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22564B - 盖板、闪光灯组件和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盖板、闪光灯组件和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22564B
CN108322564B CN201810084073.1A CN201810084073A CN108322564B CN 108322564 B CN108322564 B CN 108322564B CN 201810084073 A CN201810084073 A CN 201810084073A CN 108322564 B CN108322564 B CN 1083225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layer
light
substrate
ink
flash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8407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22564A (zh
Inventor
贾玉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8407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225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22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225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225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225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15/02Illuminating scene
    • G03B15/03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lighting apparatus; Flash units
    • G03B15/05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electronic flash apparatus; Electronic flash un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2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the visibility of characters on d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盖板、闪光灯组件和移动终端,所述盖板应用于具有闪光灯的移动终端,所述盖板包括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油墨涂层,所述油墨涂层包括第一油墨层和围绕所述第一油墨层设置的第二油墨层,所述第二油墨层用于遮光,所述第一油墨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油墨层的厚度,以使所述第一油墨层透过所述闪光灯发出的光线。所述盖板既可以实现降低光强的作用,又可以实现减少柔光罩的使用,从而减少材料及人工成本的投入。

Description

盖板、闪光灯组件和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盖板、闪光灯组件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采用移动终端的自拍技术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的自拍技术一般在移动终端上设有柔光罩。然而,柔光罩的使用却相应增加了移动终端的人工及材料成本的投入,导致移动终端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较低的盖板、闪光组件及移动终端。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盖板,应用于具有闪光灯的移动终端,所述盖板包括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油墨涂层,所述油墨涂层包括第一油墨层和围绕所述第一油墨层设置的第二油墨层,所述第二油墨层用于遮光,所述第一油墨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油墨层的厚度,以使所述第一油墨层透过所述闪光灯发出的光线。
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闪光灯组件,其包括闪光灯和上述盖板,所述闪光灯位于所述油墨涂层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且正对第一油墨层设置。
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上述闪光灯组件。
在本申请中,通过在基板上设置第一油墨层及围绕所述第一油墨层设置的第二油墨层,且所述第一油墨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油墨层的厚度,以使所述第一油墨层透过所述闪光灯发出的光线。这样所述盖板通过所述第一油墨层既可以实现降低光强的作用,又可以实现减少柔光罩的使用,进而减少材料及人工成本的投入,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盖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盖板的第一油墨层的远离基板的表面形成有多个第一凹槽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盖板的基板的接触第一油墨层的表面设为弧形面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盖板的基板的接触第一油墨层的表面设有多个第二凹槽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盖板的基板的接触第一油墨层的表面设有第三凹槽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第三凹槽的侧壁设有第三油墨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的盖板与闪光灯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对本申请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移动终端,又称之为移动通信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具有无限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常见的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等。
