方式或勾选方式调整配置与功能项显示数量一致的下级原始功能项,操作过程简单方便,提高功能配置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应用程序配置界面上显示功能项列表,以便用户基于功能项列表自定义调整配置与功能项显示数量一致的下级原始功能项提供基础,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并且,还为用户提供拖拽方式或勾选方式用于调整配置与功能项显示数量一致的下级原始功能项,操作过程简单简单,提高功能项配置的效率。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实施例2
图6示出与实施例1中功能访问方法一一对应的功能访问装置的原理框图。如图6所示,该功能访问装置包括用户访问请求获取模块10、用户行为信息获取模块20、使用频次获取模块30和目标功能项获取模块40。其中,用户访问请求获取模块10、用户行为信息获取模块20、使用频次获取模块30和目标功能项获取模块40的实现功能与实施例1中功能访问方法对应的步骤一一对应,为避免赘述,本实施例不一一详述。
用户访问请求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用户访问请求,用户访问请求包括访问功能项ID。
用户行为信息获取模块20,用于基于访问功能项ID,获取与访问功能项ID关联的至少一个埋点的用户行为信息。
使用频次获取模块30,用于统计每一埋点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获取每一埋点对应的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
目标功能项获取模块40,用于基于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获取至少一个目标功能项,并在应用程序主界面上显示目标功能项。
优选地,用户行为信息获取模块20包括上级原始功能项获取单元21和用户行为信息获取单元22。
上级原始功能项获取单元21,用于基于访问功能项ID,获取对应的上级原始功能项。
用户行为信息获取单元22,用于基于上级原始功能项,获取至少一个下级原始功能项,并获取与每一下级原始功能项对应的埋点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
优选地,用户访问请求还包括用户ID。
该功能访问装置还包括用户行为信息获取单元51、第一使用频次获取单元52和第二使用频次获取单元53。
用户行为信息获取单元51,用于基于用户ID,获取与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
第一使用频次获取单元52,用于若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时,执行统计每一埋点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获取每一埋点对应的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的步骤。
第二使用频次获取单元53,用于若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的数量不大于预设数量时,则获取与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画像数据,基于用户画像数据获取与用户ID相对应的相似用户,相似用户的用户行为信息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将相似用户的用户行为信息作为用户本人的用户行为信息,并执行统计每一埋点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获取每一埋点对应的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的步骤。
具体地,目标功能项获取模块40,用于目标功能项获取单元,用于若应用程序的功能项显示数量为N,则依次选取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较高的前N个原始功能项作为目标功能项,其中,N为正整数。
优选地,该功能访问模块还包括分级配置单元61和埋点设置单元62。
分级配置单元61,用于分级配置应用程序的至少两个原始功能项,每一上级原始功能项对应至少一个下级原始功能项。
埋点设置单元62,用于对每一原始功能项进行埋点设置。
优选地,该功能访问模块还包括分级配置单元71、功能项配置请求获取单元72、上级原始功能项获取单元73、功能项列表显示单元74和显示数量调整单元75。
分级配置单元71,用于分级配置应用程序的至少两个原始功能项,每一上级原始功能项对应至少一个下级原始功能项。
功能项配置请求获取单元72,用于获取功能项配置请求,功能项配置请求包括配置功能项ID。
上级原始功能项获取单元73,用于基于配置功能项ID,获取对应的上级原始功能项。
功能项列表显示单元74,用于基于上级原始功能项,在应用程序的配置界面上显示功能项列表,功能列表包括至少一个下级原始功能项。
显示数量调整单元75,用于基于功能项列表,调整配置功能项ID对应的下级原始功能项的功能项显示数量。
优选地,显示数量调整单元75,用于基于功能项列表,采用拖拽方式或勾选方式调整配置功能项ID对应的下级原始功能项的功能项显示数量。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施例1中功能访问方法,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或者,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施例2中功能访问装置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4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实施例的终端设备80包括:处理器81、处理器82以及存储在处理器82中并可在处理器8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83。处理器81执行计算机程序83时实现上述实施例1中功能访问方法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步骤S10至S40。或者,处理器81执行计算机程序83时实现上述实施例2中功能访问装置中的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6所示用户访问请求获取模块10、用户行为信息获取模块20、使用频次获取模块30和目标功能项获取模块40的功能。
示例性的,计算机程序83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处理器82中,并由处理器81执行,以完成本发明。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计算机程序83在终端设备80中的执行过程。例如,计算机程序83可以被分割成如图6所示的用户访问请求获取模块10、用户行为信息获取模块20、使用频次获取模块30和目标功能项获取模块40,各模块具体功能如实施例2所述,在此不一一赘述。
终端设备80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终端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81、处理器8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仅仅是终端设备80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8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8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处理器82可以是终端设备80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80的硬盘或内存。处理器82也可以是终端设备80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终端设备80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处理器82还可以既包括终端设备80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处理器8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及终端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处理器82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功能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访问请求,所述用户访问请求包括访问功能项ID;
基于所述访问功能项ID,获取与所述访问功能项ID关联的至少一个埋点的用户行为信息;
统计每一所述埋点对应的所述用户行为信息,获取每一所述埋点对应的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
