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01367A - 清扫车辆 - Google Patents

清扫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01367A
CN108301367A CN201810391231.8A CN201810391231A CN108301367A CN 108301367 A CN108301367 A CN 108301367A CN 201810391231 A CN201810391231 A CN 201810391231A CN 108301367 A CN108301367 A CN 1083013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duct
air
besom
rotor
s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9123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01367B (zh
Inventor
朱瑞胜
苗长盛
姚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ANXUN SPECIAL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ANXUN SPECIAL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ANXUN SPECIAL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ANXUN SPECIAL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9123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013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01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013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013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013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HSTREET CLEANING; CLEANING OF PERMANENT WAYS; CLEANING BEACHES; DISPERSING OR PREVENTING FOG IN GENERAL CLEANING STREET OR RAILWAY FURNITURE OR TUNNEL WALLS
    • E01H1/00Removing undesirable matter from roads or like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moistening of the surface
    • E01H1/08Pneumatically dislodging or taking-up undesirable matter or small objects; Drying by heat only or by streams of gas; Cleaning by projecting abrasive particles
    • E01H1/0827Dislodging by suction; Mechanical dislodging-cleaning apparatus with independent or dependent exhaust, e.g. dislodging-sweep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 suction nozzles ; Mechanical loosening devices working under vacuum
    • E01H1/0854Apparatus in which the mechanically dislodged dirt is partially sucked-off, e.g. dislodging- sweeping apparatus with dirt collector in brush housing or dirt contain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leaning Of Streets, Tracks, Or Bea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扫车辆,包括车辆主体及清扫机构,清扫机构包括:垃圾箱;主吸风管道;吸风机,其设置于主吸风管道的上端与垃圾箱之间以用于为主吸风管道提供负压;扫把;侧吸风管道,其两端分别连接至主吸风管道和扫把的中部,以使与扫把中部相对的路面上的垃圾和灰尘通过侧吸风管道进入主吸风管道。本发明通过设置侧进风管道能够将处于扫把中部不容易被扫把清扫的路面上的垃圾和灰尘收集于垃圾箱中,进而提高了清扫车辆对路面的清扫效果,减少了扫把旋转所扬起的灰尘,使得本发明所提供的清扫车辆对路面的清扫效果优于现有技术中的清扫车辆对路面的清扫效果。

Description

