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16476A - 一种木结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木结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16476A
CN108316476A CN201810188581.4A CN201810188581A CN108316476A CN 108316476 A CN108316476 A CN 108316476A CN 201810188581 A CN201810188581 A CN 201810188581A CN 108316476 A CN108316476 A CN 1083164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late
face
plate
sleeve
level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885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16476B (zh
Inventor
王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ianyu Spac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18858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164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16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164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164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164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26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the supporting parts consisting of wood
    • E04B1/2604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 Floor Fin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结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其设计要点在于,上柱的底面根据插槽分为: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第四面,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第四面均设置有波浪纹;下柱的顶面根据插槽也分为: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第四面,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第四面均设置有波浪纹;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第三水平板、第四水平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与上柱底面的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第四面,以及下柱顶面的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第四面相匹配的波浪纹。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木结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具有提高节点的连接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木结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结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1510197394.9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木结构建筑梁柱连接节点结构,其木梁和木柱由钢制连接件连接;钢制连接件由方形套筒和至少一个与方形套筒侧壁垂直焊接成一体的“U”形槽构成;木梁的端部嵌入“U”形槽中,上部卡槽中嵌有倒“U”形卡箍,由螺栓穿过卡箍、“U”形槽槽壁和木梁预设的螺栓安装孔将木梁、“U”形槽和卡箍紧固成一体;木柱的端部插入方形套筒中,并由螺栓将木柱和方形套筒固定连接;本发明用钢制连接件和螺栓及卡箍代替榫卯实现木结构建筑梁和柱的连接,节点的连接强度、抗弯能力和抗拉能力比榫卯连接大幅提高,尤其适用于大型木结构连接;节点结构简单,构件易实现机械化生产;节点安装简便,施工速度快,制作成本低。
申请号为201510739154.7的发明专利, 涉及一种加强型木结构耗能节点,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木柱端面中心开设竖向圆孔,放置中心加强耗能连接圆钢筒,中心到四边的垂直连线或中心到四角连线的1/3到1/2处开设竖向圆孔,分别放置四周加强耗能连接圆钢筒;螺栓分别穿过四周加强耗能连接圆钢筒或中心加强耗能连接圆钢筒。本发明的效果和优点是承载力高、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经济效果好,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的复杂操作,大幅降低造价。
上述两个专利主要关注梁与柱的连接。然而,对于很多木结构节点结构而言,柱体的连接也是一大重点,如申请号为201510621543.X的发明专利, 公开了一种木结构建筑梁柱连接节点结构,对上柱、下柱、梁的连接进行了阐述,其木柱和木梁由钢制连接件连接;钢制连接件由两块特定外形的薄钢板垂直焊接构成。该钢制连接件按使用功能可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十字形薄钢板部分和一字形薄钢板部分;木柱和钢制连接件之间用工程胶加固;木梁和钢制连接件之间用钢条固定。本发明用钢制连接件和工程胶代替榫卯实现木结构建筑梁柱的连接,节点的连接强度、抗弯能力和抗拉能力比榫卯连接大幅提高,尤其适用于大型木结构连接;节点结构简单,构件易实现机械化生产;节点安装简便,施工速度快,制作成本低。
