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03605A - 直流充电桩检测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直流充电桩检测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303605A CN108303605A CN201711499445.9A CN201711499445A CN108303605A CN 108303605 A CN108303605 A CN 108303605A CN 201711499445 A CN201711499445 A CN 201711499445A CN 108303605 A CN108303605 A CN 1083036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rging pile
- charging
- simulator
- current
- lo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充电桩检测系统及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主控机,电池管理系统BMS模拟器,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负载系统AV900,其中,BMS模拟器,用于模拟直流充电桩的一致性输出;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用于模拟直流充电桩充电的回路的通断控制,以及采集回路通断前后的信号;负载系统AV900,用于模拟通过直流充电桩充电的电动汽车的负载;主控机,与BMS模拟器,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以及负载系统AV900通信,通过对BMS模拟器,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以及负载系统AV900的控制,完成对直流充电桩的检测。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自动化程度不够造成的充电桩测试时间长、测试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直流充电桩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不断加重,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应用被越来越重视并被广泛推广,但用户使用过程中普遍反映出电动汽车充电问题多、续航能力差等诸多电力供应的相关问题。故近些年,相关技术领域围绕电动汽车供电及用电性能的改进已做了大量研究,并对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使用的规范化和智能化发展也做了很多的努力。但现阶段仍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为解决电动汽车充电,续航能力等问题前,需要有效地解决对电动汽车充电进行检测的问题,然而在相关技术中,对电动汽车充电进行检测时,仅仅是依靠人工进行检测,不仅成本高,而且效率较低。
针对相关技术中对电动汽车充电进行检测时,仅仅是依靠人工进行检测,不仅成本高,而且效率较低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流充电桩检测系统及方法,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自动化程度不够造成的充电桩测试时间长、测试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直流充电桩检测系统,包括:主控机,电池管理系统BMS模拟器,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负载系统AV900,其中,所述BMS模拟器,用于模拟所述直流充电桩的一致性输出;所述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用于模拟所述直流充电桩充电的回路的通断控制,以及采集所述回路通断前后的信号;所述负载系统AV900,用于模拟通过所述直流充电桩充电的电动汽车的负载;所述主控机,与所述BMS模拟器,所述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以及所述负载系统AV900通信,通过对所述BMS模拟器,所述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以及所述负载系统AV900的控制,完成对所述直流充电桩的检测。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录波仪,通过以太网与所述主控机通信,用于在对所述直流充电桩进行检测的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记录。
可选的,所述主控机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与所述BMS模拟器通信,所述主控机通过RS485总线与所述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通信,所述主控机通过所述CAN总线与所述负载系统AV900通信。
可选的,所述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引脚连接线的通断功能,模拟所述直流充电桩充电过程的回路的通断:DC+、DC-、PE、S+、S-、CC1、CC2、A+、A-;其中,所述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包括:电阻板,用于连接确认的模拟电阻;电池电压模拟器,用于实现电池电压的模拟;负载接入接口,用于实现电阻负载模式,电池负载模式,混合负载模式的接入模拟。
可选的,所述负载系统AV900,还用于通过集控测试软件调整模拟的负载的大小。
可选的,所述主控机包括显示屏,用于对在对所述直流充电桩进行检测的过程中的检测状况进行显示,其中,所述检测状况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对所述直流充电桩进行检测的过程中的数据,检测结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直流充电桩检测系统对直流充电桩进行检测的方法,其中,该方法通过以下处理完成对所述直流充电桩的自检阶段测试:通过判断检测到的直流充电桩的绝缘检测电压是否为充电流程报文中设定的最高允许充电电压的方式,判定检测到的所述绝缘检测电压是否不合格并得到所述最高允许充电电压和所述直流充电桩的绝缘检测电压;通过判断检测到的直流充电桩的绝缘检测电压是否为所述直流充电桩的最高输出电压的方式,判定检测到的所述绝缘检测电压是否不合格并得到所述最高输出电压和所述直流充电桩的绝缘检测电压;通过判断在预定时间内是否下降预定电压值的方式,判定所述直流充电桩是否泄放电路是否不合格,并得出电压下降时间。
可选的,该方法通过以下处理完成对所述直流充电桩的预充电测试:通过判断接触器是否闭合的方式,判定所述直流充电桩的未检测电池电压是否不合格;通过测量冲击电流是否小于预定电流值的方式,判定所述直流充电桩的冲击电流过大是否不合格;通过判断接触器是否闭合的方式,判定所述直流充电桩的未比较报文和实测电池电压值之差是否不合格。