清扫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扫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清扫车辆通常包括车辆主体以及清扫机构;该车辆主体用于在路面行走,该车辆主体的结构和组成与其他移动设备区别不大,均利用安装于车架上的发动机或电机驱动行走轮,从而实现在路面行走。清扫机构包括吸风机、吸风管道、扫把以及垃圾箱。垃圾箱与吸风管道的上端连通;吸风机介于吸风管道与垃圾箱之间,该吸风机用于使吸风管道内形成负压;扫把大致呈盘状,其设置于吸风管道的下端的一侧,扫把通过旋转而使路面垃圾产生朝吸风管道的线速度,进而在负压的作用下,垃圾进入吸风管道内,并通过吸风管道进入垃圾箱。
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清扫机构存在两个问题:
1、扫把在旋转时,因其与地面接触,会使灰尘飞扬,现有技术中的清扫机构无法控制灰尘飞扬。
2、扫把在旋转时,路面与扫把中部相对的位置不能被清扫(这因为扫把中部并没有与路面接触的扫梳),这使得该位置的垃圾很难产生朝向吸风管道的线速度,因此,该位置的垃圾和灰尘很难被清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扫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清扫车辆,包括车辆主体及清扫机构,所述清扫机构包括:
垃圾箱,其设置于所述车辆主体上;
主吸风管道,其上端与所述垃圾箱连通;
吸风机,其设置于所述主吸风管道的上端与垃圾箱之间以用于为所述主吸风管道提供负压;
扫把,其设置于所述主吸风管道的下端的一侧以用于使垃圾产生朝向主吸风管道的下端的线速度;
侧吸风管道,其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主吸风管道和所述扫把的中部,以使与所述扫把中部相对的路面上的垃圾和灰尘通过所述侧吸风管道进入所述主吸风管道。
驱动机构,其用于驱动所述吸风机和所述扫把旋转。
优选地,所述吸风机使得所述主吸风管道内所形成的真空度与所述扫把的转速呈正比。
优选地,所述扫把包括:
转子,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侧吸风管道的端部;
截面控制组件,其连接在所述转子上,并随所述转子转动,所述截面控制组件用于限定空气进入所述侧吸风管道的通流截面,以在所述转子在预定转速范围内转动时,所述通流截面随所述转子的转速的增大而增大;
多个扫梳单元,其周向的布置在所述转子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转子呈环状;
所述截面控制组件包括周向布置在转子上的多个片状的限流单元,每个所述限流单元的下端均与所述转子枢接,且在枢接处设置有第一扭簧,每个所述限流单元的上端设置有配重条;其中:
所述第一扭簧一一对应的对所述限流单元施加扭力,以当所述转子的转速小于所述预设转速范围的最小值时,多个所述限流单元对接且围成一个锥形孔道;
当所述转子的转速大于所述预设转速范围的最小值时,所述配置条所产生的离心力至少克服所述第一弹簧的扭力而使所述锥形孔道中的小端口增大。
优选地,所述扫梳单元包括第一柄杆、第二柄杆以及扫梳;
所述转子的外侧开设有与多个所述扫梳单元一一对应的滑槽,所述滑槽径向伸入至所述转子中;
所述第一柄杆的第一端设置有滑柱,所述滑柱伸入至所述滑槽中并由封堵盖限制滑出所述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压簧,所述压簧用于径向向内推抵所述滑柱;
所述第二柄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柄杆的第二端枢接,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在所述转子未转动时使得所述第二柄杆与所述第一柄杆呈预设角度;
所述扫梳设置于所述第二柄杆的第二端。
优选地,所述侧吸风管道包括第一吸风管道和第二吸风管道;所述第一吸风管道的上端连接至所述主吸风管道上,所述扫把连接至所述第二吸风管道的下端;其中:
所述第一吸风管道与所述第二吸风管道之间设置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用于使所述扫把与路面之间产生预紧力。
优选地,所述连接器包括壳体、第一弹簧、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吸风管道的下端与所述壳体的上端连接且连通;所述第二吸风管道的上端设置有分割盘,所述分割盘伸入至所述壳体中;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分割盘的上方,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分割盘的下方;其中:
所述第一弹簧的弹性系数大于所述第二弹簧的弹性系数。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吸风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扫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由蓄电池供电,且所述蓄电池通过控制模块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分配电能,以使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所驱动的所述吸风机和所述扫把的转速成正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的清扫车辆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侧进风管道能够将处于扫把中部不容易被扫把清扫的路面上的垃圾和灰尘收集于垃圾箱中,进而提高了清扫车辆对路面的清扫效果,减少了扫把旋转所扬起的灰尘,使得本发明所提供的清扫车辆对路面的清扫效果优于现有技术中的清扫车辆对路面的清扫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清扫车辆中清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扫把处于怠速状态或者转速较低的清扫状态)。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2的局部C的放大视图。
