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32379A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32379A
CN108332379A CN201810143111.6A CN201810143111A CN108332379A CN 108332379 A CN108332379 A CN 108332379A CN 201810143111 A CN201810143111 A CN 201810143111A CN 108332379 A CN108332379 A CN 1083323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equal
preset
time
conden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431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32379B (zh
Inventor
刘钢
邱锐杰
周祥
邓海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4311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323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32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323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323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323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20Heat-exchange fluid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存储介质,空调器包括:机壳、压缩机、冷凝器、蜗壳和控制装置,机壳上设有出风口、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且第二回风口处设有风门;压缩机设置在机壳内;冷凝器设置在机壳内,并与压缩机相连,且沿气体的流动方向,冷凝器位于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的下游侧;蜗壳位于机壳内,且沿气体的流动方向,其入口位于冷凝器的下游侧,其出口位于出风口的上游侧;控制装置与风门相连,用于根据冷凝器的温度控制风门打开或关闭第二回风口。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防止因排风不畅、冷凝器换热效果差导致冷凝器的温度过高而造成蜗壳结构及风轮变形。

Description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空调只有电机温升保护和压缩机高温保护机制,不能完全避免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排风不畅,或者在非常恶劣环境下使用空调造成的高温故障。移动空调在高温高湿工况、恶劣电压、排风管安装不规范(比如扭曲、加长等),造成制冷时排风不畅、冷凝器换热效果差,致使冷凝器温度过高以及排风温度急剧升高,再加上排风电机温升导致蜗壳材料达到玻璃化转变温度而变形,更严重的会引起风轮变形,导致整机无法运行,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新的空调器,根据冷凝器的温度控制风门的开闭以及空调器压缩机的运行,能够有效地防止因排风不畅、冷凝器换热效果差导致冷凝器的温度过高而造成蜗壳材料及风轮变形,使得空调器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强,达到了保证空调器的使用安全及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对应提出了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空调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设有出风口、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且所述第二回风口处设有风门;压缩机,设置在所述机壳内;冷凝器,设置在所述机壳内,并与所述压缩机相连,且沿气体的流动方向,所述冷凝器位于所述第一回风口和所述第二回风口的下游侧;蜗壳,位于所述机壳内,且沿气体的流动方向,其入口位于所述冷凝器的下游侧,其出口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上游侧;和控制装置,与所述风门相连,用于根据所述冷凝器的温度控制所述风门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回风口。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空调器,通过在机壳上增设第二回风口作为辅助回风口,并在辅助回风口处设置了用于控制其通断的风门,并相应设置控制装置根据冷凝器的温度来控制风门的开闭,则在冷凝器温度过高时,控制装置可以通过打开风门来增加室外机的回风量,将外部冷空气引入机壳内,利用吸入的冷风带走冷凝器产生的热量,进而降低冷凝器的温度,防止蜗壳及风轮发生高温变形,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而在空调器正常运行时,控制装置则关闭风门,仅利用第一回风口即可满足设备正常运转的需要;由于控制装置能够实现风门的自动打开和自动关闭,使其与空调器的运行状态相匹配,而无需用户担心,从而有效提高了产品的自动化程度和使用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沿气体的流动方向,所述冷凝器位于所述第一回风口和所述第二回风口的下游侧”,指的是气体由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流向冷凝器,即:气体先经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进入机壳,然后到达冷凝器;“沿气体的流动方向,其入口位于所述冷凝器的下游侧,其出口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上游侧”,指的是气流由冷凝器流向蜗壳的入口,然后流向蜗壳的出口,最后由机壳的出风口排出,即:气体先经冷凝器到达蜗壳的入口,接着到达蜗壳的出口,然后到达机壳的出风口。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空调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当空调器制冷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冷凝器的第一管温;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调节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定所述第一管温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风门打开所述第二回风口;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风门打开所述第二回风口第二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冷凝器的第二管温;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止运行;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空调器制冷运行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获取空调器的冷凝器的第一管温,并对冷凝器的第一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进行判断,当判定冷凝器的第一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说明冷凝器的管温过高,为了降低冷凝器的管温,控制风门打开第二回风口,利用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共同向冷凝器输送冷风,以增加空调器室外侧的进风量,利用吸入的冷风带走冷凝器产生的热量,为了验证冷凝器的管温是否降低,可以获取风门打开第二预设时间后冷凝器的第二管温,并判断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进而根据判断的结果来确定是否需要控制空调器的压缩机停止运行,来达到降低空调器冷凝器的温度的目的。通过该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防止因排风不畅、冷凝器换热效果差导致冷凝器的温度过高而造成蜗壳结构及风轮变形,使得空调器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强,达到了保证空调器的使用安全及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定所述第二管温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止运行;以及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止运行第三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冷凝器的第三管温;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三管温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以及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模块判定所述第三管温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时,控制重新启动所述压缩机,并调度所述调节模块执行控制所述风门关闭所述第二回风口的步骤,以及调度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返回执行所述当空调器制冷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冷凝器的第一管温的步骤;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打开风门第二预设时间后检测到的空调器的冷凝器的第二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说明在打开风门第二预设时间后,并没有使得冷凝器的管温得到有效地降低,为了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并防止因冷凝器管温过高致使空调器发生故障,控制停止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以减轻空调器的负载运行压力,并降低空调器的功耗,在空调器的压缩机停止运行第三预设时间后,获取冷凝器的第三管温,并判断第三管温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当判定冷凝器的第三管温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时,说明在压缩机停止运行后,冷凝器的管温得到了有效的降低,进而控制重新启动压缩机,并控制风门关闭第二回风口,以使空调器的运行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继续监控冷凝器的管温情况,在重新启动压缩机运行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后,重新获取冷凝器的第一管温,并根据第一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判断结果,来控制风门的开闭,以能够持续的防止因排风不畅、冷凝器换热效果差导致冷凝器的温度过高而造成蜗壳结构及风轮变形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判断模块具体包括:第一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连续获取到的所述冷凝器的所有第一实时管温均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的第一累计时间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时间;第一控制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子模块检测到所述第一累计时间大于所述第四预设时间时,确定所述第三管温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以及在所述第一检测子模块检测到所述第一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预设时间时,控制从零开始重新统计所述第一累计时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保证判断第三管温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的准确性,需要连续获取冷凝器的第一实时管温,并实时判断连续获取到的第一实时管温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以统计出连续获取的所有第一实时管温均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的第一累计时间,即在该第一累计时间内连续采集到的所有第一实时管温均小于或等于该第三预设温度,进一步地,当第一累计时间大于第四预设时间时,说明第三管温连续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的时间超过了第四预设时间,则确定第三管温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当第一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第四预设时间时,说明第三管温连续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的时间未超过第四预设时间,此时为了保证继续判断第三管温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的准确性,将第一累计时间清零,并在大于第三预设温度的第一实时管温后获取到的第一个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