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38041A - 一种沙漠治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沙漠治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38041A
CN108338041A CN201711485251.3A CN201711485251A CN108338041A CN 108338041 A CN108338041 A CN 108338041A CN 201711485251 A CN201711485251 A CN 201711485251A CN 108338041 A CN108338041 A CN 1083380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gangue
laid
aquifer
impervious b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8525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庆华
张德军
王玉强
刘宝开
刘广宇
刘建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Shanghaimiao Mini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Shanghaimiao Min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Shanghaimiao Mini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Shanghaimiao Min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8525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3804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380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380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A01B79/02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combined with other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e.g. fertilising, plan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00Improving or preserving soil or rock, e.g. preserving permafrost soil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沙漠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并开挖治理区域;铺设防渗层,对所述开挖治理区域的坡面和底面分别铺设坡面防渗层和底面防渗层;在所述防渗层上铺设蓄水层,所述蓄水层为第一煤矸石层和/或第一砂层,并对所述蓄水层浇灌无害化处理矿坑水;在所述蓄水层上填埋挡水层,所述挡水层包括多层第二煤矸石层;在所述挡水层上铺设隔离层且碾压平整;在所述隔离层上铺设保水层,所述保水层为第三煤矸石层或煤矸石与保水剂的混合物;在所述保水层上填埋土壤基质层至标高,并碾压平整;种植植物并进行抚育管理。本发明利用煤矸石的高保水特性,在划定沙漠治理区域改变沙漠土壤结构,并选择适于气候带立地条件下的植物对沙漠进行治理绿化。

Description

一种沙漠治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沙漠治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沙漠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煤矸石是成煤过程中与煤伴生的一种含碳量低的黑色岩石,是在煤炭开采和洗选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煤矸石除含有一定量的可燃煤外, SiO2和Al2O3的含量在50%以上,另外还含有一定量的CaO、MgO、Fe2O3、 K2O和Na2O等金属氧化物,是一个包含多种矿物的混合物。它包括巷道掘进过程中的掘进矸石、采掘过程中从顶板、底板及夹层里采出的矸石以及洗煤过程中挑出的洗矸石。口前煤矿的排矸量约占煤炭开采量的8%-20%,平均约为12%,已成为我国累训一堆积量和占用场地最多的工业废弃物。煤矿采掘和洗煤等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可达原煤产量的70%。
随着煤矿开采的不断进行,矸石山现已超过约100万方,成为企业环保的一大难题。随着矸石的不断积累,两矿矸石占地量增加,需要扩大矸石山占地面积、增加扩占地面的挡风抑尘网和矸石山的运移工程量,这每年都需要数百万的费用。矸石堆积占用大量土地,使土地生产力下降,且造成景观破坏。土壤是很难再生的资源,地球上要形成lcm厚的土壤,需经300- 500年的漫长岁月。我国是一个耕地资源非常紧缺的国家,耕地资源十分宝贵。堆贮煤歼石需要占用大量土地,且随着煤歼石排放量的增加,占地面积还将进一步增大,其前景十分令人担忧。