图4为图3的局部D的放大视图。
图5为图1的局部B的放大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清扫车辆中清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扫把处于清扫状态)。
图7为图6的E-E向剖视图。
图8为图1的局部G的放大视图。
图9为图6的局部F的放大视图。
图中:
10-主吸风管道;20-侧吸风管道;21-第一吸风管道21;22-第二吸风管道22;30-扫把;31-转子;32-扫梳单元;321-第一柄杆;3211-滑柱;3212-封堵盖;322-第二柄杆;323-扫梳;324-压簧;33-截面控制组件;331-限流单元;332-配置条;333-转轴;334-第一扭簧;34-封布;341-卷筒;35-通流截面;40-连接器;41-壳体;42-第一弹簧;43-第二弹簧;44-调节盖;45-分割盘;50-第二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一种清扫车辆,该清扫车辆用于清扫路面,该清扫车辆包括车辆主体和清扫机构。车辆主体与普通移动车辆类似,即,包括车架、行走系统、发动机和变速箱等(附图中没有示出,但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公知常识可毫无疑义的知晓车辆主体的构造)。如图1至9所示,清扫机构包括垃圾箱(附图中未示出)、主吸风管道10、侧吸风管道10、吸风机(附图中未示出)、扫把30、动力源、驱动机构。垃圾箱装设在车辆主体的车架上,该垃圾箱用于收集包括灰尘在内的垃圾。主吸风管道10可由刚性管制成,该主吸风管道10大致竖直的延伸,该主吸风管道10的上端与垃圾箱连通,其下端接近路面,并形成一个水平朝向的主吸风口;吸风机装设在主吸风管道10与垃圾箱之间,该吸风机通过旋转的叶轮使得主吸风管道10内形成负压,从而将进入或者靠近主吸风口的垃圾和灰尘吸入主吸风管道10中并经由主吸风管道10和吸风机进入垃圾箱中。侧吸风管道10为主吸风管道10的一个支路,或者说该侧吸风管道10的上端与主吸风管道10连通,该侧吸风管道10位于靠近主吸风管道10的一侧的位置。扫把30设置在侧吸风管道10的下端,并能够通过转动来使路面上的垃圾和灰尘朝向主吸风口方向运动,进而在负压作用下,使垃圾和灰尘进入主进风口,进而经由主吸风管道10进入垃圾箱中,相应地,由于侧吸风管道10与主吸风管道10连通,侧吸风管道10的下端也变形成了用于吸取垃圾的侧吸风口,且使该侧吸风口连通扫把30的中部,并大致朝向路面,这样,侧吸风孔与扫把30中部对应的路面相对(根据背景技术所介绍的内容可知,扫把30中部对应的路面不容易被扫把30清扫)。驱动机构可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50,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50分别用于驱动吸风机和扫把30,以使吸风机通过叶轮的旋转而实现抽气运动以使主吸风管道10以及与主吸风管道10连通的侧吸风管道10内产生负压,并使扫把30通过第二驱动电机50的驱动而产生旋转运动从而实现使垃圾和灰尘朝向主进风口的运动。动力源可以为蓄电池,该蓄电池用于为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50供电,以使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50产生驱动力。该蓄电池可通过车辆主体中的发动机的运行进行充电。
根据上述可知,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一方面,在吸风机使得主吸风管道10形成负压的条件下,扫把30通过旋转使得扫把30所触及到的路面上的垃圾和灰尘产生朝向主进风口方向上的运动,从而使该部分垃圾和灰尘通过主进风口而进入主吸风管道10,并经由主吸风管道10进入垃圾箱;另一方面,侧吸风管道10作为主吸风管道10的一个支路也形成负压,在该负压作用下,与侧进风口相对的、位于扫把30中部且不能被扫把30接触的灰尘和垃圾通过侧进风口进入侧吸风管道1020,并经由侧吸风管道1020汇入主吸风管道10,并最终进入垃圾箱中。
本发明通过设置侧吸风管道1020能够将处于扫把30中部不容易被扫把30清扫的路面上的垃圾和灰尘收集于垃圾箱中,进而提高了清扫车辆对路面的清扫效果,减少了扫把30旋转所扬起的灰尘,使得本发明所提供的清扫车辆对路面的清扫效果优于现有技术中的清扫车辆对路面的清扫效果。
应该说明的是:通过旋转运动的扫把30使得垃圾和灰尘产生朝向主吸风口方向的运动是本领域的常规设置,在此不再详细赘述其原理。
在现有技术的清扫车辆中,车辆的移速速度、吸风机中的叶轮运行速度以及扫把30的旋转运行速度是相匹配的,也就说,车辆的运行速度越高、扫把30的运行速度越高,吸风机的运行速度也越高,这样有利于加快清扫路面的速度,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也采取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速度匹配方式,从而得到主吸风管道10内所形成的真空度(表征负压程度的量)与扫把30的转速呈正比关系。