的第一实时管温开始重新统计第一累计时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具体包括:第二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连续获取到的所述冷凝器的所有第二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第二累计时间是否大于第五预设时间;第二控制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检测子模块检测到所述第二累计时间大于所述第五预设时间时,确定所述第一管温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以及在所述第二检测子模块检测到所述第二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五预设时间时,控制从零开始重新统计所述第二累计时间;以及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具体包括:第三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连续获取到的所述冷凝器的所有第三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的第三累计时间是否大于第六预设时间;第三控制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三检测子模块检测到所述第三累计时间大于所述第六预设时间时,确定所述第二管温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以及在所述第三检测子模块检测到所述第三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六预设时间时,控制从零开始重新统计所述第三累计时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保证判断第一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准确性,需要连续获取冷凝器的第二实时管温,并实时判断连续获取到的第二实时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以统计出连续获取的所有第二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第二累计时间,即在该第二累计时间内连续采集到的所有第二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该第一预设温度,进一步地,当第二累计时间大于第五预设时间时,说明第一管温连续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时间超过了第五预设时间,则确定第一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当第二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第五预设时间时,说明第一管温连续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时间未超过第五预设时间,此时为了保证继续判断第一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准确性,将第二累计时间清零,并在小于第一预设温度的第二实时管温后获取到的第一个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第二实时管温开始重新统计第二累计时间。为了保证判断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的准确性,需要连续获取冷凝器的第三实时管温,并实时判断连续获取到的第三实时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以统计出连续获取的所有第三实时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的第三累计时间,当第三累计时间大于第六预设时间时,说明第二管温连续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的时间超过了第六预设时间,则确定第二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当第三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第六预设时间时,说明第二管温连续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的时间未超过第六预设时间,此时为了保证继续判断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的准确性,将第三累计时间清零,并在小于第二预设温度的第三实时管温后获取到的第一个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的第三实时管温开始重新统计第三累计时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第四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定所述第二管温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判断所述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当所述第四判断模块判定所述第二管温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调节模块控制所述风门维持当前状态;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四判断模块判定所述第二管温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调度所述调节模块执行控制所述风门关闭所述第二回风口的步骤,以及调度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返回执行所述当空调器制冷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冷凝器的第一管温的步骤。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判定冷凝器的第二管温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说明在风门将第二回风口打开后,冷凝器的管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进而对冷凝器的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进行判断,来验证在风门打开第二回风口后冷凝器的管温是否降低,若判定冷凝器的第二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说明冷凝器的管温并没有明显的下降,则控制风门维持当前状态运行,若判定冷凝器的第二管温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说明在将风门打开第二回风口后,冷凝器的管温得到了有效地降低,进而控制风门关闭第二回风口,以保证空调器的运行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继续监控冷凝器的管温情况,在控制风门关闭第二回风口第一预设时间后,重新获取冷凝器的第一管温,并根据第一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判断结果,来控制风门的开闭,以能够持续的防止因排风不畅、冷凝器换热效果差导致冷凝器的温度过高而造成蜗壳结构及风轮变形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四判断模块具体包括:第四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连续获取到的所述冷凝器的所有第四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第四累计时间是否大于第七预设时间;第四控制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四检测子模块检测到所述第四累计时间大于所述第七预设时间时,确定所述第二管温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以及在所述第四检测子模块检测到所述第四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七预设时间时,控制从零开始重新统计所述第四累计时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保证判断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准确性,需要连续获取冷凝器的第四实时管温,并实时判断连续获取到的第四实时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以统计出连续获取的所有第四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第四累计时间,即在该第四累计时间内连续采集到的所有第四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该第一预设温度,进一步地,当第四累计时间大于第七预设时间时,说明第二管温连续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时间超过了第七预设时间,则确定第二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当第四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第七预设时间时,说明第二管温连续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的时间未超过第七预设时间,此时为了保证继续判断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准确性,将第四累计时间清零,并在小于第一预设温度的第四实时管温后获取到的第一个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第四实时管温开始重新统计第四累计时间。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包括:当空调器制冷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冷凝器的第一管温;判断所述第一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当判定所述第一管温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风门打开第二回风口;在所述风门打开所述第二回风口第二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冷凝器的第二管温;判断所述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停止运行;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空调器制冷运行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获取空调器的冷凝器的第一管温,并对冷凝器的第一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进行判断,当判定冷凝器的第一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说明冷凝器的管温过高,为了降低冷凝器的管温,控制风门打开第二回风口,利用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共同向冷凝器输送冷风,以增加空调器室外侧的进风量,利用吸入的冷风带走冷凝器产生的热量,为了验证冷凝器的管温是否降低,可以获取风门打开第二预设时间后冷凝器的第二管温,并判断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进而根据判断的结果来确定是否需要控制空调器的压缩机停止运行,来达到降低空调器冷凝器的温度的目的。通过该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防止因排风不畅、冷凝器换热效果差导致冷凝器的温度过高而造成蜗壳结构及风轮变形,使得空调器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强,达到了保证空调器的使用安全及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停止运行的步骤,具体包括:当判定所述第二管温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止运行;以及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止运行第三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冷凝器的第三管温;判断所述第三管温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当判定所述第三管温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时,控制重新启动所述压缩机,并控制所述风门关闭所述第二回风口,以及返回执行所述当空调器制冷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冷凝器的第一管温的步骤;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打开风门第二预设时间后检测到的空调器的冷凝器的第二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说明在打开风门第二预设时间后,并没有使得冷凝器的管温得到有效地降低,为了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并防止因冷凝器管温过高致使空调器发生故障,控制停止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以减轻空调器的负载运行压力,并降低空调器的功耗,在空调器的压缩机停止运行第三预设时间后,获取冷凝器的第三管温,并判断第三管温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当判定冷凝器的第三管温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时,说明在压缩