随着矸石山高度的不断增加,需要增高有严格环保要求的挡风抑尘网,过高的挡风抑尘网受高原风沙损坏影响加剧,每年两矿对挡风抑尘网的增高和维修也需要不少的费用。随着矸石山高度的不断增加,矸石山翻矸系统不断更改,榆树井、新上海一号煤矿的翻矸系统大约2年多时间就改一次,现都更改三四次之多,每次更改都需要上百万费用。随着山体面积的扩大,不断增加山体上方汽运矸石堆放距离和运输成本。国家环保政策要求越来越严,地方环保部门的执法力度日益增强,矸石山的环保问题几乎每年造成政府部门的罚款。
煤矸石经煤炭开采由地下转移到地上,其所处的氧化还原环境发生极大变化。当煤矸石中有机物质氧化产生热量的速率超过热量的散发速率的时候,热量就会在煤矸石山内部堆积最终引发自燃。煤矸石堆放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导致很多微量元素粒子发生复杂的变化最终导致其挥发。挥发性元素释放到大气中会造成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在煤矸石自燃的过程中很多因素会影响矿物和微量元素的转变和挥发,如微量元素的挥发性,在煤矸石中的含量,赋存方式,物理性质,与矿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以及燃烧条件等等。煤矸石中含有As、Cr、Hg和Cd等22种有害微量元素,在矸石山露天堆放的过程中,部分矸石山会发生自燃,这些有害微量元素会在燃烧的过程中逸出到大气中,另外含有有害微量元素的粉尘会随风迁移,降落到地表后经过雨水的淋溶作用进入土壤。随着土壤中有害微量元素总量增加,活性有害微量元素会随之增加,进而会被作物吸收,如果人食用了这种作物就会危害身体健康。另外大部分煤矸石中含有硫铁矿,经过氧化及雨水淋溶作用会产生硫酸,使环境呈酸性,有时还会呈强酸性,这些强酸性液体会进一步与矸石发生化学反应夹带着有害微量元素渗入土壤,从而加剧了对土壤的污染。
由于煤矸石是具有一定热值和以Al2O3(52%-65%)、Si02(16%-36%) 为主要化学成分,矿物成分为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勃母石、石英、方解石、黄铁矿及碳质组成的复合矿物质,当前对煤矸石的资源化利用主要包括热值利用(煤矸石发电、混烧及煤矸石制砖等)、矿物利用(煤矸石制水泥、建筑砌块)、化工利用(聚合氯化铝、分子筛、白炭黑等)及填充支撑利用等途径。目前,国内外煤歼石综合利用的途径主要有:利用煤矸石发电,生产建材,开发煤歼石中的共、伴生矿物,利用煤矸石生产肥料,利用煤矸石筑路、填坑等。
在煤矸石中,除含有多种有益于农作物生长的元素外,还含有大量泥质页岩,泥质页岩有机质含量一般在20%左右,用作肥料可以增加土地肥力,也可改善土壤结构。目前整体煤矸石的用量相对于总量较少,因此有必要开发并扩大其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煤矸石的利用和沙漠治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沙漠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并开挖治理区域,按照设计要求确定治理区域,测量计算治理区域的面积、平均深度和最大深度,以此估算治理区域各层的填埋厚度,并对治理区域进行施工放样和开挖;
S2、铺设防渗层,对所述开挖治理区域的坡面和底面分别铺设坡面防渗层和底面防渗层,用于防止水流渗透;
S3、在所述防渗层上铺设蓄水层,所述蓄水层为第一煤矸石层和/或第一砂层,用推土机将所述第一煤矸石层和/或砂层推开铺设好所述蓄水层,并对所述蓄水层浇灌无害化处理矿坑水,确保蓄水层的沉降稳定和安全;
S4、在所述蓄水层上填埋挡水层,所述挡水层包括多层第二煤矸石层,每一层所述第二煤矸石层用推土机摊开铺设好,并对每一层所述挡水层煤矸石浇灌无害化处理矿坑水,确保挡水层的沉降稳定和安全;
S5、在所述挡水层上铺设隔离层且机械碾压平整,所述隔离层为不燃物材料,用于隔绝氧气,防止底部煤矸石发生氧化;
S6、在所述隔离层上铺设保水层,所述保水层为第三煤矸石层或煤矸石与保水剂的混合物,所述保水层的煤矸石为无害化处理煤矸石;
S7、在所述保水层上填埋土壤基质层至标高,并碾压平整;
S8、种植植物并进行抚育管理。
进一步的,所述开挖治理区域包括沿斜面向下开挖,将治理区域的坑边修理压实成坡面,所述坡面与所述底面的角度控制在15°-35°,开挖深度为 5m-13m,挖出的土方均匀堆放于隔壁的未开挖划线区内。
进一步的,所述坡面防渗层的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对位于所述坡面的坡口处的防渗材料采用锚固沟法进行锚固;所述坡面防渗层的厚度控制在 1.5mm-5mm。
进一步的,所述底面防渗层的材料为煤矸石、砂、黏土或黄土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防渗层的厚度为100mm-200mm。
优选的,所述底面防渗层的煤矸石粒径小于等于100mm。
优选的,所述底面防渗层的密实度不小于9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煤矸石层和所述第一砂层间隔铺设。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煤矸石层的煤矸石粒径大于等于100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煤矸石层的煤矸石粒径大于等于150mm。
进一步的,所述挡水层的厚度为300cm-800cm。
优选的,所述隔离层的密实度大于0.8。
优选的,所述隔离层为沙子。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层的厚度为10cm-100cm。
