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16177A - 一种气囊减速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囊减速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16177A
CN108316177A CN201810202485.0A CN201810202485A CN108316177A CN 108316177 A CN108316177 A CN 108316177A CN 201810202485 A CN201810202485 A CN 201810202485A CN 108316177 A CN108316177 A CN 1083161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deceleration
seat
air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0248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明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20248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1617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161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1617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9/00Arrangement of road signs or traffic signals; Arrangements for enforcing caution
    • E01F9/50Road surface markings; Kerbs or road edg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lerting road users
    • E01F9/529Road surface markings; Kerbs or road edg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lerting road us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gnalling by sound or vibrations, e.g. rumble stri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forcing reduced speed, e.g. speed b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囊减速带,包括底座、减速座及多个气囊,所述的多个气囊相连通并水平排列形成气囊层,所述气囊层设于所述底座和减速座之间,所述气囊层两侧分别设有导气软管,所述底座和减速座之间设有弹性支撑组件。本发明通过在底座和减速座之间设置弹性支撑组件,进而使得气囊能够快速回气,防止了因气囊回气速度过慢而对车辆无法起到较好的减速效果的情况发生,保证了减速带能够正常工作,减速效果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气囊减速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囊减速带。
背景技术
减速带是安装在公路上使经过的车辆减速的交通设施,传统的减速带有通过气囊的进排气来实现对车辆的减速效果,但是这种结构的减速带存在气囊回气慢的现象,从而当间隔时间较短的车辆经过该减速带时,由于气囊回气慢,其没有恢复至原来的状态,进而无法对后面的车辆起到减速效果,即减速效果的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减速效果稳定的气囊减速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囊减速带,包括底座、减速座及多个气囊,所述的多个气囊相连通并水平排列形成气囊层,所述气囊层设于所述底座和减速座之间,所述气囊层两侧分别设有导气软管,所述减速底座上设有迎车面和背车面;所述底座和减速座之间设有弹性支撑组件。本发明通过在底座和减速座之间设置弹性支撑组件,进而使得气囊能够快速回气,防止了因气囊回气速度过慢而对车辆无法起到较好的减速效果的情况发生,保证了减速带能够正常工作,减速效果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底座和减速座之间的弹性件;通过弹性件的作用能够加快气囊的回气速度,进而使得本减速带能够发挥正常的减速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支撑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减速座上的导向轴和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固定套管,所述导向轴一端插设于所述固定套管内;通过导向轴和固定套管的配合能够防止减速座在上下移动时发生偏移。