机停止运行后,冷凝器的管温得到了有效的降低,进而控制重新启动压缩机,并控制风门关闭第二回风口,以使空调器的运行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继续监控冷凝器的管温情况,在重新启动压缩机运行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后,重新获取冷凝器的第一管温,并根据第一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判断结果,来控制风门的开闭,以能够持续的防止因排风不畅、冷凝器换热效果差导致冷凝器的温度过高而造成蜗壳结构及风轮变形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判断所述第三管温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的步骤,具体包括:检测连续获取到的所述冷凝器的所有第一实时管温均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的第一累计时间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时间;若是,确定所述第三管温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否则控制从零开始重新统计所述第一累计时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保证判断第三管温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的准确性,需要连续获取冷凝器的第一实时管温,并实时判断连续获取到的第一实时管温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以统计出连续获取的所有第一实时管温均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的第一累计时间,即在该第一累计时间内连续采集到的所有第一实时管温均小于或等于该第三预设温度,进一步地,当第一累计时间大于第四预设时间时,说明第三管温连续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的时间超过了第四预设时间,则确定第三管温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当第一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第四预设时间时,说明第三管温连续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的时间未超过第四预设时间,此时为了保证继续判断第三管温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的准确性,将第一累计时间清零,并在大于第三预设温度的第一实时管温后获取到的第一个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的第一实时管温开始重新统计第一累计时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判断所述第一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步骤,具体包括:检测连续获取到的所述冷凝器的所有第二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第二累计时间是否大于第五预设时间;若是,确定所述第一管温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否则控制从零开始重新统计所述第二累计时间;以及所述判断所述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的步骤,具体包括:检测连续获取到的所述冷凝器的所有第三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的第三累计时间是否大于第六预设时间;若是,确定所述第二管温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否则控制从零开始重新统计所述第三累计时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保证判断第一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准确性,需要连续获取冷凝器的第二实时管温,并实时判断连续获取到的第二实时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以统计出连续获取的所有第二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第二累计时间,即在该第二累计时间内连续采集到的所有第二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该第一预设温度,进一步地,当第二累计时间大于第五预设时间时,说明第一管温连续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时间超过了第五预设时间,则确定第一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当第二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第五预设时间时,说明第一管温连续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时间未超过第五预设时间,此时为了保证继续判断第一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准确性,将第二累计时间清零,并在小于第一预设温度的第二实时管温后获取到的第一个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第二实时管温开始重新统计第二累计时间。为了保证判断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的准确性,需要连续获取冷凝器的第三实时管温,并实时判断连续获取到的第三实时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以统计出连续获取的所有第三实时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的第三累计时间,当第三累计时间大于第六预设时间时,说明第二管温连续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的时间超过了第六预设时间,则确定第二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当第三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第六预设时间时,说明第二管温连续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的时间未超过第六预设时间,此时为了保证继续判断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的准确性,将第三累计时间清零,并在小于第二预设温度的第三实时管温后获取到的第一个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的第三实时管温开始重新统计第三累计时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判定所述第二管温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判断所述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若是,控制所述风门维持当前状态,否则控制所述风门关闭所述第二回风口,并返回执行所述当空调器制冷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冷凝器的第一管温的步骤。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判定冷凝器的第二管温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说明在风门将第二回风口打开后,冷凝器的管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进而对冷凝器的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进行判断,来验证在风门打开第二回风口后冷凝器的管温是否降低,若判定冷凝器的第二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说明冷凝器的管温并没有明显的下降,则控制风门维持当前状态运行,若判定冷凝器的第二管温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说明在将风门打开第二回风口后,冷凝器的管温得到了有效地降低,进而控制风门关闭第二回风口,以保证空调器的运行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继续监控冷凝器的管温情况,在控制风门关闭第二回风口第一预设时间后,重新获取冷凝器的第一管温,并根据第一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判断结果,来控制风门的开闭,以能够持续的防止因排风不畅、冷凝器换热效果差导致冷凝器的温度过高而造成蜗壳结构及风轮变形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判断所述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步骤具体包括:检测连续获取到的所述冷凝器的所有第四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第四累计时间是否大于第七预设时间;若是,确定所述第二管温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否则控制从零开始重新统计所述第四累计时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保证判断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准确性,需要连续获取冷凝器的第四实时管温,并实时判断连续获取到的第四实时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以统计出连续获取的所有第四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第四累计时间,即在该第四累计时间内连续采集到的所有第四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该第一预设温度,进一步地,当第四累计时间大于第七预设时间时,说明第二管温连续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时间超过了第七预设时间,则确定第二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当第四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第七预设时间时,说明第二管温连续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的时间未超过第七预设时间,此时为了保证继续判断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准确性,将第四累计时间清零,并在小于第一预设温度的第四实时管温后获取到的第一个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第四实时管温开始重新统计第四累计时间。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储存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储存的可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上述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第四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4示出了图3所示的第三判断模块的示意框图;
图5示出了图3所示的第一判断模块的示意框图;
图6示出了图3所示的第二判断模块的示意框图;
图7示出了图3所示第四判断模块的示意框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9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第一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第二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9至图13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500机壳,502第一回风口,504第二回风口,506安装板,508风门,5082转动轴,5084摆叶,510冷凝器,512蜗壳,514压缩机,516蒸发器,518驱动装置,5182电机,5184主动齿轮,5186从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3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如图9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机壳500、压缩机514、冷凝器510、蜗壳512和控制装置。
具体地,机壳500上设有出风口、第一回风口502和第二回风口504,且第二回风口504处设有风门508;压缩机514设置在机壳500内;冷凝器510设置在机壳500内,并与压缩机514相连,且沿气体的流动方向,冷凝器510位于第一回风口502和第二回风口504的下游侧;蜗壳512位于机壳500内,且沿气体的流动方向,其入口位于冷凝器510的下游侧,其出口位于出风口的上游侧;控制装置与风门508相连,用于根据冷凝器510的温度控制风门508打开或关闭第二回风口504。