进一步的,所述保水层的煤矸石的粒径不大于100mm。
优选的,添加所述保水剂的质量为所述保水层的煤矸石重量的1%-2%。
进一步的,所述保水剂为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铵、淀粉接枝丙烯酸盐和聚谷氨酸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保水层的厚度为10cm-100cm。
进一步的,所述土壤基质层为素土、煤矸石粉末、沙子、和有机质的混合物,用于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
进一步的,所述土壤基质层的厚度结合所述防渗层、蓄水层、挡水层、隔离层和保水层的总厚度与所述治理区域的开挖深度确定,所述土壤基质层不小于60cm。
优选的,所述煤矸石粉末的粒径小于等于3mm。
进一步的,所述有机质包括池塘污泥、生活垃圾、作物秸杆、人畜粪便或堆制绿肥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质除释放大量养分外,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还能够转化成腐殖质,其根系腐烂后也有胶结和团聚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改善土壤孔隙度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种植植物包括根据适地适树原则,选择适于气候带立地条件下生长的菌、草、藤或乔灌木等植物,形成立体植被覆盖,植苗后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浇水、松土、除草等。
优选的,所述种植植物包括黄蒿、苜蓿、蒺藜、狗尾草、沙棘刺槐、侧柏、臭椿、或火炬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无害化处理矿坑水是指有毒重金属、毒性盐类无知得到消除,并符合环保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煤矸石无害化处理是指煤矸石中有害成分如含硫、硫化铁、油脂等的成分得到消除,并符合环保要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煤矸石的高保水特性,在划定沙漠治理区域从下至上依次设置防渗层、蓄水层、挡水层、隔离层、保水层和土壤基质层,改变沙漠土壤结构,并选择适于气候带立地条件下的植物对沙漠进行治理绿化;
2)通过煤矸石山的植被恢复,减弱煤矸石山内部氧气的含量和流动性,防止煤矸石自燃,减少煤矸石裸露堆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3)根据土壤基质层的优选种植适应沙地土壤特点菌、草、藤、乔灌木等植物,形成立体植被覆盖,达到治理沙漠的目的,初步恢复沙漠草原生态环境;
4)本发明设置隔水挡水层和防渗层,有效防止水分蒸发,并设置蓄水层和保水层,充分为植物保存珍贵的水资源,可节约大量水源、因地制宜;
5)本发明坡面防渗层使用年限长,底面防渗层采用煤矸石,成本低,一次性投入使用,进一步降低投入成本;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见效快,推广性强,并且无污染、环保;
7)根据当地光照、温度、雨量等气候特点以及交通、旅游和文化等社会特点,建设适宜的沙漠绿地公园、沙漠生态园、药材开发园、矿渣治理观赏园、煤矸石治沙开发基地等,达到生态沙漠治理的目的,并实现沙漠治理、环保治理、草原绿化、企业效益的多丰收,实现治理沙漠造福社会,矿渣矿水资源化治理沙漠的新理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的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而且,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实施例1:
一种沙漠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并开挖治理区域,按照设计要求确定治理区域,测量计算治理区域的面积、平均深度和最大深度,以此估算治理区域各层的填埋厚度,并对治理区域进行施工放样和开挖;
S2、铺设防渗层,对所述开挖治理区域的坡面和底面分别铺设坡面防渗层和底面防渗层,用于防止水流渗透;
S3、在所述防渗层上铺设蓄水层,所述蓄水层为第一煤矸石层和/或第一砂层,用推土机将所述第一煤矸石层和/或砂层推开铺设好所述蓄水层,并对所述蓄水层浇灌无害化处理矿坑水,确保蓄水层的沉降稳定和安全;
S4、在所述蓄水层上填埋挡水层,所述挡水层包括多层第二煤矸石层,每一层所述第二煤矸石层用推土机摊开铺设好,并对每一层所述挡水层煤矸石浇灌无害化处理矿坑水,确保挡水层的沉降稳定和安全;
S5、在所述挡水层上铺设隔离层且机械碾压平整,所述隔离层为不燃物材料,用于隔绝氧气,防止底部煤矸石发生氧化;
S6、在所述隔离层上铺设保水层,所述保水层为第三煤矸石层或煤矸石与保水剂的混合物,所述保水层的煤矸石为无害化处理煤矸石;
S7、在所述保水层上填埋土壤基质层至标高,并碾压平整;
S8、种植植物并进行抚育管理。
所述开挖治理区域包括用铲车、推土机和运输车辆相配合进行土地平整,按标桩指示高度挖高填低,将开挖区域底面推平,并将底层夯实。
所述开挖治理区域包括沿斜面向下开挖,将治理区域的坑边修理压实成坡面。
所述坡面与所述底面的角度控制在15°,开挖深度为5m,挖出的土方均匀堆放于隔壁的未开挖划线区内。
所述坡面防渗层的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对位于所述坡面的坡口处的防渗材料采用锚固沟法进行锚固;所述坡面防渗层的厚度控制在1.5mm。