可选的,该方法通过以下处理完成对所述直流充电桩的充电阶段测试:通过判断电流上升速率是否大于预定上升速率的方式,判定所述直流充电桩的电流上升过慢是否不合格;通过判断电流下降速率是否大于预定下降速率的方式,判定所述直流充电桩的电流下降过慢是否不合格。
可选的,该方法通过以下处理完成对所述直流充电桩的正常充电结束测试:通过判断断开时充电电流是否小于预定充电电流的方式,判定未降电流即断开接触器是否不合格;通过判断断开时充电电流小于预定充电电流,并且预定接触器是否断开的方式,判定充电结束断开时序有误是否不合格。
可选的,该方法通过以下处理完成对所述直流充电桩的通讯中断测试:通过判断接触器断开后在预定时长内是否断开的方式,判定通信超时未断开接触器是否不合格;通过判断是否在预定时长内收到充电实现报文CRM的方式,判定为进行三次重连是否不合格;通过判断是否在预定时长内收到充电错误报文CEM的方式,判定为进行三次重连是否不合格。
可选的,该方法通过以下处理完成对所述直流充电桩的开关断开测试:通过在断开开关后,判断充电电流是否在预定时间内下降至预定电流之下的方式,判定电流下降速度过慢是否不合格;通过判断预定开关是否断开的方式,判定断开时序有误是否不合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自动化控制的方式,通过采用了全新的全自动化测试设计思路,结合RS485及CAN等通讯模式对主控机与电池管理系统BMS模拟器、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和负载系统AV900进行信息交互及远程控制,实现了直流充电桩检测系统中所有的测试设备相互集成,其中,BMS模拟器,用于模拟直流充电桩的一致性输出;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用于模拟直流充电桩充电的回路的通断控制,以及采集回路通断前后的信号;负载系统AV900,用于模拟通过直流充电桩充电的电动汽车的负载;主控机,与BMS模拟器,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以及负载系统AV900通信,通过对BMS模拟器,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以及负载系统AV900的控制,完成对直流充电桩的检测。进而使该直流充电桩检测系统达到了准确、权威对直流充电桩进行检测的目的,从而实现了直流充电桩的自动化测试,并能自动生成测试报告,大大节约了充电桩的测试时间,有效地提高了测试的效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自动化程度不够造成的充电桩测试时间长、测试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充电桩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充电桩检测系统的优选结构框图一;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充电桩检测系统的测试原理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充电桩检测系统的设备通讯连接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16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充电桩检测系统的优选结构框图二;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充电桩检测方法完成对直流充电桩的自检阶段测试的诊断策略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充电桩检测方法完成对直流充电桩的预充电测试的诊断策略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充电桩检测方法完成对直流充电桩的充电阶段测试的诊断策略图一;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充电桩检测方法完成对直流充电桩的充电阶段测试的诊断策略图二;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充电桩检测方法完成对直流充电桩的正常充电结束测试的诊断策略图一;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充电桩检测方法完成对直流充电桩的正常充电结束测试的诊断策略图二;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充电桩检测方法完成对直流充电桩的通讯中断测试的诊断策略图一;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充电桩检测方法完成对直流充电桩的通讯中断测试的诊断策略图二;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充电桩检测方法完成对直流充电桩的开关断开测试的诊断策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直流充电桩检测的系统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充电桩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主控机12,电池管理系统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模拟器14,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16及负载系统AV900 18,下面对该直流充电桩检测系统进行说明。
BMS模拟器14,用于模拟直流充电桩的一致性输出;
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16,用于模拟直流充电桩充电的回路的通断控制,以及采集回路通断前后的信号,其中,该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16用于模拟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
负载系统AV900 18,用于模拟通过直流充电桩充电的电动汽车的负载;
主控机12,与BMS模拟器14,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16以及负载系统AV90018通信,通过对BMS模拟器14,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16以及负载系统AV90018的控制,完成对直流充电桩的检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自动化控制的方式,通过采用了全新的全自动化测试设计思路,结合RS485及CAN等通讯模式对主控机与电池管理系统BMS模拟器、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和负载系统AV900进行信息交互及远程控制,实现了直流充电桩检测系统中所有的测试设备相互集成,进而使该直流充电桩检测系统达到了准确、权威对直流充电桩进行检测的目的,从而实现了直流充电桩的自动化测试,大大节约了充电桩的测试时间,有效地提高了测试的效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自动化程度不够造成的充电桩测试时间长、测试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更好地记录数据和波形,系统还可以包括:录波仪。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充电桩检测系统的优选结构框图一,如图2所示,该系统中除含图1中包含的所有结构外,还包括:录波仪20。其中,录波仪20通过以太网与主控机通信,用于在对直流充电桩进行检测的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记录。具体的,其主要功能可以如下:
(1)该仪器是模块化的波形记录仪器,可以同时测量电压、电流、CAN信号、应变、加速度等多种信号;
(2)设备可由主控机远程控制,可实现自动进行录波、截取屏幕、保存数据、设备重置等功能;
(3)设备可对CAN信号的采集、分析并以波形的形式展现在屏幕上;
(4)设备具有高速采样、高绝缘耐压、多通道测量等优点,为充电桩测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5)可以显示所有历史波形,并以最大1μs的分辨率显示波形捕捉时间列表,测量期间不需要操作历史功能。完成测量后可以随时调出历史波形。调用波形后,可以缩放感兴趣的位置或执行参数测量。
具体的,上述录波仪20可以选用DL850录波仪,该录波仪支持最大100MS/s的采样速率,支持最多128个通道,最大存储深度可达2GW,16通道同步的实时硬盘记录速率可达到100kS/s/CH。根据系统具体测试需要,其主要运行参数可采用如下表1设置:
序号 | 项目 | 技术指标 |
1 | 最大采样率 | 10MS/s |
2 | DC精度 | ±(10div的0.5%) |
3 | 插拔模块插槽数 | 8,最多128CH |
4 | 通信特性 | USB2.0/1000BASE-T以太网 |
5 | 重量 | 6.5kg |
6 | 尺寸 | 355mm*259mm*180mm |
表1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充电桩检测系统的测试原理示意图,如图3所示,电网交流电能经过充电桩整流后,输出到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经由AV-900消耗掉电能。在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上有各个回路的断点故障模拟功能,及断点前后端的信号采集点,方便录波仪在测试过程中纪录各种数据及图形。由电脑控制软件模拟BMS模拟器与充电桩通讯,控制充电桩的输出,并通过集成软件控制AV-900的功率加载完成测试自动化过程,进而实现直流充电桩互操作及协议一致性的测试。
优选的,为实现最优通讯效果,主控机12可以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与BMS模拟器14通信,主控机12也可以通过RS485总线与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16通信,主控机也可以通过CAN总线与负载系统AV900 18通信。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充电桩检测系统的设备通讯连接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直流充电桩检测系统采用了全新的全自动化测试设计思路,力求将系统中所有的测试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并相互集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控制。
具体的,系统自动化测试软件布控于主控机上,通过CAN通讯协议模拟BMS系统与充电桩进行通讯,实现充电桩协议一致性的测试;主控机通过RS485通讯方式对接口模拟器进行远程控制,模拟各回路的通断及电压、电流等数据的采集;通过CAN通讯协议远程控制负载系统AV900实现电池电压的模拟、负载功率的调整等,满足测试过程中对负载的需求;主控机还通过以太网远程控制录波仪DL850EV,可自动进行录波、截取屏幕、保存数据、设备重置等操作。
通过上述通讯设置,实现了系统采用最优的交互方式对各设备进行远程控制,以确保通讯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测试过程的准确、规范,使得测试数据更加准确、更具权威。
优选的,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16,可以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引脚连接线的通断功能,模拟直流充电桩充电过程的回路的通断:DC+、DC-、PE、S+、S-、CC1、CC2、A+、A-;其中,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16包括:主控板,用于模拟直流充电桩充电的回路的通断控制,以及控制采集回路通断前后的信号,还可以包括:电阻板,与上述主控板通信,用于连接确认的模拟电阻;电池电压模拟器,与上述主控板通信,用于实现电池电压的模拟;负载接入接口,与上述主控板通信,用于实现电阻负载模式,电池负载模式,混合负载模式的接入模拟。下面结合附图对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16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16的结构连接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16包括:电阻板51,主控板52、采集板53、电池电压模拟器54和按键板55。
具体的,该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16具备DC+、DC-、PE、S+、S-、CC1、CC2、A+、A-等引脚连接线的通断功能,可模拟车辆直流充电接口电路,包括:主控板52,用于模拟直流充电桩充电的回路的通断控制,以及控制采集回路通断前后的信号,并带有电阻板51确认电阻模拟,电池电压模拟器54,用于实现电池电压模拟功能,同时带有负载接入接口(图中未示出),采集板53,用于采集回路通断前后的信号,以及按键板55,用于接收控制信号的输入。通过上述结构,可实现电阻负载模式、电池负载模式和混合负载模式的接入,配合其他设备满足充电桩互操性测试的要求。该模拟器基于传导式充电连接装置的接口设置,以及充电全流程的握、通信、充电设施与电动汽车开关量和电气量变化时序,设计全面的数据采集接口,将电气量变化时序与通信协议交互时序相结合,实现了灵活判断充电全流程的正确性和规范性的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为方便现场测试使用,该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可以采用8U标准模块化设计,进而可实现将其安装于便携箱。进一步的,为实现各路信号的采集及每个开关两侧信号的采集功能,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可以带有4mm标准安全插座,同时,还需要带有250A标准充电枪插座,其中插座定义满足GB/T 20234.3-2015标准规定的要求;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可实现通过该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进行绝缘自检阶段测试、充电阶段测试、充电准备阶段测试、正常充电结束测试、通讯中断测试、绝缘故障测试、PE断针测试、控制导引电阻测试等相关测试功能,进一步的,还可以通过配备远程控制软件的方式,实现加载过程中设备所有参数的控制和参数配置功能。