进一步的,所述迎车面和背车面上分别涂抹有反光涂料;通过反光涂料的设置能够对过往车辆起到较好的警示效果,特别是夜晚时能够提醒司机提前减速来减小颠簸。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安置座、设于所述安置座上供所述导气软管穿过的容纳腔、一端与所述容纳腔内壁连接并缠绕于所述导气软管上的细绳及与所述细绳另一端相配合的拉伸组件,所述拉伸组件可于车轮挤压所述背车面时拉伸细绳;通过在安置座上设置供导气软管穿过的容纳腔,从而对导气软管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导气软管在细绳收缩时发生移动,进而无法达到缩小导气软管口径的目的,细绳一端和容纳腔侧壁固连,另一端缠绕导气软管一圈后与拉伸组件连接,保证细绳的一端在被拉伸组件拉伸时细绳能够起到压缩导气软管口径的目的,且由于当车轮挤压背车面时所述拉伸组件会拉伸细绳,进而通过细绳缩小导气软管的口径,减慢气囊的出气速度,所以当逆行车辆经过本发明的减速带时,车轮先与减速座上的背车面相接触并挤压背车面,进而使得拉伸组件拉伸细绳,从而通过细绳的收缩作用来缩小导气软管的口径,进而减慢气囊的出气速度,即减慢了减速座的下降速度,从而逆行车辆经过本发明的减速带时受到的颠簸较大,从而能够对逆行车辆起到较好的警示效果,而当正向行驶的车辆经过本减速带时,由于车轮先与减速座的迎车面接触并挤压减速座,此时气囊层两端的导气软管口径并未受影响,从而气囊在减速座的挤压力下正常出气,从而减速座正常下降,车辆受到的颠簸小,所以本发明的减速带对正常车辆只起到正常的减速效果,而对逆行车辆能够起到减速加警示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拉伸组件包括可翻转连接于所述背车面上的按压板、设于所述按压板上的按压柱、套设于所述按压柱上的复位件、设于所述减速座上的活动腔及设于所述活动腔内与所述按压柱相配合的杠杆件,所述细绳一端与所述杠杆件连接;所述复位件一端与所述按压板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背车面相连;按压板可翻转的设置在背车面上,保证逆行车辆在经过本减速带时能够先挤压按压板,通过复位件的设置保证按压板在未受外力时能够与背车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从而保证按压板在受到逆行车辆车轮的挤压力时能够向下翻转,而当逆行车辆的车轮经过按压板时,按压板能够马上回复至原来位置,从而保证该按压板能够再次的向下翻转,通过按压柱和杠杆件的设置,当逆行车辆与按压板接触并挤压按压板时,按压柱会向下挤压杠杆件的一端,在杠杆的原理下杠杆件连接有细绳的一端会向上翘起,进而实现对细绳的拉伸作用,整个拉伸组件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易安装,且拉伸过程稳定,不会出现细绳左右晃动的现象,进而保证了细绳对导气软管的收缩作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在底座和减速座之间设置弹性支撑组件,进而使得气囊能够快速回气,防止了因气囊回气速度过慢而对车辆无法起到较好的减速效果的情况发生,保证了减速带能够正常工作,减速效果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4所示,一种气囊减速带,包括底座1、减速座2及多个气囊3,所述底座的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孔,所述减速座2由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减速座2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倾斜设置的迎车面21和背车面22,当正行车辆经过本减速带时先与减速座上的迎车面相接触,而当逆行车辆经过本减速带时则先于减速座上的背车面相接触,所述气囊3呈圆柱状且也由橡胶材料制成,所述的多个气囊3之间通过气管相连通并水平排列形成气囊层,所述气囊层设于所述底座1和减速座2之间,所述气囊层两侧分别设有导气软管4,该导气软管4为橡胶管,通过两导气软管4的设置实现气囊层的进气或出气,进而当车辆经过本减速带时,减速座2在车轮的挤压力作用下向下挤压气囊层,气囊层通过两侧的导气软管4向外排气,减速座2下降并对车辆起到一定的减速效果,当车辆行驶过后,由于气囊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进而气囊可以自动充气。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和减速座2之间设有弹性支撑组件,具体的,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表面和减速座2下表面之间的弹性件71,所述的弹性件71为压缩弹簧其数目为四个,四个压缩弹簧分别设置在底座1的四个角落上,通过弹性件的作用能够加快气囊的回气速度,进而使得本减速带能够发挥正常的减速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支撑组件还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减速座2下表面上的导向轴72和竖直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表面上的固定套管73,所述导向轴72的底端插设于所述固定套管73内,具体的,所述导向轴72和固定套管73的数目分别为4个,优选的,所述导向轴72、固定套管73及弹性件71为同轴设置,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套设在导向轴72和固定套管73的外侧,通过导向轴和固定套管的配合能够防止减速座在上下移动时发生偏移。
进一步的,所述迎车面21和背车面22上分别涂抹有反光涂料,通过反光涂料的设置能够对过往车辆起到较好的警示效果,特别是夜晚时能够提醒司机提前减速来减小颠簸。
