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47277A - 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47277A
CN108347277A CN201810143257.0A CN201810143257A CN108347277A CN 108347277 A CN108347277 A CN 108347277A CN 201810143257 A CN201810143257 A CN 201810143257A CN 108347277 A CN108347277 A CN 1083472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signal quality
quality parameter
electronic equipment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4325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47277B (zh
Inventor
韦怡龙
蔡文龙
陈运
孙安辉
陈槐
陈一槐
肖亚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4325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472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472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72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472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72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 H04B7/0608Antenna selection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1Circuits for selecting or indicating operating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 H04B7/080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with single receiver and antenna switching
    • H04B7/081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with single receiver and antenna switching based on current reception conditions, e.g. switching to different antenna when signal level is below thresho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6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 H04W52/0274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switching on or off the equipment or parts thereof
    • H04W52/02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by switching on or off the equipment or parts thereof switching on or off only a part of the equipment circuit bloc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是否被调用;当所述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均被调用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以及信号质量参数,其中所述信号质量参数包括天线的信号质量参数和/或寻呼信道误码率;确定所述设备状态以及所述信号质量参数是否满足关闭所述第二天线的预设条件;若所述设备状态以及所述信号质量参数满足关闭所述第二天线的预设条件,则关闭所述第二天线。

Description

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设备智能化程度的提高,用户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实现越来越多的功能,比如通话、聊天、玩游戏等。
其中,用户在利用电子设备通话、聊天过程中通过电子设备的天线实现信号的传输。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电子设备能拥有较好的通信质量,常常会采用到多天线的收发模式。而多天线的使用虽然可以确保电子设备的通信质量,但是同时会带来较大的功率消耗。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可以降低电子设备多天线间的干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是否被调用;
当所述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均被调用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以及信号质量参数,其中所述信号质量参数包括天线的信号质量参数和/或寻呼信道误码率;
确定所述设备状态以及所述信号质量参数是否满足关闭所述第二天线的预设条件;
若所述设备状态以及所述信号质量参数满足关闭所述第二天线的预设条件,则关闭所述第二天线。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天线控制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调用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是否被调用;
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均被调用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以及信号质量参数,其中所述信号质量参数包括天线的信号质量参数和/或寻呼信道误码率;
条件判断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设备状态以及所述信号质量参数是否满足关闭所述第二天线的预设条件;
关闭模块,用于若所述设备状态以及所述信号质量参数满足关闭所述第二天线的预设条件,则关闭所述第二天线。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天线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天线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方法、天线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先确定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是否为被调用状态,若是,则获取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和/或信号质量参数并根据设备状态和/或信号质量参数是否满足关闭第二天线的预设条件,若是则关闭第二天线。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设备状态和/或信号质量参数的情况,在确保通信质量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场景的需求有条件地关闭第二天线,可以通过关闭第二天线来降低天线的射频功率,进而降低电子设备的耗电功率,提高电子设备的工作续航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方法的另一实现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式,其中相同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的组件,本申请的原理是以实施在一适当的运算环境中来举例说明。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例示的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申请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为在该运算系统上执行的软件对象。本文所述的不同组件、模块、引擎及服务可为在该运算系统上的实施对象。而本文所述的装置及方法可以以软件的方式进行实施,当然也可在硬件上进行实施,均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下将分别进行详细说明。该天线组件可以设置在该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智能手机(Smart Phone),或者具有无线通信模块的便携式计算机,例如,平板电脑(Tablet Computer)、笔记本电脑(Laptop)等,还可以是穿戴式、手持式的计算机,如智能穿戴设备(Smart wear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在此不作限定。