应该说明的是:扫把30中部对应的路面上的垃圾和灰尘由于大致处于静止状态不具有朝向侧进风口方向的运行速度,这需要使经过侧进风口的气流相对大一些,这样,空气才会携带垃圾和灰尘能够进入侧吸风管道1020,也就是说,当进入侧进风口的空气流速较小时,垃圾和灰尘不容易进入侧吸风管道1020。而当吸风机的运行速度变慢时,吸风机抽取进风管道(包括主吸风管道10和侧吸风管道1020)的能力降低,单位时间内进入进风管道内的空气流量减少,若不对侧吸风管道1020的侧进风口进行改进,必然使得通过侧进风口处的空气流速降低,这势必使得空气不能携带全部垃圾和灰尘进入侧进气管道中,只能够携带较轻的垃圾和灰尘进入侧进气管道,这势必导致在进风机运行速度较低情况下,清扫车辆对扫把30中部对应的垃圾和灰尘不能完成全部收集。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在该实施例中,利用吸风机运行与扫把30旋转速度的正比关系并通过优化扫把30的具体结构使得即使在吸风机低速运行时也能够将扫把30中部对应的路面上的垃圾和灰尘全部清扫干净。如图1至9所示,其中,扫把30包括:转子31、截面控制组件33、多个扫梳单元32。转子31可转动地装设于侧吸风管道10的端部,该转子31由上述的第二驱动电机50驱动(应该理解,第二驱动电机50驱动转子31转动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通过齿轮啮合驱动,在此不再赘述)。截面控制组件33连接在转子31上,并随转子31转动,截面控制组件33用于限定空气进入侧吸风管道10的通流截面35,以当转子31在预定转速范围内转动时,通流截面35随转子31的转速的增大而增大,所转子31的转速减小而减小;具体地,截面控制组件33包括周向布置在转子31上的多个片状的限流单元331,每个限流单元331的下端通过转轴333均与转子31枢接,且在枢接处设置有第一扭簧334,每个限流单元331的上端设置有配重条332;其中:第一扭簧334一一对应的对限流单元331施加扭力,以当转子31的转速小于预设转速范围的最小值时,多个限流单元331对接且围成一个锥形孔道;当转子31的转速大于预设转速范围的最小值时,配置条所产生的离心力至少克服第一弹簧42的扭力而使锥形孔道中的小端口增大。多个扫梳单元32周向的布置在转子31的外侧。
在介绍上述实施例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原因前,先介绍一下流体运动和动力学的一些知识。
在流量运动和动力学领域中,通流截面35参与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的流量与流量之间的计算,当通流截面35相同的情况下,流体的流速与流量成增函数关系;当流体的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流体的流速与通流截面35呈减函数关系,也就是说,当流体的流量一定情况下,通流截面35越小,流体的流速越大。
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清扫机构能够解决扫把30中部对应的路面上的垃圾和灰尘因吸风机转速较低而无法全部进入侧吸风管道1020内问题的原因在于:
当清扫车辆处于未进行清扫路面的状态时,如图1至5所示,扫把30和吸风机的叶轮处于怠速状态,使预设转速范围的最小值设定为稍大于扫把30怠速时的转速值,清扫车辆在怠速时,多个限流单元331所围成的锥形孔的上端口(该上端口小于下端口的开口,因此,该上端口成为限定空气流量的通流截面35)处于收缩状态。
当清扫车辆开始进行清扫路面时,如图6至9所示,吸风机中的叶轮的转速大于其怠速的转速,由于扫把30的转速与叶轮的转速成正比,扫把30的转速也大于怠速时的转速,且叶轮的转速增大时,扫把30的转速也增大,截面控制组件33跟随转子31的转速也增大,限流单元331相应的转速也增大,而配重条332在转动的时会产生相应地离心力,且在转速大于怠速状态时的转速时,配重条332至少克服第一弹簧42的扭力而径向向外运动,这样就会使多个限流单元331所围成的锥形孔的上端口的开度增大,进而使得通流截面35增大,由于吸风机中的叶轮转速增大时,吸风机使得流经进风管道内的空气的流量会增大,这样增大的通流截面35不会使得流经上端口的空气流速减小,这样不但能够使扫把30中部对应的路面上的垃圾和灰尘顺利通过上端口进入侧吸风管道10,并且上端口的增大使得对垃圾和灰尘的限制作用降低。
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扫把30的优选结构针对扫把30及吸风机在速度降低时对垃圾及灰尘的收集(吸附)作用尤为有利:当吸风机和扫把30成比例的降低时,吸风机使得空气通过侧吸风管道10的流量减小,相应地,扫把30的转速的降低(扫把30的实时转速始终大于怠速时的转速)使得配重条332的离心力减小,相应地,限流单元331所围成的锥形孔的上端口的开口也减小,这样虽然通过侧吸风管道10的空气流量减小,但是上端口所限定的通流截面35也会减小,这样,通过上端口的空气的流速与扫把30转速增大时空气的流速相差不大,从而依然能够使扫把30中部对应的路面上的垃圾和灰尘顺利通过上端口进入侧吸风管道10。
根据上述可知,本发明所提供的上述实施例的好处是:锥形孔的上端口随扫把30转速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且同样随空气的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因此,无论吸风机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扫把30的转速如何变化,通过锥形孔的上端口的空气流速大致保持不变,均能够使扫把30中部对应的路面上的垃圾和灰尘顺利通过上端口进入侧吸风管道10。