进一步地,机壳500内还设有蒸发器516、上风机、下风机等结构,蒸发器516与冷凝器510优选交叉垂直布置,蒸发器516、压缩机514、冷凝器510及其他相关结构相连通,形成冷媒流路,实现空调器的制冷制热功能,且蒸发器516在上,冷凝器510在下,上风机与蒸发器516配合工作,下风机与冷凝器510配合工作。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通过在机壳500上增设第二回风口504作为辅助回风口,并在辅助回风口处设置了用于控制其通断的风门508,并相应设置控制装置根据冷凝器510的温度来控制风门508的开闭,则在冷凝器510温度过高时,控制装置可以通过打开风门508来增加室外机的回风量,如图12和图13所示,将外部冷空气引入机壳500内,利用吸入的冷风带走冷凝器510产生的热量,进而降低冷凝器510的温度,防止蜗壳512及风轮发生高温变形,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而在空调器正常运行时,控制装置则关闭风门508,如图10和图11所示,仅利用第一回风口502即可满足设备正常运转的需要;由于控制装置能够实现风门508的自动打开和自动关闭,使其与空调器的运行状态相匹配,而无需用户担心,从而有效提高了产品的自动化程度和使用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沿气体的流动方向,所述冷凝器位于所述第一回风口和所述第二回风口的下游侧”,指的是气体由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流向冷凝器,即:气体先经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进入机壳,然后到达冷凝器;“沿气体的流动方向,其入口位于所述冷凝器的下游侧,其出口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上游侧”,指的是气流由冷凝器流向蜗壳的入口,然后流向蜗壳的出口,最后由机壳的出风口排出,即:气体先经冷凝器到达蜗壳的入口,接着到达蜗壳的出口,然后到达机壳的出风口。
下面结合图1对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流程步骤:
步骤S102,当空调器制冷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空调器的冷凝器的第一管温;
步骤S104,判断第一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
步骤S106,当判定第一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空调器的风门打开第二回风口;
步骤S108,在风门打开第二回风口第二预设时间后,获取冷凝器的第二管温;
步骤S110,步骤判断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
步骤S112,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控制空调器的压缩机停止运行;其中,第二预设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
在该实施例中,当空调器制冷运行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获取空调器的冷凝器的第一管温,并对冷凝器的第一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进行判断,当判定冷凝器的第一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说明冷凝器的管温过高,为了降低冷凝器的管温,控制风门打开第二回风口,利用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共同向冷凝器输送冷风,以增加空调器室外侧的进风量,利用吸入的冷风带走冷凝器产生的热量,为了验证冷凝器的管温是否降低,可以获取风门打开第二预设时间后冷凝器的第二管温,并判断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进而根据判断的结果来确定是否需要控制空调器的压缩机停止运行,来达到降低空调器冷凝器的温度的目的。通过该实施例,能够有效地防止因排风不畅、冷凝器换热效果差导致冷凝器的温度过高而造成蜗壳结构及风轮变形,使得空调器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强,达到了保证空调器的使用安全及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
具体地,第一预设时间优选的取值范围为20分钟~30分钟,第二预设时间优选的取值范围为20分钟~30分钟,第一预设温度优选的取值范围为70℃~75℃,第二预设温度优选的取值范围为75℃~80℃。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预设时间、第二预设时间、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的取值范围为优选的示例之一,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其他值。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112,具体包括:当判定第二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压缩机停止运行;以及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控制压缩机停止运行第三预设时间后,获取冷凝器的第三管温;判断第三管温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当判定第三管温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时,控制重新启动压缩机,并控制风门关闭第二回风口,以及返回执行当空调器制冷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空调器的冷凝器的第一管温的步骤;其中,第三预设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
在该实施例中,当打开风门第二预设时间后检测到的空调器的冷凝器的第二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说明在打开风门第二预设时间后,并没有使得冷凝器的管温得到有效地降低,为了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并防止因冷凝器管温过高致使空调器发生故障,控制停止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以减轻空调器的负载运行压力,并降低空调器的功耗,在空调器的压缩机停止运行第三预设时间后,获取冷凝器的第三管温,并判断第三管温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当判定冷凝器的第三管温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时,说明在压缩机停止运行后,冷凝器的管温得到了有效的降低,进而控制重新启动压缩机,并控制风门关闭第二回风口,以使空调器的运行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继续监控冷凝器的管温情况,在重新启动压缩机运行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后,重新获取冷凝器的第一管温,并根据第一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判断结果,来控制风门的开闭,以能够持续的防止因排风不畅、冷凝器换热效果差导致冷凝器的温度过高而造成蜗壳结构及风轮变形的情况发生。
具体地,第三预设时间优选的取值范围为20分钟~30分钟,第三预设温度优选的取值范围为65℃~70℃,可理解的是第三预设时间和第三预设温度取值范围为优选的示例之一,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其他值。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判断第三管温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的步骤,具体包括:检测连续获取到的冷凝器的所有第一实时管温均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的第一累计时间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时间;若是,确定第三管温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否则控制从零开始重新统计第一累计时间。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判断第三管温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的准确性,需要连续获取冷凝器的第一实时管温,并实时判断连续获取到的第一实时管温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以统计出连续获取的所有第一实时管温均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的第一累计时间,即在该第一累计时间内连续采集到的所有第一实时管温均小于或等于该第三预设温度,进一步地,当第一累计时间大于第四预设时间时,说明第三管温连续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的时间超过了第四预设时间,则确定第三管温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当第一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第四预设时间时,说明第三管温连续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的时间未超过第四预设时间,此时为了保证继续判断第三管温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的准确性,将第一累计时间清零,并在大于第三预设温度的第一实时管温后获取到的第一个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的第一实时管温开始重新统计第一累计时间。
具体地,第四预设时间优选的取值范围为1分钟~3分钟,可理解的是该第四预设时间取值范围为优选的示例之一,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其他值。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步骤104具体包括:检测连续获取到的冷凝器的所有第二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第二累计时间是否大于第五预设时间;若是,确定第一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否则控制从零开始重新统计第二累计时间;以及步骤110具体包括:检测连续获取到的冷凝器的所有第三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的第三累计时间是否大于第六预设时间;若是,确定第二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否则控制从零开始重新统计第三累计时间。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判断第一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准确性,需要连续获取冷凝器的第二实时管温,并实时判断连续获取到的第二实时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以统计出连续获取的所有第二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第二累计时间,即在该第二累计时间内连续采集到的所有第二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该第一预设温度,进一步地,当第二累计时间大于第五预设时间时,说明第一管温连续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时间超过了第五预设时间,则确定第一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当第二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第五预设时间时,说明第一管温连续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时间未超过第五预设时间,此时为了保证继续判断第一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准确性,将第二累计时间清零,并在小于第一预设温度的第二实时管温后获取到的第一个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第二实时管温开始重新统计第二累计时间。为了保证判断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的准确性,需要连续获取冷凝器的第三实时管温,并实时判断连续获取到的第三实时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以统计出连续获取的所有第三实时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的第三累计时间,当第三累计时间大于第六预设时间时,说明第二管温连续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的时间超过了第六预设时间,则确定第二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当第三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第六预设时间时,说明第二管温连续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的时间未超过第六预设时间,此时为了保证继续判断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的准确性,将第三累计时间清零,并在小于第二预设温度的第三实时管温后获取到的第一个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的第三实时管温开始重新统计第三累计时间。
具体地,第五预设时间优选的取值范围为1分钟~3分钟,第六预设时间优选的取值范围为1分钟~3分钟,可理解的是该第五预设时间和第六预设时间的取值范围为优选的示例之一,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其他值。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当判定第二管温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判断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若是,控制风门维持当前状态,否则控制风门关闭第二回风口,并返回执行当空调器制冷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空调器的冷凝器的第一管温的步骤。