当该方法应用在该电子设备时,其中,该天线控制方法可运行在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中,可包括但不限于Windows操作系统、Mac OS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Ubuntu操作系统、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参见图1,图中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
如图1所示,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该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可以将其中一个天线作为主集天线,另一天线作为相对于该主集天线的分集天线,并使得两个天线之间能单独工作或者协同工作。
该方法包括:
101、确定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是否被调用。
其中,该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之间可以是单独工作的,也可以是两者之间协调工作的。所述被调用可以理解为已被开启或者是占用通信信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是否被调用,可以通过调取电子设备中关于天线状态的参数列表,从参数列表中相关的数值中进行查看。
例如,当天线被开启时对应的参数设置为“1”,关闭状态时对应的参数设置为“0”,则可以检测该参数来获知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的工作状态。
或者,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是否被调用,可以实时检测天线的工作状态,利用所检测的结果确定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是否被调用。
例如,检测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的是否存在数据收发的情况,或者是检测该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是否正在占用通信信道,若是则也可以获知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的工作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均处于接收状态,当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均处于接收状态时,其中第一天线或者第二天线此时会作为主集天线,而另一天线则作为分集天线。
102、当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均被调用时,获取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以及信号质量参数,其中信号质量参数包括天线的信号质量参数和/或寻呼信道误码率。
其中,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可以包括待机状态以及工作状态。该待机状态可以称为电子设备中天线的空闲(IDLE)态。该工作状态可以称为电子设备中天线的连接(CONNECTED)态。
其中,信号质量参数用于体现天线的连接质量,该信号质量参数可以是天线的信号强度,该信号强度可以是为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除此之外,该信号质量参数还可以是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或者是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进行设定。当然,当采用RSRP的参数来作为信号质量参数时,可以使得对信号质量的判断更加准确。
其中,寻呼信道误码率(PCH_BLER)可以通过误码率的形式体现天线的连接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质量参数以及寻呼信号误码率均可以通过调取电子设备中关于天线状态的参数列表,从参数列表中相关的数值中进行查看。或者是通过实时检测天线的工作状态,利用所检测的结果确定上述数值。
103、确定设备状态和/或信号质量参数是否满足关闭第二天线的预设条件。
其中,当获取到设备状态和/或质量信号参数后,可以根据该设备状态和/或质量信号参数来确定此时电子设备是否可以关闭第二天线。
具体的,可以确定该信号质量参数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和/或该寻呼信道误码率是否小于第二阈值。该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可以是基于通信质量的需要进行设定,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例如,若电子设备的天线处于空闲态时,关闭第二天线只需要该天线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第一阈值即可,则可以只根据该信号质量参数的值来对是否关闭第二天线来进行判断。如该信号质量参数为RSRP的值,可以设定该第一阈值为-80dbm。若当前该RSRP的值为-70dbm,可知该大于第一阈值,此时可以确定该信号质量参数满足关闭第二天线的条件。
当然,除了上述举例,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第一阈值设置成其他数值,或者是只采用寻呼信道误码率作为判断条件,又或者结合对其他参数的判定来确定是否要关闭该第二天线,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设备状态处于空闲态时,可能会对天线的通信需求较低,此时只要满足较低的信号质量要求则可以考虑关闭第二天线。当设备状态处于连接态时,可能对天线的通信需求较高,则需要满足较高的信号质量要求才可以考虑关闭第二天线。
具体的,若存在当设备状态处于空闲态时的信号质量参数的第一阈值,以及当设备状态处于连接态时的信号质量参数的第三阈值,则可以将该第一阈值设置为质量低于第三阈值的值,以此对不同情况下的判断条件进行区别设定,保证该天线在关闭第二天线时,不会影响到其在当前应用场景中的信号辐射质量。
可以理解的是,针对处于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电子设备,同样可以将相同的参数项中的阈值设定为不同的数值,以满足在不同场景中的信号质量需求。
104、若设备状态和/或信号质量参数满足关闭所述第二天线的预设条件,则关闭第二天线。
其中,该第二天线为该天线系统的分集天线,若该第二天线关闭时,则该第一天线仍然处于主集天线的正常工作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预设条件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进行执行并获得判决结果。当该设备状态满足预设条件关闭第二天线后,处理器可以控制将该天线切换为只通过第一天线进行收发工作,并断开第二天线与第一天线的连接,最后关闭第二天线,以获得降低天线功耗的效果。
具体的,可以通过在该第二天线上单独设置天线开关来实现控制,或者是通过控制该第二天线所属的天线控制模块,通过切换天线不同的工作模式来控制第二天线的关闭。
当然,关闭第二天线的具体执行方式还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本申请在此不作限定。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控制方法可以根据设备状态和/或信号质量参数的情况,在确保通信质量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场景的需求有条件地关闭第二天线,可以通过关闭第二天线来降低天线的射频功率,进而降低电子设备的耗电功率,提高电子设备的工作续航能力。
参见图2,图中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方法的另一实现流程。
如图2所示,该天线控制方法包括:
201、确定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是否被调用。
其中,该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之间可以是单独工作的,也可以是两者之间协调工作的。所述被调用可以理解为已被开启或者是占用通信信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是否被调用,可以通过调取电子设备中关于天线状态的参数列表,从参数列表中相关的数值中进行查看。
例如,当天线被开启时对应的参数设置为“1”,关闭状态时对应的参数设置为“0”,则可以检测该参数来获知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的工作状态。
或者,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是否被调用,可以实时检测天线的工作状态,利用所检测的结果确定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是否被调用。
例如,检测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的是否存在数据收发的情况,或者是检测该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是否正在占用通信信道,若是则也可以获知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的工作状态。
202、当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均被调用时,获取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以及信号质量参数。
其中,信号质量参数包括天线的信号质量参数和/或寻呼信道误码率。
其中,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可以包括待机状态以及工作状态。该待机状态可以称为电子设备中天线的空闲(IDLE)态。该工作状态可以称为电子设备中天线的连接(CONNECTED)态。
其中,信号质量参数用于体现天线的连接质量,该信号质量参数可以是天线的信号强度,该信号强度可以是为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除此之外,该信号质量参数还可以是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或者是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进行设定。当然,当采用RSRP的参数来作为信号质量参数时,可以使得对信号质量的判断更加准确。
其中,寻呼信道误码率(PCH_BLER)可以通过误码率的形式体现天线的连接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质量参数以及寻呼信号误码率均可以通过调取电子设备中关于天线状态的参数列表,从参数列表中相关的数值中进行查看。或者是通过实时检测天线的工作状态,利用所检测的结果确定上述数值。
203、判断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当所述设备状态为待机状态时,则跳转至步骤204;当所述设备状态为工作状态时,则跳转至步骤205。
根据电子设备不同的设备状态,可以获知该电子设备大概处于何种应用场景,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来执行不同的判断步骤,如电子设备在待机状态或者在工作状态,均会对天线的辐射质量有不同的要求。如此可以使得对天线的关闭更加符合实际需求,提高天线控制的合理性以及智能化控制的需求。
204、确定信号质量参数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和/或寻呼信道误码率是否小于第二阈值;若是,则关闭第二天线;若否,则结束当前步骤。
若该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为待机状态时,可以将信号质量参数以及寻呼信道误码率作为判断该天线所处的信号质量是否符合关闭第二天线条件的依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该信号质量参数的参考价值,可以采用RSRP_Measured作为信号质量参数。具体的,该RSRP_Measured的取值范围可以取信号强度为-60到-105dbm之间的数值,以保证该RSRP_Measured的数值在该范围内的天线的辐射质量较高。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参数的参考价值,可以将寻呼信道误码率的数值作为判断该第二天线是否需要关闭的并列的判断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除了需要保证RSRP_Measured的值位于预设的取值范围内,且该寻呼信道误码率的数值同样也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具体的,该寻呼信道误码率的取值范围可以设定在0%-5%之间,使得通过该寻呼信道误码率的数值,可以确定该天线在所处环境下的辐射质量较好,以在关闭第二天线的情况下仍保证有较高的天线辐射质量。
例如,若该信号质量参数(此处以RSRP_Measured为例)的第一阈值为-80dbm,该寻呼信道误码率的第二阈值为4%,则当天线的信号质量参数大于-80dbm,且该天线的寻呼质量误码率的数值小于4%时,则可以判断该天线符合关闭第二天线的条件,可以在只采用单一天线收发数据的情况下满足数据收发的质量要求,从而接着执行关闭第二天线的步骤。
当然,若该天线的信号质量参数和/或该天线的寻呼质量误码率不满足该预设的阈值,则可以判断该天线不满足关闭第二天线的辐射质量要求,则不执行关闭第二天线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该信号质量参数以及寻呼质量误码率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进行设定,例如信号质量参数可以采用-90dbm、-85dmb等参数,或者寻呼质量误码率采用3.5%等数值,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205、确定信号质量参数是否大于第三阈值和/或寻呼信道误码率是否小于第四阈值;若是,则关闭第二天线;若否,则结束当前步骤。
相对于步骤204,若该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为工作状态时,同样可以将信号质量参数以及寻呼信道误码率作为判断该天线所处的信号质量是否符合关闭第二天线条件的依据。
为了保证该信号质量参数的参考价值,可以采用RSRP_Measured作为信号质量参数。同时,该RSRP_Measured的取值范围可以取信号强度为-60到-105dbm之间的数值,以保证该RSRP_Measured的数值在该范围内的天线的辐射质量较高。
该寻呼信道误码率的数值同样也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具体的,该寻呼信道误码率的取值范围可以设定在0%-5%之间。
该信号质量参数的第三阈值可以设定为与第一阈值相同,或者该寻呼信道误码率设定为与第二阈值相同。
当然,因为电子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中,该电子设备对天线的数据收发质量要求可能会更高,此时可以将该信号质量参数的第三阈值设定为高于第一阈值,以及将寻呼信道误码率的第四阈值设定为低于第二阈值,以提高对关闭第二天线的条件,保证在只采用单一天线收发数据的情况下满足数据收发的质量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检测到该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均处于数据下行状态,且该天线的下行业务信道处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时,可以判断该天线的RSRP_Measured的数值是否位于-60到-105dbm之间,且是否大于第三阈值来确定是否需要关闭第二天线。
206、关闭第二天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预设条件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进行执行并获得判决结果。当该设备状态满足预设条件关闭第二天线后,处理器可以控制将该天线切换为只通过第一天线进行收发工作,并断开第二天线与第一天线的连接,最后关闭第二天线,以获得降低天线功耗的效果。
具体的,可以通过在该第二天线上单独设置天线开关来实现控制,或者是通过控制该第二天线所属的天线控制模块,通过切换天线不同的工作模式来控制第二天线的关闭。
当然,关闭第二天线的具体执行方式还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本申请在此不作限定。
