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45345B - 旋钮调整机构 - Google Patents

旋钮调整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45345B
CN108345345B CN201710058905.8A CN201710058905A CN108345345B CN 108345345 B CN108345345 B CN 108345345B CN 201710058905 A CN201710058905 A CN 201710058905A CN 108345345 B CN108345345 B CN 1083453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member
ball
positioning
limiting
kno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589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45345A (zh
Inventor
郑松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Asia Optical 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Asia Optical 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Asia Optical Co Inc filed Critical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5890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45345B/zh
Priority to US15/791,542 priority patent/US10145651B2/en
Publication of CN108345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53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453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53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1/00Controlling members, e.g. knobs or handles; Assemblies or arrangements thereof; Indicating position of controlling members
    • G05G1/08Controlling members for hand actuation by rotary movement, e.g. hand wheels
    • G05G1/10Details, e.g. of discs, knobs, wheels or hand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1WEAPONS
    • F41GWEAPON SIGHTS; AIMING
    • F41G1/00Sighting devices
    • F41G1/06Rearsights
    • F41G1/16Adjusting mechanism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for
    • F41G1/18Clicking-indicators with spring detent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5/00Means for preventing, limiting or returning the movements of parts of a control mechanism, e.g. locking controlling member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5/00Means for preventing, limiting or returning the movements of parts of a control mechanism, e.g. locking controlling member
    • G05G5/06Means for preventing, limiting or returning the movements of parts of a control mechanism, e.g. locking controlling member for holding members in one or a limited number of definite positions only
    • G05G5/065Means for preventing, limiting or returning the movements of parts of a control mechanism, e.g. locking controlling member for holding members in one or a limited number of definite positions only using a spring-loaded bal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旋钮调整机构,包括基座、第一齿盘、第二齿盘、限位件、调整件、定位件以及调整盖,该基座包括第一承放部以及第二承放部,该第一齿盘设置于该第二承放部,并具有复数个第一沟槽,该第二齿盘设置于该第一承放部,并具有复数个第二沟槽,该限位件设置于该基座,该定位件设置于该限位件的内侧,该调整盖以固定件轴向穿透该限位件而结合于该定位件,并可带动该定位件沿着该基座的轴向相对于该限位件以及该第二齿盘移动,转动该调整盖可藉由该固定件而同时带动该限位件以及该定位件旋转。