在该实施例中,当判定冷凝器的第二管温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说明在风门将第二回风口打开后,冷凝器的管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进而对冷凝器的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进行判断,来验证在风门打开第二回风口后冷凝器的管温是否降低,若判定冷凝器的第二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说明冷凝器的管温并没有明显的下降,则控制风门维持当前状态运行,若判定冷凝器的第二管温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说明在将风门打开第二回风口后,冷凝器的管温得到了有效地降低,进而控制风门关闭第二回风口,以保证空调器的运行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继续监控冷凝器的管温情况,在控制风门关闭第二回风口第一预设时间后,重新获取冷凝器的第一管温,并根据第一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判断结果,来控制风门的开闭,以能够持续的防止因排风不畅、冷凝器换热效果差导致冷凝器的温度过高而造成蜗壳结构及风轮变形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判断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步骤,具体包括:检测连续获取到的冷凝器的所有第四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第四累计时间是否大于第七预设时间;若是,确定第二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否则控制从零开始重新统计第四累计时间。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判断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准确性,需要连续获取冷凝器的第四实时管温,并实时判断连续获取到的第四实时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以统计出连续获取的所有第四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第四累计时间,即在该第四累计时间内连续采集到的所有第四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该第一预设温度,进一步地,当第四累计时间大于第七预设时间时,说明第二管温连续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时间超过了第七预设时间,则确定第二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当第四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第七预设时间时,说明第二管温连续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的时间未超过第七预设时间,此时为了保证继续判断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准确性,将第四累计时间清零,并在小于第一预设温度的第四实时管温后获取到的第一个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第四实时管温开始重新统计第四累计时间。
具体地,第七预设时间优选的取值范围为1分钟~3分钟,可理解的是该第七预设时间取值范围为优选的示例之一,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其他值。
优选地,上述实施例中,获取的第一管温、第二管温、第三管温、第一实时管温、第二实时管温、第三实时管温均为冷凝器的中部管温,这样有利于提高准确性。
下面结合图2对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流程步骤:
步骤S202,开机,控制移动空调制冷模式运行。
步骤S204,当运行时间达到t0(即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冷凝器的温度T3(即第一管温)。
步骤S206,判断T3是否大于或等于T9(即第一预设温度),若是,则执行步骤S208,若否,则执行步骤S204。
具体地,当冷凝器的温度T3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T9的累计时间大于t1时,则判定T3大于或等于T9,若T3大于或等于T9的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t1时,则将时间清零,重新计算时间;当T3小于T9的累计时间大于t1时,则判定T3小于T9,若T3小于T9的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t1时,则将时间清零,重新计算时间。
步骤S208,控制风门打开第二回风口。
步骤S210,在风门打开第二回风口预设时间t0(即第二预设时间)后,获取冷凝器的温度T3(即第二管温)。
具体地,在控制风门打开第二回风口,并运行t0时间后,重新检测冷凝器的温度T3。
步骤S212,判断T3是否大于或等于T10(即第二预设温度),若是,则执行步骤S218,若否,则执行步骤S214。
具体地,在风门打开第二回风口预设时间t0后,当重新获取的冷凝器中的温度T3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T10的累计时间大于t1时,则判定T3大于或等于T10,若T3大于或等于T10的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t1时,则将时间清零,重新计算时间;当T3小于T10的累计时间大于t1时,则判定T3小于T10,若T3小于T10的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t1时,则将时间清零,重新计算时间。
步骤S214,判断T3是否大于或等于T9,若是,则维持步骤S208的状态,若否,则执行步骤S216,并返回执行步骤S204。
具体地,当冷凝器的温度T3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T9的累计时间大于t1时,则判定T3大于或等于T9,若T3大于或等于T9的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t1时,则将时间清零,重新计算时间;当T3小于T9的累计时间大于t1时,则判定T3小于T9,若T3小于T9的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t1时,则将时间清零,重新计算时间。
步骤S216,控制风门关闭第二回风口。
步骤S218,控制压缩机停止运行。
步骤S220,上下风机运转t0(即第三预设时间)时间后,获取冷凝器的管温T3(即第三管温)。
具体地,在控制压缩机停止运行,并保持上下风机正常运转t0时间后,重新检测冷凝器的管温T3。
步骤S222,判断T3是否小于或等于T11(第三预设温度),若否,则执行步骤S218,若是,则执行步骤S224,并执行步骤S216和步骤S204。
具体地,当冷凝器的温度T3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T11的累计时间大于t1时,则判定T3小于或等于T11,若T3小于或等于T11的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t1时,则将时间清零,重新计算时间;当T3大于T11的累计时间大于t1时,则判定T3大于T11,若T3大于T11的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t1时,则将时间清零,重新计算时间。
步骤S224,控制压缩机启动运行。
具体地,t0优选的取值为20分钟~30分钟,t1优选的取值为1分钟~3分钟,T9优选的取值为70℃~75℃,T10优选的取值为75℃~80℃,T11优选的取值为65℃~70℃,可以理解的是,上述t0、t1、T9、T10和T11的取值为优选的示例之一,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其他值。
在该实施例中,增加侧面进风格栅结构(即第二回风口+风门)及更新相应电控方案,增加了冷凝侧高温保护功能,可避免移动空调在高温环境、低电压或不合理使用等恶劣情况下,蜗壳及风轮的变形,增强了产品可靠性、提升了用户满意度。
下面结合图3至图7对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控制装置30包括:第一获取模块302、第一判断模块304、调节模块306、第二获取模块308、第二判断模块310和控制模块312。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302用于当空调器制冷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冷凝器的第一管温;第一判断模块304用于判断第一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调节模块306用于当第一判断模块304判定第一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风门打开第二回风口;第二获取模块308,用于在风门打开第二回风口第二预设时间后,获取冷凝器的第二管温;第二判断模块310用于判断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控制模块312用于根据第二判断模块310的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控制压缩机停止运行;其中,第二预设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
在该实施例中,当空调器制冷运行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获取空调器的冷凝器的第一管温,并对冷凝器的第一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进行判断,当判定冷凝器的第一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说明冷凝器的管温过高,为了降低冷凝器的管温,控制风门打开第二回风口,利用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共同向冷凝器输送冷风,以增加空调器室外侧的进风量,利用吸入的冷风带走冷凝器产生的热量,为了验证冷凝器的管温是否降低,可以获取风门打开第二预设时间后冷凝器的第二管温,并判断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进而根据判断的结果来确定是否需要控制空调器的压缩机停止运行,来达到降低空调器冷凝器的温度的目的。通过该实施例,能够有效地防止因排风不畅、冷凝器换热效果差导致冷凝器的温度过高而造成蜗壳结构及风轮变形,使得空调器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强,达到了保证空调器的使用安全及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
具体地,第一预设时间优选的取值范围为20分钟~30分钟,第二预设时间优选的取值范围为20分钟~30分钟,第一预设温度优选的取值范围为70℃~75℃,第二预设温度优选的取值范围为75℃~80℃。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预设时间、第二预设时间、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的取值范围为优选的示例之一,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其他值。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控制模块312具体用于:当第二判断模块310判定第二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压缩机停止运行;以及控制装置30还包括:第三获取模块314和第三判断模块316。
其中,第三获取模块314用于在控制模块312控制压缩机停止运行第三预设时间后,获取冷凝器的第三管温;第三判断模块316用于判断第三管温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以及控制模块312还用于:当第三判断模块316判定第三管温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时,控制重新启动压缩机,并调度调节模块执行控制风门关闭第二回风口的步骤,以及调度第一获取模块302返回执行当空调器制冷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冷凝器的第一管温的步骤;其中,第三预设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
在该实施例中,当打开风门第二预设时间后检测到的空调器的冷凝器的第二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说明在打开风门第二预设时间后,并没有使得冷凝器的管温得到有效地降低,为了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并防止因冷凝器管温过高致使空调器发生故障,控制停止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以减轻空调器的负载运行压力,并降低空调器的功耗,在空调器的压缩机停止运行第三预设时间后,获取冷凝器的第三管温,并判断第三管温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当判定冷凝器的第三管温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时,说明在压缩机停止运行后,冷凝器的管温得到了有效的降低,进而控制重新启动压缩机,并控制风门关闭第二回风口,以使空调器的运行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继续监控冷凝器的管温情况,在重新启动压缩机运行达到第一预设时间后,重新获取冷凝器的第一管温,并根据第一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判断结果,来控制风门的开闭,以能够持续的防止因排风不畅、冷凝器换热效果差导致冷凝器的温度过高而造成蜗壳结构及风轮变形的情况发生。