由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天线控制方法,通过根据不同的设备状态来给信号质量参数以及寻呼信道误码率确定不同的阈值条件,可以进一步基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来控制对第二天线的关闭,能在不影响电子设备的数据接收性能的前提下,更加智能地调整所工作的天线数量,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
参见图3,图中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装置的结构。
如图3所示,该天线控制装置300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包括调用确定模块301、获取模块302、条件判断模块303以及关闭模块304,其中:
所述调用确定模块301,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是否被调用。
其中,该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之间可以是单独工作的,也可以是两者之间协调工作的。所述被调用可以理解为已被开启或者是占用通信信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是否被调用,可以通过调取电子设备中关于天线状态的参数列表,从参数列表中相关的数值中进行查看。
或者,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是否被调用,可以实时检测天线的工作状态,利用所检测的结果确定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是否被调用。
所述获取模块302,用于当所述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均被调用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以及信号质量参数,其中所述信号质量参数包括天线的信号质量参数和/或寻呼信道误码率。
其中,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可以包括待机状态以及工作状态。该待机状态可以称为电子设备中天线的空闲(IDLE)态。该工作状态可以称为电子设备中天线的连接(CONNECTED)态。
其中,信号质量参数用于体现天线的连接质量,该信号质量参数可以是天线的信号强度,该信号强度可以是为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除此之外,该信号质量参数还可以是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或者是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进行设定。当然,当采用RSRP的参数来作为信号质量参数时,可以使得对信号质量的判断更加准确。
其中,寻呼信道误码率(PCH_BLER)可以通过误码率的形式体现天线的连接质量。
所述条件判断模块303,用于确定所述设备状态以及所述信号质量参数是否满足关闭所述第二天线的预设条件。
其中,当获取到设备状态和/或质量信号参数后,可以根据该设备状态和/或质量信号参数来确定此时电子设备是否可以关闭第二天线。
具体的,可以确定该信号质量参数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和/或该寻呼信道误码率是否小于第二阈值。该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可以是基于通信质量的需要进行设定,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所述关闭模块304,用于若所述设备状态以及所述信号质量参数满足关闭所述第二天线的预设条件,则关闭所述第二天线。
其中,该第二天线为该天线系统的分集天线,若该第二天线关闭时,则该第一天线仍然处于主集天线的正常工作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预设条件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进行执行并获得判决结果。当该设备状态满足预设条件关闭第二天线后,处理器可以控制将该天线切换为只通过第一天线进行收发工作,并断开第二天线与第一天线的连接,最后关闭第二天线,以获得降低天线功耗的效果。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控制装置可以根据设备状态和/或信号质量参数的情况,在确保通信质量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场景的需求有条件地关闭第二天线,可以通过关闭第二天线来降低天线的射频功率,进而降低电子设备的耗电功率,提高电子设备的工作续航能力。
参见图4,图中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装置的结构。
如图4所示,该天线控制装置300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包括调用确定模块301、获取模块302、条件判断模块303以及关闭模块304,其中该条件判断模块303包括第一判断子模块3031以及第二判断子模块3032。其中:
所述调用确定模块301,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是否被调用。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均被调用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以及信号质量参数,其中所述信号质量参数包括天线的信号质量参数和/或寻呼信道误码率。
所述获取模块302,用于当所述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均被调用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以及信号质量参数,其中所述信号质量参数包括天线的信号质量参数和/或寻呼信道误码率。
所述条件判断模块303,用于确定所述设备状态以及所述信号质量参数是否满足关闭所述第二天线的预设条件。
所述关闭模块304,用于若所述设备状态以及所述信号质量参数满足关闭所述第二天线的预设条件,则关闭所述第二天线。
该条件判断模块303中,该第一判断子模块3031,用于当所述设备状态为待机状态时,确定所述信号质量参数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和/或所述寻呼信道误码率是否小于第二阈值。
若该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为待机状态时,可以将信号质量参数以及寻呼信道误码率作为判断该天线所处的信号质量是否符合关闭第二天线条件的依据。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参数的参考价值,可以将寻呼信道误码率的数值作为判断该第二天线是否需要关闭的并列的判断条件。
该第二判断子模块3032,用于当所述设备状态为工作状态时,确定所述信号质量参数是否大于第三阈值和/或所述寻呼信道误码率是否小于第四阈值。
若该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为工作状态时,同样可以将信号质量参数以及寻呼信道误码率作为判断该天线所处的信号质量是否符合关闭第二天线条件的依据。
该信号质量参数的第三阈值可以设定为与第一阈值相同,或者该寻呼信道误码率设定为与第二阈值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检测到该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均处于数据下行状态,且该天线的下行业务信道处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时,可以判断该天线的RSRP_Measured的数值是否位于-60到-105dbm之间,且是否大于第三阈值来确定是否需要关闭第二天线。
由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天线控制装置,通过根据不同的设备状态来给信号质量参数以及寻呼信道误码率确定不同的阈值条件,可以进一步基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来控制对第二天线的关闭,能在不影响电子设备的数据接收性能的前提下,更加智能地调整所工作的天线数量,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提高电子设备的工作续航能力。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天线控制装置与上文实施例中的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属于同一构思,在所述天线控制装置上可以运行所述天线控制方法实施例中提供的任一方法,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所述天线控制方法实施例,并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笔记本、掌上电脑等设备。请参阅图5,电子设备400包括处理器401以及存储器402。其中,处理器401与存储器402电性连接。