基于所述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获取至少一个目标功能项,并在应用程序主界面上显示所述目标功能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访问功能项ID,获取与所述访问功能项ID关联的至少一个埋点的用户行为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访问功能项ID,获取对应的所述上级原始功能项;
基于所述上级原始功能项,获取至少一个下级原始功能项,并获取与每一所述下级原始功能项对应的埋点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访问请求还包括用户ID;
在所述获取用户访问请求,所述用户访问请求包括访问功能项ID的步骤之后,所述功能访问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用户ID,获取与所述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
若所述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时,执行所述统计每一所述埋点对应的所述用户行为信息,获取每一所述埋点对应的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的步骤;
若所述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行为信息的数量不大于预设数量时,则获取与所述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画像数据;基于所述用户画像数据获取与所述用户ID相对应的相似用户,所述相似用户的用户行为信息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将所述相似用户的用户行为信息作为用户本人的用户行为信息,并执行所述统计每一所述埋点对应的所述用户行为信息,获取每一所述埋点对应的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的步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获取至少一个目标功能项,包括:
若所述应用程序的功能项显示数量为N,则依次选取所述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较高的前N个原始功能项作为所述目标功能项,其中,N为正整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用户访问请求的步骤之前,所述功能访问方法还包括:
分级配置应用程序的至少两个原始功能项,每一上级原始功能项对应至少一个下级原始功能项;
对每一所述原始功能项进行埋点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用户访问请求的步骤之前,所述功能访问方法还包括:
分级配置应用程序的至少两个原始功能项,每一上级原始功能项对应至少一个下级原始功能项;
获取功能项配置请求,所述功能项配置请求包括配置功能项ID;
基于所述配置功能项ID,获取对应的所述上级原始功能项;
基于所述上级原始功能项,在应用程序的配置界面上显示功能项列表,所述功能列表包括至少一个所述下级原始功能项;
基于所述功能项列表,调整所述配置功能项ID对应的下级原始功能项的功能项显示数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功能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所述配置功能项ID对应的下级原始功能项的功能项显示数量,包括:
基于所述功能项列表,采用拖拽方式或勾选方式调整所述配置功能项ID对应的下级原始功能项的功能项显示数量。
8.一种功能访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访问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访问请求,所述用户访问请求包括访问功能项ID;
用户行为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访问功能项ID,获取与所述访问功能项ID关联的至少一个埋点的用户行为信息;
使用频次获取模块,用于统计每一所述埋点对应的所述用户行为信息,获取每一所述埋点对应的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
目标功能项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原始功能项的使用频次,获取至少一个目标功能项,并在应用程序主界面上显示所述目标功能项。
9.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功能访问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功能访问方法的步骤。
CN201810123835.4A 2018-02-07 2018-02-07 功能访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83475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23835.4A CN108347532B (zh) 2018-02-07 2018-02-07 功能访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23835.4A CN108347532B (zh) 2018-02-07 2018-02-07 功能访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7532A true CN108347532A (zh) 2018-07-31
CN108347532B CN108347532B (zh) 2021-03-19

Family

ID=62959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23835.4A Active CN108347532B (zh) 2018-02-07 2018-02-07 功能访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47532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58942A (zh) * 2018-11-05 2019-02-19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管理设备软件的监控页面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447622A (zh) * 2018-09-30 2019-03-08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交易类型推荐方法及系统、智能交易终端
CN109508425A (zh) * 2018-12-17 2019-03-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项推荐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162246A (zh) * 2019-04-16 2019-08-23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对象显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082558A1 (zh) * 2018-10-26 2020-04-30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函数名称的埋点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10902A (zh) * 2020-05-13 2020-09-01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3590244A (zh) * 2021-07-05 2021-11-02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终端设备的设置功能的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3778885A (zh) * 2021-09-14 2021-12-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埋点的提示信息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778603A (zh) * 2021-09-14 2021-12-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界面的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2373A (zh) * 2007-04-05 2008-10-08 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设备菜单快捷查找方法及设定方法