请查阅图1,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盖板1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盖板10应用于具有闪光灯20的移动终端。所述盖板10包括基板11和设置在所述基板11上的油墨涂层12,所述油墨涂层12包括第一油墨层121和围绕所述第一油墨层121设置的第二油墨层122,所述第二油墨层122用于遮光,所述第一油墨层121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油墨层122的厚度,以使所述第一油墨层121透过所述闪光灯20发出的光线。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基板11上设置第一油墨层121及围绕所述第一油墨层121设置的第二油墨层122,且所述第一油墨层121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油墨层122的厚度,以使所述第一油墨层121透过所述闪光灯20发出的光线。这样所述盖板10通过所述第一油墨层121吸收部分的光线既可以实现降低光强的作用,又可以通过第一油墨层121代替柔光罩的用途,以减少材料及人工成本的投入,成本较低。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油墨层121所采用的油墨包括树脂和无序地散布在所述树脂中的涂料颗粒,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油墨层121可实现柔光效果。所述油墨涂层12可包括依次层叠在所述基板11的多层油墨。所述第一油墨层121的油墨层数少于所述第二油墨层122的油墨层数。本申请对油墨层数不作出具体的限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板11的材质为玻璃,且所述基板11可以设置为2D、2.5D和3D中任意一种类型。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基板11的类型进行设定,本实施例不作出具体的限制。此外,所述基板11的材质也可以为聚碳酸酯或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本申请不作出具体的限定。在基板11表面形成油墨涂层12之前,对基板11的表面进行清洁、去毛刺和去污渍等工艺。这样,一方面可以消除基板11表面形成的污渍及毛刺等,以获得干净的表面,保证出光的质量,也可以实现美化基板11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墨层121的厚度范围为0.5-10微米。所述第二油墨层122的厚度范围为2-50微米。为了更好地实现透过基板11上的光线具有柔和化,厚度在一定范围内的所述第一油墨层121是达到光线柔和化的重要条件。具体的,如果所述第一油墨层121的厚度太厚,会导致第一油墨层121吸收大部分的光线,减少了透过基板11上光线的强度。如果第一油墨层121的厚度太薄,会导致大部分的光线直接透过第一油墨层121,这样将导致透出基板11的光线强度太强,达不到柔和的效果。因此,本实施例的第一油墨层121的厚度范围在0.5-10微米可以有效地实现光线的柔和化。此外,在所述第二油墨层122的厚度范围为2-50微米,既可以保证所述第二油墨层122实现遮光效果,又不会因为第二油墨层122厚度太厚,导致增加盖板10的厚度。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墨层121和第二油墨层122的厚度不作具体的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墨层121和第二油墨层122的颜色及材质一致。由于所述第一油墨层121和第二油墨层122的颜色和材料一致,使得第一油墨层121和第二油墨层122可以一体成型,以保证油墨涂层12的整体性。所述油墨涂层12可以通过喷涂或者印刷等方式将涂料设置于盖板10上。为了提高油墨涂层12的色温,可以在涂料上添加不同颜色的涂料,比如为了增加深色调可以添加蓝色涂料,或者为了增加浅色调可以添加白色涂料。具体的情况本实施例不作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墨层121与第二油墨层122的颜色和材料可以不一样。这样,在基板11上可以通过掩膜版法形成油墨涂层12。具体的,提供具有图案的掩膜版,先在基板11上涂覆形成第二油墨层122,所述第二油墨层122中形成有孔洞,然后移开掩膜版,往所述孔洞形成第一油墨层121。此外,在形成第一油墨层121的同时,也可以在所述第二油墨层122的表面形成第四油墨层,所述第四油墨层的材质及颜色和第一油墨层121一致。这样可以减小直接在孔洞内涂覆第一油墨层121的困难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油墨层121的远离所述基板11的表面粗糙化处理。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移动终端的薄形化设置,需要减小闪光灯20与第一油墨层121之间的距离,这样容易造成闪光灯20发出的光线过度集中,并显著增强穿过所述第一油墨层121的光线光强。通过在第一油墨层121远离基板11的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既可以显著地增强光线的发散作用,又可以通过增大第一油墨层121的表面积来达到最大面积的吸收部分光线的光强,以实现光线柔和的效果。
本申请的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所述粗糙化处理包括设置多个第一凹槽123,所述第一凹槽123的内表面为光滑的曲面。具体的,在所述第一油墨层121的远离所述基板11的表面形成多个第一凹槽123,所述第一凹槽123的内表面为光滑的弧形面111。所述第一凹槽123的深度不作具体的限制。每个所述第一凹槽123的深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当第一油墨层121的表面具有第一凹槽123,且所述第一凹槽123的内表面为弧形面111时,从闪光灯20发出的光线将发射折射现象,避免了光线沿直线直接透射出第一油墨层121,从而增强了光线散光效果,达到光线柔和的效果,进而相应提高用户的产品体验。由于闪光灯20发出的光线与第一凹槽123的内表面形成的入射角的角度范围显著减小,避免了与第一油墨层121表面形成的大角度的光线发生全反射现象,从而保证了闪光灯20发出的光线最大化的透出所述第一油墨层121,显著地增加了光的利用率。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123也可以相互连接,形成阵列排列的第一凹槽123,以显著增大粗糙度面积。此外,所述第一凹槽123的内表面也可以为波浪形的曲线,具体不作出限制。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凹槽123可共同形成费聂耳波纹。