所述处理器400是电子设备4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加载存储在存储器402内的应用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2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400的各种功能并处理数据,从而对电子设备400进行整体监控。
所述存储器402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4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2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图像获取。存储器4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服务器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4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相应地,存储器402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401对存储器402的访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400中的处理器401会按照如下的步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应用程序的进程对应的指令加载到存储器402中,并由处理器401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2中的应用程序,从而实现各种功能,如下:
确定所述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是否被调用;
当所述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均被调用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以及信号质量参数,其中所述信号质量参数包括天线的信号质量参数和/或寻呼信道误码率;
确定所述设备状态以及所述信号质量参数是否满足关闭所述第二天线的预设条件;
若所述设备状态以及所述信号质量参数满足关闭所述第二天线的预设条件,则关闭所述第二天线。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401还可以用于:
当所述设备状态为待机状态时,确定所述信号质量参数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和/或所述寻呼信道误码率是否小于第二阈值。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401还可以用于:
当所述设备状态为工作状态时,确定所述信号质量参数是否大于第三阈值和/或所述寻呼信道误码率是否小于第四阈值。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401还可以用于:
当所述设备状态为工作状态,且所述第一天线及第二天线的下行业务信道处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时,确定所述信号质量参数是否大于第三阈值;
其中,所述信号质量参数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设备状态和/或信号质量参数的情况,在确保通信质量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场景的需求有条件地关闭第二天线,可以通过关闭第二天线来降低天线的射频功率,进而降低电子设备的耗电功率,提高电子设备的工作续航能力。
请一并参阅图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400还可以包括:显示器403、射频电路404、音频电路405、无线保真模块406以及电源407。其中,其中,显示器403、射频电路404、音频电路405、无线保真模块406以及电源407分别与处理器401电性连接。
所述显示器403可以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显示器403可以包括显示面板,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Display)、或者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
所述射频电路404可以用于收发射频信号,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设备或其他电子设备建立无线通讯,与网络设备或其他电子设备之间收发信号。
所述音频电路405可以用于通过扬声器、传声器提供用户与电子设备之间的音频接口。
所述无线保真模块406可以用于短距离无线传输,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站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
所述电源407可以用于给电子设备400的各个部件供电。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407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401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图6中未示出,电子设备4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多条指令,所述多条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图像获取方法,比如:确定所述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是否被调用;当所述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均被调用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以及信号质量参数,其中所述信号质量参数包括天线的信号质量参数和/或寻呼信道误码率;确定所述设备状态以及所述信号质量参数是否满足关闭所述第二天线的预设条件;若所述设备状态以及所述信号质量参数满足关闭所述第二天线的预设条件,则关闭所述第二天线。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的介质中,该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是否被调用;
当所述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均被调用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以及信号质量参数,其中所述信号质量参数包括天线的信号质量参数和/或寻呼信道误码率;
确定所述设备状态以及所述信号质量参数是否满足关闭所述第二天线的预设条件;
若所述设备状态以及所述信号质量参数满足关闭所述第二天线的预设条件,则关闭所述第二天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包括待机状态以及工作状态;
所述确定所述设备状态以及所述信号质量参数是否满足关闭所述第二天线的预设条件,包括:
当所述设备状态为待机状态时,确定所述信号质量参数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和/或所述寻呼信道误码率是否小于第二阈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的范围在-60到-105dbm之间,所述第二阈值的范围在0%到5%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包括待机状态以及工作状态;
所述确定所述设备状态以及所述信号质量参数是否满足关闭所述第二天线的预设条件,包括:
当所述设备状态为工作状态时,确定所述信号质量参数是否大于第三阈值和/或所述寻呼信道误码率是否小于第四阈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设备状态为工作状态时,确定所述信号质量参数是否大于第三阈值,包括:
当所述设备状态为工作状态,且所述第一天线及第二天线的下行业务信道处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时,确定所述信号质量参数是否大于第三阈值;