现有技术中,梁柱节点中,特别是木结构的梁柱节点,对于梁与柱的连接较为关注,而对柱与柱之间的连接关注还较为欠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结构连接节点,在节点区对上柱与下柱进行有效的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结构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木梁、木柱的连接强度。
一种木结构梁柱节点,包括:上柱(4-1)、下柱(4-2)、梁(7),上柱(4-1)与下柱(4-2)之间通过型钢连接件连接;
其中,型钢连接件包括:套筒(3)、竖向的十字形分隔板(2-1)、第一水平板(1-1)、第二水平板(1-2)、第三水平板(1-3)、第四水平板(1-4);
其中,十字形分隔板(2-1)设置在套筒(3)内,且十字形分隔板的4个竖边均与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板(1-1)、第二水平板(1-2)、第三水平板(1-3)、第四水平板(1-4)分布在:套筒(3)与十字形分隔板(2-1)之间,第一水平板(1-1)、第二水平板(1-2)、第三水平板(1-3)、第四水平板(1-4)均与十字形分隔板(2-1)以及套筒(3)固定;
所述上柱(4-1)的下端设置有十字形插槽,所述下柱(4-2)的上端设置有十字形插槽,上柱(4-1)的插槽插入十字形分隔板(2-1),下柱(4-2)的插槽插入十字形分隔板(2-1);
所述上柱的底面根据插槽分为: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第四面,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第四面均设置有波浪纹;
所述下柱的顶面根据插槽也分为: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第四面,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第四面均设置有波浪纹;
所述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第三水平板、第四水平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与上柱底面的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第四面,以及下柱顶面的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第四面相匹配的波浪纹。
进一步的,相邻的水平板的上表面的波浪纹的方向垂直,相邻的水平板的下表面的波浪纹的方向垂直。
进一步,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第三水平板、第四水平板均由3块板组合而成,其主要是考虑到水平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的波浪纹的形状有可能不同。
进一步,在梁(7)的两个侧面固定有第一、第二侧向钢板(8-1,8-2),在梁的底面固定有第三底面钢板(8-3),所述第一侧向钢板(8-1)、第二侧向钢板(8-2)与第三底面钢板(8-3)连接成一体;
在第一侧向钢板(8-1)、第二侧向钢板(8-2)、以及第三底面钢板(8-3)的外侧设置有波浪纹;所述第一侧向钢板(8-1)、第二侧向钢板(8-2)的波峰波谷沿着竖向延伸,第三底面钢板(8-3)的波峰波谷沿着梁的横截面方向延伸。
在套筒(3)的面向梁的侧面固定连接有U型连接件(9),U型连接件(9)包括:第五侧向钢板(9-1)、第六侧向钢板(9-2)、以及第七底面钢板(9-3);
第五侧向钢板(9-1)、第六侧向钢板(9-2)、以及第七底面钢板(9-3)的内侧设置有波浪纹;所述第五侧向钢板(9-1)、第六侧向钢板(9-2)的波峰波谷沿着竖向延伸,第七底面钢板(9-3)的波峰波谷沿着梁的横截面方向延伸;
所述第五侧向钢板(9-1)与第一侧向钢板(8-1)的波浪纹相配合,所述第六侧向钢板(9-2)与第二侧向钢板(8-2)的波浪纹相配合,第七底面钢板(9-3)与第三底面钢板(8-3)的波浪纹相配合。
进一步,在梁的顶面的第四顶面钢板(8-4)也设置有波浪纹,其方向与第三底面钢板(8-3)的相同;
还包括有:第八顶侧钢板,所述第八顶侧钢板的底面设置有与第四顶面钢板(8-4)相匹配的波浪纹;
第五侧向钢板(9-1)以及第六侧向钢板(9-2)采用L型设计,还包括:向外伸出的水平板,在其水平板上设置长槽形螺栓孔;第八顶侧钢板的两端设置有若干螺栓孔;
第八顶侧钢板与第五侧向钢板(9-1)以及第六侧向钢板(9-2)通过螺栓螺母固定。
进一步,在套筒(3)的面向梁的侧面还固定连接有竖向插板(9-4),在梁(7)的端部以及第三底面钢板(8-3)均设置有竖向插槽,所述竖向插槽与竖向插板(9-4)相配合,采用螺栓将第一侧向钢板(8-1)、第二侧向钢板(8-2)、第五侧向钢板(9-1)、第六侧向钢板(9-2)、梁(7)、竖向插板(9-4)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 在梁的顶面设置有第四顶面钢板(8-4)。
进一步,在上柱与梁的上表面、下柱与梁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器(10)。
进一步,所述阻尼器(10)包括:阻尼器第一连接板(10-1)、阻尼器第二连接板(10-2)、阻尼器第一弹簧(10-3)、阻尼器第二弹簧(10-4)、内部波浪形软钢筒(10-5)、外部波浪形软钢(10-6);
所述内部波浪形软钢筒(10-5)的两端部设置有端板将内部波浪形软钢筒封闭,其侧面为波浪形软钢;
在套筒(3)上设置有连接座,阻尼器(10)的阻尼器第一连接板(10-1)与套筒(3)的连接座连接;
在梁的底面的第三底面钢板(8-3)以及梁顶面的第四顶面钢板(8-4)也设置有连接座,阻尼器第二连接板(10-2)与梁的第三底面钢板(8-3)或者第四顶面钢板(8-4)的连接座连接,所述内部波浪形软钢筒(10-5)的两端的端板分别与阻尼器第一弹簧(10-3)、阻尼器第二弹簧(10-4)连接;
阻尼器第一弹簧(10-3)的另外一端与阻尼器第一连接板(10-1)连接;阻尼器第二弹簧(10-4)的另外一端与阻尼器第二连接板(10-2)连接;
在内部波浪形软钢筒(10-5)的外部轴向还均匀设置有多个外部波浪形软钢(10-6);
所述外部波浪形软钢(10-6)的两端分别与阻尼器第一连接板(10-1)、阻尼器第二连接板(10-2)连接;
所述内部波浪形软钢筒(10-5)的母线为波浪线,所述外部波浪形软钢(10-6)的长度方向为波浪线。
进一步,一种木结构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第一,固定连接上柱与下柱:将套筒(3)、十字形分隔板(2-1)朝上柱向下移动,直至第一水平板(1-1)、第二水平板(1-2)、第三水平板(1-3)、第四水平板(1-4)与下柱的顶面接触;将上柱向下移动插入到套筒内,直至第一水平板(1-1)、第二水平板(1-2)、第三水平板(1-3)、第四水平板(1-4)与上柱的底面接触;安装螺栓,在上柱、下柱以及十字形分隔板、套筒均设置有螺栓孔、螺栓孔在上柱、下柱双向布置,通过螺栓将套筒、上柱、十字形分隔板固定在一起;