所述底面防渗层的材料为煤矸石、砂、黏土或黄土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防渗层的厚度为100mm。
所述底面防渗层的煤矸石粒径小于等于100mm。
所述底面防渗层的密实度不小于90%。
所述第一煤矸石层和所述第一砂层间隔铺设。
所述第一煤矸石层的煤矸石粒径大于等于100mm。
所述第二煤矸石层的煤矸石粒径大于等于150mm。
所述挡水层的厚度为300cm。
所述隔离层的密实度大于0.8。
所述隔离层为沙子。
所述隔离层的厚度为10cm。
所述保水层的煤矸石的粒径不大于100mm。
添加所述保水剂的质量为所述保水层的煤矸石重量的1%-2%。
所述保水剂为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铵、淀粉接枝丙烯酸盐和聚谷氨酸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保水层的厚度为10cm。
所述土壤基质层为素土、煤矸石粉末、沙子、和有机质的混合物,用于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
所述土壤基质层的厚度结合所述防渗层、蓄水层、挡水层、隔离层和保水层的总厚度与所述治理区域的开挖深度确定,所述土壤基质层不小于 60cm。
所述煤矸石粉末的粒径小于等于3mm。
所述有机质包括池塘污泥、生活垃圾、作物秸杆、人畜粪便或堆制绿肥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质除释放大量养分外,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还能够转化成腐殖质,其根系腐烂后也有胶结和团聚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改善土壤孔隙度结构。
植物选择应具有如下特点:抗逆性强、适应能力强、耐干旱、耐高温灼热、耐瘩薄、耐盐碱、抗污染、抗毒害、速生、根系发达以及改土作用强等,并且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选择乡土植物种。所述种植植物包括根据适地适树原则,选择适于气候带立地条件下生长的菌、草、藤或乔灌木等植物,形成立体植被覆盖,植苗后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浇水、松土、除草等。
所述种植植物包括黄蒿、苜蓿、蒺藜、狗尾草、沙棘刺槐、侧柏、臭椿、或火炬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无害化处理矿坑水是指有毒重金属、毒性盐类无知得到消除,并符合环保要求。
所述煤矸石无害化处理是指煤矸石中有害成分如含硫、硫化铁、油脂等的成分得到消除,并符合环保要求。
实施例2:
一种沙漠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并开挖治理区域,按照设计要求确定治理区域,测量计算治理区域的面积、平均深度和最大深度,以此估算治理区域各层的填埋厚度,并对治理区域进行施工放样和开挖;
S2、铺设防渗层,对所述开挖治理区域的坡面和底面分别铺设坡面防渗层和底面防渗层,用于防止水流渗透;
S3、在所述防渗层上铺设蓄水层,所述蓄水层为第一煤矸石层和/或第一砂层,用推土机将所述第一煤矸石层和/或砂层推开铺设好所述蓄水层,并对所述蓄水层浇灌无害化处理矿坑水,确保蓄水层的沉降稳定和安全;
S4、在所述蓄水层上填埋挡水层,所述挡水层包括多层第二煤矸石层,每一层所述第二煤矸石层用推土机摊开铺设好,并对每一层所述挡水层煤矸石浇灌无害化处理矿坑水,确保挡水层的沉降稳定和安全;
S5、在所述挡水层上铺设隔离层且机械碾压平整,所述隔离层为不燃物材料,用于隔绝氧气,防止底部煤矸石发生氧化;
S6、在所述隔离层上铺设保水层,所述保水层为第三煤矸石层或煤矸石与保水剂的混合物,所述保水层的煤矸石为无害化处理煤矸石;
S7、在所述保水层上填埋土壤基质层至标高,并碾压平整;
S8、种植植物并进行抚育管理。
所述开挖治理区域包括用铲车、推土机和运输车辆相配合进行土地平整,按标桩指示高度挖高填低,将开挖区域底面推平,并将底层夯实。
所述开挖治理区域包括沿斜面向下开挖,将治理区域的坑边修理压实成坡面。
所述坡面与所述底面的角度控制在35°,开挖深度为13m,挖出的土方均匀堆放于隔壁的未开挖划线区内。
所述坡面防渗层的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对位于所述坡面的坡口处的防渗材料采用锚固沟法进行锚固;所述坡面防渗层的厚度控制在5mm。
所述底面防渗层的材料为煤矸石、砂、黏土或黄土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防渗层的厚度为200mm。
所述底面防渗层的煤矸石粒径小于等于100mm。
所述底面防渗层的密实度不小于90%。
所述第一煤矸石层和所述第一砂层间隔铺设。
所述第一煤矸石层的煤矸石粒径大于等于100mm。
所述第二煤矸石层的煤矸石粒径大于等于150mm。
所述挡水层的厚度为800cm。
所述隔离层的密实度大于0.8。
所述隔离层为沙子。
所述隔离层的厚度为100cm。
所述保水层的煤矸石的粒径不大于100mm。
添加所述保水剂的质量为所述保水层的煤矸石重量的1%-2%。
所述保水剂为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铵、淀粉接枝丙烯酸盐和聚谷氨酸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保水层的厚度为100cm。
所述土壤基质层为素土、煤矸石粉末、沙子、和有机质的混合物,用于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