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基板11的接触所述第一油墨层121的表面为曲面。具体的,如图3所示,当从第一油墨层121透射出的光线进入基板11时,由于第一油墨层121的厚度相对较薄,这样改变光线的角度较小,为了更大化地增加光线的散射程度。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基板11的接触所述第一油墨层121的表面设置为弧形面111。这样,当光线经过所述基板11的表面时,所述光线发生折射现象,避免了光线沿直线直接透射出基板11,从而增强了光线散光效果,达到光线柔和的效果,进而相应提高用户的产品体验。由于闪光灯20发出的光线与弧形的基板11表面形成的入射角的角度范围显著缩小,避免了与基板11表面形成的大角度的光线发生全反射现象,从而保证了闪光灯20发出的光线最大化的透出所述基板11,显著地增加了光的利用率。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所述基板11的接触所述第一油墨层121的表面也可以设置为波浪形的曲线,本申请不作出具体的限制。此外,所述基板11的接触所述第一油墨层121的表面设置为曲面的同时,在曲面上进行粗糙化处理。比如在曲面上形成多个凹陷,所述凹陷的表面为曲面。具体情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基板11的接触所述第一油墨层121的表面设有多个第二凹槽112,所述第二凹槽112的内表面为光滑的曲面。具体的,所述基板11的接触所述第一油墨层121的表面形成多个第二凹槽112,所述第二凹槽112的内表面为光滑的弧形面111。所述第二凹槽112的深度不作具体的限制。每个所述第二凹槽112的深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当基板11的表面具有第二凹槽112,且所述第二凹槽112的内表面为弧形面111时,从闪光灯20发出的光线将发生折射现象,避免了光线沿直线直接透射出基板11,从而增强了光线散光效果,达到光线柔和的效果,进而相应提高用户的产品体验。由于闪光灯20发出的光线与凹槽的内表面形成的入射角的角度范围显著缩小,避免了与基板11表面形成的大角度的光线发生全反射现象,从而保证了闪光灯20发出的光线最大化的透出所述第一油墨层121,显著地增加了光的利用率。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112也可以相互连接,形成阵列排列的第二凹槽112,以显著增大粗糙度面积。此外,所述第二凹槽112的内表面也可以为波浪形的曲线,具体不作出限制。
本申请的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粗糙化处理包括设置散射纹,所述散射纹为多条间隔排布的同心圆环。具体的,在所述第一油墨层121的远离所述基板11的表面形成多条间隔排布的同心圆环,且所述同心圆环往所述基板11的边缘扩展。这样所述第一油墨层121的表面形成有一个散射区,当闪光灯20的发出的光线经过散射区时,根据光学原理,所述散射区的散射纹能够使得光线散光效果增强,达到光线柔和的效果,进而相应提高用户的产品体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油墨层121的表面也可以形成多个间隔排布的散射区,每个所述散射区具有多条间隔排布的同心圆环。这样,由于每个散射区均能对光线进行散射效果,使得透过第一油墨层121的光线也能够达到增强散光效果。此外,每个散射区的每条散射纹之间的距离不作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如图5所示,所述盖板10朝向所述油墨层的一侧设有第三凹槽113,所述第一油墨层121形成于所述第三凹槽113的底壁。具体的,所述第三凹槽113的长度和宽度的大小可以根据闪光灯20的大小设置。所述第三凹槽113的深度的设置需要保证盖板10的强度。优选的,所述闪光灯20包括出光面,所述出光面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113内。这样,当将闪光灯20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113内时,既可以减小闪光灯20的远离所述盖板10的表面与所述基板11的远离所述第一油墨层121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以实现移动终端的薄形化设置,又可以保证盖板10的整体性,从而保证盖板10的强度。此外,为了实现光线的柔性化,所述第一油墨层121形成与所述第三凹槽113的底壁。这样,当从闪光灯20发出的光线透过所述第一油墨层121时,所述第一油墨层121吸收部分的光线,以降低光线的强度,且剩余的光线再从所述基板11的表面透出,以达到柔和化的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墨层121的远离所述基板11的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具体的,所述粗糙化处理包括设置多个第一凹槽123,所述第一凹槽123的内表面为光滑的曲面,或者所述粗糙化处理包括设置散射纹,所述散射纹为多条间隔排布的同心圆环。所述粗糙化处理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一样,具体这里不再作出详细的叙述。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第三凹槽113的侧壁设有第三油墨层13,以降低光线透过所述侧壁的光强。具体的,在第三凹槽113的侧壁形成第三油墨层13。所述第三油墨层13的材质和厚度和所述第一油墨层121的材质和厚度可以相同。当闪光灯20的出光面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113内时,从闪光灯20发出的光线沿各个方向传播,这时,在第三凹槽113的侧壁设有第三油墨层13,可以降低透出第三凹槽113的侧壁的光线的强度,以进一步地降低透出基板11上的光线的强度。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油墨层13的远离所述基板11的表面也可以采取用粗糙化处理。所述粗糙化处理与所述第一油墨层121的表面粗糙化情况一致,主要为了保证闪光灯20发出的光线进一步地柔和化。具体这里不再作出详细的叙述。
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闪光灯组件100。闪光灯组件100包括所述的盖板10和闪光灯20。所述闪光灯20位于所述油墨涂层12远离所述盖板10的一侧,且正对第一油墨层121设置。所述盖板10可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盖板。