进一步的,负载系统AV900 18,还可以用于通过集控测试软件调整模拟的负载的大小。具体的,在实际应用中,上述负载系统AV900 18工作原理及功能主要有:
(1)替代电动汽车负载配合完成现场检测,满足现场检测对于安全性、可控性、直观性和便捷性的要求;
(2)实现多种检测项目的现场检测,并可以通过集控测试软件,可方便的调节负载大小以实现充电设备的电气性能现场检测;
(3)设备具备模拟各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充电全过程的能力;
(4)设备采用先进的能量回馈方式可以将放电能量直接回馈到电网,节省大量由测试带来的高额费用;
(5)设备具有独立模式、并行模式及差分模式三种运行模式,以满足不同功率充电桩的带载测试。
其中,该负载系统的主要参数可以选用如下表2设置:
表2
优选的,主控机还可以包括显示屏(图中未示出),用于对在对直流充电桩进行检测的过程中的检测状况进行显示,其中,检测状况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对直流充电桩进行检测的过程中的数据,检测结果。
根据上述直流充电桩检测系统及各优选实施例,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充电桩检测系统的优选结构框图二,如图6所示,该系统包括: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61(同上述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16,只是在不同的实施例中采用不同的编号进行区别)、高功率能量回馈测试系统62、DL850录波仪63(即上述的录波仪20)、绝缘电阻模拟器64(同上述电阻板51)、笔记本电脑65、相关软件66,下面对该直流充电桩检测系统进行说明。
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61,采用8U标准模块化设计便于现场测试携带,方便与负载配套使用。可模拟各个回路断点故障,及断点前后端的信号采集。带有可控型控制导引回路电阻及电池总电压的模拟。用于模拟各个回路断点故障及信号采集。
高功率能量回馈测试系统62,其中电压8-900V,电流500A,用于满足充电桩测试带载要求。
DL850录波仪63,支持最大100MS/s的采样速率,支持最多128个通道,最大存储深度可达2GW,16通道同步的实时硬盘记录速率可达到100kS/s/CH。用于采集辅助电源电压、直流充电桩中充电枪电压、充电电流CAN通讯信号并记录波形。
绝缘电阻模拟器64,可承受直流1000V电压,阻值范围1kΩ~600kΩ,电阻最小步进值不大于100Ω。用于模拟各种绝缘故障及正常工况。
笔记本电脑65,可选用ThinkPad X250,酷睿双核i5处理器,CPU 2.2GHz睿频至2.7GHz,4G内存,500GB硬盘,12.5英寸屏,重量<1.5kg。用于作为主控机与各设备进行通讯。
相关软件66,其中集控测试软件可模拟BMS与充电桩进行通讯并根据测试需求植入多种车型参数,集成软件可控制AV-900进行不同的电动汽车充电状态的模拟,并可控制DL850进行录波并保存。用于模拟BMS与充电桩通讯。进行互操作性和协议一致性的自动测试,并自动分析结果、生成测试报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任一项的直流充电桩检测系统对直流充电桩进行检测的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充电桩检测方法完成对直流充电桩的自检阶段测试的诊断策略图,具体的,该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处理完成对直流充电桩的自检阶段测试:
(1)通过判断检测到的直流充电桩的绝缘检测电压是否为充电流程报文中设定的最高允许充电电压的方式,判定检测到的绝缘检测电压是否不合格并得到最高允许充电电压和直流充电桩的绝缘检测电压;
(2)通过判断检测到的直流充电桩的绝缘检测电压是否为直流充电桩的最高输出电压的方式,判定检测到的绝缘检测电压是否不合格并得到最高输出电压和直流充电桩的绝缘检测电压;
(3)通过判断在预定时间内是否下降预定电压值的方式,判定直流充电桩是否泄放电路是否不合格,并得出电压下降时间。
其中,其判断标准为:供电设备自检过程和绝缘电压应符合GB/T 18487.1-2015中B.3.3的规定,及绝缘自检结束后供电设备应能在1s内将充电接口电压降到60V以下。具体的,GB/T 18487.1-2015B.3.3在车辆接口完全连接后,闭合第一接触器组,使低压辅助供电回路导通;并闭合第二接触器组,进行绝缘检测(检测电压:500V±10%),绝缘检测时的输出电压不应超过车辆通信握手报文内的绝缘电压;绝缘检测完成后断开第二接触器组,将绝缘监测装置IMD(Insulation Monitoring Device)以物理的方式从强电回路中分离,并投入泄放回路对充电输出电压进行泄放,至非车载充电机完成自检。同时开始周期发送通信握手报文。在得到非车载充电机提供的低压辅助电源供电后,车辆控制装置通过测量预定检测点的电压值判断车辆接口是否已完全连接。如预定检测点的电压值为6V,则车辆控制装置开始周期发送通信握手报文。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充电桩检测方法完成对直流充电桩的预充电测试的诊断策略图,具体的,该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处理完成对直流充电桩的预充电测试:
(1)通过判断接触器是否闭合的方式,判定直流充电桩的未检测电池电压是否不合格;
(2)通过测量冲击电流是否小于预定电流值的方式,判定直流充电桩的冲击电流过大是否不合格;
(3)通过判断接触器是否闭合的方式,判定直流充电桩的未比较报文和实测电池电压值之差是否不合格。
其中,其判断标准为:车辆控制装置与非车载充电机控制装置在配置阶段时,车辆控制装置闭合第三接触器组,使充电回路导通;非车载充电机控制装置检测到车辆端电池电压正常(确认电池电压:(1)与通信报文电池电压误差范围≤5%且(2)大于充电机最低输出电压且小于充电机最高输出电压)后闭合第一接触器组,使直流供电回路导通。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充电桩检测方法完成对直流充电桩的充电阶段测试的诊断策略图一,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充电桩检测方法完成对直流充电桩的充电阶段测试的诊断策略图二,具体的,该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处理完成对直流充电桩的充电阶段测试:
(1)通过判断电流上升速率是否大于预定上升速率的方式,判定直流充电桩的电流上升过慢是否不合格;
(2)通过判断电流下降速率是否大于预定下降速率的方式,判定直流充电桩的电流下降过慢是否不合格。