从而解决了因吸风机转速降低而无法完全将扫把30中部对应的垃圾和灰尘收集于垃圾箱中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4、8所示,在每相邻的两个限流单元331中其中一个限流单元331上设置有卷筒341以及缠绕于卷筒341上的封布34,封布34的自由端连接至其中另一个限流单元331上,且卷筒341上设置有第三扭簧,如此,当因扫把30的速度增大而使上端口增大时,相邻且彼此分离的限流单元331之间的缝隙可通过展开的封布34封堵,从而使得携带有垃圾和灰尘的空气仅通过上端口进入侧吸风管道10,有效防止了垃圾和灰尘随空气从缝隙中通过,从而避免使垃圾卡在缝隙处。本实施例的好处在于:能够防止垃圾卡在缝隙处;使垃圾和灰尘全部从上端口通过,并防止部分空气因在缝隙通过所导致的通过上端口的空气的流速的减小的情况的发生。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扫梳单元32包括第一柄杆321、第二柄杆322以及扫梳323;转子31的外侧开设有与多个扫梳单元32一一对应的滑槽,滑槽径向伸入至转子31中;第一柄杆321的第一端设置有滑柱3211,滑柱3211伸入至滑槽中并由封堵盖3212限制滑出滑槽;滑槽内设置有压簧324,压簧324用于径向向内推抵滑柱3211;第二柄杆322的第一端与第一柄杆321的第二端枢接,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二扭簧,第二扭簧在转子31未转动时使得第二柄杆322与第一柄杆321呈预设角度;扫梳323设置于第二柄杆322的第二端。在本实施例中,当扫把30的转速增大时,第一柄杆321克服压簧324而伸出转子31的长度也越长,且第二柄杆322与第一柄杆321所呈夹角也越大,这样使得扫把30所能够清扫的路面的面积越大,从而与吸风机的运行速度以及扫把30的转速相匹配,即,当清扫车辆增大清扫效率时,扫把30通过增大清扫面积以满足增大清扫效率的要求。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侧吸风管道10包括第一吸风管道21和第二吸风管道22;第一吸风管道21的上端连接至主吸风管道10上,扫把30连接至第二吸风管道22的下端;其中:第一吸风管道21与第二吸风管道22之间设置有连接器40,连接器40用于使扫把30与路面之间产生预紧力。具体地,连接器40包括壳体41、第一弹簧42、第二弹簧43;第一吸风管道21的下端与壳体41的上端连接且连通;第二吸风管道22的上端设置有分割盘45,分割盘45伸入至壳体41中,壳体41的下端设置调节盖44;第一弹簧42设置于分割盘45的上方,第二弹簧43设置于分割盘45的下方;其中:第一弹簧42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二弹簧43的弹性系数。在本实施例中,设置连接器40的好处在于:连接器40使得扫把30始终一一定预紧力与路面接触,从而使扫把30对路面的清扫效果更好;由于设置了两个弹簧,且第一弹簧42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二弹簧43的弹性系数,使得扫把30不但能够以一定预紧力与地面进行接触,而且还能够使扫把30具有一定的浮动效果,这样,对不平整路面进行清扫时,扫把30通过浮动能够始终与路面保持接触,从而使本发明的清扫车辆能够对不平整的路面也具有很好的清扫效果。
应该说明的是:上述扫把30的预设转动速度范围的设定由清扫效率的要求设定,相应地,可通过选择第一扭簧334和第三扭簧的扭力系数以及设置相关部件的重力和重心来使得锥形口的上端口的开度(通流截面35)与预设转动速度范围及吸风机的转速范围相匹配,以达到清扫车辆在处于清扫状态时,扫把30无论处于何种转速,均能够使扫把30中部所对应的垃圾和灰尘通过上端口顺利进入侧吸风管道1020并最终收集于垃圾箱。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清扫车辆,包括车辆主体及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扫机构包括:
垃圾箱,其设置于所述车辆主体上;
主吸风管道,其上端与所述垃圾箱连通;
吸风机,其设置于所述主吸风管道的上端与垃圾箱之间以用于为所述主吸风管道提供负压;
扫把,其设置于所述主吸风管道的下端的一侧以用于使垃圾产生朝向主吸风管道的下端的线速度;
侧吸风管道,其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主进风管道和所述扫把的中部,以使与所述扫把中部相对的路面上的垃圾和灰尘通过所述侧吸风管道进入所述主吸风管道。
驱动机构,其用于驱动所述进风机和所述扫把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机使得所述主吸风管道内所形成的真空度与所述扫把的转速呈正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扫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把包括:
转子,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侧吸风管道的端部;
截面控制组件,其连接在所述转子上,并随所述转子转动,所述截面控制组件用于限定空气进入所述侧吸风管道的通流截面,以在所述转子在预定转速范围内转动时,所述通流截面随所述转子的转速的增大而增大;
多个扫梳单元,其周向的布置在所述转子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扫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呈环状;
所述截面控制组件包括周向布置在转子上的多个片状的限流单元,每个所述限流单元的下端均与所述转子枢接,且在枢接处设置有第一扭簧,每个所述限流单元的上端设置有配重条;其中:
所述第一扭簧一一对应的对所述限流单元施加扭力,以当所述转子的转速小于所述预设转速范围的最小值时,多个所述限流单元对接且围成一个锥形孔道;