第二,固定连接木梁:将木梁朝着U型连接件(9)向下移动,直至木梁底部的第三底面钢板(8-3)与第七底面钢板(9-3)接触,其中,木梁两侧的第一侧向钢板(8-1)、第二侧向侧钢板(8-2)分别与套筒(3)侧面固定的U型连接件(9)的第五侧向钢板(9-1)、第六侧向钢板(9-2)的波浪纹配合;
第三,在将木梁放置入U型连接件(9)后,在木梁的第四顶面钢板(8-4)上安装第八顶侧钢板;第八顶侧钢板与U型连接件(9)的第五侧向钢板(9-1)以及第六侧向钢板(9-2)的水平板通过螺栓螺母固定。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套筒中设置竖向的十字形分隔板,其不仅能与上、下柱的插槽连接,而且能够与提高套筒的刚度;同时,套筒与十字形分隔板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第三水平板、第四水平板,水平板在进一步提高套筒刚度的情况下,与上柱、下柱的底面通过波浪纹相固定,提高上柱、下柱以及套筒的连接强度。
(2)套筒的侧向的U型连接件(9)与梁的端部的通过波浪纹配合,防止梁被拨出;特别的,增加了第八顶侧钢板,使得U型连接件(9)+第八顶侧钢板构成了口字形结构,能够极大的提高节点的抗弯承载力;U型连接件(9)与第八顶侧钢板,以及相配合的木梁的端部的型钢连接件,其设置的波浪纹的方向,均是限制梁在长度方向的位移,极大的提高了节点的连接强度,即木梁与U型连接件的连接可以不需要螺栓螺母连接;即在木梁以及U型连接件的预埋螺栓孔,连接时插入螺栓并非必要技术特征。
(3)在梁、柱之间还设置了阻尼器,采用内、外双层波浪形软钢的设计,其中,外层波浪形软能够提供初始刚度;而耗能则通过波浪形软钢的轴向变形来实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是实施例一的木结构梁柱节点处的上柱与下柱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套筒(3)的俯视图。
图3是实施例二的节点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图。
图5是图3的B-B图。
图6是实施例二的套筒(3)以及U型连接件(9)的俯视图。
图7是实施例二的梁端的型钢连接件的俯视图。
图8是实施例三的套筒(3)的内部的波浪纹设计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四的套筒(3)的内部的波浪纹设计示意图。
图10是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第三水平板、第四水平板的波浪纹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四的套筒(3)的设计构成图。
图12实施例五的套筒(3)的设计构成图。
图13是实施例五的套筒竖向板的设计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五的十字形分隔板与套筒竖向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六的节点设计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六中的阻尼器的纵向示意图。
图17是实施例六中的阻尼器的横向截面图。
图18是实施例七的阻尼器的一种形式的横截面图。
图19是实施例七的阻尼器的另外一种形式的横截面图。
图20是实施例七中的阻尼器的纵向示意图。
图21是实施例七中的阻尼器第一连接板的一种形式的示意图。
图22是实施例七中的阻尼器第一连接板的另外一种形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一种木结构梁柱节点,包括:上柱(4-1)、下柱(4-2)、梁,上柱(4-1)与下柱(4-2)之间通过型钢连接件连接,其中,型钢连接件包括:套筒(3)、以及竖向的十字形分隔板(2-1),十字形分隔板(2-1)设置在套筒(3)内;还包括有:第一水平板(1-1)、第二水平板(1-2)、第三水平板(1-3)、第四水平板(1-4),所述第一水平板(1-1)、第二水平板(1-2)、第三水平板(1-3)、第四水平板(1-4)分布在:套筒(3)与十字形分隔板(2-1)之间;
所述上柱(4-1)的下端设置有十字形插槽,所述下柱(4-2)的上端设置有十字形插槽,上柱(4-1)的插槽插入十字形分隔板(2-1);
下柱(4-2)的插槽插入十字形分隔板(2-1);
所述上柱的底面根据插槽分为: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第四面,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第四面均设置有波浪纹,且相邻的面的波浪纹的方向垂直;
所述下柱的顶面根据插槽也分为: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第四面,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第四面均设置有波浪纹,且相邻的面的波浪纹的方向垂直;
所述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第三水平板、第四水平板的上、下表面设置有与上柱底面的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第四面,以及下柱顶面的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第四面相匹配的波浪纹,即相邻的面的波浪纹的方向也垂直(如图10所示)。
进一步的,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第三水平板、第四水平板均由上中下三层板组合而成,以便于水平板的表面与底面均设置为波浪状,其目的是便于水平板的上、下表面设置不同的波浪纹。
进一步的,上柱底面、下柱顶面均固定有4块波浪状钢板,所述上柱底面的波浪状钢板分别与上柱底面的波浪纹以及水平板的波浪纹相互匹配;
所述下柱顶面的波浪状钢板分别与下柱顶面的波浪纹以及水平板的波浪纹相互匹配。
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还包括有梁(7),在梁的两个侧面固定有第一、第二侧向钢板(8-1,8-2),在梁的底面固定有第三底面钢板(8-3),所述第一侧向钢板(8-1)、第二侧向钢板(8-2)与第三底面钢板(8-3)连接在一起。在第一侧向钢板(8-1)、第二侧向钢板(8-2)、以及第三底面钢板(8-3)的外侧设置有波浪纹。所述第一侧向钢板(8-1)、第二侧向钢板(8-2)的波峰波谷沿着竖向延伸,第三底面钢板的波峰波谷沿着梁的横截面方向延伸。
第一侧向钢板(8-1)、第二侧向钢板(8-2)与第三底面钢板(8-3)可以采用双层板构成。
在梁的顶面设置有第四顶面钢板(8-4),所述第四顶面钢板(8-4)与第一、第二侧向钢板(8-1,8-2)连接。