其中,其判断标准为:供电设备充电阶段应符合GB/T 18487.1-2015中B.3.5的规定。具体的,在充电阶段,车辆控制装置向非车载充电机控制装置实时发送电池充电需求参数,调整充电电流下降时:△I≤20A,最长在1s内将充电电流调整到与命令值相一致;△I>20A,最长在△I/dlmin s(dlmin为最小充电速率,20A/s)内将充电电流调整到与命令值相一致。非车载充电机控制装置根据电池充电需求参数实时调整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此外,车辆控制装置和非车载充电机控制装置还相互发送各自的状态信息。在充电过程中,车端应能检测PE针断线。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充电桩检测方法完成对直流充电桩的正常充电结束测试的诊断策略图一,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充电桩检测方法完成对直流充电桩的正常充电结束测试的诊断策略图二,具体的,该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处理完成对直流充电桩的正常充电结束测试:
(1)通过判断断开时充电电流是否小于预定充电电流的方式,判定未降电流即断开接触器是否不合格;
(2)通过判断断开时充电电流小于预定充电电流,并且预定接触器是否断开的方式,判定充电结束断开时序有误是否不合格。
其中,其判断标准为:供电设备正常充电结束应符合GB/T 18487.1-2015中B.3.6的规定;供电设备发送中止充电报文中的结束充电原因应符合实际动作;GB/T 18487.1-2015B.3.6正常条件下充电结束。
具体的,车辆控制装置根据电池系统是否达到满充状态或是否收到“充电机中止充电报文”来判断是否结束充电。在满足以上充电结束条件时,车辆控制装置开始周期发送“车辆控制装置(或电池管理系统)中止充电报文”,在确认充电电流变为小于5A后断开第三接触器组。当达到操作人员设定的充电结束条件或收到“车辆控制装置(或电池管理系统)中止充电报文”后,非车载充电机控制装置周期发送“充电机中止充电报文”,并控制充电机停止充电以100A/s的速率减小充电电流,当充电电流小于等于5A时,断开第一接触器组。当操作人员实施了停止充电指令时,非车载充电机控制装置开始周期发送“充电机中止充电报文”,并控制充电机停止充电,在确认充电电流变为小于5A后断开第一接触器组和第二接触器组,并再次投入泄放回路。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充电桩检测方法完成对直流充电桩的通讯中断测试的诊断策略图一,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充电桩检测方法完成对直流充电桩的通讯中断测试的诊断策略图二,具体的,该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处理完成对直流充电桩的通讯中断测试:
(1)通过判断接触器断开后在预定时长内是否断开的方式,判定通信超时未断开接触器是否不合格;
(2)通过判断是否在预定时长内收到充电机辨识报文CRM的方式,判定为进行三次重连是否不合格;
(3)通过判断是否在预定时长内收到充电机错误报文CEM的方式,判定为进行三次重连是否不合格。
其中,其判断标准为:供电设备充电中止过程应符合GB/T 18487.1-2015中B.3.7.3的规定;充电中发生通讯中断时,供电设备应能在2s内将充电接口电压降至60V以下;供电设备发送中止充电报文中的结束充电原因应符合报文超时错误情况。
具体的,GB/T 18487.1-2015B.3.7.3在充电过程中,非车载充电机控制装置如确认通讯中断,则非车载充电机停止充电,并断开第一接触器组和第二接触器组。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充电桩检测方法完成对直流充电桩的开关断开测试的诊断策略图,具体的,该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处理完成对直流充电桩的通讯中断测试:
(1)通过在断开开关后,判断充电电流是否在预定时间内下降至预定电流之下的方式,判定电流下降速度过慢是否不合格;
(2)通过判断预定开关是否断开的方式,判定断开时序有误是否不合格。
其中,其判断标准为:供电设备充电中止过程应符合GB/T 18487.1-2015中B.3.7.4的规定;供电设备发送中止充电报文中的结束充电原因应符合充电连接器故障情况。
具体的,GB/T 18487.1-2015B.3.7.4在充电过程中,非车载充电机控制装置通过对预定检测点的电压进行检测,如果判断开关S由闭合变为断开,应在50ms内将输出电流降至5A或以下。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直流充电桩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机,电池管理系统BMS模拟器,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负载系统AV900,其中,
所述BMS模拟器,用于模拟所述直流充电桩的一致性输出;
所述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用于模拟所述直流充电桩充电的回路的通断控制,以及采集所述回路通断前后的信号;
所述负载系统AV900,用于模拟通过所述直流充电桩充电的电动汽车的负载;
所述主控机,与所述BMS模拟器,所述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以及所述负载系统AV900通信,通过对所述BMS模拟器,所述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以及所述负载系统AV900的控制,完成对所述直流充电桩的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录波仪,通过以太网与所述主控机通信,用于在对所述直流充电桩进行检测的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记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机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与所述BMS模拟器通信,所述主控机通过RS485总线与所述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通信,所述主控机通过所述CAN总线与所述负载系统AV900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引脚连接线的通断功能,模拟所述直流充电桩充电过程的回路的通断:DC+、DC-、PE、S+、S-、CC1、CC2、A+、A-;其中,
所述直流充电桩接口电路模拟器包括:电阻板,用于连接确认的模拟电阻;电池电压模拟器,用于实现电池电压的模拟;负载接入接口,用于实现电阻负载模式,电池负载模式,混合负载模式的接入模拟。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系统AV900,还用于通过集控测试软件调整模拟的负载的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机包括显示屏,用于对在对所述直流充电桩进行检测的过程中的检测状况进行显示,其中,所述检测状况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对所述直流充电桩进行检测的过程中的数据,检测结果。