进一步的,为了能够对逆行车辆起到较好的警示效果,所述减速带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1上的安置座11、设于所述安置座11上供所述导气软管4穿过的容纳腔12、一端与所述容纳腔12内壁连接并缠绕于所述导气软管4上的尼龙细绳5及与所述细绳5另一端相配合的拉伸组件,所述拉伸组件可于车轮挤压所述背车面22时拉伸细绳5,具体的,所述安置座11数目为两个,其分别位于气囊层的两侧,所述容纳腔为水平设置且其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气囊层两侧的导气软管4分别穿过两安置座11上的容纳腔12,每个容纳腔12内都设有一根尼龙细绳5,具体的,所述容纳腔12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细绳5一端连接的连接部121,优选的,该连接部为一固定圆环,细绳的一端与该圆环固连,在容纳腔12侧壁上位于连接部121的正下方设置有由下向上倾斜设置的活动通道13,所述连接部121和活动通道13出口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不超过一厘米,细绳的另一端缠绕导气软管一圈后从该活动通道13内穿出并与拉伸组件相连接,进而当逆行车辆经过本减速带时,逆行车辆挤压减速带上的背车面,从而拉伸组件能够向外拉伸尼龙细绳5,此时尼龙细绳5能够挤压导气软管的外壁从而使得导气软管的口径发生收缩,由于导气软管的口径发生收缩,进而气囊层的排气速度减慢,即相对减慢了减速座下降的速度,进而逆行车辆经过时由于减速座的高度较高,所以逆行车辆会受到较大的颠簸,从而能够对逆行的车辆起到较好的警示作用,而当正行的车辆经过该减速带时,由于车轮先与减速带的迎车面相接触,进而并不会影响到导气软管的口径,即气囊层的排出速度并没有受影响,进而减速座能够以原有的速度下降,故而正行车辆受到的颠簸效果较小。
进一步的,所述拉伸组件包括可翻转连接于所述背车面22上的按压板61、设于所述按压板上的按压柱62、套设于所述按压柱62上的复位件63、设于所述减速座2上的活动腔24及设于所述活动腔24内与所述按压柱62相配合的杠杆件25,具体的,所述按压板61和按压柱62都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减速座2的背车面上设有安置槽,安置槽侧壁上设有金属轴,所述按压板的顶端设有供所述金属轴穿过的通孔,进而按压板可绕着该金属轴转动,所述按压柱固连在按压板与安置槽内壁相接触的一面,所述活动腔的部分开口设置在安置槽底壁上,进而按压柱一端可伸入到活动腔内,所述复位件63为一压缩弹簧,其一端与所述按压板61相连,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背车面22上的安置槽底壁相连,从而当按压板未受外力时,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按压板和安置槽底壁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而当逆行车辆经过时,其车轮能够先与按压板接触并挤压按压板,从而使得按压板向下翻转,所述杠杆件25为一金属杆,所述活动腔内壁上设有固定金属轴,该金属杆的中部设有供所述金属轴穿过的通孔,进而杠杆件25可套设在该金属轴上并绕该金属轴转动,该杠杆件25的底端和按压柱62相抵触,其顶端和细绳5连接,当逆行车辆经过时,其车轮先与按压板接触进而挤压按压板,使得按压板向下翻转,进而使得连接在按压板上的按压柱挤压杠杆件的一端,在杠杆的原理下,杠杆件连接有细绳的另一端向上翘起,进而向上拉伸细绳,从而使得细绳挤压导气软管并收缩导气软管的口径,进而达到减慢减速座下降速度的目的,从而逆行车辆能够受到较大的颠簸,即能够对逆行车辆起到良好的警示效果。
为了减小细绳在收缩导气软管口径时,两者受到的磨损,在所述导气软管4上套设有弧形的弹簧钢片41,所述弧形的弹簧钢片围绕成一缺口的圆环状,所述细绳5缠绕于所述弹簧钢片41上,优选的,所述弹簧钢片41上设有三块固定块42,所述固定块42上设有供所述细绳5穿过的通孔,具体的,所述三块固定块42为焊接在弹簧钢片41远离导气软管外壁一侧上,三块固定块分别设置在弹簧钢片的首端、中部及尾端位置处,细绳依次穿过三块固定块上的通孔,通过弹簧钢片的设置在保证细绳被拉伸时能够收缩导气软管口径的同时避免了细绳和导气软管之间接触,从而防止了两者因发生相对滑动而受到磨损的情况发生,另外由于弹簧钢片的表面较光滑,进而当细绳和导气软管的外壁分别与弹簧钢片发生滑动摩擦时,两者受到的磨损较小,进而延长了细绳和导气软管的使用寿命。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气囊减速带,包括底座(1)、减速座(2)及多个气囊(3),所述的多个气囊(3)相连通并水平排列形成气囊层,所述气囊层设于所述底座(1)和减速座(2)之间,所述气囊层两侧分别设有导气软管(4),所述减速座(2)上设有迎车面(21)和背车面(2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和减速座(2)之间设有弹性支撑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底座(1)和减速座(2)之间的弹性件(7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减速座(2)上的导向轴(72)和设于所述底座(1)上的固定套管(73),所述导向轴(72)一端插设于所述固定套管(73)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迎车面(21)和背车面(22)上分别涂抹有反光涂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减速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1)上的安置座(11)、设于所述安置座(11)上供所述导气软管(4)穿过的容纳腔(12)、一端与所述容纳腔(12)内壁连接并缠绕于所述导气软管(4)上的细绳(5)及与所述细绳(5)另一端相配合的拉伸组件,所述拉伸组件可于车轮挤压所述背车面(22)时拉伸细绳(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囊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组件包括可翻转连接于所述背车面(22)上的按压板(61)、设于所述按压板上的按压柱(62)、套设于所述按压柱(62)上的复位件(63)、设于所述减速座(2)上的活动腔(24)及设于所述活动腔(24)内与所述按压柱(62)相配合的杠杆件(25),所述细绳(5)一端与所述杠杆件(25)连接;所述复位件(63)一端与所述按压板(6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背车面(22)相连。