Description

旋钮调整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旋钮调整机构,特别是指一种具有二段式调整效果的旋钮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瞄准器通常藉由旋钮调整机构来进行弹着补偿,而该旋钮调整机构内通常设置有齿环,且在该齿环上会等间距地形成复数个沟槽,该旋钮调整机构在转动时,会同时带动球体在这些沟槽间移动而发出喀喀声响以提醒使用者。然而,当使用者欲变换声响时,却必须更换旋钮调整机构内部的组件或甚至更换整个旋钮调整机构,因此在使用上造成使用者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旋钮调整机构的上述缺陷,提供一旋钮调整机构,该旋钮调整机构内设置有二齿盘,使球体可藉由这些齿盘发出二种不同的声响,并藉由切换调整盖的位置,控制该旋钮调整机构发出不同的声响。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旋钮调整机构的一较佳实施例包括基座、第一齿盘、第二齿盘、限位件、调整件、定位件以及调整盖,该基座包括第一承放部以及第二承放部,该第一齿盘设置于该第二承放部,并具有复数个第一沟槽,该第二齿盘设置于该第一承放部,并具有复数个第二沟槽,该限位件设置于该基座,该定位件设置于该限位件的内侧,并可沿着该基座的轴向相对于该限位件移动,该调整盖以一固定件轴向穿透该限位件而结合于该定位件,并可带动该定位件沿着该基座的轴向相对于该限位件以及该第二齿盘移动,转动该调整盖可藉由该固定件而同时带动该限位件以及该定位件旋转。
在另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固定件更包括至少二固定螺丝,这些固定螺丝的一端设置于该调整盖,另一端先穿过该限位件后设置于该定位件。
在另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定位件可相对于该限位件定位于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其中该限位件具有至少一卡合机构,该卡合机构可分别活动性卡合于该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其中,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分别位于该定位件的第一沟槽以及第二沟槽,且该第一沟槽及第二沟槽形成于该定位件的内周壁上,其中,该第一沟槽及第二沟槽分别成环状。
在另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卡合机构包括弹性件以及球体,该弹性件以及该球体设置于该限位件上一孔中,藉由该弹性件的弹力可推压该球体卡合于该第一环状沟槽或第二环状沟槽。
在另一实施例中,其中当该定位件定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调整盖定位于第三位置,该限位件抵接于该第一齿盘上,该定位件则抵接于该限位件内侧的一平面部,当该定位件定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调整盖定位于第四位置,其中,当该定位件定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限位件抵接于该第一齿盘上,该定位件则抵接于该限位件内侧的一平面部,当该定位件定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限位件抵接于该第一齿盘上,该定位件则抵接于该第二齿盘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其中该限位件具有至少弹性件以及球体,该弹性件以及该球体设置于该限位件上一孔中,该第一齿盘上更具有复数个平面,这些平面形成于这些第一沟槽之间,当该定位件定位于该第一位置或该第二位置时,藉由该弹性件的弹力可推压该球体抵接于该第一齿盘上,此时转动该限位件可带动该球体轮流移动于这些第一沟槽以及这些平面。
在另一实施例中,其中该定位件具有至少弹性件以及球体,该弹性件以及该球体设置于该定位件上一孔中,当该定位件定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藉由该弹性件的弹力可推压该球体抵接于该第二齿盘上,此时转动该定位件可带动该球体间移动于这些第二沟槽间。
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更包括刻度环以及装饰环,该刻度环的外侧具有基线,该装饰环的壁上形成缺口,该刻度环设置于该基座的外侧,该饰环设置于该刻度环的外侧,该缺口对准该基线。
在另一实施例中,其中该调整盖的外侧具有细调节刻度,该限位件的外侧具有粗调节刻度,当该定位件定位于该第一位置时,从该缺口可看到该基线以及该粗调节刻度,当该定位件定位于该第二位置时,从该缺口可看到该基线以及该细调节刻度。
实施本发明的旋钮调整机构,具有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旋钮调整机构内设置有二齿盘,使球体可藉由这些齿盘发出二种不同的声响,并藉由切换调整盖的位置,控制该旋钮调整机构发出不同的声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旋钮调整机构其中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图。
图2是图1中的旋钮调整机构组装后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的旋钮调整机构组装后的结构剖视图。
图4A是图1中的第一齿盘以及第二齿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是图1中的第一齿盘以及第二齿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的旋钮调整机构的外观示意图。
图6是图3中的旋钮调整机构的外观示意图。
图7是图2中的旋钮调整机构于未组装装饰环时的外观示意图。