在套筒(3)的面向梁的侧面固定连接有U型连接件(9),U型连接件(9)包括:第五侧向钢板(9-1)、第六侧向钢板(9-2)、以及第七底面钢板(9-3);
第五侧向钢板(9-1)、第六侧向钢板(9-2)、以及第七底面钢板(9-3)的内侧设置有波浪纹;所述第五侧向钢板(9-1)、第六侧向钢板(9-2)的波峰波谷沿着竖向延伸,第七底面钢板(9-3)的波峰波谷沿着梁的横截面方向延伸;
所述第五侧向钢板(9-1)与第一侧向钢板(8-1)的波浪纹相配合,所述第六侧向钢板(9-2)与第二侧向钢板(8-2)的波浪纹相配合,第七底面钢板(9-3)与第三底面钢板(8-3)的波浪纹相配合。
实施例二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固定连接上柱与下柱:将套筒(3)、十字形分隔板(2-1)朝下柱向下移动,直至第一水平板(1-1)、第二水平板(1-2)、第三水平板(1-3)、第四水平板(1-4)与下柱的顶面接触;将上柱向下移动插入到套筒内,直至第一水平板(1-1)、第二水平板(1-2)、第三水平板(1-3)、第四水平板(1-4)与上柱的底面接触;安装螺栓,在上柱、下柱以及十字形分隔板、套筒均设置有螺栓孔、螺栓孔在上柱、下柱双向布置,通过螺栓将套筒、上柱、十字形分隔板固定在一起;
第二,固定连接木梁:将木梁朝着U型连接件(9)向下移动,直至木梁底部的第三底面钢板(8-3)与第七底面钢板(9-3)接触,其中,木梁两侧的第一侧向钢板(8-1)、第二侧向侧钢板(8-2)分别与套筒(3)侧面固定的U型连接件(9)的第五侧向钢板(9-1)、第六侧向钢板(9-2)的波浪纹配合。
实施例二的优点在于,梁的端部也布置型钢连接件,利用其与节点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具体而言,是利用侧板的竖向的波浪纹、以及底板的水平的波浪纹,来限定梁与节点连接件的位置。其中,波浪纹的方向是设计的重点,其不仅仅要考虑如何限制梁的转动,还需要考虑如何便于安装。
为了进一步限制梁的转动,在梁的顶面的第四顶面钢板(8-4)也设置有波浪纹,其方向与第三底面钢板(8-3)的相同;还包括有:第八顶侧钢板,所述第八顶侧钢板的底面设置有与第四顶面钢板(8-4)相匹配的波浪纹;
第五侧向钢板(9-1)以及第六侧向钢板(9-2)采用L型设计,还包括:向外伸出的水平板,在其水平板上设置长槽形孔;第八顶侧钢板的两端设置有若干螺栓孔;
在施工时,在将木梁放置入U型连接件(9)后,在木梁的第四顶面钢板(8-4)上安装第八顶侧钢板;第八顶侧钢板与U型连接件(9)的第五侧向钢板(9-1)以及第六侧向钢板(9-2)的水平板通过螺栓螺母固定。此种方式,木梁与U型连接件之间不需要预埋螺栓孔,插入螺栓将两者固定。
为了进一步提高梁与节点连接件的连接强度,在套筒(3)的面向梁的侧面还固定连接有竖向插板(9-4),在梁(7)的端部以及第三底面钢板(8-3)均设置有竖向插槽,所述竖向插槽与竖向插板(9-4)相配合,采用螺栓将第一侧向钢板(8-1)、第二侧向钢板(8-2)、第五侧向钢板(9-1)、第六侧向钢板(9-2)、梁(7)、竖向插板(9-4)连接在一起。
实施例三,如图8所示,在套筒(3)的内表面均设置有波浪纹,套筒(3)内表面的波峰波谷沿着竖向延伸;在上柱、下柱的柱体本身的四周表面也设置与套筒的内表面相配合的波浪纹,进一步的,也可以在上柱、下柱的四周表面设置钢板,在上柱、下柱四周表面设置的钢板也设置有波浪纹,与套筒(3)的波浪纹相配合。
十字形分隔板(2-1)与套筒(3)固定在一起。
其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第一,将套筒(3)、十字形分隔板(2-1)向下柱移动,通过下柱外表面的钢板、下柱的十字形插槽固定在一起,直至第一水平板(1-1)、第二水平板(1-2)、第三水平板(1-3)、第四水平板(1-4)与下柱的顶面接触;
第二, 将上柱向下移动插入到套筒内,通过套筒的内表面与上柱外表面的钢板、上柱的十字形插槽与十字形分隔板将上柱与套筒连接在一起,直至第一水平板(1-1)、第二水平板(1-2)、第三水平板(1-3)、第四水平板(1-4)与上柱的底面接触;
第三,安装螺栓,在上柱、下柱以及十字形分隔板、套筒均设置有螺栓孔、螺栓孔在上柱、下柱双向布置,通过螺栓将套筒、上柱、十字形分隔板固定在一起,通过螺栓将套筒、下柱、十字形分隔板固定在一起;
第四,将木梁向下移动:木梁两侧的第一侧向钢板(8-1)、第二侧向钢板(8-2)分别与套筒(3)侧面固定的U型连接件(9)的第五侧向钢板(9-1)、第六侧向钢板(9-2)的波浪纹配合,竖向插板(9-4)沿着木梁的竖向插槽移动,直至木梁底部的第三底面钢板(8-3)与第七底面钢板(9-3)接触;
第五,安装螺栓,通过螺栓将第一侧向钢板(8-1)、第二侧向钢板(8-2)、第五侧向钢板(9-1)、第六侧向钢板(9-2)、木梁(7)、竖向插板(9-4)连接在一起。
实施例三的优点在于,利用了套筒内表面的波浪纹与柱外表面的波浪纹相配合。
实施例四,如图9所示,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套筒为矩形,其中的2个相对应的面的波浪纹的方向与实施例三相同(波峰波谷沿着竖向延伸),另外2个相对应的面的波浪纹的波峰波谷沿着水平向延伸。
如图11所示,套筒(3)的设计如下:包括套筒第一竖板(3-1)、套筒第二竖板(3-2)、套筒第三竖板(3-3)、套筒第四竖板(3-4);
套筒第一竖板(3-1)与套筒第三竖板(3-3)相对应,其内侧的波峰波谷沿着竖向延伸;
套筒第二竖板(3-2)与套筒第四竖板(3-4)相对应,其内侧的波峰波谷沿着水平向延伸;
套筒第一竖板(3-1)、套筒第二竖板(3-2)、套筒第三竖板(3-3)、套筒第四竖板(3-4)的两侧均设置斜向折板,在斜向折板上设置螺栓孔;
其中,套筒第二竖板(3-2)和套筒第四竖板(3-4)的斜向折板的螺栓孔为竖向槽孔。
套筒第一竖板(3-1)、套筒第三竖板(3-3)以及十字形分隔板(2-1)采用焊接或其他方式预先固接在一起。
相应的,上柱、下柱的四周侧面的钢板的波浪纹也设计为:2面竖向+2面水平向,套筒第一竖板(3-1)、套筒第二竖板(3-2)、套筒第三竖板(3-3)、套筒第四竖板(3-4)的波浪纹相匹配。
其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第一,将套筒第一竖板(3-1)、套筒第三竖板(3-3)以及十字形分隔板(2-1)向下柱移动,通过下柱外表面的钢板、下柱的十字形插槽固定在一起,直至第一水平板(1-1)、第二水平板(1-2)、第三水平板(1-3)、第四水平板(1-4)与下柱的顶面接触;
第二, 将上柱向下移动插入到套筒第一竖板(3-1)、套筒第三竖板(3-3)之间,通过套筒第一竖板(3-1)、套筒第三竖板(3-3)的内表面与上柱外表面的钢板、上柱的十字形插槽与十字形分隔板将上柱与套筒第一竖板(3-1)、套筒第三竖板(3-3)连接在一起,直至第一水平板(1-1)、第二水平板(1-2)、第三水平板(1-3)、第四水平板(1-4)与上柱的底面接触;
第三,将套筒第二竖板(3-2)与套筒第四竖板(3-4)压在上柱、下柱的表面,然后将套筒第二竖板(3-2)通过斜向折板以及螺栓与套筒第一竖板(3-1)、套筒第三竖板(3-3)连接固定在一起,将套筒第四竖板(3-4)通过斜向折板以及螺栓与套筒第一竖板(3-1)、套筒第三竖板(3-3)连接固定在一起;