7.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直流充电桩检测系统对直流充电桩进行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以下处理完成对所述直流充电桩的自检阶段测试:
通过判断检测到的直流充电桩的绝缘检测电压是否为充电流程报文中设定的最高允许充电电压的方式,判定检测到的所述绝缘检测电压是否不合格并得到所述最高允许充电电压和所述直流充电桩的绝缘检测电压;
通过判断检测到的直流充电桩的绝缘检测电压是否为所述直流充电桩的最高输出电压的方式,判定检测到的所述绝缘检测电压是否不合格并得到所述最高输出电压和所述直流充电桩的绝缘检测电压;
通过判断在预定时间内是否下降预定电压值的方式,判定所述直流充电桩是否泄放电路是否不合格,并得出电压下降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以下处理完成对所述直流充电桩的预充电测试:
通过判断接触器是否闭合的方式,判定所述直流充电桩的未检测电池电压是否不合格;
通过测量冲击电流是否小于预定电流值的方式,判定所述直流充电桩的冲击电流过大是否不合格;
通过判断接触器是否闭合的方式,判定所述直流充电桩的未比较报文和实测电池电压值之差是否不合格。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以下处理完成对所述直流充电桩的充电阶段测试:
通过判断电流上升速率是否大于预定上升速率的方式,判定所述直流充电桩的电流上升过慢是否不合格;
通过判断电流下降速率是否大于预定下降速率的方式,判定所述直流充电桩的电流下降过慢是否不合格。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以下处理完成对所述直流充电桩的正常充电结束测试:
通过判断断开时充电电流是否小于预定充电电流的方式,判定未降电流即断开接触器是否不合格;
通过判断断开时充电电流小于预定充电电流,并且预定接触器是否断开的方式,判定充电结束断开时序有误是否不合格。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以下处理完成对所述直流充电桩的通讯中断测试:
通过判断接触器断开后在预定时长内是否断开的方式,判定通信超时未断开接触器是否不合格;
通过判断是否在预定时长内收到充电实现报文CRM的方式,判定为进行三次重连是否不合格;
通过判断是否在预定时长内收到充电错误报文CEM的方式,判定为进行三次重连是否不合格。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以下处理完成对所述直流充电桩的开关断开测试:
通过在断开开关后,判断充电电流是否在预定时间内下降至预定电流之下的方式,判定电流下降速度过慢是否不合格;
通过判断预定开关是否断开的方式,判定断开时序有误是否不合格。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99445.9A CN108303605A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直流充电桩检测系统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99445.9A CN108303605A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直流充电桩检测系统及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03605A true CN108303605A (zh) | 2018-07-20 |
Family
ID=62867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499445.9A Pending CN108303605A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直流充电桩检测系统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303605A (zh) |
Cited B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42971A (zh) * | 2018-10-25 | 2019-02-15 | 国充充电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 充电桩部件质量检测系统及交流直流充电桩部件检测系统 |
CN109470956A (zh) * | 2018-11-12 | 2019-03-15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检测系统及方法 |
CN109655690A (zh) * | 2018-12-21 | 2019-04-19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充电设备检测装置 |
CN109733238A (zh) * | 2018-12-20 | 2019-05-10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
CN109813985A (zh) * | 2019-03-05 | 2019-05-28 | 河北涛振新能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测试装置 |
CN111123891A (zh) * | 2019-12-24 | 2020-05-08 |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基于bms的快充测试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157822A (zh) * | 2020-01-03 | 2020-05-15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针对多输出端口直流充电机的测试装置及系统 |
CN111382045A (zh) * | 2018-12-27 | 2020-07-07 | 江苏万帮德和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桩软件测试系统 |
CN112014673A (zh) * | 2020-08-31 | 2020-12-01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直流充电桩检测设备、方法 |
CN112307647A (zh) * | 2020-11-23 | 2021-02-02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充电桩通信中断的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
CN112578202A (zh) * | 2020-11-30 | 2021-03-30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充电测试系统及电动汽车 |
CN113009245A (zh) * | 2019-12-20 | 2021-06-22 | 天津平高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桩移动式检测系统 |