图8是图3中的旋钮调整机构于未组装装饰环时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旋钮调整机构1包括调整盖10、限位件20、定位件50、第一齿盘40、第二齿盘70、调整件80以及基座90,其中,转动调整盖10可使旋钮调整机构1发出声响,并带动调整件80沿着基座90的轴向相对于基座90移动,将调整盖10定位于二不相同的位置则可改变旋钮调整机构1所发出之声响。以下详细说明这些组件的组装:
请参阅图1,图1描述旋钮调整机构1的分解结构图,于本实施例中,调整盖10包括调整上盖100以及调整盖本体103,调整盖本体103具有凸部1031,三个贯孔1032分别形成于凸部1031上一平面部,另有三个压环102分别设置于该平面部上对应于这些贯孔1032的位置,垫圈101设置于凸部1031上凸缘部后,将调整上盖100套设于凸部1031,并使垫圈101被夹于调整上盖100与调整盖本体103之间,如此设置可增加调整盖10的密封性。接着将一固定件包括至少二个固定螺丝104的一端分别穿过这些贯孔1032后,藉由这些压环102将这些固定螺丝104分别固定于调整盖本体103的内侧,此外,这些固定螺丝104的另一端可活动地穿过限位件20。
请同时参阅图2、3,图2、3分别描述图1中的调整盖10分别定位于二不相同的位置时的结构剖视图,限位件20包括限位件本体201、调整环202以及固定件60,三个贯孔2011分别形成于限位件本体201上平面部对应于这些固定螺丝104的位置,以供这些固定螺丝104可活动地穿设于其中,限位件本体201藉由压环260以及位于该平面部中心的通孔2012固定于固定件60上第一凸部602,调整环202则设置于限位件本体201的内侧,固定件60上相对于第一凸部602的位置更具有第二凸部603,第二凸部603的中心形成限位槽604,调整件80系可活动地设置于限位槽604中,注意的是,由于调整盖10、这些固定螺丝104以及限位件20之间形成连动关系,转动调整盖10可带动限位件20以及调整件80一同转动。此外,限位件20藉由第二凸部603设置于基座90,调整件80则由限位槽604向外延伸并穿过位于基座90中心的调整孔905,其中,调整件80可为调整螺丝,由于调整孔905内周壁上的内螺纹(未绘示)与调整件80外周壁上的外螺纹相互配合,转动调整盖10可带动调整件80相对于基座90进行轴向移动。
如图2、3所示,这些固定螺丝104穿过限位件本体201的另一端固定于定位件50,此时转动调整盖10可藉由这些固定螺丝104带动限位件20、定位件50以及调整件80一同转动,且定位件50可沿基座90的轴向移动于固定件60的外周壁以及调整环202的内周壁之间的间隙,具体来说,复数个第一齿形成于调整环202的内周壁,定位件50藉由其外周壁的复数个第二齿啮合于调整环202的内周壁,除此之外,二盲孔601形成于固定件60的外周壁,每个盲孔601中皆设置有球体561以及弹性件562,藉由弹性件562的弹力推压球体561,使球体561抵接于定位件50的内周壁,在定位件50的内周壁上分别形成第一环状沟槽651以及第二环状沟槽652中,第二环状沟槽652比第一环状沟槽651更接近调整盖10,藉由这些球体561卡合于第一环状沟槽651或第二环状沟槽652而使定位件50可相对于限位件20定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即,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分别位于该定位件50的第一环状沟槽651以及第二环状沟槽652。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调整盖10与定位件50之间以这些固定螺丝104结合,调整盖10可藉由这些固定螺丝104的导引而定位于第三位置或第四位置。其中,弹性件562可以是例如弹簧,球体561可以是例如钢珠。
又如图2、3所示,基座90包括固定座901以及基座本体904,压环903先设置于基座本体904内侧的平面部,垫圈902则接着设置于压环903上,再将固定座901设置于基座本体904上凸缘部,具体来说,压环903的中心具有直径大致等于第二凸部603的通孔9031,而垫圈902的中心又具有直径大致等于第二凸部603的通孔9021,此外,第二齿盘70设置于固定座901内侧的第一承放部,而第一齿盘40则设置于固定座901上第二承放部,固定座901的中心更具有通孔9011,第二凸部603依序穿设于第二齿盘70、通孔9011、通孔9021以及通孔9031后抵接于基座本体904,另有刻度环302固定于基座90的外侧,并连同基座90一起固定于装饰环303的内侧。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承放部为平面部,该第二承放部为凸缘部。
请参阅图4A、4B,图4A、4B描述第一齿盘40以及第二齿盘70的结构,第一齿盘40上等间距地形成复数个径向的第一沟槽401,这些第一沟槽401之间则又形成复数个扇形平面402,而第二齿盘70上等间距地形成复数个径向的第二沟槽701,这些第二沟槽701的数量多于这些第一沟槽401的数量。如图1所示,调整环202的壁上形成二轴向的贯孔2021,每个贯孔2021皆依序设置固定件241、弹性件242以及球体243,固定件241先固定于贯孔2021,再藉由弹性件242的弹力推压球体243,使球体243抵接于第一齿盘40上,因此当调整环202旋转时,会带动球体243在各第一沟槽401间移动而发出第一声音,另一方面,定位件50上有对应于这些固定螺丝104的三个贯孔501,以供这些固定螺丝104固定于其中,每个贯孔501中更设置有球体572以及弹性件571,固定螺丝104藉由弹性件571的弹力推压球体572,使球体572抵接于第二齿盘70上,因此当定位件50旋转时,会带动球体572在各第二沟槽701间移动而发出第二声音。