此外,还可以安装螺栓,在上柱、下柱以及十字形分隔板、套筒均设置有螺栓孔、螺栓孔在上柱、下柱双向布置,通过螺栓将套筒、上柱、十字形分隔板固定在一起,通过螺栓将套筒、下柱、十字形分隔板固定在一起;
第四,安装木梁:将木梁向下移动:木梁两侧的第一侧向钢板(8-1)、第二侧向钢板(8-2)分别与套筒(3)侧面固定的U型连接件(9)的第五侧向钢板(9-1)、第六侧向钢板(9-2)的波浪纹配合,竖向插板(9-4)沿着木梁的竖向插槽移动,直至木梁底部的第三底面钢板(8-3)与第七底面钢板(9-3)接触;
然后,安装螺栓,通过螺栓将第一侧向钢板(8-1)、第二侧向钢板(8-2)、第五侧向钢板(9-1)、第六侧向钢板(9-2)、木梁(7)、竖向插板(9-4)连接在一起。
其中,套筒第二竖板(3-2)与套筒第四竖板(3-4)与上柱、下柱固定时,通过上下滑动套筒第二竖板(3-2)与套筒第四竖板(3-4),使得,套筒第二竖板(3-2)、套筒第四竖板(3-4)与上柱、下柱的波浪纹相互嵌入即可。
从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可知,波浪纹的设计尤其关键,实施例四较实施例三的优势在于,其设置了水平向波浪纹(可防止上、下柱从套筒中拔出,提高了节点的抗弯性能);实施例四的另一意义在于:套筒的内表面的波浪纹采用水平设计,上柱与下柱较难插入(水平波浪纹产生极大的摩擦力),因此,实施例四提出了采用分体式的套筒设计,且对如何施工进行了说明。
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三、实施例四的不同之处在于:套筒的内表面均为水平向的波浪纹,其主要适用于柱的四周均连接梁的节点。
如图12-13所示,套筒由:套筒第一竖板(3-1)、套筒第二竖板(3-2)、套筒第三竖板(3-3)、套筒第四竖板(3-4)组成;
套筒第一竖板(3-1)、套筒第二竖板(3-2)、套筒第三竖板(3-3)、套筒第四竖板(3-4)的内侧的波峰波谷均沿着水平向延伸;
套筒第一竖板(3-1)、套筒第二竖板(3-2)、套筒第三竖板(3-3)、套筒第四竖板(3-4)的中间位置处均留设有洞口;
所述洞口的高度大于十字形分隔板(2-1)的高度,宽度宽于十字形分隔板(2-1)的宽度。
十字形分隔板均穿过套筒第一竖板(3-1)、套筒第二竖板(3-2)、套筒第三竖板(3-3)、套筒第四竖板(3-4)的洞口,且十字形分隔板均穿过套筒第一竖板(3-1)、套筒第二竖板(3-2)、套筒第三竖板(3-3)、套筒第四竖板(3-4)的部分用作竖向插板(9-4)。
套筒第一竖板(3-1)、套筒第二竖板(3-2)、套筒第三竖板(3-3)、套筒第四竖板(3-4)的折板均设置竖向长槽形螺栓孔。
其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第一,将十字形分隔板(2-1)向下柱移动,使得下柱的十字形插槽插入到十字形分隔板,直至第一水平板(1-1)、第二水平板(1-2)、第三水平板(1-3)、第四水平板(1-4)与下柱的顶面接触;
第二, 将上柱向下移动,使得上柱的十字形插槽插入到十字形分隔板中,直至第一水平板(1-1)、第二水平板(1-2)、第三水平板(1-3)、第四水平板(1-4)与上柱的底面接触;
第三,依次将套筒第一竖板(3-1)、 套筒第二竖板(3-2)、套筒第三竖板(3-3)、套筒第四竖板(3-4) 压在上柱、下柱的表面,使得十字形分隔板穿过套筒第一竖板(3-1)、 套筒第二竖板(3-2)、套筒第三竖板(3-3)、套筒第四竖板(3-4)的洞口;
通过斜向折板以及螺栓将套筒第一竖板(3-1)、套筒第二竖板(3-2)、套筒第三竖板(3-3)、套筒第四竖板(3-4)连接固定成一矩形套筒;
第四,安装木梁:将木梁向下移动:木梁两侧的第一侧向钢板(8-1)、第二侧向钢板(8-2)分别与套筒(3)侧面固定的U型连接件(9)的第五侧向钢板(9-1)、第六侧向钢板(9-2)的波浪纹配合,竖向插板(9-4)沿着木梁的竖向插槽移动,直至木梁底部的第三底面钢板(8-3)与第七底面钢板(9-3)接触;
然后,安装螺栓,通过螺栓将第一侧向钢板(8-1)、第二侧向钢板(8-2)、第五侧向钢板(9-1)、第六侧向钢板(9-2)、木梁(7)、竖向插板(9-4)连接在一起。
实施例五中,十字形分隔板可在洞口与套筒的竖板焊接;也可如图14所示,在套筒的竖板上洞口两侧设置有开设有螺栓孔的连接板,当十字形分隔板插入洞口后,通过螺栓螺母组件(3-7)将分隔板与套筒的竖板连接在一起。
实施例六,如图15所示,在上柱与梁的上表面、下柱与梁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器(10)。
如图16所示,在阻尼器(10)包括:阻尼器第一连接板(10-1)、阻尼器第二连接板(10-2)、阻尼器第一弹簧(10-3)、阻尼器第二弹簧(10-4)、内部波浪形软钢筒(10-5)、外部波浪形软钢(10-6);
所述内部波浪形软钢筒(10-5)的两端部设置有端板将内部波浪形软钢筒封闭,其侧面为波浪形软钢;
在套筒(3)上设置有连接座,阻尼器(10)的阻尼器第一连接板(10-1)与套筒(3)的连接座连接;
在梁的底面的第三底面钢板(8-3)以及梁顶面的第四顶面钢板(8-4)也设置有连接座,阻尼器第二连接板(10-2)与梁的第三底面钢板(8-3)或者第四顶面钢板(8-4)的连接座连接,所述内部波浪形软钢筒(10-5)的两端的端板分别与阻尼器第一弹簧(10-3)、阻尼器第二弹簧(10-4)连接;
阻尼器第一弹簧(10-3)的另外一端与阻尼器第一连接板(10-1)连接;
阻尼器第二弹簧(10-4)的另外一端与阻尼器第二连接板(10-2)连接;
在内部波浪形软钢筒(10-5)的外部轴向还均匀设置有多个外部波浪形软钢(10-6);所述外部波浪形软钢(10-6)的两端分别与阻尼器第一连接板(10-1)、阻尼器第二连接板(10-2)连接。
所述内部波浪形软钢筒(10-5)的母线为波浪线,所述外部波浪形软钢(10-6)的长度方向为波浪线。
阻尼器与套筒、梁顶面的第四顶面钢板(8-4)的连接手段有两种:一是均采用铰接;二是均采用固接。
当均采用铰接时,阻尼器只有轴向变形,通过内部波浪形软钢筒(10-5)、外部波浪形软钢(10-6)、弹簧的轴向拉压变形来耗能。
当采用固接时,阻尼器除了轴向变形外,还有剪切变形,对于剪切变形而言,阻尼器(10)则通过外部波浪形软钢(10-6)的弯曲变形来耗能。
实施例七,进一步,为了便于外部波浪形软钢(10-6)的安装以及提高耗能效果,外部波浪形软钢(10-6)可采用筒状,形成外部波浪形软钢筒(10-7)。
阻尼器第一连接板(10-1)、阻尼器第二连接板(10-2)、内部波浪形软钢筒(10-5)、外部波浪形软钢筒(10-7)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如图18-19所示,可采用矩形、或者圆形。
采用双层波浪形软钢筒的设计,其涉及到的一个问题在于,如何安装。
阻尼器第一连接板(10-1)包括连接座连接板(10-1-1)、外部波浪形软钢筒连接板(10-1-2);
阻尼器第二连接板(10-2)包括连接座连接板(10-1-1)、外部波浪形软钢筒连接板(10-1-2);
所述连接座连接板用于与套筒、梁的连接座相连接;
外部波浪形软钢筒连接板在外部波浪形软钢筒(10-7)的内部,用于安装固定外部波浪形软钢筒(10-7),两者通过螺栓连接。