所述土壤基质层的厚度结合所述防渗层、蓄水层、挡水层、隔离层和保水层的总厚度与所述治理区域的开挖深度确定,所述土壤基质层不小于 60cm。
所述煤矸石粉末的粒径小于等于3mm。
所述有机质包括池塘污泥、生活垃圾、作物秸杆、人畜粪便或堆制绿肥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质除释放大量养分外,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还能够转化成腐殖质,其根系腐烂后也有胶结和团聚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改善土壤孔隙度结构。
植物选择应具有如下特点:抗逆性强、适应能力强、耐干旱、耐高温灼热、耐瘩薄、耐盐碱、抗污染、抗毒害、速生、根系发达以及改土作用强等,并且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选择乡土植物种。所述种植植物包括根据适地适树原则,选择适于气候带立地条件下生长的菌、草、藤或乔灌木等植物,形成立体植被覆盖,植苗后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浇水、松土、除草等。
所述种植植物包括黄蒿、苜蓿、蒺藜、狗尾草、沙棘刺槐、侧柏、臭椿、或火炬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无害化处理矿坑水是指有毒重金属、毒性盐类无知得到消除,并符合环保要求。
所述煤矸石无害化处理是指煤矸石中有害成分如含硫、硫化铁、油脂等的成分得到消除,并符合环保要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煤矸石的高保水特性,在划定沙漠治理区域从下至上依次设置防渗层、蓄水层、挡水层、隔离层、保水层和土壤基质层,改变沙漠土壤结构,并选择适于气候带立地条件下的植物对沙漠进行治理绿化;
通过煤矸石山的植被恢复,减弱煤矸石山内部氧气的含量和流动性,防止煤矸石自燃,减少煤矸石裸露堆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根据土壤基质层的优选种植适应沙地土壤特点菌、草、藤、乔灌木等植物,形成立体植被覆盖,达到治理沙漠的目的,初步恢复沙漠草原生态环境;
本发明设置隔水挡水层和防渗层,有效防止水分蒸发,并设置蓄水层和保水层,充分为植物保存珍贵的水资源,可节约大量水源、因地制宜;
本发明坡面防渗层使用年限长,底面防渗层采用煤矸石,成本低,一次性投入使用,进一步降低投入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见效快,推广性强,并且无污染、环保;
根据当地光照、温度、雨量等气候特点以及交通、旅游和文化等社会特点,建设适宜的沙漠绿地公园、沙漠生态园、药材开发园、矿渣治理观赏园、煤矸石治沙开发基地等,达到生态沙漠治理的目的,并实现沙漠治理、环保治理、草原绿化、企业效益的多丰收,实现治理沙漠造福社会,矿渣矿水资源化治理沙漠的新理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沙漠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并开挖治理区域,按照设计要求确定治理区域,测量计算治理区域的面积、平均深度和最大深度,以此估算治理区域各层的填埋厚度,并对治理区域进行施工放样和开挖;
S2、铺设防渗层,对所述开挖治理区域的坡面和底面分别铺设坡面防渗层和底面防渗层,用于防止水流渗透;
S3、在所述防渗层上铺设蓄水层,所述蓄水层为第一煤矸石层和/或第一砂层,用推土机将所述第一煤矸石层和/或砂层推开铺设好所述蓄水层,并对所述蓄水层浇灌无害化处理矿坑水,确保蓄水层的沉降稳定和安全;
S4、在所述蓄水层上填埋挡水层,所述挡水层包括多层第二煤矸石层,每一层所述第二煤矸石层用推土机摊开铺设好,并对每一层所述挡水层煤矸石浇灌无害化处理矿坑水,确保挡水层的沉降稳定和安全;
S5、在所述挡水层上铺设隔离层且机械碾压平整,所述隔离层为不燃物材料,用于隔绝氧气,防止底部煤矸石发生氧化;
S6、在所述隔离层上铺设保水层,所述保水层为第三煤矸石层或煤矸石与保水剂的混合物,所述保水层的煤矸石为无害化处理煤矸石;
S7、在所述保水层上填埋土壤基质层至标高,并碾压平整;
S8、种植植物并进行抚育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沙漠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挖治理区域包括沿斜面向下开挖,将治理区域的坑边修理压实成坡面;所述坡面与所述底面的角度控制在15°-35°,开挖深度为5m-13m,挖出的土方均匀堆放于隔壁的未开挖划线区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沙漠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防渗层的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对位于所述坡面的坡口处的防渗材料采用锚固沟法进行锚固;所述坡面防渗层的厚度控制在1.5mm-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沙漠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防渗层的材料为煤矸石、砂、黏土或黄土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沙漠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防渗层的煤矸石粒径小于等于1