CN113438127A (zh) * | 2021-06-18 | 2021-09-24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车直流充电通信智能化测试方法、装置、终端及储存介质 |
CN113643454A (zh) * | 2021-08-10 | 2021-11-12 | 泰州市计量测试院 | 一种充电桩现场安全综合巡检装置 |
CN113759183A (zh) * | 2020-06-02 | 2021-12-07 | 车主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检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4047401A (zh) * | 2021-11-29 | 2022-02-15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一种直流充电桩测试仪的自动检测装置 |
CN114325190A (zh) * | 2021-12-29 | 2022-04-12 | 合肥科威尔电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交流充电桩的输入冲击电流测试电路及方法 |
CN114814563A (zh) * | 2022-03-24 | 2022-07-29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直流接触器的累计损伤的计算方法、装置 |
CN119780777A (zh) * | 2025-03-04 | 2025-04-08 | 永联科技(常熟)有限公司 | 一种直流充电桩的测试系统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219349B1 (en) * | 2007-12-21 | 2012-07-10 | Intermolecular, Inc. | Test management system |
CN103257286A (zh) * | 2013-03-26 | 2013-08-21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自动测试方法及系统 |
CN104198860A (zh) * | 2014-09-09 | 2014-12-10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充放电设施测试方法及系统 |
CN106556761A (zh) * | 2016-11-24 | 2017-04-05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一种应用于现场的直流充电桩检测系统及方法 |
CN106771732A (zh) * | 2016-12-06 | 2017-05-31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直流充电桩充电测试装置 |
CN107255759A (zh) * | 2017-06-09 | 2017-10-17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自动检测系统 |
-
2017
- 2017-12-29 CN CN201711499445.9A patent/CN10830360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219349B1 (en) * | 2007-12-21 | 2012-07-10 | Intermolecular, Inc. | Test management system |
CN103257286A (zh) * | 2013-03-26 | 2013-08-21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自动测试方法及系统 |
CN104198860A (zh) * | 2014-09-09 | 2014-12-10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充放电设施测试方法及系统 |
CN106556761A (zh) * | 2016-11-24 | 2017-04-05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一种应用于现场的直流充电桩检测系统及方法 |
CN106771732A (zh) * | 2016-12-06 | 2017-05-31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直流充电桩充电测试装置 |
CN107255759A (zh) * | 2017-06-09 | 2017-10-17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自动检测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佚名: "如何快速完成充电桩通信测试?",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 |
Cited By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42971A (zh) * | 2018-10-25 | 2019-02-15 | 国充充电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 充电桩部件质量检测系统及交流直流充电桩部件检测系统 |
CN109470956A (zh) * | 2018-11-12 | 2019-03-15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检测系统及方法 |
CN109733238B (zh) * | 2018-12-20 | 2021-03-16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
CN109733238A (zh) * | 2018-12-20 | 2019-05-10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
CN109655690A (zh) * | 2018-12-21 | 2019-04-19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充电设备检测装置 |
CN111382045A (zh) * | 2018-12-27 | 2020-07-07 | 江苏万帮德和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桩软件测试系统 |
CN109813985A (zh) * | 2019-03-05 | 2019-05-28 | 河北涛振新能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测试装置 |
CN113009245A (zh) * | 2019-12-20 | 2021-06-22 | 天津平高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桩移动式检测系统 |