外部波浪形软钢筒(10-7)、内部波浪形软钢筒(10-5)、阻尼器第一弹簧(10-3)、阻尼器第二弹簧(10-4)的轴线相重合。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七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能够交叉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第三水平板、第四水平板、套筒(3)内表面的波浪纹、U型连接件、第八顶侧钢板提及的波浪纹为齿纹,同时,与上述部件配合的木柱、木梁所提及的波浪纹也是齿纹。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七的技术方案也能够用于圆柱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第三水平板、第四水平板上设置波浪纹,且相邻的板上的波浪纹相互垂直,能够提高柱连接面的抗扭连接强度。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木结构梁柱节点,包括:上柱(4-1)、下柱(4-2)、梁(7),上柱(4-1)与下柱(4-2)之间通过型钢连接件连接;
其中,型钢连接件包括:套筒(3)、竖向的十字形分隔板(2-1)、第一水平板(1-1)、第二水平板(1-2)、第三水平板(1-3)、第四水平板(1-4);
其中,十字形分隔板(2-1)设置在套筒(3)内,且十字形分隔板的4个竖边均与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板(1-1)、第二水平板(1-2)、第三水平板(1-3)、第四水平板(1-4)分布在:套筒(3)与十字形分隔板(2-1)之间,第一水平板(1-1)、第二水平板(1-2)、第三水平板(1-3)、第四水平板(1-4)均与十字形分隔板(2-1)以及套筒(3)固定;
所述上柱(4-1)的下端设置有十字形插槽,所述下柱(4-2)的上端设置有十字形插槽,上柱(4-1)的插槽插入十字形分隔板(2-1),下柱(4-2)的插槽插入十字形分隔板(2-1);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柱的底面根据插槽分为: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第四面,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第四面均设置有波浪纹;
所述下柱的顶面根据插槽也分为: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第四面,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第四面均设置有波浪纹;
所述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第三水平板、第四水平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与上柱底面的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第四面,以及下柱顶面的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第四面相匹配的波浪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结构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水平板的上表面的波浪纹的方向垂直,相邻的水平板的下表面的波浪纹的方向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结构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第三水平板、第四水平板均由3块板组合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结构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在梁(7)的两个侧面固定有第一侧向钢板(8-1)、第二侧向钢板(8-2),在梁的底面固定有第三底面钢板(8-3),所述第一侧向钢板(8-1)、第二侧向钢板(8-2)与第三底面钢板(8-3)连接成一体;
在第一侧向钢板(8-1)、第二侧向钢板(8-2)、以及第三底面钢板(8-3)的外侧设置有波浪纹;所述第一侧向钢板(8-1)、第二侧向钢板(8-2)的波峰波谷沿着竖向延伸,第三底面钢板(8-3)的波峰波谷沿着梁的横截面方向延伸;
在套筒(3)的面向梁的侧面固定连接有U型连接件(9),U型连接件(9)包括:第五侧向钢板(9-1)、第六侧向钢板(9-2)、以及第七底面钢板(9-3);
第五侧向钢板(9-1)、第六侧向钢板(9-2)、以及第七底面钢板(9-3)的内侧设置有波浪纹;所述第五侧向钢板(9-1)、第六侧向钢板(9-2)的波峰波谷沿着竖向延伸,第七底面钢板(9-3)的波峰波谷沿着梁的横截面方向延伸;
所述第五侧向钢板(9-1)与第一侧向钢板(8-1)的波浪纹相配合,所述第六侧向钢板(9-2)与第二侧向钢板(8-2)的波浪纹相配合,第七底面钢板(9-3)与第三底面钢板(8-3)的波浪纹相配合。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木结构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 在梁的顶面设置有第四顶面钢板(8-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木结构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在梁的顶面的第四顶面钢板(8-4)也设置有波浪纹,其方向与第三底面钢板(8-3)的相同;
还包括有:第八顶侧钢板,所述第八顶侧钢板的底面设置有与第四顶面钢板(8-4)相匹配的波浪纹;
第五侧向钢板(9-1)以及第六侧向钢板(9-2)采用L型设计,还包括:向外伸出的水平板,在其水平板上设置长槽形螺栓孔;第八顶侧钢板的两端设置有若干螺栓孔;
第八顶侧钢板与第五侧向钢板(9-1)以及第六侧向钢板(9-2)通过螺栓螺母固定。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木结构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在套筒(3)的面向梁的侧面还固定连接有竖向插板(9-4),在梁(7)的端部以及第三底面钢板(8-3)均设置有竖向插槽,所述竖向插槽与竖向插板(9-4)相配合,采用螺栓将第一侧向钢板(8-1)、第二侧向钢板(8-2)、第五侧向钢板(9-1)、第六侧向钢板(9-2)、梁(7)、竖向插板(9-4)连接在一起。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木结构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在上柱与梁的上表面、下柱与梁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器(1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木结构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10)包括:阻尼器第一连接板(10-1)、阻尼器第二连接板(10-2)、阻尼器第一弹簧(10-3)、阻尼器第二弹簧(10-4)、内部波浪形软钢筒(10-5)、外部波浪形软钢(10-6);