本实施例中,所述闪光灯20位于所述第一油墨层121的正下方。闪光灯20与第一油墨层121之间的距离范围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1-3毫米。通过在保证所述闪光灯20与第一油墨层121不接触的同时,又能减小所述闪光灯20与第一油墨层121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小闪光灯组件100的厚度,进而当所述闪光灯组件100应用于移动终端时,可以使所述移动终端实现薄形化。
此外,所述闪光灯20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下文简称LED)。所述LED中冷光LED和暖光LED的数量是相等的。所述冷光LED和暖光LED交错设置。这样,所述闪光灯20可以通过发射出强度柔和的光线,以满足用户的拍摄需求。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所述LED中冷光LED和暖光LED的数量及设置位置不作出具体的限制。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闪光灯20设置于靠近油墨涂层12的一侧,并与第一油墨层121正对。这样,闪光灯20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第一油墨层121并从所述基板11上透过。因此,所述闪光灯组件100的盖板10通过所述第一油墨层121吸收部分的光线既可以实现降低光强的作用,又可以通过第一油墨层121代替柔光罩的用途,以减少闪光灯组件100制作过程中材料及人工成本的投入。
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200。所述移动终端200可以是任何具备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设备。例如:手机、个人计算机、可穿戴设备的智能设备。所述移动终端200包括所述闪光灯组件100。所述移动终端200包括壳体300。所述闪光灯20位于所述壳体300内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300设有安装孔,所述盖板10设于所述安装孔内。具体的,所述壳体3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对所述第一表面进行加工,以形成安装孔方式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打磨或者切削加工。当需要减料较多时,采用切削加工。所述切削加工主要是采用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床。具体包括对所述壳体进行车、刨、铣、钻、磨。当需要减料较少时,通过打磨方式。具体可以采用砂纸、砂轮或者锉刀对所述壳体进行加工以形成安装孔。当在壳体300形成安装孔后,将所述闪光灯组件100组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安装方式可以通过粘贴或者卡持等固定方式。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10可与所述壳体300一体成型。换言之,所述盖板10为所述壳体300的一部分。
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200包括闪光灯组件100。这样移动终端200的盖板10通过所述第一油墨层121吸收部分的光线既可以实现降低光强的作用,又可以通过第一油墨层121代替柔光罩的用途,以减少移动终端200制作过程中材料及人工成本的投入,成本较低。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盖板,应用于具有闪光灯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油墨涂层,所述油墨涂层包括第一油墨层和围绕所述第一油墨层设置的第二油墨层,所述第二油墨层用于遮光,所述第一油墨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油墨层的厚度,以使所述第一油墨层透过所述闪光灯发出的光线,其中,所述第一油墨层与第二油墨层的颜色和材料不同,所述油墨涂层还包括覆盖于所述第二油墨层的远离基板一侧上的第四油墨层,所述第四油墨层的颜色和材料与第一油墨层相同,其中,所述基板的接触所述第一油墨层的表面为曲面或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油墨层的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粗糙化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糙化处理包括设置散射纹,所述散射纹为多条间隔排布的同心圆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糙化处理包括设置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表面为光滑的曲面。
4.如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接触所述第一油墨层的表面设有多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表面为光滑的曲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朝向所述油墨层的一侧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油墨层形成于所述第三凹槽的底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槽的侧壁设有第三油墨层,以降低光线透过所述侧壁的光强。
7.一种闪光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闪光灯和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盖板,所述闪光灯位于所述油墨涂层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且正对第一油墨层设置。
8.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闪光灯组件。
CN201810084073.1A 2018-01-29 2018-01-29 盖板、闪光灯组件和移动终端 Active CN1083225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84073.1A CN108322564B (zh) 2018-01-29 2018-01-29 盖板、闪光灯组件和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84073.1A CN108322564B (zh) 2018-01-29 2018-01-29 盖板、闪光灯组件和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22564A CN108322564A (zh) 2018-07-24