CN104915296A (zh) * 2015-06-29 2015-09-16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埋点测试方法、数据的查询方法及装置
CN106775311A (zh) * 2016-12-07 2017-05-3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目标功能选项的查找方法及装置
WO2017113105A1 (zh) * 2015-12-29 2017-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选项的排序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562457A (zh) * 2017-08-25 2018-01-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导航菜单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2373A (zh) * 2007-04-05 2008-10-08 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设备菜单快捷查找方法及设定方法
CN104915296A (zh) * 2015-06-29 2015-09-16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埋点测试方法、数据的查询方法及装置
WO2017113105A1 (zh) * 2015-12-29 2017-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选项的排序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775311A (zh) * 2016-12-07 2017-05-3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目标功能选项的查找方法及装置
CN107562457A (zh) * 2017-08-25 2018-01-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导航菜单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7622A (zh) * 2018-09-30 2019-03-08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交易类型推荐方法及系统、智能交易终端
CN109447622B (zh) * 2018-09-30 2022-02-08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交易类型推荐方法及系统、智能交易终端
WO2020082558A1 (zh) * 2018-10-26 2020-04-30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函数名称的埋点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358942A (zh) * 2018-11-05 2019-02-19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管理设备软件的监控页面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508425A (zh) * 2018-12-17 2019-03-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项推荐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508425B (zh) * 2018-12-17 2021-09-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项推荐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162246A (zh) * 2019-04-16 2019-08-23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对象显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10902A (zh) * 2020-05-13 2020-09-01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3590244A (zh) * 2021-07-05 2021-11-02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终端设备的设置功能的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3590244B (zh) * 2021-07-05 2024-03-22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于终端设备的设置功能的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3778885A (zh) * 2021-09-14 2021-12-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埋点的提示信息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778603A (zh) * 2021-09-14 2021-12-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界面的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7532B (zh) 2021-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47532A (zh) 功能访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363602A (zh) 智能ui界面布局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US8775332B1 (en) Adaptive user interfaces
CN103970527B (zh) 为报表生成提供辅助覆盖的方法和系统
US20170069118A1 (en) Interactive Data Visualization User Interface with Multiple Interaction Profiles
CN108415978A (zh) 用户标签存储方法、用户画像计算方法及计算设备
CN109983436A (zh) 用于管理复杂功能数据的应用程序接口
US20160373312A1 (en) Platform application visual analytics system
CN104967607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N108460629A (zh) 用户营销推荐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404629A (zh) 确定地图界面的方法和装置
CN102999586A (zh) 一种网站推荐的方法和装置
CN109189931A (zh) 一种目标语句的筛选方法及装置
CN104102670A (zh) 绩效指标分析框架
CN108491326A (zh) 测试行为重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503224A (zh) 一种根据关键词推荐应用的方法及装置
US20140358773A1 (en) Electronic book service systems, methods, and interfaces
CN103631486A (zh) 一种调整屏幕显示应用程序菜单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5844523A (zh) 利用证券追溯数据进行模拟交易的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CN113032420A (zh) 数据查询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0148033A (zh) 产品自动上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844550A (zh) 一种虚拟化平台操作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08875048A (zh) 报表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14027289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compound answers to survey questions
CN111177562B (zh) 一种目标对象的推荐排序处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