所述内部波浪形软钢筒(10-5)的两端部设置有端板将内部波浪形软钢筒封闭,其侧面为波浪形软钢;
在套筒(3)上设置有连接座,阻尼器(10)的阻尼器第一连接板(10-1)与套筒(3)的连接座连接;
在梁的底面的第三底面钢板(8-3)以及梁顶面的第四顶面钢板(8-4)也设置有连接座,阻尼器第二连接板(10-2)与梁的第三底面钢板(8-3)或者第四顶面钢板(8-4)的连接座连接,所述内部波浪形软钢筒(10-5)的两端的端板分别与阻尼器第一弹簧(10-3)、阻尼器第二弹簧(10-4)连接;
阻尼器第一弹簧(10-3)的另外一端与阻尼器第一连接板(10-1)连接;阻尼器第二弹簧(10-4)的另外一端与阻尼器第二连接板(10-2)连接;
在内部波浪形软钢筒(10-5)的外部轴向还均匀设置有多个外部波浪形软钢(10-6);
所述外部波浪形软钢(10-6)的两端分别与阻尼器第一连接板(10-1)、阻尼器第二连接板(10-2)连接;
所述内部波浪形软钢筒(10-5)的母线为波浪线,所述外部波浪形软钢(10-6)的长度方向为波浪线。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木结构梁柱节点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第一,固定连接上柱与下柱:将套筒(3)、十字形分隔板(2-1)朝上柱向下移动,直至第一水平板(1-1)、第二水平板(1-2)、第三水平板(1-3)、第四水平板(1-4)与下柱的顶面接触;将上柱向下移动插入到套筒内,直至第一水平板(1-1)、第二水平板(1-2)、第三水平板(1-3)、第四水平板(1-4)与上柱的底面接触;安装螺栓,在上柱、下柱以及十字形分隔板、套筒均设置有螺栓孔、螺栓孔在上柱、下柱双向布置,通过螺栓将套筒、上柱、十字形分隔板固定在一起;
第二,固定连接木梁:将木梁朝着U型连接件(9)向下移动,直至木梁底部的第三底面钢板(8-3)与第七底面钢板(9-3)接触,其中,木梁两侧的第一侧向钢板(8-1)、第二侧向侧钢板(8-2)分别与套筒(3)侧面固定的U型连接件(9)的第五侧向钢板(9-1)、第六侧向钢板(9-2)的波浪纹配合;
第三,在将木梁放置入U型连接件(9)后,在木梁的第四顶面钢板(8-4)上安装第八顶侧钢板;第八顶侧钢板与U型连接件(9)的第五侧向钢板(9-1)以及第六侧向钢板(9-2)的水平板通过螺栓螺母固定。
CN201810188581.4A 2018-03-07 2018-03-07 一种木结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Active CN1083164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88581.4A CN108316476B (zh) 2018-03-07 2018-03-07 一种木结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88581.4A CN108316476B (zh) 2018-03-07 2018-03-07 一种木结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16476A true CN108316476A (zh) 2018-07-24
CN108316476B CN108316476B (zh) 2021-01-08

Family

ID=62901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88581.4A Active CN108316476B (zh) 2018-03-07 2018-03-07 一种木结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1647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0940A (zh) * 2019-11-21 2020-02-21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木结构建筑中的组合型轻质木构件及其安装方法
CN110878588A (zh) * 2019-11-28 2020-03-13 湖南麓上住宅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连接的木结构连接件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7821A (zh) * 2008-09-26 2009-04-01 沈英 组合挂件及采用该组合挂件的陶板幕墙安装结构
CN103498515A (zh) * 2013-10-14 2014-01-08 常州工学院 一种用于梁柱节点的夹角处或柱脚处的软钢阻尼器
CN105178448A (zh) * 2015-09-28 2015-12-23 沈阳建筑大学 木结构建筑梁柱连接节点结构
CN105220777A (zh) * 2015-11-04 2016-01-06 沈阳建筑大学 加强型木结构耗能节点
CN205233614U (zh) * 2015-11-17 2016-05-18 林国平 一种防滑鞋底
CN105887668A (zh) * 2016-05-31 2016-08-24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桥梁减隔震支座及斜拉桥、悬索桥支撑结构
CN106149871A (zh) * 2016-07-01 2016-11-23 同济大学 一种木框架或竹框架‑耗能支撑抗侧力结构体系
CN106368315A (zh) * 2016-10-14 2017-02-01 天津大学 带套筒的装配式木框架结构梁柱节点
CN206477540U (zh) * 2017-02-10 2017-09-08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舞蹈教室专用柔性地板
CN206554274U (zh) * 2017-01-09 2017-10-13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新型装配式木结构建筑十字钢板连接节点
CN206888208U (zh) * 2017-07-06 2018-01-16 赣州森泰竹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竹质柱体连接的构件