操作时,如图2所示,当调整盖10位于该第三位置时,转动调整盖10只会使旋钮调整机构1发出该第一声音,又如图3所示,当调整盖10位于该第四位置时,转动调整盖10会使旋钮调整机构1同时发出该第一声音以及该第二声音。具体来说,当调整盖10位于该第三位置时,定位件50定位于该第一位置并同时抵接于限位件20内侧的一平面部,这些球体561卡合于第一环状沟槽651,此时这些球体243抵接于第一齿盘40,但这些球体572却未抵接于第二齿盘70,因此当调整环202与定位件50皆以相同的速率转动时,只有这些球体243移动于各第一沟槽401之间,另一方面,当调整盖10位于该第四位置时,定位件50定位于该第二位置,这些球体561卡合于第二环状沟槽652,如图4A、4B所示,此时这些球体243抵接于第一齿盘40,且这些球体572抵接于第二齿盘70,因此当调整环202与定位件50皆以相同的速率转动时,这些球体572移动于各第二沟槽701之间,此时,为了配合第二齿盘70上这些第二沟槽701间的间距,这些球体243在第一齿盘40上则会轮流移动于各第一沟槽401与各扇形平面402之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这些第二沟槽701间的间距小于这些第一沟槽401间的间距,或者说这些第二沟槽701的数量多于这些第一沟槽401的数量,听到该第一声音则代表调整盖10转动一次的幅度较大,且调整件80相对于基座90移动的距离较多(即弹着补偿量较多),相反地,听到该第二声音则代表调整盖10转动一次的幅度较小,且调整件80相对于基座90移动的距离较少(即弹着补偿量较少)。
还需要注意的是,当调整盖10位于该第四位置时,转动调整盖10分别会带动调整环202与定位件50以相同的速率转动,进而使旋钮调整机构1同时发出该第一声音以及该第二声音,但实际上使用者只分辨得出该第二声音而已,因为当球体243从扇形平面402移动至第一沟槽401时所发出的声响会与球体572移动于各第二沟槽701之间所发出声响重迭,而当球体243从第一沟槽401移动至扇形平面402时则不会发出声响,但同时间里球体572移动于另二第二沟槽701之间仍然会发出声响,因此当调整盖10位于该第四位置时,转动调整盖10只会使使用者听到该第二声音。
前述说明均是建立在这些第二沟槽701的数量多于这些第一沟槽401的数量的前提之下,然而在另一实施例中,这些第二沟槽701的数量也可等于这些第一沟槽401的数量(即这些第二沟槽701间的间距等于这些第一沟槽401间的间距)。具体而言,第二齿盘70也可采用第一齿盘40的结构,即第二齿盘70上等间距地形成复数个径向的第二沟槽701,这些第二沟槽701之间则又形成复数个扇形平面(未绘示),操作时,当调整盖10位于该第三位置时,由于这些球体572未抵接于第二齿盘70,因此如前述说明,转动调整盖10只会使旋钮调整机构1发出该第一声音,而值得注意的是,当调整盖10位于该第四位置时,这些球体243抵接于第一齿盘40,且这些球体572抵接于第二齿盘70,由于第一齿盘40与第二齿盘70具有相同结构,转动调整盖10会使旋钮调整机构1发出二第一声音,但实际上使用者却会听到该第二声音,这是因为虽然第一齿盘40与第二齿盘70结构相同,但在组装时若以这些第一沟槽401对应于第二齿盘70上的这些扇形平面的位置(或以这些第二沟槽701对应于这些扇形平面402的位置)的话,当球体243从扇形平面402移动至第一沟槽401发出的声响时,球体572则从第二沟槽701移动至某一扇形平面而未发出声响,而当球体243从第一沟槽401移动至扇形平面402时而未发出声响时,球体572则从该扇形平面移动至第二沟槽701而发出声响。简言之,当调整盖10位于该第四位置时,转动调整盖10使球体243以及球体572分别移动于结构相同的第一齿盘40与第二齿盘70所发出的二第一声音并不会重迭,反而还组合为该第二声音。
请同时参阅图2、3、5、6、7及8,图5、6分别为图2、3中旋钮调整机构1的外观示意图,图7、8分别为第2、3图中旋钮调整机构1未组合装饰环303时的外观示意图,调整盖本体103的外侧具有对应于这些第二沟槽701的细调节刻度,限位件本体201的外侧则具有对应于这些第一沟槽401的粗调节刻度,刻度环302的外侧则具有基线,装饰环303的壁上则形成缺口3031,藉由缺口3031可得知该粗调节或该细调节刻度相对于该基线的位置以确认实际的弹着补偿量,当调整盖10被定位于该第四位置时,调整盖本体103会完全遮住限位件本体201,亦即会遮住该粗调节刻度,此时从缺口3031只会看到该细调节刻度以及该基线,相反地,当调整盖10被定位于该第三位置时,从缺口3031则会看到该粗调节刻度以及该基线。
于另一实施例中,旋钮调整机构1可藉由垫圈304设置于瞄准器(未绘示)的本体(未绘示)上以进行弹着补偿,组装完成后,调整件80则会抵接于该本体内部的光学单元(未绘示),因此可藉由转动调整盖10以调整该光学单元相对于该本体移动,来达成该瞄准器的弹道或风偏补偿功能,特别的是,该瞄准器可提供使用者二种弹着补偿的操作方式:
当目标位于近距离时,由于需要快速地进行弹道调整,使用者可使用第一种弹着补偿的操作方式,如图2、5及7所示,将调整盖10定位于该第三位置以提供该瞄准器较大的弹着补偿量,使旋钮调整机构1可发出该第一声音以提醒使用者,同时使用者也可藉由缺口3031查看该基线所指的该粗调节刻度来确认目前的弹着补偿量,另一方面,当目标位于远距离时,由于需要精确地进行弹道调整,使用者可使用第二种弹着补偿的操作方式,如图3、6及8所示,将调整盖10定位于该第四位置以提供较小的弹着补偿量,使旋钮调整机构1可发出该第二声音以提醒使用者,同时使用者也可藉由缺口3031查看该基线所指的该细调节刻度来确认弹着补偿量。

Claims (10)

1.一种旋钮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包括第一承放部以及第二承放部;
第一齿盘,设置于该第二承放部,该第一齿盘上具有复数个第一沟槽;
第二齿盘,设置于该第一承放部,该第二齿盘上具有复数个第二沟槽;
限位件,设置于该基座;
定位件,设置于该限位件的内侧,并可沿着该基座的轴向相对于该限位件移动;
调整盖,以固定件轴向穿透该限位件而结合于该定位件,并可带动该定位件沿着该基座的轴向相对于该限位件以及该第二齿盘移动,转动该调整盖可藉由该固定件而同时带动该限位件以及该定位件旋转;