当所述转子的转速大于所述预设转速范围的最小值时,所述配置条所产生的离心力至少克服所述第一弹簧的扭力而使所述锥形孔道中的小端口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扫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梳单元包括第一柄杆、第二柄杆以及扫梳;
所述转子的外侧开设有与多个所述扫梳单元一一对应的滑槽,所述滑槽径向伸入至所述转子中;
所述第一柄杆的第一端设置有滑柱,所述滑柱伸入至所述滑槽中并由封堵盖限制滑出所述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压簧,所述压簧用于径向向内推抵所述滑柱;
所述第二柄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柄杆的第二端枢接,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在所述转子未转动时使得所述第二柄杆与所述第一柄杆呈预设角度;
所述扫梳设置于所述第二柄杆的第二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吸风管道包括第一吸风管道和第二吸风管道;所述第一吸风管道的上端连接至所述主吸风管道上,所述扫把连接至所述第二吸风管道的下端;其中:
所述第一吸风管道与所述第二吸风管道之间设置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用于使所述扫把与路面之间产生预紧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扫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壳体、第一弹簧、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吸风管道的下端与所述壳体的上端连接且连通;所述第二吸风管道的上端设置有分割盘,所述分割盘伸入至所述壳体中;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分割盘的上方,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分割盘的下方;其中:
所述第一弹簧的弹性系数大于所述第二弹簧的弹性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吸风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扫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由蓄电池供电,且所述蓄电池通过控制模块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分配电能,以使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所驱动的所述吸风机和所述扫把的转速成正比。
CN201810391231.8A 2018-04-27 2018-04-27 清扫车辆 Active CN1083013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91231.8A CN108301367B (zh) 2018-04-27 2018-04-27 清扫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91231.8A CN108301367B (zh) 2018-04-27 2018-04-27 清扫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01367A true CN108301367A (zh) 2018-07-20
CN108301367B CN108301367B (zh) 2023-07-04

Family

ID=62846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91231.8A Active CN108301367B (zh) 2018-04-27 2018-04-27 清扫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0136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37853A (zh) * 2019-04-08 2019-06-04 河北安旭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吸尘系统及清扫车辆
CN113080770A (zh) * 2020-01-08 2021-07-09 上海永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驾驶智能扫地车自动清洁机构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5817A (en) * 1986-09-09 1989-12-12 Howa Machinery, Ltd. Air-dust separation system for a pneumatic road-cleaning vehicle
CN2237062Y (zh) * 1995-11-22 1996-10-09 鲁南衡达集团公司 一种道路吸扫车的垃圾集储装置
CN2921096Y (zh) * 2006-05-08 2007-07-11 上海中城市政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水浴式真空吸尘清扫车
KR20080087261A (ko) * 2007-03-26 2008-10-01 주식회사 광림 원통형브러시를 구비한 공기재순환식 노면청소차