CN107605043A (zh) * 2017-09-15 2018-01-19 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一种内环加肋大跨木结构装配式节点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7821A (zh) * 2008-09-26 2009-04-01 沈英 组合挂件及采用该组合挂件的陶板幕墙安装结构
CN103498515A (zh) * 2013-10-14 2014-01-08 常州工学院 一种用于梁柱节点的夹角处或柱脚处的软钢阻尼器
CN105178448A (zh) * 2015-09-28 2015-12-23 沈阳建筑大学 木结构建筑梁柱连接节点结构
CN105220777A (zh) * 2015-11-04 2016-01-06 沈阳建筑大学 加强型木结构耗能节点
CN205233614U (zh) * 2015-11-17 2016-05-18 林国平 一种防滑鞋底
CN105887668A (zh) * 2016-05-31 2016-08-24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桥梁减隔震支座及斜拉桥、悬索桥支撑结构
CN106149871A (zh) * 2016-07-01 2016-11-23 同济大学 一种木框架或竹框架‑耗能支撑抗侧力结构体系
CN106368315A (zh) * 2016-10-14 2017-02-01 天津大学 带套筒的装配式木框架结构梁柱节点
CN206554274U (zh) * 2017-01-09 2017-10-13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新型装配式木结构建筑十字钢板连接节点
CN206477540U (zh) * 2017-02-10 2017-09-08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舞蹈教室专用柔性地板
CN206888208U (zh) * 2017-07-06 2018-01-16 赣州森泰竹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竹质柱体连接的构件
CN107605043A (zh) * 2017-09-15 2018-01-19 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一种内环加肋大跨木结构装配式节点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晓红: "《家具胶黏剂实用技术与应用》", 30 April 2014,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0940A (zh) * 2019-11-21 2020-02-21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木结构建筑中的组合型轻质木构件及其安装方法
CN110878588A (zh) * 2019-11-28 2020-03-13 湖南麓上住宅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连接的木结构连接件
CN110878588B (zh) * 2019-11-28 2022-04-05 湖南麓上住宅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连接的木结构连接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16476B (zh) 2021-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96866A (zh) 一种矩形上、下柱之间的连接节点以及施工方法
CN108316476A (zh) 一种木结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102782227A (zh) 阻尼系统
CN108894430B (zh) 一种加固钢结构梁或柱的施工方法
CN107190879A (zh) 一种带可更换墙脚的正交胶合木剪力墙
CN108385840A (zh) 一种梁柱连接节点以及在该节点中使用的阻尼器
CN1107776C (zh) 建筑框架系统
CN108385839A (zh) 一种连接件、使用该连接件的节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8222264A (zh) 一种型钢连接件及其应用
CN2391933Y (zh) 钢结构房屋的钢节点
CN108396859A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107574951B (zh) 带耗能连接件的开洞口正交胶合木剪力墙
CN216075851U (zh) 一种单层龙骨贴顶装配式吊顶
CN211572098U (zh) 一种装配式耦合阻尼墙
CN110080425B (zh) 一种装配式耦合阻尼墙的施工方法
CN103510634B (zh) 可自动归位的建筑阻尼器
EP1626827A1 (en) Construction element and a vehicle frame comprising such a construction element
US6543198B1 (en) Space frames
CN105442711A (zh) 梁翼缘夹,使用梁翼缘夹的结构梁节点以及用于形成结构梁节点的方法
CN108385834A (zh) 装配式预制梁柱的连接件、使用其的梁柱节点与施工方法
CN108385831A (zh) 预制柱、柱与柱的连接节点、梁柱节点及施工方法
CN211548088U (zh) 一种连接组件
CN108385832A (zh) 一种具有耗能器的装配式梁柱节点结构
CN107558788A (zh) 一种抗震耗能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CN219508358U (zh) 装配式桁架桥梁用连接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23

Address after: 202, 2nd floor, building B2, Yintian Industrial Zone, Yantian community,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Tianyu spac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234101 Anhui province Suzhou City Yongqiao District Fu Li Zhen Tong route No. 2

Applicant before: Wang Ku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