其中,所述信号质量参数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天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阈值的范围在-60到-105dbm之间,所述第四阈值的范围在0%到5%之间。
7.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均处于接收状态。
8.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为主集天线,所述第二天线为分集天线,所述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用于组成LTE天线。
9.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阈值;和/或
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阈值。
10.一种天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调用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是否被调用;
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天线以及第二天线均被调用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以及信号质量参数,其中所述信号质量参数包括天线的信号质量参数和/或寻呼信道误码率;
条件判断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设备状态以及所述信号质量参数是否满足关闭所述第二天线的预设条件;
关闭模块,用于若所述设备状态以及所述信号质量参数满足关闭所述第二天线的预设条件,则关闭所述第二天线。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天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包括待机状态以及工作状态;
所述条件判断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当所述设备状态为待机状态时,确定所述信号质量参数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和/或所述寻呼信道误码率是否小于第二阈值。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天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包括待机状态以及工作状态;
所述条件判断模块,包括: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当所述设备状态为工作状态时,确定所述信号质量参数是否大于第三阈值和/或所述寻呼信道误码率是否小于第四阈值。
13.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天线控制方法。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天线控制方法。
CN201810143257.0A 2018-02-11 2018-02-11 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83472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43257.0A CN108347277B (zh) 2018-02-11 2018-02-11 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43257.0A CN108347277B (zh) 2018-02-11 2018-02-11 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7277A true CN108347277A (zh) 2018-07-31
CN108347277B CN108347277B (zh) 2021-03-02

Family

ID=62959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43257.0A Active CN108347277B (zh) 2018-02-11 2018-02-11 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47277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6329A (zh) * 2018-08-27 2018-12-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省电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150252A (zh) * 2018-08-06 2019-01-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640300A (zh) * 2018-10-26 2019-04-1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的WiFi天线配置方法、智能终端、存储装置
CN110290277A (zh) * 2019-07-25 2019-09-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11756434A (zh) * 2020-05-14 2020-10-09 广州程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相控阵功耗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918362A (zh) * 2020-08-10 2020-11-1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无线连接扫描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WO2021023130A1 (zh) * 2019-08-02 2021-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CN112532291A (zh) * 2020-11-22 2021-03-19 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天线分集接收的功耗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2637889A (zh) * 2020-12-18 2021-04-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4845364A (zh) * 2022-04-26 2022-08-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22160740A1 (zh) * 2021-02-01 2022-08-04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参数配置方法、多天线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7221A (zh) * 2011-02-17 2012-08-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分集接收切换控制方法及分集接收机
CN104753579A (zh) * 2013-12-26 2015-07-01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信号接收方法和系统
CN105792259A (zh) * 2016-04-26 2016-07-2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的3g通信控制方法
CN106231662A (zh) * 2016-09-30 2016-12-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天线的切换控制方法及终端
US9843945B2 (en) * 2014-12-16 2017-12-12 Fujitsu Limite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7666344A (zh) * 2017-08-30 2018-02-0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多天线控制方法、多天线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7221A (zh) * 2011-02-17 2012-08-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分集接收切换控制方法及分集接收机