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沙漠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煤矸石层和所述第一砂层间隔铺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沙漠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层的煤矸石的粒径不大于10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沙漠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基质层为素土、煤矸石粉末、沙子、和有机质的混合物,用于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沙漠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基质层的厚度结合所述防渗层、蓄水层、挡水层、隔离层和保水层的总厚度与所述治理区域的开挖深度确定,所述土壤基质层不小于60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沙漠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矸石粉末的粒径小于等于3mm。
CN201711485251.3A 2017-12-30 2017-12-30 一种沙漠治理方法 Pending CN1083380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85251.3A CN108338041A (zh) 2017-12-30 2017-12-30 一种沙漠治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85251.3A CN108338041A (zh) 2017-12-30 2017-12-30 一种沙漠治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38041A true CN108338041A (zh) 2018-07-31

Family

ID=62962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85251.3A Pending CN108338041A (zh) 2017-12-30 2017-12-30 一种沙漠治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3804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6955A (zh) * 2020-04-27 2020-07-10 宁夏大学 一种北方旱区土地保水抑盐增产方法
CN111919679A (zh) * 2020-06-30 2020-11-13 河南省地质环境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用于干旱区矿山复垦的二元种植基质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CN114319297A (zh) * 2021-12-22 2022-04-12 成都大学 一种高寒区煤矿煤矸石地的土地修复方法
CN114946601A (zh) * 2021-02-24 2022-08-30 青岛冠中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海拔沙化地区建立植被系统的方法
CN115336445A (zh) * 2022-08-16 2022-11-15 南方科技大学 一种改良沙地的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95887Y (zh) * 2002-12-26 2003-12-31 高德敏 沙漠地下蓄水池
CN101965781A (zh) * 2010-08-31 2011-02-09 吴岳民 改造沙漠为良田的方法及水稻在沙漠中的种植方法
CN103416129A (zh) * 2013-08-20 2013-12-04 陕西省治沙研究所 半干旱风沙区煤矸石山快速复垦治理方法
CN105696606A (zh) * 2016-01-22 2016-06-22 岭南新科生态科技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半干旱地区生态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7371446A (zh) * 2017-09-04 2017-11-24 广东清大同科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种植砂治理沙漠的方法
CN206658690U (zh) * 2017-03-24 2017-11-24 宁夏大学 干旱地区绿化区地下蓄水结构
CN107432169A (zh) * 2017-07-13 2017-12-05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强保水和蓄水性能的海绵土壤结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95887Y (zh) * 2002-12-26 2003-12-31 高德敏 沙漠地下蓄水池
CN101965781A (zh) * 2010-08-31 2011-02-09 吴岳民 改造沙漠为良田的方法及水稻在沙漠中的种植方法