具体地,第三预设时间优选的取值范围为20分钟~30分钟,第三预设温度优选的取值范围为65℃~70℃,可理解的是第三预设时间和第三预设温度取值范围为优选的示例之一,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其他值。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三判断模块316具体包括:第一检测子模块3162和第一控制子模块3164。
其中,第一检测子模块3162用于检测连续获取到的冷凝器的所有第一实时管温均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的第一累计时间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时间;第一控制子模块3164用于在第一检测子模块3162检测到第一累计时间大于第四预设时间时,确定第三管温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以及在第一检测子模块3162检测到第一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第四预设时间时,控制从零开始重新统计第一累计时间。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判断第三管温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的准确性,需要连续获取冷凝器的第一实时管温,并实时判断连续获取到的第一实时管温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以统计出连续获取的所有第一实时管温均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的第一累计时间,即在该第一累计时间内连续采集到的所有第一实时管温均小于或等于该第三预设温度,进一步地,当第一累计时间大于第四预设时间时,说明第三管温连续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的时间超过了第四预设时间,则确定第三管温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当第一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第四预设时间时,说明第三管温连续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的时间未超过第四预设时间,此时为了保证继续判断第三管温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的准确性,将第一累计时间清零,并在大于第三预设温度的第一实时管温后获取到的第一个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的第一实时管温开始重新统计第一累计时间。
具体地,第四预设时间优选的取值范围为1分钟~3分钟,可理解的是该第四预设时间取值范围为优选的示例之一,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其他值。
进一步地,在如图5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判断模块304具体包括:第二检测子模块3042和第二控制子模块3044。
其中,第一检测子模块3162用于检测连续获取到的冷凝器的所有第二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第二累计时间是否大于第五预设时间;第二控制子模块3044用于在第二检测子模块3042检测到第二累计时间大于第五预设时间时,确定第一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以及在第二检测子模块3042检测到第二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第五预设时间时,控制从零开始重新统计第二累计时间。
如图6所示,第二判断模块310具体包括:第三检测子模块3102和第三控制子模块3104。
其中,第三检测子模块3102用于检测连续获取到的冷凝器的所有第三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的第三累计时间是否大于第六预设时间;第三控制子模块3104用于在第三检测子模块3102检测到第三累计时间大于第六预设时间时,确定第二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以及在第三检测子模块3102检测到第三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第六预设时间时,控制从零开始重新统计第三累计时间。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判断第一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准确性,需要连续获取冷凝器的第二实时管温,并实时判断连续获取到的第二实时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以统计出连续获取的所有第二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第二累计时间,即在该第二累计时间内连续采集到的所有第二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该第一预设温度,进一步地,当第二累计时间大于第五预设时间时,说明第一管温连续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时间超过了第五预设时间,则确定第一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当第二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第五预设时间时,说明第一管温连续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时间未超过第五预设时间,此时为了保证继续判断第一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准确性,将第二累计时间清零,并在小于第一预设温度的第二实时管温后获取到的第一个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第二实时管温开始重新统计第二累计时间。为了保证判断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的准确性,需要连续获取冷凝器的第三实时管温,并实时判断连续获取到的第三实时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以统计出连续获取的所有第三实时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的第三累计时间,当第三累计时间大于第六预设时间时,说明第二管温连续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的时间超过了第六预设时间,则确定第二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当第三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第六预设时间时,说明第二管温连续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的时间未超过第六预设时间,此时为了保证继续判断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的准确性,将第三累计时间清零,并在小于第二预设温度的第三实时管温后获取到的第一个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的第三实时管温开始重新统计第三累计时间。
具体地,第五预设时间优选的取值范围为1分钟~3分钟,第六预设时间优选的取值范围为1分钟~3分钟,可理解的是该第五预设时间和第六预设时间的取值范围为优选的示例之一,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其他值。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控制装置还包括:第四判断模块318,用于当第二判断模块判定第二管温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判断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当第四判断模块318判定第二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调节模块控制风门维持当前状态;控制模块还用于:当第四判断模块318判定第二管温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调度调节模块执行控制风门关闭第二回风口的步骤,以及调度第一获取模块返回执行当空调器制冷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冷凝器的第一管温的步骤。
在该实施例中,当判定冷凝器的第二管温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说明在风门将第二回风口打开后,冷凝器的管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进而对冷凝器的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进行判断,来验证在风门打开第二回风口后冷凝器的管温是否降低,若判定冷凝器的第二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说明冷凝器的管温并没有明显的下降,则控制风门维持当前状态运行,若判定冷凝器的第二管温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说明在将风门打开第二回风口后,冷凝器的管温得到了有效地降低,进而控制风门关闭第二回风口,以保证空调器的运行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继续监控冷凝器的管温情况,在控制风门关闭第二回风口第一预设时间后,重新获取冷凝器的第一管温,并根据第一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判断结果,来控制风门的开闭,以能够持续的防止因排风不畅、冷凝器换热效果差导致冷凝器的温度过高而造成蜗壳结构及风轮变形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四判断模块318具体包括:第四检测子模块3182和第四控制子模块3184。
其中,第四检测子模块3182用于检测连续获取到的冷凝器的所有第四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第四累计时间是否大于第七预设时间;第四控制子模块3184用于在第四检测子模块3182检测到第四累计时间大于第七预设时间时,确定第二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以及在第四检测子模块3182检测到第四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第七预设时间时,控制从零开始重新统计第四累计时间。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判断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准确性,需要连续获取冷凝器的第四实时管温,并实时判断连续获取到的第四实时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以统计出连续获取的所有第四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第四累计时间,即在该第四累计时间内连续采集到的所有第四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该第一预设温度,进一步地,当第四累计时间大于第七预设时间时,说明第二管温连续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时间超过了第七预设时间,则确定第二管温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当第四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第七预设时间时,说明第二管温连续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的时间未超过第七预设时间,此时为了保证继续判断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准确性,将第四累计时间清零,并在小于第一预设温度的第四实时管温后获取到的第一个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第四实时管温开始重新统计第四累计时间。
具体地,第七预设时间优选的取值范围为1分钟~3分钟,可理解的是该第七预设时间取值范围为优选的示例之一,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其他值。
图8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
如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40,包括处理器402和存储器404,其中,存储器404上存储有可在处理器4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存储器404和处理器402之间可以通过总线连接,该处理器402用于执行存储器404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实施例中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中的单元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实施例中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进一步地,可以理解的是,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具体地,该空调器具体包括移动空调器。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回风口502设置在机壳500的后侧壁上,第二回风口504设置在机壳500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中远离蜗壳512的一个上,如图10和图12所示。