CN104753579A (zh) * 2013-12-26 2015-07-01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信号接收方法和系统
US9843945B2 (en) * 2014-12-16 2017-12-12 Fujitsu Limite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5792259A (zh) * 2016-04-26 2016-07-2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的3g通信控制方法
CN106231662A (zh) * 2016-09-30 2016-12-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天线的切换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7666344A (zh) * 2017-08-30 2018-02-0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多天线控制方法、多天线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0252A (zh) * 2018-08-06 2019-01-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966329A (zh) * 2018-08-27 2018-12-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省电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640300A (zh) * 2018-10-26 2019-04-1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的WiFi天线配置方法、智能终端、存储装置
CN110290277A (zh) * 2019-07-25 2019-09-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控制方法及终端
WO2021023130A1 (zh) * 2019-08-02 2021-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CN111756434A (zh) * 2020-05-14 2020-10-09 广州程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相控阵功耗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918362A (zh) * 2020-08-10 2020-11-1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无线连接扫描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CN112532291A (zh) * 2020-11-22 2021-03-19 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天线分集接收的功耗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2637889A (zh) * 2020-12-18 2021-04-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2637889B (zh) * 2020-12-18 2023-07-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WO2022160740A1 (zh) * 2021-02-01 2022-08-04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参数配置方法、多天线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845364A (zh) * 2022-04-26 2022-08-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7277B (zh) 2021-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47277A (zh) 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430101B (zh) 天线关闭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EP3965454A1 (en) Measurement method, configura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CN108491061B (zh) 射频天线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1023296B2 (en) Method for managing multiple operating systems in a terminal
WO2020143523A1 (zh) 天线面板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侧设备
EP3920577A1 (en) Measurement method, terminal, measurement indication method,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US20220295367A1 (en) Neighbor cell csi report sending method, neighbor cell csi report receiv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s
CN106131345A (zh) 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US20220360379A1 (en)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configuration methods,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EP4044673A1 (en) Cell management method, cell management configura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KR20210147051A (ko) 측정 방법, 측정 구성 방법, 단말 및 네트워크 장치
CN112311930A (zh) 终端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US20210092630A1 (en) Method for cell management, terminal, and network-side device
CN110300435A (zh) 一种通信模式切换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138041B2 (en)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releasing resource occupied by process in background of terminal, storage medium and terminal
CN106453839A (zh) 天线的调整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385486B (zh) 一种接近传感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949021A (zh) 终端设备中切换接收链路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9379777A (zh) 一种网络搜索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454953B (zh) 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282330B (zh) 自动连接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10022600A (zh) 驱动电流的调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8377162A (zh) 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6980498B (zh) 窗口管理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