CN111123891A (zh) * | 2019-12-24 | 2020-05-08 |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基于bms的快充测试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123891B (zh) * | 2019-12-24 | 2021-05-28 |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基于bms的快充测试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157822A (zh) * | 2020-01-03 | 2020-05-15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针对多输出端口直流充电机的测试装置及系统 |
CN113759183B (zh) * | 2020-06-02 | 2024-05-28 | 浙江安吉智电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自检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3759183A (zh) * | 2020-06-02 | 2021-12-07 | 车主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检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2014673B (zh) * | 2020-08-31 | 2023-10-20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直流充电桩检测设备、方法 |
CN112014673A (zh) * | 2020-08-31 | 2020-12-01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直流充电桩检测设备、方法 |
CN112307647A (zh) * | 2020-11-23 | 2021-02-02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充电桩通信中断的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
CN112578202A (zh) * | 2020-11-30 | 2021-03-30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充电测试系统及电动汽车 |
CN113438127A (zh) * | 2021-06-18 | 2021-09-24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车直流充电通信智能化测试方法、装置、终端及储存介质 |
CN113643454A (zh) * | 2021-08-10 | 2021-11-12 | 泰州市计量测试院 | 一种充电桩现场安全综合巡检装置 |
CN114047401A (zh) * | 2021-11-29 | 2022-02-15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一种直流充电桩测试仪的自动检测装置 |
CN114325190A (zh) * | 2021-12-29 | 2022-04-12 | 合肥科威尔电源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交流充电桩的输入冲击电流测试电路及方法 |
CN114325190B (zh) * | 2021-12-29 | 2024-03-26 | 科威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交流充电桩的输入冲击电流测试电路及方法 |
CN114814563A (zh) * | 2022-03-24 | 2022-07-29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直流接触器的累计损伤的计算方法、装置 |
CN119780777A (zh) * | 2025-03-04 | 2025-04-08 | 永联科技(常熟)有限公司 | 一种直流充电桩的测试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303605A (zh) | 直流充电桩检测系统及方法 | |
CN108982986B (zh) | 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 |
CN106019002B (zh) | 一种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验证测试平台及其测试方法 | |
CN108226678A (zh) | 直流充电桩检测方法及装置 | |
CN105974243B (zh) | 一种应用于现场的供电及充电设备的检测系统及方法 | |
CN108181522A (zh) | 交流充电设施的现场检测系统 | |
CN106405302A (zh) |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检测装置 | |
CN204789852U (zh) | 直流电源系统蓄电池组接地故障的检测装置 | |
CN212391553U (zh) | 直流充电机检测系统 | |
CN203455423U (zh) | 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机充电控制过程测试装置 | |
CN114295906A (zh) | 便携式充电桩运维巡检仪、智能客户端、运维方法和系统 | |
CN207832980U (zh) | 一种新能源车辆动力电池组和电池管理台架测试系统 | |
CN111883864A (zh) | 动力电池包测试组件与实训平台 | |
CN211148867U (zh) | 电动汽车电池包诊断装置 | |
CN104422891A (zh) | 一种电池总成下线检测平台 | |
CN112578202B (zh) | 充电测试系统及电动汽车 | |
CN112327181A (zh) | 一种多通道电池充放电测试系统 | |
CN107478927B (zh) | 一种基于模块化模拟电池单体的电池管理系统检测设备 | |
CN114397830B (zh) | 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放电仿真控制系统及测试系统 | |
CN207366659U (zh) | 一种直流充电桩电气故障模拟系统 | |
CN214174518U (zh) | 电池管理系统性能测试装置 | |
CN213150042U (zh) | 一种电动车动力电池pack装调教学平台 | |
CN206431206U (zh) |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测试系统 | |
CN115575778A (zh) | 直流绝缘监测装置的校验系统及其校验方法 | |
Zhu et al. | The design of automatic testing platform on electric vehicle off-board charger interoperability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0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