该定位件可相对于该限位件定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其中,当该定位件定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限位件抵接于该第一齿盘上,当该定位件定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定位件则抵接于该第二齿盘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更包括至少二固定螺丝,这些固定螺丝的一端设置于该调整盖,另一端先穿过该限位件后设置于该定位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当该定位件定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调整盖定位于第三位置,当该定位件定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调整盖定位于第四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钮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限位件具有至少一卡合机构,该卡合机构可分别活动性卡合于该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其中,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分别位于该定位件的第一沟槽以及第二沟槽,且该第一沟槽及第二沟槽形成于该定位件的内周壁上,其中,该第一沟槽及第二沟槽分别成环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钮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卡合机构包括弹性件以及球体,该弹性件以及该球体设置于该限位件上一孔中,藉由该弹性件的弹力可推压该球体卡合于该第一环状沟槽或第二环状沟槽。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钮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当该定位件定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定位件则抵接于该限位件内侧的一平面部,当该定位件定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定位件则抵接于该第二齿盘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钮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限位件具有至少弹性件以及球体,该弹性件以及该球体设置于该限位件上一孔中,该第一齿盘上更具有复数个平面,这些平面形成于这些第一沟槽之间,当该定位件定位于该第一位置或该第二位置时,藉由该弹性件的弹力可推压该球体抵接于该第一齿盘上,此时转动该限位件可带动该球体轮流移动于这些第一沟槽以及这些平面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钮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定位件具有至少弹性件以及球体,该弹性件以及该球体设置于该定位件上一孔中,当该定位件定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藉由该弹性件的弹力可推压该球体抵接于该第二齿盘上,此时转动该定位件可带动该球体移动于这些第二沟槽间。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钮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刻度环以及装饰环,该刻度环的外侧具有基线,该装饰环的壁上形成缺口,该刻度环设置于该基座的外侧,该饰环设置于该刻度环的外侧,该缺口对准该基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钮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调整盖的外侧具有细调节刻度,该限位件的外侧具有粗调节刻度,当该定位件定位于该第一位置时,从该缺口可看到该基线以及该粗调节刻度,当该定位件定位于该第二位置时,从该缺口可看到该基线以及该细调节刻度。
CN201710058905.8A 2017-01-23 2017-01-23 旋钮调整机构 Active CN1083453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58905.8A CN108345345B (zh) 2017-01-23 2017-01-23 旋钮调整机构
US15/791,542 US10145651B2 (en) 2017-01-23 2017-10-24 Adjusting knob mechanis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58905.8A CN108345345B (zh) 2017-01-23 2017-01-23 旋钮调整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5345A CN108345345A (zh) 2018-07-31
CN108345345B true CN108345345B (zh) 2020-02-14

Family

ID=62906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58905.8A Active CN108345345B (zh) 2017-01-23 2017-01-23 旋钮调整机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145651B2 (zh)
CN (1) CN1083453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43979B2 (en) * 2016-01-15 2019-10-15 Sig Sauer, Inc. Turret assembly
CA3023558C (en) * 2016-05-13 2020-01-21 Vista Outdoor Operations Llc Adjustable zero-stop turret
EP3586078B1 (de) * 2017-02-22 2021-04-14 Hensoldt Optronics GmbH Verstellvorrichtung einer abseheneinrichtung eines zielfernrohres