CN103416129A (zh) * 2013-08-20 2013-12-04 陕西省治沙研究所 半干旱风沙区煤矸石山快速复垦治理方法
CN105696606A (zh) * 2016-01-22 2016-06-22 岭南新科生态科技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半干旱地区生态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6658690U (zh) * 2017-03-24 2017-11-24 宁夏大学 干旱地区绿化区地下蓄水结构
CN107432169A (zh) * 2017-07-13 2017-12-05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强保水和蓄水性能的海绵土壤结构
CN107371446A (zh) * 2017-09-04 2017-11-24 广东清大同科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种植砂治理沙漠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毕银丽: "《微生物对煤系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31 July 2007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6955A (zh) * 2020-04-27 2020-07-10 宁夏大学 一种北方旱区土地保水抑盐增产方法
CN111919679A (zh) * 2020-06-30 2020-11-13 河南省地质环境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用于干旱区矿山复垦的二元种植基质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CN114946601A (zh) * 2021-02-24 2022-08-30 青岛冠中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海拔沙化地区建立植被系统的方法
CN114319297A (zh) * 2021-12-22 2022-04-12 成都大学 一种高寒区煤矿煤矸石地的土地修复方法
CN115336445A (zh) * 2022-08-16 2022-11-15 南方科技大学 一种改良沙地的方法
CN115336445B (zh) * 2022-08-16 2024-01-09 南方科技大学 一种改良沙地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54165B (zh) 一种用于石灰石采石场废弃矿山矿坑的修复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填埋方法
CN112934944B (zh) 一种煤基固废用于煤矸石山修复治理的方法
CN108338041A (zh) 一种沙漠治理方法
CN103636404B (zh) 高海拔大温差干旱干热河谷高陡坡弃渣体水土保持方法
CN106437719B (zh) 煤矿沉陷盆地的修复方法
CN104641755B (zh) 废弃砂石开采场的土地修复方法
EP2582646B1 (en) Method of restoring contaminated land
CN105714836A (zh) 基于磷肥控酸的氧化矿石废石场生态修复方法
CN113875344A (zh) 一种煤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方法
CN1932199A (zh) 利用固体废弃物对屋顶绿化的方法
CN109601046A (zh) 矿渣山腐植酸修复与绿化方法
CN105714758A (zh) 基于湖泊底泥控酸的氧化矿石废石场生态修复方法
CN108064487A (zh) 一种混合改良土壤复垦沙漠的方法
CN104232096A (zh) 一种土壤改良剂
CN114634817A (zh) 土壤调理剂、土壤改良方法及其应用
CN105970978A (zh) 一种边坡生态修复系统及方法
CN216405446U (zh) 一种露天矿区排土场生态护坡系统
CN113396795A (zh) 基于河湖底泥与磷矿固废的客土土层结构及制备方法
Chang et al. Ecologic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of spraying vegetation concrete on carbonaceous rock slope experiment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Li Review of coal gangue characteristics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management technology
CN110495279A (zh) 一种绿化植被种植方法及土层结构
CN213485601U (zh) 一种基于生态环境下的行道树种植装置
CN112676339B (zh) 一种用于锰矿区污染土壤修复的复合植生袋及应用方法
Yang et al. The study on land reclamation technology and ecological control for coal mining subsidence area
CN112690061A (zh) 一种露天煤矿的生态修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