CN103510484A (zh) * 2013-10-09 2014-01-15 华侨大学 一种新型扫吸一体式清扫机构
CN204551343U (zh) * 2015-04-09 2015-08-12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自动清洁小车的清扫机构
CN206881813U (zh) * 2017-06-07 2018-01-16 贵州大学 一种转子自清洁式粉碎机
CN206912793U (zh) * 2017-06-14 2018-01-23 广州华之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即时上吸吸风设备
CN208219534U (zh) * 2018-04-27 2018-12-11 河北安旭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清扫车辆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5817A (en) * 1986-09-09 1989-12-12 Howa Machinery, Ltd. Air-dust separation system for a pneumatic road-cleaning vehicle
CN2237062Y (zh) * 1995-11-22 1996-10-09 鲁南衡达集团公司 一种道路吸扫车的垃圾集储装置
CN2921096Y (zh) * 2006-05-08 2007-07-11 上海中城市政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水浴式真空吸尘清扫车
KR20080087261A (ko) * 2007-03-26 2008-10-01 주식회사 광림 원통형브러시를 구비한 공기재순환식 노면청소차
CN103510484A (zh) * 2013-10-09 2014-01-15 华侨大学 一种新型扫吸一体式清扫机构
CN204551343U (zh) * 2015-04-09 2015-08-12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自动清洁小车的清扫机构
CN206881813U (zh) * 2017-06-07 2018-01-16 贵州大学 一种转子自清洁式粉碎机
CN206912793U (zh) * 2017-06-14 2018-01-23 广州华之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即时上吸吸风设备
CN208219534U (zh) * 2018-04-27 2018-12-11 河北安旭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清扫车辆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37853A (zh) * 2019-04-08 2019-06-04 河北安旭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吸尘系统及清扫车辆
CN109837853B (zh) * 2019-04-08 2023-10-31 河北安旭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吸尘系统及清扫车辆
CN113080770A (zh) * 2020-01-08 2021-07-09 上海永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驾驶智能扫地车自动清洁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01367B (zh) 2023-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18482B (zh) 具有扫地与吸尘功能的清洁装置
CN102776853B (zh) 清洁用吸嘴和清洁车
CN108301367A (zh) 清扫车辆
DE60134471D1 (de) Trennvorrichtung mit multifunktionaler statorschaufel für staubsauger
CN206632004U (zh) 一种计算机键盘清洁装置
US5059222A (en) Engine air precleaner
CN104179142A (zh) 一种扫路车用静电除尘装置
CN201473915U (zh) 扫路车除尘装置
CN208219534U (zh) 清扫车辆
CN208749656U (zh) 叶轮、离心风机和扫地机
WO2013075548A1 (zh) 一种气流能量回收利用装置和扫路车
CN203949290U (zh) 一种机械传动式风能空气净化机
CN108755537A (zh) 一种垃圾收集装置
CN103806391A (zh) 扫路车用垃圾清扫装置
CN109368192B (zh) 一种自供水压、气压式传输带清洗装置
CN109778757A (zh) 一种用于市政工程的扫地机器人
CN108757517A (zh) 轴流风机
CN109351059A (zh) 一种工业离心除尘器
CN203741756U (zh) 扫路车用垃圾清扫装置
CN208348118U (zh) 轴流风机
CN208380927U (zh) 一种对置式离心风机
CN2683008Y (zh) 全气动干式吸尘车
CN209464835U (zh) 自吸式多级气体分离、净化收尘器
CN209348280U (zh) 一种建筑工地除尘设备
CN208564613U (zh) 除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