CN201810202485.0A 2018-03-13 2018-03-13 一种气囊减速带 Withdrawn CN1083161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02485.0A CN108316177A (zh) 2018-03-13 2018-03-13 一种气囊减速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02485.0A CN108316177A (zh) 2018-03-13 2018-03-13 一种气囊减速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16177A true CN108316177A (zh) 2018-07-24

Family

ID=62901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02485.0A Withdrawn CN108316177A (zh) 2018-03-13 2018-03-13 一种气囊减速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1617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9896A (zh) * 2019-12-11 2020-04-07 俞芳芳 一种气囊式弯道减速交通预警系统
CN111705691A (zh) * 2020-06-08 2020-09-25 西安雯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动态减速带
CN112411408A (zh) * 2020-11-05 2021-02-26 王雪峰 一种市政工程建设用反光减震减速带
CN112681170A (zh) * 2020-12-21 2021-04-20 贾华 一种道路施工用减速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9896A (zh) * 2019-12-11 2020-04-07 俞芳芳 一种气囊式弯道减速交通预警系统
CN111705691A (zh) * 2020-06-08 2020-09-25 西安雯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动态减速带
CN112411408A (zh) * 2020-11-05 2021-02-26 王雪峰 一种市政工程建设用反光减震减速带
CN112411408B (zh) * 2020-11-05 2022-06-17 安徽置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工程建设用反光减震减速带
CN112681170A (zh) * 2020-12-21 2021-04-20 贾华 一种道路施工用减速装置
CN112681170B (zh) * 2020-12-21 2022-04-19 鹏远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施工用减速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16177A (zh) 一种气囊减速带
CN108612004B (zh) 一种可自动判断车速的减速带
CN208023437U (zh) 一种气囊减速带
CN207539214U (zh) 一种棘轮式单向离合器
CN210288227U (zh) 双动力源车载式隧道灯具清洁系统
CN202463791U (zh) 轮式拖拉机制动操纵机构
CN105697590A (zh) 一种基于摩擦移位的双刹片刹车单元
CN208023436U (zh) 一种减速带
CN108265642A (zh) 一种减速带
CN108330857A (zh) 一种公路用减速带
CN202102912U (zh) 制动灯开关及采用这种开关的汽车气压制动灯和汽车
CN208088165U (zh) 一种公路用减速带
CN108286227A (zh) 一种反光效果好的减速带
CN210799820U (zh) 一种智能电动车制动系统
CN208235363U (zh) 一种反光效果好的减速带
CN103253254B (zh) 汽车制动系统
CN209008299U (zh) 一种降噪轮胎
ATE150707T1 (de) Luftreifen und daraus hergestellter fahrzeugantrieb
CN101270745A (zh) 汽车空调压缩机的降噪音活塞
CN204739126U (zh) 驻车卡钳用带弹性压脚挡圈
CN209798572U (zh) 隐匿型防逆行减速带
CN207838326U (zh) 一种娱乐表演用脚控式抛球装置
CN109356951A (zh) 一种利于车辆刹车片主动回位的装置
CN208412898U (zh) 一种摆臂智能托盘搬运车
CN206082096U (zh) 一种带缓冲过滤网的空气干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4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