CN108322564B true CN108322564B (zh) 2021-01-15

Family

ID=62887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84073.1A Active CN108322564B (zh) 2018-01-29 2018-01-29 盖板、闪光灯组件和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225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7595B (zh) * 2018-09-30 2021-04-0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4726935A (zh) * 2020-12-22 2022-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015864U (zh) * 2015-09-30 2016-02-03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屏
CN106154393A (zh) * 2015-04-27 2016-11-23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导光装置及具有该导光装置的电子装置
CN106506755A (zh) * 2016-10-28 2017-03-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壳体及移动终端
CN206259975U (zh) * 2016-10-28 2017-06-16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盖板
CN106973212A (zh) * 2017-05-18 2017-07-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390793A (zh) * 2017-07-31 2017-11-24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盖板组件及包含其的移动终端
CN107404553A (zh) * 2017-09-20 2017-11-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复合盖板、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4393A (zh) * 2015-04-27 2016-11-23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导光装置及具有该导光装置的电子装置
CN205015864U (zh) * 2015-09-30 2016-02-03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屏
CN106506755A (zh) * 2016-10-28 2017-03-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壳体及移动终端
CN206259975U (zh) * 2016-10-28 2017-06-16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盖板
CN106973212A (zh) * 2017-05-18 2017-07-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390793A (zh) * 2017-07-31 2017-11-24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盖板组件及包含其的移动终端
CN107404553A (zh) * 2017-09-20 2017-11-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复合盖板、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22564A (zh) 2018-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14311B1 (en) High-luminance surface
CN107622221B (zh) 指纹辨识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1886443B (zh) 光学器件
CN108322564B (zh) 盖板、闪光灯组件和移动终端
US1060919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glass
CN112902111B (zh) 背光模块
US10146003B2 (en) Planar lighting device
TW200804871A (en) Ligh guiding plate
KR20190099060A (ko) 마이크로구조화되고 패터닝된 도광판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장치들
CN104615295A (zh) 触控面板及用于触控面板的覆盖板
CN110978873A (zh) 壳体的制作方法、壳体以及电子设备
CN110719352A (zh) 保护壳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US20160313488A1 (en) Display device
WO2022253290A1 (zh) 发光组件及车辆
CN215986587U (zh) 一种发泡光扩散板及led背光板
CN111526228A (zh) 盖板、电子设备以及加工盖板的方法
CN211344908U (zh) 环形灯以及电子设备
CN110602285B (zh) 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及壳体组件的制造方法
CN210110199U (zh) 具有3d摄像头模组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200176648A1 (en) Light emitting package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1970419A (zh) 摄像头镜片及其制作方法、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2163452U (zh) 球罩及具有其的球型摄像机
US7786396B2 (en) Key-press structure and a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16419043B (zh) 摄像头装饰组件、壳体及电子设备
CN220190910U (zh) 一种背板组件及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