AT521030B1 (de) * 2018-10-04 2019-10-15 Kahles Ges M B H Stellturm zur Seitenverstellung einer Zielmarke eines Zielfernroh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11894A (en) * 1954-12-31 1957-11-05 Benjamin V B Braker Telescopic sight for direct fire gunnery
US4080043A (en) * 1973-04-05 1978-03-21 Carl Zeiss-Stiftung Binocular telescope
US6351907B1 (en) * 1999-01-29 2002-03-05 Leupold & Stevens, Inc. Spiral cam mechanism for rifle sight adjustment
CN2423066Y (zh) * 2000-05-23 2001-03-14 正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旋转时可以产生声响与定位效果的旋钮装置
DE10314752A1 (de) * 2003-04-01 2004-10-14 Leica Microsystems Wetzlar Gmbh Bedienknopf für optische Systeme
US8006429B2 (en) * 2004-11-30 2011-08-30 Leupold & Stevens, Inc. Locking turret knob
US7415791B2 (en) * 2005-12-21 2008-08-26 U.S. Optics, Inc. Rifle scope with adjustment knob having multiple detent forces
AT504115B1 (de) * 2007-02-14 2008-03-15 Swarovski Optik Kg Betätigungselement
US8312667B2 (en) * 2009-01-14 2012-11-20 Premier Reticles, Ltd Lockable adjustment mechanism
CN102412082A (zh) * 2010-09-21 2012-04-1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旋钮机构
DE102010061349B4 (de) * 2010-12-20 2021-10-21 Schmidt & Bender Gmbh & Co. Kg Verstellturm für Zielfernrohre
US9677848B2 (en) * 2012-04-18 2017-06-13 Sheltered Wings, Inc. Multiple knob turret
US8919026B2 (en) * 2012-04-18 2014-12-30 Sheltered Wings, Inc. Rifle scope turret with spiral cam mechanism
US8806798B2 (en) * 2012-11-21 2014-08-19 Leupold & Stevens, Inc. Riflescope adjustment knob with interchangeable adjustment indicator ring
AT514321B1 (de) * 2013-09-11 2014-12-15 Swarovski Optik Kg Verstellturm
AT516059B1 (de) * 2014-12-15 2016-02-15 Swarovski Optik Kg Betätigungselement zum Einstellen der Zielmarke eines Zielfernrohrs
CN105806156B (zh) * 2014-12-31 2017-06-06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弹道补偿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09763A1 (en) 2018-07-26
US10145651B2 (en) 2018-12-04
CN108345345A (zh) 2018-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45345B (zh) 旋钮调整机构
US11940243B2 (en) Scope turret
US6871997B2 (en) Watch case
WO2011064953A1 (ja) ダイアル式スイッチ
US11086351B2 (en) Self-lock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he same
CN109751916B (zh) 瞄准器及其调整机构
JP2007133089A (ja) レンズ鏡筒
TWI709840B (zh) 旋鈕調整機構
US20070183026A1 (en) Adjustable lens device
JP5005437B2 (ja) レーザー墨出し器およびその回転微調整機構
JP2016226124A (ja)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US7636210B1 (en) Ocular focus device for a sight
JP6703424B2 (ja) 光学照準装置
US20180195697A1 (en) Flashlight unit
US11865920B2 (en) Controller for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JPS6315117Y2 (zh)
CN109915558B (zh) 具有预压结构之导动装置
TW201918647A (zh) 瞄準器及其調整機構
JP4727871B2 (ja) 測量機
JP2009265016A (ja) ロータリエンコーダ
JPH11257999A (ja) スイッチ付ロータリエンコーダ
JPH09242769A (ja) ベアリングの組付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