将第一回风口502设置在机壳500的后侧壁上,第二回风口504设置在机壳500的左侧壁或右侧壁上(即:当蜗壳512临近左侧壁设置、冷凝器510位于蜗壳512的右侧时,第二回风口504设置在右侧壁上,如图10和图12所示;当蜗壳512临近右侧壁设置、冷凝器510位于蜗壳512的左侧时,第二回风口504设置在左侧壁上),避免了两个回风口正对用户,从而提高了空调室外机的美观度,且能够使主回风口(即第一回风口502)和辅助回风口均具有相对较大的面积;且主回风口位于后侧,因而面积可以相对更大,以保证空调器正常运转时的回风需要;而将第二回风口504设置在左侧壁和右侧壁中远离蜗壳512(蜗壳512内设有下风机)的那个上,则保证了第二回风口504能够位于冷凝器510的上游侧,起到增大进风量的效果。
进一步地,出风口设置在机壳500的后侧壁上,且正对蜗壳512的出口,如图10和图12所示,出风口能够连接出风管。
将出风口也设置在机壳500的后侧壁上,且正对蜗壳512的出口,则将出风管连接至出风口,即可将热空气排向远离空调器的后方位置,既避免了排出的热空气被重新吸入室外机内,从而提高了冷凝器510的换热效果,又避免了出风管位于前侧或左右两侧时给用户带来不便。
优选地,第二回风口504靠近机壳500的后侧壁,如图10和图12所示。
由于压缩机514一般位于机壳500的中间部位或者中间靠前的部位,故而将第二回风口504设置在靠近机壳500后侧壁的位置处,能够使第二回风口504与压缩机514错开,避免第二回风口504吸入的冷空气被压缩机514挡住过多,从而减小风阻,提高进风效率。具体地,机壳500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前壳体与后壳体通过卡扣相卡接和/或通过螺钉等紧固件相连,第二回风口504设置在后壳体上。
进一步地,第二回风口504的高度与第一回风口502的高度相当,如图10和图12所示。
由于第一回风口502一般与冷凝器510对应设置,其位置及高度与冷凝器510相适配(即:第一回风口502的上下两端的高度与冷凝器510的上下两端的高度相当),以保证冷凝器510能够高效换热,因而使第二回风口504的高度与第一回风口502的高度相当,使得第二回风口504的位置及高度也与冷凝器510相适配,从而保证了第二回风口504吸入的空气也能够快速到达冷凝器510,以提高冷凝器510的换热效率,使其快速降温,从而有效防止了因冷凝器510温度过高导致蜗壳512及风轮变形的情况发生。
优选地,第一回风口502和/或第二回风口504和/或出风口呈格栅状。
第一回风口502和/或第二回风口504和/或出风口呈格栅状,如图10和图12所示,既提高了产品的美观度,又能够防止外界杂物进入机壳500,从而对机壳500的内部结构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风门508包括多个通过转动轴5082与机壳500相连的摆叶5084,如图10至图13所示,以旋转打开或旋转关闭第二回风口504。
风门508包括多个摆叶5084,多个摆叶5084分别通过转动轴5082与机壳500相连,形成进风格栅,则通过控制多个摆叶5084的摆动角度即可方便地控制第二回风口504的打开和关闭,并且可以精确控制第二回风口504的打开程度,有利于实现风门508的自动化精确控制;且格栅状的风门508,在打开及关闭的过程中占用空间相对较小,因而有利于节约装配空间,可以将其装配在机壳500内,以提高产品的美观度,并尽可能避免对空调室外机的现有结构造成影响;同时,格栅状的风门508造型较为美观,且结构和原理均相对成熟,适于推广。
当然,风门508的结构不局限于格栅状,位置也不受限制(可以设置在机壳500的内侧,也可以设置在机壳500的外侧)。比如:风门508也可以为整体式风门508,通过滑动方式或转动方式打开或关闭第二回风口504,在此不再一一列举,由于均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且均没有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而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进一步地,多个摆叶5084通过连动机构相连,使多个摆叶5084能够同步摆动,如图11和图13所示。
多个摆叶5084通过连动机构相连,保证了多个摆叶5084能够同步转动,则通过驱动一个转动轴5082或者一个摆叶5084,即可实现多个摆叶5084的同步摆动,使得风门508的操作更加方便。至于连动机构的具体形式不受限制,比如:多个摆叶5084可以通过连杆相连。
其中,第二回风口504处设有安装板506,转动轴5082的两端插装在安装板506上,如图10至图13所示。
在第二回风口504的两侧设置安装板506,将转动轴5082的两端插装在安装板506上,即可实现摆叶5084与机壳500的转动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驱动装置518,与风门508相连,用于驱动风门508打开或关闭第二回风口504,如图10和图12所示,控制装置与驱动装置518电连接。
空调室外机还包括驱动装置518,驱动装置518与风门508相连,并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能够实现风门508的自动打开和自动关闭,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自动化程度,提升了产品档次。
具体地,风门508通过转动轴5082与机壳500转动连接,驱动装置518包括电机5182、套设在电机5182的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5184及与主动齿轮5184相啮合的从动齿轮5186,从动齿轮5186与转动轴5082同轴相连,如图11和图13所示。
风门508通过转动轴5082与机壳500转动连接,驱动装置518包括电机5182、主动齿轮5184和从动齿轮5186,电机5182通电旋转时,带动主动齿轮5184旋转,主动齿轮5184带动从动齿轮5186旋转,从动齿轮5186带动旋转轴旋转,从而实现了风门508的旋转打开及旋转关闭,结构和原理均较为简单;且齿轮传动效率高,稳定可靠。
当然,驱动装置518的具体结构也不局限于电机5182+齿轮组传动的方案。比如:当风门508通过滑动方式与机壳500相连时,驱动装置518可以为电机5182+齿轮+齿条传动的方案,在此不再一一列举,但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蜗壳512的出口侧还设有辅助出风口,辅助出风口处设有用于打开或关闭辅助出风口的风门508。
在蜗壳512的出口侧增加辅助出风口,并在辅助出风口处设置了用于控制其通断的风门508,则在冷凝器510温度过高时,也可以同时打开辅助出风口处的风门508来增加室外机的出风量,将室外接内的热空气快速排出,利用快速排出的热风带走冷凝器510产生的热量,进而进一步降低冷凝器510的温度,防止蜗壳512及风轮发生高温变形,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而在空调器正常运行时,则关闭辅助出风口处的风门508,仅利用主出风口即可满足空调器正常运转的需要。
进一步地,辅助出风口处的风门508也连接有驱动结构,从而实现辅助出风口处风门508的自动打开和自动关闭,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自动化程度。当然,在冷凝器510温度过高时,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只打开辅助出风口处的风门508,通过增加出风量来达到降低冷凝器510的温度防止蜗壳512及风轮发生高温变形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蒸发器516沿左右方向布置,冷凝器510沿前后方向布置,室外机内的蜗壳512位于左侧,冷凝器510位于中间位置,压缩机514位于冷凝器510的右侧,第一回风口502位于后壳体的右部,第二回风口位于后壳体的右侧壁上,出风口位于后壳体的左上部。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通过在机壳上增设第二回风口作为辅助回风口,并在辅助回风口处设置了用于控制其通断的风门,并相应设置控制装置根据冷凝器的温度来控制风门的开闭,则在冷凝器温度过高时,控制装置可以通过打开风门来增加室外机的回风量,将外部冷空气引入机壳内,利用吸入的冷风带走冷凝器产生的热量,进而降低冷凝器的温度,防止蜗壳及风轮发生高温变形,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而在空调器正常运行时,控制装置则关闭风门,仅利用第一回风口即可满足设备正常运转的需要;由于控制装置能够实现风门的自动打开和自动关闭,使其与空调器的运行状态相匹配,而无需用户担心,从而有效提高了产品的自动化程度和使用可靠性。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上设有出风口、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且所述第二回风口处设有风门;
压缩机,设置在所述机壳内;
冷凝器,设置在所述机壳内,并与所述压缩机相连,且沿气体的流动方向,所述冷凝器位于所述第一回风口和所述第二回风口的下游侧;
蜗壳,位于所述机壳内,且沿气体的流动方向,其入口位于所述冷凝器的下游侧,其出口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上游侧;和
控制装置,与所述风门相连,用于根据所述冷凝器的温度控制所述风门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回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当空调器制冷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冷凝器的第一管温;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
调节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定所述第一管温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风门打开所述第二回风口;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风门打开所述第二回风口第二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冷凝器的第二管温;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止运行;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定所述第二管温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止运行;以及
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止运行第三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冷凝器的第三管温;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三管温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以及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模块判定所述第三管温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时,控制重新启动所述压缩机,并调度所述调节模块执行控制所述风门关闭所述第二回风口的步骤,以及调度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返回执行所述当空调器制冷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冷凝器的第一管温的步骤;
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判断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连续获取到的所述冷凝器的所有第一实时管温均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的第一累计时间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时间;
第一控制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子模块检测到所述第一累计时间大于所述第四预设时间时,确定所述第三管温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以及在所述第一检测子模块检测到所述第一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预设时间时,控制从零开始重新统计所述第一累计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具体包括:
第二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连续获取到的所述冷凝器的所有第二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第二累计时间是否大于第五预设时间;
第二控制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检测子模块检测到所述第二累计时间大于所述第五预设时间时,确定所述第一管温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以及在所述第二检测子模块检测到所述第二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五预设时间时,控制从零开始重新统计所述第二累计时间;以及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具体包括:
第三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连续获取到的所述冷凝器的所有第三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的第三累计时间是否大于第六预设时间;
第三控制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三检测子模块检测到所述第三累计时间大于所述第六预设时间时,确定所述第二管温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以及在所述第三检测子模块检测到所述第三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六预设时间时,控制从零开始重新统计所述第三累计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四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定所述第二管温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判断所述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当所述第四判断模块判定所述第二管温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调节模块控制所述风门维持当前状态;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四判断模块判定所述第二管温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调度所述调节模块执行控制所述风门关闭所述第二回风口的步骤,以及调度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返回执行所述当空调器制冷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冷凝器的第一管温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判断模块具体包括:
第四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连续获取到的所述冷凝器的所有第四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第四累计时间是否大于第七预设时间;
第四控制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四检测子模块检测到所述第四累计时间大于所述第七预设时间时,确定所述第二管温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以及在所述第四检测子模块检测到所述第四累计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七预设时间时,控制从零开始重新统计所述第四累计时间。
8.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当空调器制冷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冷凝器的第一管温;
判断所述第一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
当判定所述第一管温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风门打开第二回风口;
在所述风门打开所述第二回风口第二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冷凝器的第二管温;
判断所述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
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停止运行;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停止运行的步骤,具体包括:
当判定所述第二管温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止运行;以及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止运行第三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冷凝器的第三管温;
判断所述第三管温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
当判定所述第三管温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时,控制重新启动所述压缩机,并控制所述风门关闭所述第二回风口,以及返回执行所述当空调器制冷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冷凝器的第一管温的步骤;
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三管温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的步骤,具体包括:
检测连续获取到的所述冷凝器的所有第一实时管温均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的第一累计时间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时间;
若是,确定所述第三管温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否则控制从零开始重新统计所述第一累计时间。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所述第一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的步骤,具体包括:
检测连续获取到的所述冷凝器的所有第二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第二累计时间是否大于第五预设时间;
若是,确定所述第一管温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否则控制从零开始重新统计所述第二累计时间;以及
所述判断所述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的步骤,具体包括:
检测连续获取到的所述冷凝器的所有第三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的第三累计时间是否大于第六预设时间;
若是,确定所述第二管温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否则控制从零开始重新统计所述第三累计时间。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判定所述第二管温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判断所述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若是,控制所述风门维持当前状态,否则控制所述风门关闭所述第二回风口,并返回执行所述当空调器制冷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冷凝器的第一管温的步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所述第二管温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步骤,具体包括:
检测连续获取到的所述冷凝器的所有第四实时管温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第四累计时间是否大于第七预设时间;
若是,确定所述第二管温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否则控制从零开始重新统计所述第四累计时间。
14.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储存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储存的所述可执行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8至13中任一项所述控制方法的步骤。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8至13中任一项所述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810143111.6A 2018-02-11 2018-02-11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存储介质 Active CN1083323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43111.6A CN108332379B (zh) 2018-02-11 2018-02-11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43111.6A CN108332379B (zh) 2018-02-11 2018-02-11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32379A true CN108332379A (zh) 2018-07-27
CN108332379B CN108332379B (zh) 2020-10-02

Family

ID=62929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43111.6A Active CN108332379B (zh) 2018-02-11 2018-02-11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3237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6221A (zh) * 2019-03-29 2020-10-09 株式会社京浜 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14061108A (zh) * 2020-08-03 2022-02-1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63772A (ja) * 2000-03-21 2001-09-26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11133221A (ja) * 2011-02-09 2011-07-07 Dai-Dan Co Ltd 空調システム
CN102345921A (zh) * 2010-08-04 2012-02-08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移动式空调
CN105371433A (zh) * 2015-11-27 2016-03-0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5757807A (zh) * 2016-05-10 2016-07-13 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带风量调节的除湿机
CN206522874U (zh) * 2017-01-20 2017-09-26 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增加除湿机冷凝器的风量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63772A (ja) * 2000-03-21 2001-09-26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CN102345921A (zh) * 2010-08-04 2012-02-08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移动式空调
JP2011133221A (ja) * 2011-02-09 2011-07-07 Dai-Dan Co Ltd 空調システム
CN105371433A (zh) * 2015-11-27 2016-03-0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5757807A (zh) * 2016-05-10 2016-07-13 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带风量调节的除湿机
CN206522874U (zh) * 2017-01-20 2017-09-26 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增加除湿机冷凝器的风量的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6221A (zh) * 2019-03-29 2020-10-09 株式会社京浜 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14061108A (zh) * 2020-08-03 2022-02-1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61108B (zh) * 2020-08-03 2023-04-1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32379B (zh) 2020-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39826B2 (en) HVAC apparatus with HRV/ERV unit and vertical fan coil unit
CN105452784B (zh) 热源单元
US10488071B2 (en) Packaged terminal air conditioner unit with vent door position detection
WO2007069349A1 (ja) 熱交換形換気装置
CN111237885B (zh) 一种窗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EP1930663A2 (en) Air conditioner
CA2746405C (en) Hvac apparatus with hrv/erv unit and vertical fan coil unit
CN108332379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存储介质
CN210638189U (zh) 用于空调室外机的送风组件及空调室外机
CN108006935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7962903U (zh) 用于柜机的空气处理模块和柜机
JPH062888A (ja) 一体型空気調和機
CN213480421U (zh) 一种空调器室外机
CN217357260U (zh) 空调室外机、空调器
CN217817100U (zh) 烟机结构及空调烟机
CN207922448U (zh) 空调器
CN211119742U (zh) 具有新风除湿功能的空调系统、空调器
CN115046260A (zh) 烟机结构及空调烟机
CN216716617U (zh) 一种具有防风沙结构的热泵机组
KR101477814B1 (ko) 공기 조화기
CN115235022B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新风控制方法
CN220852363U (zh) 空调器
CN217817059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3272856U (zh) 模块化组合空调
CN221146650U (zh) 挂式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